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中师范大学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及物资招标管理实施细则
华中师范大学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及物资招标管理实施
细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仪器设备购置的科学管理,保证采购物资的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华中师范大学设备、物资采购及基建修缮工程招标管理办法(试行)》,特制定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及物资招标管理实施细则。第二条 招标组织领导
1、成立华中师范大学仪器设备及物资招标领导小组,由主管实验室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招标管理办公室设在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该单位承担仪器设备的招标业务,校监察处、审计处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招标小组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财务处、教务处、科研处、校工会、项目单位及有关专家组成;
2、建立评标专家库;
3、招标小组为非常设性机构。第三条 招标采购范围
我校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单位设备购置项目,不管经费来自何种渠道,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应以招标采购方式进行。
1、单台件或批量同类仪器设备、材料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项目;
2、单台金额在2000元人民币以上,且批量在40台以上的仪器设备项目;
3、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不招标:仪器设备配套用的零部件;仅有单一供货来源的仪器设备,上述仪器设备购置可采取询价方式,参与询价采购的人员不得少于3人,货比三家,择优选购,力争性价比最优。
第四条 招标、投标原则和工作程序
1、招标采购活动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守信的原则。
2、招标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如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议标等方式。
3、招标采购单位先填写采购申请书,经主管部门审批后,项目才能予以实施。
4、招标文件应当包括招标项目所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以及拟订合同的主要条款。一般包括:招标通知或招标邀请、投标人须知、投标书格式和要求、投标保证金金额;仪器设备名称、数量、技术规格;合同格式;合同通用条款,以及必要的附件等。招标文件不得要求或者标明特定的供应商及含有倾向或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内容。确定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所需要的合理时间,自招标文件发出之日至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不得少于7-10天。
5、投标方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并在投标规定的截止时间前送达。投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可以补充、修改或者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并书面通知招标人,补充、修改的内容为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两个以上供应商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
第五条 评标程序
1、开标应当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地点和程序,以公开方式进行。开标时间一般应在投标截止日后的24小时内进行。招标小组根据文件规定,对投标人的资信、价格、质量性能、售后服务等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必要的答疑。招标组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筛选出2-3家作为中标预选单位,并对中标预选商家进行考察。在完成仪器设备性能测试及考察后,招标小组将集中评议,确定中标对象,向投标方通报招标结果。
2、评标组由招标领导小组、专家库有关专家、项目单位代表组成,成员人数为5人以上。
3、本着“服务、高效、公正”的原则组织实施招标工作,凡出现下列情况,均属违规,投标或评标结果无效。
① 投标方相互串通、虚假投标; ② 投标方提供虚假投标资料;
③ 参与评标人员评标期间泄露评标情况;
④ 评标小组出具的评标报告不能如实反映招标文件、投标书实际情况; ⑤ 评标报告未经校招标领导小组审定就签订供货合同。
第六条 合同签定和管理
1、商务谈判;
2、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代表学校正式对外签订合同;
3、进口免税仪器设备,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统一办理进口免税手续。负责委托信誉好、代理费用低的进出口代理公司办理相关外贸手续。选择代理商和代理费用谈判需要多人参与。第七条 招标工作纪律
项目单位、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招标小组成员等有关人员,在招标项目实施过程中,均不得私下与投标商接触,不准接受礼物和吃请,不得收受回扣,违者将给予处分,并将追究严重违规者的法律责任。
第八条 本管理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华中师范大学
二00二年十一月二十八
第二篇:华中师范大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华中师范大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是学校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科研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之一。为了加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及管理水平,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管理及使用,必须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合理配置、管用结合的原则,在主管校长领导下,由实验室与设备处归口管理,各院(系、所)应有专人负责保管、使用、维护及帐目管理等项工作。
第三条:各单位要经常对师生员工进行爱护国家财产的教育,加强物资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建立健全技术物资管理和使用管理规定,落实岗位责任制,以保证在用仪器设备帐、卡、物相符及仪器设备的完好率。
第四条:要贯彻勤俭办学的方针,鼓励、提倡自行研制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及采用新技术和现代检测、控制手段改造原有仪器设备,开拓实验教学和实验技术研究新领域。
第二章 管理范围与管理体制
第五条:学校各单位(包括科研课题组)购置、自制、接受捐赠、转让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凡符合下列条件的,均属本细则管理范围。
(一)单价在800元以上,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能单独使用的专用设备;
(二)单价在800元以下,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技术物资如收录机、照相机等小型电器。
(三)固定资产按原值入帐,运杂费、安装费和修理费,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内。因加工改制而增加其零配件数量或提高档次或增加性能质量的,按所开支的成本费增加其原值。有的仪器设备如无价格,则由使用单位会同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协商核价入帐。
第六条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实行校、院(系)、所二级管理体制,各院(系)、所均应有一名负责人具体负责此项工作,负责人和管理员名单应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备案,若人员有所变动,应及时将变更名单上报。
第三章 购置计划与技术管理
第七条 各院(系)、所必须按照学校、院(系)、所发展规模、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科研发展等进行全面规划,依据实验教学大纲、实验项目和科研课题的实际需要,分轻重缓急作出切合实际的购置计划(包括国内外)。购置计划需经院系实验室工作领导小组充分论证后,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汇总与综合平衡。
第八条 科研仪器设备由院系(所)领导、校学术领导小组和科研主管部门共同审批并落实经费,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审核。
第九条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购置计划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必须重新向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申报。无明确经费来源和无设备型号等技术要求的购置计划,主管部门将不予受理。凡是事先未列入计划安排的设备或未经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同意而超过预算计划指标的,其主管部门有权拒绝付款。
第十条 无论利用何种经费购置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均需填写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购置申请表,并需对购置理由、规格型号、效益预测、安装和使用条件及有无常年运行经费等方面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第十一条 购入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一般设备由使用单位组织人员验收,大型设备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及使用单位、厂方代表共同开箱验收。对于验收不合格的仪器设备,要查清原因,根据有关规定及时办理退、换或索赔手续。
第十二条 便于携带的小型仪器设备,应携带至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办理验收登记手续,不便携带的,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派人到使用单位办理验收手续。仅凭有关单据(发票),不办理验收手续。
第四章 保管、维护、维修和使用
第十三条 仪器设备的保管和使用,必须做到“坚持制度,责任到人”。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对全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有合理调配权,以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实验室(研究室)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包括兼职)对所管仪器设备负有全部责任。任何人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不准自行使用、移动或调换,未按本规定办理手续,任何人包括各级领导人均不得私自随便借、调走或拆卸仪器设备。
第十四条:各院(系)、所应经常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发现问题及时检修,并应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安全防护措施,根据仪器设备的不同性能,做好防火、防冻、防锈、防爆、防潮、防尘、防磁、防腐蚀及防盗和安全用电管理等工作。仪器设备一旦发生损坏、丢失等事故,应保护现场,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查明原因,根据情况,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五条 对大型、精密、贵重和稀缺的仪器设备应建立技术档案,并确定专人保管和使用。第十六条:使用人员使用仪器设备之前,必须经过一定的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按规定的操作程序合理、科学地使用。
第+七条:教师和学生到校外进行教学实习或科技协作,所带的仪器设备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并经院系(所)实验室主任或主管系主任批准,向实验室管理人员办理携出手续。精密贵重、稀缺仪器设备一般不得借出校外。
第十八条 教学、科研固定资产每年清点一次,要做到帐、物、卡相符。
第十九条 仪器设备的使用应讲求投资效益,各使用单位要不断提高在用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对长期不能投入使用的仪器设备要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第五章 借用、调剂、调拨
第二十条:校内各单位借用仪器设备,由借用单位出具借条(需加盖单位公章),并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备案,借用手续由单位物资管理员具体经办。所借设备应爱护使用,按期归还,若有损坏应负责修复或赔偿。
第二十一条:根据资产优化配置的原则,对于长期闲置不用或使用效率不高的仪器设备,学校有权调剂处理,以发挥其作用。校内仪器设备需要调整、调动时,本院系(所)范围内的调整,由本院(系)、所解决,到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办理转帐手续;院系之间相互调剂,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核定,并及时办理转帐手续。:向校外实行有价或计价无偿调拨,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同意后呈报主管校长审批,统一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办理,开出调拔单,并将调拨单分别送有关单位和学校财务处,作为帐务处理的依据。
第六章 报损、报失、报废
第二十二条 仪器设备的报废是指经过科学鉴定或按有关规定,已不能继续使用,必须进行产权注销的仪器设备处置办法。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可申请报废:
1、使用年限已超过耐用期,在正常情况下已丧失效能者;
2、经过技术鉴定,属于质量太差或损坏过重,无法修复或修理费用接近、超过其本身价值者;
3、因国家标准改变或任务变化等原因,已不符合现时使用,又不易改作他用,完全失去使用价值者。
使用单位必须组织技术鉴定小组进行鉴定,凡符合报废规定的,填写仪器设备报损报废报告单,经院系(所)技术鉴定并审核,提出处理意见,交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汇总上报,经批准后,及时办理注销帐、卡手续。
第二十三条:经批准报损、报废的仪器设备,由原使用单位送交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回收库,如有可以利用的部分,经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同意后,可拆另他用,以发挥其潜力。不能利用的部分,按教育部规定,统一进行处理,变价收入留作添置固定资产资金。第二十四条:各实验室发生仪器设备损坏、丢失事故,应按有关损坏、丢失的赔偿制度认真进行处理。
第二十五条:凡不适应现时教学、科研使用,经改造后可以应用或改制成特殊需要的,或原来精度甚低达不到要求,经过改制后确能显著提高精度的仪器设备,鼓励实验室进行改装利用,但仪器设备的改制,必须办理必要的审批手续方可改制。使用单位必须提出改制的充分理由,科学论证、图纸资料,主要参数,加工条件及经费预算等,经院系(所)同意后,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审批。改制完成后,使用单位应组织技术鉴定小组进行技术鉴定、验收,并调整有关帐、卡。还可以作为教学仪器研制成果上报、请奖。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各院系(所)及实验室和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办法制定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并认真执行。
第二十七条 本管理办法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修订和解释。
华中师范大学
二00一年六月十八日
第三篇:公司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管理实施细则
附件4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采购行为,保证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采购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标管理办法》、《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物资及生产服务采购管理办法》及《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内部产品市场管理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和规定,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及所属全资子(分)公司、控股公司及有企业管理权的均股公司(以下简称所属企业)范围内开展的各类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采购活动;除另有特殊规定外,其他单位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术语解释。
(一)物资:是指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和基本建设所需原材料、辅助材料、设备及配件等货物。
(二)生产服务:是指集团公司生产经营有关的承包运营、租赁、外委修理、系统集成、软件开发、信息化运维、设备监造、内外贸代理、物流、展会、金融(银行、证券及保险等)及中介(会计、审计、造价、法律咨询、技术咨询、技术开发、项目咨询等)1 等服务类。
(三)招标人:是指提出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项目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本细则中具体是指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
(四)招标代理机构:是指具有相应招标资质和能力,并受招标人委托代为从事招标活动的中介机构。
(五)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物资:是指对达到国家规定具体范围和规模标准的工程建设项目中必须进行招标的有关货物,以及国家规定的其它必须进行招标的物资。
第二章
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
集团公司定标委员会是集团公司招标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按照相关议事规则研究、决定物资及生产服务等招标采购过程中的重大事宜。
所属企业应建立本企业招标管理决策机构,负责研究、决定本企业物资及生产服务等招标采购过程中的重大事宜。
第五条
集团公司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领导小组:由集团公司分管采购领导担任组长,成员有基本建设管理部、采购中心、中煤招标公司及生产技术管理等涉及相关业务部门或单位的负责人。
领导小组负责对集团公司定标的重大招标项目审查把关,协调、处理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管理的相关问题。
第六条
集团公司招标计划审查小组负责对集团公司月度招标计划把关,并对上月招标结果备案情况进行审查。
第七条
集团公司采购中心(以下简称采购中心)是集团公司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归口管理部门(兼物资及生产服务采购定标办 2 公室),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及集团公司招标投标有关法律和规定,组织制订集团公司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管理制度和流程;
(二)负责集团公司总部实施集中采购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计划的编报工作;
(三)负责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月度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计划的审核工作;
(四)负责总部实施集中采购项目的招标委托、组织及与使用单位、招标代理机构之间的衔接工作;
(五)负责总部实施集中采购项目招标技术文件的编制和招标文件的会审组织工作,并报集团公司审批;
(六)负责总部实施集中采购项目的定标组织工作,并报集团公司定标委员会审批或审议定标;
(七)负责对集团公司范围内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代理机构及招标行为进行统一管理;
(八)指导和参与总部委托所属企业采购项目相关工作;
(九)参与集团公司范围内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信息化建设工作;
(十)负责集团公司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的检查、监督、考核、指导和协调工作。
第八条
所属企业负责本企业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管理工作,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建立本企业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管理决策机构,明确本企业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归口管理部门;
(二)负责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本企业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管理规章制度和流程;
(三)负责定期编报总部委托采购和本企业自行采购项目月度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计划,并按照集团公司审批结果统筹安排执行;
(四)负责总部委托采购及本企业自行采购项目的招标委托、组织及与招标代理机构之间的衔接工作;
(五)负责总部委托采购和本企业自行采购项目招标技术文件的编制和招标文件的组织会审工作;
(六)负责总部委托采购和本企业自行采购项目的定标工作;对达到集团公司定标限额规定的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项目,提出定标建议后报集团公司定标;
(七)负责本企业物资及生产服务内部评标专家库的建设和动态管理;
(八)负责本企业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信息化建设工作;
(九)参与集团公司总部实施集中采购项目相关工作;
(十)负责本企业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的检查、监督、考核、指导和协调工作。
第九条
集团公司相关部门按职能分工参与和监督总部组织实施的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工作;所属企业相关部门按职能分工参与和监督本企业组织实施的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工作。
第十条
中煤招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煤招标公司”)是集团公司招标业务专业代理机构,在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中按照集团公司招标管理办法履行相关职责。
第三章
招标方式和范围
第十一条
集团公司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方式。公开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邀请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第十二条
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物资采购项目,及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生产服务采购项目,原则上必须公开招标。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长协采购的供应商短名单,原则上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
第十三条
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招标人应重新招标,不得转为非招标方式采购:
(一)首次招标公告发布后,在招标文件售卖期截止时,购买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不足3个的。有3个及以上潜在投标人购买了招标文件,但在投标截止时间递交投标文件的投标人不足3个的;
(二)进行资格预审的招标项目,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少于3个的;
(三)首次招标开标后在评标过程中,投标人被全部否决的;
(四)按照法定程序未选择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而选择其他中标候选人与招标人预期差距较大或对招标人明显不利的;
(五)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的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反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影响资格预 5 审结果或者潜在投标人投标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四条
不得将依据本细则应当进行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的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方式规避招标。
第四章 招标和投标规定
第十五条
招标人应提前做好招标采购的市场分析、招标技术和商务要求的拟定、招标计划报批等相关准备工作。
第十六条
招标人及招标代理机构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要编制招标文件。招标文件要使用统一规范的文本,编制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招标文件应使用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标准文本。
(一)招标文件编制前应根据采购的物资技术复杂程度开展技术交流,保证采购的物资满足使用要求且性价比最优。
(二)加强对招标文件的审查,建立招标文件的审核机制,确保招标要求客观公正、严谨科学。重点审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资质要求、招标范围、标段划分、投标报价要求、合同主要条款、付款方式、技术规范要求、评标标准等。
第十七条
招标人不得利用划分标段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禁止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
第十八条
招标人及招标代理机构应在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规定的时间内出售招标文件。招标文件从出售之日起至停止出售之日止不得少于5日。
第十九条
招标人及招标代理机构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所允许的合理时间。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自 6 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20日。
第二十条
招标人及招标代理机构需对已发出的资格预审文件或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者修改的,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获取资格预审文件或者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招标人及招标代理机构的该澄清或者修改的内容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与招标文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二十一条 物资集中采购招标项目一般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如需联合体投标的,需报集团公司招标计划审查小组批准。
第五章
开标和评标规定
第二十二条
未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提交的投标文件,以及逾期送达或者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密封的投标文件,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应当拒收。当投标截止时间到达时,投标人少于3家的,不得开标。招标人在分析招标失败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应当重新招标。重新招标后,投标人仍少于3家的,对只有1家投标人的转为直接谈判采购;对只有2家投标人的转为竞争性谈判采购。
第二十三条
开标由招标人主持,委托招标的项目由招标代理机构主持。
第二十四条
招标项目评标由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
第二十五条
评标完成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向招标人提交书面评标报告和中标候选人名单。
第六章
定标与执行
第二十六条
招标人应根据评标推荐结果按集团公司和所属企业分级管理权限确定中标人。
应当确定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若招标文件等事前规定需根据供货要求或供货比例确定多名中标人的,应根据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名单按排名顺序自前而后选择。
第二十七条
定标应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相关程序确定中标人。
第二十八条
招标人拟从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之外确定中标人的,或未按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排序依次选择的,履行以下集体决策及审批程序;否则一律不得发放中标通知书或授予合同。
(一)对所属企业自行采购及总部委托采购项目,由所属企业招标管理决策机构集体研究,报集团公司审批。
(二)对集团公司总部实施采购项目,由采购中心总经理办公会审议后,报集团公司审批。
第二十九条
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向招标代理机构书面告知确认结果。中标结果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指定媒介上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3日。在公示期内若收到投标人提出的书面质疑,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或相关监督部门要进行调查,在异议未处理完毕前,中标结果不能生效。
第三十条
招标人与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及后续合同谈判结果等依据订立书面合同。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国家有关部门对物资及生产服务招标投标有特殊专业性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二条
本细则由集团公司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中煤采购〔2014〕25号文件印发的《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物资招标管理实施细则》废止。
第四篇:武强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1
武强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一、总则
1、为进一步加强教育体育局对全县中小学校的服务、指导、督促和管理,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和创造性,促进全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正确引导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益,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推动全县教育事业稳定快速发展,根据教育部、省、市有关规定制订本实施细则。
2、教学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中小学教学工作规范,应严格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有关教学工作的各项政策、借鉴成功的教学管理经验和改革成果、按照新的课程教学理论以及教育教学规律要求制定,是指导全县中小学教学工作的通常性、基本性和基础性要求。
4、制定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的宗旨:
(1)通过科学规范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2)树立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
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3)促进新的课程结构的建立。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学科之间缺乏整合的现状,正确处理分科性与综合性、统一性与选择性、持续性与均衡性之间的矛盾,提倡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创造性地实施课程。
(4)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满堂灌”、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形成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5)建立综合性、激励性、发展性教学评价机制,改变过于重视甄别与选拔功能的评价观念,充分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促进考试内容与方法的改革,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5、遵循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工作秩序,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操作性原则。力求从实际出发,做到内容具体,层次分明,便于运用,便于测评。
(3)发展性原则。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充实,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4)均衡性原则。力求通过科学全面地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6、本实施细则内容将纳入《武强县中小学发展水平督导评估办法》评估范围,教体局日常组织的教学常规检查工作以本实施细则为标准。
二、建立教育科学研究室包乡镇工作机制
为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下移教研工作重心,促进全县教育教学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充分体现教研员的“一线工作法”,建立教育科学研究室人员分包乡镇(学校)、学科工作机制。
1、教研员要认真学习《国家课程标准》;熟悉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感悟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对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堂教学改革有全面的了解。
2、指导、检查所包乡镇(学校)、学科的常规教学工作,针对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评课、课题教研等环节进行评价指导。跟进、指导学校课堂教学改革。
3、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夯实常规教学基础,增强课改意识。
4、教研员每月在所包乡镇(学校)听课评课不少于8节,研讨会不少于2 次。教研员应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科特点,每学期给所包乡镇(学校)、学科教师至少做1次专题报告或专题讲座、公开课、示范课,至少写出1篇研究随笔或1篇研究论文,至少指导1名同学科年轻教师。
5、为保证所包乡镇(学校)、学科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教研员每月要写出一份工作总结,以多种形式及时推广有价值的教学经验。每月的最后两个工作日,主管局长听取教研员本月工作汇报。
6、教研员与所包乡镇(学校)、学科教学成绩挂钩,同奖同罚。
三、建立中心学校干部包学校工作机制
为充分调动中心学校干部工作积极性,发挥中心学校干部在教体局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中心学校干部包学校工作机制。中心学校包校干部在思想上必须与教体局保持高度一致,从大局出发,从工作考虑,认真贯彻落实教体局工作部署。
1、包校干部要在每学期初制定切实可行的包校工作计划,在每学期末进行包校工作总结。包校干部每周深入学校不少于2次,遇教育教学、安全事
故等重大突发事件,包校干部要在第一时间到校指导,做好详实的工作记录。
2、包校干部要指导所包学校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指导学校制定教师培养计划,指导学校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指导学校总结、推广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配合责任督学做好学校督导工作,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各中心学校要制定《包校人员考评细则》。每学期结束后,根据包校干部所包学校教学成绩、评估考核、活动开展、学校安全等情况对包校干部进行量化考评,考评结果报局办公室。局每学期末召开一次干部包校经验交流会。
4、包校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包校干部与所包学校的各项目标任务挂钩,对工作积极,成绩显著的,在评模选优中予以优先,在绩效工资中适当给予奖励,并分享学校取得的荣誉、奖金;因工作拖沓,落实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取消评优资格,追究相应责任,通报批评。局监察室、人事股、基教股、教育科学研究室将不定期对包校干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
四、完善学校领导任课制度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学校领导亲临教学第一线,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能更好的指导教学工作,能极大地激发、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加强和改善学校教学、教研工作,减少非一线人员数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1、初中、及寄宿制完全小学除校长、餐厅经理可以不任课外,其余人员必须全部兼课,非寄宿制完全小学除校长可以不任课外,其余人员需全部任课,4个及以上教学班的教学点负责人也必须兼课。3个及以下教学班的不完全小学、教学点原则上不设专职负责人,可不担任主科教学任务。
2、建立校长任课汇报制度。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各学校(乡镇小学以中心学校为单位)要将本学校领导班子任课情况书面上报教体局人事股和教育科学研究室,并附学校课程表。
3、建立校长任课督查制度。开学后,教体局将根据学校报来的校长任课
情况,组织人事、监察、教研等科室人员深入学校进行督查。每学期末,通知部分校长将备课、听课笔记等资料报教体局人事股、教育科学研究室备查。对督查中发现或被举报经核实未按规定要求任课、听课的校长给予通报批评。校长任课及听、评课情况继续纳入全县中小学科学评价督导评估考核。
4、学校领导年龄超过50周岁或因身体原因,经教体局批准,可酌情减轻一线工作量。
五、课程计划管理
1、学校按国家、省、市课程计划意见、规定等制定校历表、课程安排表、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执行。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每门课程,不随意调整科目和增减课时,不得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补课,不占用早读和自习时间给学生讲课。
2、学校、教研组、教师要根据国家和省市县的要求,分别制订教学工作计划,如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学年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内容一般应包括对学生教科书等情况分析、学期或学年的教学目标、教学进程、改进教学的措施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业务学习以及教研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改革实验和课题研究计划等。
3、立足学科课程,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全面安排德、智、体、美、劳、艺、卫等多项教育教学活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4、学科教师有课程标准,并配备相应的教学资料,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要备有各学科课程标准,并要全面了解。
5、学科教师能够深钻细研课标,对所任学科课程的性质、地位、教学理念、设计思路、目标要求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并用其指导所任学科教学工作,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6、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图书、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学校要根据有关规定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各种教
学资源,丰富和完善教材体系,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编写校本教材。
7、教师要科学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利用教材指导学生进行探究、观察、实验操作,获取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组织管理
1、学校要端正办学思想,建立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实现教学工作决策的民主化。教学管理要为教师的发展和创造性劳动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和条件。
2、教学组织机构健全,教学指挥系统运作畅通,校长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明确,要代好一门课程,能深入教学第一线指导教学。
3、培养选拔得力的教务主任及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4、充分发挥各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示范作用,要求他们进行课题研究,开展教改实验,与其他教师结对子,传帮带。
5、课堂教学要体现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理念,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6、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有检查,检查结果能及时反馈,有效处理,实施教学计划结束有总结,总结时能作出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七、教学过程管理
教师教学常规落实是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主要依据。教学常规主要有:备课、课堂教学、作业的布臵和批改、课外辅导、质量检测、教学研究等。
(一)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基本要求如下:
1.坚持先备课后上课的原则。老师至少要提前两天备好课,写好教案(导学案),在检查中发现无教案(导学案)上课者,予以通报批评。
2.备课要做到“八备”:
①备课标。教师要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熟悉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掌握教材的编排意图、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以及教材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要求,把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与理念贯彻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
②备教材。教师上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必须熟练掌握教材全部内容和组织结构,掌握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性(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三点(重点、难点、疑点)。创造性地使用、整合教材。
③备资源。上课需要教具的,必须提前作好准备。需要在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上课的,要提前作好课前硬件准备。
④备学生。要认真分析本年段、本班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因材因人施教,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分层次提出要求,努力使教学切合学生实际。
⑤备教法。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各种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⑥备过程。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从方法步骤入手,对情景、演示实验、教具使用、问题设计、板书设计要周密思考,详写训练设计、媒体使用、教学手段、途径方法,突显梯度、密度、难度、重在创新。
⑦备板书。要深入分析教材,理清脉络、抓住中心,用简洁的文字或图形,把一节课的中心内容展现于黑板上,让学生易于理解,便于记忆。
⑧备作业。备课时应精心设计课时作业,紧扣当堂的教学内容,把握好作业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作业的质和量。
3.教案编写要认真。教案的内容和形式要注重实效,提倡撰写侧重于学生直接参与、主动学习的导学案。
4、备课不等于做课件,教学手段先进不等于教学思想先进。教学媒体有多种形式,并非一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需要用多媒体,不能以课件代替教案,不能“以白板代黑板”。
5、加强集体备课。(1)集体备课要求:
①集体备课的安排要做到“四定”。开学初,各教研组、备课组要认真制订集体备课计划,做好全学期的集体备课工作安排,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
②集体备课的过程要做到四有:即有主讲人、有交流、有记录、有实效。③集体备课的效果要做到“五统一”:即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训练,统一检测评价。
④集体备课的组织形式可以根据各乡镇、各学校实际确定,原则上力争做到每位教师每学期参加集体备课的次数达不低于4 次。
(2)集体备课的研讨重点: ①个人在钻研教材时碰到的疑难问题。
②如何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教学目标如何实现等问题。③对教材如何补充、纠正、拓展。④教案(导学案)的编写(3)集体备课程序:
①分年级分学科成立备课组,选出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制订学期工作计划,分解备课任务。
②每个教师根据各自备课任务,认真研读课标、教材、参阅相关资料(包括网上信息),精心设计教案(导学案),精心选用例题、习题、测试题,提前拿出各自的“备课初案”,并交付同组其他教师;
③同一备课组教师对每一份“备课初案”进行集体评议,达成共识后,主备教师对“备课初案”进行修订,形成“群备教案(导学案)”,供组内
所有教师个人再次独立备课时使用。
④教师可以使用“群备教案(导学案)”上课,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即再次备课),形成“个性教案(导学案)”。
⑤教师课后必须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教案或导学案。反思的重要特征就是对自我理念和行为的反省和检视。教而后困、知困而后返、后返及自强,反思是教师走向教学成功的关键。
6、建立教案(导学案)检查制度。要注重教案(导学案)质量评估,学校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的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教案(导学案)进行检查,要建立教师教案(导学案)月查制度,查后要有签字、有修改建议、有评价记载。
(二)上课
1、在教学理念上,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教学观,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变以教代学为以教导学,以练促学,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在教学目标上,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出明确、适当、具体的要求,按照“立标--达标--测标--补标”的程序进行教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不仅要注重预设目标,尤其要兼顾教学过程中新生成的目标。
3、在教学内容上,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注意科学性、探究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加强沟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用自己经验提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教法运用上,要有启发性和激励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注意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意引导学生讨论、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运用灵活、正确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知识
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创造性使用教案,根据教情和学情灵活变通。
6、在教学手段上,熟练运用常规教具、学具,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使教材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使课堂教学效率不断得到提高,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必须科学、简便、实用、有效,不搞形式主义。
7、在课堂仪表上,教师要衣着得体,仪表端正,教态亲切,关爱学生,使用普通话,教学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板书规范,条理清晰,注意恰当使用情态语言。
8、各学科应开展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课,加强学科间整合,活动要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
9、教学效果:基本实现教学目标,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学生能灵活解决教学任务中的问题,师生情绪饱满、热情。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三)作业布臵、批改和讲评
布臵、批改和讲评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理解、掌握、巩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1、作业要有目的,习题要精选,不允许布臵重复机械性作业,严禁惩罚性作业,教材上的思考题,练习题必做,有适当的自选补充作业。
2、批改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讲、有错必纠,充分体现指导性、启发性。
3、学校要每月检查一次教案、作业,每学期至少四次,中心学校每学期至少两次,做到有检查、有总结、有分析、有评价和结果运用。
(四)辅导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建立课外辅导制度,培优转差,分类推进,重点辅导学困生,要定时间,定对象,定方法,定要求,并建立相关档案。
各门学科每学期能开展2-3次主题突出、针对性强的学科教育活动,学科教师对活动的组织辅导有计划、有成效、有总结;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参与率高。
加强课外辅导,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愿组织多种科技小组,兴趣小组,在学校和教研组组织下开展课外集体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扩大知识面,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外活动中逐步提高。
要注重协调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安排,保证综合活动在课堂和课外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五)考评
学生学习评价在教学中起导向、激励、促进发展和质量监控作用,要逐步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逐步发展,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要认真探讨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运用规律,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过程。在平时检查与测验中,要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内容的特点,采用口试、笔试、操作技能实践活动等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要指导学生建立并用好学生或成长档案。
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结业考试等)要全面反映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收集、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提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体现学习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采用听、说、写、做等多种有效形式,学校不得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考评的唯一手段,更不得以考试成绩排队,建立起以教师评价为主、学校、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
制度。
对学期、学年等阶段性水平测试,要严密组织,端正考风,严肃考纪,保证考试的信度与质量。对试卷要认真评阅,搞好质量分析,研究改进措施,学科结业考试应由市级主管命题,各县组织考试,阅卷分析评价。
八、学生学习管理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包括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卫生防疫、教学用具、实验设施、图书报刊等),加强体能锻炼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具备终生学习的身心素质。
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平台。教师通过了解学情,掌握学生学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进行学法指导。
根据学科特点,归纳学习方法,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运用学习技巧,强化训练,形成习惯,并对学习效果实行反馈控制,对照要求,找出差距,进行“再指导”,务求达标。
教师“导之有方”,学生“学之得法”,课堂气氛严肃活泼,和谐民主,人人都能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
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效率提高,学校有教与学的双项奖励制度或措施。
九、教学研究管理
教学研究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l、公开课。各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一学期要在校级以上开设一节示范课;工作未满三年的教师每学期开设一节汇报课;所有教师每学期都要在教研组或备课组至少开设一节公开课。
2、听课、评课。通过相互听课评课,使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总结、-12-
完善和推广教学经验,以达到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听课的基本要求:
①要明确听课的目的、计划和要求; ②要了解教材和教师的基本情况; ③要处理好听课者与被听课者的关系;
④要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有关学科的课改信息; ⑤要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的结合; ⑥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⑦要积极参与评课,反馈要实事求是。(2)评课的基本要求:
教师评课,力争当天听课当天评课(特殊情况不超过两天),评课既要肯定上课教师的优点,又要敢于指出存在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要根据学校提出的评课标准,对上课教师作恰当的评价,达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3)校长要带头听评课:
校长(及非教学业务领导干部)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20节。业务校长、教导主任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40节。听、评课要克服形式主义,要有明确的听课目的,并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实事求是地分析上课情况。
3、讲座。每学年、每学科至少开设一次教学讲座、学科知识讲座或竞赛辅导讲座。
4、教学总结。学期结束时,教师写出书面教学总结,其中包括教学计划完成情况、教学绩效、本学期教学得与失。
5、专题研究。学校教研组或备课组要有研究专题,研究专题要以教学为中心,要切合教学实际,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力戒空而虚的研究。
6、个人研修。教师要苦练教学基本功;坚持写好教学札记,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每学期至少写一篇有一定质量的教学经验总结或教研论文。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学艺术,努力拓展专业领域,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对课程的开发与整合能力,提高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能力。
7、校本教研。“质量立校、管理兴校、科研强校”形成共识,“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形成制度,“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活动展开,学校领导班子对校本教研工作思想上重视,活动中投身,物力上投入,并积极支持教师参加教研部门组织的业务活动,学科教研组织健全,从教学实际出发确定教研专题,根据专题制订教研计划,按照计划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必须有详细记录,每学期有教研专题总结。
校本教研活动有层次性和实效性,有全校性专题研究(重点解决带着普遍性的问题);有学科性专题研究(重点进行教学质量分析,研究提高策略);有备课组专题研究(重点研究教材、教法、学情分析);有教师个体研究(重点针对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分析症结,对症下药)。
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力军,学校领导应大力支持和鼓励广大教师进行教改实验和教学研究,建立教师研究档案,并将其作为教师教学业绩考查的重要内容,对成绩突出的教师和教研人员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8、课题实验。承担并完成相关部门的教育科研课题任务、课题研究计划及方法步骤符合规定要求,研究成果具有示范和“增效”作用,学校对课题成果、教研论文有奖励措施。
有教法或学法改革实验项目、有实验方案、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并取得一定成效,学校有奖励措施。
十、教师培训管理
教师的质量决定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培训是学校一项永恒的任务。培训目标:课(指上课,能上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等)、题(指参加科研课题)、文(指能写教学论文、课后反思等)、训(指参加培训)、班(指
能当班主任)。每学期都要有培训计划,明确培训时间、内容、人员。培训要有针对性,分学科、分年龄安排培训内容。1、0——5年教龄青年教师培训。
主要是教师基本素质的培训,让青年教师会上课。包括怎样写教案、怎样上课、怎样设计板书、怎样合理使用黑板、课堂时间分配、怎样写课后反思、现代化教育资源使用、怎样与其他教师合作、怎样控制情绪、心理健康教育等等。2、5——15年教龄的中年教师培训。
主要是教师的提高培训,让中年教师上好课,打造有效课堂、高效课堂。3、15年以上教龄的骨干教师培训。
主要是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整合的“PCK”培训,让骨干教师突破自身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PCK培训”:“PCK”是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要点是:第一,教师必须拥有所教学科的具体知识,即事实、概念、规律、原理等;第二,教师应具有将自己拥有的学科知识转化成易于学生理解的表征形式的知识。“PCK”的内涵包括:①学科中最核心的内容及其教育价值,②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③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可能出现的问题,④帮助学生学会的教学策略。
二○一四年五月二十日
第五篇:浅谈项目管理工程的招标采购策略及实施
浅谈项目管理工程的招标采购策略及实施
【摘 要】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招标采购工作时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招标采购工作的质量水平会对工程项目的的投资,质量,工期等产生影响作用。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项目招标采购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同时提出了有关的措施和意见,期望能够对项目管理中的招标采购工作起到指导性作用。
【关键词】工程招标 采购管理 策略 实施
采购管理工作可以分为招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两种。对于一些大宗型的采购工程,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都要采取工程招标采购的方式。招标采购管理管理的基本指导思路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对于工程建设方面的法规也日趋完善。在这种形式下,人们逐渐认识到工程项目的采购管理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对工期,质量,以及投资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为此需要建立相应的指导思路,对招标采购工作的有效实施进指导。①采购工作具有的特点为:内容多,涉及面广。因此应建立类别清晰,效果显著的管理系统。
②为了能够实现相应的项目采购目标,在进行总体策划时,要做到计划严密,操作可行,同时准备充分,这样赢得招标采购工作的主动性。
③工程项目招标采购工作应该充分服从于整个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协调经济,技术和管理等因素,进而充分保证工程建设的工期,投资以及质量水平。
④充分增强相关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同时明确相应的责任和权利。
2招标采购工作的过程控制
2.1 招标方案的策划
为了能够充分实现相关建设单位的有关投标目标以及建设意图,在进行招标之前,应充分结合项目管理的相关要求,进行招标策划文件的编制,在策划文件中,应首先介绍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而介绍相关的招标事项,运行程序以及相关代理单位的工作内容,同时还要设计较为合理的承发包方式,计价模式,合同方式,供应方式,以及利弊分析等。通过这样的策划文件,有助于项目管理单位,进一步制定相应的招标文件。
2、2确定相应的投标单位
2.21进行投标单位的资格审核
作为项目采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合理的进行投标单位的选择。要给一些符合相关条件的承包商以同等公平的竞争机会,这样一是能够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实现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能够对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有效提升。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建设的具体要求,以及采购的具体内容制定较为适宜的资格条件。
2.2.2投标单位的选择方式
目前较为成熟的投标单位选择方式有资格预审和全部抽取两种方式。
(1)资格预审方式:这种方式是指在进行物资投标的初始阶段对投标单位进行预审,对通过预审的单位发放招标文件。这种选择方式有利于选择出具有实力以及经验的承包单位,淘汰大批实力较弱的单位,这样能够有效减少评标的工作。但缺点为增加了相应的工作量。
(2)全部抽取方式:这种选择方式为,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之下,随机抽取相应的投标单位。这种选择方式的优点为:减轻了标前的工作量,缺点为随机抽取,不能对投标单位进行深入了解。
在设定投标单位资格预审的相应标准时,可以划分为五个方面:一为投标人的基本条件,具体内容有投标单位的经营行为,企业管理行为以及工程业绩等;二为企业的荣誉以及经营水平;三为单位是否承包过类似的工程,以及工程的业绩;四为投标企业具有的财务
能力,进而对企业承担相关风险的能力进行判断;五为对投标企业具有的技术实力,项目人员素质水平,以及机械设备状况进行评价。投标单位应更加自身的情况编制相应的申请文件,业主将会同项目管理单位对申请文件进行分析,进而对投标单位的整体情况有个初步了解。
2.3 进行招标文件的编制
招标文件一方面是进行投标文件的编制依据,另一方面是相关合同的基础,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因此招标文件的编制应遵循公平、合法、互利的相关原则,做到文字规范、合理、周到、严谨,同时还要符合相应的规范和要求。
项目管理单位在进行招标文件的编制过程中,应使之能够与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以及投资控制进行有效的结合,使之能得到充分落实。在招标文件编制过程中还应注意下面的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要充分界定相应的总承包范围、中标单位具有的施工范围、一些另行发包工程范围等,对于另行发包的工程,中标人可以收取相应的总包配合费,同时对于招标人特别认可的一些分包工程,中标单位可以收取相应的总包管理费以及总包配合费,同时还要规定相应的配合和管理的内容。这样就避免投标人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界限不清的局面;
二是,招标文件中应对工程的质量、工期,安全等目标进行明确规定和阐述,这样使投标单位能够合理进行施工方案以及投标报价的编制。
三是,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相应要求,进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详细描述相应的报价依据,价格组成以及相关的原则。在编制清单过程中,可以与整个项目的采购管理工作进行充分结合,将另行采购的分包工程的材料以及设备,可以作为暂定价格列入。
2.4 投标的评标标准和方法
为了能够确保中标单位的施工质量,需要确定合理的招投标的评标标准以及评标方法。工程中较为常用的评标方法有综合评标法和最低价法两种。最低价法为选择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相关要求,同时投标价最低的单位的评标方法。这种方法在材料采购以及设备采购的应用较为广泛。而综合评标法,将相应投标文件中的施工质量,施工工期以及企业信誉进行综合打分,选择分数最高的企业作为中标单位,这种评标方式较多应用在工程采购以及服务采购过程中。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该根据采购项目内容的区别,制定出较为合理的评标方法。例如:设计招标在进行评审的内容以及形式上有着众多的不同。在进行评标过程中的依据为:设计方案的优劣,工艺水平,设计的投入产出情况,实施的进度以及单位的信誉状况,因此在进行评标时,可以邀请一批专家对方案的口头叙述进行评价和讨论,一举手表决的方式进行方案的选择。在进行施工招标采购过程中,可以运用综合评估法,商务标与技术标各占一定的分值,这样能够将技术方案与工程管理进行充分结合,有助于选择价格合理,技术水平良好的中标单位。而在进行货物采购过程中,可以采用最低价法。
3项目管理中的几点采购管理经验
3.1 正确认识项 目管理公司在采购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项目管理公司在采购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不同于一般的招标代理公司,在整个采购招标的过程中会承担更多策划和操作的工作。在进行定位时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1)项目管理公司应承担好相关的工作职责,充分尊重业主在重大问题中所具有的决定权
(2)形成良好的工作方式方法,有效发挥在知识以及管理经验方面的优势,充分赢得业主的信任。
(3)做好业主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向业主宣传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3.2 建立健全内部组织机构,实现职责分工。
一是要充分根据项目的特点以及业主的相关要求,建立起一个职责分工明确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还要认真进行工作程序以及工作制度的制定,确保整个管理过程目标明确,分工合理。项目管理公司及其相关专业人员还要苦练内功,增强相关专业采购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熟识相关的建设法律法规,掌握相应的合同法以及招投标法。
3.3 灵活应对不同的采购情况
项目管理单位应充分增强工作的灵活性,根据不同工程的特点,要求,以及投资性质合理选择相应的采购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够满足不同项目的具体采购工作所具有的采购内容以及采购计划。当有关政策或者业主要求发生变化时候,项目管理单位要相应地做出回应,灵活的应对各种采购情况。
参考资料
[ 1 ] 赵长歌,侯渡舟,工程招标采购的模糊多目标群决策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O 5(3): 41一 4 5.[ 2 ]纪添成 论项目管理中招标采购的策略和实施 [J],建 筑 施 工,2012(9):64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