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III___2_4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09: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理必修III___2_4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理必修III___2_4教学设计》。

第一篇:地理必修III___2_4教学设计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说明

1.模块:高中地理必修III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湖南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四节 5.学时数:1课时

二、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全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农业生产知识属于区域地理学中的基础知识,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一是区域农业的发展是区域各种资源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区域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整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综合性较强,通过对美国农业发展条件分析,可以提高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实现对所学知识和已有能力的迁移。

2、学情分析:

本节课就是以学生已经学过的农业区位选择和农业地域类型以及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等相关地理知识为铺垫,通过导学案让学生学会分析影响美国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了解农业生产布局的最主要特征-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再进一步学习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通过对美国本土地形、气候等相关地图的判读,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尝试运用所学“农业区位”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书本中的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到地理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学习体验中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归纳能力,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同时结合多年的高考、模考命题和趋势,在教学中进行内容和思想的渗透,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接触高考模考试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题的能力,并能在心理上充满信心。

高二学生已经通过高一地理必修1、2的学习,有一定的地理基础,运用学过的区位分析相关知识去了解某一具体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因此,以新课程教学大纲为指导思想,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中的资料、图表和案例中,认知和归纳自然和社会经济规律,激发学生探讨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认知地理学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3、关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教法建议: 这部分内容的课程标准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我们可以将本节内容具体细化为以下四个方面:(1)通过图表资料分析影响该区域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2)掌握农业布局概念和布局方法

(3)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模式并用示意图、流程图的方式表示(4)可通过图表资料分析某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和措施 教材从美国的气候条件、地形土壤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三个方面来分析美国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目的是在分析的过程中让同学们了解美国农业发展优势条件,进一步找到美国农业发展的特色(一是中部平原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二是追求经济效益,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程度高)。结合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不仅有利于复习巩固前面知识,还有助于深化本课教材内容。紧接着教材安排了个活动,通过组织学生活动来分析美国特色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形成的区位因素与影响,以深化对课程标准中进行农业布局必须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

接下来,教材介绍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如高耗能、高污染的石油农业,农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及农业开发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美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采取了哪些对策,哪些方面值得我国东北地区借鉴。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在强调农业发展的同时,重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要达到的战略目标:一是积极增加食物生产,并注意食物安全;二是要努力促进农村综合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三是要合理利用、保护、改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农业战略目标的方法是: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与制定保护环境与资源的相关法规政策。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美国农业生产条件与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了解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美国本土地形、气候的判读,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介绍新闻报道“我与美国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活动,了解美国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农业区位因素”)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3、运用个人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来表达、交流、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4、通过对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的分析,了解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增强对资源环境、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

五、教学难点: 美国农业生的条件。

美国主要农业带的空间分布(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教师完善)

六、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课件、录像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录象 引导新课

吸引学生注意力 录象《我与美国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介绍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农业经营情况,如特色装备的奶牛、高科技机械等,引出美国农业的一大特点:高度机械化。

以新闻报道为平台,使学生了解已普及的美国现代农业

表格、数据展现

《1995~2000年美国农产品出口占世界同一产品总出口量比重》的数据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的地位,也得出美国农业的另一大特征:商品化程度高。

以统计数据事实说话,使学生感受到美国农业的发达程度。

了解美国自然地理概况

翻开课本P51,看图2-17 “美国本土地形” 了解美国的三大纵列地形与主要河流、湖泊,中部平原辽阔的耕地是美国农业发达的重要自然保障。

看图2-18 “美国本土气候类型”,温带与亚热带气候类型,水热充足,适宜农业的发展。了解中部平原主要农业区对应的气候类型,理解气候、地形对农业的影响巨大。

了解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储备,农业发展对自然条件具有很大的依赖性。

回顾农业区位因素、检测已学过的知识、并加强知识的综合运用。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

2、社会经济技术条件

提问全场学生,并适当的举些例子加以暗示或解释。如自然的(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西北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但水源短缺)。

社会经济的(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学技术的(良种、基因技术、灌溉技术等)

了解大多数学生的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结合美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进行区位分析。

列出分析美国农业生产区位条件

结合刚分析过的农业主要区位因素,进一步分析美国发展农业需要分析的区位条件,下面再进行具体分析。

引入美国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学习。

了解其气候特点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课本P51,图2-18 “美国本土气候类型”,并结合地形图,找出中部平原面积较大的三个气候类型区:温带草原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中低纬度,热量较充足)

基本读图练习,找出主要的信息。

了解其地形与土壤条件、分析地形对降水影响。

课本P51,图2-17 “美国本土地形”并结合课件演示,读出“三大纵列地形的分布”,并从地势高低对水汽阻挡不同上,分析为什么美国的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随即提出美国哪些地区适宜大规模发展种植业?(中部平原地形平坦、土地肥沃、适宜机械化)

培养学生读图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与综合 分析能力

了解这种地形对冬季风的影响

P52 “活动-思考”第2题,提问为何冷空气影响范围如此之大?(地形:中部地势低平,山脉呈南北走向,对冬季风阻挡小,利于南北气流自由交换)

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归纳能力。

简要介绍分析土壤、水源因素

土壤肥沃(温带草原气候区的黑土和密西西比冲积平原的沃土); 水源充足(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系)

促进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了解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消费市场广阔,追求效益为目的。交通:完善的交通网络

政策和法规:完善(农业有大量补贴)农业技术:发达且得到大规模推广

通过教师的介绍以及配合“阅读和图片资料”,加深了解。

小结、完成部分学案

利用已有的“学案”资料,完成对 “

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的填空。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气候条件

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水热充足

地形土壤

平原广阔,土壤肥沃(黑土)

水源

密西西比河提供充足水源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交通

城市化水平高,市场巨大 便捷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科技

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地租

中部平原、地广人稀、地租廉价

环境政策

重视环保与农业补贴政策

让学生自主整理、小结刚学的知识。

相关系列图片赏析

分别显示:

奶牛场、小麦区、玉米带、棉花带

使学生直观感受各色农业带景观

读图 分析

课本P53 图2-19 “美国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分布示意图”并分析:“农业带”←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培养学生基本读图能力

分析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基本特点

结合美国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再运用“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美国农业高度商品化,追求效益的决定性作用)

通过教师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农业生产专门化”

介绍各农作物的生长气候条件

多媒体课件打出各农作物生长的条件: 小麦具有耐寒、耐旱、适应性强特点,分布比较广泛。春小麦多分布在纬度较高或海拔较高,热量条件较差的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中温、寒温带的东北北部地区;冬小麦生长期比较长,多分布纬度较低,热量较好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暖温带的黄淮海平原地区,长江以南地区也有分布

玉米是喜温、喜光、喜湿的作物,需水量大,多分布光热条件较好的半湿润地区 棉花是较耐旱的农作物,生长需要充足光热条件。

乳畜业发展除考虑气候对牧草生长的影响外,要着重考虑市场与交通条件。引导学生思考:玉米带比小麦带位置偏东的原因是什么?(玉米需水量较大)

了解美国各农业带形成的自然条件差异的原因。

分组讨论

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共同解决 学习难点

参考课本P53 阅读“美国农业带”,并结合地形、气候、土壤、水源、市场、交通等条件,掌握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和棉花带的分布地理位置、范围,并讨论形成原因。注意各农业带有不同的侧重讨论因素: 乳畜带:气候、土地、市场、交通 小麦带、玉米带:气候、地形 棉花带:气候(光热条件)

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并填表总结如下:见附表一

通过分组组讨论的形式,共享成果,培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热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因特网上搜集到的两则信息,分析回答。

资料一:东北曾是世界著名的商品大豆产区,是我国主要食用油的来源。自加入WTO后,2001年江苏某榨油厂即进口美国大豆1396万吨,约相当于我国一年的大豆产量,同年东北大豆却有七成积压在农村。

资料二:东北和美国进口大豆的产销成本调查

东北大豆

美国大豆

生产成本(元/千克)

1.6 0.8

运输(元/千克)

0.045 0.04

出油率(%)20

加工成本(元/吨)

10+X X

其中X为美国每吨大豆的加工成本。

(1)2001年江苏某榨油厂“舍近求远”从美国进口大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请你分析造成东北大豆生产成本差异的主要原因。

(3)该学习小组要将研究成果“东北大豆的出路”呈报给政府供决策参考。如果你是小组成员,你会提出哪些建议?

让学生结合材料分析东北大豆生产存在的问题,讨论东北大豆的出路在哪里,应该采取什么对策,要注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对策答案不唯一。

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从图表获取信息、学会运用比较法,归纳答题要点,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见附表一:美国主要农业带比较表 农业带

分布位置

生产条件

销售

乳畜带

美国东北部,五大湖沿岸

气候:气候阴冷,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土地:冰碛土,土地贫瘠

市场:近五大湖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全国各地(东北部为最主要市场)

小麦带

美国中部和北部

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光照强、降水少 地形:地形平坦、利于机械化耕作 土壤:黑土与黑钙土、土壤肥沃

出口

玉米带

乳畜带 以南地区

气候:降水500~600mm,半湿润区,地形:地形平坦、利于机械化耕作 土壤:黑土与黑钙土、土壤肥沃

出口

棉花带

美国南部地区

气候:湿润地区、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地形:地形平坦、利于耕作

出口

八、教学反思

1、这节课学生表现得非常活跃。因为事先准备的视频资料与活动资料比较充分,许多同学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农业布局的特点。许多学生都积极举手上讲台发言,参与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连平时上课爱睡觉的学生都津津有味地观看相关视频与课件,大家激励地相互讨论,发言。

2、由于课堂内容过多,有些内容不能深入开展探讨,只能泛泛而谈,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讨论环节还需要完善。

第二篇: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让教师在工作中更加顺利,这样也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一)

教材对应的课标要求:

1、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标准对其要求是说明,从程度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的一般要求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对水循环地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有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5、该标准虽然将视野扩大到水圈,但落脚点仍放在陆地上。因此,对于陆地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资源及其更新、水循环对气候、对生态、地貌的影响等,应用给予适当和关注。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将出现阶段性的高原期和飞速发展期,他们的认知能力的发展接近于成熟期,能运用抽象的适用形式、逻辑的推理方式思考解决问题,可进行独立探究活动和研究性学习。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上水圈水体的构成以及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水体

2、理解水循环的概念,认识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3、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分析地理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数据分析更能深刻理解水资源的有限性。

2、学生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

3、由黄河断流现象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分析黄河断流带来的危害、断流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中水循环的总要意义,进而由学生尝试提出解决黄河断流的方法和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关注我国大江大河利用现状,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增强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自然界水循环的学习,树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人类可利用水资源是有限

2、水循环的类型和主要环节

3、人类行为对水循环的影响

教学难点:

1、人类行为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二)

一、课标及其解读:

1、课标: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2、解读:研究城市地域结构可以帮助人们揭示城市发展布局规律。城市的地域结构一般包括城市的地域形态和城市的功能分区(土地利用)两个方面。

对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有同心圆地带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学说等。这些理论本身比较复杂,但本条标准只要求能用上述理论中反映出来的地理原理来理解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差异上。

二、学情分析:

1、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对城市提供的服务功能多少都有感性的认识;

2、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中城市的内容占了一定的比例,学生已经知道了多种各有特色的具体城市。

三、教材分析:

本课时属于湘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

1、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中心地理论);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本节课时第3课时,我把本节课的课题定为: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对比湘教版和人教版关于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湘教版: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的功能分区,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案例选取中心商务区,活动选取建成区和郊区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的三种理论和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一些原则,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一般规律。人教版: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形成中重点讲经济因素)。我选取人教版的3大功能区的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分析,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原来自己生活的城市里还蕴含着这样的地理思想,案例选取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好好了解一下西安市的城市空间结构。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2、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并能结合图表,分析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之所以确定上述教学目标,主要是因为课标要求的是用城市地域结构理论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差异,必须要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这样才能了解城市发展布局的特点。

重点:分析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确定依据:只有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才能比较功能区的差异,才能理解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难点:结合图表,分析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因为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较差,所以确定为难点。

五、教学方法:谈话法、举例法

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我主要采取谈话法、举例法。

1、谈话法。主要通过师生互动,联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启发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课题入手,从字面意思初步理解什么是空间?空间结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这些词对学生而言生僻、费解,解释清楚之后,便于学生学习下面的内容;在学习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形成时,以学生身边的例子为谈话平台;在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时,给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不急于给出结论,通过谈话互动,引导学生如何读图析图,给学生析图探究时间,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2、举例法。在学生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时,以西安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为例,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发现原来身边的生活里蕴藏着地理知识。

在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上,结合本节教学内容,制作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新新学案》,教材。

六、学法指导:读图析图法、合作探究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成效,使学生终生受益。

1、读图析图法。以图做媒介,指导学生用眼识图,用脑析图,开口说图;

2、合作探究法: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对所学问题进行探究、交流、总结,完成对问题的学习。本节课在学习方法的设计上为了调动学生的探究和积极性,分组,各组分别探究不同的问题,在教师引导下,交流、归纳、总结。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之前我们学习城市区位、中心地理论,知道了单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条件、区域的不同等级城市的分布规律。今天我们学习某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板书:第3课时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设问:

1、什么是空间?什么是结构?什么是城市的空间结构?

师解释:空间是指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结构是事物的内部构造。如大楼由钢筋、混凝土组成;城市空间结构指城市各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组成状态。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三)

1、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过渡:人类是在土地上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因此,土地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物质基础,城市内部因土地利用的方式不同,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等不同类型。

商业区的形成:商业活动要求接近消费者,只有便捷的交通才可能带来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商业活动大都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商业活动在某地发展起来后会带来众多的消费者,这,又会吸引饮食、交通、邮电、银行等其他的服务,这些方便的服务设施又会吸引更多的人和服务,这就是集聚效应。通过集聚效应,商业区逐渐形成。

商业区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设问:西安市的商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引出中心商务区: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发达。

住宅区的形成:住宅是一天中居民活动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大多数城市中,住宅区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有的城市,随着住宅区的分化还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此处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对比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工业区的形成:工业区是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形成的。这些工业专业化程度高,且有很强的协作性。由于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运输要求,故工业区要靠近交通便捷的地带来布置厂房、仓库等设施。

以上3个区是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城市地域结构。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有以下3种。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这3个模式的阅读属于扩展学生知识面的,故我让学生自己阅读即可。

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经济因素、经济收入、知名度、宗教种族、历史原因等,其中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

由于城市里各种功能的活动都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而城市土地的供应是有限的,因此地价决定了每种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而地价取决于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此处PPT出示经济因素对功能区的影响示意图。学生看《新新学案》大册子第25页。分析功能区和距离市中心远近、交通通达度之间的关系。

第三篇: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一)

教材对应的课标要求:

1、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标准”对其要求是“说明”,从程度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的一般要求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对水循环地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有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5、该“标准”虽然将视野扩大到水圈,但落脚点仍放在陆地上。因此,对于陆地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资源及其更新、水循环对气候、对生态、地貌的影响等,应用给予适当和关注。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将出现阶段性的高原期和飞速发展期,他们的认知能力的发展接近于成熟期,能运用抽象的适用形式、逻辑的推理方式思考解决问题,可进行独立探究活动和研究性学习。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上水圈水体的构成以及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水体

2、理解水循环的概念,认识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3、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分析地理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数据分析更能深刻理解水资源的有限性。

2、学生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

3、由黄河断流现象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分析黄河断流带来的危害、断流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中水循环的总要意义,进而由学生尝试提出解决黄河断流的方法和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关注我国大江大河利用现状,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增强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自然界水循环的学习,树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人类可利用水资源是有限

2、水循环的类型和主要环节

3、人类行为对水循环的影响

教学难点:

1、人类行为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二)

一、课标及其解读:

1、课标: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2、解读:研究城市地域结构可以帮助人们揭示城市发展布局规律。城市的地域结构一般包括城市的地域形态和城市的功能分区(土地利用)两个方面。

对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有同心圆地带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学说等。这些理论本身比较复杂,但本条“标准”只要求能用上述理论中反映出来的地理原理来理解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差异上。

二、学情分析:

1、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对城市提供的服务功能多少都有感性的认识;

2、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中城市的内容占了一定的比例,学生已经知道了多种各有特色的具体城市。

三、教材分析:

本课时属于湘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

1、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中心地理论);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本节课时第3课时,我把本节课的课题定为: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对比湘教版和人教版关于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湘教版: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的功能分区,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案例选取中心商务区,活动选取建成区和郊区——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的三种理论和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一些原则,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一般规律。人教版: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形成中重点讲经济因素)。我选取人教版的3大功能区的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分析,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原来自己生活的城市里还蕴含着这样的地理思想,案例选取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好好了解一下西安市的城市空间结构。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2、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并能结合图表,分析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之所以确定上述教学目标,主要是因为课标要求的是用城市地域结构理论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差异,必须要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这样才能了解城市发展布局的特点。

重点:分析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确定依据:只有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才能比较功能区的差异,才能理解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难点:结合图表,分析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因为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较差,所以确定为难点。

五、教学方法:谈话法、举例法

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我主要采取谈话法、举例法。

1、谈话法。主要通过师生互动,联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启发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课题入手,从字面意思初步理解什么是空间?空间结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这些词对学生而言生僻、费解,解释清楚之后,便于学生学习下面的内容;在学习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形成时,以学生身边的例子为谈话平台;在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时,给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不急于给出结论,通过谈话互动,引导学生如何读图析图,给学生析图探究时间,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2、举例法。在学生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时,以西安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为例,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发现原来身边的生活里蕴藏着地理知识。

在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上,结合本节教学内容,制作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新新学案》,教材。

六、学法指导:读图析图法、合作探究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成效,使学生终生受益。

1、读图析图法。以图做媒介,指导学生用眼识图,用脑析图,开口说图;

2、合作探究法: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对所学问题进行探究、交流、总结,完成对问题的学习。本节课在学习方法的设计上为了调动学生的探究和积极性,分组,各组分别探究不同的问题,在教师引导下,交流、归纳、总结。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之前我们学习城市区位、中心地理论,知道了单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条件、区域的不同等级城市的分布规律。今天我们学习某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板书:第3课时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设问:

1、什么是空间?什么是结构?什么是城市的空间结构?

师解释:空间是指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结构是事物的内部构造。如大楼由钢筋、混凝土组成;城市空间结构指城市各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组成状态。

(二)新课学习

1、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过渡:人类是在土地上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因此,土地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物质基础,城市内部因土地利用的方式不同,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等不同类型。

商业区的形成:商业活动要求接近消费者,只有便捷的交通才可能带来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商业活动大都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商业活动在某地发展起来后会带来众多的消费者,这,又会吸引饮食、交通、邮电、银行等其他的服务,这些方便的服务设施又会吸引更多的人和服务,这就是集聚效应。通过集聚效应,商业区逐渐形成。

商业区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设问:西安市的商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引出中心商务区: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发达。

住宅区的形成:住宅是一天中居民活动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大多数城市中,住宅区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有的城市,随着住宅区的分化还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此处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对比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工业区的形成:工业区是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形成的。这些工业专业化程度高,且有很强的协作性。由于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运输要求,故工业区要靠近交通便捷的地带来布置厂房、仓库等设施。

以上3个区是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城市地域结构。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有以下3种。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这3个模式的阅读属于扩展学生知识面的,故我让学生自己阅读即可。

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经济因素、经济收入、知名度、宗教种族、历史原因等,其中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

由于城市里各种功能的活动都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而城市土地的供应是有限的,因此地价决定了每种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而地价取决于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此处PPT出示经济因素对功能区的影响示意图。学生看《新新学案》大册子第25页。分析功能区和距离市中心远近、交通通达度之间的关系。

第四篇: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设计 [1500字]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1 区域和区域差异

[课标导读]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是高中新课程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模块1的教学内容中已经涉及到“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概念。不过模块1中的内容是顺应讲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重点是突出自然地理环境中各组成要素在地域组合上的联系与分异。而本节内容是典型的案例研究课程,它通过诸多案例将“区域”的概念以及“区域”间的“差异”所具有的客观性,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并且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掌握区域差异形成的综合原因,从而能够举一反三地对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做出正确的分析,培养他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观和科学的地理素养。

[教学目标]

本节教学要重点突出“区域”和“区域差异”两个核心概念,围绕这两个概念,逐步将我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等基本国情知识,顺序展开。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使课堂教学气氛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1、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区域的含义,认识区域差异的客观存在。

2、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会对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一些基本的比较分析方法,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较多,而且学生探究的量也很大,所以建议用4个课时完成教学。

第一课时:从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概念入手,让学生有清晰的区域地理观。能够明确区域的划分及划分依据的设定。该课时,着重从知识储备和帮助学生掌握综合分析的方法入手。

第二课时:用教材上列举的“中国三大自然区”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三大自然区地理环境的差异,从而明确区域差异的内涵。再通过教材引用的“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南北差异”,结合秦岭-淮河线知识点,巩固学生对中国地理环境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该部分内容多而生动,是很好地复习过往区域地理知识的教材内容,教师应该好好利用。

第三课时:将中国的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做一总结,引入“中国三大经济地带”的概念,并让学生比较这

两种划分的不同之处,更好地掌握“区域”概念的相对性特点。同时,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的形成因素,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比如,优良的自然条件可以加速经济的发展,反之又会延缓或阻碍经济发展。但青藏高寒区的农业资源相对较差,但其他资源如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又非常丰富,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加以引导。

第四课时:以学生研究结果的展示为主题,可以上一节活动课。教师最后的总结尤为重要。既要突出课程标准的要求,达到教学目的;又要利用活动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

1、讲述“我的家乡”:针对深圳市移民城市的特点,教师可以从讲述自己的家乡开头,与学生交流家乡的环境特征并进行比较,由此引入课题——“区域和区域差异”。

2、在讲述结束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索“区域”和“区域差异”的基本含义,并通过分析了解“中国的三大自然地带”的划分及差异,为以后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3、利用课件,将区域和区域差异的典型图片和案例一一展出,在课堂上由学生自主分析,教师引导,完成课堂练习,最终得出结论。

4、多注意学生空间思维的培养,依托教材内容,复习中国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渗透国情教育内容。(第二课时)

1、在学生掌握了“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概念后,从案例“中国的三大自然地带”的分析中,进一步认识“区域”的划分和了解“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并通过讨论,从中找出“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本课时重点在学习一定区域环境条件下的人类活动,让学生能够对各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给出与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加以联系的分析和论证。

3、结合实际案例“中国文化、经济和政治中心的东移”、“交通发展的东西差异”,以及学生举例说明等,使学生认识和掌握自然环境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同时为下节教学内容打下伏笔。

(第三课时)

1、从了解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三个地带入手,让学生分析比较各地带人类活动的差异,与第一节内容相呼应。

2、通过对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读图分析和绘图分析,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和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3、阅读“案例研究”中的两个盆地比较,联系本节前后内容,布置下堂研究课程的要求,让学生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准备评讲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如果有条件的话,各小组可以制作出演讲的幻灯片,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更能提高学生课后探究的积极性。

课堂上多采用案例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师简要提出问题,交给学生讨论;学生将自己的结论与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联系;教师及时针对结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让学生再讨论、再分析。经过这样的师生交流,教材的主要知识内容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学生的记忆;而学习的过程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课后要及时总结,最好是由学生进行归纳。往往在大量信息的分析判断后,课堂重点会出现模糊的现象,因此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课程拓展]

本节教材内容牵涉到的知识点,有很多是初中地理知识,如何利用课堂教学将温故知新结合在一起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该节课程拓展的方向应该是将教材中的中国地理知识很好地运用,并适当地延展到国情知识、环境知识等知识点。这也是地理教学中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在了解中国的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时,引导学生分析差异产生的自然原因,同时有必要分析对三大经济地带的形成的影响和联系。在讲到三大经济地带差异时,最好是让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东西部差异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西部大开发”、“三农问题”等国策对缩小“三大差距”的重要意义。教学中,多运用一些问题和情景设计,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去掌握国情知识和环境知识。例题:

(1)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a)

a 资金、技术、人才匾乏 b 农业基础薄弱

c 水土流失严重 d 自然资源不足

(2)我国政府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b)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3)西部大开发的首要目标是(b)

a 充分开发利用西部资源,加快国民经济发展

b 缩小西部和东部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

c 提高西部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维护社会稳定

d 经济发展模式由出口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转换

以上例题只是举例而已,教师可以灵活地设计更多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对国情知识有所了解。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异,这个巨大的现实的区域差异急待我们去消除或减小,解决好这个问题,我国的经济就会健康地可持续地发展。教材中引用的许多例子都说明了这一点,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将这个国情告诉给学生,或者让学生自己去发掘。

[教学反思]

本来这是在教完本节内容之后才有的,但通过课程的设计过程,同样有如下几点心得体会。

1、案例研究是教学中的关键。本节教学内容较多,但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案例分析将“区域”和“区域差

异”这两个概念始终把握住。

2、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国情知识渗透进每节课堂,尤其是我国东西部自然、人文上的巨大差异,其产生的历史原因和因应策略,都是当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3、利用图表知识进行绘图分析的练习,体现了能力训练的课堂化。设计适当的课堂练习,应该是新课程教学过程从教人员备课中要用心准备的一项工作。往往很多知识点,学生看、老师讲,好象并不难,但到了学生进行实际分析时,效果却不理想,其实就是没有很好地进行配合训练的缘故。

一堂课下来,教师课前准备的充分不充分,对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新课程理念如何体现出新字,仍然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努力地探索。

福田中学地理教师 郭 纯

第五篇:地理必修三教学反思

地理必修三教学反思

高中地理必修三较必修一和必修二,它偏重于把必修一和必修二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一个区域,去分析和解决某一区域具体存在的某一个或几个环境问题或可持续发展问题,所以我认为必修三的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课本案例的探究中逐步形成一个学习方法,并且能把这个学习方法和技能迁移到不同环境、不同区域去分析、解决这一区域存在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今年执教必修三的教学实践中,我注意了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并使学生掌握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后,再穿插上自己开发的学生身边的案例,通过知识与方法的迁移,来引导学生分析、解决身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解题能力。

例如:在学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中的城市化问题及对策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课本中的教学案例,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域市化的表现、出现原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问题,在学生掌握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后,我又结合学生亲身感受,让学生分组讨论我自己开发的案例“仙桃市的城市化”,让学生探究学习。我首先出示两幅图片:分别是1980年和2012年的仙桃市城区平面图,让学生对比两幅图,探究如下问题:

(1)仙桃市城市化的表现。(2)仙桃市城市化出现的原因。

(3)根据你的观察,请列举实例说明仙桃市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4)作为一名仙桃普遍市民,请为自己家乡解决城市化问题提出你的合理化的建议。

这种将课本案例与学生生活实际中身边的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我受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似乎对探究他们身边的案例更感兴趣,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似乎更高。由此我感到地理教学应立足课本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身边的案例,并且尽量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这样的教学或许更能调动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载地理必修III___2_4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理必修III___2_4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理必修二教学总结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 时间飞快,这学期就要结束了,所有工作进入了最后阶段,回首这一学期,收获颇多,现将这学期的教学做个总结,既是对过去经验教训的整理,也是对未......

    2014必修一地理教学反思

    我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课中 ——《山地的形成》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正值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新课改要求我们更新教育观念 、探索新的教育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

    地理参考教学设计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参考教学设计 一、教学课题: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知......

    地理教学设计(汇编)

    教学设计 做课人:马永新 单位:正定五中 时间:2013年5月 9日 教学内容:《地理事物特征描述》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特征是地理高考中强调的能力之一。但......

    地理教学设计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设计 教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 · 七年级上 |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 第2 课郭宏伟 凌源市第三初级中学数学教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l.从学生的......

    地理教学设计

    中东地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和人口问题。重点是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难点是人口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地理教学设计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 陕西省山阳县城区三中 黄 涛 教材依据: 《地球的自转》是人教版《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一节的内容,通过探究让学生体会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以及由......

    地理教学设计

    地理教学设计 第三节 西亚 石林县路美邑中学李志仙 能力目标 1.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2.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