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09: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

第一篇: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一)

教材对应的课标要求:

1、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标准”对其要求是“说明”,从程度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的一般要求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对水循环地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有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5、该“标准”虽然将视野扩大到水圈,但落脚点仍放在陆地上。因此,对于陆地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资源及其更新、水循环对气候、对生态、地貌的影响等,应用给予适当和关注。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将出现阶段性的高原期和飞速发展期,他们的认知能力的发展接近于成熟期,能运用抽象的适用形式、逻辑的推理方式思考解决问题,可进行独立探究活动和研究性学习。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上水圈水体的构成以及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水体

2、理解水循环的概念,认识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3、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分析地理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数据分析更能深刻理解水资源的有限性。

2、学生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

3、由黄河断流现象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分析黄河断流带来的危害、断流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中水循环的总要意义,进而由学生尝试提出解决黄河断流的方法和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关注我国大江大河利用现状,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增强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自然界水循环的学习,树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人类可利用水资源是有限

2、水循环的类型和主要环节

3、人类行为对水循环的影响

教学难点:

1、人类行为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二)

一、课标及其解读:

1、课标: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2、解读:研究城市地域结构可以帮助人们揭示城市发展布局规律。城市的地域结构一般包括城市的地域形态和城市的功能分区(土地利用)两个方面。

对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有同心圆地带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学说等。这些理论本身比较复杂,但本条“标准”只要求能用上述理论中反映出来的地理原理来理解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差异上。

二、学情分析:

1、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对城市提供的服务功能多少都有感性的认识;

2、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中城市的内容占了一定的比例,学生已经知道了多种各有特色的具体城市。

三、教材分析:

本课时属于湘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

1、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中心地理论);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本节课时第3课时,我把本节课的课题定为: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对比湘教版和人教版关于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湘教版: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的功能分区,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案例选取中心商务区,活动选取建成区和郊区——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的三种理论和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一些原则,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一般规律。人教版: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形成中重点讲经济因素)。我选取人教版的3大功能区的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分析,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原来自己生活的城市里还蕴含着这样的地理思想,案例选取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好好了解一下西安市的城市空间结构。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2、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并能结合图表,分析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之所以确定上述教学目标,主要是因为课标要求的是用城市地域结构理论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差异,必须要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这样才能了解城市发展布局的特点。

重点:分析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确定依据:只有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才能比较功能区的差异,才能理解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难点:结合图表,分析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因为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较差,所以确定为难点。

五、教学方法:谈话法、举例法

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我主要采取谈话法、举例法。

1、谈话法。主要通过师生互动,联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启发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课题入手,从字面意思初步理解什么是空间?空间结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这些词对学生而言生僻、费解,解释清楚之后,便于学生学习下面的内容;在学习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形成时,以学生身边的例子为谈话平台;在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时,给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不急于给出结论,通过谈话互动,引导学生如何读图析图,给学生析图探究时间,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2、举例法。在学生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时,以西安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为例,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发现原来身边的生活里蕴藏着地理知识。

在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上,结合本节教学内容,制作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新新学案》,教材。

六、学法指导:读图析图法、合作探究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成效,使学生终生受益。

1、读图析图法。以图做媒介,指导学生用眼识图,用脑析图,开口说图;

2、合作探究法: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对所学问题进行探究、交流、总结,完成对问题的学习。本节课在学习方法的设计上为了调动学生的探究和积极性,分组,各组分别探究不同的问题,在教师引导下,交流、归纳、总结。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之前我们学习城市区位、中心地理论,知道了单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条件、区域的不同等级城市的分布规律。今天我们学习某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板书:第3课时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设问:

1、什么是空间?什么是结构?什么是城市的空间结构?

师解释:空间是指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结构是事物的内部构造。如大楼由钢筋、混凝土组成;城市空间结构指城市各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组成状态。

(二)新课学习

1、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过渡:人类是在土地上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因此,土地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物质基础,城市内部因土地利用的方式不同,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等不同类型。

商业区的形成:商业活动要求接近消费者,只有便捷的交通才可能带来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商业活动大都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商业活动在某地发展起来后会带来众多的消费者,这,又会吸引饮食、交通、邮电、银行等其他的服务,这些方便的服务设施又会吸引更多的人和服务,这就是集聚效应。通过集聚效应,商业区逐渐形成。

商业区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设问:西安市的商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引出中心商务区: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发达。

住宅区的形成:住宅是一天中居民活动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大多数城市中,住宅区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有的城市,随着住宅区的分化还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此处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对比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工业区的形成:工业区是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形成的。这些工业专业化程度高,且有很强的协作性。由于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运输要求,故工业区要靠近交通便捷的地带来布置厂房、仓库等设施。

以上3个区是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城市地域结构。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有以下3种。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这3个模式的阅读属于扩展学生知识面的,故我让学生自己阅读即可。

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经济因素、经济收入、知名度、宗教种族、历史原因等,其中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

由于城市里各种功能的活动都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而城市土地的供应是有限的,因此地价决定了每种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而地价取决于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此处PPT出示经济因素对功能区的影响示意图。学生看《新新学案》大册子第25页。分析功能区和距离市中心远近、交通通达度之间的关系。

第二篇: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让教师在工作中更加顺利,这样也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一)

教材对应的课标要求:

1、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标准对其要求是说明,从程度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的一般要求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对水循环地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有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5、该标准虽然将视野扩大到水圈,但落脚点仍放在陆地上。因此,对于陆地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资源及其更新、水循环对气候、对生态、地貌的影响等,应用给予适当和关注。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将出现阶段性的高原期和飞速发展期,他们的认知能力的发展接近于成熟期,能运用抽象的适用形式、逻辑的推理方式思考解决问题,可进行独立探究活动和研究性学习。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上水圈水体的构成以及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水体

2、理解水循环的概念,认识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3、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分析地理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数据分析更能深刻理解水资源的有限性。

2、学生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

3、由黄河断流现象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分析黄河断流带来的危害、断流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中水循环的总要意义,进而由学生尝试提出解决黄河断流的方法和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关注我国大江大河利用现状,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增强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自然界水循环的学习,树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人类可利用水资源是有限

2、水循环的类型和主要环节

3、人类行为对水循环的影响

教学难点:

1、人类行为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二)

一、课标及其解读:

1、课标: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2、解读:研究城市地域结构可以帮助人们揭示城市发展布局规律。城市的地域结构一般包括城市的地域形态和城市的功能分区(土地利用)两个方面。

对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有同心圆地带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学说等。这些理论本身比较复杂,但本条标准只要求能用上述理论中反映出来的地理原理来理解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差异上。

二、学情分析:

1、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对城市提供的服务功能多少都有感性的认识;

2、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中城市的内容占了一定的比例,学生已经知道了多种各有特色的具体城市。

三、教材分析:

本课时属于湘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

1、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中心地理论);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本节课时第3课时,我把本节课的课题定为: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对比湘教版和人教版关于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湘教版: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的功能分区,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案例选取中心商务区,活动选取建成区和郊区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的三种理论和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一些原则,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一般规律。人教版: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形成中重点讲经济因素)。我选取人教版的3大功能区的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分析,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原来自己生活的城市里还蕴含着这样的地理思想,案例选取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好好了解一下西安市的城市空间结构。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2、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并能结合图表,分析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之所以确定上述教学目标,主要是因为课标要求的是用城市地域结构理论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差异,必须要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这样才能了解城市发展布局的特点。

重点:分析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确定依据:只有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才能比较功能区的差异,才能理解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难点:结合图表,分析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因为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较差,所以确定为难点。

五、教学方法:谈话法、举例法

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我主要采取谈话法、举例法。

1、谈话法。主要通过师生互动,联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启发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课题入手,从字面意思初步理解什么是空间?空间结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这些词对学生而言生僻、费解,解释清楚之后,便于学生学习下面的内容;在学习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形成时,以学生身边的例子为谈话平台;在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时,给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不急于给出结论,通过谈话互动,引导学生如何读图析图,给学生析图探究时间,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2、举例法。在学生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时,以西安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为例,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发现原来身边的生活里蕴藏着地理知识。

在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上,结合本节教学内容,制作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新新学案》,教材。

六、学法指导:读图析图法、合作探究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成效,使学生终生受益。

1、读图析图法。以图做媒介,指导学生用眼识图,用脑析图,开口说图;

2、合作探究法: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对所学问题进行探究、交流、总结,完成对问题的学习。本节课在学习方法的设计上为了调动学生的探究和积极性,分组,各组分别探究不同的问题,在教师引导下,交流、归纳、总结。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之前我们学习城市区位、中心地理论,知道了单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条件、区域的不同等级城市的分布规律。今天我们学习某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板书:第3课时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设问:

1、什么是空间?什么是结构?什么是城市的空间结构?

师解释:空间是指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结构是事物的内部构造。如大楼由钢筋、混凝土组成;城市空间结构指城市各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组成状态。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三)

1、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过渡:人类是在土地上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因此,土地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物质基础,城市内部因土地利用的方式不同,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等不同类型。

商业区的形成:商业活动要求接近消费者,只有便捷的交通才可能带来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商业活动大都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商业活动在某地发展起来后会带来众多的消费者,这,又会吸引饮食、交通、邮电、银行等其他的服务,这些方便的服务设施又会吸引更多的人和服务,这就是集聚效应。通过集聚效应,商业区逐渐形成。

商业区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设问:西安市的商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引出中心商务区: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发达。

住宅区的形成:住宅是一天中居民活动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大多数城市中,住宅区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有的城市,随着住宅区的分化还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此处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对比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工业区的形成:工业区是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形成的。这些工业专业化程度高,且有很强的协作性。由于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运输要求,故工业区要靠近交通便捷的地带来布置厂房、仓库等设施。

以上3个区是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城市地域结构。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有以下3种。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这3个模式的阅读属于扩展学生知识面的,故我让学生自己阅读即可。

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经济因素、经济收入、知名度、宗教种族、历史原因等,其中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

由于城市里各种功能的活动都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而城市土地的供应是有限的,因此地价决定了每种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而地价取决于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此处PPT出示经济因素对功能区的影响示意图。学生看《新新学案》大册子第25页。分析功能区和距离市中心远近、交通通达度之间的关系。

第三篇: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总结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由小到大):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总星系(最高级别)。(河外星系不包含太阳和地球)

2、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木星之间)、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

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质量很小的天体,呈云雾状外表。(哈雷彗星:周期76年)

3、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4、(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存在生命)。⑵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宇宙环境:①公转轨道固定,互不干扰,安全;②太阳光照条件相对稳定。

自身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中;②地球的体积与质量适中形成地球的大气层;③液态水

5、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6、、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 维持着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2)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的太阳辐射。

7、太阳活动的概念和分类:太阳大气层由外到里分为日冕、色球和光球。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活动周期约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

⑴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⑵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⑶影响地球的气候。⑷高纬地区产生极光。

9、地球自转: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2)周期:23时56分4秒(1恒星日,真正周期)。1太阳日为24小时,为一日的时间。(3)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表面的角速度处处相等,每小时15度;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10、北京时间=东8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

11、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

12、天文四季:夏季: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冬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

13、地球的圈层组成:外部圈层(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和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其中岩石圈上地幔的顶部和地壳组成

岩浆来源与软流层

26、季风:东亚季风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区(原因是东亚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差异十分显著)。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重要原因),东亚的冬季风吹西北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吹东南季风——高温多雨。

南亚季风的夏季风——西南季风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南亚的冬季吹东北季风——干季,夏季风吹西南季风——雨季,一般而言,冬季风是从高纬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寒冷(温暖)干燥的;而夏季风则是从海洋吹向陆地,性质是高温(温暖)湿润的。

27、气候: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形成炎热干燥的气候特征,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形成温和多雨的气候特征。

是从每年的六月。伏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的七、八月份因受副高影响而出现的干旱天气。

33、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人类影响的主要环节是地表径流。

34、水循环的意义: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对全球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产生了流水侵蚀作用,塑造了地表的形态;物质发生迁移。(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过程)

37、根据水温(洋流的热力性质)可以把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38、洋流的地理意义:

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增湿,寒流起到降温减湿(实例: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也是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秘鲁沿岸的荒漠带是受到秘鲁寒流的影响,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荒漠受到了西澳大利亚寒流的作用。)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四大渔场的形成: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暖流寒流交汇,秘鲁渔场成因秘鲁寒流为上升流

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了原污染海域的净化,但是扩大了污染范围。对海洋运输的影响——顺流快,逆流慢(如哥伦布航海)

39、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统一的整体。

(2)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相协调一致,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3)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整体性体现例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因和影响:因为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以及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得黄土高原一方面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一方面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导致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引起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洪灾严重)以及三角洲不断向海中前进。

40、自然带分布的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第四篇:高一地理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

课前准备

查找信息:利用网络、报刊书籍查找或者向亲戚朋友了解两三种不同类型的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带来怎样的污染?其中应包括轻重工业、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情

诊断

思考:象农业生产一样,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先请你结合生活体验归纳有利影响。

学生思考回答。

工业生产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切身感受,培养感受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

学习目标

展示

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①朗读学习目标;

②迅速说出关键词

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第二部分:新授内容设计xx

探究活动1:读课本“世界主要工业区与环境污染分布图”,了解环境污染区与主要工业区之间的关系,并完成分析:xx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了解环境污染区与主要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世界主要工业区与环境污染分布图”。

②根据学案要求,查找信息,分析思考,填写答案(见下面)

③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读图,注意不同图例所表达的工业污染类型。

②学生读图分析,作出回答。

掌握阅图分析的方法。

了解环境污染区与主要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世界主要工业区与环境污染分布图”。

②根据学案要求,查找信息,分析思考,填写答案(见下面)

③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读图,注意不同图例所表达的工业污染类型。

②学生读图分析,作出回答。

掌握阅图分析的方法。

环境污染的分布规律与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规律具有xx性。因为人类对xxx、xxx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严重的xxxxxx,并直接破坏xxxxxx。

资源库[内容解析]教材重点突出了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图中几个世界工业密集地区,环境污染程度大、种类多,表达了

环境污染的分布规律与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规律具有明确的相关性。可见,人类对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生态环境。

探究活动2:过度开采自然资源产生的问题: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过度开采自然资源产生的问题

①提出思考问题:以大量开采煤炭资源和过度开采地下水为例,列举资源过度利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②启发学生拓宽思路,尽可能全面地回答问题。

③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④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

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填写比较表(表中的具体内容预先留空)。

④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认识对自然资源(可再生、不可再生)的不合理利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启发,掌握发散思维能力并培养协作能力。

表1

工业活动

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大量开采煤炭

①破坏地表,如露天开矿会引发滑坡、崩塌等,井下采煤会形成地下采空区,导致土地塌陷;

②大量的煤矸石占用土地;

③矿山排水造成水土污染;

④粉煤灰造成大气污染。

过度开采地下水

①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②地面下沉,建筑物塌陷;

③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下水质恶化。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超量排放废弃物产生的环境问题

①投影图1。

②要求学生观察思考:图中表达了与工业污染有关的那两个方面的问题?以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为主的工厂分别是什么?哪些工厂具有两种主要污染类型?什么是最小风频、上风地带、下风地带?

③阅读课本,归纳高新技术产业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包括哪些方面?

④组织评议活动,让不同观点者发表看法,教师进行评价。

①阅读投影图,思考问题,可以与旁边的同学小声讨论。

②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③板图演示最小风频、上风地带、下风地带。

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工业企业所产生的主要污染类型,了解防治办法,学会从环境因素出发进行工业区位选择。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2

一、教材

湘教版

二、章节

第三章 第四节

三、学时

2个学时

四、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和分布;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2.难点

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六、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文字、图片、动画等材料。

2.案例分析法。通过文字和图片材料,让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

七、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河浦1994年道路图片

【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况】

1.概念

指利用各种交通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

2.作用

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3.方式:管道、水路、航空、公路、铁路

4.发展趋势(特点):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

5.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思考:假设你要到外地旅行,需要选择一种交通运输方式,你会考虑哪些问题?

如何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航空——贵重急需数量不大;公路——易死亡、变质、短途;铁路——易死亡、变质、长途;大宗笨重远程——水运;管道——液体、气体、粉末状固态。

【交通运输与聚落】

北方:多呈团块状,形状比较规则;地形平坦开阔,道路呈棋盘式。

南方:沿河道、铁路、公路呈带状分布;河网密度较大;铁路、公路的兴建使聚落多沿铁路线和公路线发展。

【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思考:为何古代著名城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中下游?

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便于农耕,且交通便利,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展的理想环境。

1.河流(水运)和城市区位

沿河设城的类型: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交汇处;河口;过河点。

2.铁路交通和城市区位

铁路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的崛起和繁荣。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思考:1.山区和平原的交通线路布局有什么不同?(提示:形状、密度等)

山区的交通线路受地形限制,多沿河谷和山间谷地布局,线路较弯曲。平原地区地形开阔平坦,道路不受限制,非常平直。

2.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的分布有何差异?试分析其原因 (提示:商业网点分布密度、人口、交通)

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

山区商业网点多沿河流分布,因为河谷地带是山区交通相对便利、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但由于山区人口稀少、交通闭塞,所以商业网点密度较小。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商品流通便捷。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平原:交通发达,商业网点沿交通干线分布,密度大;

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路线稀少,商业网点密度小。

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交通最优: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

市场最优: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练习】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3

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2讲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课前准备】

位于美国西海岸的硅谷是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中国北京的中关村是是全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之一,阅读课本第68页的知识窗,分析归纳这类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发展特点。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情诊断

在城市功能区中,工业区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形成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工业地域与城市工业区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前两问,再结合对教材的预习和思考,尝试回答第三问。

在工业区位因素的基础上认识工业企业得以存在的条件,进一步考虑一个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展示

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①朗读学习目标;

②迅速说出关键词

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第二部分:新授内容设计

探究活动1:理解工业联系与工业集聚的内涵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理解工业联系与工业集聚的内涵

①指导阅读课本3-2-4、3-2-5图及文字材料。

②展示导学问题:三者的内涵分别是什么?有什么区别?工业联系为什么会促成工业集聚?工业集聚有什么优势?理清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者之间的关系。填写图1、图2中的相应内容。

③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④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及时填写图1、图2.

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

④2-3个小组分别投影已经完成的导学案,并让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理解生产联系、空间联系和信息联系各自的含义和相互之间的区别。认识工业集聚的优势。认识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者之间的关系。

①指导阅读课本3-2-4、3-2-5图及文字材料。

②展示导学问题:三者的内涵分别是什么?有什么区别?工业联系为什么会促成工业集聚?工业集聚有什么优势?理清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者之间的关系。填写图1、图2中的相应内容。

③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④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及时填写图1、图2.

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

④2-3个小组分别投影已经完成的导学案,并让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理解生产联系、空间联系和信息联系各自的含义和相互之间的区别。认识工业集聚的优势。认识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者之间的关系。

(1)在下面的纲要图上填入合适的内容:

(3)工业地域的规模逐渐扩大,则有可能形成工业城市,如我国的石油城________;钢铁城_________等。

[内容解析]工业联系分三种,其中生产联系是工厂之间存在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如钢铁厂和机械制造厂之间、汽车零部件厂和整车厂之间;空间联系又叫基础设施的联系,即不同工厂是为了利用某工业区提供的道路、水电供应、通信、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彼此间不一定存在生产联系;信息联系是为了信息交流的方便而彼此接近。由于各工厂之间存在工业联系,导致工厂在一定地域发生集聚,工业集聚带来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能力、获得集聚效益的优势。工业集聚又最终促进了工业地域的形成,有的甚至形成专业化的工业城市。从工业联系到工业地域的出现,其间存在着前因后果的关系,在学习时要注意其中的联系。工业集聚有许多明显优势,正是这些优势的存在,才使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可能。集聚又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传统工业的集聚,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利用基础设施,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另一种是新兴工业集聚,其往往是为了控制某一类或几类产品的国际市场,这些区域具有发达的专业化分工,有良好的产业文化,有利于技术的快速创新。

探究活动2:工业过分集中,就会出现许多问题,所以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工业分散的现象。读课本知识窗“日本工业地域的变化”,想一想日本工业地域分布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工业地域分散的原因和条件

①阅读课本知识窗“日本工业地域的变化”,想一想日本工业地域分布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工业得以分散分布条件是什么?

②指导学生阅读“福特汽车生产网络图”思考下面的问题,思考工业分散的另一种原因是什么?

②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

③小组代表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发言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认识工业集聚的负面影响,以及由此出现的工业分散现象。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分为二地评价问题以及为问题寻找对策的理念。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4

一.教材

湘教版

二.章节

第一章 第一节

三.学时

1个学时

四.课程标准解读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本课标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学生需先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上主要的人口增长模式;之后,学生需将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了解不同增长模式的特点;最后学生需学会运用资料判断不同地区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及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的分布。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及其分布;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2.难点

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

六.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文字、图片、动画等材料。

2.案例分析法。通过文字和图片材料,让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

七.教学过程

【引入】“世界70亿人口日”

20xx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70亿。10月31日,丹妮卡·卡马乔在媒体聚光灯的环绕下,于31日零点前2分钟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一家医院降生。她将成为全球范围内几名被宣布成为象征性的世界第70亿人口的婴儿之一。

【人口增长】

1.人口增长历程

2、衡量人口增长速度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地区一年内的自然增长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阅读教材P3,思考为什么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

①工业化程度较高,劳动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并接受系统的教育和技术培训,参加劳动的人口年龄较大,劳动力培训费用比较高,对家庭造成的经济压力较大,导致出生率降低;

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程度高,对子女的依赖程度低,人们逐渐消除了“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

③妇女的受教育水平高,易于接受少生、优生和优育的新观念。相反,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3.影响人口增长因素

①生物学规律

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如: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社会保障等。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为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① 高—高—低”模式

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

讨论分析:

发展中国家出生率较高、人口增长快, 这种状况对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有何主要影响? 应采取何种对策?

影响: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费也会随之快速增长,极易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破坏资源、环境污染、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 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措施:大力实行计划生育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讨论分析:

发达国家为“三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缓慢;这种状况对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有何主要影响? 应采取何种对策?

影响: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低、人口增长慢

⑴劳动力紧缺:

①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影响经济的发展;②兵源不足,国家安全得不到保障

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低

⑵老龄化现象严重:

①增加社会保障和青壮年人的生活负担;②老年人生活孤单, 也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措施:鼓励生育、吸纳移民

2、我国的人口增长和人口政策

①我国正由高-低-高向低-低-低的现代模式转化。

②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练习】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人口增长的特点。

2.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人口分布的特点。

3.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4.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归纳人口增长的特点。

2.归纳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3.在地图上指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

归纳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境法、问题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

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1:(播放交通拥挤录像)人们把地球亲切地称为“地球村”,而把自己称为“地球村的村民”。在20世纪下半叶地球村的居民急剧增长,以致于录像中喊出了“别挤了”。人口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我们的人口现状如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导入2: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如地形、气候等。那么,地球上最活跃的最重要的成员是谁呢?(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对,这个成员确实就是我们人类自己。从本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探讨这方面的基本知识,看看我们人类自己在地理环境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讲授新课(活动探究,归纳提升)

活动探究,小组合作。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6

学习目标

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该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1.通过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初步建立地球自转的空间概念,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和周期)。

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3.通过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初步建立地球公转的空间概念,认识地球公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和地轴倾斜方向)。

4.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高低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5.在实验演示、观察思考、总结归纳等探究过程中,逐步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难点】

1.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高低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景法、实验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

情景感受法、实验体会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7

一、学习目标

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该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1.通过对天气和气候的感受对比,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通过收看媒体天气预报,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养成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提升环保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并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1.认识卫星云图,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理解天气与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3.理解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质量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百度资料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2.学法

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阅读思考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8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本课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一的最后一节内容,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关于必修一“地域分异规律”的内容标准: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其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从本条“标准”来看,首先应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其次,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无论在自然地理过程上,还是在自然地理特征上,都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地域)差异。而空间差异有不同的尺度,正像教材中讲的那样,海陆差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陆地上的自然带是相对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还有更小尺度的区域差异的。区域差异是有规律可循的。教材从自然带的分布现象入手,分几个方面重点讲述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拔影响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统一是相对的,而差异是绝对的。建立这个概念是极为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科学地分析地理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兴趣,但是要探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就要与之前所学的世界气候的分布联系起来,气候的分布是地理学习中的难点,有些学生可能没有掌握,有的学生则早已遗忘。其次高一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还较为欠缺,因此对于一个事物中影响要素有哪些,主导因素又是什么,难以把握。另外,在教学设计时,重点考虑了身边的案例,使学生能亲身体会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展示不同地区自然景观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的观察陆地自然环境的差异性,通过自然带模型图的展示,让学生直观的总结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同时设计相关的探究活动,培养高一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设计思想

“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地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规律,本节内容要讲清楚的两个核心概念是“差异的空间尺度”和“差异的变化规律”。教材内容也围绕这两个概念展开。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首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旅游出发,让学生明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则是绝对的。为了让学生明确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在不同空间尺度的不同,在教学中展示温度带的分布和海陆分布图,让学生对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有所感知,进而明确本节内容主要研究相对较小尺度的陆地上的地域分异。通过研究自然带的形成分布,通过直观的展示图片,分析不同的景观特征,总结区域差异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条件,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启迪学生去思考问题,从而有所得。总之,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建立对地域差异的感知,并通过景观图片和有目的的启发式提问、探究式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地域分异的规律及成因,达到提升学生读图能力,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目标。

四、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能够举例说明地域存在差异现象。

2、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能够分析其主导因素。

3、逐步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过程和方法:

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总结。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逐渐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9

设计思路

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丰沛,在当地生长的冷季型草坪不仅需水量大,而且四季常绿。可是,如果违背植被地带性规律,将这种草坪引进到我国西北半干旱地区,则需要人工浇灌维持生长。这样,不仅容易加剧当地的用水危机,而且还会增加市政管理费用。因此,这是一件既不科学也不合理的事情。本章设计这样一个研究主题,目的是让学生用本章讲到的不同地区环境的差异比较、环境中某一要素的改变对其他要素的影响等知识,来分析和评价实际问题。

广场草坪在欧洲有着非常好的生态作用,但到了我国的西北地区就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者,这是一个因地制宜的问题,因此这个研究活动,在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基本地理观念方面有突出的作用。

教学建议

1.建议城市的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去认识草坪在市民生活中的作用。在一个充斥车钢筋混泥土的.城市中,几片绿色无疑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在黄沙漫天的日子里,几片绿色带来了希望。资料1中介绍的欧洲更是如此,阴雨过后的艳阳下,草坪是最为舒适的地方,它适合于各个年龄段的居民。

2.资料2从用水、资金、污染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冷季型草坪给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带来的影响。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这部分资料进行归纳总结。

3.为什么在欧洲有着良好生态和环境效益的冷季型草坪,到了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却出现了这么多问题呢?建议教师引导学生从分析欧洲西部和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入手来探讨这些问题,比如降水的季节分配、气温的季节变化和生物种群的适应性等。

4.对于西北地区的城市绿化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因地制宜的地理观念去分析。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确定不同的绿化方案。适宜种草发展草坪,适宜种树就多种树,适宜种本地品种就不要再引进。

相关资料

1.天涯何必尽“洋草”

从近年大量出现的事实证明,大面积引植外来草种不但不能改善生态环境,反而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本地的草种天生具有适应这里气候和土质的条件,它们的根长得又粗又长。雨季时雨水可以顺着草根的缝隙渗到较深的土层中储存起来,涵养了地下的水源;天旱时长长的草根又能从土层较深处吸到水,照样欣欣向荣。它们自生自长,基本上不需要人来护理。而引进的洋草却不行,它们的根又短又细。在原产地生存没有任何问题,但移栽到我们这里就水土不服了:发病率很高,达到30%至60%,不得不经常喷施农药,势必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根子细,在沙质土上站不稳,栽种时必须把土筛细,根子短不钻土吸不到土层较深处的水,就得靠人工大量浇水来养护,耗费了大量宝贵的水资源,对一些缺水的城市更是得不偿失。更严重的是细土层上浇了水,晒干后就会在草皮下形成板结层,致使雨水下渗受阻,白白地从地面流走,久而久之将造成城市地下水位的下降,导致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这样的教训曾在一些国家出现过,如今他们正在积极地设法扭转。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一些城市已经开始组织拔掉过去人工栽种的外来草种,恢复本地野草。而我们国家到现在洋草坪风仍方兴未艾,从东北到海南,许多城市都是把大面积栽植洋草的来当作“绿化”指标提高,甚至一些古典园林里也砍了旧植被,种上了洋草坪。

从生态学的角度上讲,引进外来物种是有危险的,有的是不容易成活,而另一些则会因无法控制而造成生态危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就从国外引进过“水葫芦”和“大米草”结果四处泛滥,大面积地侵占水体和良田,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直到现在仍没有找到控制的办法。可是近日又听说一些地方为了让人能到草坪上去活动,正从国外引进一些比原来的草种再生能力大大加强的品种。又是引进,有这个必要吗?本地土生土长的草种既经济、生命力又顽强,怎么就这么不招人待见?据一位曾到美国考察的中国学者说,华盛顿白宫前的南草坪可谓世界知名,但整个华盛顿仅此一处,其他地方都是天然生长的极普通的野草。“洋人”都舍不得大量栽种那些既昂贵又难伺候的“洋草”,而我们却还在大量引进,何必呢!

2.草坪的作用

草坪能给人以清新、凉爽和愉悦的感受,为人们提供一个愉快、干净、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绿茵芳草能像吸尘器一样净化空气、过滤灰尘,减少了尘埃也就减少了空气中的细菌含量。据测定,南京火车站灰尘数量大,每立方米空气中含细菌达49100个,而南京中山植物园大草坪上空仅为688个。

草坪还是二氧化碳的最好消耗者。生长良好的草坪,每平方米1小时可吸收二氧化碳1.5克,每人每小时呼出的二氧化碳约为38克,所以如有25平方米的草坪,就可以把一个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由此可见,城市中的草坪对净化空气有何等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人们站立于大草坪上感到空气特别新鲜的原因。

草坪还能减弱噪声,一块20米宽的草坪,能减弱噪声2分贝左右。杭州植物园中一块面积为250平方米的草坪,经测定,与同面积的石板路面相比较,其音量降低了10分贝。草坪又能调节温度和湿度。在南京市的夏天,有时没有长草的土壤表面温度为40℃,沥青路面温度为55℃,而草坪地表温度仅为32℃。多铺设草坪可减少地表放热,降低城市气温。据测定,夏季的草坪能降低气温3~3.5℃,冬季的草坪却能增高气温6~6.5℃。同时,草坪还能增加空气湿度,它能把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变为水蒸气蒸发到大气中。

3.城市绿化:以树为主 还是以草为主

据有关资料,每平方米草坪“喝”一次水需要1.2吨。武汉市仅一个洪山广场日耗水70吨。现在有些城市不得不用污水浇灌草坪了。这带来一系列问题:许多城市污水处理没过关,“原汁原味”浇灌草坪造成污染扩散。对南方城市来说,市民意见最大的是夏天烈日炎炎,栽树能遮荫,而草坪对遮挡阳光不起任何作用。还有一个问题,城市土地寸土寸金,人群活动空间本来就狭窄,而草坪成了“禁地”,挤占了城里人的活动空间。城市绿化的作用除美观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改善生态环境。专家研究表明,在调节城市湿度温度、制造氧气、消音隔尘等方面,草坪远不如树木。同等面积的乔木与草坪的生态值相比,吸收二氧化碳量、释放氧气量、蒸腾水汽量、蒸腾吸热量等,分别是草坪的27.2倍、25.5倍、23.3倍、32.2倍。还有一个不能不算的账:每平方米草坪的造价一般5-10元,有的高于此数几倍;修剪、除草、浇灌、病虫害防治等,每年每平方米要5元左右,而以树木为主的绿地管理,每平方米每年只要1-2元。于是一些专家呼吁城市绿化栽花种草不如植树。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1、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

2、通过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

3、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教学重点: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名称及分布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思路及策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图片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同学们回顾一下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分为几级阶梯?我国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

2、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同学们回想一下,地形包括哪五种类型?

3、引导学生读图2.4(《我国地形图》),找一找这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是否都有?(我国五种地形都具有)

4、引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课题。

(板书)地形复杂多样

(二)新课,合作探究:

1、从图2.4上可以看到,我国不仅有纵横交错的山脉、雄伟广袤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以及起伏和缓的丘陵。请同学们判断以下画片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地形。

2、提到地形:(读图)我国有哪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呢?同学们在《我国地形图》上分别找出来,并注意它们的方位、名称及其写法。

活动:首先教师把中国轮廓图画在黑板上,然后根据学生读图《我国地形图》,分别请三个学生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都板书在黑板上。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知识和能力]

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3.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

4.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

5.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6.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7.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8.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2.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

4.等高线稠稀与坡度徒缓。

5.分层设色地形图。

教学难点

1.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以及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和方向,但是,要和地图“对话”,获取我们所需的信息,这是不够的,还必须认识和熟悉地图的“语言”——图例。

板书

地图的基本因素——图例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

什么是图例?

指导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图1.22中有关图例的文字说明,以及课本P14第3自然段,使学生知道图例是指: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数字,又称注记。

组织活动

1.让学生看课本P14图1.24“一些常用图例”,自己想办法尽快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2.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记忆的好方法。教师给予指导启发,如点状的符号有哪些?分别表示什么地理事物?线状的呢?面状的呢?等等。

3.教师可用电脑逐个展示各种图例,让学生辨认,也可用课前准备的“图例卡片”,进行“找朋友”或“对号入座”等游戏。

4.组织学生进行绘制自己居住房间平面图的比赛,看谁画的又符合实际又美观,图上要有比例尺、方向以及自己设计的图例等要素。

评价点拨

展示若干学生绘制的平面图,点拨评价后说明记住图例固然很好,但地图一般都附有图例,所以也不需去死记硬背,关键是要掌握识图的方法和步骤。结合绘图中的问题,强调在绘图和填图时,图例要规范准确,特别是注记,应该字体清晰匀正,大小合适,排列应“横写自左向右,竖写自上而下”,点状事物不离点,线状事物也是线,面状事物不出面。

小结过渡

同学们,比例尺、方向、图例是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阅读地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很好地与地图“对话”,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板书

二、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提出问题

1.当前人们的哪些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各需要什么样的地图?

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你是否知道人们除了

利用地图之外,还有哪些方法、手段,能够更加快速和准确地获得有关地表环境状况的信息?

讨论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9第1和第3自然段以及阅读材料“地图家族一览”,以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列举说明。

评价点拨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评价后小结点拨。

①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地图,如气候分布图、农作物分布图、工业区或工业城市分布图、铁路、公路分布图、旅游景点分布图、商业中心分布图、政区图、军事地图等。

②根据地图的内容,通常可以划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类。普通地图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概括程度高,多为小比例尺地图。专题地图则是根据专门用途着重反映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地图。

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在地图绘制中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地图,地图家族中新贵族不断涌现,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使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成了现实,人们能够更快、更准确地传输和获取地理信息,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大的方便。

④根据目的和需要,选择和使用地图,查找和获得所需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好习惯。特别是地理课的学习过程中更是离不开地图,正如人们说的那样:“地图是地理的眼睛”,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地图学好地理呢?

讨论引导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地图在自己学习地理过程中的体会后进一步引导:

1.运用地图的方法——上课时要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养成读图、用图的好习惯。

2.运用地图的步骤:

①看和指——在图上找到所学地名,指出它的位置。

②读和写——生疏地名反复读,同音、近形、近义的地名要多写。

③想和说——看到的事物要多动脑想,想好以后要表达出来,能够“看图说话”,把“哑图”变为“活图”。

④变和画——变是指在地图上获取的信息,要善于迁移应用(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画是指要多动手进行画图练习。如照着画、默着画、反着画(如图上画的是南半球某种现象,你就画北半球相反的某种现象)、繁化简、图配文、创新画等。

总之,学地理,在脑海里时时、事事都要装有一幅活地图,逐步建立空间概念。

反馈练习

1.电脑展示下面三件事,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件事,让各小组去组织分配的活动,看看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地图,为什么?

2.各小组再去韩国汉城乘坐地铁,让学生完成课本P21活动2。

[课堂小结]

根据以下电脑展示,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地图基本要素的内容,强调养成运用地图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每个学习小组,用16开纸把学校的平面图设计出来,以“我为学校提建议”为形式设计未来的学校建设方案;或以“我浪费时间了吗”为主题,结合现有城市地图分析本组同学上学的路线是否最为简捷。地图上要有自己设计的图例及其他要素,以及绘图小组同学的姓名,一周后,大家评比,看哪个组绘的最准确、最美观。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2

学习目标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该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1.阅读图文资料,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会在地形图上判断某一点的海拔,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2.对照山地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3.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坡度陡缓和等高线疏密的关系,学会判断坡度的陡缓。

4.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和山顶的特点,并准确地识别。

5.在地形图上识别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并读出某点的海拔,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2.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辨别坡度的陡缓。

【教学难点】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别坡度的陡缓。

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地形剖面图。

4.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呈现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

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实践感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1:设疑激趣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土地上,珍藏着无数美丽而神奇的天然艺术作品。有广阔无垠的平原,有俊秀挺拔的高山,有高低起伏的丘陵,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高原和物产丰富的盆地。但是能够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的地图却是平面的。那么,如何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转化到平面图上,地形图又是怎样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的呢?这一节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地形图的判读”。

导入2:故事导入

电影《红河谷》里的片断:红河谷里的藏族人抓到了两个前来勘探地形的英国人,从他们身上搜出来一幅图,两个英国人撒谎说他们是捉蝴蝶的,藏族人真的相信他们画的是一只只的蝴蝶。后来就是这几张蝴蝶图带来了英国的军队。这幅图到底是什么呢?(等高线地形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地形图判读的相关知识。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热带气候类型与分布地区。

2掌握热带气候类型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这些资料对一个地区的气候进行简洁的描述。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表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用世界气候分布图指出热带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

2.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出气候类型的特点。

难点

如何让学生掌握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类型的特点。

三、教学用具

地图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数理比较、讨论归纳等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一段景观录像,包括热带雨林、热带沙漠、温带海洋、苔原带等景观。学生观察讨论景观差别,教师总结:世界各地气候千差万别,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

1、出示热带的四种气候对应景观图

设问:

①这些图分别代表什么景观?景观有什么差异?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热带雨林景观:树木高大茂密,树林阴暗潮湿,叶尖经常滴雨,所以叫做”雨林”。其实这里也有善于攀援的猩猩、猿猴。在河湖附近还有河马、大象。

热带草原景观:树木高大稀疏,地面有高草,动物有斑马、长颈鹿、狮子等肉食动物。

热带荒漠景观:地面以沙漠为主,动物。植被都很稀少。

②为什么热带各地的景观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这种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各地的降水不同造成的,降水量多的地方植被就茂盛,叶子大,而降水量少的地方植被少,叶子就少,植被就稀少.

教师活动:我们刚才考虑的都是这些气候类型的不同点,那么它们还有那些相同的地方?比如从气温角度来分析。

总结:这四种热带的气候的共同特点为:终年高温。

不同点为:降水量不同,最多的热带雨林气候,最少的为热带沙漠气候。而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都是一年分为旱雨两季,而季风气候是旱雨两季明显,降水总量大;草原气候也有旱雨

2、出示新加坡等四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图完成下表

景观名称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季雨林热带荒漠

对应地名

全年降雨量

气候特征

3、教师活动:

那么这些气候类型各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方?那个地方气候类型分布最广

学生读图回答: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最广的是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雨林两侧,最广的是非洲。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最广的是亚洲。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的内陆及大陆两岸地区,最广的是非洲的北部。

4、小结

现在,请大家把书合上,我们来回忆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5、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热带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2.热带季风气候:

3.热带草原气候:4.热带沙漠气候: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4

设计理念: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转变角色,要变教师为教练,变讲师为导师。关注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培养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力争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益于终身发展的能力。

近年来,笔者在地理教学中特别关注这一问题,处处留意少讲精讲,时时注意留机会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本文就是笔者“转变角色,关注学生知识生成过程”观念实践的一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②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③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阅读“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一组图文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信息,丰富对宇宙环境的认识。②通过阅读“天体系统”图,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③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归纳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点,从而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④互动探究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⑤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条件、大气成分和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并以此推论火星等其他大行星,以及太阳系范围之外的天体是否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确定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方向的见星人的方向的见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②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③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通过运用资料探讨地理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标分解:

课标: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运用

资料

说明

说出

分析

普通和特殊的原因

迁移应用找寻其他星体上的生命物质条件分析

知道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用资料说明上,要求学生先熟练掌握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然后迁移应用到在其他星体上寻找生命物质。

重 难 点:

重点:地球上为什么有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的环境。

难点:认识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教学方式:

(1)应用“互动探究—问题引领”的探究性学习课型。

(2)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探究、归纳。

(3)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学会应用资料、分析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学法指导:

通过合作和交流,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力求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具体如下:

(1)本讲内容比较抽象,空间范围大,需要充分发挥想像力。宇宙中天体及天体系统主要说明宇宙的物质性和运动性,这需要建立空间概念,培养和发挥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2)本讲基础性知识多,要善于运用图表、数据分析地理问题。复习时要充分运用太阳模式图,认识太阳系中的主要成员,通过八大行星的数据比较分析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进而综合分析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3)利用比较法理解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太阳辐射是正常的长时期的太阳状况,而太阳活动是短时间的激烈显示。两者的相同之处都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能量,不同之处是强弱的差异。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1)设计、制作教师上课使用的多媒体课件。

(2)编写好提供给学生的学案资料。

(3)由学生自由组合,确定课堂讨论的学生分组。

教学流程:

环节一:自学质疑

本环节要求学生先对教材内容进行细致的阅读和分析,并在小组讨论和完成学案的基础上,找出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具体环节分为五个步骤(见学案的自主探究一至自主探究五)。具体教学中教师可提出下列问题,供学生讨论、反思:

◆自主探究一:你知道天体、天体系统的含义吗?飞行的民航飞机是天体吗?为什么?地球和火星可以构成天体系统吗?为什么?

阅读教材P2-4,说出天体含义及其类型,天体系统含义及其级别。

(1)天体类型:①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人造天体有: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③ 和④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2)填写下表,完成对天体系统级别的判断:

总星系(宇宙)

(3)如何确定某一物体是否是天体?如何辨析两颗星体能否构成天体系统?

◆自主探究二:你知道太阳系的家族成员有哪些吗?

阅读P6图1-1-11“太阳系模式图”。说出太阳系的组成成员主要有哪几类?

、、、等。太阳是 的中心天体,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 %。

◆自主探究三:如何理解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读P6图1-1-11“太阳系模式图”完成:

(1)八大行星的运动方向有何共同特征? 。

(2)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有何共同特征? 。

◆自主探究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对地球的影响。

(1)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学生分析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特征。

点拨:影响地面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气候、地形等。一般地说,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天气晴好,云量少,太阳辐射强;地势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汽、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主要类型

名称

概念

特点

周期与影响

◆自主探究五:地球为什么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1)外部条件:

①地球在与其它行星绕日公转时,轨道近似 ,轨道面几乎在同一 上,绕日公转方向都是 ,使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处于一种比较 的宇宙环境中。

②讨论:如果太阳光照时强时弱,变化明显,对地球上生命有何影响?

小结:自生命诞生以来,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相对 ,使地球上的生物 。

(2)自身条件:

讨论: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有那些?这些条件分别是什么因素形成的?

、、等。

环节二:交流展示

1.天体的辨析方法

2.天体系统的辨析方法

3.区别“太阳辐射的影响和太阳活动的影响”的方法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的差异性

5.探究后,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哪些疑惑的地方?

环节三:互动探究

1.恒星有20xx多亿颗,为什么课文介绍太阳,而不是牛郎星、织女星、比邻星等?

2.20xx年 11月13日,美国天文学家发表了一组太阳系外四颗新发现行星的照片,这是人类首次直接拍摄到太阳系外行星图片。它们被称为HR8799星系和北落师门星b。研究人员至今已发现300多颗可能存在于太阳系外的行星,但都是通过测量它们的重力、速度和亮度变化等方式发现的。这次,人类首次直接捕捉到了行星的“真迹”。据此判断科学家要了解所发现的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现象,应该注意观测该行星的哪些特征?

◆教师说明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探究思维过程:

(1)假设——选择分析问题的角度

(2)证据——读图或资料寻找相关的信息

(3)论证——应用信息解决相应问题

(4)观点——形成相关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探究的一般方法,同时提供了探究工具,指引了探究的方向,帮助学生或自主或合作探究以便得出结论,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然后引导学生读图和提供的各种资料(包括教材、案例呈现、课件呈现等),运用探究思维过程,进行探究分析。

自己设想:

同伴交流:

推出结论:

学生自主探究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

环节四:精讲点拨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反映了天体系统由低到高的级别顺序

B.“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运行,和月球之间也能形成天体系统

C.任何天体间都可以形成天体系统

D.天体是宇宙中各种形态的物质的统称,因此民航飞机在飞行中也属于天体

【例2】20xx年4月15日,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 )

A.爆发后两三天内,短波通讯受到强烈干扰

B.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

C.爆发几分钟后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

D.对人造卫星的运行没有影响

【例3】地球为什么会成为生命的摇篮?试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并用直线相连。

地球磁场① A.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

地球的质量与体积② B.水经常能处于液体状态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③ C.具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太阳光照条件稳定④ D.削弱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

大小行星的运行特征⑤ E.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

环节五:矫正反馈

【问题反馈】

1.对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不清晰,出现答题失误。比如对是否是天体,是否是天体系统的判断出现错误的频率很高。

2.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分不清。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四大影响途径不清晰。

4.地球的特殊性内外因分辨不清。

【矫正练习】

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天体中,最基本的是恒星与星云,但夜空中用肉眼观察到的主要是恒星。

B.任何两个位置上相近的天体都可构成一级天体系统

C.任何一个天体处在地球这个位置,都会有生命的生存和发展。

D.任何一个天气系统,其内部的各天体都存在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的关系。

2.下列现象主要是由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产生的有( )

A.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B.航海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

C.地球上气候的变化 D.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

3.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会引起地球电离层的扰动,使无线电长波通讯受到影响

B.使地球电离层突然出现“磁暴”现象

C.太阳活动会对两极地球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影响,还会出现极光

D.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没有任何关系

◆矫正反馈的设计,意在帮助学生重新回顾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融会贯通的运用本节所有重点知识去解决问题,以实现温故知新的教学目的。然后在加上巩固案的设计,教师能够更为全面的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利于从知识和能力两个维度上来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为高效教学提供了实践反思的宝贵经验。

环节六:迁移应用

(见学案和巩固案)

思维拓展

第一步,课堂上围绕课本提供的思考线索讨论;再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和理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和见解。

第二步,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查阅杂志、资料。根据条件许可,参加校天文馆的相关活动或利用相关网站了解更多的信息,采用网上讨论、撰写小论文等形式深入探究。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宇宙

1.什么是宇宙

2.宇宙的特征:

物质性(天体)

运动性(天体系统)

二、太阳:

1.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三、地球:

1.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从运动特征看

从结构特征看

2.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存在生命物质

教学反思

本节课程是新课标教材模块Ⅰ(必修)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即高中地理的开篇章节。教学中,需要教师运用图表信息,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探讨、认识宇宙中的地球。本节教学设计,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能力。老师的引导启发,有助于学生全面、正确认识地球;老师的鼓励帮助,使学生从多角度展示自己的见解。以小组活动形式提出并寻找外星人的方向,更使学生“异想天开”,勤于思考、富有创意。

但在教学中仍然发现下列几个问题亟待解决:①小组内活跃分子偏少,沉默分子偏多,如何引导这些沉默学生积极参与到自主探究活动来,值得思考;②提供的资料较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尚显不足,急需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锻炼;③对于地球的宇宙环境,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课外知识偏少,较少需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5

【设计思路】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这部分知识涉及到各种概念名词,如:“区位”、“区位因素”、“区位条件”等。学生对此较为陌生,而教材介绍得又很简略,因此在教学中投影大量的图表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运用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城市区位”的知识。从教学方法看,本课可以灵活运用问题导学法、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充满生机的探究性活动中掌握学习目标。

【知识构建】

城市的区位选择不是本节课课标的要求,学生在学习城市区位之前,还未学习高中地理人文部分的工业、农业等内容,对人文地理的区位因素还很陌生,因此,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会相对较难一些。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能够了解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识记一些特殊区位的城市,熟悉世界政区、气候、中国地形、中国城市分布、中国和世界矿产资源分布等地图,为学生进行其它相关方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中做重点分析,并注意比较区位因素和区位条件的区别。本节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

【教学目标】

1.知道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2.举例说明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交通、经济基础、政治、文化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3.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己熟悉的某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4.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影响区位发展变化。

2.教学难点

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影响区位发展变化。

【课前准备】

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做一次商业网点服务范围的调查:1、调查家里人或周围邻居在购买下列物品时一般去城市的哪个商业中心或商业小区?食用盐、牙膏、香皂、衣服、高档化妆品、电视机、冰箱、计算机、钢琴等。将上面调查得到的情况进行分类统计,找出规律性。2、调查住所附近的商店类型和数目以及周围比较大的商业点的类型、数目和离家的距离,调查大商业点的销售商品类型;将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

教师搜集“中国地形与特大城市分布”等地理分布图,设计“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等比较表。

课前做好学习小组的组建与分工工作。建议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每个小组成员在教室中的座位邻近,可以随时集中起来围坐在一起。每个小组确定1名小组长,1名记录员,1名发言人,1名纪检员。提前为每个小组打印好“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1所示),以便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记录学习情况。$来&源:

表1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

姓名

在小组中的职责

发言次数

个人观点

第一课时:城市区位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情

诊断

提问:运用历史知识讨论扬州城市的兴衰历史及其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

了解学生对城市区位因素的认识;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与学习需求;合理调整教学计划。

学习

目标

展示

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①朗读学习目标;

②迅速说出关键词

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第二部分:新授内容设计

探究活动1:开展小组合作,研讨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

①展示地图:课本图2-2-1“巴黎市区的变化”课本图2-1-5“世界六大城市带的分布”和图2-2-2“中国地形与特大城市分布”。

②提出导学问题:为什么世界古文明发祥地都在河流沿岸;为什么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非常密集?武汉、重庆、宜宾都设在河流汇合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为何古代巴黎建在塞那河曲流处?世界大多数城市分布在什么纬度,怎样的地形?我国的包头、攀枝花、大庆、克拉玛依等没有地形、气候、河流优势,为什么会形成城市?

③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④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提出新的疑问。讨论过程中记录员及时填写“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1所示。

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填写如表2所示的比较表(表2中的具体内容预先留空)。

④2-3个小组分别投影已经完成的比较表,并让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掌握地理分布图的读图技能,并培养协作能力。

表2

自然因素

城市分布规律

原因

城市举例

河流

河口、河流的汇合处

这些地方往往成为人员和货物的主要集散地,容易发展成城市

武汉、重庆等

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该类地区气温适宜、降水适度

我国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湿润地区

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该类地区气温适宜、降水适度

我国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湿润地区

地形

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地形平坦,交通方便,水源丰富,物产丰盈,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我国的大城市多分布在东部沿海的平原地区

矿产

矿产丰富地区

矿产资源丰富地区,工矿业发达,易形成城市

大庆、攀枝花等

探究活动2:开展小组合作,研讨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

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社会经济因素”内容

②提出导学问题:扬州的兴起,衰弱,再度兴起与交通有什么关系呢?扬州的几度兴衰说明了什么现象?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中哪些因素在减弱?哪些因素成为影响的新因素?哪些因素始终占重要的地位?分别举例说明。

③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④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提出新的疑问。讨论过程中记录员及时填写“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1所示。

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填写如表3所示的比较表(表3中的具体内容预先留空)。

④2-3个小组分别投影已经完成的比较表,并让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引导学生自学并回答问题,让学生学会读书并寻找知识点。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表3

社会经济因素

举例

发展变化

交通

扬州、格尔木等

始终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

政治

北京、南京、巴西利亚等

始终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

宗教

梵蒂冈、麦加、拉萨等

对现代城市区位影响已经减弱

科技、旅游

美国“硅谷”、安徽的黄山市等

已经成为城市区位的重要因素

[内容解析]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是本节的教学重点,通过举例说明,学生不难理解。在进行城市区位因素分析时,因注意强调两点:1、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有其主导因素,但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可以扬州市为例,引导学生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影响扬州形成和发展的主要

因素);2、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这一点也可通过举例进一步说明。3、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应该从这个城市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找出其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因素。

探究活动3:阅读关于武汉市的材料,分析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

材料: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长江及其最大的支流汉水横贯市区,水运发达。武汉是中国主要铁路枢纽之一,有京广、汉丹—襄渝、武麻等铁路线联结。武汉现已发现33种矿产,储量最大的是冶金辅料和建筑材料,附近有丰富的铁矿资源。武汉位于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农业发达。武汉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了以冶金、机械、汽车、电子、纺织为支柱的工业体系。近些年,武汉高科技工业和旅游业发展迅速,金融业日益发达。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分析城市区位条件

①投影关于武汉市的材料、“中国地形与特大城市分布图”。

②指导学生在课本“中国地形与特大城市分布图”上找出武汉市的位置。

③提出导学问题:区位因素和区位条件的区别是什么?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从哪些方面分析?自然条件有哪些?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④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阅读材料、地图分析、讨论。

②尝试做出回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意识,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内容解析]区位因素、区位条件的区别与联系:两者的内涵大体相似,但在答题上有巨大的思维差异。区位因素只要求回答一个基本概念,不要求对其进行阐述和分析。区位条件则要从比较思维、综合思维、区域思维着手,进行阐述和分析。分析区位因素实质上就是评价区位条件。

第五篇:高一地理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运用案例理解理解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因素。

2.了解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主要表现形式、原因和优势以及工业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重点难点】

1.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及原因。

2.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分散的关系及原因。

【学法指导】

充分预习、互相探讨、答疑解惑、合作探究。

【预习·导引·梳理】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探究一

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山东省鄄城县是我国最大的人发原料购销集散地,是全国第二大人发加工出口基地。发

制品的加工生产由家庭作坊走入了现代化的工厂,产品也由原料型的档发,发展到人发和化纤发两大系列,包括了假发、曲发、发帘、发条、发块、色发等6大类500多个品种。假发生产大约需要整毛、分量、双针机制、机卷造型、蒸汽定型、造型处理、烘干、帽网制作、头皮仿制、手工织发、修补、发型修剪、产品包装等20多道生产工序,专业化生产愈来愈明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假发生产过程,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请说出各人发工艺品生产厂家之间存在的工业联系。各生产工厂之间有何特点?

(2)在鄄城,几百家发制品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布局在以郑营乡、富春乡为中心的村镇,这些发制品厂近距离集聚有何优势?

(3)在鄄城工业园区内,除了人发加工企业外,还有食品加工、机械加工、化工、纺织、服装加工、木材加工、建筑装饰材料、塑料制品等众多企业,这些工业企业之间存在怎样的工业联系?各类工业企业在工业园大量集聚有何优势?

2.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工业地域按形成分为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和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按发育程度分为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和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填写下表。

类型

差异

目的

工业联系

举例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上的工业联系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上的工业联系

上的工业联系

(2)世界上有很多“钢城”“汽车城”,但很少听说有“糕点城”“糖果城”,这是什么原因?

探究二

工业分散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手机主要零部件包括显示屏、芯片、电路板、照相模组、摄像头、电池、电池材料、天线、指示灯、充电器、内存条、滤光片、特殊显示模块、被动元件、五金件、开关器件、按键、连接器、SIM卡座、扬声器、蜂鸣器、受话器、振动马达。

材料二

美国新一代波音737飞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地说明图

(1)诺基亚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成功的制造企业之一,在全球共有十家生产制造点,分别设在中国、印度、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英国、巴西和墨西哥。试结合材料一,分析诺基亚可以在全球各地建立手机生产基地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试分析美国波音737飞机可以布局在多个地方的原因。

(3)诺基亚手机和波音飞机分散布局的优势有哪些?

(4)实现跨国公司总部与加工基地、销售部门、研发部门之间联系的方式有哪些?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知识和能力]

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3.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

4.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

5.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6.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7.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8.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2.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

4.等高线稠稀与坡度徒缓。

5.分层设色地形图。

教学难点

1.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以及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和方向,但是,要和地图“对话”,获取我们所需的信息,这是不够的,还必须认识和熟悉地图的“语言”——图例。

板书

地图的基本因素——图例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

什么是图例?

指导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图1.22中有关图例的文字说明,以及课本P14第3自然段,使学生知道图例是指: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数字,又称注记。

组织活动

1.让学生看课本P14图1.24“一些常用图例”,自己想办法尽快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2.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记忆的好方法。教师给予指导启发,如点状的符号有哪些?分别表示什么地理事物?线状的呢?面状的呢?等等。

3.教师可用电脑逐个展示各种图例,让学生辨认,也可用课前准备的“图例卡片”,进行“找朋友”或“对号入座”等游戏。

4.组织学生进行绘制自己居住房间平面图的比赛,看谁画的又符合实际又美观,图上要有比例尺、方向以及自己设计的图例等要素。

评价点拨

展示若干学生绘制的平面图,点拨评价后说明记住图例固然很好,但地图一般都附有图例,所以也不需去死记硬背,关键是要掌握识图的方法和步骤。结合绘图中的问题,强调在绘图和填图时,图例要规范准确,特别是注记,应该字体清晰匀正,大小合适,排列应“横写自左向右,竖写自上而下”,点状事物不离点,线状事物也是线,面状事物不出面。

小结过渡

同学们,比例尺、方向、图例是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阅读地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很好地与地图“对话”,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板书

二、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提出问题

1.当前人们的哪些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各需要什么样的地图?

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你是否知道人们除了

利用地图之外,还有哪些方法、手段,能够更加快速和准确地获得有关地表环境状况的信息?

讨论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9第1和第3自然段以及阅读材料“地图家族一览”,以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列举说明。

评价点拨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评价后小结点拨。

①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地图,如气候分布图、农作物分布图、工业区或工业城市分布图、铁路、公路分布图、旅游景点分布图、商业中心分布图、政区图、军事地图等。

②根据地图的内容,通常可以划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类。普通地图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概括程度高,多为小比例尺地图。专题地图则是根据专门用途着重反映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地图。

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在地图绘制中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地图,地图家族中新贵族不断涌现,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使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成了现实,人们能够更快、更准确地传输和获取地理信息,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大的方便。

④根据目的和需要,选择和使用地图,查找和获得所需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好习惯。特别是地理课的学习过程中更是离不开地图,正如人们说的那样:“地图是地理的眼睛”,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地图学好地理呢?

讨论引导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地图在自己学习地理过程中的体会后进一步引导:

1.运用地图的方法——上课时要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养成读图、用图的好习惯。

2.运用地图的步骤:

①看和指——在图上找到所学地名,指出它的位置。

②读和写——生疏地名反复读,同音、近形、近义的地名要多写。

③想和说——看到的事物要多动脑想,想好以后要表达出来,能够“看图说话”,把“哑图”变为“活图”。

④变和画——变是指在地图上获取的信息,要善于迁移应用(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画是指要多动手进行画图练习。如照着画、默着画、反着画(如图上画的是南半球某种现象,你就画北半球相反的某种现象)、繁化简、图配文、创新画等。

总之,学地理,在脑海里时时、事事都要装有一幅活地图,逐步建立空间概念。

反馈练习

1.电脑展示下面三件事,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件事,让各小组去组织分配的活动,看看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地图,为什么?

2.各小组再去韩国汉城乘坐地铁,让学生完成课本P21活动2。

[课堂小结]

根据以下电脑展示,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地图基本要素的内容,强调养成运用地图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每个学习小组,用16开纸把学校的平面图设计出来,以“我为学校提建议”为形式设计未来的学校建设方案;或以“我浪费时间了吗”为主题,结合现有城市地图分析本组同学上学的路线是否最为简捷。地图上要有自己设计的图例及其他要素,以及绘图小组同学的姓名,一周后,大家评比,看哪个组绘的最准确、最美观。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人口增长的特点。

2.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人口分布的特点。

3.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4.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归纳人口增长的特点。

2.归纳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3.在地图上指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

归纳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境法、问题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

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1:(播放交通拥挤录像)人们把地球亲切地称为“地球村”,而把自己称为“地球村的村民”。在20世纪下半叶地球村的居民急剧增长,以致于录像中喊出了“别挤了”。人口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我们的人口现状如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导入2: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如地形、气候等。那么,地球上最活跃的最重要的成员是谁呢?(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对,这个成员确实就是我们人类自己。从本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探讨这方面的基本知识,看看我们人类自己在地理环境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讲授新课(活动探究,归纳提升)

活动探究,小组合作。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4

设计理念: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转变角色,要变教师为教练,变讲师为导师。关注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培养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力争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益于终身发展的能力。

近年来,笔者在地理教学中特别关注这一问题,处处留意少讲精讲,时时注意留机会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本文就是笔者“转变角色,关注学生知识生成过程”观念实践的一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②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③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阅读“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一组图文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信息,丰富对宇宙环境的认识。②通过阅读“天体系统”图,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③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归纳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点,从而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④互动探究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⑤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条件、大气成分和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并以此推论火星等其他大行星,以及太阳系范围之外的天体是否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确定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方向的见星人的方向的见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②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③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通过运用资料探讨地理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标分解:

课标: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运用

资料

说明

说出

分析

普通和特殊的原因

迁移应用找寻其他星体上的生命物质条件分析

知道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用资料说明上,要求学生先熟练掌握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然后迁移应用到在其他星体上寻找生命物质。

重 难 点:

重点:地球上为什么有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的环境。

难点:认识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教学方式:

(1)应用“互动探究—问题引领”的探究性学习课型。

(2)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探究、归纳。

(3)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学会应用资料、分析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学法指导:

通过合作和交流,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力求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具体如下:

(1)本讲内容比较抽象,空间范围大,需要充分发挥想像力。宇宙中天体及天体系统主要说明宇宙的物质性和运动性,这需要建立空间概念,培养和发挥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2)本讲基础性知识多,要善于运用图表、数据分析地理问题。复习时要充分运用太阳模式图,认识太阳系中的主要成员,通过八大行星的数据比较分析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进而综合分析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3)利用比较法理解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太阳辐射是正常的长时期的太阳状况,而太阳活动是短时间的激烈显示。两者的相同之处都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能量,不同之处是强弱的差异。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1)设计、制作教师上课使用的多媒体课件。

(2)编写好提供给学生的学案资料。

(3)由学生自由组合,确定课堂讨论的学生分组。

教学流程:

环节一:自学质疑

本环节要求学生先对教材内容进行细致的阅读和分析,并在小组讨论和完成学案的基础上,找出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具体环节分为五个步骤(见学案的自主探究一至自主探究五)。具体教学中教师可提出下列问题,供学生讨论、反思:

◆自主探究一:你知道天体、天体系统的含义吗?飞行的民航飞机是天体吗?为什么?地球和火星可以构成天体系统吗?为什么?

阅读教材P2-4,说出天体含义及其类型,天体系统含义及其级别。

(1)天体类型:①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人造天体有: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③ 和④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2)填写下表,完成对天体系统级别的判断:

总星系(宇宙)

(3)如何确定某一物体是否是天体?如何辨析两颗星体能否构成天体系统?

◆自主探究二:你知道太阳系的家族成员有哪些吗?

阅读P6图1-1-11“太阳系模式图”。说出太阳系的组成成员主要有哪几类?

、、、等。太阳是 的中心天体,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 %。

◆自主探究三:如何理解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读P6图1-1-11“太阳系模式图”完成:

(1)八大行星的运动方向有何共同特征? 。

(2)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有何共同特征? 。

◆自主探究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对地球的影响。

(1)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学生分析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特征。

点拨:影响地面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气候、地形等。一般地说,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天气晴好,云量少,太阳辐射强;地势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汽、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主要类型

名称

概念

特点

周期与影响

◆自主探究五:地球为什么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1)外部条件:

①地球在与其它行星绕日公转时,轨道近似 ,轨道面几乎在同一 上,绕日公转方向都是 ,使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处于一种比较 的宇宙环境中。

②讨论:如果太阳光照时强时弱,变化明显,对地球上生命有何影响?

小结:自生命诞生以来,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相对 ,使地球上的生物 。

(2)自身条件:

讨论: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有那些?这些条件分别是什么因素形成的?

、、等。

环节二:交流展示

1.天体的辨析方法

2.天体系统的辨析方法

3.区别“太阳辐射的影响和太阳活动的影响”的方法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的差异性

5.探究后,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哪些疑惑的地方?

环节三:互动探究

1.恒星有20xx多亿颗,为什么课文介绍太阳,而不是牛郎星、织女星、比邻星等?

2.20xx年 11月13日,美国天文学家发表了一组太阳系外四颗新发现行星的照片,这是人类首次直接拍摄到太阳系外行星图片。它们被称为HR8799星系和北落师门星b。研究人员至今已发现300多颗可能存在于太阳系外的行星,但都是通过测量它们的重力、速度和亮度变化等方式发现的。这次,人类首次直接捕捉到了行星的“真迹”。据此判断科学家要了解所发现的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现象,应该注意观测该行星的哪些特征?

◆教师说明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探究思维过程:

(1)假设——选择分析问题的角度

(2)证据——读图或资料寻找相关的信息

(3)论证——应用信息解决相应问题

(4)观点——形成相关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探究的一般方法,同时提供了探究工具,指引了探究的方向,帮助学生或自主或合作探究以便得出结论,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然后引导学生读图和提供的各种资料(包括教材、案例呈现、课件呈现等),运用探究思维过程,进行探究分析。

自己设想:

同伴交流:

推出结论:

学生自主探究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

环节四:精讲点拨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反映了天体系统由低到高的级别顺序

B.“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运行,和月球之间也能形成天体系统

C.任何天体间都可以形成天体系统

D.天体是宇宙中各种形态的物质的统称,因此民航飞机在飞行中也属于天体

【例2】20xx年4月15日,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 )

A.爆发后两三天内,短波通讯受到强烈干扰

B.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

C.爆发几分钟后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

D.对人造卫星的运行没有影响

【例3】地球为什么会成为生命的摇篮?试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并用直线相连。

地球磁场① A.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

地球的质量与体积② B.水经常能处于液体状态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③ C.具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太阳光照条件稳定④ D.削弱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

大小行星的运行特征⑤ E.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

环节五:矫正反馈

【问题反馈】

1.对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不清晰,出现答题失误。比如对是否是天体,是否是天体系统的判断出现错误的频率很高。

2.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分不清。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四大影响途径不清晰。

4.地球的特殊性内外因分辨不清。

【矫正练习】

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天体中,最基本的是恒星与星云,但夜空中用肉眼观察到的主要是恒星。

B.任何两个位置上相近的天体都可构成一级天体系统

C.任何一个天体处在地球这个位置,都会有生命的生存和发展。

D.任何一个天气系统,其内部的各天体都存在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的关系。

2.下列现象主要是由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产生的有( )

A.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B.航海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

C.地球上气候的变化 D.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

3.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会引起地球电离层的扰动,使无线电长波通讯受到影响

B.使地球电离层突然出现“磁暴”现象

C.太阳活动会对两极地球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影响,还会出现极光

D.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没有任何关系

◆矫正反馈的设计,意在帮助学生重新回顾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融会贯通的运用本节所有重点知识去解决问题,以实现温故知新的教学目的。然后在加上巩固案的设计,教师能够更为全面的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利于从知识和能力两个维度上来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为高效教学提供了实践反思的宝贵经验。

环节六:迁移应用

(见学案和巩固案)

思维拓展

第一步,课堂上围绕课本提供的思考线索讨论;再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和理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和见解。

第二步,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查阅杂志、资料。根据条件许可,参加校天文馆的相关活动或利用相关网站了解更多的信息,采用网上讨论、撰写小论文等形式深入探究。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宇宙

1.什么是宇宙

2.宇宙的特征:

物质性(天体)

运动性(天体系统)

二、太阳:

1.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三、地球:

1.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从运动特征看

从结构特征看

2.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存在生命物质

教学反思

本节课程是新课标教材模块Ⅰ(必修)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即高中地理的开篇章节。教学中,需要教师运用图表信息,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探讨、认识宇宙中的地球。本节教学设计,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能力。老师的引导启发,有助于学生全面、正确认识地球;老师的鼓励帮助,使学生从多角度展示自己的见解。以小组活动形式提出并寻找外星人的方向,更使学生“异想天开”,勤于思考、富有创意。

但在教学中仍然发现下列几个问题亟待解决:①小组内活跃分子偏少,沉默分子偏多,如何引导这些沉默学生积极参与到自主探究活动来,值得思考;②提供的资料较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尚显不足,急需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锻炼;③对于地球的宇宙环境,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课外知识偏少,较少需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5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本课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一的最后一节内容,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关于必修一“地域分异规律”的内容标准: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其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从本条“标准”来看,首先应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其次,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无论在自然地理过程上,还是在自然地理特征上,都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地域)差异。而空间差异有不同的尺度,正像教材中讲的那样,海陆差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陆地上的自然带是相对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还有更小尺度的区域差异的。区域差异是有规律可循的。教材从自然带的分布现象入手,分几个方面重点讲述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拔影响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统一是相对的,而差异是绝对的。建立这个概念是极为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科学地分析地理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兴趣,但是要探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就要与之前所学的世界气候的分布联系起来,气候的分布是地理学习中的难点,有些学生可能没有掌握,有的学生则早已遗忘。其次高一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还较为欠缺,因此对于一个事物中影响要素有哪些,主导因素又是什么,难以把握。另外,在教学设计时,重点考虑了身边的案例,使学生能亲身体会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展示不同地区自然景观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的观察陆地自然环境的差异性,通过自然带模型图的展示,让学生直观的总结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同时设计相关的探究活动,培养高一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设计思想

“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地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规律,本节内容要讲清楚的两个核心概念是“差异的空间尺度”和“差异的变化规律”。教材内容也围绕这两个概念展开。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首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旅游出发,让学生明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则是绝对的。为了让学生明确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在不同空间尺度的不同,在教学中展示温度带的分布和海陆分布图,让学生对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有所感知,进而明确本节内容主要研究相对较小尺度的陆地上的地域分异。通过研究自然带的形成分布,通过直观的展示图片,分析不同的景观特征,总结区域差异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条件,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启迪学生去思考问题,从而有所得。总之,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建立对地域差异的感知,并通过景观图片和有目的的启发式提问、探究式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地域分异的规律及成因,达到提升学生读图能力,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目标。

四、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能够举例说明地域存在差异现象。

2、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能够分析其主导因素。

3、逐步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过程和方法:

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总结。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逐渐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6

学习目标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该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1.阅读图文资料,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会在地形图上判断某一点的海拔,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2.对照山地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3.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坡度陡缓和等高线疏密的关系,学会判断坡度的陡缓。

4.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和山顶的特点,并准确地识别。

5.在地形图上识别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并读出某点的海拔,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2.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辨别坡度的陡缓。

【教学难点】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别坡度的陡缓。

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地形剖面图。

4.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呈现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

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实践感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1:设疑激趣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土地上,珍藏着无数美丽而神奇的天然艺术作品。有广阔无垠的平原,有俊秀挺拔的高山,有高低起伏的丘陵,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高原和物产丰富的盆地。但是能够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的地图却是平面的。那么,如何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转化到平面图上,地形图又是怎样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的呢?这一节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地形图的判读”。

导入2:故事导入

电影《红河谷》里的片断:红河谷里的藏族人抓到了两个前来勘探地形的英国人,从他们身上搜出来一幅图,两个英国人撒谎说他们是捉蝴蝶的,藏族人真的相信他们画的是一只只的蝴蝶。后来就是这几张蝴蝶图带来了英国的军队。这幅图到底是什么呢?(等高线地形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地形图判读的相关知识。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7

课前准备

查找信息:利用网络、报刊书籍查找或者向亲戚朋友了解两三种不同类型的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带来怎样的污染?其中应包括轻重工业、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情

诊断

思考:象农业生产一样,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先请你结合生活体验归纳有利影响。

学生思考回答。

工业生产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切身感受,培养感受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

学习目标

展示

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①朗读学习目标;

②迅速说出关键词

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第二部分:新授内容设计xx

探究活动1:读课本“世界主要工业区与环境污染分布图”,了解环境污染区与主要工业区之间的关系,并完成分析:xx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了解环境污染区与主要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世界主要工业区与环境污染分布图”。

②根据学案要求,查找信息,分析思考,填写答案(见下面)

③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读图,注意不同图例所表达的工业污染类型。

②学生读图分析,作出回答。

掌握阅图分析的方法。

了解环境污染区与主要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世界主要工业区与环境污染分布图”。

②根据学案要求,查找信息,分析思考,填写答案(见下面)

③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读图,注意不同图例所表达的工业污染类型。

②学生读图分析,作出回答。

掌握阅图分析的方法。

环境污染的分布规律与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规律具有xx性。因为人类对xxx、xxx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严重的xxxxxx,并直接破坏xxxxxx。

资源库[内容解析]教材重点突出了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图中几个世界工业密集地区,环境污染程度大、种类多,表达了

环境污染的分布规律与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规律具有明确的相关性。可见,人类对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生态环境。

探究活动2:过度开采自然资源产生的问题: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过度开采自然资源产生的问题

①提出思考问题:以大量开采煤炭资源和过度开采地下水为例,列举资源过度利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②启发学生拓宽思路,尽可能全面地回答问题。

③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④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

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填写比较表(表中的具体内容预先留空)。

④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认识对自然资源(可再生、不可再生)的不合理利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启发,掌握发散思维能力并培养协作能力。

表1

工业活动

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大量开采煤炭

①破坏地表,如露天开矿会引发滑坡、崩塌等,井下采煤会形成地下采空区,导致土地塌陷;

②大量的煤矸石占用土地;

③矿山排水造成水土污染;

④粉煤灰造成大气污染。

过度开采地下水

①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②地面下沉,建筑物塌陷;

③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下水质恶化。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超量排放废弃物产生的环境问题

①投影图1。

②要求学生观察思考:图中表达了与工业污染有关的那两个方面的问题?以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为主的工厂分别是什么?哪些工厂具有两种主要污染类型?什么是最小风频、上风地带、下风地带?

③阅读课本,归纳高新技术产业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包括哪些方面?

④组织评议活动,让不同观点者发表看法,教师进行评价。

①阅读投影图,思考问题,可以与旁边的同学小声讨论。

②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③板图演示最小风频、上风地带、下风地带。

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工业企业所产生的主要污染类型,了解防治办法,学会从环境因素出发进行工业区位选择。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8

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2讲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课前准备】

位于美国西海岸的硅谷是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中国北京的中关村是是全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之一,阅读课本第68页的知识窗,分析归纳这类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发展特点。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情诊断

在城市功能区中,工业区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形成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工业地域与城市工业区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前两问,再结合对教材的预习和思考,尝试回答第三问。

在工业区位因素的基础上认识工业企业得以存在的条件,进一步考虑一个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展示

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①朗读学习目标;

②迅速说出关键词

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第二部分:新授内容设计

探究活动1:理解工业联系与工业集聚的内涵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理解工业联系与工业集聚的内涵

①指导阅读课本3-2-4、3-2-5图及文字材料。

②展示导学问题:三者的内涵分别是什么?有什么区别?工业联系为什么会促成工业集聚?工业集聚有什么优势?理清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者之间的关系。填写图1、图2中的相应内容。

③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④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及时填写图1、图2.

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

④2-3个小组分别投影已经完成的导学案,并让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理解生产联系、空间联系和信息联系各自的含义和相互之间的区别。认识工业集聚的优势。认识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者之间的关系。

①指导阅读课本3-2-4、3-2-5图及文字材料。

②展示导学问题:三者的内涵分别是什么?有什么区别?工业联系为什么会促成工业集聚?工业集聚有什么优势?理清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者之间的关系。填写图1、图2中的相应内容。

③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④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及时填写图1、图2.

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

④2-3个小组分别投影已经完成的导学案,并让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理解生产联系、空间联系和信息联系各自的含义和相互之间的区别。认识工业集聚的优势。认识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者之间的关系。

(1)在下面的纲要图上填入合适的内容:

(3)工业地域的规模逐渐扩大,则有可能形成工业城市,如我国的石油城________;钢铁城_________等。

[内容解析]工业联系分三种,其中生产联系是工厂之间存在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如钢铁厂和机械制造厂之间、汽车零部件厂和整车厂之间;空间联系又叫基础设施的联系,即不同工厂是为了利用某工业区提供的道路、水电供应、通信、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彼此间不一定存在生产联系;信息联系是为了信息交流的方便而彼此接近。由于各工厂之间存在工业联系,导致工厂在一定地域发生集聚,工业集聚带来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能力、获得集聚效益的优势。工业集聚又最终促进了工业地域的形成,有的甚至形成专业化的工业城市。从工业联系到工业地域的出现,其间存在着前因后果的关系,在学习时要注意其中的联系。工业集聚有许多明显优势,正是这些优势的存在,才使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可能。集聚又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传统工业的集聚,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利用基础设施,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另一种是新兴工业集聚,其往往是为了控制某一类或几类产品的国际市场,这些区域具有发达的专业化分工,有良好的产业文化,有利于技术的快速创新。

探究活动2:工业过分集中,就会出现许多问题,所以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工业分散的现象。读课本知识窗“日本工业地域的变化”,想一想日本工业地域分布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工业地域分散的原因和条件

①阅读课本知识窗“日本工业地域的变化”,想一想日本工业地域分布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工业得以分散分布条件是什么?

②指导学生阅读“福特汽车生产网络图”思考下面的问题,思考工业分散的另一种原因是什么?

②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

③小组代表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发言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认识工业集聚的负面影响,以及由此出现的工业分散现象。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分为二地评价问题以及为问题寻找对策的理念。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9

【设计思路】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这部分知识涉及到各种概念名词,如:“区位”、“区位因素”、“区位条件”等。学生对此较为陌生,而教材介绍得又很简略,因此在教学中投影大量的图表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运用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城市区位”的知识。从教学方法看,本课可以灵活运用问题导学法、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充满生机的探究性活动中掌握学习目标。

【知识构建】

城市的区位选择不是本节课课标的要求,学生在学习城市区位之前,还未学习高中地理人文部分的工业、农业等内容,对人文地理的区位因素还很陌生,因此,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会相对较难一些。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能够了解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识记一些特殊区位的城市,熟悉世界政区、气候、中国地形、中国城市分布、中国和世界矿产资源分布等地图,为学生进行其它相关方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中做重点分析,并注意比较区位因素和区位条件的区别。本节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

【教学目标】

1.知道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2.举例说明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交通、经济基础、政治、文化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3.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己熟悉的某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4.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影响区位发展变化。

2.教学难点

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影响区位发展变化。

【课前准备】

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做一次商业网点服务范围的调查:1、调查家里人或周围邻居在购买下列物品时一般去城市的哪个商业中心或商业小区?食用盐、牙膏、香皂、衣服、高档化妆品、电视机、冰箱、计算机、钢琴等。将上面调查得到的情况进行分类统计,找出规律性。2、调查住所附近的商店类型和数目以及周围比较大的商业点的类型、数目和离家的距离,调查大商业点的销售商品类型;将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

教师搜集“中国地形与特大城市分布”等地理分布图,设计“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等比较表。

课前做好学习小组的组建与分工工作。建议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每个小组成员在教室中的座位邻近,可以随时集中起来围坐在一起。每个小组确定1名小组长,1名记录员,1名发言人,1名纪检员。提前为每个小组打印好“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1所示),以便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记录学习情况。$来&源:

表1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

姓名

在小组中的职责

发言次数

个人观点

第一课时:城市区位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情

诊断

提问:运用历史知识讨论扬州城市的兴衰历史及其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

了解学生对城市区位因素的认识;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与学习需求;合理调整教学计划。

学习

目标

展示

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①朗读学习目标;

②迅速说出关键词

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第二部分:新授内容设计

探究活动1:开展小组合作,研讨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

①展示地图:课本图2-2-1“巴黎市区的变化”课本图2-1-5“世界六大城市带的分布”和图2-2-2“中国地形与特大城市分布”。

②提出导学问题:为什么世界古文明发祥地都在河流沿岸;为什么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非常密集?武汉、重庆、宜宾都设在河流汇合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为何古代巴黎建在塞那河曲流处?世界大多数城市分布在什么纬度,怎样的地形?我国的包头、攀枝花、大庆、克拉玛依等没有地形、气候、河流优势,为什么会形成城市?

③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④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提出新的疑问。讨论过程中记录员及时填写“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1所示。

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填写如表2所示的比较表(表2中的具体内容预先留空)。

④2-3个小组分别投影已经完成的比较表,并让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掌握地理分布图的读图技能,并培养协作能力。

表2

自然因素

城市分布规律

原因

城市举例

河流

河口、河流的汇合处

这些地方往往成为人员和货物的主要集散地,容易发展成城市

武汉、重庆等

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该类地区气温适宜、降水适度

我国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湿润地区

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该类地区气温适宜、降水适度

我国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湿润地区

地形

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地形平坦,交通方便,水源丰富,物产丰盈,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我国的大城市多分布在东部沿海的平原地区

矿产

矿产丰富地区

矿产资源丰富地区,工矿业发达,易形成城市

大庆、攀枝花等

探究活动2:开展小组合作,研讨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

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社会经济因素”内容

②提出导学问题:扬州的兴起,衰弱,再度兴起与交通有什么关系呢?扬州的几度兴衰说明了什么现象?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中哪些因素在减弱?哪些因素成为影响的新因素?哪些因素始终占重要的地位?分别举例说明。

③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④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提出新的疑问。讨论过程中记录员及时填写“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1所示。

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填写如表3所示的比较表(表3中的具体内容预先留空)。

④2-3个小组分别投影已经完成的比较表,并让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引导学生自学并回答问题,让学生学会读书并寻找知识点。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表3

社会经济因素

举例

发展变化

交通

扬州、格尔木等

始终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

政治

北京、南京、巴西利亚等

始终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

宗教

梵蒂冈、麦加、拉萨等

对现代城市区位影响已经减弱

科技、旅游

美国“硅谷”、安徽的黄山市等

已经成为城市区位的重要因素

[内容解析]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是本节的教学重点,通过举例说明,学生不难理解。在进行城市区位因素分析时,因注意强调两点:1、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有其主导因素,但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可以扬州市为例,引导学生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影响扬州形成和发展的主要

因素);2、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这一点也可通过举例进一步说明。3、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应该从这个城市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找出其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因素。

探究活动3:阅读关于武汉市的材料,分析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

材料: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长江及其最大的支流汉水横贯市区,水运发达。武汉是中国主要铁路枢纽之一,有京广、汉丹—襄渝、武麻等铁路线联结。武汉现已发现33种矿产,储量最大的是冶金辅料和建筑材料,附近有丰富的铁矿资源。武汉位于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农业发达。武汉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了以冶金、机械、汽车、电子、纺织为支柱的工业体系。近些年,武汉高科技工业和旅游业发展迅速,金融业日益发达。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分析城市区位条件

①投影关于武汉市的材料、“中国地形与特大城市分布图”。

②指导学生在课本“中国地形与特大城市分布图”上找出武汉市的位置。

③提出导学问题:区位因素和区位条件的区别是什么?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从哪些方面分析?自然条件有哪些?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④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阅读材料、地图分析、讨论。

②尝试做出回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意识,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内容解析]区位因素、区位条件的区别与联系:两者的内涵大体相似,但在答题上有巨大的思维差异。区位因素只要求回答一个基本概念,不要求对其进行阐述和分析。区位条件则要从比较思维、综合思维、区域思维着手,进行阐述和分析。分析区位因素实质上就是评价区位条件。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0

一、教材

湘教版

二、章节

第三章 第四节

三、学时

2个学时

四、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和分布;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2.难点

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六、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文字、图片、动画等材料。

2.案例分析法。通过文字和图片材料,让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

七、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河浦1994年道路图片

【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况】

1.概念

指利用各种交通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

2.作用

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3.方式:管道、水路、航空、公路、铁路

4.发展趋势(特点):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

5.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思考:假设你要到外地旅行,需要选择一种交通运输方式,你会考虑哪些问题?

如何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航空——贵重急需数量不大;公路——易死亡、变质、短途;铁路——易死亡、变质、长途;大宗笨重远程——水运;管道——液体、气体、粉末状固态。

【交通运输与聚落】

北方:多呈团块状,形状比较规则;地形平坦开阔,道路呈棋盘式。

南方:沿河道、铁路、公路呈带状分布;河网密度较大;铁路、公路的兴建使聚落多沿铁路线和公路线发展。

【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思考:为何古代著名城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中下游?

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便于农耕,且交通便利,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展的理想环境。

1.河流(水运)和城市区位

沿河设城的类型: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交汇处;河口;过河点。

2.铁路交通和城市区位

铁路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的崛起和繁荣。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思考:1.山区和平原的交通线路布局有什么不同?(提示:形状、密度等)

山区的交通线路受地形限制,多沿河谷和山间谷地布局,线路较弯曲。平原地区地形开阔平坦,道路不受限制,非常平直。

2.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的分布有何差异?试分析其原因 (提示:商业网点分布密度、人口、交通)

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

山区商业网点多沿河流分布,因为河谷地带是山区交通相对便利、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但由于山区人口稀少、交通闭塞,所以商业网点密度较小。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商品流通便捷。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平原:交通发达,商业网点沿交通干线分布,密度大;

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路线稀少,商业网点密度小。

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交通最优: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

市场最优: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练习】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1

学习目标

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该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1.通过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初步建立地球自转的空间概念,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和周期)。

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3.通过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初步建立地球公转的空间概念,认识地球公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和地轴倾斜方向)。

4.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高低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5.在实验演示、观察思考、总结归纳等探究过程中,逐步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难点】

1.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高低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景法、实验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

情景感受法、实验体会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1、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

2、通过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

3、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教学重点: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名称及分布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思路及策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图片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同学们回顾一下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分为几级阶梯?我国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

2、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同学们回想一下,地形包括哪五种类型?

3、引导学生读图2.4(《我国地形图》),找一找这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是否都有?(我国五种地形都具有)

4、引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课题。

(板书)地形复杂多样

(二)新课,合作探究:

1、从图2.4上可以看到,我国不仅有纵横交错的山脉、雄伟广袤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以及起伏和缓的丘陵。请同学们判断以下画片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地形。

2、提到地形:(读图)我国有哪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呢?同学们在《我国地形图》上分别找出来,并注意它们的方位、名称及其写法。

活动:首先教师把中国轮廓图画在黑板上,然后根据学生读图《我国地形图》,分别请三个学生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都板书在黑板上。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3

一、学习目标

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该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1.通过对天气和气候的感受对比,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通过收看媒体天气预报,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养成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提升环保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并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1.认识卫星云图,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理解天气与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3.理解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质量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百度资料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2.学法

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阅读思考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4

设计思路

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丰沛,在当地生长的冷季型草坪不仅需水量大,而且四季常绿。可是,如果违背植被地带性规律,将这种草坪引进到我国西北半干旱地区,则需要人工浇灌维持生长。这样,不仅容易加剧当地的用水危机,而且还会增加市政管理费用。因此,这是一件既不科学也不合理的事情。本章设计这样一个研究主题,目的是让学生用本章讲到的不同地区环境的差异比较、环境中某一要素的改变对其他要素的影响等知识,来分析和评价实际问题。

广场草坪在欧洲有着非常好的生态作用,但到了我国的西北地区就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者,这是一个因地制宜的问题,因此这个研究活动,在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基本地理观念方面有突出的作用。

教学建议

1.建议城市的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去认识草坪在市民生活中的作用。在一个充斥车钢筋混泥土的城市中,几片绿色无疑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在黄沙漫天的日子里,几片绿色带来了希望。资料1中介绍的欧洲更是如此,阴雨过后的艳阳下,草坪是最为舒适的地方,它适合于各个年龄段的居民。

2.资料2从用水、资金、污染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冷季型草坪给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带来的影响。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这部分资料进行归纳总结。

3.为什么在欧洲有着良好生态和环境效益的冷季型草坪,到了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却出现了这么多问题呢?建议教师引导学生从分析欧洲西部和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入手来探讨这些问题,比如降水的季节分配、气温的季节变化和生物种群的适应性等。

4.对于西北地区的城市绿化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因地制宜的地理观念去分析。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确定不同的绿化方案。适宜种草发展草坪,适宜种树就多种树,适宜种本地品种就不要再引进。

相关资料

1.天涯何必尽“洋草”

从近年大量出现的事实证明,大面积引植外来草种不但不能改善生态环境,反而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本地的草种天生具有适应这里气候和土质的条件,它们的根长得又粗又长。雨季时雨水可以顺着草根的缝隙渗到较深的土层中储存起来,涵养了地下的水源;天旱时长长的草根又能从土层较深处吸到水,照样欣欣向荣。它们自生自长,基本上不需要人来护理。而引进的洋草却不行,它们的根又短又细。在原产地生存没有任何问题,但移栽到我们这里就水土不服了:发病率很高,达到30%至60%,不得不经常喷施农药,势必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根子细,在沙质土上站不稳,栽种时必须把土筛细,根子短不钻土吸不到土层较深处的水,就得靠人工大量浇水来养护,耗费了大量宝贵的水资源,对一些缺水的城市更是得不偿失。更严重的是细土层上浇了水,晒干后就会在草皮下形成板结层,致使雨水下渗受阻,白白地从地面流走,久而久之将造成城市地下水位的下降,导致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这样的教训曾在一些国家出现过,如今他们正在积极地设法扭转。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一些城市已经开始组织拔掉过去人工栽种的外来草种,恢复本地野草。而我们国家到现在洋草坪风仍方兴未艾,从东北到海南,许多城市都是把大面积栽植洋草的来当作“绿化”指标提高,甚至一些古典园林里也砍了旧植被,种上了洋草坪。

从生态学的角度上讲,引进外来物种是有危险的,有的是不容易成活,而另一些则会因无法控制而造成生态危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就从国外引进过“水葫芦”和“大米草”结果四处泛滥,大面积地侵占水体和良田,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直到现在仍没有找到控制的办法。可是近日又听说一些地方为了让人能到草坪上去活动,正从国外引进一些比原来的草种再生能力大大加强的品种。又是引进,有这个必要吗?本地土生土长的草种既经济、生命力又顽强,怎么就这么不招人待见?据一位曾到美国考察的中国学者说,华盛顿白宫前的南草坪可谓世界知名,但整个华盛顿仅此一处,其他地方都是天然生长的极普通的野草。“洋人”都舍不得大量栽种那些既昂贵又难伺候的“洋草”,而我们却还在大量引进,何必呢!

2.草坪的作用

草坪能给人以清新、凉爽和愉悦的感受,为人们提供一个愉快、干净、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绿茵芳草能像吸尘器一样净化空气、过滤灰尘,减少了尘埃也就减少了空气中的细菌含量。据测定,南京火车站灰尘数量大,每立方米空气中含细菌达49100个,而南京中山植物园大草坪上空仅为688个。

草坪还是二氧化碳的最好消耗者。生长良好的草坪,每平方米1小时可吸收二氧化碳1.5克,每人每小时呼出的二氧化碳约为38克,所以如有25平方米的草坪,就可以把一个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由此可见,城市中的草坪对净化空气有何等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人们站立于大草坪上感到空气特别新鲜的原因。

草坪还能减弱噪声,一块20米宽的草坪,能减弱噪声2分贝左右。杭州植物园中一块面积为250平方米的草坪,经测定,与同面积的石板路面相比较,其音量降低了10分贝。草坪又能调节温度和湿度。在南京市的夏天,有时没有长草的土壤表面温度为40℃,沥青路面温度为55℃,而草坪地表温度仅为32℃。多铺设草坪可减少地表放热,降低城市气温。据测定,夏季的草坪能降低气温3~3.5℃,冬季的草坪却能增高气温6~6.5℃。同时,草坪还能增加空气湿度,它能把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变为水蒸气蒸发到大气中。

3.城市绿化:以树为主 还是以草为主

据有关资料,每平方米草坪“喝”一次水需要1.2吨。武汉市仅一个洪山广场日耗水70吨。现在有些城市不得不用污水浇灌草坪了。这带来一系列问题:许多城市污水处理没过关,“原汁原味”浇灌草坪造成污染扩散。对南方城市来说,市民意见最大的是夏天烈日炎炎,栽树能遮荫,而草坪对遮挡阳光不起任何作用。还有一个问题,城市土地寸土寸金,人群活动空间本来就狭窄,而草坪成了“禁地”,挤占了城里人的活动空间。城市绿化的作用除美观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改善生态环境。专家研究表明,在调节城市湿度温度、制造氧气、消音隔尘等方面,草坪远不如树木。同等面积的乔木与草坪的生态值相比,吸收二氧化碳量、释放氧气量、蒸腾水汽量、蒸腾吸热量等,分别是草坪的27.2倍、25.5倍、23.3倍、32.2倍。还有一个不能不算的账:每平方米草坪的造价一般5-10元,有的高于此数几倍;修剪、除草、浇灌、病虫害防治等,每年每平方米要5元左右,而以树木为主的绿地管理,每平方米每年只要1-2元。于是一些专家呼吁城市绿化栽花种草不如植树。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5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热带气候类型与分布地区。

2掌握热带气候类型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这些资料对一个地区的气候进行简洁的描述。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表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用世界气候分布图指出热带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

2.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出气候类型的特点。

难点

如何让学生掌握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类型的特点。

三、教学用具

地图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数理比较、讨论归纳等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一段景观录像,包括热带雨林、热带沙漠、温带海洋、苔原带等景观。学生观察讨论景观差别,教师总结:世界各地气候千差万别,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

1、出示热带的四种气候对应景观图

设问:

①这些图分别代表什么景观?景观有什么差异?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热带雨林景观:树木高大茂密,树林阴暗潮湿,叶尖经常滴雨,所以叫做”雨林”。其实这里也有善于攀援的猩猩、猿猴。在河湖附近还有河马、大象。

热带草原景观:树木高大稀疏,地面有高草,动物有斑马、长颈鹿、狮子等肉食动物。

热带荒漠景观:地面以沙漠为主,动物。植被都很稀少。

②为什么热带各地的景观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这种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各地的降水不同造成的,降水量多的地方植被就茂盛,叶子大,而降水量少的地方植被少,叶子就少,植被就稀少.

教师活动:我们刚才考虑的都是这些气候类型的不同点,那么它们还有那些相同的地方?比如从气温角度来分析。

总结:这四种热带的气候的共同特点为:终年高温。

不同点为:降水量不同,最多的热带雨林气候,最少的为热带沙漠气候。而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都是一年分为旱雨两季,而季风气候是旱雨两季明显,降水总量大;草原气候也有旱雨

2、出示新加坡等四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图完成下表

景观名称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季雨林热带荒漠

对应地名

全年降雨量

气候特征

3、教师活动:

那么这些气候类型各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方?那个地方气候类型分布最广

学生读图回答: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最广的是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雨林两侧,最广的是非洲。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最广的是亚洲。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的内陆及大陆两岸地区,最广的是非洲的北部。

4、小结

现在,请大家把书合上,我们来回忆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5、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热带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2.热带季风气候:

3.热带草原气候:4.热带沙漠气候:

下载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学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教师:xxx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人教版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

    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工作计划 合肥世界外国语学校张新传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

    地理必修III___2_4教学设计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说明 1.模块:高中地理必修III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湖南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四节 5.学时数:1课时 二、教学设计说明: 1......

    高一地理必修3“荒漠化成因分析”教学设计汇总

    高一地理必修3“荒漠化成因分析”教学设计 一、课标的要求 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 二、教材分......

    高一地理岩石圈教学设计

    2.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一、内容及解析 (一)内容 本单元内容如下: 内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岩石圈和地表形态 (二)解析 1、核心内容的分析 本单元在认知地球圈层的基础上,学习地表形态形......

    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工作总结(精选五篇)

    2015—2016年度上学期高一地理工作总结 教师:xxx 时间很快,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所有工作也进入了最后阶段,回首这一学期,收获颇多,现将这学期的教学做个总结,既是对过去经验教训的......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

    高一地理必修一段考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段考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5×2分=50分) 1.谚语说“十雾九晴”(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指大雾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因为( ) A.晴天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