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必修2 第四章 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教案)★

时间:2019-05-15 05:28: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理】湘教版必修2 第四章 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理】湘教版必修2 第四章 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教案)》。

第一篇:【地理】湘教版必修2 第四章 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教案)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各国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途径——控制人口规模。

板 书:

一、控制人口规模

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02,自主学习,并思考:为什么控制人口增长是我们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生(回答)世界人口基数大,如果不进行有效的人口控制,人口增长快,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超过100亿,届时,地球将人满为患,资源更加缺乏,环境污染更为严重,生态系统更不稳定,人类的生存发展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师 通过阅读课本“活动”及补充资料,进一步加深在我国控制人口规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措施。

课件展示:

“中国人口战略”资料

中国人口战略 2001年我国人口总数已超过13亿,其中5 000万为贫困人口,5 000万为残疾人,1.8亿为文盲半文盲。在经济基础还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渐突出。预计到21世纪中期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16亿。

人口众多、人口素质较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以及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等问题,制约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发挥人们的重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讨论:1.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问题有哪些? 2.针对以上人口问题,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生(合作讨论,回答)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问题有人口众多、人口素质较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以及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等问题。

应采取的措施有: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师(承转)控制人口规模是协调人地关系的基础,实施可持续发展还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板 书:

二、转变发展模式

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03,自主学习并思考:

1.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目的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危害? 2.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什么?有什么益处?(生讨论并回答。)

师 指导学生完成课文相应“活动”,进一步明确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益处。课件展示:

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传统的发展模式关注的只是经济领域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下,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人们认识不到或不承认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其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相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总要经过一个逐步积累的较长期的过程。发达国家工业化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这种经济增长既没有考虑资源的长远价值,也没有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如上图)。盲目追求当前经济增长的结果往往与长期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

讨论:生活质量的提高是财富和产品越多越好吗?(承转)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具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是如何搞好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板 书:

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04~P105,自主探究,思考:

1.土地资源对人类的意义有哪些?我国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2.森林资源的含义是什么?它有哪些生态环境效益? 生(归纳总结,回答)

1.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源和环境条件。在保护土地资源、防治土壤污染等方面,世界各国作出了很大努力,并获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我国制定了许多政策,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比如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等。

2.森林是指覆盖大面积土地并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森林资源是森林和林业生产地域上的土地和生物的总称,包括林木、林下植物、野生生物、微生物、土壤和气候等自然资源。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合理利用和妥善保护森林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

课件展示:

读下图,分析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环保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

(2)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③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治理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过度垦殖,植被破坏 营造“三北”防护林

(2)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该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造成酸雨危害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3)黄土疏松,植被破坏,夏季多暴雨,土地遭受流水侵蚀作用严重 植树种草,搞好农田基本建设,走林牧相结合的道路

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06,自主探究,思考:

1.目前,世界上水资源状况如何?举例说明如何解决。

2.在海洋资源利用中,出现了哪些生态环境问题?我国有哪些措施应对? 生 总结回答。课件展示: 课堂训练

1.造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

①华北地区多为半湿润半干旱区,降水集中在7~8月,而冬春季持续干旱,降水年际变化也较大

②人口众多且增长较快,工农业发展迅速,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③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污染和浪费严重

④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目前缓解华北地区春旱用水紧张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措施是()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近年来,我国海洋渔获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据此完成3~5题。 3.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应该是()

A.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水温升高 B.石油泄漏污染了海洋

C.修建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 D.过量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4.我国海洋渔业生产今后应走的道路是() A.近海捕捞

B.远海捕捞 C.捕养结合 D.海水养殖 5.我国休渔的最佳季节是()

A.夏季

B.冬季 C.秋季

D.春季 答案 1.D 2.D 3.D 4.D 5.A 师(承转)协调人地关系,上述三个措施是针对全社会、整个人类而言的,具体到每个人,我们该怎么办呢?

板 书:

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P107“

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讨论回答:(1)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方法,协调人地关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2)我们每个人能为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

学生讨论。

师(总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公众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也是环境的管理者。因此,公众是否认识、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是实施这些变革的必要条件。我们只有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例如,工厂实行清洁生产,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课件展示:

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

师 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传统方法只把焦点放在末端处理上,即产品使用后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清洁生产则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课件展示:

公众参与图

师 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参与不同于对一般活动的参与,它不仅包括公众积极参加有关的行动或项目,更重要的是人们要改变自己的态度与习惯。

师 为什么要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 课件展示: “环境标志”

生 环境标志表明该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优点。

课堂小结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大多是从控制人口规模这项根本措施入手,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更进一步辩证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我国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及个人对此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活动与探究课题题目:玛雅文明的衰落

活动与探究的内容:中北美洲的玛雅文明,早在公元前2500年前就开始有文字记载,其高度发达的成就反映在玛雅人对宇宙的认识程度以及城市、建筑的设计艺术和独特深奥的玛雅文字上。据文字记载,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一种被称作“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暂时农田”,即在旱季(每年12月~次年3月)用原始的石斧清除一片林地,并在雨季来临之前进行烧荒,然后种植玉米等作物。开垦的土地在使用几年之后,因肥力下降和很难清除的侵入杂草而不得不废弃。这种焚林的生产模式需要大量的后备土地才能养活较少的人口,因为使用过的土地必须等到地力恢复后才能再次使用,这段时间一般需要20年或更长。当时玛雅社会的农业集约化程度已经很高,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对土地的治理上:清理了坡地上的丛林后,土地被垒成了台地,以防止水土流失;在低湿地区修建了网格状的排水沟以排除洪水,并利用沟中的淤泥来升高地表。

但是,当时的人们显然没有认识到,热带雨林地区的土壤侵蚀非常严重。今天看来,玛雅社会所在的那片土地,有3/4属于极易侵蚀的地区。这就是说,一旦森林被砍伐,土壤就会随之流失。而农业用地、建筑材料以及燃料的需求,都使森林的消失不可避免。另外,玛雅社会因缺乏家畜而对土壤中的有机肥补给不足,直接导致农业生产力的下降。据推测,生态环境的恶化是这个高度文明在十五六世纪消失的原因之一。

活动与探究的过程、方法: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活动与探究的结果:小论文,班级展评。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留民营村把农作物秸秆和粮食加工产生的米糠、麸皮作为饲料送至饲养场,牲畜粪便和部分秸秆进入沼气池后产生的沼气供农民作为生活燃料。沼渣和沼液,一部分送至鱼塘养鱼,一部分送至农田和蔬菜大棚作为肥料,一部分沼渣经加工后又成为饲料。鱼塘的底泥又可作为农田、果园的肥料。现在,留民营村每公顷耕地化肥平均使用量已由原来的1875千克下降到450千克以下,蔬菜生产已基本做到不使用化肥。

讨论:

1.该生态系统的环境效益是什么?

2.从留民营村的成功经验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友情提示:1.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改变农田施肥结构,有效地保护了土地资源。2.发展“生态农业”,把保护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力,而且可以避免“石油农业”所带来的一些弊病,维持自然界良好的生态平衡)●知识归纳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学力测评 基础部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1.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就其根源而言是()A.粮食问题

B.资源问题 C.环境问题

D.人口问题 答案

D 2.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的反馈作用对人类都是不利的 B.环境问题是进入工业社会以后才出现的

C.环境问题是在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 D.环境问题都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 答案

C 3.下列环境问题属于环境污染的是()A.土地盐碱化

B.大城市郊区的垃圾山 C.土地荒漠化

D.水源枯竭 答案

B 4.下列人类活动中,可引起生态破坏的是()A.围湖造田

B.黄土高原上种草植树 C.内蒙古高原上退耕还牧

D.发电厂向大气排放烟尘 答案

A 5.下列人类活动中,容易引起全球环境问题的是()A.荷兰人民围海造田

B.亚马孙雨林破坏 C.城市汽车尾气排放

D.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 答案

B 6.尼罗河口附近海域沙丁鱼资源枯竭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捕捞

B.水域污染 C.大坝建设

D.赤潮危害 答案

C 7.核电站对周围水域的主要影响是()A.重金属污染

B.热水污染 C.放射性污染

D.固体废气物污染 答案

B 8.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下列哪一事件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C.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17.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严禁排放工业“三废” C.少建或不建大型工程

D.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答案

A 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判断18~20题。

环境质量工业化初工业化起后工业期阶段飞阶段化阶段经济发展阶段

18.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地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A.柏林

B.伦敦 C.旧金山

D.彼得堡 答案

B 19.环境质量逐渐改善提高阶段是()A.后工业化阶段

B.工业化初期阶段 C.经济发展阶段

D.工业化起飞阶段 答案

A 20.图中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A.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

B.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调整 C.人的认识能力不断增强

D.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答案

D 21.对下列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分类正确的是()①滥伐森林

②大量施用剧毒农药

③直接排放工业“三废” ④过量抽取地下水

⑤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

⑥捕杀濒临灭绝动物 A.①②⑥;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④⑥;②③⑤

D.①③⑤;②④⑥ 答案

C 22.“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中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真正含义是()A.环境问题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已出现

B.已经出现了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的环境问题 C.环境问题已经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 D.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 答案

B 23.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A.1800~1830年

B.1830~1900年 C.1900~1950年

D.1950~1987年 答案

D 25.关于世界人口增长趋势的正确叙述是()A.欧洲人口的增长速度比亚洲快 B.近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C.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比发达国家快

D.世界每年的人口增加数量中,发达国家占大部分 答案

C 26.玛雅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

B.战争破坏 C.环境污染

D.生态破坏 答案

D 27.在自然状态下,一个物种灭绝的时间约为()A.10~100年

B.100~1000年 C.1000~10000年

D.10000~100000年 答案

B 28.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最主要的是()①偷猎

②栖息地的丧失

③外来物种入侵

④其他原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29.土壤污染物主要有()A.氯化钠

B.重金属

C.二氧化硫

D.粉尘 答案

B 30.农业社会以前()A.人类对环境影响较大

B.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很肤浅 C.劳动工具以铁器为主

D.人类主要依靠捕鱼为生 答案

B 迁移应用

二、综合题(每题10分)31.下图是新疆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良性循环示意图”和曾经一段时期少数人破坏森林草原后“恶性循环示意图”,请根据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示意图,将①~数码填入英文字母后面的横线上(每字母限填一次)。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人口增长耕地扩大 燃料短缺用水增加不合理灌溉ST H M N 乱砍

(1)①乱铲草皮、砍伐胡杨林

②下游季节河径流量减少

③提供粪肥

④耕区地下水位上升

⑤土地盐渍化

⑥农业生态系统恶化

⑦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腐殖质

⑧森林涵

11喂养牛羊

○12增加粮食产量 养水源

⑨地下径流

⑩提高耕地的质量

○A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__,G___________,H___________,M___________,N___________,S___________,T___________。

(2)该地区农业恶性循环景观,冬春季节受___________气团控制,出现___________等灾害。

答案(1)⑦

(2)极地大陆

寒潮、沙尘暴 32.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00年春季,有7次较严重的沙尘暴天气袭击了我国北方地区,其影响范围之广,造成危害之严重,实属历史所罕见。随着我国北方人口的剧增,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有些地区地下水位已经低于植物根系分布的深度,结果造成植物枯死,土地失去植被保护,极易起沙扬尘。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冬春季节温差增大,强冷空气活动频繁,使大风频发,为沙化土地的扩展和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

山羊对草场的破坏最为严重,人们每穿一件羊绒衫就会造成半亩土地沙化。世界多数国家已经开始禁养山羊,而我国近几年大量畜养山羊,已跃升为山羊绒的出口大国,占世界山羊绒贸易总量的90%。

我国土地荒漠化的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4,大大超过了耕地面积的总和,沙化土地每年净增2460平方千米。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农牧交错地带,人口密度增加,土地负荷加重,土地利用粗放,滥垦滥种,导致大量土地沙化。

华北及西北地区2000年春季气温偏高,降水少,土壤蒸发强烈,疏松沙土极易被大风扬起。

我国长期对草场资源掠夺性利用,过度放牧,乱采滥垦,毁林毁草,造成草场退化、沙化严重。

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经济落后,当地人们常常以采掘药材作为一项主要收入,过度采挖麻黄、甘草、发菜等,从而大范围地破坏了植被。

由于我国北方一些贫困地区无能力使用煤炭,因而采挖多种灌木作为燃料,破坏植被,造成地面植被覆盖率整体减少。

(1)从以上资料中,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2000年肆虐我国北方的沙尘暴形成的自然原因:___________。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

(2)朱镕基总理讲,西部开发要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对此你如何理解?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3)对我国大量畜养山羊这种经济行为你如何认识?

(4)在材料的案例中还有哪些经济行为与畜养山羊这种经济行为的性质是一样的?它们的危害是什么?

(5)材料中提到一些贫困地区没有能力使用煤炭,而是采挖多种灌木作燃料,对此事实你有何认识?

答案:(1)2000年春气温偏高,大风多,降水少

毁林毁草,乱采滥垦,过度放牧(2)①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增加西部地区植被覆盖率,减缓西部地区土地退化、荒漠化的发展趋势。②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开垦不适宜耕种的土地,所产粮食的经济效益远远低于盲目开垦所带来的土地沙化的生态损失。③自然环境具有整体性,西部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会导致东部地区自然灾害的频发。④西部地区生态脆弱,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会给环境增大压力,因此国家提出“开发西部,环保先行”的指导方针。

(3)山羊有坚硬的四蹄,吃草时能把草根刨出,对草场有严重的破坏,大量畜养山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眼前经济利益的错误行为,这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的。

(4)材料中的过度放牧、乱采滥垦、毁林毁草以及过度采挖麻黄、甘草、发菜等经济行为都属于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利益的生产方式。这种行为所造成的生态损失往往是无法挽回的,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

(5)这说明发展是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2)

①②⑨③⑥⑩④⑤⑦⑧环境质量下降(3)这三组材料足以证明,全球正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如果人口增长、资源开发以及继续恶化的生态环境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人类将失去生存的权利。所以,要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以求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

34.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未能再循环的工业废物严重侵蚀着环境和人类健康。我们现在产生的二氧化碳、家庭污水和其他“无毒”废物的速度超过了自然循环能够吸收它们的速度。我们还正在越来越大量地排放着有毒的废物,它们正积聚在土壤、空气和水中。后果是,我们正在破坏着自然环境(例如,森林被酸雨和烟雾毁坏)、我们的农业系统(例如,收成被土壤退化以及空气和水的污染所毁掉)和人类的健康(例如,食物中残留的农药、人工合成聚合物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室外的烟雾、被污染的饮用水以及家庭和学校地下的有毒垃圾堆)。在未来一些年里,污染的流行病学受到更大的重视。因此,学生们应该熟知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来源、造成的后果以及为清除它们将会付出的代价。

(1)文中关于污染与环境自净能力的关系可以表述为()A.环境污染速度超过环境自净能力 B.环境污染速度低于环境自净能力

C.环境污染速度与环境自净能力大体相当

(2)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会导致___________效应,对沿海地区的影响是___________,对气候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____。

(3)文中提到环境污染的后果主要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方面。(4)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可以用图表达的曲线为(a表示经济发展,b表示环境质量)()a bbba a a bA B C D

(5)将下列污染原因与结果用线连接起来。氟利昂等排放物

酸雨 砍伐森林

土壤和水污染 核污染

放射病和癌症发病率增加 燃煤等排放SO2等

臭氧层破坏 大量使用农药

土地沙漠化

(6)除工业污染外,消费污染越来越严重,请列出四种主要的消费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2)温室

两极冰雪融化,引起海平面升高,沿海一些低地和城市将被淹没

全球气温上升、蒸发加强、气候带范围发生变化(如现在的农耕区将变成草原,亚寒带森林区将变成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农耕区)(3)破坏自然环境

破坏农业系统

影响人类健康(4)D(5)

氟利昂等排放物砍伐森林核污染燃煤等排放SO 2等大量使用农药酸雨土壤和水污染 放射病和癌症 发病率增加臭氧层破坏土地沙漠化

(6)排放污水

使用塑料制品

家庭汽车

家庭燃煤

使用含氟冰箱

乱扔废弃物(答出其中四种即可)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第二篇:地理教案:第四节 气候特征2

第四节 气候特征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2.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3.使学生能联系实际,说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通过让学生了解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教学难点 】

分析、归纳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教具准备】

亚洲地图(或世界地图),我国温度带划分图,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教学课时】

本节教学为1课时。四年制可安排2课时,适当增加学生讨论、练习时间,所余的课时可讲授选学课文(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2.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季节分配上有何特点?(新课引入)

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我国气温、温度带、降水和干湿地区的知识。这一节课,我们要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概括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这种气候特征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有利条件。〔板书〕第四节 气候特征(讲授新课)

〔读图提问〕挂示亚洲地图或世界地图,让学生阅读地图,回忆第一册课本中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位于亚洲的什么地区?

2.从世界海陆分布看,这个地区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3.在海陆位置的影响下,这个地区形成了什么样的气候? 4.这种气候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学生读图、回忆、思考后回答,教师应注意提示、补充、纠正。)[归纳]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属东亚国家。从世界海陆分布看,东亚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在这种海陆差异的影响下,使东亚成为世界上季风气候最为显著、典型的地区之一。这也是我国气候的一个显著特征。东亚季风气候的特点是:风向随冬夏季节变化而有规律转换;冬季盛行偏北风(从内陆吹向海洋),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暖热多雨。〔板书〕

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1.季风气候显著: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读表回答〕阅读“我国与世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一月份,我国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法国的巴黎、美国的纽约低多少摄氏度?

(答案:分别低22.7℃和3.7℃)

2.七月份,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巴黎、纽约高多少摄氏度?(答案:分别高出3.6℃)

3.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分别比巴黎、纽约大多少摄氏度?(答案:分别大26.3℃和7.3℃)

〔归纳〕冬季,我国是世界同纬度上最冷的地方;夏季,我国又是世界同纬度上除沙漠地区之外最暖热的地方。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偏大。这说明我国的季风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点。〔讲述〕我国大陆性气候特征,表现在气温方面,那就是气温变化大,不仅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也较大;表现在降水方面,则是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板书]

〔提问〕我国夏季气温、降水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夏季我国南北普遍高温,降水集中。)〔板书〕

二、雨热同期

〔讲述〕夏季,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天山等少数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是世界同纬度上除沙漠外最热的地区。因此,我国的热量条件优越,即使是在广大的北方地区,也能够种植喜温的水稻、玉米、棉花等高产作物。我国水稻、棉花的种植界线之北,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可见,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板书〕1.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讲述〕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这时正是我国降水最多、最集中的季节。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搭配好,对农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因此,雨热同期是我国非常优越的气候资源。

〔板书〕2.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搭配好,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提问〕西亚、北非在北纬15°—30°的地区,气候和景观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带的长江以南地区,却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教师提示:学生回忆已学的有关知识,思考问答。)

〔讲述〕在世界上北纬15°—30°的纬度带上,由于受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气候干燥,大多是沙漠或荒漠。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区的长江以南地区,由于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而且雨热同期,十分利于水稻生长,是我国主要的稻米产区,从而成为富饶的“鱼米之乡”。

〔挂图〕我国温度带划分图,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复习提问〕我国可划分为哪几个温度带?哪几个干湿地区?(学生回忆第二、三节知识,指图回答。)

〔讲述〕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这说明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这也是我国气候的一个显著特征。〔板书〕

三、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标志 〔读图提问〕阅读课文“秦岭南北”插图,问学生:图中反映了地形对气候、植被的什么影响?

(教师提示,学生回答:插图“秦岭南北”,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观上的差异。山北生长的是温带植物(苹果树),山南生长的是亚热带植物(柑桔树)。这是因为秦岭在气候上起着屏障作用,可阻挡冬季风南下。所以南坡气温高,为亚热带景观;北坡气温低,为暖温带景观。)

〔讲述〕地形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使得我国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板书〕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复杂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提问〕1.举例说明不同的温度带、干湿地区、植物和农作物品种有什么不同?(教师提示,学生回忆、思考并回答。)2.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教师提示,学生回答。)

〔讲述〕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从而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板书〕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复习巩固)

1.我国气候有哪些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板书设计 】 第四节 气候特征

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1.季风气候显著: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2.大陆性气候强烈(1)冬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低,夏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高,气温年较差大

(2)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二、雨热同期

1.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2.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搭配好,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三、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标志 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复杂多样,使得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3.气候复杂多样,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第三篇:【地理】湘教版必修3 第三章 第四节 数字地球(教案2)(最终版)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影像、空间信息技术、大容量数据处理与存贮技术、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并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相融合。

3、数字地球的特点

(1)、数字地球具有空间性、数字性和整体性,这三者的融合统一,是数字地球与其他信息系统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2)、数字地球可以迅速充实和联网。

(3)、数字地球是一种开放式的数据平台,它采用动态、仿真和虚拟等先进的技术,具有立体和动态显示数据的能力。

(4)、数字地球以图像、图形、图表、文本报告等多种形式提供局部或全球范围的数据、信息、知识方面的服务,其中提供信息服务是最主要的任务。

(5)、数字地球的服务对象覆盖整个社会层面。

4、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

引导学生思考,说出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

主要有:预测气候变化、治理环境污染、防灾减灾、保持生物多样性、解决政治或经济危机、增加农业产出等。

二、未来城市-----“数字城市”

1、了解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以数字的形式获取、存储和再现城市的资源、基础设施、人文、经济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从而提高城市管理效率,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2、数字城市的内容

城市设施的数字化,城市的网络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1)、城市发展:建立数字城市,实现城市信息化,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城市现代化,增强城市的聚集和扩散功能,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信息化还将带动全球化,是城市融入全球化浪潮的必要条件。

(2)、区域发展:城市信息化给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提供技术、资金和信息上的支撑,加快农村的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从而带动整个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信息化、现代化和全球化。

(3)、日常生活:城市信息化使得智能化交通、智能化住宅小区、数字化企业、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电子政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上娱乐等成为可能,还带动了生态城市和花园城市建设,为居民生产、生活和学习创造更方便、舒适、高效和安全的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三、未来校园------“数字校园”

1、数字校园的概念

数字校园是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对校园内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通过整理加工,使这些信息资源能够有序地运转,从而更好地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把学校建设成既面向校园内,又面向社会的一个超时间和空间的虚拟学校,使更多的人能够共享教育资源。

2、数字校园的内容

在数字校园中,将建成属于自己的校园网络。通过网络,教师不论在校内还是家中,都能进行电子备课要。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操作,如进行视频点播,以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教师还可以在计算机上看到学生的作业和答卷,并进行评阅工作。

学生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参加教学活动。利用学校已有的资源、信息,学生可以自己调出学习课件,自己控制学习进度,在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可以由计算机进行辅导,借助计算机巩固课堂已学会的知识。遇到特殊情况时,学生在自己的家中借助互联网接受远程教育,并通过实时的考查系统检查学习效果。

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时,只需在计算机中输入自己的姓名、学号以及所需图书名称,计算机屏幕上就会立刻显示该书在图书馆的位置和编号,管理人员能很容易找出,并办理借阅手续。

3、想象未来的地理课

(以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未来,借助于数字校园技术,上地理课时将与现在截然不同。学生只要戴上显示头盔,就能看见太空中的地球,如果采用越来越高的分辨率,将看见大陆,然后是乡村、城市,最后是住房、树木和其他天然的、人工的地表事物。利用声音识别系统,学生能够请求得到关于陆地覆盖、动植物物种分布、实时天气、道路、行政区范围以及人口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能被天衣无缝地融入到数字地图之中。通过“数据手套”,单击一下链接按钮,就能够看见更多信息。<小结> “数字地球”是继信息高速公路之后,美国推出的又一项引起广泛关注的全球战略计划。它是一个三维的地球信息模型,涉及3S技术,是信息技术与地理科学的融合,也是迄今为止人类掌握地球表面信息最好的方式。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版书设计> 单元活动 走进“数字地球”

一、认识“数字地球”

1、提出

2、核心思想

3、特点

4、应用领域

二、数字城市

1、简介

2、内容

3、好处

4、发展现状

5、意义

三、数字校园

1、概念

2、内容

3、想象未来的地理课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第四篇:【地理】湘教版必修3 第三章 第四节 “数字地球”(教案)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术,具有立体和动态显示数据的能力。

(4)数字地球以图像、图形、图表、文本报告等多种形式提供局部或全球范围的数据、信息、知识方面的服务,其中提供信息服务是最主要的任务。

(5))数字地球的服务对象覆盖整个社会层面。

4.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

引导学生思考,说出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

主要有:预测气候变化、治理环境污染、防灾减灾、保持生物多样性、解决政治或经济危机、增加农业产出等。

二、“数字地球”与我们的生活

美国:全国约有60个城市正在进行数字化建设。现已建成一批“智能化生活小区(数字社区)”的示范工程;卫生医疗行业建立的“健康网络”,“计算机医生”通过Internet向病人提供会诊和保健咨询;许多学校已开始转向多媒体教学;大多数银行通过电视、计算机和自动出纳机开展业务,并逐步转变成为“虚拟银行”;集成化的全国性各种电子化系统,为公众和政府间的互动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目前,联邦政府、州已全部上网,几乎所有县市都建有自己的站点,并在2003年实现政府管理电子化。

中国:一些城市也在积极投入数字城市建设、并制定了相应的目标。例如:“数字北京”、“数字上海”、“数字广州”、“智能济南”等。其中,北京市明确提出“数字北京”的建设目标是通过建设宽带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首都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系统,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构建起秘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信息化软环境;发展信息家电、远程教育、网上医疗、建设信息化社区。

1、建立“数字城市”的意义

(1)城市发展:建立数字城市,实现城市信息化,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城市现代化,增强城市的聚集和扩散功能,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信息化还将带动全球化,是城市融入全球化浪潮的必要条件。

(2)区域发展:城市信息化给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提供技术、资金和信息上的支撑,加快农村的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从而带动整个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信息化、现代化和全球化。

(3)日常生活:城市信息化使得智能化交通、智能化住宅小区、数字化企业、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电子政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上娱乐等成为可能,还带动了生态城市和花园城市建设,为居民生产、生活和学习创造更方便、舒适、高效和安全的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未来校园------“数字校园”

数字校园的概念

数字校园是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对校园内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通过整理加工,使这些信息资源能够有序地运转,从而更好地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把学校建设成既面向校园内,又面向社会的一个超时间和空间的虚拟学校,使更多的人能够共享教育资源。

数字校园的内容

在数字校园中,将建成属于自己的校园网络。通过网络,教师不论在校内还是家中,都能进行电子备课要。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操作,如进行视频点播,以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教师还可以在计算机上看到学生的作业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和答卷,并进行评阅工作。

学生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参加教学活动。利用学校已有的资源、信息,学生可以自己调出学习课件,自己控制学习进度,在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可以由计算机进行辅导,借助计算机巩固课堂已学会的知识。遇到特殊情况时,学生在自己的家中借助互联网接受远程教育,并通过实时的考查系统检查学习效果。

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时,只需在计算机中输入自己的姓名、学号以及所需图书名称,计算机屏幕上就会立刻显示该书在图书馆的位置和编号,管理人员能很容易找出,并办理借阅手续。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第五篇:化学必修Ⅱ第三章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1、2课时教案)

化学必修Ⅱ第三章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1、2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

阅读课本71页第一、二自然段,完成下列题目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物性和植物性事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表3-3,分别找出果糖和蔗糖的同分异构体。

3.观察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式,简单说说两者的差异。

一.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一).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实验3-5](见下表)

【随堂练习】

1.把NaOH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该病人的尿液中含有()

A.食醋

B.白酒

C.食盐

D.葡萄糖 2.区别棉花和羊毛的最简单方法是()

A.加浓硝酸微热

B.浸入水中看是否溶解 C.加碘水看是否变蓝

D.在火上灼烧闻气味

3.小张用白纸和无色溶液给表弟写了一封“无字”信,表弟接到信拆开一看觉得很愕然,但沉思一下便明白小张的意思。经过用另一溶液简单处理后,表弟看到了一封有颜色的信,并很快写了回信。小张和表弟所用的溶液分别可能是()

A.前者是紫色石蕊试液,后者是稀盐酸

B.前者是NaOH稀溶液,后者是酚酞 C.前者是浓硫酸,后者是紫色石蕊试液

D.前者是米汤,后者是碘酒

(二).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实验3-6](如下图所示)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双糖、多糖的水解反应

C12H22O11 + H2O

蔗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12H22O11 + H2O

麦芽糖

(C6H10O5)n + nH2O淀粉(或纤维素)

2.油脂的水解反应

阅读课本P7

3三、四自然段,完成下列填空(1)酸性条件

_________ + ________(2)碱性条件——皂化反应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3)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_____________ 【随堂练习】

4.果糖之所以称为单糖,理由是()

A.糖类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糖

B.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C.和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D易溶于水且比蔗糖甜的糖

5.通过实验来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葡萄糖,其实验包括下列操作过程,这些操作过程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①取少量淀粉和水制成溶液 ②加热煮沸 ③加入碱液中和酸性 ④加入新制Cu(OH)2

⑤加入少量稀硫酸 ⑥再加热 A.①②⑤⑥④③ B.①⑤②④⑥③ C.①⑤②③④⑥ D.①⑥④⑤③②

6.将蔗糖放入试管中,加水和稀硫酸振荡,水浴加热5分钟,取水解液3ml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后没有看到砖红色物质出现,这是因为()

A.加热时间不够

B.蔗糖纯度不够 C.Cu(OH)2的量不足

D.水解液未用碱液中和

7.将淀粉和淀粉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半透膜)中,扎好,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相当长一段时间后,取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Cu(OH)2(加热)、浓HNO3(微热)作用,其现象是()

A.显蓝色、无现象、显黄色

B.显蓝色、红色沉淀、无现象 C.无现象、黑色、无现象

D.无现象、红色沉淀、无现象 【课后作业】

1.葡萄糖和蔗糖的混合物中氢的质量分数约为6.5%,则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13.0%

B.39.0% C.45.5%

D.52.0% 2.对于淀粉和纤维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因为它们都属于糖,所以都有甜味

B.因为具有相同的化学式,所以互为同分异构体 C.因为具有相同的通式,所以性质相同 D.两者都能水解,最终都生成葡萄糖

3.酒精、乙酸和葡萄糖三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它们区别开来,该试剂是()A.金属钠

B.石蕊试剂 C.新制的浊液Cu(OH)2

D.NaHCO3溶液

高一化学必修Ⅱ作业(十六)——基本营养物质

(第二课时)1.用酒精消毒的原理是()

A.溶解作用

B.还原作用 C.氧化作用

D.变性作用 2.下面物质不属于蛋白质的是()

A.羽毛

B.酶

C.棉花

D.脂肪 3.洗涤盛过植物油的试管,宜选用的试剂是()A.稀H2SO4

B.浓HNO3 C.热水

D.热NaOH溶液 4.下列属于油脂的用途的是()

①给人类提供营养物质 ②制取肥皂 ③制取甘油 ④制取高级脂肪酸 ⑤制取汽油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5.燃烧2mol某有机物,生成4molCO2和6molH2O,同时消耗5molO2,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载【地理】湘教版必修2 第四章 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理】湘教版必修2 第四章 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荷塘月色》教案(人教新课标版必修2)

    荷塘月色【背景材料】一、作者简介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省绍兴市,1898 年生于江苏省东海县。1903 年随家定居扬州,故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 年中学毕业后,......

    人教新课标必修2指导教案:离骚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6 离 骚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离骚》是我国古代一首伟大的抒情长诗,历来以其可与日月争辉的光芒照耀诗坛。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

    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2全套教案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教案 体验情感 第一单元 体验情感 活动课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设计思想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设计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

    高考地理4.2交通运输布局复习教案鲁教版必修2(大全5篇)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2、 学会分析重大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的区位因素。 3、 了解各种交通运输站点的特征和功能,......

    高中数学必修2新课标人教A版教案5篇

    目录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

    物理必修2人教新课标7.3功率教案2

    学科网(www .zxxk .com ) 全国最大的教学资源网站! 物理必修2人教新课标7.3功率教案2 授课人:林籽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功率的定义及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鲁教版地理必修2《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word学案

    沂源一中2007级高三上学期地理学科学案序号:19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编写:王贵涛张纪宏时间:2021-11-10考试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效劳功能的差异课标要求:见?步步高?P92“课标要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