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成语教学
“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活动论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成语教学
几年来。我校开展了中华传统文化——成语故事的教学。并组织编写了相关的教材——《成语故事》,以此为校本教材。成语是在语言应用中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式,浓缩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容,堪称汉语宝库中的精华。通过课堂教学成语,探究成语的出典,了解成语的丰富内涵,可以使学生了解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丰富文史知识,扩大眼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应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加强成语教学。以下谈谈我在教学中的感受。
一、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成语学习的主人。我为学生营造一种快乐的学习氛围,就能使学生乐学、好学,把成语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因此在成语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活动形式:竞赛、讲故事、表演、猜谜、诗歌朗诵、办手抄报等。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成语学文言文的兴趣,又使学生在各种语文活动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了成语,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
二、重视成语积累,在文言文教学中突出成语学习成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但其特点学生一知半解,所以第一步是
全班分为成语妙用学习小组、成语纠错学习小组分头去收集成语,正式上课时展示出来,在全班交流。这样的教学设计的价值在于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学到的不光是成语本身,还提高了综合探究能力。
四、注重学以致用,让学生有意识地在口语表达或写作时运用成语。任何语言不经使用就是死的符号,尽管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形式。但它一经使用,就能使语言生动形象,又能画龙点睛,提升表达效果。学习课本上成语的知识,其目的还是为了在生活中运用。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联合实际谈谈成语对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启发意义。可以用学到的成语来说出、写出一句话或一段话,用成语写作文。这样内学外联,真正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
当然,成语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指望单凭几节课就学好成语。平时的点滴积累和一个阶段的系统梳理结合起来,是积累成语的有效方法。我要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平时要求学生培养运用成语的习惯。如经常在上语文课前,让学生用上几个成语说几句话。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就能做到准确恰当、自觉地运用成语。
总之,成语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财富。学习成语、积累成语、正确的运用成语对提高我们的语
第二篇:语文插图在教学中
也谈语文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
--------------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中部
张宏英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语文插图的妙处。教学之余,将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的目录前的插图仔细研究了一番,猛然间,似获至宝,欣喜不已。语文插图内蕴丰厚,别有洞天,它不仅仅是插图,更是一种文化,正因如此,它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关于插图的作用问题,我国著名的作家、漫画家丰子恺先生曾间接地表述过,他生前曾为鲁迅的《阿Q正传》做了插图,非常的形象生动,可以说与鲁迅先生的文章搭配的天衣无缝,更直接地传达出了文本内的东西。他自己曾说:“这些插图,就好比在鲁迅先生的讲话上装上一个麦克风,使他的声音扩大。”由此不难看出插图的作用。遗憾的是,笔者在这个时候才体会到编者的良苦用心,实在惭愧。苏教版语文课本中的插图大致分为:人物图、书法纂刻、影视剧照、风景山水画、诗意画等几类。他们在教学中发挥怎样的作用,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浅谈几点。
一、插图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
语文插图是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如果在教学中恰当的使用,并能够准确的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合理的想象,那么就能让学生从文本中走出,从而走进文化的多维圈。比如教材《一滴眼 泪换一滴水》中的插图是巴黎圣母院的全景图。如果在教学中让学生仔细地去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可能会说,这一建筑宏伟、雄奇,风格独特。如果这时老师再外延一些有关欧洲建筑风格的知识,讲一讲哥特式和巴洛克风格的区别,我想也许会激发个别学生在建筑方面的兴趣。如果觉得这样做在教学中没有什么必要的话,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为什么雨果要以这样一个宏伟的教堂的名字作为书名?有什么深刻用意?经过老师的引导,会激发学生对15世纪欧洲历史的探索。再比如,在讲《秋声赋》一文时,我让学生看了文前的插图,是欧阳修的画像,在观察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学生的回答是忧愁、哀伤。此时我又进一步发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说,整个的画面以朦胧为主,所以人物的心情也应该是忧伤的,这应该是绘画的一种技巧。该生的回答让我很惊喜,他的感受很对,从回答中也能听出他是懂绘画的。如果这时老师再说一说,这在绘画中叫做渲染,绘画中还有一些其他的技巧(如:白描、细描等)。就像我们学习诗词中的表达技巧一样。由此我们能够看出插图就是一种文字,甚至它比文字更容易让人感受、更能深入人心。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恰当的运用,不但能丰富整个教学环节,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积累的习惯。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这种“积累”的种子种下去,结出来的将会是令人艳羡的知本,这对学生来说将终身受益。所以我说,语文插图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
二、插图可以完善学生的品格、修缮德行。
高中生的教育,我认为,德行的培养重于知识的传授。司马光也曾对德与才的关系作过精辟的论述:“德胜才者谓之君子,才胜德者谓之小人,------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由此可见,品格的培养、德行的完善对于一个人的作用。那么,对于高中生的德育问题,除了老师的苦口婆心的教诲外,我觉得插图教学也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如课文前的人物插图,其中的人物都是在中国历史上能够起到推动作用的伟人或文人。像中国杰出的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教材中《发现》的插图就凸显了他作为革命战士的一面。他那紧蹙的双眉,严肃的表情,冷峻的目光,还有那满是红烛的背景,无疑在告诉人们那是他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控诉,那是他“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革命气概的显现,那是不灭的红烛,是前赴后继的爱国精神。像史圣司马迁,教材中《报任安书》的插图,凸显的是一代史学家的典范,他白衣束带,手握书卷,神情坦然。从插图中我们体会到的是他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不向命运屈服的人格魅力。再比如,一些名家的字帖,虽然它们没有肖像图来的明了,但是字里行间我们也能感受到书法家的德行。像苏轼的《丰乐亭记》、《赤壁赋》等字帖,运笔不同,各有千秋,但总的特点是,“妙在藏锋”、“淳古道劲”、“体度庄安,气象雍裕”、“藏巧于拙”,是“气势欹倾而神气横溢”的大家风度,从字帖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不断的超越自我,敢于创 新的精神和他豪放正直的人格。可见,书法是“达其情性,形其衷乐”的外化物。由笔者的浅析可见,语文插图的优势在于让观图的人用心去意会,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重视语文插图,潜移默化中,一定会完善学生的品格,修缮学生的德行。
三、插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他就是实践这一句话的典范。其广义相对论就是在头脑里做思想实验时发现的,而后才被科学实验证实的。现实既然有如此鲜活的事例,那么,对于高中生,该如何去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呢?我个人认为,插图教学可以发挥“补白”的作用。如:笔者在教学杜甫的《兵车行》一诗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从军出征的人与家人离别时的悲戚心情,在“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句诗后加入了一幅插图,让学生去想象当时生离死别的场面,去体会离人间的纠结心情,去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反馈,我发现给学生们一幅图片让他们去想象,进入情境,这比教师单纯的讲解要好得多。诗歌教学讲得越直白就越没有意境,与其这样,不如让学生结合插图去想象。况且,我个人认为,诗歌本身就是让人想象的,否则我们很难用现代人的思想去感知古代人的情怀。再如,教材中《春江花月夜》一诗的诗意画,看后更给人身临其境之感,那夜的静谧、那月的皎洁、那春花的馥郁、、那江的波光粼粼都可以通过想象 呈现出来。当学生沉浸其中时,又怎能体会不到“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的雅韵?在教学中时不时地插入图片,让学生去想象,并让学生去表达自己个性化的见解,久而久之,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劳永逸的财富。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情景,恰当地运用插图,让学生放飞思绪,插上想象的双翼,就会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慢慢地学生就能够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此乃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
插图本身就是一行行文字,一篇篇文章。一幅金代武元直的《赤壁图》传达的不仅是画家高超的的绘画技艺,更是古人放远山水、纵情自然的浪漫情怀。走入其中,扑面的是徐徐的清风,入眼的是高悬的明月和峻拔的山峦,入耳的是不绝如缕的箫声,入怀的是无穷尽的自然,入心的是人生虚诞的感慨,这些都是插图反映出来的。
“图像在文化传播中一直是不可或缺的符号,也一直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具有巨大的解读潜能”,所以我说语文插图意旨深远,它有同文字同等的价值和地位。现行的《新课标》一直在强调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阅读和个性阅读,所以教师要切实重视语文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把插图作为促酶剂,采用适当的方法,让学生的思维与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自我的个性化解读,锻炼学生的分析图文的能力,以美促美,以美创造美,如果“美”出来了,那么我想整个的教育意义就出来了。
第三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扩大学生词汇量的方法很多。教学中,让学生识记生字、词语,多读课文,读熟课文,背诵课文。教会学生查字典、词典,培养学生遇到生字、新词会使用工具书帮助理解,积累好词佳句。课外让学生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书,并积累好词佳句。
工作和学习同样重要,工作中要注意调节,努力工作的同时要挤出时间加倍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本期简报设计太巧妙,让我开阔眼界,丰富知识。
第四篇:浅谈在语文教学中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摘要﹞:创新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新时期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文章的写作来说,创新则是文章的生命;对于文章的阅读来说,创新则是思维的火花;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说,创新则是探究学习的根基,所以说创新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靠后天的开发和培养的。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兴趣,大胆改进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新世纪的教育是创新的教育,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提高个体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新教材,激活学生思维的创造力,是语文教师的义不容辞责任且必须为之的任务,由于普通中学学生,阅读少视野不广阔,思维狭窄,制约着学生学习语文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整体素质,又由于近几年考试的压力,教师的着眼点放在了提高学生的分数上,忽视了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不能深入地探究问题,致使学生认识肤浅,缺乏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型人才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创新精神主要表现为敢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创造能力则表现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的核心内容是创造性思维。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能够以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知识和疑点。主要特征表现为:独立性,好奇心,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和健全人格。素质教育需要创新型的学生,这决定了语文教学培养创新型学生的职责;教育改革强调创新教学,这促使语文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的基础性、工具性决定了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成为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和谐情境,激发创新兴趣。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气氛中,才能迸发出想象力、创造力的火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平等、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天性自然的流露出来,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愉快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创新教育必须要有创新教育的氛围。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人在熙熙攘攘的闹市就会洒脱不羁,身处庄严肃穆的环境,就会庄重严谨。创新教育也是如此。语文课堂的创新教育,就要有创新氛围,需要构建一种和谐自然的课堂环境。创新必须让学生与教师是在一种平等、民主、和谐、自然的气氛中进行交流。反之,是不可能激发出创新火花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欣赏学生,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的创新热情会得到极大的激励。有了创新的课堂氛围,不等于学生就能创新。它还需要老师因材施教的引导,运用恰当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如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设置,应注意两点:
一、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即是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善于以商量的语气,亲切的微笑和赞许的目光,肯定的手势去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师生关系融洽,在教与学、主导与主体间形成一种激励机制,营造一种教也愉快而学也愉快的和谐教学情境,教学过程便真正成为教学一体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二、课堂情境与教学内容的和谐。课堂情境与教学内容的和谐,是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需要,创设情境,营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诱发学生以高涨的情绪,全身心的进入阅读思考的主体角色,去探索,去创新。比如“爱国”这一主题,讲授《最后一课》、《谁是最可爱的人》等课文时,教师可援引身边的例子,由熟知的人之常情导引到宏大主题的感知和接受,使学生意识和感觉到成功阅读的智慧与能力,体验到成功与创新的乐趣。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将思维推向更高境界。
由此可知,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最终促成了学生最佳的阅读心态。而创造思维能力的出现,往往是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潜在的智能得以充分发挥的结果,而且最佳心态的形成是诱发潜在创造智能的基础。所以,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的创造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和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
二、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基本模式和教法体系是“以教师讲析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和教法体系违背了“教学应以学生为本”的新教育思想。它把学生当做容器,一味向学生灌输,无视学生的存在,抹杀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抑制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的发挥,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地位,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了。由于没有注入创新因素而导致: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真正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训练内容则没有注重,这样就几乎抹杀了学生所有的创新能力,因此教法必须改进。要考虑:(1)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是创新的前提与核心。康德说:“想象力是一个创造性的认识功能。”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出来,他就成功了一半。(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3)还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4)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学方法,要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宏图。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选用一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质疑释难、问题讨论、创作表演等教法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手段,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的做法,使学生在学习中改变那种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树立崇尚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最终目的的行为。当这种意识逐渐支配学生的学习时,学生就会在学习中去发现,去探讨,去思索,去判断,形成新的结论。
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设法引导他们在立意、选材、构思到语言表达方面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拓展发散求异思维,让他们意识到写作是体现自己独到的东西,是自我个性的直接外泄。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立意写作,以续写《滥竽充数》为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立意着笔。如教师提出可以“不能让南郭先生再充下去”、“南郭先生溜走了是有自知之明”等说明可从多个角度立意着笔,并让学生思考确立些什么文题续写。学生们互相议论后摆出了一大堆作文题,如:“南郭先生为何混进了宫廷乐队”、“假如南郭先生不逃走”、“假如南郭先生后来学会了吹竽”、“南郭的出路何在”、“劝君莫学齐宣王”、“齐宣王听竽给我们的启示”、“以齐宣王和齐湣王听竽想到的”、“齐湣王高明在哪里”等。通过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立意着笔,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也从多种思路的选择中,让学生体味到创造的灵活性。在作品教学中,教师应告诉学生不能满足于一般的感受和现成的答案,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敢于说“我认为”,要相信“我能行!”大胆质疑问难,寻找能展示自己个性的答案。如《皇帝的新装》这课,有学生提出了“对两个骗子应重新认识”的问题;骗子固然可恨,但他们骗的对象是一个昏君,更可恨,骗子反而变得可爱了,他们也许就像罗宾汉一样,专门为人民服务的,或者专门把骗来的东西分发给穷人,这些观点也许与作者的本意背道而驰,但也不无道理。因此教师应肯定并鼓励他们这种做法。
三、改进教学手段,融入创新教育。
教学手段是组织课堂教学的环节,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创新教学手段,才能全方位的整合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诱导学生创新思维。多媒体将学习内容图像化,集合了文字、图形、动画、图像、音频和视频为一身,展示了丰富的信息和教学艺术,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借助于多媒体情境,将课文内容展现在眼前,将知识诉诸画面,达到声、画交融。教学内容更具体、更生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学得愉快。多媒体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提高了学生的感性思维。针对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能够有效突破,加深学生的理解。多媒体打破了教学的时间、空间限制,丰富了教学信息。拓宽了教学渠道,从多方面整合学习内容,增大了学习容量。激起学生极大极浓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思维。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在视觉与听觉交织的立体空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深化了对知识的认识,从而达到提高课堂质量的目的。例如:教学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一课,运用多媒体教学,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词和诗一样,精练的语言都能反映出极为丰富的生活内容,这样的词,如果只靠教师讲解,学生只能是粗略地领会,不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如果运用多媒体五彩的画面、奇妙的音乐、亮丽的色彩、变幻的图形、出其不意的拓展延伸,就能激起学生极浓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当学生在配乐朗读中欣赏“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的画面时,他们会在观察中想象词中描绘的秦晋高原冰封雪裹的动人景色,会领略作者“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伟大胸怀,会和作者一样由衷地发出“江山如此多娇”的感叹。如果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品读、赏析佳句,学生潜能中创新的火花就会因此而不断闪现,这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爱创、乐创的能力。
四、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创新。
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须义务。这样时时处处都控制学生思维,总拘泥于
固定的框架,那这样的教育还从何谈创新呢?因此应转变教学观念。鼓励学生多动脑、多疑、多发现;在阅读与写作方面也要大胆尝试、探索,要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同时也要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
1、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在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教师代劳一切,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尤其是理解性的题目,总怕与老师答案不完全一致,总怕出错,不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教师一人说,学生听的现象。因此,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直线下降。他们总期盼有别的同学来发言,然后都举双手赞成,所以答案总是唯一的。其实语文教学中有些题目就有不同的答案。拿分段来说吧,面对一篇文章总得先分清层次脉络,然后才理解赏析。同一篇文章,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就会划出不同的层次,只要有道理、合乎逻辑的,教师就要给予及时肯定,不要在他们发言的第一次就扼杀他们的创新能力。而且阅读一篇课文,不要拘泥于一种成型的看法,而多思考多琢磨,经常从多角度来划分层次,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严密、全面、深刻、灵活。久而久之,学生看一切事物、事件、分析人物也就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研究,以激起自己的创新意识。如在《七根火柴》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用一句话来说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有说一个关于长征的故事;一个关于中国红军战争的故事;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一个发生在长征途中茫茫草地的故事;一个无名战士保护和传递七根火柴的故事„„。他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几十种答案,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这样的发散思维中已渗入了不少的创造性阅读的内容,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学生受益终身。
2、创造性地进行阅读指导与作文训练。
阅读作为从文字作品中提取、加工、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被尊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阅读能力,教会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丰富思想、陶冶情操、扩展视野、增添智慧,形成良好的创造品质。这对于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学生终身发展来说,意义是重大的。
在课文中适时地对重点段进行阅读指导,可有针对性地出一些问题来让学生回答,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但课内阅读是十分有限的,更多的是课外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只有大量地课外阅读才能真正起到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的作用,因此要对课外阅读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有创造性地指导。(1)指导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这是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标志,可一个学期订一次计划,中途也可以做必要修改,使其顺利进行,保证阅读的质量。(2)指导学生获得基本阅读方法。教给他们默读深思、朗诵吟咏、背诵记忆、精读提炼、速读猎取、积累运用等方法,以达到开卷有益。(3)指导学生形成基本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必须从内容到形式,由形式到内容反复深化,并适当使用工具书。(4)阅读后要及时写出自己的体会和心得。(5)要指导学生适时检查阅读情况。自己阅读了哪些文章,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篇,从中你学到了什么。实践证明用以上方法达到创新阅读并得到良好效果的目的。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缺的一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是学生知识重组、创新的过程。因此,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针对当今的作文教学状况,如何引导学生的作文力求别具一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作文只有“读书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有了材料,才能“行万里路”,作文重在积累材料并运用材料。在作文训练中,我认为应当这样:(1)提前明确作文任务,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材料。(2)写作时间宽裕些,不必局限于两节课,可适当推后。(3)每天一篇日记、每周一篇作文,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4)为保证大面积提高写作水平,就要加强检查力度,增加交流次数,提高评析质量。另外,还可借办黑板报、手办小报,学习长廊等方式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提高写作水平。
3、启发学生多思解疑,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亦称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在创造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从已有的信息出发,尽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展,不受已知的或现存的方式、方法、规则和范畴的约束,并且从这种扩散、辐射和求异式的思考中,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结果。这种思路好比自行车车轮一样,许多辐条以车轴为中心沿径向向外辐射。发散思维是多向的、立体的和开放型的思维。一直以来教师大多主宰课堂,学生大多怕问怕答、高分低能,何谈创新呢?为此,要把学生的活动变为“思维体操”,强调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设疑或让学生互相设疑,启发学生多思解疑。如讲《我的叔叔于勒》,教师首先肯定菲利普夫妇的自私、虚伪、贪婪、冷酷,然而学生有逆向思维,提出是于勒自己败坏家产才引起这样的结果的看法。通过多重问题,一问多答等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这样不仅使学生触类旁通,解决各种疑难,还能培养其创造力。讲《愚公移山》后,教师肯定愚公移山的正确性,然而学生有逆向思维,提出“移山不如搬家好,”的看法。还通过一题多问,一问多答等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如前面对《七根火柴》故事的概括,这样不仅使学生触类旁通,解决各种疑难,还能培养其创造力。
4、在语文教学中有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语文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个体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即通过语文审美教育培养个体对于语言的形式美、语言性文艺作品的艺术美、语言交际中的社会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以树立个体崇高的审美理想、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趣味,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和人格完善,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而初中语文课本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很多,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教学中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让学生知道《荷塘月色》是一种自然美,《琐忆》是一种人性美,《七根火柴》是一种社会美等。另外,要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如结构美,内容美、音乐美、艺术美等。可结合教师讲评提高鉴赏美的能力,进而来创造美,用语言行动来描绘生活,发现美,提高美的创造力。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叶圣陶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语文学科是基础性工具学科,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在语文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教育理论上曾说到“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可见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教书育人,古往今来都是为人师者的天职。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课内外内容来解决这个问题,可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如在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时,介绍了诗歌的背景,当时中国国土沦陷,而本诗的作者艾青在诗中就用“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来表达自己可以为祖国牺牲的爱国主义情操。陶渊明的理想世界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可他曾经为官的朝廷是充
满黑暗和贪污的,于是他决然的告别了官场,辞官回家种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都是忠肝义胆的仁人志士,他们流芳百世,为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不朽的赞歌!此外语文教师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言传身教,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来点化学生。让学生丛点滴做起,做一个有崇高道德的人。
总而言之,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而教育的发展在于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只要教师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多给学生一些引导,多给一些思考的时间,多提供一些展示能力的机会,鼓励学生探索,品尝到创新的甜美,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增强,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提高,那就一定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就一定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玉秋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2、姚本先主编:《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3、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理论》,2005年5月第2版。
4、薛萍:《为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浅淡语文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广西教育》,2004年第35期,第32页。
第五篇: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南漳县武安镇白龙中心小学 尹松刚老师
内容摘要:运用多媒体课程资源,丰富语文课程内容,改变教学的呈现方式,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本文论证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多媒体 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所以语文教师要尽量运用多媒体课程资源,丰富语文课程内容,改变教学的呈现方式,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现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其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唇耕舌耘、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由于语文本身包罗万象的特性和学生认知心理尚未成熟,课堂里经常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讲台下学生却听得兴味索然的景象。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能把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创设一个更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这样,直观形象与联想、想象相结合,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体味作品中所创造的意境,迅速而正确地把握文章的内涵。
如在《大自然的语言》教学中,通过播放歌曲《春在哪里》创设情景引入,随之通过多媒体向大家展示几幅美丽的图片,再用一系列的配音图片(如小鸟的叫声,青蛙的叫声,小河流水声,夜晚中各种昆虫的混叫声等等),描述课文内容,给学生一个听觉、视觉的刺激,让学生知道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好像在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我们新奇的知识,引起学生学习这一节课的欲望,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学习过程中再播放文章朗诵,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确实存在着语言。这样让学生在自身与课文文字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并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
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情景教学”在学习过程中的重大作用,而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看作是“情景教学”的一个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声、形、色
俱备的这种特质,创设模拟各种生活情景,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得到最深切的情感体验,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能全面正确地把握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对重难点的消化和理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
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时,由于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介绍了各种云的形状,但对于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中学生来说,那一个个生疏的气象名字,那一种种差别不大的云,着实让很多学生难以理解。这时,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查找到了相应的图片,并配以简要的介绍文字,使学生对每一种云都有了直观的认识,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既加深了学生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扩大课堂容量。
语文教学如果仅依靠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信息量是十分有限的,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整合相关的资源,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如在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可以把电视剧《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占据二龙山等片段剪辑下来,应用到教学中,同时引导学生认识鲁智深,会讲述他的故事,还要指导学生观察鲁智深的言行举止,乃至神态变化,分析、思考、讨论鲁智深的形象特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好汉歌》等电视剧中的歌曲,并链接后人对鲁智深的评价;还可以同《水浒传》中其他人物进行比较阅读,这样就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了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明了方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而现代信息技术交互性强,反馈及时,这个特点对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认识基础,不同的兴趣爱好及不同的学习情形,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材料,自由地选择合作伙伴,自觉地探究有关问题,对学生把握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解决学习疑点,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如在教学《荔枝蜜》一文时,针对本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作者为什么用《荔枝蜜》作为题目,而不用《蜜蜂》作为题目呢?他还写了哪些文章?作品的主要风格是什么?他的这篇文章想告诉人们什么?从作者的这篇文章或其他作品中找出相应的依据。鼓励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寻找答案,去探讨问题,教师只是适时地点拨或提示。
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必然趋势,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努力寻求现代 教育技术与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最佳结合点,以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语文新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