第一篇:周谦---山东省泰安市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山东省泰安市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烟台职业学院寒假实践活动作业
第一节:泰安市生态环境
一、泰安市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分析
从泰安市生态环境状况分级图上可以看到,泰安市生态环境分为五个等级。环境质量状况一般。全市大部分面积生态环境都处于一般以下级别,优和良两个级别所占的面积不大。
(1)生态环境优级从图上可以看到,环的面积较小,占的5%左右。主和北部山区。这覆盖度高,生态生态系统稳定。质量好,但是山人类生活居住。展旅游业。
(2)生态环
境质量为优全市总面积要位于东部些区域植被多样性丰富,虽然其环境区却不适合主要用于发境状况环境质量为良的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5%。大体分布在北部山区。区域植被覆盖度较好,本研究使用的是四月份的遥感数据,此时山区树木繁盛。
(3)生态环境一般级环境质量一般的区域面积较大,占泰安市总面积的4696。这些区域大部分为耕地,四月份农作物长势良好,因此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也较丰富。并且处于平原区,比较适合人类生存。在这些地区中分布着城镇,农村居民点。
(4)生态环境较差级此等级的环境质量所占的面积不大,占总体面积的1.5%左右,从图上看,这些区域主要为城乡居民点。可见人类的生产、生活消费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大。
(5)生态环境差级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北部部分山区,.因为山区除了林区之外,很多地方植被覆盖度很低,多裸露的岩石,物种很少,生态环境恶劣。
三、泰安市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通过对泰安市生态环境分级图进行分析,总结发现泰安市生态环境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对生态环境进行调整治理。参照泰安市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图,城市、裸露山地生态环境质量差;城市及居民点生态环境质量劣于附近少受干扰的林地、园地、耕地等区域距人类活动区越远,生态环境质量有越好的趋势,可见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防止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恶化。
(1)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充分发挥各级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强化环保部门的环境监督管理职能。地方政府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
/ 4
(2)对于环境状况差的山区,林草覆盖率低,生态环境恶劣,治理的重点在于植被恢复。大力进行植树种草,提高植被的覆盖率。
(3)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念。
(4)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减轻消费对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5)以生态环境保护和优化为基础,大力发展旅游业。
注:评价指数分级按照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计算方法,将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退化指数叠加运算,根据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要求,可以将综合评价指标分为五级,即优(EI>=75)、良(55= 第二节:泰安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泰安市是一个农业大市,71.5%的人口在农村,而人均可耕地面积只有0.84亩,甚至还有2个县(市、区)人均可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人均水资源只占全国人均量的19.4%。在这种耕地和水源等农业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便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而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的循环农业更是成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宠。 随着保护地栽培面积的不断增加,大棚菜的种植对地下水氮素的影响,秸秆焚烧对大气的污染和气候的影响,各地普遍出现白色污染,严重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曾指出:“我们务必高度重视,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整治农村环境,切实解决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将长期面临农业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满足社会对农产品需求的矛盾。解决好这个矛盾,利用有限的农业资源,满足社会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数量与质量需求,实现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的农业增长方式,加强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防治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用先进的理念引领农作物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 泰安市是粮食主产区,小麦和玉米是产生秸秆数量最大的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常年种植面积在200万亩左右,分别产生秸秆90万吨、180万吨左右。全年秸秆总产量达到350万吨左右。为使作物秸秆得到充分利用,防止秸秆焚烧,通过宣传教育,培养农民节约能源,发展生态农业的先进理念,积极开展了以秸秆还田为重点的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搞好秸秆直接还田。农机部门在巩固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成果的基础上,加快玉米秸秆还田机械的研制、引进和示范,全面提高秸秆还田机械化水平。今年以小麦联合收割机更新换代技术推广、花生机械化覆膜播种技术推广和地瓜地耕整扶垄机械化技术研制开发为重点,大力实施科技创新,认真落实科技兴粮计划。结合畜牧业发展,推行秸秆过腹还田。近年来,全市紧紧围绕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山地、丘陵多,饲草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实行各种优惠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畜牧业,使全市畜牧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为搞好秸秆过腹还田提供了充分的条件。目前,全市上下掀起了发展奶牛的热潮,在蒙牛乳业、泰安亚奥特、金星乳业等龙头企业带动下,奶牛达到6万头。每年需要大量的饲草,各地在有条件的小 / 4 区积极推广青贮、氨化、微贮等技术,麦秸粉碎后喂牛,推行过腹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畜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秸秆过腹还田,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麦秸堆沤腐熟还田。为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泰安市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安全食品需要大量有机肥料,“三夏”期间,各地结合夏季高温、多雨,秸秆易腐烂的点,开展大面积造土杂肥活动,把剩余的麦秸杂草进行堆沤腐熟,为安全食品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有机肥料。 结合食用菌生产,利用好秸秆。泰安市食用菌生产历史较长,品种较多。去年以来,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通过内引外联和大力宣传扶持,提高了广大农民对食用菌生产的积极性,形成许多食用菌生产专业村、专业乡镇。 强化农业污染防治意识,加强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科学管理 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强市的重要措施。泰安市应从进一步强化农业污染防治入手,对农业投入品使用进行科学管理。大力推广配方施肥,减少土壤污染。搞好土壤养分长期定位监测,促进了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 大力推广绿色控害、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提高三大效益。针对农作物病虫发生特点和生产实际,大力推广了行之有效的植保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保证了泰安市农业生产的安全。一是掌握病虫发生动态,适时提出防治技术意见。先后下发了《春季麦田病虫草防治技术意见》、《麦田化学除草技术意见》、《春播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意见》等。二是做好新农药试验示范,针对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五种高毒农药的限用禁用,加大了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的筛选工作,实地做了11种新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三是大力推广安全控害技术规程,实行标准化防治。为了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适合山区生态农业的路子,实施了岱岳区下港乡生态农业建设样板工程。本着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的原则,实现农业环境资源合理配置,走经济林与干鲜果业、农业种植业和畜牧业共同发展的新路子,遵照协调农、林、牧各业,体现整体、协调、再生、循环的原理。根据本乡实际,对山、田、林、路、水、村综合治理,引进旱作农业节水技术,“沃土”工程、果园杂草技术和“一减双保”工程的实施,结合环境资源优势,重点推广了山—水—果、林—果—种、山—水—园—游3个生态模式20万亩。全乡共累计投入资金1200万元,投工300万个,坚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一改过去的山区农业环境资源无序开采,建成了现在的“山顶松槐戴帽,山间果树缠腰,山下良田成方”的绿化格局,林木覆盖率达79%。发挥山区环境优势,山外山度假旅游区初具规模,过去的贫穷山区已建成了林茂粮丰,山川秀美的观光农业乡镇,成为著名的泰山旅游的一个新的景点。推进丘陵区生态农业技术开发。泰安市丘陵面积较大,是全市林果业发展基地,但是多为土层瘠薄,地力条件差,生态平衡失调,化肥、农药不科学使用现象严重。为此,搞好丘陵区生态农业建设是泰安市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子。近年来,随着全市农业种植业的科学布局,经过多次考察,与林果专业户座谈讨论,反复论证,将沼气池建在果园内,与养猪业结合,推广了猪—沼—果的生态农业模式。在全市建起了容积10立方米的沼气池1000多口,优化了生态环境,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保护了有益昆虫和鸟类,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解决了农户的做饭、照明等实际问题。加强平原农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平原是粮、油、菜及畜牧业发展基地,在该地区坚持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原则,推广了农、林、牧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构成了 / 4 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生态农业新格局。针对平原区农作物秸秆逐年增多的情况,一是推广了秸秆青贮技术,实现秸秆过腹还田,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也解决了秸秆散放污染的问题。二是推广应用了秸秆氨化,中温发酵技术,利用秸秆发展食用菌技术,增加了秸秆科学利用,净化了农村环境。同时,推广了麦田高留茬,玉米复草技术,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确保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加大了土壤资源的持续利用。改造湖区涝洼,推广高产高效生态模式。湖区涝洼地主要在东平湖区,由于东平湖担负着黄河下游泄洪任务,常年蓄水,形成大面积荒泽涝洼面积达14万亩,不但没有经济收益,而且夏秋蚊蝇滋生,冬夏飞蝗危害严重,常因治蝗造成环境污染。为加快湖区脱贫的步伐,结合南水北调工程,推广了“渔粮菜”、“渔牧草”两种生态模式。目前14万亩涝洼地,已改造8万亩,并形成大蒜、大豆、莲藕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无公害“东平糟鱼”生产基地。大蒜加工厂、大豆加工厂已经初具规模,产品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将昔日蝗虫区涝洼地改良成为鱼粮双丰、牛羊成群的生态农业发展基地。 参考资料: http://wenku.baidu.com/view/e1ad042e453610661ed9f495.html 《a于RS和GIS的泰安市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研究》 http://wenku.baidu.com/view/a63d9fd528ea81c758f578bc.html 《因地制宜_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声明:此文由本人从网络上述资料中摘录而成。再次感谢两篇文章的作者。 / 4 山西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人类长期以来超负荷利用生态系统,生态欠债式的发展,已经累积形成明显的生态问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衰退、生物多样性下降、河流污染与破碎化、海洋酸化等等。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只有变革现有的生活与生产模式,才能减缓地球自然资本退化趋势,并确保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生态系统的安全。山西省依托能源资源优势发展经济,这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不仅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反而加剧了资源短缺的压力,加重了环境容量的负荷力,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都构成了严峻挑战。基于此,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理论,同时引入生态足迹相关指标如生态足迹压力指数、生态协调系数、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指数、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万元GDP生态足迹指标的研究,尽量全面客观地反映人们的需求活动所带给山西省生态环境的影响。文章首先对山西省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其后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出山西省2007-2011年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年份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动态演变分析,对山西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山西省2007-2011年人均生态足迹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7年的1.4334ha/人增长到1.62275ha/人;2007-2011年间山西省人均生态承载力比较平稳,维持在0.82ha/人。可见人均生态足迹的增长速率较快,从而导致2007-2011年间山西省生态环境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2)在2007-2011年间,从山西省各生态生产性土地类型的变化趋势中可以得出,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人均生态足迹都各略有盈余,其他两类土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尤其以化石能源用地的生态赤字最为突显。最后,本文针对缓解生态赤字,实现山西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加强机制建设,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市场条件和制度条件;转变消费模式,在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提倡“低足迹”的消费模式;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资源的高效、合理、循环利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护自然资源,在增加生物承载力,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为自然留下空间;引导资金流向,促进绿色投融资。【关键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山西省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22;X321 【目录】:摘要6-8Abstract8-121绪论12-181.1选题背景及意义12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71.2.1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现状12-151.2.2生态足迹理论的研究现状15-171.3研究思路及方法17-181.3.1研究思路171.3.2研究方法17-182相关理论基础18-232.1可持续发展理论18-192.2生态足迹模型19-232.2.1生态足迹相关概念19-212.2.2生态足迹模型的评价21-233山西省生态环境现状分析23-283.1山西省区域概况23-253.1.1自然条件概况23-243.1.2社会经 济状况24-253.2山西省生态环境现状分析25-283.2.1山西省生态环境现状253.2.2山西省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5-284山西省生态足迹计算及结果分析28-524.1生态足迹模型的计量方法及步骤28-304.2基础数据的来源304.3数据的处理与计算方法30-324.3.1指标的选取方法30-314.3.2数据的处理方法31-324.4山西省2011年生态足迹计算及结果分析32-364.4.1生态足迹的计算32-344.4.2生态承载力的计算34-354.4.3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结果分析35-364.5山西省2007-2011年生态足迹动态演变分析36-474.5.1生态足迹演变分析37-404.5.2生态承载力演变分析40-424.5.3生态盈余/生态赤字演变分析42-464.5.4生态赤字原因分析46-474.6生态足迹相关指标分析47-524.6.1生态足迹压力指数分析47-484.6.2生态协调度分析48-504.6.3生态足迹多样性与发展能力分析504.6.4万元GDP生态足迹50-525山西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建议52-555.1加强机制建设,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市场条件和制度条件525.2转变消费模式,在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提倡“低足迹”的消费模式52-535.3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资源的高效、合理、循环利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535.4保护自然资源,在增加生物承载力,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为自然留下空间53-545.5引导资金流向,促进绿色投融资54-556结语55-576.1结论55-566.2本文的创新56-57参考文献57-62致谢62-63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63-64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生态环境危机与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危机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 快发展使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环境的能力极大增强, 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财富。然而,随着人 类社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肆意破坏我们赖 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 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却很少考虑环境的 供给能力,结果造成全球生态环境危机,自然正以前 所未有的反作用报复人类。人类要敢于同大自然斗 争,但不能破坏自然,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 类对自然的胜利。”[1]全球环境问题已经威胁着人类的 生存与发展,其主要表现为:能源危机、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森林面积锐减、淡水资 源枯竭、臭氧层空洞形成、海洋污染及过度开发等。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多年梦想。近30 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并付诸行动,这在很大 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抑制了环境恶化的速度,然 而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环境 已出现危机:中国的SO2和CO2排放量,尽管人均远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排放总量却十分显著;一些 城市的大气污染和酸雨污染比较严重;江河湖库水域 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近岸海域污染尚未得 到有效控制;一些地区土地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使得 当地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物种数量减少,有些 物种濒临灭绝。[2] 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三个方面: 首先是人口压力过大。人口的不断持续增长给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了 粮食短缺、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重;其次 是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类对自然过度开发、利用和 索取,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 恶化;第三是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传统发展模式只 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忽视了经 济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和永续发展。从人类生存发展 的漫长历史可以看出,人类、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存 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正是由于人类没有处理好 这个关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无节制地盲目开 发、利用、索取,有时甚至浪费自然资源,对环境污 染和破坏严重,结果造成全球环境的危机。环境问题 的本质是发展问题。事实证明,我们不能走人口增长 失控、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破坏的发展道路,不能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追求生活水 平的提高,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以致于以牺牲 环境为代价。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如不能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就必然会 受到了自然的惩罚。如何在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道路的今天,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紧密结 合起来,更好地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找到一条 既符合当代人类利益,同时又不损害未来人类利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当前十分重要的和非常紧迫的问题。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其意义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自然界的资源匮乏和环境 自我调节能力的有限性制约着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 ·11· 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相 互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 调,保证世世代代的永续发展。1980年3月5日,联 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 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3]1987年,由挪威前首相 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环 境与发展问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4]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里约热内卢 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 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国家所普 遍接受。我国政府同样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1994 年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以此文件来指导我国社会经 济未来的发展。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 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 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 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它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而 且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 先,它使人类改变了旧的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否定 了人与自然的完全对立,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与自然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 体,人类必须与自然保持和谐才能持续生存和发展。 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 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源于环境保护,是人们对以 往所持有的传统发展观及发展模式的扬弃。它主要解 决的问题就是“为谁而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 题。其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推进新型工 业化的进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 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生 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农业经济 结构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使国民 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平。[5]要将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真正富裕的国家,必须协调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防止片 面追求经济增长;必须坚持不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略思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 设,才能促进经济繁荣。可持续发展思想面对当前的环境危机,站在全球生态整体利益的高度,为我们找 到了一条既适合经济快速发展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道 路,为当前人类乃至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 向。只有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才能顺利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才能促进社会全面 进步。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得到全球广泛的承认和接 受,但是各国如何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实际目标、计 划、政策,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起来却并 不容易。历史的经验教训使我们明白:只有必须坚持 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一)政府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加强环境的立法管理。政府应该制定具体的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法律,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各级政 府、生产者和消费者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如制定更 加有效、明确的环境保护法,从法律和制度的源头上 控制住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保护法在促进可持续发 展方面有特殊的作用。各地方、各部门在制定区域经 济发展和资源开发规划时,必须综合考虑,绝不能走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随着世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各国先后出台 了许多法规条例,使环保工作有了切实可行的法律依 托和保障。我国政府加强了环境生态保护工作,如进 行了治沙治水、植树造林,加大了治理污染的力度,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 污染防治法》等法规,这些举措极大地改善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然而,有些法律法规还不能完全适应构建 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将迫切需要我们政 府进一步修改、完善或制定新的相关法律法规,使环 保工作发挥更大的效用;二要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的力度。虽然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环保工作,提倡可 持续发展,但是一些地方企业和地方政府领导依然存 在“经济第一,环境第二”的观念,他们往往受眼前 利益的驱使和诱惑,而不顾长远的、全社会的整体利 益。例如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她即将可能变成为一 条干涸的小溪。这很大程度是人为造成的,是由于人 们大肆砍伐森林、过度浪费水源、大量开垦湿地等各 种原因所引起的。我们应加大对环境的监督和管理的力度,在各自辖区内应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做 到分工明确、权责明细、各司其职,将环境质量的改 善情况作为考核有关部门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我们 要继续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执法必严,绝不姑息手 软;同时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和管理,让更多的违法 环境行为和不良环境状况置于公众监督之下;三要控 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可持续性与人口的数量 密切相关,只有处理好人口增长的数量与经济建设、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经济、社会、资 源、环境才容易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随着我国人 口的不断增长,人口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人口的过度增长将导致森林消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耕 地不足以及粮食短缺等问题。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人口 增长,整个国家就会形成“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 境破坏—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必须严格 ·12· 执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少生、优生。努力提高人口 素质,教育人人有环保意识,使人人关注全球危机的大问题,使生态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内化为他们的实际行动,这对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 展是极有裨益的。 (二)企业应转换经营机制,加强自身建设 转换经营机制,就是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 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到集约型和效益型增长 方式上来。在过去的发展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 主要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高投入、高成本 换来的,这使本来有限的资金、资源过度消耗和浪费,同时还产生了破坏生态环境、引起环境危机等一系列 十分严重的后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企业就必须要 改变观念,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企业应当开发和节约 并举,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 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 路子。环境危机的解决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应当大力 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先发展科 技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企业,做到清洁生产,如果不 彻底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将难以继续。 可持续发展观就是对人类传统的片面地追求产量、产 值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反思。企业应该树立 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通过体制改革、依靠科技创新和 加强自身建设,努力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同时,企业应该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付费、谁利 用谁补偿”原则,采取措施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严 格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量,通过减少资源消耗、反对资 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做到开发与节流并重,合理使用有限资源。企业应当对一些污染严重的落后的生产设备,坚决实行限期淘汰制度;对污染严重而 又缺乏有效治理措施的厂家,坚决实行关闭停运的政 策。因此,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要将经济增长方式从高耗低效的粗放式增长转变 为高效低耗集约式增长;处理好资源开发、生态保护 与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发展中保护。否则,总有一天我们的资源将会消耗殆 尽,我们的经济发展将会面临沉重的灾难。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环境危机的解决有赖于全民环境意识的提高,保 护环境是一项关系到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子孙后代 长远发展的艰巨而又伟大的工程,需要广大公众的积 极参与。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历史的事实 已经证明:如果人类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基础,自然就将会反作用地报复人类。然 而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环保意识缺乏,他们往往是破坏 环境、浪费资源的罪魁祸首。甚至一些地方领导依然 思想僵化,没有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一 味片面地追求经济数量的快速增长,只重视眼前利益,而没看到长远利益,经常做出一些有损于环境的事。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了解决环境危机,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我们首先要加强环境保护的宣 传教育。向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各种媒介宣传人类与自 然应保持和谐的关系,人类如果再不转变原有对自然 和环境的观念,就必将自食其果;宣传环境保护与经 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系;宣传破坏环境必将最终导 致人类自身毁灭的道理;宣传“保护环境,人人有 责”,坚持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些 都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养成自觉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意识。其次,我们要加强对地方政府领导人和企业决 策者的环境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提高综合管理和决策的能力。各级决策者和企业负责人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对象,他们越早认识到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于 一个良好的环境,认识到消除环境污染和防治生态破 坏、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性,就越有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有利于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最后,我们还要继续在中小学校和高等院 校开展环境保护宣传与教育工作。通过对在校学生的环境意识启蒙、环境知识灌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 丰富的课外和校外活动,使他们正确认识环境及环境 问题,了解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意义,从而增强他们环 境保护的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自觉地参与保 护环境的行动。[6] 结 语 环境是我们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保护生态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只有促 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发展 才能做到可持续。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宁可 暂时放慢经济的增长速度,也不应该破坏我们赖以生 存的环境。任何人为的创造活动决不能超出自然所能 承受的程度,任何为所欲为地破坏自然环境,必然会 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因此,我们在对待生态环 境问题的态度上,应当做到尊重自然,珍惜资源,爱 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 时,注重其质量和效益。总之,我们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使人类和自然和谐 相处,共生共荣,才能保证我们当代以及子孙后代安 居乐业,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04.[2]张坤民,朱达.中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 1998(01).[3]刘东辉.从“增长的极限”到“持续发展”[A].可持续发展之路 [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66.[4]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台北:台 湾地球出版社,1992:34.[5]程鹏.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意义及策略[J].云南环境科学, 2006,25(增刊).[6]陈鸣.保持环境的净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J].长沙铁道 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01).·13· 泰安市农村居民文化建设现状问题 与对策调查研究 ------烟台职业学院寒假实践活动作业 一、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状况分析 1、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现状 随着泰安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大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也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 在物质消费需求日趋多元化和丰富化的今天,事关农民群众的文化基本权益、事关新农村总体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状况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泰安市传统农村民俗文化活动已建有庙宇248处,办庙会的有167处,搭台唱戏的有99处,开展玩龙灯、跳马灯等活动的有81处。新泰市莲花山民俗风情文化节、肥城市第四届桃花旅游节、宁阳县梨花节、东平县水浒文化节等民俗文化活动在丰富农村文娱生活、调节农民的生活节奏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目前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并未形成统一规模,也就是说泰安市民俗文化资源赋存状况虽然较丰富,但分布较散,已经开发的一些。民俗文化种类较单一,并非以泰安民俗文化为主线串连起各种优秀民俗寺资源进行组合性、系统性开发的文化产品。主要是人们对泰安市市农村民俗文化资源魅力认识不够,也未尝试着透过“民俗“这样一种自然载主体,由浅及深得认识“民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2、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遵循的原则 根据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发展的现状,通过对泰安市民俗文化建设状况的了解,总结出泰安市在建设农村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对于民俗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主要遵守以下几条原则:(1)独特性原则(2)参与性原则(3)文化性原则(4)宜土不宜洋原则(5)审美情感性原则(6)多渠道开发原则保护为先原则(7)经济效益原则 二、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1、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开发建设的成功经验 有: (1)政府重视农村文化建 (2)突出农村民俗文化特色建设泰安的农村民俗文化独具特色 (3)农民自发参与农村民俗文化建设 2、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发展水平滞后,基础薄弱 (2)农民文化生活不重视民俗文化 (3)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的经济基础薄弱 (4)农村民俗文化建设可持续性差 (5)文化资源分布具有不均衡性 三、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树立正确的观念,加强对农村民俗文化的引导管理 加强对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的管理,要正确引导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加强对宗教活动的依法管理,发挥基层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建设开放包容的农村创新文化。对农村民俗文化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无/ 4需指责农民,更不能采取破“四旧’’的极左做法。要认真对待,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同时加强领导和管理,使农村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得到健康有序进行,为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对农村民俗文化的领导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难、文化生活匾乏的问题比较突出,令人堪忧。农村文化干部职工思想不够解放、观念陈旧、队伍老化以及文化设施设备陈旧落后、事业经费投入不足等困难和问题在许多地方还一定程度地存在,困扰着全省文化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2、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民俗文化发展保护政策和保护规划 (1)健全法律法规保护民俗文化。由于泰安市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低,缺乏对民俗文化的相关研究,因此无论是对民俗文化保护的重视程度还是工作力度,都明显不足。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出发,提出的历史任务。泰安市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市,通过加快健全民俗文化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民俗文化保护政策和文化保护规划,在农村地区大力开展以民俗文化保护为主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以此推动物质文明建设,可以大大加快这一宏伟历史目标的实现。民俗文化保护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一项惠及后代的历史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加强相关研究、需要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持久规范。 (2)科学合理地制定文化保护规划。文化保护规划在泰安市乃至全国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考虑多放在物质性规划之后,或没有相关规划、或流于表面形式(只有部分历史文化名城在该方面做得较好)。我国农村地区范围广、人口多、文化表现形式丰富,为民俗文化保护带来了难度,同时由于新农村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民俗文化保护存在没有规划考虑、照搬规划思路等问题。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文化,具有较大的发展弹性和生命力,同时很大程度上又缺乏再生性,因此泰安市应该根据地方的文化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渐进式推动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并将其放在物质性规划之中考虑,科学合理地制定具有地方特色和可操作性的文化保护规划。 3、加大对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的资金支持 根据中央“两会’’文件精神,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文化建设的重点要放在农村。因此,加快泰安市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实施是当务之急。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离不开政府财力的扶持,在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基础不强、发展不快的情况下,必要的投入是加快推进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农村民俗文化建设加大对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的资金,明确文化设施建设费、事业费各项经费的资金渠道。各级征收的业,设立专户专款专用。要通过落机制,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算的落实,使用情况要加强审计监 位。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经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投入。要以乡镇站设施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增加达标,使之真正成为让农民群众满文化站。把文化站真正办成党和政学校、求乐的乐园和求富的智囊。实增加对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全要不低于当地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 头费和办公费之外,至少拿出财政专项经费,重点用于专业人员业务培训、文化艺术资源开发利用、.辅导农村业余文艺骨干、开展重大节庆活动等。县财政每年应增加安排图书馆购书专项经费,保证图书馆购置一定数量的新书。为了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建议县财政将文管人员的工资一并纳入财政预算。农村民俗文化设施建设要纳入乡镇建设的整体规划,所需资金列入本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要加强对民俗文化设施的管理和保护,不允许挤占和挪用,己挤占和挪用的要依法收回。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金开办民俗文化设施,兴办文化企业,成立民间剧团和表演队。要建立多元化的农村民俗文化建设投入机制。对农村民俗文化设施的建设及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资金来源,应建立起政府、社会、个人等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各级政府部门要在经济规划中优先把对文化的投入纳入财政预算。要加大对文化设施的基建投资和维修经费。在文化事业经费的分配上,要对农村适当倾斜,扶持村居 建设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同时,建立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发展基金,资金来源可以企业募集、个人集资、集体经济出资等形式,制定基金章程,通过一定的程序投入农村群众文化设施和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民俗文化事业。重点捐助农村民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社会力量通过依法成立的非营利公益性组织或国家机关向农村文化事业的捐赠,纳入公益性捐赠范围,按税法的有关规定税前扣除。对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4、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农村民俗文化建设要发展,少不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知识层次较高、年龄结构合理、专业业务熟悉、组织能力强、充满活力的农村民俗文化队伍。为此,必须加大农村民俗文化队伍的建设力度和管理力度。做好文化人才建设规划,及时补充“新鲜血液”,提高数量与质量,尽缺改善“青黄不接“的现状。逐步探索建立和完善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和科学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在目前情况下,首先要稳定和充实现有的农村民俗文化工作队伍。根据泰安市的情况,乡镇人口在3万人以下的镇文化站至少要配备2名素质好、有创新精神的专职干部;3万人以上的乡镇文化站编制应定为3至5人。随着乡镇综合文化站职能的扩展,文化站要注意吸收大专以上毕业生充实队伍,同时要逐步提高文化专干的工资待遇和职称待遇。其次,要充分发挥专业艺术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农村民俗文化队伍的定期培训,积极培养农村文化骨干。要求一个乡镇要建立几支业余文艺骨干队伍。乡镇文化站还要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巩固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乡镇文化站专干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要不断地加强学习、钻研业务,不仅要做好文化站自身的工作,还要协调好各单位与部门的文化协作关系,团结一批文艺骨干,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优势,开展好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再次,要培育和扶持各种群众性文化协会,组建特色文化队伍。建立稳定的基层文化指导员和志愿者队伍,加强文化业务培训、指导和注册管理。要深化农村文化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要深化劳动、人事、分配等方面的内部改革,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劳动合同制,通过改革进一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乡镇、社区、村文化站(室)要优化工作人员结构,在编人员实行公开招聘,鼓励和吸引优秀专业人员到站(室)工作并保障其待遇。出台对文化站(室)工作人员管理和职称评定的有关规定,对在编的基层文化员实施目标管理和考核制度,考核结果记入档案,并作为乡镇对个人年终考核和评选的基础依据。县、乡文化机构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明确服务规范,改进服务方式,开展流动文化服务,加强对农村文化骨干和文化经营户的培训辅导、扶持 和奖励民办文化。要在农村民俗文化队伍建设上求拓展。一要提高农村干部的文化素养。要努力培养和打造一支新形势下的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认识的高度,决定工作的力度。要提高农村干部思想认识,只有他们的思想认识真正到位才是抓好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提。二要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大力提高农村群众的素质是根本。要着力培育本土文艺人才和文艺骨干。组建几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业余文艺队伍,并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培训辅导,提高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能力。要广泛动员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特别是有一定文艺专长,热心农村文化工作,并对农民怀有深厚感情的青年学生投身农村文化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认真制定农村文化建设规划,使文化建设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三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的氛围。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农村文化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的先进事迹。要加强农村群众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要加强对乡镇、社区、村文化站(室)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引进人才,充实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工作者队伍。同时,不断提高村居群众文化人员的素质。对现有农村群众文化人员应当创造各种机会对其进行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承担起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 5、加快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 由于民俗文化形式较多,地域条件相差很大,经济基础也各不相同,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特点,因此必须从各自实际出发,立足当地环境和资源条件,选准符合自己的特色道路,确保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打造农村民俗文化特色产业,一靠用活先天的禀赋,二靠深入的文化挖掘,三靠后天的精心打造。一方面可以继续大力发展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旅游,利用经济杠杆调动社会的积极性,将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 发扬光大,在旅游管理开发过程中,让游客了解泰山文化,了解泰安人民,了解旅游商品和工艺品,了解泰安的资源和经济发展潜力,吸引部分工商界人士到泰安投资创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改善农村地区物质生活水平的迫切性,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农村地区社会经挤条件的反映,农村地区民俗文化保护不能脱离这样的农村地区落后的 社会经济现状条件。因此,在保持民俗文化本真性的基础上,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充分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创造经济利益,不仅可以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也可以为民俗文化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引导全社会重视民俗衷化,改善其生存状态,实现民俗文化资源的良性生长,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快民俗博物馆建设,提高民俗文化的特色竞争力。农村地区文化表现形式丰富,所需要保护的民俗文化类型有着多样性的特征,不同类型的民俗文化面临不同的生存状态。因此随着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濒危的优秀民俗文化艺术及其载体(歌舞表演及其道具等)、逐渐从农村地区生产生活中退出的物质民俗(生产工具、礼仪用品等),必须建立民俗博物馆,提高民俗文化特色的竞争力,改善保护条件,对相关民俗文化进行抢救性保护和示范性保护(抢救性保护主要针对民间保护缺乏积极性的民俗文化类型,示范性保护主要针对民间保护可以开展但需要科学引导以保证本真性的民俗文化类型)。制定和落实促进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视政府财力安排一定专款,设立“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贴息、补助、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研究——以泰安市为例奖励等方式,支持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实施倾斜性的税收政策,如通过差别税率、税利返还等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简化工商手续,投资兴办民俗文化企业,办理工商登记注册时,实行专项服务,不收取政策规定之外的任何附加费用。加强农村文化市场建设,建立城乡统一的文化市场提高农村文化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为农村产品进入城市市场提供更加便捷的渠道。并根据农民的文化需求,根据农村市场的需要创造有效供给,采取现代营销方式,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产品经销网络。 参考资料: 声明:此文是本人的寒假作业,由网络上的文章摘取而成 家乡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调查报告 【关键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政策支持 一,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及政策支持 我将调研地点就近选在了我暑期打工的地方,***省**县,方便我走访调研,了解我县生态环境建设的情况。据我了解,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引起了政府的重视,政府给予了极大地政策支持。各地兴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观念而进行的理性选择。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之一,可逐渐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减缓生态环境的破坏速度,使我们摆脱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化。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维护地区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搞好生态文明建设。 二、我县的生态环境情况 近年来,我先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制定了生态环境管理办法和对于违规的企事业单位的处罚条例,并严格执行。几年来收效良多,成果显著。县内水域水质明显改善,空气质量也有所提高,本次调研由于是暑期调研,所以无法体验由于冬季供暖所排放的废气对于空气质量的影响,不过,回想往年来,每年冬天供暖设备都会排放大量废气污染环境,增加烟囱高度毕竟治标不治本,并且对环境的危害更大。多年来由于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落后,一直没有解决办法。 今年暑期回家,就听说县里进行暖气改道的工程,到年底供暖时,就可实现全县楼房住户的统一供暖。这样就可做到锅炉废气统一处理,集中排放。废气经过专业处理,净化然后同一排放,极大程度上缓解了供热废气对于本地空气的污染指数的影响。 另外,我先还建立了小型生态园区,植物园里培植了多种农作物,品种繁多的树木等,由于**地区自然天气的限制,**地区农产品品种较南方匮乏。珍贵植物品种更是稀少。所以县里建起了植物园,一方面可做些作物培植方面的实验,还可以当做旅游景点供人观赏,加大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也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几大方面 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内容。就其内涵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 应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并具体落实到单位、家庭、个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实施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不仅指生产过程要节约原材料、能源并减少排放物,同时也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的损害。传统生产是一种只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改变这种生产方式,需要不断进行清洁生产意识教育,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让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使采用清洁能源、预防和减少污染成为政府、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二)文化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生态文化意识。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新世纪新阶段,人类已逐渐认识到长期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索取、破坏必将遭受惩罚,一个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到回归自然、珍爱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全民生态意识觉醒之日,就是我国生态环境改善之时。因此,进行生态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牢固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生态文明建设是与人们的自觉履行分不开的,这就对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有了一定的要求。 注重生态道德教育。生态与道德不可割裂。生态环境的优劣,反映着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同时,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也极大地影响着生态环境的优劣。生态道德驱动着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自律性与责任感。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可以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应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努力形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祖国的社会文明新风尚。 (三)社会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层面,是指重视和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这就要求我们: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建立法制化、民主化和安定团结的秩序以及高效率的社会管理体系,形 成以生态文化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流,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 要加强生态型社会建设,努力满足居民对居住环境品质愈来愈高的追求。就农村而言,要在普遍推行“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同时包括文化、教育、医疗以及各种服务在内的配套设施。 实现人口良性发展。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逐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反对自私的享乐观,拒绝挥霍铺张、浮华摆阔等消费行为。鼓励从点点滴滴做起,减少或杜绝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总结: 生态文明必须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并重才能均能发展,受到良好的成果,如果只重视其中一项,必然会有严重的弊端,或破坏了自然环境,或忽略了经济建设都是不可取的。新社会的建设必须多项共举,共同发展。第二篇:山西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第三篇:生态环境危机与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周谦---泰安市农村居民文化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调查研究
第五篇:家乡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