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案例15:第一位华人诺奖科学家——屠呦呦
教学案例15:第一位华人诺奖科学家——屠呦呦 【案例呈现】
屠呦呦,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中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选择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她认为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异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1980年屠呦呦被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感染数亿人,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上个世纪60年代,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对当时常用的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影响严重。196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的亲自指示下,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旨在找到具有新结构、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1969年,屠呦呦加入了中医药协作组,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一同查阅历代医药记载,挑选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抗疟疾药方,并实验这些药方的效果。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由用乙醇提取改为用沸点比乙醇低的乙醚提取,1971年10月4日成功提取到青蒿中性提取物,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1977年,她首次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
作为“中国神药”,青蒿素在世界各地抗击疟疾显示了奇效,给世界抗疟事业带来了曙光。2004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英国权威医学刊物《柳叶刀》的统计显示,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据世卫组织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已有11个非洲国家的青蒿素类药物覆盖率达到100%,另有5个非洲国家覆盖率为50%至100%。
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CHBT)医学界当时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屠呦呦填补了华人十年未获此奖的空白,也成为了第一位在中国独立完成研究的获奖者。2015年10月5日,85岁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当时的媒体报道称为“三无”科学家。在瑞士皇家学院的颁奖典礼上,屠呦呦表示,“青蒿素的发现,不是一个人的成绩,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很多同志都参与这项研究,都作出了贡献。这也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
【案例点评】
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上的卓越研究,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死亡率,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诺奖既是对这一成就的褒奖,更是对科学家们智慧与心血的回报。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由此我们从中获得以下启示:第一,每一个人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国家的需要就是青年人的理想,只有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需要相统一才能够在社会上大有作为。屠呦呦加入国家“523项目”,才有了青蒿素的问世。第二,艰苦奋斗是成就事业不可或缺的条件。屠呦呦等人耗时4年,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中整理出640个,再从中进行100多个样本的筛选,以沸点在60摄氏度下的乙醚制取青蒿素,经过191次实验,才在实验室观察到青蒿素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因此,该案例启示着大学生,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
【教学建议】 第一,这个案例适用于第三节第一目“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的关于“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的教学。案例中的屠呦呦从小就确立了探索中药与中西药结合的理想,经过自己所在团队的艰苦奋斗,最终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为促进人类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
第二,本案例也可用于第三节第二目“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的教学,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只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第二篇:屠呦呦获诺奖带给我们的启示
屠呦呦获诺奖带给我们的启示
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因为青蒿素的发现,获得2015年世界生理学或医学的诺贝尔奖,引爆了国人继莫言之后对诺贝尔奖这一至高荣誉的再一次狂欢。如果说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是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奖励和弘扬的话,那么,此次屠呦呦的获奖,则是对中医这一国粹的认定和传承。
首先,追寻青蒿素的来历,早在1700年前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有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而屠呦呦的研究正是藉于这一典籍,所以,对于中医这一中华文化的传统经典据此以正视听,不应再存质疑。
其次,关于青蒿素治疟疾这一项目的研究背景也应有所了解,以对新中国在生命科技发展方面所做的贡献加以肯定。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下,着手研究青蒿素治疗疟疾这一科研项目,虽然耗时漫长,但是终让颇具争议的中医学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再次,加强保护、弘扬中医刻不容缓。对于中医的理疗效果,各界仍然争论不一,但是,经过了几千年发展的中医,其中草药的种类成百上千,这是由国人通过一代一代发现、实验、总结、提炼出来的,青蒿素的治疗疟疾的成功,正是现代科技对传统中医的最好验证。所以,加强保护、开发利用中医刻不容缓。
美国《生命科学》杂志上发布了一项极有价值的科学成果:华盛顿大学生物工程系研究赖亨利和助理研究教授纳伦德拉星在离体实验中证实,从中草药艾蒿中提炼的青蒿素具有神奇的杀死癌细胞的能力。药理研究证实:青蒿尚有调节免疫、抗血吸虫病、抗病毒、抗菌、抗内毒素及祛痰、镇咳、平喘等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地投入到青蒿的抗肿瘤研究中,并称“它有可能成为无毒的抗癌药”,那么 能有一种价廉、高效、无毒、能使门诊病人接受的青蒿口服药这是我们制药人的责任,更是世界人民的期待。
黄小军
第三篇:屠呦呦获诺奖与中医发展思考
屠呦呦获诺奖与中医发展思考
【摘要】:屠呦呦荣获诺奖,引发国内各界人士热议。有人认为这是中医药的伟大胜利,必将推动中医药的发展,但是事实可能相反.在中医药发展遭遇瓶颈的现在,我们要如何才能需求一条中医药健康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屠呦呦 诺奖 中医发展
北京时间10月5日傍晚,84岁高龄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无数被疟疾折磨的病患。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1] 有人认为这也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标志着中医药在争取国际认可的进程中迈了一大步。可是真的是这样的吗?
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在大学4年期间,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2]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后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1959-1962年,接受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1-2][3]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从1956年起,她相继对有效药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和中药银柴胡进行了生药学研究,这两项成果被相继收入《中药志》。1969年1月开始,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1971年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青蒿素。[4] 从她的学习工作经历看来,她大学主修生药专业,曾接受过中医培训,工作地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主要工作经历是利用现代技术进行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从这些方面认为她是一名中医药方面的科学家,可以说得通。
但是中医用药治病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坚持“方从法出,法从证立,方即是法”的组方原则进行的。中医理论认为,理、法、方、药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全过程,方剂是辨证论治的结果和体现。中医治病,首先要把病人所表现的症状、发病原因、治疗情况等经行分析思维,从而审清病人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机、病性病位等,然后决定正确的治则治法、处方用药。中医治病,证候是治法的根本,治法是组方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体现。[5]而且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而所使用的药物。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用的一门独特的制药技术。2010年版的《中国药典》(一部)规定的炮制方法主要包括净制、切制、炮炙和其他制法[6]。
但是,当时青蒿素研发的具体过程是怎么的呢?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疾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1969年1月开始,以现代科学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为指导思想,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收集二千多种方药基础上,归纳编篡成《抗疟方药集》,又从中选200多方药,组织筛选。经研制380多个样品,特别结合古代用药经验。其中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给了屠呦呦灵感,考虑到温度、酶解等因素,不断改进提取方法,最终用低沸点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3]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一种熔点为156℃~ 157℃的活性成份,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1973年,屠呦呦合成出了双氢青蒿素,以证实其羟(基)氢氧基族的化学结构,但当时她却不知道自己合成出来的这种化学物质以后被证明比天然青蒿素的效果还要强得多。1973年3月,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周维善,甾体组研究院吴照华和吴毓林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7] 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按中药用药习惯,将中药青蒿抗疟成分定名为青蒿素。[7] 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由世界卫生组织等主办的国际青蒿素会议上,屠呦呦以首席发言人的身份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8]。1992 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发明出双氢青蒿素(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屠呦呦所采取的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如通过像用乙醚提取青蒿素,以及用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等,是典型的西方科学式的西药研究方法,中医药只提供了研究对象青蒿和思路启发,西医才是研究方法的提供者。这样做出的研究结果,也恰恰是西药,因而这典型应属于西方科学的重要成就。若是把这次诺奖作为中医药领域的成功,只会导致中医的发展被一元论价值下作为“唯一真理”的西医所收编,反倒可能是对中医发展的又一次致命打击。
近些年来,在西方主流科学的框架下,像中医这样的医学是被归入“替代医学”的范畴的,自然也表明了其与西方医学不同的理论框架、知识系统和研究范式。根据科学哲学的理论,不同的研究范式之间,甚至是不可通约的,也即难以完全相互沟通,难以用一种范式下的理论知识去充分地解释另一种范式下的理论,更不用说将其取代了。如果基于西方科学范式的西医是“科学的”,那么中医自然不科学。在中医遭受越来越多的质疑、发展也越加艰辛的背景下,为了证明中医的科学性,大量的中医人士利用西方科学的方式,寻求中医药“科学化”,如研究经络腧穴的实质和针灸效用的量化、对中药的研究也越来越倾向于提取其单一有效成分等。这些研究已经脱离了中医的理论,似乎不以这样的方式进行中医药研究,便不够“科学”。持西药研究倾向的研究唯一化会给中医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实际上,与中医理论无关的药物,即使曾被中医使用过,在新的、现代化的西方科学语境下,也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药了。以这种以西方科学的范式来进行中医中药的研究,显然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遵循了中医特有的研究范式的中医药研究。但是我们应认识到这样名为中医药研究实为有力支持西医的研究,会给中医的发展带来致命的不良影响。
虽然现在的中医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相当程度的支持,但由于是在一元论的科学主义背景下,受西方科学一元论观念的影响,我们现在研究和发展中医中药所使用的方式并非没有问题。就如同不能简单的认为屠呦呦获诺奖是中医药的胜利一样,不能盲目地将西方科学范式作为中医药研究发展的唯一方式和理想方式。那中医药的真正出路在哪?
中国在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发展经济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哲学体系。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指导下,形成了中医的哲学思维和基础理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中医的发展还是需要在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在继承的过程中扬弃。中医要有理想的发展,是需要打破科学观一元化,建立多元科学观的哲学基础。在多元科学观的哲学理论里,中医和西医一样是科学的,同是多元医学中的一元,地位是同等的,同样需要独立的发展。在这两者之间,也许会有局部的交迭,但它们毕竟是不同的“科学”系统。这样的哲学思想有助于中医药学者坚持中医特有的哲学思维和基础理论,并在其指导下发现中医药发展的正确道路,而不是错误的利用西医模式发展中医。
从诺贝尔奖发展的历史来看,它所奖励的,是自从近代西方的科学革命之后发展起来的,在西方科学的框架中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它不适用于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而中医缺少这样的奖励机制。不论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中国文化软实力,还是为了激励发展中医的积极性,更好的造福人民群众,建立属于中医自己的奖励机制和评定标准是势在必行的。但是怎样建立和建立怎么的奖励机制又是一个需要实践和时间才能回答的问题。中医发展任重道远,广大中医学子,要好好学习中医药理论知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哲学,在正确的哲学思想指导下,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参考文献
[1]舍予.祝贺北京大学校友屠呦呦获2015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北京大学新闻网,2015-10-05 [2]谭海芳.屠呦呦: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北京大学校友网, 2015-10-06 [3]玉洁.北医校友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北京大学医学部,2015-10-05 [4]王君平.三个“第一”,让她赢得拉斯克奖杯.观察者网 ,2015-10-05 [5]张跃华.试论方剂的组方原则[J].陕西中医,2002,04:355-356.[6]王丽芳,王孝敏.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中药饮片不同炮制方法归类与分析[J].中国药房,2012,19:1821-1824.[7]揭秘发现青蒿素的神秘“523任务”.腾讯,2015-10-06 [8]徐挺.宁波人屠呦呦获得沃伦·阿尔珀特奖.中国宁波网, 2015-06-16
第四篇:中国的女科学家屠呦呦
中国的女科学家
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一位来自中国的科学家,并且是一位女科学家,她的名字叫屠呦呦。
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下午17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来自中国的药学家屠呦呦女士获奖。屠呦呦女士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疟疾。
疟疾是人类历史上一片挥之不去的阴影。20世纪50年代前后,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00万人死于这种传染病。尽管全世界都在想法设法预防和根治疟疾,但成果是极其微小和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的疟疾发病人数多达2400万,即便是近年来,每年仍有数千人因感染疟疾而死亡。
1969年,38岁的屠呦呦女士接受了中药抗疟研究的艰巨任务,开始着手找寻新的抗疟药。几年时间,她查阅了大量的古代医学书籍和民间药方,几乎访遍了中国南方所有的老中医,寻找各种可能的配方。青蒿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入了屠呦呦的视野。
可惜,在第一轮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只有68%,还不及胡椒有效果。在第二轮的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的抗疟效果一度甚至只有12%。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青蒿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但是屠呦呦并没有放弃。她反复思考、仔细研究,一次又一次的实验。终于,1971年,在经历了190次的失败之后,屠呦呦在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青蒿素,后来被广泛应用于疟疾的治疗。
总之,正是屠呦呦女士的锲而不舍、一丝不苟、辛勤耕耘为人类治疗疟疾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挽救了全世界数以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屠呦呦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第五篇:莫言和屠呦呦两篇诺奖演讲反映出不同价值观
莫言和屠呦呦两篇诺奖演讲反映出不同价值观
来源:乌有之乡
莫言与屠呦呦同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和知识分子,但在党性原则和人生观上却有着天壤之别,是什么造成了两者之间截然不同的人生观,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没一个中国人深思吗?
本周是“诺贝尔周”,将举办各领域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按照诺贝尔奖惯例,各领域的获奖者在诺奖周均要举办一场主题演讲。
诺贝尔奖自1900年6月设立,1901年首次颁发至今,中国公民获得诺贝尔奖的仅有莫言和屠呦呦两人。其中,莫言因其“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拯救了全球亿万人的生命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两位诺奖获得者都是土生出长的中国人,都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知识分子,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但从他们两人在诺委会举办的主题演讲中却让世人明显感觉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
2015年12月7日下午1点(瑞典时间),应瑞典诺贝尔奖委员会邀请,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用中文发表题为《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的主题演讲,讲述了青蒿素的科研成果及过程,并介绍了自己及科研团队在青蒿素研制中的贡献和中国传统的中医药宝藏。
2012年12月7日下午5点半(瑞典时间),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瑞典学院发表题为《讲故事的人》的文学演讲,将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定义为“讲故事”的过程,并介绍了自己“苦难的童年”及《丰乳肥臀》的母亲和故乡高密东北乡。
下面就两人的演讲内容进行一下比较和简评:
首先看看二人演讲的开场白
屠呦呦:“在报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我现在要说的是四十年前,在艰苦的环境下,中国科学家努力奋斗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关于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大家可能已经在很多报道中看到过。在此,我只做一个概要的介绍。这是中医研究院抗疟药研究团队当年的简要工作总结,其中蓝底标示的是本院团队完成的工作,白底标示的是全国其他协作团队完成的工作。蓝底向白底过渡标示既有本院也有协作单位参加的工作。”
莫言:“通过电视或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子。但是有一个此刻我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简评:从两篇演讲的开场白我们不难看到,屠呦呦在首先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的同时,把获奖看着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并在幻灯片中将中国各科研团队的协作贡献用不同底色标示出来让人一目了然,充分彰显了新中国科学家的谦逊、细致和集体主义精神。而莫言则历数了自己的家人和去逝的母亲,把获奖看成是值得很多人分享的“我的光荣”,满嘴个人主义情结。
其次看看二人演讲中所讲的“故事”
屠呦呦在演讲中讲述了从1969年中国“523”抗击疟疾研究立项到青蒿素的发现及临床实验与制药的艰辛历程。回顾了1959年到1962年参加西医学习中医班,在著名生药学家楼之岑指导下系统学习了中医药知识,为自己从事青蒿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准备。1969年当中医科学院指令她负责並组建“523”項目课题组,承担抗疟中药的研发时,“体会到了国家对我的信任,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决心不辱使命,努力拼搏,尽全力完成任务!”她告诉世人,是中国传统中医药这个丰富的宝藏让自己发掘出了抗疟有效成份青蒿素。“为了尽快上临床,在动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我和科研团队成员自身服用有效部位提取物,以确保临床病人的安全。当青蒿素片剂临床试用效果不理想时,经过努力坚持,深入探究原因,最终查明是崩解度的问题。改用青蒿素单体胶囊,从而及时证实了青蒿素的抗疟疗效。”“今天,我再次衷心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铭记他们在青蒿素研究、发现与应用中的积极投入与突出贡献。”并列举了全国参加523项目的每个协作单位名单,强调“没有大家无私合作的团队精神,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与此同时,屠呦呦以一名著名药学家的视觉警示同行,面对疟原虫对于青蒿素和其他抗疟药的抗药性,诚挚希望全球抗疟工作者认真执行WHO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全球计划。……
莫言的演讲由很多小故事串联,但主要讲述了自己的“悲伤”故事。“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是母亲教我如何心平气和地面对,意在说明在这个世界除了他的母亲没有几个好人。莫言回忆道,我小学未毕业即辍学,“辍学之后,我混迹于成人之中,开始了‘用耳朵阅读’的漫长生涯……聆听了许许多多神鬼故事,历史传奇,逸闻趣事,这些故事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家庭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我产生了强烈的现实感。”所以,我的小说有的起源于梦境,有的则发端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这其中有自己的故事、亲人们的故事、我的村人们的故事、以及我从老人们口中听到过的祖先们的故事,当然,对他们都进行了文学化的处理。因此“也发生过与我小说中人物同名者找到我父亲发泄不满的事情,我父亲替我向他们道歉,但同时又开导他们不要当真。我父亲说:‘他在《红高粱》中第一句就说我父亲这个土匪种,我都不在意你们还在意什么?’”“母亲去世后,我悲痛万分,决定写一部书献给她。这就是那本《丰乳肥臀》。因为胸有成竹,因为情感充盈,仅用了83 天,我便写出了这部长达50 万字的小说的初稿。”……
简评:从两篇演讲的不同故事不难看出,屠呦呦把自己的成绩归功于那个火红年代,归功于党和国家的信任和支持,归功于中国科技界的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同时期望全球抗疟工作者共同努立解决疟原虫对于青蒿素和其他抗疟药的抗药性问题,充分展现了一名85岁的老科学工作者对自己所从事的医药科学事业的无私奉献、高风亮节和倾心关注、更高追求。而莫言表述的则是对同一时代的伤痕和仇视,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主席彼得.英格伦的评价,通过讥讽手法的运用,让读者从书中阅读出社会的阴暗面,因为这个原因,他的作品也被认为是粗俗而淫荡的,“莫言书中所写的故事是我听到的最恐怖的故事。”充分暴露了一个文学工作者自私偏激、内心扭曲的阴暗心理。
最后看看二人演讲中所讲的结束语
屠呦呦最后总结道:“在结束之前,我想再谈一点中医药。‘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最后,我想与各位分享一首我国唐代有名的诗篇,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请各位有机会时更上一层楼,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涵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
莫言最后则是用许多年前他爷爷讲的一个故事作结束语:“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风雨,躲进了一座破庙。外边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有一个人说:‘我们八个人中,必定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又有人提议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故事的结局我估计大家都猜到了——那个人刚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坍塌。”
简评:从两篇演讲的结束语不难发现,屠呦呦用毛主席的教导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自己的专业服务人类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鼓励大家对工作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让中华中医药中宝藏为人类再立新功,充满了昂扬向上的正气。而莫言所讲的最后一个故事,则暗喻了人类大多数不是好人,该遭恶报,给人以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误导,充满了血腥恐怖的邪气。
最后,我想说明的是,无论文学艺术还是自然科学,写小说与搞科研都需要个人天赋和勤奋,演讲测重于个人无可厚非。但是,用一个时期或一种现象否定另一个时期或另一种现象缺乏应有的党性和求实精神。屠呦呦在演讲中既介绍了自己在研制青蒿素中的作用和贡献,也介绍了中国科学家团队的集体智慧和功绩,并把青蒿素的成功研发总结成了四条经验:目标明确、坚持信念是成功的前提;学科交叉为研究发现成功提供了准备;信息收集、准确解析是研究发现成功的基础;团队精神,无私合作加速科学发现转化成有效药物。整篇演讲既体现了中国科学工作者不避艰辛、百折不挠、精益求精、不辱使命的敬业精神和风貌,又体了现社会主义科技队伍团结合作、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协调攻关的举国科研体制的无比优越性,书写了一段中华科技创新的传奇。而莫言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无论是其作品还是演讲却充满了对社会的怨恨,看不到社会或人性的光明面,尤其是他的文学创作始于部队,是人民军队这所大学校将他这个买菜算不清帐的小学生培养成了文学青年,并入党提干上大学,提供了创作空间,但是莫言没有一句感恩,反而称之为“在军营的枯燥生活中”,甚至认为写英雄模范的文学价值很低,所以在他笔下的家人、乡亲都是异化的,不是荒诞无稽就是淫乱杀戮或是鬼魅横行,反映出的是对社会的报复心态。因此,莫言的整篇演讲只见禾苗不见土壤,只有乌云不见阳光,除了个人奋斗就是对社会人生的反叛,把个人好恶强加给整个社会,完全颠覆了真善美和假恶丑,表现出另类人生观。
只有生活并溶入于伟大的时代,才能培养和造就出正直的人品。莫言与屠呦呦同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和知识分子,但在党性原则和人生观上却有着天壤之别,是什么造成了两者之间截然不同的人生观,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没一个中国人深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