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 2
浅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
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市共青城中学 闵永波
摘要:本文以中学语文文本为例,结合教学实践,从在课文研读中发现、在问题讨论中领悟、在综合活动中体验等三个方面,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粗浅论述。
关键词:生态伦理道德 教育 语文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 1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属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范畴,自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谈点粗浅认识。
一、在课文研读中发现
新课程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编发了不少有关人与自然方面的课文。这类课文在为我们提供审美教育的同时,也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如人教版的《斑羚飞渡》,作者写了一群被猎人逼至绝境的斑羚,自觉牺牲一半,挽救了另一半的生命。我们用人之常情体味老斑羚的行为,它们这种临危不惧,舍己救人,无私付出的精神让“人类”震撼、敬畏,甚至让人类汗颜。在这篇文章中,人类充当的是怎样的角色?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这篇文章给了我 们一个反思人类所作所为、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臵的机会。对于和自己一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物种,人类是蔑视的。人类肆意屠杀它们,已经导致许多物种灭绝。斑羚飞渡的惨烈、悲壮,让我们看到了动物身上那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也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
在另一篇散文《那树》中,写了一棵坚韧顽强、豁达宽容、无私奉献、富有爱心的大树,通过写它造福于人类却因城市的发展被人类伐倒的遭遇,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发展与保护生态的矛盾,树立科学发展观。课文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老树的命运,进而理解生命的意义,及引发对都市文明与自然界共同发展等问题的深层思考。
对这些走进自然、体味自然、感悟自然的文章的阅读指导,我们可以带领学生通过感悟作家的生花妙笔,来领略大自然的多样与神奇,增进人与自然的亲和与交融,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的审美情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自然是人类的老师,万物也有人的性情。
二、在问题讨论中领悟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常规武器”,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重要手段。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武器,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在传授知识、启迪智慧上的应有功效。
在教《像山那样思考》(节选)时,笔者给了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与思考时间,让他们走进文本,和作者对话,感受利奥波德那深深的生态忧患意识。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我将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化,设计了以下系列问题,来组织问答式教学:(1)节选部分以“一声狼嗥”开始,对“狼嗥”,无论是鹿、郊狼,还是牧牛人、猎人都有反应,他(它)们的反应和一座山的反应有什么不同?(2)
为什么只有山能“客观” 2 地听狼的嗥叫?(3)自然界失去了狼会怎样?(4)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像山那样思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思考?
经过思考、讨论,同学们明白了任何物种都是人类的朋友,而不是敌人。狼的嗥叫“叫出”了生态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狼的消失,意味着为某种生存现状吹响了告别的号角,意味着我们将失去一种可贵的生存体验。“像山那样思考”说明人类并没有像山那样对待自己同自然的关系。这一短语,是在告诉我们: 人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把自己看成大自然的一分子 , 我们同万物的关系和山同万物的关系没有什么区别。作者诗意的表达,其深刻用意在于让人们意识到,一直自以为高于一切的自然主宰的人类对动物的随意捕杀已造成严重的生态失衡。自大自私、一意孤行的人类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给世界带来了难以解决的生态问题。这说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刻不容缓!
通过对这篇既饱含诗意又意蕴深远的自然文学经典的学习、探究,激发学生阅读这类美文的兴趣,把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准则艺术地传授给他们,促进他们善待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伦理道德观的形成。
三、在综合活动中体验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对外界的认识之最初的中介就是活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综合性学习”,主张“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2 ]。遵循语文课程实践活动的理念,我在教学中开展了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尽力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界里去”[ 3 ] , 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在体验中“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组织开展的活动是:A.请从图书馆和网络中进一步搜集资料,召开一次以“黄河之忧”为主题的调查报告会。B.近几十年来,由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黄河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又出现了严重的断水断流和水污染等新的问题。请针对这一生态危机,设计一则公益广告。
人教版《莲文化的魅力》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池塘边,荷叶下,躲着一只小青蛙”。如今,繁华都市难闻“蛙声一片”,“人面荷花相映红”更难一见,对此原因作深入调查,鼓励学生写《对池塘蛙群的生态调查报告》及《我市为何难觅荷花》。借此呼吁大家保护好荷塘、青蛙,呼吁政府重视莲藕、莲子的深加工和销售,提高荷农的生产积极性,重现天人合一的秀美家园。
通过这些活动,使生态意识深入人心,也使语文课程变得开放而有活力。
语文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为我们校园的绿色教育提供了极其广阔的领域和空间。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必须要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穿插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反客为主。它重在感染熏陶,贵在领悟内化; 重在传播理念,贵在培养习惯; 重在潜移默化,贵在有机结合。愿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发挥语文教学在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 1 ][ 2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 ]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6, 18, 18.4 [ 3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M ] / /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303.
第二篇: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态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本文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结合教学实践,从在文本研习中熏陶、在问题探讨中参悟、在阅读讲练中渗透、在写作训练中深化、在活动体验中感悟等五个方面,对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道德 教育 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道德观,是落实 科学 发展 观的必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 1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属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范畴,自然 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外在的附加任务”。所以说语文教学在环保教育方面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大有作为,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态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谈点粗浅看法。
在文本研习中熏陶
新课程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编发了不少有关人与自然方面的古今美文。这类美文在为我们提供审美教育的同时,也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里的郁达夫名篇《江南的冬景》,我们引导学生一同随作家去欣赏“曝背谈天”、“午后寒郊”、“冬日 农村 ”、“江南雪景”等闲适、温润、和煦的优美意境。阅读当代作家高建群的散文《西地平线上》,一同随作者到西部去看无比壮美的落日、灿烂炫目的火烧云,去感受“雄伟的风景”,去体会“世间有大美”。精读苏轼名作《赤壁赋》,和同学一道感悟他是如何将自己的精神力量作用于自然景物,使无生命的“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成为“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审美对象; 一同体味苏子的“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所表现的超然旷达的情怀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细读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和作者一起感受西山给予的“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的愉悦,体会“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妙处,从而深切领会“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至情至理。
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古典诗词中就有大量亲近自然、歌颂自然的名篇佳作,这类诗歌历来就是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的好材料,当然也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好素材。如在讲授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2 ]的名篇《春江花月夜》(见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 赏析名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所蕴含哲理时,就可借助于闻一多认为的此诗比《代悲白头翁》(刘希夷)“更夐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 2 ]的评价入手来引导学生通过美读来品味、感悟诗人对天人关系的深刻认识。张若虚的这几句诗跳出前人一味哀叹“人生几何”的窠臼,展示了生命与宇宙的同
一、人生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天人一体同仁”的传统 哲学 思想。诗人独特的审美体验、邈远的人生感悟、“夐绝的宇宙意识”的确给了我们同学许多深刻的启迪。
总之,对这些走进自然、享受自然、感悟自然的古今诗文的阅读指导,我们可以带领学生通过感悟作家诗人的生花妙笔,来领略大自然的多样与神奇,增进人与自然的亲和与交融,激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的审美情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自然是人类的老师,万物也有人的性情。
“万物静观皆自得”(宋·程颢《秋日偶成》),“人心至感,必有应说,物色万象,爽然有如感会。”(唐·王昌龄《文镜秘府论·地卷·十七势》),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在陶冶情操、滋润心灵、升华精神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人云: “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引导学生赏读这类诗文,实际上就是师生共同走进自然美的世界,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长期坚持这样的研习与熏陶,无疑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崇尚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道德观。
在问题探讨中参悟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说: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清·刘开《问说》)。课堂提问是教学的常规武器,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重要手段。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个“常规武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在传授知识、启迪智慧上的应有功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有一个模块是以“近代环保之父”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一句名言———“像山那样思考”而命名的(这篇同名随笔收录在他的那本被誉为“绿色圣经”的《沙乡年鉴》里)。在教《像山那样思考》(节选)时,笔者给了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与思考时间,让他们走进文本,和作者对话,感受利奥波德那深深的生态忧患意识。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我将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化,设计了以下系列问题,通过以疑带读,以读促思,以思释疑的方法来组织问答式教学:(1)节选部分以“一声狼嗥”开始,对“狼嗥”,无论是鹿、郊狼,还是牧牛人、猎人都有反应,他(它)们的反应和一座山的反应有什么不同?(2)自然界失去了狼会怎样?(3)为什么只有山能“客观”地听狼的嗥叫?(4)怎样理解“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这句话?(5)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像山那样思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思考?
经过思辨并讨论,同学们明白了任何物种都是人类的朋友,而不是敌人。狼的嗥叫“叫出”了生态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狼的消失,意味着为某种生存现状吹响了告别的号角,意味着我们将失去一种可贵的生存体验。“像山那样思考”说明人类并没有像山那样对待自己同自然的关系。这一句带有祈使、号召意味的短语,是在告诉我们: 人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把自己看成大自然的一分子(人类是大自然生态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同万物的关系和山同万物的关系没有什么区别。作者诗意的表达,其深刻用意在于让人们意识到,一直自以为高于一切的自然主宰的人类对动物的随意捕杀已造成严重的生态失衡。自大自私、一意孤行的人类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给世界带来了难以解决的生态问题。这说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刻不容缓!
“教材无非是例子”(叶圣陶语), 通过对这篇既饱含诗意又意蕴深远的自然文学经典的学习、探究,我们可以形象化地诠释恩格斯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3 ]的警世箴言,激发学生阅读这类美文的兴趣,把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准则 艺术 地传授给他们。这样在传道授业的点点滴滴之中强化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促进他们善待自然、礼遇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伦理道德观的形成。
在阅读讲练中渗透
语文课程历来就有文以载道的传统,随着人们对“生态文明”重视程度的加深,这个“道”里面的“生态伦理道德”的分量自然就有所提升。
在大力提倡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让学生作为阅读训练的材料也应当与时俱进,引进时代活水。我们可选取富有文化内涵,具有时代气息的新材料来训练他们的语言思维能力的同时,有机渗透生态伦理道德教育。
这类含有环保内容的阅读材料还是很多的,像近几年来高考语文 现代 文阅读测试题中就有不少。
如2002年全国卷阅读题《沙尘暴》、2003年全国春季卷阅读题《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蓝》,2007年全国卷Ⅱ “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阅读题,2007年四川卷阅读题《瓦斯的开发和利用》,2008年湖北卷“关于湿地”的阅读题等都是渗透环保教育的好材料。我们在指导学生做题时,适时适当地补充、穿插相关的背景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读懂文本,正确答题,也使学生在不觉得是教育的教育中,接受绿色教育的熏陶,这对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促进他们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观的形成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再如在进行古文翻译的训练时,可结合教材,通过有意识选择“国学”经典中的有关涉及生态文明的文句作为练习的文本,让学生在学习古汉语知识、了解古代灿烂的先进文化的同时,也会在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如我们在教《〈论语〉〈孟子〉选读》(苏教版选修教材)时,通过翻译“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句,可以让学生大致了解孔子“敬畏天命”的生态伦理观念和重德修身的思想。翻译课文《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里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句群,则可使学生约略知道孟子在和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的主张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深化,孟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思想在此也可见一斑。限于篇幅,以上仅以孔孟为例略作说明。其实在洋洋洒洒、蔚为大观的古代典籍中还可以举出很多像这样闪烁着生态文明思想光辉的例句。
笔者以为,这样古文翻译的训练过程,文道统一,既是提高古汉语水平的过程,也是学习古人生态伦理道德思想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探究虽零零碎碎,星星点点,不成系统,没有序列,但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言,也不失为对青年学子进行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渗透的好方法。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既长进学问,又提升思想,何乐而不为呢?
在写作训练中深化
随着环保宣传力度的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启动,全社会已初步形成了环境教育的良好氛围。这在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考查上也有所体现。2008年高考就出现了多个有关“人与自然”的作文题。
如重庆卷的新命题作文“在自然中生活”; 浙江卷要求以“触摸城市”或“感受乡村”为题的新命题作文。湖南卷是要求考生体会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优美意境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 论文 或记叙文。再如江西卷是要求考生“为田鼠或田鼠的天敌代拟一封给人类的信”的新材料作文; 又如全国卷Ⅱ关于“海龟和老鹰”(材料取自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文《自然之道》。原文中心是说,人们对小海龟的帮助看似善举,实则违背自然之道,给海龟反而带来了莫大的伤害)的新材料作文; 这些高考作文题很容易让人想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生态平衡”,“遵循自然 规律 ”等绿色理念。笔者以为,这些作文题与新课标所倡导的“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的要求完全相符,对中学生的写作产生了积极影响,起到很好的“指挥棒”的作用。这类高考作文题的导向,也给了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带来不少有益启迪。“文章合为时而著”,作文应当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强烈的人文性。基于这种认识,我在平时指导学生作文时,把“人与 自然 ”作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专题来探讨。这种题材的作文训练,是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热爱自然、热爱社会使然,是进行生态伦理道德 教育 的绝好途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1 ]。根据新课标的写作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就把这种教学理念贯穿于始终。如在教了“谛听天籁”这个专题后,我让学生模仿《西地平线上》的写法,在熟悉的生活中选取最能震撼心灵的自然画面,写两则小品。目的想通过他们描写的自然美景,实现人与自然的对话,引发他们个人独特的人生感悟。在教读美国自然文学经典作家亨利·大卫·梭罗的优美散文《神的一滴》(节选自《瓦尔登湖》,见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后,我要求学生透过作者如湖水一般纯净透明的文字,去体悟他的思想、人格、精神力量与“最美,最有表情”的瓦尔登湖融为一体的特点,作一次心灵漫步,写一篇读后感。在教完“像山那样思考”这个模块后,我则以“大自然的智慧”为题要求学生在平时观察、积累的基础上,从人们经常从大自然得到启示的角度来写作文,目的在于使我们的同学通过学习、思索,记下自己独特的思考和个性化的觉解,获得智慧的启迪,真正理解“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的至理。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自主写作的空间,减少对他们写作的束缚,深化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我又采取自主命题的形式,不限体裁,不规定字数,“放手”让学生写以环保为主题的“自由文”。同学们在自由宽松的写作氛围下,自由表达,畅所欲言,写出了不少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佳作。如有同学针对“秸秆还田”的宣传标语铺天盖地,而既污染大气又违法的焚烧秸秆行为依旧不断的现象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剖析,写下了颇有深度的《焚烧秸秆为何屡禁不止?》的研究报告; 有同学针对学校所在地———平潮镇自来水源受污染、水质差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并结合所学的环保知识,写出了《改善平潮镇自来水水质之我见》的调查报告; 还有同学则在《像山那样思考》生态意识、忧患意识的烛照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而作《我的环保一日》之类的随笔等等。写,是为了记录多彩的生活,是为了有效的交流。这些题材不同,风格各异,内容丰富的环保习作,虽较为稚嫩,但却表现出极其热忱的环保意识和难能可贵的探索精神。
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这样的作文设计是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成功尝试,是文与道的统一,是作文和做人的融合。这对学生逐渐转变以人类为中心的传统思维模式,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伦理关系不无裨益。这样的作文训练以理念浸润心灵,对培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生态良知,增强他们爱护自然、道法自然、绿色消费的环保责任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活动体验中感悟
瑞士心 理学 家皮亚杰认为: 人对外界的认识之最初的中介就是活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综合性学习”,主张“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1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则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 方面的价值追求”[ 4 ]。遵循语文课程实践活动的理念,我在教学中开展了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尽力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界里去”[ 5 ] , 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在体验中“认识自然、认识社会”。
如在教“像山那样思考”这个模块时,笔者组织学生围绕模块的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在班上组织学生开展了“今天你环保了吗”的主题演讲比赛。这样在训练学生“说”的能力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促进了学生关注环保、参与环保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再如指导学生“语言运用”训练时,我让学生走出校园,广泛搜集有关环保的公益广告词、宣传语,让学生点评、赏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也试着创作并进行评比。这样寓教于“写”,强化他们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环保精神。又如我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环保征文的活动。4月份,市水利局和教育局联合开展“开展节约保护用水资源”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我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在班级选拔的基础上,推荐了4名同学的文章参赛。虽只推荐了4 篇,但“珍惜每一滴水,否则世界最后一滴水将是你的眼泪”的生态忧患意识却已深入到每一位同学的心中。6月份,市环保局和教育局联合举办“中小学师生环保征文和 论文 评比”活动,我身先士卒,带头参加,积极思考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宣传环保、参与环保的问题,爬梳剔抉,总结 归纳了若干寓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于语文教学的方法与途径,写出参赛论文,为学生“放样子”,一如既往地积极鼓励、指导学生参加征文活动。
“行是知之始”(陶行知语)[ 6 ] , 我以为鼓励学生参与这样的“综合性学习”,在活动体验中感悟,是课内外关联、学科间交叉、教学做合一、校内外沟通的大融合,是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学以致用的好机会,是“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4 ]。总之,通过丰富多彩的相关语文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这样在沉思自然、感悟自然之中,提升他们的环境意识,内化他们的生态伦理道德。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为我们校园的绿色教育提供了极其广阔的领域和空间。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必须要遵循语文教育的 规律。穿插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反客为主。它重在感染熏陶,贵在渗透内化; 重在传播理念,贵在培养习惯; 重在潜移默化,贵在有机结合。它应当是文以载道、水乳交融的理性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和谐教育。愿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发挥语文教学在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 1 ]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 ]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6, 18, 18.[ 2 ] 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DB /OL ].http: / /www.xiexiebang.com /wk /000460.htm, 200823.[ 3 ]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 ]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 1人民出版社,1995: 383.[ 4 ] 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 ]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 3.[ 5 ]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M ] / /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303.[ 6 ] 陶行知。行是知之始[M ] / /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20
第三篇:浅论语文教学中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理念的渗透
浅论语文教学中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理念的渗
透
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属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范畴,自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外在的附加任务”。所以说语文教学在环保教育方面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大有作为,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态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政工期刊www.xiexiebang.com/zgsfb/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谈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态伦理生态道德
一、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及文本解读方式的变化语文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率先树立自己的生态意识。教师自身对生态文明、生态文化、尤其是生态文学要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才能把研究上升到理论的层面,而不是只有感性的认识。因此教师必须多读书,广泛涉猎国内外生态文学范畴的著作及最新研究性成果,大量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用一种全新的生态意识去观照中学语文教材,然后在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去贯彻这种生态意识。
二、以教学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主动树立生态意识1.开展以环保为题材的写作训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环保题材的作文及其他语言表达训练非常多,如“我与自然”、“保护我们的家园”、“生命之水”“拯救地球”等等,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抓住一些典型的习题进行有效的引导,从中不仅可以品味到文字之美,而且使学生对于环保问题在思考中形成独立的思想意识。
如学生写作的节约用水公益广告:
水是生命之源,请大家节约用水。--------王瑜主啊,让龙王感冒吧,打几下喷嚏吧。----刘诗豪又如学写中央一台的广告语“我喜欢小草笑、我喜欢松鼠笑、我喜欢爷爷笑。”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还有为保护环境写警示语,如,“我怕疼”、“我们是朋友”等保护草坪的警示语。“共建美好家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绿色生态”等警示语。
我县地处猫儿山生态景区。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动植物的王国和物种基因库,是漓江、资江、浔江的发源地,连接着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素有“漓江的心脏,桂林山水的命根子”之称。我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在学生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指导学生围绕“保护猫儿山,呵护漓江源”这一主题进行了系列写作,参加 “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生态文明”“猫儿山GEF杯”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学生均获得了奖项。其中,唐凌云的《绝唱》获特等奖,李星星的《天问》获一等奖。
2.开展以环保为话题的演讲、辩论活动我校每年都举行纪念“五四”运动演讲活动。今年的主题为:“爱家乡,争做文明小卫士”。通过演讲学生进一步受到教育,增强了热爱家乡的情感,也坚决表示爱护环境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演讲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班曾举行过以“环保”为主题的辩论赛,辩题一:西部开发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哪个更重要?
辩题二:三峡工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在辩论中既指出三峡工程利国利民的优势,又看到了大坝造成的破坏也是相当严重的:100多万人大迁移,肥沃的河岸土地被淹没;珍稀濒危物种可能面临灭绝的威胁。在辩论中,学生充分认识到了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密切联系,在不知不觉中确立了生态意识。
3.举行生态文学类读书及摘抄交流汇报会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教学,除了阅读课以外,我们鼓励学生课余广泛阅读。为了使阅读更有针对性,我们特意给学生规定了阅读几大类别,如经典阅读、时尚阅读、杂志阅读、报刊阅读,就内容分文学类、史学类、艺术类、美学类等,开设了几大专题:亲情、环保、哲理等。其中在有关环保的文学类经典阅读中,我向学生推荐了一些经典的权威著作,让他们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交流内电力论文发表www.xiexiebang.com/dllwfabiao/容与感受。如“当人类自野蛮踏过了文明的门槛时,他从一个混沌的自然世界,迈入了一个他自己创造的世界;于是那些原先与他生命相依存的山川草木鸟兽虫鱼,渐渐地变得与他相疏远、相隔绝了。
阅读体验:比喻手法的运用形象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相脱节的二元对立学说。“大自然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云烟光色,跟人类的生命绝不是不相干的存在。每一片飞花,每一线星光,都在提醒着人类的心灵与宇宙的关系。任何一个真正在大自然山水中受过感动的人,都理解那句耳熟能详的名论:每一片风景,都是一种心境。”
阅读体验:“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为什么可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因为人的心灵与自然是相通的。“下午和诗人们一起去去附近的树林散步。艾基夫妇就像两个孩子,在几乎所有花草前驻足不前,随手摘颗果子放到嘴里,要不就采个蘑菇尝尝,彼此嘀嘀咕咕。俄国诗人和土地及一草一木的关系,让我感到羞惭:中国诗歌早就远离大地母亲,因无根而贫乏,无缘而虚妄。”
第四篇: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人类的各项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生态环境破坏,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困扰着当今世人的六大危机,即能源耗费,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退化和生态失衡。这些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都必须依赖于调整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因而引起社会关注。那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将环境教育渗透其内,寓于教学中去呢?本文通过从身边小事做起、利用生态体验、尊重生命、结合教材内容等方面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一、从身边小事做起,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生物教师是现代生态道德观念的主要传播者,应正确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去实践,从身边一点一滴做起。保持教室的清洁卫生是教师都关心的事。我在讲授的班级中把这件事作为环保的内容要求。首先在课堂中讨论对这件事的看法和做它的意义。再和班主任协商,叫学生写出看法。在此基础上,指派学生每天在教室监督执行。一学期下来,顺理成章,潜移默化中达到了较理想结果。
再如,在一次学校组织的环保活动过程中,参加无土栽培的同学发现温室里蚊子很多环境较恶劣。有些同学提出驱蚊可以喷洒农药或者各种杀蚊剂。这建议一提出便遭到反驳,这有违环保,不妥。后经分析,提方案,最后采用了温室中安装可活动的窗子来改善环境,而驱除蚊子,则采取食物链的知识,抓几条壁虎回来,让壁虎把蚊子吃光,这样做既环保又经济实惠。至此,同学们心中已形成较强烈的环保意识,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从小事做起去捍卫环境保护。
二、利用“生态体验”,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需要情感基础。“一个学生不会拿一支笔在自己的脸上乱画,而却可能在一棵树上乱画,这是因为情感基础不一样。”澳大利亚生态环境教育专家邓赛娜认为,要让孩子们与环境建立情感基础,就需要他们走出去体验,在体验中了解感受自然。找到人与自然的情感基础和动力。这正是“生态体验”。而是注重学生自己在体验中形成一种“生态德性”,让学生去亲近、欣赏、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学会感激、敬畏与尊重,学会与环境和谐相处、养成善待环境的行为习惯。
为此,生物教师要从未成年人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出发,坚持寓教于乐,有针对性地精心组织活动项目,积极开展生动鲜活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强的生态科普教育活动。尤其是要吸引中小学生参与植树造林、野外考察、观鸟比赛等活动,或开展以保护野生动植物为主题的夏令营、冬令营等校外生态实践活动。
三、尊重生命,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我们通过观察蝴蝶的活动、聆听鸟的声音、观看“海洋世界”的多姿多彩等来感受和欣赏生命之真与美,由此相连的是我们要形成一种信念——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每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容不得随意的践踏、蹂躏。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尊重他人,同时受人尊重,自尊自爱,爱护动物,爱惜树木,不浪费粮食和资源(水、土壤等),不过度消费(特别是食用珍稀动植物和购买珍贵的皮革制品)等。教师不仅要期望学生尊重、爱惜生命,而且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感化学生。特别是生物学实验中利用动植物为材料时(如: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观察蚯蚓等),不能选择珍稀物种,尽量不用动植物活体,或实验中不能伤害活体,之后把其放归自然。科学不能随随便便地牺牲一些生命为换取,如果是那样的话,会导致科学的异化、人的异化,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刘海洋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四、结合教材内容,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现行中学生物教材中涉及到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很多,关键是我们教师要找到结合点,把生态道德教育自然地融于其中,渗于其内,从而收到双重的教育效果。
(一)充分挖掘教学内容
新教材围绕“人与生物圈”这一主题,涉及有关生态道德教育的典型课很多,如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三单元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等。对于类似的教学内容,理所当然要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但要把生态道德教育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教师尽力挖掘教材内容。
如在学习“生物的变异”时,讲到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可遗传的变异,这些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时,我适时组织学生讨论:“克隆技术能拯救濒临灭绝的动物吗?”学生讨论得非常热烈,经过辩论达成共识:克隆技术虽然能有效地增加物种的数量,但从遗传的角度说,克隆过程只有遗传,没有变异,不利于生物进化,因此克隆技术绝不是一个真正能解决濒临灭绝动物的有效方法。最后,学生意识到人类应该充分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应该把地球看做所有生命的家园。
再如在“社会行为”一节讲到蜜蜂的群体生活时,一个学生讲了他经历过的事情: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天气特别晴朗,他在体育场玩。完累了,就坐在草坪上休息,忽然看见一只蜜蜂也停在那儿。他怕它蜇他,就去赶它,谁知它动也不动,怎么回事呢?“这只蜜蜂为什么不回家呢?”他想,“是不是累了或饿了呢?”刚好他的口袋里有一块糖,就把糖纸剥开,把糖放在蜜蜂的旁边。他看见它在糖上“舔了舔”,飞走了。
学生讲完后,我及时表扬了他。并告诉学生,蜜蜂是一种勤劳的小动物,有时采蜜后会因缺少能量而回不到蜂巢,我们人类应该帮助它们。并推荐学生课余时间阅读沈石溪的小说,如《斑羚飞渡》《再被狐狸骗一次》等,从而增强学生对保护自然和其他生物的责任感、使命感,建立尊重自然和尊重生命的意识。
(二)发挥实验教学的特殊作用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大多数实验的对象都是动植物。因此,发挥实验教学的直观性,更具有教育的意义。关于动物实验的问题应遵循生命平等的原则,在培养学生生物学技能的同时,尽可能不伤害动物的生命。如在“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这个实验时,要求学生先练习显微镜的使用,然后进行这个实验。这样可以缩短小鱼离开水的时间。实验时有的学生为了减少鱼体表面水分的蒸发,在用湿润的脱脂棉把鱼鳃包起来后,又用保鲜膜把整个鱼体包起来,从而减少小鱼的死亡几率。对完成该实验所用的时间我们做了统计:平均在5.5分钟内完成,最快4分钟,最慢8分钟。做完该实验后,小鱼无一死亡。
(三)把握课外活动的最佳时机
丰富的课外活动除了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扩大知识面,还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方式。通过活动要使学生意识到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它哺育着万物生灵。但随着人类不正当的开采,环境遭受了巨大的破坏,绿色减少了、空气浑浊了、河流干涸了、鸟儿也少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生存的绿色家园,其实就在你我身边,就在生活的每一天。如在学习“环境保护”一节后,布置制作生物学墙报或简报,收集自然环境被破坏的资料。学生收集的资料非常丰富,如长江上游的树木大面积被砍伐,水土大量流失,诱发了1998年的洪水泛滥,中下游人民的财产遭到严重的损失;淮河的泛滥,也与人类大肆挥霍资源有关;我国是土地沙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仅2000年北京就发生了12次沙尘暴;污染是没有国界的,DDT的滥用,连南极的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等等。这就会使学生意识到全球环境是全人类共有的资产,任何人对环境的破坏都会侵犯他人的利益。
人类生存在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中,与自然物种的生息密切相关,破坏自然无异自掘坟墓。生态道德倡导一种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道德观念,使人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带有强烈的道德意义。生态道德正逐步作为新的道德观向人们推行开来,青少年的生态道德更引起人们的广泛而深刻的思考,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带来了很多良好契机,生物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任重道远。
第五篇:伦理道德教育教案——拾金不昧
三理教育教案
拾金不昧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有关诚实,守信,拾金不昧的格言和故事,知道拾金不昧是正直诚实的表现。教育学生拾到钱物及时送还失主,找不到失主主动交公。教学要点:
1)拾金不昧的含义。
2)古人甄彬拾金不昧。
3)宋晨晨同学拾到钱包后主动寻找失主,归还钱包。
教学方法:
1)采用调查,讨论的教学方法。
2)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情
(一)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小调查
1)掉过东西
2)拾到过东西
(三)小采访
1)教师从上面的调查中选两名学生做被采访的嘉宾;
2)教师先问每人两个问题:A 掉过/拾到过什么东西?B 在什么地方掉的/拾到的?
3)其他学生向他们提问
二、学文明理
1)导入课文的学习;
2)教师板书课题;
3)学生自己看书;
4)理解德育点:A 拾金不昧的含义;B 甄彬的态度;C宋晨晨是怎样找失主的;
D 甄彬以及宋晨晨当时的心情如何;
三、内化导行
想想说说:
1)说说你知道的拾金不昧的事;
2)小讨论:A 拾到东西,一时找不到失主怎么办?B 拾到东西交还失主后,失
主为了表示感谢,拿出一点钱酬谢你时,怎么办?
说说做做
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就拾金不昧这个话题,与同学父母讨论。会上网的同学还
可以在网上发表你的见解,不会的同学可以用纸写好交给老师,老师帮你发到网
上。
板书设计拾金不昧 拾到东西,不据为己有,归还失主 甄 彬 当即 送还 宋晨晨 焦急 找到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