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基础课教案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基础课教案
本教案由北大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编写,温儒敏执笔。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1)首先要了解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与动因。通常把1917 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看作是一 个历史的界碑,以标示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当今学术界也有人试图将近、现、当代打通,以“20 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涵盖百年中国文学。事实上,虽然晚清以来已出 现文学变革,如“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白话文的提倡,等等,但总体上仍是局限于
传统文学内部的结构调整变通,真正有革命意义的突变还是在1917 年文学革命发生之后。因此,必须大致了解晚清的文学革新运动如何为后起的文学革命做了准备。有关近、现代文 学关系,以及“现代文学”的学科称谓与范围是否应被其他概念所取替等问题,都是有争议 的前沿课题,刚开始学习本课程时不一定就展开讨论。
(2)应了解文学革命的背景与直接动因主要是新文化运动。对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有各
种解释,注意这里解释为“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文学革命作为新文 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与导向、成就与局限,都与新文化运动的启蒙宗旨息息相关。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 思想自由;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新文化运动立足于“破”而矫枉过正,以对 传统文化的批判为主,对西方文化径直急取,有负面影响。但总的来说,又造成多种文化比 较选择的开放活跃的局面,文学革命直接从中获取了动力。
(3)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是本章学习的重点。作为知识性了解,应注意掌握: 以《新青年》为中心而形成的反封建思想文化阵线及主要的代表人物,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与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的基本内容与历史功绩,白话文运动的提倡与推广过程,林(纾)蔡(元培)之争,与“学衡派”和“甲寅派”的论争。
(4)关于文学革命的性质与意义,可以从文学观念、内容以及语言形式这三方面去评判,考察其对于传统文学的彻底革新,理解新文学是如何在文学的世界化与民族化的矛盾对立运 动中逐步实现文学的现代化的。
二、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5)外国文艺思潮的影响是文学革命发生与发展的外因。胡适、陈独秀发动文学革命就
依持过进化论等思潮,周作人也得益于西方人道主义文学理论,这都是影响的例证。大规模 的文学翻译活动,是文学革命的组成部分。“五四”后短短几年间,思想大解放如冰河开封,西方文艺复兴以降各种文艺思潮几乎都同时涌入了中国。对这种历史上罕见的思想活跃状况 应有所了解。在以后整个课程学习当中,都应当把外来文学思潮的深刻影响作为考察中国文 学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6)受不同文艺思潮和艺术手法影响的不同创作倾向的作家群,又各自聚集为文学社团。其中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的影响与贡献最大。应当了解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的成立及成员组 成的基本状况,包括各自的代表性刊物和作家,最足以体现社团倾向的基本观点。对于前者 追求“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和后者侧重“为艺术而艺术”的浪漫主义,也应从创作 观念与流派特色上加以简要评析。此外,还要了解新月社、语丝社、浅草社和湖畔诗社的基 本情况。这是本章学习的第二个重点。
三、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
(7)胡适对新文学理论建树最突出、影响最大的是“白话文学论”和“历史的文学观念 论”。进化论与实验主义对胡适文学观念的建构都有积极的作用,应结合《文学改良刍议》 与《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对胡适的文学观念在新文学发难期所做的贡献做出客观的评价。周 作人以“人的文学”来标示新文学的内容特质,适合了“五四”个性解放的热潮,对文学革 命的推进起到很大的作用。后来周作人转向强调文学的独立性与自由表达思想的原则,提出 比较脱离现实的“自己的园地”文学观,代表了倾向自由主义的作家另一路的追求。这一节 不作为重点,但应学习如何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那些影响大而思想立场可能比较复 杂的作家。
四、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
(8)第一个十年文学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917 年初到1919 年“五四”爆发,为
文学革命初期;“五四”到1926 年“三·一八”惨案,是思想解放和创作最为活跃的时期; 此后到1927 年“四·一二”事变,相对沉寂并转向“革命文学”提倡的试验期。这种大致 的阶段性划分,可以帮助同学联系时代社会变迁去把握文坛的趋向。
(9)第一个十年的创作也可以从总体上去归纳与描述其共同的兴趣与归趋,或区别于其
他时期的新的文学特色,即:理性精神、感伤的情调、个性化与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这种 宏观的归纳让我们对“五四”新文学的时代特征和得失先有一个基本的印象,待如下几章学 完后再回头来思考与印证这种归纳的根据。[知识点] 晚清文学革新运动、《新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陈独秀的《文学 革命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钱玄同与刘半农的“双簧戏”、对黑幕小说与鸳鸯蝴蝶
派的批判、林蔡之争、《学衡》派、《甲寅》派、易卜生主义、“五四”前后西方思潮的大量
涌人、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浅草一沉钟社、新月社、湖畔诗社、进化论、历史的 文学观念论、周作人的《人的文学》。
第二章 鲁迅(一)
一、《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1)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 现象。把握鲁迅小说的高度成功,可以用鲁迅自己的两句话:一是“表现的深切”,二是“格 式的特别”。前一句指独特的题材与思想发现,后一句指小说结构模式与形式手法的创新。鲁迅创作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所以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 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由此开掘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类题材。
鲁迅观察与表现的视角也是独特的,即重在表现病态社会里的人的精神病苦,以及对现 代中国人的灵魂的“拷问”,理解这一点,可以结合《药》、《在酒楼上》等一系列作品的分
析,探讨其艺术“视角”的独特性与深刻意义。
还要注意鲁迅小说中常见的两种情节结构模式,即“看/被看”与“离去一归来一再离 去”。前者可以举《示众》等作品为析例,了解鲁迅所要表现的麻木愚昧的国民性弱点以及 对于“启蒙”的无奈质疑。后一种模式可以举《故乡》或《在酒楼上》为析例,探讨其中内 蕴的“反抗绝望”的哲学和生命体验。要注意透过情节结构模式看到鲁迅独特的眼光,既要 考虑到通常的从社会批评所达至的意义层面,又要深入一步,充分体验鲁迅观察人生社会的 深刻感受。
(2)所谓“格式的特别”,是指鲁迅小说在形式手法方面的创造性与先锋性。如《狂人日 记》中的两重叙述角度及与此相关的反讽的结构。《孔乙己》外在的喜剧性中所蕴涵的悲剧 意味,《在酒楼上》作者主体的渗入以及通过人物“对话”关系所形成的互相驳难的性质,都可以作为分析的例证,考察鲁迅小说的实验性与先锋性。要注意体会鲁迅小说艺术是如何 继承传统又冲破传统,发挥了无羁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以上两个要点都有难度,必须结合具 体作品的分析,去深入探讨,尊重自己的阅读体验,又注意从理论上解说这种体验的原由。建议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分析,动手写一篇小论文,具体评论某一篇鲁迅小说或你所 认为的某一点“鲁迅艺术特色”。
二、说不尽的阿Q(3)教材中这一节主要介绍“《阿Q 正传》接受史”。我们从中要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层 次的读者完全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解释阿Q 的典型含义。也可以课堂讨论,阿Q 作为一个成功的文学典型,是否有最基本的典型内涵?那些最有影响力的解释到底怎样满足 了某些特定的时代的社会审美期待?通常作为“共名”的“阿Q”或“阿Q 精神”,是什么层 面上的发挥?等等。这一节学习要注意拓展文学评论的思维。
三、《野草》与《朝花夕拾》
(4)《野草》和《朝花夕拾》开创了现代散文创作的潮流,这可以更多地从“文体”与 写作的姿态上去理解。“闲话风”是对《朝花夕拾》风格的概括,主要指那种自然、率真、亲切的韵味,那种“任心闲谈”的“漫笔式”写法。所以鉴赏《朝花夕拾》,不妨多注意其 笔墨情趣。
(5)《野草》的风格与写作姿态不同于《朝花夕拾》,也可以用“独语”宋概括。这主要 是逼视与抒发自己灵魂深处的矛盾、紧张、焦虑,包括难于言传的感觉、情绪、意识与潜意 识,并引向哲理的思考。所以说,《野草》是心灵的炼狱中熔铸的鲁迅诗,是浸透着生命体 验的“反抗绝望”的哲学。《野草》很晦涩难懂,阅读时关键是琢磨体会其用意象象征(暗示)的感觉、意趣与思维,要把握其“独语”中所表露的“自我审视”的性质。不必要求青年学 生完全理解《野草》中的鲁迅的哲学。鲁迅也说过,他并不希望青年读懂他的《野草》,因 为《野草》只属于他自己。因此,学习《野草》可偏重于文体的鉴赏,当然,也该从这非常 个性化又非常奇峻的艺术世界中,领略作家深刻而孤寂的心境及由此发生的无羁的想象力与 创造力。[知识点] 鲁迅生平概略、鲁迅主要著述的书名与大致内容。
第三章 小说(一)一、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
(1)这一节要求大致了解“五-四”时期小说转型的多种原因,其中除了社会变革的推动,还包括:新式教育所培养的一代青年学生成了新的读者和作者群体,白话文运动的成功,西 洋小说的影响,等等。要有一个大致的印象:本时期除了鲁迅等个别作家之外,大部分创作 仍比较幼稚,只是为后来的发展开了源头。
二、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
(2)理解“问题小说”形成的两方面原因:一是“五四”思想启蒙造就了思考的一代,他们渴望用小说来提出和讨论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二是受易卜生等欧洲与俄国现实主义作 家和文学思潮的影响,提倡为人生的创作。“问题小说”并非流派,而是一种创作的风潮,贴近青年所关注的人生现实问题,但视野与题材仍比较狭窄,难免概念化。对“问题小说” 形态与得失的理解,可以举冰心为主要的分析对象。其《超人》是比较典型的“问题小说”。该小说文笔和情节结构都与传统小说相去甚远,重在写人物的心理,并抒发作者的感受,但 有些概念化,明显带有“五四”的特征。还可以分析王统照的《沉思》、《微笑》等小说,其
提出和表现“问题”时所追求的虚幻、玄想的特点,也带有“五四”时代的情味。(3)“问题小说”风潮过去之后,很多作家都转向写实。考察这变化的痕迹可以引举叶 圣陶为例。叶也是从“问题小说”起步,后来却转向专写“小市民智识分子的灰色生活”,并着重用冷静批判之笔揭露小市民的精神病态。可以重点评析其早期代表作《潘先生在难 中》,注意其如何在不长的篇幅中塑造出一个典型的小市民形象,并领略其不动声色地讽刺 的手法。
(4)关于2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乡土小说作家群,是本章学习的重点。要了解这一群体的 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应以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对“乡土文学”的 界定为出发点,理解这一群体涌现的文学史背景:回忆、乡愁、风土、写实,是乡土小说的 突出特色。
可以在阅读一些代表作的基础上,体会与掌握王鲁彦(《菊英的出嫁》)对奇特民俗的描 绘,彭家煌(《怂恿》)对闭塞乡村世态人情的揭露,台静农(《拜堂》)对宗法制度下农民心 理困苦的表现,等等,从而理解乡土小说的基本特色,及其使新文学小说的题材转向社会民 众,手法转向写实,描写转向以人物为中心等变化。总之,应注意从中学会如何从文学发展 的历史脉络中去考察一种文**流。
三、“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
(5)强调小说抒情与主观性的主要有创造社作家。抒情小说也是现代小说的一种新样式,其中“自叙传”抒情小说侧重于作家的自我暴露,以及个人私生活和心理的描写,这是接纳 日本“私小说”和其他一些外国小说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体小说,郁达夫是其代表作家。重点 把握郁达夫创作的鲜明特色,《沉沦》和《春风沉醉的晚上》可以作为深入分析的文本。其 特色表现在:小说有以“零余者”为代表的抒情主人公,这其实也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 自述或宣泄:多写“时代病”,即“五四”时期青年知识者生理与心理的病态和变态,又并 非展示病态,而是发泄对病态社会的不满与抗议。
分析郁达夫小说不必过于考究其情节结构或语言运用的完整程度,应重在领略其非常独 异的艺术个性,那充溢篇中的才气、激情,那真切的感伤和忧愤。此外,有关其小说中病态 性欲的描写,也可以作为本课重点探讨的一个问题。这应理解为郁达夫试图用新的眼光去剖 析人的生命和性格中包孕的情欲问题,在当时也带有向虚伪的封建传统道德及国人矫饰习气 挑战的意味。
(6)了解“五四”抒情小说的特色,还应当考察庐隐、淦女士等。她们与创造社和郁达 夫没有承传关系。庐隐的《海滨故人》表现新旧交替时代青年女性的精神饥渴,淦女士的《隔 绝》等作品大胆袒露敢于冲破旧道德牢笼的青年女性的内心隐秘。这些作品艺术上并不完整,但联系当时的时代精神需求来阅读,就能理解其当时受欢迎的原因。(7)同样注重抒情却又在艺术上达到较完整的境界的本时期
作家,还有冯文炳和许地山。前者可以《竹林的故事》为中心,欣赏其如何以冲淡、质 朴的笔调描写古朴、和谐的田园生活之美,及其如何借鉴古典诗词的手法构设小说的意境。欣赏许地山的《缀网劳蛛》等作品,则应当把握其倾向浪漫主义的丰富的想象和宗教传奇的 情节韵味。学完本章,最好有一小结,即在理解“五四”时期短篇小说多样性的同时,从结构、人 物、叙述角度与技巧等方面掌握其向“现代化”转换的表现。对本时期仍比较幼稚的长篇小 说,则只需一般了解,不必重点探讨。[知识点] 小说界革命、林译小说、问题小说、叶圣陶的《隔膜》与《火灾》、鲁迅对乡土文学的 定义、自叙传、庐隐的感伤小说、许地山的宗教题材小说、废名的《竹林的故事》。
第四章 郭沫若
一、《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1)这一节重点理解《女神》的成功在于时代的需要与诗人创作个性如何统一。探讨的 切人点是郭沫若诗中反复出现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诗歌研究无定法,一般而言,评 论一位诗人,应抓住最能体现其思想艺术追求的独创的方面。而“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便是《女神》的特色。对这一形象的特征及其时代内涵的分析,可从两方面人手:一是“开 辟鸿荒的大我”,即“五四”时期人们心目中觉醒的、新生的中华民族形象(如《凤凰涅槃》 中的凤凰,象征民族的新生)。所谓“大我”的情怀,是古老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种崭新的 精神,也就是“五四”式的彻底、不妥协、战斗和雄强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还体现为对自 由与个性解放的热烈追求,是对人的价值、尊严和创造力的充分肯定,是那种“天马行空” 的心灵世界(可以《天狗》为析例)。其次,“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又应当理解为同时是诗 人的个性与灵魂的真实袒露。“大我”与“我”是统一的。从郭沫若诗中也会听到不和谐的 声音,展现其骚动、矛盾的内心,在表达进取时可能又有颓唐厌世。这也可以从“五四”时 代心理情绪的复杂多样性方面去理解。惟其如此,更真实地立体地表达了一代青年的思想情 感。学习中会碰到对郭诗那种似乎大喊大叫袒露直切的写法不大能欣赏的情况,应当联系“五 四”时代刚刚觉醒过来的一代青年的心境去同情了解,这样会发现《女神》的确有不可重复 的精神魅力。
二、《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
(2)这一节偏重了解郭沫若“五四”诗歌的艺术特质。其关键是搞清楚“泛神论”对郭
沫若的影响。这是难点之一。郭沫若所理解的泛神就是无神,他把一切自然都视作“神的表 现”,“我”即是神,那么一切自然也都是“我”的表现。关于这个问题,较细致的介绍也可
以参考“评论节录”中的研究观点。要了解由于泛神论的影响,《女神》更加思绪沸腾,想 象奇特,大自然常常被人化,人与自然合一(可重点评析《地球,我的母亲》)。而且从泛神 论的影响出发,郭诗崇拜万物不断创造更新的“力”和“动的精神”。总之,《女神》的主导
性风格是壮阔、雄奇,正代表了“五四”的那种狂飙突进的时代特征。
(3)了解《女神》创造了自由诗的形式。其自由诗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有外在格律,押
韵、诗节与诗行大致整齐。另一类是讲求情绪自然消长的内在节奏,他也并非完全不讲外在 形式,而是在自由
律动中大致取得某种外在的整齐与和谐。因为郭沫若是自由诗的首创者之一,这一体诗 歌在后来有断断续续的发展,所以不妨结合诗作对自由诗有较为细致的剖析。
三、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
(4)这一节讲的是郭沫若《女神》之外的其他诗作,主要是后来诗风转变的产品。可以
重点阅读《星空》与《瓶》中的一部分诗。应注意比较郭沫若这一时期的诗与《女神》时代 诗作的异同。《星空》缺少早期诗作那种时代的激情,但技巧趋于圆熟。《瓶》是爱情诗,仍
较多体现郭沫若浪漫主义的意识精神。《前茅》(写于1923 年)和《恢复》(写于1928 年)中
充满革命的时代气息,还有无产阶级诗歌的尝试,从中可以了解郭沫若诗风的转变。这一节 主要注意知识性的掌握。
四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的剧作
(5)历史题材的剧作是郭沫若又一文学贡献。应了解郭沫若在“五四”时期所写的《三 个叛逆的女性》,和在抗战时期创作的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高渐离》、《南冠草》、《孔雀胆》。应掌握这些历史剧的共同点:一是全部取材于战国时代。郭沫若认为战国时代 是打破旧束缚的时代,也是许多志士仁人追求人的解放与进步的时代,他看重与采取的正是 那种求进步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要重视和张扬这种精神去反对当时国民党 的法西斯专政,去推进民主。所以郭剧有强烈的政治性与时代性。二是郭沫若式的历史剧有 他自己的“史剧观念”,并形成了突出的浪漫主义的艺术个性。郭所实践的是所谓“失事求 似”的历史剧创作原则,即在“大关节目”上不违背历史的真实,但又容许出于主题的需要 的自由虚构和改造。此外,强烈的主观性与抒情性、浓郁的诗意,也是特色之一。可以重点 评析《屈原》,除了以此了解郭沫若作为“诗人写剧”的个性之外,还可以探讨其得失,思 考《屈原》中主人公屈原的形象塑造,反而不如南后这个形象丰满的原因。[知识点] 《女神》的产生和影响、泛神论、自由体诗、《瓶》、《三个叛逆的女性》、抗战时期郭沫 若的六个历史剧、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原则。
第五章 新诗(一)
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1)这一节涉及近代文学部分,学习中只需作为背景的了解,知道晚清“诗界革命”止 于对宋诗派的摹仿,是在传统范围内的调整与改良。而“五四”新诗运动对晚清“诗界革命” 有所继承,更有所突破。重点了解胡适在其《论新诗》中提出“作诗如作文”的主张,事实 上有“战略选择”的意义:即以散文化(或者说是“非诗化”)去对过分成熟的传统诗歌语言 形式进行有组织的反叛,在传统诗歌结构之外去另寻门路。还应当进一步理解胡适们提倡“诗 体的解放”跟“平民化”的启蒙主义目标有内在联系。不妨将学习第一章有关新文化运动的 知识结合于此,从时代发展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所促成的大趋势中去理解新诗运动的价值 与意义。
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2)应阅读最初发表的一些白话诗,尤其是胡适《尝试集》中有代表性的诗作,对早期 白话诗如何从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摸索与试验有一定的印象,然后对新诗的“最初形态” 作简要的归纳:主要用白描和托物寄兴手法,倾向于散文化和平实的风格,以求跳出旧诗词 的束缚,实现诗体解放。《尝试集》和其他早期白话诗很幼稚,对其艺术形式的分析主要应 着眼于如何有别于传统诗歌,并考察其贡献、价值与局限。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3)这一节评述新诗基本站住脚跟后走上文坛的一批青年诗人诗作。“开一代诗风”主要 指郭沫若,也可以说是这一批诗人。如果说胡适一代新诗创建者对旧体诗的批判是要突破旧 格局,那么这新一代诗人则开始探索新诗到底应有怎样的艺术建树。他们选择了早期白话诗 缺少“诗味”,作为批评的目标,因此这次艺术反拨是新诗内部的结构性调整。这是本章理 解的要点。由此人手,不妨大致了解成仿吾的《诗的防御战》与郭沫若的《论诗三札》等论 作中的代表性言论,注意其如何强调“情感”、“想象”和诗的“抒情本质”,如何探求“语 体诗”的长处与艺术发展的前景,也可以结前一章对《女神》的分析来理解这种艺术反拨的 意义。同时,还要大致了解“湖畔诗人”的爱情诗所带有的“历史青春期的特色”,“小诗体”
一度引起关注的原因及其在诗体探索方面的得失,以及冯至对诗情哲理化与半格律体的追 求。
四、新诗的“规范化”——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
(4)新月派提倡“规范化”,标志着新诗的艺术探求进入了更为自觉的阶段。这里要着重 了解“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和形式格律化主张。所谓“理性”是指艺术上克制,并非 一般所说的诗的哲理化,其目标是要纠正“五四”新诗中滥用的直抒胸臆和极端的感伤主义,转为将主观情愫客观对象化,追求诗的蕴藉含蓄和非个人化倾向。这一点,可以通过分析闻 一多的《口供》等作品来加深理解。与此相关的是“和谐”与“均齐”的诗美追求,和以“三 美”为标准的“新诗格律化”主张。此为本章重点,也是难点。在掌握其有关知识的同时,最好能深入思考新月派的诗学主张为何可以理解为是“在新诗和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 桥梁”,并在经过新诗运动激烈反传统并立住脚跟之后,重新与中国诗传统的主流(尤其是唐
诗宋词)取得衔接与联系。
(5)本章的另一重点是评述闻一多与徐志摩的诗作。比较而言,这会更多地引起同学们 的兴趣。关于闻诗,应细读《忆菊》、《发现》、《一句话》和《死水》等名作,不止于一般地
用爱国主义去解释,还应看到中西文学冲突所引起的心理、情感和思想上的矛盾和痛苦。若 再深入一步,也可以探讨“东方主义”文化观与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现代感受,是如何复杂地 交织涌现于闻一多诗中的。学习中注意体味闻诗的矛盾张力与沉郁的风格,及其试验“新诗 格律”的得失。对徐志摩其人其诗,可称为“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他的活泼潇洒个性,不羁的才华,以及对爱、美与自由的热烈追求,形成了诗歌中特有的飞动飘逸的风格。对徐 诗要注意运用直观的把握,即在阅读中整体感受其情绪和韵味,和那相应的节奏诗律。不妨 选读《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等名作,认真朗读和品味。徐志摩是新月派前期与后期的 重镇,其在30 年代的创作情况可以合并于此讨论。此外,可以细读朱湘的代表作《采莲曲》,对这一性格焦躁、诗风却有“东方的静的美丽”和古典美的诗人,也有大致的了解。
五、“纯诗”概念的提出与早期象征派诗歌
(6)这一节的知识点有三个:一是纯诗的概念,1g26 年穆木天在《谭诗——寄沫若的一 封信》中指出,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与表现方式,强调暗示与朦胧。另一诗人王独清则 提倡诗中感觉的表达。他们的意见代表了当时对新诗“非格律”化的不满与反拨。二是李金 发的象征派诗。可举出《弃妇》等作品,进行细读评析。此为难点,可以参照“评论节录” 中的有关赏析文。把握这一类诗的关键,是抓住“多远取喻”,即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以及意象跳跃、暗示和感官呈像等手法。借此还可以对诗坛常有争议的“朦胧”“晦涩”的 一路诗歌有所理解。三是“早期象征诗派”,除了解李金发等的创作和上述有关诗论,还应 从“又一次历史的反拨”角度去理解这一诗派的文学史地位。在推进新诗艺术探求方面,新 月派探索新诗格律,李金发等人则注重东西方诗的沟通,都倾向“贵族化”(纯诗化)一路。
六、早期无产阶级诗歌(7)对蒋光慈为代表的早期无产阶级诗歌可作一般知识性了解,知道其显示了新诗流变 的一个方向。下一个十年的部分对此还有讨论。[知识点] 诗界革命、胡适《论新诗》、《尝试集》、初期白话诗、自由诗、北大歌谣研究会、湖畔 诗人、小诗体、前期新月派、纯诗、早期象征诗派。
第六章 散文(一)11
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1)1918 年4 月《新青年》第4 卷4 号开始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发表杂文。此后 有诸多报刊仿效开设同类栏目,使杂文承担了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的任务,成为最早显示白 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新青年》随感录作者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鲁迅是其中 主要作家。“随感录”杂文大都是论战批判色彩浓厚的急就章,必须联系当时特定的时代氛 围来阅读。同时,应初步了解“随感录”对后起的“语丝”派等散文诸流派的影响。
二、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2)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周作人思想比较复杂,“五四”时期就有所谓“叛徒”(反抗 者)与“隐士”(超离现实者)的两重性格,但他又是现代散文的大家,对他这方面的历史地 位应充分肯定。一是要了解其散文观。他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并提倡抒发个人 情性的“言志”小品文。二要了解周作人小品的艺术特质,即多作闲谈体,借鉴明人小品与 外国随笔的笔调,形成自然隽永,冲淡平和的风格,或者可用“闲适”两字来概括。应精读 其《喝茶》、《乌篷船》、《故乡的野菜》等作品,留意自己原初的阅读感觉,注重其耐人咀嚼 的那种“涩味”与“简单味”,并分析产生其“味”的因素(如文体、语言、节奏、趣味,等
等)。当然,也需看到周作人散文有所谓“中年心态”的落寞与颓唐一面。应了解周作人于 抗争的小品之外,又分出闲适的一脉散文来,在文学史上有其一定影响。如俞平伯、冯文炳(废名),都是这一派散文家。
三、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
(3)冰心与朱自清的散文也应作为评析的重点。要了解“五四”时期“冰心体”散文容 易引起青年读者共鸣与模仿的原因。对其如何将文言文、白话文与西文调和成典雅、凝练、明丽的文学语言,应多加细析。朱自清的散文多选人中学语文课本,同学们较熟悉。学习中 应着重从文学(散文)史的角度,考察其如何在20 年代就被看做是娴熟使用白话文创作的典 范。对其散文中常见的那种温柔敦厚的气质,以及有时难免着意为文的缺失,也应有所讨论。此外,对“用赤子之心”写作的丰子恺,受英国随笔影响甚大的梁遇春,以及报告文学的先 行者瞿秋白,都应有大致的了解。
四、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
(4)郁达夫散文带有“自叙传”特点。读他的散文,应侧重领略其才情及其坦率自然的
写法,不但在传统散文中少见,在新文学中也很独特。可以重温第三章有关郁达夫小说的评 述,这会加深对郁达夫自剖式散文的理解,因为其小说与散文界限不明显,而基色却是相同 的。
五、“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
(5)由“语丝”派所生成的“语丝”体散文,其特色主要是作文明批评与社会批评,且
“任意而谈,无所顾忌”。应看重其文体创造方面的贡献及后来的分化与影响。而“现代评 论”派散文在思想取向上不像“语丝”派那样具有批判性,文体方面的影响也不及前者。对 徐志摩“浓得化不开”的自由而华丽的散文,以及陈西滢的“闲话”式幽默散文,亦应有知 识性的了解。[知识点] 《新青年》随感录、美文、言志派散文、废名气、冰心体、《缘缘堂随笔》、英国Essay 的影响、《饿乡纪程》与《赤都心史》、语丝文体、现代评论派、《西滢闲话》。
第七章 戏剧(一)
一、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
本节追溯中国话剧艺术的源头,作为知识性的了解,应注意如下几点:话剧是舶来品; 最早对中国现代话剧艺术进行自觉探讨与试验创造的,是春柳社;最初出现的有别于传统戏 曲的新的戏剧形式是“文明新戏”;1910 年底建立的第一个职业性的新剧团体是任天知等人
发起的“进化团”,以配合宣传辛亥革命为职志,演出所谓“天知派新剧”;1914 年以后,以上海为中心形成了以“职业化”和“商业性”为特色的“文明新戏”演出风气,但不久终 因艺术上的粗糙而失去了观众。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
本节主要介绍“五四”前后如何催生话剧,应理解小标题所标示的“战略选择”的含义,并抓住有关新旧剧论争的几个要点,即:《新青年》发动“旧剧评议”,对传统旧戏发动猛烈 的攻击,并希望建设“西洋式的新剧”;以《新青年》的“易卜生专号”为发端,形成译介 外国戏剧理论与作品的热潮;以及另一派以《晨报》副刊的《剧刊》为中心,提倡“国剧运 动”,通过整理传统旧剧去建立新剧。对“旧剧评议”的偏激和“国剧运动”的保守,应放 到历史的与学理的两个层面去评析,不宜简单褒贬。
三、业余的、非营业性的“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的倡导
这一节介绍话剧艺术由早期的理论倡导转入建设与实践的阶段,标志是1921 年民众戏 剧社与上海戏剧协社的成立。两个团体都倾向于“写实的社会剧”和面向民众的戏剧艺术,并产生了自己的剧作家。30 年代初,还出现“爱美剧”和“小剧场运动”的提倡。这主要 是针对文明新戏职业化与商业化引起的弊端,而形成的学生业余演剧的高潮。而这些演剧活 动在艺术实践上又多采取“小剧场”形式,使话剧走向正规化与专门化。对“爱美剧”与“小 剧场运动”应有知识性的了解。
四、“小剧场”培育的田汉、丁西林等话剧文学的开创者及其创作
这一节是本章重点。首先应从话剧文学角度了解“社会问题剧”的最初成果。其次,掌 握田汉早期剧作所具有的唯美主义与社会批判的两类主题,及其“诗人写剧”的浪漫主义特 征。而重点可放在对丁西林独幕话剧艺术的评析上。分析丁西林话剧应注意理解几点:一是 发掘生活中的喜剧因素,并转化为剧作中的喜剧趣味。二是其独幕剧的戏剧冲突基本模式。三是智慧与幽默的戏剧语言。可以结合对《一只马蜂》、《压迫》或《酒后》等作品的细致评
论来理解上述概括。[知识点] 春柳社、文明戏、天知派新剧、旧剧评议、国剧运动、民众戏剧社、上海戏剧协社、爱 美剧、小剧场运动、第四堵墙、胡适《终身大事》、洪深《赵阎王》、南国社。
第八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二)
一、30 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
(1)应大致了解第二个十年,即通常所说的30 年代文学发展的总体特征:一是文学思潮 的空前政治化,二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在文坛上起决定性的作用,三是左翼文学与自由主义 及其他多种倾向的文学彼此对立竞争,又共同丰富这一时期的创作。此外,对本时期多种文 学思潮的兴发竞存情况,也要有知识性的了解。
二、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2)首先应了解1928 年由创造社和太阳社倡导的“革命文学”基本主张,其所受苏联“拉 普”等外来思潮的影响,其对鲁迅等“五四”资深作家的批评,以及鲁迅等人对“革命文学” 倡导者“左”的思潮的反批评。应了解双方主要的观点,并结合历史状况做出评判。其次,应了解“左联”的历史贡献及其在“左”倾机械论影响下的缺失。贡献方面包括译介马克思 主义文艺批评,推进文艺大众化运动,探讨创作方法,等等。对“左联”存在的缺失,一般 归纳为思想理论上的教条主义和组织上的宗派主义与关门主义,应放到大的历史背景下去评 价。(3)本节还涉及对前苏联传人的“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的评价,以及对“左联”批判
“文艺自由论”和“第三种文学论”的再思考,是重点与难点。应注意考察这些现象的历史 缘由,理清“左”倾机械论的影响,不作简单的褒贬。有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口号的传 人,也应作为重要的文学史现象来认识,因为这个口号和相关的创作方法对后来有过巨大的 影响。
三、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及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
(4)先要对“两大文艺思潮”对立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潮在与自由 主义文艺思潮论争的过程中,在不断克服自身的左倾幼稚病的过程中,成为影响巨大的文学 主潮。而自由主义文艺思潮在理论和创作上也有不可忽视的实绩,并对主流派文学起到某种 补充和纠偏作用。可以把朱光潜的代表性观点作为重点评析对象,一方面看到其超离现实、不合时代需求的缺失,另一方面又看到其毕竟比较重视艺术创作的某些规律。
(5)有关30 年代两种文艺思潮的对立,还应了解左翼作家与新月派、《论语》派和“京 派”的论争。与新月派论争的焦点是人性论和天才论。应理解鲁迅对梁实秋批评的历史理由 与着眼点,以及鲁迅是如何坚持与“左”右两种倾向做斗争的。同时,也要了解梁实秋对左 翼文坛的批评所包含的某些合理性。有关左翼对“京派”的批评,也应注意到其主要是在政 治层面进行的,未能从“不合时宜”的论说中剥离出某些合理成分。此外,对于马克思主义 文艺理论指导下的文学批评(如冯雪峰、茅盾的批评),与自由主义的文学批评(如刘西渭、沈从文的批评)各自基本的立场与模式,也应有常识性的了解。
四、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6)把握这一时期整个文坛的趋向,应关注左翼、京派与海派三大派别(潮流)之间的对 峙与互相渗透。三派各有不同景观,却又可以找到共同的时代特征。这表现为三方面,即: 题材与表现角度的开拓,中长篇小说成为收获最丰的体裁,注重典型环境与典型性格的塑造,以及心理刻画的重视,等等。这里只要求对基本趋向有轮廓性的了解,而且尽可能将这种概 评与如下几章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析结合起来。[知识点] “革命文学”的倡导、普罗文学、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后期创造社、太阳社、左联、鲁 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左联的代表性刊物、文艺大众化运动、唯物辩证法创作方 法、拉普、文艺自由论及第三种文学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口号的传人、刘西渭的《咀华集》。第九章 茅盾
一、开创新的文学范式
(1)理解茅盾如何在小说领域建立了全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应注意这几方面,即:历史性的巨大内容,宏伟的史诗性结构,客观的叙述,以及时代典型的创造。而这一切,又都与写作中的理性指导分不开。也可以用“社会剖析小说”来概括茅盾所开创的这一类型 创作,以区分其不同于其他流派的特质。还应当注意茅盾所具有的“社会科学家气质”,如 何使其创作充分适应30 年代社会生活内容的变化,并大大提高了小说反映广阔社会生活的 可能性。近年来学术界有人轻易否定茅盾小说创作的贡献与地位,学习中不妨思考与讨论这 些不同的意见,但应注意将茅盾放到30 年代的历史环境中,并从文学史的角度去评析其在 当时提供了什么新的东西。
二、茅盾的小说成就
(2)这一节是本章学习的重点。首先应理解茅盾小说的史诗性特征,即注重题材与主题
紧贴时代的变迁,自觉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可以将茅盾主要的 长篇联系在一起来考察,这样会发现他几乎提供了一部20 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编年史”。茅盾注重以社会斗争为故事的轴心,并常以历史代言者的姿态进入创作,表现出强烈的政治 性。
(3)茅盾长篇小说注重从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其变化中来展现人物性格和命运,追求对人
物行为、情感、心理的多面性和立体化的描写。这一特征,可以举《子夜》中的主人公吴荪 甫作为重点评析的对象。其中可抓住两点:一是如何将吴荪甫置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经 济关系中去刻画;二是如何写出吴荪甫复杂性格。要注意分析这个“新人”形象所包含的深 刻的社会内容,及其悲剧性命运可能引起读者同情的那些“悲壮性”的因素。此为难点,可 以引发对“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塑造,以及悲剧理论的理解。同时,对茅盾小说如 何创造民族资本家与时代新女性这两类人物形象系列,也应有所了解。
(4)还应了解茅盾小说的结构方式和心理描写的特征。特别要掌握《子夜》蛛网式的密 集结构,是如何适合与表现社会变迁的复杂内容的。要注意茅盾小说的结构与心理描写艺术,对于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发展所具有的意义。三理论批评与其他方面的贡献
(5)本节作为知识性了解的有两点:一是茅盾如何建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并成为 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开创者之一;二是领略茅盾散文创作的成就与特色。[知识点] 社会剖析小说、《蚀》三部曲、两类形象系列、农村三部曲、作家论。
第十章 老舍
一、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1)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与价值在于: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格外关注。而这主要是通过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风俗描写来达到的。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和人 文景观,已经成为文化史的象征。因此,应把“市民世界”的分析作为理解老舍成就的切人 点。分析中应注意把握老舍“视点”的独异性:他关注的并非阶级或阶层的划分,而是“文 化”对于人性与人伦关系的影响,老舍写“人”的关节点是写“文化”。抓住这种视点之后,就可以分析老舍笔下几类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一类是“老派市民”,主要通过揭示其精神 病态,批判传统文化的落后性。第二类是“新派市民”,主要写其虚荣、浅薄、堕落,蕴涵 有对西方文明包括“五四”后引进的“新潮”所进行的反思与批评。还有第三类形象是“正 派”或“理想”的市民,又常常体现老舍倾向传统的道德观。难点在于要发现并分析老舍批 判传统文明时的失落感与对“新潮”的愤激之情交织的复杂情形。
二、《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
(2)这一节是重点。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最好能结合自己的印象与感受,去思考《骆
驼样子》不同层面的主题意蕴。通常认为这部小说反映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样 子的悲剧中主要体现社会批判包括国民性批判的内涵,这是从社会分析的层面去理解作品。也还可以进入更深的层面去作另一种理解,即认为这主要是描写一个纯朴的农民与现代城市 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的故事,含有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思考。老 舍试图揭示文明失范如何引发城市中的人性的污浊,对病态的城市文明给人性带来的伤害深 深忧虑。应注意到老舍这类探索现代文明病源的作品,在30 年代是很独特的。此外,有关 如何分析虎妞的形象,如何看待老舍对人性的刻画与道德审视立场,都应有深入思考与讨论。
三、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
(3)应了解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把“京味”作为一种风格来理解与体味,主要
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取材充分表现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包括风俗的描写。二是对北京社会文 化心理结构的揭示。如“官样”的体面、排场、气派和礼仪,追求懒散、谦和、温厚的生活,等等。注意老舍在《四世同堂》等作品中对“北京文化”的批判所表现的情感上的矛盾以及 “挽歌情调”;三是创造性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四是带有北京市民文化烙印的幽 默和趣味。[知识点] 老舍的早期小说、《离婚》、《四世同堂》、京味小说。
第十一章 巴金
一、青春的赞歌:巴金前期小说创作
(1)可用“青春的赞歌”来概括巴金的前期创作,其特色是:多以青年的爱情、苦闷、理想与反抗为题材,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倾向单纯、热情、坦率,情感汪洋恣肆,特 别能唤起青年的共鸣。这正是“青春型”的创作。巴金前期小说分两类:一类是正面描写青 年投身社会斗争的,如《灭亡》、《新生》与《爱情三部曲》等等;另一类是揭示旧家庭残害
青年的罪恶的,以《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为代表。要从特定时代的审美需求角度理解出 现在前一类小说中那种狂躁浪漫的抗争气氛与“英雄”的追求,何以能大受欢迎,理解当时 青年读者怎样从后一类小说中读出他们同一代人的心境。要思考巴金小说“不成熟”的形式 所具有的特殊的审美功能。还要大致了解巴金这些小说与同一时期“革命罗曼蒂克”创作的 异同。
二、《家》的杰出成就
(2)《家》也属于前期创作。除了上述有关“青春型”创作的共同特色之外,还要分析 和了解这部长篇小说杰出成就的几个方面:一是批判性的激进的主题。系统描写封建家庭的 崩溃过程,矛头指向专制主义,并号召青年投入社会革命洪流,在当时有极大的感召力;二 是人物塑造的成功。可重点比较分析觉新与觉慧两个人物。注意理解觉慧作为幼稚单纯的“叛 徒”的时代特征,也注意觉新是更见艺术功力的形象,作品对其在罪恶泥沼中难于自拔的思 想矛盾,及其人格分裂的悲剧命运,都有真实而深入的刻画。两兄弟典型地体现了两种人生 的选择。此外,对《家》的结构艺术及抒情特色,也可以作较细致的分析。《家》是巴金创 作高峰期的作品,《激流三部曲》其他两部的创作激情相对较少,特色也不如《家》的鲜明。
三、深沉的悲剧艺术:巴金后期小说艺术(3)了解巴金在40 年代又出现一个创作高峰。其风格与前期相比,由青春浪漫转向中年 人的沉稳,冷静的人生世相描写代替了奔放的抒情咏叹。也可以将后期的小说分为两类:一 类顺着《家》的路子继续写旧家庭的没落,以《憩园》为代表;另一类反映抗战时期的社会 生活,其中以《寒夜》最为突出。《憩园》写一所大公馆新旧两代主人共同的悲剧命运,揭 示封建阶级所经历的人格堕落与人性扭曲的过程。可以将《家》和《憩园》联系起来讨论,两者都写旧家庭的变迁,但角度与深度都有所不同。《憩园》中批判性的人物杨老三使人厌 恶,又不免有所同情。对作品的“挽歌”隋调,也可以作为讨论的问题。此外,应注意《憩 园》比较圆熟的结构形式和“复调”(作者与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的互动关系)的审美效果。(4)重点可以放在《寒夜》的探讨上。应注意这部力作如何在揭露病态社会的同时,为
那些在黑暗中挣扎的“小人物”喊出痛苦的呼声。作品感人至深,是因为真实地俯视人生经 验的可怖与无奈,其中应注意到所涉及的有关青春的消失、理想的破灭、人生的扭曲,还有 中年成熟背后的悲哀,等等,都写得毫无伪饰,读来令人心情沉重。应把人物分析作为研读 这部小说的切人点,把握上述“人生经验”的无奈;他们的精神煎熬既来自社会,更来自家 庭中的婆媳“战争”。分析曾树生应注意探索其性格的多样性,并把握性格层次构成的动因。要注意作品对其潜意识及深层人格的发掘。总之,要通过人物剖析,去体味这部现实感很强 的小说中又蕴涵有对人性与家庭伦理关系的深层思索。[知识点] 《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家》为代表的“青春型”创作、“平民史诗”。
第十二章 沈从文
一、边地湘西的叙述者、歌者
(1)首先应大致了解沈从文特殊的身世经历给他带来特殊的气质,那就是常以“乡下人” 的眼光(其实又不可能除去知识者的身份)来看待中国的“常”与“变”。应理解其处于左翼 文学与海派文学之外,以地域的、民族的文化历史角度,去思考和表现现代文明进入中国的 初始阶段的问题与困扰。
二、乡村叙述总体及其对厢的世界
(2)重点考察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应注意沈试图以“化外之境”那种原始、质朴、和谐的“生命形态”来区别并批判现代都市文明。此为沈从文创作的宗旨。可以举《萧萧》、《丈夫》、《柏子》等短篇为析例,看沈从文是如何着意表现和赞美湘西下层人民的“自在状
态”与质朴坚毅的生命本性的。不过,重点还应该是对代表作《边城》的评析。读这篇作品 注意领略那乡情风俗、自然景致与人事命运浑然一体的优美境界,那美丽得令人忧愁的牧歌 情调。小说中所写天真纯洁的女孩翠翠,她那超越一切世俗利害的朦胧的爱情,以及他们恬 淡自足的生活,都灌注了作者美好的怀旧、想象与企盼,也隐伏着深深的悲剧感。应理解沈 从文构筑这种牧歌情调的湘西“人生形式”,带有文化批判的意味,即对照批判他所认为的 现代都市文明弊病,让人们从这美丽的图景中认识“这个民族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3)了解与“湘西世界”相对照的现代都市的病态文明景观。注意沈从文都市小说(如《八 骏图》、《绅士的太太》等)中常用的讥讽调侃的调子,其刻写城市各色人等,特别是“高等
人”的虚伪、无聊、压抑和变态,展现“文明”的绳索如何反过来捆绑人类自己,导致生命 力欠缺的都市“阉寺”病。此类小说写得较浮泛,但不妨与“湘西世界”的小说对照起来读。
三、文学理想的寂寞
(4)应理解沈从文何以被人称为“文体家”。沈对现代小说艺术的突出贡献,在于创造了 非常有艺术个性的抒情小说。“造境”是沈从文的关键。纯情人物的设置、自然景物与人事 民俗的融合、作者人生体验的投射,加上水一般流动的抒情笔致,共同造成现实 与梦幻水乳交融的意境。
(5)沈从文的散文成就也很高,且比小说更有历史感,也更能直接表露他自己的灵魂与 情思。可以选读《湘行散记》、《湘西》以及《烛虚》中的一些作品,并通过对这些散文的评
析,加深对沈从文创作视点与文学地位的理解。[知识点] 沈从文表现“湘西世界”与讽刺“都市病”的代表性作品、《湘行散记》等有代表性的 散文。
第十三章 小说(二)
一、“左联”和左翼小说
(1)对“左翼”小说的产生与发展可作大致的了解。其中“左联”成立(1930)之前以“太 阳社”为代表的小说大都为革命的呐喊,尽了时代的责任,但思想大于艺术,有概念化通病,并受当时共产党内左倾路线的影响。而“革命加恋爱”曾一时成为流行主题。1931 年丁玲 《水》的发表,标志着对“普罗文学”的突破。1932 年瞿秋白等五人为华汉的《地泉》作 序,开始批判“革命的浪漫蒂克”倾向。对这些文学史现象的评价,不能脱离特定的时代氛 围。
(2)应了解的左翼小说家有:蒋光慈、柔石、丁玲、张天翼、沙汀、吴组缃、叶紫、艾 芜和萧红。其中蒋光慈影响最大,是革命文学的兀老,1925 年五卅运动中就写出《少年漂 泊者》,1927 年又完成反映上海工人起义的《短裤党》。其作品及时反映时代斗争与重大历
史事件,强调宣传鼓动,体现“革命浪漫蒂克”文学的特点,观察与表现比较浮泛。后期创 作《咆哮的土地》反映农村革命,则转为写实,有新突破。可将蒋光慈作为左翼作家的早期 代表,不必拘泥于对其作品的细读,而应从他的创作经历透视左翼文学思潮的流变。柔石和 胡也频也属于早期左翼作家。柔石的中篇《二月》和《为奴隶的母亲》都超离了当时概念化 的风尚,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同学们阅读会有较大兴趣。
(3)后起的左翼青年作家改变了“左联”前期浮泛的写作风气,取得殷实的业绩,既显
示各自的艺术个性,又共同趋向“社会剖析”的目标。应注重把握各位青年作家小说艺术探 求上的特色与贡献。张天翼是几次率先突破左翼创作僵局的一位,抗战时期也开了国统区暴 露讽刺文学的先河。在本时期,应注重他的《包氏父子》等小说,其劲捷、豪放和夸张的风 格,以及片段性速写体的短篇形式,明显区别于同时代其他讽刺型作家。
沙汀就不同于张天翼。他最能刻写旧中国农村(主要是四川西北部)黑暗生活,有农民的 幽默气质。可以举《代理县长》等作品为析例,观察体会其小说中常有的阴暗沉闷的黑色基 调,不露声色的细密凝重的笔致,以及从世态人情复杂的描写中体现的浓重的地方色彩。不 妨将张天翼和沙汀两位讽刺作家作一比较。
吴组缃和叶紫虽不属讽刺型作家,却也在“社会剖析”这一点上和张、沙接近,也是左 翼小说的主要体式。不过,吴组缃擅用工笔式白描,讲求人物个性刻画,风格细致凝练;叶 紫多描写农村阶级压迫与阶级对立,笔触阔大,虽不免粗疏,却如鲁迅所评说的是尽了战斗 的任务。
此外,与沙汀几乎同时“出道”的艾芜,走的是抒情小说的另一种路子。可评析《南行 记》中的短篇如何以漂泊的知识者的眼光观察叙述边疆异域的底层生活,在左翼小说圈内另 辟了浪漫主义抒情小说的一支。还可以领略艾芜小说描写大自然景物的那种特异角度和笔 触。
(4)本时期小说艺术更有创造力、文学史地位更为突出的两位女作家,是丁玲与萧红,可作为本章的重点来学习。应大致了解丁玲不同时段其创作理路风格的衍变,从她的作品可 以看到时代的鲜明印记。《莎菲女士的日记》是1928 年发表的作品,当时与革命文学并无关 联,但影响大,应作细读分析。可着重评析莎菲这个人物形象的时代心理内涵,主要应理解 为是“五四”退潮后叛逆苦闷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的典型。应发掘莎菲的伤感、颓唐、自恋的 情绪中所蕴涵的知识分子“时代病”特点,并认识其心理描写的成就。解读这篇小说,最好 能够与丁玲后来其他描写女性题材的作品联成一体来考察。
萧红的创作近十年来受到格外的重视,学习中也应作为重点,尤其注意探讨其小说的两 方面特色:一是多以纤细的感觉回忆与抒写北方中国农村生活的沉滞闭塞,人民的善良、愚 昧,并由此展现深刻的生命体验;二是创造出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新型小说,自 由地出入于回忆、现实与梦幻,善于捕捉细节,语言朴实纯净,风格凄婉明丽。可侧重从艺 术鉴赏的层面重点解读《呼兰河传》,细心品味其丰沛的才情与越轨的笔致。
二、京派小说和其他独立作家的小说
(5)应大致了解京派形成的文化背景及其总的创作倾向。这一派的特点可概括为文化保
守主义的立场,远避政治斗争和商业势力的态度,乡村中国和平民现实的题材,从容节制的 古典式审美趋向,和比较成熟的抒情体讽刺体小说样式。可选废名与芦焚作重点。废名的特 色和贡献在文体,应把握其作品的“理趣”、“涩味”,以及诗化和散文化的小说体式,思考
其如何借鉴唐绝句的韵味来写小说。读芦焚(师陀)的小说要注重其独异的艺术气质的发挥,考察和体味其小说中常见的抒情与讽刺、寓意的融会和弥漫于笔下北方农村衰败图景中的那 种悲凉之气。此外,对萧乾和林徽因的小说也要有所了解。
李劼人不归属某个流派。主要了解其《死水微澜》的成就,以及把史诗与世态刻写结合 起来的“大河小说”的特点。
三、海派小说
(6)关于海派文学兴起的原因及其特点,可从四方面表述:一是世俗化与商业化,二是
都市题材,三是性爱小说风尚,四是重视形式的猎奇与创新。代表作家中的张资平、叶灵凤 等,都显现了驳杂的海派特点。对其性爱小说应主要持批判的眼光。
重点可放在对“新感觉派”的评析上。应注意其产生的文化根源及外来影响,把握其写 作姿态上的现代性与先锋性,并大略了解其对后来以张爱玲为代表的沪港市民传奇的影响。此派作家主要有刘呐鸥、穆时英和施蛰存,虽各自有不同的特色,但应从他们作品中更多地 看到新感觉派的共性。施蛰存的《梅雨之夕》或《春阳》可作为细评的文本,注意其心理分 析的手法以及由男女情爱透视人性的母题。[知识点] 华汉《地泉》三部曲及重版序、革命的浪漫蒂克、“革命+恋爱”小说、“左联”青年作 家小说、东北作家群、大河小说、京派、海派、新感觉派。
第十四章 新诗(二)一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
(1)中国诗歌会是左联所属的诗歌团体,其特点:一是及时反映时代重大事件,表现工 农生活及革命斗争,注重宣传鼓动作用,追求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色彩和刚健壮阔的力之美; 二是强调诗的意识形态化,表现集体的“大我”;三是摹仿现实,追求“歌谣化”,试图使诗
成为“群体听觉艺术”。这一诗派的创作适应那个慷慨悲歌时代的要求,扩大了诗的表现领 域,扩展了新诗的美学风格,缺失是容易忽视诗歌本身的艺术特质和创作个性,成为宣传的 传声筒。可以联系殷夫和蒲风的诗作来理解这一诗派的得失。此外,应关注同样关心现实和底层人民苦难,却在艺术上与新月派血脉相通的诗人臧克家,着 重体味其诗作中的现实主义精神与“苦吟”的特色。
二、后期新月派的创作
(2)应大致了解新月派前后期的划分及联系。后期新月派的“旗帜”仍是徐志摩。关于
徐志摩,也可以主要放到前一个十年去讲,这里再稍加提及。还应了解后期新月派如何针对 左翼文坛(主要是中国诗歌会)而表现出脱离现实的、贵族化的“纯诗”立场。从陈梦家等诗 人作品中看到这一派诗人那种“诚实表现自己渺小的一掬情感”的精神危机,也看到他们在 诗艺上力图超越前期新月派,而重新转向探索“本质纯正”自由诗的努力。十四行诗的输入 与试写,也是这一诗派值得注意的成绩。
三、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
(3)此为本章的重点。首先,作为知识点应该了解的有:《现代》杂志的创刊与“现代派” 诗的关联、《汉园集》诗人和何其芳诗作、林庚对新的诗歌格律的探求,等等。其次,应着 重评析这一诗派在诗歌艺术上对现代性的追求。可参照施蛰存的分析,注意这一派对“现代 生活”的“现代(感受)情绪”,以及“现代辞藻(语言)”所决定的“现代诗形”这两个方面。应当从“新诗谱系”中找到这一派与早期象征诗派的渊源关系。他们在30 年代重倡“诗的 散文化”,不过不是追求“非诗化”与“平民化”,而是坚持“纯诗”观念。他们显然又在一
定程度上回归中国传统诗歌主流。这是本章的难点。废名曾评介这一诗派,说它们的内容是 诗的,形式则是散文的。不妨用此作为一个对现代派诗的观测点。(4)理解现代派诗应当与分析其代表性诗人诗作紧密结合起来。评析戴望舒和卞之琳,也是重点。戴望舒的《雨巷》无疑是应
该细读细品的名作,建议熟习吟诵。对该诗意蕴的阐释应顾及多义性,要注意诗中象征、意象及节奏处理等方面的特色,找到其象征派形式与古典派内容的结合。
不过,后来戴望舒的诗风与诗歌主张都往现代派大变。应了解这种变的痕迹,并结合分 析三四十年代的诗作(可举《寻梦者》、《我的记忆》、《印象》等为析例),考察其现代振手法
与诗形等特征。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不借重音乐”而借重“诗情”生发的“韵律”,注重意 象叠加、具象的直观与抽象的暗示(联想)的融合,以及其对传统诗歌某些手法情调的“现代 式”回归。
(5)卞之琳也可以作为重点评析的对象。结合对其诗作的细读,了解这一派“朦胧诗” 的惯常手法。所谓“理趣”与“诗的非个人化”,是理解卞诗的主要切人口。此外,对刻意 传承“诗禅”与六朝文风致的晦涩诗人废名,也应有所了解,读他的诗要注意瞬间顿悟。何 其芳的诗的特色可用“冷艳的色彩”、“青春的感伤”和“独语”来概括,因多是为青年人而
写,也易于为青年人所接受,也不妨稍加品鉴。总之,对戴望舒、卞之琳等诗人的评析,都 应当归依到对现代派诗的历史性理解之中。[知识点] 中国诗歌会、诗的“歌谣化”、鲁迅《白莽作<孩儿塔》序》、后期新月派、《现代》杂志、十四行诗(一译“商籁体”)、《汉园集》诗人、林庚的格律诗试验。
第十五章 鲁迅(二)
一、鲁迅杂文的重大意义
(1)对鲁迅杂文的意义,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作为一种报刊文体,及时对社会生活各
方面做出反应与评判,如鲁迅自己所说的,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也就可以作 为一个时代的忠实记录,是中国现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同时,因为对民俗、民魂、民性、民情有真实生动的描绘,又可看做是一部活的中国的“人史”。要知人论世,最好读鲁迅杂 文。其二,鲁迅杂文是未经规范的自由的文体,充分发挥了鲁迅不拘一格的创造力,是极具 个人性又有现代性特征的艺术品。
二、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
(2)此为本章重点。首先应理解鲁迅作为一个思想独立而深刻的战士,其人其文所具有 的反叛性与异质性。然后可以从五个方面概括鲁迅杂文思想与艺术的特征。第一点是批判性、否定性与攻击性,源于鲁迅对现代知识分子使命的理解,即不断揭示现实人生的弊病与思想 文化的困境,也源于鲁迅“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不屈精神。第二是在“反常规”的“多 疑”思维烛照下的犀利与刻毒。批判锋芒常指向人们习以为常的病态心理,把国人的落后根 性看得太透彻了。而且思维也总是另辟蹊径,对读者的惯性思维构成挑战。第三是“贬锢弊 常取类型”,抓住本质勾勒社会相类型形象(共名)。第四是主观性,释愤抒情,无不是作者 的心灵歌哭。第五是无拘而极富创造力的杂文语言,常用“拗体”,突破语言对思想的束缚。总之,只有深入了解社会实际,体会鲁迅的人格与精神,才能真正读懂鲁迅的杂文。
三、《故事新编》:鲁迅最后的创新之作
(3)《故事新编》的形式有试验性与先锋性,比较难懂。应注意其“试验”的手法,并
由此理解作品的含义。首先是有意打破时空界限,采取“古今杂糅”,鲁迅自称是“油滑”,其实目的在于用现代去“照亮”和重新观照古代,揭示古代人与事中一些被掩盖了的真相。要注意鲁迅常用杂文的眼光、手法与语言,将已经被神圣化或神秘化的人与事加以戏谑重现。其次,应了解这些小说中常见的前后部分对立或翻转的模式,造成庄严与荒诞的两种色彩的 互补
与消解,应从诙谐的“游戏笔墨”中体会苦涩的幽默,从洒脱背后读出鲁迅心态的悲凉。学习中可结合具体作品着重评析《故事新编》艺术上的想象力与创新。[知识点] 鲁迅十六部杂文集的书名与大致的内容。
第十六章 散文(二)
一、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
(1)30 年代前期,以林语堂的《论语》等刊物为核心,文坛上曾风行过幽默小品与闲适 小品。因为比较超离现实与主流,以往文学史多持否定性评价。近年林语堂及其所代表的闲 适小品重又得到欢迎。对这一文学史现象要有比较宽容而又客观的评析,既指出其“不合时 宜(主潮)”的一面,又承认其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并拓宽了散文文体探索的路子。首先应了 解30 年代前期林语堂主办《论语》、《人间世》与《宇宙风》几种刊物的情况,以及幽默闲
适文风的成因。对林语堂提倡幽默和闲适的格调文法的典型论点,以及在当时和后来历史条 件下所遭受的批评,要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可引举林语堂一些小品文为例子,评析其思 想艺术特点,关键是理解其“中西比较”的眼光、知识趣味性,以及“闲话风”这几点。评 价林语堂,应注意做到既尊重历史,又吸纳当代的视点。
二、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和风格多样的散文
(2)30 年代鲁迅对左翼作家的散文特别是杂文创作有极大的影响,形成了“鲁迅风”创 作倾向。如唐弢、徐懋庸、瞿秋白,等等,都是这一路有成就的作家。对此应有知识性的了 解,并尽可能将鲁迅对三四十年代杂文的影响贯穿起来考察。
(3)此外,30 年代擅写散文的作家中还应了解茅盾、萧红、郁达夫、巴金、吴组缃,等 等。其中萧红的《商市街》中那些极有才气的作品,和郁达夫一些游记,可做重点鉴赏的美 文。
三、“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
(4)何其芳是本章评析与鉴赏的又一重点。主要了解其《画梦录》的艺术独创性,应抓 住“独语”这一关键词,理解其如何作为一种调式和感觉结构,来装潢与安排其唯美的境界。应了解这种形式追求对于现代散文史的意义,同时也要大致分析何其芳散文创作风格的变迁 与得失。此外,对李广田、缪崇群、丽尼、陆蠡以及“开明”派的丰子恺、夏丐尊,等等,也要了解其代表作以及不同的风格。
四、报告文学与游记
(5)要求能大致掌握我国报告文学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以及瞿秋白、夏衍、邹韬奋、萧乾、范长江等的报告文学代表作。此外,对30 年代国际题材的游记,也应有知识性的了 解。[知识点] 《论语》与《人间世》、《宇宙风》三期刊、30 年代小品热、《太白》与《芒种》杂志、30 年代“鲁迅风”杂文及其主要作家、《汉园集》、开明书店、夏衍《包身工》、邹韬奋的《萍 踪寄语》。第十七章 曹禺
一、从《雷雨》到《原野》
1、(1)重点是分析《雷雨》。应注意对该剧作可以做两种角度或两贪层面的意蕴阐
释。其一是通常较易为人们理解与接受的“人生与社会”方面的解释。应抓住剧中“过去的 戏剧”与“现在的戏剧”交织而形成的各色人物不同的命运悲剧,来分析血缘关系与阶级矛 盾的相互纠缠冲突,如何揭露带封建根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雷 雨》的现实批判性。不过,也还可以透过现实描写的层面,从另一角度去解读《雷雨》中所 蕴涵的对人性和人的生存状态的憧憬、困扰与恐惧。这可以透过“意象”分析,体会充斥全 剧“郁热”氛围之中的所有人物的“情热”(欲望与追求),以及这些“情热”被压抑而引发 的无用的“挣扎”。应注意理解剧本意在表现命运的残酷,以及对宇宙“不可知力量”的无 名的恐惧。这种意蕴是深层的,复杂的,不容易说清,需结合阅读和鉴赏作整体的体验,进 而作“还原性”阐释。
(2)不管从哪个层面去探讨《雷雨》的主题意蕴,都要注意抓住剧中人物的“贯串动作” 和矛盾冲突,剖析其性格。对蘩漪的剖析是本章的重点。对其不应只是停留于阶级的和社会 的评析,还应考察其“雷雨式性格”的复杂心理内涵及其所以能产生震撼力和同情的原因。(3)比较《雷雨》和《日出》的情节结构,可发现曹禺戏剧审美目标的转移:由传奇和
变态转向平凡与常态,由“太像戏”转向简洁的世相勾勒,由回顾式的过去与现在“两种戏 剧”的交织,转为由几个场面穿插展示的“横断面”的结构方式,主题也转为关注社会,表 现对“损不足以奉有余”现实的抗争。应集中剖析主人公陈白露的性格矛盾及其悲剧的实质。(4)分析《原野》时也要注意曹禺戏剧审美目标的再一次转移,即又从《日出》那样偏 重社会悲剧的揭示,回转到写人性的悲剧,和《雷雨》那样是当作抒发强烈爱恨的“一首诗”。不过应注意这部在复仇的主题之下写人的欲望感情困扰与无奈的剧,更深入地表现了人物的 内心冲突,乃至灵魂的分裂。这部剧也可以作不同层次的解读。
二、《北京人》与《家》
(5)《北京人》是曹禺的又一杰作。应把握该剧的主题,即对那种以没落士大夫生活追 求为特征的传统“北京文化”所进行的批判。同时,应重点分析曾文清与愫芳这两个人物。可以抓住曾文清如何变成“生命的空壳”,探讨剧本对传统文化荒谬性的深刻反
思。愫芳是与曾文清对照的角色,其博大的爱与坚毅的精神,显然融进了剧作家的理想,而愫芳的悲剧,也体现了曹禺对生命存在仂值的思考。还应当注意《北京人》的“生活化(散 文化)”的戏剧追求,即格外注意对日常生活内在诗意的开掘,以及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展示。(6)注意比较分析巴金的小说《家》与曹禺改编的《家》,主要是情节重心的转移,由旧 家庭罪恶的揭露,转向对爱情(友情)生活的描写,转向纯情美好的性格的展示,转向探索“诗 剧”。
三、曹禺剧作的命运
(7)大致了解曹禺剧作的演出史。并理解内涵丰厚的作品在社会“接受”过程中可能被 误读或排拒的复杂原因。[知识点] 曹禺的创作历程、曹禺剧作的文学史(戏剧史)地位。
第十八章 戏剧(二)
一、走向广场: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与农民戏剧的倡导
(1)应对本时期的戏剧运动概况有大致的了解。三种戏剧运动都带有主潮的特色,即适
应30 年代革命与救亡的时代需求,其中“无产阶级戏剧”的中心在上海,1930 年成立的中 国左翼剧团联盟(后改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提倡“演剧大众化,以话剧直接反映现实革命 斗争,并将演出面向工厂农村。在红军队伍中则活跃着为红色政权服务的“红色戏剧”。“九·一 八”事变以后,为配合抗战,又兴起了“国防戏剧”。此外,还应对30 年代前期熊佛西主持
下的河北定县“农民戏剧实验”有所了解。以上几种戏剧运动都有共同的大众化的趋向,即让话剧“走向广场”。
(2)应注意前一期已成名的田汉在30 年代创作出现的转向。包括题材转向现实,基调由 感伤转为明朗,唯美的倾向让位于比较客观的写实。这种转向有得有失。其剧作《回春之曲》 的成功,在于既表现现实的抗日救亡的题材,又保持了田汉原有的抒情浪漫的艺术个性。洪 深的《农村三部曲》则是较早用阶级观点反映农村现实斗争的剧作。通过对两位剧作家创作 得失大致的评析,可了解30 年代主潮剧作的一般面貌。
二、职业化、营业性“剧场戏剧”的确立与夏衍、李健吾的创作
(3)30 年代中期上海等地“大剧场”演出,使职业化、营业性的“剧场戏剧”得以确立,不但培养了包括曹禺、夏衍等一批剧作家,也培养了观众。对这种现象应有知识性的了解,并与早期“文明新戏”联系起来,探讨隔代呼应的现象。
(4)30 年代由“大剧场”培育的作家,曹禺之外,夏衍最重要,是评述的重点。应集中 分析其代表作《上海屋檐下》。这部剧作将上海小市民的生活搬上舞台,从平凡琐屑的感情 纠纷与人事摩擦中反映出时代的特征。和曹禺相比,夏衍不擅于从剧烈的传奇的冲突中展现 人性悲剧,而是将焦点放到凡人小事,从朴素的取材中发掘悲剧性与喜剧性。也不同于曹禺 的《雷雨》、《原野》等剧那样注重情节的精心组织,大起大落,而是追求情节结构的简约、含蓄。可以着重分析该剧如何在同一舞台空间展现五家人的悲喜剧,领略剧作者关注大时代 中普通人命运时所流露的浓郁的人情味,以及类似契诃夫含泪的微笑的艺术风格。此外,对 李健吾、袁牧之等作家不同于主潮的艺术追求及其对戏剧艺术探索的贡献也要有所关注。[知识点] 南国社、上海艺术剧社、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红色戏剧、《放下你的鞭子》、白薇《打 出幽灵塔》、洪深《农村三部曲》、熊佛西的“农村戏剧实验”、夏衍的《赛金花》、李健吾的
《这不-过是春天》、袁牧之的《一个女人和一条狗》。
第十九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三)
一、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
(1)“分割并存”是对本时期文**流的总体概括。既要注意战争和政治制约下的三个 区域,即国统区、沦陷区与解放区文学发展的不同状况,又要注意不同区域文学的“共性”,尽可能依照不同阶段的先后来概览文坛的主潮与创作风貌,特别是那些唯战时所特有的文坛 现象。抗战初期国统区文学的基调是昂扬的英雄主义,“救亡”压倒一切,重视时代性、战 斗性;进入战争相持阶段后,创作则转为正视战争的残酷与艰难,面对现实中的黑暗,题材 更深入到民族生活的底蕴,揭露与批判现实,追求史诗格调,风格趋向凝重博大。抗战后期 到解放战争时期,文学再一次与民主运动结合,讽刺成了主调,许多创作都带上喜剧性的批 判色彩。
(2)与国统区创作不同的是,解放区创作基调是明朗朴素的,即使在世界文学史上,也
显出其特色。应大致了解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情况,并注意其在题材、主题与人物描写几方面 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以往新文学的特点。还应格外关注文学大众化、民族化特色的形成,包 括如何转向真诚地描写农民,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新文体,等等方面。可以从解 放区作家与农民“对话”与“寻根”的角度,去理解解放区文学如何成为一种崭新的文学形 态,又如何成为政治推动下单向突进式发展的运动;既要肯定解放区文学的特色,以及其对 新文学某些缺失的纠偏与补充,又要看到后来引发的一些负面影响。此外,对沦陷区文学也 应有常识性的了解。
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3)此为本章重点。应对《讲话》的文学史地位有明确的认识,即肯定其为“二战”以 来马克思主义文论中最有体系色彩且影响最大的论作之一,是中共领导中国革命文艺运动历 史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讲话》的政治策略性很强,所 讨论的问题大都是一些有关党如何领导文艺的问题,即所谓“外部关系”问题,这又必须顾 及特定的历史条件与时代要求,才能理解《讲话》的意义与影响。把握《讲话》的内容,应 抓住“为群众”以及“如何为群众”这个核心命题,具体落实在“工农兵方向”上。毛泽东 的命题比“五四”以来新文学所一再提倡的平民化、大众化要具体得多,政治内涵非常突出,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可以从历史纵向发展的环节上去理解这个中心命题或口号。然后,可 着重从三方面去理解“如何为群众”的措施与要求:一是作家与艺术家的立场问题,要求“思 想改造”并与工农结合,既解决了思想统一问题,又解决了创作源泉和服务对象问题。应当 了解毛泽东在当时提出这种要,求的确出于革命现实的需要。其二,是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的 重新阐释。强调文艺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同时,要求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应首先 肯定这仍是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问题思考的结果,有其必要与理 由,但“提法”上(尤其是关于批评标准)由于较多强调了服务政治,结果导致了简单化、概 念化。其三是文艺与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文学遗产等问题,都有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总之,学习与理解《讲话》,一要看到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正确性、权威性以及统一思想 的重要作用;二要看到其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对一些文艺理论基本命题的建立曾有过 和继续起着重大的作用;三是注意其有些属于政治策略性的提法不宜在其他历史条件下任意 引申。
三、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等的理论批评
(4)40 年代文学论争多,固然与时代与政治的左右相关,但从另一层面看,则又是新文 学理论建设更深入的探讨与建树。应对几次比较重要的论争如何发生、议论的焦点是什么、有哪些代表性的观点与理论探讨,等等,有知识性的了解。这几次论争,一是1940 年以后 国统区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二是1942 年延安整风时期关于“文艺与政治”、“文 艺与生活”的关系的讨论,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王实味文艺观点的批判;三是1945 年国统区 围绕茅盾的话剧《清明前后》与夏衍的话剧《芳草天涯》的评论而引发的有关文学与政治关 系等问题的论争;四是《讲话》传到国统区之后,引起有关现实主义与“主观”问题的论争。这次论争延续时间长,“理论含量”高,涉及一些基本的文艺理论命题,并在事实上突出了 胡风的理论,应作为重点考察。在了解上述诸次论争所涉及的重大命题时,都应当有史的眼 光,结合对新文学历史经验的总结去加以思考。
(5)胡风是三四十年代乃至当代最有影响又最有争议的文学理论批评家,近年来学术界
对胡风的研究空前地重视,并有新的成果。学习中应对胡风理论的形成、其基本框架与核心 观点,其引起争论的焦点与原因,以及应给胡风理论的历史定位,等等,都有较全面的了解。可以把胡风的理论概括为“重体验的现实主义”,或能动的“反映论”。应把握其核心命题“主
观战斗精神”的内涵。了解胡风的关注点始终是从生活到作品的“中介”,特别是作者的主 体因素在创作中的决定作用。还可以深入一步了解构筑胡风理论的三大支柱,或三个主要观 点:一是“到处都有生活”说,即主张题材自由;二是“精神奴役创伤”说,反对以“民粹 主义”立场将人民理想化,也不赞同贬低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三是“世界进步文艺支流” 说,强调“五四”新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联系。应当将胡风理论放到大的时代背景与论争的语 境中全面评价,了解其理论的独创性和不成熟的地方,还可以思考胡风理论在四五十年代的 “命运”这一深层次的问题。[知识点]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章下乡文章入伍、孤岛文学、沦陷区文学、“民族形式” 论争、对王实味的批判、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问题的论争、主观战斗精神说、战国策派。
第二十章 赵树理
一、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1)“赵树理方向”首先是一种文艺政策性的引导,是对当时(乃至五六十年代)文学“主 流”的一种阐释与倡导,关键是顺应大众化、农民化的审美追求,正好适应了当时解放区的 社会变革需求,因而赵树理式的主题与文学语言形式被推崇到主流的位置。周扬当年关于赵 树理是“新人”的解释,实际上是要为共产党领导下的面向大众的革命文学树一个榜样,一 种努力的前景。首先应从特定时代的要求来看这个问题,肯定其历史的合理性与特色,同 时也应看到有得有失,不应轻易否定。
(2)赵树理的创作的确呈现出不同于以往新文学作家的新酌历史特点。赵所代表的解放 区新一代作家及其创作现象的出现,是以解放区的特定历史环境为前提的,因此应注意其新 的时代特点。这突出表现为大众化与农民化。赵树理追求的大众化是可以与农民对话的,而 不是自上而下的赐给,能忠实反映农民的思想情感与审美要求,并真正为农民所接受。其次,是自觉地将写作与农村变革实践统一起来,常写“问题小说”,写农村变革以及农民的命运、心理、情绪,追求创作与现实生活的配合。注意赵树理创作的历史特点,其长处与局限性。应看到赵树理的出现对“五四”以来新文学的“欧化”现象,以及不能赢得最广大的农民读 者,是一种反省与纠偏。但由于隔绝了外国文学的影响,视野也难免比较窄小。
二、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
(3)通过作品人物现象的分析,考察赵树理小说中所具有的新的素质,可以从一个侧面
加深理解“赵树理方向”的文学史价值。先要大致阅读与了解赵树理的几部代表性作品。然 后可以和二三十年代描写乡土题材的作家相比较,去发现赵树理的“新素质”。主要从三方 面评析:一是赵树理的小说所描写的特定历史时期新的生活,新的人物,紧密配合了社会变 革,有“实效性”,能直接融人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中,这是以往任何一位新文学作家都没 有做到的;二是以往描写农民的新文学作品,都是以人道主义观点发现和同情农民,赵树理 则进了一步,直接与农民对话,展示农民新的道德精神风貌及其所面对的矛盾。三是以往作 家包括鲁迅多写农民的痛苦与创伤,赵树理则写农民摆脱旧的文化习俗的艰难,但更注重表 现精神上的“翻身”:通过农民精神、心理和人与人关系的变化,来显示农民“改造”的艰 巨性。四是文学语言与形式的创造方面,真正实现了民族化与大众化的统一。以上几点,都 应结合具体作品的分析来理解,是本章的重点。
(4)关于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分析,还应当有更深入的理解。可以结合前述的“新素 质”和“总主题”,去阐释赵树理小说中最常出现的两类人物:一是“老一代农民”形象,如仙、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李家庄的变迁》中的老秦,等等,都是背着沉重的封建主 义思想包袱的旧式农民,他们面对巨大的社会变革,也有“翻身”后的新的困扰与痛苦。赵 树理往往写他们的落后,也写他们的质朴、善良,并常安排或暗示了他们的转变与新生。二 是年轻一代农民,即“新人”形象。如小二黑与小芹,还有李有才,他们都是试图开始掌握 自己命运,并敢于挣脱旧的精神枷锁的解放了的一代,他们的行为性格被赋予社会变革的政 治内涵,又自然植根于解放区的典型环境,有深厚的生活根据。通过对两类人物的形象分析,应看到赵树理对于农村题材的新的开掘和独特的发现。
(5)还应注意了解赵树理小说中浓厚的地域民俗色彩,那山西味道晋阳气息中所渗透的
文化内涵。民风民习被他作为一种“社会景物”,即社会精神的附着物。后来在赵树理的影 响下形成的“山药蛋”派,也具有此特色。
三、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
32(6)应承认赵树理小说在现实主义艺术创造上的重要突破。赵的读者群包括广大识字的 农民,他的现代评书体小说形式完全适应了这种读者的需要。应从两方面了解赵树理的小说 形式如何改造和运用以说唱文学为基础的传统小说形式:一是扬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 化框架,而汲取了讲究情节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特点;二是小说当通俗故事写,将情节描写及 人物塑造融化在故事叙述中,保留口头性文体的特点,而又比一般传统小说明快、简约;三 是口语化,在艺术性与通俗性结合上达到很高的境界。[知识点] 赵树理方向、评书体现代小说、山药蛋派。
第二十一章 小说(三)
一、暴露与讽喻
(1)有关抗战几个阶段国统区小说创作的变迁,只要求做知识性的了解。如初期偏重纪 实性的小说“报告文学化”现象,稍后作家对战争中民族精神新变的表现,一直到小说创作 中的暴露讽刺之风大盛,都可以联系时势的影响做概略的考察。而张天翼的《华威先生》和 沙汀的《淘金记》与《在其香居茶馆里》等暴露讽刺作品,应有比较细致的分析。也可以与 他们上一时期的创作联成一气来评说。
(2)但这一节重点落在钱钟书的《围城》上。应着重了解这部讽喻小说与现代文学史上 其他讽刺类作品有何不同。评析《围城》应注意到一些确具特色的方面:主题意蕴的多义性,对西式知识分子的嘲讽,对“中国化”了的西方文化的再审视,对现代人生命处境的哲理思 考,以及小说中机智的反讽、讽刺、比喻,等等。该小说近年来声誉日盛,好评如潮,但也 有不同的批评意见。所附“评论节录”的观点也许会引发更深入的探讨。
二“七月派”的路翎是本节评讲的重点。可以参照第二十一章有关“七月派”与胡风理 论的细致评述,这样会加深对路翎创作倾向与风格的理解。《财主底儿女们》从现代历史大 变动的背景中写一个大家庭的分崩离析,试图以青年知识分子不同的思想历程为辐射中心,展现现代史的动态。其最引入注目的却是“思想历程”的复杂性和作者强烈的生命体验。这 部小说篇幅很长,可读性不高,若限于时间,也可以另外选读中篇《饥饿底郭素娥》。该小 说描写并不真切,却主旨突出,就是写一个底层女子肉体与精神上的“饥饿”与“强悍”。
路翎惯常通过他笔下的人物寻求“人民底原始的强力”,但也不忘其“精神奴役的创伤”。可
以通过作品人物的评析,领略路翎小说实践胡风派理论的特征,以及类似陀思妥也夫斯基冷 峻的气质。
(4)在倾向“体验与追忆”的一类小说中,还应当注意到冯至、师陀、萧红和骆宾基诸
家。冯至的《伍子胥》近年重新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应关注其如何用类似散文诗的片段来结 构小说,并把人生的体验与感觉,用纯净的美的境界来表现。师陀在这一时期贡献的《果园 城记》(短篇集)和《结婚》等作,或以怀旧情绪叙写昔日的
温暖与凄凉,或给世态讽刺加入寓意与传奇,都比前一时期创作更有新意。萧红的《呼 兰河传》等出色的小说是本时期产品,也是其代表作,适合做细致的文本分析和艺术鉴赏,可以和萧红上一个十年的创作合起来做整体评析。
三、通俗与先锋
(5)属于这一类追求的小说主要出产于上海“孤岛”和沦陷区,所以应考虑到“通俗”
与商业文化联姻,以及“通俗”与“先锋”汇合的社会审美需求,主要是市民的需求。张爱 玲是本章讨论的重点。张爱玲小说的特色可以概括为:多写都市男女婚恋中千疮百孔的经历,由女性角度来观察浮世悲欢,解剖人性的脆弱与黯淡。小说结构语言以中国古典小说为根底,感觉化意想的运用与深度心理的剖析,等等,又借鉴了现代派的手法。其小说既先锋又通俗,所以读者面大。90 年代以来又再度走红,其中也有文学的社会审美心理变迁的原因。评析 时可以以(金锁记)或(封锁)为中心文本。“评论节录”中所引的鉴赏文字可供参考。另一专 以女性大胆笔触写男女情事的苏青,也可以和张爱玲做一比较。此外,对其他通俗又先锋的 小说家,如徐订表现爱与人性的多重性的“大众传奇”(《鬼恋》、《风萧萧》等)、无名氏的
浪漫言情小说(《北极风情画》等),也要有知识性的了解,并和下一章的“通俗小说”结合 起来评析。
四、现实与民间
(6)这一节专论解放区新型小说。孙犁是解放区仅次于赵树理的重要小说家。了解这位
“白洋淀”派的鼻祖,应抓住两点特色:其一是重于发现和表达农民的精神和人情之美,尤 其擅写纯真健美的北方农村青年妇女。这一特点,也可以联系现代文学史上历来对农民和妇 女的描写类型,来进行比较;其二是单纯明净的叙事
结构与语言风格。应注意从审美的层面体悟孙犁小说对“单纯情调”的追求。
(7)这一节还有一个论述和思考的重点是比较分析两部“土改小说”:丁玲的《太阳照在 桑干河上》与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要点是:前者较真实地表现了农村的阶级斗争和生活
的复杂性,后者的表现则比较简单化、规范化;前者擅作有历史真实感的细致的心理刻画,后者则擅于场面和生活气息的描写;前者结构较平板,语言细腻但可能失之沉闷,后者的情 节处理有波澜,语言也较生动简净。比较两者各自得失,可以引发对解放区乃至后来许多创 作的成就与不足的思考。[知识点] “前线主义”小说、《华威先生》及其所引发的讨论、沙汀的“三记”、七月派小说、新 洋场小说(新鸳蝶体)、南玲北梅、后浪漫主义小说、白洋淀派、山药蛋派、新章回体。
第二十二章 艾青
一、艾青的历史地位
(1)先要求大致认识艾青早在1934 年就以《大堰河——我的保姆》而闻名诗坛。进人抗 战时期,艾青的诗风有所转变,可概括为从“吹芦笛”(较多受西方现代诗风影响)转为“吹 号”(探索新诗传达民族心声的道路)。艾青的贡献和地位在于完成了新诗不同倾向(忠于现 实的战斗的传统与现代派诗艺的探索)的“综合”,艾青诗歌的成功表现在既能走向现代大众,又能走向世界。
二、独特意象与主题
(2)意象分析是把握诗歌艺术的重要方法与角度。艾青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是:土地与
太阳。可以抓住两种意象去探析与体味艾青诗中所凝聚的诗人的发现、思想与情感。在“土 地”的意象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祖国的深爱,对人民的深爱。可重点分析《我爱这土地》与 《大堰河——我的保姆》,把握其中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对普通人民命运的深情关注。“太 阳”的意象则蕴涵着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可引举《向太阳》、《黎明的通知》 等篇章,从中体验诗人如何真诚地歌颂民族的新生。意象与主题分析的关键是体会诗中的历 史内容如何与个人的情感融合。
三、忧郁的诗绪
(3)诗绪即反复回旋在诗中的情感,是构成诗歌格调的基本要素之一。应从艾青不同的 诗篇中去体味和把握其主导性的情绪,那就是艾青式的忧郁诗绪。这种诗绪形成的原因是多 方面的,既来源于诗人的个性阅历,也来源于对苦难中国以及农民命运的深沉思索,感时愤
世,形成“农民的忧郁”。应看到艾青的忧郁中浸透的对祖国、民族和人民的爱,以及对美 好生活执著的追求。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艾青忧郁的诗不会使人绝望,而总是能给人深沉 的力量。
四、诗的艺术与形式
(4)读艾青的诗,会发现其中丰富的光和色,可以从中体验诗人的情绪与感觉,然后进 一步体会和发现这由情感与光色复合而成的意象中所暗示与象征的社会、历史、心理内容。总之,应注重形式与内容、光色与意蕴之间的对应依存关系。这是阅读艾青的诗的门道。在 获得了对诗作的感受与理解之后,又可以倒过来,分析琢磨艾青是如何感觉与表现世界的,这就是诗人的创作方式与惯常的姿态。首先应抓住“感觉”,这是关键。艾青写诗就像印象 派画家一样,特别重视捕捉瞬间印象与感觉,然后融进自己的思想情感,并引发多层次的联 想,从而创造出既明晰又有象征意蕴的形象。艾青的诗很自然地借鉴了西方象征主义与印象 派的艺术手段,却又能与中国古典诗歌常用的“意象”方式沟通,这是他诗艺通达的重要方 面。
(5)对于艾青重新提倡“自由体诗”和诗的“散文美”,也应放到整个新诗发展的历史趋 向中去考察与评价。应大致了解艾青是在什么前提下重新倡导自由体诗的,他如何追求更能 表现动荡万变时代的诗的形式,以及新鲜、单纯和富于人间味的散文美。可以举《大堰河— —我的保姆》等诗作为例,细致分析和感受艾青诗歌的形式与节奏,包括诗行、句式、排比、复沓等等安排。[知识点] 艾青提倡的诗歌“散文美”的基本主张、艾青的《诗论》。
第二十三章 新诗(三)
一、从同声歌唱到七月派诗人群的出现
(1)所谓“同声歌唱”是指抗战初期,诗人们无论原属哪一派,全都真诚地为抗战、为
祖国的命运而歌唱,诗的民族化、大众化以及战斗性、宣传性受到空前重视。虽然艺术上可 能比较简陋粗糙,但毫无疑问也是——部清新健朴的与民族命运血肉相连的诗史。对抗战时 期诗坛状况,宜做知识性的把握。其中对被称为“时代鼓手”的诗人田间的诗,及其带鼓动
性的特点,以及艺术上的“不完全”性,也要有所了解。
(2)这一节应较多关注七月诗派。这是艾青影响之下,以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的青 年涛人群。可联系第二十一章和第二十五章有关胡风与艾青的内容,加深对这一诗振创作理 论背景的理解。应注意几点:一是七月诗派也属现实主义诗派,和此前中国诗歌会有承传又 不尽相同。七月诗派强调“突人现实”的底蕴,包括对深广的历史内容的理解与个人体验的 融人;二是追求作品的大气和“力”的风格,提倡散文美,将自由诗重新推向一个高峰。为 加深对七月诗派的了解,可以评析阿垅的《纤夫》和绿原的《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等诗,注意体味他们诗中的思辨力量与比较成熟的情思。
二、从冯至等校园诗人群到以穆旦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
(3)冯至是20 年代成名的诗人,此前已多有评介,本节着重评析的是他的《十四行诗》。要注意了解冯至诗中的“生命体验”如何转为智性的思考,达到知性与感性的融合,并以“有 法度的美”的诗歌体式得以表现。冯至的这些诗沉潜深奥,却也容易引起解读的兴味,还可 借此了解十四行诗“中国化”的课题。
(4)穆旦与“中国新诗派”是本章的重点。必须先对这一诗派形成的渊源及其自然组成 的情况有知识性的了解。“综合”是这一诗派的核心观念,指的是现实、象征与玄学的综合。其中“现实”既是时代社会的,也是个人的,包括人的内心世界;“玄学”是指追求思想的 感性显现,象征则表现于暗示含蓄。此一诗派惯常将意象与思想凝合,传统的主观抒情让位 于戏剧性的客观化处理。这种概括比较难于理解。因此必须重点评析代表诗人穆旦。关键要 将穆旦与二三十年代的诗歌传统做比较,看其有何新创造:其一是穆旦诗中的“自我”不是 传统的主客融和的圆满,不是浪漫的扩张,也不是知识者的感伤自恋,而是现代式的困惑、分裂、破碎,是排拒了中和与平衡的处于矛盾张力上的“自我”。其二,诗人对现代生活的 观照始终采用怀疑眼光,而且情思方式也摆脱二元对立,而取“思维的复杂化,情感的线团 化”。其三,不用陈旧的形象意境,而用日常的“非诗意”的词句来表达深潜的诗意,达到 抽象化的抒情。因此,读穆旦的诗要同时调动感觉和思考,去体悟那种冷峭沉雄之美。可以 对《诗八首》和《春》等诗做深度分析,以体会穆旦对传统诗歌(包括二三十年代形成的传 统)的叛逆性、异质性及创新价值。因穆旦诗比较难懂,可以参照“评论节录”中郑敏的有 关评析。
三、敌后根据地的诗歌创作:诗的民间资源的新的吸取与创造
(5)这一节介绍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诗歌运动。理解的核心是“诗的民间资源的新的
吸收与创造”。也可以结合回顾整个现代文学史上有关“诗的歌谣化”的经验得失,来理解
本期的新收获。《王贵与李香香》可作为主要的分析文本。[知识点] 抗战朗诵诗运动、“时代鼓手”诗人田间、七月诗派、政治抒情诗、马凡陀山歌、西南 联大诗人群、40 年代的诸家“诗论”、中国新诗派(九叶派)、新诗戏剧化、解放区“诗的歌
谣化”、《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
第二十四章 散文(三)
一、报告文学的勃兴
(1)可回顾“五四”以来报告文学逐步发展的情况(见第十八章),以更清晰了解这一时
期报告文学勃兴的理路。当然,应看到时代的需求是决定性因素。抗战初期要求文学贴近现 实,担负传递战斗信息、记录抗战业绩的任务,报告文学成为首选的文体。应了解的代表性 作家包括丘东平、骆宾基、曹白、范长江、萧乾与沙汀,等等。其中沙汀的《随军散记》记 述贺龙将军的战斗生活风貌,应注意其如何以纪实性散文笔法叙写真实人物,这对于传记文 学如何刻画人物性格,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二、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
(2)了解40 年代杂文的创作潮流,一方面满足了揭露抵制社会弊端的时代需求,另一方 面则受惠于鲁迅的传统。可重点了解聂绀弩的杂文创作成就,他也是在当代杂文文坛上标志 性的作家。此外,还有唐搜和周木斋。解放区的时代环境并不适于杂文的生长,王实味的《野 百合花》招来杀身之祸,此现象已在第二十一章论析过。
三、小品散文的多样风致
(3)就文学成就而言,这一时期的小品散文更值得分析鉴赏。应关注那些名家的散文在
这一时期的发展与境界。其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可读性甚高的传记散文,可注重欣 赏其敏锐的感觉与才情,以及那不拘格套的笔法。冯至的《山水》多用诗的笔调来写散文,特色是好哲思,也可以选其中几篇来品评。重点可评析梁实秋与张爱玲。梁的《雅舍小品》 是余闲的调剂品,不大适应时代潮流,但行文优雅怡裕,给人真切与愉悦。张爱玲《流言》 中的散文与小说不分轩轾,都是将庸常生活陌生化,重在体味人生,描绘多用意象,议论显 示机智。梁实秋和张爱玲的散文在90 年代重又走红,不妨思考一下其中的原委,除了作品 本身的艺术魅力,也与社会风尚有关。
[知识点] 《野草》杂文作者群、上海“孤岛”杂文创作风气。
第二十五章 戏剧(三)
一、“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
(1)了解抗战初期“广场戏剧”是适应战时政治宣传、鼓动的需求的戏剧,不仅舞台直
接面对大众,其戏剧观念、写作与演出方式都朝“抗战总动员”这一目标发生变化。更值得 注意的是敌后根据地的“广场戏剧”,包括新秧歌剧与新歌剧,这是第二次“广场戏剧”高 潮。到40 年代末,反内战、反独裁的学生民主运动中又涌现出以政治鼓动为主的多种文艺 演出,可视为“广场戏剧”的第三次高潮。应肯定“广场戏剧”的社会功能,并大致了解戏 剧在特定的政治化年代中宣传与宣泄民情的作用。
(2)在“广场戏剧”现象中,应重点研究新歌剧及《白毛女》的出现。首先了解《白毛 女》的创作经过与艺术形式,主要是如何自觉地借鉴、利用与改造民间(农民)的艺术资源。还应大致掌握《白毛女》的情节内容,及其在“集体创作”中如何出于政治与政策的考虑而 不断修改的过程。其次,应分析《白毛女》如何将西洋歌剧形式,包括抒情唱段设计,与传 统戏曲的“道白”等手法结合,并创造性地吸收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同时,在歌剧音乐戏剧 化与性格化方面所做的尝试。应看到《白毛女》的成功除了上述艺术因素,更在于其既有鲜 明的革命性主题,又充分注意满足农民观众的趣味与审美习惯,两者有较完美的统一。《白 毛女》的成功也是解放区文学的典型现象,其现实影响以及对后来民族歌剧艺术发展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不可取替的。
二、大后方、上海孤岛:“剧场戏剧”再度兴起
(3)作为知识性了解的,是抗战时期大后方与上海孤岛“剧场戏剧”的三股潮流。一是
历史剧创作的繁荣,包括阳翰笙、欧阳予倩、阿英等的代表性历史剧作;二是知识分子题材 的剧作,包括夏衍、宋之的、于伶、吴祖光等的剧作;三是讽刺喜剧的发展,包括陈白尘、袁俊等的作品。应对这些潮流兴起的社会和心理的原因有简要的分析。
(4)其中对夏衍的《法西斯细菌》与《芳草天涯》应有较多的关注。前者的特色在于表 现知识分子面对时代的严峻挑战所经历的心理困扰与自我否定的痛苦过程。后者则更深入探 索知识分子敏感的精神世界,都是现实主义的成熟作品。在分析两剧所保持与发展的剧作者
艺术个性的同时,也应注意其所代表的本时期知识分子题材剧作的共通模式,即:正面描写 普通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和性格矛盾,展示知识分子不同的人生道路,注重时代现实的表现,以及内心世界的发掘,等等。《芳草天涯》因对“一切从政治出发”的创作模式构成挑战,曾引起有关政治与艺术关系问题的热烈论争,对此也应有知识性的了解。
三、沦陷区:职业化、商业化的“剧场戏剧”的繁荣
(5)大致了解1944 年前后沦陷区北平和上海都出现过话剧创作与演出的高潮,是现代戏 剧史上罕见的现象。职业化和商业化的演出更注重“市民性”,通俗话剧得以风行。由于较 少政治色彩,有追求艺术创新的空间,也促成了一些较有艺术质量的剧作的产生。其中杨绛 的两部喜剧可作为考察的重点。[知识点] 新秧歌剧、新歌剧、广场戏剧、西南戏剧展览会、抗战时期历史剧创作潮、奶年代讽刺 喜剧创作潮、世态喜剧、有关《芳草天涯》的讨论。__
第二篇:2018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考研初试专业课真题
2018年北大现代文学初试专业课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
1、审美意境
2、共工与颛顼之战
3、《尤利西斯》
4、新感觉派
5、艺术韵味
6、盛唐气象
7、自然主义(左拉)
8、孟姜女哭长城
二、简答题(每个15分)
1、论述沈从文湘西文学的艺术特色
2、论述北宋前(含北宋)“文以载道”说的内涵及演变
3、《伊利亚特》中的英雄形象
4、文学中“美”与“丑”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个25)
1、举出两位作家,谈谈先锋文学
2、《儒林外史》中杜少卿和《红楼梦》中贾宝玉人物对比分析
这次题目整体比较简单吧,我有一个名词解释没写对,最后一个论述题人物分析不太好,其他题目还是在意料之中的。
中外文学基础: 1.名词解释:
审美意境、共工与颛顼之战、新感觉派、《尤利西斯》、盛唐气象、艺术韵味、孟姜女传说。还有一个实在想不起来了,一个5分 2.沈从文小说艺术成就15 3.北宋及以前文以载道的发展和内涵15 4.伊利亚特中英雄特点15 5.文学中美丑关系15 6.以具体两个作家论述先锋小说特点25 7.杜少卿与贾宝玉形象之异同比较25
年北大现代文学初试专业课真题(回忆版)
(中外文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审美意境
自然主义
韵味
共工与颛顼之战
孟姜女传说
新感觉派小说
盛唐气象 《尤利西斯》
二、1.谈谈北宋前(包括北宋)“文与载道”这一理论的发展状况 2.论“美”与“丑”的关系
3.分析沈从文湘西世界的艺术成就 4.分析《伊利亚特》中英雄的特征
三、1.《儒林外史》与《红楼梦》均是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品,其中杜少卿与贾宝玉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请谈谈你的看法。
2.结合两位具体作家作品,分析先锋文学的特征(改天更新专业课~)
(现代方向专业课)
一、名词解释 《现代》 激流三部曲 爱美剧 创造社
《甲申三百年祭》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
二、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成就
三、谈谈茅盾小说如何体现了“史诗性”的追求
四、谈谈郁达夫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
五、试论冯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六、比较丁玲和张爱玲的小说特色
第三篇:宁德师院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试卷(J)
宁德师院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试卷(J)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题(30%)
1、五四新文化运动就其大端而言,可以概括为思想革命和两大方面。《》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2、鲁迅杂文“论时事不留面子,”,后期杂文
集有《》、《》等。
3、曾说“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是属掘指
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巴金的《爱情三部曲》指《雾》、《》、《》。
4、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分为“” 和
“”两大部分。《讲话》着重阐述了“二为”问题,即和。
5、何其芳的《》、的《画廊集》是三十年
代颇有影响的散文集。夏衍的《包身工》和宋之的《》标志着报告文学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显著进步。
6、抗战爆发后,成为战时文艺的主流。的《呼吸》、骆宾基的《》在此类作品中引人注目。
7、田间是街头诗的积极倡导者和代表诗人,其诗作《》、《》产生过重要影响。李季的《》 和的《漳河水》是解放区叙事长诗的代表作。
8、在历史剧创作方面,《屈原》、的“南明史剧”颇有影响。陈白尘的《》代表着四十年代讽刺剧创作的最高水平。
9、路翎《财主底儿女们》描写苏州首富一家分崩离析的故
事,是作者倾力塑造的最重要的人物。
10、赵树理原名,《小二黑结婚》中写得较好的人物形象除
了小二黑、小芹,还有和。
二、名词解释(20%)
1、“七月诗派”
2、东北作家群
3、《寒夜》
4、张爱玲
三、简答题(24%)
1、解放区文艺新貌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举例说明艾青诗歌的“散文美”。
3、简析《四世同堂》的文化意蕴。
四、作品分析(26%)
1、分析《华威先生》中华威先生形象。
2、分析《荷花淀》的诗意美。
参考答案
一、1.文学革命,新青年2.砭锢弊常取类型,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3鲁迅,雨,电4为工农兵服务,如何为工农兵服务5画梦录,李广田,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6报告文学,曹白,东战场别动队7给战斗者,假使我们不去打仗8王贵和李香香,阮章竞9蒋捷三,蒋蔚祖10赵树礼,二诸葛,三仙姑
二、1贯穿整个40年代的诗歌流派,以艾青作为创作的旗帜,除艾青、田间,还有邹荻帆、阿垄、鲁藜、绿原、彭燕郊、冀汸、曾卓、牛汉、杜谷等青年诗人。表现出大致相近的创作倾向,为人民解放而歌唱构成了他们诗歌鲜明的主题,强调通过诗人的个性创造来传达这种时代和民族的情绪。2“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及时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以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白朗、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的《生死场》,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等。4张爱玲,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名躁一时的作家。《金锁记》为代表作之一,1943年11月由上海《杂志》月刊登载,1944年收入《传奇》小说集。家庭生活的冷落和凄凉过早积累起对世界的敌意与恐怖,对她后来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追求一种苍凉人生的“启示”。
三、1新的题材和主题,新的人物,新的形式2艾青反对格律对诗情的约束,主张自由的表现,将自由体诗歌提高到一个成熟的境界。追求的是一种散文美。这种散文美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散文的自由性,给文学的形象以表现的便利”。二是散文的本色美,这种本色美主要体现为一种口语美。
四、1 要点:华威先生是张天翼的短篇小说《华威先生》的主人公,是国民党的文化官僚。作品用漫画式的笔法刻画了华威先生浅薄无聊,却又自命不凡,官气十足,好摆领导架子的精神特征。其形象的典型意义,就特定历史而言,是揭露讽刺了国民党的抗日政策及其官僚政客的所作所为。2要点:以谈笑从容的态度反映冀中人民抗日斗争、描摹时代风云变幻的艺术角度和特点;
2、深入细腻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灵美;散文美和浓郁的诗情画意。
第四篇:北大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硕士必读书目
北大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硕士必读书目
注 *供现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参考,博士生未读部分也建议阅读。
一、作家作品类:
A.通读的全集或文集,起码要读其中大部分,以求整体印象。
鲁迅全集、胡适文集、周作人集、郭沫若文集(文学部分)、曹禺全集、沈从文文集、张爱玲文集
B.如下作家的选集,尤其是代表作。有*号为重点。
*茅盾、*巴金、*老舍、*艾青、*赵树理、*丁玲、*冰心、朱自清、*郁达夫、田汉、丁西林、张恨水、戴望舒、卞之琳、林语堂、梁实秋、夏衍、李健吾、*冯至、*穆旦、孙犁、*钱钟书、叶圣陶、*徐志摩、许地山、王统照、蒋光慈、冯文炳、*朱光潜、*胡风、冯雪峰、张天翼、萧红、施蛰存、穆时英、沙汀、艾芜、吴组缃、芦焚、李劼人、林庚、闻一多、臧克家、何其芳、李金发、丰子恺、洪深、*周扬、徐讦、路翎、无名氏、周立波、秦瘦鸥、田间 C.综合性的作品集。
例如《九叶集》、《象征派诗选》、《现代派诗选》、《京派作品选》、《创造社资料》等等。
可依流派社团去找来读。其中比较重要的几种要求通读:
《中国新文学大系》(良友版,导言为重点)
《20世纪文学经典》(北大版)
D.、当代的代表性作家作品(选20家左右)。
二、评论类:
A.上列作家以及一些重要的社团流派的研究资料专集,特别是同时期的评论集。B.主要作家的传记、论集。C.各种文类的专史,如现代小说流派史、现代散文史以及各种文学现象、思潮的研究专著(不详列,课上介绍)。
D.近期在《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及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相关论文。
三、旧报刊(浏览)
《新青年》、《每周评论》、《小说月报》、《创造季刊》、《新月》、《现代》、《学衡》、《文学杂志》、《文艺复兴》
四、其他方面:
章学诚:《文史通义》
刘熙载:《艺概》
张岱:《陶庵梦忆》
王国维:《静安文集》
章太炎:《国故论衡》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要》
洛奇编:《20世纪文学评论》 韦勒克等:《文学理论》 佛克玛等:《20世纪文学理论》 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巴赫金:《陀思妥也夫斯基的诗学问题》 宗白华:《艺境》 钱钟书:《谈艺录》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梯利:《西方哲学史》 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 侯外庐:《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 勒高夫编:《新史学》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王瑶:《中古文学史论》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第五篇:中文系汉语言本科班《现代文学》必读书目
中文系汉语言本科班《20世纪中国文学1、2》必读书目:
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杂文集《坟》《热风》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散文《故都的秋》《钓台的春昼》 冯文炳:《竹林的故事》
许地山:《缀网劳蛛》
郭沫若:《女神》集
沈尹默:《月夜》李金发:《弃妇》
闻一多:《忆菊》《死水》《发现》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喝茶》《苦雨》《北京的茶食》
冰心:《往事》其二之
八、《山中杂记》之
七、《寄小读者——通迅七》
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春》
田汉:《获虎之夜》《南归》丁西林:《一只马蜂》 茅盾:《蚀》三部曲、《子夜》《春蚕》《林家铺子》《腐蚀》
老舍:《骆驼祥子》《离婚》《月牙儿》《断魂枪》《四世同堂》
巴金:《家》《寒夜》
沈从文:《萧萧》《边城》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 张天翼:《华威先生》
艾芜:《山峡中》吴组湘:《一千八百担》
李劼人:《死水微澜》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
林徽因:《九十九度中》
张恨水:《啼笑因缘》
臧克家:《难民》《老马》
戴望舒:《雨巷》《寻梦者》
何其芳:诗《预言》《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散文《画梦录》
卞之琳:《距离的组织》《断章》《鱼化石》
曹禺:《雷雨》《日出》《北京人》
夏衍:《上海屋檐下》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钱钟书:《围城》路翎:《财主底儿女们》 张爱玲:《金锁记》《封锁》《倾城之恋》
孙犁:《荷花淀》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手推车》《北方》
《旷野》《黎明的通知》
田间:《给战斗者》
穆旦:《诗八首》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梁实秋:《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