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旅游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前言
旅游与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常意义上来讲,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这里指的环境自然是自然环境。从旅游角度上,一方面任何旅游活动都离不开良好的环境,都是人类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没有良好的环境就没有旅游活动;另一方面,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但若教育、管理之后,也会带来一些对环境的消极影响。
旅游业是资源一环境依托型产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对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另一方面对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无良好的旅游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体现该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一、旅游环境与旅游业的关系
一般意义上的旅游环境,指对于具体的旅游客体——旅游区,影响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的旅游行为的各种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气氛环境和旅游资源等。这里仅指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自然生态及相应的旅游气氛。与之相联系,旅游环境问题也就指由于外界作用使上述因素受到影响和破坏,使游客旅游活动的满足程度受到影响。
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是游客观赏的对象。对于游客而言,旅游资源本身蕴含的各种美学特征及其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是旅游行为的直接激发者,资源的破坏将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满足程度。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旅游区地貌、空气、水和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总称,这些生态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旅游区环境的优美与愉悦。从人类审美的心理需求来看,自然景观美是基础,在一个空气污浊、水体污染、四周嘈杂的环境中,游客是无法去领略、欣赏、体会具体游览对象的各种美学特征的。特别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步增加,城市居民进行旅游、回归自然,借自然环境的洁净达到锻炼和疗养身心的愿望正日益高涨。由此看来,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从某种意议上来说也是一种旅游资源。
旅游气氛环境指旅游区所特有的地方特色、历史、民族风情及与之相适应的外部氛围。旅游环境美是形象与意境的双重美,而每一具体的游览对象,其对游客旅游行为的激发,很大程度上是它反映出的特殊的历史、地方、民族特点或一种异国、异地的特殊情调。
所以,旅游区环境状况的好坏对旅游者旅游效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游客旅游的满足程度与旅游区环境条件息息相关,直接影响旅游业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保护旅游区环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二、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
在旅游活动开展的早期,旅游还是比较奢侈的消费,那时旅游人数少、规模小。强度低,对旅游地造成的破坏非常有限,大自然自身的循环净化能力可将其消化,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往往在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所以旅游业曾有过“无烟工业”的美誉。长期以来,人们也总把旅游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更注重它的经济效益,相对忽略了旅游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现代旅游业是一个涉及众多要素的广泛的综合产业,由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及相关产业构成,还涉及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其对环境的影响,学术界已 2 有定论:旅游业要污染环境。
从本质上看,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与其他产业相比并无二致,只是由于旅游业对环境的破坏具有隐蔽性和延缓性,使得这个看起来当时对环境破坏最小的产业,却在不远的将来最有可能成为环境破坏的最大杀手。当然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也有积极的方面。主要体现在:(1)开展旅游有助于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等遗产。(2)旅游开发有助于当地环境的改善。(3)开展旅游有助于野生动物的保护。(4)旅游收人还会为旅游环境保护提供资金支持。然而旅游对环境消极的影响更不容忽视,它阻碍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一定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供给来看,旅游区的开发缺乏科学规划,是造成旅游环境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旅游开发没有科学规划,急功近利,简单模仿,盲目建设,不仅造成旅游资源的浪费,而且使一些高品位、原生态的景观遭到破坏。有些旅游区虽然做了规划,但在实际开发时并未执行规划,结果旅游开发建设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破坏了旅游区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所有的、且应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气氛等;在经营中,旅游业与工业污染有共同之处,宾馆饭店、娱乐、交通等产业部门的服务会排放“三废”。二是从消费者来看,旅游者在流动和停留过程中会产生“民生污染”、乱踩乱踏、乱刻乱画、滥挖滥采、狩猎打鸟等破坏性行为;许多景区大量游客涌人会对生物、土壤、水体、大气、环卫、设施等产生破坏;人群集中造成大气污染、噪音污染、视觉污染、垃圾污染、社会污染,甚至会造成景物损耗、环境衰退、生态失调。三是对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过度开发的旅游往往造成异地文化冲击,使旅游地传统文化生存土壤改变,传统价值观不断被侵蚀和退化,造成民俗文化的同化、庸俗化、商品化:在传统民风、民俗被破坏的同 3 时,大量伪民俗也应运而生。这类伪民俗或是改头换面,或是夸张造作,或是凭空杜撰,牵强附会,欺骗了旅游者的感情,对旅游地形象造成很恶劣的影响。
三、目前我国旅游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我国旅游业目前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1、相当一部分热点旅游区污染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
2、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
3、一些热点旅游区超规模接待游客,旅游区人满为患,拥挤不堪,旅游气氛丧失;
4、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
四、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旅游业目前面临很多环境问题,如相当一部分热点旅游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大批游客拥入,致使基础设施紧张,旅游旺季造成在某一景区的高度集中破坏或影响了该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等等。造成这些旅游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破坏旅游环境
很多地方以追求高经济指标为第一目的,环境保护被相对忽视了,甚至有些地方以牺牲环境来求得经济发展。上海的黄浦江,广州的珠江,苏州的河港,南京的秦淮河这些“游船云集,鼓瑟相闻”的着名游览区今天都已经变成了令人厌恶的“黑河”、“臭河”,全然没有了昔日的风采;在中国的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的上游 4 河谷地带,近年来兴办了十几家采矿冶炼企业,它们排放的废水使奔腾在这一着名瀑布上的水流不再洁白晶莹,而是泛着黄色泡沫的浊流!再如“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再配上独特的九曲溪及两岸苍翠、挺拔的植被,而成为着名的风景旅游区。但在前几年人们却对武夷山上的森林,进行掠夺式的砍伐,使其精华的九曲溪的水位急剧下降,而严重威胁武夷山的旅游景观价值。
(二)旅游者自身的不当旅游行为导致自然环境质量下降
旅游者自身的不当旅游行为主要在于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对景区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景区生态平衡和旅游意境的影响。由于旅游区本身设施的不完善和游客素养不高,在旅游的过程当中,大量垃圾随意扔洒堆积,破坏了自然景观,污染了景点水体。周庄景区就是因为伴随着大量游客的到来而产生了很多的垃圾,而本身设施存在着局限性,使得周庄环境卫生得不到保证,水体污染逐渐严重。虽然周庄在南北水系建阀,但是其更新速度远比不上其污染的速度。
(三)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破坏了旅游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
旅游人数、旅游区客容量与环境质量之间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关系,旅游人数大于或等于景区饱和承载量时,旅游对环境的破坏则大些,反之,则小些。以莫高窟为例,在7至9月的旅游最旺季节,在同一时段密集的游人对洞窟壁画本身产生相当严重的影响。敦煌研究院能提供的数字表明,40个人进入洞窟参观半小时,洞窟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升高5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10,空气温度升高4摄氏度。二氧化碳是一种酸性气体,在高湿度条件下会与石青、石绿、氯铜矿、铅丹等颜料发生作用,使这些颜料变色,而人呼出的大量水汽可使存在于壁画中的可溶盐溶解向壁画面移动、累积。当洞窟内干燥时,可溶盐又在壁画颜料层上结晶,这 5 样使颜料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同时在一定湿度条件下,壁画易产生霉菌,而霉菌生长代谢中的产物及死菌体会严重污染壁画并使颜料变色。所以洞窟不断经受着各种破坏,加之壁画制作材料质地脆弱,许多壁画已经产生了空臌、酥碱、起甲、变色、霉菌等多种病害。我国的许多旅游景区,这种超容量运转现象极为严重,致使景点内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大大地降低了景点的吸引力,缩短了寿命。
(四)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破坏旅游区环境
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有些景区的设施建设与旅游区整体不协调,造成旅游区生态环境、和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古迹复原处理不当,新设项目与旅游区景观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所有的且应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气氛。还有一些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 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五、旅游发展中环境问题分析
案例分析
案例一:黄山无序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黄山即是世界自然遗产,又是世界文化遗产,然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假日旅游的不断升温,黄山旅游开发逐渐出现了无序竞争的现象,对黄山的旅游资源和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如在1000多米的黄山核心风景区,不仅拥有数量众多的楼堂馆所,而且其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这主要是黄山旅游发展股份公司麾下7家宾馆的盈利,吸引 6 了更多的后来者跃跃欲试。比如黄山市的一些政府部门,就纷纷在黄山核心旅游区内修建自己的招待所,接待游客。
既然要修建楼堂馆所,首先不可避免的是要开山炸石,伐木毁林。当楼堂馆所建好,紧接而来的是餐厅的油烟,宾馆的污水,还有遍地的生活垃圾。建筑使用的水泥、钢筋和碎石四处堆积,原来的植被荡然无存。旅游景区的景观大打折扣,如观瀑楼对面的瀑布叫“人字瀑”,往日一股瀑布飞流直下,在中途分为两股,像是在悬崖峭壁上写了个大大的“人”字。但今天,峭壁上只剩下瀑布冲刷过的痕迹。而“梦笔生花”的真松树是一棵长在山顶端部的黄山松,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一棵塑料树,真树已在几年前枯死了。
分析:环境是一个景区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黄山不仅是安徽的黄山,更是中国的黄山,人类的黄山。如果一味地为了眼前利益而破坏旅游地环境,不去加以保护,那么黄山的旅游资源优势很快就会被其他景区所代替。因此,我们绝对不能为了片面的最求经济效益而无限制地利用甚至破坏自然环境。
在黄山旅游资源开发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经营者盲目建设,为了旅游而搞旅游,不注意综合治理,已经造成了景观污染等方面的破坏。黄山以天下第一奇山著称,依托的就是“甲天下”的风景,就是黄山奇特秀丽的自然环境。如果连这个优势都没有了,那黄山的天下第一奇山就无从谈起。所以,发展黄山旅游的同时要充分地保护好现有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环境进行限量限时的控制使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旅游业得以持续性的发展。
案例二:古村镇旅游过度开发应该叫停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古村镇相继被卷入旅游开发的大潮,成片的伪古 7 建筑替换了原汁原味的古镇风貌,原居民也被外地商人所代替,古镇纪念物更是大江南北相差无几,旅游给古镇带来不同程度上的损坏……由于很多古建筑物年代已久,已没有利用价值,因此,许多居民为了眼前利益而盲目地挖门楼、拆房梁、卸门窗、搬石雕,使得古村落的整体性遭到严重破坏。
分析:过度开发导致旅游地环境破坏的事情屡见不鲜。古村镇是指那些“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村庄”。古村镇作为旅游产品不仅属于现在的消费者,还属于将来的消费者。我们不能因为经济利益而让我们的古村落失去了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原汁原味,让其失去可持续发展的依据。
因此在在古村镇旅游开发中,我们应该做到:
第一,建立一支专家队伍,一普查的方式到各个古村镇去考察、论证。进而确定哪些有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以免被破坏。第二,制定有关古镇、古村落抢救和保护的完整规划。
第三,把开发旅游资源和保护村民利益结合起来,尤其不能以保护古村镇之名,不村民赶走。
第四,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古村镇的保护,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古村镇保护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六、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分析
为使旅游业持续地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旅游业所存在的环境问题笔者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和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长期以来,环境科学的研究只是从人类健康需要出发,很少从人类精神、心 8 理需要进行研究,而这正是人类与环境相互联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并在人类旅游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向全体游人、旅游从业人员和区附近居民宣传旅游环境保护知识。
2进付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
不当的旅游开发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破坏是无法弥补的,从保护的角度出发。存开发前对开发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识别建设、经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减免对策.把可能对旅游环境造成的贝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旅游区环境承载力分析、旅游规模分析、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识别、旅游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等等。
3、在旅游区发展建设中做好旅游环境规划。
旅游环境问题的产生、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不当造成的,因此需要制定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预见性的旅游环境规划。用于组织、管理经济、旅游及其它破坏旅游环境的活动,来解决发展生产、扩大旅游规模与景点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使其协调一致,以保证经济发展和旅游活动持续稳定的进行、防止旅游区环境的破坏。旅游区的环境规划是旅游区的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区环境保护的综合性规划,这个规划是从维护旅游区环境美学质量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的角度出发,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与旅游区环境美学规律,对经济活动和旅游活动的结构、规模和布局实行统筹规划,达到既发展经济、扩大旅游又不破坏旅游区环境的目的。
4、运用经济及其它手段,控制热点旅游厂的旅游规模。
采取提高热点旅游区的门票价格、划定特殊旅游景点并控制其旅游人数等手段;调整旅游区的旅游规模,在保证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旅游区的环境得到保 9 护。
5、加强旅游环境立法。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做好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保证,通过对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制定行为规范。对破坏行为实行强制性的干涉与惩罚。
立法主要内容有(1)旅游区建设项目的审批办法和权限;(2)旅游区保护范围和保护内容的确定;(3)对违反者的处罚办法等。
七、总结
为了让更多的游客都能饱览风景旖旎的自然环境和奇妙绝伦、丰姿绰约的旅游资源,必须保护好旅游资源——自然环境不受污染,璀璨文化不受破坏,这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所以,在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必须注意抓好环境的保护工作,才能使有限的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保护旅游资源、创造优美的生活娱乐环境,不仅是我们这一代人为发展旅游业的任务,而且也是为我们子孙后代创造良好的生存生活条件。
第二篇: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我们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更加巩固。我们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农村和城市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出口贸易、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利用外资为我国建设开辟了广阔的资金来源。我国经济大踏步地走上世界经济舞台。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许多奇迹,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一方面经济增速第一、外汇储备第一、外国直接投资引入第一、主要工业品产量第一;同时,中国也是建材消费第一、能源消耗第一、空气污染排放第一、水污染排放第一。尽管中央把环境与资源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之一,但是环境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的问题还是没有彻底解决,城市生活污染和农村面临污染问题也接踵而来,许多人喝不到干净的水,许多人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就拿北京等多个城市来说,近年来雾霾越来越严重,尤其到了冬天,在没有风的时候几乎天天被雾霾所笼罩,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威胁。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50年代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50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时至如今,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程度在加剧,北京成了世界上尘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水环境污染也日益突出。环境污染从城市向农村扩展。某些物种灭绝、植被破坏、土地退化,以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正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据我国专家偏保守的估计,每年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占我国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的9%左右。国外有的报道称,中国正在成为“公害大国”。
1、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快。我国是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受其危害的人口近4亿。荒漠化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造成了可利用土地面积的减少,生产力下降,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恶化,旱涝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全国每年由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2、森林资源锐减。我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森林生长量,森林资源日益枯竭。森林资源号称“地球之肺”,对地球的大气环境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表土总量达50亿吨,相当于全国耕地每年被剥去1厘米厚的肥土层,经济损失达100亿元。占国土面积38.2%的沙土流失区域内的河流以高含沙量著称,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抬升,长江每年带走泥沙近5亿吨。由于淤积,全国范围内水库库容量也在不断缩小。
4、草原生态呈衰退趋势。我国拥有草地面积4亿多公顷,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利用条件较差的山地或高海拔地区,此类地区又多为大江大河的源头,而平原草地却因利用条件便宜,在逐年增大的拓垦中,草地面积已在逐年缩减。再加牧业生产者掠夺式的经营,超载过牧、重用轻养,甚至滥用,致使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生产力下降。
5、水资源严重短缺。我国水资源紧缺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资源型缺水,例如陕、甘、宁地区;二是工程型或设施型缺水;三是污染型缺水。水资源在我国的分布也极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我国还是世界上人均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仅为2300立方米。
6、生物多样性破坏。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7、大气污染严重。2013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044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13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8、水环境污染形势严峻。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9、垃圾成灾。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而且处理垃圾的能力远远赶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在我国许多城市周围,排满了一座座垃圾山,除了占用大量土地外,还污染环境。危险垃圾,特别是有毒、有害垃圾的处理问题(包括运送、存放),因其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产生的危害更为深远,而成了我国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环境问题。
10、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已经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中国是公约的签字国。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
……
我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还是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自愿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们就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
面对诸多问题,我们该怎么办?我认为首先要明确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经济发展是保护环境的前提。因为保护环境需要各种投资,比如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才能有能力去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研发或购买环境保护所需的各种技术和设备。西方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这方面做得比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好,主要就是这方面的原因:他们经济发展水平高、国民收入高、居民生活富裕,所以就有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环境保护这方面来,再加上他们工业化程度高,教育和培养水平高,所以他们更容易研发和掌握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另一方面是他们社会发展水平高,企业、政府及普通民众的环保意识比较高,这就使得环保政策的执行更加容易,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收到的成效更好。而反观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欠发达,政府的绝大部分力量都投入到发展本国经济、摆脱贫穷和饥饿、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没有多少资源投入到环境保护中来,这并不是说政府不愿意保护环境,而是他们做不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发展中国家的居民也大都为生计奔波,没有意识也可能是没有能力去保护环境。所以说经济发展是环境保护的前提,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政府有相对足够的能力了,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把环境保护做好。
保护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众所周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除了地球以外任何一个适合生存的星球,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保护这颗星球我们责无旁贷。然而长期以来人类的活动却对我们唯一的地球造成了极大的创伤,森林滥伐、大气污染、水污染、沙漠化加剧、物种锐减等等,自然环境遭到了极大地破坏。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就是说经济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环境的到保护的基础上,环境一旦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必将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导致文明的消失。公元前2500年前,拉丁美洲曾出现过高度的人类文明——玛雅文明,当时当地气候适宜、降水充足、土壤肥沃、各种资源丰富,玛雅人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当时高度文明的农业社会,但是后来随着人口激增,土地资源开始变得越来越紧张,终于玛雅人想到了一个饮鸩止渴的办法——砍伐森林开垦农田,短期内耕地增加了,在一定程度上解燃眉之急。但是长期下来,水土流失、森林锐减、当地气温上升,环境已经变得不在适合居住,玛雅人只好背井离乡,留下永远的教训警示后人。这个例子说明,人类要生存离不开合适的环境,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利用它,保持生态平衡,一旦使用过度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人类离灾难就不远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能提供人们需要的各种资源,人们只有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加以利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1、正确认识我国资源问题。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具体说,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从这方面看,中国无疑是“地大物博”,这是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也是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然而,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致使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又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劣势。“总量大”与“人均占有量少”形成强烈反差,加之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平衡,气候、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多年来一切利用不尽合理、科学,造成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长期面临严峻的资源紧缺形势。
所以,如何开发利用和有效地保护资源,已成为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2、要重视环境问题,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 相当严峻,不容乐观。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表现在: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水体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
3、制定法律法规
根据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我国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环境问题上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修订与市场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客观需要。
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来自人口的压力,构成了对中国生态环境最大的威胁,加之中国的工业化起步晚、起点低,而且面临快速发展的形势容易使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经济而忽视生态,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根据上述我国环境的状况,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刻不容缓。也就是说,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把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之中,实现经济社会长期持续的发展。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加强环境保护,成功解决发展与环境生态的矛盾,对世界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只要我们真正认清环境形势,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环境的措施,全社会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遏制住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使我们的经济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第三篇:宗教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宗教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学生姓名 杜吉舟 学号 0707044005 所在院(系)
历史文化系
专业班级 2007级旅游管理0071班 指导教师 肖亚波 完成地点 陕西理工学院
2011年 5月 12日
宗教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系旅游管理071班 杜吉舟 陕西 汉中)
指导老师:肖亚波
【内容摘要】 伴随着宗教千年的发展和传播,各宗教传教士穿梭在世界的各大洲。从古代到现代宗教与旅游发展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宗教旅游是宗教信仰、旅游和宗教文化旅游的总和。宗教与旅游具有某种近乎天然的密切联系,旅游是宗教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宗教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目的和动力。本文通过宗教的发展历史叙述厘清二者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宗教
旅游发展
关系
引言
宗教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则促进这一资源价值的实现。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它们之间是一种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宗教是一种古老而久远的历史文化现象,人类社会在诞生之初,便与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宗教与旅游关系密切,它们既有共生性的一面,彼此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又有互斥性的一面,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冲突和矛盾。
宗教与旅游传统社会中的关系处于互动之中。一方面,宗教对旅游的影响极为深刻,它是旅游景观得以营建以及旅游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辅助因素。另一方面,宗教反过来也受到旅游活动的逆向影响,宗教适应旅游活动的需要而作出相应的自我调整的情况甚为普遍。
自然宗教还是人为宗教,人们的宗教活动总是要在特定的时空内举行,总是要通过一定的禁忌和仪式来表达与俗世社会的界限与分离。于是,由宗教节日、宗教仪式、宗教伦理和宗教圣地所建构的宗教文化景观便应运而生,后来义逐渐演化为今日之所建构的宗教文化景观便应运而生,后来义逐渐演化为今日之宗教文化遗产。这些宗教文化遗产虽各有千秋独具特色,都是人类生存经验与道德智慧的结晶,象征着人类征服自然的高度与认知自我的深度,是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厚的宗教文化内涵,为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一、宗教概述
(一)什么是宗教
宗教是一种古老而久远的历史文化现象,人类社会在诞生之初.便与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远古时期,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对人生无常的焦虑.使各种图腾崇拜、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便以原始宗教的形式纳入到远古人类的生存体系之中。同时,宗教作为一种映像社会现实的群体意识形态,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始终在不断地调整着自身的存在方式。
(二)宗教旅游
宗教旅游是旅游活动方式之一。宗教旅游是一种以宗教朝觐为主要动机的旅游活动。自古以来世界上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信徒都有朝圣的历史传统。凡宗教创始者的诞生地、墓葬地及其遗迹遗物甚至传说“显圣”地以及各教派的中心,都可成为教徒们的朝拜圣地。如耶路撒冷,由于基督徒认为是救世主耶稣的诞生地,犹太人认为是大卫王的故乡、第一座犹太教圣殿所在地,穆斯林认为“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曾在此“登霄”升天,故成为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圣地,吸引了大批的海外朝圣者。现代比较著名的基督教圣地有罗马教廷梵蒂冈,传说“圣母玛丽亚显圣”的法蒂玛(葡萄牙)以及联邦德国的奥柏拉格尔高和法国的卢尔德;佛教圣地集中在东南亚和中国,如斯里兰卡的佛牙寺和克拉尼亚大佛寺,中国的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九华山、五台山和普陀山)以及新近发现的佛祖指骨的扶风法门寺;伊斯兰教有四大圣地: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和凯鲁万。其中麦加是所有宗教旅游中规模最大、朝觐人效最多的一处圣地。伴随着宗教的传播发展也促进了旅游的发展。
二、宗教与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旅游活动自古就有.最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各式各样的崇拜,从而长途迁徙。信徒的朝拜、帝王的巡幸、文人雅士的游历都属于早期的旅游形式。
汉朝的白马寺。白马寺,我国各地有若干寺庙均为此名,其中以河南白马寺最为有名。河南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唐代僧侣出国释游的典型代表是玄奘和鉴真,二人一个西游,一个东渡;一个求经.一个弘法。对后世乃至当时社会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为中外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唐时来华游学的僧侣尤以东亚日本、朝鲜为主。当时的日本以中国为佛教母体.派了大批僧侣来华游学。在隋唐之际。先后有六个佛教宗派传人日本。在众多来华僧侣中.许多和尚在中国一呆就是很多年,如于838年入唐求法的圆仁和尚,在中国游学10年,游迹遍布江淮、华北、河洛地区。其间。他曾南游扬州,学习梵语;北登五台。参观古刹:又西入函谷,居长安青龙寺.拜义真为师学习密宗。他还将来华见闻整理成书,撰成《人唐求法巡礼行记》一部.为我们保存了不少中日两国佛门交游的可贵史料。至于朝鲜来华的僧侣也为数不少.唐代佛教史上的许多著名人物就是额罗人.像新罗王子金乔觉,出家后入居九华山,创立了地藏信仰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道家云游在唐代文人笔记中多有记载.当时许多文人由于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其游风中颇见道家风骨。
至明末云栖袜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溢智旭等四大高僧及其门下居士、信徒的宗教旅游活动则掀起了佛教复兴的一次小高潮。
二战后.随着交通的便利,旅游在世界各国迅猛发展起来。据世界旅游组织估计,1992年旅游业已超过了汽车、石油等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在我国,旅游作为一个方兴未艾的新兴产业,正日益展示着强大的生命力。据统计,2009年中国国内旅游总收入1、4万亿,全年接待的旅游总人数突破20亿。麦加城中心的清真寺面积16万平方米,可容纳30万穆斯林同时做礼拜。
三、宗教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一)宗教与旅游发展的共生性
宗教是旅游开展的动力,旅游为宗教提供了传播渠道。在工业革命以前,由于信教人数众多,朝圣旅游十分盛行。每年都有成群结队的信徒拥向本宗教的圣地朝拜,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旅游人群。朝圣旅游的开展也为宗教的更大范围传播。提供了一定的便利。近年来。朝圣旅游不但没有停止,且规模日趋扩大,如穆斯林每年一度的圣城朝拜等,都形成了不可忽视的旅游人群。
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旅游的发展能为当地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可以为宗教遗产的保护可以提供充足的财力和资金支持。同时,在“眼球经济”的今天.关注也是一种力量,很多宗教圣地借助旅游活动的开展,可以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从而获得更好的保护。
宗教因素为自然景观注入文化内涵,对游客更具吸引力。随着游客品味的提升,旅游者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游山玩水,转更注蕈在旅游中寻求差异、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满足猎奇心理。从中获得多层次的享受。宗教遗产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正好可以满足游客独特性、差异性的趣味需求。同时.宗教提倡的超脱遁世的理念,也为僻处山野、远离尘世的自然景观增添厂些许魅力。
(二)旅游是宗教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宗教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目的和动。
世界宗教的早期发展史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了这一点。拿撒勒人耶稣曾经走遍整个巴勒斯坦地进行传教,他的门徒保罗更是扬帆地中海,将基督教的种子撒遍罗马帝国。穆罕默德乎踏遍了整个阿拉伯半岛;释迦牟尼也在印度中部恒河流域托钵化缘、游走传教;道徒也大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可以说,旅游天然就是宗教的传播方式,是宗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从佛教在我国传播、发展乃至衰落的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出旅游对于宗教具有的重要作用。
首先,佛教传入中国本身就是东西方佛教徒梯山航海旅行的结果。许多印度和西域高僧或沿丝绸之路到中国陕、甘、晋、豫,或经海上至粤、闽、江、浙一带。他们来华释游、传经送典,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同时诱发中国僧侣西行求经的游方步伐,佛教传播与旅游活动因此交织在一起。
其次,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壮大同样离不开旅游活动。禅宗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派别,主张“自心是佛”、“本白无缚,不用求解”,一改早期佛教旅游的苦行面目。“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总是法身”,许多高明的禅师都能从自然景观中悟入真谛。所以遍走高山大川、遍访高僧大德,优游山水、品味自然、切磋佛理成为禅宗提倡的参学旅游方式,在中唐更是风靡整个中国。当时云游四方参禅悟道的青年学僧不是投在江西马祖道一处,就是投在湖南石头希迁处,人们习惯地称之为“走江湖”。
宗教旅游活动是宗教兴衰的晴雨表,后世佛教的每一次复兴都以宗教旅游的相应盛行为风向标。即使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从电视、电话、网络、收音机中看到、听到宗教演说、布道、法事的今天,高度清晰、高度逼真的通讯设备仍然无法代替人们在宗教场所的亲身体验。人们要想将宗教传播弘扬出去,就必须借助亲自前往的旅游形式。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只能是为人们的宗教旅游活动提供更加便捷的物质工具。对于宗教信徒来说,到圣地朝拜旅游仍然是他们一生最幸福的事情。旅游作为宗教传播、交流的传统方式会随着宗教的发展一直延续下去。
(三)宗教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则促进这一资源价值的实现,将其转化为现实的旅游产品。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宗教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化和辉煌的物质文明,开拓了大量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很多宗教景区因此成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为道者必入山林,诚欲远彼腥膻,而即此清净也。”哪无论是佛教的寺庙、道教的宫观,还是天主教的修道院多修建在远离闹市的山林之中。一些原本人迹罕至的荒山秃岭经过一代代宗教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开发,植树造林、修寺建塔的辛勤建设,凿池引水、禁牧禁伐的精心保护,变成了庄严肃穆的人间净土。“可惜湖山天下好,十分风景属僧家。”凡有宫观寺塔之处,大多绿树成荫,景色宜人。“天下名山僧占多”首先是“天下名山僧建多”。无论佛教或是道教都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寺观的选址总是尽可能合理利用自然环境中美的因素,最大限度调动人们的主观情感与直觉顿悟,通过曲径通幽、深山古刹、松风水月、晨钟暮鼓、塔林壁画、石窟雕塑等方式进一步衬托,创造出与大自然浑为一体的宗教氛围,洋溢着超凡脱俗、返朴归真、静谧祥和、庄严神圣的宗教美感。即使位于城镇的宗教建筑也会因为周围闹市的衬托而愈显幽远清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唐人刘禹锡的名句说明,那时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宗教对于提升一处山水知名度的巨大作用。高僧大德可以给其驻锡之地笼罩一层神圣的光环,许多山脉因为沾了佛道之灵光而名扬天下。中国的佛教四大名山、道教四大名山以及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无不如此,时至今日仍然是人们心目中的旅游圣地。信徒出于虔诚,不辞千里前来烧香拜佛、寻仙访道、求法朝圣;一般游客也前来领略宗教化的自然风光,接受宗教文化的熏陶洗礼。宗教为旅游提供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双重优质旅游资源,旅游则进一步促进宗教的文化传播和交流,它们都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这么说,宗教天然需要旅游,旅游天然需要宗教。
(四)在现代社会中,宗教与旅游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
旅游这一新兴产业的兴旺发达,不仅有利于修复和保护古老的宗教遗产,还能有力推动宗教复兴和健康发展;宗教的健康发展反过来又赋予旅游新的文化内涵和开发领域。优质宗教文化资源与健康旅游活动充分良性互动,能够更好地弘扬传统宗教文化的精华,发挥宗教净化人心灵、规范人行为、提升人境界的积极作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单位中与宗教有关的超过半数,在联合国科文组织公布的几百处世界遗产名录中,也大多带有宗教性质。人们要想亲自观赏这分布于各地的人类文化遗产,只能通过旅游这种方式。而且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强,纯粹观光式的旅游活动逐渐被冷淡,具有独特人文内涵的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人的青睐,宗教旅游便是其中的一个热点。有关部门投入巨资恢复、修缮一度破败不堪宗教场所,借以发展旅游;旅游经济的高速增长又为宗教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雄厚资金支持。改革开放后,一些曾经具有较高历史地位和信仰地位的宗教场所从废墟中建,重新成为地方乃至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丛林,旅游业功不可没。宗教的继承、保和传播离不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也有赖于宗教这一宝贵的资源。
在人与社会日益疏离的今天,旅游在某种度上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厌倦与逃避,他们想离开和逃脱日常的世俗世界,到外面去求一种真实的、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越来越多的当代西方旅游人类学者研究旅游与教的关系。特纳(Tumer*V)认为,“一名旅游者有一半是朝圣者,或者说一名朝圣者一半是旅游者。”纳尔逊·格雷本(Nelson Graburn)贝JJ认为,旅游既是“神圣的旅程”,是“世俗的礼仪”;马坎耐(Dean Mal Canell)则进一步提出“旅游是一种现代朝圣”的观点。旅游的主旨是一种世俗的精神追求。人们外出旅游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休闲度假和玩耍,而具有某种神圣的含义,它就像一种生命礼仪(或通过仪式),让人的一生从一个阶段转到另一个阶段,这种转变使人从一种精神状态转变到了另一种精神状态,经历到一种全新的精神生活,使精神得到了充电。虽然这些观点值得商榷,但是可以启发我们从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背景讨论宗教与旅游的关系,满足更多游客的不同需要,提升宗教旅游的档次和水准。比如,开展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旅游,充分合理地调动旅游者的宗教参与性、积极性,解决我国宗教旅游“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单调与乏味。宗教旅游更是要超越“宗教搭台,经济唱戏”的水平,在宗教搭建的广阔旅游舞台上,经济部门、文化部门、外交部门等可以联袂演出,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宗教交流、文化传播和国际友谊。宗教与旅游的天然密切联系是客观存在的,即使我们不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它们照常自然联姻。
(五)宗教为旅游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旅游促进宗教文化的传播
宗教包含众多艺术表征形式。宗教所包含的艺术表征形式,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岩画到稍后的神像、圣像,以及当代宗教题材的绘画;从原始宗教的祭台、埃及法老的陵墓到各种宗教建筑,如教堂、寺院、庙宇等;从最古的图腾崇拜的石刻艺术到中古、近代和现代的宗教题材雕塑;从各种原始部落祭把时的音乐到古代、近代的教堂音乐和现代宗教题材音乐等等。这些都是旅游审美的重要对象。宗教包含法的观念和制度。从最原始的宗教律法到后来颇具典章形态的宗教法典、宗教审判及各种酷刑,都是宗教的社会功能,也是旅游文化酶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是一种关于世界与人的观念和学说。宗教力图以神的观念解释物质世界、自然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宗教也是一种哲学。宗教的人地观对旅游文化生态有重要的影响。宗教既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又具有经济行为。部落宗教中的族长、家长制,民族宗教中的宗法君主制,以及宗教自身的等级制度。现代的宗教性政党、政治组织等,都是宗教涉及政治范畴的例子。寺院、庙宇、教堂、道观拥有相当数量的经济势力。因而,宗教又具有经济行为。宗教的政治、经济性质对旅游和旅游文化都有重要的作用。宗教礼仪事富而复杂。宗教对一切日常生活及其细节都有详尽而繁杂的规定,比如犹太教涉及沐浴、烹饪、衣着,伊斯兰教涉及起居饮食、男女私事、社会交往乃至工作休息等,各种宗教之间和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每一种教派都有大大小小许许多多的礼仪教规。宗教对旅游地和旅游过程的文化都有制约作用。
(六)宗教元素对自然景观的点缀
寺庙宫观、僧侣道士等宗教冈素对于自然景观来说,有一定的点缀作用。在宗教的衬托下,原来纯粹的自然景观增添了一些人文景观的点缀,增强了对游人的吸引。
例如,西乡县的自然景观不少,“深崖邃谷,峭壁歧增,所在多有”。其中的绝大多数处于“樵夫牧竖,习见为常,过而弗问”的境况,没有发展为旅游景点,唯独午子山。为什么午子山能在众多的自然景观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处旅游观光的胜地呢?汉初西乡县汉高祖戚夫人
宗教因素的介入,使得自然景观更加迷人,是因为作为一种优秀的人文景观,宗教从入文的角度对自然景观进行了点。与其他的人文景观相较,宗教冈素在装饰自然景观上具有不少优势。自然景观引发人们的兴趣,在一定意义上是因为它们僻处山野,远离尘世。宗教提倡出世,借助循世修行来达到宗教目的。二者间存在共同之缀处。因此,宗教因素的介入,使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共同构建起旅游景观。例如,在旅游者的即景诗中,“山僧”、“寺钟”、“孤寺”等宗教景观与自然景观之间呈现出一种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关系。如清代黄莲士游览厦门半月池诗:“远引岩泉人小渠,一泓寒碧漾清虚;月明半夜山僧起,试问禅心比得如。”
从审美角度来说,宗教在旅游景点的营建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众所周知,单纯自然景观的美是不完整的,只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一致,才能在深层上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满足其艺术感受。孔令宏在《论道家与道教文化旅游》一文中即认为,旅游的本质是文化,“单纯的山水即使再漂亮,也难以长久地吸引游人,只有把文化的内涵渗入其中,山水才有灵性,才有内容。”宗教是人类的文化成果,在注入自然景观后,增加了自然景观的文化内涵,使其更具魅力,对游人也更具吸引力。宗教在自然景观的营建中起到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宗教因素和谐地融入自然景观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相互辉映,使景点对游人更具吸引力;二是包括神仙传说在内的宗教因素使得原来纯粹的自然景观出现人文化的趋势,提升了游人对自然景观的领悟,增加了他们的旅游乐趣。
(七)负面的影响
1.旅游活动的开展,始终在不遗余力的稀释着宗教的神圣性。宗教多倾向于一种消极避世的人生观,而旅游主张最大限度的参与。在视听满足的愉悦中获取快感。旅游是一门“在路上的学问”,追求“行思”,而宗教是一种“绝尘嚣的体验”,推崇“静悟”;旅游往往是轻松愉快的,而宗教则是沉闷严肃的。宗教赋予旅游以神圣性。而旅游却麻醉游客的感官和神经,在视听愉悦于美学暴力的快感中,消解着宗教的神圣性。
2.环境污染与文化涵化。游客的蜂拥而至,给宗教场所带来的首要冲击是环境污染,如随手丢弃的纸屑、果皮和饮料瓶等。其次,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外来文化的冲击很可能使当地传统文化习俗趋于消亡,发生文化涵化现象。游客作为现代性及都市消费文化的载体。在旅游过程中难免会以自身的价值观和审美需求来权衡、评价以至影响宗教文化,他们所带去的强势文化,会给当地人价值理念、生活方式以及本土文化的延续造成生存危机。
3.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利益本位会导致宗教价值的虚化和流失。当今世界,市场经济早已把金钱至和消费主义的观念渗透到了每一块可以立足的土地,唯有以神灵为参照体系,才能彰艟出人性的存在。一处宗教圣地,一旦走进人们的视线,相关部门就会追随而至,或跑马圈地或制定法规。使之沦为制度化的产物和牟利的工具,最终难逃被商业化和世俗化大潮淹没的命运。尤其是佛教与商业走得如此之近,让人产生它到底是渡世圣地还是狂欢场所的怀疑。如今很多和尚酗酒吃肉,娶妻生子,潇洒风流。在湖北某镇甚至出现了专门向寺庙提供短期和尚的“和尚村”。为迎合旅游者的需要,宗教场所日益沦为表演的舞台,经过包装加工后的宗教仪式也日益奴性化和格式化。如果连追求超脱的宗教都沉迷于世俗的游戏之中,那要到哪里还能找寻到神圣的空间。
4.游人频繁的骚扰,给部分位于自然景区中的宗教场所,带来较大的危害,有的甚至关门大吉旅游给宗教带来危害的,毕竟只是极个别的现象,绝大部分景区中的宗教场所,都与旅游之间维持着一种互惠互利的良性互动关系。除了自然景观容易激起人们的审美情感外,优秀的人文景观同样也能拨动人的心弦,引发人们的认知欲望。历史悠久、远近驰名的宗教场所,规模宏丽
由于宗教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再加上旅游的过分市场化运作,放任自流可能会导致一系列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从理论上高度重视,对宗教旅游的特点、规律进行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开发思路,引导宗教旅游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四、结论
宗教都极为兴盛,宗教与旅游的关系特别密切。,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宗教与旅游之间的互动关系。出于篇幅的考虑,本文的讨论范围主要集中于本土宗教,即佛教、道教以及二者世俗化后形成的民间信仰,至于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摩尼教等外来宗教与旅游的关系,笔者拟另撰专文阐述。
参考文献:
第四篇:关于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文化建设关系探析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文化建设关系探析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作者:高谋洲关键词:乡村旅游 乡村文化 关系 良性互动摘要:乡村特有的文化传统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吸引物,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开发特别是游客进入无疑又会对乡村文化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只有大力宣传乡村特色文化的价值,充分利用利益机制,积极寻找旅游地农民和游客兴趣的结合点,强力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加强政府对乡村旅游经营的调控和监管,才能促成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关系。
乡村旅游是随着城镇化推进而兴起的一种旅游类型,源于欧洲。根据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是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其中“乡村性(Rurality)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从市场来看,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是大城市的居民。通过对游客的研究,国外学者发现游客参与乡村旅游的主要心理动机是喜欢乡村慢节奏和简单的生活方式、怀恋传统文化和田园风光,他们希望了解当地过去和现在的生活,不喜欢与其他游客伴行,急切地希望成为当地的临时一员。由此可见,乡村特有的文化传统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吸引物,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当然,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开发特别是游客进入无疑会对乡村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理清这种影响的方面和性质,扬其利,弃其弊,对保障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激励农民加强对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保护。国外的很多案例研究表明,乡村旅游有助于增强乡村社区的自豪感,保护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这些研究显示,在乡村旅游开发之前,乡村社区的一些独特文化和历史传承鲜为人所知,处于逐渐衰微的状态,乡村旅游发展通过发掘、包装和宣传当地的历史传承和独特文化,提高了乡村的知名度,增强了乡村社区的自豪感。在这一过程中,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和当地政府总是会逐渐认识到乡村文化在旅游业中的核心作用而加以保护、开发。而对于某些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其最好的保护方法是让它成为乡村旅游项目的组成部分。四川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就证明了这一点。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四川农民的文化意识逐渐增强,并意识到继承和保护本地文化特色的重要性。藏族、羌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更加注重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且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注重突出民族文化特色。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良好的生态环境、宜人的生态景观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依托。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生态价值会逐渐显现,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会随之逐渐增强。以云南省丽江玉龙县拉市海为例,该乡距离丽江市区8公里,同时又是丽江至香格里拉旅游路线的必经之地,有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正是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当地纳西族人民懂得了山水是资源、应共同使用保护的道理,进而增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实际上,不独拉市海如此,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云南的束河镇等地方,人们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也在日益增强。在一些旅游村镇,涓涓清流环绕乡村,路边、庭院的花草树木都受到精心呵护,人与自然显得非常和谐。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农民形成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客观地讲,原生态的乡村文化
固然具有无穷魅力,但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中也有不少不利于社会进步和人类自身健康的东西。而这些落后的东西可望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被取代。游客对乡村旅游地餐饮、住宿的卫生状况、接待服务水平和居民态度等方面十分关注,对卫生与安全的要求更高。这必然促使乡村旅游地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搞好给排水建设、美化保洁、道路整治、住房改造、厕所建设、生活垃圾处理,从而使当地农民形成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四川郫县农科村就是其中一例。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该村的交通、通信条件大大改善;村里还建设了专门的垃圾场和停车场;村民自觉修整庭院,更新、添置家庭设施。整个村庄环境优美,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农民公园”。应游客的要求,成都市青城镇“农家乐”接待户则大都订阅了报刊杂志,使业主们也开始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村民的卫生习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意乱倒垃圾的现象大为减少。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乡村旅游的客源为大中城市中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他们参与乡村旅游主要是为了寻找宁静的乡村空间,感受淳朴的乡村文化,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农民耳濡目染,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游客高品位精神追求的影响。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在给农民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对他们从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文化、学技术成了一些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少数民族村民学起了普通话、外语和电脑。云南和顺古镇的百年图书馆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成为农民学习的场所;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和规则意识。良好的治安环境和诚信的消费环境是乡村旅游地良好声誉的基石,而良好的声誉是乡村旅游地的生命所系。一方面,乡村旅游地农民学法守法的主动性会不断增强。在云南丽江拉市海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当地农民懂得了一些法律知识,明白了不索要小费、旅游投诉少、旅游形象才好的道理。另一方面,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少地方建立了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一种新型的生产形式把村民联系起来,既有公平竞争又有相互合作,传统道德的约束和行政、行业组织的管理交互作用,农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的观念和习惯得到强化。云南丽江、束河镇等地方,每天游人如织,且多年没有发生重大刑事案件。
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
尽管乡村旅游的发展依托于乡村文化,也可能对乡村文化的发展产生一系列积极影响,但理论研究和实证材料均显示,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可能冲击甚至破坏乡村文化,进而给乡村旅游带来伤害。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速文化趋同化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地农民对城市文明的向往可能得到强化,文化趋同进程可能因此加速。现代城市文明是工业文化甚至后工业文化的代表,而乡村旅游地多数是传统文化的保留区,基本还以农耕文化为特征。在两种文化间,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作为现代城市文明载体的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对于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环境中的人们是不可抗拒的诱惑。而有过这种享受的人又无权阻止、限制这些刚刚打开眼界的农民对外界事物的追求。很多传统文化就是在这种自觉自愿的向往美好的心态下,由于无人继承而消亡的。旅游是文化交汇的窗口,乡村旅游又是现代城市文明与传统文化交汇的最前沿。所以旅游地文化向外来文化趋同的问题在乡村旅游地尤其突出。城市游客大量进入使乡村的弱势文化向城市的强势文化靠拢,乡村旅游赖以依托的文化资源必将逐渐消失,这样,乡村对都市旅游者的吸引力也就丧失了。俄克斯(Oakes)指出,游客对原始民风民
俗的渴望与当地村民对现代生活的期盼是一对复杂的矛盾。
(二)不利于特色文化的保存和传承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扶持目标可能发生偏离,从而不利于乡村特色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反向性是乡村旅游的根本驱动力,它要求乡村与城市保持一定的差异。因此,保持与城市旅游供给的互补性和差异性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而现实中存在的城乡差距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尽快缩小城乡差距、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目标。不少地方政府支持乡村旅游发展也是着眼于此。如何在政府追求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保持城乡的反向性从而使乡村具有足够的旅游吸引力,是乡村旅游发展中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三)标准化削弱特色旅游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标准化建设可能削弱乡村文化特色,进而削弱旅游地的“乡村性”。要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就必须加强乡村旅游管理,而要加强乡村旅游管理就必须科学评价旅游设施配置情况和服务质量,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就必须进行标准化建设。但标准化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乡村文化特色。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保存乡村性,但在现实中,乡村旅游的标准化建设可能导致乡村旅游地城镇化、商业化与飞地化,恰恰摧毁了乡村旅游的这个基础。因此,如何在开展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保持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性,是对乡村旅游发展提出的一个挑战。
(四)过度开发造成文化流失
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利益冲动可能引发过度开发行为,造成乡村文化资源的“公地悲剧”。在开放型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公权”与“私权”混杂,房产及家庭生活是私有产权,而乡村文化、当地整体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乡村旅游品牌都是相关主体共同使用的公共产权,他们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用这些资源为自己服务,同时都无权排斥其他成员行使同样权利,具有产生“公地悲剧”的客观条件。因此,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设计,乡村文化资源开发中的“公地悲剧”的发生是难以避免的。一方面,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下,许多居民家庭可能完全放弃农业生产,专心从事旅游接待活动,村民尤其是年轻人不会主动传承当地文化,导致当地传统文化逐渐流失,乡村性大大削弱;另一方面,村民很可能无节制地使用公共资源,并向公共空间排放污水、废弃物与废气等,破墙开店、乱搭乱建以扩大自己的经营面积,从而使当地人文资源受到损害。作为较小消费容量和较大消费规模的冲突,拥挤现象也在意料之中,它不仅是乡村旅游者施予乡村旅游者的外部不经济,也是旅游者施予乡村居民的外部不经济,这种过度开发也会造成对乡村文化遗产等公共资源的破坏。
(五)利益纷争破坏社区和谐
乡村旅游的发展可能导致激烈的利益纷争,从而在心理上撕裂乡村社区。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利益分配可能引发了一些矛盾和冲突:一是一部分因经营乡村旅游得法而致富的农户与当地其他农户之间产生矛盾,二是旅游经营户之间因相互竞争而产生矛盾,三是外地旅游经营者与当地“农家乐”的矛盾,四是旅游经营者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所有这些矛盾都有可能上升为冲突,从心理上撕裂乡村社区,损害乡村社区的和谐,不利于旅游地的持续发展。
建立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
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乡村性(Rurality),客源地的城市性(Urbanity)与目的地的乡村性级差或梯度是乡村旅游的动力源泉。而乡村文化是乡村性的核心内容。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乡村社区全面发展的要求。可从
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
(一)在乡村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大力宣传乡村特色文化的价值
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所以在城乡文化对峙中,乡村文化处于明显劣势。不言而喻的事实是:城市文明与乡村文化处于人类文化不同的发展阶段;一种普遍的看法是:现代城市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共同归宿。
在我国,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生活水平的落差更使乡土文化主体形成了自惭形秽的基本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通过农民对城市文化的模仿加快了城乡文化趋同的进程。在此过程中,乡土文化无声凋谢。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乡土文化的独特价值,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保护文化多元性的重要意义,但“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趋势似乎难以阻挡。正是在这个心理基础上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起来。因此,保护乡村文化就是促进乡村旅游。可以通过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定来推动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调查、分类、研究和保护工作,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评定和鼓励来促进乡土特色文化的学习和继承,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提高特色乡土文化的知名度。外来人的重视、崇拜与追求可增强乡土文化主体乡下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种心理的变化是乡村文化得以保护的心理基础。
(二)充分利用利益机制调动保护乡村特色文化的积极性
使农民通过保护乡村特色文化受益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乡村文化、进而保持旅游地乡村性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的本地化是旅游地农民受益的必备条件。实践证明,产业规模大并不一定等于农民收益高,所以发展乡村旅游既要满足产业化的需要,积极吸引外来资金、技术和人才,又要对外来要素进行科学引导和规范,在规划制定、项目设计、利益分配等方面充分照顾当地农民的福利,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只有将乡村文化的传承、乡村性的保持与旅游地农民自身的利益结合起来,使他们认识到保护乡村文化、保持旅游地乡村性与他们自身利益的密切关系,才能调动他们传承乡村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乡村特色文化得以保护,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才有可靠的基础。
(三)积极寻找旅游地农民和游客兴趣的结合点以实现“双赢”
实践证明,一般游客对乡村旅游景观及其原生态文化的要求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游客希望体验真实的乡村文化和景观,另一方面,游客无法忍受基础设施、卫生状态、舒适程度等方面的落后。也就是说,游客追求的反向性是有限度的、相对的、甚至是表面的,是在居住环境、生活习俗、文明传承等方面的反向性,而不是维持落后面貌的反向性。这就为在满足城市游客反向性需要的同时顺应农民的现代化需要提供了契机。可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在尽可能使乡村整体景观和氛围保持浓郁乡村性的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同时适应旅游业现代化的趋势。
(四)强力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文化的背景和依托,离开了特定的生态环境,乡村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然失去生命力。目前,传统文化的保护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将民族聚居地建成民族文化村;一种是异地集中保护,即在旅游地集中重建。从目前两种保护方式的发展趋势来看,前者的生命力要强于后者。其主要原因是人类文化从本质上看就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方式,和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程度的依存关系。乡村文化往往会和当地的生态环境交相辉映,形成比较稳定的人文生态系统。只有保护好乡村文化所依托的生态环境,才能保存鲜活的乡村文化。
(五)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以遏制外部不经济
为了防止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公地悲剧”,遏制外部不经济,防止乡村文化资源的破坏,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具体来讲,就是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和乡村旅
游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有可能克服乡村旅游的分散性弱点,开展品牌建设和营销,而且能从旅游地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在控制开发规模、保护旅游资源、协调利益关系、改变旅游地农民在外来企业面前的弱势地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而有助于保护乡村文化,促成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
(六)加强政府的调控和监管保证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政府在保护乡村文化和保障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方面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政府可以通过立法保护乡村文化资源和历史遗产;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划确定乡村旅游开发的范围、规模、形式、容量等,做到适度开发,尽量避免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造成破坏;第三,政府可以通过财税和金融手段激励旅游经营者保护乡村传统文化面貌和“乡村性”。如意大利要求乡村旅游是在农业基础上开发其旅游功能,规定旅游收入不得超过农业总收入的1/3,否则将提高税收比率。
参考文献:
1.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3,(1)
2.金茨萍,金一萍,黄郁成.国外乡村旅游市场与经营研究综述[J].企业经济,2006,(6)
3.王宏星.崔凤军.我国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及其影响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2005,(1)
4.陈志学,金启宁.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谱写新篇章—访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省长张中伟[N].中国旅游报,2006-3-15
5.侯蕊玲.丽江拉市海乡村旅游脱贫调查案例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6.中央党校省部B班赴云南调研组.云南省发展乡村旅游的调查与思考[N].中国旅游报,2006-6-28
第五篇:新型城镇化与旅游城镇发展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与旅游城镇发展的关系
摘要:旅游业的发展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当今社会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二者之间存在着高度关联的互动关系。据此本文深入阐述了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之间互通互融、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并进一步提出旅游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以及发展旅游业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关键词:旅游业 新型城镇化 互动关系
前言
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开创“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李克强总理提出中国未来最大的发展潜力是城镇化的重要政见。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可以预见,新型城镇化将成为党和政府很长一段时间内重要的政策发展指向,完善后的新型城镇化也将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的发动机。
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特别提出“旅游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进的重要时期,习近平主席进一步强调“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旅游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应主动参与国家实施的城镇化战略,积极探索以旅游业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新型城镇化与旅游是一个高度关联的问题,实际上,中国的旅游业已经与区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全面结合,也已经走出了一些旅游型城镇化的成功模式和路径。党的“十八大”把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新型城镇化建设给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潜力空间,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与旅游的互动关系,抓住机遇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旅游良性互动发展,是当前应重点探讨的课题。
一、新型城镇化的本质与核心要素
(一)新型城镇化的本质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最新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了新型城镇化五大内涵: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新型城镇化的“新”,本质在于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规模扩张,更不是“造城运动”,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的五大核心要素
1、“业”——产业支撑是城镇化的基础
首先,坚实的产业支撑是城镇化的首要基础。产业发展的需要是城镇化的内在动力,只有产业发展的需要,才会有人口的聚集,否则就容易出现无产业支撑的“空城”,或者出现大量的城市贫民。当然这里所指的“产业”包含了第二、三产业和其他新型业态的产业门类。过去,中国城镇化选择了工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将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一股新生推动力。
2、“人”——人是城镇化的核心
人口向城市集中是城镇化的主要特点。“人”是城镇化的核心,是城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新型城镇化应当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让转移人口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3、“钱”——资金是城镇化的重要保障
公共服务配套、社会保障等都是城镇化的核心要素。公共服务配套包括学校、医院、银行、商场等生活服务设施,以及公安、工商、市政等政府公共管理服务机构。这是城镇化最大的社会公共成本与社会发展基础,没有公共服务,就不能称其为城镇,而这些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为解决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农民变市民的人均成本大约10万元。
4、“地”——土地集约使用是城镇化的重大问题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是城镇化的另一特点,即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由比较分散的密度低的居住形式转变为密度高、成片的居住形式。解决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耕地保护两者间的矛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土地集约使用和土地改革中如何保护农民利益的问题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为此,走土地集中规模经营之路,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统一规划、统一征收、统一储备、统一开发、统一供应、统一监管,是保障城镇化建设用地的集约使用,推动农村转移人口有序流转的重要方法。
5、“房”——安居乐业的城镇化的重点所在
城镇化进程中,随着从事农业的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城镇人口的转变,必然需要增加相应的具有人畜分离、自来水、电、天然气、供暖等条件的城镇化住宅,因此使集聚到城市的“新市民”安居是城镇化的重点所在。要通过构建合理的住房供需格局,有效保障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常住人口的合理住房需求,使进城人口住有所居。在这一过程中,要建立覆盖不同收入群体的多元化城镇住房供给体系,使进城人口实现安居梦想。
二、旅游业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五大效应
(一)就业效应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产业,可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是有效解决城镇化中就业问题的优势产业。据研究,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能带动产生5个就业岗位;旅游业每投资8万美元,相应制造41个就业机会。据统计,2012年,我国旅游直接从业人数已超过1350万,与旅游相关的就业人数约8000万,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10.5%。据预测,2015年我国旅游业就业人数将达到1亿,乡村旅游收入受益农村超过2万个,直接受益农民超过2400万。
(二)城镇化效应
旅游业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就业问题,促进农产品由单纯生产向生产、加工转变,单纯农业向二、三产融合发展,从而促使农民从农业向旅游服务第三产业转变,逐渐改变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实现城镇人口集聚,推动城镇化进程。
(三)产业带动效应
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已经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旅游业的范围,广泛涉及并交叉渗透到许多相关行业和产业中,如工业、农业、教育、医疗、科技、生态、环境、建筑、海洋等领域,是极具产业带动效应的优势产业。据研究,旅游业可以带动110多个行业的发展。其中,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客运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产业的贡献率达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
(四)投资消费效应
据国家旅游局旅游项目管理系统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旅游项目投资总额累计达到2.67万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6%;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达到了19305.39亿元,占到了整个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的11.7%;旅游总收入为2.25万亿元,实现20.1%的快速增长,占GDP的比重上升到了4.77%。
(五)绿色低碳效应
旅游业是与自然结合最紧密、最协调的产业,对自然的破坏小,反哺率高,对环境、对生态的影响低,是典型的“无烟产业”和朝阳产业。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还可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城镇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
三、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业良性互动发展的关系
(一)旅游产业特性与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有诸多契合之处
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度高、资源消耗低、经济贡献率大、绿色特征显著、兼具经济性与文化性等产业特性,与新型城镇化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核心本质有诸多不谋而合之处。
首先,绿色生态都二者共同的发展理念。旅游业的资源消耗低,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的特征显著,这与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宜居、环境友好的理念是一致的。
其次,农村、小城镇是二者共同的着眼之处。在我国,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农村或小城镇,可以说,未来小城镇和乡村旅游产业大有可为,这与新型城镇化的着眼点是一致的。
第三,文化传承、传播是二者共同强调的特质。新型城镇化强调“文化传承,彰显特色”,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实际上,体现城市特色,传承地域文化,正是“旅游城市”的基本特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重视发展地域文化,从而发挥旅游区域竞争力,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为解决传统城市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工业化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发展,但传统工业化的城市化道路却带来了以“城市病”为突出表现的诸多问题,包括环境污染、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生态失衡、城乡冲突等。以旅游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崛起,为解决传统城市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一是为城市规划、城市功能定位提供了新视角。传统城市化重点关注宜业、宜居而忽视宜游的问题。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公共服务,都是以常住人口数量为基础来布局、决策,并没有对流动性的旅游人数进行考量,从而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大量旅游者来访后,城市公共服务体系面临短缺的压力。而新型城镇化的“农民变市民”不仅包括本地居民的城镇化,而且包括流动人群的城镇化。
二是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提供新借鉴。旅游业发展虽然晚于城市发展,但它的一些发展理念却优于城市建设。如差异化发展、竞合分析的理念,是旅游项目开发的立命之本,但大部分城市还未做到,这些都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借鉴。
三是为城市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提供了新思路。在以往的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建设缺乏特色,贪大求洋、照搬照抄,使得“建设性”破坏不断蔓延,城市的自然和文化个性被破坏。一些农村地区照搬城市小区模式建设所谓的新农村,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实际上,能够延续区域历史,传承文化,有鲜明个性的城市,正是“旅游城市”的基本特征,也是“城市旅游”的重要资源依托。
四是为解决传统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管理难题提供了新方向。发展旅游有助于减轻城镇化的压力。旅游资源通常在偏远的农村,通过发展旅游百姓富裕了,农民愿意在乡村就业,实现了就地城镇化,从而减少对大城市的压力;利用历史古迹、文化遗存等发展旅游小城镇后,居民享受到既得利益,自然会主动保护乡村风貌、文化遗存,这样既减轻了政府对民生的扶持压力,又顺利推进了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工作。
(三)旅游是城镇化发展中的最重要的新型推动力
近些年来,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不但影响旅游业本身,且其巨大的拉动效应,直接推动和影响了包括新型城镇化在内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将成为城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新型推动力。
一是旅游业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的产业基础。产业支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推动力。依托于现代服务产业的城镇化,代表了世界发展的潮流与方向。在中国,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发展,代表了未来城市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如博鳌、三亚、青岛、大连、张家界的城镇化升级,充分体现了旅游产业带动下的城镇化的巨大效应。
二是“旅游+地产”旅游开发模式已经成为城镇运营的成功路径。旅游引发产业集聚,提升周边土地价值,高额的土地一级开发利润和旅游休闲度假房产利润,抵消了旅游项目开发的高成本,从而形成了养生社区、度假社区、养老社区、文化小镇、生态商务新城、会展新城等模式,这实际上就是旅游城镇化的一种模式。
三是以旅游为导向的城镇化将大大提升城镇化质量。旅游业具有产业、居住双重价值,发展旅游产业将带来的景观环境改善、城市休闲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传播、文化保护、宜居、宜业、居民幸福指数增强等,都是城镇化关键要素。以旅游产业为主导构建的旅游城市、旅游小城镇、旅游新型农村社区等,将大大提升城镇化质量。
(四)新型城镇化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空间
1、巨大的城镇化发展空间将带来巨大的旅游消费潜力
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会使更多的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这将为旅游业发展带来庞大的市场客群和巨大的消费潜力,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持续而强有力的发展动力。城镇化强大的市场需求也势必将全方位影响到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和产品结构。
2、城镇为旅游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
一是旅游型城镇为旅游业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发展空间。旅游型城镇往往依托于大型景区,如丽江、九寨沟等都是这种类型,或者有极深厚的城市休闲文化,例如杭州。无论是哪种类型,都为旅游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服务设施和有力的拓展空间,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大大提升城市自身的品质。另外,由于当今休闲旅游的发展,现在的旅游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景区,而是包括娱乐、休闲、体育、文化、度假等,本地居民城市休闲和旅游休闲已经没有界限,也可以说依托城市良好的基础就可以发展旅游。
二是旅游城镇为旅游业提供了休闲消费、居住等集聚的空间。旅游城镇不仅包括依托景区而形成的中心城镇、小城镇,而且包括依托景区、集散中心等形成的无建制的旅游度假小镇、旅游综合体、第二居所等。这些无建制旅游城镇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休闲消费、度假、居住的空间,是旅游业重要的服务设施,同时也是旅游业盈利的重要项目载体。
四、旅游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旅游业的产业特性及与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关系,使旅游型城市化成为多途径城市化中的新路之一。因此,以发展旅游业为导向的“非工业化”城镇化模式,实际上是一条非常重要和值得推广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一)旅游城镇化的内涵
旅游城镇化概念在我国还尚未形成共识。马林斯在1991年最早明确提出“旅游城市化”概念,并指出旅游城镇是为消费而建立的,城市旅游引导着一种新的不同寻常的城市化类型。有学者借鉴国外旅游城镇理论,结合中国国情,提出“旅游城市化”概念,认为旅游城市化是以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人口、资本和物质等生产力要素向旅游依托地区积聚和扩散,从而带动城市不断推进和延伸的过程。它包括使城市规模扩大和使城市质量提高两方面内容。
(二)旅游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对于旅游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结合,其实已经进行了许多实践,也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路径:
1、大城市的旅游化升级打造
主要指拥有50万以上人口的大中型城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旅游业向泛旅游业发展的特点,旅游化升级打造、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文化品牌,将成为这些大城市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其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一是“景城一体化”打造。城市即景区,把整个城市打造成为旅游目的地,如杭州、上海、北京等就是这样的典型;二是城市休闲区建设,开辟专门的城市休闲空间。如宽窄巷子、后海酒吧街等休闲街区,如王府井、西单、上海新天地等城市商业游憩区(RBD)都属于这种类型;三是环城游憩带开发。是指在大型城市周边1小时车程内,依托卫星城镇、景区、民族村等开发旅游,承接大城市外溢的旅游休闲功能,这将成为我国近期旅游城镇化发展最有特色和成效的区域。
2、旅游特色城镇建设
主要指小型地级市、县城、小城镇,根据资源特色、区位特点以及发展潜力等综合条件,可以实现旅游特色化发展,打造旅游特色城镇。依托自然资源,打造滨海度假城镇、温泉休闲城镇、滑雪运动城镇等特色城镇;基于文化资源,可以打造民族风情城镇、创意文化城镇、影视主题城镇等;依托旅游区,可以打造旅游服务城镇。
3、依托旅游集散中心建城市新城区
目前,旅游集散中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旅游服务平台,尤其是大型旅游集散中心,已经具备了参团旅游、散客咨询、交通换乘、自助服务、住宿、餐饮、娱乐、购物、休闲等一站式的旅游服务功能,进入旅游集散中心,吃住行游购娱,旅游服务一应俱全。这种大型旅游集散中心通过不断的功能配套、完善,甚至需要银行、邮政、通信、公安等机进驻,实际上,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城市新区。
4、建设旅游综合体发展城市社区或新城镇
借鉴于城市综合体,发展于旅游集散中心,是旅游集散中心的升级换代版,体量大、功能全,是全产业高度融合的旅游产品。不仅是旅游综合服务区,更是一个景区,同是又是一个大型社区。它的成功模式是依托一定的旅游资源,以景区建设为基础,联动发展旅游地产,即“景区+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地产”的发展模式。这样的旅游产品,实际上已经是一个新型社区、一个新的城镇。
5、通过建设大体量的景区发展新城
“先景后城、因景建城”,走曲江新区旅游新城发展的成功之路。这种模式在现在的新城开发中已经被大量借鉴。大型景区,体量大,功能全,产业联动动性强,就业带动突出,具有极大地城镇化推动效应。景在城中,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建,城在景中现。一个城市一个景,一个景区一座城,是典型的景城一体,产城一体的成功模式,是新型城镇化可以借鉴的一条成功之路。
6、发展特色旅游村镇使农村就地变城
丰富、优质的旅游资源大都位于我国农村等偏远地区,这既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基础,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契机。在建设过程中,只要把旅游发展的理念和城市建设的理念有机融合,优势互补,就能建起各具特色的旅游村镇。比如利用温泉资源建设温泉旅游小镇;利用民族村建设民族风情小镇;利用优势产业建设特色产业旅游小镇等。这样的发展模式,可以实现就地城镇化。“一城一业,一区一品”的旅游业发展特色,使城市个性更鲜明。特色旅游村镇是低成本低碳化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五、发展旅游业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
(一)进行深度规划衔接,制定科学规划
土地规划、城乡规划等上位规划应与旅游规划衔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确定具有旅游专业水准的规划队伍,充分听取各利益主体的意见,促进旅游与城镇化建设在规划中得到协调,制定出高水准的符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的土地利用规划、景观保护和建设规划、水资源和能源保护利用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
(二)构建利益驱动机制,推动低碳新型城镇
旅游业一直被称为低碳环保产业,但是往往经营企业在高额利润同时,忽略了生态保护效应的发挥。因此,政府因在开发、筹资、税收等方面,给予经营企业相应政策上的扶持,鼓励企业作为各种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者,把旅游要素功能的植入和环境保护目标纳入经营目标,把企业对旅游要素的配置和环境保护的收益转化为特许经营权,从而形成开发和保护的良性循环外。
(三)协调当地社区和农民利益,打造安居乐业的新型城镇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市主体的发展是农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决策中,不仅要考虑征求当地民众的意见,而且理应吸纳当地群众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发和经营,保护当地社区和农民利益最大化。通过政策导向,鼓励当地农民参与旅游住宿接待、旅游商品售卖,甚至投资建设当地特色旅游项目等。有效吸纳当地民众参加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发和经营,协调当地社区和农民利益,才是决定城镇化开发建设成败的关键,实现新型城镇化“安居乐业”的既定目标。
(四)发展旅游业新业态,推动多元化的旅游型城镇发展
产业融合是业态产生的渠道。旅游业内涵的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与其他行业的交叉程度逐渐频繁,致使多业共生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工业旅游、体育旅游、会展旅游、休闲农业、修学旅游等。通过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综合带动性,不仅要和一、二、三产融合,还要和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以及农业现代化融合。通过产业高度融合,真正实现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多元化的旅游型城镇发展。
(五)破解旅游用地制约,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
我国旅游用地一直以来存在着土地资源使用权与所有权交杂、产权残缺等土地利益矛盾冲突等问题,给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制约。创新旅游用地政策,释放旅游发展潜力,为新型城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重点措施包括:一是实施政策导向型的旅游用地差别化管理政策。对于符合规划、具有良好效益的旅游业项目可优先使用建设用地机动指标;二是稳步推进乡村土地确权,规范租赁、入股或置换等流转方式,支持农民发展旅游业;三是要探索城乡联动机制。允许农民利用宅基地置换城市居民资金,用于发展乡村旅游,乡村地区发展旅游经营项目,给予政策优惠等;四是土地规划要重视目前的产业发展态势,制定规划时要充分考虑规划区的旅游用地问题;五是旅游用地也要充分考虑通过土地整理等方式利用存量土地和废弃地,实现以旅游促进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