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同底数幂的乘法的片段教学
同底数幂的乘法的片段教学
临江中学 黄林斌
老师:现在我要用一道抢答题来考考你们,题目是:(投影)已知三个数2、3、4,你能从中任取两个数组成算式,使其运算结果最大吗?(有人脱口而出3×4=12)
老师:(微笑而不作答)想想我们已学过了哪些运算?(停顿)学生1:4 3!
学生 2:不对!应该是3 4!(其它同学点头表示赞同)老师:3 4 进行的是什么运算?这里的3叫做?4叫做?3 4 =?这里的三个数还能组成哪些幂?(老师一句一句问,学生一问一问集体回答)
老师:幂也是个数,那幂能否再进行运算?(引入课题:幂的运算)
下面我们就利用刚才得到的六个幂(允许重复使用)来研究幂的运算,怎样入手研究呢?我们的研究方法是:
(投影)第一步:试验寻找一些形如右图的式子。可先考虑加和减,再看乘和除。
第二步:观察(1)你找到了哪些等式?(2)你从这些等式中有什么发现?
(3)你能用语言概括你的发现吗?
请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研究。(学生立即展开讨论,大家七嘴八舌,气氛十分热烈,老师在教室里巡视,不时参与小组的讨论。)老师:请各小组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展示在黑板上。(立即有几位同学拿着草稿纸上黑板去写研究所得)
学生3:(板书在黑板上)①23 +2 4 =47 ②2 4-2 4 =0
学生 4:(板书在黑板上)③2 3 +2 4 =128 ④3 2 +3 2 =2×3 2
学生5:(板书在黑板上)⑤4 3-4 3=0 ⑥4 3 +4 3=2×43 老师:还有没有不同的研究成果?(停顿,确信没有人发言后)这里的六个式子都是等式吗?你有办法验证吗?(有许多学生马上拿出计算器,很快验证得到①③不成立,②④⑤⑥成立)
老师:从②④⑤⑥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小声议论)
学生6:相同的幂相减一定为0,相同的幂相加就等于2乘以这个幂。
老师:回答得非常好!如果将④中的3换成a,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合并同类项吧?(学生点头认可)现在我们有了
一个研究成果,那就是:相同的幂可以进行加减运算。下面我们继续研究:幂能不能进行乘法运算。仍以小组为单位
合作研究,并请小组代表将研究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学生继续投入讨论,教室里不时传来你这个不成立,两边不等,老师仍在教室里巡视,不时参与小组的讨论,)
学生7:(板书在黑板上)①3 2 ×3 4=3 6 ②2 3 ×24 =2 7 ③4 2×4 3=4 5
学生 8:(板书在黑板上)④3 3 ×43 =123
⑤3 2 ×4 2=12 2
老师:这五个等式均成立的吧?(学生齐声回答:成立)两位同学给出的等式好象有点差别,你们看出他们的差别了吗?
学生 9:①②③每个等式中幂的底数是相同的,④⑤每个等式中幂的指数是相同的。
老师:这是个伟大的发现!我们看到①②③都是相同底数的幂在相乘,而④⑤是不同底数的幂在相乘,今天我们先重点来研究相同底数幂相乘即同底数幂的乘法(板书课题:同底数幂的乘法)仔细观察①②③你还能发现什么?
学生10:(急不可耐)左边幂的指数相加就等于右边幂的指数。(学生因发现而面露喜色)
老师:刚才我们是在计算器的帮助下找到①②③三个等式的,现在你们能不用计算器,告诉我 5 2 ×5 6 的结果吗?结果用幂表示。(学生脱口而出:等于58)
老师:那 a 2 ×a3 =?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11:等于a 5.因为a 2 ×a 3 =a×a×a×a×a=a 5.老师:am ×an =? 学生12:am+n.因为a m 表示m个a相乘,a n 表示n个a相乘,所以一共有m+n个a相乘。
(老师板书:略)
老师:用语言如何叙述?师生共同: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老师:这就是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下面我们来用一用刚才研究出来的法则。(以下略)
第二篇: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屠旭华(杭州市采荷中学教育集团)
(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解析
《整式的乘除》是七年级上册整式加减的延续和发展,也是后续学习因式分解、分式运算的基础.整式的乘法运算包含单项式乘法、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和多项式乘法,它们最后都转化为单项式乘法.单项式的乘法又以幂的运算性质为基础,其基本形式为:aman,(am)n,(ab)m.因此,“整式的乘法”的内容和逻辑线索是:
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多项式乘多项式——乘法公式(特例)
由此可见,同底数幂的乘法是整式乘法的逻辑起点,是该章的起始课.作为章节起始课,承载着单元知识以及学习方法、路径的引领作用.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从发现到验证,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过程,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这种方法在探究代数运算规律的时候经常用到.当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同底数幂的乘法”的学习方法和研究路径后,学生就能运用类比的方法,自主地学习“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真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目的.
基于教学内容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1.构建“先行组织者”,使学生明确本章的学习主线;
2.同底数幂乘法法则的探究与应用.
二、教学目标设置
1.通过类比学习,明确本章的学习主线和学习同底数幂乘法的必要性.
2.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发现并归纳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概括”的过程,培养观察、发现、归纳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理解法则的意义和适用条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计算,体验化归思想,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学生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掌握有理数的运算,并已初步具有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但用字母表示数来归纳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使其具有一般性,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我们设计了从“特殊——一般”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
七年级学生对已有知识具备直接运用的能力,但思维具有局限性,尚缺乏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能力,如通过相反数把多项式进行整体转化,是学生比较难处理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整体思想和转化思想是十分重要又困难的数学思维,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本班学生基础比较好,能力也比较强.因此本节课的难点为:
1.整式的乘法运化归为三种最基本的幂的运算——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
2.底数互为相反数的幂的乘法.
四、教学策略分析
基于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的分析,我们采取以下的教学策略:
策略1:“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这一环节,引导学生类比有理数运算的学习内容和路径,引出本章学习内容《整式的乘除》一是为本节课及本单元学习提供了知识准备和研究素材,二是为新知学习提供研究线索和研究方法.
策略2:“整体感悟”教学策略.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环节中,让学生构造乘法算式,通过小组合作对所得算式进行分类,帮助学生整体感悟整式乘法的基本类型.在学生猜想多项式乘法运算后,通过展开,使学生感受到整式的乘法都是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其基础是幂的三种运算,再一次让学生整体感悟幂的乘法运算类型.
策略3:“长程两段式”教学策略.在“幂的运算”这一单元中,从方法性结构来看,都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方法认识新知;从过程性结构来看,它们都需要经历“发现和猜想→验证和去伪→归纳与概括→应用与拓展”的知识形成过程.因此,我们对“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教学采取教学“结构”.这样,学生在“幂的乘方”“积的乘方”以及后面“同底数幂的除法”的学习过程中,就可以类比“同底数幂乘法”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策略4:“分层递进”教学策略.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法则意义、适用条件,突破运用法则计算底数互为相反数的幂的运算难点,遵循循序渐进教学设计原则,在运用法则环节设计了“辨一辨”“做一做”“判一判”“练一练”“用一用”五个步骤.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作适当处理,突出本节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对“问题”设置、学生学习机会创设和学习反馈处理进行分析: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前面我们学习了数的运算,学习了哪些内容?是怎样学习的(学习路径)?整式运算,我们已学习了什么运算?你能否类比数的运算,猜想我们将要学习的整式哪种运算?
2.探究活动:下面有四个整式,从中任选两个构造乘法运算:、、、(1)你能写出哪些算式?(只需列式,不要求计算);
(2)试着将你写出的算式分类,你认为整式乘法有哪几种类型? 3.小组讨论单项式乘多项式和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步骤.
【设计意图】1.通过类比数的运算,引出本章学习内容;2.让学生整体感知整式乘法的类型,并体验到整式的乘法运算最后都是化归为幂的基本运算——aa、(a)和(ab),引出课题.
(二)交流对话,探究新知
1.运用乘方的意义计算
(1)103×104 =()()= =10()(2)a3×a4=()()= =a()(3)10 m×10n=()()= =10()
2.通过对以上过程的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达这个规律吗?你能解释为什么am·an=am+n 吗?
3.回顾法则的探究过程,我们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4.诵读法则并思考:运用法则的条件是什么?
【设计意图】法则的探究过程,在幂的意义的基础上,开展独立探索和交流对话,不但使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体会到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方法.然后剖析法则,突出法则应用的条件.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1.【辨一辨】
下列各式哪些是同底数幂的乘法?
mnmnm
【设计意图】辨析法则运用的条件.
2.【做一做】
计算下列各式,结果用幂的形式表示.第(3)小题变式为 x · x5 · x9
【设计意图】熟练并能灵活运用法则,并将法则推广为三个及三个以上同底数幂乘法.
3.【判一判】
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怎样改正?
(1)a3 · a3= 2a3(2)a2 ·a3 = a6
(3)a · a6 = a6(4)78 ×(-7)3 = 711
归纳运用法则时应注意的地方.
【设计意图】设置4种典型错题,让学生辨析,达到以错纠错目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法则,优化算法,体验转化思想.
4.【做一做】
计算下列各式,结果用幂的形式表示.【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突破底数互为相反数的幂的乘法运算这一难点,优化底数为数或多项式两种情形算法,进一步体验化归思想,提高思维能力.
5.【用一用】
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是指光经过一年所行的距离.光的速度大约是3×105 km/s,一颗行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100光年,若取一年大约为3×107 秒,则这颗行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大约为多少千米?
【设计意图】同底数幂的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梳理小结,盘点收获
今天我们发现、归纳并运用了一个新的法则.
1.法则的内容是什么?
2.我们是怎么发现和归纳这个法则的? 在运用法则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五)延伸思考,提升层次
幂的乘方、积的乘方也是计算单项式乘单项式的基础,它们的法则又是如何呢?请同学们类比同底数幂乘法的研究路径和方法自主探究.
(六)推荐作业,巩固拓展
1.必做题
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配套作业本3.1(1).2.选做题
(1)已知am=2,an=3,求am+n的值
(2)已知2x+2=m,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2x
【设计意图】分层作业,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第1题“必做题”是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2题“选做题”是为学有余力同学设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指导教师(朱先东、曹建军、徐杰等)
第三篇:教学反思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反思
田冬琴
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比较多,教师既要全局把握,又要顺其自然,千万不可拔苗助长,为了后面多做几道练习而人为的主观裁断时间安排,其实规律(公式)的探究活动本身既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又是对公式的识记过程,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应用公式的本领。因此,不但不可以省,而且还要充分挖掘,以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事情做且乐此不疲,更加充分的参与其中。对于这一点,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
在同底数幂乘法公式的探求过程中,学生表现出观察角度的差异:有的学生只是侧重观察某个单独的式子,把它孤立地看,而不知道将几个式子联系地看;有些学生则既观察入微,又统揽全局,表现出了较强的观察力。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契机,适当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他们“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优良观察品质。
对于公式使用的条件既要把握好“度”,又要把握好“方向”。对于公式中的字母指数的取值范围,不必过分强调(实际上,这个范围限定的太小了);而对于公式的特点,则应当左右兼顾,特别是公式的左边,它是正确应用公式的前提,却往往不被重视,结果造成几个类似公式的混淆,给正确解题设置了障碍。
教无定法,教师应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步骤,切实把关注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来考虑,并依此制定合理而科学的教学计划。如,对于较好的班级,则可以优先发展,采取居高临下的教学思路,先整体把握再对比击破,或是将其纳入整体结构系统,采取类比的学习方式;而对于基础较薄弱的班级,则应以提高学习兴趣、教会学习、培养成功体验为主,千万不可拔苗助长,以防物极必反。
总体来讲,我在教授中深刻的体会到新教材与以往的不同,新教材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始终贯穿本课。采用的利用“Z+Z”智能教育平台进行多媒体教学方式,新颖、有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较大的提高,学习效果好。原本枯燥的、抽象的纯数学的东西通过与实际联系,变的有趣、易懂。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但使学生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还使学生加强了对日常事物的观察分析的能力。真正使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能力的层面上来了。但是这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大大提高。当今的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较多,在互动教学中如不注重对学生的引导(特别是思想上的),要教好学生就不会那么容易。只有自己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才能把新教材教好。
我对自己教授本课基本上是满意的,完成了制定的教学目标。但有些细节还有待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改进。
《积的乘方》教学反思
田冬琴
本节课属于典型的公式法则课,从实际问题猜想——主动推导探究——理解公式——应用公式——公式拓展,整堂课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实际问题情境的设置,在于让学生感受到研究新问题的必要性,带着问题思考本节课,更容易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积的乘方公式及其应用。由于在应用当中需要用到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也是为了引导学生回忆巩固前面的知识,所以在上新课之前先复习它们的法则。积的乘方公式的理解及应用时这节课的重点,首先要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而要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就要让学生理解积的乘方的含义。这组计算是以前的知识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完成,进一步让引导学生推导(ab)的三次方和(ab)的n次方。导出性质后,要通过一些实例说明其表达式及语言叙述中每句话的含义,以期学生更好的理解,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会用它进行计算。因此在后面设计了几个例题,以便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式。总的来说这节课还是讲解清楚了积的乘方的概念,并且也给了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训练,学生初步掌握了概念并能对它进行简单的应用。这节课的主要易错点是对符号的处理,这点在备课的时候我也考虑到了,因此在例题里我设计了一些学生易错的题让他们训练。
我上了“积的乘方”一节后,在改学生的作业时,发现部分学生对符号的确定有问题,一部分学生忘记了包括符号在内的每个因式都要乘方的法则,因而出错。教学时,我就针对此问题做过强调,未能在板书上做反复演练,学生印象不是很深,当布置作业后,学生在练习时,已经模棱两可了。事后,我静下来反思,为什么学生对积的乘方理解是那样的呢?经过反复的思考,我得出:1,、法则理解不到位。
2、积的因式模糊不清。
3、符号应该视为因式的一部分。这样把原因找出来了,然后又去向学生核实,从学生那里求证真实的出错原因。下来之后,我精心研究设计补救方法,对全面几种问题根源设计教学方法,设计练习题,设计难点突破口,设计解释语言等等环节。又一节课后学生理解掌握了,还总结出来对“积的乘方”理解上的新的见解,很多感悟。从本节教学反思,让我体会到了如下的几点:第一、不能把学生看得很聪明,该下细的地方就要反复讲解。第二、对难点问题要析出几条线、不同角度加以说明。第三、多让学生之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总结。只有这样细心、耐心对待难点问题,学生才学得过手,也使得学生揣摩学习的基本方法。
今后我的备课和上课还得重新审视方方面面,务求让学生学得过手,让学生从完全依赖教师过度到不完全依赖教师就是一个进步。学无止境、贵在坚持,经常反思、经常总结,快速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公式法分解因式》教学反思
田冬琴
因式分解这部分的内容是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重难点,虽然应用的公式只是三条,但要灵活应用于解题却不容易,所以我在制定这一章书的教学计划时就对教材的教学顺序作出了一些调整。因式分解的公式是乘法公式的逆运算,所以我将因式分解提前学,在学会乘法公式后暂时略过整式的除法直接学习因式分解,我认为这样调整后可以加强公式的熟练使用;另一方面我加强乘法公式的练习巩固,在没有学习因式分解之前,先针对平方差公式以及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及逆用作了一个专题训练。在学习因式分解的这个专题训练的效果是不错的,因为平方差公式以及完全平方公式都是刚刚学习且应用较多的公式。作好这些准备工作之后,便开始学习因式分解。正式提出因式分解的定义的时候,同学们都一副明了的表情。而我也强调的就是因式分解与乘法公式是相反方向的变形,并且在练习中一再将公式罗列出来。然后讲授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包括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讲课的时候是一个公式一节课,先分解公式符合条件的形式再练习,主要是以练习为重。讲课的过程是非常顺利的,这令我以为学生的掌握程度还好。讲完因式分解的新课,我随堂出了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才发现效果是不太好的。他们只是看到很表层的东西,而对于较为复杂的式子,却无从下手。
课后,我总结的原因有以下四点:1、思想上不重视,因为对于公式的互换觉得太简单,只是将它作为一个简单的内容来看,所以课后没有以足够的练习来巩固。2、在学习过程中太过于强调形式,反而如何创造条件来满足条件忽略了。导致他们对于与公式相同或者相似的式子比较熟悉而需要转化的或者多种公式混合使用的式子就难以入手。3、灵活运用公式(特别与幂的运算性质相结合的公式)的能力较差。4、因式分解没有先想提公因式的习惯,在结果也没有注意是否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比如最简单的将a3-a提公因式后应用平方差公式,但很多同学都是只化到a(a2-1)而没有化到最后结果a(a+1)(a-1)。
因式分解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难点,我认为我对教材内容的调整是比较适合的,但是我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没有注意到计算题在练习方面的巩固及题型的多样化。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多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去调整教学进度,多发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学反思
田冬琴
教师的成长在于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和进行教学反思,下面是我对这一节课的得失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11.3角平分线的性质的第一课时。角平分线是初中数中重要的概念,它有着十分重要的性质,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丰富和加深学生对已学图形的认识,同时为学习其它图形知识打好基础.二、学生情况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学、探索能力,求知欲强。借助于课件的优势,能使脑、手充分动起来,学生间相互探讨,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教法和法学
通过创设情境、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学生自己动手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借此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本节课我本着学生为主,突出重点的意图,结合课件使之得到充分的诠释。如在角平分线的画法总结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对比平分角的仪器的原理进行作图,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证明。为了解决角平分线的性质这一难点,我通过具体实践操作、猜想证明、语言转换让学生感受知识的连贯性。
其次,我在讲解过程中突出了对中考知识的点拨,并且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实例,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美学价值。
再次,从教学流程来说:情境创设---实践操作---交流探究---练习与小结---拓展提高,这样的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想与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想与做中感受和体验,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像采用这种由易到难的手法,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一气呵成,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本节课的不足
本节课在授课开始,我没有把平分角的学具的建模思想充分传达给学生,只是利用它起到了一个引课的作用,并且没有在尺规作图后将平分角的学具与角平分线的画法的关系两相对照。在授课过程中,我对学生的能力有些低估,表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大包大揽,没有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在教学中总是以我在讲为主,没有培养学生的能力。
对课堂所用时间把握不够准确,由于在开始的尺规作图中浪费了一部分时间,以至于在后面所准备的习题没有时间去练习,给人感觉这节课不够完整。再就是课堂上安排的内容过多,也是导致前面所提问题的原因。这也使我注意到在授课内容的安排上不应死板教条,而应根据内容和学生情况进行更合理的配置。
通过这节课的反思我深刻的意识到自己在新课改的教学中还有太多的不足,以后不仅要在思想上认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更要在实际教学中始终贯彻先学后教的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探究能力。
田冬琴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是在学生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以及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本章的一个难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虽然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条边,但三角形“边”的研究却是学生首次接触,一节课的时间,要让学生从抽象的几何图形中得出结论,并加以运用,并非易事。因此,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摆一摆,比一比,看一看,想一想,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老师恰当点拨,适时引导。
本节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于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上,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环节:一是导入部分:学生从5根小棒中任意拿出3根,摆一摆,可能出现什么情况?结果有的学生摆成了三角形,而有的学生没有摆成三角形,此时,老师接过话题:能否摆成三角形估计与三角形的“边的长度”有关系,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这样很自然地就导入了新课,为后面的新课做了铺垫。二是新授部分:学生用手中的小棒按老师的要求来摆三角形,并且做好记录。这个过程必须得每个学生亲自动手,在此基础上观察、发现、比较,从而得出结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中,我有意设置这些实际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要,又让学生在浓烈的学习兴趣中学到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课上我设计了三个练习:
1、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
2、小明从家到学校走哪条路最近?
3、给帆船设计三角形的船帆。评价一节数学课,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练习得到的反馈。而学生之间参差不齐,为了能兼顾全班学生的整体水平,我在练习设计上主要采用了层层深入的原则,先是基础知识的练习;然后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最后发挥自己的智慧进行帆船的设计。而每一道题都运用了本节课的知识,每一道题目的呈现方式又都不同。这样既能让后进生跟得上,又能让优等生吃得饱,从而让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课改之后我们在很多时候都看到有小组合作,有的小组合作目的性强,有实效,而有的小组合作却如走马观花,走过场。本节课的小组合作我用了两次,却都能切实体现到小组合作的实效性。新授课中的小组合作“摆三角形”,学生分工明确,参与性强,而练习中的小组合作却能集众人智慧,全面考虑,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对这堂课的教学,我也有不少遗憾之处。
1、教学设计不够精巧,平淡无奇,没有波澜,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还是不够。对教材内容的把握没有高于教材而是过分拘泥于教材。
2、对学生出现不同意见时的处理:以3cm,5cm,8cm的小棒摆三角形时,全班有两个同学认为这三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在教学时,我叫了两个中的一个上台展示,由于准备的小棒有厚度,她上台确实摆成了,此时我怕耽误教学时间而完不成教学任务,只是叫了另一个认为能摆的成三角形的同学上台展示了,并就三角形的定义强调了一下。因此,我在另一个班教学时及时调整了方法让他们在纸上画一画,在交流讨论,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3、没有及时捕捉学生的智慧。学生在思考“能围成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其中有一个学生说“我发现两条短边的和比另外一条边长时,就能围成三角形。”当时由于我考虑到为后面的“任意”二字做铺垫,并没有对学生的这个答案做过多的评价。其实这是判断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一种最优化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束缚在教材的条条框框中,而忽视了班上少部分同学的灵感和智慧。在另一个班的教学中,我能及时捕捉这一信息,并因势利导,不仅能找出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还能找出能否三角形的三条线段的最优化方法,为本节课增色不少。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反思
田冬琴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二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及利用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而我所讲授的是第一课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一(SSS)》,它是后面几种判定方法的基础,也是本章的重点及难点。教材看似简单,仔细研究后才发现,对八年级学生来说有些困难,处理不好是难以成功的,况且对学生以后学习几何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上这一课时,我精心设计,从确定一个三角形到得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这个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大胆猜想,实践操作,相互交流验证,很好地解决了问题,圆满地完成了本节课的任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认真备课,教学设计整体化,内容生活化。首先我让学生动手剪两个三角形使其全等,既提问复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又很好地过渡到确定一个三角形需哪些条件的问题上来,然后以“配玻璃”引入新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觉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从而设计一个探究问题:怎么画一个三角形就能和剪的三角形全等?你认为至少需哪些条件?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让学生自由交流讨论、大胆猜想,在课堂上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交流讨论来解决问题。
二、重点关注:“一个条件、“两个条件”包括的情形,以及不能形成的原因,让学生自行找出(或老师引导)。通过这节让学生实践,形成认知。
三、认真设计了“边边边”定理判定的演示,形成直观印象,课前我准备了每两根长短相同的6根小木棍,让学生摆成两个三角形,猜一猜是不是全等?后通过重合验证所猜结论,以及所需的结论。
四、利用尺规画一个三角形和手中剪的三角形全等,引导学生试着画图,并让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确的画法,以学生的画图为主,展开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从实践中获得“SSS”条件,培养学生探索、发现、概括规律的能力。
本节课在难点的突破、激发学生的兴趣、动手操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在以后教学中,也有值得思考的地方:(1)提前让学生准备好学具(如纸、剪刀、圆规等),分组时,优差互补,让人人学有所得。(2)教学时应多关注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后,虽然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但少数后进生仍然不理解。(3)要多列举学生中的案例,如:补全损坏的三角形。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时时刻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考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平台,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结构,发展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为学生发展服务,这正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等腰三角形》教学反思
田冬琴
等腰三角形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轴对称的一个重点,也是本章的一个难点。这节课是动手与观察、实验、猜想、几何推理证明相结合的一课。
开始上课我让学生先进行一个数学活动,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然后用剪子一剪剪出一个三角形,再将其展开,让学生观察得到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并说出它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要要研究的内容即这节课的课题“等腰三角形”。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设置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使获取新知识水到渠成。在学习等腰三角形概念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事物总是互相联系的,应该做到温故而知新。而通过“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的探索,让学生认识事物的结论必须通过大胆猜测、判断和归纳。在分析理解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的过程中,加强师生的双边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利用全等三角形来证明。通过例题、练习,让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节课我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或多人利用手中剪出的等腰三角形通过观察,实验,猜想再进一步论证来研究几何问题,使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能够充分的掌握与运用,教师只是从旁引导,并给予一定的帮助与纠正。
但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发现这节课我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果在课堂中,不是由我提出让学生通过手中的等腰三角形来观察、猜想两个底角的关系,让学生观察、猜想折痕还是等腰三角形的什么,而让学生自己通过图形去发现等腰三角形还有哪些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的话效果会比由教师提问的更加的好,更能体现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要求,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去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四篇: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反思
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反思
武康中学
马洁
1、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比较多,教师既要全局把握,又要顺其自然,千万不可拔苗助长,为了后面多做几道练习而人为的主观裁断时间安排,其实规律(公式)的探究活动本身既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又是对公式的识记过程,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应用公式的本领。因此,不但不可以省,而且还要充分挖掘,以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事情做且乐此不疲,更加充分的参与其中。对于这一点,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
2、在同底数幂乘法公式的探求过程中,学生表现出观察角度的差异:有的学生只是侧重观察某个单独的式子,把它孤立地看,而不知道将几个式子联系地看;有些学生则既观察入微,又统揽全局,表现出了较强的观察力。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契机,适当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他们“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优良观察品质。
3、对于公式使用的条件既要把握好“度”,又要把握好“方向”。对于公式中的字母指数的取值范围,不必过分强调(实际上,这个范围限定的太小了);而对于公式的特点,则应当左右兼顾,特别是公式的左边,它是正确应用公式的前提,却往往不被重视,结果造成几个类似公式的混淆,给正确解题设置了障碍。
4、教无定法,教师应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步骤,切实把关注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来考虑,并依此制定合理而科学的教学计划。如,对于较好的班级,则可以优先发展,采取居高临下的教学思路,先整体把握再对比击破,或是将其纳入整体结构系统,采取类比的学习方式;而对于基础较薄弱的班级,则应以提高学习兴趣、教会学习、培养成功体验为主,千万不可拔苗助长,以防物极必反。总体来讲,我在教授中深刻的体会到新教材与以往的不同,新教材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始终贯穿本课。采用的利用“Z+Z”智能教育平台进行多媒体教学方式,新颖、有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较大的提高,学习效果好。原本枯燥的、抽象的纯数学的东西通过与实际联系,变的有趣、易懂。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但使学生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还使学生加强了对日常事物的观察分析的能力。真正使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能力的层面上来了。但是这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大大提高。当今的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较多,在互动教学中如不注重对学生的引导(特别是思想上的),要教好学生就不会那么容易。只有自己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才能把新教材教好。
我对自己教授本课基本上是满意的,完成了制定的教学目标。但有些细节还有待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改进。
第五篇: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设计
1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教科书从天文中有趣的问题引入新课,学生要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在探索中,学生将自然地体会同底数幂运算的必要性,有助于培养训练学生的数感与符号感,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抽象概括出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数感符号感,通过与同伴合作,经历探索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合作交流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3.情感与态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养成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一、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复习回顾、探究新知、巩固落实、应用提高、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第一环节 复习回顾
活动内容:复习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介绍的有关乘方运算知识:
活动目的:通过此活动,让学生回忆幂与乘法之间关系,即anaaa,从而为下一步探索得到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提供了依据,n个a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活动的注意事项: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七年级上册课本中有关乘方的知识,能把幂的形式与同底数幂的乘法之间的联系通过回忆后彻底搞清楚、搞透彻,弄明白.在最初回忆时,或许学生会出现思维上的盲点,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可以 1 从最基本的数学形式上进行引导,如23?,你是怎样知道的?等.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定要积极进行思考,切不可仅听取他人意见.这个内容是探索新知识的主要依据,绝不能省略.第二环节 探究新知
活动内容:以课本上有趣的天文知识为引例,让学生从中抽象出简单的数学模型,实际在列式计算时遇到了同底数幂相乘的形式,给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也可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结合学生现有的有关幂的意义的知识,进行推导尝试,力争独立得出结论.活动目的: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代数除了繁琐的计算就是空洞的符号,是一门内容枯燥、脱离实际的课程,事实上,代数是一门具有丰富内容并且与现实世界、学生生活、其他科学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它的符号表示手段,深刻地揭示了存在于一类实际问题中的共性,有助于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本节课的内容正是体现了这一点,用字母揭示一般规律性的东西,是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掌握的,这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方式.活动的注意事项:探求新知的过程应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在教学时要尽量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个人的主体作用.用字母表达式体现一般的规律性,学生不是首次接触,如原来所学的各种几何图形面积公式就是一种体现.在本节课中,让学生从数字入手,首先研究108可以写成怎样的乘积形式,107呢?如若把指数换为字母,又可以怎样理解?在此基础上,把底数换为分数、负数的形式,进而又换作字母的形式,由学生个人思考,小组合作得到结论,结论共享,使全班在认识上又有大的提高,从而得到一般的规律性结论表达式amanamn.由前面的层层铺垫得到结论并非难事,多数同学完全可以理解.字母表达式中“m、n都是正整数”这一限定条件不必过分严格强调,随着今后所学数的范围的扩大,这一条件不起作用.让学生能识别并记忆表达式特征是关键.第三环节 巩固落实
活动内容:以基本习题为落脚点,让学生学会判别、应用所学字母表达式,以达到巩固新知的作用.2 参照教材提供的例题,不断要求学生分辨,是否符合“同底数幂乘法”特征:①是乘法运算吗?②因式部分底数是多少?③对于(3)题中“-”你是怎样理解的?这道题仍是“同底数幂乘法”的形式吗?④你会处理(4)题中的指数问题吗?说一说你的处理方式.活动目的:教科书例题是落实基本知识的主要习题类型,特别是刚刚接触,还没有消化吸收的新知识,理解不透彻往往会为今后的学习带来麻烦,所以在处理例题时,可设计一连串的问题串,由浅入深地进行剖析、分解,这样的设计帮助学生以表达式为依据,根据表达式特征会对形式变化的习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到突破口,实践次数多了,学生自然提高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使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进步.活动的注意事项:例题中后两个是难点,(3)题中或许会出现对“一”的不理解,无从下手,此时可与(1)题比较,负数作底数在形式上是加括号的,所以此时的“-”不存在于底数之中,因而底数为x,可以看作是同底数幂相乘,“-”在这里起到的是表示相反数的意义.第四环节 应用提高
活动内容:1.完成课本“想一想”:amanap等于什么?
2.通过一组判断,区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合并同类项”的不同之处.3.独立处理例2,从实际情境中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4.处理随堂练习(可采用小组评分竞争的方式,如时间紧,放于课下完成).活动目的:进一步熟悉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并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活动注意事项:扎扎实实的落实了字母表达式,学生已对本节主要知识有了清醒的认识,此处应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进行思考交流.由于知识难度跨度不大,思维上不会造成过度混乱,因而不需花费过多时间.第五环节 拓展延伸
活动内容:写成幂的形式:
(1)773; 8(2)663; 7 3(3)5535.54活动目的:面对底数互为相反数时怎样把乘积结果写为幂的形式?这也是同底数幂乘法中会遇到的问题.本环节根据学生情况选作.活动的注意事项:对于底数互为相反数的这种形式,学生刚一接触可能思想跳跃性较大,有无从下手的感觉,而引导他们从幂的意义的角度去分析自然不难得到:“负数的偶次幂为正,负数的奇次幂为负”的结论.而对于这一结论的认识单凭引导得出,在学生脑海中的映象自然不清晰,应鼓励学生先去探索,分组合作,尽量在小组内合作消化掉.对于个别合作不佳的小组或数学抽象思维不强的同学,仍需教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遇到这类问题应先确定结果符号,再进行指数相加.第六环节 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师生互相交流总结本节课上应该掌握的同底数幂的乘法的特征,教师对课堂上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进行强调与补充,学生也可谈一谈个人的学习感受.活动目的:学生畅谈自己学习所得的新知识与个人切身体会,教师予以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特别是课上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知识推导方式,更是学数学应掌握的必要方法.活动的注意事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从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通过观察、操作、归纳总结等活动,来探究新知,小结中更要体现这一点,教师只是起适时的点拨作用.第七环节 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习题1.1中所有习题.2.拓展作业:你能尝试运用今天所学的同底数幂的乘法解决下面的问题吗(1)abab;(2)baab 22
四、教学设计反思:
1.要把所学知识与未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
学生的知识体系是一步步建立起来的,怎样通过引导能让学生把已熟悉的知识与未学知识巧妙联系起来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入思考的环节.在教学中的复习回顾不能仅限于上堂课中所学知识的蜻蜓点水式回忆,而应把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已有知识作为复习的重点,从而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2.可以把适当的拓展题补充到教学之中
在教学上,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知识作适当的拓展,尤其是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为他们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