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事物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教案1
事物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为什么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为什么新事物的成长壮大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能够运用事物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向统一的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
2.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把握全局、预见事物发展前进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正确对待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困难。
教学重点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教学难点
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
教学方法
用讲授法分析教学重点,用讨论法探讨教学难点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及导入新课)师:(提问)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发展是一种变化,是否任何一种变化都是发展呢?
运动变化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根本属性。以下几种变化不是发展: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不是发展,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不是发展,事物由高级向低级的倒退的变化还不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变化才是发展。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变化,其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板书)第三节 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
一、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师:如何理解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总趋势”即总方向,指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方向和总体方向。在发展过程中,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各个具体阶段和每一步的方向,则可能是前进的,可能是停滞的,也可能是倒退的,但这改变不了事物向前发展的总趋势和总方向。
现在请同学们看录像,结合历史知识,分析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到新中国诞生这一伟大的革命历程中,哪些阶段表现为前进性,哪些阶段表明为曲折性?
(多媒体展示)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中共一大—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新中国的成立·开国大典
生:从1921年中共一大到井冈山会师、创建革命根据地,再到红军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推翻蒋家王朝统治,最后建立新中国,这些都是前进性,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等都是革命的曲折性。
师:对,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并没有动摇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的决心,而是积极创建革命军队,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毅然走上井冈山创立革命根据地,并在全国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冲破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他们历尽艰辛到达陕甘宁后,又迅速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连最初不甚了解中国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了解了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事迹后,都发出了“红星必将照耀中国”的预言。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埃德加·斯诺能够正确预言“红星必将照耀中国”呢?这里的“红星”隐喻着什么?
生:“红星”隐喻新事物,“红星必将照耀中国”蕴涵着:新事物必定要战胜旧事物。师:对,为什么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板书)
1、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师:由于新事物代表事物发展的方向,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新事物的成长壮大。
请同学们看一则材料:(多媒体展示)1921年,中共一大时,只有12位代表,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如今全国已经有6000多万党员,成为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执政党。
这则材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说明了我们党经过80多年的奋斗,之所以能不断壮大,赢得广大人民的拥护,是因为它的诞生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代表着中国发展的方向,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师:对。我们党无论是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还是领导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都证明了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总是
(多媒体展示)“三个代表”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做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师:这正是“红星必将照耀中国”的根本原因,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尽管严冬向逼,霜雪相加。但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生命和绿色的诞生,它印证了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板书)
2、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师: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具备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同时,新事物既抛弃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继承和发扬了旧事物中合理的积极因素,因此,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生物界的新物种因为抛弃了旧物种中一切不适应变化了的环境的消极性,保留了旧物种中对新环境仍然适应并且有积极作用的特性,加进了更能适应新环境的新特性,所以在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中淘汰了旧物种,成为自然环境中的新生代。
请同学们看下面二则材料:(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它重30吨,占地面积167平方米,由1.8万个电子管、1000只电容器、7万个电阻组成,每秒运算速度5000次。计算机问世50多年来,无论在技术、性质,还是在应用上其变化都是日新月异的。仅从它采用的电子元件来说,就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代。每五年体积缩小10倍,运算速度却提高了10倍,而成本却降低10倍。近年来微型计算机技术更是飞速发展,几乎每一年都要更新换代。同时它也飞速地占领市场,越来越多地进入千家万户。
材料二:可视电话融合了电话和电视技术,兼有视、听、讲功能,曾一度被誉为人类通信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最后,随着移动电话和电脑网络的出现,可视电话的功能已经趋于落后,因而发展前景越来越暗淡。
大家看完材料后想一想:为什么大规模集成电路能战胜电子管、晶体管?为什么微机最终取代了旧一代计算机中过时的、消极的东西,又吸取和发扬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根本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具有比旧事物更大的优越性,越来越多地进入千家万户。由巨型计算机到微机,由可视电话趋于落后,这些变化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新事物比旧事物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师:对,用这个道理来指导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怎样才能取得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大的成就?
生: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要吸取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都可以拿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师:同学们分析得既全面又正确,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制度。
(板书)
3、新事物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师:人民群众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民如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由于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它在成长过程中可以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接下来请同学们回忆中国近代史的有关知识,看屏幕(多媒体展示)
解放战争时期,广大翻身农民踊跃报名参军,支援前线,仅为支援淮海战役,数以百万计的民工靠肩挑背负,小车推送,供应前方大部队的需要。与此相反,那些陷入人民战争汪洋大海中的敌军,只能依靠有限的空投获得给养,经常上演开枪争食的丑剧。
请问:为什么“小米加步枪”的人民解放军能够打败国民党反动派“飞机加坦克”的数百万军队?
生:我们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所进行的解放战争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具有远大发展前途和强大生命力,尽管有时比较弱小—“小米加步枪”,但它从根本上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取得最后的胜利。
师:回答得很好,这也是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的第三个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顺乎民心、合乎民意的政策,因而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的祖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家可否列举其中有关政策?
生:“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全面开放;办经济特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西部大开发等。
师: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说明新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但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是否一帆风顺呢?
(板书)
二、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有哪些原因可以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生:回答略
师:大家回答得很好,我们现在尝试用刚才回答的原理分析几个事例。(多媒体展示)材料一:“新生婴儿有什么用?”
这是大发明家爱迪生的一句话。爱迪生一生的发明创造很多,这当然离不开实验。期间,他几乎每天忙于实验。许多人不理解他的行动,有人甚至认为他的实验毫无价值。一位老太太曾问他:“你天天搞这些玩意,有什么意义?”爱迪生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道:“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
爱迪生的这句话包含着怎样的哲学内涵呢?新生的婴儿到底有没有用呢?
生:新生的婴儿看起来的确没有什么用,他(她)既不会读书,也不会劳动,还要让人精心照料,可他(她)是人类生命的延续,是新生事物。
师:对,新生婴儿虽然开始时没有什么用,力量也弱小,但其生命力是旺盛的,前途是远大的,会代替老一辈人继续开创社会的未来。从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把婴儿看作是他们的希望所在,积极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条件,让婴儿茁壮成长,他们不会因为婴儿暂时“没有用”就抛弃掉。从一个国家来说,还要立法保护婴儿,保护未成年人,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们是国家的希望。
师:对,所以我们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新事物。爱迪生正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的每一次试验。新事物在最初出现的时候,不可能充分显示和发挥其优越性,难免有各种的缺陷,因而总是比较弱小的,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其实,何止是婴儿,一切新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中国革命的胜利,正是经过无数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经历了种种挫折和失败,才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的。
(多媒体展示)材料二:电影片段 武昌起义—袁世凯复辟称帝—全国讨袁
俄国十月革命—苏联解体—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老师作适当解释说明)师:材料二说明什么问题?
生:旧事物不会自然消亡,不会甘心自己的失败,总要竭力阻挠和扼杀新事物的成长壮大。
师:正因为这样,为了支持新事物的成长,我们要有与旧事物反复斗争并最终战胜旧事物的思想准备和雄心壮志。认识规律告诉我们:要认识一个新事物,总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请看屏幕。
(多媒体展示)材料三:如今,“多媒体”、“上网”、“宽带”、“双赢”等许多过去鲜为人知的词语成了老百姓的口头禅。我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统计表明:改革开放20多年来,约有7000多条新词汇产生。这一材料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过去不被人们了解的新事物,在生活实践中,它们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影响。
师:对,这些新事物一出现,就和老百姓有密切的关系吗?不,老百姓只有从切身经验中认识到新事物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时,才会积极拥护和支持。通过以上同学们积极主动的讨论,我们逐渐明白以下的道理:
(多媒体展示)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这就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师:这是关于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内容。同学们一定能够理解并加深记忆。我们在理解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时,能不能用直线来表示事物的前进性,用圆来表示事物的曲折性呢?
生:不能。
师:对,因为直线虽然表示事物的前进性但不包含事物的曲折性,而圆虽然包含了曲折性,又否认了前进性。事物从起点开始又回到起点,只是旧事物的重复,实际上是否认了发展。那么,用什么样的图示表示比较准确呢?我们可以用一种师上下波动的曲线,另一种是螺旋的上升曲线表示事物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运动,即前进中的曲折,在曲折中前进。
同学们已明确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道理,怎样用这个观点来指导我们去观察事物和认识问题呢?(板书)
三、正确看待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关系
1、反对循环论、曲线论
师: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具体道路是曲折、迂回的。如果割裂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或直线论的错误。循环论只看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直线论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认为事物发展的道路是笔直的,没有任何曲折和倒退。简单地说,循环论是因困难挡住了前途;直线论是忽视了前进中的困难。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板书)2.要正确看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遇到的困难 师:请大家看一组材料。(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列宁指出:谁害怕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困难,谁被这些困难吓倒,谁见了这些困难就悲观起来或者张皇失措起来,谁就不是社会主义者。
材料二:江泽民说:我们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安定团结的局面不断巩固,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向小康迈进,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化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材料三: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相当多的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农业基础仍然薄弱,经济建设中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现象比较普遍;地区发展差距仍然存在;存在着明显的市场障碍、地区封锁和部分垄断等。
师:看完材料,请同学们运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分析说明我们应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曲折。
生:材料一说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会遇到困难,但要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材料二中谈到改革使整个国家焕发了勃勃生机,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新生事物。所以改革必然要取得胜利。
师:对,我们应当坚信:中国共产党必将领导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把我国建设成为腹腔、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因此我们应该:
(板书)(1)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前途充满信心。师:我们又将怎样对待材料三中所说的情况呢?
生:因为任何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作为新事物,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它也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偏差、失误是难免的,所以建设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道路必然是曲折的。
师:回答得很好。我们将怎样面对这些困难和挫折呢? 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新生事物。
师:对,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要支持爱护新事物,对新事物的不完善之处不讽刺、挖苦,不嘲笑、压抑,不抱怨;更不能因为前进中暂时的困难、挫折和风浪而动摇。这就要求我们应该:
(板书)(2)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满腔热情地支持社会主义事业,作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师:因此,我们既要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又要学会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把自己的命运和社会主义改革大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堂小结)我们主要学习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以及在这一原理的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曲折;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最后,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爱拼才会赢》:(多媒体播放)
“一时失意不免感叹,一时落魄不免胆寒„„人生好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课后讨论)(多媒体展示)讨论题:
你认为中职生在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困难和挫折上,主要存在着哪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金钢云)
第二篇: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教案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教案 课前准备: [学生分析]
哲学上的矛盾概念高度概括和抽象,对于刚接触这一概念的学生来说,理解有难度,容易将生活中某些矛盾与哲学上的矛盾相混淆,因此,教学中应从具体事例入手,遵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教学思路。[学生任务]
布置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几个包含矛盾的事例,如名言、成语、寓言或某一事件等。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矛盾、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含义;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的含义。
理解: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运用: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习惯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能力目标]
初步形成用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观点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能力,理解矛盾是一切现存事物自己运动的原因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
学会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反对形而上学对矛盾的抹杀和否定。不回避矛盾,敢于直面矛盾的存在,勇于承认和揭露矛盾。通过分析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理解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就不会有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坚定“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教学方法:
1.讨论法、启发式教学
2.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教学重点、难点: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教学内容分析: 这一框共有两目。
第一目,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矛盾的定义——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这一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第二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主义的前提——矛盾的特殊性及其三层涵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最后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就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好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设计: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有机整体。而这种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人们认识世界,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人们改造世界,就是解决事物的矛盾。矛盾分析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这些内容怎么来理解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一、创设情境
教师:上节课下课的时候布置给大家的作业都准备了吧,下面我要请几位同学来向全班介绍说明自己找的关于矛盾的事例那些同学来说一下?(学生所讲内容对错与否,教师暂不评价,针对出现的问题,在随后的教学中点评纠正)(学生可能回答的有: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教与学、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自由与纪律……)
教师:好的,看来大家课后都很认真地预习了新课,并作了思考。大家先记下他们所说的事例,我们会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分析这些例子。现在给大家欣赏一首艾青的诗——光的赞歌,大家可以出声朗读,感悟这首诗的同时找出诗的当中矛盾的词语。
(PPT)光的赞歌(节选)﹨原著:艾 青﹨每个人的一生﹨ 不论聪明还是愚蠢﹨不论幸福还是不幸﹨ 只要他一离开母体﹨就睁着眼睛追求光明﹨我们从千万次的蒙蔽中觉醒我们从千万种的愚弄中学得了聪明﹨统一中有矛盾、前进中有逆转﹨运动中有阻力、革命中有背叛﹨甚至光中也有暗﹨甚至暗中也有光﹨不少丑恶与自私﹨隐藏在光的下面﹨
学生讨论,老师引导总结如“聪明与愚蠢”“光与暗”等等,引出课题,导入新课。
(老师:这些词语都是一一对应的,相互对立,如果少了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了)
二、讲授新课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教师:请大家根据刚才我们的举例,试着概括出矛盾的含义。
1、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注意:这里所说的“对立”与“统一”是指矛盾内部的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不能把它具体化成就是“对立”和“统一”两个词,大家一定要明了这一点。就像是“物质”这个哲学范畴,不能把它具体成每个事物一样。(教师扣住“对立”、“统一”进行概念分析,并结合前面学生的举例及诗句中的词加以点评。)
教师:为了更好地掌握矛盾这个概念,请大家把书翻开到课本67页,阅读课堂探究,并讨论思考下面的两个问题。
问题探究:
1、爱因斯坦给光下的定义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2、“自然界喜欢矛盾”,这里所说的“矛盾”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略
老师提示:爱因斯坦给光下的定义包含了哲学上的“矛盾”的观点,“自然界喜欢矛盾”里的“矛盾”就是哲学上讲的矛盾的含义,不是逻辑矛盾。
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
一、互相“打架”的现象;辩证矛盾是指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创设情境,多媒体播放:漫画《自相矛盾》的故事。《韩非子》中有一寓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矛盾之说也。”
请问:寓言中所说的“矛盾”与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一回事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韩非子》寓言中“矛盾之说也”,指的就是逻辑矛盾,是指语言之间相互对立,前后矛盾;但作为兵器的矛和盾,也确实有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三篇: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案
课前准备: [学生分析]
哲学上的矛盾概念高度概括和抽象,对于刚接触这一概念的学生来说,理解有难度,容易将生活中某些矛盾与哲学上的矛盾相混淆,因此,教学中应从具体事例入手,遵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教学思路。[学生任务]
布置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几个包含矛盾的事例,如名言、成语、寓言或某一事件等。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矛盾、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含义;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的含义。
理解: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运用: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习惯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能力目标]
初步形成用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观点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能力,理解矛盾是一切现存事物自己运动的原因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 学会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反对形而上学对矛盾的抹杀和否定。不回避矛盾,敢于直面矛盾的存在,勇于承认和揭露矛盾。通过分析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理解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就不会有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坚定“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教学方法:
1.讨论法、启发式教学
2.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教学重点、难点: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教学内容分析: 这一框共有两目。
第一目,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矛盾的定义——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这一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第二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主义的前提——矛盾的特殊性及其三层涵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最后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就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好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设计: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有机整体。而这种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人们认识世界,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人们改造世界,就是解决事物的矛盾。矛盾分析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这些内容怎么来理解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一、创设情境
教师:上节课下课的时候布置给大家的作业都准备了吧,下面我要请几位同学来向全班介绍说明自己找的关于矛盾的事例那些同学来说一下?(学生所讲内容对错与否,教师暂不评价,针对出现的问题,在随后的教学中点评纠正)
(学生可能回答的有: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教与学、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自由与纪律„„)
教师:好的,看来大家课后都很认真地预习了新课,并作了思考。大家先记下他们所说的事例,我们会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分析这些例子。现在给大家欣赏一首艾青的诗——光的赞歌,大家可以出声朗读,感悟这首诗的同时找出诗的当中矛盾的词语。
(ppt)光的赞歌(节选)﹨原著:艾 青﹨每个人的一生﹨ 不论聪明还是愚蠢﹨不论幸福还是不幸﹨ 只要他一离开母体﹨就睁着眼睛追求光明﹨我们从千万次的蒙蔽中觉醒我们从千万种的愚弄中学得了聪明﹨统一中有矛盾、前进中有逆转﹨运动中有阻力、革命中有背叛﹨甚至光中也有暗﹨甚至暗中也有光﹨不少丑恶与自私﹨隐藏在光的下面﹨ 学生讨论,老师引导总结如“聪明与愚蠢”“光与暗”等等,引出课题,导入新课。(老师:这些词语都是一一对应的,相互对立,如果少了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了)
二、讲授新课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教师:请大家根据刚才我们的举例,试着概括出矛盾的含义。
1、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
注意:这里所说的“对立”与“统一”是指矛盾内部的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不能把它具体化成就是“对立”和“统一”两个词,大家一定要明了这一点。就像是“物质”这个哲学范畴,不能把它具体成每个事物一样。(教师扣住“对立”、“统一”进行概念分析,并结合前面学生的举例及诗句中的词加以点评。)教师:为了更好地掌握矛盾这个概念,请大家把书翻开到课本67页,阅读课堂探究,并讨论思考下面的两个问题。
问题探究:
1、爱因斯坦给光下的定义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2、“自然界喜欢矛盾”,这里所说的“矛盾”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略
老师提示:爱因斯坦给光下的定义包含了哲学上的“矛盾”的观点,“自然界喜欢矛盾”里的“矛盾”就是哲学上讲的矛盾的含义,不是逻辑矛盾。
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
一、互相“打架”的现象;辩证矛盾是指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创设情境,多媒体播放:漫画《自相矛盾》的故事。《韩非子》中有一寓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矛盾之说也。”
请问:寓言中所说的“矛盾”与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一回事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韩非子》寓言中“矛盾之说也”,指的就是逻辑矛盾,是指语言之间相互对立,前后矛盾;但作为兵器的矛和盾,也确实有对立统一的关系。
2、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教师:好了,理解了矛盾概念之后,我们再一起来探究矛盾的两个属性,首先来一起看漫画,并回答两个问题。
创设情境,多媒体播放:漫画“他敢剪吗?” 请问:
1、他为什么不敢剪?
2、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回答略。
老师总结:在图中,甲、乙二人的上与下是互相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构成矛盾的统一体。双方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为存在的前提。因此,结论是“不敢剪”。剪断绳子的后果会是什么呢?——失去矛盾的一方(乙),另一方(甲)也就不存在了。任何矛盾的双方都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再如:没有作用力就无所谓反作用力,没有化合就无所谓分解,没有遗传就无所谓变异,没有胖就无所谓瘦,没有进攻就无所谓防守,没有战争就无所谓和平,没有苦就无所谓乐,没有穷就无所谓富„„
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得出:矛盾的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创设情境,多媒体播放:
运用:用矛盾的观点来分析上面的话。
老师提示: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同学们打开课本到68页,阅读相关链接,进一步理解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一同一属性。在理解矛盾的同一性时,要注意:
第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是 “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依存。第二,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也需要一定的条件。
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具体的,不是抽象的、虚幻的,因而需要一定的条件,没有一定的条件,就不能实现转化。
设计情境:猫和老鼠是一对“老冤家”,它们能在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是因为在同对方的斗争中不断完善自己:老鼠会“装死”,猫会“假眠;老鼠昼伏夜出,猫的眼可以随光线的阴暗而改变瞳孔的大小,夜间仍可看见东西;老鼠的听觉极为灵敏,稍有动静就藏得无影无踪,猫则在脚下生成了肉垫,走起路来无声无息。请问:(1)猫和老鼠是怎样在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的?
(2)你还能举出生物界的其他事例吗?
教师引导:猫和老鼠能在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是因为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共同发展,猫和老鼠在同对方的斗争中不断完善自己。从这点来看,矛盾是不是促成了事物的发展呢?很明显,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接下来学习矛盾的另一个属性,那就是矛盾的斗争性。
3、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创设情境,播放多媒体:图片“贫富”、“和平与战争”“胖瘦”
教师:大家看这几组图片,在加上前面让大家所举的认为是矛盾的例子,可以知道这些都是对立的具体表现。设问:那么日常生活中的“斗争”是否等同于哲学上所讲的“斗争”?如果不能,那么这两者是何关系?请同学们再举一些例子
教师引导提示: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哲学上的“矛盾”和日常生活中的“矛盾”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分析学生所举的事例,引导学生总结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什么关系。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教师: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矛盾斗争性与矛盾同一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了解了两者的关系,大家把课本打开到69页,思考探究:(1)史伯和孔子的话中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2)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这是为什么?(最关键的是联系自己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两者关系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用联系的观点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的含义
教师:在刚上课的时候让大家记下的同学们举得例子,现在一起来分析一下,看看都涉及到哪些领域?引导学生总结出: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可以从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不同的矛盾来总结)。(如果不够丰富,教师可以再举例引导)从而得出矛盾的普遍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几点:
第一,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例如,石头和鸡蛋,只有他们处在一个统一体中,相互有关系,才能构成矛盾关系)
第二,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析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第三、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教师:那么,我们怎样来对待这些矛盾呢?
教师提示引导学生: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方法论)
2、矛盾特殊性的含义
情景导入:运用课本71页探究活动,莱布尼茨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与“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不相同的树叶”观点。
教师:看完这个故事,哪位同学愿意分享自己的感悟呢?(引导同学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并给予一定的肯定,引导学生从相同中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从不同中把握“矛盾的特殊性”)设计情境:多媒体播放图片:不同的叶子、不同肤色的人、不同的花、一个人的成长照片、西部地区地大物博等图片。
教师:这几组图片反映出了什么哲学道理? 教师导入矛盾特殊性的概念: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特点)(1)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如图片中的不同的叶子、不同肤色的人、不同的花,农业、商业、工业矛盾不同,班里同学样子,爱好也不同(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如一个人的成长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生活和学习上所需要解决的矛盾也各不相同。教师:了解了矛盾的特殊性,大家现在把课本打开到70页,阅读探究活动,思考第二个问题,你还知道那些类似的成语?待会请同学来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入乡随俗”、“因材施教”、“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等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多媒体播放:公孙龙“白马非马”的故事(两千多年前,我国有个叫公孙龙的思想家牵着一匹马出关,把关的人对他说,法令规定不许带马出关。公孙龙说:“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白马和马是两回事。”)
教师:请思考公孙龙的论断有无合理性?从哲学角度看它错在什么地方? 教师引导同学回答,“只看到了矛盾的特殊性,没有看到矛盾的普遍性,没有清楚的认识到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漫画“吃水果”。(一个平时认为自己很聪明的人,生病后去看医生。医生要他多吃水果,他便让他的儿子去买。他儿子给他买来了苹果,他摇头不吃;买来了葡萄,他也摇头不吃;买来了香蕉,他还是不吃。买来了绦子、波罗、梨等他仍然不吃,并生气地对他的儿子说:“医生让我吃水果,你怎能给我买这些呢?”他的儿子无奈地说:“市场上就有这些水果,你到底要吃什么?”)
教师: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悟出什么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病人没有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没有清楚的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离不开矛盾的特殊性”。共同探究:阅读课本71页探究,讨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什么范围是普遍性的矛盾,在什么范围是特殊性的矛盾,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教师归纳: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场合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注意:“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理解的几个误区:
(1)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普遍现象和特殊现象(no)(2)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矛盾的特殊性(no)(3)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局部的关系(no)(4)就具体事物而言,有的具有矛盾的普遍性,有的具有矛盾的特殊性(no)
4、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教师: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我们的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如“解剖麻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方法都是正确
学生运用:请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的道理。(学生能够回答到两者的辩证关系即可)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课堂练习1.材料:
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 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成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联系实际。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这两大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问题一:江总书记讲到的这“两次历史性飞跃”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 问题二:“两大理论成果”产生过程的哲学基础或哲学依据是什么? 教师点拨: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因此,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第四篇:事物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客观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引导学生树立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学会运用辩证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高三政治复习教案.§第20讲 事物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_政治试题。
教学重点
(l)联系的普遍性
(2)发展的实质
教学难点
(1)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关系。
(2)原因和结果的互相转化特别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3)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选择最优方案,以求实现最优目标。
教学方法:例举法 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事物是相互联系的1、联系的含义:是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2、联系的性质: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多样性
全面、准确地把握事物的联系——联系的“四性”
(1)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一定存在着联系)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2)
(1)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凭空创造联系,也不能任意消灭联系,更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但是,这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因此,我们要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
(3)
(2)联系的条件性——任何事物地与周围其它事物有条件的联系着,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联系。脱离具体条件孤立地考察事物,一切都无法理解。因此,要具体分析事物的联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
(4)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现象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不同的联系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对各种不同的联系要作具体的分析。
3、3、联系的意义:联系是事物存在的条件,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
4、基本要求:坚持联系的观点
(1)坚持联系的观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反对孤立地看问题。
(2)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既全面又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3)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做到既着眼于整体,又重视局部
二、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1、事物的因果联系及其特点。
(1)因果联系的含义:在两种现象中,具有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才叫因果联系。
(2)原因和结果的含义: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做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
(3)因果联系的特点:具有先行后续的关系;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4)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区别:一是含义不同。二是时间顺序不同。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形成先行后续的顺序。三是地位作用不同。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总是处于“主动”的地位,是引起者,具有“动因”的作用;结果总是处于“被动”地位,是被引起者,具有“结果”的作用。
正是因为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所以不能倒因为果,也不能倒果为因。
联系:首先,二者互相依存,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其次,二者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转化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在这一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关系中则是结果;反之亦然;另一种情形是,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注意,并非任何一种因果关系都能成为互为因果的关系,只有一部分事物的因果关系才构成互为因果的关系)。
2、认识和掌握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首先,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其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三、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1、整体和部分的含义:整体是指由事物的各内在部分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指构成事物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
2、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含义不同;二是有严格的界限。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就是整体而不是部分,部分就是部分而不是整体,二者不能混淆。二是地位和功能不同
联系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二者互相依赖,各以对方存在为前提。整体由部分构成,它只在对于组成它的部分而言,才是一个确定的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就无所谓部分。二是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变化影响部分,部分的优劣变化也影响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3、方法论意义:(3、基本要求:
(1)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顾全大局,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 由整体的地位、功能决定。
(2)要搞好局部,十分重视局部的作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结果。——由部分对整体的影响和作用引申的。
四、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含义:运动就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2、2、基本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
3、特殊形式:相对静止4、4、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密切联系,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
课堂思考1:为什么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因为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从运动和物质的其它属性的关系看,物质除了运看,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以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当中,运动属性是关于物质存在的属性,如果没有运动,物质都不存在了,那还谈什么其它属性呢?所以,运动这个属性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运动是物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
课堂思考2:物质的“根本特性”和“根本属性”有何不同?
物质“根本属性”或“唯一特性”的提法,是就世界上物质和意识这两大类现象的区别而言。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的唯一区别在于,物质现象具有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这里所说的“特性”是指独有的性质,即,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唯一区别于意识而为物质所特有的属性;而“根本属性”是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的角度,说明运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是从事物多种运动形式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性质和规定。因为世界上的物质形态千差万别,物质的属性也多种多样。每一种物质形态都有许多属性,如质量、能量、导电性等。随着物质形态的变化,物质的具体属性也会发生变化。而物质的“运动”这种属性,同物质的其他具体属性相比,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它是世界上一切物质形态共同具有的最普遍、最一般的属性。
5、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2)动中有静、静中有动(3)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6、正确理解“相对静止”
(1)含义: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2)情形: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3)
(3)意义: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必要条件。
(4)
五、事物是变化、发展的1、基本观点
(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政治试题《高三政治复习教案.§第20讲 事物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_政治试题》。
(2)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3)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4)发展是有规律的(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2、新事物和旧事物
(1)含义: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是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则是指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
(2)判别新旧事物的标准:
正确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错误标准:①简单地以事物出现的时间的先后来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②以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来判断新旧事物。③仅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3)新旧事物的关系:
①区别:性质不同、前途不同、区分标准不同
②联系:旧事物是新事物的基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3、3、基本要求: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因为客观事物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都有其过去、现在和未来,现在都是由过去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要看到一个事物发展的昨天和现在,预测他的明天。
(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由于事物在每个发展阶段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状况不同,所以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就要正确对待和处理事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关系。要重新审视昨天所走过的道路,为明天的发展记取教训;其次还要看到,今天的发展一定要寻求一条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可以不断地持续的发展的道路。
(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4)要尊重和按客观规律办事。
课堂思考:运动、变化、发展三个哲学概念的关系如何?
三个概念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是:它们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不是凝固的和僵化的。它们的区别是:运动作为物质存在的方式,是一般的变化;变化则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但是,运动和变化又都没有表达、规定事物运动、变化的总的趋势,也没有直接表达和规定事物的总体性质;而发展这种运动和变化,是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附
针对训练
1、针对练习:
1、下列观点、作法中正确反映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有(C)
①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②地震预示国家兴衰,八月将有灾难
③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基因是指生物性状遗传的基本因子。近年来,转基因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已生产出转基因大豆等食品;科学家还在进行将人类基因转入某种动物基因的试验,以便为人类器官移植提供来源。这表明(C)
A.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C.事物之间存在着客观的普遍的联系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段话说明(D)
A.事物的发展是有前因后果的B.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C.处理问题,必须重视各个局部
D.认识和处理问题,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4.当前有些领导干部受小团体利益的驱动,千方百计搞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从哲学上讲,这种倾向(C)
A.夸大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C.违背了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 D.颠倒了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5、假如一只水桶的桶边由长短不一的多块木板拼合而成,其容量只能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若要增加桶的容量,首先必须加高最低的那块木板。这说明(D)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C.全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局部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D.全局和局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6.“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表明(C)
A.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B.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整体是由若干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要素构成的D.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实际
7、十六大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体现了(B)
①事物是发展变化发展的,要坚持发展的观点
②规律既是客观的,又是可以创造和利用的③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④要打破陈规,勇于创新,不断开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目前,长三角地区在“人员流动、信息共享、物流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诸侯割据”的局面,导致重复建设严重,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种“诸侯割据”(B)
A、着眼于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B、违背了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的原则
C、认识到了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发挥地方积极性
D、认识到了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9、应西方七国邀请,中国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和中国人民银行周行长于10月1日在华盛顿与西方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举行了首次非正式对话。指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不仅有利于亚洲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这主要体现的哲学观点是:(A)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发展的观点 C、矛盾具有普遍性 D、物质决定意识
10、材料
1、科学家在谈到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神奇力量时,用了这样的公式: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高科技.就是说,科技对生产力的作用是按几何级数增值,是指数增长.科学界人士认为:今天的科学技术决定着明天的生产力,而今天的教育决定着明天的科学技术和后天的生产力.材料
2、江总书记曾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1)材料1和材料2共同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
(2)请运用这一哲学观点加以分析说明。
答案:(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不依赖于周围其它事物而存在的事物是根本没有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①国民经济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必须依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而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对经济增长起极大的推动作用,是国家综合国力发展的先导.经济建设必须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②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的发展要依靠人的劳动和聪明才智,而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必然阻碍经济的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环境恶化.资源滥用必然要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1、材料:《决定》中提出建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五个统筹是指要统筹区域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请分析五个统筹中蕴涵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答案要点:(1)联系的观点: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五个统筹不仅指出了事物内部的联系,同时也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看到五个统筹之间的联系。同时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联系,要立足于整体。(2)发展的观点:要坚持发展的观点,和谐地解决发展中所带来的问题,促进事物的发展(3)矛盾的观点,要把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结合,要从全局出发同时也要有工作重点。
第五篇:教案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课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授课教师:唐煜
班级:高三(7)班
时间:2012年10月24日
一、课时:6-1
二、课题:第四课 分析矛盾 辩证思维
第一节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第一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识记:矛盾定义;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内外因的定义、地位。理解:内外因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
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阅读材料过程中,掌握信息提取、加工的方法;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学会发现并解决问题、表达观点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讨论学习中感悟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外因共同作用促进事物的变化发展的道理。
四、教学重点:
矛盾的定义,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五、教学难点:
对立统一;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军事武器发展过程。
提出问题:1.武器发展过程反映了哪两者的关系?(进攻,防守)2.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武器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推动作用)引出课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学生预学】:学生预学教材p93,找出哲学中的矛盾的定义。
矛盾的定义: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即事物自身包含着两个方面,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相互依存。不同于逻辑矛盾、生活中的矛盾。
结合图片,进攻和防守之间的关系包含着:攻守的相互对立(处于军事的完全相反的两个方面),相互排斥(进攻和防守是不相容的,军事胜利只能进攻克服防守,或者防守战胜进攻),也包含着进攻和防守之间相互吸引(进攻必然引起防守,防守源于进攻)、相互依存(进攻和防守不可分离,进攻消除,防守也会解除。没有防守,也不须进攻)。
【课间练习】:结合《练习活动一》,学生分组讨论,列举自然界、人类社会、认识领域、我们教室里存在的矛盾。各举一例。
教师小结:点评并分析学生的例子,结合ppt总结。活动二:矛盾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学生预学】:快速浏览教材p94-95,找出矛盾的两种属性及同一性的两种情形。
1、矛盾的两种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1)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相互排斥(进攻和防守是不相容的,军事胜利只能进攻克服防守,或者防守战胜进攻)
相互对立(处于军事的完全相反的两个方面),(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有两种情形: a)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例子:进攻和防守不可分离,进攻消除,防守也会解除。没有防守,也不须进攻。
b)相互转化:矛盾着的双方,根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进攻方和防守方的地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美苏争霸期间,核武器的威胁,一直是困扰着中国,使中国在整个世界体系中处于战略防守地位,但是到1967年中国氢弹试验成功之后,在整个体系中才具有战略进攻地位。
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
矛盾的双方存在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斗争性。矛盾双方又相互依存,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的结果,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武器发展史表明就能表明:进攻和防守之间的矛盾,二者这种相互对立排斥,又相互联系依存的关系,推动着军事武器的变化、发展。
马克思说:“没有小偷,就没有今天锁的完善。” 【课间练习】:完成《练习活动二》中相关题目。教师小结:结合ppt,在学生判断过程中总结。
活动三: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学生预学】:阅读教材p96-97,完成《练习活动三》。1.内因:内部矛盾。
(1)事物的发展主要是由内因引起的,它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和根据,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一位的、根本原因。
武器发展过程(以我国成功研制出核武器为例)中的内因是什么?——我国自身的自主研发能力、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综合国力。(2)为什么说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首先,内因决定事物变化的性质和方向
试想:我国能不能研制出核武器是由什么决定的? 其次,内因决定事物变化、发展进程的速度
试想:从原子弹爆炸到氢弹试验成功,中国经历了3年,法国经历了8年,为什么存在这种时间上的差异?
再次,内因决定事物变化所需的外部条件 试想:
2.外因:外部矛盾
1)事物的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中国研制核武器的外因是什么?——别国的核威胁 2)怎样理解外因是事物变化的必要条件? 首先,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离不开外部条件。
试想:如果世界至今没有核武器存在,中国是否需要研制核武器? 其次,外因对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试想:从原子弹爆炸到氢弹试验成功,中国只经历了3年,原因是什么?——美苏拥有了核武器(外因)并且对中国造成了威胁,起了加速作用。
3.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表现在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影响上,即通过增强内部矛盾的一个方面,制约其另一个方面而发生作用。外因作用再大,也必须有内因,决不能撇开内因而单独发生作用。
美苏的核威胁(外因)迫使中国人民不得不不断攻克难题,提高科技水平,自主研发(内因),从而成功研发出核武器(起作用)。4)总结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重视内因的作用,又不忽视外因的作用,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
【课间练习】:学生辨析名师出高徒,给出立场并说明理由。
教师小结: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一个人能否成功,在于他自身,自己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必要条件,外界给予的指导和帮助对一个人成才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在自身努力的基础上,配合上外界的帮助,才能早日成才。此观点肯定了外因的作用,忽略了内因的作用,所以是片面的。
(三)授课总结:
本节课学习过程中,需要大家掌握重点的有:矛盾的定义,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关系,内外因的关系。
(四)课堂巩固:
此环节穿插于各部分教学中。
七、布置作业:
阅读教材p96“相关链接”,加深对中国特色和谐社会的理解;完成P98“操作平台”。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