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法历史变迁及优劣势之我见(投稿)

时间:2019-05-15 04:5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英语教学法历史变迁及优劣势之我见(投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英语教学法历史变迁及优劣势之我见(投稿)》。

第一篇:英语教学法历史变迁及优劣势之我见(投稿)

英语教学法历史变迁及优劣势之我见 邹勾勾

摘要:自古以来,有关英语语言教学方法的探讨和应用,一直是历代语言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苦心钻研的课题。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先后出现了语法翻译法,直接法,试听法,交际法,任务法,合作法,自主法和折中法,它们在教学实践历史中,时而备受推崇,时而倍受冷落,时而又东山再起。本文侧重于探讨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劣势,旨在通过加深对它们的学习,理解,和反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我国英语教学持续稳定,科学全面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英语教学法 优劣势 英语学习前言

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选择理想的教学法。不同时期、不同的教学目的和不同的理论基础,产生了不同的外语教学法流派。它们在历史的洪流中得以发展,改革,继承和不断创新,甚至颠覆,并对中国外语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英语教学活动中, 各种教学流派时而备受推崇,时而倍受冷落,时而东山再起,但他们都各有其优劣势,我们要理性分析和接受这些理论,并根据实际,因地制宜,行之有效地它们把运用到教学实践,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日益完善,并有力推进英语语言教学的历史进程。

英语教学流派及优劣势大PK

一 翻译法

中世纪欧洲人,为了书面翻译与阅读,采用了语法翻译法。迄今为止,它是使用最广,影响最深的教育体系。教学过程是:阅读文本——分析语法——翻译目的语为母语。翻译法提倡母语教学,重视语法知识体系的灌输,和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其优势体现在:1.注重语法的规范性,语言的逻辑性和准确性。通过大量阅读文学名著,潜移默化地拓宽了外语学习文化视野,增加了跨文化知识的沉淀与积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翻译能力,增加了词汇量。2.突出母语在语言学习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教师用母语解释目的语中复杂的语法结构和抽象概念,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也更便于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学习和巩固。3.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书写的良好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字基础,增强了学生独立学习,自我学习的能力。劣势如下:1.过分强调语法规律的正确和语法知识的传授,导致本来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口语与书面语严重分化,使语言知识的学习呈现片面化,刻板化和机械化。2.母语文学素养基础相对薄弱的教师或学生,只会生搬硬套,不会活学活用翻译规律,直接影响到翻译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与实施。3.教师的权威主导性,导致学生被动接受,而非主动参与知识,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互动缺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挖掘和体现。4.目的语与母语互译方式,导致学生懒于英语思维,过度依赖母语,高分低能的哑巴英语成为其巨大诟病。二 直接法

19世纪工业生产的发展,世界各国交流日益增强,翻译法的诸多局限性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直接法应运而生。直接法强调广泛运用实物,图片,动作手势等直观手段,直觉感知语言材料, 直接用外语思维;要求外语与客观事物建立直接联系, 强调模仿,反复练习,直到养成语言习惯。优势在于:1.强调直接学习外语,直接应用外语,突出了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极大程度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2.打破了传统英语学习法以老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桎梏,掀起了现代英语教学法革命的历史序幕。3.直观教学手段,引起学生注意力和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习热情,彰显了学生主体意识。劣势:1.生硬排斥或禁止母语,忽视母语文学修养对英语学习和教学的积极助推作用,忽略了母语与目的语共性与差异性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2.片面夸大口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过度依赖直观感性意识,势必对写作阅读能力的培养产生阻碍。3.忽视遣词造句,语法规则的传授,语法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被束之高阁,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面临词汇量小,信息量寡,语法差,句法不通的尴尬。

三 视听法

1954年吉布里纳提出试听法,主张使用幻灯,电影等手段,设置情境进行操练,倡导听说训练与情景的结合,把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融合一体。他还倡导听说训练必须与某一情景相结合。优点:1.生动形象,画面感极强的视觉冲击有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对英语的掌握得心应手,效果显着。2.原汁原味,感染力极强的听觉冲击对于学生纠正语音,模仿语调,完美节奏和提升遣词造句方面功不可没。3.情景教学法通过视听手段双管齐下,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背景和语言环境,为英语学习提供了交互式的暗示,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的锻炼。缺点:1.过分注重语言形式,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2.过分强调整体结构,忽视语言分析,讲解和训练3.学生过度依赖视觉听觉形象的导入和辅助,易走进无电影和幻灯等手段,无英语学习促进的思想怪圈。四 交际法

20世纪6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和英国功能语言学家弗斯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他们的语言哲学原理为交际法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交际法强调语言学习目标不仅是语言能力,还包括用语言进行自然, 流利沟通交际的能力。课程的编排以功能的表意为纲,通过接触,模拟范例练习和自由表达组织教学。优势如下:1.教学过程交际化,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化,教学语言流畅化,语言运用创造性,表达思想的直接性。2.注重语言的应用实效,重视学生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认真参与,积极互动,避免了多年传统英语教学哑巴英语的弊端。3.交际题材范围广泛,实践量大,操练时间长。学生学习状态呈良性态势,促进了学生对语言的灵活运用。劣势是:1.忽视语法语境,语篇的分析,弱化语言知识点的学习,积累和巩固,对语法概念和和语法现象缺乏系统规范认知,只会导致实际语言交际过程的的混乱,误解和错误连篇。2.交际法对惯于传统英语教学法老师的活动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学生的心理因素,性格因素和学习习惯与能力也会影响交际法实施的效用。在能力弱,基础差,主动参与意识淡薄的学生身上,效果不理想。3.交际法片面突出语言的输出,但是语言交际的输入深度和广度,直接关系到输出质量的高低,数量的多寡,内容的深浅和效果的有无。4.重流利,轻准确的交际性英语教学法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不利于学生创造性语言学习。五 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是交际法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目前被广泛研究并得到肯定的教学方法,主张以任务为核心单元计划,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教师布置小任务——学生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具体实施——评价学习。通过围绕完成任务,调动学生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译能力参与教学活动。优势显著:1.重视语言学习的交互性,真实性,过程性,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与用的相关性。2.学生从无意识接受向有意识参与迁移,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过渡,学生学习的无限潜力得以充分挖掘。3.学生把注意力投注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与目标中来,将交际实践中的一个层面“基于任务交际”明确化,具体化了。4.关注学生学习需要,学习氛围宽松,有机结合语言的有效输入与实效输出。劣势明显:1.具有时代感,兴趣性,同时难易适中,难易有别和切实可行特性的课程任务的设置,需要老师的精心策划和匠心独运,这对他们的课程组织和设置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设计不当会使任务完成效果大打折扣。2.任务设计的教学环节需要师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参与度不高或者老师教学方法陈旧,使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推广和普及存在难度。六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又叫“小组学习”、“团队学习”或“分享学习”。合作学习代表Slavin认为“合作学习指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依托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艺术。”简言之,合作学习是学生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包括五大要素: 积极的相互依赖,面对面的交互作用,个体责任,社会技能,小组加工或自评。优点:1.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作用。学生通过多渠道获取信息,集思广益,模仿和学习组内优秀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养成学生主动性,创造性自主学的习惯。2.信息资源的共享,思想方法的协调和个体行动的一致,保证了既独立分工又精诚合作,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精神和沟通技巧。3.学生间相互信赖,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合作。有利于减轻和舒缓个人面对挑战时的无助感和焦虑情绪,有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4.团体合作学习效果如何,综合评价成绩的高低取决于成员间设定目标后的共同努力,合作学习有助于成员价值感,荣誉感,成就感和集体观念的体验。缺点:1.合作学习组织的划分不易掌控和难以均衡。组员的基础高低不平,组员之间关系的融洽与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是否落实到位,分工是否明确,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2.合作过程矛盾并存。合作小组内部意见不一,相互猜疑,缺乏沟通技巧;个别组员态度不端正,思想涣散,蹭大锅饭;积极自评,消极他评,严重影响合作学习的效度。3.合作学习教室空间的安排是否得当,在创造合作协调的学习氛围中扮演着重 要角色,但目前我国大班教学的现状,致使合作学习模式难以在实践中实施,推广和普及。七 自主学习

Henry Holec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自我负责管理语言学习的能力,包括学习目标设定,独立学习行为和学习评估。主要成分是态度,能力与环境。长处是: 1.学生从“我被管”到“我管我”转换后,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自主性。明确了学习目标,摆正了学习态度,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了自我效能感。2.自觉提前收集,整理有效学习资源,独立整合,运用各种学习手段和学习策略,自主完成语言学习的各项任务和目标。3.能自主思考,自主调节学习状态;能实时监控,独立调整学习进度,能自主评估,改进学习模式,保证了自主学习的一致性和规范性。短处: 1.基于网络与多媒体的自主学习培养模式形式单一,教师,学校,学生三位一体的的联合机制欠完善。学校自主学习网络平台的搭建不理想,教师自主学习引导和指导不给力,学生自主学习观念不强,意识淡薄。2.缺乏高效的自我监督,缺乏有效的自主学习策略,缺乏有力的自主执行计划,缺乏抗挫的勇气和努力,缺乏面对挑战的耐力和信心,导致自主教学模式形式大于内容,学习效果得不到科学全面的体现。3.自主学习资料库信息匮乏,选择有限,自主学习资料参差不齐,良莠不齐,这给自主材料的选定工作带来巨大难度。八 折中法

折中法,作为一种全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得到了普遍认可和广泛运用。折中法通过对传统教育方法和现代教育策略进行演绎和归纳,并对各种教学流派的理论,方法和途径进行筛选,权衡,采取取长补短,优化资源的手段,把貌似对立的方法综合运用。优势:1.避免了某一种特定教学方法本身的孤芳自赏和形式单一带来的片面性,博采众家之长,兼顾了多功能教学的融合,适应了新时期全方位,全球化发展的需要。2.沿袭了注重词汇,语法,写作与阅读基础的传统语法翻译法的优势,也秉承了强调听说口语交际能力增强的视听说方法的风格,还整合了目标性,任务性与自主性并重的自主合作任务学习的长处。3.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折中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和学生的需求密切关联,协调适宜。4.有利于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拓宽教学视野,提高语言教学效度;有利于学生多感官,多手段灵活学习掌握语言知识。缺点:1.不同的教学阶段,对象,内容和环境需采用哪几种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各占比重如何,是一个需要全方位权衡和考量的问题。2.所有教学方法精髓的提取,择优和综合应用对老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是一场考验,缺乏对各种方法全面学习,势必使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埋下了祸端。

结语

在英语教学中, 教学法的诞生,发展,完善和革新主要取决于具体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具体情况不同, 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了解并探讨各教学法的优劣势, 加深对它们的学习,理解,和反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熟练掌握,科学运用各教学法的特点与技巧, 并根据特定的教学情景,优化各种教学方法的适用度,加大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度,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效度,使之更适合我国的具体情况。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3]张汾喜,闫玉枝.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M].中国高等教育,2001,17.[4]David Little等 自主学习方法与途径[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6.[5]李瑛,吴长镛.交际法得失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11.[6]郑树棠, 卫乃兴.关于大学英语课培养语言能力等情况的研究----大学英语研究现状之一[J].外语界,1996,4.[7]王岩.折中主义的外语教学[J].外语界,2001,2 [8]徐锦芬,课外合作学习对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9

第二篇:历史虚拟情境教学法之我见

模块六

历史虚拟情境应合理应用

有人认为,历史教学中不能采用虚拟情境。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历史虚拟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分析教师所创设出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教学氛围下具体人物和活动,辅助历史课堂教学。这种方法既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放置在特定的历史氛围中去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最终了解历史、领悟历史。在历史教学中,虚拟情境教学法有着很大的帮助。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主动性增强,自觉的融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上来。思维活跃,有利的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积极参与,从历史立场思考问题,学会自己去分析,进行归纳、演绎、推理、解释,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迁移运用。如何学习、理解逝去的历史,最好的教学参与方式是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切身的体验。所以创设虚拟情景,利用虚拟历史人物进行教学是一种类似于历史想象体验与历史假设研究的方法。

但是这种虚拟情景,是以史实基本特征为架构的再现。并非可以脱离基本史实进行虚构,虚拟情景的创设不一定完全符合具体的史实,但必须符合史实基本特征。

此外,因为虚拟情境设置的导向和目标性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把握、反馈尤为重要。必须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正确的轨道上,反映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在我以往的教学中,只要使用恰当,情境教学法往往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任何教学法都有利有弊的,虚拟情景也不例外。虚拟情景中教师容易胡编乱造,误导学生;创设虚拟情景比真实情景难,其局限性显而易见。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不是不能采用情境教学法,而是应当正确使用该教学方法。

第三篇:现代英语教学法主要流派之我见

现代英语教学法主要流派之我见

[论文关键词] 语法翻译法 直接法 听说法 认知法 交际法 任务型教学法

[论文摘要] 文章旨在论述不同历史时期影响较大的八种英语教学方法,并对其做出评价及比较,以便有助于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扬长避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现代英语教学法是一个多元化、多维度、多层次的体系。现代英语教学法流派是指英语教学法的体系,是英语教学法的高层次概念。它指的是研究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英语教学的性质、英语教学原理、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形式、师生关系和教学方式、方法、评价手段等而形成的一整套英语教学法的科学规律的体系。现代英语教学法流派多种多样,学派林立,理论各异。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最有影响的、较为大家公认的英语教学法流派主要有以下八种:

一、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语法翻译法是最古老的外语教学法,是中世纪欧洲人教希腊语、拉丁语等死语言的教学法,到了18世纪,欧洲的学校虽然开设了现代外语课,但仍然沿用语法翻译法,当时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上还是书面语。人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阅读外语资料和文献。语法—翻译法的代表人物是奥伦多夫(H.G.Ollendoff)。古老的翻译法、语法法和词汇翻译法都属于同一类方法。

语法翻译法在1840—1940年代间大行其道,之后便被许多学者群起围攻。看来,当标的语只被用来执行其阅读功能时,语法翻译法确实有其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当学习者对标的语的需求不仅限于阅读,而期待达到听无障、说无碍的境界时,语法翻译法这套祖传秘方就必然被打入冷宫,被时代潮流淘汰了。

反思国内的英语教学,大多还是采取这种语法翻译教学法。一些大学的必修英文课继续沿用这样不敷时代所需的语法翻译法教学法——讲台上传来英语教授句型、词类变化和翻译的讲解声,台下则一片死寂,然后为提高听说能力的学生又再去社会上的语言学校上课练习会话。究其原因,则为应试英语。

二、直接法(Direct Method)

直接法是19世纪下半叶始于西欧的外语教学改革运动的产物,是语法翻译法的对立面。德国外语教育家菲埃托是最早提出直接法的教学法构想的先驱人物。教师采取渐进式的问答法来引导学生开口说话。此外,教学的初期不依赖课本进度,而依照教师自己设计的教案来搭配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则必须专心地“停、看、听”,善用老师所示范的标的语以及其他相关背景信息,然后学习用标的语回答老师的问题。教师是标的语唯一的示范者,所以教学时一律不用学生的母语讲解,而必须使出十八般武艺,运用身体语言和辅助教具来传授语言知识,使学生能用极初级程度的标的语来了解新的标的物,并学会用口语来表达。直接法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至20世纪20年代逐渐没落。基本上来说,它在规模较小的语言学校推行得非常成功,因为当老师用标的语直接进行教学时,可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反映与需要。

直接法比起古典语法翻译法是教学法史上的一大进步,成为以后的听说法、视听法、功能法等现代改革派的发端,但它是完全针对语法翻译法的弊端提出的,本身难免有它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对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只看到消极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或充分估计到它的积极的一面,只看到和只强调幼儿学母语和已掌握了母语的人学习外语之间的共同规律,而对两者之间的差别未曾注意到或没有充分估计到,因此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方法来解决两种有一定区别的语言学习问题,在教学中偏重经验、感性认识,而对人的自觉性估计不足,对文学的修养不够注意,对许多语言现象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三、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

Richards和Rogers(1986,2001)指出:二次大战期间,美国参战后需大量派军前往海外,为搜集情报,美军乃请驻地当地人提供重要情境所需的语言词汇与句型,请考古学者提供驻地的文化习俗,请语言学者协助设计编排教学对话及督导学习,指派学习动机强烈的人员,接受密集训练。此为军中教学法(theArmy Method),成效斐然。当时参与的语言学者,大多是结构语言学派的重要人物,主张语言结构是语言学习的重点;也主张语言学习是习惯的形成,应不断地作句型练习;当时也盛行行为学派的学习理论,提倡学习需经由过度练习,将刺激与反应紧密连结,形成正确习惯。听说法在20世纪60年代达到全盛时期,之后便开始衰退,因为教师发现学生在经过无数枯燥严肃的机械式练习后,并不能有效胜任课堂外实际的口语沟通。更重要的是,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家Noam Chomsky提出了足以驳斥结构学派和行为心理学派的学习观点:转换语法(transformational grammar)和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此外,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习并不只是经由背诵、模仿而僵化养成的语言习惯。相反的,人类并不像是学说话的鹦鹉,而是经由生活经验和语言能力所学习得来。这两个理念严重地削弱了听说法的魅力,从此以后语言教学的领域陷入了百家理论争鸣的世界。

听说法又叫结构法或句型法,《英语900句》是听说法的典型教材。听说法把语言结构分析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外语教学中,使教材的编写和教学过程的安排具有科学的依据。这对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加速外语教学的过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贡献和进步。但听说法过分重视机械性训练,忽视语言规则的指导作用,过分重视语言的结构形式,忽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存在流于“造作”的语言倾向。

四、视听法(Audio—Visual Method)

针对听说法脱离语境,孤立地练习句型,影响培养学生有效使用语言能力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产生了情境法。它吸取了直接法和听说法的许多优点。充分利用幻灯机、录音机、投影机、电影和录像等视听教具,让学生边看边听边说,身临其境地学习外语,把看到的情景和听到的声音自然地联系起来,强调通过情景操练句型,在教学中只允许使用目的语。因此,这种教学法又叫作情景法。它的典型教材是《新概念英语》。

视听结合的方法比单纯依靠听觉或视觉来理解、记忆和储存语言材料要好得多。视觉形象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条件,促使学生自然和牢固地掌握外语。听觉形象有助于养成正确的语音、语调、节奏及遣词、造句的能力和习惯,同时有利于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学的语言自然,表达准确。视听法的缺点是过于重视语言形式,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整体结构,忽视语言分析、讲解和训练,使学生对语言项目缺乏清楚的认识。

五、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认知法又称认知—符号法(Cognitive-Code Approach),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是卡鲁尔、布鲁纳。认知法反对语言是“结构模式”的理论,反对在教学中进行反复的机械操作练习。它主张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创造性活动,语言的习惯是掌握规则,而不是形成习惯,提倡用演绎法讲授语法。在学习声音时,同时学习文字,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从学习外语一开始就同时进行训练,允许使用本族语和翻译的手段,它认为语言错误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副产物,主张系统地学习口述和适当地矫正错误。它强调理解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主张在理解新学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交际练习。在教学中广泛利用视听教具使外语教学情景化和交际化。认知法是以认识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使外语教学法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但认知法作为一个新的独立外语教学法体系还是不够完善的,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加以充实。在提倡认知法时要切忌重犯语法翻译法的老毛病。

六、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TPR)

全身反应法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美国,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创始人是心理学教授阿舍尔(James T.Ash-er)。这种教学法是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的方法,主要用于美国移民儿童的英语教育。全身反应法的具体操作如下:教师授新课时先让一位学生站在讲台前,根据指令做动作,全班学生反复听教师的指令,看该学生动作。等大多数学生理解了指令的意义后,教师可自己或请成绩好的学生发出相同的指令,并要求全班按指令做动作。由于指令可以滋生出无数的句子,学生就会在行动中边实践边学到很多词汇与句型。

教师是TPR的主导者,提供学生练习、讲话的机会,并像父母般容忍年幼孩子所犯之语句错误。TPR因为将“语言”化为“具体行动”,降低学习的压力,所以也受到一些人热烈的欢迎。不过,TPR的目的只在于培养初级的会话能力,所以必须再搭配其他的教法,才能使学生有足够的语言能力来应付日常的需要。由于它可以使抽象的语言化为具体的行动,降低了学习的紧张气氛,所以若能多运用于成人语言教学,并把“发号施令”的“特权”多多下放到学生身上,相信学生通过这样的语言游戏,一定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七、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

交际法也叫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或意念法(No-tional Approach)。交际法是20世纪70年代根据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和韩礼德(Halliday)的理论形成的,是全世界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法流派。交际教学法认为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人们用语言表达意念和情态,人们由于职业不同,对语言的要求和需要也不同,教学内容也可以不同。交际教学法主张外语教学不要像语法翻译那样,以语法为纲,也不要像视听法那样以结构为纲,而以语言的表意功能为纲,针对学生今后使用外语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通过接触、模仿范例练习和自由表达思想三个步骤来组织教学。

交际教学法最大的优点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学习目标,使教学过程交际化,培养学生掌握交际能力。但也存在缺乏语言功能项目的标准、范围及教学顺序的科学依据,语言形态和结构难以和功能项目协调一致的缺点。但不管怎么说,交际法是现代国外最流行的英语教学法之一,虽然具体方法不尽相同,但绝大多数学者已得出共识:培养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Communication is the startingpoint and final aim of English teaching)。《跟我学》(FollowMe)是典型的交际法教材。

八、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近年来,这种“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理论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是我国外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该理论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它和其他的教学法并不排斥。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启发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任务型教学中有大量的小组或双人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可以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任务活动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下,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易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九、结语

外语教学法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回顾一下外语教学法的历史,我们就会更加清楚,随着社会的需要,科学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外语教学法一旦不能满足社会对外语的多种需要,新的教学法就会产生,以满足社会的需要。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发展,对外语教学法学派也会起促进作用。外语教学法各流派的产生,都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它同社会的发展、人们学习外语的目的及现代化教学设备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各有产生和生存的原因,各有自己的历史使命。教师的创造性就在于能合理地选择最适合自身环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地观察、反思和评价自己的教学过程,形成自己的教学信念和原则,并不断实践、检验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参考文献】

[1]白 光·中学英语教学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2]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3]舒白梅,陈佑林·外语教学法自学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王 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Richards,J.C., & Rodgers T.S.Approaches and Methodsin LanguageTeaching(1st ed)[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第四篇:英语情景教学法之我见

英语情景教学法之我见

不知不觉中来到青岛新东方已经有将近两年的时间了。最开始我的教学思路是严格遵从教学五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因材施教,单纯的考虑怎样上好课。现在是有意识的研究英语教学法,什么是情景式教学法?什么是任务型教学法。那种方法更适合我的孩子们?如何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两次的培训经历,新师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让我感触最深的也是这两种教学法。经过半年的教学实践,有成功,也有失败,尝试最多的是情景教学法,不断实践和反思中受到很多启发。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朱绍禹先生曾经指出:“教师的基本作用在于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这既要靠教师的知识经验,还要靠他们的艺术和品格;而表明良好学习情境的标志是使学生有广泛的思考自由„„”。这种情景不同与一般的教学或艺术上的情景,而是一种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思考的情景。我个人认为,情景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设的。真实的交际用语要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比如打招呼,点餐,购物。故事也是一种情景,可以非真实,因为趣味性强,能很好的与情景教学法相结合。情景教学法可以分为一下三类:

一、联系生活展现情境。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达到自由交流的目的,这样的情景一定是真实的。

[教例1]教授朗文少儿英语第七单元食物类单词时,教师可以和孩子一起演示点餐的情景。

T:Good morning ,everyone.How are you ?

S:Fine, thank you.And you ?

T:I am not fine.Because I’m hungry.I want to get something to eat.Let’s go to the restaurant.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me?

S: sure.T: who wants to go with me?(找一个孩子和教师一起)

T:Let’s go.(Invite somebody to go with the teacher.)Now, this is the restaurant.Who works in the restaurant? Yes.A waiter works in the restaurant.I am the waiter.This is the menu.What do you want to drink/ eat? S: a hamburger.T: you can say I want a hamburger.以上教例,是联系我们周围的生活而创设的教学情境,把教材所写的生活场景与学生的生活贴近,唤起学生的共鸣,类似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运动会、野外郊游、看病等。但无论如何,联系生活展现情境对英语教学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促进学生表达对生活的感受。

二、用实物或图片直观演示情境。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这最能体现情境教学法中的直观教学原理,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从形象的感知到抽象的理解,缩短了认识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绪和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活动变成自觉的活动,使学习能在某种感情的驱使下顺利进行。在低期阶段,最需要的就是这种教学法,如学苹果、蛋糕、铅笔、车等单词时,就可利用实物进行认识教学,教句型或对话时也可利用实物来演示教学,突出“演”的作用。

[教例1]教授第四单元建筑类单词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建筑物和孩子一起演示问路的场景。从而起到操练句型Excuse me!Where is the______? It’s on _____ street.It’s between ______ and _______的句型。

[教例2]在教授第一单元现在进行时态的时候,教师可利用班上的学生及实物创设情境教学。

T: Could you help me ,please ?

S: Certainly.T: please open the window.I feel a little hot.When the student begins to open the window ,the teacher asks : What is he doing ?

S: He is opening the window.三、扮演角色体会情境。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本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故事。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故事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迅速理解教材内容,让学生感到学习的轻松。同时还可以将情感,价值教育加入其中,扩展教育意义。这时教师就可以虚拟情景,让故事情景更有教育意义。扮演角色体会情境,可按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1、教师复述故事,教授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实物,图片,挂图,影音材料都可作为辅助材料,使学生第一时间了解故事大意。2.分角色朗读对话。在明了大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有最初的角色意识,也为之后的表演奠定基础。

3、在熟读对话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表演出整个故事。孩子都是有表演欲望的,表演也是一种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让孩子进行有意义的表演,寓教于乐。

[教例1] 教授第三单元关于房间的及物品的词汇。教师可以遍一个故事引出所要讲的内容。参考故事:Where is fluffy.[教例2]教授第八单元关于动物的词汇。教师可以编一个故事引出所要讲的内容。参考故事:Today is my grandmother’s birthday.总之,情景教学法能使教师的课堂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被分裂成一个个板块,使教学环环相扣。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千万能自己唱独角戏,把学生当成观众。尤其在创设故事情节的时候,教师一定要选择好辅助工具,突出教学重点,尽快进入主题。同时,在运用情境教学时,还必须合理吸收其他教学方法,使情境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五篇:英语教学法简答题及答案

简答题

1.What are the qualities of a good language teacher? a.non-intellectual qualities 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are essential factors.strong will-power(顽强的意志品质)good motivation(明确的动机)good motivation(明确的动机)perseverance(持之以恒的精神)out-going characteristics(外向的性格)b.Intellectual qualities Language learning ability Self-study ability Four language skills ability Application of CAI

c.Application of 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d.Teaching practice qualities e.self-assessment qualities

2.What 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inguistic competence and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What i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1)

2)It covers a variety of development in syllabus design and in the methodology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includes both knowledge about how to use the language appropriately in communicative situation.3.What is deductive method of teaching grammar? What is inductive

method of teaching grammar? 1)Deductive method: it refers on reasoning, analysing and comparison.First ,the teacher write an example on board or draws attention to an example in the textbook.Then the teacher explains the underlying rules regarding the forms and positions of certain structural word.2)Inductive method: in the inductive method ,the teacher provides learners with authentic language data and induces the learners to realise grammar rules without any form of explicit explanation.It is believed that the rules will become evident if the students are given enough appropriate examples.3.What are the principles for good lesson planning? 1)Variety:

Planning a number of different types of activities and where possible introducing students to a wide selection of materials so that learning is always interesting, motivating and never monotonous for the students.2)Flexibility:

Planning to use a number of different methods and techniques rather than being a slave to one methodology.This will mak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ore effective and more efficient.3)Linkage:

The stages and the steps within each stage are planned in such a way that they are somehow linked with one another.Language learning needs recycling and reinforcement.4)Learnability:

The contents and tasks planned for the lesson should be within the learning capability of the students.Of course, things should not be too easy either.Doing things that are beyond or below the students’coping ability will diminish their motivation.4.What 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cro planning and micro planning?

Ideally, lesson planning should be done ay two levels: macro planning and micro planning.The former is planning over time, for instance, the planning for a month,a term, or the whole course.The latter is planning for a specific lesson, which usually lasts 40 or 50 minutes.Of course, there is no clear cut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types of planning.Micro planning should be based on macro planning, and macro planning is apt to be modified as lessons go on.5.What are the components of a lesson plan? 1)Teaching aims:The first thing to do in lesson planning is to decide the aims of a lesson, which include what language components to present, what communicative skills to practise, what activities to conduct and what materials and teaching aids to be used.2)Language contents and skills:language contents: structures(grammar), vocabulary,functions,topics and so on.Language skills: communicative skills involved in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3)Teaching stages and procedures:Teaching stages are the major steps that language teachers go through in the classroom.Procedures are the detailed steps in each teaching stage.The most popular language teaching stages are the three P’s model, which include presentation, practice and production.6.What are the aspects of pronunciation? Pronunciation is an umbrella term covering mang aspects besides sound and phonetic symbols, such as stress, intonation, and rhythm.7.What are the principles for teaching listening? ① Focus on process ② Combine listening with other skills ③ Focus on the comprehension of meaning ④ Grade difficulty level appropriately 8.What are the purposes for pre-listening, while-listening and post-listening activities? 1)Pre-listening:To spark interest and motivate students to attend to the spoken message,To activate or build students' prior topical and linguistic knowledge,To set purposes for listening.2)While-Listening: To foster students' comprehension of the speaker's language and ideas, To focus students' attention on such things as the speaker's organizational patterns, To encourage students' critical reactions and personal responses to the speaker's ideas and use of language.3)Post-listening: To examin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io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and new ideas and information gained from the speaker or discussion ,To invite and encourage student reflection and response,To clarify and extend comprehension beyond the literal level to the interpretive and critical levels.9.Can you name some types of speaking activities?

① Controlled activities: it mainly focuses on form and accuracy.② Semi-controlled activities: it focuses on more on meaning and communication.③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it allows for real information exchange.10.What is the bottom-up model of teaching reading? 11.What is the top-down model of teaching reading? 12.What are the purposes of pre-reading activities? To interest and motivate students To activate students’ prior knowledge

13.What is the process approach to writing? 14.What is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What is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reading and writing? 15.Why should we integrate the four skills? What is skills integration? a.Skills integration generally refers to linking two or more of the traditional four skills of language learning: reading, writ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There are many situations in which we use more than one language skill.b.An integrating approac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ve skills in the classroom, in which the four skills in th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of a foreign language can be taught in a coherent way, and practiced together.16.What are the conditions for language learning according to Jane Willis’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ning? What are the essential conditions and what is the desirable condition? a.Essential and desirable

b.Essential: 1.Exposure to a rich but comprehensible input of real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 in use 2.Use of the language to do things 3 Motivation to listen to and read the language and to speak and write it C.Desirable: instruction in language(i.e.chances to focus on form)17.What are the means to integrate the four skills in teaching? ① Simple integration ② Complex integration 18.What are the methods of assessment?

Positive assessment;neglect assessment;teacher’s assessment;continuous assessment;Ss’self-assessment;portfolios(个人成长档案)19.What are the criteria for assessment? 1.Criterion-referenced assessment 2.Norm-referenced assessment 3.Individual-referenced assessment 20.What are the features of good textbooks?

21.What are the methods of adapting textbooks? What are the 8 options in adapting textbooks?

下载英语教学法历史变迁及优劣势之我见(投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英语教学法历史变迁及优劣势之我见(投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