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现智力开发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现智力开发
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方面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感知记忆能力,特别是观察力;抽象概括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分;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这种能力,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它在吸收、存储和运用知识经验以适应外界环境中得到表现。在人的一生中,智力水平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一般说来从出生到15岁左右,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增长,之后以负加速的方式增长,增长逐渐减慢。小学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促进小学生智力发展。
1、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要培养思维的独创性,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和教师的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在教Apples are sweet.Grapes are sour.时,就尽可能利用形体语言来演示。吃一口苹果表示很高兴的样子,吃一口葡萄捂着脸表示很酸的样子。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老师讲的意思。接着可以再要求学生说出有哪些水果是甜的,哪些是酸的。在练习Do you like……?Yes,I do.(No,I don't.)句型时,教师可以画一个动物园,里面有各种动物。让学生们想象他们在手拉手参观动物园,两人一问一答:Do you like the little panda?Yes,I do.Do you like the big bear?No,I don't.……或者让一学生充当小记者,去采访其他同学都喜欢什么。这时小孩子们都非常高兴,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要做小记者,去了解其他同学的喜好。教师还应多角度的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在学习动物名称时,可以先将小动物的声音录制下来,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声音和样子来学。例如,cat,cat,喵喵喵;dog,dog,汪汪汪,……这样,学生就会很有兴致,有的装成猴子,有的扮成小狗,……再难的词在学生口中变得流利起来,枯燥的单词很快被学生记住。
2、布设语言实践的情景,把课文语言转化为学生的应用语言
小学英语教学必须从枯燥的语言知识讲解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中解脱出来,要通过适合儿童年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把学英语与用英语做事情联系起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语用环境,使学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绪中,保持积极地学习态度,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形成语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初级中学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注重听说,培养英语素质,听说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应该注重学生的英语素质的培养。首先应使课堂英语化,顾名思义,这堂英语课,应使学生置身于英语的世界,感受英语、说英语。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英语语言环境,这就要求老是尽量用英语组织和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浓厚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从第一节课起,就应该使用英语:Hello!Goodmorning(afternoon).Standup.Sitdown,please.Listentome.Readafterme.以后每节课坚持循环使用,并逐渐增加句数。经过日积月累,学生基本听得懂简单的课堂用语,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觉得听说英语并不难,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增设小组合作的课堂或课外教学活动,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要求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都有实践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动脑、动手、动口,从而达到同学间彼此沟通,取长补短。如在操练Who's…?Howoldis…?句型时,先让学生每人画一幅家庭成员的画,然后几个一组相互看图询问。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互问互答,互相学习,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在练习Ican…句型中,可以在小组内展开竞赛,比一比谁会的多。学生就会争抢地说:Icandance.Icansing.Icanplayfootball.…通过小组学习,给爱动、爱玩的小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参与表现的机会,使枯燥的内容学起来饶有兴趣,并且使学生拓展了思维,提高了创新能力。
4、注重融洽英语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人际关系好坏,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消除学生孤独感,缓解心理压力,振奋精神,培养其自信心,提高社会价值感,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形成乐观豁达的人生观,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贫困地区的小学生,人际关系紧张是一大心理障碍。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融洽学生的人际关系。在小学生中的人际关系首先是与师长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也存在显而易见的矛盾冲突。师长的监护和学生的独立要求,师生的保守和学生的冒险意识,常常成为师生关系失调的原因,这就需要融洽师生的关系,避免产生心理上的病变。在英语教学中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师生进行交流,缓解矛盾冲突。
5、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儿童是善于模仿的。
从母语学习的规律看,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儿童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在模仿课文语言时,能获得发现的乐趣,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孩子心目中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情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型,精心设计练习,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及时把课文语言转或为自己的语言。例如在练习Isthisjacketyours?这个句型时,教师手里拿着一件夹克衫,一边走进教室一边问:Whosejacketisit?Isthisjacketyours?这时学生很好奇,都想知道这件夹克衫是谁的。于是,我就让学生去找它的主人,学生拿着这件夹克衫去问别人:Isthisjacketyours?教师还可以利用插图来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插图是语言的形象再现,语言是插图的理性表述。例如,在练习句型Whatisitlike?时,教师可以出示一幅图,图中有两个小朋友在对话,其中一个手里拿着一只长的、蓝色的铅笔。请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编一段对话。学生会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编成各种对话。反之,也可以让学生根据一段对话或小短文来画画。这也是一种运用语言的训练。因为学生要绘图,必须熟读对话,反复揣摩,才能将脑中的图画绘诸笔端。总之,小学英语教学英语应以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特点和智力发展特点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课堂互动,引导自主学习,进行赏识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着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思群,屠荣生.师生沟通的艺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8月. [2]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3]安凤岐,梁承锋.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第二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人主张先教授词汇和语法,然后进行故事教学;有人则主张先进行故事教学,然后重点学习故事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现象。你认为以上两种做法中哪一种的教学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以上的不同的观点是通过专家的讲座在专题中需要我们国培教师研究讨论的问题。程晓堂专家指出故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有相对真实,完整的语境中接触、体验、理解语言。在小学阶段故事教学深受师生的欢迎,故事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门户,语言丰富,它对孩子的魅力是无穷的,不仅学生爱学,教师也爱教。
我认为以上两种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有它自身的教育意义。但我还是侧重于先进行故事教学,然后重点学习故事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进行故事教学要考虑教学的目的及侧重点。故事教学以故事为载体,利用学生对故事的热爱,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习故事、阅读故事、演故事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会话交际,阅读等能力。又因为小学的学生年龄小,词汇量相对来说是少的,理解、分析、想象能力大都处于思维的初级阶段。限于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目的及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认为在小学级段应先进行故事教学,然后重点学习故事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的教学方法。先给学生一个故事的整体概念,我们的故事教学中所采用的不会是单纯的英语故事,而是会有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因此我觉得应该先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的人物,梗概。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每个故事都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语境。记得以前在一次美籍教师对英语教师培训中,外教曾经提到过,让我们把词典扔掉,他不主张我们遇到新词时就查阅词典,而是利用上下文和语境来理解单词的含义。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我想这也是可以的,虽然他们掌握的单词不多,但是理解能力并不差,而且在图片的帮助下,可以很快知道单词的含义,这远比教师单纯告诉他们单词的意思要强得多。
因此,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对故事有了了解之后,再进行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另外,我还认为词汇和语法的教学结束后,学生的对故事内容和相关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乃是学生思维一大飞跃。此时为了学生提高对内容的掌握程度,让学生再听一遍、再读一遍或老师再给学生读一遍,不但加深了印象还提高了学生听说和阅读能力。
我认为此时的故事教学不再是一堂简单的故事课而是一堂升华到能通览全文,提高阅读能力的教学课。为孩子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第三篇:在英语教学中实现小组合作学习
在英语教学中实现小组合作学习
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习得的过程。学生学习语言需在一定的语言情景中通过一定的任务进行相应的语言交流,从而提高语言的能力。因此在英语的学习中,学生的语言交流是必须的,而小组合作学习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合作学习的形式不是始终贯穿于整堂英语教学课中,教师需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时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1、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有了更多的主动学习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言词向别人提问,向别人解释自己的看法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可以促进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增加他们重整思想的机会,还可以使他们接受不同的观点,扩展他们的视野,增加思维的碰撞。特别是现在学生跟老师存在着一定的代沟,他自己的想法和老师的想法不一致,或许他不会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还有就是对于一些胆小怕老师的学生,上课不敢开口说话,他怕自己说错后会被嘲笑,他们和朋友和同学交流的要多一点,所以在英语课堂上实现小组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经研究实验发现 :把组织小组在课堂上活动的权利交给课代表和组长。结果发现学生比教师有更多的智慧。他们主动组织的活动更能吸引同学,他们英语口语日渐流畅,提出的问题日渐具有思维空间。
2、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自信。
组内的每个同学都有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或以个人作为集体的一部分完成自己的任务为自豪,或以自己代表小组展现小组的成功为骄傲。它使参与学习的小组成员人人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3、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们学会了和别人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
我们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时,以小组的共同进步为标准,以个人在小组中被同伴们认可为标准,在提高了教学效果的同时让同学们学会了如何与别人相处。
所以,要想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途径。
第四篇: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现“生本”?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教学中实施生本?
四川省沐川县第二实验小学:刘红
“生本”这一词语在近年的教育教学中随处可见,它的原则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以生为本”?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遵循生本教育的方法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不教而教
郭思乐教授曾说:“教师的导,应当把精力放在设计„先做后学‟、„先会后学‟的过程上,这是生本教育的重要环节。”这其中,就包含了“先学”的概念,即前置性预习。所谓前置性预习,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尝试自主学习,了解学习内容。
具体到英语学科来说:“先学”可以借助磁带,点读机,挂图以及课文里所涉及的一些背景资料对课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加以学习。具体到我的课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尝试:(1)时间上的保障: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时间加以预习,一般在新课教学前的三天就把任务布置下去,以便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预习。(2)对知识的初步感知:一般我在前一节课上完后,留出一些时间观看下一节课文所对应的挂图或者通过播放录象,让学生对新课有个初步的感知!(3)先学的具体要求:设计作业的时候注意层次性,做到由易到难,由词到句,由句到篇,层层深入。先勾画出新的单词,试着读准单词的发音;让学生通篇听几次,学会他们最喜欢的句子;最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者是角色来学习。(4)争取家庭教育的参与:教师应尽量争取家长的配合,可以让一些有能力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表演课本剧。英语课文大多是些:童话故事,历史故事,生活故事等学生容易产生兴趣,从而乐于学习。
先学习惯的培养对小学英语的学习尤为重要。有些也许会置疑:一二年级的孩子这么小,能养成这个习惯吗?他们能坚持下来吗?让我引用魏书生老师的一段话来回答吧:“你只是喊要自学、预习,这样不行,只是认识到自学、预习重要,这样不行,只是感觉到自学、预习很好,也不行,一定要真的去自学,去预习。自学预习一两次或三四次也不能养成习惯,要持之以恒。行动的次数越多,习惯就越坚固,越能经受得住各种考验。”我相信,用我们的耐心和恒心帮助孩子们养成一个好习惯,他们一辈子都会受益无穷。
在我们学校许多实验班的孩子都已经养成了先学的习惯,而且也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不仅可以用到英语学科的学习,在语文,数学学科上也用得很不错!
课前的“先学”,是为课中的“以学定教”做准备。所谓“以学定教”,是指教师要先检查学生自学、预习的情况,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再决定“教什么”和“怎么教”。对于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的东西,不需要教师反复的讲,可以把它放到小组合作的环节,让小组成员互教,这样才能做到“不教而教”。教学真正的难点和重点,应该放在大部分学生自学、预习时觉得困难的地方。而不是教师备课时自己认为困难的地方。“以学定教”的另一个要求是:教师要更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而不是课前的预设。要知道,“授人以鱼。可食一天;授人以渔,终身享用不尽。”可见有思想有生命的学生是不需要我们设计的!
二、生本关注的重要方面:小组建设
走进生本课堂,我们不难发现,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是最惯用的一种方式。但很多时候我们所看到的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要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必须花一番心思。教师在分小组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性别等因素,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发展,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灵活分组。常见的分组形式有:
1、两人互助式:Pairwork这是英语学习最常用,最有效,最自然的一种方式,它可以覆盖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孩子都获得学习和操练英语的机会。
2、四人合作式:这也是英语学习较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一种方式。我在分组的时候尽量做到一个优生,两个中等生,一个后进生。在课本剧或者是课文情景的复现环节,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角色扮演。
3、大组竞争式:一般上课前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大组,可以采用加星星或者笑脸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我一般用在单词教学、游戏、习题处理和比赛环节。
4、自由组合式: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组合。这样组成的小组,组内的成员大多兴趣爱好相投,感情相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我把这样的形式更多的用在了课下,这样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课本内容和拓展。比如利用他们各自的特长:擅长唱英语歌的就唱歌,有画画天赋的画画,能用英语解说的就解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互学,互教,互演的效果。
分组只是小组建设的第一步,要使小组的作用充分发挥,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使他们各司其责也至关重要。一号当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二号当纪律员,负责维持合作时的纪律;三号当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四号当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汇报。这样就会更好地避免盲目性和合作的流于形式。
另外对于小组学习的评价方式也和传统的教学不同。将个人间的学习竞争变为小组间的学习竞争,以小组总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并定期(以学月或者周为单位)进行奖励。
三、利用生本资源,开展课外活动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们来说,永远具有无穷的吸引力。
1、举行英语竞赛。这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活动,竞赛的项目很多,如演讲、故事、知识抢答、谜语竞猜等。这种竞赛培养学生一种超越自我,勇于争先的进取精神。
2、办英语小报。英语小报一般指学生办的手抄报,可以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可以办周报,也可以办月报。栏目要丰富多彩,内容要难易适中,如可开辟英语小谚语、小故事、小幽默、英语知识点滴、优秀习作选登等。学生要全体参与,手抄报要人人传阅,最大限度地发挥英语手抄小报的阅读和使用价值。
3、演课本短剧。课本剧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和深化,能为教材中纯粹的对话提供包含丰富意义的情景,帮助学生预测和掌握语言,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由于它来源于学生所熟悉的教材,所以改编、导演、表演都可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可参与指导。表演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以小组为单位的可在班内表演,以班级为单位的可在学校会演。教师对参与的学生要积极指导,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4、英语天天读。我们学校为了更好地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利用课间操的时间让每位英语教师轮流教全校同学说一句日常用语,并用笔记本作好记录,这样不久能积累不少的惯用语,还可以形成良好的语感和树立大胆说英语的信心。
5、设置英语角。可由学校安排在校内的某一地点,指定某一时间,教师发动、组织学生参与英语角活动。学生有了交流的机会,使所学的语言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应用。同时也发挥了参与者的帮带作用,吸引更多学生的参与。
此外,在生本资源的利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利用学生中的优生资源。优等生反应灵敏,语感好,模仿力强。教师要关注他们,引导他们为英语环境的创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当然,小学英语实施生本,由于学科本身的特殊性,还有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需要包括我在内的小学英语教师,利用课堂教学的实践,反思,探索,从而向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第五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差距较大。班里的“学困生”还真不少。如何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成绩,是我们老师最关心的话题。我觉得让学困生掌握学习策略,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成绩的好办法。那么如何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师与“差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显得更为重要。在课堂上,教师要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和鼓励,更多的具体指导和帮助,无论他们的学习状况如何,要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促成他们与集体成员的心理上的融洽,从而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课外,多与他们闲聊,争取实现零距离的接触,有意识地将一些任务交给他们去完成,当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关照和解决,只要教师耐心观察和善于发现“差生”们的个性差异,仔细了解“差生”的心理特征,并加以恰当的引导,就能激发其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形成较为稳定的学习动机。
二、因材施教,促进“差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的教法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即教师要尽可能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层次,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需求,尽可能做到多元化,且要讲究实效,如:教师在教语篇时,多采用“课文整体教学法”,但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把教学重心放在部分优生身上,参与课堂活动的只是少部分学生,大多“差生”只能当听众,有些“差生”甚至做一些与英语课无关的事。再如:当前的课改正进行得轰轰烈烈,有些教师为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片面追求小组活动这一学习方式,而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和过程没有认真进行设计,导致讨论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优秀生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就只能变成了陪衬,因此在设计课堂活动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尽量多考虑英语学习困难者,考虑学生参与的全面性,充分利用游戏、竞赛、角色扮演等形式,以及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景等,营造英语学习氛围,努力使“差生”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享受学习的乐趣。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去帮助和引导学生,特别是所谓的“差生”,对他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只要我们把无限的爱心投放到“差生”中间去,爱他们,了解他们,相信他们,以发展的眼光,尽量为他们创造出符合他们需要和特点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从心理上摆脱困境,走出阴影,树立健康向上的积极人生观,塑造自信自强的形象,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定能有效地促进“差生”的转化,定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每位学生都能走上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