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平面图形作画》教学设计
《用平面图形作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下)第三单元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描画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形状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图形的结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画图工具。教学过程:
一、美丽世界,情境激趣。
(出示场景图)谈话:同学们,咱们深圳是一个有名的旅游城市,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景点的图片,请你们欣赏。想看吗?(想)他们美吗?(美)
1.(出示世界之窗前的金字塔的照片)我们再放大来仔细看一下。这个建筑美吗?(美)你能用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把它画出来吗?同桌之间说一说你想用什么图形画。
2.(从具体景物中抽象出平面几何图形)同学们,老师在课前已经把它画出来了。请看。(出示抽象出的图形)象吗?这个图形你们认识吗?(认识,三角形。)同学们,我们前面还学过其他的一些平面图形,我们再来认一认。(出示平面图形纸。复习所学的平面几何图形)学生集体回答图形名称。
3.(给出一幅包含多种已学平面几何图形的图片)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建筑,请同学仔细观察,如果让你画,你想用哪个平面图形画,画它的什么地方?(个别提问)
二、快速速描
谈话:同学们,看了这么多由平面图形朋友组成的美景,你们是不是已经非常想自己动手画一画呢。(想!)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用平面图形作画,好吗?(出示课题:用平面图形作画)
1.出示以下图形,同学们先在练习纸上画出这些简单的图形,画好后我们再画更美的图形好吗?在画之前,我想请问同学们,这些图形中有哪些我们认识的图形?想要画出这些平面图形我们要用到哪些工具?(个别提问)工具准备好了,我们就开始吧。
2.画好的同学两个人相互评一评,看看可以打A呢还是打B。好,老师看到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完成了,那位同学愿意把你的美图给大家欣赏一下呢?(请一位学生把他的作品在展示台上展出。)那位同学想来说说这幅作品怎么样?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哪里画的不好。
三、初试身手
谈话:同学们,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更奇妙的图形组合,你们还想画吗?(想)出示如下图形。
2.画好的同学两个人相互评一评,看看可以打A呢还是打B。好,老师看到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完成了,那位同学愿意把你的美图给大家欣赏一下呢?(请一位学生把他的作品在展示台上展出。)那位同学想来说说这幅作品画得好不好?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又是哪里画的不好。
四、实物话绘 1.出示老师的画
谈话:看到同学们画得这么开心,老师也很想动笔画一画了。老师在课前也画了一幅画,请同学们也欣赏一下。老师画得是什么呀?(房子)如果是你画,你想用什么平面图形画,画它的什么?(学生描述)
谈话:老师觉得呀,一个房子太孤单了。这幅画好像少了点什么?同学们,你们想画点什么在房子旁边。(学生)那你想用什么平面图形来画呢?(学生回答)
同学们,这些平面图形真的很奇妙啊,他们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五、描画生活
1.谈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到处都是美景。你们想用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画一画吗?(想!)
那我们就不要等了,快点用这些平面图形把你最想画的美景画出来吧。(教师在巡视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多询问学生关于作品的想法,为后面作品展示评价做准备)
2.作品评价。小组内先展示,评价;推选出优秀作品,全班展示评价;评出我们班最棒的小画家。
第二篇:平面图形教学设计
“可爱的图形”教学设计(第二稿)
济南市甸柳第一小学 刘妍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35页。
【教材与学情分析】
平面图形的认识是在教学完立体图形的认识之后进行的。学生在入学前已经有一些关于对物体形状、图形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入学后随着儿童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将这种感性认识和初步的生活经验进一步抽象化、数学化,使学生能正确辨认常见的图形,能初步感知图形间的联系和转换,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这也是低年级几何教学的主要目的。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具有动作感知和注意力较弱等特点,而小学阶段的几何教学也属于实验几何,因此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特点,我设计了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丰富学生的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图形的感性认识,体验图形间的联系,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图形表象,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设计理念】
1、体现“数学好玩”的理念,让学生在玩中长知识,玩中长智慧。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的原动力
好玩是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一种过程,也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利用孩子的这一天性入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来设置有效的操作和游戏等活动。聚集和研究教学策略中一个更低位、更有效的“数学好玩”的方法作为切入点,来进行研究设计教学,从而打造出一节“数学好玩”的生本课堂。
本节课直接从学生已经“认识”上述图形入手,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摆一摆、折一折、拼一拼等一系列方法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如,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通过自主尝试和探究出常见平面图形的特征,而后又通过“变魔术”等活动激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兴趣,从而打开思维之闸,让学生进入一个强烈的“数学好玩”的境界,让孩子有我要学数学的欲望,进而开发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的原动力。
2、体现“合作学习”的理念,探究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有效的“玩数学”的策略和方法。
诗人特托奥多尔·冯塔内说,教育“旨在努力为毫无依靠的幼树提供一根拐杖,从而使其能在纯净的空气中自由自在地、无忧无虑地成长,那么,我们则接受了非常不错的教育。”因此,在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探究哪些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学会玩数学,并玩好数学,以此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数学素养,这也是我们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方法很多,本节课主要是以学生的多种操作方法为主线,通过动画片和唱儿歌的方法激发孩子学习兴趣,通过折一折、拼一拼、摸一摸等操作方法,初步感知各平面图形的特征,建立正确的表象;又通过折一折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再通过摆一摆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努力体现在“合作学习” 中,体会数学好玩、玩好数学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正确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四种平面图形。初步感知他们的特征,进一步建立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
能力目标:
1、通过折一折、摸一摸、拼一拼提高操作能力。
2、使学生经历概念从形象——表象——抽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数学思考目标:
1、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探讨和引导学生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有效策略和方法。
2、探讨和掌握数学游戏与数学知识教学有效结合的方法与策略。
情感态度目标:
让学生在“玩”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好玩”。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正确区分面与体,特别是厚度较小的体与平面图形的正确辨认。
3、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
4、探讨和引导学生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有效策略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发现问题。
1、播放动画片。在喜欢的动画情境中,初步认识各个平面图形。
(1)(观看后问学生)
喜欢吗?从动画中你发现了什么?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看,老师把他们带来了。
(出示各种立体图形,并根据各个立体图形画出各个平面图形)
(2)认识它,就大声说出它的名字。(教师把图形贴在黑板上)
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平面图形。
谁来说说什么是长方形?正方形?他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三角形长得什么样?圆长什么样?
出示椭圆,问这是你说的圆吗?为什么不是呢?
今天这节课刘老师就和大家一起玩一玩这些可爱的平面图形。(板书课题:可爱的图形)
2、唱一唱:“图形宝宝”
关于这些可爱的图形宝宝,还有首好听的儿歌呢,想听吗?
同学们第一遍听,第二遍可以边拍手边一起跟着唱,好不好。(放儿歌)
【设计意图】借助动画片,从实物中,从立体图形中抽象出平面图形,认识各个平面图形,并感知“面源于体”,实现有具体到抽象的认知。儿歌和动画是学生喜欢的形式,因此又通过动画、儿歌与老师的演示和操作结合起来,找到游戏与知识学习的衔接点,以此并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图像记忆方式,一次性记忆的资料非常多,记住的东西,不需要重复很多次,就能记住很长时间,再加上学生诵读时声音辅助记忆,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更加深刻。
二、拼一拼、折一折,进一步探究问题。
大家真了不起,认识了很多的平面图形,喜欢这些图形宝宝吗?
那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和这些图形宝宝做游戏好不好?
小组合作,比一比你们小组能用这些图形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又能折出什么样的图形呢?
1、小组合作。
通过拼一拼,折一折,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进一步探究平面图形、立体图形间的联系。
喜欢这些图形宝宝吗?
想不想和这些图形宝宝做游戏?
那就请同学们一定听好要求!
(1)(1-5小组,在1号信封里有不同形状的纸片)
你能动手玩一玩、拼一拼,看你能拼出什么可爱的图案呢?
拼完再看看他们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呢?
(2)(6-10小组,也是1号信封,里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硬卡纸各一张)。
你能动手玩一玩,折一折,看看能把它们变成立体图形的吗?
(3)完成后可以小组里互相交流作品。
明白要求的同学请举手。
图形宝宝都等不及了,那就快打开信封行动吧。
(教师巡视指导)拼图完成的同学可以把作品直接贴到黑板上。
【设计意图】采用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拼图和折图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充分的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进一步巩固新知,特别是感知图形间的联系,在互助中提升能力,学会合作。
【特别注意】这一环节有一个问题是需要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培养的,那就是小组中各个同学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将会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非常的帮助,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在日常的课堂中点滴培养。还有两个问题是课上需要注意的,一是合作学习,尤其是需要充分动手的合作学习,尤其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的合作玩儿中学的内容,一定要有明确细致的要求,在提要求的时候要引起每个学生的注意,减少操作过程中不必要的对知识探究本身造成的影响;二是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指导小组的合作,推进和修改合作过程中学生不明确的问题,保证每个小组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
3、成果展示,全班交流。
看啊,一会儿的时间,大家灵巧的小手就创作出了这么多美丽的作品,折纸的同学们还举着他们心爱的图形宝宝呢,我们先来欣赏他们的作品好不好?
(1)展示折纸
用一张长方形的纸,你联想到什么立体图形?
猜猜可以折出什么立体?
然后引导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结果。
哪个小组愿意先给大家看看你们折的是什么立体图形,说说你们是怎么得到它的?(汇报展示)
根据学生展示的作品,进行采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进一步探究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
学生可能折出长方体、圆柱体,三棱柱,三棱锥。
长方体的情况:有的折出来的长方体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有的同学可能折出来的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如果学生中没有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准备一个比较时使用)
老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引导学生认真仔细观察,比较两种长方体的不同,并让学生在长方体上找找长方形,正方形,使学生感悟“面在体上”。
三棱锥的情况:观察三棱锥,是怎样有一个长方形折出来的,让学生在上面找三角形,并数数有几个平面图形。
三棱柱的情况:观察三棱柱,是怎样有一个长方形折出来的,让学生在上面找长方形,找三角形。进一步感悟“面在体上”。
圆柱 的 情况:观察思考比较两种折法得到的不同的圆柱体,思考为什么同样一张纸,有的同学卷出的圆柱胖胖的,矮矮的,有的同学卷出的圆柱瘦瘦的,高高的?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引导学生在各自操作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和“联想”的方法,发现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巩固知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这一环节还要注意引导性和指导性的提问,既让学生学习知识,同时也要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组织语言的逻辑顺序进行培养。
(2)展示拼图
他们真是厉害的魔术师啊!我们现在再来欣赏欣赏小画家们的作品好不好?
大家的画儿可真漂亮,你喜欢第几幅?
你知道这幅里面,是由多少个长方形、多少个正方形、多少个三角形、多少个圆形拼成的吗?数数看,数完填到你的练习纸上。
【设计意图】合作中,巩固表象,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组合和联系。要分组、分层次展示,既让学生有展示的机会,同时也能让没有进行此项操作的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三、摸一摸,巩固问题。
在摸一摸、猜一猜的猜图形游戏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和巩固图形的特征。
1、摸一摸。
想不想把图形宝宝带回家,继续做游戏啊?
宝宝们很害羞的,你看,他们都藏到我的小桶里了。
(小桶里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5张形状不同的纸片、一个个球和一枚硬币)
你能闭着眼睛摸一摸,猜猜它是谁吗?
(教师在一个小组里选一个学生,猜对后给他们奖励6个信封,里面有数量不等的各种形状的纸片)
知道自己摸到的是什么图形吗?没有看到,你就可以猜对,太厉害了,说说你的小窍门,是怎样知道的?
2、猜一猜,你能猜出这是哪个图形露出了害羞的小脸儿吗?
图形宝宝看大家这么开心,也没那么害羞了,你看,他们露出了小脸儿,你知道它是谁吗?
(信封里放着一张纸片,露出一角,学生猜是这张纸片是什么形状的?)
(教师在每组里选一位学生猜,猜对后也给他们奖励6个信封,里面有数量不等的各种形状的纸片)
1-3号信封可以一眼看出;
4号信封里教师重叠放长方形、正方形、直角三角形的三张纸片,学生每说出一种,教师出示一种,当三种都出示出之后,平铺的再让学生直观的看一下。
【设计意图】这两个小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凭学生触觉来辨认图形,使进一步理解个巩固平面图形的特征,提升正确辨认图形的能力,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猜信封里图形的最后一个,更体会出数学的千变万化,奥秘无穷,让学生更加深对数学学习的喜爱和向往。小桶里放一枚硬币也是这个游戏中的重要一环,有的学生会将摸出的硬币当作圆形,忽略了它的高度,在这里特意放上这一环节,是为了更好的区分形与体,突破教学难点。
四、全课小结,提升问题。
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数学好玩吗?你觉得哪些方法好玩?
(在总结中,巩固知识,提升方法。)
相信愿意动脑,勤于动手的你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能发现更多数学的奥秘,发现更多生活中的美。
附:随堂检测
“可爱的图形”教学设计(第三稿)
济南市甸柳第一小学 刘妍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35页。
【教材与学情分析】
平面图形的认识是在教学完立体图形的认识之后进行的。学生在入学前已经有一些关于对物体形状、图形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入学后随着儿童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将这种感性认识和初步的生活经验进一步抽象化、数学化,使学生能正确辨认常见的图形,能初步感知图形间的联系和转换,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这也是低年级几何教学的主要目的。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具有动作感知和注意力较弱等特点,而小学阶段的几何教学也属于实验几何,因此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特点,我设计了观察、操作、游戏、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丰富学生的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图形的感性认识,体验图形间的联系,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图形表象,同时锻炼学生之间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设计理念】
1、体现“数学好玩”的理念,让学生在玩中长知识,玩中长智慧。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的原动力
好玩是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一种过程,也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利用孩子的这一天性入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来设置有效的操作和游戏等活动。聚集和研究教学策略中一个更低位、更有效的“数学好玩”的方法作为切入点,来进行研究设计教学,从而打造出一节“数学好玩”的生本课堂。
本节课直接从学生已经“认识”上述图形入手,让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摆一摆、折一折、拼一拼、猜一猜等一系列方法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如,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通过自主尝试和探究出常见平面图形的特征,而后又通过“变魔术”等活动激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兴趣,从而打开思维之闸,让学生进入一个强烈的“数学好玩”的境界,让孩子有我要学数学的欲望,进而开发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的原动力。
2、体现“合作学习”的理念,探究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有效的“玩数学”的策略和方法。
诗人特托奥多尔·冯塔内说,教育“旨在努力为毫无依靠的幼树提供一根拐杖,从而使其能在纯净的空气中自由自在地、无忧无虑地成长,那么,我们则接受了非常不错的教育。”因此,在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探究哪些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学会玩数学,并玩好数学,以此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数学素养,这也是我们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方法很多,本节课主要是以学生的多种操作方法为主线,通过动画片和唱儿歌的方法激发孩子学习兴趣,通过折一折、拼一拼、摸一摸等操作方法,初步感知各平面图形的特征,建立正确的表象;又通过折一折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再通过摆一摆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努力体现在“合作学习” 中,体会数学好玩、玩好数学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正确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四种平面图形。初步感知他们的特征,进一步建立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
能力目标:
1、通过折一折、摸一摸、拼一拼提高操作能力。
2、使学生经历概念从形象——表象——抽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数学思考目标:
1、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探讨和引导学生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有效策略和方法。
2、探讨和掌握数学游戏与数学知识教学有效结合的方法与策略。
情感态度目标:
让学生在“玩”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好玩”。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正确区分面与体,特别是厚度较小的体与平面图形的正确辨认。
3、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
4、探讨和引导学生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有效策略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发现问题。
1、播放动画片。在喜欢的动画情境中,初步认识各个平面图形。
(1)(观看后问学生)
喜欢吗?从动画中你发现了什么?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看,老师把他们带来了。
(出示各种立体图形,并根据各个立体图形画出各个平面图形)
(2)认识它,就大声说出它的名字。(教师把图形贴在黑板上)
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平面图形。
这么多图形,你喜欢哪一个,说说他的特点好吗?
谁来说说什么是长方形?正方形?他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三角形长得什么样?圆长什么样?
(当学生将长方形和正方形都说出之后提问)
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区别啊?
(当学生汇报完圆的特征时出示椭圆并提问)
这是你说的圆吗?为什么不是呢?
今天这节课刘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和这些可爱的平面图形做游戏。(板书课题:可爱的图形)
2、唱一唱:“图形宝宝”
关于这些可爱的图形宝宝,还有首好听的儿歌呢,想听吗?
同学们第一遍听,第二遍可以边拍手边一起跟着唱,好不好。(放儿歌)
动画中有关“圆”的介绍,出现的动画画面是一个滚动的球,旁边站着一个圆形宝宝,老师需要在这里对“圆”和“球”加以区别。
【设计意图】借助动画片,从实物中,从立体图形中抽象出平面图形,认识各个平面图形,并感知“面源于体”,实现有具体到抽象的认知。儿歌和动画是学生喜欢的形式,因此又通过动画、儿歌与老师的演示和操作结合起来,找到游戏与知识学习的衔接点,以此并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图像记忆方式,一次性记忆的资料非常多,记住的东西,不需要重复很多次,就能记住很长时间,再加上学生诵读时声音辅助记忆,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更加深刻。
二、拼一拼、折一折,进一步探究问题。
大家真了不起,认识了很多的平面图形。
(这一环节原来是教师给学生分好学具,直接操作,现在改成让学生先思考,再自己选择学具进行操作)
1.小组合作。喜欢这些图形宝宝吗? 那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和这些图形宝宝做游戏好不好?
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不同形状的纸片,可以进行拼图游戏。老师还为同学们准备了不同形状的硬卡纸,大家可以把它折成立体图形。
合作玩的要求:
(1)拼图的小朋友,老师提要求:你能动手玩一玩、拼一拼,看你能拼出什么可爱的图案呢?有哪些图形组成的呢?
(2)折纸的小朋友,信封里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硬卡纸各一张。老师提要求:你能动手玩一玩,折一折,看看能把它们变成立体图形的吗?
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下,小组长到老师这儿来领你们需要的活动材料,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3)完成后可以小组里互相交流作品。
明白要求的同学请举手。
图形宝宝都等不及了,那就快打开信封行动吧。
(教师巡视指导)拼图完成的同学可以把作品直接贴到黑板上。
【设计意图】采用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拼图和折图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充分的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进一步巩固新知,特别是感知图形间的联系,在互助中提升能力,学会合作。
【特别注意】这一环节有一个问题是需要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培养的,那就是小组中各个同学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将会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非常的帮助,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在日常的课堂中点滴培养。还有两个问题是课上需要注意的,一是合作学习,尤其是需要充分动手的合作学习,尤其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的合作玩儿中学的内容,一定要有明确细致的要求,在提要求的时候要引起每个学生的注意,减少操作过程中不必要的对知识探究本身造成的影响;二是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指导小组的合作,推进和修改合作过程中学生不明确的问题,保证每个小组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
3、成果展示,全班交流。
看啊,一会儿的时间,大家灵巧的小手就创作出了这么多美丽的作品,折纸的同学们还举着他们心爱的图形宝宝呢,我们先来欣赏他们的作品好不好?
(1)展示折纸
用一张长方形的纸,你联想到什么立体图形?
猜猜可以折出什么立体?
然后引导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结果。
(这部分内容已经提前了,先思考了之后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效果更好。)
哪个小组愿意先给大家看看你们折的是什么立体图形,说说你们是怎么得到它的?(汇报展示)
根据学生展示的作品,进行采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进一步探究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
学生可能折出长方体、圆柱体,三棱柱,三棱锥。
长方体的情况:有的折出来的长方体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有的同学可能折出来的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如果学生中没有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准备一个比较时使用)
老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引导学生认真仔细观察,比较两种长方体的不同,并让学生在长方体上找找长方形,正方形,使学生感悟“面在体上”。
三棱锥的情况:观察三棱锥,是怎样有一个长方形折出来的,让学生在上面找三角形,并数数有几个平面图形。
三棱柱的情况:观察三棱柱,是怎样有一个长方形折出来的,让学生在上面找长方形,找三角形。进一步感悟“面在体上”。
圆柱 的 情况:观察思考比较两种折法得到的不同的圆柱体,思考为什么同样一张纸,有的同学卷出的圆柱胖胖的,矮矮的,有的同学卷出的圆柱瘦瘦的,高高的?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引导学生在各自操作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和“联想”的方法,发现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巩固知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这一环节还要注意引导性和指导性的提问,既让学生学习知识,同时也要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组织语言的逻辑顺序进行培养。
(2)展示拼图
他们真是厉害的魔术师啊!我们现在再来欣赏欣赏小画家们的作品好不好?
大家的画儿可真漂亮,你喜欢第几幅?
你知道这幅里面,是由多少个长方形、多少个正方形、多少个三角形、多少个圆形拼成的吗?数数看,数完填到你的练习纸上。
【设计意图】合作中,巩固表象,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组合和联系。要分组、分层次展示,既让学生有展示的机会,同时也能让没有进行此项操作的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三、摸一摸,巩固问题。
在摸一摸、猜一猜的猜图形游戏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和巩固图形的特征。
1、摸一摸。
想不想把图形宝宝带回家,继续做游戏啊?
宝宝们很害羞的,你看,他们都藏到我的小桶里了。
(小桶里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5张形状不同的纸片和一个一分硬币)
你能闭着眼睛摸一摸,猜猜它是谁吗?
(教师在一个小组里选一个学生,猜对后给他们奖励6个信封,里面有数量不等的各种形状的纸片)
知道自己摸到的是什么图形吗?没有看到,你就可以猜对,太厉害了,说说你的小窍门,是怎样知道的?
重点利用一角的硬币,区分面和体。(其实圆形纸片严格的说也是立体图形,因为它有厚度,但是我在摸一摸的环节中,盒子里的都是不同形状的纸片,所以在学生猜出图形后,要引导学生语言叙述“我摸到的××形状的纸片”)
2、猜一猜,你能猜出这是哪个图形露出了害羞的小脸儿吗?
图形宝宝看大家这么开心,也没那么害羞了,你看,他们露出了小脸儿,你知道它是谁吗?
(信封里放着一张纸片,露出一角,学生猜是这张纸片是什么形状的?)
(教师在每组里选一位学生猜,猜对后也给他们奖励6个信封,里面有数量不等的各种形状的纸片)
1-3号信封可以一眼看出;
4号信封里教师重叠放长方形、正方形、直角三角形的三张纸片,学生每说出一种,教师出示一种,当三种都出示出之后,平铺的自已再让学生直观的看一下。
【设计意图】这两个小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凭学生触觉来辨认图形,使进一步理解个巩固平面图形的特征,提升正确辨认图形的能力,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猜信封里图形的最后一个,更体会出数学的千变万化,奥秘无穷,让学生更加深对数学学习的喜爱和向往。
四、全课小结,提升问题。
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数学好玩吗?你觉得哪些方法好玩?
(在总结中,巩固知识,提升方法。)
相信愿意动脑,勤于动手的你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能发现更多数学的奥秘,发现更多生活中的美。附:随堂检测
第三篇:《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
2页例1,第3页做一做,第5页练习一1-3题。
【教材分析】:学生在一年上学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据他们各自的特征能区分和辨别出它们。本单元是学生正式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开始。由于学生难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平面图形与平面相似的物体的某一部分,因而,学生学习习近平面图形要比学习立体图形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教材通过描一描、找一找、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体验“面在体上”、“面从体生”,明确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深刻的区别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另外,创设了分一分的活动,让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数学思考,顺理成章地区分各种平面的图形的特征,并通过交流、讨论等活动,归纳整理出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通过摸一摸、描一描、分一分、找一找等活动,使学生能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够辨认和区分它们。
2.数学思考:在摸一摸、描一描、分一分、找一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类、对比、归纳、概括以及动手操作等能力。在活动中使学生充分体验“面在体上”,明确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问题解决:在各种活动之前,要求学生听清要求,培养了学生理解能力和审题的习惯。4.情感态度:通过创设多层次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并在交流、讨论、汇报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够辨认和区分它们。
【教学难点】:体验“面在体上”,明确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十二组立体图形积木、十二组磁性平面图形,十二块 白磁板。
【教学策略】:1.在以教材为本的设计理念指导下,结合对教材的理解及考虑到学生 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了情境创设和操作体验等教学方法。创设了下雪了,小动物在雪地上留下了一串串的脚印导入新课。仅接着设计了摸一摸、2.。描一描、分一分、找一找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发现这几种平面图
形的特征,体验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总之,整堂课学生就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数学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 复习铺垫。
1.故事引入,猜动物的脚印。
师:冬天来了,大森林里下雪了,小狗、小鸡、小鸭子、小马高高兴兴地来到雪地上玩耍留下了一串串脚印,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小狗画„„(梅花),小鸡画„„(竹叶),小鸭子画„„(枫叶),小马画„„(月牙)。2.复习学过的立体图形。
师:这时,几个老朋友也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课件出示图形,学生说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3.介绍三棱柱和四棱柱。
师:还有两位新朋友也来了,它们是三棱柱和四棱柱,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4.师:它们手拉着手,也在雪地上留下了自己的脚印,他们可能画出什么图形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知识。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小学生天性活泼,喜欢听故事,用下大雪了,小动物留下深深的脚印的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新课,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还拓宽的学生的知识层面,知道不同动物留下的脚印各不相同,顺利成章地暗示出立体图形留下的脚印也不尽相同,为下面的学习内容,埋下了伏笔。】
二、自主操作
体验特征。
(一)摸一摸,初步感知“平面”。1.明确活动要求。
师:下面,请同学们从篮子里拿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摸一摸它的面,感受一下这些面是怎么样的。
2.学生在小组里开展摸一摸的活动。3.交流、汇报。
师:谁来说说你摸的是哪个立体图形,它的面摸起来是怎样的? 学生可能会说:我摸的是长方体,它的每个面都是平平的。我摸的三棱柱,它的每个也是平平的„„
当学生说到圆柱时,要引导学生明确圆柱的上面和下面是平平的,而侧面是弯曲的。4.揭示“平面”的意义。
师:这节课,我们只研究立体图形上平平的面,我们把这样平平的面叫做平面(板 书平面)
【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立体图形上的面,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除了圆柱的侧面以外,其余的立体图形上的面都是平平的,构建了“平面”的概念,让学生深刻理解“平面”的含义。】
(二)描一描,体验“面从体生”。1.引导学生思考画平面图形的方法。
师:同学们,有什么办法能把立体图形上的平面搬到纸上呢?先自己静静地想一想,要是有困难的,可是在小组里一起讨论一下办法。
学生可能会想到以下的方法:描一描,印一印,剪一剪„„
老师要肯定学生想出的各种办法。2.明确画图要求。
师:我们就用描一描的办法,把立体图形上的平面搬到纸上。活动之前请听清楚老 师的要求。第一个要求:每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两个立体图形,描下几个不同形状的平面。第二个要求:描完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画的图形是从哪个立体图形的哪个面上描下 来的。听明白要求了吗?开始吧!
3.学生开展描一描的活动,师巡视指导,收集学生的作品。4.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都描好了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同学描出的图形。看看哪位小朋友最会听,最会学习。
师:能说说你这个图形是从哪个立体图形上的哪个面描下来的吗?
让学生指着立体图形的面,说画法:我描出的是长方体上这个长长的面。我描的是正方体上这个方方的面。我描出的是圆柱上这个圆圆的面„„„„。5.揭示“平面图形”的意义。
师:这么多的图形,全都是从立体图形的平面上描下来的,它们都叫做平面图形。(板书:形)
【设计意图:借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等立体图形,以描的方式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很好的帮助学生体会“面从体生”、“面在体上”,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平面图形和简单的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三)分一分,体验特征。
评价:该节课教学目标清楚明白、具体,易激发兴趣,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练习设计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形式多样,分量与难度适中,学法指导得当。
第四篇:《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二)【课 题】《认识图形(二)》P2-3 【教 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
【设计理念】
《认识平面图形》在设计初考虑到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已经见过各种图形,只是对图形的名字知道得不够准确。因此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本节课中通过“超级变变变”导入,在摸、看、猜、找、数、拼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能分辨5种图形,进一步体会到生活当中到处都有数学。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五种平面图形,初步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体会“面在体上”。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和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渗透“事物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探究与合作过程中,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与协作意识;在独立思考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并渗透交通安全教育。【教学重点】认识五种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体会“面在体上”。【活动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等教具;
学生:长方体、圆柱体、正方体、三棱柱的积木等。【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师:孩子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请来一位魔术大师,想不想知道他是谁?请看,课件出示孙悟空。
2、见到孙大圣你们高兴吗?(高兴)一起来听听他想对我们说什么?
孙(课件):“孩子们好,见到你们真高兴,顺便给大家来个小小见面礼——‘超级变变变’,你们喜欢吗?”
3、孙大圣给我们变的礼物是什么?(蜻蜓)这只漂亮的蜻蜓是由一些有趣的图形组成的,这些图形就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有趣的图形。
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超级变变变”来展现“图形朋友”的魅 力,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生动地引入新课。】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面”在“体”上
这些图形的家在哪儿呢?原来,这些图形都藏在你们课桌上的物体中,请大家仔细找一找,看看你能在什么物体上找到这些图形朋友? 【通过“找一找”这个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面”在“体”上。】
2、仔细观察,总结特征
接下来请大家认真摸一摸刚才找到的这些图形,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你的好朋友是谁,它的特点是什么? 赶快行动吧!
生汇报交流每种图形的特点。
【通过“摸一摸”和“仔细观察”这两个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面”在“体”上,并引导学生说出每种图形的特征。】
3、师:今天我们认识的这些新朋友都是平平的,它们是物体的一个面,所以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平面图形。以前认识的这些老朋友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立体图形。(课件演示)
4、猜一猜
如果我把这几个好朋友蒙起来,只露出一小部分在外面,你还能认出它是谁吗?
【通过“猜一猜”这个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这几种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联系生活、拓展闯关。
1、找一找
生活中,这5种图形很多。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这几 种图形?
(师展示图片眼镜镜片上有圆形、五星红旗的面是长方形、挂钩上有平行四边形······)
2、说一说
谁来说说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的?你知道它表示的意思吗?
【将数学课上认识的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体融合,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借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数一数
数一数组成蜻蜓的这几种图形各有几个。
4、拼一拼
用信封里的图形4人小组合作拼出你们小组最喜欢的图案。【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学生的创造欲,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作品的展示,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深化探究,总结评价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课后作业:希望你们回家以后继续观察身边的物体,看看还能在哪些物体身上找到这节课认识的这些好朋友,并把你们的新发现告诉爸爸、妈妈。
【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再次回顾所学知识,并使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梳理,进一步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板书设计:
认 识 图 形
长方形
圆
教学反思:(略)
正方形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第五篇: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和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中,体验“面在体上”。3.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
活动一:初步体验“面在体上”
师:桌子上有好多的积木,它们是什么形状的?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学生发言
师:这些都是立体图形。仔细观察这些积木,看你能发现什么? 根据学生口答,利用课件演示: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
球
三棱柱
其它体
活动二:认识平面图形
师:今天,一个小朋友利用图形拼了一幅画,想知道是什么吗?请看大屏幕。
课件展示主题图,板书课题:认识平面图形。师:漂亮吧?仔细观察,画面上有什么景物? 看着这幅美丽的画面,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口述,点出本节内容:“牧童与牛”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师:你认识“牧童与牛”这幅图里的哪种图形?哪些地方用到了这种图形?请向大家介绍一下。根据学生口答,利用课件演示: 并告诉学生这几种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圆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师:小朋友们把图形分辨得这么清楚,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分辨这几种图形的?
活动三:进一步感知“面在体上”
1、找一找。
师:小朋友们,你能在我们认识的立体图形身上找到这些平面图形吗?
2、议一议。
师:刚才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平面图形的家都安在立体图形上,你们能想办法把它们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单独留在纸上吗?请小组讨论一下有什么办法。
师:仔细观察,我们这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有什么不同? 谁愿意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 教师对学生找到的方法给予肯定。
3、做一做。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找到了这么多方法。想不想动手做出这几种平面图形?
提出要求:分小组在彩纸上印一印或描一描,再用剪刀把图形剪下来,每种图形最少剪两个。
师:你们用什么方法做出了什么图形?
4、分一分
师:仔细观察,说说你的发现。你对平面图形有哪些发现?
学生:平平的 三角形有尖尖的角
圆的边圆圆的......5、说一说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长方形与正方形有什么不同? 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不同?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能从哪些物体上找到今天认识的图形?
活动四:布置任务
画一画平面图形,然后把它们拼成你喜欢的图形。
活动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大家学得开心吗?你有哪些收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