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模块的教法分析(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04:52: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模块的教法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模块的教法分析》。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模块的教法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模块的教法分析 引言

成语是我国语言的精华,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我国的语言精髓。目前,我国的语文教材也非常重视学生成语知识的学习,在教材中为成语教学制定了专门的模块。但是,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在面对浓缩性较强的成语时往往不能够对其含义进行良好的把握。同时,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成语教学时更多的是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抄写,远远达不到课标对于语文成语知识学习的要求。对此,就需要教师能够积极的转变以往教学方式,以创新性、人性化的教学方法获得更好的成语模块教学效果。小学语文中成语模块的教学方式 2.1 趣味性教学

由于小学生具有着年龄小、好动性强的特点,这就使教师在实际成语教学时应当抛除原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而是通过创新性强、参与性强的方式开展成语教学,以此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使其能够更乐意、积极、主动的对成语进行学习。其中,表演式教学就是一种非常适合成语教学的方式,首先由教师将学生安排为两组,其中一组学生根据成语所表达的意义进行肢体动作的表演,而另一组学生则会根据其表演的动作对相关成语进行猜测。通过这种方式,则能够在带给学生极大学习热情的同时使其对相关成语的含义具有了更好的掌握。

除此之外,歇后语也是一种有效的成语教学方式,由于歇后语本身就是一种趣味性较强的方式,通过同成语间的结合性使用,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由教师向学生提出歇后语,并让学生根据歇后语的内容对其进行猜测,比如教师提问“唐三藏取经”。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之后就会回答“好事多磨”;教师提问“最远的距离”,学生则可以回答“天涯海角”。除此之外,一些具有游戏性质的方式与成语分类、成语接龙等也非常适合成语教学。通过这一系列方式的应用,则能够在将班级中气氛进行最大调动的同时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2 阅读式教学

成语可以说是我国语言几千年以来的文化积淀,具有着较强的阅读性,在对成语进行朗读时,不仅能够朗朗上口,同时还具有着很强的韵味。而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对语文教材中的成语进行反复的诵读,在诵读时注重押韵性以及有序性,并在熟读之后以不同形式的阅读方式继续寻找新的阅读体验,进而能够更好的对成语的意义、内涵进行把握。同时,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来到讲台前对成语进行阅读,在阅读完毕之后让学生对这部分成语的意义进行讲述,并使其他同学对该同学的成语阅读、理解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则能够使学生对于成语的读音、字义等具有了更好的掌握。

2.3 绘画式教学

我国的成语一般都具有着非常深厚的内涵,很多成语都代表着非常优美的自然风景,如果我们将一组成语展示给学生,往往就能够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幅非常动人的画卷。在教师指导学生对相关成语的含义具有一定的掌握之后,则可以安排学生联系生活实践、结合他们对该成语的理解将成语绘画到纸上,以此帮助其能够更好的对这部分程度进行理解、感悟。比如一帆风顺、海波不惊、烟波浩渺等一系列成语来说,都是非常适合学生在纸上对其进行绘画的,且这部分成语的字义相对来说往往较为简单,教师在向学生进行基本的讲解之后则可以安排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对该成语进行绘画,且在绘画完毕之后向其他同学展示、并解释其绘画的形式与含义,进而获得较好的成语学习效果。

2.4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是现今各学科进行知识教学的一项有效方式,对于语文的成语教学也是一样。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上所具有的逻辑性还不是很强,还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具体性以及形象性,即对于新事物、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多的会对生动形象的事例进行更好的掌握。根据这种特征,教师则可以在实际成语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向学生播放一部分同本堂课程所学习成语内容具有密切关联的影片,以此帮助学生能够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对成语故事进行观察、体验,并更好的对成语内容进行理解。

2.5 生活式教学

生活是人最好的教师,成语学习也是如此。在语文课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其能从日常生活经验的角度对成语进行学习、积累。比如,如果当天天气较为炎热,那么教师则可以安排学生说几个同天气炎热相关的成语;如果当天天气有雨,那么则安排学生说几个同降雨有关的成语;如果快到过节、假期时,在可以安排学生说几个同节日有关、欢快心情的成语,以此增强学生成语的应用能力。

2.6 号召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学生提升词汇量、开拓视野的一项有效方式。对此,教师可以每周都安排学生进行一定的课外阅读,并要求其在对文章阅读时能够有意识的从中摘录成语。而当假期结束之后,学生就应当在课堂上对课外阅读成果进行汇报与交流,进而在巩固课外学习成果的同时也能够使班级中的其他学生也能够进行共同的学习。结束语

成语是我国的语言精髓,通过成语的掌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升自身的语言水平与能力。对此,就需要教师能够在课堂中转变传统方式,以多样化、创新性、娱乐性的教学方式获得更好的成语教学效果。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法总结

教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遵循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教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变成可爱的小水珠,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验角色,感悟内容,升华感情。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直观性强,采用直观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并与鼓励欣赏法,启发式教学法相结合。

在教法上,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重点是促进师生、自我、生本三种对话方式的生成。这堂课重点的研读对话的我放在了小鸟去南方前和大树的一段对话。会采用自由读和演读的方式,使学生在对话中感悟小鸟与大树友情。剩下的三组对话都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在四人小组练习的基础上指名读,分角色读,让学生体验小鸟焦急的心情。把课文的最后一段作为学生重点感悟的段落,采用的方法是学生自己质疑,在感知的基础上能够入课文,与小鸟的情感一致。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共同享受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环境,把激励的语言、赞赏的眼神以及有形的奖励奉献给他们,激发他们内在的生命热情和潜能。

运用导读和创设情景结合法,并注重游记类文章的学法指导﹙读、划、议、悟、读五步走﹚

大纲提出:“中年级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要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涵。”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让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把主要精力放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能力上。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以体会父亲的矛盾心理为线索,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我主要运用以疑导读法,围绕矛盾点,抓住几句重点句,引导学生读读、圈圈、想想、议议,体会父亲为什么会有这样令人敬佩的举动出现,从而为体会父亲的思想品质埋下伏笔,采取这样的教法,为落实单元训练重点“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设下了坡度,便于学生把握全局,化难为易。

读是语文教学永远不变的一剂良方。我以富有启发性的语言,调动学生读的兴趣。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地去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在读中品评语言,感悟语言。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鼓励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朗读,以读促思,读中体会,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入情入境,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感受人物的精神,得到情感的熏陶。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用抓重点语句反复朗读,体会,引导法,以生活实际熟悉的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朗读,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

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这是一篇书信体文章。信中饱含着一个孩子渴望世界和平的真挚情感,它用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联系起来。语言朴实,情感强烈,读之催人泪下。但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孩子,较难体会这种情感,因此,我在教学时注重:

(一)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首先是利用下载的图片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课件展示)。因为学生们均来自农村,信息资源渠道狭窄、闭塞,对于世界局势可谓是一无所知。教师把远程教育资源经过选择、整合、加工后再现情景,让学生形象感知世界局势,从内心深处先唤起他们对战争的愤恨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之情。

其次,根据新课标理念、教材和学生实际,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进行适当选用:利用图片、数字、音乐等资料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大量系统的事实资料,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世界并不太平”,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更深切地感悟到作者的“失父之痛”,也更准确地理解“世界并不太平”,更易激发学生情感与作者达到共鸣,从而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局势,树立维和观念。

(二)引导学生多揣摩,从作者的失父之痛中体会和平之可贵。

教学中,通过学生读文质疑,教师梳理出三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特别是含义深刻的句子及信中“我”的呼吁重点理解体会、感悟交流。教学中还采用换位体验:假如你是雷利,你和爸爸相约时心情怎样?假如你是雷利,当看到爸爸的遗体躺在灵柩里时,你的心情会怎样?等问题引起孩子们情感的共鸣。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我运用了多种手段,尽可能再现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如:“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什么”,让学生去想象:爸爸会呼唤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又如“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并补充一些材料如:《地球的呻吟》、关于战争的数据统计、《地球的呼唤》等,通过阅读课文和补充材料,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世界并不太平。

(三)加强指导多读,让学生在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情感。

当学生真挚情感急于表达时,读书是最好的表达方法。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尤其是重点语句,让学生读出感悟,并把握“巨大的悲痛,深切的缅怀”着一感情基调,读出体会,读出感情,读出渴望,与小作者一起倾诉、怀念、同悲、同恨。如,“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应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读,表达悲痛的心情。爸爸临上飞机前说的话“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应用坚定的语气读,表达爸爸的坚定信心。“我”仿佛听见爸爸的“呼唤”一句是个长句,层层递进,朗读时语调应逐渐提高,特别是连用三个“和平!”更要重读,以表达强烈的感情。介绍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以及爸爸“为和平而倒下”这部分,应带着自豪、崇敬的感情来读。使本课的教学情感达到高潮。

情境教学法: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情境教学法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审美特性,强调了教学中以激发爱,以情打动人。本文语言简练,情味浓厚,运用情境教学法,切合文本的特点。点拨法:点拨法的精髓,就是“相机诱导,适时点拨”。生命的话题有点厚重,学生通过读文,虽然也能读出自己的体会,但是,游离于文本,脱离体验的体会只能是口号似的。所以,教学本课,必须通过教师相机诱导,适时点拨,点拨促悟,才能达到光凭学生自悟无法企及的高度。

本课时我以体验朗读法为主,紧紧抓住从喜欢到更喜欢,从喜欢花的外在美到更喜欢花的内在美的感情基调,让学生在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中朗读,在挖掘作者的意蕴中得到升华。另外,采用以学生为主,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作品,对作品做出自己的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和观点。逐步提高学生交际和欣赏文学名著的能力;从以导带学到以练促学,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我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实践的教学方法。教学时,紧扣“自主——探究——实践”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

2、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美文,让学生伴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

“教学方法灵活化”是创新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一课,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补充最美的乡村的图片,播放歌曲《美丽的田野》等,激发学生对田园美好生活的向往。

朗读感悟法:有疑问时,多读茅塞顿开;有感悟时,多读理解深入;品位语言,多读朗朗成诵。自主感悟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应用生本自读自悟、生生互读互悟,师生共读共悟等形式,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根据教学目的2、3两项,结合学生实际,我采用“质疑问难——想象叙述——感情朗读”的方法进行教学,几种方法交替使用,不断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点,使学生在课堂始终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浓厚的学习兴趣。

根据所制定目标和重点、难点,采用学导式教学法,本教法重在一个“学”字,贵在一个“导”字,以发展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通过“自读、讨论、精讲”三个环节引导学生读懂课文。

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动性。因此,本文的总体教学思路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会根据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来赏析课文的方法,以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可采用“分角色朗读”、“鉴赏分析”、“课堂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

简洁而有个性的对话描写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爱模仿、好表演是初一学生的普遍心理特征。通过分角色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声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节奏的强弱,并辅以表情、动作、姿态,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初步达到感知人物形象的目的。

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理论,要求我们教学重在指导方法,培养能力,根据学生通过上一课《牛郎织女》的学习。已经了解了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这一实际情况,用鉴赏分析法来教学这篇课文应该是比较妥当的。因为“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能力训练相结合”原则要求我们:语文能力训练要借助于必要的语文知识教学;语文知识教学,要着眼于应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学生在已知的有关民间故事知识指导下,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初步学会赏析未知的《渔夫的故事》,这种方法正体现了上述教学原则。

《渔夫的故事>是一篇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的民间故事,故事全属虚构,却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像力和构思能力,要让初一学生体会这种艺术创作手法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采用课堂讨论法进行教学。教师设计一组由浅入深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以达到铺设台阶,化难为易的目的。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让学生在读、悟、议这种宽松民主中的氛围中学习。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感受。

引导和启发法。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十六个字: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针对以上教学思想,这节课,主要选用“自学探究”式教学方法,采用电教、讨论、展开想象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开发全脑为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学生饶有兴趣的说、演、画、议,来代替教师单一的讲、管形式,在艺术的熏陶下激发学生兴趣,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感悟的境界。(教法学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及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打算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提高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教学中力争做到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学生读、说、议、写、画,去代替教师单一的讲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

第三篇: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法学法以及案例分析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法学法以及案例分析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素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主要分为六个层次: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二是丰富的语言,三是熟练的言语技能,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深厚的文化素养,六是高雅的言谈举止。

3、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4、学生只有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并且能够正确理解字义,才有可能顺利地阅读书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提高认识能力。

5、巩固识字的最好办法是复现。

6、发展学生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7、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9、《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能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10、《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1、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 和 交融式目标。

12、“对话”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就教学问题展开多向的信息沟通和多元的意义重构。

13、课程资源从获取途径看,可以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14、课程是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因“教师-教材-学生”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在这个系统中,学生是最活跃的因素。

15、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二、名词解释

1、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2、生字复现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氛围,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多次与生字见面,达到识字目的的教学策略。

3、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4、“对话”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就教学问题展开多向的信息沟通和多元的意义重构。

5、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6、合作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组织下的以共同目标为学习追求,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合作交流为基本特点,具有明确分工和个人责任的互助学习活动。

三、简答题

1、语文教育应重视以下主要特点:(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对语文材料反映的多元性。(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律。(3)语文教学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2、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1)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3)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有以下途径:(1)在语文教材中发现主题,即与阅读教学相结合;(2)在校园活动中发现主题;(3)在社会大环境中发现主题。

4、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一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二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5、低年级重在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重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重在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6、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应是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参与者。

四、辨析题

1、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答题要点:

(1)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正确的。(2)探究学习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重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解放了学生的思维。(3)接受学习有被动和主动之分,主动的接受学习也发挥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2、《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要少指导。

答题要点:(1)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正确的(2)鼓励自由表达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个性张扬的空间。(3)“少指导”并不等于“不指导”。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的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这离不开教师有效的指导。(4)要提倡先自由写作,后交流指导的作文教学模式。(5)教师的指导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限制学生的自由表达。

3、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和能力”不重要了。

答题要点:

(1)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2)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只有“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3)“知识和能力”目标在“三维目标”中起着奠基作用,是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基础,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新课程并没有否定它的重要性。(4)新课程的教学应在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目标达成,同时重视其他两个纬度目标的达成。

五、案例分析题

1、学习《五彩池》一课的第二自然段时,老师们都要让学生针对段尾的省略号进行想象练习,于是学生会想象出水池各种奇特的形状。这当然没有错,而我觉得五彩池的美不仅仅美在形状,还有它瑰丽的颜色、奇妙的变化。因而,在学完全文后我进一步让学生想象:五彩池还像什么?由于思维的惯性,学生依然围绕着形状做文章。如果这样一直说下去,学生禁锢了的思维就不会得到开解。此时我说:“在我的眼睛里,五彩池就像一块块奇异的宝石,闪耀着迷人的光芒。”经我这样一说,学生的思维一下子从“形状”的圈子里跑出来了,一个个奇妙的想象脱口而出。

试评述以上教学片段。答题要点:

(1)读写结合,给学生创设了言语实践的机会;(2)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使学生在想象说话的过程中加深理解;(3)教师的示范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同步发展。

2、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总结全文时的片段: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生: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生:乌鸦爱动脑,他想的办法挺巧妙。生:乌鸦很勤快,渴了的时候到处找水喝。生: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呀!生:乌鸦不太会动脑筋,挺愚蠢的。生: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 „„

(教师对每种答案都点头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别对后四种意见大力赞赏)

你认为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有哪些优点?存在什么问题?试加评述。

答题要点:

优点:(1)多元解读文本内涵。(2)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足:忽略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3、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的思路:

第一步:读诗歌《赠汪伦》。

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投影。第三步:进行自主选择学习。(1)凭想象分组表演多种赠别的情境;(2)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赠别的画;(3)喜欢音乐的小朋友到电脑前点击适合表现赠别的乐曲,并配乐朗读。

第四步:读两首赠别的诗。

第五步:学生总结收获,并唱一曲《朋友啊朋友》。请你综合评述这个教学过程。

答题要点:

优点:(1)教学设计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2)关注学习方式的转变。(3)加强了各学科课程资源的整合。

不足:投影使用时机过早,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

第四篇:五下单元教学教法分析

第二部分 教学教法分析

一、关于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材内容分析

阅读课文是单元的主体。以叙事性作品为主:包括写人、记事、状物、写景四类。

叙事性作品教学的个性要求。

1.引导学生具体感受人或事物的形象

2.通过人物刻画、事件叙述、景物描写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3.让学生了解叙事性作品表达的方式,了解记叙文的文体知识 ——描写 4.掌握贯穿全文的线索,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第一单元 话题 自然奇观

训练重点: 欣赏课文展现的自然美景,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领悟观察和描写方法。

关键词:

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

——揣摩时间顺序 如《海上日出》:课文描写了哪几种景象?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如《暴风雨》: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暴风雨的?分别写了那些景色? ——揣摩抓住事物几方面特点来写的顺序

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说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青海湖。2领悟观察和描写方法 观察方法

① 自然观察法。在自然的状态下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首在把握一段真实。如《暴风雨》描述的是某次令人惊悸的暴风雨之夜。

② 长期观察法。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个事物进行观察。如《海上日出》,“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旨在提炼最为典型的特点。——体会描写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如《海上日出》: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

(冲,说明很有力量力。破,是跨越了阻力,势不可挡。跳,有生命的张力。将看似没有生命的太阳写得生机勃勃。)

如《暴风雨》:从课文中找出带有“如同”“宛如”“犹如”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这样描写的好处。请你也试着用这些词语写几句话。

窗外,一道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幕,沉闷的恶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悸恐。

(1)这些词语的运用,是比拟句的标志,使所表达的事物生动可感。(2)“如同”、“宛如”、“犹如”,比以往所学的比喻词“像”、“好像”、“是”更为丰富,也更有层次,表达效果更具有文采,朗读效果更为悦耳。——领悟描写中对比手法运用的。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课文写的是青海湖,为什么要写道这些著名的湖泊。

我曾经领略过西湖的妩媚、东湖的清丽、南湖的辽阔,以及鄱阳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桨声、昆明湖的笑语„„可是此时,我却被青海湖的质朴所震撼,原先那些华丽的感慨被一股大自然的魅力推翻了。

第二单元 话题 书的故事

训练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一起享受读书的乐趣,交流读书的感受。关键词:

1典型的写作特点: 如:《钟楼读书》中“我非常喜欢我们学校的阅览室”一句在课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从全文角度来看,是反复;从具体的语段来看,是叙述加抒情的表达方式。

——有领悟有特色的构段方式并尝试仿写的 如:《钟楼读书》中“先概括写事实,再具体写想象或感受”的典型段落。读书给你带来了哪些快乐?请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有一天,我看到一本书,里面有......我好像......关键词:

2领悟谋篇布局特点的

如《钟楼读书》中体会用中心句、关键线索串联全文内容(“一线串珠法”)如《意外》中体会“设置悬念、卒章显底”的方法:

读完课文后,才知道“我”遇到的是高尔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安排独具匠心,既符合事情发展顺序,使事情真实可信,又使文章跌宕起伏,增强文章可读性,使文章耐人寻味。

第三单元 话题 爱国情怀

训练重点: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关键词: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句 如《丰碑》:课文多次描写“狂风”“大雪”,这有什么作用?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没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什么话也没有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狂风”“大雪”不仅描述了当时的环境,也起到了渲染故事发生的悲壮气氛。

如:《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中课后练习以“我是中国人”开头,写几句话。在课堂体会反复的修辞手法及其串联全文内容的作用,即强化了作为一个中国人,为自己祖国骄傲、自豪的情感,充分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并将之运用到语言实践中来。

第四单元 话题 神奇的宇宙

训练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关键词: 想象,自己的看法

教学措施: 引导学生熟读,美读,充分利用复述,改写,扩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教给一些联想,想象的知识;引导学生课外扩展阅读经典童话,神话故事。

第五单元 话题 童年往事

训练重点: 抓住印象最深的情景和人物写人叙事,学习写人叙事的方法。关键词:——领悟人物外貌、动作和场景描写的方法

如《傻二哥》: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尝试用这样的方法 写一两段话。

他出去卖药糖,总是穿着白布上衣,黑色裤子,挽着袖子,留着偏分头,自额背着一个很讲究的大玻璃瓶子。

如《童年的小花狗》:联系课文,发挥想象,将省略的内容补写出来。(其中省略的内容就是要求学生联系语境写人物外貌或事件发生的场景。)

——领悟直接抒情的方式 如《我的老师》:课文中有不少语句直接抒发了“我”对老师的怀念之情,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抓住印象最深的情景和人物写人叙事 《我的老师》叙述了7件小事: 1.佯装发怒。2.教授跳舞。

3.带领我们观察蜜蜂。4.教我们读诗。

5.我们对老师的依恋。

6.正确处理“我”与同学的纠纷。7.睡梦中去找老师。

7件小事前面5件略写,后2件详写。

抓住印象最深的情景和人物,作为刻画人物形像主体,字里行间充溢着学生对老师的一往情深。

第六单元 话题 人与动物

训练重点: 了解观察的方法,抓住关键词句,感悟文章表达的思想内涵。

《隔窗看雀》

关键词: 定点观察。

“定点观察”,就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进行观察事物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选好合适的观察点,然后再从这一点出发进行观察。

例如:“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从一个楼檐到另一个楼檐,与人共存,生存于市井之间,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它那么小,落在枝上就是近视眼中的一个黑点,连逗号还是句号都看不清楚。低飞、跳跃、啄食、梳理羽毛,发出永远幼稚的鸣叫,在季节的变化中坚忍或欢快,有责任感地孵蛋和育雏„„活着。”

作者隔窗看远处的麻雀,对观察物作由远及近、由广阔到集中的视野调节,对于获取大背景中某一细部的独特之处很有用处,这些独到之处的发现,又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确定观察的重点;

难点:1 你怎样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两个层次来理解

1麻雀是忙碌,平庸的。文中相关语句很多,声音,外貌,能力,很普通。不停的跳跃,飞翔,也非常忙碌。“低飞、跳跃、啄食、梳理羽毛,发出永远幼稚的鸣叫,在季节的变化中坚忍或欢快,有责任感地孵蛋和育雏„„活着。”麻雀飞得不好看,但是不羞愧,经常在飞;麻雀的叫声,很一般,但是它并不感到羞愧,还是在用它的唧唧喳喳来表达它的欢快。它也是可以不羞愧不自卑的。虽然卑微,但还记得自己的责任:孵蛋,育雏„„虽然卑微,但是坚忍,在季节的变化中坚忍,在冬天里,麻雀要忍受大自然和人类或者其他动物对它的伤害,其它鸟类早已不见 踪影。而麻雀“发出永远幼稚的鸣叫”。

难点:2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下面这段话的精妙之处。

它是点缀在人类生活中的活标点:落在冬季枯枝上时,是逗号;落在某一个墙头上时,是句号;好几只一起落在电线上时,是省略号;一对儿追逐翻飞,累了落在上下枝时,就是分号。

妙处;1麻雀比成了标点,形象,生动,精准。

2标点用在句子里的作用是隔开句段,停顿,休息。麻雀也像标点,在人类的生活带来了闲趣。

3本段共有三个分号,四个分句,很整齐,为我们描述了麻雀停落时候的四组画面,写得富有节奏,充满诗情画意。

第七单元 话题 戏剧电影

训练重点: 在读一读,演一演中了解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体验自己的学习乐趣。

戏剧(剧本)的特征

-------凝练地反映生活。

------个性化的剧本语言。------有集中的矛盾冲突。------结构布局安排巧妙。

《小兵张嘎》、《智斗》、《皇帝的新装》 教学策略:

1必要的戏剧知识简介,帮助学生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或其他手段,了解完整的戏剧情节和准确的时代背景.2.整体把握人物形象,寻求分析人物形象时不同的切入点和方法。(1)了解文本的形式特点,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和人物形象。可通过默读、浏览,让学生了解文本的形式特点;

教学设计应将“某某是怎样一个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他身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等认识人物特点的问题的探究作为教学的起点、终点和中心问题。从初读感悟、精读分析到读后评价,要引导学生形成对人物的立体化认识。

(2)着重指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经验揣摩台词和潜台词,从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如《智斗》的教学:

一帮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整体把握全文,理清剧情。

二理解阿庆嫂是怎样和敌人斗智,体会剧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建议在学生了解剧本基本剧情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运用比较发现的方法,来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发现语言的表达效果,体会人物对话中的潜台词。朗读训练时要把握人物语言所表现的人物性格特点。

戏剧可从剧情的矛盾冲突、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变化处入手,如《皇帝的新装》中,“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是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1)这句话是剧情的焦点,是剧情得以展开的立足点,也是课文的文眼,2)这句话是骗子行骗的幌子,它切中了皇帝和老大臣、官员爱慕虚荣的要害,使骗子能行骗成功。

3)它增强了剧本的戏剧效果和讽刺效果。

3.灵活运用表演尝试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领悟文学的魅力。---学习剧本必须把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的训练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可指导学生学习表演。教师的示范指导必不可少,让学生产生兴趣,声情并茂的表现。表演能否达到预定要求,关键还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问题、对人物性格的把握问题。

第八单元 话题 和平友爱

训练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生活。

各类文章教学要点小结:

(一)关于写景类课文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整体感悟画面。

----要引导学生落实全文的初读工作,整体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引导学生做好重点段的阅读工作,整体感悟画面的意境美。

----要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味词句运用之妙、领悟描写之功、揣摩表达之序。

2.重视课堂内外的沟通,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课堂教学应注意调动和激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充分读书,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下工夫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课后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领悟到的方法去观察生活、留心生活、表现生活,多提供练笔的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二)关于写人类课文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重视学生的初读感受,初步感悟人物形象。2.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逐步丰满人物形象。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以及人物所处的环境细细体会;-----引导学生紧扣词句,设身处地、切己体察,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3.交流、表达阅读感受,全面感受人物形象。

-----通过朗读、说话、写话等方式表达感受,把“人物”的形象“立起来”。

(三)关于状物类散文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读书的学习兴趣。2.将学生的初读变为“熟读”,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要点。3.领悟作者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人与动物的深情。

----阅读之时,不忘作者身处何时何地;读懂之后,不忘品味描写之精妙;----学完一篇,不忘将前后课文进行比较,领悟不同的观察方法和描写特色。

如:《游天然动物园》的重点观察和拟人描写,《隔窗看雀》的定点观察和借物抒情就很不相同。

4.落实语言的积累和运用的目标,实现读写的积极迁移。

-----可开展文体形式和语言转换练习,如《游天然动物园》的导游词、《麻雀 的自述》等。

二、关于古诗诵读和现当代诗歌、歌词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教材内容分析

从诗歌内容上看,本册所选的古诗词大多属于侧重绘景的山水田园诗,但各自的表现手法却不尽相同。有的采用拟人手法,如“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将景物人格化,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形象;有的长于对偶,如“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以民歌清圆的调子写句,极有吸引力;有的运用对比和衬托,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动静结合,使诗句平添了许多生趣;有的善用夸张,如“千里莺啼绿映红,酒村山郭酒旗风”,“千里”一词,活画出江南春色的辽远,景象繁荣,而意境全出。2.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1)把握诗歌的特征,了解其特殊的教学规律。------诗歌的形式技巧。

诗歌的外在形式。“诗歌打破日常语言运用的散体文形式,视觉上分行排列,句式整齐,听觉上则合辙押韵,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合于音律。”

诗歌的内在形式。“与诗的外形是相融合的,使诗情、诗意、诗味得以感性显现的表情形态,即诗的意象、意境、象征、隐喻,等等。”------诗歌的情感韵味。

对诗歌的解读,最重要的不是“诗歌写了什么景、说了什么事”,而应感受、领悟作者透过景与事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把握诗歌的情感特征和情感变化,是阅读诗歌的重点。(2)发挥诵读的优势,保护“诗言诗语”和“诗情画意” 要重感悟,轻分析。

(3)破解关键意象,感悟内在诗情。

——在诗歌解读上求深寻美,力图使学生对文本的言外之意、画外之音产生探究的兴趣,如《寒食》的解读: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候家。

------破解关键意向。古诗词中有一些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语、景象,应指导学生深入感悟,必要时应作讲解。如“柳色”“长亭”含送别留恋之情,“断鸿”“寒鸦”有寂寞冷落之感,又如“西风”与悲哀,“大漠”与豪壮,“明月”与思念都是诗歌的特殊语言。若几种景物几种一处,往往是诗人别有用心的“因情设景”“因情造文”。

——设计整体性的、有启发性的、有弹性的问题,检测学生对诗歌词句的理解和诗境的把握,教师相机予以点拨提升。

如《渔歌子》:熟读之余,问:下雨了,诗人还在哪里在干什么?为什么说“斜风细雨不须归”?于是,可引导学生描述景物,体验诗境,感悟诗情,深入学习全诗。

——指导学生将画面描述得越清晰,越动人,学生的画面感就越强,情感体验就越深刻、越丰富。

三、关于作文教学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中安排了八次“习作”,主题分别是:《我喜欢的季节》、《我开的 小店》、《饭桌上的故事》、《看图作文》、《给老师“画像”》、《难忘的礼物》、《我的研究报告》和《我成功了》。

与上学期不同的是,在习作类型上,重点安排了写纪事作文,共5次,安排了2次想象作文,还安排了1次写研究性报告这种应用文的练习。

(二)教学目标分析

1.本阶段的课堂作文训练重点:

(1)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

(2)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抓住重点,运用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感受写真实。(3)修改自己的习作。

2.本册教材对作文训练的具体要求:

(1)能抓住重点,运用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感受写真实。

如,第2单元《我开的小店》:“把你觉得重要的方面说清楚,说具体,其它次要的内容可少写或一笔带过。”

如,第3单元《饭桌上的故事》:“按照一定的顺序,生动具体地记叙饭桌上发生的事或听来的故事。”

如,第4单元《看图作文》:“除了描写对话之外,还可以写一写它们的神情、动作以及心理活动。”

如,第5单元《给老师“画像”》:“注意描写老师的外貌、语言、动作等,也可以写你当时的心理活动。”

如第6单元《难忘的礼物》:“对礼物进行细致地描写。” 如第8单元《我成功了》:“详写克服困难的过程,突出自己的具体做法及心理活动。”

(2)能有条理地叙述、介绍。

如,第3单元《饭桌上的故事》:“按照一定的顺序,生动具体地记叙饭桌上发生的事或听来的故事。”

如第8单元《我成功了》:“有条理地叙述这次令你难忘的经历。”(3)学写研究报告。

见第7单元。

(三)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用好用足本册教材,组织读写训练。1.“教读”时时不忘“教写”,落实阅读教学的重点。2.师生共读“单元习作提示”,落实习作教学的流程。第二,抓好关键步骤的指导,提高教学的有效性。1.明确作文教学的任务:

在小学高年段,内容与形式应并重。“写什么”与“怎么写”同样重要,越往后,“怎么写”显得越重要。2.明确课堂作文教学的要素

(1)获取写作素材,提前解决写作源泉的问题。-------经常性开展口头、书面形式的交流活动,交流生活见闻,交流奇思妙想,引导学生留心生活,积累习作素材;

-------提前考虑习作内容和习作要求,提前观察生活,提前开展活动,提前搜集资料。

(2)随机心理诱导,着重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3)精心组织评改,着重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评改策略:

教师示范评改,学生自评自改,同学互评互改有机结合。

评改要求,应从字词的对错,语句的通顺,好评佳句的引用,上升到习作的结构,段落的衔接等范畴。

如第七单元《学写研究报告》的作文教学设计: 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范例《京剧脸谱研究》,认清研究报告的结构,打消学生对写研究报告的恐惧心理,激发学生写研究报告的热情。2让学生自由地读范例后交流:研究报告该写些什么? 3请学生将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列举出来,越多越好。

想想这些题目中哪个题目是自己最想研究,有最有条件研究的,开展研究。选材应有实践操作性,是他们关注的乐于去做的,且具有积极意义,如:班上有多少近视眼?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避免近视的措施有哪些?再比如:孩子们生日想要什么?喜欢的物品种类 压岁钱 学习用品 图书 服装

装饰品,各有多少人,占多少比重,现在的孩子到底喜欢什么,需要什么。

4学生写完研究报告后,在班上开展交流活动,自豪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请别人提点意见。

四、语文乐园

教学目标(基础部分)

1.加强字、词、句的单项训练,感受词语的丰富多彩,接触成语王国,辨析一字多义的现象。

2.认识了解各种关系的复句,体会双重否定、反向句和感叹句的表达效果。教学内容及要求 :四部分

第一部分 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字词类,感受词语的丰富多彩,接触成语王国,辨析一词多意现象。

第二部分 读一读,用加点词语写句子。认识各种关系的复句,体会双重否定,反问句和感叹句的表达要求

第三部分 读一读 记一记 古诗文名句,要求学生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积累,为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第四部分 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学习内容,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教学策略:

第一题 常规要求:读一读(字词类),你发现了什么?

难点:发现规律,奥妙以后,点到为止吗?举例:语文乐园4

1.读一读。找出词语的内在规律。

高瞻远瞩 深谋远虑 神机妙算 精益求精 好高鹜远 老奸巨滑 诡计多端 吹毛求疵

2积累。

① 比赛背读。

② 提问式解答帮助记忆和梳理。3运用。举例:(语文乐园六P/106)你知道这些词语可以比喻什么吗? 领头雁 和平鸽 金凤凰 报春燕 吉祥鸟 百灵鸟 千里马 孺子牛 变色龙

读一读。理解这些词语可以比喻什么后,创造语言氛围,帮助学生运用。

第二题 读一读,用加点词语写句子。例句分析:(语文乐园二 P/33)

因为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他学习效率很高。.... 知识的海洋是辽阔无边的,所以学习是无止境的。安徒生老爷爷坐在马车..上,脸上好像有一种宽慰的微笑,因为,他已经知道国王和臣仆们赶到城里去..了„„

均是带有明显关联词的复句。②

同一单元的复句都进行了归纳,如第一单元,均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语文乐园二,均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

关联词,由固定的一对词,转化到可以一个,可以一对词的灵活模式。练习常见问题:

: 转折句:虽然他考了一百分,但是他从不骄傲。

△ 会写,但是写得不深入,没有层次,或是背相关的例句,没有创造力。△ 没有运用到写作等更为深入的范畴,无法扩展实践。解决途径:

1多多开展口头训练,在常态中有意识的使用关联词,是语言更有条理,更具逻辑性,使之具备一定的语感。

2仿造例句的句型,提出具体语言要求,例如,好词佳句。修辞手法的的运用。

五、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第一,继续培养表达的能力:------练习“讲故事”,要讲得生动有趣;

------练习演讲,表达真情实感,并能配合表情和动作。第二,培养倾听与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作好交际准备,多方搜集资料。

1.从内容上作好准备。如《我喜欢的书中人物》; 2.从要求和方法上作好准备。如《感动我们的人和事》《请帮帮我》; 第二,创设交际情境,引发互动欲望。第三,摸清学习起点,体现训练层次。

1.教师要心中有标。区别于日常会话和对外汉语教学。2.教师要目中有人。多倾听,多援助。3.教师要手中有法。多示范,多鼓励。第四,拓宽实践途径,提高交际能力

六、关于探究与实践的教学

(一)引导学生全员参与,面向全体学生。

(二)遵循探究实践程序,落实活动过程。

第一,过程和方法比结果重要。

第二,整合其它活动课程资源。(课程、时间、内容、方法、学科教师)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学习心得

王凤兰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这是本次学习最大的收获。

一、咱们的老师非常用心,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许多好的办法。在我们的教学过程,存在着对教材的解读不够细、不够深的问题。这就是对文本的研读的问题。(这位领导用了文本这个很专业的词)。去年推门听课,发现了不少问题。大家要注意公开课与常态课的区别。有许多常态课讲得很好。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这当然需要过程。老师的成长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把更大的时间用在自己的成长上来,大部分老师听得很认真,记得很仔细,这其实是尊重他人与尊重自己的表现。既来之,则安之。试想一想,你在那里认真听、认真记也是把时间花去了,你在那里“讨论,说其他的一些事”也是把时间花去了,你为什么不珍惜时间?(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这正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一些人总是不能在什么干什么事,总是来个错位,这是很可笑的。)如何发挥教研组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这是重点检查任务。看看咱们的教研组是怎样开展活动的。

二、提高课堂效率,抓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学情而定。现在由40分钟变为35分钟,不提高教学效率是不行的。课外预习这是一项工作,不能以零起点开始上课。要进行教材的研读,进行有效学习。老师的有效工作最终体现在孩子的有效学习上。反思我们的教学课堂哪些事情应该是学生干的,要进行很好地落实,尤其是对整篇课文的读,将读进行到底,首先是课文课上的读,第二是课外的读。

在此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老师的引导是很关键的,也是很讲学问的,“跳一跳,摘桃子”的说法,很好。由于在《想别人没想到的》这一课开始老师没有抓住画师的出题目的,所以在后来的过程中,老师一再强调“画师是通过骆驼来画多的”,但这时学生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所以总是不能很好地理解编者的意图,不能真正领会进行想象的力量,而是在一开始通过一个小故事就告诉了学生“创新”。这其实是很成问题的,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创新”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问题,这一个词并无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到“看问题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想问题也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特别是小徒弟实际是利用的人们进行想象的空间,通过画面上没有的,表达出了画后可能含有的,而正是这种想像的力量使徒弟的画得到画师的称赞。小徒弟难能可贵的是超乎平常,用一种超常的办法表达的无限的可能。这种通过“无来表示有的能力”,是一种大智慧的表现。其实所有的奇思妙想妙就妙在进行充分的想象。这是新教材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在这些很可爱的文字后面有着深刻的道理。

下载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模块的教法分析(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模块的教法分析(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总结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总结 1、小学语文的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 2、语文是学习其他科学和终身学习的基础工具。3、“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语文教学的灵魂。4、“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培训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培训及总结为更深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促进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我校教务处组织全校语文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一、培训目的1、通过培训深入......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总结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总结 1、小学语文的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 2、语文是学习其他科学和终身学习的基础工具。3、“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语文教学的灵魂。4、“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材教法分析及教学建议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实施方案 一、教学目标 依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以下四方面教学目标开展教学: ?1. 语言知识 ?2. 语言技能 3. 情感态度 4. 学习策略 5. 文化意识 本年......

    小学语文成语

    小学语文成语 小学语文成语1 1、含反义词的成语 — 远近闻名 积少成多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 黑白相间2、含近义词的成语 — 生龙活虎 胡言乱语 东奔西走 狂风暴雨 千言万语3、......

    小学语文成语

    小学语文成语: 一、AABB:开开心心、快快乐乐、明明白白、平平安安 二、ABB:绿油油、白花花、沉甸甸、气冲冲 三、ABAB:收拾收拾、打扫打扫、讨论讨论 四、ABAC:又大又圆、又......

    教师招考 语文教材教法专题 第四章 语文教学设计 第一节 小学语文教材分析

    第一节 小学语文教材分析 一、教材改革的重点 1.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达致三个目标的整合 (1)注意体现目标的整体性。 a. 改变单打一的方式,如“拼音”,渗透学词、学句......

    教材教法分析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材教法分析 开场白 1.抱着直接获取、拿来就用心态而来的教师很可能会失望的,因为任何一位专家都不可能比众多教师的思路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