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设置分论点(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一、什么是分论点
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怎样提炼分论点
(一)、并列式分解
1、类——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类”。例1:勇敢
a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b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c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例2:谈意气
(1)意气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2)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3)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2、因——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因”。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例1:说安
确立中心:安全是生产得到保障的前提。a没有安全,生产将受到威胁。
b没有安全,劳动者生命得不到保障。c没有安全,长期赢利目标无法实现。例2: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a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b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c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例3:爱
a因为爱,任长霞直面黑暗,九死不悔。b因为爱,丛飞燃烧自己,点燃希望。c因为爱,黄伯云亮剑出手,奋斗不息。
3、法——怎么样、怎么办,主要是回答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法”。例1:谈意气
中心:人要有意气。
(1)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2)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3)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例2:学会欣赏别人
(1)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要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2)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借鉴。(3)学会欣赏别人,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例3:手确立中心:用双手播撒爱。(1)用双手播撒健康的种子。(2)用双手播撒希望的种子。(3)用双手播撒爱心的种子。例4:我是一株百合
中心:要开了艳丽的花,证明自己。(1)(邰丽华)用坚强努力,证明自己。(2)(魏青刚)用朴实真诚,证明自己。(3)(尾山宏)用不懈追求正义的精神,证明自己。
4、果——会怎样,主要是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意义、作用、价值、影响),可以简称为“果”。
第二篇:分论点设置练习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一、操作原则: 1.抽象命题具体还原 2.具体概念抽象提升 3.大话题小处着手
4.小话题大处引申
二、审题立意训练
1、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请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你的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2北京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 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致敬。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 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
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巡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 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你的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 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 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博文引发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你的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高三摸底考试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抑或人生,都存在吸收与给予的现象。有人强调吸收,有人强调给予,也 有人既吸收也给予。由于立足点不同,给出的答案也会不同。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你的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伦敦奥运会圣火由7名少年点燃了由200个铜花瓣组成的主火炬塔,而人们期待的英国的著名球星贝克汉姆并没有作为火炬手出场,他的身份只是一名火炬的护送者。
②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国家和地区有205个,可其中80多个在历届奥运会中从未获得任何奖牌。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 题,自定文体。你的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根据要求写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位哲学家举着一个苹果对他的学生说:这个苹果是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它的香味了吗?有一个学生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哲学家又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
哲学家说:你们怎么了?“其中一个学生又闻了闻,说:”什么味也没闻到“还有一个学生上来摸了摸说,这是什么什么苹果?还有一个学生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哲学家把这个苹果拿给学生们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要求:请就以上材料,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 字。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能套作,不得抄袭。
你的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陈小姐带着在BB车中熟睡的1岁大的孩子乘公交车,司机让陈小姐将BB车折叠放好,否则就多交1元的行李费。陈小姐表示,如果把车折叠起来会把孩子弄醒,而车上没有空座位,把小孩抱在手中乘车又很危险。她认为司机的要求非常不合理,坚决不交这1元钱,而司机则拒不开车。为了这1元钱,陈小姐与司机“对峙”数小时,其间陈小姐多次报警,警察两度出警,车上数十人被迫转车。最后,在警察苦口婆心的劝导下,陈小姐搭乘警车回家。此事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反响,议论不一。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你的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12月8日,南京白下警方发布“三国杀”版通缉令,将逃犯姓名、头像、犯罪信息印在“三国杀”各类卡牌中,向网友征集逃犯线索并悬赏缉凶。3天内在逃多年的3人来自首,让发通缉令的警方也始料未及。警方负责人称“三国杀”版通缉令为国内首创。“三国杀”是目前国内一款非常流行,也非常时尚的桌面游戏,喜爱者众多,而警方把本来很严肃的通缉罪犯的工作,和网络游戏结合到了一起,推出了“三国杀”版的通缉令,这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在网友和公众中间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你的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枫叶上
露珠红红地闪烁,在荷花上
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你的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珍珠
蚌壳里的夜,有多长? 不再思量,不再思量,我已摆脱苦闷与忧伤,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
请根据这首诗的含义及给你的启示,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你的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堂上,老师说:
“今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随后,拿了一个装满石块的玻璃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问大家: “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回答:“满了。”“真的?”老师从桌下拿出一小桶沙子,慢慢倒进去,填满石块的间隙,“满了吗?”学生若有所思。老师又拿过一壶水倒了进去,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老师问道。课堂活跃起来。
一学生说:“很多事看起来达到极限,实际还存在很大空间。”一学生说:“顺序很重要。先放沙,有些石块肯定放不进去了。”
一学生说:“对。有些分量重的东西就得优先安排。” 一学生说:“也不一定,先放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么?” ……
请就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作,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你的立意:
第三篇:议论文如何设置分论点
议论文如何设置分论点
一、分论点的定义及作用
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而分论点则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精心、合理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是议论文取胜的有效途径,不仅能够清晰地体现出议论的结构层次,使人一目了然;更能展示出写作者缜密的思维,使分析说理透彻全面。
二、设置分论点的三个要求
一般说来,分论点的设置可采取以下四种方式:把分论点作为总起句放在段首;把分论点作为总领句独立成段;把分论点作为总结句独立成段;把分论点作为小标题独立成行。
同时,设置分论点要注意以下三点:分论点的设置要科学,概念之间不能有包含或交叉关系,即分而有理,扣得住;分论点的数量以三到四个为宜,即分而有度,分得开;文章的结构如同人的骨架,对文章的内容起支撑作用,其本身应具有审美作用,因此分论点的字数应大致相同,文章结构匀称,以显示出匀称美,即分而有美,排得顺。
三、分解论点的角度与方法
1、并列式横向分解
(1)追问类属法一一即从“是什么”的角度展开
追问类属法,就是判断由话题转化而来的中心论点的内涵或外延,对中心论点进行价值性判断,揭示这个中心命题的基本属性,类似于下定义。这种方法一般适用适用名词性的中心论点,分论点的表述最好警句化,富含一种哲理。例1:话题“宽容”。分论点一: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分论点二:宽容是一种高远的境界;分论点三:宽容是一种化敌为友的智慧。
例2:中心论点:学会低头。分论点一:学会低头是一种谦逊的为人品格;分论点二:学会低头是一种踏实的人生态度;分论点三:学会低头更是人类的一种智慧。
(2)追问原因法——即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
追问原因法,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原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形成分论点。
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如要论证“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可以先提问一下,为什么说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呢?可以列出下面几个分论点:①青年时代是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的时代;②青年时代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的时代;③青年时代是建功立业的时代。这三个分论点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证明了中心论点。再如要论证“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先提问一下,为什么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列出下面几个分论点:①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②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③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3)追问办法法——即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
追问办法法,就是把中心论点当作一个问题或一种任务,然后追问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方法,从“怎么办”的角度,以中心论点作为结果,提炼满足这一结果的“条件”“措施”“途径”来设立分论点。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措施”“途径”。
例1:谈意气。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勇敢不惧、自信乐观。分论点一: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分论点二: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
分论点三: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
例2:学会欣赏别人。中心论点:学会欣赏别人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分论点一: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要有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分论点二: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不求全责备。分论点三: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4)追问结果法——即从“会怎样”的角度展开
追问结果法,就是把话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确定为一个带有行动性命题,去推想这一行为会导致一个怎样的结果,会有什么样的意义或影响。例1:放飞心灵。
①放飞心灵,可以成就大业;②放飞心灵,可以潇洒人生;③放飞心灵,可以重燃希望。(5)追问对象法——即从“关涉谁”的角度展开
追问对象法,就是先将由话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转化成一种行为、思想或品质,再看这种行为、思想或品质可涉及到的人、事、物,然后把相关的人或事作为主语补出来或具体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
例1:珍惜拥有。珍惜拥有的亲情;珍惜拥有的友情;珍惜拥有的爱情。例2:脸。中心论点:三国戏是一部脸戏。
分论点一: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奸绝”曹操的“脸”戏。分论点二:三国戏是一部关于“智绝”孔明的“脸”戏。分论点三: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忠绝”关羽的“脸”戏。
2、层进式纵向分解
递进思维是认识事物或事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轻到重,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一种思维方法。一般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
例1:“严于解剖自己”这个中心论点就可以分解为:
1、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2、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
①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不了解“病”在哪里,就无从下刀。)
②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这是解剖好自己的途径。不开刀,就无从去“病”。)
③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关键。不掌握开刀的规律,刀就开不好,也就难以真正去“病”。)例2:“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这个中心论点,就可以分解成:
①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②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③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
3、对照式双向分解:即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加以对照比较,从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
比较分析法。这是将中心论点展开为分论点常用的比较简易的一种方法。如“常立志与立常志”,这篇文章的中心是提倡树立远大志向,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论述时,可以把“常立志”和“立常志”这两种做法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特征和不同的结果,通过比较阐明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且为之奋斗才能有所建树。再如要证明“实践出真知”,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立论:a、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b、不参与实践,不从实际出发,闭门造车,就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正反对照,就可以进一步明确“实践出真知”的观点。
辩证分析法。一分为二地分析,如要论证“成才的关键不在于逆境”,便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a、逆境可以造就人才,古今中外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b、并非所有的逆境都可以造就人才。这两个论点看似矛盾,但都统一在“逆境能否出人才”的总论点之下。再如要论证“知耻应后勇”,便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 a、知耻而后勇,化耻辱为上进的动力,终有成功的一天。b、知耻而不后勇,必定自甘堕落,遗恨千古。
【学法指导】
独学、群学、对话、质疑
【学习过程】
一、课前赏析。下面两篇范文分论点是从什么角度和使用什么方法设置的?
范文1:独自面对
虽然你现在还只是一株稚嫩的幼苗,但是只要你敢于独自面对狂风暴雨,终会成为参天大树;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但是只要你敢于独自面对千难万险,终会拥抱大海;虽然你现在只是一只雏鹰,但是只要你敢于独自面对悬崖峭壁,终会占有蓝天。人生道路上有平坦大道,也有荆棘小道,有一些别人可以帮助我们共渡难关,而有一些我们则要独自面对。(中心论点)
独自面对是一种一往直前的勇气。你海棠般娇羞的容颜,你菊花般孤高的傲世风骨,你柳絮般飘飞的沉思,你桃花般红消香断的泪痕,都在这广漠中消隐。王昭君为了汉朝和匈奴的修好,甘愿牺牲自己,远嫁千里,独自面对那黄沙弥漫的大漠,独自面对那陌生的民族。大漠的沙石曾聆听过她对国家不舍的琴音;塞北的寒风曾见证过她对民族和谐的期盼。正是因为你敢于独自面对一切,你的名字才能够被载入史册,才能给人们留下永恒的记忆。
独自面对是一种矢志不渝的意志。在漫漫黄沙的大漠中,有一位披着一件白羊裘,手拿旄节,赶着一群羊的牧羊人在向南翘首,眼中蕴含着无限的悲哀,又好像燃着一缕希望。他就是苏武,他时刻铭记着令他魂萦梦绕的祖国,时刻铭记着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独自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独自面对这荒凉的大漠,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还是“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念念不忘自己是汉朝的使者。正是因为他敢于独自面对一切,大汉的丹青上才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
独自面对是一种百折不挠的坚强。在冰冷的寒夜,有一位史学家在伏案疾书。他为了心中的理想,独自面对残酷的刑罚,独自面对众人的嘲笑,忍受着世人的嘲讽和内心的痛苦,太史公凭着自己的奇崛神笔,以刚毅之心正直之气来书写历史,书写两千年的沧海桑田。正是因为他敢于独自面对,才使他不屈的精神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彪炳史册。
生活是一部史书,只有敢于独自面对,才能品味其中的丰富内涵;生活是一首乐曲,只有敢于独自面对,才能谱写出优美的旋律;生活是一幅画,只有敢于独自面对,才能为它着上七彩颜色,绘出多彩人生。我们要敢于独自面对人生中的失败和挫折,不断追求新的挑战,才能达到生命中的巅峰。
范文2:独自面对
人在成长的旅途中,经历风风雨雨后,追求未必实现,喜悦中会夹杂着伤痛,欢笑中逃脱不了悲伤。在爱与被爱,恨与被恨的疆界里,找不到确切的理由;在得到与失去的国度里,划不清界限:成长的岁月使我们懂得失败后要学会独自面对。(中心论点)
苏轼独自面对“江上清风,山间明月”
苏东坡这个有着锦绣前程和盖世才华的豪客,只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漂流四方,辗转难安。面对月夜下的赤壁,他心灰意懒,做着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如江水般深沉、悠远的失意紧紧的困扰着他,当他看到“江山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刹那间,那撕心裂肺的阵痛穿越漆黑的荆棘林,他心中所有的郁闷,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苏轼独自面对挫折、苦痛在山水间找到了自己内心的一片宁静。怀想苏轼,让我懂得了在困境中仍应保持奋勇向前的心。
项羽独自面对乌江
项羽一个百战百胜、豪气冲天的大英雄。只因鸿门宴上放走刘邦而终遭刘邦的追杀。面对滔滔江水,这一刻项羽无比失意,无颜见江东父老,“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多么悲壮。拔剑自刎的那一刹,他的人生就定格在那一瞬间。失意、苦闷项羽独自面对,完成了他人生最后悲壮而华美的篇章。怀想项羽,让我懂得了在危亡中仍保持不屈的英雄气概。
陶渊明独自面对南山
陶渊明这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隐士,只因看透了官场的污秽与险恶而归隐山野,在南山之下,高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生清贫,却仍乐观、豁达;好读书,不求甚解,人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陶渊明独自面对人生困惑,走进了自己悠然自得的理想人生境界。怀想陶渊明,让我懂得了失落之后仍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
时间不可以倒流,也没有那么多假设,人生本就充满了遗憾和失落,面对这一切我们只有勇敢的独自面对,拨开乌云,现出人生的晴空和动人的生命之歌。
二、展示质疑。小组代表展示预习成果,其他小组质疑补充。请以“独自面对”为题,拟写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1、并列式横向分解(五种方法)中心论点: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分论点三:
2、层进式纵向分解 中心论点: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分论点三:
3、对照式双向分解 中心论点: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三、修改反馈。
四、课堂小结。
五、课外赏析。
1、各有各的精彩(并列式美文,散文式议论文一等文)
若为鸿鹄,直上云霄是精彩的,但为家燕,同样也有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精彩;若是牡丹,万花园里独争妍是精彩的,但为冬梅,一剪寒梅独自开也同样精彩。人亦是如此。只要尽己所能,只要对自己所为之事充满热爱,无论是浓妆或是淡抹,总是各有各的精彩。(中心论点)
精彩可以是惊天动地,也可以是润物无声。(分论点一)我们从小所接受的,往往是“大”的教育:谈理想,必须志向高远;谈目标,必须成栋梁之材。远大的志向固然是鼓舞我们前进的动力,固然代表着精彩的未来对我们的召唤,但也别忘了,尽力干身边每一件小事,承担每一点小的责任,同样也有万分精彩。我们欣赏拿破仑那“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的英雄豪情,却也同样为“微尘”们无声息却有大作为的行为所感动。(例证)可见,英雄一统江山是精彩的,平凡的每一个人的每次微小善行也可以很精彩。爱风流人物的战旗飘展,也爱彼此脸上的善意笑颜,我们各有各的精彩。(议论总结,照应中心论点)
精彩可以是锋芒毕露,也可以是朴实无华。(分论点二)如果空中只有电闪雷鸣则太惊心,只有和风细雨又太无奇。同样,如果生活中只有针尖麦芒就太揪心,只有温声细语又太平淡了。不同的风格,不仅是不同的人所拥有的不同标尺,更是整个社会所需要的“兴奋剂”。各有各的精彩,才能动容人心。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其犀利文字令人大呼痛快,但沈从文用散着泥土清新的文字,同样也感动了万千读者。(例证)不同风格之所以共同出彩,是因为大千世界,本就有性情各异的众人,只有将自己的真性情淋漓尽显,豪放或是婉约,我们各有各的精彩。(议论总结,照应中心论点)
精彩可以是心怀天下,也可以是淡泊超脱。(分论点三)同样的十字路口,选择不同方向,就是选择不同生活。功过是非,总留待后人评说,人生的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活出自己的态度,自己的本色,不留悔恨,那便是精彩的。你可以怀一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真正造福天下,那是精彩;你可以用一种“心远地自偏”的情怀,在自然之中展现你的才华,实现你的追求,忘我而快乐,这也是精彩。(引用论证)只要有魄力,有实力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我们各有各的精彩。(议论总结,照应中心论点)
家燕不必羡鸿鹄,冬梅不必妨牡丹,世界之大,各施所能,我们各有各的精彩。(结论,呼应开头)
评语:该文观点鲜明、集中,内容丰富。运用并列式分论点使结构层次清晰,逻辑严谨;表达流畅,语言优美,感染力强。(24+24+10 ——58分)
2、孤独与幸福(层进式美文)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社交生活的坏处深藏不露:消遣、闲聊和其他与人交往的乐趣掩藏着巨大的、通常是难以弥补的祸害。青年人首先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名言引入)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中心论点)
世间怕有无数称己为幸福的人,却没有多少人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孤独的人。“幸福”的人往往开朗、健谈、善于社交;孤独,似乎注定只是一个与阴暗、不幸甚至畸形的人生态度所相伴的名词。事实上真正的孤独是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的觉醒,是布鲁诺被烧死前大声疾呼“未来的人们会了解我„„”的信念,是无法选择“出世”苏轼的清高。
孤独即意味着超越常人的旷达与淡泊,它是幸福的前提。(分论点一“是什么”)
孤独就是走出无止境的无聊社交、闲扯、平庸的一种生活态度,它卸除了表面的浮华,追求内心的旷达与淡泊。当庄子头也不回地边钓鱼边婉言拒绝出任楚相时,我们体会到的是孤独。世事纷乱,天下名士皆各投其主,各尽其才,惟独庄子安然身外。这种孤独,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常人的豁达与淡然。但庄子又是幸福的,他的一次平静的拒绝,带来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孤独,换来的却是一座矗立在无数文人志士心目中的高标。
孤独让我们拥有内省的时空,它是享受幸福的条件。(分论点二“为什么”)
物质的充裕,人心的浮躁,更多的人越来越急功近利,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势利化,幸福感距离我们越来越远。孔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论语》中的睿语无一不是孤独困顿的孔仲尼的自我反省。孤独的时候,人才有时间和空间去进行人生的思考,追寻自己活着的价值。才会远离喧嚣、芜杂,看到自己内心,保持一份坦然与淡定,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这是享受幸福的条件。
孤独要求我们与现实适当地保持距离,它是享受到幸福的方法。(分论点三“怎么办”)
与现实适当地保持距离,开拓一份属于自己的孤独的小天地。做许多你想做的事情,展开你曾被限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不再为庸人俗事所扰。现代派代表诗人戴望舒在诗集《灾难的岁月》中抒写“夜坐听风,夜眠听雨”的孤独而寂寞,这种孤独是一种幸福的状态,让他悟到“月如何缺,天如何老”。远离现实,你的处境是孤独的,然而你的内心却是宁静而充实的,你的心不再因孤独而哭泣,反而因孤独而折射出幸福的光芒。
面对现实,当今的年轻一代作为独生子女因为孤独而丧失了对幸福的感受,继而心态失衡,无处宣泄,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悲哀。
所以正视孤独,享受幸福吧!这种孤独不是消极遁世、自我封闭,而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一种旷达的孤独,伟大的孤独。正视孤独不仅是一种哲理的思辨,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是对真正幸福的一种追求。
3、留一道缝隙(对照式议论文一类文)
大千世界,滚滚红尘,潮涨潮落,生生不息。面对名与利、面对个人与集体、寂寞与热闹、失败与成功、现实与未来,有的人为自己留一道缝隙,举重若轻,收获丰盈的人生,而有的人却不堪挤压和重负,羁绊于生命之重。学会留一道缝隙,这是生命的大哲学。(中心论点)
庄子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分论点一)
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但濮水之畔的庄子心如澄澈秋水,心如不系之舟。面对两个身负楚王使命的使者,他持竿不顾。权势于庄子并没有什么吸引力,真正吸引他的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于是历史记录了他那至今还在茫茫天宇回荡的声音:“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一句话,便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将许多人甚至愿意用生命来求取的相位扔进了濮水。
庄子守护着自己的灵魂,为心灵留下了自由舒展的空间,他的灵魂也成为一个神话,于是也就有了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苏轼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分论点二)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苏轼一生坎坷,从“乌台诗案”开始,他被一贬再贬。他曾哀叹过,彷徨过,接踵而至的灾难曾一度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他最终还是给自己的心灵敞开了一道吸纳清风明月的缝隙。
面对险恶,苏轼唱出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面对茫茫天宇,他唱出了“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在最艰难的环境遭际里,他写出了震古烁今的千载华章——《赤壁赋》。于是他的生命中回荡着倜傥洒脱的乐章。
福楼拜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分论点三)
一个世纪以前,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着青灯的木屋里,大文豪福楼拜每天拼命地工作,他不接受采访,不看报纸,但他给自己留出一道缝隙——每天看日出。
福楼拜每天看日出,伴着刚刚苏醒的树木和玻璃般翠绿的青草,呼吸着泥土的芳香和果蔬的甘甜。于是,他每天都拥有了温馨和朝气,能够宁静、快乐、充满活力地工作着。留一道缝隙,清晨看日出,福楼拜在为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礼!
学会给自己留一道缝隙,是人生的大哲学;不能为自己留一道缝隙,则是人生的大遗憾。(承上启下,总结过渡,以上从正面论证,以下从反面论证)
项羽没有给自己留一道缝隙,乌江之畔,血染长空。(反面分论点一)
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身陷四面楚歌之境,他思想的空间被遗憾、羞辱和绝望占满,已没有可供回旋的缝隙。
在衣袂飘飘、长袖舞动中,心爱的人儿香消玉殒。面对着如泣如诉的滔滔江水,英雄项羽悲叹着“无颜见江东父老”,一抹寒光闪过,一个悲壮的瞬间便定格于历史的江河。于是,滚滚江水千百年来一直呜咽地诉说一个悲戚的故事。
川端康成没有给自己留一道缝隙,他的生命最终在不堪忍受的拥挤中凋谢了。(反面分论点二)
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他曾无助地叹息:“太拥塞了!”“我希望从所有名誉中摆脱出来,让我自由。”可见,拥塞足以致命。面对别人的盛情邀请,面对各种应酬,他不会拒绝,只能疲于应付。他的生活空间塞得太满,令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于是,在巨大的精神压力面前,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终于崩溃。那一刻,樱花落了一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奔腾不息的岁月之河从古代流到现代,它用哲人的睿智告诉我们:面对阴晴圆缺、悲欢离合,面对花开花落、得失成败,面对风霜雨雪、电闪雷鸣,面对灯红酒绿、名缰利锁,最难得的是为自己留一道缝隙!(照应开头,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议论文如何分解分论点
一、并列分解
并列式分解就是从不同的侧面横向展开来分解中心论点。历来我们都将议论文分为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和解决问题(“怎么样”)三部分,但是我们不一定要将这三个问题都阐释清楚,可以择取其中之一,从不同侧面来展开。
1.并列分解“是什么”,主要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类”.“是什么”有两个方面,一是就其内涵而言,一是就其外延而述。分解“是什么”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内涵角度。如话题“自嘲”可以这样分解:
①自嘲,是机敏的退让;②自嘲,是面对缺点的勇敢;③自嘲,是生存的智慧。①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②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③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二是外延角度。如2006年辽宁话题“肩膀”,就从外延展开,可扩展为三个分论点:
①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 ②肩膀承载着快乐,肩膀是友情的寄托; ③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
微笑“是什么?”微笑,是一剂化解矛盾的神气药水。微笑,是一种善意单纯的交流方式。微笑,是和平的象征、友谊的传达机
2.并列分解“为什么”, 主要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因”。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这是因果关系的分解,是在提出中心论点后,从不同的侧面来阐释中心论点的成立。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进行作文,题目已经表明了中心论点,那么分论点可以这样设计:
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 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
③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例1《说安》中心:安全是生产得到保障的前提。①没有安全,生产将受到威胁。②没有安全,劳动者生命得不到保障。③没有安全,长期赢利目标无法实现。例2总论点:我们的生活需要微笑。
分论点:①微笑,它润滑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它拉近了人们的距离。
②微笑,它是人心中乐观态度的映射,让我们勇敢地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
③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它能避免悲剧与灾难的发生。例3总论点:微笑是最美的符号
分论点:①让我们微笑吧!是微笑,让我们沐浴爱的芬芳,和谐共生。
②让我们微笑吧!是微笑,让短暂而不平坦的生命旅途充满幸福的滋味。
③让我们微笑吧!是微笑,让我们挽救趋向邪恶或已走向邪恶的灵魂。
总论点:微笑是最美的符号。
分论点:①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能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
②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能给人以自信,激起人们前进的火花。
③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昭示人们拥抱明天的太阳,战胜与自己对抗的一切。
3.并列分解“怎么样”、怎么办,主要回答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法”。
这是从解决问题的途径来进行分解,如话题“人生的加减法”可以提出: ①面对人生的加减,要携一颗淡然之心; ②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 ③面对人生的加减,贵在坚持自我。例1.《谈意气》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
①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②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③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例2.笑对人生
①我们笑对人生,需要潇洒回首,告别昨日的忧伤。②我们笑对人生,需要我们振作精神,接受新的挑战。③我们笑对人生,需要我们有虚心的心态面对他人的成功。例3.微笑着面对生活
①微笑面对生活,就应该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得与失。
②微笑面对生活,不仅要有一种坦然的态度,还应该有卓越的眼光。例4.学会欣赏别人
①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要有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②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借鉴。③学会欣赏别人,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例5.去恶从善①去恶从善应从小事做起。②去恶从善应有明确的是非观。③去恶从善需要足够的勇气。
4.果----会怎样,主要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意义、作用、价值、影响),可以简称为“果”。
例1.谈意气①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②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
③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到。例2.珍惜拥有①珍惜拥有,才能感受快乐。
②珍惜拥有,才能把握幸福。
③珍惜拥有,人生才能多姿多彩。
二、递进分解 1.按议论步骤递进 议论文一般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步骤来写作,这其实就是一种递进关系,环环相扣,逐步解决议论文的三个问题。虽然可以集中笔力写清楚任一方面,但也可以三个方面都作全面详细的写作。还以话题“人生的加减法”为例,可以这样分解:
①是什么: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减一点人工合成的矫揉造作。
②为什么:因为物欲横流社会需要抵制诱惑,坚守真实的自我,拒绝庸俗,追慕崇高。
③怎么样:既要有出世的隐逸,又要有入世的积极。2.按论点内涵递进
这是就论点的内涵方面而言,论点内涵本身呈递进关系,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理解程度,从表面进而认识到事物的本质,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最后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如:话题“问”,一位考生以“问——打开真理之门”为论点,然后分解为三个分论点:
①好问,就是对一切的未知,一切的疑惑都有一种好奇心与探究欲,是问的基础; ②敢问,就是敢于向权威、规则挑战,以求真知,是问的发展; ③会问才能真正发现真理,是问的目的。
文章从文“问”的三个方面“好问、敢问、会问”层层递进展开,由基础到发展到目的逐层深入的解开“问”的道理,论证严谨有力。
三、辩证分解
辩证分解需要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事物,即既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透过事物的本质看到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缺点,即事物的反面,防止“一叶障目”或“过犹不及”,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方能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可以是分论点的对比展开。如2005年北京作文《说“安”》可以分解为: ①我们喜欢安,渴望安;
②我们又要提防安,不要以为一晌贪安而蒙蔽了双眼; ③人生、国家定要将“安”字慎选。
也可以是分论点内部辩证分析。一篇《忘记什么,铭记什么》是这样分解的: ①忘记等待时的付出,铭记了过程的快乐; ②忘记工作的卑微,铭记奉献的伟大; ③忘记荣华富贵,铭记那份职责; ④忘记了寒冷与黑暗,铭记了那份温暖。
四、比喻分解
这是种化抽象为形象的分解方式,论点不直接表明,而是用喻体表明观点,使文章显得含蓄又有底蕴。当然这不是论点分解的主要形式,但别有一番情趣,可以增加作文的形象性。
如话题“读”,有考生将中心论点定为:读,一把钥匙。然后分解为: ①读,一把钥匙,一把可以打开心灵的钥匙; ②读,一把钥匙,一把可以理解别人的钥匙;
③读,一把钥匙,一把能打开心灵黑暗世界的神奇的钥匙; ④读,一把钥匙,一把探知未知世界的钥匙。
掌握了以上分解方式,应该来说,写作既能集中阐述中心论点,彻底防止了走题现象,又能充分的调动思维,向深度与广度推进,使文章摇曳多姿。
第四篇:作文分论点的设置
议论文写作是高中生须掌握的写作技能,但在平时的习作实践及高考考试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毛病就是写出的议论文连架子都搭不起来,文章结构散乱,缺乏层次感。导致结构混乱的根本原因就是作者脑中没有清晰的提纲,行文时没有清晰、严密的分论点,所以只能东拉西扯,最终一篇文章杂乱无章。不知所云。这样的文章当然得不到评卷者的认可。要消除这一毛病。必须加强议论文结构训练。
所谓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布局安排,组织构造。如果把主题比作文章的“灵魂”,材料比作“血肉”。那么结构便是文章的“骨架”。文章的结构着重解决了如何“言之有序”的问题。议论文写作安排好了文章的结构,文章自然就条理清晰,观点突出了。常见的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这四种不同结构模式的运用特别是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三种模式的运用。要收到理想效果都离不开结构严密的分论点,这自然就离不开分论点的分解与提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分论点提炼得好。运用后三种结构模式写出的议论文不但条理是清楚的,说理也必然有一定深度。将为全文收到良好的整体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如2006年湖南高考作文《谈意气》,下面这几篇(摘取提纲)优秀作文就是运用分论点进行论证的成功例子。并列式:
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中心论点)
①人要有意气,才能有韶达的胸襟;(并列分论点一)
②人要有意气,才能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并列分论点二)
③人要有意气。才能追求不泯,意志不衰。(并列分论点三)
本文作者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三个方面(“意气”的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提出分论点。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内容具体,效果很好。递进式:
人生在世,意气不可无。(中心论点)①意气是一个人生命的支撑架;(个人)②意气是一个团体成功的基石;(集体)
③意气是一个国家富强的号角。(国家)
作者提出三个分论点(三个分论点之间构成递进关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阐明了“意气”的重要意义。对照式:
意气是一把双刃剑,要学会正确使用。(中心论点)
①意气风发可以引领一个人走上成功的巅峰;
②意气相投可以带给人幸福和快乐;
③意气用事会让人饱尝失败的苦果。
本文作者提出中心观点后,从正(1、2两个分论点)反(第3个分论点)两个方面分解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分析全面透彻,条理清楚。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运用分论点进行论证。既能使议论文条理清晰,又能使分析说理透彻。可以说是议论文写作制胜的重要法宝。尤其是考场应试。这种作文能让阅卷者
一目了然,收效颇佳。要掌握这一制胜法宝,关键是要学会如何分解分论点。一般来说写作一篇议论文,在提出中心论点后,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任选一个角度对中心论点加以分解,提出缜密的分论点。
下面一一举例加以解说。
(一)“是什么?”——类别和性质的问题
分析“是什么”就要抓住中心论点中关键概念的特性、表现等加以分解,进而帮助读者理解中心论点的含义。
例1:《时代呼唤陶冶教育》
教育要面向未来,须提倡陶冶教育。(中心论点)
①陶冶教育是非强制性的;(分论点一)
②陶冶教育是启发式的;(分论点二)
⑨陶冶教育是渐进式的。(分论点三)
本文先提出中心论点,之后抓住其中的关键词“陶冶教育”。对其特性加以分析,分解出三个分论点。所谓陶冶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与素质教育相统一的教育模式。相比较而言,应具有非强制性、启发性、渐进性(应试教育具有强迫性、灌输性、急功近利性)等特点,这样分条论述,能帮助读者系统地认识理解什么是陶冶教育,达到了写作本文的目的。例2:以“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首先可明确中心论点,“人生必须争”,然后可抓住关键词“争”分析其表现:受到不公正对待时的抗争。不甘落后的奋力追赶。坚持真理的斗争。面临困境的奋争„„于是可从“争”的表现着手提炼出下列分论点:
人生必须争。(中心论点)①争是受到不公正对待时的不屈抗争;(分论点一)②争是不甘落后的努力拼搏;(分论点二)③争是面临困境时的迎难奋争。(分论点三)(二)“为什么?——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
分析“为什么”可从中心论点的原因、目的、意义等方面出发,对中心论点加以分解。例1:同样以话题“争”为例。为什么要争?争有何意义?美好生活要靠争。事业辉煌要靠争,企业发展离不开争,国家强大离不开争„„所以“人生必须争”可作如下分解:人生必须争。(中心论点)
①摆脱困境须要争;(分论点一)
②实现理想须要争;(分论点二)
③弘扬正义须要争。(分论点三)
例2:话题作文“原谅自己”写 作此文,先可确立中心论点,“人要学会原谅自己”,然后从“原谅自己”的意义人手对中心论点作如下分解:
人要学会原谅自己。(中心论点)
①学会原谅自己,能使我们摆脱错误的阴影,走出自责的泥淖;(分论点一)②学会原谅自己,能使我们重拾信心,勇敢地面对新的困难;(分论点二)
③学会原谅自己。能使我们的生活重焕光彩。(分论点三)(三)“怎么办?”——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分析“怎么办”可以从解决问题的决策办法人手。对中心论点加以分解。
例1:我们仍以话题“争”为例。从“怎么办”的角度分解中心论点“人生必须争”,文章中心内容就是回答“怎样争”。可作如下分解:
人生必须争。(中心论点)
①争要有必胜的信心;(分论点一)
②争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分论点二)③争要善于把握机遇。(分论点三)或:①争就要有明确的目标;(分论点一)②争就要有坚持到底的恒心;(分论点二)③争就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分论点三)
例2:2007年湖南高考作文《诗意地生活》其中一篇高分作文就是按以下结构行文的:人应当诗意地生活(中心论点)
①诗意地生活,需要人们内心的和谐与宁静;(分论点一)
②诗意地生活。需要人们从阅读中汲取养料;(分论点二)
③诗意地生活。需要人们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灵。(分论点三)
作者从三个层面对“人应当诗意地生活”这一中心论点加以分解。作了有力的论证。告诉人们怎样才能获得诗意的生活。符合写作要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掌握了以上三种分解分论点的方法。议论文的结构模式就基本掌握了。我们过头来看就更明白了。所谓总分式,就是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者组合在一起,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然作为千字文。运用总分式模式写作时,不能对每一个角度都进行较详细的分解。从三个角度中根据题目需要和自己的领悟任选一个角度,作为重点加以分解。其余两个方面简单带过即可。如果所提炼的分论点相互之间是并列关系,那整篇文章就是并列式;如果分论点间是递进关系,全文就是层递式:如果分论点间是正反对比关系,全文就是对照式结构。
在分解分论点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保持分论点的形式一致。即各分论点的表述最好一致、手法一致、结构一致。如用比喻,就都用结构相同的比喻;其次,并列分论点之间必须真正并列起来。分论点不能交叉重复,不能有包含关系;最后,递进关系的分论点,必须按轻重、先后顺序依次排列。
第五篇:议论文分论点设置法例谈
议论文分论点设置法例谈
议论文确定好中心论点固然重要,但设置好分论点,深入论证则更加重要。这是因为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证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因此,我们要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设置分论点的技巧。提炼分论点的常用方法有:
1、追问原因法。
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其产生的条件和原因。事物是复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抓住了其中几个主要原因,也就形成了几个分论点。这是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
例一,2005年北京高考作文题
以“说„安‟”为题作文。
“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要求自行选定角度,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说“安”》
中心论点:京剧是一种安和、安稳、安详的“高级艺术”。
分论点一:剧情方面,京剧是安和的。
分论点二:伴奏方面,京剧是安稳的。
分论点三:表演和风格方面,京剧是安详的。
例二:说意气
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追问原因:
分论点一: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
分论点二: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
分论点三:勇于探索的意气,是人们发挥潜能的金钥匙。练习:
古训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现代人说,如何创新,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框框,突破规矩。请以“规矩”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示例:先把题目扩展成一个中心论点(一个句子):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再对这个论点追问原因,就可以得到分论点:
分论点一: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
分论点二: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
分论点三: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
2、追问办法法:
即就中心论点问一个“怎么办”。也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这些具体措施和途径就是文章的分论点。
2006年湖南高考,题目是“谈意气”。我们可先把题目中的关键词“意气”扩展成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然后追问:人怎样才能有意气?于是得到三个分论点:
分论点一:坚韧不屈,不畏风霜,不畏冷雨;
分论点二:勇敢不惧,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分论点三:自信乐观,历风雨阴霾,拨云雾见日。
例:《诗意的生活》
中心论点:人应当诗意地生活。
分论点一:诗意地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
分论点二:诗意地生活,需要人们从阅读中汲取养料。
分论点三:诗意地生活,人们需要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灵。
练习:以《学会欣赏别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示例:文题就是中心论点,无须扩展成一个句子。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即得三个分论点:
分论点一: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有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 分论点二: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并借鉴,不求全责备,不嫉贤妒能;
分论点三: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追问结果法:
即以中心论点为前提,去推想在这个前提之下会产生怎样的意义、作用、价值或影响。
以“这山望着那山高”为题作文。
示例:中心论点:题目却是。用推想结果法提炼分论点如下:
分论点一: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永不满足;
分论点二: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精益求精;
分论点三: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力争上游。
4、追问对象法
即先用一个句子将中心论点表达出来,然后再看这个论点涉及到哪些人、事、物。然后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
例:2006年广东高考题是“雕琢心中的天使”,用一句话提炼中心论点为: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雕琢”涉及的人有:丛飞,李春燕、洪战辉等,于是就可提炼出如下三个分论点:
分论点一:丛飞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
分论点二:李春燕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
分论点三:洪战辉用爱周琢心中的天使。
练习:
以“最美的颜色”为题写一篇作文。
示例:中心论点:什么是最美的颜色
分论点一:绿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是青春活力的象征。
分论点二:红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是生活热情的象征。
分论点三:白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是纯洁人生的象征。
5、追问内容法:
追问内容,就是先将由话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再看这个句子的宾语可涉及到哪些人(事,物),然后补出来或者具体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
再以06年广东高考“雕琢心中的天使”为例:
先用一个句子:一代大家苏轼雕琢心中的天使。然后对宾语“天使”具体化,即得到分论点:
分论点一: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爱国的天使(国家危难时);
分论点二: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的乐观的天使(受贬时);
分论点三: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的词坛的天使(文学上)。
练习:以《拒绝窝囊废》为题作文。
示例:中心论点:题目即为中心论点。对“窝囊废”进行分析,分析它的能指和所指,可以形成三个分论点:
分论点一:拒绝平庸无能者(提倡德才兼备);
分论点二:拒绝怯懦无聊者(提倡敢作敢为);
分论点三:拒绝鼠目寸光者(提倡志存高远)。
附录
例文一:
说“安” 北京考生
傅雷曾对“高级艺术”给出如下概念:乐而不淫,哀而不怨,雍容有度,典雅自然,不装腔作势,过火恶俗,炫耀技巧。这种高级艺术中所体现出的安和、安稳、安详,在京剧这里得到印证。
剧情方面,京剧是安和的。它不以紧张激烈刺激观众情绪的剧情来吸引人。京剧不要观众大哭大笑,感情激烈起伏。京剧只是在叙述清楚情节的条件下展现优美。像《宁武关》、《马思远》等老戏,虽曾名动一时,并有小翠花等名角以此为拿手戏,但终因剧情过于惨烈复杂而被逐渐抛弃。《乌盆记》在现在也只是唱一唱“十八张半”里的段子而已。今天,常上演的如《玉堂春》、《拾玉镯》、《龙凤祥》、《卖水》等剧目,剧情简单平和。
伴奏方面,京剧是安稳的。文革中“创新”的以钢琴伴奏样板戏、《杨门女将》中老太君的“一席话恼得我火染双鬓”插入小提琴,均让人听着大感逆耳。只有京胡,与唱腔相安无事。像《武家坡》、《坐官》里的流水,由京胡伴奏,才会有天衣无缝的安稳感觉。
表演和风格方面,京剧是安详的。京剧从不强调暴力或者血腥。像《霸王别姬》中的自刎,《贵妃醉酒》中的酗酒,《谢瑶环》中的上刑,《碰碑》中的自杀和各出戏里的打仗场面,均以“出之贵实,用之贵虚”为原则,将其艺术化、抽象化,以强调其中的体态美、动作美或人物思想感情。最受观众喜爱的生旦两行中的梅、余两派,以安详典雅为最大风格:既不是程派的一唱三叹,也不是马派泼辣激昂。京剧,既不是凌叔华等京派作家的阳春白雪,也不是评剧的下里巴人,它安于中
庸,以安详为风格。
然而,处于今天的社会中,京剧要发展,京剧要创新,京剧要与时俱进,不能安于现状,安常处顺。京剧,正如章治和所言,要推陈出新。这个“推”,既是“推广优秀传统戏”,又是“推开落后的原则”。京剧,要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中,立于“国粹”这一地位安然不动!例文二:
谈意气 湖南考生
如果说雏鹰腾飞苍穹要经历风雨的击打,那么那搏击长空的意气就是它那犀利的双眼;如果说骏马奔驰于旷野要经历千万里奔跑的锤炼,那么那奔腾万里为夙愿的意气就是助其翻越千山万水的铁蹄;人,欲傲立于世,成为一代雄主立一世伟业,那舍我其谁,勇战万方的意气就是其成功的基石。
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
看惯了凡人的庸庸碌碌,听厌了庸人的自怨自艾,一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使我们心中重燃建功立业的激情;听厌了对命运的感伤,想破了身世的无济,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振臂一呼,使我们重生改变命运的豪气。舍我其谁,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重新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重新树立起一个全新的自我形象。舍我其谁的意气,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能力,使我们为了自己身上所担负的重任而勇猛作战。――舍我其谁的意气,是人们腾飞的起点。
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
凡人欲成大事者,皆需受尽千磨万砺。也许上天就是喜欢捉弄那矢志于成功的人们,他总是要为孜孜于辉煌的人们设置障碍。那障碍,可能是罗马宗教裁判所前的熊熊烈火,可能是哥伦布远航新大陆中的连天风雷,可能是红军长征中的雪山草地。然而,幸运的人们呵,他们还有理想,在献身理想的意气的指引下,他们如布鲁诺一般投身于火海,为捍卫真理而与烈火永生;他们在献身理想的意气指引下,如哥伦布一般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为探寻未知世界而披肝沥胆;在献身理想的意气的指引下,他们如红军战士一般豪气顿生,征服千山万水为拯救民族而抗争,献身理想的意气,是成功的精神动力。
勇于探索的意气,是人们发挥潜能的金钥匙。
科学,充满了未知的美。好奇的人类站在自然与社会圣殿的门口,不时的窥探其中的奥妙,而只有勇于探索的人勇敢地踏入了上帝设置的禁区,徜佯于科学的无尽美妙。于是我们看见杨振宁李政道勇于质疑前人,看见吴剑雄勤于实验破解谜云,看见一代大师王淦昌在极其恶劣的科研条件下为物理学发展献计献策。――勇于探索的意气,是成功之眼。
……
望尽人类千载悠悠的历史,凡成大事者,皆为意气风发,慷慨激越之人。让我们以舍我其谁的意气为帆,以献身理想的意气为指引,以勇于探索,勇于挑战的意气为浆,驾起人生的巨轮,向着成功的彼岸远航!
例文三:
诗意地生活 湖南考生
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当飞鸟翱翔于天际,当鲜花盛开于大地,当人们脸上绽放出微笑,诗意便开始在生活中流淌。人应当诗意地生活。
诗意地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季羡林曾说过:“真正的和谐是人内心的和谐。”试想,一个内心浑浊不堪的人如何能够让生活充满诗意呢?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往往是其内心的真实反映。故如水般澄澈的林妹妹幽居在潇湘馆,在那一丛青翠的绿竹下迎风洒泪,对月抒怀,吟出一句句清巧奇谲的诗。而浑身散发着酒肉臭的薛蟠却只懂得猜拳行令,信口开河胡诌些“一个蚊子哼哼哼”的荤段子。内心和谐,充溢着对万物的爱的人才可以诗意地生活。特蕾莎修女给每一个穷人带去关爱,爱让她的生活充满诗意;皮埃尔神父为无家可归者送去温暖,关怀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袁隆平院士为饥饿中的人们送去希望,爱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当人们内心和谐,带着对万物的爱去生活,人们才可以学会如何诗意地生活。
诗意地生活,需要人们从阅读中汲取养料。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才可以变得诗意。当人们从儒、道、墨、法的典籍中探究为人之道,当人们从司马迁的竹简中开启历史的明镜,当人们从唐宋八大家的作品里顿悟文章之法,智慧便开始滋润人们干涸的灵魂,给灵魂注入诗意。当人们从陶渊明的菊花中思索隐逸之士的情怀,当人们从史铁生的地坛中感念生与死的变迁,当人们从卢梭的瓦尔登湖畔拾获人生的宁静,思维便开始给心灵插上翅膀,让心灵翱翔于诗意的天空。从阅读中收获智慧,从阅读中学会思考,人们才能懂得诗意地生活。诗意地生活,人们需要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灵。现代人的生活充斥着为了生计和未来的奔波,充斥着嘈杂的汽笛声与喧闹声,充斥着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戒备。人们需要在清风的吹拂下,在小鸟啁啾中找回生活的诗意。莽莽苍苍的森林给诗意栖居的莎士比亚带来了浓郁忧伤的情怀,潺潺流动的多瑙河给施特劳斯家族带来了优美的音韵,古老沧桑的凤凰古城给诗意栖居的沈从文带来了历史的质朴与深刻。自然的灵动与纯净,让人们更加诗意地生活。
当人们内心和谐,带着爱心去生活,当人们从阅读中获取智慧与思绪,当人们到自然中寻找抚慰,人们才可以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写,诗意地生活。
例文四:
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 广东考生
只要有爱,就可以雕琢出心中的天使。
你或许常常抱怨天公不作美,事事令你不如意。你或许责怪天使都忙着照顾别人去了,没有听从过你的呼唤,没有助过你美梦成真。因为,你已经对着流星许过数百次愿了。
但是,请你别焦急,请你别等待。请你行动起来,用善良和爱,雕琢出你心中的天使。心中这樽“爱”的天使,会助你为善,会引你走向幸福。
只要有爱。
君不见照亮了苗乡的那位月亮般的姑娘,即使她没有翅膀,她依然是天使。为什么?就因为她用全心的爱,燃烧自己的青春点亮苗乡的路啊!用爱,她肩负起十乡八里的健康。
为了乡亲们的健康,她常常免费为付不起药费的病人治病。丈夫劝她离乡进城打工去,可她舍不得离开需要她治病救命的乡亲。乡亲们感激她。李春燕用爱雕琢出心中的天使,她是苗乡的“天使”,也是感动全中国的“天使”。
是的,只要有爱。
青年歌手丛飞,已插上翅膀,带上人们对他的敬意“飞”走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丛飞就是这样的人。他用一生的爱,把自己“雕琢”成永生的“天使”,他让全中国人民永远怀念他。为什么?因为丛飞用爱心包容世界。他用唱歌演出所得的三百万捐助了一百八十多位贫困学生,自己却成了深圳的“穷人”。他的高尚、他的纯粹,源自他心中的天使———爱!他的博大的爱,感动了中国。
是的,只要还有爱。
因为爱,洪战辉成了家喻户晓的感动中国的青年,他用平凡而朴实的行动,把自己“雕琢”成一位有爱心又充满责任心的“天使”。他不因贫穷,不因父亲是精神病患者,而丢弃父亲抱养的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妹妹”,他带着“妹妹”上大学,他不愿意接受捐助或施舍,他吃苦耐劳地挣钱,替父亲负起家庭的责任。穷困算不了什么,苦难也只是一种磨练。只要还有爱,天使为什么雕琢不出来呢?
爱,是天使的化身。天使,是用爱雕琢出来的。
有谁还会毫无思考毫无进取地抱怨自己没得到天使的眷顾呢?其实,天使就在我们心中呀。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是的,只要我们不丢失心中那“爱”,时时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最善最真最美的“天使”。
让我们都成为“天使”吧!
选择中华魂
翻开昔日的历史,寻找心灵的选择。
1.英雄的选择
你的目光,在黑夜中仍闪耀着灵性,只有你才拥有这样的目光,目光中似乎闪耀着晶莹的东西。荆轲,你流泪了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啊,悲歌已在易水旁响起,你提着樊将军的人头,拿着用地图包裹好的匕首,义无反顾地踏上刺秦之路。
为什么你要选择刺秦?难道你不知道这是死路一条?难道你不知道燕国必亡已成定局?难道你不知道有人在深爱着你?不,我想这些你应该都知道?而且比别人更清楚。然而你放弃了可以带着你心爱的人远走高飞的选择,毅然踏进了虎狼之地的秦国,你洒在秦国宫殿里的热血,渲染了你那光耀尘埃的英雄豪气。
你使我明白要选择勇敢,选择诚信。
2.王者的选择
乌江旁,战马的悲嘶响彻云霄,你高举长矛,以横扫千军之势奋力拼杀,江上飘来一叶小舟,你没有选择逃亡,而是从容地自刎。你败了,彻底地败了。然而,你实际上是可以选择不败的,鸿门宴上,你可以杀掉刘邦,你可以不相信刘邦的承诺,而你却没有这样做。你虽然失败,可你以英雄的身份活在人们心中,刘邦虽然胜了,可他永远被人们称为小人。乌江旁,你本可逃走,而你却选择血染乌江,当鲜血从你身上喷出的那一刻,你的灵魂得到了升华。
你使我明白要选择仁爱,选择无悔。
3.科学家的选择
你是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回来的,美国人曾扬言“宁可毙了你,也不让你回中国”。而你却拿生命作赌注,毅然踏上了回国路。
你为什么要选择中国呢?要知道在美国你可以生活得很好,你可以不必在恶劣的环境中辛苦工作,不必忍受劳苦,而你却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祖国,当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时,你会心地笑了。
你使我明白要选择爱国,选择一颗爱国心。
中国之所以能够以文明著称于世,正是由于华夏儿女有正确的选择,让我们选择我们的优良传统,选择龙的精神,选择中华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