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时间:2019-05-14 14:29: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环境与文明的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第一篇:浅谈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浅谈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摘要】我们发现自然是文明的基础,文明使人类创造了意义世界,但是人不可能凭空创造出任何东西,自然便充当了人类创造文明的质料,人们根据自然的恩赐,按照自己的愿望创造世界,改变世界。从远古时代走来,经过几千年的文明时代,人们创造着文化和文明成果,在补偿自身自然本能方面不足的同时,也使自身的生存和生活不断地得到改善。文明与环境相互影响,不能过度夸大环境对文明的影响,也不能忽视环境与文明的关系。中国文明与环境的关系和西方文明与环境的关系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都属于人类文明,因此要从整个人类的文明上去审视文明与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文明;人类文明;环境

一、文明的内涵

十七大提出了五个文明,包含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物质文明:高,表明人类离开野蛮状态愈远,依赖自然地程度就愈小,控制自然地能力愈强。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给人类改造自然,征服宇宙,推动人类社会本身的进步创造了优越的、必要的、先决的条件。政治文明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效果,表现为政治制度、文明的政治行为和文明的政治目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迄今最进步的政治文明。发展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这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所在。精神文明的精神成果,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下形成的人类历史上新型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它包含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文明:广义的社会文明指人类社会的开化状态和进步程度,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获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个人发展、家庭幸福、邻里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社团关系、群体关系)、社会观念文明(社会理论、社会心理、社会风尚、社会道德)社会制度文明(社会制度、社会体制、社会政策、社会法律)社会行为文明(社会活动、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总和。生态文明的建设的目的就是是经济与资源、与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的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着一代永续发展。五个文明共同构成了文明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一个全面的文明体系。

对于文明的概念,它是具有不确定性的,不论是就用法的复杂多样而言,还是从含义的驳杂混乱来看,“文明”都可以在“麻烦词排行榜”上居前几位。不仅学术界使用这个词,而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提到它。不过,无论就何种含义而言,“文明”在中文世界都是一个“舶来品”,因为当今人们使用的“文明”一词,同见于中国古代文献的“文明”(如《周易》中的“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并无语义学的关联。“文明”是“civilization”的汉译“civilization”这个词出现于18世纪中期的欧洲,其产生的语境十分复杂,最初其含义就呈多样的态势。在后世的使用中,这个词的内涵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其边界也因不断扩展而显得愈益模糊。于是,“文明”的概念就具备突出的不确定性,使得对文明史的界定也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对于这样一个含义多样、用法混乱的词,要就其各式各样的语义做出细致的考辨,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即便是仅做一点粗略的类型学分析,也能看到文明概念在含义上罕见的复杂性。大致说来,学术界使用的“文明”一词,在不同的情况下具有不同的学科方面的侧重或偏向。有社会学意义上的文明概念,把文明理解为人类作为群体的组织、结构、权力分配和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及其结果[1]。有心理学意义上的文明概念,认为人类的行为习惯及其相应的观念经历了改善性的变化,从粗野、肮脏走向文雅、礼貌、卫生[1]。有人类学意义上的文明,指的是人类奠基于长期积累的知识和技术之上的行为方式;有的学者还用文明对文化做类属的划分,也就是以某种文化或族群为中心区分不同的文化复合体,如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犹太文明等[1]。还有一种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文明概念,侧重的是以生产方式为核心的人类社会形态,如早期文明研究中的陶泥文明、农耕文明,现代文明研究中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当然,还有从意识形态着眼使用的“文明”,诸如西方文明、东方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都大体类此。

二、人类文明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人与环境的关系史,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兴起与衰落,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与一定的自然环境及其作用机制密切相关,环境可以催生文明,但也可以毁灭文明。适宜的自然生态环境促生人类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导致人类文明的衰退。可以说,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文明的产生都是从适应环境、利用环境开始的,并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得以演进。

1.古埃及文明的诞生。古埃及文明的诞生得益于尼罗河。古埃及文明又称为尼罗河流域文明,是由于尼罗河从西北向西南横穿埃及全境。在历史上,每到夏季,来自尼罗河上游地区富含无机矿物质和有机质的淤泥随着河水的漫溢,总要给下游留下一层肥沃的有机沉淀物,其数量既不堵塞河流与灌渠、影响灌溉和泄洪,又可补充从田地中收获的作物所吸收的矿物质养分,近乎完美地满足了农作物的需要,从而使这片土地能够生产大量的粮食来养育众多的人口。肥沃的新农田每年生产出大量的剩余产品,供给在城市里聚集起来的各种有专门技能的人,从而又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商业流通。同时,尼罗河平稳的水流使北上的航行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返航毫不费力。所以,古希腊历史学家曾把埃及称为“尼罗河的赠礼”。[2] 2.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诞生。古代西亚是最早的古文明发祥地之一,尤其是以两河流域的文明最为璀璨夺目。两河指发源于小亚细亚山地的亚州西南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是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流缓慢。在这片肥沃的冲积平原生活的苏美尔人较早地掌握了农业生产需要的灌溉技术,大力兴修水利工程设施,建立了远古时期较为发达的农业。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曾经诞生过灿烂的古巴比伦文明。[2] 3.古印度文明的诞生。古印度作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也与其所依赖的自然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印度半岛大部分地区是一个坡度徐缓的高原,境内江河纵横,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在北面,喜马拉雅山脉如屏障耸立,南面则以低矮的温德亚山与德干高原相隔。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印度河和恒河,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这一地区既有富饶的森林和矿产,又气候条件良好,雨量充沛,适于耕作河流将高原的土壤带到平原上堆积起来,使土地肥沃,河流则使交通十分便利。[2] 4.古中国文明的诞生。古中国文明主要指我们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文明。其中,黄河流域是我们中华民族比较早的文明发祥地。大约 6000 年前,在黄土地上出现了以半坡文明为代表的母系氏族文化。在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发掘,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从上述古文明的起源可以看出,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形成、兴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文明流域周围良好的自然环境催生了文明的产生。总之,任何文明都不是在与自然对立的基础上,而是通过与自然的和谐而产生,是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尊重自然、遵循自然的结果。

三、环境的破坏使人类文明衰落

1.水资源的匮乏是人类文明衰落的直接原因。如前所述,水资源与文明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四大古文明均是在水的滋养下兴起的。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东北的楼兰古城。楼兰是一个西域古国,早在张骞出使西域时已经存在。

据史料记载,古楼兰曾是古西域 36 国之一,商贾云集,胡杨绿化率高达 40% 以上,河流清澈。在西汉初期,楼兰已经是古代丝绸之路要道上一个重要的绿洲城邦之国,远道而来的人们路经这里,都要在这里停留、交易、居住,被称为是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古国。然而,公元 330 年后,楼兰古城开始急剧衰落,最后变成了沙漠中的一片废墟。在楼兰出土的汉文简牍中,有着不少关于水资源缺乏、用水紧张的文字。[4]滋养沙漠绿洲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充裕的水源,一旦水资源匮乏,脆弱的环境结构很容易发生灾难性的改变。随之而来的必定是绿洲的缩减和沙漠的扩张,茂盛的胡杨林大片的枯死,庄家因干旱无法播种。昔日丰茂肥美之地抵挡不住流沙的侵袭,然后逐渐变成了荒野。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推断楼兰古城的消失最致命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水源,由于供水不足,繁荣的文明从此黯然失色,最终衰落。

2.过度改造生态环境。当人类进入原始农业文明之后,基本上结束了居无定所的生活,开始了一种稳定的生活。定居生活是以农业生产方式为前提的。为了使农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人们必须对自然进行一定的改造。对于自然环境的人工改造,一方面使人类能够通过自然环境得到人类所必需的自然资源及部分生活资料,另一方面如果改造的力度超出了自然环境本身的承受能力,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往往是致命的。尤其是在那些敏感的生态系统中,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越严重的地方,自然生态系统就越脆弱,最终使得建立在这些脆弱环境基础上的文明逐渐消失。3.人口数量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居住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区的印第安人曾创造了闻名世界的玛雅文明,后来玛雅文明在今危地马拉的多于森林地带发展到了顶点。玛雅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美洲古代文明中的领头军。关于玛雅文明毁灭的原因,其中载造成的。从公元前 800 年左右起的 17 个世纪中,有一点就是人口负人口平均每隔 408 年就翻一番,到公元 900 年时已达 500 万人。[5]在人口负载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过度开垦使森林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土壤侵蚀日益加剧,水土流失严重,湖泊为淤泥堵塞,耕地生产能力到最后几乎完全丧失,不仅食物严重匮乏,而且旱季饮水无法保证。最终,一个世界文明消失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四、环境破坏给人类的启示

首先,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古代文明消失的教训值得人类对长期以来沿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模式进行深刻反思;[6]然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面对生态环境遭受的巨大破坏, 人们应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人们应认识到人始终是自然环境的产物, 人的生存、繁衍、发展都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 人与自然之间应保持共存共荣关系;最后注重人类平和心态的培养 在构建生态文明的同时, 人类应该审视自身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康德认为:/在全部被造物中,人所愿欲的和他能够支配的一切东西都只能被用作手段;唯有人,以及与他一起,每一个理性的创造物,才是目的本身。所以,凭借其自由的自律,他就是道德法则的主体。[7]

参考文献: [1]瑏瑧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王佩莉译,1998年,第1册.[2]于冰心,王向荣。《浅析古文明的兴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J]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第9期.[3] 周鸿.人类生态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周 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北京:

[5] 于冰沁,王向荣. 浅析古文明兴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9).

[6]刘经纬.《浅谈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J]东北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07年,第12期.[7][德]康德:5实践理性批判6,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出版社, 1999年,第95页

第二篇: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我们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更加巩固。我们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农村和城市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出口贸易、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利用外资为我国建设开辟了广阔的资金来源。我国经济大踏步地走上世界经济舞台。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许多奇迹,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一方面经济增速第一、外汇储备第一、外国直接投资引入第一、主要工业品产量第一;同时,中国也是建材消费第一、能源消耗第一、空气污染排放第一、水污染排放第一。尽管中央把环境与资源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之一,但是环境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的问题还是没有彻底解决,城市生活污染和农村面临污染问题也接踵而来,许多人喝不到干净的水,许多人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就拿北京等多个城市来说,近年来雾霾越来越严重,尤其到了冬天,在没有风的时候几乎天天被雾霾所笼罩,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威胁。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50年代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50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时至如今,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程度在加剧,北京成了世界上尘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水环境污染也日益突出。环境污染从城市向农村扩展。某些物种灭绝、植被破坏、土地退化,以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正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据我国专家偏保守的估计,每年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占我国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的9%左右。国外有的报道称,中国正在成为“公害大国”。

1、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快。我国是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受其危害的人口近4亿。荒漠化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造成了可利用土地面积的减少,生产力下降,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恶化,旱涝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全国每年由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2、森林资源锐减。我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森林生长量,森林资源日益枯竭。森林资源号称“地球之肺”,对地球的大气环境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表土总量达50亿吨,相当于全国耕地每年被剥去1厘米厚的肥土层,经济损失达100亿元。占国土面积38.2%的沙土流失区域内的河流以高含沙量著称,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抬升,长江每年带走泥沙近5亿吨。由于淤积,全国范围内水库库容量也在不断缩小。

4、草原生态呈衰退趋势。我国拥有草地面积4亿多公顷,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利用条件较差的山地或高海拔地区,此类地区又多为大江大河的源头,而平原草地却因利用条件便宜,在逐年增大的拓垦中,草地面积已在逐年缩减。再加牧业生产者掠夺式的经营,超载过牧、重用轻养,甚至滥用,致使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生产力下降。

5、水资源严重短缺。我国水资源紧缺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资源型缺水,例如陕、甘、宁地区;二是工程型或设施型缺水;三是污染型缺水。水资源在我国的分布也极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我国还是世界上人均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仅为2300立方米。

6、生物多样性破坏。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7、大气污染严重。2013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044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13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8、水环境污染形势严峻。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9、垃圾成灾。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而且处理垃圾的能力远远赶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在我国许多城市周围,排满了一座座垃圾山,除了占用大量土地外,还污染环境。危险垃圾,特别是有毒、有害垃圾的处理问题(包括运送、存放),因其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产生的危害更为深远,而成了我国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环境问题。

10、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已经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中国是公约的签字国。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

……

我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还是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自愿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们就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

面对诸多问题,我们该怎么办?我认为首先要明确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经济发展是保护环境的前提。因为保护环境需要各种投资,比如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才能有能力去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研发或购买环境保护所需的各种技术和设备。西方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这方面做得比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好,主要就是这方面的原因:他们经济发展水平高、国民收入高、居民生活富裕,所以就有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环境保护这方面来,再加上他们工业化程度高,教育和培养水平高,所以他们更容易研发和掌握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另一方面是他们社会发展水平高,企业、政府及普通民众的环保意识比较高,这就使得环保政策的执行更加容易,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收到的成效更好。而反观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欠发达,政府的绝大部分力量都投入到发展本国经济、摆脱贫穷和饥饿、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没有多少资源投入到环境保护中来,这并不是说政府不愿意保护环境,而是他们做不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发展中国家的居民也大都为生计奔波,没有意识也可能是没有能力去保护环境。所以说经济发展是环境保护的前提,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政府有相对足够的能力了,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把环境保护做好。

保护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众所周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除了地球以外任何一个适合生存的星球,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保护这颗星球我们责无旁贷。然而长期以来人类的活动却对我们唯一的地球造成了极大的创伤,森林滥伐、大气污染、水污染、沙漠化加剧、物种锐减等等,自然环境遭到了极大地破坏。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就是说经济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环境的到保护的基础上,环境一旦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必将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导致文明的消失。公元前2500年前,拉丁美洲曾出现过高度的人类文明——玛雅文明,当时当地气候适宜、降水充足、土壤肥沃、各种资源丰富,玛雅人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当时高度文明的农业社会,但是后来随着人口激增,土地资源开始变得越来越紧张,终于玛雅人想到了一个饮鸩止渴的办法——砍伐森林开垦农田,短期内耕地增加了,在一定程度上解燃眉之急。但是长期下来,水土流失、森林锐减、当地气温上升,环境已经变得不在适合居住,玛雅人只好背井离乡,留下永远的教训警示后人。这个例子说明,人类要生存离不开合适的环境,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利用它,保持生态平衡,一旦使用过度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人类离灾难就不远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能提供人们需要的各种资源,人们只有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加以利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1、正确认识我国资源问题。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具体说,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从这方面看,中国无疑是“地大物博”,这是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也是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然而,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致使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又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劣势。“总量大”与“人均占有量少”形成强烈反差,加之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平衡,气候、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多年来一切利用不尽合理、科学,造成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长期面临严峻的资源紧缺形势。

所以,如何开发利用和有效地保护资源,已成为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2、要重视环境问题,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 相当严峻,不容乐观。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表现在: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水体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

3、制定法律法规

根据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我国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环境问题上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修订与市场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客观需要。

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来自人口的压力,构成了对中国生态环境最大的威胁,加之中国的工业化起步晚、起点低,而且面临快速发展的形势容易使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经济而忽视生态,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根据上述我国环境的状况,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刻不容缓。也就是说,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把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之中,实现经济社会长期持续的发展。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加强环境保护,成功解决发展与环境生态的矛盾,对世界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只要我们真正认清环境形势,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环境的措施,全社会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遏制住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使我们的经济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第三篇:环境与人才的关系

青年是渴望创造的。只有创造,才能成才。然而,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些条件,就构成了每个人所面临的环境。人的一生中,总的看,有顺境,也会有逆境。怎样才能在顺境中长驱直进,在逆境中经受磨炼,以增才益智,为社会多作贡献呢?

历览群英千百万,与君把手观青史,风物长宜放眼量。成才需要环境,环境造就人才,人才也能改造环境。

一、一个值得深思的概率——多难成才

历史和当代,出现过许多生命放出光辉的人物。可是,我们是否想过,在他们被人们公认为之前几乎都有一段艰难曲折的经历。或家境贫寒:孙中山十五岁前穿不起鞋子;安徒生幼年以棺板当床;蓸雪芹“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或幼年孤失恃:居里夫人、斯汤达尔、达尔文等都是年幼丧母,范仲淹、夏衍也是幼年丧父,牛顿是个遗腹子。或环境不利:爱因斯坦在专利局工作时,只能偷偷地研究相对论;巴斯德赶走了穿越的老鼠,才在一个破阁楼上弄了间实验室;卢瑟福轰击原子核的简陋仪器,都是自己制造的;塞万提斯的名著《唐·吉诃德》,是在楼梯脚边的一张破桌子上写成的。或备受压抑: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现象,招来的却是嘲笑;达尔文发现生物进化,反被“权威”骂了祖宗;伽罗华在群论上的创见,被法兰西科学院视为“完全不理解”,三失其稿,死后十四年才被世界承认;米丘林进行植物杂交实验,神父狂叫:“你竟敢把上帝的果园变成妓院!”„„

通常看来,环境好,条件优越,应当更多更快出人才。但一个不容忽视的概率是,历史上大多成才显著者,却往往是多难多磨的。他们象烈火中的钢铁,锤击下的燧石,风霜中的红梅,经一番磨难,放一番光彩。人们惊羡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但八卦炉中又该是怎样一种滋味!常言道,多难兴邦。其实,人才也常常是多难而兴,因为克服困难、奋战逆境的过程乃是造就人才的必由之路。

在当今条件下,人才成长较旧时好多了,但工作、事业上的困难和阻力仍然是难免的。在任何时候,想不克服困难而成就人才,都是幻想。景阳岗上遇老虎,有见虎跑者,有被虎吃掉者,都成不了武松。只有伏虎取胜,奋战过岗的人,才能成为打虎英雄。强者,当然是迎难而兴;弱者,只能是随难而衰。

有山自有攀登者,有水就有弄潮儿。有志者正是克服各种摩擦力而奋然前行的。只有认识这条真理的人,才能正确对待环境,改造环境,去争取胜利。

二、人才的事业进行曲——奋斗之歌

既然眼前的路是不平坦的。那么,你准备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有的青年认为,我们的前辈是打江山创业的,自然要艰苦奋斗,而我们这一代成才之路,应该是坦荡多了。其实不然,前辈有前辈一代的艰难,今天有今天的艰难。虽然性质不同,但定理则一:只有奋斗才能大有作为;不奋斗,只能沿着庸庸碌碌、玩物丧志、自暴自弃的斜坡滑下去,甚至掉进违背前辈遗愿的泥坑。

古人枚乘的名篇《七发》曰:“且夫出舆入辇,命曰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意思是说,不论出入都以车代步,那是麻痹瘫痪的机兆;幽深的房屋,清凉的宫室,那是感寒受热的媒介;妖姬美女,那是砍伐性命的斧头;佳肴醇酒,那是腐烂肠子的毒药。这流传千古的名赋,道破了一个真谛:豪华阔绰的生活环境,往往是人生意志的消磨剂。

除去生活环境之外,学习、工作环境也有正确对待的问题。不论在哪个阶段,我们常常看到,有的青年在图书馆工作,但知识却少得可怜,而有的青年借一本书要跑好多路,反而学富五车;有的青年就在科研机关工作,但久久不能入门,而有的青年全凭业余钻研,却一举做出专家们意想不到的成就;有的青年工作得意随心,犹如平川纵马,但恰恰马儿在平地

上忽失前蹄,而有的青年工作上困难不少,但排除了困难,迎接他们的就是满心喜悦的胜利„„透过这些纷繁现象,考察政治、军事、科技、文学、艺术、体育等各界的叱咤风云者,难道你还没听见一支人才的事业进行曲吗?它,就是奋斗之歌!谁用自己的切实努力高唱它,谁就能够有所作为,有所创造。

我们反对仅仅以个人利益为目的,仅仅相信自己为了名利而不择手段的做法,但每个人的奋斗在任何事业上都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没有个人的奋斗,就没有集体的奋斗,就没有人类社会发展的今天。

三、权衡“四大要素”——利弊长短

要奋斗,必须在眼前的条件、环境中奋斗。这就是要权衡一下利弊长短,选择好自己奋身一跃的方向。

利弊,是指客观环境之利弊。要考虑在自己具体所处的环境中,哪些条件是有利于自己朝着某个方向发展的,哪些条件是不利于自己朝着某个方向发展的。朝哪个方向努力,可能做出较大成绩;朝哪个方向努力,可能费力不讨好。同时还应想到,既不能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或是想入非非;也不能把困难想得过于严重,以至裹足不前。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不利因素与有利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互相转化的。实际上,人才的成功往往是个人内在因素与社会外在因素综合效应的产物。所以,不但要锻炼内在因素,还必须正确认识和善于利用环境。

环境,有本单位的“小环境”与社会的“大环境”之分。对自己身边的小环境进行分析,对于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固然重要,但放开眼界,认清时代的要求,历史的方向,人们的需要则更加重要。时势造英雄,使自己的志向顺应时代潮流,就从根本上利用了时代大环境的有利因素。前者,利用“小环境”者,有如解放前杨振宁看到自己难以得到起码的物理实验仪器,从而决定专攻理论物理学。后者顺向“大环境”者,有如孙中山、毛泽东等革命先驱,把握历史潮流,奋起领导革命。当代社会,实现和谐、科学发展是人民的愿望,历史的必然。然而,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有志者心目中,真是大有作为之机。

长短,是指主观条件之长短。文学家必须对生活有深刻的洞察力,运动员必须有健康的体质,舞蹈家必须有匀称健美的体形等等。正确认识自己是不容易的。有人看不到自己的长处,需人指点;有人看不到自己的短处,需要自谦。趋长避短是人才成功的共同门径。戏剧里有句格言:师傅开错了蒙,如同放火烧山。意思是说,要因材施教。如果把一个人才的长短看错了,就会把一个人的艺术生命毁掉。比如,一个人适合唱老旦的,非要她唱小旦不可,结果,小旦没学成,嗓子也唱坏了。这叫戏路子不对。可见,分清个人的长短,对于能否看出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在实际生活中,利弊长短四大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辅相成。一个人如能从“自我”中跳出来,客观地将自己各方面因素综合平衡,作出自己奋斗方向的最佳选择,实在是太重要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出一个人的价值,把知识贡献给社会。

认识一个人的价值,需要伯乐。千里马在我们这个社会肯定很多。这样的同志,一方面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方面完全有理由毛遂自荐,为社会所用。如果一个人确实在自己职业之外的另一个领域可以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为何不能打破“所有制”的局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带有讽刺意味地说:“鞋匠,管你自己的事吧!——手工业智慧的这一‘顶峰’,在钟表匠瓦特发明蒸气机,理发师阿克莱发明经线织机,宝石工人富尔顿发明轮船以来,已成为一种可怕的愚蠢了。”可是,这种“可怕的愚蠢”至今还严重地存在于我们一些人的头脑中,这也是组织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要是白松的种子掉在英国的石头缝里,它只会长成一棵很矮的小树,但要是它被种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它就能长成一棵大树。”这是讲环境的重要。但

另一方面,人们也看到有些种子幸运地落在南方沃土之中,也没长成大树;而有些松子掉进了北方的石缝里,却长成了参天的苍松。更何况,人才不同于树苗,他还有主观能动性!

打破环境决定论,朝着历史的航标,扎根在人们智慧的土壤之中,在探索中设计,在设计中调整,在调整中作为。芽而后茎,茎而后叶,叶而后花,花而后果——就这是结论。

文章来自

第四篇:环境与努力的关系

辩论词-个人努力与环境因素

对方的可能攻击点和应对:

1、就算是生在不好的环境,也可以通过个人的奋斗,争取到人生的幸福。

应对:

错。人生在世,连奋斗也是要有机遇才可行。

你可以把桌子叫做奶牛,但是桌子怎么也挤不出牛奶来,想要牛奶,想要通过自己“奋斗”来挤出牛奶,首先你要有机遇,你的人生当中得存在一头奶牛。没有这个机遇,不要告诉我你打算奋斗出一头奶牛来,因为我目前还只是一个无神论者。没有浩瀚延续的人类文明提供你现在的一切,你独自屹立在火星南极时,希望你还有机遇谈奋斗的重要性。

2、表面上是的,我没有奋斗,世界给了我种种机遇。但我和我的同龄人,因为我的父母奋斗了,我的祖祖辈辈奋斗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奋斗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吗?

应对:

说得好,原来奋斗不局限在自己身上,别人奋斗的结果自己拿来享用,也能体现自己奋斗的重要性。这样看来当然奋斗好了,还很舒服的哩。

但是请对方辨友注意,别人奋斗的结果对你来说,就是一个标准的机遇。

这个机遇与你自己的奋斗没有关系,你父母的奋斗,世界上所有前人的奋斗,造成的差别对你来说当然很重要,当然要肯定了,不过那不是你的奋斗,你能享受到父母奋斗的成果就是个机会。

3、天下的幸福都是通过前人不断奋斗所创造的,虽然我们生在幸福家庭,可你如果不奋斗,你说你的未来是什么?

应对:

说得更好,对方辨友这个提问首先默认了这样一个假设:我们生在幸福家庭,就是说对方已经承认了机遇是奋斗的前提,那么剩下的问题就好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样,基础比上层更重要还需要讨论吗?除非对方辨友觉得二楼比一楼重要的多。

4、我们可以努力创造环境,奋斗争取机会。

应对:

为什么古人要留下这样一句:“英雄无用武之地。”?

为什么我们不再相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谎话?

因为人生中有一些凭一人之力所控制不了的变化,所改变不了的环境。

这些就是我们今天结构图上的机遇。

这些机遇是自己不能选择,不能操控的,也没有权利选择和操控的,否则你都能根据自己的好恶选择、操控了,还能叫机遇?

当然,世界上还真有一些人喜欢控制彩票大奖的机会,然后操纵这个机会来为自己牟利,如果2004年他们没遇上刘海的话,说不定现在还没蹲在牢里。

5、有人说机遇虽然重要,但把握机遇、善待机遇仍要以奋斗为前提。

应对:

对方辩友是指塔身和塔尖的关系吧。

首先,我们觉得,在塔身和塔尖部分讨论机遇和奋斗谁更重要,大家互相要举多少例子来支持自己的理论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这时,一切看起来象一个DNA双螺旋,个人的奋斗和个人的机遇缠绕集合在一起,谁也离不了谁,单独认为奋斗、机遇某一个更重要,是片面地、天真地一厢情愿。

而全面地概括和归纳的话,我方认为,金字塔塔身的奋斗和塔尖的机遇对一个成功者的人生来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所以不存在谁比谁更重要的问题。

但是,塔基呢?

今天你所见,所用,所闻,所感,所有的一切的存在,对你来说,就是塔基的机遇!

又一次强调:没有浩瀚延续的人类文明提供你现在的一切,你这次独自屹立在火星北极时,希望你还有机遇谈奋斗的重要性。

6、正如巴斯德所说“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天赐良机不会光顾庸人懒汉。

应对:

错。人生在世,连奋斗也是要有机遇才可行。

上帝啊,救救我,对方辩友要多少次才肯罢休,详情参考第1和5的应对。

大致就是,人生在世,连奋斗也是要有机遇才可行。

而那个机遇就是浩瀚延续的人类文明提供你现在的一切。

如果对方再扯什么:更何况,即使把握住机遇,成功就未必唾手可得。IT浪潮的众多失败者就是最好的例证。

发挥吧^_^

7、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个人奋斗”与“外部环境”,“个人奋斗”相当于个人成功的内因,而环境影响只是个人成功的外因,虽然,内因,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只是通过内因来起作用的,内因更重要,即“个人奋斗”更重要,起决定作用。

应对:

中国以前曾经有一次,用5、6个亿的资金,跑去一个地方拼命往下挖,企图挖出一个煤矿来。

然后这些人证明了一条真理:如果一个地方原来没有煤,无论你挖多深都挖不出煤来。

为什么,他们那么舍命地奋斗了,为什么他们不像正方辩友所言,内因更重要,内因是决定性的原因?

难道是我们伟大的马克思同志错了,马克思主义不是人类从古至今唯一永远正确的真理吗?

揭晓谜底:请记住,对方辩友,你们援用的这句话,有一个隐含的前提:这个人有实际上存在的外部环境来作为他奋斗的基础。

离开了他人,我独自一人,屹立于什么都没有的广阔原野,我的一切都受到了威胁,我不知道自己能拿什么去奋斗。

脱离了实际去空谈奋斗,割裂整个人类文明提供你的这一切机遇,孤独的人类是不可能活下去的。

也就说,对方辩友请你真不要坚持认为自己可以独自一人在火星南极通过个人奋斗取得成功了。

Ok?

继续发挥^_^联系1,5,6。

8、提到机遇,大家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大概仅仅只是好运气,好境遇,走运中了500万彩票大奖。

“机会主义者”,是一个贬义词。

倡导奋斗比机遇更重要,鼓励人们直面困难,于逆境中求生存,于顺境中求发展;

既重事业成功,也重能力培养。即使事业失败了,也可以说一句:“我无怨无悔!”

应对:

(上帝啊,救救我,对方辩友要多少次才肯罢休,详情参考第1,5,6,7的应对。

希望对方辩友牢记一个词,前提。请你们没提出一个这种天真的问题之前,想想这个词:前提

。你可以举着那个金字塔的卡片,告诉他们前提即塔基。

当然提出这一点,我也很厌烦前提的解释。

但是现在要说一个价值导向的问题了,倡导机遇比奋斗更重要,在价值导向上似乎说不过去,怎么办呢?

大家恐怕普遍都认为那些看重机会甚于奋斗的人,是守株待兔型,企图不劳而获的懒人。

实际上,不是,我们今天所做的,不是提倡大家去做一个不想奋斗的“机会主义分子”,我们想要告诉大家的是:请谦卑地低下我们高昂的头,请感恩于这个文明的社会。自出生至今,我们都依*着我们伟大的同胞,享受着文明的造物,所以,现在,我们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们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的东西。爱我们的人,我们爱的人,我们应该为了他们而奋斗,为了他们给予我们的爱和一切机遇。这才是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事。

9、关于金字塔塔基的来历,有人说,塔基是用前人的奋斗堆砌起来的。所以还是奋斗更重要。

应对:

首先,你为塔基奋斗了吗?你用自己的奋斗对塔基作了什么贡献了吗?

你没有。

你自己没有奋斗就享受到了前人奋斗的成果,塔基与你的奋斗没有丝毫关系,塔基对于你来说就是一个机遇。

你要是承认塔基重要,就等于是承认了,机遇的重要性。

当然,还有一点,可能对方辩友的逻辑是:

塔基=前人的奋斗,塔基=》更重要,所以,前人的奋斗=》更重要,所以,前人的奋斗=》在自己的人生中更重要。

最后,前人的奋斗,在自己的人生中很重要,糟糕,这话读起来好像对正方的观点不利啊,我们是要论证自己的奋斗对自己的人生很重要吧。

干脆,不管前人的奋斗还是自己的奋斗了,通通用奋斗一词代替吧,这样就是:奋斗对自己的人生很重要了。

那就相当高了,原来是他人的奋斗对我自己的人生来说很重要啊,闹了半天,敢情这奋斗和我没关系了,他人的奋斗嘛,大家加油啊,你们可一定要好好奋斗啊,你们的奋斗对我来说那可是相当重要啊,谁也不许给我偷懒啊。

这招高,老高。

如果对方此时开始改变自己的逻辑,改为:奋斗对他人(或大家)的人生更重要。

且不论,对方辩友一开始是怎么论述自己的观点的,毕竟人家知错就改了嘛,我方现在是相当期待对方的结论呈词了,希望对方辩友能把这个“奋斗对他人(或大家)的人生很重要。”的道理给说圆了,应该不会有搬东西砸到自己脚的可能吧,例子方面能够支撑立论吗?

我方只提醒对方一点:奋斗对他人(或大家)的人生更重要。

换个角度,对你来说,也是别人的奋斗重要;对我来说,也是别人的奋斗更重要;对大家来说,都是别人的奋斗更重要;那到底谁该去奋斗?因为大家都说了:我奋斗也是白努力,别人的奋斗更重要嘛。

10、奋斗比机遇更重要 ,奋斗是迎接机遇的前提,机遇只是奋斗的推进器.人生是一个奋斗的过程,故奋斗比机遇更重要!!应对:

奋斗一定是迎接机遇的前提吗??

我方好像看不出来啊。

你生在了当下富强的中国,你有机遇享受到现代人类文明,麻烦对方辩友告诉我们:

你们用了何种奋斗来作为迎接这个机遇的前提?

如果你们要说,前辈们的奋斗是我们迎接这个机遇的前提的话,欢迎回到2,9问,由海洋接着为你们解释^_^

11、可以不夸张地说,机遇就是上帝专为奋斗而创造的.如果没有奋斗,要机遇干什么?指着个洞告诉你是金矿,没有去奋斗,开采,一样是一无所获.应对:

上帝会给你一个金矿去让你努力挖,但这个金矿是从哪里来的呢?如果你没有这个遇见上帝的机会那你随便找个坑就挖你再努力会有结果吗?

讨论狭义的什么:没有机遇只有奋斗是没有用的,或者没有奋斗只有机遇是抓不住的。

大家拿一堆假设和片面的例子堆来堆去,年年重复,太乏味了。

欢迎回到问题5的讨论,用DNA双螺旋链和伟大的塔基,华丽地打击对方的片面和单纯吧^_^

我们反方关于这个奋斗和机遇有个总结:塔身的奋斗和塔尖的机遇对人生来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虽然,一般来说,这是抢词了,抢了辩论完毕评委们的总结台词,所以我们先向评委们道个谦。

然后,讨论一下塔基的问题吧^_^

12、何谓机遇?《辞海》中说“机遇就是导致事物发展新突破的偶然机会。”

应对:

如果对方先行把机遇进行不利于我方的定义:

指责对方的机遇是狭义的,片面的,仅仅只是塔尖处的机遇部分,只有“机”,没有“遇”;

全面的正确的定义应该是这样的:

“机遇”应解释为对人有利的时机、境遇和机会。

用反例:难道####就不是机遇了吗?

如果对方接着指责我们胡编乱造,不以《辞海》为依据:

反问对方可否知道《辞海》也是要每过段时间就修改订正一次的。

科学认为自己可以被证明是错的,是片面的,为了获得真理,科学必须向自己挑战,破而后立;

反之,宗教则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信则得救,不信则不得救。

《辞海》的解释也是,修订者们会选择那些与观察的真实最一致的理论,我们不应该拘泥于书本,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观察和理智,放弃狭隘,片面的定义,选择那些更真实、完整、全面的解释。

13、“我觉得人笑着总比哭着好,我一直这么想,要是哭就一个人哭,要是笑就让大家分享这份快乐。苦难不能博得人们的同情,只有奋斗,经过不断的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才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洪战辉郑大演讲语录

你无法决定生命的长短,但你却可以改变他的价值,你无法决定环境的好坏,但你却可以实现自身的成功,成功,外界环境因素固然是一个条件,但最重要的还是人,人定胜天的古训是不会改变的,所以我方坚信,成功,个人奋斗更重要。

应对:

对方大概是想说逆境之下,奋斗的作用吧,也就是把逆境==(等同于)没有机遇。

真的是这样吗?

战争,人类历史上永恒的存在。

这个星球上几乎所有的角落都燃烧过战火。

每一场厮杀过后,孤儿、弃婴都是大批大批地产生。他们中又有多少人死去?多少人活了下来?

孤儿、弃婴、他们还在世的父母、奶奶、爷爷、叔叔、姑姑,所有战争中的人都在为了生命奋斗。

人为了自己的生命奋斗那绝对是拼尽了全力的。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死了。

难道他们中不幸死去的那些人就没有奋斗吗?难道说他们的奋斗就一定比洪战辉少吗?

辛德勒名单,大家可能看过,里面有一句台词我印象深刻:the list are lifies。

这份名单其实就是生命。

世上其实有很多很多的“辛德勒名单”。洪战辉的其实早已在这份名单之上。

(这些机会你觉得习以为常,顺理成章,然而对某些人来说却一生都没有。)这句好早以前说的,可以常常引用,强调一下^_^

但凡对方举这种特例,就把他们拖到特殊的历史时期,把问题量化,详细的事实数据绝对他们不利的^_^

还有一招就是,自由意志,个人的奋斗并不能决定他人的自由意志。(但是这玩意儿好像哲学家们还没讨论清楚。)

因为我们并不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之外来生活的,我们的人生不断在与其他的人竞争或合作。

所以,我们的成功其实也是离不开他人的合作的,而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奋斗。

但是这招很容易和对方陷入纠缠到底谁更重要,所以推荐在四辩总结时使用。也就是四辩阐述到塔身机遇和塔尖机遇不可分割开来比较时使用,这样对手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_^

第五篇:浅谈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浅谈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近几年来,地球的环境却越来越恶劣:全球性气候变暖,飓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非典”、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时有发生,给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威胁和许多不便。这些都是人们不断地“伤害”地球的结果。大片的森林被砍伐,碧绿的青山被挖掘,美丽的草原成荒漠,清澈的河水成浊流。树林少了,青山秃了,草原荒了,清水黑了,使人们生存的环境变坏,呼吸的空气变差,生活的环境被许多有害的东西所“侵占”,病毒就趁机钻进人们的体内,我们人类就会患上一些可怕的疾病。

然而近百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城市化、农业发展、和环境污染、森林减少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自然区域变得越来越小了,使得地球上越来越多的物种已经或正在遭到灭顶之灾。

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不是吗?从2300万年前到1800万年前森林古猿的出现到现在人类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人类从未停止过向大自然索取,大自然也是“有求必应”,这更滋长了人类的贪欲。他们在地球上大肆砍伐树木,建立化工厂,排污排废„„。于是,曾经山青水秀,一片蔚蓝的地球母亲望去已是满目疮痍,污烟瘴气。这怎不叫人寒心呢?

至此,人类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然我行我素,以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来换取经济的发展,举一个最近的例子:

某市的木兰溪,在50年代初本是一条清澈见底,鱼虾成群的河流,处处可见嬉水的孩童和淘米洗菜的妇女,但是近年,由于溪上游的木兰糖厂等工厂不重视环保和对污水的正确处理,任意地排放废水废渣,致使木兰溪水质变坏,鱼虾绝迹。望着溪面上漂浮着黑色的泡沫和死鸡,死鸭,还有谁敢下河游泳,用河水洗衣作饭呢?河两岸的农民因用了污染的水灌溉庄稼,使庄稼减产„„。农民曾多次要求县里主管部门解决污染问题,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拖了下来。

木兰溪中的泡沫及牲畜尸体,不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吗?溪中绝迹的鱼虾何日再归来? 这是为什么呢?有这么几点主要原因:

1、人口迅猛增加;

2、环境污染;

3、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破坏环境;

人口迅猛增加:人口增加后,必须扩大耕地面积,满足吃饭的需求,这样就对自然生态系统及生存其中的生物物种产生了最直接的威胁。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大。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围湖造田、沼泽开垦、过度利用土地和水资源,都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甚至消失,影响物种的正常生存,有相当数量的物种在人类尚未察觉的情况下便已悄然灭绝。环境也就被破坏了。环境污染:随着人类的发展,环境污染也加剧。环境污染会影响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进而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由于生物对突然发生的污染在适应上可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故生物多样性会丧失;污染会改变生物原有的进化和适应模式,生物多样性可能会向着污染主导的条件下发展,从而偏离其自然或常规轨道。城乡工农业污水、大气污染物等大量排放,特别是酸雨的危害、重金属以及长期滞留的农药残毒的富集,使许多水陆生物及生态系统因环境恶化而濒临灭绝;还有我国的湖泊及一些主要河流已被工业废水严重污染。至于海洋,特别是近海的海岸污染,也是环境破坏的主要因素。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破坏破坏环境:修大型水利工程造成江湖阻隔,破坏了水生生物栖息的生境,阻塞某些鱼类的洄游通道,也使一些物种濒临危境,导致环境遭到破坏。津关段是“四大家鱼”的产卵场,大坝截流后,流速、水温等水文条件发生变化,使长江中段“四大家鱼”鱼苗呈减少趋势。大坝截流阻挡了中华鲟溯江而上至金沙江产卵的通道,许多中华鲟滞留于坝下江段,有的甚至撞死于坝下,这对中华鲟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

防治措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就是说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需要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而良好的环境又需要高度发达的经济作为支撑,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环境保护与文明发展就很难协调发展。如何处理好文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科学地管理。现代文明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与管理不到位是有关的。就像一个班级一样,如果管理得好,则整个班级会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管理不好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如上课迟到、讲话、打架等等不良现象。环境保护也需要科学地管理,有些污染很大的企业该关闭的就要关闭,该迁徙的则迁徙,有些地区如长江、黄河的源头地该保护的则重点保护,再如,北京已经倡导并实施减少车辆、增多自行车的方法,还把首钢搬到了唐山。只有这样,人类与环境才能友好相处,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2、节约资源,资源再利用。我国资源总量巨大,但人均资源较少,为了合理地开发利用,一方面要控制我国的人口总量,另一方面更应从节约资源入手,工业上尽量使用低能耗、高效率的生产工艺;农业上采用节地、节水型的农业技术;生活上形成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习惯。同时,我们又要在资源再利用上狠下功夫,建立“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生产新模式,彻底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末端治理模式。

3、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我国的能源构成中,70%是煤,其次是石油,煤和石油都是污染型的能源。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城市,总是存在大量的工业企业,能源的消耗是必不可少的,但也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国应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清洁能源是指使用过程中产生少量或没污染的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沼气等等,现在有部分城市已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就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有的海滨城市利用潮汐能发电也非常不错,丹麦的风能占总能源的20%。

4、生产更多的绿色产品。文明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种类繁多的生活用品,为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很多生活用品在使用的过程中却会产生污染,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如电视、电脑、手机产生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有害;汽车产生的尾气污染了空气;豪华装修后的甲醇污染;塑料袋的使用造成了白色污染等等。因此,研究、开发和推广绿色产品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享受高度物质文明现代化生活的同时,呼吸新鲜空气,饮用新鲜净水。

5、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还需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保护环境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社会要保护环境,单凭一两个人是不行的,更要全社会的人共同努力。因此,需要一大批有环保意识的公民,要大力普及环保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把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念同中华民族关爱自然、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美德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多种途径,普及环保科学知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大力倡导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以及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建设,摒弃盲目追求过度消费,倡导正确的生活方式。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共有一个家,请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创造一个美丽的绿色家园。我们倡导:转变观念和思路,加强引导,树立绿色低碳发展观。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部门要从政策层面上支持和引导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引导、支持社会树立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以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践和探索为起点,寻求适合国情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遏止气候变化不断恶化的势头,积极采取自主行动,从多种环节入手,节能减排降耗,减轻环境灾害,切实履行量化减排义务

我们希望:加强科技创新,提倡低碳生活,建设生态环境。世界各国、全球企业应负担起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应对资源环境压力。以已开展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为榜样,寻求经济发展新模式,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加大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的研发,加快节能环保和装备的推广应用,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发展低碳能源技术,推行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绿色GDP核算等研究,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生活消费模式。

我们期待:开展低碳技术国际交流,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国际合作。加强政府间国际合作,进而推动企业合作,有序推进低碳生态产业转移,促进低碳和生态经济在全球的合理分布和共同发展。积极建立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探索清洁发展机制,推动全球统一碳交易市场形成,改善发展中国家的碳定价权

我们努力:推广发展低碳绿色金融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投融资途径,不断探索创新投融资机制,将减排降碳纳入金融体系的服务范畴,制定和完善符合国情的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经济激励措施,利用碳金融体系的支撑使碳减排获得持续不断的融资,从碳减排权中提高能效及可持续发展的收益,努力争取全球低碳经济竞争的主动权

让我们团结起来“发展绿色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共赢绿色未来

当然环境问题还不只这些,如世界八大公害,日本的水俣病,痛痛病等等无一不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无知而自掘坟墓。的确,环境问题无时不刻地困绕着整个世界。然而,这一出出悲剧又是谁一手导演的呢?是人类。当灾难再度落到了人类自己身上,到了大自然对人类无休止报复时,人类终于觉醒了,明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人类如果想征服自然,就必须尊重自然。对于改造自然理应慎之又慎,又要大刀阔斧,勇于实践和改良,才能控制自然,使自身利益与自然协调发展。

面对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们绝不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先污染,后治理”是十分不明智的选择,其治理的代价很高。我们既要加速发展,摆脱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制约,又要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来保护环境。

参考资料:

[1] 《环境保护法 》;

[2] 王进,《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3] 沈洪艳,《环境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4] 《中国环境管理》 1988年02期

[5]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地理》 [6]中国环境管理;1986年03期 [7]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987年03期

[8]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9]中国环境报;2000年

[10]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87年01期

韩嘉琪

服装101班 201017041009

下载浅谈环境与文明的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环境与文明的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球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地球环境与人的关系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向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自......

    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 引言 人类社会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将成为人类二十一世纪的主旋律,这也是人类社会经过数百年工业文明之后作出的重大抉择。我国特别需要可持续发展,因为我国是发展中......

    人与环境关系的综述

    人与环境关系的综述 刘腾( 生命科学学院 11级生科3班 20113164) 摘要:本文概述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对协调他们的关系和环境保护治理提出来了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环境 人类 关......

    人与环境的关系。月

    人与环境的关系月中落桂子 在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与环境的关系已是人们必须重视的课题。我们已经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环境问题所给我们的警告。人与环境的关来具有辩证......

    人与环境的关系综述(★)

    人与环境关系综述 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事物来说的,是指围绕着某一事物(通常称其为主体)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通常称其为客体),即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

    旅游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前言 旅游与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常意义上来讲,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这里指的环境自然是自然环境。从旅游角度上,一方面任何旅游......

    医院环境与护理的关系

    医院环境与护理的关系 小组成员:唐瑀 周蕊 齐莹莹 梁莹雪 胡宇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之间 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清澈的......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集体备课组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