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大纲之各章教学内容.

时间:2019-05-15 05:0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程教学大纲之各章教学内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程教学大纲之各章教学内容.》。

第一篇:课程教学大纲之各章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大纲

各章教学内容

第一讲 鲁迅研究四题

1.理解鲁迅的《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又是成熟的标志。从“表现的深刻”与“格式的特别”看鲁迅小说对传统的突破。重点分析两种结构模式以及鲁迅观察与分析生活的独特视角。分析鲁迅小说中的悲剧意味及诗性特征。简述鲁迅对后起的现代小说的辐射性影响。

2.了解《阿Q正传》的代表性。掌握几种不同的理解角度和层面,掌握不同历史阶段的《阿Q正传》的接受史。掌握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把握作品,突破单一性的评价思维模式。

3.理解鲁迅的彻底反传统。理解鲁迅反传统的语境、目标和态度。掌握所谓“鲁迅割断了传统”的指责及错误。分析鲁迅批判国民性的历史理由和现实根据。澄清现实中对鲁迅的一些误读。

4.掌握鲁迅对现代文化转型有哪些重要的探索和思考。掌握鲁迅早期讨论中国文化转型的一些重要观点,包括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的理解、对科学主义的警惕。认识鲁迅作为精神观照的巨大价值。

第二讲 关于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

1.从时代的隔膜和诗歌审美潮流的变迁等方面,分析对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并由此掌握和掌握对于那些时代感强的作品。将直观感受、设身处地与名理分析结合起来阅读,以达到比较有历史感的评价。

2.分析郭沫若文艺型的人格心理特征,对其天才与凡庸的两面都给以同情的掌握和客观的评价,肯定郭沫若的文学成就和文化建设上的崇高地位。

3.掌握郭沫若研究在20-40年代、50-60年代和新时期以后三个时期概况。

第三讲 茅盾研究中的“矛盾”

1.掌握关于当前学术界茅盾研究的概况,特别是当前一些否定茅盾的观点,并以此为个案,学习用文学史的眼光观察有争议的问题,逐渐进入研究领域。

2.通过文本分析,掌握茅盾《子夜》存在的概念化弊病,同时掌握作品对现实社会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把握,以及对生活描写的现实主义笔法等对于现代长篇小说新潮流与新局面的开创。了解那种认为《子夜》是所谓“一部高级形式的社会文件”的贬斥。

3.分析茅盾创作心理特征及其在作品中的影响和得失。

4.掌握茅盾在三十年代社会分析派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影响,以及这一流派的文学史地位。

第四讲 老舍创作的视点与“京味”

1.了解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和人文景观。掌握老舍的艺术视点:人性与人伦的关系。分析老舍笔下老派、新派与正派等三类人物形象的内涵。掌握老舍批判传统文明时所表现出来的失落感与对“新潮”愤激之情交织的复杂感情。

2.理解《骆驼祥子》可能存在的不同层面的主题意蕴。通过祥子这样一个纯朴的农民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的故事,掌握老舍对于病态城市文明造成人性伤害的忧虑。

3.从老舍作品的风俗描写、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幽默的手法以及语言的运用等几个方面,去把握“京味”的风格,掌握“京味”小说的源头,并掌握风格评析的一般方法。

4.了解有关樊骏、赵园等老舍研究的有代表性的不同观点。

第五讲 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

1.从基督教文化的影响、精神分析派的观点运用、比较文学的视角、传统文化的视角以及接受美学的层面等向个方面,掌握曹禺研究的现状。

2.通过从《雷雨》、《日出》、《原野》到《北京人》等作品,掌握曹禺话剧中的诗意特征等。

3.掌握《雷雨》等经典剧作的内涵,包括浓郁的情感色彩和主观因素、象征性意象、超越客观真实的表现性和多义性。对周朴园、蘩漪的形象进行多角度多层面解折。

第六讲 沈从文与“京派”文学

1.了解京派形成的文化背景。掌握京派与现实保持距离及偏于古典审美的倾向,肯定其在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掌握京派的共性特征及主要作家。

2.从沈从文的写作心理、姿态,看其作品的特色与得失。理解构成湘西文学世界的题材、人性描写、人生形式想象等基本的元素,掌握像沈从文这样对现代化和都市文明持批判态度的作家的观照价值。

3.了解沈从文研究在历史上的不同情况。

第七讲 张爱玲的《传奇》与“张爱玲热”

1.掌握张爱玲《传奇》中的“香港的传奇”和“上海系列”等作品的主要内容、独特风格和具有现代主义意味的“荒原”意识,以及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的特点。

2.从意象营造和语言风格两个方面,分析张爱玲小说艺术的创新和袭旧。掌握张爱玲既大雅又大俗,既传统又现代的特点。掌握其作品极为鲜明的艺术独创性和本身具有的缺陷。注意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特异的地位。

3.掌握两次“张爱玲热”出现的不同情况。包括傅雷对张爱玲的批评、80年代张爱玲被重新发现,并逐渐形成热点的过程和原因。90年代成为研究热点的过程、社会消费心理,及其身世被传媒热炒和商业包装,并在社会上流行的现象。

第八讲 穆旦与九叶诗派

1.了解新诗发展的历史轮廓,掌握40年代现代主义诗潮出现的“历史意识的浮现”、“诗歌散文美的追求”和“新诗现代性的拓展”等创作趋向。

2.了解九叶诗派的形成情况,包括他们在40年代的两次聚集、他们同30年代现代派诗人的关系等。掌握九叶诗派的诗学主张及其共同追求。

3.掌握穆旦在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穆旦诗歌中三个常见的主题和艺术创新的基本要素。

第九讲 现代散文五家

1.掌握“五四”时期散文创作格外发达的主要情况和原因,掌握现代散文的“闲话体(风)”和“独语体”两个主要语体的特点。通过对几位代表性散文家创作特色的分析,大致把握现代散文的几种主要风格类型,掌握散文鉴赏和批评的基本方法和角度。

2.掌握周作人的“言志”散文以及基本体式,了解“言志派”的其他散文作家。

3.比较“冰心体”与朱自清的抒情文体。

4.掌握郁达夫的行旅散文的特点。

5.掌握何其芳散文的特点和“独语体”的特征。

第十讲 赵树理评价问题与农村写作

1.了解赵树理小说的创作在解放区文艺界受重视的情况,以及赵树理获此殊荣的原因。了解赵树理创作的主要特点和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以及作家自身的局限。

2.掌握赵树理在五六十年代所作出的努力和他受到的褒贬毁誉,以及人们对赵树理的评价与当时文学思潮的关系。

3.掌握“文革”后赵树理研究的特点和研究者们的主要观点。

第十一讲 “样板戏”及对它的评价

1.了解“样板戏”在中国的戏剧性遭遇。

2.掌握“样板戏”的产生与京剧现代戏的关系,京剧现代戏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江青对于“样板戏”的作用。

3.了解戏剧艺术家和观众在京剧现代戏和“样板戏”创作过程中的影响,以及斗争哲学和道德理想在其中的作用。

4.分析“样板戏”为了适应表现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和社会主义时期的生活,而在艺术上对传统京剧进行的主要改革。

第十二讲 朦胧诗及其叙述

1.了解由朦胧诗的“朦胧”所引起的论争情况以及发展结果,掌握朦胧诗以及论争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2.了解朦胧诗进入文学史的情况,掌握舒婷、北岛、顾城的创作风格特点,并比较他们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3.掌握朦胧诗的发展和变异,包括它对新生代的影响和新生代对它的反叛。主要掌握海子等“后朦胧”诗人和韩东、于坚等“第三代”诗人的情况。

第十三讲 汪曾祺与当代小说文体

1.掌握汪曾祺小说的回忆性特点、散文化的结构和由独特的语气、语调和语感形成的语言风格。

2.通过《受戒》在新时期文学史上的影响,了解汪曾祺小说对当代小说文体的意义。了解汪曾祺在废名、沈从文,与阿城、贾平凹之间承前启后的作用。

3.了解汪曾祺的短篇小说观和他在小说文体创造上的自觉意识。

第十四讲 王安忆与女性写作

1.掌握“女性文学”、“女性主义文学”与“女性写作”等概念。了解女性写作的三次高潮以及其中出现的主要作家作品及主要特点。

2.了解王安忆小说创作的三个阶段和创作主题、题材的发展变化以及其中的重要作品。掌握张爱玲对王安忆的影响和王安忆对张爱玲的发展。掌握王安忆小说描写城市变迁与都市女性命运时叙事空间开放性的特点。

3.掌握“三恋”和《岗上的世纪》的主要内容特点和王安忆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了解《叔叔的故事》在叙述手法上的变化和王安忆小说观念发生的变化。

第十五讲 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

1.了解现代主义在“五四”时期和20世纪80年代出现时的异同及意义。掌握“先锋”的概念、性质和特点,并以此为理论依据说明余华与先锋小说的悲剧性命运。

2.掌握余华小说的主要特点、研究者对余华的不同态度,以及余华创作发生变化后的情况。掌握先锋小说发生变化的原因和趋势,余华小说从先锋到世俗的变化对于先锋小说的象征性意义。

3.了解马原在先锋小说从发生、发展到变化的作用与意义,先锋小说解除体后,余华、北村、吕新等其他先锋小说家的情况。

第十六讲 王朔现象与大众文化

1.了解王朔在八九十年代文学中的特殊地位和矛盾现象,人们对王朔截然不同的看法。

2.掌握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化的主要特点,特别是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的重要性。

3.掌握王朔作品的大众文化特征,包括消费与娱乐、批量与复制、利用大众媒体等。掌握王朔作品反叛精神和调侃语言等主要特征。

第二篇:课程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微生物学 课程英文名称:Microbiology 课程类别: 选修 课程学分数:4 课程学时数:54 授课对象: 口腔八年制

参考教材:沈萍、陈向东《微生物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生物化学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口腔医学专业七八年制的专业基础选修课。微生物学是生物技术的重要基础,主要阐述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微生物在生物学中的地位及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作用,利用这些知识为今后的专业课打下基础,使微生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

(1)系统地掌握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其营养、代谢、生长以及遗传变异、基因重组和生态分布等方面的微生物学基础理论。

(2)较全面的了解微生物对于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微生物在工业、农业、医药卫生、食品加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3)了解本学科的新进展。教学要求:

要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加强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课堂ppt讲授、提问、讨论、答疑、课后作业

四、教学内容(需标注熟悉、掌握、了解)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绪论这一章的学习,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微生物学在纵向和横向的发展概况及学科特点等。主要内容:

1、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2、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与分支学科

3、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4、微生物学的特点及展望 第二章 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以实验课为主,以课堂讲授为辅,使学生重点掌握微生物学中几项基本技术,主要包括分离培养技术、无菌操作技术、涂片染色技术、显微观察技术及菌种保藏技术等,同时了解微生物的形态。

重点和难点:本章难点对三大类微生物的认识与区分;教师需要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结合实验课做好该部分内容的教学工作。主要内容: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掌握)

1、无菌技术

2、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方法

3、微生物保藏技术

第二节 显微镜和显微技术(掌握)

1、显微镜的种类及原理

2、制片和染色技术

第三节 显微镜下的微生物形态和大小(了解)

1、真细菌和古细菌

2、真菌

3、藻类

4、原生动物

第三章 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以课堂讲授为主,以实验为辅,使学生重点了解微生物细胞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尤其区分出原核微生物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微生物细胞的结构、组成和功能;难点是不同微生物细胞壁结构的多样性,尤其要注意G+和G-菌的区别及应用; 主要内容:第一节 原核微生物(熟悉)

1、细胞壁

2、细胞壁以内的构造

3、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第二节 真核微生物

1、细胞壁

2、纤毛和鞭毛

3、细胞质膜

4、细胞核

5、细胞质和细胞器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的“营养要求”一节以自学为主,“培养基”一节以课堂讨论为主(事先布置思考题),然后以总结讨论课形式介绍有关“培养基”内容与“物质运输”内容,使学生重点了解培养基的组成原理和各营养物的生理功能。

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是微生物的营养需求及营养类型,难点是对各营养类型碳氮能源间关系的理解。

主要内容: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掌握)

1、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2、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3、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第二节 培养基(熟悉)

1、配制原则

2、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 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掌握)

1、扩散

2、促进扩散

3、主动运输:初级主动运输,次级主动运输,基团转位等

4、膜泡运输

第五章 微生物代谢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以“产能代谢”为主,以“物质代谢”为辅,重点介绍微生物代谢类型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使学生了解各种不同的微生物有各种不同的代谢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的代谢产物,从而激发学生去开发未知的微生物世界,以寻找新的代谢产物的可能性(即微生物新产品的开发)。

重点和难点:能量代谢是本章重点,难点是微生物产能代谢不同途径的区别与联系 主要内容:第一节 代谢概论(了解)第二节 微生物产能代谢(熟悉)

1、生物氧化

2、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3、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4、能量转换

第三节 微生物的耗能代谢(熟悉)

1、细胞物质的合成

2、其它耗能反应:运输、运动、生物发光 第四节 微生物代谢的调节(熟悉)

1、酶活性调节

2、分支合成途径调节:同功酶、协同、累加等 第五节 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熟悉)

1、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2、次级代谢的调节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重点讲授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规律以及影响生长的环境因子和控制生长的理化因素,目的是使学生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于科学研究或生产实践中,利用环境因子或理化因子人为地控制微生物的生长。

重点和难点:了解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规律并理解这一规律出现的原因,理化因子对微生物的作用;

主要内容:第一节 细菌的个体生长(掌握)

1、染色体DNA 的复制和分离

2、细胞壁扩增

3、细菌的分裂与调节 第二节 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

1、细菌群体生长规律

2、生长的数学模型

3、主要生长参数

4、连续培养

5、同步培养

第三节 真菌的生长与繁殖

1、丝状真菌的生长繁殖

2、酵母菌的生长繁殖

第四节 环境对生长的影响及生长的测定

1、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2、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第五节 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

1、控制微生物生长的物理因素

2、控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学物质

第七章 病毒(自学,该章内容学生在《医学微生物》中会系统学习)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内容相对独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非细胞生物——病毒的一般生物学特征,其中讲述重点包括:病毒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病毒的复制周期等。重点在于噬菌体的形态、结构和组成;感染循环和溶源性等,难点在于“噬菌体的复制合成”。通过介绍几种亚病毒因子把学生思路引向由“朊病毒”引起的思考,从而把基础微生物学与科学前沿结合在一起。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病毒与细胞型生物的区别——病毒的特征及病毒复制的动态过程。难点是病毒复制的动态过程及一步生长曲线等内容。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述

一、病毒的定义和特点

二、病毒的宿主范围

三、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第二节 病毒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病毒的分离和纯化

二、病毒的测定

三、病毒的鉴定 第三节 毒粒的性质

一、毒粒的形态结构

二、毒粒的化学组成 第四节 病毒的复制

一、病毒的复制周期

二、病毒感染的起始

三、病毒的大分子合成

四、病毒的装配与释放 第五节 病毒的非增值性感染 第六节 亚病毒因子

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包括有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介绍微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诱变育种和重组育种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了解微生物常规育种技术,并通过认识微生物遗传多样性,微生物基因组结构进而认识微生物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关系,从而把微生物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文明联系在一起。

重点和难点:主要是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接合作用、转导、转化、性导、酵母的遗传特征、真菌的准性生殖、微生物育种及突变菌株的筛选;难点是转化,转导,性导,结合及准性生殖等一系列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主要内容: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熟悉)第二节 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 第三节 质粒和转座因子 第四节 基因突变及修复(掌握)

1、突变的类型及其分离

2、突变的分子基础

3、DNA的损伤与修复

第五节 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掌握)

1、接合作用

2、转导

3、转化

第六节 真核微生物的遗传学特征((了解))

1、酵母的遗传特征

2、丝状真菌的准性生殖 第七节 微生物育种(了解)

第九章 微生物的生态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内容以自学和讲授相结合,辅以适当的课堂讨论,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在自然界的分布与作用,重点认识极端微生物的开发利用和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与污染环境的微生物修复等新的生长点。重点和难点: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所起的具体作用较重要; 主要内容:第一节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了解)

1、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2、微生物与物质循环

第二节 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了解)

1、微生物群落

2、土壤、大气和水域中的微生物

3、动、植物体中的微生物

4、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

5、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及霉腐控制

第三节 人体微生物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了解)1 人体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通过水体中的传播 3 病原微生物通过土壤中的传播 4 病原微生物通过空气的传播 第四节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了解)

第十章 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认识微生物的进化关系进而了解生命三域的主要特征,重点掌握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特征和技术。

重点和难点:进化的测量指征;三界生物理论;分类学的内容包括分类、命名和鉴定;《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是目前进行细菌分类和鉴定的重要参考书目;微生物分类和鉴定的特征,包括基因型特征和表型特征;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和自动化分析技术。主要内容:第一节 进化的测量指标(掌握)第二节 细菌分类(熟悉)

第三节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特征和技术(了解)第四节 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及自动化分析技术(了解)

第十一章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了解)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内容实际上是全书知识的综合应用,重、难点相对较少;因此自学为主,教师只就学生疑问进行讲解。

重点和难点:真细菌的多样性;古细菌的多样性;真核生物的多样性 主要内容:第一节真细菌的多样性

1、真细菌系统发育总观

2、真细菌的主要类群

3、放线菌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古细菌的多样性

1、古细菌系统发育总观

2、极端嗜盐古细菌

3、产甲烷古细菌

4、嗜热古细菌

5、无细胞壁的古细菌

6、微生物生存的温度极限

7、古细菌-------地球早期的生命形式 第三节 真核生物的多样性

1、真核微生物系统发育总观

2、藻类

3、真菌

4、粘菌

5、原生动物

第四节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第十二章 感染和免疫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在微生物学中是比较偏医的一章,由于学生会在《医学免疫学》等必修课程中系统学习,为了避免重复教学,这里仅初步介绍细菌性传染机制和人体(宿主)的免疫系统,使学生了解传染与免疫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点和难点:重点在人体(宿主)的特异性免疫及免疫学的实际应用,本章通篇都较难掌握,各种技术易混淆,因为部分内容与人体生理学联系较紧密。主要内容: 第一节 传染的机制(掌握)

1、传染的途径与机制

2、微生物的致病性

第二节 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掌握)

1、生理屏障

2、体液因素

3、细胞因素

4、炎症反应

第三节 宿主的特异性免疫(掌握)

1、特异性免疫的一般概念

2、抗原和抗体

3、B 细胞和体液免疫

4、T 细胞和细胞免疫

第四节 免疫学的实际应用(了解)

1、生物制品

2、诊断免疫学

3、血清学免疫的应用

第十三章 微生物生物技术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内容是从宏观上对上述内容的总结和延伸,通过介绍微生物工业发酵的方式、发酵产品和应用价值等,进而激发学生开发微生物新产品的热情和欲望,从而使学生在后续课程中进入更深刻的学习阶段。

重点和难点:工业发酵的主要特征与方式;工业发酵的主要产品。主要内容:第一节 工业发酵的菌种和特征(熟悉)

1、生产菌株的来源和要求

2、大规模发酵的特征

第二节 工业发酵的方式(了解)

1、连续发酵

2、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发酵

3、固态发酵

4、混合发酵

第三节 发酵的主要产品(了解)

第四节 微生物在冶金、能源等领域的应用(了解)

五、课程考核

考核类型:考试

计分办法:平时成绩按30%计,期末考试70%

第三篇:课程教学大纲

附件1:

聊城市技师学院工匠精神教育教学大纲

总学时:10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的教学是中央精神的体现,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现实要求,是新时期技工教育不断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长久需要。

二、学时分配:本课程一共10个课时,分5次授课,每次2课时

三、教材:(《工匠精神读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出版社,2016年。)

四、教学目的及要求

1、目的:本课程以“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为宗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重点通过对以当代“大国工匠”为代表的各条战线上普通劳动者故事的解读,培养学生自主认知、正确感悟工匠精神的能力,使之具有理解、践行、弘扬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进而为全面提升职业素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自己所学专业领域内能工巧匠的工作内容、真实生活乃至内心世界;引导学生立志成为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优秀工匠、杰出工匠,乃至“大国工匠”。

2、要求:本课程的整个教学实施过程,要求教师从备课到教学,学生从听课到实践,都应以工匠精神为指导,在教与学的各项活动中学习工匠精神、体会工匠精神、实践工匠精神。

五、教学内容:本课程的内容载体《工匠精神读本》(以下简称《读本》)分为三个模块,采用“总-分-总”结构,各模块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第一模块,也就是《读本》的第一讲,具有课程概论的意义。通过本讲,主要让学生了解工匠这一庞大社会群体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及群体特征,使学生对工匠及工匠精神的概念形成初步的认识。

第二模块,也就是《读本》的第二、三、四讲,从三个方面阐述工匠精神的内涵构成,是课程的主体内容。没有“执着专注”的品质,就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精益求精”就是将事情做到最好的追求;“创新进取”是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推动所在领域、行业相关技术技能和产品质量的水平不断提升。上述三个方面的内涵要素相互联系、相互融通,共同构成工匠精神的内核。

第三模块,也就是《读本》的第五讲,具有课程结论的意义。其要义是基于“知行合一”理论,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培养学生将个人的工匠之梦融于中国梦的职业理想和家国情怀。

(二)课程模块内容的选择

本课程分三个模块共五讲内容,各讲下列三个并列的专题,但三个专题之间又不是完全的并列关系,或为递进,或为主次。教学过程中,教师须以各讲为单位进行备课、授课,同时突出各专题内容对各讲主题的诠释作用。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生理解杰出工匠必备的基本精神品质——执着专注。

2、难点帮助学生了解“精益求精”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深入领会和认同“精益求精”作为工匠精神重要内涵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其“要做就要做最好”的职业情感。

七、主要教学方式

采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辅以多媒体课件增强讲授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八、典型作业练习 参考题目是:纸牌建构。

该作业为一个模拟项目。所用材料为一幅普通扑克牌,不得使用任何工具和其他材料。作品评判的标准是新颖性、稳定性、美观性和结构合理性。要求学生3人一组,先就建构进行设计,画出建构图,写出所应用的科学原理、操作工艺、工艺流程及其标准,人员分工及其职责,完成各项工作的时间等,然后进行建构操作、修改创意、完善工艺、反复练习,直至作品符合预期。教师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就该项目的实施编制合适的作业指导书发给学生,帮助学生较好地完成项目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学习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同时能体会到本讲主题及其应用。

该作业完成后,建议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现场项目实施,现场评比、打分,教师现场点评。

九、课程考核方式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产品或案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对相关产品的使用体验,体会精益求精和得过且过、粗制滥造等不同制造理念对社会及个人的影响,引导学生通过对优质制造的良好体验增进对精益求精的思想认同和积极情感。

将“专题阅读”作为考试内容,并要求学生从文面的规范性、版式的美观性、文字表达的差错率等方面追求自己所能达到的极致,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电子文稿的方式公开展示成果,进行评比和现场点评。

撰写人:政治教研组

附件2:

课程简介模板 ××学院课程简介 课程中英文名称(如化工原理(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宋体五号)课程性质:(如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宋体五号)开设学期及学时分配:(宋体五号)适用专业及层次:(宋体五号)

先行课程:(宋体五号)后继课程:(宋体五号)

教材:(包括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推荐参考书:(包括参考书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宋体五号)课程目的、内容与要求:

(空两格,简要介绍课程目的,课程主要内容和课程学习要求,宋体五号)

撰写人:

审核人:

附件3:

××专业实践环节教学大纲模板

实习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实习周数: 适用学期: 学 分: 实习单位(地点):

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二、实习的内容和要求

三、实习的安排和形式

四、成绩考核与评定

五、教材及参考书

主撰人: 审核人: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学 时: 适用学期: 学 分: 地点: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二、课程设计内容和基本要求

三、课程设计方式与安排

四、课程设计报告

1.课程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 2.课程设计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

五、成绩考核与评定

六、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七、教材及参考书

主撰人:

审核人: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设计(论文)周数: 适用学期: 学分: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任务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过程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标准与成绩评定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安排

主撰人:

审核人:

附件4:

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填报说明

一、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的范围 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的范围包括:思想政治实践、军政训练、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业务)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调查)、毕业设计(论文)、素质拓展与科技创新等实践环节。

二、要求与说明

1.实践环节教学大纲是具有法规性质的教学文件,它应体现出青岛科技大学及各学院的实践教学的特色。因此,各学院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努力编写出高水平的《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2.思想政治实践、军政训练、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的教学大纲由政法学院、武装部、机电学院、自动化学院编写,其他环节由各学院自己完成。

3.各学院(部)要组织有经验的和熟悉相关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师负责此项工作,要对大纲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和研究,大纲的修订或制定要与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协调一致,要能充分反映培养计划、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教学思想。体现创新教育观念和素质教育的思想,吸收学科的新知识、新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成果,对于非本学院开设的课程,在编写课程设计大纲时应充分征询授课单位意见。

4.大纲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实践教学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基本内容;基本要求;考核方法;主要参考资料等。5.大纲格式要求: ① 大纲编排时以专业为单位,按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结构次序整理;

② 所有资料均要做成Word文档,纸幅为16开幅、宋体、五号字;

③ 文字力求简练、扼要、明确。

第四篇: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

I. 教学大纲:syllabus /teaching program Ceramic / pottery / porcelain

本大纲适应于英语专业三、四年级学生及英语四级过关的非英语专业学生。

陶瓷是人类最早利用自然资源制成的手工业品。由陶到瓷的进步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了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化工陶瓷、电瓷、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等不同体系的陶瓷。

中国是陶瓷之国。而广东省佛山市是全球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生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建筑陶瓷总产量约占全国的60%、全球的25%。佛山陶瓷在今日之国际市场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产品行销世界五大洲。本课程的目的旨在为佛山培养地方经济外向型人才服务,让有志于未来从事与推动佛山市陶瓷工业、产品及文化外向型发展的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与锻炼的平台,从英语语言与翻译入手熟悉与掌握陶瓷发展史、陶瓷材料、陶瓷工艺、陶瓷产品、陶瓷文化和陶瓷市场及国际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II. 课堂安排:

1. 互动式课堂教学法,即教师讲课、学生翻译、教师现场评定和问答式相结合,使课堂成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实验性教学场所。

2. 提前一个星期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向学生布置学习与翻译内容,上课时学生将翻译稿件下载在课堂电脑上,依次由学生演示翻译内容及翻译中的体会(难点和解决方法)。然后教师对翻译内容进行评定。

III.考试方法:

分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1. 期中考试形式是以二人为一组写一篇有关佛山陶瓷产业的英文调查报告,报告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500—550英文单词的报告正文;第二部分是中文版的调查方法、调查内容及参考资料,字数不限(第十四周交卷)。2. 期末考试为课堂笔译翻译。

第五篇:《外国文学》课程具体教学内容

《外国文学》课程具体教学内容

第一章 古代希腊罗马文学(5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一般性地了解古代希腊罗马文学概况,重点掌握荷马史诗和希腊戏剧。

第一节 概述

古代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史的开端。希腊文学的发展过程。

氏族公社瓦解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文学(神话和史诗);希腊神话的内容和主要特点。奴隶制城邦国家形成时期的文学(抒情诗和动物故事);“古典时期”的文学(戏剧及文艺理论);“希腊化”时期的文学(“新喜剧”)。

古代罗马文学在继承和模仿古代希腊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罗马文学的发展过程。

共和国兴盛时期的文学(罗马戏剧);

共和国晚期和奥古斯都时期(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维吉尔和他的史诗《埃涅阿斯纪》);帝国时期的罗马文学走向衰落。古代罗马文学是古希腊文学与欧洲近代文学之间的桥梁。

第二节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奥德修纪》)的形成过程。史诗的内容。史诗对“荷马时代”希腊社会生活的反映。

史诗的人物形象和思想。

史诗的结构技巧和艺术特色。史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三节 古希腊戏剧

古希腊悲剧的起源和发展。悲剧的演出形式和基本特点。

“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形象分析。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剧中的命运观念。俄狄浦斯形象分析。剧本的结构艺术。

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美狄亚形象分析。剧本的心理刻画。

古希腊喜剧的起源与发展。“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和他的代表作《阿卡奈人》。

第二章 中世纪欧洲文学(3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一般性地了解中世纪欧洲文学概况。英雄史诗作为次重点掌握,重点掌握但丁的《神曲》。

第一节 概述

基督教对中世纪文化教育的垄断和它对文学的影响。教会文学的内容和特点。英雄史诗及民间谣曲:《贝奥武甫》、《罗兰之歌》、《熙德之歌》、《尼卜龙根之歌》、《伊戈尔远征记》、《罗宾汉谣曲》。

骑士文学。骑士抒情诗。骑士叙事诗的第三大系统:古代系、不列颠系和拜占庭系。骑士文学对后来欧洲文学的影响。

市民文学和市民戏剧。市民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市民文学的内容与特点。韵文故事与讽刺叙事诗。《列那狐传奇》。《玫瑰传奇》。笑剧《巴特兰律师》。

1.但 丁

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生平与创作。《新生》。

长诗《神曲》三个部分——《地狱》、《炼狱》、《天堂》的内容。《神曲》的爱国思想以及它对中世纪黑暗势力的批判。《神曲》思想上的两重性。《神曲》的艺术特点。

1.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学(4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一般性地了解概述部分的内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文学、塞万提斯作为次重点掌握,莎士比亚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部课程学习的重点之一。

第一节 概 述

文艺复兴的性质以及它发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础。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思想——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人文主义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人文主义文学是这一时期文学的主流。

意大利文学:新文学的发源地。彼得拉克的抒情诗。薄伽丘的《十日谈》。

西班牙文学:小说和戏剧的繁荣。流浪汉小说和《小癞子》。洛卜·德·维伽和他的《羊泉村》。

法国文学:“七星诗社”和龙萨。拉伯雷和他的《巨人传》。

英国文学:诗歌与戏剧的繁荣。

第二节 塞万提斯

生平与创作。

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的创作过程。小说中所反映的西班牙社会。堂·吉诃德的形象。桑丘·潘沙的形象。《堂·吉诃德》的艺术特点。《堂·吉诃德》在欧洲文学史上的意义。

第三节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的生平。

莎士比亚历史剧的基本思想倾向和艺术特点。莎士比亚喜剧的基本主题和艺术特点。

莎士比亚悲剧的主要内容是人文主义理想和丑恶现实之间的矛盾。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特点。

莎士比亚的传奇剧和《暴风雨》。

《哈姆莱特》的题材的来源和思想内容。哈姆莱特形象分析。忧郁与行动延宕问题。其他人物形象。《哈姆莱特》的艺术特点。

第四章 十七世纪欧洲文学(2.5课时)

教学要求:

概述部分要求一般了解,其中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是本章的次重点。重点掌握莫里哀及其代表作。

1.概 述

17世纪欧洲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法国文学:古典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高乃依(《熙德》)、拉辛(《费德尔》、《安德罗马克》)布阿洛。

英国文学:清教思想和清教徒革命对文学的影响。弥尔顿和他的长诗《失乐园》。

第二节 莫里哀

生平与创作。重要剧作(《太太学堂》、《唐璜》、《愤世嫉俗》、《达尔杜弗》、《吝啬鬼》、《乔治·当丹》、《司卡班的诡计》等)中的进步思想。

《达尔杜弗》的思想意义。达尔杜弗的形象。桃丽娜的形象。奥尔贡的形象。《达尔杜弗》的艺术特点。《达尔杜弗》与古典主义。

1.十八世纪欧洲文学(4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一般性地掌握18世纪欧洲文学概述部分。其中“狂飚突进”、启蒙文学的基本特征和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本章的次重点,重点是歌德的《浮士德》。

第一节 概 述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及其历史意义。启蒙主义和启蒙文学的基本特征。

英国文学:18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现实主义小说。菲尔丁和他的《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菲尔丁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贡献。

法国文学:18世纪法国文学和启蒙运动联系密切。“百科全书派”。狄德罗和他的主要作品。伏尔泰和他的哲理小说《老实人》。卢梭和他的《新爱洛漪丝》。卢梭与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博马舍的喜剧。

德国文学:启蒙主义运动和莱辛。“狂飙突进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德国古典主义及其特征。席勒的创作。

第二节 歌 德

生平与创作。“狂飚突进”时期诗歌、戏剧和小说中反封建和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少年维特的烦恼》对德国鄙陋现实的批判。主人公维特形象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歌德思想上的矛盾及其在创作上的反映。

诗剧《浮士德》 的创作过程。情节、结构与体裁特点。浮士德形象及其深刻思想内涵。“浮士德精神”。靡费斯特的形象。诗剧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点。

第六章 十九世纪初期的欧洲文学(4.5课时)

教学要求:

了解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特色与成就、重要作家和作品。重点是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思想根源和基本特征,各个专节作家的代表作。“拜伦式英雄”、雨果的浪漫主义观。普希金抒情诗主题的多样性属于次重点。

第一节 概 述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哲学社会思潮以及文学的发展趋势与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关系。浪漫主义成为文学主流。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概况。海涅早期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

英国“湖畔派”诗人渥兹沃斯、柯尔瑞治在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和创作上的贡献。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的成就。欧洲历史小说奠基人司各特。

法国浪漫主义。夏多布里昂、斯塔尔夫人简介。早期的雨果。《克伦威尔·序言》 的发表和剧本《艾尔纳尼》的演出使雨果成为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

俄国浪漫主义。

第二节 拜 伦

生平与创作。《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一二章发表获成功。“东方故事诗”和“拜伦式英雄”。与统治阶级的冲突和去国。创作中反抗情绪的高涨。哲理诗剧《曼夫雷德》。意大利时期的革命活动和创作的发展。《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最后完成。哈罗德的形象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长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长诗《青铜时代》对欧洲反动势力和金融资本的批判。长篇叙事诗《唐璜》的成就和艺术特色。拜伦对各国作家的影响。拜伦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三节 雨 果

生平与创作道路。早期的保守立场。20年代后期的转变。浪漫主义的宣言——《克伦威尔·序言》。《艾尔纳尼》的演出。浪漫主义小说《巴黎圣母院》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0年代的创作高潮。40年代末为共和主义而斗争。流亡国外。流亡期间的小说。雨果晚年的诗作。小说《九三年》。

代表作《悲惨世界》。冉阿让的形象。小说对资产阶级法律、道德的揭露和对劳动人民悲苦命运的同情。小说的人道主义主题。《悲惨世界》的艺术特点。

雨果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四节 普希金

贵族出身。中学时代进步教师的思想影响。早期政治诗反专制反暴政的思想倾向。流放南方时期的浪漫主义长诗。这些长诗的基本主题。长诗《茨冈》对浪漫主义英雄个人主义的谴责。普希金在小说方面的成就。

普希金抒情诗在主题上的多样性(政治自由诗、爱情友谊诗、自然景物诗、诗人使命感、人生感受诗―――)。普希金抒情诗的思想艺术特色。

代表作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作品的主题思想。奥涅金的形象。《奥涅金》是现实主义的杰作。

普希金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第七章 十九世纪中期的欧洲文学(8课时)

教学要求:

要求对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和主要作家有较多的了解。对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各专节作家的代表作应作为重点加以掌握。此外,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基本思想内容也属于重点。

第一节 概述

19世纪30—60年代欧洲历史简况。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条件和思想基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法国文学: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并驾齐驱。两个流派的代表作家。

英国文学:30—60年代英国的社会矛盾。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代表作家。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德国文学:海涅的创作。

俄国文学: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产生的社会特点。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成就。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第二节 司汤达

生平简介。司汤达与拿破仑政权。司汤达对复辟王朝的敌视。司汤达创作的思想倾向。

《红与黑》。小说的社会政治内容。于连·索雷尔形象分析。《红与黑》的艺术特点,司汤达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三节 巴尔扎克

生平与创作道路简介。30年代初的创作高潮:《高利贷者》、《夏倍上校》、《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人间喜剧》的构思与成形。《人间喜剧》的作品分类。《人间喜剧》的基本内容。

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巴尔扎克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高老头》在《人间喜剧》中的位置。小说的时代背景。拉斯蒂涅、高老头、伏脱冷、鲍赛昂夫人等形象。《高老头》的思想意义。《高老头》的艺术成就。

第四节 狄更斯

童年的艰辛。狄更斯的主要小说。狄更斯创作的基本主题和思想内容(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儿童悲惨命运的反映;对黑暗教育制度的揭露;对司法制度揭露;对劳资矛盾的反映)。狄更斯小说的特点。

《双城记》。小说中的人物类型。小说的思想意义。革命暴力与人道主义对立的问题。《双城记》的艺术特点。

狄更斯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五节 果戈理

生平简介。《密尔格拉德》中对地主世界的揭露。《彼得堡故事》中对大都市社会矛盾的揭露。“小人物”的主题(《外套》)。喜剧《钦差大臣》对沙俄官僚制度的揭露。“笑”的艺术。

长篇小说《死魂灵》。小说的情节与结构。五个地主的形象。新兴资产阶级投机家乞乞科夫的形象。小说的思想意义。人物典型化的手法。

果戈理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六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

生平简介。“小人物”小说《穷人》。40年代的其它小说。被捕与服刑。服刑期间的思想变化。流放归来。《死屋手记》和《被欺凌与被侮辱的》中的人道主义内容。代表作《罪与罚》。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形象。小说的思想意义。小说的心理描写技巧。《白痴》对贵族资产阶级的揭露。总结性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七节 福楼拜

医生的家庭环境使他养成对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实验证明的习性。造成怀疑主义、悲观主义世界观和唯美主义美学观形成的诸因素。代表作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爱玛的形象。爱玛走向毁灭的社会原因。小说对贵族资产阶级腐朽生活的批判。从《包法利夫人》看福楼拜的文艺思想和创作原则。

长篇小说《情感的教育》。小说主人公毛漏是40年代法国社会幻想高远实则庸碌的资产阶级青年的典型。

福楼拜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八章 十九世纪后期的欧美文学(8课时)

教学要求:

了解该时期欧美文学发展的概况。

本章的重点是自然主义的特点、托尔斯泰的创作以及其他各专节作家的代表作。

第一节 概述

19世纪后30年欧美历史概况。社会矛盾加深,强国之间斗争激烈。普法战争。巴黎公社革命。法国资产阶级政府政治反动,社会腐败。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这时期的文学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文学思潮和新的文学力量、派别。

巴黎公社文学,是一种全新的文学,发出了无产阶级的呼声。

自然主义文学。自然主义的产生与当时的哲学、艺术理论、遗传学和其它医学科学的影响。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

象征主义文学和它的理论。象征主义文学的特点和代表作家。

唯美主义文学和它的艺术观点。

这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新发展。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各国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是。

第二节 左拉

生平简介。左拉自然主义的形成。《卢贡—马卡尔家族》的构思与创作。反映各种主题的代表性作品。

代表作长篇小说《萌芽》。对矿工生活劳动条件描写。对工人罢工斗争的描写。小说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点。小说中的自然主义成分。

左拉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三节 莫泊桑

生平简介。中短篇小说按题材的分类:揭露普鲁士军队暴行和反映法国人民爱国精神的小说;揭露资产阶级腐化堕落和自私虚荣的小说;反映贫苦人民的痛苦和优秀品质的小说。各种题材中的代表性的作品。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艺术技巧。

代表作《羊脂球》。小说的巧妙构思。小说的人物。小说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点。

莫泊桑在欧美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四节 哈代

生平简介。“人物与环境小说”中重要作品(《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哈代小说的中“命运”问题。

《德伯家的苔丝》。苔丝的形象。安玑·克莱的形象。亚雷的形象。苔丝悲剧命运的原因及其实质。

哈代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五节 易卜生

生平简介。“社会问题剧”的重要作品。“社会问题剧”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病的批判。

代表作《玩偶之家》。娜拉的形象。海尔茂的形象。其他人物形象。《玩偶之家》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点。易卜生对戏剧的革新及其意义。易卜生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六节 列夫·托尔斯泰

生平与创作道路。早期创作。早期创作中所表现出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对俄国现实问题的关心。《卢塞恩》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反感。《哥萨克》中对贵族人物道德更新的探索。

《战争与和平》——一曲描写俄罗斯人民抗敌卫国的爱国主义颂歌。小说的全景性特点。史诗小说是托尔斯泰对世界文学史的贡献。

《安娜·卡列尼娜》。欧洲著名的社会小说之一。对农奴制废除后六、七十年代俄国社会变化的深刻反映。安娜的形象。伏隆斯基和卡列宁的形象。对城市文明的否定和对庄园贵族的偏爱。小说的艺术特点。

托尔斯泰思想的激变。长篇小说《复活》是思想激变后 的代表作。

《复活》对整个专制国家统治机器的揭露。对官办教会的揭露。对贵族和土地私有制的否定。聂赫留朵夫的形象。玛丝洛娃的形象。《复活》的艺术特点。托尔斯泰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七节 契诃夫

生平简介。80年代初的优秀短篇小说。通过写小市民的可笑行径和奴性,揭露俄国专制制度。80年代后期的小说:多写普通民众的哀伤和苦恼。90年代的小说:抒情性增强,主题深刻。

批判托尔斯泰主义的杰作《第六病室》。

批判俗物们的庸俗堕落的小说《醋栗》、《姚内奇》。

批判胆小怯懦、害怕新鲜事物的保守分子和旧制度精神卫士的小说代表作《套中人》。

契诃夫晚期的戏剧作品。契诃夫在欧美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八节 马克·吐温

生平简介。早期短篇小说对美国假民主的讽刺,幽默的风格和夸张的手法。对美国社会政治黑幕的揭露(《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和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哈克和吉姆两个形象的思想意义。《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对资产阶级的讽刺。

马克·吐温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九章 二十世纪前期的欧美文学(10课时)

教学要求: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产生及其特点,各主要现代主义流派的观点,各专节作家的代表作是本章的重点。

第一节 概述

世纪之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激烈,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危机频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巨大破坏。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经济大萧条。德国法西斯的上台。世界大战的灾难性后果。

在大混乱的情况下,世态人心的巨大变化。文化界发生思想混乱,“理想王国”理想幻灭,怀疑主义加强。非理性主义哲学和社会学说的凸显。文艺领域发生巨大变化。流派众多、来势汹猛的现代主义大潮,形成了对现实主义的冲击。

20世纪前期各国现实主义文学继续发展,并取得成就。各国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各个流派的理论主张、艺术特点和代表作家。

20世纪前期苏联文学的成就。领导上的某些失误对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高尔基

生平简介。早期创作的思想倾向、艺术风格和重要作品。第一次革命准备时期至十月革命期间的创作。《海燕之歌》、《小市民》、《底层》、《母亲》、《童年》、《人间》等作品的革命意义。十月革命后的创作。高尔基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学而斗争。高尔基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母亲》。1905年至1907年的俄国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家巴维尔的形象。母亲尼洛夫娜的形象。雷宾的形象。《母亲》的主题思想。《母亲》的艺术上的创新。《母亲》的革命意义和影响。

第三节 肖洛霍夫

生平简介。早期短篇小说的新颖风格。对斗争残酷性的渲染。《静静的顿河》的出版过程。反映农业集体化的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关于战争和人的命运的思考。

《静静的顿河》。小说的构思。哥萨克人的历史。葛利高里的形象。小说的主题思想。小说的艺术成就。肖洛霍夫在苏联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四节 肖伯纳

生平简介。社会主义思想和费边主义思想的影响。19世纪后期的剧作,确立了撕下资产阶级假面具的现实主义方向。20世纪初戏剧创作的成就。

《巴巴拉少校》思想内容的深刻性。对资产阶级慈善事业和英国议会政治民主虚伪性的揭露和讽刺。《巴巴拉少校》的艺术特点。剧本《伤心之家》和《苹果车》的内容和成就。肖伯纳的思想局限,他在欧洲戏剧史和二十世纪欧美文学中的地位。

第五节 罗曼·罗兰

生平简介。早期戏剧的思想倾向;鼓舞民族信心,改造腐败社会的意愿。《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创作。《哥拉·布勒尼翁》的思想意义。第一次大战中的反战立场。战后建立“精神国际”的努力。思想危机。《母与子》的思想内容。罗曼·罗兰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约翰·克利斯朵夫》。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形象。小说的批判意义和个人反抗问题。小说的艺术特点。

第六节

海明威

生平简介。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对“迷惘的一代”的反映。反战小说《永别了,武器》。小说的主题思想。亨利的形象。凯瑟琳的形象。30年代的政治积极性。小说《丧钟为谁而鸣》的思想内容。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的思想意义。小说中的“硬汉性格”。小说的象征手法。

海明威创作特点和艺术手法综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海明威在欧美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七节

卡夫卡

生平简介。不幸的童年和孤独的青年时代。主要短篇小说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变形记》的主题: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

长篇小说《审判》、《城堡》——最典型的“卡夫卡式小说”。小说的社会批判性主题和独特的幻想性的艺术表现手法。

卡夫卡在欧美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八节 乔伊斯

生平简介。天主教和民族主义的家庭氛围。学生时代的思想特点。出国后的教书与写作生涯。贫困。庞德的提携。

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对爱尔兰中下层市民生活的真实反映。小说的现实主义手法。长篇小说《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小说的自传性。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长篇小说《尤里西斯》,小说的基本内容。小说的结构框架与主要人物同希腊史诗《奥德修纪》的对应关系及其意义。《尤里西斯》是现代西方社会的史诗。

小说的艺术特点。意识流在结构、叙事进程以及刻画人物上的作用。这种手法的创新意义。小说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乔伊斯在现代欧美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九节 奥尼尔

生平简介。

象征意味很浓的现实主义戏剧《天地外》,写理想的虚幻性。20年代前期的创作繁荣,《琼斯皇帝》和《毛猿》是两部优秀的表现主义戏剧。扬克作为个体和人类象征的双重意义。《毛猿》与表现主义。

现实主义戏剧《安娜·克里斯蒂》人与大海的主题。优秀剧作《榆树下的欲望》。弗洛伊德“泛性论”的影响。剧本对拜金主义的批判。优秀剧作《悲悼》。资本主义清教主义与现代性心理意识之间的冲突。

晚期优秀剧作。

奥尼尔是美国现代悲剧的创造者和美国现代戏剧的开拓者。

第十章 二十世纪后期的欧美文学(5课时)

教学要求:

后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及其特点,各专节作家的代表作,苏联“解冻文学”,是本章的重点。

概 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灾难。战后美苏两大阵营的形成。军备竞赛、核战争威胁、民族与宗教冲突、恐怖主义、强权政治、暴力犯罪、人欲横流、社会动荡。

世界的混乱造成对旧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怀疑。精神支柱的坍塌。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对思想文化界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应运而生。

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否定一切文化传统。否定一切理性与规范的反文化倾向。后现代主义的虚无主义倾向。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几个主要流派,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等流派的特点和重要作家。

20世纪后半叶,为探讨文学出路、革新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而努力的作家:索尔·贝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和代表作家。

20世纪后半期的苏联文学。爱伦堡的小说《解冻》的发表。“解冻文学”时期的开始。两派观点的争论。作家创作上的努力。

这一时期创作上有成就的作家。农村题材、军事题材、道德题材方面的优秀作品。

作家八大以后的文学解禁浪潮。“回归文学”的出现。重要的解禁作品和“回归文学”。

第二节 萨特

生平简介。萨特的文学观。

短篇小说《墙》:敌人的残暴,世界的荒诞。长篇小说《厌恶》:荒诞世界中的荒诞人的形象,个体的孤独。长篇小说《自由之路》中的“自由选择”思想的新意义。

萨特戏剧的成就。“境遇剧”的特点。《苍蝇》:向邪恶势力复仇的主题。《禁闭》:关于人与人关系的哲理性思考。《恭顺的妓女》:“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的体现。《死无葬身之地》中对世界荒诞的进一步探讨。《肮脏的手》中的存在主义观点:个人意志与无产阶级政党政治要求之间的冲突,盲目的“自由选择”的相反后果。《魔鬼与上帝》是该剧的续编。

萨特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三节 贝克特

生平简介。前期写诗和小说。小说的基本主题是人类生存的困境。

主要成就是戏剧。《等待戈多》、《剧终》、《啊,美好的日子!》最为重要。

代表作《等待戈多》的艺术特点。从舞台背景的奇特,到是戏剧而无戏剧冲突,戏剧的全部环节都笼罩在荒诞之中。对戈多形象的解释。《等待戈多》的象征意义:揭示了现代人类存的本质特征。

贝克特在现代欧美戏剧史中的地位。

第四节 海勒

成长于贫因,未及成年即弃学养家。二战中为空军轰炸机投弹手,二战后继续学业。从大学教师转入新闻界,从业余走上职业作家道路。第一部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问世,确立了在文坛的地位。

《第二十二条军规》。整个艺术体系以荒诞为基础。“黑色幽默”是主要的艺术手段。“反英雄”尤索林的形象。荒诞的群体,荒诞的世界。小说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点。“黑色幽默”是喜剧性讽刺文学的新发展。

长篇小说《出了毛病》。政治讽刺小说《像高尔德一样好》。

海勒小说在美国社会的影响。

第五节 索尔·贝娄

生平简介。1944年开始发表作品。中篇小说《抓住这一天》被认为是优秀作品。主要成就在长篇小说。基本主题是生活在混乱和颠倒世界中的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危机。

代表作《赫佐格》。主人公历史教授赫佐格的形象。小说反映了现代西方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的苦恼,惶惑和处于崩溃状态的精神世界。

贝娄小说的特点:索尔·贝娄风格。贝娄在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中的地位。

第六节 加西亚·马尔克斯

生平简介。童年时代神话传说和故事的影响,成长后,长期担任记者。

中篇小说《枯枝败叶》是《百年孤独》的预示。另一中篇《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具有明确的社会批判倾向。

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拉美人的民族史诗。小说的积极思想内容:批判了内部的专制压迫者和外部的掠夺者,并指出了自身的蒙昧落后对民族发展的阻滞,表达了对拉美民族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怀。

《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象征性的神话结构,神话传说、象征手法的运用。对生活的现实主义描述与奇异梦幻因素融于一体。

小说在全世界的影响。

长篇小说《家长的没落》的思想意义。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欧美现代文学中的地位。

下载课程教学大纲之各章教学内容.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程教学大纲之各章教学内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鼓乐校本课程教学内容

    鼓乐校本课程教学内容 鼓乐包含大鼓、小鼓、三音鼓、大镲、小号和长号等乐器。根据班级40人左右,可以分配大鼓3~4人,小鼓14人,大镲3人,小号12~14人,长号4人,指挥1人。乐器的演奏者......

    课程与教学论各章测试题

    《课程与教学论》各章测试题 第—章 课程与教学概论 一、选择题 1.在西方英语世界中,“课程”最早出现在:( )A.《教育漫话》 B.《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 C.《什么知识最有价......

    《人身保险基础知识》课程各章通关试题答案

    《人身保险基础知识》课程各章通关试题答案 第一章:人寿与健康保险业(通关10题,需答对8题方可通关) 1.B2.B3.A4.B5.A6.A7.A8.B、C9.A.B10.ABC 第二章:保险业监管(通关16题,需答......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铁路运输组织学》考试大纲(专升本)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0.绪论 了解铁路运输组织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铁路运营科学的概念、内容和研究方法;学科发展动态;理解铁路运输生产过程......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基础》(专升本)考试大纲 一、总纲 本科目包括《机械设计基础》及《金属工艺学》(机械制造基础)两部分。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 1.绪论 了解机器、机构、机械、构件、零件、......

    《儿童画》课程教学大纲

    《儿童画》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儿童画的特点以及怎样辅导和评价儿童画;了解儿童画的基本造型元素并能灵活运用;掌握儿童画的知识、步骤和......

    《舞蹈》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舞蹈》 二、学分及总学时8学分,130学时 三、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四、教学目的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

    概率论课程教学大纲

    《概率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数理学院课程编号:05040010a 英文名称:Probability Theory 学时:总计64学时,其中理论授课64学时学分:4.0学分 面向对象: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