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测定小灯泡功率”一课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以实验为基础,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物理情境,使学生通过真实环境去感受、去体验,贯穿着以科学探究为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主要过程和方法,始终以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浓厚兴趣去感知,去探究小灯泡的功率。教学活动中尽力营造类似科学研究的氛围,调节探究的节奏,用实验启动学生的思维,在实验中拓展学生的思维,最大限 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如何帮助学生“学”、“自主探究”上,达到了使学生既掌握知识与技能,又懂得过程与方法,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很好地实践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重要学习方式。其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较好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
在本节课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握住了自己教学主导者的地位,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课堂气氛民主、活泼、开放,这样 做有利于学生形成尊重事实,大胆探索的学习态度,鼓励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良好条件
每当学生在自己的主动参与下获取成功时,心情愉快,精神振奋,创新意识增强,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因此,本节教学中注意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 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如:在连接并联电路时,及时对困难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使他们也能通过亲自实验 探究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 得到发展。整节课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入探究,学习积极性甚高,思维活跃,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他们从中尝到了学习的无穷乐趣。既为学生主动参与创造了 条件,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三、学中动,动中学,体现新课标的新理念
整个教学活动体现了新课标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体现了“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的现代教学思想。如:以生活中的灯的熄灭现 象为切入点,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让生活走进课堂。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使学生的视野和素质得到拓展和提高。在情景中去发现问题,在问题中去探索,在探索中去认知,在认知中去归纳,在归纳中去提升。同学们在主动参与、积极体验的基础上,使获得的知识真正 得到消化吸收,并转化为经验。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既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他们交流合作的能力,同学们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得到了加 强。
本节课是符合新课程标准,但觉得以下问题有待商榷:
1、在理论推导过程中应给学生再多一点时间,充分让学生进行展示。
2、讲述过程中语速过快,讲解过多,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造成了他们跟不上节奏而放弃听讲的念头。
3、在有些环节中我的语言不够简练,浪费了时间,导致课堂教学时间超过规定要求。课前学情估计不足,导致课堂上对于部分学生的不配合流露出不满的情绪,没有积极调动所有学生,这也是我教学经验不成熟的表现。
4.教师讲的太多,应将更多的机会和时间留给学生。导学案利用率低。对学生的反馈评价欠缺,教应注重研究方法的渗透
第二篇:实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实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进一步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加深对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理解.能力目标
1.会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小灯泡不在额定功率电压下的实际功率.2.提高学生综合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技能.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2.培养学生认真严肃、一丝不苟、爱护公物的品质.教学建议
本节拟采用与伏安法测小灯炮电阻的实际进行对比学习.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会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功率.2.难点:自己设计电路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和各种故障的排除.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功率是电学中第二个要求定量测量的实验,它关系到电压表,电流表和变阻器等电学器件的正确使用和操作,所以对学生要求比较高,正确选择仪表及合理地进行实验,准确地记录及处理实验中的数据是个关键,教师应注意适当引导.教学设计方案 提出问题
1.什么叫电功率?
2.电功率的公式.3.什么叫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实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目的:测定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和不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并加以比较.原理:根据电功率的公式:P=UI.器材:电源、电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步骤:
①根据实验目的,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②并设计适当的表格.额 定
实 际
电压(V)2.5 3 2.2 电流(A)0.40 0.45 0.35 功率(W)1 1.35 0.77 比 较 1 1
③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注意事项:1电源的正负极.2电压表、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3初步估计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④检查电路无误后,进行实验
1.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测出灯泡的功率: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计下电流表的读数,计入表格中,(检查读数无误后,即断开开关)
2.使小灯泡在电压大于额定电压下,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并测出小灯泡的功率: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计下电流表的读数,计入表格中.(检查读数无误后即断开开关)
3.使小灯泡在电压小于额定电压下,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并测出小灯泡的功率: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2V,计下电流表的读数,计入表格中(检查读数无误后即断开开关)
⑤实验数据处理
在表格里,根据记录的数据,分别计算出:额定电压下的额定功率和实际电压的实际功率.对额定电压的功率和实际电压下的功率进行比较.结论: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能正常工作,实际电压偏低,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低,灯光变暗.不是正常工作,实际电压偏高,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增大,灯光过亮,若长期使用会影响灯光的寿命,还有可能烧坏小灯泡.⑥拆开电路,整理仪器.探究活动
【课题】如何粗略地测出一小灯泡上的额定功率?
【组织形式】学生分组活动
【活动流程】
提供电源、变阻器、开关、电流表和一只定值电阻及导线若干,学生分析与实验;评估;交流与合作.【备注】额定电压已知
第三篇:《测小灯泡功率实验》教学设想与教学反思
《测小灯泡功率实验》教学设想与教学反思 主题与背景: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在自然科学学习领域中明确提出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及创新能力为目标,以科学探究为主线,通过“探究认识自然现象——形成科学概念和规律——运用科学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科学探究的过程应注重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分析证据、形成结论等环节。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真正理解科学知识。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测小灯泡功率实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和重要知识点,课堂教学中如何探寻一种适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的教学手段及方法。本课例所探讨的是如何通过“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教学中碰到的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实验探究,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我校正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旨在以教师个人的教学实践、自我反思、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专业研究人员的及时参与。以“三实践二反思”的形式,促进教师个人教学理念的转变及教学行为的改进,改进教学过程,在实践与反思中,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及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下述课例的实践与分析,使我对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二、实践过程:
第一次实践: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体验和认识
第二次实践: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次实践: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探究意识增强 第一次实践: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体验和认识
教学设想:
在平时教学中,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学生都做过,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根据电功率的数学关系式:,就能得到小灯泡的功率。教学中教师提出三个探究问题。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通过小组讨论,设计出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让学生在计算机仿真电学实验中进行连接。演示操作过程,特别是平时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是学生的弱项,此时,在仿真电学实验中,可以很直观地解决连接以及动态变化情况。另外,对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接线柱的连接,量程的选择都可以有正确的操作过程。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采集有用数据,并通过计算,测出了小灯泡的功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实验操作得到了有效的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也碰到许多问题。例如,学生如何进行数据处理,电功率与这些数据之间的联系是什么等等有待解决。教学反思:
第一次实践后,教研组开展了教研活动,在区教研员指导下进行反思,认为三个问题同时进行设计、连接、采集数据、经过运算解决探究内容容量大,坡度不够,探究不深,学生的印象不深。另外,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操作时间不足,在实践操作中反映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
第二次实践: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提高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想:
对第一次实践课所反映出的问题,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新的教学方案,新方案针对学生实验的不足,调整了教学策略,增加了学生对实验探究的讨论,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数据的采集、学生面对方案的可操作性的互助讨论和质疑,尤其是增加了知识的迁移内容,强调了各种设计方案中数学关系式的引入及处理,让学生通过深入讨论、评价,切实提高在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问一:某一小灯泡标有“,” 字样、电源电压为6V、电键、电流表、标有“50Ω,1.5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现一电压表15V一档被坏(0—3V一档可用),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来测定小灯泡功率。[教学片段1]
师:在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伏中,电压表15伏一档被损坏,怎样测定小灯泡功率。生:把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
师:方法很好,一开始就把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点行吗? 生:不行。师:为什么?
生: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电键时,滑动变阻应放在最大,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超过3V,不能直接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师:怎么办?(思考讨论后)
生:能否把电压表先接在小灯泡两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3V,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也为3V。这时,可以移动电压表,把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调节滑片,使电压为2.2V时,小灯泡两端电压为3.8V,观察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就能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提问二:某一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电源电压为6V、电键、电压表、标有“50Ω,1.5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但手中没有电流表,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来测定小灯泡功率。[教学片断2]
师: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3.8伏,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2.2伏,怎样知道接有电路中电阻丝的电阻大小。生:能否测出电阻丝的长度?
师:为什么要测出电阻丝长度,才能知道阻值大小?
生:因为滑动变阻器电阻丝总电阻为50欧,总长度为定值,只要测出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用比例的办法,就能得到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阻值。师:你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生:由电阻定律可知:。在(材料性质)、S(横截面积)一定时,R与L(长度)成正比。师:能否写出关系式? 生:可以。
师:用什么工具进行测量? 生:(思考后)用刻度尺。……
学生在不断探究思考后,想出了解决办法。通过解决测量接在电路中的电阻丝长度从而求出接在电路中的电阻。
提问三:某一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电源电压为6V、标有“50Ω,1.5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二个电键、电流表、但手中没有电压表,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来测定小灯泡功率。[教学片断3]
师:怎样用电流表测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 生:是否能让电路发生局部短路。师:怎样发生局部短路?
生:把电键并联接在小灯泡两端,第一次让电流表示数到达小灯泡0.3A时,闭合并联的电键,使小灯泡发生短路,测出电路中的电流。师:接下来怎么得到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生:用电源电压除以电路局部短路时的电流,得到滑动变阻器接在电路中的电阻,乘以电流0.3A就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源电压减去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就是小灯泡两端电压。师:还有其他方法得到滑动变阻器接在电路中的电阻? 生:能否还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
师:可以,二种方法你们都可以试一试。……
教学反思:
第二次实践,重点放在学生讨论和进一步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并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寻找理论依据,让学生懂得要解决问题必须有理论基础。可用最简单的工具(刻度尺)解决较难的电学问题。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会采集数据并能用数学表达式进行运算,但不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表格是实验数据处理所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的教学应该让学生学会这样一种科学的归纳方法。
第三次实践: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探究意识得到了增强
教学设想:
在前两次实践基础上,我和组内教师就第二次实践课中存在的不足,又展开了分析及反思。大家提出,是否能就上过的问题再设置一些问题,设置些学生认知上的障碍,扩大些积极思考的范围,是否让学生在不知道电源电压的情况下来设计实验的方案,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增强探究意识,初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思考题:某同学手上有一小灯泡标有“0.3A”字样清晰可见,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Ω、1.5A”,电压表一档 坏了,知道电源电压为6V左右,经思考后,想出一个方法测定小灯泡的功率。此题在实验操作时有许多探究的地方,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先讨论,设计出方案再在课内大家交流,共同参与实验,解决问题。
学生经过讨论,最后得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案。把电压表接在小灯泡两端,闭合电键,滑动变阻器处在最大值,记录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把电流表的示数乘以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得到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加上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就能知道电源电压的正确值,随后可以用解决问题(2)中的方法,也可以用解决问题(3)中的方法,测定出小灯泡的功率。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教师给出的表格或问题设计表格,通过数据的记录、整理,学生能从表格中看出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并能从表格中归纳出应有的结论,也学会了正确的语言表述。
三、总结反思:
第三次实践课是全区公开课。学生通过计算机仿真电学实验,进行分析讨论,观察现象,解决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实验方法中没有想到的问题,通过学生实际的操作及教师的演示,大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听课的教师对这种边讨论边实验的教学方法,影响深刻,都认为值得借鉴。通过三次实践和二次反思,我认识到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设置的探究性问题(或称为问题情景)、探究活动能否积极有效展开,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下面这些要素:
1、选择探究内容,要切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能力基础。问题的提出要有思维的层次感及一定的认知坡度。
2、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多渠道、多方位让学生进行探究,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度。
3、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及时地解疑导拨,互动合作探究。
教师必须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利用生活中的现象,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并不断地递进探究内容的层次,设置学生思维的坡度,通过质疑、讨论、交流等形式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多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实践操作,学生在具体操作中,还会发现各种仪器本身所存在的局限性,并不断地反思,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尝试、发现、创新”地过程中来。
通过“三实践二反思”的教研活动,深深体会到专业研究人员引领所起的作用和教研组全体教师合作互助的教研活动的重要性,给我的教学带来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教学实践和反思中,只有不断地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完善我们的教学策略,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使学生“乐学、会学”,在不断地探究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第四篇:教学反思点亮小灯泡
观摩《点亮小灯泡》有感
金林敏
今天,很荣幸我能参加省农远工程小学科学录像课拍摄观摩活动,在椒江实验小学观摩了林志老师和张玲芳老师的两节科学课。这不仅提供了一次学习观摩的机会,也激发了我向优秀教师学习的动力。在观摩两节课之后我学习到了很多,也感触很多。以下我将对张玲芳老师《点亮小灯泡》这节课谈谈自己的观后感受。我知道张老师作为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她在课堂的教学和课堂管理上的过人之处是毋庸置疑的,这永远是我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引以为戒和汲取学习的。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在观摩张老师这节课后存在的一些疑惑。
首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对张老师课堂上处理学生点亮小灯泡这个环节有点疑问。张老师是在学生探索点亮灯泡后,直接让成功组上台演示点亮实验,接着就直接让同学出示灯泡点亮的电流路径图。这里我就在想,能不能在这个环节上再缓一缓,多展示几组成功的案例,让学生找出成功连接电路图的共同点,最后再共同归纳出电流路径是“正极经过两个连接点再到负极,连接成一个闭合的回路”。这样处理会不会让学生觉得这个电流路径原理是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的,裂解效果是否会更好?还有在这块教学上,我对张老师在结尾出示短路和断路的概念感觉有点疑惑。在这部分出示学生错误连接的过程中,能不能就直接展示断路和短路,这样会不会在环节的设计上更符合学生的认知,也会是教学环节趋向紧凑。
其次,对于张老师的课堂我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不让学生在一开始观察小灯泡的时候就把小灯泡的构造画出来呢?可不可以一边小组观察,一边让小组记录员将观察到的构造直接画在图上,这样一来我想是不是可以更紧凑点,也不需要学生在观察后又回过去画图。
张老师的课堂气氛很活跃,创造了一个让学生思维迸发的课堂气氛,这是我们新教师要认真学习的地方。作为新人,张老师的课堂让我今天获益匪浅,也让意识到自己在科学教学这条道路上的差距,是我今后继续前行的动力。对于以上的疑问只是作为一名刚踏入科学教学的新人所存在的疑问,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讨论,让我能更深入地对教材教学有进一步地认识。
第五篇:《点亮小灯泡》教学反思
《点亮小灯泡》教学反思
《点亮小灯泡》教学反思
《点亮小灯泡》是有关电一单元的第二课,要发展的科学概念有:
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要经历连接简单电路的过程,能在观察的基础上,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并能对电流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从而进一步激发孩子探究电的兴趣。
本课教学,我先让学生画印象中的小灯泡,从观察认识小灯泡和电池的构造开始,再到电灯是如何工作,电池中电流的流向讨论,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让学生对灯泡,电池的认识更加完整,更加清晰,希望为后来电路中电流的流向推测打下基础;接着到第二环节,先让学生演示用一种方法接亮小灯泡,试着画出实物连接图之后,接着,腾出大量时间放手让小组成员尝试用其他更多的方法来点亮小灯泡,其间要求画出亮与不亮的实物连接图,完成后要求把自己租的连接方法按要求画在黑板上,展示给大家。有了集中的展示,有了明确的归类,再让学生试着来找找亮的原因,不亮的理由,而且不着急给出答案,让学生在一步步有目的,细致地观察中作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在一次次补充与修正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最后,一组连接图的展示,判断,检验学生对所探究的知识的掌握与否,使教学做到了基本的精致化。因为前面对灯泡,电池的电流流向有了铺垫,一些学生已经能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进行推测了。当然本科教学结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也显得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