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个人感悟教学案例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是事件,是有问题的事件,是真实有典型的事件。
案例是指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个方面含有丰富信息和意义的一个事例。它比较详细地叙述了一段具体的教学情节,一件发生过的事实,向人们提供人物、场合、过程、结果,引发大家的思索。它呈现特定的问题情境,探讨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作一定的分析和反思,希望引发讨论,从中体现一定的思想和理论。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论文的区别
1、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2、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问必录,而案例是有所选择的。
3、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的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明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二者的区别是: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案例的元素有哪些
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1)背景
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什么样的班级,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主题来源)
(2)主题 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幼儿的行为,还是孩子给你在教育上的启示,或者是关于孩子抛来的球要不要接等等话题,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
(3)细节
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必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比如介绍教师对攻击性孩子的转变,就要把孩子怎么从“攻击”到“合群”的转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关键的转变过程不能一笔带过。别人的借鉴的价值就没有了!就不能成为有价值的案例。
(4)结果
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评析
对于案例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小班幼儿焦虑症的转化事例,我们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别人的共鸣,给人启发。
好案例的标准
归纳起来,一个好的案例的标准,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
1、鲜明的案例主题
2、清晰的案例背景
3、典型生动的案例事件(细节和结果)
4、深入浅出的案例分析 案例的一般格式 标题——醒目、鲜明
1、用事件定标题 <<“偷”还是拿>> <<饭菜倒了后>>
2、用主题定标题 <<用心呵护孩子的心灵>> <<批评到哪里去了>> 背景(案例的背景)
1、间接背景
2、直接背景 展示(案例的描述)
1、展示问题。案例区别于一般事例最大的特点在于明确的问题意识
2、解决问题。这是案例的主题,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应细致描述。反思和分析(案例反思)
1、对行为的反思
2、对理论的提升
第二篇:个人教学感悟
个人教学感悟 1 所谓的教育,是忘却了在校学得的全部内容之后剩下的本领。2 郑板桥有一句名言:难得糊涂。
拿它来指导教学,便是一种艺术:在思想教育和各科教学中,有时不妨装点“糊涂”。装点“糊涂”是明知故问,是等待时机,是以假乱真,是启发思维。“糊涂”的背后,是清醒和机智。3 一个优秀的教师以何见长?
是广博的学识?生动的语言?可亲的教态?丰富的经验?„„
这些固然是一个优秀教师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如果他没有能力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就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唤起学习兴趣是教法改革的真谛,也是对教师施教能力的严峻考验。4 对学生爱得越炽热、越深沉,给予时就越像月光般温柔,细雨般滋润。
火一样热的爱应不灼人,海一样深的情应不狂啸。善爱者使学生感受到温暖,善教者让学生体味到真诚。5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要配合默契。
默契,是眼与眼的交会,是口与口的呼应,是手与手的对动,是心与心的感悟。美丽的默契,是教学的最佳风景。6 《学记》中讲:“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困,也是一种必然。
知困,便能自警,慎思戒失。知困,便能自勉,好求博求。不知困者,不能进也。7 “风卷海浪花万朵,雁上晴空诗一行。”
高超的教育语言艺术,犹如春风卷起学生心海中“浪花万朵”,又像“雁上晴空”引发学生淼远遐想的诗情。
它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它使人动情、动容、动心。
它给育德、增智、益美,都平添了友人的魅力。8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使虚的实起来,弱的强起来,软的硬起来,缺的全起来,无的有起来,多的减下来,错位的纠正过来,无形的变得有形起来„„ 9 各种艺术之间的有通感的。
一名优秀的教师,也要借助诗歌艺术的真情,小说艺术的形象,音乐艺术的旋律,绘画艺术的色彩,体育艺术的动作„„,从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中汲取营养,形成独领风骚的教育艺术之美。10 “不可爱”的孩子更需要爱。“不可爱”的孩子更要爱。
爱“不可爱”的孩子是真正的爱。11 师生之间是什么关系?
是大朋友和小朋友、老先生 和小先生、先生与后生、问路人与指路人、教学相长的关系。12平庸的教师叙述,称职的教师讲解,优异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13 没有笑容的美丽是可怕的美丽。没有笑容的教师是不称职的教师。没有笑容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14 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课堂就是改错的场所。
第三篇:《感悟青春》教学案例
《感悟青春》教学案例
——沈阳市第94中学 颜世香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讲课前我们先轻松一下,来欣赏一个flash歌曲。多媒体播放flash歌曲《童年》 师:这首歌的名字叫—— 生:《童年》。
师: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的童年。
生:快乐的„„ 生:天真的„„ 生:无忧无虑的„„ „„
师:大家的童年都象歌声中唱的一样无忧无虑、天真浪漫、令人陶醉、回味无穷。
但时光如水,生命如歌,童年的歌谣还是渐渐离我们远去了,而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变成了漂亮的女生、英俊的男生。原来青春已在不知不觉中轻舞飞扬地来到了你的身边。那当青春来临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青春是什么?青春在哪儿里?你希望自己的青春怎样度过呢?今天就请大家畅所欲言,谈谈你们的青春感受。板书:感悟青春 师:大家是哪年出生的?
生:91年„„ 师:老师听过这样一句话:80年代出生的叫新人类,90年代的叫新新人类,甚至把70年代的人叫做类人猿。你们标榜自己是超炫、超酷的一代,所以老师、父母有时感慨:哎,不是我不明白,是你们变化太快。青春的你们是一个个的迷,但答案就在你们心中。请大家把各自的答案拿出来一同分享、交流。我们进入本课的第一个环节:青春密码。多媒体展示“青春密码 ”并板书
师:这里有春、夏、秋、冬四个密码,每个密码后面都有一段音像资料,看过后请说出这反映了青春中的什么现象呢?谈谈你的看法和处理方式。我们分成“漂亮女生”、“英俊男生”两组,各选一名代表,哪组先来? 男生选的是“春”,多媒体播放flash《对面的女孩看过来》
师:请你说说歌中的男孩为什么希望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呢? 生:希望能引起女孩的注意吧。生:可能想和女孩交朋友。
„„ 师:那男女生之间应不应该交往呢? 生:不应该交往,要有距离,距离产生美。生:应该交往,因为男女生之间也有纯洁的友情,不能怕别人说什么就不交往了。„„
师:老师说说自己的看法:男女同学间的相互吸引是青春期的正常心理,都希望与异性有情感上的交流并得到异性的肯定从而增强自信。即使是成年人也有“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俗语,在科学上叫“异性效应”,工作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爱情属于少年”吗?青春的时光要好好珍惜,“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男女同学交往要自尊、自爱、平等、大方。老师也建议男生要有点“lady first”的绅士风度。
板书:男女生正常交往
女同学选的是“冬”,多媒体展示一篇“心情日记”
师:这种事情在你和父母之间发生过吗?你是怎么解决的呢? 生:我妈也翻过我日记,气得我和她大吵。师:吵过以后还出现过这种事情吗? 生:还可以,但有时我妈还是翻„„ 师:谁还有别的好办法吗? 生:不写日记了。
生:我妈总是唠唠叨叨什么都管,就说买衣服吧我喜欢的她看不上,她看上的我又不喜欢。师:那你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吗? 生:„„
师:首先我们得承认你们和父母之间是有代沟的。代沟是由于人们生活的年代、经历的不同造成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有同学嬉称:我是青春期,我妈是更年期,那能没冲突吗?但要知道父母做任何事的前提都是爱你的,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要与他们多交流、沟通。总之,理解——万岁!
板书:子女与父母的沟通
师:我本以为你们的青春就是阳光灿烂的,可通过破译青春密码我发现你们也有烦恼、忧伤、无奈,也许这就是青春和成长的代价吧,所以我们更要好好把握青春的方向!
师:刚才看到有的同学也跃跃欲试,有很多话要说。别急,谁都有机会!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青春论坛。
多媒体播放“青春论坛”并板书
师:青春论坛而不是乱谈,所以老师做了一定的限制,准备了12个图标。每个图标后有一个提示,提示可能是一幅图片、一个词或一首歌曲。参与者任意选取2个图标,请根据提示即兴创作有关“青春话题”的小演讲,时间不少于2分钟,不超过3分钟。给青春插上翅膀,放飞你的梦想!
生:„„
师:大家说得真精彩!老师看着、听着,心里是既羡慕又嫉妒,但原因只有一个,是什么? 生:我们青春。
师:老师还能拥有青春吗?我们讨论一下:青春是一段年龄还是一种心态呢?
生:我认为是一种心态。有的人虽然年龄大了,但还是那么热爱生命,比那些年纪轻轻却唉声叹气的人要青春。生:我觉得青春是一段年龄。人长大了,经历的多了,思想也成熟、复杂了,不可能有青春时的天真浪漫„„
生:„„
师:“30岁的人60岁的心脏,60岁的人30岁的心脏”,哪个青春呢?真正的青春指的是活力、健康、激情、智慧和勇气。不过这也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留给生活去思考给我们答案吧。
多媒体播放“青春悟语”并板书
师:谈了一节课的青春,班里有50个同学就有50种对青春不同的理解。最后请你展示对青春的思考,方式不限: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首诗、一幅画、一个手工作品、更可以是一个动作。
多媒体配合静态的“青春悟语”画面,播放一段轻柔舒缓的乐曲,给学生创设和谐的思考、创作的氛围。
生:青春是梦想,是自由,是展翅的鹰,是生机勃勃的春天,让我们在青春的一片天空中尽情的飞翔吧!生:我用这张纸折了一颗心,我在这颗心上写的是“青春是爱”,我觉得有爱就有青春!
生:我想青春是一个礼品盒,那里有五彩缤纷的礼物,有美味的巧克力,它等待我们去尽情体味。生:我折了一艘船,我的青春就象这艘船一样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生:我写了个字“风”。青春如风,快乐自由!
„„
师:最后我祝大家的青春无悔!但青春滋味——自己体会!谢谢大家!
教学反思:
本节是新课改后思想品德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节课。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既是实践者,也是受益者。新课标为教师施展才能和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我本人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
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人文性和生活化的特点。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把握和提升,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
大胆处理教材、精心设计教学。
变“用教材教”为“教教材”。我在把握好教材的基础上,对其内容、知识进行了梳理、整合、发掘、拓展,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青春密码、青春论坛、青春悟语。清晰明了又丰富了教材内容,也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发展特点。
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新颖、多样,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
给学生以听觉、视觉、感觉,多维度、立体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从而让学生在对事物的感知、体验上有更深入的、自觉的思考。如:导入新课时选取的《童年》flash歌曲;“青春论坛”中选取的歌曲和欣赏性很强的图片等等。
注重寓教于乐、创新思维的训练。
如:“青春论坛”中让学生任意选取图标,根据提示作即兴的小演讲。这个创新思维的训练有一定的难度和趣味性,因为这要求学生把完全没有任何关联的一个词、歌曲或图片巧妙、有机的结合起来,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赋予它新的内涵。应该说学生的表现很精彩,他们的即兴演讲令我和听课的老师都很感动。建构新型的课堂师生关系,努力营造一种活泼、轻松、民主的课堂气氛。
师生通过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情感和体验。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欣赏、信任他们,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信、幸福、满足的体验。
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的差异性和地域特点。
本节课分别在重点中学、普通中学、郊县中学讲授,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处理、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重点中学的学生在感知事物、分析问题、创新活动中表现的非常出色,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张扬了个性,但教师要控制好时间安排。郊县的学生与市区的学生相比,生理、心理发育相对滞后,教学时有些内容得不到及时的回应和共鸣,应该选取更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事例。
第四篇:教育教学个人感悟
教育教学个人感悟
教育的目的:培养人,塑造人——德才兼备。
教师的责任:教书(传授知识)、育人(培养人才)——先成人,后成才。为孩子的一生负责。
优秀的教师:育人在先,教书在后。有事业心,有爱心。有理想,不自私。平等待人,不欺骗孩子。有团队精神。有协调能力,有应变能力。即给予孩子“鱼”,更教给孩子“渔”。具有人格魅力,知识魅力,爱心魅力。
根本的教育:
生命之本——父母、大自然。(生、养。)——孝敬父母,善待大自然。
智慧之本——导师、父母、好书、大自然。(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师法自然。)——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勤奋读书。善待大自然。
自由之本——守住底线。(法律法规、纪律制度、乡规民约,社会公德。)——遵纪守法。能力之本——学习+实践。经受挫折的考验。(勤学苦练。灾难是财富,挫折是财富。)幸福之本——弃恶扬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管好自己的身口意。)
健康之本——调身+调心。(管好自己的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放开自己的胸怀——心态决定一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成功之本——奉献社会!(并非升官发财!并非读名校、做高官、)
关于立志: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关于交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关于语文:基础+提高(基础:学、教、练;提高:阅读、思考、理解、表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重点是理解与表达。(理解:读、听;表达:写、说。)
方法是引导孩子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的方法是学好的必备要件。)
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自主学习,自我管理(教而不教,管而不管)。
第五篇:教学案例--走进草地,感悟英雄
走进草地,感悟英雄
――《金色的鱼钩》教学案例及评析
长庆泾渭小学张建设
内容提要
《金色的鱼钩》是任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13、师:幻灯打出红军长征的路线图;时代背景。补充: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伟大奇迹。在这个奇迹中,包含了许多红军战士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我们今天就融入到长征过草地途中来感受英雄的创举吧。
点评:让学生通过信息资料的交流,以及长征路线图和时代背影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求知的热切性。红军长征的初步影响在学生脑海中显现。
二、整体感知,理清线索。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提示:抓住课文围绕“班长救病号,病号救班长”这个故事特点进行学习。
2、读时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的变化。
3、学生读后进行交流。
4、板书:
点评:让学生通过自由阅读,理清故事的脉络,使学生学习有了目标。通过板书,为理解课文的重、难点做了铺垫。
三、深入学习,突破重点。
师:课文多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通过老班长的不同的外貌描写,说明了老班长的什么?
(分组学习,划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后,进行交流)
生:“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两鬓都斑白了。”说明了老班长在长征途中为同志们操劳,饱受风霜。
生:也说明,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困难重重,历尽了艰险。
生:“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说明了老班长为三个病号的吃饭问题发愁,可不能光吃草根、树皮,得想点其他办法,解决吃的问题,得让他们走出草地呀。
生:“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说明了老班长日夜操劳,因草地上找到了能让战士们吃上好一点儿东西的办法,而内心非常激动。
生:“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说明了老班长看到草地无尽头,道路坎坷,时间还长,小战士们吃不上东西,他
怎么完成任务,把他们带出草地呢?他很忧虑,担心。
生:“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起了疙瘩。”“老班长看到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笑意”。说明了老班长对三个小战士的关心和焦急。看到小战士不肯喝鱼汤,怕饿坏了他们的身子。但看到小战士喝下了鱼汤,眉头舒展。心中只有战士,唯独没有自己。
生:“老班长瘦的只剩下皮包骨,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说明了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小战士过草地,完成了任务,历尽了艰辛。可他自己难以支撑,面临死的威胁。真实一个伟大的英雄啊!
师:当病号用鱼钩钓鱼做成鱼汤送到老班长嘴里时,“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这一描述告诉我们什么?
生:说明老班长用鱼钩钓鱼给病号吃,救了三个小战士,可他自己长期忍饥挨饿,累垮了自己。
生:现在的病号已经是四个人了,而老班长又成了重病号。
生:“奄奄一息”说明了老班长救三个病号,促使自己生命垂危的结果,但又是三个小战士救老班长的原因。
点评:课文描写老班长的外貌是文章的主线。通过老班长外貌描写语句的学习、汇报、理解,在学生的心中树起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心中唯有他人和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唯独没有考虑自己。提升了学生对英雄人物的认识,渗透了教育的目的,促进了学生的多元解析,有助于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的理解。
四、深情朗读,体会英雄。
1、怀着敬佩的心情,朗读有关小梁内心描写的语句,体会老班长的英雄形象。
2、找出有关老班长对小战士们关心、担忧的语句,以沉痛的心情朗读体会老班长的内心世界。
3、小组朗读后,由学生个人向大家朗读展示。师生共同指导评议。
点评:采用朗读的方法,强化对老班长英雄人物的深化。更加让学生体会到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通过朗读的指导,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理解能力,促进了文本的对话。培养了学生的自悟能力。
五、品读真情,学习英雄。
师: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小战士过草地,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
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无私、忠诚地完成了党的委托,他永远留在了长征途中的草地上,可留给战友们的只有那个钓鱼钩。这是一个怎样的鱼钩呢?生读:“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师: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生:鱼钩代表着老班长的高大的英雄形象。
生:鱼钩象征着老班长那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它代表着老班长心中只有他人,唯独没有自己的英雄形象。
生:它也代表着千千万万个红军战士的英雄事迹。
生:鱼钩是长征的见证。是红军战士过草地的见证。它闪烁着的光辉,就是老红军战士那可歌可泣的高贵品质。老班长的精神将永远是灿烂的。
点评:这一环节,注重了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到了“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的含义,课文的难点也就攻破了。
五、拓展延伸,感悟英雄。
师:你们想像一下,在老班长精神鼓舞下,三个小病号是怎样走出草地的? 生:三个小战士在老班长舍己救人的精神鼓舞下,互相帮助,互相搀扶,艰难地走出草地,和大部队会合了。
生:他们三人和红军大部队会合后,把老班长救他们牺牲在草地上的事迹告诉了部队首长
生:老班长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师:老班长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战友们生命的故事,我们被老红军战士的事迹所感动。你们有什么想法,就告诉大家吧?
生:我觉着一个人活着,不能光想着自己,应该想着大家才对。心中有了他人,想着才有意义。
生:如果我们大家一心都为了集体,那我们这个集体才是最优秀的。从老班长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中国人的品质,我们应该把老班长的这种品质发扬广大。
生:„„
点评;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想、谈体会以及想法,既深化了文本的思想性,又进行了情感教育,也明白了人活着的价值观。
总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上述案例,正是体现了这些特点。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收集信息,阅读文本,抓住人物的外貌和行动描写等语言环境,又结合有关语句进行品读,交流、朗读,想像、汇报等方式、方法,深化了人物的思想性,从而实现了人与文本间的对话,理解了课文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营造课堂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敢于发表自己学习的见解和感受,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重视了语文的熏陶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为了感悟英雄,对教学进行拓展,使学生情感得到了深化。达到了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