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桥边》教案

时间:2019-05-15 04:46: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桥边》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桥边》教案》。

第一篇:《在桥边》教案

《在桥边》教案

2012-12-20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刚刚学习了《清兵卫与葫芦》,从“小说情节的摇摆”中感受到了人物形象、思想主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在桥边》(板书),看看小说借助“情节的摇摆”为我们展示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主题。

二、相关介绍:

1、关于作者:伯尔(1917—1985),德国小说家。他是一位与军国主义格格不入的作家,被誉为“当代德国的歌德”。六年的军旅生活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鲜血、残骸、废墟等,使他的作品充满灰暗、抑郁的基调。但也有人说,伯尔的作品既弥漫着下层人民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欢乐的精神。伯尔的小说擅长运用回忆、内心独白、象征、怪诞的联想手法,情节集中、紧凑。代表作:短篇《在桥边》,中篇《列车正点到达》(成名作),长篇《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巅峰之作)、《小丑之见》、《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

2、关于背景:作品的时代背景为二战之后,表现的是一个小人物在国家重建的大背景下的悲欢情绪。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悲欢?为什么有这种悲欢?这种悲欢中隐寓着一个怎样的思想主题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

三、内容探究:

学生朗读全文,概括小说情节。(提示:“矛盾冲突最尖锐的部分”就是小说的高潮部分)问1:小说由哪几部分情节构成?试作简要概括。

明确:

1、开端(1-3)—— 空洞乏味的工作 无聊、不满

2、发展(4-5)—— 心悸忘我的暗恋 兴奋、喜悦

3、高潮(6)—— 突然到来的检查 小心、紧张

4、结局(7-9)—— 出乎意料的鸿运 惊喜、憧憬

问2:“我”是一个什么身份的人?“我”的工作是什么? 明确:“他们替我缝补了腿”一句表明,“我”的身份有可能是一位在战争中受伤的士兵或百姓。“我”的工作是数有多少行人从桥上经过。

问3:文中哪些句子是写“我”的工作状态?

明确:“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捷报。”这几句写我工作时的情形。

问4:你能不能从这几句话中读出这个工作的特点?

明确:两个“整天”、“计时器”的比喻,这些都表明了这种工作的机械、单调、枯燥、乏味、无聊。

问5:“我”的工作态度认真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你能读出“我”的心情吗?

明确:“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时,就送给他们几个……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这些句子表明,“我”的工作态度并不认真,因为“我”在故意的制造不准确。这些充满反讽和揶揄笔调的句子,流露了“我”对这个工作的不满和反抗。

问6:是什么改变了“我”的生活?

明确:从桥上经过的一位姑娘,是她的到来改变了“我”的生活。

问7:怎么改变?从哪里看得出来?“我”的心情怎样?

明确:“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我又停止了心跳”“我一个也没有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作者的心情变得兴奋、喜悦起来。“我”的心情从“无聊、不满”到“兴奋、喜悦”的变化构成了情节上的第一次“摇摆”。问8:情节上的第二次“摇摆”是什么?

明确:“主任统计员的突然检查”构成了情节上的第二次“摇摆”。

问9:“我”的心情怎样?

明确:“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小心、紧张”起来,“我像发疯似的数着,一台自动记录公里行程的机器也不可能比我数得更好”。

问10:“我”少算的一个人是谁?为什么要少算她?

明确:“我”少算的一个人是“我”心中爱恋的那个姑娘。因为“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

(师)说:在这个“高潮”部分,生计和爱情发生了严重的、近乎惨烈的冲突,以至于“我的心都碎了,因为我必须数,不能再目送她过去”,整个故事似乎要滑向悲剧的结局了。小说情节却突然来了第三次“摇摆”。

问11:情节上的第三次“摇摆”是什么?

明确:“我”居然被主任统计员认为是“好人、很可靠”,幸运地逃过了检查,将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

问12:当被安排去数马车时,“我”的心情怎样?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来? 明确:从“数马车当然是美差”“数马车是我从来没有碰到过的运气”“这简直是交了鸿运”“数马车该多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我”的心情是“惊喜”。数马车的间隙,“我”可以去冷饮店长久地看她一番,并想着在她回家的时候能送她一程,这里写出了“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师)说:倘若只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看,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很简单的,甚至不会引发多少的同情与思考。但正是因为有了情节的一次次摇摆,有了主人公内心情绪的起起落落,才使得小说简单又丰厚,摇曳而生姿。我们通过“情节”这一元素走进了伯尔的《在桥边》,感受了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悲欢。

问13:有人说,这篇小说的主题是关于“爱情”的;也有人说,“姑娘”只是一种象征。你怎么看待这一点? 明确:小说表面上写的是“爱情”对于一个处境堪忧的小人物的强大吸引力,但小说的最终旨意并不是写“爱情”,因为主人公的“爱情”,仅仅只是暗恋,他甚至并不打算告诉那姑娘,“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我”的不满情绪主要源于工作的单调、枯燥以及自己精神上的空虚、无聊。尽管后来自己的工作由“数人”换成了“数马车”,但改变的只是工种,他的处境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他们”(政府官员们)关注的只是那些“不准确的”数字,却没有谁关注“我”的精神需求。这也反映出了德国战后重建时“关注物质需求而不是精神需求”的社会现实。这样看来,与其说“小姑娘”是爱情,还不如说是“某种美好事物”的象征,小说所要表现的应当是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主人公精神上对“美好事物”的守望。

第二篇:在桥边教案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营

难忘那“漏数” ——《在桥边》教学设计 常山一中 唐金木

教学目标

1.梳理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情节,用乱数、不数、漏数来概括情节内容。2.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旨,理解小说语言除了简练和不断妙用反讽之外,还有一种内在优美。

3.理解小说情节中的细节、情节的摇摆、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等技巧对情节运行的作用。教学重点和难点

1.如何理解我对姑娘的爱,为什么要把她漏数。2.如何让学生理解本文主旨。

3.本文情节是如何摇摆的,对其中细节的赏析。思想情感教育

对人的关爱不能仅仅体现在物质上,对人精神的关爱才是最大的关爱。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小说与其它文学体裁相比,最大的魅力在于它能凭借紧张动人的情节,有力地攫住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欲罢不能的感觉。而其中短篇小说更以其短小的篇幅,紧张激烈的情节,给读者留有深深的体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短篇小说——伯尔的《在桥边》

二、研习课文,品味情节

1.文章篇幅较短,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并复述小说的主要情节。[学生阅读课文,老师并巡视并提醒学生用简单的几个词来概括情节] 请一位起来复述课文内容 老师明确:

我在桥边数人数,每次都故意把一个可爱的姑娘漏数掉。当然小说为了避免情节上的单调,我每次数的人以及数的方式并不一样。我们接下来就一起去看看“我”是怎么数的。

2.研读情节,赏析细节(1)乱数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营

㈠.怎样乱数? 讨论明确:

第三段:“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就送给他们几个。”“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当我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时,我就用五位数字表示我的慷慨。” ㈡.为什么乱数?

第一段:“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捷报。”这就是“我”的工作,“我”早已等同于一架“计时的机器”了。

这个工作对我而言是枯燥、无聊、单调、空虚、灰暗的。㈢.我想通过乱数表达什么?

我对这个工作不满意,但为了生存,“我”又无力抗争。我唯一能作的反抗就是故意制造不准确: “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时,就送给他们几个„„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这些充满反讽和揶揄的笔调表露了“我”对这种生活的不满和反抗。

渴望意义的人面对无意义的世界, 会表现出厌倦。厌倦是一种既不肯接受又不想反抗的心态。我把厌倦看做无聊的一种形态,一种包含激情的无聊。(周国平)(2)、不数:

姑娘来的时候,和她同时过桥的人,我一个都没数。㈠.为什么此时会不数?

讨论明确:因为我心爱的姑娘此时过桥了,在单调、枯燥的工作中,姑娘的出现就像一泓清泉,冲淡“我”对毫无意义工作的不满,点亮了“我”原本灰暗的生活。这是主人公无聊生活中的唯一亮色了。

㈡.姑娘在桥上经过的时候,我的心理感受是什么样子的?

讨论明确: 课文第三、四段:

“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

“所有在这个时间走过的人,我一个也没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

“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动”“所有一切有幸在这几分钟内在我朦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过的人,都不会进入到统计中去而永垂不朽了”

“这很清楚,我爱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 “我在爱她。这是很清楚的,我在爱她。”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营

㈢.请全体同学一起齐读这两段,感受我的心理。

小结:“我”是真的在爱着她了!在姑娘过桥的那个瞬间,如此美好而激动人心的几分钟成了主人公的全部幸福所在了。(3)、漏数

主任过来检查时,我把她一个人漏数了!㈠.为什么这次我会数得如此认真?

讨论明确:主任统计员的出现,这直接关系到我的生计问题。“我”的内心由之前的“愉悦和欢快”重又跌回了谷底,“我”内心充满了紧张和矛盾。㈡.为什么我数得如此认真,但还是把她给漏数了?

讨论明确:表面上看,“我”为了生计,压抑住了自己对姑娘的感情,“因为我必须数,不能目送她过去”,而在内心深处,仍然是真挚的爱情和精神世界的真正寄托压倒了空洞无意义的职业——“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

㈢.姑娘是我的什么?假如换一个姑娘,我会把她漏数吗?

毫无疑问,她是我追求的爱情,同时,她又不单单是爱情。那个“可爱的姑娘”代表“我”心中美好的事物,是我的精神寄托,并不代表我的现实追求,所以不具有特殊的固定性。换另一个可爱的人,甚至动物,“我”也会这么做。㈣.漏数有意义吗?作者想通过的漏数表达什么?

“漏数”并不能改变现实什么,但它表现着对美好事物的维护、坚守,表现着一种精神追求。对姑娘的爱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主人公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他在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个人境遇中,依然坚持的对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种守望。

㈤漏数的结果是什么?

讨论明确:结果是我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这结果虽有点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小说的主色调还是比较明快的。

四、探讨问题,分析主旨 1.作者想通过这些情节表达什么?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来了解下作者

海因里希·伯尔的写作处在两难中:一边是战争的废墟,另一边则是战后重建狂潮;一边是可见的残垣断壁的废墟,一边是深深隐藏在数字化效率社会的经济繁荣表象下的废墟。所谓“废墟文学”绝非仅仅意味着“战争废墟”或“战后废墟”的文学,而是首先意味着人类在现代性处境中所遭遇的本质处境。

(摘自 柯小刚《废墟、伤痕与伦理家园的重建》)3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营

2.他们是谁?

他们与我的关系:给我安排工作的是他们,给我带来生存压力的是他们,最后给我一份所谓“美差”的还是他们。他们醉心于数字上的增多,醉心于物质上的满足,却从始至终没有给过主人公真正的精神关怀。尽管主人公由数人换成了数马车,但改变的仅仅是工种,他的处境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他的精神需求也许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他作为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也许同样被永远地忽略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课文这样的一句话“坐在马路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说明像主人公这样的遭遇并非特例。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

3.主旨:揭示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

五、联系现实、拓展延伸

不仅在伯尔的小说中会出现这种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情况的发生。在纷繁复杂、追求利益的现代社会,人们太重视物质上的追求和满足,而忽视了精神的充实和探索。很多人舍得给自己的父母花钱买很多高档物品,却舍不得每天陪父母聊聊天;很多父母整天忙于挣钱,却没时间陪自己的孩子好好谈谈心。在这个社会,很多人认为物质上的满足就是最大的幸福,给人物质上的帮助就是最大的帮助。孰不知,真正的幸福与物质无关,真正的幸福也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

相反有时失意时的一句鼓励,痛苦时一个拥抱,沮丧时的一个眼神,落魄时及时伸出的一只手,那才是真正的帮助,真正的关爱,那才能让别人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论语>选读》中有句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于 丹也讲“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愿我们都收获真正的幸福,愿我们都真正懂得如何关爱他人,愿我们都成为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并让自己收获快乐的人。

第三篇:《在桥边》教案

一、导入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的第一篇小说是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从这篇小说中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体验到了战火纷飞中人类的一丝温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小说《在桥边》,看看这一回在桥边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请大家打开课本第67页。

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火车正点》、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来斯巴„„》等。1971年发表的《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是其全部创作的结晶,获次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三、整体感知,概括情节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用一两句话概括小说最主要的情节内容。

明确:他们让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我每次都故意把一位可爱的姑娘漏数掉了。

四、结合话题,重点赏析

1、知识链接

我们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环境这一要素其实在第二单元的话题“场景”当中已经涉及到。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理、性格等。

“人物”是上一个单元的话题,写人物要注意贴着人物写,贴着人物写包括哪两个方面? 明确:一是贴着人物的心理写,一是贴着人物的言行写。注意运用语言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情节是一系列具有前因后果的事件的展开,这些事件展开的过程就是它的运行过程。在情节的运行方式中,整体上遵循着一个基本模式:发生(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那么《在桥边》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分别是什么?全文共9段,请大家根据小说的情节运行流程划分层次,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个部分的内容。明确:

发生:1-3段,交代主人公的基本现状以及他对职业的态度。(现实生活乏味)发展:4-5段,主人公暗恋过桥的姑娘,她成了主人公乏味生活中的亮色。(暗恋过桥姑娘)高潮:6-7段,“我”逃过检查,被调去数马车。(逃过突击检查)

结局:8-9段,主人公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

第四篇:《在桥边》教案

《在 桥 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旨。(难点)

2、体会小说情节的基本模式,理解情节中的细节、情节的摇摆、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等技巧对情节运行的作用。(重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了海明威《桥边的老人》,还记得那位“戴钢丝边眼镜,衣服上尽是尘土”的老人吗?他对动物的爱怜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今天我们要走进的是另一个发生在桥边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品味,看看它的动人之处在哪里。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了解主要故事情节,并找出情节中矛盾冲突最突出的部分。

开端——空洞乏味的工作 发展——心悸忘我的暗恋 高潮——突然到来的检查 结局——出乎意料的鸿运

矛盾冲突最突出的部分:第六自然段

2、从这一部分可以读出什么?

最主要的矛盾——工作与爱情 主人公内心情感——痛苦、挣扎,请学生自己轻轻品读、体会。

三、赏析情节

1、师:围绕着这个矛盾的核心,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生发的?让我们往前追溯,看看故事的发生,请同学们精读故事的发生部分,圈出相关语句,说说故事的发生部分交待了哪些内容?

明确:开篇的第一句就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在战后。(“他们替我缝补了腿„„”)还交代了主人公的生存现状:这也许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甚至连姓名都无需交代,他在战争中负了伤,大约也丧失了一般的劳动能力,战后“他们”给他疗伤,给他安排了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每天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

(2)请同学们关注有关主人公工作状态的几处细节。请读读这些细节,试着用几个形容词来概括。

明确:“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捷报。”这就是“我”的工作,“我”早已等同于一架“计时的机器”了。形容词:无聊、空洞、单调、空虚、灰暗等。

(3)主人公自己满意这个看起来还算轻松的工作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明确:不满意,但为了生存,“我”又无力抗争。我唯一能作的反抗就是故意制造不准确: “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时,就送给他们几个„„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这些充满反讽和揶揄的笔调表露了“我”对这种生活的不满和反抗。

2、师:以上是故事的发生,它只是构成了故事的背景,就好比挖了一个水塘,还需要有一股活水引入,方能有其波澜,有波澜情节才有动力。故事中的活水又在哪里呢?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主人公的生活?请同学们继续关注往下的两段。看看情节是怎样发展的。

明确:故事中过桥的姑娘,便充当了这股活水,是她改变了主人公的生活。

追问:怎么改变?从哪里看得出来?

明确:“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我又停止了心跳”“我一个也没有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

问:与前面的行文相比,语调有何变化?

作者一改前面的反讽语调,写得如散文诗般,调子也比较欢快。问:这说明相比于故事的发生部分,主人公的情绪有着怎样的起伏? 明确:开端是主人公灰暗而毫无意义的生活现状,无聊、灰暗,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爱上了过桥的姑娘,因了姑娘的出现,空洞的生活忽然有了亮色而心情愉悦。

3、这也是情节的第一次摇摆。可是,随着情节的发展,主人公生活中唯一的那点幸福却也并不能一帆风顺。于是,就有了情节的第二次摇摆。请同学们根据情节的发展和高潮部分,说说情节的第二次摇摆作者是怎样设计的?作者的心情又有何变化? 明确:作者安排了主任统计员的出现。主任统计员要来检查了,“我”的内心由之前的“愉悦和欢快”重又跌回了谷底,“我”内心充满了紧张和矛盾。

4、情节迅速过渡到了高潮部分。在高潮部分,“我”做出了怎样的抉择? 明确:主人公为了生计,压抑住自己对姑娘的感情,“我的心都碎了,因为我必须数,不能再目送她过去”。(补充:表面上看,主人公为了生计,压抑住自己对姑娘的感情,恪尽职守;而在深处,则仍然是鲜活的情感和生活的真正寄托压倒了空洞无意义的职业——“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只是一个小小的故意漏计,就击溃了来自现实世界的压力,不仅在情感上,而且在指挥上也高于自己所要抗争之物。)

5、在情节的发生部分,矛盾的核心,也就是情节的生发点,是主人公对姑娘的暗恋和技术工作之间的矛盾,但是,由于很容易蒙混过关,由于主人公明白如何“唤起人们对我有城市的印象”,这个矛盾并不突出,他很轻松自得地就能享受到“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不让他们侵占去的”两分钟。但是,在高潮阶段,这个矛盾则充分激化,以至于“我的心都碎了,因为我必须数,不能再目送她过去”。生计和爱情发生了严重的近乎惨烈的冲突,似乎要滑向悲剧的结局了。可偏偏峰回路转,情节再次出现了摇摆。请同学们阅读故事的结局部分,说说情节的第三次摇摆。

明确:“我”居然被主任统计员认为是“好人、很可靠”,幸运地逃过了检查,将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

小结:倘若只按“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看,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很简单的,甚至不会引发多少的同情与思考。但正是因为有了情节的一次次摇摆,有了主人公内心情绪的起起落落,才使得小说简单又丰厚,摇曳而生姿。以上是我们通过情节这一元素走进了伯尔的《在桥边》,感受了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悲欢。

四、简介作者:

伯尔是战后德国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被誉为是当代德国的歌德。他的著作有四十多种译本,在全世界拥有广大的读者。六年的军旅生活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鲜血、残骸、废墟„„使他的作品充满灰暗、抑郁的基调。但也有人说伯尔的作品既弥漫着下层人民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欢乐的精神。

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正点到达》、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等。1971年发表的《与一位女士的合影》是其全部创作的结晶,获次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五、主题挖掘

接下来请同学们联系故事背景和你的阅读感受:你觉得伯尔通过这个故事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1)是爱情么?是表现爱情的巨大力量么?我的爱情可以实现吗?

明确:小说表面上,是在表现爱情对于一个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具有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深层的更在于表达对德国战后,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精神状态的关注。因为主人公的爱情,仅仅只是暗恋,他甚至并不打算告诉那姑娘,“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主人公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他在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个人境遇中,依然坚持的对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种守望吧。

b)要来检查的和认为“我”是一个可靠的人的并给予我数马车这一美差的都是“他们”。那么“我”眼中的“他们”到底是怎样一群人呢?请同学们回顾相关的语句。

c)数人这一工作目的何在?

战后重建,恢复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d)“他们”看到“我”送上的数字时的神态、心理的细节描写有哪些? 明确:他们看到数字时的“脸上放出光彩、容光焕发、心满意足、眼睛闪闪发亮、他们什么也没有料想到!喜欢这个未来完成时„„.”等细节。e)从中我们发现“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什么?

明确:这些细节的充实,让我们对主人公生存的空间有了深切的了解。这是一个只关心数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会,这更是一群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满足于“我”送上的数字的官员,其实这些数字根本都是“不准确的”,随“我”的心情故意乱数的,“我”也“是一个不可靠的人”,这样的一个社会氛围,这样的一种对战后重建近乎痴妄和盲目乐观的态度,注定会有如此荒谬的结局。所以,这样的结局又完全在情理之中。坐在人行道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 f)主人公对自己的工作为什么不满? 人的心灵被忽视了。

最主要的矛盾——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

g)结局有无改变?作者通过这个结局讽刺了怎样的一个社会现实? 明确:结局:处境没有真正改变,精神需求可能永远无法实现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从始至终都没有人给过主人公真正的精神关怀。尽管由数人换成了数马车,但改变的仅仅是工种,他的处境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他的精神需求也许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他作为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也许同样被永远地忽略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课文这样的一句话“坐在马路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说明像主人公这样的遭遇并非特例。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

小结:这就是伯尔的小说,在极短的篇幅里,在看似平静的叙述里,既有小人物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理想主义的欢乐精神。通过情节的一次次摇摆,阐释了深刻而复杂的主题,带给人们无尽的思考。

第五篇:《在桥边》

《在桥边》教案

教学目标:理清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

把握小说深层的主旨

体会小说中反讽手法的运用

一、作者介绍

1、伯尔是战后德国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被誉为是当代德国的歌德。伯尔出生在科隆一雕刻匠的家庭,中学毕业后,曾在书店当学徒。1939年在科隆大学学习,不久即应召入伍,随军到过法国、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增长了不少见识。二战结束后,曾在战俘集中营待了几个月。六年战争生活经历,成为伯尔早期创作的主要题材。战后除继续在科隆大学研究语言与文学外,还当过木匠和人口统计员,因此对下层人民的生活较为熟悉,并在许多作品中有所反映。他曾获得几十种国际国内颁发的文学奖,作品已被译成三十余种文字。他的作品既弥漫着下层人民与命运进行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欢乐的精神。

2、主要作品

中篇小说《正点到达》、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等。成名作《正点到达》是联邦德国“废墟文学”的代表作。50—60年代的作品《小丑之见》被称为这一时期形成的“不顺从文学”的重要作品。

1971年发表的《与一位女士的合影》是其全部创作的结晶,获197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被评委会誉为“臻于顶峰”之作。

二、故事背景

故意数错(乱数、敷衍)。

下载《在桥边》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桥边》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桥边》教案及反思

    《在桥边》教案 教学目标 1.梳理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情节,用乱数、不数、漏数来概括情节内容。 2.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旨,理解小说语言除了简练和不断妙用反讽之外,还有一种内在......

    在桥边 教案(共5篇)

    《在桥边》教案 执教时间:2013年3月20日 执教者:黄艺敏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内容与主旨。 2、理清故事与情节的关系,把握本文情节上的特点,如“摇摆”、“意料外情理中”......

    在桥边教案待修

    《在桥边》 伯尔 教学目标: 1.探寻小说独特的视角,品味作者精巧的构思; 2.理解“姑娘”在文中的作用,明确小说主题; 教学重、难点:揣摩、品味文句,理解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 教学课......

    *在桥边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旨,理解小说所表现的一种内在的优美。 2、体会小说情节的基本模式,理解情节中的细节、情节的摇摆、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等技巧对......

    在桥边教案 2(共5则)

    《在桥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有关作家,作品,积累文中的重点词语; 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旨,理解小说所表现的一种内在的美.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单元话题......

    《在桥边》最新教案(5篇范例)

    《在桥边》最新教案 2016-1-4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刚刚学习了《清兵卫与葫芦》,从“小说情节的摇摆”中感受到了人物形象、思想主题。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在桥边》,看看小说借......

    在桥边 公开课用

    《在桥边》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情节,学习本文情节是如何摇摆的,并赏析其中细节。 2、领会小说主旨,理解对人的关爱不能仅仅体现在物质上,对人精神的关爱才是最大的关爱。......

    10.《在桥边》说课稿

    10.《在桥边》说课稿 本篇课文的作者是德国的伯尔,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战后文学领军人物,废墟文学和不顺从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主要描写战后重建当中,小人物的精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