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小学生字词教学的策略
谈谈小学生字词教学的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年级要注重“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项既通常又细致复杂的工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词语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说明了词语教学的重要性。字、词、句是组成语文材料的基础。但如果没有了对新词语的吸收和内化,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将显得空洞和苍白。儿童学习语言是一种无意识的印象记忆,他们常常是以完整的语言模式接受各种各样的语言现象。
一、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词语
字词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让学生在联想中调动起自己生活的体验,唤起相似记忆,去领会。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逐个跟学生列举词语的意思,还可以出示图片来解释词语的意思,是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这个词的意思,还可以举一反三的运用到这个词语并联系到生活实际。
二、运用体态语言,创设语言情景学习词语
“在语言情境中学习语言。”这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师巧妙地运用体态语言,用机智的即兴表演创设出具体的语言情境,能诱发学生自己要介入语境的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轻松的氛围中让学生完成对词语的理解和学习。通过动作演示,化抽象为具体,生动有趣,学生对词语的意思可谓心领神会。
三、联系上下文感悟词义。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对词语的理解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在课文具体的语境中去揣摩,能帮助学生攻克以词解词的难点,胜于字词典中理性的解释。
四、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课件可以为学生提供可视形象。有些难以用语言表述的的词语,可以借助课件的演示,学生很快就理解了。特别是低年级词语的教学,利用课件的话,很形象、直观。例如,教“太阳”时,在屏幕上出现一个红红,圆圆的太阳;“汽车”
时,出现一辆汽车的图片,学生一看马上就明白词语的意思。课本上难懂的词语,我们可以在网上搜集图片,以图片的形象和直观来理解难懂的词语。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应变,根据孩子的发展情况精心设计,采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孩子主动学习字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词语的意思,恰当地运用词语。
第二篇: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策略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接受能力有限,这给语文教师的字词教学工作造成很大的压力。那么,如何搞好字词教学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寻找关联,在整合中求效率
音、形、义是生字教学的三个基本要义,教学中把握生字的音、形、义三者之间的关联性,适时、适度、整体地开掘有关生字的教学资源,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这要求老师上课前扎扎实实地把生字词教学设计好,最大限度地开掘好音、形、义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课堂上生动形象地将生字的音、形、义植根在学生的感同身受之中,把字词教学与认识事物,与探究语言规律,与情感体验紧密结合起来,整体地建构生字的音、形、义间的认知组块。
另外,字词教学与文本的解读息息相连。在文本的解读中,它既可以穿针引线、上连下缀,又可以释放内涵、充实解读。在阅读教学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住能够产生辐射性解读的词语。抓住这样的关键词语,以此作为文本解读的切入点,开掘该词语在文本解读中所留下的想象空间。充分地解读好这样的关键词语,一段文本乃至于整篇文本的解读都将会被激活,使得文本的解读变得饱胀起来。
二、增添情趣,在感悟中要质量 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它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进程的奠基石。阅读教学若是不基于字词理解之上,则是舍本逐木、空中楼阁。字词教学从形式到内容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情境再现、唤起体验……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对字词的理解上,要突现“感性化”这一解词理念。让学生在感同身受中,不知不觉走进词语的意境之中,调动学生的感性体验,激活印象。当词语带着音、形、义的印象与意味融进了学生的脑海中,一定会有更多的情趣。如果“寓教于乐”,增加点趣味性,学生的记忆细胞就会活跃起来,记忆也会深刻。如,在区别“己、已、巳”三个字和“戌、戍、戊、戎、戒”五个字时,根据字形特征这八个字可以连起来记:“己(jǐ)空已(yǐ)中巳(sì)口封,横戌(xū)点戍(shù)戊(wù)中空,十字交叉就念戎(róng),戒(jiè)字二十在当中”。
阅读教学中的字词教学要因字而异、因词而异、因文而异,在字词的音、形、义上各有侧重点,不能平均用力,要走出正音、记形、释义这种单一的平面推移式的僵化模式。尝试以词义的感悟为核心,融字音、句段、体验、情境、课文内容于一体,让字词教学变成了一张纵横交错的立体网。让学生兴趣盎然的参与中。
字词教学本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重视字词教学的基础性作用,开掘字词教学的新天地,必须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寻求到更佳的落脚点,让字词教学成为融入阅读教学的一股“智慧的琼浆”,来滋养学生的阅读历程
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我听了这样一节语文课。教师讲的是北京版小学语文第四册《卢沟桥的狮子》。课文讲到:“卢沟桥的狮子很有意思,他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楚。他们的样子各不相同。许多大狮子蹲坐在石柱上,有的昂着头,好像在朝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在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倚在大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轻轻按在地上 „„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
一、形状各异,很不容易数清。因此,北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在教学时,教师在理解“大小不一”是这样处理的: 教师:课件出示文中原句:“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楚。” 先引导学生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小”。
教师提问: 你见过的东西中有什么是几厘米的呀?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 让学生用手比一比几厘米有多小。
学生说:我用的橡皮,有几厘米; 学生说:我用的铅笔也是几厘米;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大”,依然采取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几十厘米大的东西,用手比一比再让学生读一读原文等,感受大狮子的大。学生说:我用的桌子宽有几十厘米; 学生说:教室的黑板有几十厘米;
最后,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词语“大小不一”,教师:卢沟桥上的狮子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书上有一个词语就概括出了狮子的这个特点,是哪个词? 学生说:大小不一。教师板书:大小不一。
在理解卢沟桥的狮子“形态各异”时,教师采取了师生共读的方式,教师引读“它们的样子各不相同。”学生跟着读下面几句话:“许多大狮子蹲坐在石柱上„„”然后,让学生感受这段文字就是围绕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这句话写的。
最后,教师说:“石狮子的形态真是多种多样,每只和每只都不一样,书上有一个词就是说石狮这个特点的,那就是——学生说“形态各异。”教师板书“形态各异”一词,并让学生说说“异”的意思。异就是不同的意思。学生到底是否真的理解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意思了呢?
课下,我走访了这位教师,想听听他是怎样想的。教师谈到:在处理大小不一这个词时,教师认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课文的阅读中,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使学生对“大小不一”一词有了更全面、准确的了解,使词语的理解不空洞。把字词的教学与阅读理解巧妙结合,事半功倍。
在理解形态各异时,“形态各异”是新词,“异”是生字,把对词义和生字字义的理解放在课文的学习中,有益于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
教师认为,在低年级字词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字词句意思的方法,在阅读中理解、积累词语。要想积累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是基础,只有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才有利于积累和运用,而且能够运用才是真正做到了积累。字词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是了解课文中词句意思的基本方法。“举世闻名﹑栩栩如生、大小不
一、形态各异”巧妙地概括了卢沟桥狮子的特点。在第二课阅读理解课文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从课文对卢沟桥狮子的介绍与描绘中,理解词语和重点句子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非常有趣。
听了教师的想法之后,我们和讲课教师交换了意见,进行了一次探讨。
首先,教师对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十分清楚的。如,注意了在阅读中对字词句的深入理解。在低年级字词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字词句意思的方法,在阅读中理解、积累词语。要想积累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是基础,只有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才有利于积累和运用,而且能够运用才是真正做到了积累。
其次,在指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时,有很多好方法。比如,在理解“石狮子大小不一”时,让学生联系见过的东西,把石狮子的大小理解与见过的东西相联系。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字词的意思。在理解“形态各异”时,不仅注意了词的意思,还注意了异在词中的意思。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注意了在反复的阅读中加深对字词的理解。接着,对教学中的具体环节提出了探讨的问题。
(一)怎么理解“大小不一”、“ 形态各异”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及在文中的作用。
建议:发挥学生主体的自我潜能,引导学生主动理解感悟词语的意思和作用。
在现代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自我主动学习的愿望。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还要关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情感的培养。如果,在教学“大小不一”等字词时,教师能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联系上下文仔细体会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会更有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假如我们这样改一改教学设计:、课前,我们可以采取让学生查字典、词典的办法,让学生课前预习,初步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字面意思。有助于学生独立识字、查字典使用工具书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2、课上,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联系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针对具体情景进行教学。“大小不一”这个词语的意思是,有大有小,大小不一样;是不是小的只有几厘米就是小,大的有几十厘米就是大呢?对字词的理解既要联系课文内容,还要从课文中跳出来,进一步理解其表达的作用。“形态各异”这个词理解的难点是“形”“ 态”“异”这三个字在词中的意思;“形”指什么?“态”表示什么,这个词什么意思?既要理解字的意思,还要理解词的意思,这样才能做到字不离词。、联系句段理解词义,做到词不离句。在字词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时,我们不仅仅是为了理解而理解,关键还要学习文章是怎样运用词语来表达意思的。学习字词的目的不仅是理解,还在于运用。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时,还要组织学生回到文中,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大小不一”等词语来表达意思的。进一步理解词语是怎样恰当运用,表达思想情感的。此时,教师可以采取读原文的办法,联系上下文体会,卢沟桥的狮子很有意思,有大有小,各有各的样子,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等词语来表达这个意思。
这样,我们的字词教学就不仅仅是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要理解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把理解和运用词语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我们的字词教学更有深度。
(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要转变角色,积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搭设平台。将教师的引导转移到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体验感悟方面上来,让学生在多次的语言感悟训练中,提高他们的语言感悟能力。“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这些词语的理解,不是教师告诉他词语的意思,而是学生自己感悟理解到后的一种体会、醒悟。在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之后,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卢沟桥的狮子怎么“大小不一”、“ 形态各异”呢?学生读了课文,就会有所醒悟,有大有小,大小不一样;什么形态的都有,个子样子不同等等。等到哪一天学生遇到类似的情况,就可以用上这些词语。
小学低中段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策略
一, 正确认识小学低中段孩子生理及心理特点,做好低幼衔接。
二,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低中段主要教学目标解读。三,小学低中段阅读及字词教学发生的新变化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小学低中段阅读教学策略建议。五,小学低中 段字词教学策略建议。
正确认识小学低段孩子生理及心理特点,做好低幼衔接 孩子们告别幼儿园,进入小学,标志着他们已经由幼儿期进入学童期,在学校接受正规的启蒙教育从此开始。从事小学低段教育的老师们,应充分认识做好低幼衔接,上好启蒙教育“第一课”的重要性,按教育规律科学施教,为孩子们以后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业长进打好基础。要担负起这个神圣的责任,必须首先对幼儿期和学童期孩子们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有所了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根据对近千名儿童的跟踪研究,确认五六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敏感期。1岁半以前幼儿脑细胞和脑量发展最快;3岁以前是幼儿肢体活动能力、肢体协调能力、运动平衡能力发展最快时期;
5、6岁以前是儿童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口语,靠在语言环境中的自然习惯,已经达到了“能说会道”,清楚表达的程度。但书面语言却大大落后于口语。要尽快缩短书面语与口语之间的差距,就必须高度重视识字、写字、学词、学句的教学。小学低段教材中主体内容是两类课文——识字课文和阅读课文。教材编者将这两类课文交替编排,其宗旨就是为了增强字词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让小孩子在规范的书面语言环境中认字、学词、学句,发展书面语言能力。所以,教师在小学低段教学中,一定要遵循孩子语言发展的规律,准确把握教材编写的真正意图,不管是教授哪类课文,都必须紧紧扣住识字写字和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培养语感,大量积累语言材料这个重点不放松,这是小学阶段,尤其是低段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绝不能忽视或偏离。
当然,强调小学低段以字词教学和学习书面语言为重点,并不是要排斥小学生口语的发展,只是针对书面语大大落后于口语的实际,有所侧重罢了。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将字词教学与口语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的书面语与口语能力共同发展。具体的教学策略有:1,学了生字词,让学生口头造句;2,让学生在课堂上介绍自己的识字经验和方法;3,让学生展开想象编字谜并口述;4针对语病进行指导纠正;5,让学生多听规范口语;6,听课文朗读,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7,开设口语交际课;8,利用班队会活动让学生多进行口语表达实践;9,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与人交流沟通。
二、《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低段主要教学目标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低段的学段目标从大的方面共列了五条,分别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性学习。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每项目标列在首位的都是关于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的要求。再认真阅读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的目标,同样会发现大多数分项目标的首位是关于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方面的要求。由此可见,新课标中十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问题。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和主体,学生是否喜欢学习,是否主动学习,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小学生,可塑性强,情感脆弱,直接兴趣和形象感知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如果孩子从欢快的幼儿园一踏进小学,首先感受到的是气氛沉闷,教学活动枯燥无趣,学习内容深奥难懂,很容易在心理对学校和学习活动产生畏惧、厌烦、排斥情绪,表现在行动上就是厌学、逃学,时间久了,还会产生自卑、逆反、抑郁等心理疾病,对后续学习和终生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从事小学低段教学的老师,虽然在钻研知识方面不用花费多大气力,但在研究孩子心理特征和教学方法上却要下大力气,使教学活动灵活、新颖、有趣,教学内容直观、形象、新鲜、寓教于乐、寓练于趣。
在小学低段的五项目标中,最基础、最关键的是第一、二项目标。
1、关于“识字与写字”。
在情感态度方面:1——2年级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将过去《大纲》中的“姿势要正确”改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再加上“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以后各年级又提出了主动性和审美性,提出在识字写字过程中领悟汉字的形体美和汉字所蕴藏的丰富的民族文化。在知识能力方面:考虑到低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提早进入阅读的需要,提出多认少写的策略。1——2年级将原《大纲》中的侧重于知识性要求的表述(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改为侧重于学习过程和识字写字实践的表达(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以后各年级强调培养自主识字意识和能力(在阅读中大量识字,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勤用工具书帮助识字,注意发现汉字的规律并总结有效的识字方法)。
同时,根据信息化的时代的需求,提出用现代化手段学习汉字(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2、关于“阅读教学”。
“课标”对1——2年级阅读教学制定的具体目标有5条,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基本精神:
——要重视阅读兴趣、正确读写方法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要从学习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具备最起码的阅读能力抓起(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默读、借助图画阅读),注意纠正唱读、顿读、指读等不良习惯。而把理解程度的要求和人文内涵的挖掘尽量降低到底线(如“结合上下文、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从小学起始学段就明确了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一开始便注意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词语积累,同时提倡交流与合作。
从长期的教学实践来看,认(识字)是读(阅读)的基础,认读能力是阅读过程中最基本的能力。只有首先认识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并初步掌握了朗读、默读技巧,这才具备了进入阅读的基本条件。由此可见,只要念好“识(识字)、写(写字)、读(读书)、背(背诵)、趣(兴趣)、习(习惯)”这“六字诀”,就可以说抓准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三、小学低段阅读及字词教学发生的新变化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六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虽然出现了一些混乱,走了一些弯路,但从总体看,语文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其表现主要是:
⒈在先进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禁锢语文教学的“三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已经开始被打破,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语文学习的空间更广阔。
⒉不再把语文课当成一门单纯的语基知识课,而是定位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上,突出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上;在落实“双基”的同时,更重视学生学习兴趣、情感、态度的养成,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度和学习方法的获得情况。
⒊师生关系由过去的主宰与驯服,传授与接受的关系转变成教学相长,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为学服务的新型师生关系。
⒋变过去封闭的、僵化的“小语文”为开放的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的“大语文”,课程内容体现出民族性、时代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征。
⒌在教学方法上变过去的串讲死记为以读为主,整体感悟,读练结合,注重语感培养和情感体验的语文实践活动上来。
⒍拼音和字词教学从理念、目标到策略更加关注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综合运用多种实验成果,力求教材编排更科学,内容更新颖,方法更灵活,趣味性更强。
存在的主要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教学目标虚高,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活动非语文化,工具性与人文性失调。
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种表现:
1、教学目标虚高。一是学段目标不明确;二是将三维目标人为的割裂、细化,变成“三个”目标;三是过度的深入挖掘和拓展,远远超出了学生可接受的范围。
语文课标中对义务教育段的总目标写得比较概括,而学段目标写得很具体。总目标的实现要依靠学段目标来落实,而实际教学中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往往雷同,1——6年级都是把课文内容和故事情节过一遍,要么,对课文人文内涵和思想教育意义深度挖掘。其实,对小学低段孩子来说,课文中的语言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适合儿童现实交流的伙伴式语言(如儿歌、童谣、童话故事等),这种语言学生多数一读便懂,也能自由运用表达;二是适合儿童发展的社会生活中通用的日常语言(如叙述语言、描写语言、人物对话等),这种语言学生通过认真阅读,老师结合教材插图和上下文作适当点拨学生就会学懂,经过模仿练习也能掌握运用。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识字写字,学词学句,发展书面语言。小学低段的课文不外乎“识字课文”和“阅读课文”两种,前者是借鉴了我国“集中识字”的教学实验成果,有利于在比较中了解汉字音形义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识字方法;后者是借鉴了我国“分散识字”的教改实验成果,注重在语言环境中以读促识,以识助读,将识字与发展书面语言融为一体。可见,低段教材中不论是“识字课文”还是“阅读课文”,其教学重心都不能偏离字词教学。
2、太多的资料补充,太繁杂的媒体演示,淹没了语文主体,用大屏幕代替课本,用课件演示代替老师的板书示范。
3、形同虚设的合作讨论和游戏表演等非语文活动,占用了学生读书和练习的宝贵时间。
4、设计了太多没有价值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在语言文字外围兜圈子,忽视语言材料的品味和积累。我国从古代到近代的语文教育大师都认为:人在15岁以前,经历简单,物欲未染,思想单纯,精力集中,悟性少而记性多。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逐渐丰富,物欲渐染,悟性增强,而记性衰减,所以应抓住记忆的黄金阶段,先多积累,以后慢慢“反刍”。我很赞赏试验教材中的古诗一首带多首的编排体例,这有利于在对比阅读中多积累。
5、课堂上师生对话交流多,学生与课本对话少;口语训练多,而动笔训练少。
6、识字教学有单纯追求形象性、趣味性,而忽视科学性、规范性的倾向。
四、小学低段阅读教学策略建议
阅读教学的策略要与教学目标相对应。关于小学低段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前面已讲过,在此,主要讲一讲低段阅读教学的策略建议。
1、要坚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放到首位。
对于入学不久的儿童来说,进行书面阅读困难较多,文字符号不像图画、实物可以直接辅助他们阅读,如果在阅读的起始阶段要求过高,学生就有可能因畏难而失去阅读兴趣。“喜欢阅读”被“课标”放在起始目标的第一条,就是要求我们能在学生阅读起跑线的起点上,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逐步让他们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和享受。因此。每次阅读之前,教师都应该用生动的语言或借助图画、实物、音像、媒体等多种手段,精心设置一个激趣导入的过程,把学生带入课文情景。当然,也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地接触课题,从课题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悬念、遐想等投入阅读实践。总之,要创造条件使阅读达到让学生“向往美好情境”,“感受语言的优美”和“阅读的乐趣”的目的。
2、要坚持在阅读教学中切实过好“认读关”。
“随课文识字”是识字教学的重头戏,也是低年级阅读教学主要任务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低段的课文阅读,只是为识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语言环境,以便学生随着语境的变化进行立体识字(因为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所有字词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有确切的含义)。国标本试验教材主张识读同步,寓识于读,并不是先要把全课生字音、形、义一次性解决好,然后再去读课文,而是要以读为本,随读书活动的展开分部解决音、形、义问题,尤其是对字词意思的理解,要随着对课文内容、情感的理解体悟而逐步深化。因此,教学中要处理好识与读的关系,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可集中认读一下,为阅读铺路,要想更深入的学习,还必须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学。
3、指导朗读课文应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主,高度重视朗读在低段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朗读能力是儿童必备的语文基本功。“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小学第一学段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教材把“朗读课文”作为每课的首要作业,凸显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课文,应把注意力集中到语感的培养上来,尤其要注意避免那些烦琐的分析讲解和“一问一答”。一个人的语言能力重点体现在语感上,而决定语感的生成与发展的核心因素是表象。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阅读,帮学生建立阅读与事物表象的联系;还要善于用课文中的词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激活他们脑海中的生活画面和生活经验,激起他们对美好情景的向往。
在儿童的启蒙阶段,读书要求不可过高。要把注意力放在正确认读,读得连贯,形成顺畅的语流上;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地阅读态度和优良的注意品质;指导学生掌握“双行认读”的能力,注意引导学生以句子为单位进行阅读。
要重视发挥老师的泛读、领读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对课文朗读的感悟有多深,所上的课就有多精彩;教师的朗读水平越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就越浓。可以用老师的泛读,引领、帮助学生克服指读、顿读、唱读,以及“破词”、“破句”等不良现象。要尽量减少齐读,多增加个别读和自由读。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句话一是指明阅读教学包含三个要素:学生、教师、文本;二是强调要摆正三者的位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凭借,也是学生课堂上的一个独立的对话伙伴;教师是阅读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者,起着创设情境,示范点拨的作用。
关于对文本含义的理解,首先要明确文本意义是多层次的,可以分为基本意义、引申意义(寓意)、现实意义(教育借鉴意义)。小学的基础性、启蒙性决定了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文本基本意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适度探究文本的引申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解文本,应以学生的自主阅读、整体感悟为主,辅助以教师的点拨、补充。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里所指的“其义”,除了文本的意思(语义)以外,还包含文章中的语音、韵味、节奏、形象、情感、方法、技巧等多种语感因素。
五、小学低段字词教学策略建议
1、关于汉字及汉字文化的意义
汉字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与汉字同时产生的一些其他古老文字早已失传(如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埃及和中美洲玛雅人创造的象形文字),而汉字一直流传了5000年,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活力不衰。有学者认为:所谓中华文明,实际上就是以汉字为核心的东方文明。汉字不仅仅是人们进行书写交流的工具和符号,还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根”。中华儿女热爱母语,学习母语,首先要重视学好汉字。关于汉字的特征及汉字文化,有关专家及重要理论书籍有如下论述:
汉字是平面型方块体字,笔画或平行,或纵横交错,在二维平面里多项展开,笔画种类多,组合形式丰富,字的构造复杂,数量繁多。汉字记录的语音单位是音节,汉字有音、有形、有义,是形、音、义的综合体;汉字的形音义之间本来都存在一定的理据,汉字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汉字记录汉语没有分词连写的规定,词与词之间看不出明显界限,阅读时往往掌握不好停顿,有时对语句的理解也会受到影响。长期以来,汉语和汉字相互影响,也相互适应。(华东师大巢宗祺教授)
汉语特别具有灵性,它是具象的、灵活的、富有弹性的,创造空间特别大。
汉字富有神韵,具有审美价值,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诗。汉字由形、音、义构成,其中“形”是关键,这区别于拼音文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都是汉字特有的极富创意的造字方法。研究脑功能开发的学者提出:拼音文字是“单脑文字”,汉字则是左右脑并用的“复脑文字”,汉字由图画演变而来,字形具有形象性,有利于开发右脑,字义具有抽象性、概括性,有利于开发左脑。汉字因形求义,因声求义,可以省去学习过程中许多死记硬背的苦恼。学习、理解、探究、书写汉字,本身就是很有兴味、富于乐趣的事情。汉字组词灵活,常用的汉字只有3000个左右,却可以组成不计其数、层出不穷的词。认识了字,对词语的理解八九不离十。有的词更是创意极佳,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陆志平教授)
横平竖直的方块汉字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凝聚了中华民族卓越的创造力和智慧,他是中华民族审美性格的精灵,不是僵硬的无生命的笔画符号。汉字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走进汉字,就走进了连绵的画廊,那人那物那情可观可闻可触,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山:有人看它“两岸青山相对出,”有人看它“五千仞岳上摩天。”人:有气节的人看它顶天立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悲观厌世的人看见它只会哀叹“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水:有人听到的是“泉眼无声惜细流,”有人听到的是“浪涛峰巅自天涯。”对于一个“花”字,伤心地人会说“感时花溅泪,”高兴的人会说“花儿对我笑”。憔悴的人会说“人比黄花瘦”健康的人会说“人面桃花相映红”。这都缘于汉字本身就是想象的婴儿,她富于我们多么宽广的联想空间。我们真可以这么说: 一个象形字,就是一幅画;
一个会意字,就是一段有趣的故事; 一个指事字,图文并茂; 一个形象字,音像倶备;
学习汉字,让我们在和古人的不谋而合中跨越时空去解读一笔一画的合理、简洁和绝妙,用今天多样的生活去印证、诠释她的丰韵、博大和深远。(《小学语文教学通讯》)
2、中国大陆识字教学的主要流派
在中国历史上,自从有了汉字,便有了识字教育。古代蒙学识字,主要有三方面的特点:集中识字为主要形式,文以载道为一贯传统,背诵识记为基本方法。
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大陆有一定影响的识字教学方法约有二三十种,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侧重从字形入手的有集中识字、部件识字等。——侧重从字义入手的有分散识字(随文识字)等。——侧重从字音入手的有注音识字、汉字标音识字等。——侧重从形义结合入手的有字理识字、字谜识字等。——侧重从音义入手的有听读识字、炳人识字等。——侧重从形音义联系入手的有字族文识字、韵语识字等。——侧重于识字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有双脑识字(智能双拼)、数码识字等。
3、国标本实验教材中“识字写字”教学所遵循的主要理念。
(1)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热爱汉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初步领悟汉字所蕴含的民族文化。(2)识写分流,多认少写。
(3)注意揭示汉字的规律,引导学生建立形、音、义之间的联系,深入浅出的渗透“字理”,帮助儿童理解和记忆。(4)博采众长,综合运用各种识字方法教学生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5)重视识字方法的获得和自主识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6)重视整个小学阶段的写字指导,将学生写好字上升到培养良好习惯、开发左右脑、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高度认识。
(7)识字教学要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既追求一定的量,如小学低段识字2000多个,使儿童尽早进入利用汉字阅读;又追求一定的质,即靠合理的“序”和科学的“法”使儿童获得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所谓合理的“序”,即先识哪些,再识哪些,识字与拼音互相穿插,互相促进。特别是初期识的100字、300字、500字、1000字,一定是出现频率高的、构词能力强的、和儿童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字。所谓科学的“法”,即要充分发挥汉字形音义特有的综合优势;要鼓励儿童在生活中自主识字;重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不同的年级段侧重采用不同的识字方法。
4、小学低段识字写字教学的策略
国标本实验教材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识字方法,吸收了各个识字流派的优点,但概括起来,主要分为两大类: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与之相对应的课文是:识字课文与阅读课文。(1)集中识字的几种主要形式
看图读韵文识字 看图会意识字
词语归类识字(名词归类、量词归类、反义词归类、近义词归类等)
基本字带字识字(熟字加减偏旁、基本字换偏旁(苏教版教材中采用转转盘的方法))
字谜识字
⑵集中识字教学的几种有效策略
A、借图引词
B、扣图识字
C、赏图诵读
①用好情境图
②把握内容特点,区分难易轻重。就汉字的形音义而言,孰难孰易总是相对的,不同识字课中难易内容也各有侧重,有的教学难点是识记字形(如新认的笔画结构较复杂的字);有的难点是正音(如方言较重地区,或音节中含有前后鼻韵母的字);有的是纠正别字,需要在区别字义上下功夫。③把握构字规律,举一反三。这里需要提醒:要在保证汉字知识正确和方法科学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灵活性、多样性、趣味性,不能不顾科学性而一味追求趣味性。
④注重教给识记方法(如:比一比,分一分,问一问,说一说等)。强调“形音义结合,以形为主”。“认读写结合,以认为主”,“字词句联系,以字为主”,“记比说兼用,以记为主”。
⑤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优化训练程序(如要确定好每次识字和写字的量,识字写字分散交替进行;根据幼儿认识得快,回生也快的特点,掌握好复习的间隔、次数和方法)。在低年级专门安排“识字课文”,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先集中地快速地认识一批常用的、构词频率高的汉字,为后面大量识字和阅读打好基础。同时,集中识字有利于揭示汉字的造字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识字的方法和技巧。
从总体上看,学生大量的识字任务以及学词学句要靠“随课文识字”来完成。这也符合课标中“在阅读中识字,识字是为了读写”的理念和“字不离句,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识字教学经验。
(3)随文识字教学策略建议
创设情境,激活情趣
放手试读,整体把握,初步认读生字 l 泛读指导,反复朗读,确保读的正确、连贯、力争有感情
l 强化对本课生字的认读。(采用多种方法,让生字与学生多次见面)
l 识写结合,描红仿影。l 复习对本课生字的认读
l 选择课文重点、精彩处,读中感悟。(这里的读,要注意分层推进)
l 熟读背诵,积累语言 l 迁移应用,内化语言。l 指导写字,描仿临写。
(以上策略和教学步骤仅供参考,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应以学定教。)
(4)关于写字指导的策略建议
在指导低年级学生写字时,可让学生大体按照“观察范字→尝试描仿→反馈评议→针对指导→临写巩固”这样的程序,逐步把字写对写好。
一年级写字首先要重视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和良好写字习惯的指导和形成,这一点要反复抓、抓反复,耐心指导。其次,要引导学生认识字的偏旁,了解字的结构特点,笔画名称和笔顺规则。特别要重视发挥老师的板书示范作用。对于二年级学生,教师可根据学情对新出现的偏旁、重点笔画、难以把握的结构作指导,重点教给学生同类字的规律性的东西,使学生能触类旁通,提高写字能力。(5)关于字义教学问题
语言的最小单位是词,而不是字。汉语中有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只有当一个字同时又是一个词(单音节词)时,才具有明确意义,所以,字义教学实际上是词义教学。那些不能表示明确意义的字,要跟别的字组成复音词才有意义,如“蝴”,“蚯”等字。对于这类字就一定要联系词来教。由于汉语的字与词不一致,因此,识字教学要逐步帮助学生建立词的概念。
第三篇: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策略研修日志
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策略研修日志
一、具体做法:、课堂阅读学习时有意积累。
以课内阅读为基础。每学一篇课文时,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细心揣摩文中的词句,如哪个词用得好,怎么好,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在反复的语感训练中让学生从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摘录下来并熟记。、学习使用词语练习说话、写话。
学生摘抄词语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运用课文的用词造句方法,围绕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活中一个小话题,一件小事写好一段话。不求数量的多少,讲求用词准确,恰当地表情达意。
二、操作中值得借鉴的几个问题:
1.运用字词从写句子入手降低难度,培养兴趣。
学生升入二、三年级以后,开始学习写话,写几句话,写一段话。在写话时,一定要用到字词,学生写话时所用到的字词必是自己理解的词语,积累了的字词,只有积累得多,用时才方便得心应手。学习语言是积累,理解语言是为了应用。在指导学生写话过程中,教师注意了循序渐进。先训练学生用一个、两个字词写好一两句话。活动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教师又训练学生用
一、两个词写好几句话,写好一段话。到四年级时,教师再指导学生连段成篇。这样的训练,既延续了二年级的写话训练,又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很自然地进行了写一段话的训练,减少难度,为学生走向成功辅设了台阶,使作文成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知道,学生的作文实际上是学生对已积累的词汇、句式以及语法等语言材料的尝试性、创造性的运用。
很明显,对小学生来说,平时的词汇积累与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这位教师在阅读指导时,特别重视了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对所学词汇真正理解、分类积累和练习运用。强调了咬文嚼字的训练,让学生强调了咬文嚼字的训练,让学生真正学习、理解文章中词语运用的精当,表达方式的巧妙后,从学生个人兴趣出发,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词语摘录下来,这是理解和积累。而积累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学会运用,学会举一反三。因此,他又强调让学生运用所选词语及写作的方法写自己身边的小事,以达到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勤动笔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自我人格的发展。
每日一积累、一话题,天天记,天天练,训练学生养成了勤动笔的良好习惯。而良好习惯的养成,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因此,在长期的训练中,学生不仅练就了扎实的作文基本功,也练就了坚强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写身边生活小事的过程中,学生从仔细地观察、认真地分析中,品尝了生活的酸甜,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趣,从中也学习了做人的哲理。
而在这些有意或无意的行为中,进一步健全了学生自身的人格,有利于实现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统一,实现了学生人格的自我教育。、在选词造句、连句成段的训练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意识。
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学习语言,理解语言,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恰当地运用语言,表情达意。学生在理解语言之后,他们就要积极地思考,如何运用词语,写自己的生活,准确地表达思想,在这一思维过程中,学生就要举一反三,大胆创新。恰当的运用所学词语,去表达新的生活,新的内容,这是一种尝试,这更是一种创造,是一种积极主动地学习。
第四篇: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策略
一、寻找关联,在整合中求效率。
音、形、义是生字教学的三个基本要义,教学中把握生字的音、形、义三者之间的关联性,适时、适度、整体地开掘有关生字的教学资源,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这要求老师上课前扎扎实实地把生字词教学设计好,最大限度地开掘好音、形、义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课堂上生动形象地将生字的音、形、义植根在学生的感同身受之中,把字词教学与认识事物,与探究语言规律,与情感体验紧密结合起来,整体地建构生字的音、形、义间的认知组块。
另外,字词教学的内涵与外延是很丰富的,它与文本的解读息息相连。在文本的解读中,它既可以穿针引线、上连下缀,又可以释放内涵、充实解读。在阅读教学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住能够产生辐射性解读的词语。抓住这样的关键词语,以此作为文本解读的切入点,不仅仅解读该词语的语表之意,还要深入开掘该词语与文本中的句段篇之间的内在联,开掘该词语在文本解读中所留下的想象空间。充分地解读好这样的关键词语,一段文本乃至于整篇文本的解读都将会被激活,使得文本的解读变得饱胀起来。
二、增添情趣,在感悟中要质量。
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它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进程的奠基石。阅读教学若是不基于字词理解之上,则是舍本逐木、空中楼阁字。词教学从形式到内容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情境再现、唤起体验„„字词是抽象的符号系统,因而字词教学离不开理性化的诠释,但这并不意味着字词教学就一定要排斥感性的体验。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对字词的理解上,要突现“感性化”这一解词理念。让学生在感同身受中,不知不觉走进词语的意境之中,调动学生的感性体验,激活印象。当词语带着音、形、义的印象与意味融进了学生的脑海中,一定会有更多的情趣。
阅读教学中的字词教学要因字而异、因词而异、因文而异,在字词的音、形、义上各有侧重点,不能平均用力,要走出正音、记形、释义这种单一的平面推移式的僵化模式。尝试以词义的感悟为核心,融字音、句段、体验、情境、课文内容于一体,让字词教学变成了一张纵横交错的立体网。这其中既有文字的理性解释,也伴有画面与情感的感性体验。这种立体感悟式的字词教学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地交流对新词的解读,也是为了广泛地调动学生学习字词的积极性,让字词教学落实在学生兴趣盎然的参与中。
三、字词教学各学段要求不同,教学方法也各异。
《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讲座,为低、中、高各学段语文老师的字词教学提供了好的教学方法,低段一、二年级更要注重字词的书写和读音的记忆方法;中段三、四年级要重视字词的理解和实际应用,会用词说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段更注重词意的理解,特别是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在文章中的意思并学会用词写话,为连句成段、成篇打下坚实的基础。听讲座的好处可以使老师了解每个学段的训练重点,即使他(她)只教低年级,从没教过高年级也有了系统的学习和认识,对自己的教学深度和难易度的把握大有益处。
四、注重字词积累,提升学生习作水平。
《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中讲到的语言积累很适合小学高年级的语文学习,从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到课外的成语、精彩语段,教师要教会学生积累的方法,讲清积累的意义,如何去运用,并教会学生在自己的写话、习作中实际应用,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值得去借鉴、使用。
字词教学本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重视字词教学的基础性作用,开掘字词教学的新天地,必须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寻求到更佳的落脚点,让字词教学成为融入阅读教学的一股“智慧的琼浆”,来滋养学生的阅读历程.
第五篇:浅谈《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策略》42
浅谈《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策略》
学习了《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策略》,深受启发。字词教学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对教师来说也是个难题。该怎么样才能有效的字词教学呢?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学习、实践。本人在学习中,也尝试着这样做:
一、找关健字词,结合生活
在教学中注意了在阅读中对字词句的深入理解。在低年级字词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字词句意思的方法,在阅读中理解、积累词语。要想积累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是基础,只有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才有利于积累和运用,而且能够运用才是真正做到了积累。如:我在教学“津津有味”中,我拿出一个桔子,请一位同学上来品尝,桔子很甜,学生吃得“津津有味”,从学生的表情中理解了“津津有味”。不仅注意了词的意思,还注意了它在句中的意思。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之后,反复的阅读加深对字词的理解。
二、结合字形、字义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许多形近字,如“爆、暴”““辩、辨、辫” “桃,跳 逃 挑”等。如“桃,跳 逃 挑”,它们有不同的偏旁,每个偏旁标明某种意思,概括出规则:“基本字标音,偏旁部首标义。”“桃”是植物,当然得有木字旁;“跳”要靠足来跳;“逃”就是走掉了,得有个走字旁;“挑”用手拿起来,就有个提手旁。又如:“辩、辨、辫”,几个“辩”字唯一的不同就在中间,“辩论”用语言来辩说,自然有个言字在中间,以此类推,有学生很快就能区分并掌握:“辫”发丝编辫子;有学生马上又说:“辨”字用“心”才能分清是非。所以,在学习汉字时能借形声字形、义之间已经形成的联系,建立形、音、义三者的统一进行有意识记,就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学生能很快的牢记、掌握并能区分开来。
三、结合课文特点,训练学生表达,加深理解。
如:在教学《慈母情深》一课里,“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我让同学读几遍,问:如果我把这句话倒过来“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换一下,你们觉得怎样?
学生说:表达不出母亲工作的劳累。第一句才能更加深切的感受到母亲的劳累,突出母爱的伟大,为下文打好铺垫。学生一下子明白了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所以,在教学时,如果我们抓住了文中最关键的词语,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语、句子想要表达的意思,学生就能很顺利地进行学习,达到预期目标。
正如杨凤娥老师所说,“由词到句,由句到段、到篇,层层深入,再深入浅出。由语言内容到表达形式,循环往复,这就是语文字词教学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