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鲁教版必修1 1.1《辨别地理方向》单元活动教案

时间:2019-05-12 18:24: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理】鲁教版必修1 1.1《辨别地理方向》单元活动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理】鲁教版必修1 1.1《辨别地理方向》单元活动教案》。

第一篇:【地理】鲁教版必修1 1.1《辨别地理方向》单元活动教案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学校 临清二中 科目 地理 编写人 审稿人 山东省临清市高中地理教案: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总结检测→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单元活动《辨别地理方向》,初步掌握在地形图上辨别方向的基本方法。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并把学生科学分成若干小组。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学生预习的落实情况,并了解和归纳学生的疑惑,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和更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课件展示:课本指向标图

教师首先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如何在地图上判断方向?常见的方向判断标准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地图上基本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规律)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一:常见地图的方向判断: 课件展示:如下图

联系方式 QQ:1365602590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1)结合多媒体展示图片,说出夏津县位于聊城的什么什么方向?

教师: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规律,我们可以看到夏津位于聊城的北方。(2)结合多媒体展示图片,如何如何建立方向坐标系?

教师:以观测地为中心,建立方向坐标系。在图中是以聊城看夏津,所以是以聊城为坐标系中心。

(3)给出带有指向标的地图,分析如何利用指向标辨别方向? 教师:以指向标为正北的坐标轴,以观测地为中心建立方向坐标系。探究二:经纬网判读方向

(1)根据教材P21图1-4-2想一想:经纬网的方向是怎样的? 教师: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根据教材P73图1-4-3想一想:经度的方向是怎样的?纬度的方向是怎样的? 教师:经度指示东西,纬度指示南北;(3)展示下图,联系方式 QQ:1365602590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若两个地区同时位于东经度,则两地的方向如何判断? 教师:东经度越往东则经度越大,因此东经度较大的位置偏东 若两个地区同时位于西经度,则两地的方向如何判断? 教师:西经度越往西则经度越大,因此西经度较大的位置偏西 展示下图:

若两个地区分别位于东经度和西经度,则两地的方向如何判断?

教师:当两地的经度相加超过180°,则东经度在西方,西经度在东方;当两地的经度相加不超过180°,则东经度在东方,西经度在西方;

给出课本图1-4-4,分析如何利用导游图找出方向?

教师:关键在于找到所在地、目标物在地图和视线中的位于同一直线上。探究三:如何使用罗盘

(1)读图1—4—5和相关的课文,说出罗盘使用的基本步骤,说出图中的罗盘度数规律?你总结出了什么规律?

教师:使用罗盘的基本步骤是照准、保持仪器水平、读数。罗盘的刻度数为逆时针变大。(2)如何保持仪器水平?

教师:罗盘上面有一个圆形水泡,其中有一个气泡,当气泡位于水泡中央时,仪器就是联系方式 QQ:1365602590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水平了。

(3)读数需要注意什么?

教师:读数要注意数值的浮动,尽量在上方读数,同时读数时要注意方向的正确说法。探究四:利用恒星辨别方向:

1、回顾课本地球知识,主要是昼长和日出日落的计算等内容。

2、展示课本22页1-4-7图,分析太阳的轨迹图

(1)当昼长为12小时时,太阳在天空的轨迹可以看做一个半圆,其升起和落下的方向为?

教师: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2)当一天当中白昼时间长于12小时时,太阳的运动轨迹可以看做超过一个半圆,则其升起和落下的方向是什么?

教师:昼长超过12小时时,北半球的太阳从东北升起,从西北落下,南半球的太阳从东南升起,从西南落下;

(3)当一天当中白昼时间长于12小时时,太阳的运动轨迹可以看做超过一个半圆,则其升起和落下的方向是什么?

教师:昼长小于12小时时,太阳的运动轨迹可以看做小于一个半圆,北半球的太阳从东南升起,从西南落下;南半球的太阳从东北升起,从西北落下;

3、如何寻找北极星?

(1)如何利用大熊座寻找北极星

教师:北斗七星的勺头连线向天枢方向延长约5倍所见的亮星就是北极星;(2)如何利用仙后座寻找北极星?

教师:三颗亮星中间的一颗与前面较暗的一颗连线有一颗亮星即为北极星;

4、还有那些方法可以辨别方向?

教师:生活既是知识,各种常见的方法都可以辨别方向,大家可以多收集一些相关资料。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本节是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一节,请同学们做好预习,预习好教材并做完本节的导学案。

九、板书设计

一、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1.利用指向标辨别方向 2.利用经纬网辨别方向

3、利用地图辨别方向

二、利用罗盘辨别方向 1.罗盘的使用步骤 2.罗盘的读数

三、利用恒星辨别方向

1、根据太阳辨别方向

2、根据北极星辨别方向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方向感和空间能力,对于数学几何知识较差的同学不容易理解,所以需要课前做好了解。另外,本节课设计很多星球,多用多媒体展示,既有利于学生接受,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联系方式 QQ:1365602590 邮箱:zxjkw@163.com

第二篇:辨别地理方向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辨别地理方向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及示意图,熟悉掌握在各类地图中判断方向的方法。学会使用旅行地图辨别方向。

2.通过展示地质罗盘构造与原理,学会如何使用罗盘来测方位,并正确使用罗盘。

3.掌握利用太阳、北极星等天体确定方向的方法;使用身边的常用工具或根据房屋设计、生物生长特点,学会辨别方向。

4.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方知识的兴趣的热情,初步掌握野外生存的技巧的方法,提高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重点难点:经纬网图上两点间方向的判断及野外方向的辨别 教学过程:以学生自学为主

一、深化理解,正确判断地理方向 利用地图辨别方向,以习题加以巩固。

1.根据下图经线网所示的内容,回答问题。

(1)给各条经线标注“E”或“W”。

(2)A、B、C三点位于___半球(东、西),D点位于___半球(南、北)。(3)A点在C点的_____方向,C点在D点的_____方向。

(4)地方时相同的是___和___,均位于___时区的中央经线上,当C点是6月30日12时,D点是___。

2.有关下图中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A到B点是向西南 B.从C点到D点是先东北后东南 C.A到B与C到D的方向相同 D.A到B与C到D的方向正好相反

二、野外实习,加深利用地物判断方向的认识(掌握一些常规的现象辨别方向)

1.根据太阳辨别方向

(1)根据太阳升落的方向(北半球)春秋分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夏半年:日出⑨

,日落⑩

冬半年:日出⑪

,日落⑫

(2)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根据地物的影子朝向:正午时分物体影子朝向⑬______。2.根据北极星辨别方向

(1)依据:北极星位于正北天空。(2)寻找北极星

a.根据大熊座找北极星:由大熊座中的天璇向天枢方向延长约⑭______处的亮星。

b.根据仙后座寻找北极星:顺仙后座3颗亮星中间的那颗星,与其前面一颗较暗的星连线延长线上的亮星。

3.根据地物南北两面的积雪融化速度(在北半球中高纬度)⑮

一面积雪融化慢⑯

一面积雪融化快

4.根据植物生长状况

⑰

面枝叶较茂盛,年轮间距较大⑱

面树干上常有苔藓,年轮间距较小

5.根据房屋朝向:北半球所建房屋多为坐北朝南。

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完成习题的情况,得知学生还存在哪些问题并加以解决。学生是否达到学以致用;是否掌握了在野外辨别方向的常规方法。

第三篇:地理:1.4.2《自然灾害与人类》精品教案(鲁教版必修一)

学校 临清一中 学科 地理

山东省临清市高中地理教案: 第四单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

一、教材分析

《自然灾害与人类》是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2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以洪灾为例掌握洪水与洪灾的联系,洪水形成的原因。并且以此为基础学会分析其他相关的灾害。本节内容是选修自然灾害与保护的基础,内容也比较简单一些。学生易掌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学会分析诱发洪水灾害的种种因素。2.能力目标:

(1)以长江和黄河为例,分析有关洪水及洪灾的形成理论。

(2)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地理语言准确表达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理性的灾害观和正确的资源观。

(2)让学生懂得趋利避害,使资源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洪水形成的自然原因及人为因素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校的高一属于分层次教学,学生基础有差异。对于A层次学生来说老师多引导学生,深挖学生的思维。对于其他层次一方面要有一定量的提示和补充,另外要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地理用词的准确性和严密性。课下要求要有所区别。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自然灾害与人类,完成预习学案。

(1)分析是洪水?洪灾?你能说出他们的区别和联系吗?(2)列举洪水有哪些危害?

教师组织学生独立思考,找学生进行解答和讲解,学生总结。(课堂实录)设计意图:本部分内容较为掌握,学生可独立完成。探究三: 探究三.洪灾的形成原因?

让学生仔细读教材本部分内容,教师多媒体展示问题:(1)你能总结出洪水形成的自然原因吗?

(2)你认为流域的汇水速度与地面坡度、土壤含水量、植被覆盖率分别有怎样的关系?(3)河道的顺直程度、通常程度、纵向坡度与河道的排水速度有什么关系呢?(4)列举一下人类活动哪些行为也能引起洪水?

(5)思考人类在流域破坏植被和围湖造田常能引发洪水的原因?

先组内讨论探究问题,再组间进行交流意见。引导学生先宏观后微观对其认识,可先总结洪灾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再具体细化补充,如自然原因有哪些?具体怎样影响的?学习小组交流完后,逐一讲述问题。教师讲评总结。最后多媒体出示98年我国长江流域洪灾有关资料,让学生再次思考,用总结出的思路去验证核实。

设计意图:该部分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是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其方法有所差异。A层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思考,总结洪灾成因以及理解。并能够应用到具体事例中。对于其他层次分组合作,教师提示引导。最后用案例可以帮学生突破难点。探究四、五 展示问题

(1)找出泥石流的发生具备的条件?(2)你能描述出泥石流的发生过程吗?

(3)想一想泥石流易在我国哪些地区发生?你的理由?

(4)你能总结出防洪减灾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各有哪些吗? 组织学生在教材材料中找到相关信息,并简单总结。

设计意图:该部分易于理解,重要可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洪灾成因的共同规律,并进行当堂检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课堂实录)

第四篇:地理:1.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精品教案(鲁教版必修一)

学校

临清三中

学科

地理

山东省临清市高中地理教案:

第三单元 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教材分析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是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3章 《 从全层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2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地球全层之间的能量交换,地球全层间的物质运动.二、教学目标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 通过举例或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3 归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主要表现,并运用有关原理分析和解决其他问题,体会“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4 感受环境的整体美与和谐美;激发探究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的兴趣;增强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地球圈层间能量交换的具体表现; 地球圈层间物质运动的表现和方法

难点: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有些学生对于整体性概念把握不好,对于厄尔尼诺可能都没有怎么了解过.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

1. 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初步把握 该堂课的三个问题.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4人一组,便于学生活动.七、课时安排:1--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图片导入、展示目标。

呈现读图3-2-1, 同学们,我们可以从这幅图片中看到组成地理环境的几大要素,今天就学习,各要素组成的地理环境的另一特性,整体性.教师: 首先,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3、厄尔尼诺不仅给秘鲁带来灾难,而且还殃及世界其他地区,这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还表现为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你能否列举身边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

[精讲点拨]:

1、秘鲁西岸海域,由于盛行东南信风,海水由东向西运动,从而形成了水平方向的补偿流——秘鲁寒流和垂直方向的上升流,这样就将深层营养物质(磷酸盐类)带到了海水表层,致使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大量鱼类来此觅食,形成秘鲁渔场。

2、当太平洋东部海区水温异常升高时,海水中营养物质减少,海洋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数以万计的海鸟因饥饿而死亡。

3、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导致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海湾战争时,大量油田被炸,石油燃烧产生的烟雾,使遥远的喜玛拉雅山降黑雪。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理区域的联系性。

通过厄尔尼诺大家可以发现地理要素之间不是相互独立,而是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一系列地表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交换,彼此之间发生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自然综合体。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或系统。[讨论]

借鉴我们对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分析,请同学们将[知识窗]—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亚洲地理环境看一看,然后回答青藏高原的隆升给亚洲环境带来了怎么样的连锁反映?

[总结]

青藏高原的隆升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主要包括引发和加强亚洲季风、改善东亚和南亚的生态条件、形成中亚和南亚的荒漠环境、协助黄土高原形成等等。

从“厄尔尼诺”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地理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的整体性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们已经知道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球各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圈层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各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来实现。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球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圈层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来实现的。其中,能量是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也是联系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桥梁和纽带

读图:图3-2-7“地表系统各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示意图。

[分析、讲解]:在地球四大圈层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传输与交换。例如:海洋是太阳能的巨大储藏库,由于海洋水体与大气之间的温度差异,大气圈与水圈之间的热量交换在一刻不停地进行着。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输送大量的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而大气对海洋的作用,则主要是通过风的驱动作用将动能传输给海洋,并通过大气与水面的摩擦作用驱动水体流动。例如:赤道两侧,常年在信风驱动下,形成稳定的风海流。当然,水体运动也会影响或改变大气的运动。结合我们刚才讨论过的“厄尔尼诺”现象,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的如何相互作用的。

除此之外大气圈与水圈之间还存在势能的传输与交换。当气压升高时,海面就会降低;当气压降低时,海面就会相应升高。例如:当台风经过海面时,台风中心区域的气压很低,往往导致海面高出周围几十厘米甚至几米。讨论

[讨论] 请同学们想一想,还能举出一些什么例子能够说明四大圈层间存在着能量交换? [承接] 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是紧密相连的,那么物质运动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

三、地球圈层的物质运动

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一样,是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充分体现了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读图:图3-2-8“光合作用”示意图。

第五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五单元知识点汇总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

下载【地理】鲁教版必修1 1.1《辨别地理方向》单元活动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理】鲁教版必修1 1.1《辨别地理方向》单元活动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鲁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三节城市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第三节 城市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内容及其解析: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能够说出城市基本功能分区以及能够判一般功能分区的规律,同时也能体会不同城市风格的形成的......

    高二地理必修3第一单元

    第一章 本章整合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我国“十二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 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

    1.1地理必修一教案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掌握......

    高中必修一地理教案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有关地震波的基本知识、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及两个主......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一、教材在上节内容中,我们已经对宇宙中的地球进行了初步学习,为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奠定了基础。“万物生长靠太阳”,在本节内容中,我们要学习与地球以及人类生存、生活密切相......

    鲁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鲁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2、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鲁教版初一地理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 第一章我们怎样学地理 一、学好地理首先学会使用地图。二、要收集地理信息。三、是思考地理问题,要敢于提出和质疑问题。四、学好地理最后要开展地理考察。 二、地图......

    六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鲁教版)

    六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鲁教版】(2012.2) 一、学情分析 通过六年级上学年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