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继荣MPA“政治学原理”教学参考书目(5篇)

时间:2019-05-15 05:0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燕继荣MPA“政治学原理”教学参考书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燕继荣MPA“政治学原理”教学参考书目》。

第一篇:燕继荣MPA“政治学原理”教学参考书目

北大MPA课程“政治学原理”

MPA“政治学原理”教学参考书目

北大政府管理学院 燕继荣

2009年春季版

*** 1.基本阅读书目:

1.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商务印书馆1986年中文版 2.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1987年版 3.罗素:《权力论》东方1988年版 4.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大出版社1995年版 5.燕继荣著:《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俞可平编著:《西方政治分析新方法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陈振明主编《政治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专题参考书目:

Part 1.政治与政治研究

1.赵宝煦主编:〈政治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 2.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王惠岩:《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版

4.王邦佐、孙关宏、王沪宁、李惠康主编:《新政治学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李景鹏:《权力政治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6.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8.陈振明主编《政治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当代学术入门:政治学》(美)肯尼斯.米诺格著(D0/141)10.《政治学入门:哈佛大学政治学入门十二讲》(美)卡尔.佛莱德列布著(D0/114)11.《中国近百年政治史》李剑农著(370.1919/4085)12.“中国政治学百年历程”,赵宝煦,(D0,2000.3)13.“二十世纪西方政治学:形成、演变及最新趋势”(《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1)14.“北大百年与政治学的发展”,何子建,(D0,1999.5)15.“国际政治学科与国外最新研究情况”,李少军(D7,2000.5)16.“政治学的社会政治功能与20世纪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地位”,程汝竹,(D0,1999.6)17.《政治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370.1/0749.1)

Part 2.政治分析的概念与方法

1.《政治学的视野与方法》(美)艾萨克著(D0/76)2.《政治学研究方法举隅》(美)齐斯克著 沈明明译(D—3/1)

北大MPA课程“政治学原理”

3.《当代西方政治分析》王沪宁著(D0/59)4.《现代政治分析》(美)罗伯特.达尔著(C51/5:1:7(7))5.《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美)加里布埃尔.A.阿尔蒙德著(C51/5:1:6)6.“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市民信心的测度和分析”,沈明明,(《北大学报.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专刊》,1996)7.“关于政治学研究方法和范围的探讨”,俞怀宁,(D012,1995.2)8.“网络扩张对后发展国家政治生活的潜在影响”,李永刚(D0,2000.2)9.“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金太军(D0,1999.4)10.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Part 3.政治分析的价值基础

1. 《论法的精神》(上下册)孟德斯鸠著(D90/170)2. 《社会契约论》卢梭著(370.013/7059.2)3.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英文版)诺齐克著(D03/N879)4. 《正义论》罗尔斯著(B82—06/8.1)5. 《论自由》密尔著(D90/170)6. 《论民主》科恩著(D08/21)7. 《民主新论》萨托利著(D082/43)8. 《自由四论》柏林著(B561.59/11)9.

“私域、公域的分野,自由、权威的统一:论自由主义政治理论及其启示”,燕继荣,(D01,1994.3)10. “走向自由与权威的和谐:论自由主义政治理论之特点”,燕继荣,(D011,1994.5)11. “现代民主与中国民主观念的反思”,燕继荣,(D0.32,1996.2)

Part 4.政治分析的主要途径

 政治权力分析 1.《权力论》(英)罗素著(311.01/7599.3)2.《权力政治学》李景鹏著(D034.5/5)3.《论法的精神》(上下册)孟德斯鸠著(D90/170)4.《现代政治分析》罗伯特.达尔著

(C51/5:1:7(7))5.《政治与市场》林德布洛姆著(F0—03/6)6.《君主论》马基雅维里著(D033.2/1.1)7.《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张曙光著(F12/162)8.“论公共权力的道德制约”,张康之,(B8,2000.1)9.“权力之制约及转移”,吴育珊,(D0,2000.1)10.“政治权力与公共行政权力的比较分析”,王天华,(D011,1994.3)11.“论利益与政治之基本关系”,张江河,(D012,1994.4)12.“权力和政治权力的一般考察”,万斌,(D011,1995.2)

 政治合法性分析

1. 《合法性危机》 尤尔根·哈伯玛斯著 陈学明译(F039/16)

北大MPA课程“政治学原理”

2. 《合法性与政治》(法)让-马克·夸克著 佟心平, 王远飞译(D0/204)3. 《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性问题》哈贝马斯(XX(859782.1))

 政治结构、政治制度分析 1.《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戴卫.伊斯顿 2.《理想国》柏拉图著(B502.232/14)3.《政治学》亚里士多德著(370.1/0749.1)4.《利维坦》霍布斯著(D095.61/5)5.《政府论》(上下册)洛克著(373/7022.1(119406.2))6.《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A124/16.2)7.《国家的神话》(德)卡西尔著(D0/66)8.《国家与社会》(日)猪口孝著(D0/80)9.《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诺斯著(F119/8)10.《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时和兴著(D03/16)11.“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变及其启示”,冯绍君/雷天太,(D031,1993.5)12.“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唐士其,(D0,1997.1)13.“论我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焦文峰,(D4,1995.8)

14.“国家——社会关系:变迁与发展的政治动力之谜:政治学理论模式转换及其对中国政治学研究的意义”,吴清,(D011,1994.3)15.“国家范畴与现代西方政治学的变迁”,吴清,(D011,1994.5)16.“西方思想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唐士其,(D083,1994.1)17.《政党与政党制度------一种分析的框架》萨托利著

18.《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亨廷顿著(D0/79)19.《透视政党政治》李焕著(D05/8)

20.《中国政治发展与多党合作制度》萧超然著(D613/32)21.《比较宪法》王世杰 钱端升著(392/1044.8)

22.《联邦党人文集》 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D971.21/2)23.“世界政党思想史的学科体系”,鲍明,(C8,1997.4)24.“政党与政治”,王晓春/聂爱平,(D2,1997.4)25.“略论政党意识形态的功能”,田卫东(D4,1997.4)26. “政党政治与西方社会”施雪华,(D041,1994.4)

 政治行为分析

1.《公民文化》阿尔蒙德著(D08/28)

2.《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亨廷顿著(D0/79)3.《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亨廷顿著(C51/8:27)4.《政治参与》蒲岛郁夫(D0/74)

5.“当前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一个比较政治学分析”,程同顺,(D011,1995.1)6.“论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王国勇,(D011,1994.2)7.“政治参与概念之管见”,时和兴,(D011,1994.1)8.“政治冷漠论”,杨光斌,(D011,1995.3)9.《权力政治学》李景鹏著

(D034.5/5)10.《政治管理学概论》李景鹏著(D0/133a)

北大MPA课程“政治学原理”

11.《改革政府》戴维.奥斯本著(D771.22/11)12.《市场或政府》沃尔夫著(F110/3)13.“政治管理与反射性管理”,(俄)С·安德刘也夫著/宋嘉林译,(D011,1994.3)14.“浅论政府管理中的“寻租”活动”,王惠平/杨明德,(D031,1994.11)15.“腐败成因的政治学透析”,臧乃康,(D011,1994.12)

 政治决策分析 1.《当代中国政府过程》 朱光磊著(D62/113)2.《民主与公共决策研究》 赵成根(D0/173)

 政治文化分析

1.《公民文化》阿尔蒙德著(D08/28)2.《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丛日云著(D091/9)3.《政治文化:转型与整合》吕之礼著(D0—05/6)4.《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朱日耀著(K203—53/3)5.《中国政治与文化》金耀基著(D6/20)

6.《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政治文化研究引论》王卓君著(D0—05/4)7.《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林毓生著(G122/4)8.“政治文化民族性的几点思考”,徐大同,(D0,1999.1)9.“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特点浅析”,王岩镔,(D4,1999.11)10.“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主义评析”,黄楠森,(《保定师专学报》,2000.1)11.“阿尔蒙德政治文化观评析”,岳世洲,(D011,1994.9)

 政治国际分析

1. 《国际政治分析架构 》郝思悌(K.J.Holsti)原著 李伟成, 谭溯澄合译(D5/28)

2. 《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美)摩根索(Morgenthau,H.J.)著(美)汤普森(Thompson,K.W.)修订 徐 昕等译(D5/35)

3. 《没有政府的治理——世界政治中的秩序与变革》(美)詹姆斯 N·罗西瑙主编 张胜军, 刘小林等译(D035/127)

 政治发展分析

1.《现代化新论》罗荣渠著(F112/55)2.《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帕森斯著(C912/6)3.《现代化:抗拒与变迁》艾森斯塔德著(C910/64)4.《帝国的政治体系》艾森斯塔德著(D033.3/16)5.《政治人》李普塞特著(C919:D/1.2)6.《政治发展诸方面》派伊著

7.《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亨廷顿著(D0/79)8.《发展社会学》韦伯斯特著(K02/20)9.《中国的现代化》吉尔伯特.罗茨曼著(D609.9/9.1)10.“政治发展研究中的文化回归趋向辨析”,戴敏敏,(D0,2000.1)11.“政治发展进程中的国家能力及其限度分析”,孙明军,(D0,1999.5)12.“国外政治发展研究述评”,姚建宗(D0,2000,2)

北大MPA课程“政治学原理”

13.《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亨廷顿著(D0/79)14.《剑桥中国晚清史》费正清著(K249.53/1)15.《农民、政治与革命:

北大MPA课程“政治学原理”

11,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韦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政治条

12,格林斯坦,波尔斯比 :《 政治学手册精选》(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3,哈罗德.拉斯韦尔:《政治: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的?》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14,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 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5,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商务印书馆 1994年版

16,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7,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当代比较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8,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9,劳伦斯.迈耶等:〈比较政治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20,俞可平:《西方政治分析新方法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1,A.艾萨克:《政治学的范围与方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2,胡伟 唐贤兴:《论政治——中国发展的政治学思考》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3,罗纳德.H.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24,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25,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0版

26,贝蒂.H.齐斯克:《政治学研究方法举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7,邹永贤主编:《国家学说史》(上、下),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8,吴惕安、俞可平:《当代西方国家理论评析》,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9,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0,吴大英 沈蕴芳:《西方国家政府制度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31,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2,蒋劲松:《议会之母》,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33,蔡定剑、王晨光:《人民代表大会二十年发展与改革》,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

34,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5,曹沛霖主编:《政府与市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6,曹沛霖 徐宗士:《比较政府体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7,胡伟:《司法政治》,香港:三联书店1994年版

38,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北大MPA课程“政治学原理”

39,施雪华:《政府权能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版 40,臧志军:《政府政治》,香港:三联书店1994版

41,毛寿龙:《中国政府功能的经济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 42,胡宁生主编:《中国政府形象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43,R〃赖克:《国家的作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版

44,D〃奥斯本、T〃盖布勒:《改革政府: 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45,丹尼尔·耶金,约瑟夫·斯坦尼斯罗:《制高点—— 重建现代世界的政府与市场之争》,外文出版社2000年版

46,王邦佐 李惠康:《 西方政党制度社会生态分析》,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版

47,李景治:《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8,王长江:《世界政党比较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

49,王长江:《政党的危机——国外政党运行机制研究》,改革出版社1996年版

50,周淑真:《 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傅全铎 张先义 沈桂萍主编:《国外主要国家政党政治》,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

51,万福义 齐连池:《 政党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

52,李 青主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53,林尚立:《政党政治与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4,林尚立:《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55,萧超然、晓韦:《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6,冈泽宪夫:《政党》,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 57,十中丰:《利益集团》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58,英里〃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华夏出版社1987版 59,安东尼〃M〃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对政治实体的社会剖析》,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版

60,李寿祺:《利益集团与美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61,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版

62,曼瑟尔.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北大MPA课程“政治学原理”

63,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社会的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4,乔〃萨托利:《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65,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66,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三联书店1999年版

67,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68,科恩《论民主》 商务印书馆 1988年版

69,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70,徐宗勉 张亦工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1,李景鹏:《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纲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2,塞缪尔.亨廷顿:《

北大MPA课程“政治学原理”

90,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1,布尔拉茨《当代巨魔——资本主义政治社会学概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92,张明澍:《中国“政治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93,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公民文化》,华夏出版社1988年出版 94,徐大同、高建主编:《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95,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大连出版社1998年版

96,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7,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香港集贤社1985年出版 98,王子今:《权力的黑光——中国封建政治迷信批判》,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出版

99,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100,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 101,塞缪尔〃P〃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版

102,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版 103,西里尔〃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版

说明:这是早先时候编辑的书目,最近还有新的书目出版。

第二篇:政治学原理阅读书目

“政治学原理”阅读书目(仅供参考)

1.《共产党宣言》.2.《毛泽东选集》.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4.王邦佐,孙关宏,王沪宁,李惠康主编《新政治学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5.《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

6.《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7.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华夏出版社.8.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

9.燕继荣 著,《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10.陈振明主编,《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1.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2.梁守德,洪银娴,《国际政治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3.徐大同,《现代西方政治思想》

1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5.霍布斯,《利维坦》

16.洛克,《政府论》(下篇)

17.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18.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

19.罗伯特·A·达尔,《论民主》

20.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过程、政策与体系》

21.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

22.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

第三篇:政治学原理单元教学信息

《政治学原理》单元教学信息(4)

(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

第七章 国家机关

重点、难点解析

1.什么是国家机构?国家机构的形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国家机构是反映国家机关体系的总和,它包括全部中央和的方国家机关,是对全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总称。实际上是实现国家权力、执行国家智能、进行国家日常活动的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组织体系。它由各种不同的国家机关组成。这些机关各有自己的特定的功能和结构,并和其他机关形成一定的联系,共同组成一个实行国家统治的有机整体。主要包括:行政权力机关,或称立法机关;国家管理机关,或称国家行政机关;法院和检察机关,或称司法机关;武装力量,主要指军队和警察。马克思主义把国家机关看成是政治统治体系的核心,国家的本质和职能就是通过这架权力机器实现的。

国家机关是国家本质决定的,但是本质不同的国家,其国家机关的形式并不相同。造成国家机构形式不同的,有直接因素,也有其他一些非主要因素。所谓直接决定的因素有二:一是国家的职能;二是国家的统治形式。国家的职能主要决定着统治阶级设置什么样的国家机关。如:资产阶级国家,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由于国家的职能具有“共同事务管理委员会”的性质,因而国家的机关的设置并不庞大。帝国主义时期,国家职能明星强化,国家机构的形式也随之改变,国家机关不断加强和扩大。我国的国家机关设置也同样受国家职能的制约。建国初期,我国的对内对外职能主要是镇压剥削阶级的反抗和对付外来帝国主义的侵略,从国家机构的形式来看,特别侧重于专政机关的设置和健全。当国家职能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时,国家机构也增加了负责经济建设的国家机关,这些机关的地位也不断提高,国家职能对国家机关的设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家统治形式对国家机构也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它主要决定每个国家机关在整个国家机构中的地位。例如:君主制统治形式下,处于国家机构最高地位的是国家元首——君主;在资产阶级共和胡统治形式下,处于国家机构最高地位的通常是民选的议会,在实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我国,处于国家机构最高地位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此外,造成国家机构不同形式的,还有若干非主要因素,诸如国家疆域的大小、人口多少及分布状况,民族关系、历史传统以及物质文化发展水平等,也对国家机构的形式产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任何一种国家机构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直接受到国家职能和国家统治形式的制约,并随着国家职能和国家统治形式的变化而变化着。

2.社会主义国家和费奉主义国家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分别是什么? 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与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这是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阶级本质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国家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应该属于人民。因此国家机关的划分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体现人民的意志,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这是革命导师从无产阶级政权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最能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最能代表人民共同利益的原则。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之间、国家机关的上下级之间、国家机关内部之间的关系都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原则之上,即在充分听取群众、下级和地方的意见和要求的基础上,实行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的组织原则。这既不同于没有民主的官僚集中制,也不同于没有集中的无政府主义。它既有广泛的民主基础,又有高度的集中指导。它保证了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对国家机构的领导,保证了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实施。同时使社会主义的国家机构能够充分反映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成为统一、高效、权威的有机整体。国家机构内部各个机关之间,也形成一种既有明确分工,又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的良好关系。

资本主义国家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是分权制衡原则。即为了满足各个阶级的要求把体现在国家机构中的国家权力分开,分别由不同的机关来掌握。而且国家各个权力机关的相互关系是互相牵制,彼此均衡,以防止某一权力机关的专横。资产阶级的分权原则,在资产阶级掌握国家统治权力后,不再具有与其他阶级分权性质,而是为了适应资产阶级国家机构愈益庞大、复杂,而要求更明确分工的需要。这种明确分工对提高整个国家机构的效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有其积极作用的。从这个角度看,对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的建设也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在协调和缓和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和利益冲突,防止资产阶级共和制政体蜕变为独裁专制政体方面,对资产阶级本身是有其进步作用的。但是,分权原则绝不是保护整个社会利益的超阶级的原则,它掩盖了国家的本质,掩盖了国家机构是实现阶级统治权的工具的实质。这些权力机关都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它决不可能成为保护各阶级利益的超阶级的工具。其实质只能是实现资产阶级统治权的工具。

3.资本主义国家元首制与社会主义国家元首制的特点是什么? 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设立国家元首,但是两者的元首制是各有特点的。资本主义国家元首制多采用君主元首制和总统元首制。就君主元首制来说其特点有二:第一,国家元首是世袭的和终身的,如英国、瑞典、丹麦等。第二,国家元首根据君主权限的差别,又有实职元首和礼仪元首(或虚职元首)之分。就总统元首制来说,其特点有三:第一,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第二,国家元首多数有明确的任期,终身总统仅在少数国家存在;第三,总统元首制也有实职和虚职之分。总统兼行政首脑的为实职元首,总统不兼行政首脑的为虚职元首。除此之外,个别国家还采用集体元首制,如瑞士。

社会主义国家元首从属于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并且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元首制有个人元首制和集体元首制之分。个人元首制是指国家元首是单一的国家首脑,但他们必须对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集体元首制是指集体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我国就属于集体元首制,国家元首的职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家主席共同行使。

4.社会主义国家立法机关与资产阶级立法机关有哪些区别? 社会主义田家的立法机关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行使统治权的全权机关,它与资产阶级立法机关有许多不同。

首先,社会主义国家立法机关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拥有最高权力,它不受任何其他国家机关的牵制,更不允许其他国家机关与之相抗衡,而资产阶级立法机关是与行政、司法机关互相制衡的。

其次,社会主义国家立法机关较之资产阶级立法机关拥有更加广泛的权力,具体说来,它拥有三方面权力:一是立法权,社会主义国家立法机关不仅有制定、解释、修改、废止和补充普通法律的权力,而且还有制定和修改宪法以及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二是组织和监督其他最高国家机关的权力;第三,决定一切国家重大事务的权力。从上述三方面的权力来看,社会主义国家立法机关的权限要比资产阶级立法机关的权限广泛得多。

最后,社会主义国家立法机关同资产阶级立法机关的区别还表现在,前者设置了常设机构,如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就是立法机关的常设机构,它在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行使最高权力机关所赋予的广泛职权。常设机构设立可以更加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立法机关的作用。

5.资产阶级司法独立的含义是什么?资产阶级为什么要奉行司法独立的原则? 资产阶级分权原则确立以来,资产阶级的司法机关逐渐脱离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形成为独立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司法机关一般指法院,但在有的国家也包括检察院。资产阶级司法机关奉行司法独立的原则,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司法机关自成系统,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其审判活动只服从法律,不受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或其他任何干涉。行政机关所辖司法部只拥有司法行政权,不得行使或干涉司法审判权。

第二,是每个法院的审判活动不受其他法院的干涉,即使上级法院也无权在下级法院正在进行具体审判时就施加干涉,如下级法院审理有误,上级法院也只能在其作出判决之后,依法定程序变更其判决。

第三,法官审判独立,即法官在审理案件中,不受各方面包括检察官起诉的影响,而独立行使审判权。法官须遵循“自由心证”和“无罪推定”的原则办。即法官要凭其良心行使职权,在没有获取充分证据之前,应从无罪方面考虑,只有在获取充分确凿的证据之后,才能作出有罪的判决。

司法独立原则是资产阶级分权原则在司法机关的具体化。本着这一原则,非司法机关,非按司法程序不得对任何人加以逮捕和审讯。因此贯彻司法独立原则可以防止君主对司法机关的控制,或者对司法活动的干涉。其目的在于保障公民尤其是资产阶级的人身自由和私有财产的安全。如不实行司法独立,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法官便有可能成为立法者,法官也就拥有了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和财产施行专断的权力。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也不妥,那将使法官成为行政统治者,他将拥有对公民实行压迫的专横的权力。因此,资产阶级奉行的司法独立的原则,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前,有利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君主对司法机关的控制和对司法活动的干涉。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这一原则对维护公民特别是资产阶级的人身自由和私有财产的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因而资产阶级的司法独立的原则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当然,这一原则也有其明显的阶级局限性,它掩盖了资产阶级国家法院和法官的阶级本质,对劳动人民具有一定的欺骗性。

6.简述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各国家机关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立法机关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行使统治权的全权机关,它一般设有常设委员会。社会主义国家立法机关在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处于国家最高权力的地位,它负有组织和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责任,而不受任何其他国家机关的牵制或制约,其他国家机关都必须对它负责,它只对人民负责。

社会主义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即中央人民政府,也叫管理机关,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它由量高权力机关产生并从属于最高权力机关。它的职权是执行最高权力机关的意志,并对最高权力机关负责。是直接实现和执行社会主义国家职能的工具,同时也具有组织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职能,其地位在整个国家机构体系中十分重要。

社会主义国家司法机关是指依照法律规定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与法律监督权的机关。两者均由国家权力机关选举产生,并对其负责和报告工作。是整个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国家职能的重要工具。

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建立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基础上,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各国家机关之间是一种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密切合作的关系。

第八章 政 党

重点、难点解析

1.什么是政党?政党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这是这一章最基础的内容,学习和掌握这个问题能够更深刻地认识政党的本质、特征和作用。

政党是阶级组织,它代表一定阶级、阶层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组成,有共同的政治主张(理论和纲领),采取共同的行动,是为夺取和巩固政权而联合起来的有组织有纪律的政治组织。政党,作为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不是与国家同时产生的,它是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物。其原因如下:

第一,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为社会提供了先进的交通工具及通讯和宣传等手段,使其内部联系日益密切,使其阶级意识得以加强,从而为政党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社会阶级基础。

第二,资产阶级在与封建专制的斗争过程中,极力推行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从而为政党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政治条件,政党制度与议会民主制度,选举制度共同构成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三大支柱。政党既是选举的组织者,又是议会的组成者。

第三,近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社会科学和政治思想的发展为政党的产生创造了思想文化条件,为少数人提出政治主张,建立政党奠定了理论基础。

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除上述必备条件外,主要是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产物。首先,无产阶级在支持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中,尤其是后来的实践逐渐认识到了自己被压迫、被统治的经济、政治地位,开始组织斗争团体,使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有了阶级基础。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总之,政党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当代政党主要是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两种类型。它们都是适应阶级斗争的需要,为了代表、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根本利益而存在和发展的。

2.政党的特征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所谓政党特征,就是政党区别于其它政治组织的基本标志和基本要素。政党的主要特征有:

第一,政党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它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阶级斗争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的产物。它仅仅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相联系。并随着阶级、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第二,政党是阶级中一部分人组成的政治组织。组成政党的成员是本阶级中最有觉悟、最积极的分子,他们能够代表整个阶级的利益,统一整个阶级的意志,是本阶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政党是一个阶级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的最高代表。

第三,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政党的纪律严格与否是检验政党有无战斗力的重要标志。

第四,政党要有一定的政治纲领。政治纲领决定一个政党的政治目标,而政党间的差异也主要表现在政治纲领的不同。这是由政党所代表的阶级特点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中不同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

第五,政党和政权密不可分。政党只有掌握了国家政权才能实现其政治纲领。政党作为政治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的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它把掌握政权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

政党的这五个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正是具备了这五个特征,政党才能和其他社会政治组织相区别。

政党是阶级组织,同阶级关系密不可分。研究政党的作用时,必须同阶级关系联系起来,必须用阶级观点分析政党的作用。阶级性是政党最本质的属性,它直接决定着政党作用的方向。在研究政党作用时,就着重研究政党同它本阶级群众的关系和代表本阶级利益所进行的主要活动。

第一,争取群众和教育群众。任何政党都是由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活跃分子组成的,都是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代表。因此,政党的首要作用就是争取本阶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包括争取更多的同盟者。群众是政党的基础,一个政党拥有群众的多少,是这个政党大小、强弱的重要标志。性质不同的政党,争取群众的目的是不同的。资产阶级政党争取群众的目的在于争取选票和对它的政治纲领与政策的支持。无产阶级政党是为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它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它可以和必然得到广大劳动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最危险的莫过于脱离群众。

为了争取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政党还要对群众进行宣传和教育。各阶级政党的宣传都是有其政治目的的。资产阶级政党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本阶级的统治;无产阶级政党在掌握政权以后,是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信任、和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焕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机参加国家管理,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利。

第二,集中阶级意志。政治统治是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所进行的统治。政党是争取和实现政治统治的工具。其作用之一就是最大限度地集中它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意志。即政党把本阶级内部分歧的意志统一起来,形成集中的阶级意志,其目的是维护和实现本阶级的根本利益。

在资产阶级国家,资产阶级政党的竞选实际上就是一种统一阶级意志的活动。一个政党能在多大程度上集中整个资产阶级的意志,要靠竞选来验证。获胜的政党就可以通过执掌政权,制定强制性政策把整个资产阶级的意志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

社会主义国家仍存在人民内部矛盾,为了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无产阶级对国家的领导,就需要把人民的意志集中起来。无产阶级政党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的根本利益,在集中人民意志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就是集中人民意志的过程。

第三,掌握政权,行使国家权力。一方面政党本身是一定阶级为取得和巩固本阶级的政治统治而建立的;另一方面政党要把集中起来的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就必须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制定政策的形式才能形成。所以政党的目的就是要掌握政权,行使国家权力。

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掌握政权的方式,一是操纵国会,通过选举在议会中获多数席位,将本党的政纲通过议会制定为法律交由政府执行;二是以本党的成员出任政府官吏,组织政府。

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居于领导地位,除了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来指导国家机构的工作外,还为国家机构培养、考察和选拔干部,并输送到国家政府部门,以便更好地实理党的纲领和目标。

3,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区别有哪些?为什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有着根本性质的区别。

第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一部分,它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服务。各资产阶级政党在承认和维护私有制这一点上,其立场是共同的。而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建立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是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的。

第二,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资产阶级的政党实质上从来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为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服务的。而在我国,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代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代表它们各自所联系的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反映了人民的利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三,政党的只能不同。在资产阶级国家,资产阶级政党实际只能是集中资产阶级的整体意志,制订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纲领,一旦竞选成功则通过立法、行政和司法手段满足资产阶级的意愿,协调资产阶级内部的权力和利益分配关系,缓和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以实现资产阶级统治。在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联合各民主党派,集中全国人民的意志,制订路线、方针和政策,并通过法律手段将其转化为各级政府和全体人民的行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共产党是指正党,通过政治纲领、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起核心作用;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第四,政党之间的关系不同。资产阶级政党制度是资产阶级各派政治力量相互争夺又相互妥协的产物。一旦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发生冲突,资产阶级的多党联合的政府就会垮台。在中国,各党之间是以共产党为领导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合作关系。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根本利益一致,有共同的理想。其联合是长期的,巩固的。

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由我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它反映和代表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完全适应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坚持这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障。中国绝不能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的多党制。多党制的固有规律是党派林立、竞争激烈、社会动荡,政局不稳。主张在中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实质就是要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使人民的政权丧失,社会主义制度被颠覆,国家分裂,人民遭殃。这是中国人民决不会允许的。

4.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及其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一个创造。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特别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不可动摇的政治基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根本前提,是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在要求。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并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这种领导是靠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民主协商来实现的。

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活动准则。共产党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通过法律程序把自己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各民主党派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

第三,“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在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共事中,共产党既要对民主党派实行监督,又要接受民主党派的监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关系不仅要长期存在下去,而且彼此之间要肝胆相照,赤诚相待,一道经受考验,共同承担国家和民族盛衰兴亡的历史责任。

第四,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恰当地反映了人民当中各部分人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具体利益的差别性的统一。

第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重要场所。在我国,县以上各级地方都设有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是各级人民政协基本组成部分,各民主党派可以通过人民政协就国家大致方针、地方重要事务、人民生活等重大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对共产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提出批评,还可以发挥它们对宪法、法律和法令实施状况的监督作用共产党则可以通过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沟通思想,进行民主协商,加强对它们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优点和特点。坚持、完善这一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坚持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为了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必须建立和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程序。因此,共产党需要经常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呼声,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批评和建议,对决策进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吸收民主党派成员参加政权机关,参加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能使各民主党派所联系的那些阶层和群众更多地被吸收到国家政治生活中来,积极参政议政,及时反映各方面的意见、要求、批评和建议。这就会进一步加强共产党与广大群众的联系,保证其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从而有利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社会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我国的各民主党派及其所联系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一般都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专家、学者。这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同时他们又有广泛的社会联系,切实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就可以把民主党派所联系的各方面社会力量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第三,有利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各民主党派成员中有一部分原国民党军政人员和其他爱国人士,他们同台湾同胞,特别是同台湾当局的一些军政要员有各种各样的社会联系和历史联系。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通过他们更好地宣传祖国大陆各方面的伟大成就,开展各种经济和科学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大陆和台湾之间的了解,促进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完成。

第九章 领导与决策

重点、难点解析

1.什么是政治领导?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政治领导活动是权力、责任和服务的有机统一? 政治领导,广义上,泛指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活动或行为,即隶属于一定阶级的领导者通过政治统治体系的影响力和强制力引导社会各阶级、阶层、集团和个人,达成政治与社会目标的活动,包括政党领导活动、国家领导活动、政治团体领导活动、社会群体的具有政治性的活动等等。狭义上,特指执政党的政治领导。执政党领导包含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三个方面的内容。政治领导居于首位。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消灭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在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人民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领导者与被领者的关系是人民内部关系,领导活动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领导活动是平等互助的社会成员之间一种必要的劳动分工。政治领导活动是权力、责任、服务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首先,社会主义政治领导活动是运用、行使权力的过程,这种权力是领导者实施领导、履行职务的法定职权,具有决策、控制、指挥等方面的支配性。但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领导者的权力是人民通过一定组织程序和法律程序赋予的,因此,领导者只有向人民尽职尽责的义务。而不允许重用职权谋取私利。

其次,社会主义政治领导是一种履行责任的过程,各级领导人的职权范围有大小,但他们都要向人民负责,尽自己承担的相应的义务。

最后,社会主义政治领导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过程。领导者掌权、用权,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全心全义为人民服务是他们必须遵循和为之奋斗的唯一宗旨,是其领导行为的最基本准则。

2.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与决策活动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与决策活动有什么本质区别? 第一,从领导与决策活动的性质和特征来看: 资产阶级的领导与决策活动,是形成与实现资产阶级整体意志的活动,其政治领导直接体现资产阶级领导集团对本阶级和全社会的全面控制,其政治决策则表现为资产阶级内部各利益集团及各种社会势力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相互妥协的结果。它的根本目标和基本要求,是由资产阶级一个阶级实行对全社会的全面统治,因而其领导权、决策权是不容其他阶级分享的。

资产阶级领导与决策活动是资本主义民主型的现代领导与决策。其特征是:(1)在资产阶级内部实行民主的原则,表现为重大决策实行所谓“多数决”;(2)适应现代化社会化大生产和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加强“国家干预”的要求,实行科学决策的方法和手段,并遵循决策科学的程序;(3)领导与决策活动的法制化是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法制统治的具体体现。

社会主义从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发展的这种过渡性决定了社会主义的领导与决策是一个具有阶段性地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领导和决策的主体力量。工人阶级对其他社会阶级、阶层、团体和组织的领导,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是合理社会分工、团结合作的关系,领导者(或领导集团)的全部活动是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密相联系的。党和国家的活动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与决策在本质上是“服务”,是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的体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通过共产党、人民代表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实现政治领导政治决策,领导与决策集中地代表和实现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体现人民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的“人民管理”,实现民主集中制的集体领导、集体决策制,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因而它是社会主义民主型的现代领导与决策。社会主义领导与决策活动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各级领导者的权力、责任、服务的统一性和广大人民群众以各种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参与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领导与决策活动。

第二,从领导与决策活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看:

资本主义国家领导与决策的主体,在实行总统共和制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总统;在实行议会共和制的国家,主要在议会和政府及其首脑。政党在大选期间和平时通过议会影响决策。其领导和决策活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重要作用。概述如下:

一是为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制订总的发展方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完善,包括解脱经济与政治危机,提供重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种种危机带来的“问题症结”;

二是为其在某一时期面临的重大内政、外交问题,制订具体的战略、策略,从而发挥其国家干预的职能,在内部,延续资本主义的生命力,在外部,维护其所谓“国家利益”;

三是为其在某一时期面临的种种重大社会问题,提出对策,从而调整国内的社会矛盾,缓和阶级的或种族的冲突,并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维护或保持政局的稳定;在国际社会,适应其国家对外职能的总体需要和特定需要,制订国际战问题的“影响力”,调整其面对的国际关系,维护其国际地位,也尽一定的国际义务。

二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科技的高速发展,领导与决策的问题日益错综复杂,增加了智囊机构;建立了综合集团决策体制;建立了灵活应变的立法机智及一整套的决策程序和反馈信息系统;政府投资加强情报研究、领导科学和政策科学的研究等等。其中的现代化、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的因素可供社会主义国家吸收和学习,为我所用。

社会主义的政治领导、政治决策的性质、规模、范围及其科学化民主化的程度,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居于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层次。共产党的总政治领导、总政治决策居于统筹全局的地位,通过国家政权机构加以法制化并组织实施。社会主义领导与决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总体和全局上看,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方向,现实的领导和决策,都代表着共产主义运动的未来,遵循社会发展的总规律,保证国家政权性质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偏离正确的轨道。二是制订阶段性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确定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教育科技体制等方面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具体内容,为国家活动确定总方向,中心任务和基本任务,以及基本活动原则、形式和方式。

三是制订长期的、中期的、近期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站战略、规划、计划和实施方案,以促进和保证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增强,并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四是制订和实施对外活动方针、原则和政策,发展国际经济、政治、贸易、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合作,提高国际地位和参与处理国家事务的能力并履行社会主义国家应尽的国际责任、国际义务,为和平、发展、人类进步作出一个主权国家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总结和积累了丰富的领导与决策活动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决策思维与决策理论,并逐步完善,采取各种措施,从各方面促进着领导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和现代化。

3.为什么经验领导方式必须上升为科学领导方式? 经验领导方式是与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在政治上通常与专制主义的政治体制相联系,它凭领导者个人的经验、智慧、才能和吸取历史经验作为领导活动的基本依据:有时领导者的性格和情绪是领导行为取向的决定性因素;有时又迷信权威人物。这些思想认识上的特点是落后于社会实践的,守旧,向后看的,集中表现为领导者同领导集团(集体)、下属、广大民众的三脱离。这种方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化大生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现代化的需要。必将被科学领导方式所代替。

社会化大生产的复杂、多变、开放性,对领导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首先,当代世界处在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新形式下,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和平与发展的共同主题,也面临着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许多共性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从世界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去选择对策。靠个别领导者的经验或头脑发热是绝对不行的。其次,现代社会生活日益纷繁复杂,它不仅为人们提供机会,也向人们提出挑战;它不仅要求社会生活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而且要求安定与稳步地健康发展。经验领导方式是无法应付日益纷繁的现代社会生活的,只有科学领导方式才能顺应变化发展的现代化大趋势。最后,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是信息和思维发展多变,节奏加快。自然科学、技术、社会科学不断更新,学科分化与综合,思维与思维科学的发展,使人目不暇接。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也在不断缩短,这就特别要求政治领导,审时度势,抓住时机。这是经验领导方式根本达不到的,只有经验领导方式上升为科学领导方式,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4.政治决策及其特征是什么? 政治决策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它总要服务于特定的统治阶级,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它是一国中执政党和国家决策机构为实现国家总任务和根本利益以及特定目标而作出的全局性的重大决定及其实施过程。政治决策的主体是执政党和国家机关,执政党的政治领导处政治决策的核心和统筹地位,政治决策的主要内容是为实现国家总任务和根本利益、特定目标而作出的全局性重大决定,政治决策过程包括作出决定和付诸实施的全过程。

政治决策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的决策不同,有它自己独具的五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特征: 第一、政治决策的主体是执政党的领导机关和国家机关,以及与其相联系的个人决策者、决策参与人。一般形成较为稳定的决策体制,政治领导人的决策思想、建议、通常经过领导集体的共同认定,成为基本国策。

第二,政治决策的目的和内容是为解决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的重大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而做出的政治抉择,其最高目标是为了形成和实现国家意志,确定举国一致的一定时期的战略方针和实施步骤。

第三,政治决策的作用范围是作出有关国家、民族、社会整体利益、全局利益的重大决定,无论其正确或错误,都牵动和影响国家、民族、社会的命运,乃至执政党、国家政权自身的生死存亡、荣辱兴衰。

第四,政治决策的依据是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指导性理论、政治原则和基本政治、法律规范,因此,政治决策具有明确的阶级意向性和政治法律规范性,以及对全体社会成员行为的导向性与制约性。

第五,政治决策的实施,主要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因而带有普遍的强制的不容争议的性质;同时,也通过党和国家、人民团体、社会团体及舆论工具的宣传教育,广泛地进行政治动员。

5.我国政治决策有哪些体系?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我国的政治决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人民民主即人民当家作主,以人民根本利益和群众广泛参与基础;由代表人民利益的执政党体系、国家权力机关决策体系、国家行政决策体系行使决策权。由于它们在权力性质、地位、职能、决策范围和方式、决策效力等方面有区别,政治决策是多层次的,各决策体系在每个决策层次上都各自具有不同的职能、不同形式的决策中心;同一层次上各个决策体系的决策中心是统一指导下的分工与协调的关系。低层次的决策中心必须服从于高层次的决策中心,各个决策中心都要服从于它所隶属的那个体系的最高决策中心。各个决策体系决策活动的最高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但是,在体现人民意志、决定大政方针、实行民主集中制这三点上,它们是相同的、一致的。

执政党决策的特点是:(1)总体性。执政党的总政治决策,总揽社会矛盾,统筹国家大计,表现为政治纲领、基本路线、指导方针、基本政策,通过政党协商、人民政治协商吸收决策参与,对其他决策体系有综合指导意义;(2)适应性和及时性。执政党针对形势发展和社会发展乃至国际环境变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无先例可援引,无制度、无法令可遵循的情况下,适时做出新的决策;(3)根本性。执政党的决策指引国家的社会生活的总方向,解决对国家和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重大的关键性问题,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历史前进的方向。

国家权力决策的特点是:(1)权威性。作为国家决策,具有最高权威性,对全社会具有普遍制约力;(2)强制性。权力决策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3)根本性。权力决策的内容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决策,是制订或修改宪法、法律、决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关系国家前途命运;(4)民主性。决策主体是人民及其行使权力的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并有健全的民主程序和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渠道的广泛参与。

行政决策的特点是:(1)执行性。政府通过政策、计划、决议、规则、条例、办法等,采取行政措施和各种手段来执行;(2)高效性。各级政府遵循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政企分开,精简、统一、效能等原则,把决策事项加以落实,取得实效;(3)社会公共性。行政决策内容广泛,涉及一切社会公共事务的具体筹划和安排,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完成行政决策提出的各项任务和具体指标,使全社会成员受益;(4)专业性。行政决策的内容广泛,涉及各个行业、各类专业,需要广泛运用各种各样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以及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此外,行政决策具有行政法制性,和宪法、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强制性。

6.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政治决策的基本原则是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在我国,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第一,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人民群众广泛的参与制,即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认真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吸收群众参与决策,以人民利益为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和研究咨询机构的作用,把科学论证与民主协商、民主监督结合起来。同时,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要认真学习决策科学、领导科学,并运用现代科学决策技术和手段。

第三,建立一套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制度,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保证决策的稳定性连续性,不受个别领导个人意志和注意力转移的影响,提高他们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能力,开发和增强他们的参与决策的能力。

第四,切实发挥企事业职工代表大会、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通过基层民主建设,发挥城乡人民群众参与和执行决策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能力,开发和增强他们的参与决策的能力。

第五,建立和健全决策监督机制,强化法律监督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的职能,重视传播媒介的舆论监督,不断完善群众监督制度,使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和畅通无阻的执行,并及时纠正决策执行中的偏差。

第四篇:政治学原理网上教学活动计划

《政治学原理》网上教学活动计划

孙亚杰

一、活动时间:

(一)2011年10月16、17。

(二)2011年10月19、20。

二、活动主题:

(一)网上答疑

(二)期末考试知识点与复习

三、活动形式:

网上问答、讨论或文本

四、活动类型:

网上答疑互动

五、活动目的:

1、通过案例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推动学生与教师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进行交流,互动;

3、通过在线答疑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发挥网络的助学作用;

4、运用网上互动平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六、活动内容:

(一)本次活动讨论的问题有:《政治学原理》这门课程的应试内容是否有案例分析,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请问政治与经济有何关系?政治在概念上如何界定?这门课考试的题型有哪些?重点难点各是什么?作为学生,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将政治学原理应用于实践中,应注重哪些问题的把握?政治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具体有什么作用?这门课重点是哪几章?针对以上问题做了明确解答。

(二)这次教学活动主要是讲形成性考核的有关情况和期末考试的形式、题型、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以及其他一些与期末复习有关的内容。具体方法:

1、抓住重点。复习时一定要抓住重点,首先掌握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即《考核说明》中要求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再及其它,以点带面。

2、全面复习。抓住重点并不等于只复习重点,而是要在抓住重点的基础上,全面复习,全面掌握教学内容。如果只掌握重点不及其余,重点就很容易成为相互之间失去逻辑联系的孤立的点,这样也很难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3、联系实际。要把所学的知识与国内外的实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有利于答好论述和案例分析题。

4、交流互动。在复习过程中要通过各种途径与老师、同学加强交流,通过互动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掌握。

5、结合复习,提高答题能力。期末试题的参考答案依据文字教材所述制定。在答题时应以文字教材为准,但并不要求与教材的文句完全一致,只要意思相同即可。复习时一定要结合对教学内容的复习,提高答题能力。具体的说就是多做练习题,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提高归纳、概括、分析、综合以及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在考试时一定要注意根据不同题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答题。

6、掌握记忆方法。考试之前必须认真复习,复习备考离不开记忆。但离不开记忆并不等于要死记硬背,记忆要有方法。上次视频课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记忆方法,这次再补充介绍一些。1)、目录记忆法。2)、边读边记法。3)、连环记忆法。

4)、由易到难记忆法。5)、由缓渐速记忆法。6)、适当速度记忆法。7)、限定时间记忆法。8)、分段记忆法。9)、变换内容记忆法。

第五篇:政治学原理 教学与辅导3

《政治学原理》教学辅导(3)

第五章 政党与社团

一、国家与社会:政府与非政府

从广义而言,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这些组织和团体包括政党组织、家庭组织、宗教团体、工会、商会、学会、学校团体、社区和村社组织、各种娱乐组织和俱乐部、各种联合会和互助协会等等。市民社会是在国家权力体系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以其“独立性”和“制度化”为特点;它按照不同的组织方式和行为规范将单个的个人组织在不同的“次级社会共同体”中,使人们成为有组织的“市民”,而不是随意聚集一处的“群众”。因而,市民社会是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其发育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组织化、制度化的基本标志。

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化的意义:

1.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多元民主”的社会载体:现代民主是一种“多元民主”,这种多元的民主以社会权力的多中心和组织的多元化为特征。而一个多元的市民社会按照不同的职业、利益要求、生活志趣、宗教信仰、性别和年龄、生活地域等特点将社会成员纳入不同的职业团体、利益集团、娱乐组织、宗教团体、同性或同辈集团、社区组织等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之中,并使这些组织纵横交错,形成一种广泛而密集的社会网络,处于这个网络之上的每一个社会组织由于具有利益聚集和表达的功能,正好成为民主政治多中心、多层级的社会载体。

2.健康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缓冲地带:专制极权政治构建于“一袋马铃薯”(马克思语)式的社会基础之上,在这种社会中,社会成员往往作为个体而不是作为一个组织化的社会来直面国家权威。在强大的国家权威面前,孤立的个体总是显得卑微、渺小和无力抗争,这一方面使国家权威可以无所顾忌和不受约制地无限膨胀,从而逾越它应有的界限,侵夺人们的个人自由;另一方面,当人们对国家权威的扩张忍耐到最大限度时,便很容易借助某一突发性事件“振臂一呼”而采取革命化的举动。市民社会作为介于国家与个人之间的中间结构,在二者之间隔开了一条广阔的缓冲地带。一方面,它把人们组织在各种纵横交错的社会结构中,使社会成员摆脱了“孤立无援”的境地,避免了作为个体来直面国家权威的压力,从而为抵抗强权政治、保护个人自由筑起了一道屏障;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制度化的途径,它在将社会成员对国家权力的诉求合理化的同时,为不同社会集团利益的凝聚和表达疏通了渠道,避免了将任何冲突都归宗于政治冲突的可能性,从而约简了社会矛盾,缓和了国家层面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

3.自治社会是民主力量生成发展的良好基地: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认为,没有自治组织的存在,就不可能

实现国家层面上的民主。自发而自立的社会组织和团体是产生和传播新思想新知识、孕育新的价值观念、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规则的基本途径;它不仅可以通过不同的社会化方式将社会成员规制于民主的价值和信念之下,而且还可以培养和训练能够承担正式的民主政治之角色的新的政治领袖。所以,由自发而自立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的市民社会,适合于成为首先是“小范围的民主”而后为“大范围的民主”的实施基地。

4.多重组织的社会是民主发展的平衡砝码:民主的健康发展总是在不同的社会力量和利益阶层之间不断协调和妥协的过程中展开的。任何一种占绝对优势的社会力量和利益集团都有可能将民主引入一条无所限制的发展歧途。多元的市民社会作为多重社会利益和社会力量的组织形式,通过自动而有组织的分化与整合,可以为民主的健康发展提供自动平衡的砝码。近几十年民主发展的历史表明,尽管不是任何一种市民社会的组织和团体都是以民主为价值取向的(有的可能还正好相反),但是,社会多元化对于民主的渐进而平稳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政党及其历史演变

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

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2.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

3.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

4.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

三、政党的类型

1.核心会议型政党:以领导成员会议和活动为核心,组织松散,政党活动围绕选举而展开。欧美保守党、自由党、民主党、共和党等都属于此类政党。

2.支部型政党:根据地域建立自上而下的支部化组织,广泛招募成员,实行相对集中的职业化领导,议会党团在议会具有中高度的纪律性。1914年以前欧洲社会主义政党是其典型代表。

3.单位化政党:成员被组织在小的单位中,横向沟通少,禁止内部派别活动,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这种类型政党的典型。

4.准军事性(民兵性)政党:高度纪律性,职业军事化组织结构。纳粹政党属于此种类型。

四、政党的基本功能

1.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政党是其成员和选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表者。在整个政治体系结构中,政党是一种利益聚集的机构,也是联系统治者(政府)和被统治者(民众)的桥梁。政党是一个双向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表达渠道。它通过综合、选择和简化等方式,把社会成员的个别需求转化为易于操控的集体性建议和方案。另一方面,它通过自己的组织渠道和对大众的影响力,将自己作为政府执政党的政策和方针传导给社会。

2.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政党是招募精英和培养政治骨干的重要途径。它提供了准备、选择和培养国家各级领导人的重要机制。它像是政府的门卫,控制着个人进入政府的程序。它选拔政治精英,通过多种方式培养组织精英的实际政治能力。在许多情况下,政党为政治家提供了培训的场所,为他们提供从事政治活动所必需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职业结构。

3.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政党是形成、教育和影响民意的媒介,是政治教育和实现社会化的机构。政党以其意识形态、理论纲领和方针政策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此外,政党通过自己的政策主张和竞选纲领,动员民众。在当代社会,它更是成员或选民的情感依托物。由于政党一贯致力于影响其支持者的思想和行为,因而支持者支持其政党而甚至不关心某个具体政策和候选人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政党变成了人们记忆和情感寄托的实体。

4.组织政府的手段:政党协助形成政府,并为政府提供稳定基础。它为政府的两大重要机关(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创造了合作的基础和机制。在没有赢得政权的时候,政党通过制定自己的政纲、方针、政策和策略,动员党员和群众影响政府政策,监督政府行使权力。在获得政权以后,政党以执政党的身份,组织政府,直接参与国家政策执行过程,支配和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和实际过程。

五、政党制度及政党政治

政党制度,就是指由国家法律所确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所形成的关于政党的地位和作用、政党之间相互关系、政党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则或规定。

1.一党制:一党制是指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政党单独掌握,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竞争性政党存在的制度。实行一党制的国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极权主义国家,另一种是民族主义国家。

2.两党制:两党制是由两个主要政党占据统治地位并互相竞取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两党制的主要特点是:

(1)在政治体系中,尽管也有着一些小党存在,但是,只有两个主要的政党真正拥有选举和立法的有效实力,具有赢得政府权力的现实可能性。

(2)以选举为基础,两党中赢得选举的政党(多数党)一般可以单独执政,而另一个在选举中失败的政党(少数党)则成为反对党。

政府权力在两党之间轮流交替,二者都可以通过选举上台,一方执政,另一方就成为在野政府。

3.一党居优制:一党居优制是在多党竞争局面下一党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政党制度。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日本

被认为是一党居优制的典型。一党居优制下居于统治地位的政党内部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派别分化。政府权力实际上在这些不同派别之间进行分配。一党居优制被认为是一种不很健康的体制。一党长期执政往往与政治的腐败相联系。

4.多党制:多党制是指两个以上竞争性政党并立角逐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多党制的存在降低了一党执政的可能性,增加了联合执政的机会。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多党制,发达国家有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冰岛、丹麦、挪威、西班牙、葡萄牙、瑞典、瑞士等;发展中国家主要有土耳其、印度、菲律宾、泰国、巴西、智利、阿根廷、巴拿马、厄瓜多尔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当代中国政党政治的核心,它的主要特点如下:

(1)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还存在着其他8个政党,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这些政党都是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的合法政党和积极力量。

(2)中国共产党享有公认的领导地位,是执政党,而其他政党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对国家实行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而且对各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其参政议政的基本内容包括: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参加国家政权。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机构、途径和方式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人士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座谈会,各民主党派人士出任政府领导职务等。

六、政治社团及其特点

政治社团组织就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可能包括各种形式的行业协会、商会、工会、俱乐部、兴趣爱好者协会、利益集团等等。

政治社团的特征:

1.政治社团是利益和目标较为单一具体的政治组织

2.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

3.政治社团是旨在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政治组织

4.政治社团是群众性政治组织

七、社团组织的类型

1.社区性团体

2.制度性团体

3.协会性团体

压力集团又称为利益集团,它是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八、政治社团的作用及其方式

1.社团的功能与作用

政治社团作为政治性的利益集团,在政治生活中具有象征性功能、意识形态的功能、提供情报的功能、工具性功能、经济性功能以及政治社会化功能。

(1)政治社团的象征性功能又被称为表示性功能。政治社团可以为其成员提供种种象征性或表示性的权益。

(2)政治社团的意识形态功能是指政治社团能够反映和形成其成员共同的政治信念和信仰。政治社团的意识形态功既为维护成员利益提供了理论根据,也为发展和聚集成员,形成共同行动提供了条件。

(3)政治社团提供信息的功能是指政治社团为其成员、行政官员,议员或人民代表以及广大公众提供有关行业、本社团成员以及其他具体问题的信息或资料。政治社团能否有效动员本社团成员和普通民众,能否说服议员或政府官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提供情报的数量和质量。政治社团提供信息的功能在我国共青团、妇联、工会的作用中发挥得最为突出。中国共青团、工会、妇联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上传下达,一方面把本社团成员的想法和利益要求上传给党和国家机关,另一方面又把党和国家机关的政策意图传达给本社团成员。

(4)政治社团的工具性功能是指政治社团被其成员用来完成某一具体目标。

(5)政治社团的经济性功能是指社团在帮助成员实现经济利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政治社团的活动与经济利益紧密相关。

(6)政治社团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可以使其成员通过社团活动学习和获得政治文化和政治技能。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媒介和场所。一方面,其成员通过参加政治社团的活动和社会政治生活,了解政治生活的规则和技能;另一方面,政治社团也以特定的政治价值和政治规范影响其成员。

2.社团发挥作用的途径

(1)政府官僚体系

(2)立法机关

(3)法院

(4)政党和议会党团

(5)大众传媒

(6)超国家机构

3.社团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

考察西方发达国家社团组织历史与现状可见,其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如下:

(1)游说

(2)决策咨询

(3)社交活动

(4)支持竞选

(5)主导舆论

(6)非常规方式

在社会主义中国,政治社团作用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1)通过各自的代表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商讨和决定国家大事;

(2)参加中央及地方党组织、政府或有关部门的政策、决议的研究和制定;

(3)参加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与青年、妇女、工人等利益相关的专门机构的工作与活动;

(4)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经常与同级政府举行座谈会、联席会议,通报具体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共青团、工会、妇联等政治社团反映的具体问题。

第六章 政治秩序与治理

一、政治秩序的含义

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在这一概念中,包含几个关键的要素:

第一,政治秩序是一种政治生活的状态,它是用来描述政治生活的有序性、稳定性以及连续性的概念。作为一个状态描述的概念,它的描述的可能性是一个连续的光谱,其中一个极端是无政府状态,另一个极端则是良好社会。而在无政府状态与良好社会中间则存在多种可能过渡的形式。

第二,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政治合法性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任何一种制度,它存在与运行的前提都必须有一种共识的存在。所谓政治共识,它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当政治共识消失,人们的政治观念陷入根本的冲突之时,政治秩序便必然陷于混乱之中。政治共识的重要性在于,当人们对一种既定的政治体系存在着基本相同的看法时,人们便会去维护它,从而降低政治体系用来维护自身运行的交易成本。

再次,政治秩序在行动上体现为政治治理。这里治理既包括传统意义的维护政治秩序的统治行为,也包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社会管理行动。以暴力为特征的统治之所以在政治秩序中不可少,这是因为:第一,存在破坏既定政治秩序的行为。虽然这种行为并未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但政治体系为了维护自身的存在和运行,就必须对这类行为施以惩罚。第二,即使现有政治体系以一种普遍接受的政治共识作为支撑,仍然可能会有一些人为谋取自身的利益而采取一种“搭便车”的做法,而这将损害其他人的利益。为了制止这种为了一已私利而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政治体系仍然必须具有一种强制力。

社会管理行为也与政治秩序有着密切的关联。在经济社会的交往中,人们彼此发生联系,存在着各种利益冲突与共同利益关系。政治秩序从根本上是人们的合作秩序,它是各种利益关系的稳定化。经济社会事务的治理虽然从根本上并不威胁政治秩序的生存,但各种治理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治理结构却规定着政治秩序的内在框架。如何在社会治理方面做到符合政治共识的要求,是政治秩序实现有序性和稳定性的根本问题之一。

二、良好社会的标志与条件

良好社会指的是一种政治秩序处于有序、稳定和连续状态之中的情形,即政治传统中人们常指的人类的理想社会。

我们认为,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社会的条件应当包括:

1.人们具有宽容与理性妥协的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利益多元化的社会,因而也必然是一个冲突频度大为增加的社会。如果一种利益坚持不肯妥协,必须与对方达到你死我活的结果方肯罢休,这将对社会秩序造成破坏性的后果。而良好社会要求对立利益的各方尽可能地理性地思考合作的后果,而不是不顾后果地对一己利益的坚持。如果对立双方都坚持认为自己的目标、原则、要求是绝对正确的、绝对合理的和公正的,并认为对方的一切都是错误的、不合理的,应该全部抛弃的,这样他们往往会不惜任何代价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要求,可以想象其结果只能使矛盾更加尖锐,合作无法达成。因此,在良好社会里,人们抱有一种理性的态度,在承认对方利益的基础上做出让步,使双方各自的要求得到部分满足,从而解决冲突,形成一种文明的秩序。宽容而理性地妥协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

2.良好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政治制度化的程度较高:稳定性是良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实现稳定性就要求存在一种稳定的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法治是通过一种制度化的机制来协调不同利益的。所谓制度,是指那些规范人类偏好及选择行为的各种规则的总和,是人们所应遵循的各种行为方式的有机整体。它包括法律、规章以及政策等等。一种制度作为一整套固定的行为模式,可以视为特定利益关系的凝固化。也就是说,制度既是某种特定的利益关系的反映,也是人们追求利益的方式的可能性规定。制度具有全局性。相对于其他手段来说,制度的影响不在于一时一地的事件或利益,而在于长期的整体的规范的作用。作为一种相互冲突的利益的解决制度,法治的根本作用在于让人们自愿地表达其利益,综合各种不同的利益,并以人们的偏好来自愿地做出裁决。在人治的情况下,制度如同虚设,社会治理依统治者的喜怒哀乐为转移,从而造成一种不稳定的局面。而在法治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对制度形成一种稳定的预期,从而有利人们在政治中有序地解决其利益冲突。

3.存在一个有效的协商机制:法治要求权力的运行必须符合规范,这对于利益冲突的意义在于,它规定了解决的边界。而有效的协商(或者说讨价还价)机制则有助于确定在大的秩序范围内,将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合作形式。从博弈

论的角度来看,前者规定了人们讨价还价的外部边界,而后者则提出了讨价还价的内部选择。协商机制,并不仅仅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正式的制度,更多意义上它还包括各种非正式的规范,而这涉及到各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因为什么样的协商机制才有效并不是纯粹抽象的理论问题,它关系到参与博弈的行动者对于策略的选择。协商机制需要重视团体的自主性。一个在适当范围内保护自己利益的团体并不意味着与政府的对抗,而是对政府管理功能的一种弥补。它促成在各种利益冲突中得到平等而又合理的解决。

4.存在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政府是建立在政治共识之上的执行国家意志的组织,一个高效而廉洁的政府能够将人们稳定的政治共识付诸现实。从经济管理上看,它可以使国家经济发展保持一个良好的势头;从社会管理上看,它还可以有效缓解和抑制由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是有效防范政治秩序混乱的重要环节。

三、政治合法性的含义

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四、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1.政治正义观

2.政治制度基础

3.政治体系的效率

五、政治合法性危机与政治革命

政治合法性危机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它主要存在三种情况:(1)政治共识的危机;(2)政治制度在人们的观念中失去了其正义性;(3)政治体系的低效率,它无法实现人们的利益。这三种合法性危机对于政治秩序有着不同的意义。

1.单纯的执政危机:单纯的执政危机主要发生在下面这种情况:人们存在着相同的政治共识,并且现存的政治制度符合着这一政治共识及其相应的政治正义观念,但人们对政治体系的效率失去了信任,认为需要改变执政者以实现政治体系的效率以及人们的利益。这时合法性危机仅仅发生在政治体系的效率层面,有可能引发的政治行动有:弹劾、投不信任票等。如果在现存的政治体系没有合法途径来解决执政危机,则有可能发生政变甚至起义。执政危机它所关系到的只是执政者的地位问题,并未危及整个政治秩序和政治制度。

2.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当人们普遍存在着政治共识,但是认为当前的政治制度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和符合人们的政治共识时,就发生了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的发生一般还伴有政治体系的效率危机,但从根本上说,人们对现存的一些政治制度失去了信任与支持,并导致了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针对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有可能出现的政治行动主要是政治改革。

3.政治共识的危机:政治共识的危机指人们在政治秩序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彼此的政治正义观存在深刻的冲突。政治共识的危机主要发生在社会急剧变迁,代表新的社会生产关系的阶级与代表旧的社会生产关系的阶级在政治的基本问题上持相互冲突的看法。这些相互冲突的看法威胁着现存的政治秩序,有可能从根本上变革政治秩序。

六、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

1、建立政治共识:政治共识的统一是政治合法性的根本所在,它是人们在政治合作中对于合作方式以及合作剩余分割的基本观念,也是人们对于政治正义的认识。在政治共识这一问题上,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对于有着不同的观念。在古代,人们不但要求在政治共识上存在统一,还要求整个社会对于世界、宗教、社会的观念获得统一,从而形成一种综合性的教义观念。而在现代,人们在世界、人生、社会等基本问题上存在着深刻的对立,形成一种理性多元主义的现实。罗尔斯认为,处于当代这种深刻的理性多元主义的现实中,指望人们都持某一种综合性教义是不可能的,除非用国家力量来压迫民众。因此在当代,只能要求社会共同体中的成员在政治的基本问题上而不是世界观、人生观及其价值观等问题上取得基本的一致。

2、宪政建设:宪政建设是实现政治合法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政治制度合法性的实现方式。对于新的政治体系来说,往往是在政治革命发生以后,用宪法来规定这一体系的各种基本的政治制度。宪政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它的程序正义。宪政体制除了要求有一部良好的宪法外,还包括一系列的基本政治制度,如立法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权利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监督制度等等。这些制度规定了政治正义的实现方式,维护了政治秩序的稳定,从形式的角度确保政治体系的运行不能违背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3、提高政治体系的效率:政治体系的效率对于政治合法性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代社会,如果某种政治制度在政治正义观取得优势,在绩效方面却落后于别的备选制度,这也可能会削弱这一政治体系的合法性。

七、“治理”的含义

治理是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这一概念具有如下几个要素:

1.治理的目的是维护一种政治秩序

2.治理具有公共性,其对象是公共事务

3.治理是一种综合性的政治行动

八、“善治”的精神

1.契约观念,契约观念的要素:

第一,自愿

第二,一致同意

第三,责任性

第四,公开性或者说透明性

2.效率精神,包括的内涵:

第一,管理效率,即指管理的成本与效果的比较

第二,制度效率

第三,回应性

九、治理模式的变化:从统治模式向善治模式的转变

古代社会的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其模式可称为统治模式,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第一,政治色彩浓厚

第二,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

第三,政府职能包罗万象

第四,治理方法单一

善治模式的特征:

第一,善治模式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一直以来,公共权力中心的唯一性被默认为是一个不可更迭的原则,但是善治理论却使公共权力中心多元化。除了政府之外,各种机构(包括社会的、私人的)只有得到公众的认可,才可以成为公共权力的中心。公共权力不再被政府所垄断,使得政府与其他公共权力中心之间不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而是平等合作,依赖互动的新型关系。

第二,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确界限,并且更加强调国家与社会的依赖关系。统治基本上局限在社会公共领域,所关联的对象是一种二元对立式的国家与民众。作为政府管理模式的善治与市场、社会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独立组织等具有许多联系。存在于私人领域和第三领域的治理(如公司治理、社区治理)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们与政府的治理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社会国家正在把原先由它独自承担的责任转移给公民社会,后者包括各种私人部门和公民自愿性团体,它们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原先由国家承担的责任。国家与社会之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界限便日益变得模糊不清。但这种模糊与古代社会中国家与社会的未分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当代社会的模糊说明利益整合和聚合的程度,其前提是在社会利益的分化程度非常发达,而古代社会中国家与社会的模糊却是在社会利益的分化程度非常低的情况下发生的。

第三,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统治的权力运行方向是自上而下的,它运用政府的政治权威,通过发号施令、制定政策和实施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与此不同,善治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善治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善治组织的产生不是来自于授权,而是来自于协商,是由成员平等协商产生的。组织内部的议事规则、办事程序又经过成员协商约定。决定事项的过程由于通过了彻底的民主协商,成员的意见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具有非常灵活的利益表达机制,能够更好地体现公开、公平和公正。

第四,善治还意味着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统治的典型模式是运用发号施令来达成目标。而善治模式则认为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仅限于政府的权力,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还存在着其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政府应该运用各种可行的办法来达到公共事务的良好管理。第七章 政治参与与监督

一、政治参与的涵义和特征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

(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二、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1.政治投票,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在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2.政治结,政治结社是指具有共同政治目的的公民为了相同的利益而结成持久性的集团组织。

3.政治表达,政治表达乃是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过程,公民通过宪法规定的手段和机会来表示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从而影响政府政策。

4.政治接触,政治接触是公民解决个别政治问题,谋求个人或小部分人的利益而接触有关政府官员并影响之。

5.政治冷漠

三、政治参与的作用

1.政治参与促有助于进政治民主发展, 现代民主开始于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但是,就是从其民主的形式来看,资产阶级民主,尤其是普通公民政治权利的获得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其中人民的政治参与对于这一发展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选举权为例,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初期,公民仅获得了一种选举的参政权,而且选举权的行使,要受到严格的资格限制,即选举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财产数额及一定的教育程度,而且还必须是男性公

民。以上限制的取消,是人民不断参与政治,进行政治斗争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公民逐步获得了普通的或普遍的选举权,即凡具有本国国籍的法定成年男女,未经刑事处罚剥夺公民权,且有行为能力者均可享有参政权。

在社会主义国家,自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立以后,人民群众获得了广泛的政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党和国家通过他们了解民情,沟通民意,掌握实际情况,制订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人民群众通过参加社会事务和国家事务的管理,并通过参与基层组织的活动,为政治管理注入不断的活力,有利于政府政策的顺利贯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通过选举、罢免公职人员,通过意见表达和舆论监督活动,或者通过直接介入管理过程等,来制约政府的政治管理活动,从而保障政府的廉洁和效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建设。

2.政治参与有助于经济发展,由于各国的现代化道路不同,发展水平各异,政治参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呈现复杂的色彩。判断政治参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根据政治参与的内容及其所处的历史条件而定。公民参与所做的成本—效益选择,可以影响到经济政策中的资源配置与社会效果,决策中的选择与结果直接挂钩,会迫使公职人员的政策行为要合乎经济效益的原则。政治参与能够加强政府或执政党推进经济增长政策的力量。由于经济增长与社会的活力是分不开的,政治参与从这个意义上也获得了对于经济发展效率的积极作用。政治参与不仅沟通了公民与政府间的信息交流,促使政府做出较为合理的经济政策选择,而且还可以使公民许多利益的直接实现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

3.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表达愿望的过程,它有助于使社会利益分配的政策向符合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并还有助于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北欧几个“福利国家”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参与政治,通过政治斗争扩大和实现自己政治和社会经济权利,迫使统治阶级让步的结果。在实际政治运行过程中,民主选举作为一种政治参与途径,也是促使统治者更广泛分配经济和社会利益的重要因素。当然,政治参与如果被利用,也有可能使那些操纵者借机扩大自己在社会利益中所得的份额,往往会导致反复无常的政治选择,降低社会中的效率因素,并使政治生活中的分歧加剧。这些情况也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四、选举与选举制度的概念

1.选举: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2.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一个国家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议机关代表以及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

五、选举的基本原则

1.普遍选举原则。普遍选举是指凡达到选举年龄的公民皆可参加选举,除了由于某些疾病或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等因素受到限制的公民外,所有公民均应享有选举权。现代许多国家都以法律的形式对普遍选举加以肯定,使其成为一项基本的选举原则。

2.平等选举原则。平等选举是指每个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每张选票的效力相等,不允许任何人享有政治特权。

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原则。直接选举是指议会的议员或其他国家公职人员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实行一院制议会的国家及实行两院制议会国家的下院议员,其选举一般实行直接选举,某些国家的上院议员以及有些国家的总统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间接选举是指先由选民选出代表或选举人,再由他们投票选举有关国家公职人员。实行两院制议会的国家的上院议员(除美国外)和某些国家的下院议员实行间接选举原则。

4.秘密投票原则。秘密投票是指选举时投票人不在选票上署名,填写的选票不向他人公开,并亲自将选票投入票箱。

六、选举的一般程序

1.划分选区

2.选民登记

3.提出候选人

4.竞选

5.投票

6.计算选票

计算选票方法:

(1)多数代表制,又称多数当选制,即在一个选区内得票最多的政党独占这个选区的全部议席,其他得票较少的政党则没有当选的机会。多数代表制可以在小选举区内实行,也可以在大选举区内实行。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有的采取相对多数代表制,有的采取绝对多数代表制。相对多数代表制,又称简单多数代表制或一轮当选制,即只进行一轮选举,某政党或候选人只需获得相对多数选票便可当选或占有该选区的全部议席。绝对多数代表制,又称过半数当选制或二轮选举制,即参加选举的政党或候选人在选区第一轮选举中,必须获得过半数选票才能当选或占有该选区全部应选名额,否则要进行第二轮选举。

(2)比例代表制,又称比例选举制,即根据参加竞选的各政党得票多少,按比例分配议席的制度。

七、选举的意义和作用

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选举是使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联系的基本途径。众所周知,现代民主制国家最根本的原则即是人民主权原则,也就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是,即使在最直接的民主制度中,也没有办

法使所有的人都直接成为统治者。因此,国家权力的行使者只能是少数人,这样就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所有者与行使者相互分离,并因而形成少数领导者和绝大多数被领导者的相互矛盾。选举制度则为解决这种相互分离和相互矛盾状况提供了根本的途径。既然代表或议员经由公民根据自己的意愿选举产生,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经由公民通过选举这一权力委托方式获取,那么权力的行使者虽然获得了合法地位,但他仅仅只是权力所有者实现权力的媒介和桥梁。因此,虽然权力行使者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但这种和平的权力委托或者说权力转移,并不能改变权力所有者的地位,相反在其它有关制度的配合下,还能够使权力所有者的意愿和利益得到较好的实现。

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公民与国家权力行使者的这种委托关系,决定了权力行使者必须向全体公民负责。尽管政治实践中有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之分,但其基本原则是共通的,即公民将根据权力行使者的具体表现,对其是否符合自己的意愿进行评判,并对其违反自己意愿的行为追究责任。如果公民撤回对权力行使者的委托,那么权力行使者的存在、延续以及权力行使也就失去了合法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公民可通过民主程序重新选举产生新的符合自己意愿的权力行使者。这就要求权力行使者必须坚持为社会公众服务,时刻牢记对权力所有者负责的思想。

3.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国家的统治、社会的管理都必须以民意为依归。选举就是形成、表达民意的理想方式。选举不仅仅只是单纯对候选人进行简单的挑选,实际上这种选择一方面表达了社会公众对权力行使者必须具备条件和素质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则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管理应该贯彻何种政策的基本看法。而且,在选举过程中不同意见之间的交流、妥协,还有助于形成人们都能接受的社会共识。因此,选举制度在形成、表达民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公民通过选举活动的参与,还可以增强民主意识。虽然公民在多大程度上重视并参与选举受到历史传统、民族习惯、宗教信仰、文化程度以及现实利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选举本身同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公民通过参与选举,不仅会对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产生明确的认识,而且还能增强其分析和判断政治现象、政治问题的能力,从而积极地参政、议政。

4.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经济萧条、通货膨胀、政局不稳、集团利益冲突激烈等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是影响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选举则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通过选举,不仅可以使社会公众之间、社会公众与其代表之间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可以集思广益,对各种政策选择方案进行论证,从而为各种社会问题寻找到合理的能为人们所接受的解决方法。

八、监督、政治监督与社会监督

监督是国家有权机关以及社会公众依照一定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政治权力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督察、监控和制约的社会活动。

政治监督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社会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九、社会监督的机制和途径

1.社会监督的内在作用机制

2.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

(1)公民监督,公民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直接监督。

(2)社会团体监督,这主要指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社会团体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

(3)舆论监督,这是指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

十、社会监督的功能

(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

社会监督是遏制政治生活中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效手段。社会监督以一种无所不在的监控方式通过对政治权力的运行和政治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警戒,表现出巨大的震慑力量,促使人们谨慎、正确地使用权力,并拥有诉诸法律的手段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制裁,因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权力运行偏离既法定的轨道。严格的社会监督,能有力地促使一切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用权。

社会监督不仅具有外在的对权力主体在支配权力过程中各种行为的约束功能,而且还能通过把权力与责任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权力主体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权力主体必须承担行使权力的后果与责任,这样也促使了权力主体审慎地运用权力。

(2)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

对权力主体的防范不可能天衣无缝,对其的约束也难以保证每一次权力运用都得当。但是社会监督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对不当或越轨的权力行为予以及时的矫正和补救。

(3)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

由于社会监督对滥用权力的行为及其责任者有要求国家对其进行法律制裁的权力,由此体现了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

(4)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

社会监督的功能不仅在于它对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出现的弊病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治疗,更重要的是通过全面监督,可以为民主政治的建康发展起到保健的作用。

(5)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

社会监督不仅能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且对监督者也是一种极好的民主教育和训练,通过参与监督,可以提高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素质。

下载燕继荣MPA“政治学原理”教学参考书目(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燕继荣MPA“政治学原理”教学参考书目(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