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自己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培养自己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我国特殊的独生子女环境,许多家长都过分溺爱孩子,使许多小学生养成了依附大人的习惯,缺少独立自主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创造独立实践的机会,例如在四年级跳山羊教学中,有个别学生过分依赖老师的帮助和保护,离开老师的帮助和保护就不敢跳,躲在一边,没有练习。这时,我就会要求学生要自信,不要遇到挫折就躲在一边,要大胆面对困难,这样才能独立完成跳山羊的动作,然后才教会他们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方法,去除学生害怕受伤的心理,然后鼓励他们要多练习,让他们明白只有克服依赖的思想加强练习,才能独立完成跳山羊的动作。从而从小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使学生成人后能独立地面对生活,使得学生能经受住命运的打击,让学生无论在怎样恶劣的环境都能不屈不挠地生活。面对困难挫折不逃避。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体育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水平,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适应社会、有合作和创新精神的现代的青少年。
第二篇:特殊学生的生存能力培养研究论文
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为了培养智障儿童的基本生活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本研究从家庭、学校这两方面着手探究。以找寻出最适合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方式。虽然,智障在某种程度上带给人生理上的残缺,但其他方面也同正常人一样,他们对于周围世界也有其独特的感受。只不过同智商正常者相比。他们更需要关心、理解、引导;他们的各种能力需要我们更细心、耐心、有针对性地培养,而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尤其是培养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智障儿童 生活自理能力 行为
国际教科委组织发出了:“让孩子学会生存”的口号,要求我们从小培养孩子学会生存的能力, 而自理能力又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能力。智障儿童们面对的21世纪是一个充满着各样挑战的世纪,他们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其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智障儿童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智障儿童,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
一、研究背景
智障孩子由于生理缺陷,入学前大多待在家里在家人的照顾下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很多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却连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没有。也有些家长缺少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他们在面对孩子需要鼓励帮助时,采取的是一种怪罪、批评的态度,有的甚至会采取暴力打骂的方法,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从而阻碍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加之某些特殊原因,家长也极少带其出门,他们很少有接触社会的机会,因此这些孩子的生活能力极其薄弱。从智障学生未来的生活需要考虑,从他们未来的生活质量考虑,学校把“学会生活”摆在了办学目标的首位,智障教育中的社会实践课程更着眼于为学生的未来生活服务,让孩子们走进社会大课堂,认识社会,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生存能力。
所以作为父母与老师,我们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智障儿童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孩子自我服务的尝试。对智障儿童开展生活能力训练是势在必行的,这不仅能减轻家长、教师的负担,让孩子的智能与体能得到锻炼,更能促进他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为今后适应社会打好基础。
二、名词解释
“智障”是指智慧明显低于一般水平,在成长期间(即十八岁前)在适应行为方面有缺陷。根据世界精神科分类手册第四册(DSM-IV),智障人士是在十八岁之前被评估出智力明显低于普通人,即智商在七十或以下,并且在以下的生活范畴中有两项或以上相对于同文化同年龄的人发展得迟缓而适应有困难的——沟通、自我照顾、家居生活、社交、使用社区资源、认路、学术、工作、余暇、健康及安全等。
“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即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智障儿童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他们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智障儿童必须学会生活自理。
三、培养智障儿童自理能力的目的性和必要性
(一)是智障儿童个体发展的需要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智力障碍儿童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智障儿童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所谓生活自理能力是指智障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等。
(二)有效的促进智障儿童适应社会生活,回归生活
智障儿童从家庭进入学校这个小的社会分支,置身到一个新的天地,扩大了生活圈子,新的环境,新的伙伴,使他们一进难以适应,再加上不会洗手、不会吃饭,不会穿衣等生活自理方面的问题,更加使他们难以融入学校生活,所以掌握一定的自理能力是孩子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三)顺应了时代变革和教育思潮呼唤重视特殊儿童康复工作的开展。
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全日制弱智学校教学计划和各科教学大纲的规定和要求,发展智力障碍患儿的大动作、精细动作、协调能力,提升运动企划能力。
四、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怎样使智障儿童尽快学会自己照料自己,养成良好的自我服务习惯,适应学校社会的生活节奏呢?一直以来,我在工作中严格遵循智障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个体差异,因人而异,找出最适合孩子的训练模式,在具体训练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使各种方法相互作用,取得最优化的训练效果。
(一)分步骤示范,重实践操作,传授自理能力的方法。
“手是思维的镜子,是意识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创造者”。一个教育学家曾说过一句话:“我看过了,我忘记了;我听过了,我记不清了;我做过了,我就记住了”这充分说明了动手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技能中一定要重视“做”的过程。
任何一个生活自理活动都是由几个环节组成的链条,因此,我们在训练前,要首先将活动分解成若干个环节,然后根据环节逐一进行训练。可以从第一个环节开始训练,我们称为“前进法”;也可以从最后一个环节开始训练,我们称为“后退法”;具体情况依孩子的能力而定。
首先要将各个项目直观地演示给智障孩子看,要把动作的顺序、方法解释清楚,边讲边示范,让孩子看清具体操作的正确方法,用简短易明的语言提示,让他们初步了解完成基本动作的要领。例如擦桌子,老师要先示范怎样擦,从左到右一遍遍的擦,脏的地方多擦几遍。然后让学生尝试去模仿老师,并给予学生适当的语言提示,记住基本的动作要领,对于理解力差的学生,需要老师耐心的辅导,不能急躁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把自理能力的培养寓于游戏之中。
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智障儿童也不例外,游戏是孩子幸福的源泉,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先生说:“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比较容易激励智障孩子克服困难,达到目的,锻炼他们具备顽强的意志。
例如,为了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杯子、脸盆、毛巾,我们开展了“找朋友”的游戏,首先为他们准备了各种形象生动可爱的贴纸,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认一认,说一说,然后贴在相应的脸盆、杯子边上,再拿着手中的贴纸找朋友,知道自己喜欢的贴纸贴在哪儿,哪儿就是自己放东西的地方,并及时给予肯定强化。在反复的练习中大部分孩子都能顺利地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边玩边学,轻松愉快,十分开心。这种把自理能力的培养寓于游戏之中的方法,符合智障儿童的心理特点,自然亲切、生动活泼、收效较明显。
三)以奖励机制,增强自理能力的信心。
著名的教育学家詹姆士有一句名言: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赞赏。的确,人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尊重。尤其是孩子,恰如其分的表扬可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智障儿童情感脆弱,能力差,畏惧感强,进步较慢,对于他们的一点点进步,我们都不该忽视,作为教师我们应跳出固定的思维模式,细心观察,全面了解学生,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适当的奖励机制,给予及时、适时、多样化的表扬,但是凡事物极必反,表扬用得过多过滥,就达不到应有的作用。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度运用表扬,充分发挥表扬的作用,必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如学习扣纽扣,刚开始时,孩子自己扣上扣子了,但位置却扣错了。这时我们首先要肯定他的独立意识,表扬他:“真能干,能自己扣上扣子了。”接着再进行纠正:“只是一颗小扣子进错了门,再来一次,好吗?你一定做得到的!”使智障学生产生良好的情绪,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当学生完成任务时,要及时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建立信心,成为激励孩子自觉掌握自理能力的强大推动力。
(四)同步家校教育,提升自理水平
“家庭是学校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且永不卸任”。对于智障儿童来说家庭的教育尤为重要。如果仅仅依靠学校的培养,不充分挖掘家庭的教育资源,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将是纸上谈兵。孩子的成长有赖于家庭和学校保持教育的一致,双方互相配合、支持、取得协调,才是有利于孩子良好发展的教育合力。通过家长座谈会、成长档案册、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了解,配合学校的教育。同时向家长宣传孩子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为同步家校教育创造基础。也为家长提供可交流的教育平台。
培养智障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任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就能奏效的,要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开展。把自理能力的培养作为智障儿童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以生活能力为抓手,寻找自理康复训练的突破口,促进智障儿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生存能力普遍较弱,生存教育亟须加强.新华网,2007.04.14 【2】贾瑞琴;智障学生生活化教育探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年18期 【3】杜亚飞;浅谈智障学生生活管理课程化的重要性[J];新课程学习(中学);2009年03期
【4】浦雅琴;从情感教育入手,促进智障学生的入学适应[J];现代特殊教育;2007年Z1期 【5】王姣艳;关注智障学生的性心理健康[J];现代特殊教育;2008年06期
第三篇:城市生存能力挑战赛
11月13日,山东大学大学生城市生存能力挑战赛城市生存阶段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从早6时40分开始到晚6时30分结束,共持续约12个小时,有来自兴隆山校区的200多名同学参加。
清晨,在短暂的启动仪式后,参赛者三人或四人一队,每人只带二元的资金,在没有食物、水和通讯工具的情况下,由队长带领,通过不同的交通方式进入济南市区,到达不同的地点寻找或从事不同的工作以赚取一定的薪水。为应对意外的发生和确保比赛的真实性,每队都被安排了一名工作人员随队。在活动结束后,每队参赛者都要到指定地点报到,记录下他们的工作时间、地点、内容和收获。同时组织者在报到地点设立了爱心箱,参赛队员可以将自己的工作所得全部或部分捐入爱心箱,所有善款将捐赠给儿童听力康复中心。
启动仪式定于6时20分举行,但记者发现有很多参赛队员6时前就来到预定地点。记者采访了来到启动仪式地点最早的一队队员,他们显然为本次比赛作了充分的准备,统一穿着红色的外衣,戴着红色的棒球帽,显得热情高涨,斗志昂扬。该队队长表示,他们有信心在这次比赛中脱颖而出,取得完美的战绩。在活动中,参赛者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寻找到各种不同工作,卖报纸、发传单、做家教,形式各异。记者发现,有很多参赛队赛前就做了准备,联系到一些临时工作,他们在参赛过程中显得很从容。活动结束后,参赛者们来到指定地点报到。记者随机采访了一名参赛队员,该队员表示,虽然一整天的工作使他感到十分疲倦,但他确实在工作中收获很多,体会到了工作的不易,锻炼了他的城市生存能力,尤其当他拿到薪水后,感到特别激动。随后,该队员将他的工作所得全部投入了爱心箱内,他表示这是他第一次的工作所得,他应该让这第一桶金更有意义。
本次比赛由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发起,山东大学团委主办,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学生会、山东大学科技创新协会和比亚迪实践社协办,比赛共分为城市生存和展示两个阶段。该活动的负责人表示,当下很多同学迫切的想走出校园,锻炼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他们举办本次比赛便是为了能够让同学们体验生活,锻炼他们的城市生存能力、协助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切身体验社会的人生百味,锻炼个人不断适应社会的能力,并享受挑战生存挑战自我的乐趣。同时爱心箱的设立能够让同学们体验到在劳作后奉献的快乐,使同学们的劳作收获有更大的价值。该负责人还表示,本次活动参赛人数之多、同学们收获之丰达到了比赛举办以来的最高水平,本次比赛的城市生存阶段取得了圆满成功。
第四篇:努力学会生存能力
努力学会生存能力
雄鹰只有学会飞行的本领,才能直击广袤无垠的苍穹;
野百合只有忍受孤独的寂寞,才能盛开漫山遍野的蓓蕾;
游鱼只有掌握生存的法则,才能徜徉无边无际的大海。
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有学会生存,拥有生存的能力,才能立足于社会,立足于生活,拥有梦想,从而获得成功。生存能力即是生存本领。除了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事物之外,还有我们的身体、学习和能力。
学会生存能力,要求我们拥有良好的体质。也就是健康。健康是第一财富。合理的膳食、经常性的运动都是健康的保证。只有身体健康,我们才能有努力学习的前提和动力;也只有身体健康,我们才能有积极向上的态度。
学会生存能力,要求我们拥有乐观的心态。李白曾吟:“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学习不应该成为一种负担。要主动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快乐;要坚持不懈,在学习中发现真谛。态度固然重要,但要付之行动。我的座右铭是:“苟有恒,何必三更睡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暴十日寒”。我相信,成功一定属于那些付出努力的人。
学会生存能力,要求我们努力、努力、再努力。我们一定要争气,我们并不比别人差。作为学生,我们要在自己的学业上努力;作为儿女们,我们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努力。面对成功,我们不能抬起骄傲的头颅;面对失败,我们不能放弃明天的希望。泰戈尔说:“当你因错过太阳而失声痛哭,你也将失去星期星”。胜利的果实固然甜蜜,但对挫折的坚守也固然美好。
岁月长河,几多风雨,几多欢乐;十里长亭,多少人放弃,多少人坚守。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收获秋天的果实。只有努力学会生存的能力,才能叩响彼岸的大门。
第五篇:自己培养自己成才
自己培养自己成才
自己培养自己就是自己策划自己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成长,是不断失败,再失败的过程。那么我们如何让策划自己呢,让自己成长成才。
首先,我们要给自己一个定位,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