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人为本,践行新课程理念
以人为本,践行新课程理念
和谐发展,创优质示范初中
——江门市普通初中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台山市萃英中学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
萃英中学创办于1942年,其前身是“台山县私立萃英初级中学”、“台山县第十中学”、“捍东中学”、“白沙中学”,直到1980年,恢复原校名“萃英初级中学”。近7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沧桑巨变,桃李芬芳,春华秋实,人才辈出,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
近七十年来,我校在政府和教育局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秉承“文明守纪,勤教勤学””的校训,全面贯彻执行党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三个面向”,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办学传统和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凝练出“文明守纪、奉公守法、团结协作、爱校如家”的优良校风和“爱护学生、循循善诱、严于律已、处处表率”的育人教风,素以校风好、管理严、质量优、全面发展见长。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5456平方米,生均15.1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412平方米,生均8.2平方米。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996人。在编教职工55人,专任教师55人,其中一级教师37人,二级教师13人;本科教师26人,专科教师25人,中师2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2%。
近年来,萃英中学紧跟时代步伐,以发展为第一要务,锐意进取,依法治校,狠抓质量,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践行“尚德务实,求真创新,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和“重视基础,强化素质,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坚持“科研强校、特色办学”的发展之路,始终将办学质量作为生命线,求实创新,积极实施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和谐奋进的良好校风,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迅速提高。近年中考连年创佳绩:2007年被评为“台山市一级学校”,并于2008年晋升为“江门市一级学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09年5月,学校通过了江门市规范化学校检查督导验收;2009年被评为“台山市优秀学校”;2010年1月萃英中学作为镇的骨干初中,积极配合,令白沙镇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的评估”。学校办学理念先进、发展目标明确,办学经验和教育成果的社会影响日益彰显,较好地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是一所校风好、进步快、后续发展力强的普通中学。
第二部分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多方筹资,加强基础建设,搭建优质教育平台。
在政府和教育局领导的重视下,我们抓住机遇,主动工作,不断争取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支持,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在校友会的支持和帮助下,发动海
内外校友、社会各界热心人士,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先后投入人民币共250多万元,建成了朗溪教学大楼、体育馆,更换全校教师枱凳,建成高标准的厨房等;校友会现筹资兴建一幢5层的综合科技楼,首层建造可容纳200多人的多媒体阶梯室,二层为2个物理实验室(分别为力学实验室和电学实验室),三层为化学实验室和生物实验室,四层为美术室和音乐室,五层为图书馆。在“教育创强”期间,上级部门下拔350多万元改造学校的校容校貌和教学设备设施。
目前,学校有课室18间,电脑室、物理实验室各2间,多媒体教学平台11个,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语音室、课件制作室、物理仪器室、生化仪器室、心理辅导室各1间;还有德育展览室、团队室、音乐舞蹈室、美术室、档案室、卫生室、多媒体会议室、图书室、阅览室、地理园、生物园等,校内设置2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1个,体育馆1间,有标准篮球场1个、排球场6个、活动羽毛球场1个,乒乓球枱8 张。学校常规教学设施设备均按标准配置,能满足教育教学和活动的需要。2009年学校以创建“教育强镇”为契机,积极争取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拓宽校园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新购图书2万册,大大增加了信息的存储量;装备了高标准的物理、生物综合实验探究室各一间;多媒体电子电教平台3个。为我校深入践行 “重视基础,强化素质,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实现既定的办学目标,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教学设施设备,有力地推动了新课改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健全管理制度,实现师生发展,渗透人文关怀。
我校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学校管理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把制度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和情感管理有机结合;把严格要求和人文关怀紧密结合的有效管理模式。通过制度来规范人,通过目标来激励人,通过民主来调动人,通过情感来凝聚人。形成了既依法办事,又以人为本;既严格要求,又和谐相处的管理特色。在此管理模式下,学校制订和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包括了岗位职责、教育教学工作、队伍建设、业绩奖评以及学生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1、实施“三级管理”模式。学校形成了以“级长负责”为主体的教学基层管理,以“教导处指导”为链接的中层管理,以“校长指引”为调控的决策管理的三级管理模式。它通过有效的授权,明确了管理责任,简化了管理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教师成长。
2、健全评估机制。学校注重加强过程管理,建立了科学、民主、公正的教职工工作业绩评估机制,采取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行政人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的工作态度、表现、水平和业绩等方面进行综合、全面、客观的考核与评价。通过多元评价,达到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的目的,加速教师的成长。
3、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我校认真领悟新课程精神,并通过健全各类制度来保障新课程的有效实施。自2004年以来,我校先后制定了《萃英中学课程发展规划》《萃英
中学课程管理细则》 《萃英中学新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等一系列管理措施,确保了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4、加强科组建设。我校深刻认识到,要不断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就必须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的建设应该以加强科组建设为前提。为此,学校十分重视科组建设,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是积极组织各科组教师参加市各项大型教研活动;积极组织老师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二是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吸取他人长处。三是大力创建特色科组。
三、加强校本培训,以新课程内涵促进教师发展,提升队伍实力。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一所学校生存发展的稳固根基,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校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战略任务,“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内夯素质,外树形象,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实施“师德”工程,抓好师德建设,树立学校发展之魂。
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是台山萃英中学管理一直追求的工作目标。我校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结合学校实际,修订和健全了有关学校师德建设的规章制度,如《教师日常行为规范》、《领导教师岗位责任》、《教学常规管理规定》等,严格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学校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师德要求,提高思想认识。坚持在每周一晚上的教职工集会中,学校领导根据时代和形势的发展需要,适时地进行师德宣传教育。通过学习,教师对职业道德及从教规范有了清晰的思想认识。学校还以《台山市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制度》为抓手,成立了师德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抓好教师评议工作,从家长、学生对老师的反馈意见,教师互评、领导评议等多种渠道收集意见,结合每学年的工作质量评估,开展师德考核工作。通过不懈的努力,全体教师敬业爱生,形成了良好的教风。
2、实施“充电”工程,提高专业技能,稳固学校发展之本。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现有教师队伍现状,制定并实施了《萃英中学教师专业水平发展规划》和《萃英中学教师进修研训计划》,确定了教师发展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在职学历进修和继续教育培训,现在全校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覆盖率达100%,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2%。同时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着力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变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学校每学年开学初举办新教师上岗培训班,结合课改和现代化教学需要,每学期举办多期的多媒体技术培训、课件制作培训。并专设有供教师备课、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多媒体计算机备课室。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学实验研究,达到在教学手段上现代化。目前,我校75%的教师能初步制作课件,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在我校得到普及。
3、实施“成才工程”,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开拓学校发展之源。
学校的发展,不但得力于骨干教师的默默耕耘,更寄望于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为了使学校能得到持续的发展,学校把培养青年教师作为促进教师发展的首要任务。近年
来,学校制定计划,开展名师传帮带行动,实施青年教师“成才”工程和“名师”工程,深入开展落实“师带徒”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充分利用每周备课组教研活动时间,进行集体研讨,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有力地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青年教师马耀源、黄瑞娟、马艳慈、黄国辉、马小玲、马迎丽等相继走上了科组长的岗位,成为了学科的带头人。构建各学科教师结构梯队,组建“萃英中学骨干教师名师团”,在校内发挥示范作用。在近年的各类比赛中,我校多名青年教师获奖,马伟文老师在镇举行的讲课评优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黄国辉、伍春花、梁慧伟老师获“台山市教学技能比赛”二等奖;黄白莲老师获镇举行说课大赛一等奖;蔡柠、马迎丽老师分别获“台山市课件制作”一等奖、二等奖;黄国辉、马艳慈、伍春花、吴文怡等老师获“台山市课件制作”三等奖;蔡柠、黄立韶、黄硕楚、黄国辉等老师获“台山市教师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马稳雄、梁慧伟、李福林、黄润玲、马小玲、吴文怡、马迎丽、黄灿欣等老师获“台山市教师教学设计比赛”三等奖。
通过全方位努力,我校已打造出一支锐气昂扬、满腔热情的教师队伍,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为萃英中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稳固的根基。
四、坚持德育为首,以新课程理念创新德育模式,探索育人新路。
育人先立德。因此,我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四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为目标,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坚持“三全一体验”(“全面发展”“全员育人”“全面渗透”“实践体验”)的德育理念,探索出了“自主、体验、和谐”的德育新模式,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和谐发展,成为“自尊、自信、自理、自律、自觉、自强”的萃中人。
(一)构建德育网络,坚持全员育人。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以德育处为核心,以年级组长为龙头,以班主任为主力,以家长委员会、法制副校长为辅线,科任教师、学生会等组织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网络。
我校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托,制定了《学生行为规范量化考核办法》《在校内宿生宿舍常规》等多项管理制度,使工作规范化、内容具体化,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抓实德育常规,坚持全程育人,实现德育多样化。
(1)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中。我校教师将学科教学同德育有机结合,努力挖掘学科教学中蕴含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2)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让学生发表内涵丰富、热情洋溢的国旗
下讲话,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文明养成教育等。
(3)开设德育交流平台,在校园设立“德育园地”“心灵之窗”等栏目,通过个别谈心、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书信沟通和跟踪辅导等形式,开展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惑,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4)采取实行“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德育教育方式。例如:每年的清明节都会组织学生到西村革命烈士纪念地缅怀革命先烈;重阳节组织学生到镇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邀请法制副校长、交警来校开设讲座等。我校通过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多渠道、多方面进行德育渗透,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5)精选德育主题,实现德育系列化。我校坚持以“四个学会”为目标,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根据具体情况,对每个阶段的德育内容作了精心安排。如每年对初一新生进行校史教育,加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对初二学生进行苦难教育,激励学生继续发奋学习;对初三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希望他们在最后的一年里努力拼搏,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学校的教育之情,亲友的关爱之义。
(三)精心打造校园文化 改善育人环境,坚持全方位育人。
如果说构建德育网络是人文育人,抓实德育常规是制度育人,那么,营造良好环境就是环境育人。通过环境的影响,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多年来,我校形成了以“素质文化”为核心的丰富多彩的多元校园文化。以“美术教学”为办学特色,坚持举办萃中人自己的节日——体育节、文化艺术节等;坚持开展“校园十大歌手评比”、“诗歌吟诵会”、“师生艺术作品展”等活动,积极组织舞蹈队、鼓乐团等社团活动;建立教室画角,举办校园美术作品展。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为他们提供实践与创新的平台。
我校的德育工作在厚实的德育文化底蕴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多年来,师生违法犯罪率为零,未出现过校园安全事故,学生德育考核优良率达93%,后进生转化率达95%。近几年,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学校共有129人次获得市级奖励,有7人次获得省级奖励,有8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近年中考,学校也连年取得好成绩,显示了德育教育对教学质量的巨大促进作用。
五、优化教学过程,狠抓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为此,学校严把教学环节关,制定了《萃英中学教学常规》等规章,确立了“七年级是基础,八年级是关键,九年级是重点”的发展定位,落实教学过程的常规要求,保证了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和有效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上升,始终保持在全市同类学校的前列,并实现了中考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的美好愿望。
1、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依据新课程标准和理念,我们修订了《萃英中学关于教学工作基本环节的规定》《萃英中学学科组长工作职责》《萃英中学年级学科备课组长工作职责》等教学管理制度,对备课、教案、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考试的命题
和阅卷、听课、说课、评课等各个环节都作了明确规定,切实做到了有制度,有规则,为我校教学常规的正常进行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依据。
2、构建常规教学管理网络。我校注重落实以科组为单位的学科常规教学管理网络的建设,学校教学管理网络如下: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导处主任—各学科组长—各年级学科备课组长—学科教师。我们注重充分发挥科组长的学科核心作用,定期召开科组长会议,及时全面地了解各学科教学的基本情况,并通过科组长将学校常规教学管理的意图和措施落实下去。
3、坚持科组和备课组活动。我校一直坚持每周开展一次学科组和年级备课组活动,活动内容要求具体详实,做好记录。每个学科组每学期都组织了一至两次的有关教学理论的学习,理论学习重点是学习新课程标准,研究学科教学发展动向。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前提下的集体备课制度,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要做到“一有、二定、三备、四统一”:一有是有集体备课记录;二定是定时间、内容及中心发言人;三备是备教材资料,备重点难点,备教法学法;四统一是教学目标、内容、进度、印发资料统一。
4、坚持抓教学反思。在要求教师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强调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要有自己个性化的教法设计和学生活动情况反映,在授课后要总结教学计划完成情况,反思主要经验和教训,写出自己的教学反思或者教学札记,学校并把这些作为常规性要求。
5、落实教学常规检查。由学校行政领导和科组长联合组织检查教师的个人备课、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常规教学执行等情况,对每一项检查都有严格的要求。同时严格备课制度,狠抓备课质量。备课工作坚持以个人备课为基础,级组集体备课为中心,研究教材的分析、处理,教学过程设想,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途径等。还切实抓好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检查工作,学校对各科作业布置的次数、作业数量、难度都分别作了要求,对作业批改的形式、数量也有明确的要求,保证了各科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数量与质量。
6、加强上课巡查。为了提高讲课效益,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学校健全行政人员巡堂制度,加强对教师课堂调控督查。值日行政人员不定时巡堂,要求上午、下午至少1次检查教师上课情况,并做好记录,如发现特殊情况及时反映给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定期召开科组长会议,通报课堂巡查结果。
以上这些有力措施使广大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有正确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在台山市规范化学校检查评估中,我校课堂优良率达90.2%,优秀率达41.2%。专家普遍感受到授课教师能把握好三维目标,注意积极引导学生的课堂参与和探究,努力实践新课程理念。
六、重校本教研教改,实施课题研究,促教学质量上新台阶。
1、研训一体,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科研带动、教研互促,才能有力地保障新课改的理念在学科教学中的落实。为此,学校建立了研训一体的校本教研制度。形成了一纵一横的“校本教研”网络:以“教务处——科组(备课组)——教师”为主的纵向教研
体系和以“教务处——课题组——组员”为主的横向教研体系。前者以常规教研为主,侧重于解决日常教学中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有关问题。后者侧重于各层次立项课题的研究,重点解决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突出问题。
同时,把教研工作和教师培训结合起来。一方面,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确保全体教师都参与新课程培训。另一方面,把岗前培训和校本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并立足于校本培训。充分发挥科组和备课组的作用,落实“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教研即培训,培训即成长,成长即成果”的精神,鼓励全体教师通过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把日常教学研究行为与自身的专业成长结合起来、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与投身课改结合起来,在研究交流中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2、加强校本研究,发挥核心课题的引领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我校开展了系列追求实效的课题研究,申请了两个市级课题,并获得立项。从《以项目带管理开展学校德育工作》课题开展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学校教育应该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形成了“全面发展,培养特长”的和谐德育教育模式。从《如何在中考中减少学生的低分层》的课题探究,改革了课堂教学,形成了“抓实基础与能力、重视过程与方法、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堂教学风格,形成了适合我校师生实际的“分层教学、分类推进、整体提升”的教学模式。
以核心课题为龙头,各学科组积极响应,结合本学科教学实际,积极开展教学专题研究。目前,我校涌现了一大批校本研究课题,如 “语文科学生学习氛围的创设”、“创新思维与化学实验设计”、“新课程下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融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等。通过对这些课题研究进一步深化了我校教学教研工作,逐步形成了“教、培、研”三位一体的实践体系,提高了我校校本科研和校本教研的层次和水平,实现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全面变革。
课题引领,促进教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一批教研成果得到了各界的肯定。近三年来,在市以上论文、专著评奖发表的有20多项;在市教研会,获奖论文30多篇,教改百花奖13项;在国家级、省级、江门市级各类知识竞赛中获奖多达129人次。教育科研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也大力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七、坚持“质量立校”,教育教学连年结硕果。
几年来,我校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努力践行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给老师提供了成功的舞台,为学生创设了成长的天地,也使学校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重视体艺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我校努力推进体艺教学,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艺术方面,我们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通过艺
术学习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为此,学校组织了“美术兴趣班”“管乐团”“舞蹈队”等艺术团体,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同时,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文艺类比赛,并多次获奖,如2006年陈金屏同学获市举办的保险杯歌手赛三等奖;07年参加镇团委组织的“十大青年歌手赛”中马情情同学脱颖而出勇夺季军、黄晓霞同学荣获第四名; 08年响应省教厅要求,开展了全校性的校园集体舞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市局高度赞扬;我校学生的美术作品《百足山下》《朗溪山乡》《可爱的竹鸡》等发表于《江门日报》;梁永生同学的《荷花》发表于《台山教育报》;马尚球、黄洁花、黄颖仪等同学的作品在台山市教育局、林业局联合举办的画展中获奖。在体育方面,我们以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练感受体育精神。为此,我校每天下午安排一节体育活动课,每学期分年级组织学生开展篮球赛、排球赛、乒乓球赛等活动。同时,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中学生运动会中,获得优异成绩,并多次获奖。2008年,男女排球队分别获台山市初中组排球赛第三名和第八名;我校排球传统项目获市体育传统项目评估三等奖,形成以排球项目为特色体育运动项目;2009年体育特长生黄健邦、黄剑明同学分别被台山一中、台山侨中等重点学校录取。
(二)中考成绩稳步提高,素质特长全面展现。
1、“低进高出”,中考连年创佳绩
抓好中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检验学校办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我们坚定不移搞课改,理直气壮抓中考。把中考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基础工程来抓,将每个学生送到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是我们的目标。近年来,我校的中考成绩实现了一年一个跨越: 2006年中考获得成绩进步奖;2007年中考获得成绩达标奖;2008年中考成绩排在全市同类学校第五名,黄俊贤同学被台山一中免试录取,成为我镇唯一中考状元;同时学校被评为江门市初中教育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尤其是2009年我校在二级生源(即小学升初中时,镇的前100名学生被其他兄弟学校录取)情况下,中考成绩再创辉煌,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考入重点线52人,被台山一中录取10人,另外黄俊杰同学由于各科学习成绩优异,被免试入台山一中,成为我镇唯一中考状元,真正实现了“低进高出”,并获得台山市中考成绩达标优秀奖。由于教育教学成绩彰显,我校被市教育局评为“2009年台山市优秀学校”,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肯定与评价。
2、师生同展特长,赛场竞风流
学生的特长得到培养,学生的才能得到展示,涌现出许多优秀学生。近三年来,我校师生有129人次在各学科竞赛中获得市级以上奖励,其中,江门市级48人次、省级10人次,国家级14人次。获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广东省三等奖1人,江门市级奖3人,台山市级奖5人;获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江门市一等奖1人,三等奖4人;获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全国二等奖1人,江门市级奖3人;获广东省中学生生物联赛广东省一等奖2人,省三等奖4人。特别是我校参加全国中学英语能力竞赛:
2008年有4人获得国家级奖,其中一等奖1人(成绩排在全市第二名)、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3人获得江门市级奖。2009年有3人获国家级奖,其中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有3人获江门市级奖,其中一等奖2人,二等奖1人。这一殊荣在农村中学是仅有,因而受到市教研室高度赞扬。
2008年黄瑞娟、马美玲、黄白莲、马艳慈、黄翠燕、黄博文等老师获台山市初中古诗文默写与名著阅读竞赛指导奖;黄瑞娟老师参加台山市中学语文教师现场作文竞赛荣获三等奖。黄国辉、梁慧伟、伍春花老师参加台山市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分别获二等奖、三等奖;伍春花老师获2009年台山市教坛新秀奖;黄立韶老师获2009年台山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奖,并被评为09年台山市优秀教师;马迎丽老师被评为09年台山市学雷锋积极分子;2010年黄惠梨、黄尚明、黄美伦等老师获全国英语竞赛指导奖。此外荣获台山市第十六、十七和十八届教学改革百花奖的教师有6人次。
3、身心健康,未来奠两基。
三年来,我校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均达到95%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了心理素质,健全了人格,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我校有5名学生被评为台山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2位同学被评为市优秀队员。2007年学校被评为镇德育先进单位;2008年学校团支部被评为“台山市先进团支部”,少先队大队被评 “台山市优秀少先队大队”;2009年初一(1)班被评为“台山市优秀少先队中队”;2009年学校被评为“台山市优秀学校”。同时,后进生转化率保持在90.5%以上,师生违法犯罪率为零,没有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三)逐渐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我镇教育发展。
经过萃中人近七十年的努力,萃英中学以严谨的治学传统,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勇于进取的创新精神,卓著的办学成绩,获得社会和群众的高度赞扬,已经成为一所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优质品牌中学。我校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措施,校园文化建设、文体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科研等方面在我镇初中教育中产生良好示范作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专家的肯定,并且对我镇其他学校产生了较大的示范辐射作用。
第三部分
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一、存在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中,萃英中学师生共同成长,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学校持续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但我们仍清醒地认识到,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学校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1、如何进一步建设稳定优秀的教师队伍,留住人才。
2、如何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比较充分发展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如何在中考制度没有根本变革的前提下,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升学带来的心理压力。
二、努力方向
1、继续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优化办学条件,丰富课程资源。
2、进一步加强体育、艺术工作和对学生的科技教育。
3、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以教师的发展推动学校的发展。
4、进一步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我们坚信,有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有市教育部门的指导和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萃英中学必将以其昨天的辉煌、今日的灿烂,演绎出更加美好璀璨的明天。
我们按照《江门市普通初中教学水平评估方案》及《江门市普通初中教学水平评估指标》的要求, 对我校近三年来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客观、认真的自评,结果如下:教学管理20分,教学保障22分,教学过程26分,教学效果27分,合计95分,已经达到“江门市初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的标准。现特向江门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提出申报,敬请各位专家、领导予以评估。
2010年3月11日
第二篇:践行“以人为本”理念创建和谐校园环境
践行“以人为本”理念创建和谐校园环境
我校是国二期义教项目和寄宿制项目共建学校,新修了教学楼、住宿楼、食堂、校门、部分围墙、校园硬化和美化,使我校成为虎关乡一道亮丽的风景。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解决了学生吃住的难题,使返校的学生大幅增多,对我乡的普九工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作为二期义教项目和寄宿制项目共建学校,我们的目标是:以德治校,让我们的校园充满爱,以人为本,关爱学生,严格管理,消除隐患,依靠各界,搞好共建,依法治教,文明兴校,共铸和谐。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必须首先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为师生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学校多了一份管理,多了一份责任,学生就多了一份安全,社会就多了一份和谐,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校园氛围的建设:
一、寄宿制学校中的学生住宿管理:
(一)学生宿舍是学校安全保卫和卫生工作的重点,必须切实加强管理,我们决定由值周领导和教师合力负责,设立寄宿生管理办公室。
(二)宿舍楼有安全通道标志,有完好的防盗和消防设施,我们严禁将易燃、易爆、有毒及明令管制的刀具等物品带入宿舍,严禁在宿舍内燃点明火、私拉乱接电线或使用自带电器。男女宿舍区明显分隔。建立宿舍夜间巡查、值班制度。
(三)宿舍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地面无纸屑、杂物、积水,墙壁和舍门无脚印、污迹。
(四)寄宿学生要自觉遵守纪律,早晨按时起床、出操,晚上按时就寝、熄灯,有事外出必须请假,严禁擅自在校外留宿。
(五)保障宿舍安全,妥善保管钱包皮夹等贵重物品,全体室友离开宿舍时随时关锁门窗。未经批准不得留宿亲友同学,严禁留宿不明身份的外来人员。
(六)维护宿舍环境卫生,生活用品、床上用品摆放整齐,不在墙上乱涂、乱贴,不随地吐痰,不乱抛果皮纸屑,不乱倒剩饭菜,严禁从楼上往下泼水、扔垃圾。
(七)保持宿舍安静,不大声喧哗、起哄,影响他人休息,不讲粗话、脏话,不看黄色书籍,不抽烟喝酒。
(八)讲究个人卫生,洗头、洗脚,勤洗勤换衣服、鞋袜,勤晒被褥。
(九)爱护宿舍公共设施,未经允许不私自搬动、拆卸宿舍设施,注意节约用水用电,不开无人灯。
(十)值周领导和教师不定时检查宿舍。熄灯之前对住宿学生登记,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定期进行文明宿舍评比。
总之,我们在学校内部推行全程、全面、全员的“三全”管理办法,“全程”就是从学生入学到离校的全过程都有管理任务;“全面”就是全方位,学校的每一个场所、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都有具体的管理要求;“全员”就是从校长到工人,都有管理学生的职责。
二、寄宿制学校中的学生食堂的管理:
对我们来说,师生能否吃饱、吃好是学校一线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只有吃好了,才能有精力来学习。我校食堂管理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1、人员管理
(1)设置食堂管理委员会聘请有经验的厨师,厨师在保证食品质量的同时,可以做一些创新,避免食品品种单一的情况。食堂管理委员会对饭食的质量、价格进行全程监督。定期体检,对不合格者解聘。
(2)分级管理,责任到人制定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让负责人明确职责,并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确实做到责任到人;各就其职,各尽其责。
(3)严把人员招聘关为了学生饮食的安全,对所招聘的员工必须全面了解,最好是熟人、学校教职工介绍来的,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工作。
2.硬件设备管理。
食堂硬件设施是保障食品安全卫生的基本条件,所以硬件设备必须符合卫生要求。设置分餐间和售菜间;专间内设置防蝇防鼠、排油烟装置、铺砌墙壁地面;设置从业人员洗手和消毒设施;专用分餐或售菜工具等等。并对设备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新,以保证食堂的正常安全运转。
3.食品安全管理
(1)严把采购、储存关确保无有毒、有害、腐烂变质、酸败、霉变、虫变、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它感观性状异常的食品进入学校食堂。对食品、餐具等分间、分类、分开存放,对不合格食品拒绝进入食堂。
(2)严把食品加工关学校食堂加工设备配套,必须按规定操作程序进行清洗、加工、配制、烹饪,做到生熟分开。加强对特殊食品烹制的监督,防止烹制不当引起的食物中毒。
(3)严把食品销售关对每天的饭菜要坚持留样,每份不少于250g的样品置于冷藏设备中储存24h以上,以备查检。对每顿饭剩余食品必须实行冷藏,再次销售前一定要经过高温处理,在确保没有变质的情况下方可销售。按时做好餐饮用具的消毒工作,未经消毒的餐具不得使用。
(4)严把卫生预防关要求食堂从业人员定期检查并养成良好的卫生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能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使中毒人员得到及时救治。
(5)对食堂工作人员应有具体要求,应不断学习《食品卫生法》中的有关规定,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质量。
三、寄宿制学校中的校园环境的建设:校园环境建设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培育人文精神的沃土,更是优化农村初中育人环境、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能塑造学生的心灵和形象,它把校园精神的深刻内涵,通过形象塑造内化在学生的思想、心理、思维、语言行为之中,共同的校园文化、共同的价值体系使学生对外界的事物作出价值判断、价值体验、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作出求真、向善、唯美的抉择,使老师和学生的心灵和形象打上校园精神文化的烙印。鉴于此,我校设计了一些富有象征文化内涵的建筑:
1、旗台设计为一打开的书页形,旗杆竖立于正中央,象征伟大祖国在知识中前进。旗台的栏板上写着我们的办学宗旨:为成功的人生作努力。旗台前面是百穴图,象征博学;象征身体个穴位协调一致,机体才能健康成长,学校内部只有团结协作,学校才能快速发展;象征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作用,学校只有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
2、被三座楼环绕着的用红、黄、绿三色彩砖铺成的广场,完全按照黄金分割比设计,面积大小适中,能满足全校师生开大会、庆祝等活动的需要。广场正北是用天然水秀石堆成的假山,造型优美,既朴素自然,又不乏艺术感,给人以美的熏陶。
3、主教学楼左前方是一个面积为425平方米的草坪式花园。花园正中央是一颗雪松,由一条1.5米宽的采用鹅卵石铺成的曲线形健康路将南北连接,其余为草坪,西、南两面是用侧柏做成的绿墙。清翠的绿色和石子的青白色相配,协调而自然。
4、勤楼、博楼、恒楼上镶嵌着用红色铁皮做成的校训:“以德治校,育人为本”、“求真有恒”、“诚朴务实,勤奋好学”,分别采用“黑体”、“华文行楷”、“隶书”字体形式,既体现了我们学校工作的严肃庄重,又隐含着我们的管理“严而不死,活而不乱”的管理方针,同时也昭示着我们的教学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无恒难以成管理,持久之中见成效,今后我们对学校常规管理要持之以恒,使学校的管理工作常抓常新,并逐步内化为全校教师的自觉要求,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虎关初中
二00七年六月
第三篇:学习践行新课程理念心得体会
学习践行新课程理念心得体会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性的表现,也是学生学习动力源泉,有了学习兴趣,学生便会在学习中产生较高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去主动寻求知识和参与学习活动。孔子说:“好学者不如善学者,善学者不如乐学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过:“没有任何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习质量。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内容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新课程评价不只是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为此必须设法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在学习践行新课程理念的时候发现: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呢?记得我上过一节公开课,内容是人教版第9册《游戏公平吗?》。经过几次试教和正式上课,让我感受颇多:
儿童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儿童是通过活动来学习的。这恰如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的:“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数学是艺术的体操,对小学生而言,数学的探究比较枯燥、严肃,但是,当我们把数学知识的获取过程呈现为学生有形有色的实验操作,并且通过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来陶冶学生的情感,学生就会对教学内容倍感兴趣,产生积极的学习内驱力,变苦学为乐学、变“教中学”为“学中学”,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给数学课堂带来生机。
《游戏公平吗?》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99页的内容。关于“可能性”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初步体验了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在此基础上,学生现在第二次学习这一内容,这是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不可能、可能、经常、偶尔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还要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一、以游戏为依托,关注学生的兴趣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最好是把儿童的学习变成游戏似的,让儿童在游戏中自主学习知识,这是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本节课,为了使学生一开始就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我选取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游戏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果,教学实践印证了我的想法,一上课,学生的兴趣就迅速地被激发起来,大家在玩耍
中开始从感性上感知“可能性”的乐趣。然后,再用一个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轻松地感知了“一定”“不可能”“可能”。教学至此,学生体验到了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这是让学生从感性过渡到理性,就显得顺理成章,轻松自如了。
兴趣是所有学习的开端。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
可能性问题本身是比较抽象的,如果就问题讲问题,学生肯定不易接受,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把这节课命名为“游戏公平吗?”。课题就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抓住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设计出一个“玩转盘”游戏活动为教学的依托,学生发现游戏的转盘不公平,共同讨论实验,给这个游戏设计出一个公平的游戏转盘,学生根据一次次的设计,实验,发现不公平,再设计,再实验,不公平„„一直到设计合理,实验成功为止。这样的实验,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又充满刺激与挑战的气氛中思考、操作,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体验到实验操作的快乐。
二、关注学生的思维,创设探索空间
《新课程标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
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共同学习,探讨的空间,在学生的操作实践中关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真正做到“在课堂中有目的地动起来”。
在玩转盘的游戏过程中,学生一下就发现了这个游戏的转盘设计得不公平,再出示几个不同的游戏转盘,游戏都不能公平的进行,为了使游戏进行下去,必须要设计出一个公平的游戏转盘,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思维的空间,怎样才能使游戏公平,这也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在学生参与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手、口、脑等多种感官自由地参与活动,进行实验的讨论、探究、归纳、补充、争辩和认同的研究的过程。此外,一个开放性的中奖转盘练习题促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的发展。
学生在课堂中经历了自主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一个个新的知识点在学生的亲身体验和自主探索中被突破,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思维获得了发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绪是“高兴”,都意犹未尽地期待着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样积极的思维必将引导学生在课外展开更加丰富的数学研究活动。
三、关注学生的经验,联系生活情境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有用的数学。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无处不在,便会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加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从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入手,以设计出公平的游戏转盘作为实验的内容。在游戏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在三年级学过的关于可能性的知识,通过引导学生可以用0和1这样的数来表示以前所学过的“不可能”和“一定”和用分数表示出不等可能性的大小,发现几组转盘游戏的不公平,为实验设计出公平的游戏转盘做好了知识和情感铺垫,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密切联系了生活,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研究出数学规律,将数学规律学以致用,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调动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数学课堂中的实验活动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使传统的单调死板的纸笔教学方式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在操作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数学学习的效果,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
有趣的是我在不同班级上这一课时,学生的反应不同,出现了两种极端:一个班的同学很活跃,个个想上台玩游戏,热情高涨,但在说的方面就比较简略;另一个班的同学却沉闷无比,就连游戏时也放不开,他们明明很想高高兴兴的做游戏,却又时时刻刻保持着端正的座姿。气氛很压抑,不过他们的表述却很好很到位,而且想法很多。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不禁感叹:现在的课堂到底是活跃好还是守纪律好。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既有良好的互动,又组织有序,我还需加倍努力。但我相信我一定能够做到。因为,我在学生自主实践操作中看到了一股盎然生机,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快乐的源泉!
兴趣真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也让我感受到了快乐。
第四篇:公安机关践行以人为本执政理念要做到六个统一
公安机关践行以人为本执政理念要做到六个统一
什么是以人为本?怎样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当前公安机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所要深入思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学习有关文献,结合公安工作进行深入思考,我感到,公安机关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做到六个统一:
一、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保障个人人权的统一
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说,坚持执法为民,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公安机关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核心内容,对此,经过长期的思想教育,广大民警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我们的民警队伍中,还有一些人存在忽视个人人权的问题,不注重保护、甚至侵害公民的个人人权,进而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须把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保护个人人权统一起来,树立人权意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加强公安专门工作与联系群众的统一
当前,公安机关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必须全面加强公安专门工作,而加强公安工作的根本出路在于坚持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认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主人,是文明和财富的真正创造者。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公安机关来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既要在认识上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理解群众、关心群众,又要在工作中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依靠群众,真正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代表群众利益,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群众的力量与才能,共同维护好社会治安大局的稳定。
三、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的统一
执法是公安工作的核心,执法质量是公安机关的生命线。执法质量的高低既体现在执法结果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又体现在执法过程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就是说,既要严格执法保证实体法的实施,又要文明执法,符合程序法的要求并体现出公安民警的文明素质。由于过去长期“左”的执法思想影响,目前,在民警队伍中,仍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倾向,甚至违反执法程序,导致错案发生。因此,必须坚持文明执法,严守执法程序,以程序公正保障实体公正,做到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有机统一。
四、突出打防重点与兼顾一般的统一
打击、防范违法犯罪是公安机关的主业,是公安机关保障民生,践行“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主要途径。做好打防工作,必须突出重点,坚决打击杀人、抢劫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暴力性刑事犯罪和入室盗窃、盗窃机动车、自行车等多发性犯罪,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同时也要力所能及地查办那些危害不甚严重、发案较少的案件,因为忽视这些案件的查办,一方面会损害受害群众的感情,影响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血肉感情,另一方面,会导致这些类型的案件滋生蔓延,成为影响社会治安大局的案件类型。因此,必须正确处理打防工作中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做到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确保整体推进。
五、注重长远发展与做好当前工作的统一
当前,我国社会利益矛盾凸显、群体性矛盾增多、矛盾对抗性增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任务异常艰巨,公安机关必须深入研究社会治安规律特点,全力维护好当前的社会治安稳定。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改进和加强公安工作。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要做好当前的公安业务工作,还要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未来的公安工作攒足后劲,绝不能只顾眼前工作,影响基础工作和民警学习培训的力度,进而影响公安工作的长远发展。
六、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的统一
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是先做好人的工作,做好公安工作的前提是全面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就要坚持从严治警,严格队伍管理,教育民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发扬奉献精神,严守法律法规和公安机关的纪律规定,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顽强的民警队伍。同时,要相信民警,善于集中民警的智慧,凝聚民警的力量,真正为民警才能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创造必要的条件,落实从优待警措施,充分调动民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民警的力量做好公安工作。总之公安机关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就是要在公安工作实际中贯彻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则,把以人为本体现在公安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工作方法之中,体现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成效上,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完成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光荣任务。
第五篇:以人为本践行文化
以人为本,践行文化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能参加这次演讲活动。首先,感谢各位领导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以人为本,践行文化”。企业文化归根是一种人的文化,是一种意识,企业文化真正的核心是——人。九鑫公司秉承中煤集团公司“爱国、敬业、奉献”的企业文化,发扬“团结、务实、高效、创新”的企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如何弘扬九鑫公司文化,如何尽善尽美的做到以人文本,就是要实现自我价值、提高个人修养,提高个人修养其根本就是弘扬企业精神。“团结、务实、高效、创新”的九鑫精神,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更是企业对员工要求的道德底线,是企业和员工和睦融合的有效见证,更是我们每位职工秉承的宗旨和行为准则。
今天,作为最普通的一名员工,就安全生产方面谈谈我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企业文化建设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要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建设好企业文化,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大大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同时搞好安全管理工作可以为建设企业文化创造环境,有力地保障企业文化建设。
也许有人会说:我只是为了生存而打工,企业文化的事儿与我无关。要知道我们都是企业的栋梁。当面对竞争对手甚全社会时,每个员工也都是很好的招牌。一个得体的表现会给世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与长期的信任。这远比要看大量华丽的文字、图片、广告更有效。相反,一个不雅的举动或错说一句话,就很有可能破坏掉大家心目中的良好印象。
企业文化就这样通过我们这些企业人自身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人慢慢形成的。“企业之文化,人之灵魂也。”它是通过企业的具体运作后总结出来能真正体现企业风格的简单语言,她引领我们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生活。
总之,安全生产有了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引导才会更加生机勃勃、雄姿英发,企业文化有安全生产的推进和践行才会更加五彩斑斓、绽放光芒。
就让我们这些栋梁携手奋进、共同打造我们的国际品牌吧,让我们放开歌喉,唱响九鑫之歌,共同践行我们的企业文化吧。
生产部彭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