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融入课堂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5 05:23: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职业道德融入课堂教学中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职业道德融入课堂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教师职业道德融入课堂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教师职业道德融入课堂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课堂教学,即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师职业道德实践的主要阵地。它不仅是每位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主要径程,而且是教师德性修养水平及其教育效能集中显现的主要平台,因此,无论是出于对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关注,还是出于对教师德性的教育效能实现的关注,我们首当其冲都聚焦于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职业道德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偏离师德修养基线的现实反思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

现象之一:老师在激情高亢的讲解着,一名学生在饶有兴趣的把玩着手中的小玩意,老师发现,大声训喝一声进行警告。该生赶紧规范了言行。十分钟后,该生再次不由自主的搞起了小动作,老师有些上火了,质问该生为什么总违反课堂纪律?该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老师一怒之下把该生轰出教室以此来惩戒该生。

反思:当老师发现学生有了不端的行为后,在教育责任心的驱使下,为了课堂教学能在良好的纪律维系下有序的进行,产生了强烈的“要尽快制止该生的行为”的意识。仅此,我们不难看出,教师是不乏责任感的。然而,教师对所观察的现象未作分析研究,便毫不犹豫的地首先给与学生严厉的责备,只见收效甚微又接着再次批评,直至学生没有反应而老师以剥夺学生上课的权利为结果而收场。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忘却课堂管理的责任,但逐渐但忘却了教育理性。以致最后丧失教育的理性,代之以感情用事,采取了最直接的教育手段惩罚。换来了课堂秩序的暂时的表面稳定,但老师也深深意识到:该生对老师的做法很不认可,心里对老师的做法有了一份怨恨和敌意,这样必然给老师进一步课堂管理,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留下了更深的隐患。

现象之二:生物课上,一名学生没有带课本来,老师第一次给予提醒和要求,又在一次生物课上,该生又犯了相同的错误,老师有些气了,那节生物课该生是站着上完的。又再一次的生物课上,该生第三次没有带课本来,老师冷冷的抛下一句话:“你自己看着办吧!”该生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教室。反思:我们的老师们曾经都经历过这一幕吧。尤其是对一些习惯不良,学习成绩较差,又经常惹事生非,出现问题的学生感到厌烦,缺少一份理解,宽容和爱心。更遗失了教育智慧的意蕴------教育机智。在教学过程中教育机智表现为:克制,对学生的问题沉着应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活用机智巧妙的言行举止化解问题,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

现象之三:上课铃声响过之后,老师迈进教室的第一眼便看到了讲台上的水,致使上面的粉笔也遭了殃。老师马上沉下脸问道:“谁弄的?”教室里鸦雀无声。老师见此情景,更生气了,说如果今天查不出来谁干的,课就不上了。学生们面面相觑着,这时有些学生陆续的站了起来,老师当众批评了这帮恶作剧者。一直到老师气消了。这时下课铃声响了。

反思:至此,我们看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直接影响着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反映着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试问各位老师,如果我们是

其中的一位学生,我们又怎么看待这位老师的做法。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不少教师责任感欠缺的各种表现,作为一线的老师,常可散见于我们的课堂上。有的课堂上,老师为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一味的调遣学生追求正确答案,一旦发现有离题太远的的奇异思路,要么臵若罔闻,要么斥责一番,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的勇气。有的课堂上,可谓自始至终都在师生互动中进行,看似全班参与互动,但是是否每位学生都进行了主动思考探究,是否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发展,却不得而知。有的课堂上,老师在有意无意间,以一句“潜台词”,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中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如此等等。教师在课堂上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无不随时随地的影响着学生的综合发展。任何一种职业道德的表现都能折射出所缺失的深层次的东西。它包含着我们的教学观,学生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相关理念在内的综合体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职业道德体现,以上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不和谐音符,折射出我们的教育理念陈旧,急功近利,缺乏教育机智,不懂爱生之道。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学生的人格培养。新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是“爱生,奉献”同时也注入了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新时代观念-------“以人为本”的师德内涵。在课堂教学中,从目标的确立与教学评价的实施到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教学方法的选择,再到教学各环节的把持与教学过程的调控,甚至到语言表达与仪态展示,无不透出教师职业道德的魅力。在这里,教师不仅对学生要有友善的态度,给与尊重信任,而且,能用有效地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发展。同时,教师对每个学生同样关爱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区别对待,即因材施教。基于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师德修养的缺失,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略加整理。希望引发广大教育工作者思考,让师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增色添辉。

二,师德修养融入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1)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发展,突出人的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师来说就是把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放在首位,不在单一的追求学生的纪律和成绩,而着重关注学生的快乐,自主,和尊严的情感,把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的情感,把学生的冷暖苦乐放在首位。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遵照“学生为先”的原则。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坚持平等待人的原则。

(2)在教学实践中锤炼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师德科学基础,是保障教师的教育功效最优化的关键。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苦干加巧干,倡导教师灵活机智的,创造性地,经济有效地解决问题,科学而艺术的开展课堂教学。其间,我们看到了不仅有教育机智的的展示,更有教师人格魅力的彰显。一堂课的结束,学生在知识上学有所获的同时,领受了教师的一份宽容与厚爱,培养了融洽的师生情感。教师教的自如有序而身心愉快,学生学的主动轻松而记忆深刻,无疑,师生共同得到了提升,实现了共同发展。

(3)养成关爱学生,诲人不倦的的品质:在课堂教学中要了解,尊重和信任学生。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面。因此在不了解学生就不可能有对学生真正的爱,更谈不上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我更应该懂得,学生无论怎样的不成熟,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学生,因此,我们教师必须极大地尊重和信任学生。这种道德准则是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表现。我们如

果把教育学生的权利凌驾于学生的人格之上,必然会把斥责,讽刺,挖苦视为正常的教学手段。甚至发展到辱骂和体罚学生的地步,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一般来说,我们的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都希望自己得到理解和尊重,以发扬自身的优点。我们的尊重会使他们更好的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爱,更加容易接受教师对他们的爱,并积极地去克服身上的缺点。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学生的这种上进心。如果不去加强并发扬学生的个人的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们的道德面貌。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十分强调尊重和信任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4)主动自觉地做到教学相长:韩愈在《师道》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必须善于从学生身上吸取营养,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自己。也就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做个有心人,随时的要鼓励学生参与教育过程。教育过程是一个双边活动,我们有责任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对各种教育和教育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常常可以给教师带来某种启示,引起教师的思考,从而使教师的工作更适合学生的特点,教学效果更佳。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多设计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学习发展的平台,发扬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培养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这些是促进教学相长的有效途径。

(5)对学生要爱严结合,循循善诱:严格要求学生,它出自于教师对学生诚挚的关心,出自学生的综合发展的需要,是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只有严格要求,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来。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严格要求与压抑学生的个性的发展互不相容,与教师的“专断”“厉害”互相对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严而有“格“,即要有一定的限度和分寸。还要严而有”理“,即严的合理,符合教学教育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更要严而有“情”即对学生是真诚的热爱和关心,严出于爱,爱寓于严,做到爱而不纵,严而不凶。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的缺点,我们要循循善诱,耐心开导。把尊重与严格教育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基于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掌握合理的分寸,从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心出发,再选择自己的教育行为。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之前认真考虑复杂的教育条件,对行为产生的各种可能性后果做出预测,并对它负责,选择最佳的教育行为和方式。至此,我们教师应自觉践行课堂教学中的职业道德规范。在任何的课堂教学中,都要从教学各基本要素上挖潜力,使教书与育人职责高度统一于课堂教学中。在教学目标的设臵,将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与情意人格发展协调统一;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因素,努力做到科学性与教育性的统一;在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上,以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为根本标准,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另外在师生挥动交流中,教师按照规范性,有效性与审美性统一的要求,恰当运用有声言语和无声的举止变化。成功传递教育教学信息。总之,教师需要尽心尽力的用教育智慧,并保持一份执着,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服务,从而得到教师自我价值的印证和提升。

第二篇:关于课堂教学中教师职业道德感言

关于课堂教学中教师职业道德感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与学生发生关联,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职业道德主要表现在:教师应该怎样对待教育对象、应该怎样构建具有真正教育意义的师生关系、应该构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对于《课堂教学中教师职业道德》,我谈一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1、爱岗敬业,以身作则。教师是一个终身受教育的职业。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真钻研,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探索新时代的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的调节和处理和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2、坚持教学民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善于处理好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得各种问题。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以民主、平等为基础的。教学实践表明,民主型的教师更能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充分认识教育对象,承认个间普遍存在的差异性,表扬和批评要公正合理。

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面对如此崭新和瞬息万变的时代,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平等的与学生沟通,这种理念将会成为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老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融入

课堂教学中的德育融入

进入网络时代的今天,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信息交流的方便快捷,无疑给学生课外自学、课堂学习带来方便。然而也有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信息对学生产生一些负面的心理影响。学生在学习中变得信念缺失,不好好学习;在物质上相互攀比,追求享受;性格自私,心胸狭隘……这些现象就成了摆在每个老师面前值得深思和探究的问题。

长时间以来,我们的社会特别是学校担负着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可是我们的教育模式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道德教育很少顾及学生的实际需要,漠视学生的生活世界,漠视社会生活与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漠视他们的自主活动。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要把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渗透到课堂的知识教学中,教育的内容要做到生动、有趣、以及多样性,切忌简单的说教。

对学生道德培养的内容不仅要具备积极进取的思想,良好的公德意识,做人的道德准则,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对社会对他人要常怀感恩之心,踏实做事,低调做人,还要培养学生具备一种良好的习惯。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主要表现在对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劳动的热爱,只要是有益的事和工作,都要力求去做好,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每日向着未来阔步前进,时刻想着未来,关注着未来。由理解社会理想到形成个人崇高的生活目的,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沉下心来去研究,去脚踏实地地做好。学生要学好知识,更要学习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去探索,使知识教学与德育培养融为一体,而不是分开去做。

第四篇: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

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对成才、塑造完美人格乃至建功立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的教学工作,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工作的特点与实际,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藏的德育教育内涵,切实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认真研究教材,充分挖掘其德育的内涵

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因此,德育教育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谛,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因此,在教学中,课前必须深入备课,既要弄清楚教材的知识内容,又要对教材的德育因素深入体会,授课时才能融知识传授,思想教育于一体。

二、精心设计教学,把握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机

德育教育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随着教学进度随机进行,因材施教。德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这就是说把握住时机有利于创造最佳的教育氛围。寓德育教育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进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不能因为思想教育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德育敷衍了事,这样都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由此可见,把握好教育的时机是为了获取最佳德育教育效果。只有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目的。

三、把握学科特点,增强德育教育的生动性

把握本学科性质和特点,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如:①语文课富于形象性,具有感染力,在进行听说读写等基本训练的同时,可以结合教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日常行为教育等。②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说明数学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的广泛应用,可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让学生把今天的学习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逐步联系起来。在这方面,教师经常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学了“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线最短”,布置学生“设计铺设自来水管的最佳方案”;学了计量单位后,让学生测量操场的跑道长度、教室的面积等。这样,学生将逐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们生活与国家建设都离不开数学,只有学好数学,将来才能适应社会,更好地为建设祖国服务。从而不断激发学习兴趣,逐渐养成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兴趣。③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我国领土辽阔,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领土有960万平方公里;山川秀丽,资源丰富。教师以此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家乡的教育,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思想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这样,伴随着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发挥育人的整体效应。

四、寻求最佳结合点,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

德育不仅要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结合,而且要选准德育要求与学生精神要求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增强德育的针对性,收到较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善于体察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对高年级的学生,有时即使是隐性的德育教育内容,也可采用潜移默化的方法;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有时即使是显性的内容,也要采用提示的方法。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结合教学工作的实际特点,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融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一定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

在全省大力推行回归教育本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幅度削减课时,改变以往那些熬时间、拼体力的学校教育的今天,再谈创造高效课堂,恰恰迎合了广大教师的心理需求,理所当然地被教师们认同,因此各校以“学洋思,提效率”的各项教研活动正如火如茶地开展中。做为新时期的教育者,我们理应以兼容并包的博大襟怀,去伪存真的

务实态度,广泛汲取各路先进教育教学思想之精华,博采众长,为已所用,真正从为了教好自己的学生出发,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出发,去组织好我们的课堂,形成适应新形式更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那么如何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高效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同时还要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为核心呢?

我的思考是:

一、要清楚高效课堂的指标是什么?

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回归教学本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二是如何落实新的课程理念,是否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基于以上两点,打造高效课堂从学生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参与探究了吗?参与发言了吗?参与讨论了吗?与人合作了吗?提出问题了吗?观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从教师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了吗?有漠视学生的现象吗?有浪费课堂时间的行为吗?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带给了学生什么?各环节目标达成度如何?

概括讲高效课堂有这样六个维度:即蓬勃的生命活力、持续的内在动力、适度的思维张力、强大的团队合力、不凡的成功魅力、长远的发展潜力。

二、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转变学习方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调动学生思维的几点做法:

1、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

使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和调节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好方法。创设“自觉学”、“自己学”的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2、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而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有效提问是课堂对话的开端,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的激发。问题的有效性表现在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度,二要具有一定的深刻性,三要注意对象的层次性,以达到让不同的学生都拥有思考的兴趣,思维的空间。

3、创造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也主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和谐的气氛中,在充满自信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课堂的高效也就水到渠成了。为此,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课前预习开始,到课内探究和课后帮教,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监控、反思、调节、补救,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小组的组建,要关注学习差异,也关注个性特质,让课堂充满团队合作氛围。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评价制度调动学生的参与,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4、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的要给学生质疑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优化课堂的微观结构,是构建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保障 课堂结构既包括宏观的结构即一堂课的总体教学构想,教学流程,又包括微观的结构即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怎么进行,如何衔接,时间大体如何分配等等,要完成宏微观结构的设计程序,就需要教师从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上下足功夫。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想按照课前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一步一步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当学生的学习活动偏离了原来设计好的轨道时,教师就千方百计

地把学生思路往既定的方向引,说白了,就是老师设计好圈套,让学生往里钻。这就违背了新课程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学习目标由学生确定,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的理念。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以高屋建瓴之势去把握课堂教学的微观结构,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四、高效课堂还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思维方式

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更好更快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的更好更快发展,首先是健康发展。教学效率的提升不能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其次是主体发展、全面发展和优质发展。高效课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思维方式。学科素养的核心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以及思想方法。如果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单向灌输和机械训练上,教授的仅仅是“学科”知识,而不去关注学科内在的逻辑联系,不去引领学生发现学科知识背后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那么,这样的学习显然是低效甚至无效的。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回归“教学生学”的本质,引导学生解决“学什么”与“怎么学”的问题。

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课堂,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的生命价值更主要地是体现在课堂上,就让我们抱着吸纳革新的态度,将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到底。

第五篇:课堂教学中如何融入人文关怀

课堂教学中如何融入人文关怀

通过这一阶段的网上培训,对“人文关怀”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人文”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一般认为人文关怀有这样几个方面:(1)对生命及个人独特价值的尊重;(2)对自然及文化优秀传统的关怀;(3)对人的整体性的认同;(4)对不同观念的宽容;(5)对群体合作生活的真诚态度。

那么,数学学科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应该怎样理解呢?我认为这有两层意思,一是老师在对待学生教育态度上的人文情怀,二是老师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将“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作为新课程培养人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应该以人的生存环境、人的生长过程、人的情感世界、人的个性潜能、人的创造智慧与人的合作交往能力为教育的基本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地将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整合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倡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是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组成部分。”这说明被剥离的人文因素又重新回到了数学。这说明“人”,尤其是“真正的人”的培养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共识。综观中外教育书籍,凡是大教育家,无不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因而,在数学中关注人文关怀是数学本身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那么,在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呢? 我认为,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人文关怀的意识。

教师教书育人,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独特的生命个体,教师应当有对生命价值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看到知识教育、能力训练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对学生循循善诱、严格要求,又要看到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基础是身心的和谐发展。教师要把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而非批评学生,多解放学生而非束缚学生。要帮助学生行使主人的权利,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大胆的探索精神、独立的个性品质,关心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心理因素,弘扬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师生之间应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

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渗透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人文教育从狭义来说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教育及人文精神的熏陶。一个人如果仅仅是智力高、学习好,而没有高尚的人性,就不能算是具有人文素质的人,甚至不能算是一个有知识的人。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但不会成为真正的大家。可以通过这几个方面渗透人文教育:

(1)通过鉴赏数学发展史。数学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辉煌的历史,它为我们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材,介绍数学发展历史和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热爱,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如祖冲之的圆周率,刘徽的极限思想,杨辉三角形……以及现代陈景润的“歌德巴赫猜想”,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成就,从中渗透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2)通过分析带有辩证唯物主义色彩的题材。数学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对立与统一、量变与质变等辩证思想内容,通过有针对性的渗透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如学习圆周率,学生就会发现大小不同的圆,它们的直径在变,周长在变,但是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始终不变;学习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同学们发现被除数、除数,分子、分母,比的前项、后项都在变化,而商、分数值、比值却始终不变。又如在几何图形中,这种形变而值不变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等积变形的思想方法指导同学们透过表面现象,看到问题的实质……这种“变与不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方法的渗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再如数学的产生来源于客观世界的事实,可以让学生确立“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3)通过实践与应用数学知识。《新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树立正确的数学观,为了是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

如朱乐平老师在上《父母为我们花了多少元》时,先让四年级学生通过计算,大概估算父母为他们从幼儿园到四年级共花了多少钱。然后播放一个为了孩子读书,妈妈辛勤赚钱、攒钱的真实的故事记录。让学生深深地领悟到“父母赚钱辛苦”“父母的伟大”,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一次让人难忘的思想品德教育。感谢、尊敬、孝敬、报答父母等人文关怀的意识无声地渗入了学生的心灵。

(4)通过探究合作中的人文情怀。传统的数学教学强调的是教师的灌输和学生一味的死记硬背,机械操练。学生成了刻板的机器,没有了情感和个性,数学也因此被冠以“繁难”“枯躁”的字眼。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倡导“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主要学习方式,这正是科学以人文为基点的最好体现。

合作学习是一种越来越得到重视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更能体会到作为学习主人的自己的地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思想,并实现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的转变。在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下,学生之间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学生相互启发,使思维碰撞产生新的火花,对知识建构起新的、更深层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使学生承担在完成任务中个人的责任,学会团结协作,互相支持配合,学会有效沟通,达成共识。认识到在合作中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在互动中理解个人与集体智慧的价值,获得愉快的人文情怀。

(5)通过体会数学的美。数学中处处存在美,数学科学的严谨结构,完美的体系以及灵活多变的方法技巧都是人们审美、鉴美的极好窗口。如数学问题中的简单美、对称美、和谐美等折射出的美的神韵让人心旷神怡,而这些美的享受只有在亲自参与数学活动的实践中才能领略到。因此从美学的意义上讲,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都可视作一个美的鉴赏过程。人们在这里得到了愉悦,培养了理性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6)通过个性的评价。《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介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一理念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文精神。

如某老师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要求同学们拿出一张纸,首先把它对折,然后按自己的想象,剪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学生剪出栩栩如生的图案——五角星、苹果、蝴蝶、大树、房子、手拉手跳舞的小姑娘等。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观察这些图案或生活中见到的物体,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1说:“这些图案都是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部分互相重合,他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学生2说:“我觉得我们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圆、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学生3说:“蜻蜓、飞机、人的五官也是轴对称图形。”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老师说:“你们回答得都很好,有的用自己的语言简练地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有的能够把我们学过的几何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挑选出来,有的举出了生活中见过的轴对称图形例子。”这位教师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从学生熟悉的剪纸入手,通过学生剪出的一幅幅美丽图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从语言智力、空间智力、观察智力去评价每个学生,帮助每个学生找到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培养。

总之,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并要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各个方面渗透人文教育,使学生的人文情怀进一步得到培养。

下载教师职业道德融入课堂教学中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职业道德融入课堂教学中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将德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2

    如何将德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山西省和顺县职业中学 冯文清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最根......

    让信息技术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

    让信息技术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已成为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引人注目的焦点,随着现代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学生学习......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思考换位★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思考换位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充当两种角色:一是导师角色,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拨、释疑、解惑。二是换位“学生”角......

    将游戏融入课堂教学

    浅谈将游戏融入课堂教学 [摘要]:在游戏中,幼儿的身体能获得充分锻炼,展开丰富的想象,缓解紧张的情绪,体验活动的愉悦;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是幼儿的重要生活。儿童在游......

    让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

    让传统文化融入课堂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西河中学 王庆文 传统文化教育一直备受关注,随着《中华诗词大会》的播出,武亦姝等诗词高手纷纷走红,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

    如何将职业化特色融入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

    如何将职业化特色融入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 摘 要: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如何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如何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面向社会需要,适应学生的现实水平状况,完成职业教育任务并进......

    对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思考

    对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思考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教师进修校 樊静静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必备的道德品质。在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

    如何把科学探究融入到物理课堂教学中

    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科学探究 摘要:在探究式教学中,应注意选择恰当的探究内容,把握好探究的过程,真正理解科学探究的精髓,重视对于探究过程和能力的培养。 关键字:探究式教学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