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成语积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时间:2019-05-15 05:07: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成语积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成语积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第一篇:谈成语积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谈成语积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想要学生学得扎实、考得好,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该重视积累。但是,语文知识点细多且,我们教师到底要帮助学生积累哪一样才能较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整个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卷面成绩呢?通过一学期的摸索与研究,我认为,成语的积累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它的综合运用能较为有效地促进整个高中语文学习,并对学生的应试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成语是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汉语言中的精华,它以其表达精练、形象生动的独有特点,传承了中华几千年丰富的历史文化。正因为它既言简意赅而又博大精深,所以积累成语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积累成语能带动字音、字形、词汇的积累,巩固语文基础。

显而易见,成语几乎囊括了我们汉语中所有常用的、不常用的字、词。真正掌握一个成语,即应对这个成语的字音、字形、含意及使用都有一定的了解。如若学生能如此细致的去认识每一个成语,何愁他们的语文基础不扎实,何愁他的选择题选不对呢。

二、积累成语可以巩固文言文的学习,提高学生解答文言文阅读题目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成语大多是由古文化用而来。如“安步当车”出自《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不亦乐乎”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和“形影相吊”出自李密的《陈情表》:“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正因如此,积累成语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了解、巩固文言文的学习。

而在教学中,由于学生往往感觉需要掌握的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太零碎且难懂、难记,所以在应试时他们的文言文阅读题目的得分一直不高,但在这里,成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含义与用法,从而提高学生解答文言文阅读题目的能力。

1、成语可以用来帮助理解、记忆文言实词的词义与用法。

众所周知,实词的意项往往较多,那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把每一个实词的文言常用义项都记全、记牢呢?记别的不容易,记成语就太简便了。例如常考实词“临”,它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有下列五个义项:①从高处王低处看,引伸义:从上监视着,统治。②到。③面对。④对着书画范本摹仿学习。⑤lìn,哭。这五个义项的前三个为文言最常用义项,记这三个义项可能非常枯燥且容易遗忘,那我们可以尝试去记这四个成语:居高临下、君临天下、身临其境、如临大敌。这个四个成语记住了,那三个义项也就形象地记住了。又如常考实词“望”,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它有以下七个义项:①远望。②盼望,期望。③名望,声望。④祭祀山川。⑤埋怨,责怪。⑥之月光满盈时,即农历每月十五日。⑦〔望洋〕仰视,远视。这七个义项的前三个为文言最常用义项,记它们可用下列三个成语:望梅止渴、大失所望、德高望重。事实上,高考常考的那120个实词的许多常用义项基本都可以用成语作典型例子,记这些成语比纯粹记义项或加记文言典型例句要简易得多。

当然,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实词的活用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所幸成语在这里依然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如: 文言文中,名词可以活用作动词、状语、使动和意动,那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这四个用法呢,我们可以尝试运用以下四个成语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一鼓作气”,“鼓”原是名词,这里活用作动词“击鼓”;“马革裹尸”,即用马革包裹尸体,“马革”原为名词,在此用作“裹尸”的状语;“汗牛充栋”,“汗牛”,使牛累出汗,“汗”原为名词,这里用作动词;“幕天席地”,即把天当作幕,把地当作席,“幕”和“席”原为名词,这里用作动词。

实际上,文言动词、形容词、数词的各活用,甚至通假字、古今异义现象,也可以从成语中找到对应的例子,用这些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实词的活用十分省力又较为有效。

2、成语也可以用来帮助理解、记忆文言虚词的词义与用法。

文言实词的义项和用法大都可以从成语中找到对应的例子,相同的,文言虚词也可以。如常考虚词“以”,它的介词用法和连词用法常常被学生混淆,我们可以用下列四个成语来辨别:以卵击石、以貌取人、物以类聚及坐以待毙。其中“以卵击石”、“以貌取人”和“物以类聚”中的“以”均为介词,分别翻译成为“用”、“凭借”、“因为”,因为它们的后面都有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类作它的宾语。而“坐以待毙”的“以”字后面没有,所以它为连词,可以翻译为“来”。这种讲解、记忆方法便于学生推断、分析,能使学生对某个虚词某项用法拥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当然,除了“以”字,其他的常考虚词,比如“之”、“于”、“因”、“为”、“其”等也可以在成语中找到典型的例子。分析、整理这些成语可以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掌握各常考虚词。

3、成语还可以用来帮助理解、记忆各种文言句式。

文言文中有宾语前置句、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等,成语中亦有此情况:如“岁不我与”、“时不我待”,即与《石钟山记》“古之人不余欺也”句式相同,都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何患无辞”、“何罪之有”都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唯利是图”、“惟命是从”等等词中的“是”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民为邦本”是肯定判断;“人非草木”是否定判断。如“见欺于人”、“见笑于大方之家”等,是有标志的被动,“蔓草难除”等是没标志的被动。如“付之一笑”即为省略,它的完整表述应为“付之于一笑”。利用成语来学习文言句式同样非常有效、简易。

总而言之,联系成语学习文言文,不仅对文言文的阅读有帮助,还可使学生对成语的理解更准确、深刻,两者可谓互相印证、相辅相成。

三、积累成语能够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善于运用成语写作能提高考场议论文的分数。

成语总是能把生动的故事、丰富的意蕴凝缩为短短的几个字,如果学生在积累成语时能学习这种凝练表达、形象表述的方法,并把成语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那学生的作文一定不会出现内容空洞、表达罗嗦的情况,一定不会显得苍白无味。那么成语在写作中如何运用呢?

成语在写作中主要用于以下三个方面:

1、用于行文表达。直接在文中运用成语表述,可使句子简洁,使文章产生丰富的意蕴。

2、用于帮助写作文章的标题或中心。作文的标题或中心论点如果运用成语写作,能够更加醒目、凝练。

3、用于作文的写作素材。成语当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小故事,如果把这些小故事用作议论文的论据,那么文章的内容一定会更加丰富,文章的说服力一定会更强。

而考场当中,由于教师评卷的时间往往是有限的,如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在作文中展示自己的表达技巧,吸引评卷老师的目光,那么作文的分数一定会较高。从这个方面来说,运用成语就成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

事实证明,积累成语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应把成语的积累与综合运用纳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当中,并把它作为一向长期坚持、重点指导的教学任务。我相信,如果这项工作能做好,一定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考试的成绩。

第二篇: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

摘要:语文它不仅是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一门课程,而且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必要的一个交流工具。我国的素质教育提出,对于语文的教学要更加人文化,使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更加具有人文精神,要兼顾语文这门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以达到高标准、高水准的教学目标。从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人文教育的角度展开探讨,而且通过与传统语文教学的比较,得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教育;重要性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1.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已经非常的熟悉,对于人文教育的真正涵义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解读与认识。一般来讲,人文教育的实质是要通过教育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内在气质,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塑造高尚的人格。人文教育的精髓所在是探索发现人文教育在科学之中的价值,它是沟通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桥梁。人文教育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然、社会、历史等之间的关系,还要教会学生正确认识科学、自然、历史的方法,能够从中得出其价值。人文教育是以教育人为基础,从而传播与发扬一种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就是人们对于科学知识以及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是特别值得提倡的一种文化蕴涵。

2.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现在我国正在普及素质教育,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更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个性,高中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精神。营造一个富有人性的、充满人情的、体现人道的高中语文课堂氛围,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们的积极创造性,这是对于语文这一科目的重视以及对于高中学生的尊重。人文教育能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语文这一学科区别与其他学科的一个特点就是其具有人文性,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更要加强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高中语文的素质教育要加强激发和鼓励学生们潜藏的人文精神,所以在教学中要深入剖析课本中的人物形象,内心活动以及人物情感世界,使得人文教育始终贯穿整个高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这一要求是高中语文教育者一起奋斗与追求的目标。

二、如何构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现人文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教学理念的转变,课堂内容的优化,教学制度的完善。

1.教学理念的转变

以前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之中,老师们大部分都是填鸭式的灌输教育,这就造成了学生们不动脑经、死记硬背,学生不能深入了解文本中所蕴含的内容,更不能理解文本所讲述的人文知识。而在人文教育中,高中的语文教学要求老师能够深入剖析文本的人文文化,讲授对于文本内容的不同层次与不同程度的理解,重点培养学生们的人文个性与人文素养。目前情况下,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形式仍然是以讲授为主,所以老师仍然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导角色,学生们就处在了一个被动听课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只是一个接受外来知识以及外来观点的容器,而绝不会成为一个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主动学习者,渐渐地就会磨灭了对于人文精神的探索与灵感。高中的语文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们对于人性的追求,对于文化的渴望,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生要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构建一个和谐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激发学生对于人文精神的追求与探索。2.课堂内容的优化与情景创建要使教育显得富有人文气息,那么就要让教育跟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要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倡导人文教育就要让老师在堂课上善于将文本内容与实现生活结合起来。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分析课文中的内容,这样学生们更能贴切感受到课文中所讲述的情感,容易激发出学生对人文的感受,从而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这种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们从内心真正感受课文的内涵和作者的境界及情感,能够正面引导学生去认识世界,感知世界,认识社会,探索人生的方法论,从而是学生能够在高中这一重要的阶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

3.教学制度的完善

之前,我国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都是根据考试的范围来定的,这样就局限了课堂内容,使得课堂内容非常的枯燥单调,老师的教学形式也随之单一化,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素质发展。所以要使高中语文教学更加的人性化,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就是要进行教学制度的完善。新的教学制度要充分主张人文精神的发扬,注重学生追求人文个性,是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向人文教育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高中阶段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所以要在这一重要的阶段通过人文教育来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内在素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高中语文中实施人文教育能够提供培养与发扬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胡慧萌.构筑高中语文人文价值的教学实践研究[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2).[2]宋瑞波.高中语文人文性教学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6).

第三篇:谈沟通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谈沟通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摘要】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很多家长都已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在现实中却往往忽略沟通在教育中所应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沟通不畅造成了很多家庭教育中的矛盾,并使家庭教育陷入被动和僵局。因此,正视沟通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不断探索解决沟通不畅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是每一位家长应该不断思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交流;沟通;家庭教育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尤其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下,年轻的父母们更加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成长与成才的重要性。但现实告诉我们,子女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是一个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系统工程。有位教育家曾说过:“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与孩子谈话。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在和父母的谈话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的。”可见,沟通在家庭教育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究竟如何做到有效的沟通,却是摆在每一位家长面前最棘手,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亲子间的交流与沟通已成为现代家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曾指出:“法官的行业是法律,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必须运用各种方式来教育子女,而沟通正是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方式。时代日新月异地变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在思想上发生不断的改变。因此,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跟随时代变化的步伐,同孩子们一道观察世界、思考世界。家庭教育实质上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活动过程,其沟通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成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家长们抱怨孩子如何难管教、不听话,甚至与家长的想法背道而驰。当有问题发生时,孩子们也常常采取回避、甚至撒谎的态度,他们宁愿把自己封闭起来也不愿意让家长走近他们的世界,参与他们的生活。在孩子的心理,他们认为父母与他们在思想上是有代沟的,是无法互相理解和沟通的,因而完全不屑于家长对他们的管教,甚至对家长的说教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形成对立的僵局。由此可见,沟通不畅不仅仅是造成了亲子间缺乏了解和感情的隔膜,同时它严重地影响到了家庭教育的效果,使极为重要的家庭教育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二、造成沟通不畅的原因分析

人与人之间都需要通过沟通与交流的方式增进了解,加深感情,那么对于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幼小心灵的成长变化是无时无刻的,因此更需要得到家长的关心和帮助。而良好的沟通将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架设起一道心与心相通、情与情交融的桥梁。它将有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更深厚的感情基础,帮助父母及时发现和了解孩子心理存在的问题,这不但对孩子的心身发育非常有利,同时也使父母能够成为与他们分享快乐、共同成长的朋友和知心人。可见,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在家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影响和决定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家庭陷于沟通和交流的困境中呢?

首先,家庭教育理念中缺乏对沟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中,沟通教育的重要性往往被很多家长所忽视。不少家长只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情况,认为只要身体好、学习成绩优秀,就是最成功的教育,因而忽视了亲子间沟通与交流在整个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沟通方法不正确造成沟通障碍。很多时候沟通障碍是由于家长在沟通中不讲究方式、方法造成的。很多家长都没能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性格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来调整和把握沟通的方式、方法。

第三,父母在与孩子进行沟通时,往往不注意沟通的语气和措辞,这让孩子总感觉到自己处于弱势,家长处于强势,因此不愿意同他们敞开心扉进行交流。在家庭教育中,不少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总是批评多于表扬,禁止多于提倡,指责多于鼓励。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经常处于不被尊重和被动说教的地位,因此很容易对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严重影响了沟通的质量。

三、良好的沟通要讲究方式方法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对于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会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可以把家长的期望和关爱充分地传递给孩子,并为孩子提供最佳的成长环境和愉快的生活空间。但是,与孩子沟通时间少、质量不高等问题正困扰着不少家庭。因此要想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家长们还需要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从而使沟通变得轻松而和谐。1.亲子间的沟通要保持平等关系。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平等。不少父母总喜欢自己高高在上,认为“我是家长,我说了算,孩子必须听我的”,从而忽视孩子的心灵感受,扼杀了孩子的话语权,使亲子间的沟通变成了“一言堂”。这种沟通方式不但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同时也使沟通变成了“走过场”的客套话,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在沟通中,家长应该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同样的高度上,像朋友一样和孩子去探讨,切忌把沟通变成指示和训话。2.亲子间沟通要相互信任。

父母对孩子的信任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只有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沟通,才是最容易被接受的沟通,从而产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效果。而父母要充分做到信任,就必须让孩子感觉到他们是被信任的。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肯定性的语言、欣赏的目光、奖励的措施等等,向孩子传达父母对他的信任和肯定,从而在沟通双方建立起信任的桥梁。3.沟通交流要保持经常性。

家长要根据孩子无时无刻变化的情况,适当地安排交流与沟通的内容和时间。不要把交流当成是任务,像开会一样例行公事。其实,父母与孩子间的交流就是一种心灵上的沟通,情感上的互动。父母通过交流更加了解孩子,而孩子也通过沟通更加体谅父母。因此,家长要把沟通当做像关心孩子吃饭、睡觉一样平常的事情去做,而不要搞突击性和临时性。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更要适时调整沟通的次数和时间,尤其在发现孩子有所变化时,就更要及时进行沟通和了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要把握沟通时语言使用的分寸,要多赞美、少批评。

亲子间的沟通,必须注意语言的使用,无论从词语的选择,还是语速和语调上,都应该把握分寸,因为不同的表达方式,其沟通的效果也将截然不同。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和润滑剂。家长适当地对孩子给予肯定和赞赏,将会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且增加孩子对父母的好感,从而更加乐于同父母进行沟通和交流。5.家长要用孩子喜欢的方式进行沟通。

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孩子是否能够理解,同时还应该选择易于被孩子接受的沟通方式。像说教、命令、强迫等方式,只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聊天、讲故事、做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沟通方式,才更加适合孩子的心理特点,从而更能够达沟通的预期效果。家长应该多换位思考,在与孩子交流前,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年龄阶段,选择一种更适合的交流方式,从而摆脱传统的、说教式的沟通方式,让孩子们在自己喜欢的沟通方式中去领悟更多的人生道理。

可以说,沟通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家庭所意识,因此如何真正实现有效沟通,让每一位父母都能够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是我们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需要不断探讨和思考的课题。但我们相信,只要掌握正确的沟通方法,建立和谐而融洽的沟通关系将不再是困难之事。

谈沟通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摘要】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很多家长都已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在现实中却往往忽略沟通在教育中所应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沟通不畅造成了很多家庭教育中的矛盾,并使家庭教育陷入被动和僵局。因此,正视沟通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不断探索解决沟通不畅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是每一位家长应该不断思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交流;沟通;家庭教育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尤其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下,年轻的父母们更加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成长与成才的重要性。但现实告诉我们,子女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是一个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系统工程。有位教育家曾说过:“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与孩子谈话。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在和父母的谈话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的。”可见,沟通在家庭教育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究竟如何做到有效的沟通,却是摆在每一位家长面前最棘手,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亲子间的交流与沟通已成为现代家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曾指出:“法官的行业是法律,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必须运用各种方式来教育子女,而沟通正是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方式。时代日新月异地变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在思想上发生不断的改变。因此,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跟随时代变化的步伐,同孩子们一道观察世界、思考世界。家庭教育实质上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活动过程,其沟通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成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家长们抱怨孩子如何难管教、不听话,甚至与家长的想法背道而驰。当有问题发生时,孩子们也常常采取回避、甚至撒谎的态度,他们宁愿把自己封闭起来也不愿意让家长走近他们的世界,参与他们的生活。在孩子的心理,他们认为父母与他们在思想上是有代沟的,是无法互相理解和沟通的,因而完全不屑于家长对他们的管教,甚至对家长的说教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形成对立的僵局。由此可见,沟通不畅不仅仅是造成了亲子间缺乏了解和感情的隔膜,同时它严重地影响到了家庭教育的效果,使极为重要的家庭教育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二、造成沟通不畅的原因分析

人与人之间都需要通过沟通与交流的方式增进了解,加深感情,那么对于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幼小心灵的成长变化是无时无刻的,因此更需要得到家长的关心和帮助。而良好的沟通将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架设起一道心与心相通、情与情交融的桥梁。它将有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更深厚的感情基础,帮助父母及时发现和了解孩子心理存在的问题,这不但对孩子的心身发育非常有利,同时也使父母能够成为与他们分享快乐、共同成长的朋友和知心人。可见,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在家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影响和决定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家庭陷于沟通和交流的困境中呢?

首先,家庭教育理念中缺乏对沟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中,沟通教育的重要性往往被很多家长所忽视。不少家长只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情况,认为只要身体好、学习成绩优秀,就是最成功的教育,因而忽视了亲子间沟通与交流在整个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沟通方法不正确造成沟通障碍。很多时候沟通障碍是由于家长在沟通中不讲究方式、方法造成的。很多家长都没能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性格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来调整和把握沟通的方式、方法。

第三,父母在与孩子进行沟通时,往往不注意沟通的语气和措辞,这让孩子总感觉到自己处于弱势,家长处于强势,因此不愿意同他们敞开心扉进行交流。在家庭教育中,不少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总是批评多于表扬,禁止多于提倡,指责多于鼓励。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经常处于不被尊重和被动说教的地位,因此很容易对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严重影响了沟通的质量。

三、良好的沟通要讲究方式方法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对于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会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可以把家长的期望和关爱充分地传递给孩子,并为孩子提供最佳的成长环境和愉快的生活空间。但是,与孩子沟通时间少、质量不高等问题正困扰着不少家庭。因此要想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家长们还需要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从而使沟通变得轻松而和谐。1.亲子间的沟通要保持平等关系。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平等。不少父母总喜欢自己高高在上,认为“我是家长,我说了算,孩子必须听我的”,从而忽视孩子的心灵感受,扼杀了孩子的话语权,使亲子间的沟通变成了“一言堂”。这种沟通方式不但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同时也使沟通变成了“走过场”的客套话,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在沟通中,家长应该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同样的高度上,像朋友一样和孩子去探讨,切忌把沟通变成指示和训话。2.亲子间沟通要相互信任。

父母对孩子的信任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只有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沟通,才是最容易被接受的沟通,从而产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效果。而父母要充分做到信任,就必须让孩子感觉到他们是被信任的。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肯定性的语言、欣赏的目光、奖励的措施等等,向孩子传达父母对他的信任和肯定,从而在沟通双方建立起信任的桥梁。3.沟通交流要保持经常性。

家长要根据孩子无时无刻变化的情况,适当地安排交流与沟通的内容和时间。不要把交流当成是任务,像开会一样例行公事。其实,父母与孩子间的交流就是一种心灵上的沟通,情感上的互动。父母通过交流更加了解孩子,而孩子也通过沟通更加体谅父母。因此,家长要把沟通当做像关心孩子吃饭、睡觉一样平常的事情去做,而不要搞突击性和临时性。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更要适时调整沟通的次数和时间,尤其在发现孩子有所变化时,就更要及时进行沟通和了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要把握沟通时语言使用的分寸,要多赞美、少批评。

亲子间的沟通,必须注意语言的使用,无论从词语的选择,还是语速和语调上,都应该把握分寸,因为不同的表达方式,其沟通的效果也将截然不同。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和润滑剂。家长适当地对孩子给予肯定和赞赏,将会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且增加孩子对父母的好感,从而更加乐于同父母进行沟通和交流。5.家长要用孩子喜欢的方式进行沟通。

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孩子是否能够理解,同时还应该选择易于被孩子接受的沟通方式。像说教、命令、强迫等方式,只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聊天、讲故事、做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沟通方式,才更加适合孩子的心理特点,从而更能够达沟通的预期效果。家长应该多换位思考,在与孩子交流前,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年龄阶段,选择一种更适合的交流方式,从而摆脱传统的、说教式的沟通方式,让孩子们在自己喜欢的沟通方式中去领悟更多的人生道理。

可以说,沟通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家庭所意识,因此如何真正实现有效沟通,让每一位父母都能够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是我们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需要不断探讨和思考的课题。但我们相信,只要掌握正确的沟通方法,建立和谐而融洽的沟通关系将不再是困难之事。

理解孩子,和孩子有效的沟通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是创造家庭和谐氛围的保障。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的脑海中不断产生着一个个或清晰或模糊的想法。在欣喜于孩子成长的同时,作为家长,我们似乎不能像从前那样一眼看出孩子的心思,我们希望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从而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同样,作为孩子,他们也很渴望有人能倾听他们的心声、解答他们的疑惑:沟通,此时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怎样实现沟通?我想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在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经历中,如何培养与孩子友善的沟通这方面,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在这里与各位家长分享。

一、让孩子有话愿意向家长说

孩子刚懂事时,我就通过不同方式向她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在你身边无论发生多少你做不到的事,一定要告诉我们,你认为是大事,对爸爸妈妈来说,处理起来可能是一件小事。我希望孩子不论遇到任何愉快、兴奋或是愤怒、恐惧、压抑、疑惑的事情第一个想要告诉的人就是妈妈。然而这毕竟只是我的希望,真正让孩子有话愿意向家长说,还需要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理解、尊重和信任的基础。

首先,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应该是平等的,交流应该是坦诚的。

我曾经听到,一个小学生设计的家庭成员关系图是三个交叉在一起的圆,解释为:我爱妈妈,妈妈爱我;我爱爸爸,爸爸爱我;妈妈爱爸爸,爸爸爱妈妈。我深有感触:是啊,正是三个平等独立的世界,用爱的语言支持沟通,才组成了一个和谐的家。假如这张图由父母来画,会不会变成大圆包小圆的从属、主宰关系呢?作为父母,我们确实需要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教育孩子,但这种教育更多的应该是影响、引导,而非强加。平等地与孩子沟通,让孩子获得被尊重的满足感,相信我们的孩子是聪慧的,他们有能力从轻松的交谈中得到启发,顺着我们的引导有所自觉、有所领悟,达到我们教育的目的。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逐渐拥有了自己的判断。有一次,我和女儿到商场购物后,女儿很犹豫地向我建议,买东西前要先说您好,最后说谢谢时要看着人家。说实话,女儿委婉的批评让我很惊讶,也着实让我觉得惭愧。孩子长大了,懂得如何尊重他人,我当即坦诚地接受了她的建议,并诚恳的对她说:“你做得很对,以后我会注意的”。这态度倒是出乎她的意料。第二天,女儿主动地要求和我外出买菜。往回走的路上,女儿拉着我的手说:“我觉得我妈妈今天特有礼貌,特好。”原来她是在监督我!我想,孩子的行为准则可以教育家长了,这本身不是一件很令人欣慰的事吗?人无完人,谁也免不了有过错。作为家长,和孩子坦诚的认错、改错非但不会丢面子、降低家长在孩子眼中的分量,反而显得父母很光明磊落,让孩子更加欣赏信任自己的父母,同时更能增进母女之间的感情。所以,我认为这种平等与坦诚应该贯穿于一切的沟通中。正是这样一点一滴的汇聚,父母与孩子间才能建立真正的信任。同时与孩子平等相处,孩子受到父母的尊重,反过来会更尊重父母,这样,家庭气氛会变得更加和谐,沟通没有障碍了。

其次,父母在与孩子的交谈中,尤其要注意表达方式,特别是当孩子处于压抑、愤怒、不平静的状态下。记得高二第二学期化学期末考试后,女儿回家很平淡地告诉我说最后50分的题只剩10分钟了。我一听就急了:你怎么能这样安排考试时间呢?不是说过不会先放、抓大放小吗?这样会做的题拿不到分,你多冤啊?说得女儿啪嗒啪嗒掉眼泪,情绪有些失控,我们俩人都不愉快。平静下来想想我很自责,其实女儿在大考中失误自己本来就很难受了,她的平淡是装出来的。回家时是在极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想好好准备第二天的考试。可是我既没有考虑到女儿的心情,也没等她把话说完。事实上,她很镇定地尽己所能在10分钟里得到了38分。考试全部结束后我和女儿非常坦诚地交换了意见,解开了这个不愉快的结,我为处理问题的不冷静和不合时宜向孩子道歉,孩子因考试时没有合理安排好时间也找出了原因和今后遇到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法,我们母女俩都很诚恳,气氛很融洽,前一天的所有不愉快消失了。通过这件事,我深深的感到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我们家长应特别需要保持理智和冷静,观察孩子的情绪,一定要做到听孩子把话讲完,明确事情原委,讲话时要注意自己的语气、表情、神态,注意小的细节,因为这些对孩子的心理感受非常重要。家长恰当的表达方式不仅能使孩子平静、利于解决问题,还能让孩子感觉“解脱”、“放松”、“有用”,相信父母能与他们站在同一个角度考虑问题、一起解决问题,下次有事还来找你。

二、给予孩子“透彻”的教育

听女儿讲,老师要求同学每道题做四遍,这样才能真正理解题目、把题做透。我问她为什么。她告诉我,第一遍大多是奔着结果去的,有时候思考过程还模糊呢,而再做时答案记都记住了,就开始理清思路、找规律了,这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想想很有意思。然而如果我们家长仅重要问题每个讲上三遍,怕也要沦为唠叨了。因此,与其每一遍都草草了事、之后再一点点一遍遍地往上补,不如我们家长试着一次把问题讲透彻,不管多晚,都不能让孩子带着一点困惑入睡。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心中深藏着许多朦胧的概念与不知名的困惑,他们渴望有人能为他们解答。当父母听到孩子这样的问题,千万不要以为孩子“不专心学习了”、“学坏了”或怀疑孩子出现其他问题。孩子能问出来,说明他们一直在想,并且十分信任我们。如果我们不为他们解答或解释得不彻底不让他们满意,孩子就会寻求其它的途径——向周围的人或旁人寻求答案,甚至通过网络——这是一种多么危险的举动。为人父母,我们都明白,只有父母的角度是最无私的,向孩子做出的解释才会是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而且,一些生活常识和生理知识是他们必须知道的,也必须应该是父母讲给她的。每个人,在思想意识、世界观、看问题的角度上千差万别,每个人对每件事的反应和处理方法都会有差异,会存在一定的倾向性,特别是对青春期的孩子,在某些事情上,他们只是一张白纸,第一次写上的东西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我在这方面非常用心,从不忽视小的细节。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除了学校的文化课程以外,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事情,哪怕是很小的,在别人眼里无关紧要的小事,第一个讲给她的人一定是我,而且我在这方面讲给她的很多东西比较超前,甚至超出她能理解和接受的年龄,这么多年过来,无论她在外面遇到什么事,和同龄人相比,她都会比较镇静,比较理智的去对待和处理,在旁人看来她很成熟,实际上是因为有这样的早期教育,她对很多事情心理已有准备,处理起来就会很得体、很轻松。所以,我用亲身经历告诉所有的父母,在当今社会复杂的时代,孩子朦胧的事情、不解的事情、想知道的事情、不愉快的事情、需要父母解决的事情会有很多,父母千万不要怕麻烦,不要以工作忙、应酬多推辞,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挤出时间给孩子,今天我们付出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就好比给孩子种下一粒种子,日积月累,不断的浇灌、抚育,一定将收获丰硕的果实。

当孩子把来自学习的压抑向我说时,我会特别注意她的情绪变化。如果她倾诉后轻松了下来,那么这次沟通的目的就达到了,我无需再多说什么;如果孩子依旧压抑沮丧,我就要尽一切所能,帮助她、引导她把这一段时间所有不愉快的事情都说出来——往往此时真正令孩子压抑的原因就能浮出水面,甚至有时她自己就能意识到了,找到事情的根源再有针对性的进行的开导教育就更有效、更透彻,很快就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其他事情。总之,我希望父母能做孩子的调节器,能在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化解孩子心理的压抑,随时调整好孩子的情绪,让她能在沟通后高高兴兴地投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三、与老师相互配合,营造顺畅的沟通氛围 虽然这么多年我和孩子沟通没有障碍,但处在特殊时期,特别是在孩子对一模、二模考试成绩不满意,而临近高考的时期,父母不能做到完全了解孩子,会感到沟通有难度、有困难,有点束手无策的感觉。孩子每天七点半到校,晚上十点多钟才能回家,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与老师同学度过,父母与孩子交谈的时间少之又少,对孩子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了解不深;同时,在这个时期亲缘感情往往使我们家长看不清孩子身上的弱点,找不到更好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担心方法不对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这时及时与孩子老师交流就是一种弥补的办法。老师在这方面比我们有经验,有策略,这个时期老师的作用比家长更显著,因为老师更能直观的了解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比我们更清楚此时孩子需要的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最容易被孩子接受和采纳,会很有针对性的指出孩子的弱点和改进的方式,并能随时和家长交换意见,互相配合。这样通过老师、家长共同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既感觉到老师的真诚和关心、又能体谅到父母的用心良苦,孩子会很容易调整过来,以积极的平稳的心态面对高考,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在此,我借这个机会由衷感谢北京四中的教师们给予每一个孩子的关注。

作为父母,在18年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对孩子培养教育的过程,实际也是父母成长和成熟的过程,我们在和孩子一起成长。我感谢我的孩子,感谢孩子给予我的快乐与思考,给予我做母亲的骄傲和自豪。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今后的道路很长,孩子会面临各种选择和各种挑战,我会继续努力,做好孩子走向社会的良师益友。

第四篇:谈“字词句积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谈“字词句积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6-0106-01

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方面一项主要的能力之一,是学习、吸收知识必须具备的不可缺少能力,也是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为阅读教学不仅是培养初中学生获取信息,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各种能力、发展智力的教学环节,还是陶冶情操和塑造品格的良好平台。阅读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说,特别是初中学生,应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同时也是初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素质。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

一、营造民主、和谐氛围,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

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和主动性曲折关键性的作用。不管教师遇到什么不高兴的事,心情多么的不高兴,也都要微笑着面对学生。即使是在课堂上,学生让你生气了,你也要巧妙的进行处理,不能影响课堂气氛,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情绪。课堂上,教师不必要求学生规规矩矩,象小绵羊一样温顺,学生课堂上的发言完全可以自由一些,努力营造阅读课堂教学和谐的轻松的氛围。学生从心理上放松,把课堂当作师生共同探讨,共同交流的乐园,使自己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和谐的阅读氛围可以有效的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师生之间要建立相互平等、和谐共处、民主团结的师生关系,打消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他们充分的汲取知识,展现个性,放飞想象,驰骋于文学作品的海洋中。创设比较浓厚的阅读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了解作品背景,融入作品情节,感受作者的情感。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的技巧,精心设计阅读教学中的提问,做到问题设计巧妙、科学、学生易于回答。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表独特的见解,鼓励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只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制定明确目标,分层教学,创建交流平台

1、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训练目标要明确。学生每一节课的阅读教学都有具体目标和任务,训练目标要明确,课后阅读也要有比较具体的阅读目标。如在布置课文预习时,要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查找认识并学习理解课文中生字生词;再要求学生阅读整篇文章,通过初读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自由结合学习小组共同讨论课文的结构层次,并给各小节加小标题。教给学生鉴赏诗歌、散文的方法,教给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教会学生如何去欣赏、鉴赏美文中精彩的内容,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了解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

2、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乐学、爱学、会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不同题材和体裁的课文内容要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得好。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这一方式的理念和做法是: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存、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某种和“教参”不尽相同的内容,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这一环节作为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教学中可视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当然,这就要求我们对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分别要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乐学、爱学、会学,让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和提高。

3、教给阅读方法,训练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的效率。教师应该适时地分类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有效的阅读指导。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在阅读中积累阅读技巧,针对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章进行问题的解答。无论哪种题材和体裁,都要特别留意文章或段落开头: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的词语和句子;要注意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的词语和句子。也要注意文章结尾: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画龙点睛的词语和句子。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词语往往是理解文章抓住文章主题的突破口,是解答问题的关键之所在。阅读既有深度,又要有广度和速度,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阅读的效率。因此要指导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如泛读法:即广泛阅读;精读法:熟读而精思;通读法: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跳读法:跳跃式的读书方法;速读法:快速阅读;略读法: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还有再读、写读、序例读、选读法等。其中精读、略读、快读是现代阅读必须谙熟兼备的综合技巧。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习惯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同时也是语文素养的一种体现。好习惯能造就人,学习语言的好习惯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应注重语文习惯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首先,要培养学生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启发学生爱读书、多读书,使学生体验到读书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同时还要经常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故事会、阅读比赛等活动。其次,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会阅读时在书上勾点圈画等批注的使用方法,养成阅读后做小练笔,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最后,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使用工具书是读书、写作和寻求新知的需要,学生阅读教材、课外书更是离不开工具书。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细微处人手,要在坚持不懈的反复练习中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要有周密的考虑和科学的安排,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去培养和发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要有耐心和恒心,要严格要求,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第五篇: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以文言文教学为例

朔州市第二中学 冯春常

【摘要】学校教育,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首要的是德育。语文学科以其“文以载道,以道育人”的学科特点担当着德育的重要角色。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德育与学科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相脱离或者被弱化,德育往往处于被忽略、被漠视的尴尬境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水平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文言文教学;德育渗透

近几年来,虽然语文学科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是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和学生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往往侧重于文学知识的积累和对文言文篇章内容的单纯识记,而教材中的文言文中所蕴含的传统优秀伦理道德观念和道德思想的德育价值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往往在文言文教学中处于次要甚至从属地位。

高中时期,学生正处于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这一时期学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他们常常因为缺乏足够的认识与准备,而对突如其来的身心变化惊慌失措。因此,如何有效利用语文课堂实施德育渗透,尤其是如何利用教材中的传统德育素材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就成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

一、高中文言文德育素材解读

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用的文言文均为中国古代各个历史发展时期文学名篇,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各个发展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的精神面貌,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发展历程。下面,就根据新课标高中语文文言文的课程实际,分析一些文言文教学篇目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内涵,并尝试与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道德标准要求相印证,进而探讨从实践层面发掘其德育价值和德育意义的方法和途径。

(一)“仁爱”情怀

仁爱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由孔子提出,被孟子所发展。高中文言文在教学篇目的选择和设计中,仁爱思想是一个着重体现的重要思想。对仁爱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一直贯穿于中国伦理道德的发展进程当中。如在必修一的《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一文中,孟子与梁惠王关于“王道政治”的讨论集中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本文集中体现了孟子的“仁政”主张:首先,孟子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其次,孟子认为应该让民众有休养生息的机会,他认为梁惠王的“尽心”于民与“邻国之政”只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区别;第三,孟子向梁惠王阐述了自己治国治民的主张,具体地说,就是让民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鸡豚狗彘之畜”,可以自给自足,实现温饱;受到良好的礼法教育,“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使整个社会可以做到“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最终达到黎民“衣帛食肉”,“不饥不寒”的社会生活状况。最后,孟子在自己论证的基础之上,指出黎民饥寒交迫而不加多的社会现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期待对方可以根据自己的建议做出改变,实现真正的“王道”。

以民为本的“仁爱”思想,在《新课标》高中文言文的其他教学篇目中还有所体现。如,在晚唐杜牧政论文《阿房宫赋》中,作者发出感叹:“嗟夫!„„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警告当时的统治者应当以秦史为鉴,爱惜民力物力,以仁心治天下,才能不至沦为“后人之哀”。“仁政爱民”思想体现的鲜明而透彻。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今天,仁爱思想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仁爱”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仁爱精神是建立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社会关系的基础,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青少年学生应到牢固树立仁爱观念,弘扬仁爱精神,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实践中多存一份仁爱之心,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

(二)“义理”思想

“义”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所提倡的是重义轻利,尚义去利。“义”这一主张多是用来约束个人行为,用“义”

来教化民众,调节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

由“义”引申而出的舍生而取义的精神在我国由来已久。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一位伟大的英雄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诠释了“舍生取义”的内涵。在必修二中的《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中,作者用简略得当的文字完整描述了荆轲刺秦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在用慷慨激昂的笔触刻画了正面人物如荆轲、高渐离、樊於期舍生取义的“仁义”精神的同时,也用生动传神的文字刻画了反面人物如太子丹、秦王、秦舞阳等或胆怯,或残暴、或懦弱的“无义”态度。这一正一反的对比刻画,突出了正面人物的“任侠”的仁义精神,加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义”的精神,在新课标高中文言文的其他教学篇目中还有所体现。如在选自《史记》的文言课文《项羽之死》中,主人公项羽在面临困境之时并没有驾船渡江而走,而是与汉军奋勇搏杀,最后自刎而死。在临死前还不忘用自己的首级成全故人的富贵:“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充分展现了他的英雄气概和侠义精神。

在社会主义的今天,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念取得了新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青年学生,应当树立新的、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在日常的学科德育工作中有意渗透新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思想。

(三)“爱国”热情

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爱国往往与忠君相结合,强调人们爱国之心必须与忠君之义结合,本质上是维护封建统治,因为人民生活在国家当中,但国家却不属于人民。在中国战国末期,一位伟大的诗人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忠君爱国”的深刻含义。他就是屈原。选入高中文言文教学篇目的文言课文《屈原列传》(《史记》司马迁)就记述了屈原伟大而悲壮的一生。还有《烛之武退秦 》中的烛之武能言善辩,义无反顾,奔赴敌营。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能在国难当头之时不畏强秦,捍卫国家的主权,以三寸之舌击退百万之师。其勇气与智慧不得不让人佩服,通过这篇课文要让学生学习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的勇气,只身去说敌的智慧和敢于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如今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屈原所提倡的爱国主义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理念。但是,屈原的爱国主义在今天有什么样的完善和发展,这有助于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爱国理念,自觉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自身行为,使其符合社会主义爱国理念的要求和准则。

(四)其它品德

1.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封建社会中孝道的最高体现为“父慈子孝”。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颂扬孝道的作品不乏其例。如西晋李密的《陈情表》,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除此之外,元代杂剧的代表作《感天动地窦娥冤》中的女主人公窦娥也是一位至孝之人。为使婆母蔡氏免受迫害,毅然签供画押,怀着无尽的冤屈慷慨赴死。

2.“长幼有序”在中国古代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的先后尊卑。“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年幼者应当尊敬年长者,在工作和生活中以年长者为先。在社会主义的今天,“长幼有序”的观点往往与“论资排辈”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是不合理的道德规范。在工作中年长者没有必要获得年龄之外更多的尊重,应根据能力和业绩给以不同的待遇。当然,这是比较合理的看法。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所大力提倡的行为准则。在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学作品中,提倡尊老爱幼的范例比比皆是。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在两千多年之前就将“尊老爱幼”作为他心中理想社会的标准之一。

3.“朋友有信”的观点出自《论语》。“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意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对朋友说话靠得住,有信用。交朋友的时候,要守信用、重承诺。不能够说话不算话。在今天,诚信观念是社会主义道德观所大力提倡的。它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当代,诚实守信而兴,背信忘义而亡的例子比比皆是。如三国时刘玄德依约三次拜见诸葛亮,终于请得卧龙出山辅佐自己,最后终成一番霸业;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将各路诸侯对自己的信赖当做玩笑,终遭身死国灭之祸。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课堂优化策略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时,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设计和操作。

(一)创设良好的德育渗透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良好的德育渗透情境,这一情境需要语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来创设。教师要努力发挥自己的教学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中有意渗透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文化观念。学生要认真研读课本,联系学过的相关的文章,多思多想,遇到疑难问题时要尽量依靠自身的学习努力去解决。

在教学实践中,曾根据本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出了文言文篇目《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实践案例,试图运用课本剧这一更为自由的学习形式,使文言文课文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使学生可以在一种自由而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课堂氛围中更为主动的学习和接受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的思想内涵和道德教化因素。

案例一:《烛之武退秦师》(课本剧表演)1.活动目标:

(1)充分了解《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主要人物烛之武的思想特点和语言运用技巧;

(2)在实践中充分领会烛之武的说理技巧和语言感染力;

(3)在充分亲身实践的基础上体会烛之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任事的大无畏精神。

2.活动重点:

(1)深入把握烛之武的语言表达艺术;(2)深入把握烛之武层层深入说理方式。3.时间安排:两课时。4.活动过程设计:(1)课前准备:

A.教师首先对全班学生进行初步分组,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由结合,形成2-3个表演小组,每个组独立进行剧本的编写和彩排工作;学生自行准备表演所需的基本道具,可以随身携带简略的剧本台词提示;

B.在正式进行课堂实践之前,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将文言课文改写成课本剧剧本,台词可在不影响主题表达的前提下略有增减;

C.教师设计出基本的评判标准,作为表演结束后评判名次的基准。评判标准应当从语言表达、时间把握、人物神态展现和表演气势四个方面进行设计。

要求:语言流畅;每组的表演时间不超过二十分钟;人物神态表现自然;表演富有感染力。

(2)第一课时:

A.教师向全班公开表演的评判标准,使全班学生都自觉地成为评委,保证比赛的公平性;

B.集中进行前两个表演小组的实践展示,在规定时间内教师与剩余学生对两个小组的表演状况进行公开评判。

(3)第二课时:

A.剩余的一个表演小组进行表演展示,教师与学生评委作出公开评判; B.教师对各个小组的表演状况进行整体总结,评出先后顺序,指出各个表演小组在实践上的优点和不足;

C.在表演结束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主人公烛之武的智、勇、善辩三个主要特点进行深入思考,找出自身在语言表达和说理论证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的方法。

5.备注:《烛之武退秦师》为单元重点学习篇目,该课的课本剧学习实践活动应当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思想有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和教学效果的缺失。

本案例的设计,从高中语文教材文言篇目的学习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切入点;采用课本剧表演这种较为新颖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使学生的学习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标准,营造一种自由而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学习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的兴趣和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作用。

(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专题性学习

在新课程语文文言文教学中,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吐出教学效果和德育效果,可以在进行文言文单元的教学时集中一定的课时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专题教学。例如,在进行秦汉历史散文单元的教学时,可以集中1-2个课时对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进行详略得当的集中学习,使学生在充分学习文言知识的同时注意

对教材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乃至思想道德观念的学习与理解。再如,在进行高二年级古代议论性散文单元(必修三 第三单元)的教学时,由于这一单元的作品作者多为不同时代的儒家学者,在完成单元的教学任务后,可以集中两个课时的时间引导学生对中国儒家思想的主要思想内容和演变过程进行集中性的了解和认识。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儒家思想的同时,应引入儒家道德观念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根据所学文言教材进行印证学习,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另外,在进行针对传统文化的专题性学习时,要注意各个文化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积极探索有体系、有计划、分步骤的传统文化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接受性和主动性上取得最大程度的进步。

高中新课程语文教材所选用的文言文教材中,先秦诸子百家的作品占有很大比例,为使学生可以更深入的学习先秦诸子百家文学的文言篇目,笔者根据当地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现状,设计了“了解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综合性学习)”这样一个专题,意在课堂学习中引入先秦诸子百家思想道德观念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根据所学文言教材进行印证学习,以加深对先秦诸子的理解和认识。

案例二: 了解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综合性学习)1.活动目标:

(1)了解先秦诸子百家的代表思想与代表人物,以及不同人物所持有的不同思想主张,了解其思想继承的历程;

(2)了解先秦诸子百家的代表文学作品,体会其不同的行文方式和语言特色,并与不同的作者所持的思想主张相印证,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思想流派代表人物的思想内涵;

(3)在日常行为中践行先秦诸子百家所提倡的积极的思想道德标准,以约束自身的不道德行为,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2.活动重点:

(1)诸子百家的思想传承历程;(2)先秦诸子百家各个派别的关系。3.时间安排:三课时。4.活动过程设计:(1)课前准备:

A.全面整理高中新课程语文文言文教材中关于先秦诸子百家的篇目,总结出各

个作者所属的思想流派。必修课本中《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劝学》选自《荀子》,《逍遥游》选自《庄子》。选修课本中选用了诸子百家中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性篇目共二十六篇;

B.布置学生在课下自主地搜集关于儒、道、墨、法四家的有关资料,包括其主要思想主张和代表人物。

(2)第一课时:

A.集中讲解诸子百家中的代表儒家的主要思想主张:崇尚礼治、追求仁政和德治、重视伦理关系等;

B.集中介绍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荀子等的生平概况,注意其先后顺序及思想传承关系。简要介绍各个人物的主要思想主张,找出其异同点;

C.根据教材所选篇目的主要内容与各个作者的思想主张相互印证,加深认识。(3)第二课时:

A.集中讲解诸子百家中的代表道家的主要思想主张: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B.集中介绍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的生平概况,注意其先后顺序及思想传承关系。简要介绍人物之间的主要思想主张,找出其异同点;

C.根据教材所选篇目的主要内容与各个作者的思想主张相互印证,加深认识。(4)第三课时:

A.集中介绍先秦诸子百家中墨家、法家两派的主要思想主张。墨家:兼爱、非攻、尚贤、节俭。法家:“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 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认为历史能动性的发展;

B.简要介绍儒家与法家的思想传承关系,如荀子与韩非子的师徒关系。儒家、道家与法家在历史上都曾作为主要治国思想,分析三派思想在治国主张上的异同点,探寻儒家思想之所以可以作为治国思想并源远流长的主要原因;

C.根据教材所选篇目的主要内容,与两派作者的思想主张相互印证,加深认识。

本案例的设计,从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篇目的学习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配合有学生自主搜集的辅助学习资料,对先秦诸子百家各个思想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所持的不同思想观点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分析与整理。设计重点放在诸子百家的思想传承历程和各个思想流派的关系上,有助于学生运用历史的观点看待思想的传承。在介绍思想的同时,与学过的文言文教材相互印证,使学生可以对先秦诸子的思想主张

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就其实践性而言,学生通过学习先秦朴素的思想道德观念,自觉地进行取舍,矫正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认识。

(三)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引入班级思想建设工作

在班级的日常思想道德建设中,将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引入其中也是很有必要的。现今中学班级的日常思想建设往往多依托于我国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对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思想价值和教育价值认识和运用不够。语文教师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深入挖掘和发挥文言文中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德育价值之外,还可以在日常的班级建设和班级管理中引入传统的道德思想指导实践,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进行主动地影响和引导。不过,在班级思想建设中引入传统道德观念必须符合班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要求,还要取得班主任的认同和配合,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帮助班级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和深入。

案例三:社会主义新型义利观(主题班会)

1、活动目标:

学习社会主义义利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其概念,历史性和进步性以及实践要求。

2、活动重点:

社会主义新型义利观的历史传承性和时代进步性。

3、时间安排:一课时。

4、活动进程:

(1)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义利之辩”这一命题,简要回顾中国由古至今关于“义利之辩”的主要观念及其发展历程。重点是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分析其两面性。可由学生自主的发表见解。

(2)介绍社会主义新型义利观念的主要内容,包括其理论基础、概念和历史传承。

(3)由学生自主的发表见解,总结出“社会主义新型义利观”的历史进步性和现实可行性。并举出实际例证加以证明。

(4)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根据“社会主义新型义利观”的具体要求印证自己的行为,并针对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体现其实践性。

本教学案例的设计,立足于社会现实,将古代朴素的思想道德观念与现代的同类思想观念相互印证,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重点放在社会主义新型义利观的历史进步性和实践可行性上。通过回顾中国义利观的发展历程引

导学生认识其进步性,通过当代的现实例证证明其可行性。就其实践性来看,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更能使学生立体地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新的、进步的思想观念。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联想能力,同时又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做到有章可循。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文言文篇章所蕴含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进行德育渗透,在当今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是一个不算新却也有待深入挖掘的命题。本文在深入剖析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篇章的思想价值和德育价值的基础上,强调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现代进步的思想道德观念相印证,找寻两者之间的异同点和历史进步性,使学生在学习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同时加深对社会主义现代思想道德观念的理解和认识,并自觉地将之运用于平时的实践当中这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下载谈成语积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成语积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外阅读在高中语文的重要性

    课外阅读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盖州市第二高级中学 金珊课外阅读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盖州市第二高级中学 金珊 阅读一直是人们吸取知识的一种途径。作为高中生,在人生最适宜......

    谈基础素描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谈基础素描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世界美术教学史中,素描教学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教学体系,素描基础教学是美术教学体系的根基,是掌握写实造型能......

    谈古诗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

    谈古诗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 宁县清华初中 吴小琴 中国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远追先世,上有远古神话,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中有唐诗宋词,下有全元散曲......

    高中语文成语教学论文

    成语,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了无数古人宝贵的思想品质,下面小编整理了高中语文成语教学论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高中语文成语教学论文成语,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了无数......

    谈亲子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谈亲子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幼儿早期亲子教育是二十世纪末期在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强调父母、孩子在平等的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双方互动,......

    谈沟通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5篇)

    谈沟通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烟坪完小 钟前 【摘要】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很多家长都已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在现实中却往往忽略沟通在教育中所应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沟......

    谈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谈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摘 要】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开展文言文教学,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的做法是坚持师生双向互动,注重学生的参与,追求学生的全面......

    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重要性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中丰富的知识和内容能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和语文学习的价值,感受到中华民族语言的独特性,但是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更重要的在于指导学生通过学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