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电子教案

时间:2019-05-15 04:5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电子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电子教案》。

第一篇:《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电子教案

《化工过程控制原理》课程教案

一、课程概况

这是一门化工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并具备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计算、实验的初步能力,从理论上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为学生将来从事工业自动化专业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计划理论32学时,实验8学时。

二、学习本课程必备的理论基础、高等数学和工程数学是本课程的重要基础,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应具备微分方程、差分方程、复变函数、积分变换、矩阵等有关数学知识。、电路与磁路、电子技术基础两门课程,是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需要有一定的化工、电机、自动控制元件等方面知识。

三、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

主要内容:自动控制的现状与发展、基本概念,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机构;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基本要求,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史。

基本要求:(1)了解化工过程控制论的基本含义和研究对象,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掌握广义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含义。(2)了解系统、广义系统的概念,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了解系统动态模型和静态模型之间的关系。(3)掌握反馈的含义,学会分析动态系统内信息流动的过程,掌握系统或过程中存在的反馈。(4)了解广义系统的几种分类方法;掌握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学会绘制控制系统的方框图。(5)了解控制系统中基本名词和基本变量。(6)了解正反馈、负反馈、内反馈、外反馈的概念。(7)了解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重点:(1)学会用系统论、信息论的观点分析广义系统的动态特性、信息流,理解信息反馈的含义及其作用。(2)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变量、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绘制控制系统方框图。

难点 :广义系统的信息反馈及控制系统方框图的绘制。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

主要内容:系统的微分方程、传递函数;传递函数方框图、相似原理;MATLAB描述。基本要求:(1)了解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动力学、电学及专业知识,列写机械系统、电子网络的微分方程。(2)掌握传递函数的概念、特点,会求传递函数的零点、极点及放大系数。(3)能够用分析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4)掌握各个典型环节的特点,传递函数的基本形式及相关参数的物理意义。(5)了解传递函数方框图的组成及意义;能够根据系统微分方程,绘制系统传递函数方框图,并实现简化,从而求出系统传递函数。(6)掌握闭环系统中前向通道传递函数、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的定义及求法。掌握干扰作用下,系统的输出及传递函数的求法和特点。(7)了解相似原理的概念。(8)了解系统的状态空间表示法,了解MATLAB中,数学模型的几种表示法。

重点:(1)系统微分方程的列写。(2)传递函数的概念、特点及求法;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3)传递函数方框图的绘制及简化。

难点:(1)系统微分方程的列写。(2)传递函数方框图的绘制及简化。第三章 系统的时间响应分析

主要内容:时间响应的基本概念、典型输入信号及其变换;一阶系统的响应特性;二阶系统响应;系统误差分析与计算、高阶系统;单位脉冲函数在时间响应中的作用;MATLAB函数命令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1)了解系统时间响应的组成;初步掌握系统特征根的实部和虚部对系统自由响应项的影响情况,掌握系统稳定性与特征根实部之间的关系。(2)了解控制系统时间响应分析中的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及其特点。(3)掌握一阶系统的定义和基本参数,能够求解一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单位阶跃响应及单位斜坡响应;掌握一阶系统时间响应曲线的基本形状及意义。掌握线性系统中,存在微分关系的输入,其输出也存在微分关系的基本结论。(4)掌握二阶系统的定义和基本参数;掌握二阶系统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基本形状及其振荡情况与系统阻尼比之间的对应关系;掌握二阶系统性能指标的定义及其与系统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5)了解主导极点的定义及作用;(6)掌握系统误差的定义,掌握系统误差与系统偏差的关系,掌握误差及稳态误差的求法;能够分析系统的输入、系统的结构和参数以及干扰对系统偏差的影响。(7)了解单位脉冲响应函数与系统传递函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1)系统稳定性与特征根实部的关系。(2)一阶系统的定义和基本参数,一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单位阶跃响应及单位斜坡响应曲线的基本形状及意义。(3)二阶系统的定义和基本参数;二阶系统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基本形状及其振荡情况与系统阻尼比之间的对应关系;二阶系统性能指标的定义及其与系统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4)系统误差的定义,系统误差与系统偏差的关系,误差及稳态误差的求法;系统的输入、系统的结构和参数以及干扰对系统偏差的影响。

难点 :(1)二阶系统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基本形状及其振荡情况与系统阻尼比之间的对应关系;二阶系统性能指标的定义及其与系统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2)系统的输入、系统的结构和参数以及干扰对系统偏差的影响。第四章 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

主要内容:频率特性概念、特点、作用、求取方法;图示方法(极坐标图、对数坐标图);频率特性的特征量、最小相位与非最小相位系统的概念;MATLAB分析频率特性方法。

基本要求:1.掌握频率特性的定义和代数表示法以及与传递函数、单位脉冲响应函数和微分方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频率特性和频率响应的求法;掌握动刚度与动柔度的概念。2.掌握频率特性的图和

图的组成原理,熟悉典型环节的图和

图和

图的特点及其绘制,掌握一般系统的的图的特点和绘制。3.了解闭环频率特性与开环频率特性之间的关系。4.掌握频域中性能指标的定义和求法;了解频域性能指标与系统性能的关系。5.了解最小相位系统和非最小相位系统的概念。

重点:1.频率特性基本概念、代数表示法及其特点。2.频率特性的图示法的原理、典型环节的图示法及其特点和一般系统频率特性的两种图形的绘制。3.频域中的性能指标。

难点:1.一般系统频率特性图的画法以及对图形的分析。2.频域性能指标和时域性能指标之间的基本关系。第五章 系统的稳定性

主要内容:稳定性的概念与条件;稳定性判据,包括Routh、Nyquist、Bode等三种方法;相对稳定性;MATLAB分析稳定性的方法。

基本要求:1.了解系统稳定性的定义、系统稳定的条件;2.掌握件和充要条件,学会应用

判据的必要条

判据判定系统是否稳定,对于不稳定系统,能够指出系统包含不稳定的特征根的个数;3.掌握Nyquist判剧;4.理解Nyquist图和Bode图之间的关系; 5.掌握Bode判剧;6.理解系统相对稳定性的概念,会求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并能够在Nyquist图和Bode图上加以表示。

重点:1.Routh判剧、Nyquist判剧和Bode判剧的应用;2.系统相对稳定性;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求法及其在Nyquist图和Bode图的表示法。

难点:Nyquist判剧及其应用。第六章 系统的性能指标与校正

主要内容:性能指标、校正的概念与目的;校正的方法,包括串联、PID、反馈、顺馈等;MATLAB设计系统校正的方法。

基本要求:(1)了解系统时域性能指标、频域性能指标和综合性能指标的概念;了解频域性能指标和时域性能指标的关系。(2)了解系统校正的基本概念。(3)掌握增益校正的特点;熟练掌握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相位滞后校正装置和相位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的模型、频率特性及有关量的概念、求法及意义;掌握各种校正装置的频率特性设计方法;熟练掌握各种校正的特点。(4)掌握PID校正的基本规律及各种调节器的特点;掌握PID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5)掌握反馈校正、顺馈校正的定义、基本形式、作用和特点。

重点:(1)各种串联无源校正装置的模型、频率特性及有关量的概念、求法及意义;各种校正装置的特点及其设计方法。(2)PID校正的基本规律及各种调节器的特点;PID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3)反馈校正、顺馈校正的定义、基本形式、作用和特点。

难点:(1)各种串联无源校正装置的设计。(2)PID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

四、教材与参考文献目录

教材:《自动控制原理》,巨林仓等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 参考文献:

1.《自动控制原理》,李友善主编,朱克定主审,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2.《自动控制原理》,孙虎章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3.《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第四版)4.《自动控制原理》,周其节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五、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实验是该课程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目的旨在:验证理论知识,通过实验加强学生的实验手段与实践技能;掌握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自行设计、自主实验,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动手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验,使学生对实验所用仪器、设备单元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有足够的了解和掌握,并且要求学生做到:能够独立分析和排除实验用仪器、设备单元的常见故障;能够利用现有实验装置和仪器、仪表正确获取、处理实验数据。2.组织实验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按照实验项目的原则要求和指标要求,自行拟定实验提纲,自行设计组织实验,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行设计实验表格,自行决定需要测取的实验数据,自行决定实验小组人数,自行安排实验进程。最终上交完整合格的实验报告。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实验中只向学生提供必要且完整的实验装置说明,提出实验目的、实验要求,以及欲达到的实验指标。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掌握系统的调试方法,提高工程设计能力。

4.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启发、组织学生设计创新性实验,活跃学生的学术思想,使其对所学内容提出一些新的见解,进而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5.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对实验准备、实验过程组织以及实验报告整理书写(实验报告中含实验数据分析等内容)等项要求的不断调整,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进一步接触实践,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实验项目及教学安排

1.MATLAB软件及其应用仿真

2学时; 2.典型环节及二阶系统的暂态过程分析 2学时; 3.线性系统频率特性的测试 1学时;4.PID控制器的动态特性

1学时;

七、实验教材及参考书

《自动控制实验指导书》,《MATLAB语言及其应用》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将计算机辅助软件 MATLAB 应用于本课程教学,避免了繁琐的数学推导和计算,化抽象为具体,通过仿真,使学生更直观的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

考核分为二部分:一是平时作业、课堂测验和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 40% ;二是该课程的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 60%。

期末考试试题按 6 : 3 : 1 的比例选取与编制,60 分基本题,以考核基本概念为主,可以填空、简答与计算题的形式出题。30 分中等难度考题,以考核重点内容为主,形式主要为分析与计算题。10 分为提高题,以考核基本内容中具有较大难度和方法较为灵活的试题为主,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形式为分析计算题。

第二篇: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教案

第一章 绪论

[教学内容]

1.控制理论学科的发展概况

2.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

3.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基本要求

4.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

[教学安排]

安排的教学时数:4学时

[知识点及基本要求]

了解机械控制工程理论的由来和发展,了解其在机械制造领域中的作用。熟悉有关“反馈与反馈控制”的基本概念。学习分析具体控制系统的组成环节,知道系统的被控对象、被控量、扰动量、控制量等,会画工作原理方框图。

[重点和难点]

反馈与反馈控制;

控制系统的概念;

[教学法设计]

应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案例教学。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教学内容]

1.控制系统动态微分方程的建立以及非线性方程的线性化;

2.传递函数的概念及传递函数方块图的简化方法;

3.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教学安排]

本章安排的教学时数:6学时

2.1.1 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2.1.2 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列写;2.1.3系统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安排2学时。

2.2.1 传递函数的定义;2.2.2传递函数的常见形式;2.3.1控制系统的基本联接方式;2.3.2扰动作用下的闭环控制系统。安排2学时

2.3.3 传递函数方块图的绘制;2.3.4传递函数方块图的变换;2.3.5传递函数方块图的简化。安排2学时。

2.4 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安排2学时。

[知识点及其基本要求]

2.1 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

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以质量-弹簧系统等为例引出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的概念,让学生对概念有明确的理解;

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列写,是本次课的重点,通过力学、电学等方面的实例让学生掌握动态系统建模的方法;

系统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让学生理解非线性动态微分方程线性化的处理方法。

2.2 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的定义,是本次课的重点讲解内容,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引入传递函数表述动态系统;

传递函数的常见形式,让学生了解它的多种表达方式;

控制系统的基本联接方式,主要掌握串联、并联和反馈控制等基本联接方式;

扰动作用下的闭环控制系统。

3.3传递函数方块图的绘制;

传递函数方块图的变换,是学生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传递函数方块图的简化,通过大量的训练能熟练掌握。

2.4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了解每一个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表达的含义,并能熟练掌握传递函数的表达式。

[重点和难点]

传递函数的定义;

传递函数方框图的变换和简化。

[教学法设计]

多种实例分析贯穿本章教学始终,做到举一反三,全面理解和熟练应用。

[应用]

以例子穿插讲解。

[板书设计]

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教学内容]

1.时间响应的基本概念及其组成,几种典型的输入信号;

2.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3.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4.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教学安排]

本章安排的教学时数:8学时

3.1.1 时间响应及其组成;3.1.2 典型输入信号;3.2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安排2学时。

典型输入信号:单位阶跃信号、单位斜坡信号、单位加速度信号、单位脉冲信号、单位脉冲信号、单位正弦信号;

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介绍一阶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和单位脉冲信号输入下的响应。

3.3 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安排2学时

介绍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以及二阶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和单位脉冲信号输入下的响应。

3.5 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安排2学时。

介绍欠阻尼状态下的二阶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的响应下瞬态响应指标:上升时间、峰值时间、最大超调量、调整时间,并举例求响应的响应指标。

3.6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安排2学时。

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及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Routh(劳斯)稳定判据

[知识点及其基本要求]

3.1 时间响应与典型输入信号

时间响应的概念,以质量-弹簧系统为例介绍时间响应的组成:瞬态响应与稳态响应,为单位反馈系统时,其偏差与误差相等。

选取典型输入信号的基本原则,单位阶跃信号、单位斜坡信号、单位加速度信号、单位脉冲信号、单位脉冲信号、单位正弦信号等典型信号的产生与数学表达式及其拉氏变换;

3.2 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一阶系统的微分方程及其传递函数,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及其性能参数,一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

3.3 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二阶系统的微分方程及其传递函数,分情况讨论欠阻尼系统、临界阻尼系统、过阻尼系统、零阻尼系统。

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讨论二阶系统在不同阻尼情况下的单位阶跃响应。二阶系统在不同阻尼情况下的单位脉冲响应。

3.5 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瞬态响应的性能指标,根据欠阻尼状态下的二阶环节对单位阶跃输入的时间响应,性能指标包括上升时间、峰值时间、最大超调量、调整时间。举例进行介绍如何理解与求解这些性能指标。

3.6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稳定性的基本概念,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判断控制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有两大类:直接求解系统特征方程,根据极点分布来判定系统稳定性,另一类是不求解特征方程的间接方法—Routh(劳斯)稳定判据。

[重点和难点]

二阶系统时间响应;

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指标。[教学法设计]

时间响应基本概念以及典型输入信号通过直接法给出;

通过实例分析计算控制系统的时间响应以及时间性能指标的计算,Routh(劳斯)稳定判据的计算。

[应用]

以例子穿插讲解。

[板书设计]

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教学内容]

(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2)频率特性图示方法(典型环节Nyquist图和Bode图)

(3)频率特性的特征量、最小相位系统

(4)系统稳定性的初步概念、Routh判据

(5)Nyquist稳定性判据和Bode稳定性判据、(6)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教学安排]

计划学时数:8 学时

(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2学时;

(2)频率特性图示方法(典型环节Nyquist图和Bode图),4学时;

(3)频率特性的特征量、最小相位系统,2学时;

(4)系统稳定性的初步概念、Routh判据,2学时;

(5)Nyquist稳定性判据和Bode稳定性判据,4学时;

(6)系统的相对稳定性,2学时;

[知识点及其基本要求]

了解频率特性的定义及求法;熟悉典型环节频率特性的Nyquist图和Bode图;掌握一般系统Nyquist图和Bode图的画法(注意画图步骤和图面标注);能应用代数判据和几何判据完成系统稳定性的判别;理解系统频域性能指标及其与时域指标的关系;理解什么是相对稳定性,掌握稳定裕量的计算方法。

[重点和难点]

典型环节的Nyquist图和Bode图;

稳定性的几何判据;

稳定裕量的计算

[教学法设计]

通过工程实例引入频率特性的概念;

使用MATLAB仿真案例

[板书设计]

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误差分析

[教学内容]

1.控制系统的误差与偏差以及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2.瞬态过程与稳态过程、瞬态误差与稳态误差、静态误差与动态误差;

3.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的计算。

[教学安排]

本章安排的教学时数:6

5.1 误差的概念;5.2 系统的类型。安排2学时。

结合定义强调误差与偏差的不同以及两者的对应关系;

结合定义强调各误差不同、影响因素;

5.3 静态误差;5.4 动态误差。安排2学时。

不同类型系统的静态误差系数、不同输入信号作用下的静态误差;结合实例进行控制系统的静态误差的计算。

系统的动态误差系数计算;结合实例进行控制系统的动态误差的计算。[知识点及其基本要求]

5.1 误差的概念

一、误差与偏差

控制系统的误差是系统的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的差;控制系统的偏差是系统的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的差。两者定义是不同的,但是它们都是表示控制系统精度的量,都反映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并且它们之间具有确定的对应关系。控制系统为单位反馈系统时,其偏差与误差相等。

二、瞬态过程与瞬态误差

瞬态过程反映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主要体现在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速度和系统的稳定性这两个方面;对于稳定的系统,实际上瞬态误差在时间大于调整时间后可以认为基本衰减为零。

控制系统的误差主要是稳态误差。

三、稳态过程与稳态误差

稳态过程反映控制系统的稳态响应性能,它主要表现在系统跟踪输入信号的准确度或抑制干扰信号的能力上;稳态误差是评价控制系统稳态性能的主要指标,是随时间变化的量,与系统及其输入信号的特性有关。它分为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两类。

四、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

静态误差是系统稳态误差的极限值,其大小取决于系统静态误差系数;动态误差是控制系统稳态误差的过程量,反映稳态误差的变化规律,其大小取决于系统的动态误差系数和输入信号及其各阶导数。

5.2 系统的类型

静态误差为零的系统是无差系统,系统是有差系统还是无差系统取决于系统的类型和输入信号的形式。

5.3 静态误差

一、不同类型系统的静态误差系数

二、不同输入信号作用下的静态误差

三、结合实例进行控制系统的静态误差的计算。

5.4 动态误差

一、系统的动态误差系数计算

二、结合实例进行控制系统的动态误差的计算。

[重点和难点]

系统的动态误差系数计算;

控制系统的动态误差的计算。

[教学法设计]

采用对比分析各定义的异同,逐步引出静态误差、动态误差;

通过实例分析计算控制系统的静态误差、动态误差。

[应用]

例1:已知系统1和系统2的开环传递函数分别为

试计算其静态误差系数和动态误差系数。

例2:对于上例,试计算当控制输入信号分别为

时的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

[板书设计]

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综合与校正

[教学安排]:

教学时数 6;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与仿真试验;

教辅工具:仿真软件MATLAB与MULTISIM;

教学法:形象比喻、设疑、思考、启发、仿真演示与结论;

[知识点及其基本要求]

滞后与超前的含义;

滞后容易理解,但系统为什么能做到超前(因为系统信号是有规律的);

系统为什么不稳定,不稳定的实质是什么:系统反映过慢,对高频不能做出及时响应。

系统要稳定,有两种情况,(1)系统反映很快,在高频时,幅值与相位误差均很小;(2)系统反映较慢,在高频时,幅值与相位误差均很大,既对高频不敏感。比喻:大雪天不摔跤的两种人:反映快或反映慢走路很小心的人。

然后搞清楚校正的实质是什么?

举例说明超前顺馈校正提高稳定性与响应快速性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

掌握系统不稳定的实质;

校正的实质。

[教学法设计]

一、用matlab仿真:(1)相位差超过180度,而幅值仍然大于1的系统;(2)观察这种情况下的反馈系统稳定性;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同时理解校正的概念;

用电路仿真,学生观察信号的超前与滞后,并理论计算超前角与滞后角,与仿真结果相比较;

二、设计PID校正,并分析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用电路仿真,观察输入与输出的情况,比对学生的思考。

[应用]

超前顺馈校正举例说明提高稳定性与响应快速性的方法。

第三篇: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性质:《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是机电一体化专业本科段计划规定必考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目的在于使考生能以动态的观点而不是静态的观点去看待一个机械工程系统。

地位和任务:其从信息的传递、转换和反馈角度来分析系统的动态行为;为采用控制的观点和思想方法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为了使系统按预定的规律运动,达到预定的技术指标,实现最佳控制打下基础;也为后续课程以及从事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打下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机、电系统的数学模型;拉普拉斯变换在工程中的应用;传递函数与方块图的求得、简化和演算等。

2、深刻理解闻熟练掌握典型系统(特别是一阶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

3、掌握判别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判据的基本方法,并能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4、了解系统识别的基本原理及相应的方法。

5、掌握线性系统性能指标以及相应的系统综合校正的方法。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学习本课程之前考生应具有一定的数学、力学和电工学基础,同时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工程基础知识,以便使考生顺利掌握机械工程教学模型的建立以信相应的运算。

四、教学实数分配表

章节

序号

章节名称

课堂

讲授

其它

(练习)

小计

机电一体化专业

绪论

拉普拉斯变换的数学方法

系统的数学模型

系统的瞬态响应与误差分析

系统的频率特性

系统的稳定性

机械工程控制系统的校正与设计

合计

五、大纲内容

第1章

绪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机械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它的研究对象及任务。了解系统的信息传递、反馈和反馈控制的概念及控制系统的分类。本章中介绍的一些技术上的名词术语、定义等以后章节会经常用到需要熟记。

二、教学内容:

1、机械工程控制的基本含义

2、机械工程系统中信息传递、反馈以信反馈控制的概念

3、本课程特点及内容简介

三、教学重点:

1、机械工程控制的基本含义。

2、信息的传递、反馈及反馈控制的概念。

第2章

拉普拉斯变换的数学方法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拉普拉斯(简称拉氏)变换是分析研究线性动态系统的有力工具,通过拉氏变换将时域的微分方程变换为复数域的代数方程,掌握拉氏变换的定义,并用定义求常用函数的拉氏变换,会查拉氏变换表,掌握拉氏变换的重要性质及其应用,掌握用部分分式法求拉氏变换的方法以及了解用拉氏变换求解线性微分方程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1、复数和复变函数

2、拉氏变换及拉氏反变换的定义

3、典型时间函数的拉氏变换

4、拉氏变换的性质

5、拉氏反变换的数学方法

6、用拉氏变换解常微分方程

三、教学重点:

拉氏变换的定义,用拉氏变换的定义求常用函数的拉氏变换,拉氏变换的性质及其应用部分分式法求拉氏反变换的方法,用拉氏变换法解常微分方程。

第3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明确为了分析、研究机械工程系统(特别是机、电综合系统)的动态特性,或者对它们进行控制,最重要的一步首先是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明确数学模型的含义,掌握采用解析方法建立一些简单机、电系统的数学模型,传递函数定义、特点及推导方法,方块图及其简化法则。了解信号流图及梅逊公式的应用,以及数学模型传递函数、方块图和信号流程图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1、概述

2、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3、传递函数

4、方块图及动态系统的构成5、机、电系统的传递函数

6、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三、教学重点:

建立简单机电系统的微分方程,运用综合基础知识,对系统正确地取分离体并分析受力,注意力和方向,列写系统微分方程。建立系统传递函数概念,系统构成及其传递函数,方块图简化及其绘制。

第4章

系统的瞬态响应与误差分析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明确一个系统,在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之后就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系统的动态性能,时域分析是重要的方法之一,明确系统在外加作用激励下,根据所描述系统的数学模型,求出系统的输出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由此确定系统的性能,明确系统的时间响应及其组成,脉冲响应函数的概念,掌握一阶、二阶系统的典型时间响应和高阶系统的时间响应以及主导极点的概念,系统的误差与稳态误差的计算以及与系统型次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1、时间响应

2、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3、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4、高阶系统动态分析

5、瞬态响应的性能指标

6、系统误差分析

三、教学重点:

本章时间响应的基本概念,一阶系统的时间呼应,二阶系统阶跃响应及性能指标,误差分析,误差及稳态误差的定义,位置误差,速度误差的计算,干扰作用下的系统误差计算。

第5章系统的频率特性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明确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的关系,系统的动刚度与动柔度的概念,掌握频率特性的两种表示方法以及频率特性与时间响应之间的关系,各基本环节及系统的极坐标图和伯德衅的画法,闭环频率特性及相应的性能指标,为频域分析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综合校正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

1、频率特性

2、频率特性的对数坐标图(伯德图)

3、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乃奎斯特图)

4、最小相位系统的概念

5、闭环频率特性与频域性能指标

6、系统辨识

三、教学重点: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及其两种表示方法、画法及特点,闭环频率特性的性能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第6章系统的稳定性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明确稳定性的概念,掌握判别系统稳定性的基本准则,掌握劳斯一胡尔维茨稳定性判据和乃奎斯特稳定判据以及系统相对稳定性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1、稳定性

2、劳斯一胡尔维茨稳定性判据

3、乃奎斯特稳定性判据

4、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三、教学重点:

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劳斯一胡尔维茨判稳的方法,乃奎斯特判稳的方法,相位裕量和幅值程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和表示。

第7张机械一程控制系统的技术与设计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明确在预先规定了系统的性能指标情况下,如何选择适当的校正环节和参数使系统满足这些要求,因此应掌握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频域性能指标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各种校正方法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

1、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及校正方式

2、控制系统的串联校正

3、反馈和顺馈校正

4、PID校正器的设计

三、本章重点:

各种性能指标的含义及算法,校正的概念,各种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及其特点。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教材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陈康宁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年。

2.主要参考书

[1]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王馨、陈康宁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年。

[2]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杨叔子,杨克冲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4年。

[3]机械工程控制,阳含和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年。

第四篇:《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

《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 绪 论

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律基础》课的任务和内容结构,充分认识学习法学的意义,掌握学习《法律基础》的基本方法,为学好《法律基础》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主要内容:

一、为什么要学法

二、法、法学的定义

三、法律基础课的课程体系和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法律基础》的意义和方法

一、为什么要学法 学习这门课程之前,我们首先必须知道学习法律的重要性,即必须要了解为什么要学法。

请先阅读以下三个有关大学生涉法的真实案例,从中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示。案例一:我关他只想找回我的狗,不曾想犯罪了。大学生刘某买的两条狼狗丢失。刘某怀疑是邻家小孩狗娃偷的狗,便用拴狗的铁链把狗娃绑回家中,关在养狗的铁笼里,逼其说出狗的下落。三天后狗娃伺机逃脱。司法机关遂依法以非法拘禁罪将刘某逮捕归案。

在监狱里,刘某回答记者问题时说了标题中的那段话。面对这样的表白,我们感到:一个大学生连起码的法律常识都不懂,犯了法还不自知。但法律是无情的,等待他的将是几年的铁窗生涯。

案例二:在校大学生马某故意杀人案

某在校大学生马某毕业之际为分配好单位,请同乡王某(教师)为其送礼。后来马某发现王某将礼品据为己有而心生怨恨,便乘王某出差之机,将其妻和八岁的女儿杀害。马某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为什么一个前途光明的在校大学生最终走上犯罪道路,成了凶残的杀人犯? 原因有多方面,最主要的是由于他不学法、不懂法,法制观念淡薄,仅凭一时冲动行事,终成死囚。

案例三:在校大学生张亮维权案

某在校大学生张亮收到家信,得知家中跑运输的汽车被同村田某偷开翻入沟中,修理费花去 2000 多元,停运损失达 1500 多元。田某坚持只付修理费,对其他损失概不负责。

张亮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回信告知家人,田某侵害行为造成的损失包括:现有财产的损失,如修理费;失去的可得利益,如汽车正常运输时的纯收益。于是建议到法院起诉。最终张亮家人胜诉而得到赔偿。

案例一和案例二给我们的启示是,学法有助于我们不违法或者守法。如果说这种意义是消极的,那么,案例三中张亮用法维护自己家人的合法权益的事实说明,学法还具有维权和护法的积极意义。通过以上三个案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第一、文化水平高并不等于自身的法律素质就高,大学生也有可能是法盲。第二、在我国法制教育工作还很不完善,许多基础的法律知识还并未被广大群众所掌握。第三、法律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法律问题。法学理论工作者认为,在校大学生学法,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是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需要 2、使大学生正确理解和坚持实行依法治国方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是完善和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质,使之成为四有人才的需要 4、是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需要 结语:

在校大学生必须利用在校学习的有利条件,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学会运用法律来解决和思考问题,把自己锻炼成为合格的现代大学生。

二、法、法学的初步定义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宏伟目标,1999 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此做出了明文规定,将“依法治国”的方针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那么什么是法,什么又是法学?这都是我们通过学习这门课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关于法的含义及其本质、特征、功能等问题,我们将在第一章中学习,现在先来看看什么是法,什么是法学。

(一)什么是法

学习法的含义,先来看看古汉语中法的含义。古汉语中对“灋”的解释是“刑也”。按照《说文解字》,“平之如水,从水。”廌(zhi)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兽,能够分辨当事人有罪还是无罪,对有罪的就“触”,对无罪的则不“触”。从词源看,汉字“法”意指“平”“正”、“直”和“公正裁判”,有实体和程序两种含义。与“法”字有关系的另一个字是“律”。据《说文解字》解释,“律,均布也”。所谓“均布”,古代调音律的工具。说明律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是普遍的人人必须遵守的规范。

如果法与律连用,法强调平、正、直。律强调“人人必须遵守”、“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

通过考察,关于法的定义,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国家判断人们行为的是非曲直的标准(法)

体现国家判断人们行为的是非曲直标准的人人必须遵守的文件(法律)“法”与“法律”在中文中多数情况下可以通用,但含义不尽相同

(二)法学的概念

在介绍这一概念之前先请大家先来思考以下两道练习题: 第一道是个选择题: 法学产生的具体条件是:.法律资料有一定的积累.职业法学家的出现.国家的产生

第二道是个判断题:

法律思想可能先于法而产生,法学的产生也先于法吗?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法学的基本知识 法学的定义:法学亦称法律学或法律科学,是研究法或法律这一特定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从这个定义我们不难看出,法律与法学的概念是不同的。法律是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而法学是研究法律这一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法律现象是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它包括法律意识、法律文化,法的创制、实施,法律监督和一切在法律上有意义的行为及法律规范(包括法律文件条款),法律关系(包括由法律关系构成的法律秩序)等等。

法学作为研究法律现象的一门学科,是为了认识这些现象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的规律,为此,法学还必须研究与法律现象有着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社会过程,以及制约着法的存在和发展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现状,特别是要研究那些从根本上决定着法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经济状况。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研究这些非法律现象是为了认识法律现象这一目标服务的,所以,法学研究的对象仍是一切法律现象的总和。

法学是何时产生的呢?我们知道,法不是从来就有的,自然,研究法的学科也不是从来就有的,法学的产生:法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法学是在法律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由于研究法律现象的立场、观点、方法的不同,历史上出现了许许多多不同的法学流派,如注释法学派、人文主义法学派、自然法学派和马克思主义法学派,其中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的法学存在根本区别,这种根本区别集中表现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法哲学基础,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就不难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了: 1、法学产生的具体条件是AB A法律资料有一定的积累 B职业法学家的出现 C国家的产生

法律思想可能先于法而产生

法学的产生也先于法吗?(晚于)

三、法律基础课的课程体系和学习方法 为了便于同学们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先向大家介绍这门课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重点。

(一)课程体系

《法律基础》分为三编九章,分别为: 第一编: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第二编:我国现行的主要法律制度 第三编:国际法律制度

其中,“第一编 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由两章组成: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第二编 我国现行的主要法律制度”由六章组成: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行政法是依法行政的法律依据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依据 经济法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法律依据 刑法是惩治犯罪的法律武器

诉讼与仲裁是实现实体法的程序法律保障 “第三编 国际法律制度”由一章组成: 国际法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基本准则

(二)、学习方法

法学是一门政治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社会科学。学习它必须要有严肃的态度,刻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因此在学习中我们应注意掌握好以下方法: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 法学作为以法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活动和知识体系,其本源是包括法律实践在内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法学的生命所在,离开社会实践,法学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法学的理论观点来源于实践,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实践的理性化,又需要回到实践中,接受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法学的价值在于为实践服务。法学的实践性要求法学家必须围绕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开展研究,把法学研究的重心切实转向经济建设,就如何用法律引导、规范和保障市场经济,提供丰富、科学、及时而富有效益的智力支持和理论指导,同时要研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法律问题,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法学的发展还有赖于实践的推动。实践需要法学,也解放和推动了法学。

学习本课程就是要联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际,联系国际军事斗争的实际,联系本人的思想实际,联系当前我国法律环境的实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学习、思考、研究和运用。2、把课内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法律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除在课堂内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法律条文的规定外,还应当结合所学习的内容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拓宽视野,增强能力。可以利用电视录相、电影,参观调查,典型案例分析,模拟法庭、旁听见习,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和请司法机关人员介绍办案工作经验等方法,亲身体验法律的社会作用。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深刻理解法律的内涵,发现法律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为增强法律意识,进行法学理论研究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同时实践中产生的结果也是验证理论研究正误的唯一标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仅受到在校学生的普遍欢迎,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法律的理性理解,也提供给他们丰富的感性材料。思考题:、法、法律、法学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2、学习《法律基础》的目的及意义。3、学习《法律基础》的方法。第一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着重掌握法律的本质和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相互关系等内容,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含义和法律体系的组成。主要内容:

一、法的历史发展和本质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特征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和法律体系

四、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和实施

教学重点: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和法律体系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和实施 第一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法的历史发展和本质

一、法的产生和发展

法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社会才存在的特殊社会现象,其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法的本质在于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

任何社会作为一个整体,都有一定的规则和秩序。如: 氏族习惯:原始社会行为规范 法律规范:阶级社会行为规范

道德规范:共产主义社会行为规范

(一)法的产生

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是法吗?

原始社会的社会调整方式是氏族习惯,法在原始社会并未产生 人类学最新研究成果直接证明了这一点

首先,凡是生产力发展仍然处于采集、狩猎以及简单养殖业阶段的社会,其社会调整也是最简单的。

其次,在只有简单的社会分工,不存在私有财产和阶级分化的社会,人们遵守规则主要是由于内在的自发性,出于习惯,而不是出于外部压力的结果。再次,凡是氏族首领权力越小的社会,其社会关系越简单,存在法的可能性越小。最后,在原始社会由于文化单一,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历来的习俗完全可以承担社会调整的功能,无需更复杂、高级的调整方式。下面给大家看一道题:

马克思主义法学出现以前,人们普遍认为法是从来就有的,永恒存在的。在这种观念之下,下列哪些现象被认为是法()A.原始社会行为规范 B.自然规律 C.人的理性、民族精神 D.上帝的旨意 ABCD

2、法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社会的特殊社会现象。法的产生和发展 , 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3、法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人类进入奴隶社会才开始有了法。4、法产生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根源 1、经济根源:适应调整经济关系的需要 2、阶级根源:适应调整阶级关系的需要 3、社会根源:适应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需要 5、法产生的标志

国家的产生使正在形成的私有制获得社会普遍承认的形式,并得到国家强制力保证,使法这种新的行为规则具有物质后盾。出现权利与义务的划分 出现专门解决纠纷的机关

(二)法的发展

法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历史的阶段性,表现为不同的历史类型。所谓法的历史类型,是依据法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国家意志的性质的不同而对各种社会的法律制度所做的分类,这是一个与社会形态相联系的概念。法律发展史上曾先后产生过四种类型的法律制度: 奴隶制的法律制度

奴隶制法是指奴隶制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奴隶制法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重要工具,是奴隶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表现,其内容由奴隶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来看几幅图片: 封建制的法律制度

封建制法是指封建制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封建制法是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重要工具,是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表现,其内容由封建地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再来看几张图片:

这是格拉提安努斯教令,是教会法的一种。于公元 11 — 12 世纪由意大利一位名叫格拉提安努斯的僧侣编纂而成。这是1832年俄罗斯帝国《法律汇编》 这是公元 12 世纪法国《奥莱龙法集》 资本主义的法

资本主义法是指资产阶级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资本主义法是维护资产阶级的重要工具,是资产阶级利益和意志的表现,其内容由资产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 前三种类型的法,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都是剥削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与此相对立,社会主义法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是最高类型的法。

法的历史类型是马克思主义法学对法作的分类,提示了法的本质。

二、法的本质和特征

(一)法的本质

这是个法学中“争论不休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法学的迷津” 法的本质指的是法有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特有的质的规定性。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前,不同学派曾对法的本质做过不同的阐述: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宁肯受死而不愿违反雅典的法律,他认为,法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近代的自然法学派认为,法是体现“永恒正义”的“健全理性”

有的认为,“理性,也就是自然法,指导着有理性的全人类: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

实证主义法学认为,法是主权者的命令。人类之所以需要法,是一个国君成功统治社会必需的,是维持社会秩序、增进社会整体利益必需的。法律是贯彻统治者意志的一种手段,是君主先行使惩罚权的一种方式。

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论述,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1)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法是一种社会规范,是以国家政权意志形式出现的社会规范。国家政权由执政阶级掌握,因此法首先和主要体现执政阶级意志。法是统治阶级整体利益和共同意志的表现 不是他们各个成员个人的意志和利益的简单相加,更不是个别集团、个别人的任性

如果法只体现统治阶级中某个集团的离开了阶级整体利益的意志,这样的法实际上就是个别人的家规家法或少数人的帮规帮法,马克思说,“法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的个人的恣意横行”。

(2)法是被奉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统治阶级意志并不都表现为法,只有以国家意志表现出来的统治阶级意志才是法。(3)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体现执政阶级意志,但执政阶级意志并非凭空产生,而是由执政阶级生活其中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作为一种有目的的意识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物质关系的反映。因此法便最终决定于构成物质关系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法决定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各个侧面,如物质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状况等,对法都具有作用,其中物质生活方式还具有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法的诸多侧面,如法的产生、特征、本质、作用、价值、发展等许多环节,都决定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此外,历史传统、国家形式、道德、宗教、政治观念、风俗习惯以至国际环境也都能对法产生重大影响。

(二)法的特征

这里所说的法的特征是指法与上层建筑的其他组成部分(如社会道德规范)相比较而体现的特殊性。、法是一种特殊社会规范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关系。社会关系的建立和存在,又是以人们的行为作为条件的。法正是针对行为而设立的社会规范。但法律是经过抽象概括的行为规范,它无须对具体人或事作出具体指引。

和法的社会规范特征相似的还有纪律、宗教等,都是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但法与这些规范相比,还有别的特征。2、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法的制定和认可是法律创制的主要方式。

所谓法的制定,是指国家机关通过立法活动产生新规范。

所谓法的认可,是指国家对既存的行为规则予以承认,赋予法律效力。3、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法律通过法律规则体现,具体的法律规则以授权、禁止和命令的形式规定了权利和义务,法律规则的后果则是对权利和义务的再分配。

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调整主要通过权利义务的设定和运行来实现,因而法律的内容主要表现为权利和义务。、法依靠国家强制力,通过一定程序予以实施 法律的实施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作后盾,那么法律在许多方面就变得毫无意义。违法行为得不到惩罚,法律所体现的意志也得不到贯彻和保障。

国家强制力是指国家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有组织的国家暴力。其它社会规范也有强制力,但不具有国家性,这是法律的一个显著特点。以上是第一节的内容,现在我们来看第二节: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特征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 我国宪法第一条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此相适应,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同社会主义国家本质一样,都是阶阶统治的工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

(二)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的本质是国家意志,同样,社会主义法也是社会主义的国家意志。

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要把工人阶级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即社会主义的法。(三)法的内容是由其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社会主义法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必然反映自己的经济基础,受自己经济基础的制约并为之服务。因此,社会主义法的内容,是由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法,既具有法的一般特征,也具有一切剥削阶级类型的法所不具有的新的特征。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原则、民族平等原则、权利和义务一致性原则。、我国社会主义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特征决定了社会主义法的性质,它必然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相适应并为之服务。“社会主义法”,顾名思义就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因此,我国社会主义法必然要体现社会主义原则。2、我国社会主义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法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4、我国社会主义法体现了权利义务一致性原则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是由国家强制力和广大人民自觉遵守相结合来保障实施的。众所周知,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由于国家的阶级本质不同,法的国家强制性在性质上就迥然有别。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因此,社会主义强制的锋芒是针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以及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的。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的政策

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完成一定时期的任务而规定的活动准则。执政党的政策直接影响甚至指导法律的制定,乃至成为某一具体法律的基本内容。

(一)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的政策的一致性

在我国,共产党的政策与社会主义法的一致性表现是: 1、二者都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2、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3、二者都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 4、二者都是管理国家的方法和手段

(二)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的政策的区别 1.制定机关不同

社会主义法是国家权力机关通过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而党的政策是党的领导机关按照党章规定和程序制定的,不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2.表现形式不同

社会主义法必须是公开的,面向社会公布的具体的行为规范,明确规定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党的政策则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内部”的。虽然政策也有规范性,但一般比较原则,不如法律具体。3.实施的方式不同

社会主义法的实施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任何违法者实施制裁,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而党的政策的实施主要靠宣传教育和党纪来保障,党纪只适用于党内,对党外人员则不能制约。

4.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

社会主义法调整与国家生活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以及公民的权利义务等;而党的政策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比法律要广,它可以通过各个渠道渗透到各个领域。

(三)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政策的密切联系

在我国,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政策存在如下的密切关系: 1.政策是制定法律的直接依据。2.法是贯彻政策的重要工具。

3.社会主义法对共产党的政策有制约作用。

(四)应当克服的两种倾向

在理解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的政策的关系时,我们必须以辩证的方法加以分析,反对两种倾向:

一种是“对立论”; 另一种倾向是“等同论”。

前者把党的政策和法律分割开来,对立起来,否认党的政策对法的指导。这会导致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否定,从而也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后者则认为政策就是法律。这必然会有损法律的权威,导致法律虚无主义思想的泛滥。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和法律体系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规范

为什么说法律规范不等于法律条文? 什么是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法律规范是构成法的“细胞”。一国的法就是该国全部法律规范的总和。(一)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任何一个法律规范都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 1.假定

或称之为适用条件部分。一个法律规范并非在任何条件下和任何情况下都能适用。适用某一法律规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或出现一定的情况。凡是规定何种条件或情况下可以适用该规范的那个部分,就是法律规范的适用条件部分。2.处理

即行为规则本身,或称之为行为模式部分。行为模式部分是法律规范的核心,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种模式和标准,即允许、禁止或要求主体作一定的行为或不作一定的行为。3.制裁

法律后果是指主体的行为符合或违反该规范行为模式部分的要求将会产生的结局即法律后果。

这种法律后果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性的法律后果,即这种行为将得到法律的认为,保护乃至奖励,另一类是消极性的后果,即这种行为将得不到法律的承认、保护,有时甚至要予以撤销或制裁。

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文字,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内涵的意思表示。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不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一般而言,法律规范由多个法律条文组成。

试用以下实例分析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的区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二)法律规范的分类

法律规范是用以调整社会关系的。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法律规范的多样性。把多种多样的法律规范,根据一定的标准加以分类研究,有助于对法律规范性质、内容和特点的了解,这对正确制定和实施法律是很有意义的。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规范,根据对主体的要求的性质,法律规范可以分为: 1.授权性规范

授权性规范是授予主体某种权利的法律规范。它即不规定主体必须作某种行为,也不规定主体不得作某种行为,而是赋予主体作或不作某种行为的可能性,至于是否作或不作这种行为,由主体自行抉择。表述这类规范多用“有权”、“可以”、“得”等字样。2.义务性规范

义务性规范是规定主体必须作某种行为的规范。法律条文中多有“义务、必须、应当”等字样。3.禁止性规范

禁止性规范是规定主体不得作某种行为的规范。多有“禁止、不得、不准”等字样。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法律体系的概念 什么是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各个法律部门的现行法律规范所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根据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对象的性质以及调整方法的不同,法律规范可划分为若干个法律部门,这些法律部门互相配合和协调一致,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法律体系。

(二)法律部门的构成

根据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通常是把调整同一类性质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划分为一个法律部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法律部门构成: 1、宪法 2、行政法 3、经济法 4、民商法 5、劳动法 6、环境法 7、诉讼法 8、刑法 9、军事法

第四节 社会主义法的创制和实施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 什么是社会主义法的创制? 社会主义法的创制,又称为社会主义法的制定,也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立法,它是指我国国家机关依照其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文件以及认可法律规范的活动。

社会主义法创制的体制和程序

(一)立法体制

社会主义法的创制体制是指有关法的创制的权限划分所形成的制度。

社会主义法的创制体制的核心是立法权限的划分。我国于 2000 年 3 月 15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将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权限划分如下: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它法律;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2)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组织起草。国务院有关部门认为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应当向国务院报请立项;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3)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军事法规。

中央军事委员会各总部、军兵种、军区,可以根据法律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军事法规、决定、命令,在其权限范围内,制定军事规章。

(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5)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自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6)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7)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决定,制定法规,在经济特区范围内实施。

(二)立法流程

社会主义法创制的程序,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或其他法律规范的步骤和方法。它通常包括四个步骤:

提出法律议案;审议法律草案;通过法律;公布法律。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实施

法的制定和生效之后,就存在着实现的问题,也就是法的实施。社会主义法的实施是指社会主义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和实现。社会主义法的实施,主要包括法的执行、法的遵守和法律监督。(一)法的执行 法的执行,简称执法,从广义上说,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实施法律的活动。从狭义上说,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我们在此采用广义的解释,即包括行政执法和司法 行政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包括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行使行政管理的过程中,组织贯彻和实施宪法和法律的活动。行政执法原则:(1)依法行政原则。

它要求执法主体的设立及其职权的设定必须有法律依据,执法行为必须合法,执法程序必须符合法律要求。(2)执法合理原则

它要求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必须符合立法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尊重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尽可能考虑公民的便利,做到适宜、适当、合理、公正。(3)执法效率原则

它要求行政机关在对社会实行组织和管理的具体活动中,做到迅速、及时、准确、有效。

(二)司法,是指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其特征:

一是主体为国家的司法机关

在我国,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国家司法权(审判权和检察权)。二是职权法定

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案件,只有司法人员才能行使司法职权,其他任何机关、组织、个人无权行使。三是程序法定

司法机关处理案件必须依法定职权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不得违反法定程序办案。

四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司法机关依法作出的各种裁判一经生效,对有关当事人就具有法律约束力,必须切实执行,如果拒不执行判决或裁定,司法机关可依法强制执行 司法的基本要求

司法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及时”。(二)法的遵守 1、守法

(1)守法的含义 社会主义法的遵守,通常称之为法的遵守,是指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单位和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严格依法办事。(2)守法的基本要求

①在主体上,要求一切组织和一切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

不仅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集体组织和全体公民都要守法,而且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组织、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也必须守法。②在范围上,要求遵守国家机关制定的所有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③在内容上,要求正确享用法定权利,切实履行法定义务,与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2、违法

(1)违法的含义

违法是相对守法而言的,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公民因违反法律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遭受破坏,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2)违法的构成

违法应当包括下列条件:

①侵害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其具体表现可能是物质的,如国家、集体对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公民的财产权等;也可能是非物质的,如公民的人身权和知识产权等。

②行为人具有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及其由这种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单纯的思想或意识活动,并不能构成违法。

③违法的主体必须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

④行为人在主观上是出于故意或过失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试分析本案中村民谢某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 “要与干警同归于尽”村民抗法被拘留

村民钏某擅自建房,国土局作出处罚,责令其拆除。钏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一审判决维持被告的行政行为。但钟某仍不拆除,国土局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同村村民谢某煽动群众围攻执行人员,扬言要与干警同归于尽而使执行受阻。法院当场作出对谢某实施拘留和处罚的决定。村民谢某违法行为构成的四要件: 违法行为侵害客体

违法行为以及该行为造成的后果 违法主体的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 行为人的主观上心理状态(3)违法的类型

按照违法行为的具体性质、危害程度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的不同,违法行为可分为:

①刑事违法 ②民事违法 ③行政违法 ④经济违法 ⑤违宪、法律制裁 来看个案例: 1999 年 7 月,村民钟某擅自在人行道建房,国土局对钟某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其自行拆除。钟某不服 , 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作出维持被告行政行为的一审判决。但钟某仍不自觉拆除,国土局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中,同村村民谢某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围攻执行人员 , 并扬言要与干警同归于尽,致使执行受阻。法院当场作出对谢某实施拘留和处罚的决定。此案如何判决的 , 请看幻灯

实施违法行为的责任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国家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对其实施相应的法律制裁。

法律制裁包括: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二)法的监督

社会主义法的执行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及时,那么一旦法的执行出现偏差如何处理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便要加强社会主义法的监督才能使法的执行完全地正确、合法、及时。

社会主义法的监督,是指中国共产党,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依法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1)执政党的监督 ①执政党监督的含义

中国共产党的法律监督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法律监督体系中的关键。②执政党监督的方式

第一,党通过对国家机关的领导,发挥党对国家机关各项工作的监督作用。党对国家机关的领导包括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领导,其中包括党对国家机关执行职务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保证国家机关执行和遵守法律。第二,党对党员的监督。

党对党员进行监督的具体形式: 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保证每个党员和各级党组织都在政治上、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是通过国家机关的党组织,对所在机关的党员和党员干部实行监督; 三是通过党的纪检部门,对在执行职务过程中违法乱纪的党员给予严肃的党纪处分,对违反行政法和触犯刑律的,建议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2)国家机关的监督 国家机关的监督包括: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和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律监督,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法的创制和实施活动的合法性的监督。

行政机关的法律监督包括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机关、政府各部门之间以及行政机关对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执行和遵守法律、法规等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包括检察监督和审判监督。

社会监督是社会力量对法的创制和实施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所进行的监督。它与国家机关监督密切相关,相辅相成,是我国法律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

社会组织的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等。

社会组织监督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等人民团体以及群众性的专门性、学术性团体所进行的监督,形式主要是建议、批评、申诉、控告和举报等。新闻舆论的监督,主要是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经过自己的调查和了解,将行政执法和司法过程中出现的违法失职行为和不公正现象公之于众,督促有关机关对此予以纠正。人民群众的监督可以采用各种形式进行,如向国家机关的信访人员和机关写信面谈或向有关国家机关建立的举报中心举报;直接向司法机关和其他机关申诉、控告等,同时,各级干部还可直接同群众见面,举行现场办公会,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思考题:、法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 2、法律规范包括哪些要素?、我国社会主义守法有哪些要求?、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监督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章 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目的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邓小平法制理论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完整准确地理解其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自觉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自觉地贯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针;明确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基本方略的含义和重要意义,自觉地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而不懈努力奋斗。主要内容:

一、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必要性 和重要性

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四、以德治国,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重点难点:

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内涵

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四、法治与德治的联系和区别

五、怎样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民主法制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实行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同志是我党第二代领导核心,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励精图治,拨乱反正,对祖国的前途充满着信心。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掌握邓小平有关法制的基本理论,明确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作为我国立法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树立为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而贡献力量的思想信念。

第一节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法治”与“人治”都是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基本方法,邓小平在科学地总结国际国内历史经验教训和比较

“法治”与“人治”孰优孰劣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述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邓小平从总结国内国际历史经验教训的高度强调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邓小平从比较“法治”与 “人治”孰优孰劣的高度强调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邓小平从保证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高度强调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邓小平从社会主义本质内在要求的高度强调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和两手抓的战略思想

1978年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十六个字是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的完整的指导方针,包括了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所谓“有法可依”是对立法工作提出的要求,它要求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领域都要纳入法律的轨道,都要有法律,都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条件。

所谓“有法必依”是对守法提出的基本要求,它要求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党派、武装部队,以及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都要严格遵守法律,都要严格依法办事。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对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要严格、严肃执法,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执法权力,尽职尽责地坚决打击和制裁一切违法犯罪行为。因此,“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关键。

(二)两手抓的战略思想

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要有两手,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这是邓小平一贯坚持、反复强调的战略思想。这种战略思想,深刻阐明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辩证关系,也就是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它们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同时也强调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保障,确定了法制建设在整个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法制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离开法制建设的现代化建设是片面的、没有可靠保证的。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的重要意义在于:

第一,只有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才能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够保障良好的社会秩序。

第二,只有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才能有效地调节经济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加强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和宏观调控,保障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三,只有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才能有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保障和促进科学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

二、加强立法,健全法律制度

立法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执法和守法的前提条件。

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就指出:“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应当如何进行立法呢?邓小平进一步指出:“要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有的法规地方可以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过的法律。”,“现在立法的工作量很大,人力很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立法工作总的指导精神是“有比没有好、快搞比慢搞好”。

从五届人大以来的立法状况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立法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也明确地提出了“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二○一○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任务和立法目标。

三、坚持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邓小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邓小平曾指出:“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

这一法治思想,具体地说,包括两个方面:

一、权利和义务平等。是公民不分性别、民族、种族、职业等,一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坚决反对特权。

二、责任平等。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它要求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以同一法定标准对待一切公民。因此,邓小平指出,不管什么人即使是担任高级领导职务的,只要他确实违反了法律、触犯了刑律,都应依法严肃处理。

下面是一段视频,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论述,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四、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邓小平认真总结了我国法制建设的历史经验,多次强调要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指出:

“不管谁犯了法,都要由公安机关依法侦查,司法机关依法办理,任何人都不许干扰法律的实施,任何犯了法的人都不能逍遥法外。”

五、加强司法机关和司法队伍建设

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司法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邓小平极端重视司法机关和司法队伍的建设。早在1980年的时候,他就尖锐地指出:“现在,警察不够,警官更不够,法院院长、法官、律师、检察官、审判员都缺乏。”他还特别指出,政法干部

“除了必须通晓各项法律、政策、条例、程序、案例和有关的社会知识以外,特别要求大公无私、作风正派”。

六、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根本问题是教育人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严格、严肃执法固然是法律的实施,组织和个人自觉守法同样也是法律实施的重要方式。所以,法制建设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其根本问题是教育人自觉地遵守法律。邓小平多次强调

“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

第三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一)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它一方面要求必须有调整各种行为的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另一方面要求法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具有崇高权威,市场经济活动必须依法进行。

(二)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依法治国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专制向民主过渡,人治向法治过渡,这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同资本主义的“依法治国?quot;尽管在形式上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本质是不同的。

同时,依法治国也是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需要。

(三)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历史经验表明,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保持国家稳定、长治久安,最根本最可靠最有效的办法是实行法治。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规范性、强制性等特点和优点,它的作用是长久的、普遍的、有效的。它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是保护人民、惩治腐败、打击犯罪的有力武器。所以,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二、依法治目蒲诤捌涮氐?br>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们先考虑一个问题:“法制”等于“法治”吗?

(一)“法制”与“法治”

我国法学界长期以来存在着法制与法治混用的现象,似乎有意回避“法治”一词。

1、法制

法制一词古已有之。古代著名的法学家商鞅曾说到:

“民众而奸邪生,故立法制,为度量,以禁止。„„法制不明,而求民之行令也,不可得也。”

当前许多人对“法制”有比较清楚的理解,认为:

“法制”就是法律制度。

2、法治

在讨论这个词的时候,我们先来看看法治一词的来源。

“法治”一词,中国古代使用较少。中国最早使用法治一词的是梁启超,他曾经以“人治主义”和“法治主义”区分和概括儒家和法家学说。

西方最早使用法治一词并给予科学定义的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

“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

近代意义的法治,以民主政治为前提,意味着法律要体现统治阶级大多数成员的意志,同时是全社会必须服从的普遍守法原则。

3、小结: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法制”与“法治”的区别。(1)法制:法律制度之简称,起法律调整作用的实体工具;法治:要求政治民主,是治国的重大方针。

(2)法制:与国家政权相伴而生,有国家就有法制;法治:与民主政治相伴而生,有国家、法制不一定有法治。

(3)法制:静态;法治:动态。

总之,法制,通常理解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即一国或一地区法律上层建筑的整个系统。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主要是指应该依据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的指导原则,而不是依据某个人的意愿作为指导国家的原则。有了较完备的法律制度,但却出现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的现象,仍旧不是法治,而是人治,所以有了法律制度的国家,也不一定是法治国家,只有依法管理国家的公共事务和各个环节,把国家的行政权力纳入法制轨道,才是真正的法治国家。但“法治”与“法制”又有很多相同之处,例如它们都是以法律为核心内容,都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都受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制约,都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并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等等,但总体来讲,“法治”的内涵要比“法制”大得多。

(二)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第一次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界定了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1999年宪法修正案对此作了明确规定。先来看视频:

可以看出,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为: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首先,我国的依法治国,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依法治国。

其次,我国的依法治国,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依法治国。

再次,我国的依法治国,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的依法治国。

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一)共产党是我国法治国家的领导核心

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特征和优势。坚持、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关键所在。

(二)保障人民民主是我国法治国家的政治目标

人民民主是法治的前提、基础和核心内容,法治是人民民主的体现和保障。因此,必须使人民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用制度和法律来保障人民民主的实现。

(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法治国家的经济根基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最重要特征。确认、维护和保障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维护、巩固和发展作为经济制度基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因此,法治要保障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四)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是我国法治国家的理论基础

我们要坚持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制度,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必须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特别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而保证我国法制建设的正确方向和依法治国战略任务的顺利实现。

(五)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监督和制衡机制是我国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

执政党与国家权力机关之间,执政党与政府之间,公检法之间,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企业组织之间,领导与个人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都应建立正常的法律关系,建立并正常运行科学有效的权力监督和制衡机制,防止滥用权力,反对腐败。

总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艰巨的系统的社会工程,这个工程,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具备多种条件,通过多种途径才能实现。当前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第一,要继续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特别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第二,要严格执法,不断加大执法的力度。

第三,要公正司法,继续改革和完善司法制度。

第四,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法和司法队伍。

第五,要继续深人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首先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

第四节 以德治国,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1月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要把道德建设、德治、以德治国同法制建设、法治、依法治国结合起来。这是江泽民同志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论断。

一、以德治国的基本内涵

“德”字原意为正道而行,也有心中有所得的意思。后来与“道”合起来使用。这时的“道德”是专指做人的道理,并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据此,对“德治”或

“以德治国”我们可以理解为:统治者靠“德化”、“礼教”来治理国家,进行统治的一种治国方略。

江泽民同志提出实行“德治”、“以德治国”是对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为政以德”、“以德去刑”治国方略的批判继承和借鉴。历史上儒家所说的“为政以德”的“德”是封建道德,“为政”是维护封建统治,江泽民同志所说的“以德治国”的“德”是社会主义道德,治理的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二者既不能等同,也不能混淆。

二、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联系和区别

1、二者的联系

法治与德治,历来是治理国家的两种根本手段,二者缺一不可,共同对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发挥重要作用。这是由法律和道德的共性、共同的功能和性质决定的。

法律与道德都是社会规范的表现形式,都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都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有着大体相同的内在价值和内容,都把实现正义、秩序和人类生活的幸福作为自己的终极目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法律与道德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反映,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本质和方向。这是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内在联系的根本点,它们的目标和使命是完全一致的。

2、二者的区别

第一,二者范畴不同。

法律、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道德、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

第二,二者调整范围不同。

法律的调整领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法律重在关注人们的外部行为的合法性,对人们行为的动机、内心世界的调整却很有限。而道德、德治主要是调整人们的行为动机、内心世界,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第三,二者强制方式不同。

法律、法治的贯彻执行主要靠国家权力的力量,靠国家强制力保证。而道德、德治则是靠人们的内心的信念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保证其贯彻执行。

法治与德治的这些区别是由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决定的。法律与道德无论是在产生的条件和方式上、表现形式上、评价作用上,还是在调节社会关系的功能上、适用范围上、主体与规范之间的关系上以及鲜明性和不明确性上、对现有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态度上、统一性和多样性上等等方面都有许多不同。

三、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大力推进以德治国

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一样,也是一项艰巨的、系统的社会工程。当前,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的力度:

第一,要按照 “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使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党的最高之“德”。

第二,要加大反腐败力度,严惩腐败分子。

第三,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正气,对那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里装着广大人民群众、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要积极宣传、大力表彰和鼓励。

第四,要在普遍开展法制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道德教育。

第五,要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同时,建立健全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本章小结

1、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它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它是国际国内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它是保证国家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尊重和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需要。

2、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立法,完善法律制度;坚持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党委要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加强司法机关和司法队伍建设;法制建设的根本问题是教育人,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3、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4、实行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在于: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5、我国依法治国的主要特点是: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依法治国;是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依法治国;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的依法治国。我国的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

6、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是,共产党是我国法治国家的领导核心;保障人民民主是我国法治国家的政治目标;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法治国家的经济根基;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是我国法治国家的理论基础;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监督和制衡机制是我国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

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要继续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就要严格执法,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依法行政,防止滥用权力;就要公正司法,继续改革和完善司法制度;就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法和司法队伍,提高执法和司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就要继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干部和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8、所谓 “德治”、“以德治国”是指统治者(领导者)依靠“德化”“礼”来治理国家,进行统治的一种治国方略。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德治与法治在范畴上、调整范围上和强制方式上有所不同。在全面推进法治、依法治国、法制建设的同时,要大力推进德治、以德治国、道德建设,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可偏废。

▲思考题:

1、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2、如何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及其重大意义?

▲课堂案例讨论

▲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因索贿受贿544万余元、行贿8万元、巨额财产161万余元不能说明合法来源被判处死刑,于

2000年3月8日执行。在前往刑场的刑车上,胡长清不无自嘲地对法警说:“我可以载入史册了,因为我是建国以来被判死刑的最高级干部。”

然而胡长清并非生来贪婪放纵。他的早年岁月、他的人生搏击与他后来的疯狂敛财攫色的劣行,有着强烈的反差。在即将执行死刑前夕,胡长清谈起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演变,感慨系之,声泪俱下,痛悔不已„„ 问:

1、胡长清堕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此案的基本教训是什么? 第三章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案

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内容,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及各国家机关的主要职责,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权利义务观念。主要内容:第一节 宪法概述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节 我国的国家机构

教学重点:

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第一节 宪法概述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说到宪法,大家感到并不陌生,因为我们平时经常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母法等等。那么如何完整的表述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怎样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呢? 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因为宪法的内容中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即宪法的内容具有根本性。

(一)宪法内容的根本性 1、宪法的基本内容

根本制度,即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基本经济制度、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与活动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根本任务,即根据邓小平理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些问题都是立国之本。而普通法律所规定的内容,只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重要问题。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在这里还有必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国体与政体。

国家性质即国家的阶级本质,通常称为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权组织形式,通常称为政体,是指根据统治阶级所确定的原则,具体组成并代表国家系统地行使权力,以实现阶级统治任务的国家组织体系。国家性质决定政权组织形式,政权组织形式又体现国家性质,因此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是国体的体现;两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二)宪法效力的最高性

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普通法律 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普通法律的内容与原则不得与宪法的内容及原则相抵触,否则该普通法律全部无效或抵触的部分无效。我国宪法规定,本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2、宪法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的效力

宪法的效力不仅高于普通法,而且高于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3、宪法是任何组织和个人活动的根本准则

我国宪法序言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三)宪法修改程序的严格性 1、宪法的修改程序

由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所以其制定和修改程序及通过的要求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同意才能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只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宪法稳定的意义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规定的是国家的基本制度和人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应保持相对稳定。

如果变化过于频繁,可能会造成社会不稳定。但如果亘古不变,则会阻碍社会的进步。

宪法的修改应当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有步骤、稳妥进行。

关于宪法的历史发展,我们就不再讲解,下面请大家看两段视频,以便了解我国建国后宪法的产生及现行宪法的结构。视频:建国后的四部宪法 视频: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

下面看第二个大问题,这实际上是教材中第二节第二个大问题的一个层次。

二、我国的选举制度

(一)我国选举制度的主要原则 我国选举制度的原则有六项: 1、普遍性原则 2、平等性原则、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 4、无记名投票原则 5、监督原则、物质帮助原则 下面一项一项来看: 1、普遍性原则 普遍性原则,即选举的普遍性是指一个国家内享有选举权的公民的广泛程度。具体地说,是指在一个国家内,所有具有选举权的达到一定年龄的公民,不论其政治属性、社会属性等因素,都享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

在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的基本条件有三个:具有中国的国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年满 18 周岁;依法享有政治权利。至于居住条件,我国未加以限制。但是我国法律规定“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平等性原则平等性原则,即选举权的平等性是指每个选民在每次选举中只能在一个地方并只能享有一个投票权。人民解放军单独进行选举,选举办法另订。不允许任何选民因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的不同,而在选举中允许某些公民享有特权或对某些公民加以限制或歧视。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1)我国间接选举的范围

由下一级国家代表机关或者由选民投票选出的代表(或选举人)选举上一级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是间接选举。

我国现阶段间接选举的范围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我国直接选举的范围

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是直接选举。

我国现阶段直接选举的范围包括: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视频

4、无记名投票原则

无记名投票原则是指选民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写选票并且投票,而不署自己的姓名,不向他人公开自己的意图的原则。

我国法律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选民如果是文盲或者因残疾不能写选票的,可以委托他信任的人代写。”、监督原则

主要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接受原选民或选举单位的监督。6、物质帮助原则

指国家从物质上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的实现。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学习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思考两个问题: 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什么是国家结构形式,它有那些类型?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

所谓国家结构形式就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体和局部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相互关系所采取的外部总体形式。

(二)国家结构形式的类型

国家结构形式可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

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不具有独立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国家结构形式。在单一制下,国家只有一部宪法,全国只有一个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设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公民具有统一的国籍,各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均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不能脱离中央而独立,国家整体是代表国家进行国际交往的唯一主体。

复合制国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某种独立性的成员单位(州、共和国)联合组成的联邦国家或国家联盟的国家结构形式。根据成员单位独立性的强弱,复合制又可分为邦联制和联邦制等形式。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三)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建立单一制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的表现如图所示。

(四)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讲这个问题之前,请大家先看一段视频 1、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

(1)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2)民族区域自治必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3)民族自治机关依法行使广泛的自治权 2、民族自治机关的设置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可以看出,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不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只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四、特别行政区

(一)特别行政区的定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区域。

(二)特别行政区的特征、特别行政区是我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特别行政区政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级地方政权,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2、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特别行政区政府由当地人组成,除外交、国防由中央统一管理外,可以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即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特别行政区现行的法律基本不变。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但不享有国家主权,即没有外交权和国防方面的权力,也不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特别行政区可以在相当长的期限内保留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依照法律规定,我国特别行政区在相当长的期限内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生活方式可以保留。

1997 年 7 月 1 日,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根据香港基本法的规定,建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1999 年 12 月 20 日我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建立了第二个特别行政区政府,实行“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首先请大家考虑一问题——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是什么?

一、政权组织形式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 政权的组织形式也称为政体,是根据统治阶级所确定的原则,具体组成并代表国家系统地行使权力,以实现阶级统治任务的国家组织体系。

(二)政权组织形式的类型 政权组织形式可分为两种类型: 1、君主制

其中主要有君主专制制和君主立宪制两种形式。2、共和制

主要有总统制、议会制、委员制三种形式。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民代表,组成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受它监督,向它负责,人大常委会向本级人大负责,人大向人民负责。

(二)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长

依次是刘少奇、朱德、叶剑英、彭真、万里、乔石、李鹏。

(三)历届人民代表大会的提案概况

(四)历届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概况

现在我给大家出几道练习题,帮助大家理解这节课的内容: 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C)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中央委员会 2、如果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或由以下哪一比例以上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提议,可临时召开全国人大代表会议(D)

A、1 ∕ 2 B、1 / 3 C、1 / 4 D、1 / 5 3、全国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为(C)

A . 3 年 B . 4 年 C . 5 年 D . 6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得担任下列哪些机构的职务(ACD)A .国家行政机关 B .人民团体 C .审判机关 D .检察机关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公民的概念: 通常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公民与人民在概念上有什么不同。

公民与人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概念的属性、概念所指的范围等都是不同的。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依照宪法规定享有的人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权益。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以下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 1、平等权 2、人身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 4、宗教信仰自由、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 6、社会经济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 下面分别来看: 1、平等权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基本原则。其基本精神是:凡我国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行为,都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犯罪行为也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制裁;任何公民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2、人身自由权

(1)公民人身自由的含义

公民的人身自由是公民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享有其他权利的先决条件,它包括生存权和自由权。

(2)公民人身自由的主要内容

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第一,人身自由权

即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第二、人格尊严

即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第三、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住宅。第四、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即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国家安全部门、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侵犯公民的上述人身自由权利构成犯罪的,应当受到刑事制裁。下面我们分析一个案例,看看在这个案例中女大学生杨某及其父亲的哪项宪法权利受到了侵害。

不坐我车打你头破血流

女大学生杨某因和父亲拒乘一辆满员中巴车,自己被打一耳光,父亲被打得头破血流,额部缝了 5 针。据证人说,他当时看到 3 名男子将杨某打倒在地,并在其头上连踹十几脚后离开。然后打人者中年纪较大者又返回,在杨某头上狠踢几下。旁边的年轻女孩上前拦阻,也遭此人毒打。打人者随后跳上中巴车离去。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杨某与其父的人身权受到严重伤害,应对加害人绳之以法。3、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自由和权利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是政治权利,含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是政治自由,含言论出版自由、集会结社自由和游行示威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这是公民参加管理国家事务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的主人翁地位。我国法律规定,凡年满 18 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2)政治自由

这是公民表达个人见解和意愿,进行正常社会活动,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基本权利。但公民的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否则不仅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反而要受到法律的制裁。4、宗教信仰自由

请看一段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视频,通过这段视频,希望大家能搞清楚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含义。、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1)监督权

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2)取得赔偿权

由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社会经济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劳动权

即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工作并取得相应报酬的权利。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和途径,创造劳动就业的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保障劳动权利的实现。(2)休息权

即劳动者为保护身体健康和提高劳动效率而休养生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保障劳动者休息权利的实现。(3)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并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不降低。(4)物质帮助权 即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建立待业保险、养老保险、社会救济、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制度,以保障公民享有和行使这一权利。7、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少年和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并保障公民享有和行使这些权利和自由。、妇女、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

我国宪法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依法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的政策。同时宪法还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实行计划生育是男女双方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儿童和老人;对虐待儿童和老人,以及拐卖妇女和儿童的犯罪,依法严厉惩处。

(三)行使权利的原则

关于这个问题请大家看一段视频。下面来看第三节的第二个大问题: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这是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之一。国家的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证。全体公民必须自觉履行这一义务,坚决反对任何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二)遵守宪法和法律,尊重社会公德

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和反映,遵守宪法和法律就是尊重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尊重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需要。所以,每个公民都应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社会公德,与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破坏社会公德的行为作斗争。

(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这是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需要,任何公民不得为一己私利或小集团的利益而有损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如果危害国家安全,给国家利益造成损害,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也是维护国家独立和安全的需要,是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卫人民的幸福生活的需要。所以,每一个公民都必须自觉地依法履行这一光荣义务和神圣职责。(五)依法纳税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民依法纳税,对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保证国家经济建设资金的需要,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每个公民应自觉遵守和执行国家税收法规和政策,与偷税、漏税、抗税的违法行为作斗争,以维护国家的利益。第四节 我国的国家机构

一、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一)国家机构的定义

国家机构是指统治阶级为了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有联系的国家机关的总称。

(二)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1、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它是党的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在国家制度上的体现。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具体表现是:(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3)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宪法的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精神,正确地解决了人民与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中央国家机关与地方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既发扬了民主,又保证了国家机构的集中统一。民主是集中的基础,集中是民主的表现。、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它是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最重要的基本原则。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和维护宪法与法律。我国国家机构是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建立起来的。它们必须执行、遵守宪法和法律,必须依法办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宪法和法律,都要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追究。3、群众路线的原则 依靠人民群众,联系人民群众,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是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重要原则和根本宗旨。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处理国家事务中,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勤政廉洁,当好人民的公仆。、精简和效率的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当前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和要求,就是按照这一原则精简机构,提高效率,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的需要。

二、国家机构的组织系统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

它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组成和任期

它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人民解放军选出的代表组成,每届任期 5 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3、职权

它行使的职权是: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监督宪法的实施;选举、决定和罢免最高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决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改变或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制;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问题以及应当由它行使的其他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它由全国人大选出的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组成,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可以连选连任,但是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它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职务。

它行使的职权是:解释宪法和法律,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审查和监督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和合法性;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家预决算的部分调整方案;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决定任免由全国人大任免之外的最高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决定任免驻外全权代表和批准、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规定军人、外交人员和其他专门衔级制度;规定和决定授予国家勋章、荣誉称号;决定特赦;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决定全国总动员或局部动员和戒严以及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我国国家元首制度的特点

国家主席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结合行使国家元首权。2、我国国家主席的产生和任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 45 岁的我国公民可以被选为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家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3、我国国家主席的职权

国家主席的职权是:对外代表国家,接见外国使节,根据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等;对内提名国务院总理人选,根据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领导人员,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戒严、战争状态和动员命令等。

(三)国务院、国务院的性质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2、国务院的组成及任期

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实行总理负责制。国务院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的职权

国务院行使的职权有: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命令;规定行政措施;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议案;对所属各部、委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实施统一领导和监督;领导和管理经济、国防、民政、文教、卫生、民族事务等项工作;管理对外事务以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授予的其他职权。

(四)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全国武装力量的领导机关。它由主席、副主席、委员组成,实行主席负责制。中央军委主席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其他组成人员由军委主席提名,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决定,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其职权在我国国防法中作了明确规定。下面请同学们考虑这个问题:

下列国家机关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有(ABD)A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C .中央军委主席 D .国务委员 思考题:、为什么说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如何正确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第三章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案 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内容,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及各国家机关的主要职责,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权利义务观念。主要内容:第一节 宪法概述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节 我国的国家机构

教学重点:

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第一节 宪法概述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说到宪法,大家感到并不陌生,因为我们平时经常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母法等等。那么如何完整的表述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怎样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呢? 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因为宪法的内容中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即宪法的内容具有根本性。

(一)宪法内容的根本性 1、宪法的基本内容

根本制度,即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基本经济制度、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与活动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根本任务,即根据邓小平理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些问题都是立国之本。而普通法律所规定的内容,只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重要问题。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在这里还有必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国体与政体。

国家性质即国家的阶级本质,通常称为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权组织形式,通常称为政体,是指根据统治阶级所确定的原则,具体组成并代表国家系统地行使权力,以实现阶级统治任务的国家组织体系。国家性质决定政权组织形式,政权组织形式又体现国家性质,因此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是国体的体现;两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二)宪法效力的最高性

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普通法律 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普通法律的内容与原则不得与宪法的内容及原则相抵触,否则该普通法律全部无效或抵触的部分无效。我国宪法规定,本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2、宪法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的效力

宪法的效力不仅高于普通法,而且高于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3、宪法是任何组织和个人活动的根本准则 我国宪法序言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三)宪法修改程序的严格性 1、宪法的修改程序

由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所以其制定和修改程序及通过的要求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同意才能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只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宪法稳定的意义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规定的是国家的基本制度和人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应保持相对稳定。

如果变化过于频繁,可能会造成社会不稳定。但如果亘古不变,则会阻碍社会的进步。

宪法的修改应当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有步骤、稳妥进行。

关于宪法的历史发展,我们就不再讲解,下面请大家看两段视频,以便了解我国建国后宪法的产生及现行宪法的结构。视频:建国后的四部宪法 视频: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

下面看第二个大问题,这实际上是教材中第二节第二个大问题的一个层次。

二、我国的选举制度

(一)我国选举制度的主要原则 我国选举制度的原则有六项: 1、普遍性原则 2、平等性原则、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 4、无记名投票原则 5、监督原则、物质帮助原则 下面一项一项来看: 1、普遍性原则 普遍性原则,即选举的普遍性是指一个国家内享有选举权的公民的广泛程度。具体地说,是指在一个国家内,所有具有选举权的达到一定年龄的公民,不论其政治属性、社会属性等因素,都享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

在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的基本条件有三个:具有中国的国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年满 18 周岁;依法享有政治权利。至于居住条件,我国未加以限制。但是我国法律规定“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平等性原则平等性原则,即选举权的平等性是指每个选民在每次选举中只能在一个地方并只能享有一个投票权。人民解放军单独进行选举,选举办法另订。不允许任何选民因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的不同,而在选举中允许某些公民享有特权或对某些公民加以限制或歧视。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1)我国间接选举的范围

由下一级国家代表机关或者由选民投票选出的代表(或选举人)选举上一级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是间接选举。

我国现阶段间接选举的范围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我国直接选举的范围

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是直接选举。

我国现阶段直接选举的范围包括: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视频

4、无记名投票原则

无记名投票原则是指选民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写选票并且投票,而不署自己的姓名,不向他人公开自己的意图的原则。

我国法律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选民如果是文盲或者因残疾不能写选票的,可以委托他信任的人代写。”、监督原则

主要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接受原选民或选举单位的监督。6、物质帮助原则

指国家从物质上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的实现。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学习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思考两个问题: 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什么是国家结构形式,它有那些类型?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

所谓国家结构形式就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体和局部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相互关系所采取的外部总体形式。

(二)国家结构形式的类型

国家结构形式可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

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不具有独立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国家结构形式。在单一制下,国家只有一部宪法,全国只有一个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设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公民具有统一的国籍,各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均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不能脱离中央而独立,国家整体是代表国家进行国际交往的唯一主体。

复合制国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某种独立性的成员单位(州、共和国)联合组成的联邦国家或国家联盟的国家结构形式。根据成员单位独立性的强弱,复合制又可分为邦联制和联邦制等形式。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三)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建立单一制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的表现如图所示。

(四)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讲这个问题之前,请大家先看一段视频 1、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

(1)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2)民族区域自治必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3)民族自治机关依法行使广泛的自治权 2、民族自治机关的设置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可以看出,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不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只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四、特别行政区

(一)特别行政区的定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区域。

(二)特别行政区的特征、特别行政区是我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特别行政区政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级地方政权,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2、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特别行政区政府由当地人组成,除外交、国防由中央统一管理外,可以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即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特别行政区现行的法律基本不变。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但不享有国家主权,即没有外交权和国防方面的权力,也不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特别行政区可以在相当长的期限内保留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依照法律规定,我国特别行政区在相当长的期限内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生活方式可以保留。

1997 年 7 月 1 日,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根据香港基本法的规定,建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1999 年 12 月 20 日我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建立了第二个特别行政区政府,实行“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首先请大家考虑一问题——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是什么?

一、政权组织形式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 政权的组织形式也称为政体,是根据统治阶级所确定的原则,具体组成并代表国家系统地行使权力,以实现阶级统治任务的国家组织体系。

(二)政权组织形式的类型 政权组织形式可分为两种类型: 1、君主制

其中主要有君主专制制和君主立宪制两种形式。2、共和制

主要有总统制、议会制、委员制三种形式。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民代表,组成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受它监督,向它负责,人大常委会向本级人大负责,人大向人民负责。

(二)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长

依次是刘少奇、朱德、叶剑英、彭真、万里、乔石、李鹏。

(三)历届人民代表大会的提案概况

(四)历届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概况

现在我给大家出几道练习题,帮助大家理解这节课的内容: 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C)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中央委员会 2、如果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或由以下哪一比例以上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提议,可临时召开全国人大代表会议(D)

A、1 ∕ 2 B、1 / 3 C、1 / 4 D、1 / 5 3、全国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为(C)

A . 3 年 B . 4 年 C . 5 年 D . 6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得担任下列哪些机构的职务(ACD)A .国家行政机关 B .人民团体 C .审判机关 D .检察机关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公民的概念: 通常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公民与人民在概念上有什么不同。

公民与人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概念的属性、概念所指的范围等都是不同的。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依照宪法规定享有的人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权益。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以下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 1、平等权 2、人身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 4、宗教信仰自由、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 6、社会经济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 下面分别来看: 1、平等权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基本原则。其基本精神是:凡我国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行为,都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犯罪行为也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制裁;任何公民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2、人身自由权

(1)公民人身自由的含义

公民的人身自由是公民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享有其他权利的先决条件,它包括生存权和自由权。

(2)公民人身自由的主要内容

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第一,人身自由权

即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第二、人格尊严

即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第三、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住宅。第四、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即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国家安全部门、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侵犯公民的上述人身自由权利构成犯罪的,应当受到刑事制裁。下面我们分析一个案例,看看在这个案例中女大学生杨某及其父亲的哪项宪法权利受到了侵害。

不坐我车打你头破血流

女大学生杨某因和父亲拒乘一辆满员中巴车,自己被打一耳光,父亲被打得头破血流,额部缝了 5 针。据证人说,他当时看到 3 名男子将杨某打倒在地,并在其头上连踹十几脚后离开。然后打人者中年纪较大者又返回,在杨某头上狠踢几下。旁边的年轻女孩上前拦阻,也遭此人毒打。打人者随后跳上中巴车离去。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杨某与其父的人身权受到严重伤害,应对加害人绳之以法。3、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自由和权利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是政治权利,含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是政治自由,含言论出版自由、集会结社自由和游行示威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这是公民参加管理国家事务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的主人翁地位。我国法律规定,凡年满 18 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2)政治自由

这是公民表达个人见解和意愿,进行正常社会活动,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基本权利。但公民的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否则不仅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反而要受到法律的制裁。4、宗教信仰自由 请看一段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视频,通过这段视频,希望大家能搞清楚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含义。、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1)监督权

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2)取得赔偿权

由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社会经济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劳动权

即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工作并取得相应报酬的权利。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和途径,创造劳动就业的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保障劳动权利的实现。(2)休息权

即劳动者为保护身体健康和提高劳动效率而休养生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保障劳动者休息权利的实现。(3)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并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不降低。(4)物质帮助权 即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建立待业保险、养老保险、社会救济、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制度,以保障公民享有和行使这一权利。7、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少年和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并保障公民享有和行使这些权利和自由。、妇女、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

我国宪法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依法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的政策。同时宪法还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实行计划生育是男女双方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儿童和老人;对虐待儿童和老人,以及拐卖妇女和儿童的犯罪,依法严厉惩处。

(三)行使权利的原则

关于这个问题请大家看一段视频。下面来看第三节的第二个大问题: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这是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之一。国家的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证。全体公民必须自觉履行这一义务,坚决反对任何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二)遵守宪法和法律,尊重社会公德

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和反映,遵守宪法和法律就是尊重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尊重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需要。所以,每个公民都应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社会公德,与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破坏社会公德的行为作斗争。

(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这是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需要,任何公民不得为一己私利或小集团的利益而有损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如果危害国家安全,给国家利益造成损害,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也是维护国家独立和安全的需要,是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卫人民的幸福生活的需要。所以,每一个公民都必须自觉地依法履行这一光荣义务和神圣职责。(五)依法纳税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民依法纳税,对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保证国家经济建设资金的需要,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每个公民应自觉遵守和执行国家税收法规和政策,与偷税、漏税、抗税的违法行为作斗争,以维护国家的利益。第四节 我国的国家机构

一、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一)国家机构的定义

国家机构是指统治阶级为了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有联系的国家机关的总称。

(二)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1、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它是党的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在国家制度上的体现。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具体表现是:(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3)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宪法的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精神,正确地解决了人民与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中央国家机关与地方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既发扬了民主,又保证了国家机构的集中统一。民主是集中的基础,集中是民主的表现。、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它是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最重要的基本原则。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和维护宪法与法律。我国国家机构是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建立起来的。它们必须执行、遵守宪法和法律,必须依法办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宪法和法律,都要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追究。3、群众路线的原则 依靠人民群众,联系人民群众,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是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重要原则和根本宗旨。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处理国家事务中,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勤政廉洁,当好人民的公仆。、精简和效率的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当前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和要求,就是按照这一原则精简机构,提高效率,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的需要。

二、国家机构的组织系统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

它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组成和任期

它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人民解放军选出的代表组成,每届任期 5 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3、职权

它行使的职权是: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监督宪法的实施;选举、决定和罢免最高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决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改变或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制;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问题以及应当由它行使的其他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它由全国人大选出的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组成,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可以连选连任,但是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它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职务。

它行使的职权是:解释宪法和法律,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审查和监督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和合法性;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家预决算的部分调整方案;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决定任免由全国人大任免之外的最高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决定任免驻外全权代表和批准、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规定军人、外交人员和其他专门衔级制度;规定和决定授予国家勋章、荣誉称号;决定特赦;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决定全国总动员或局部动员和戒严以及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我国国家元首制度的特点

国家主席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结合行使国家元首权。2、我国国家主席的产生和任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 45 岁的我国公民可以被选为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家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3、我国国家主席的职权

国家主席的职权是:对外代表国家,接见外国使节,根据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等;对内提名国务院总理人选,根据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领导人员,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戒严、战争状态和动员命令等。

(三)国务院、国务院的性质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2、国务院的组成及任期

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实行总理负责制。国务院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的职权

国务院行使的职权有: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命令;规定行政措施;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议案;对所属各部、委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实施统一领导和监督;领导和管理经济、国防、民政、文教、卫生、民族事务等项工作;管理对外事务以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授予的其他职权。

(四)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全国武装力量的领导机关。它由主席、副主席、委员组成,实行主席负责制。中央军委主席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其他组成人员由军委主席提名,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决定,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其职权在我国国防法中作了明确规定。下面请同学们考虑这个问题:

下列国家机关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有(ABD)A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C .中央军委主席 D .国务委员 思考题:、为什么说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如何正确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第五章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制度

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和基本原则,正确区分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理解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的基本含义及要求,了解公民的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的基本内容,初步具备解决简单民事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基本原则 第二节 民事主体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第四节 民事权利

第五节 民事责任和诉讼时效 第六节 合同法

第七节 婚姻家庭法制度

教学重点:

一、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二、民事权利

第五章 民事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依据 第一节 民法概述

1986 年 4 月 12 日六届人大 4 次会议通过并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民法通则》是我国的基本法律之一。

一、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一)民法的概念

民法一词,现在为世界上各国共同使用。那么什么是民法呢? 据考证,民法一词源于罗马法的市民法。罗马法以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否具有权力属性,而将法律划分为:政治国家的法和市民社会的法。前者具有权力属性,属公法;后者不具有权力属性,属私法。近代以来,世界各国逐渐用“民法”一词来表述以往所说的“市民法”。英语的表述为: Civil law。在我国的古代法制中,一直沿用“诸法合一”的体制,直至清朝末年,图强变法,才开始草拟“民律”。20 年代末,民国政府制定了民法典,正式沿用了民法这一名称。

现阶段,我国通用的民法概念是: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从以上概念可以看出,民法是调整特定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体的调整对象,在下一个问题中解释)。

(二)民法的调整对象

法律调整的对象为社会关系。每一具体的法律部门都以一定范畴的社会关系为自己的调整对象。民法的调整对象,无论私有制为主导的社会还是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都概括为民事社会关系。民事社会关系包括民事财产关系和民事人身关系。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

平等主体是指参与民事关系而处于平等地位的当事人,包括公民和法人。他们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独立的民事主体,相互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任何一方都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社会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财产关系的内容十分广泛,但根据法律调整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家机关与企业事业单位之间所发生的财产关系,即纵向的财产关系,它不属于民法调整之列,主要由行政法、经济法来调整;另一类是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财产关系,即横向的财产关系,属于民法调整。2、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是指与人身不可分离而又不具有直接经济内容的社会关系。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包括人格权关系和身份权关系:

人格权关系是指因民事主体本身所固有的权利而产生的关系,如生命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肖像权,名称权等。

身份权关系是指基于权利主体一定的身份而产生的关系,如因血缘、婚姻等身份而产生的扶养权、赡养权、监护权;因作者、发明者的身份而产生的署名权、发表权等。

人身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人身权利,虽然没有直接的经济内容,但与财产关系紧密相关,往往是财产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因此,我国民法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的同时,也调整着一定的人身关系。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

法律原则是指普遍适用于该法律调整范畴的基准性法律规范。这种原则性法律规范既是能引导出相应法律规范的依据,又是法律推理、法律推定所依赖的前提。法律的基本原则是指集中体现法律的特征和法律属性本质的,居于主导其他原则和法律制度地位的原则性法律规范。什么是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法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我国社会的客观经济规律在民法中的集中体现,是民事立法、司法工作以及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有:

(一)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的原则。

平等原则是民法的核心原则。国家对民事领域的干预,也不得违背这一原则。平等原则要求:、任何当事人都只能以平等主体的资格参与民事活动

不得因职业、身份、年龄、民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或所有制性质和经济实力的差异而处于特权地位。、当事人平等地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3、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平等地位受法律保护

即在适用法律上不得因民事主体的不同有任何特殊。(二)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所谓自愿,是指平等当事人在确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时,要以各自的真实意思明确表示自己的意愿,互不强制。所谓公平,是指民事主体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要对等,所进行的民事活动是互利的,不允许一方损害另一方或第三者的利益。所谓等价有偿,是指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要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进行等价交换,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不允许一方无偿占有、调拨或剥夺他人的财产,或进行不等价交换而侵犯他人的利益。

所谓诚实信用,是指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当真诚相待,恪守信用,不允许尔虞我诈、弄虚作假,用不正当的手段牟取利益。(三)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的原则。

民法通则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这一原则反映了社会主义民法的本质要求。它对于调动公民和法人参与民事活动的积极性,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原则。

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这里所说的法律,包括民法通则和其他民事单行法规以及部门法。由于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一些民事关系不可能及时地在民事法律法规中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这就需要依靠国家政策来配合法律发挥作用。因此,在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况下,当事人从事民事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政策。(五)维护社会公益的原则。维护社会公益的原则,即当事人参加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利益,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尊重社会公德,就是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当尊重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和社会公共生活准则。

不得损害社会利益,就是要求民事活动不允许违反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就是要求在民事活动中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则,不允许有恃强凌弱、坑蒙拐骗、搞不正当竞争等行为,扰乱和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第二节 民事主体

在法理学中,我们学习了法律关系的概念,现在我们来看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任何法律关系都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所构成的。民事法律关系也不例外。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予以划分,按其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区别,分为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我国的民事主体包括公民和法人。

一、公民

公民通常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我国公民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一)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公民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这种资格是自然人和法人能够从事民事活动,实际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先决条件。因此,民事权利能力是任何民事主体所必须具有的前提条件;否则,不能成为民事主体。

2、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及终止(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

公民的民事权利的开始是指公民从什么时候起取得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开始于出生。

关于出生,有多种标准,主要有“受孕说”、“阵痛说”、“断带呼吸说”等。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第九条)这是采用了“断带呼吸说”。也就是说,胎儿离开母体谓之生;断脐带后独立呼吸谓之“生”。简言之,胎儿活着离开母亲的身体,谓之出生。婴儿从出生时起即取得权利能力,即使生存时间短暂,也取得民事权利能力,即能根据法律规定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终生享有。(2)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终止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终于死亡。

死亡,在法律上有两种:一是自然死亡,一是宣告死亡。

自然死亡,亦称生理死亡,指公民生命绝对消灭。确定死亡的具体时间,以医学上公认的死亡时间为准。现代医学主张停止呼吸、心脏停止跳动后、脑细胞死亡,生命完全终结时为自然死亡的标志。由于医学的发展出现了人体器官保持动作的方法,遂有脑细胞死亡说为标准的趋势。

宣告死亡,亦称法律推定死亡,指公民失踪一定期限后,依照民事诉讼程序对他作出的法律推定死亡。

两种死亡,同样引起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终止,使婚姻法律关系消灭,遗产继承人开始动作。

3、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1)宣告失踪 ①宣告失踪的含义

宣告失踪是指关于公民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间,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及其有关问题的法律制度。②宣告失踪的条件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宣告失踪的条件有: 第一,须有公民下落不明的事实。第二,须下落不明连续时间满两年。下落不明时间的起算,一般从离开住所完全断绝消息开始之日起算。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之日起算。因战争下落不明的,从战争结束之日起算。日期无法确定的,由人民法院认定。第三,须有利害关系人的申请。

利害关系人,指在法律上与失踪人有利害关系的亲属和其他民事主体,如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债权人、债务人等等。利害关系人没有进行失踪宣告申请的,不能作失踪宣告。第四,须经民事诉讼特别程序由法院审理宣告。③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

第一,使人们得知该公民失踪,斟酌有关事宜的处理。第二,法律规定的代管人得依法对失踪人的财产进行代管。根据《民法通则》第 21 条的规定:

ⅰ、失踪人的财产由他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和朋友代管。代管有争议的,无以上代管人的,或者以上代管人无能力代管的,由法院指定代管人。

ⅱ、失踪人所欠税款、债务和应付的其他费用,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ⅲ、代管人的职责是管理失踪人的财产,保护财产的安全,处理有关事宜。④被宣告失踪人的重新出现与宣告失踪的撤销

如果被宣告失踪人重新出现,或者确知其下落时,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法院依法撤销对其的失踪宣告。宣告失踪被撤销后,代管人的财产代管权终止。同时应将代管财产及有关事宜向该公民交清。(2)宣告死亡 ①宣告死亡的概念 即法律推定死亡,指公民失踪一定期限后,依照民事诉讼程序对他作出的法律推定死亡。

②宣告死亡的条件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宣告死亡的条件是: 第一,须有公民下落不明的事实; 第二,须下落不明连续时间已满规定期限。一般的为 4 年,意外事故的为 2 年,时间的起算同宣告失踪;

第三,须有利害关系人的申请;

第四,须经民事诉讼特别程序,由法院审理后判决宣告。法院判决宣告的死亡日期,即为失踪人被推定死亡的日期。③宣告死亡的法律后果

宣告死亡与自然死亡有同样的法律后果。④被宣告死亡人重新出现与宣告死亡的撤销 宣告死亡,只是一种法律推定的死亡,这就可能出现被宣告死亡的人在他地生存或者重新出现的可能。

被宣告人重新出现,或者确知其没有死亡时,由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法院即应撤销对他的宣告死亡的判决。撤销后,本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即恢复正常,有权请求返还其财产。依照继承取得他们的财产的自然人或者组织,应当返还原物;原物不存在的,给予适当补偿。其婚姻家庭关系,应根据实际情况,依照婚姻法及有关规定处理。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当然有效。(二)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1、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包括意思自治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两方面: 意思自治能力是指民事主体(集中在自然人)对自己行为的正常动作和艰苦后果的判断能力。

民事责任能力是指民事主体因有识别能力而实施不法行为,能承受法律制裁的能力。民事主体具有了这种资格,才能依法亲自独立进行民事活动,达到预期的法律后果。

2、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类型

我国民法通则根据公民的不同年龄和智力状况,将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周岁以上的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6 周岁以上不满 18 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 的同意;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 的同意。(3)无民事行为能力。

不满 10 周岁的未成年人和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民事活动。(三)监护 1、监护的概念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

监护人和被监护人的含义:

履行监督和保护的人称为监护人; 被监督和保护的人称为被监护人。2、监护人的设立

(1)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即对未成年人设立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立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们的监护人。

②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与未成年人关系密切的、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又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其他亲属和朋友作为监护人。③若无上述法定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2)精神病人的监护人

即对精神病人设立的监护人。

从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角度来看,精神病人可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但法律规定的担任监护人的顺序是相同的。担任监护人的顺序是:

①配偶;父母;成年子女; ②其他近亲属; ③关系密切的、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并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其他亲属和朋友。④若无上述法定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3、监护人的主要职责

①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 ②代理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

③对被监护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 ④进行管理和教育,关心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如果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利益应当承担责任 ;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本案中监护人是否尽了监护职责 2000 年 11 月 21 日,一个由家人看管的正准备办理住院手续的精神病人,离开家人向医院外奔走。此病人边跑边脱衣服,几分钟后由其家人追上,并控制在公路绿带内。其家人安抚病人,将病人重新带回医院。问:该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是否尽到监护职责?(四)个体工商户与农村承包经营户 1、个体工商户

(1)个体工商户的概念

个体工商户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个体经营的公民。

(2)个体工商户主体资格的取得

申请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的公民,应当持所在地户籍证明及其他有关证明,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经县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领取营业执照后,才具有个体工商户的主体资格。2、农村承包经营户

(1)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概念 农村承包经营户,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承包合同规定从事商品经营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

(2)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民事主体资格的取得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只要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承包合同,就取得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民事主体资格。(五)个人合伙 1、个人合伙的概念

个人合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2、个人合伙的特征

必须有两个以上的公民所组成 必须订立书面合伙协议

合伙人须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同劳动 合伙财产归合伙人共有

合伙人对外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二、法人

(一)法人的概念和种类 1、法人的概念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3、法人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法人分为不同的种类。根据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可将法人划分为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两大类。(1)企业法人 企业法人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社会经济组 织。

主要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人、私营企业法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人、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人和外资企业法人等。(2)非企业法人

非企业法人是指不直接从事生产和经营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主要包括: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等。除此之外,还存在一种法人与法人之间横向联合经营的经济组织形式,即称为联营。它是两个以上企业法人或事业单位法人,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形成的横向经济联合体。

联营组成新的经济实体,具备法人条件的,经核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不具备法人条件的,由联营各方按照出资比例或协议约定,以各自所有的或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责任 ;联营按照合同约定各自独立经营的,其权利和义务按合同约定,各自承担民事责任。

(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1、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1)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人作为民事主体,参加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法人的成立应当具备的条件: ①法人成立的程序要件: A、须经合法设立;

B、须进行许可申请,许可决定或者设立申请登记; C、须为申请成立;

D、须为审查、核准程序; E、须为申请登记成立。②法人成立的实体条件: A、须有相应的法律依据; B、须有相应的法人财产;

C、须有依法制定的法人组织内部活动规章; D、须有相应的经营活动范围; E、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人员。③法人的变更:

指法人在其存续期间和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组织机构、活动宗旨以及业务范围等方面的变化。④法人终止:

指法人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丧失,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不再存在,主要原因:A.依法被撤销;B.法人自行解散;C.依法被宣告破产;D.其他原因。

(2)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特点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特点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的。法人属社会组织体,其人格是比照自然人的人格由法律拟定的。但它们的民事权利能力却因一个是自然人体,一个是社会组织,而各不相同。主要表现如下: ①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与终止不同

第五篇:第二章系统的数学模型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教案

Chp.2 数学模型

基本要求

(1)了解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动力学、电学及专业知识,列写机械系统、电子网络的微分方程。

(2)掌握传递函数的概念、特点,会求传递函数的零点、极点及放大系数。(3)能够用分析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4)掌握各个典型环节的特点,传递函数的基本形式及相关参数的物理意义。(5)了解传递函数方框图的组成及意义; 能够根据系统微分方程,绘制系统传递函数方框图,并实现简化,从而求出系统传递函数。

(6)掌握闭环系统中前向通道传递函数、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的定义及求法。掌握干扰作用下,系统的输出及传递函数的求法和特点。

(7)了解相似原理的概念。(8)了解系统的状态空间表示法。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

(1)系统微分方程的列写。

(2)传递函数的概念、特点及求法; 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3)传递函数方框图的绘制及简化。本章难点

(1)系统微分方程的列写。(2)传递函数方框图的绘制及简化。

数学模型:用以描述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表达式。

微分方程(最基本,时域)差分方程

传递函数(基本数学工具,复数域)状态方程

频率特性(便于实验获得,频域)

如何建立数学模型?(1)初步建立:用物理学、力学知识。

(2)验证:理论和实验方法→获得较精确的数学模型。

§1 微分方程

1、一般表达式:

若ai、bj为常数→线性定常系统;

ai、bj是t的函数→线性时变系统;

ai、bj依赖于xo,xi→线性时变系统。

2、叠加原理:线性系统满足

设xi1(t)→xo1(t)xi2(t)→xo2(t)则a1xi1(t)+a2 xi2(t)→b1x01(t)+b2 x02(t)各输入产生的输出互不影响。分析多输入的总输出时,可单独分析单输入产生的输出,然后将输出量叠加。

系统干扰N(S)也可以看作一种输入。按线性叠加原理:

N(s)=0时,Xi(s)=0时,同时作用:

x0(s)几乎仅跟随xi(s)变化,N(s)影响很小。

若H(s)=0,则x02(s)=G2(s)N(s)很大 若系统参数变化,对系统的影响如同干扰。

§2 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是经典控制理论中对线性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与综合的基本数学工具.是在Laplace变换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数学模型。对微分方程进行Laplace变换可将其化为代数方程。

① 表达的数学模型更直观,物理意义更明确;

② 将实数域的微积分运算→复数域的代数运算;

③ 有时无须解题,直接在G(S)基础上导出系统的某些动态特性; ④ 在G(S)基础上直接导出G(ω),进行频域法分析。

一、概念 对线性微分方程:

设初始条件为0(t <0时,xi、x0及各阶导数均为0)对微分方程L变换:

定义:系统的传递函数G(S)为:

讨论:

(1)G(S)代表系统本身固有特性,与输入量大小及性质无关;

(2)G(S)可以无量纲;

(3)n≥m 原因:实际系统总有惯性;

(4)不同系统可用同一G(S)表达;

(5)系统G(S)可化为各环节Gi(S)的组合。

二、开环与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

定义:前向通道传递函数

反馈回路传递函数

开环传递函数

闭环传递函数

推导如下:

讨论(1)Gk(S)无量纲,GB(S)可有可无量纲;

(2)相加点B(S)为负,→分母处为正“+”

相加点B(S)为正,→分母处为正“-”;

(3)若H(S)=1(单位反馈系统)则

三、干扰作用的G(S)

系统干扰N(S)也可以看作一种输入。按线性叠加原理:

N(s)=0时,Xi(s)=0时,同时作用:

x0(s)几乎仅跟随xi(s)变化,N(s)影响很小。

若H(s)=0,则x02(s)=G2(s)N(s)很大

若系统参数变化,对系统的影响如同干扰。

四、零点和极点

对零点:使G(s)=0的zj(j=1、2、…m)极点:使G(s)=∞的pi(j=1、2、…n)

(因式分解,l为常数)

讨论:(1)闭环G(s)的极点就是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

(2)极点pi均在复平面的左半平面内,则系统是稳定的。

五、环节的串并联

复杂系统可划分成多环节组成,一般将复杂系统划分成零、一阶、二阶典型环节的串并联组合。

1、环节串联:

对n个环节串联

2、环节并联:

对n个环节并联

如何划分环节?环节划分取决于组成系统的各物理元件(或环节、子系统)是否有负载效应。

→可能几个物理元件的特性才组成一个传递函数的环节。→可能一个物理元件的特性分散在几个传递函数元件之中。

§

3、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将复杂系统化成典型环节Gi(s)的串并联组合,就容易获得整个系统的G(s)。

一、比例环节(放大~,零阶~)

动力学方程:x0(t)=kxi(t)→x0不失真、不延迟、按比例反映xi。

二、惯性环节(一阶惯性环节):

微分方程:Tx'+x0=kxi →

惯性的含义:系统中含有储能元件(L、C、阻尼C、弹簧k)

其输出落后于输入,由时间常数决定。

三、微分环节:

xo(t)=Txi'(t)输出正比于输入的微分 → G(s)=Ts 不能单独存在,只能与其它环节共存。微分环节的作用:

(1)使输出提前:(预测输入)(2)增加系统的阻尼:

(3)强化噪声作用:对噪声也能预测,对噪声灵敏度提高,增大了因干扰引起的误差。

四、积分环节:

五、振荡环节(二阶振荡环节):

振荡环节是二阶环节中的0≤ξ<1

运动方程:Tx0″+T0x0′+x0=kxi

(零输入条件)

六、延时环节:

ωn:无阻尼固有频率,T=1/ωn :时间常数,阻尼比0≤ξ<1 x0(t)=xi(t-τ)输出滞后输入τ,但不失真,一般不单独存在。滞后原因:如启动时要克服摩擦力、内应力、液压气动管长。延时τ一般由实验测得。

因为

所以

#延时环节与惯性环节的区别:

延时环节τ较小时,按泰勒展开后近似为惯性环节。

区别:惯性环节:一旦有输入便立刻有输出,但需延时τ才能接近所需要的输出量;

延时环节:一旦有输入,不会立刻有输出,需延时τ才有输出,而输出会立刻不失真地反映输入。

#死区与惯性环节:机械传动副的间歇引起死区。

相同点:在输入开始一段时间后才有输出。

不同点:延时环节的输出完全等同于从一开始起的输入。

死区,输出只反映同一时间的输入的作用,而对死区段的输入作用,其输出无任何作用。

注意:选择不同输入、输出量可改变G(s)的形式,但不会改变系统本身的固有动态特性。

§

4、G(s)框图

系统特性可用微分方程或传递函数表示,也可用框图表示。每个框内是该环节的传递函数,按信号流向用箭头联系,便组成整个系统的传递函数框图。

优点:① 便于评价各环节对系统的影响;

② 利用框图简化,很方便列写整个系统的传递函数;

③ 形象反映各环节、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框图变换与化简:

实际系统多为大环套小环的多回路复杂系统G(s)框图。

变换:a)某些框图作位置上的变换; b)增加或取消一些框图。

1、变换原则:变换前后系统等效(输入、输出不变)

① 分支点:信号由一点分开的点。

前移:分支回路上串入具有相同函数的框图; 后移:分支回路上串入具有相同函数倒数的框图。② 相加点:对信号求代数和的点。

前移:分支回路上串入具有相同函数倒数的框图; 后移:分支回路上串入具有相同函数的框图。

2、框图简化:

将套环解开,成为典型闭环传递函数的框图形式。

3、传递函数的直接列写:

条件:① 仅一条前向通道;

② 各反馈环间存在公共传递函数框图。

下载《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电子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电子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五章系统的稳定性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教案

    Chp.5 系统稳定性 基本要求 1.了解系统稳定性的定义、系统稳定的条件; 2.掌握Routh判据的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学会应用Routh判据判定系统是否稳定,对于不稳定系统,能够指出系统包......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一章、第二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总结--高建明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考试总结 山工机电工程学院高建明 本次试点本科考试已结束,成绩已公布,现针对辅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如下总结。 所做的工作: 一、参加了辅导培训,明确了辅......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电子教案前言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电子教案 前 言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电子教案是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和作者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而制作的,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配套使用,也......

    电子机械工程专业自荐信

    电子机械工程专业自荐信范文贵公司领导:您好!我是XX大学机械电子机械工程专业XXXX届毕业生,我真心希望加入贵公司,竭尽我所能为贵公司的发展出一份力量。我自**年进入XX大学以......

    计算机基础电子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2008-08-28 第一讲:计算机系统概述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掌握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讨......

    计算机基础电子教案

    计算机基础电子教案 计算机基础电子教案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2章 PC系列计算机 第3章 中文Windows 98基础第4章 文件管理和资源管理器第5章 中文 Windows 98附件工具第6......

    《管理学基础》电子教案

    《管理学基础》电子教案 经 济 教 研 室 何晓玲 第一章 第一章第二章 第二章第三章 第三章第四章 第四章第五章 第五章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计划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