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小手说课(范文模版)
《我的小手》说课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品德与生活中第一册第一单元第1课的最后一个主题活动内容“我的小手”。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说课的:
说教材
《我的小手》这一主题活动内容通过4组图片来引导儿童从了解自己的手开始,懂得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爱护自己的手。同时,从侧面反映出要孝敬父母,爱爷爷、奶奶,渗透勤劳的双手才会创造幸福的生活,而这节活动课我主要和同学们一起来了解手的功能。在这节课上,我努力创造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自然,学得快乐,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说学情
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初步具备了对手的外形、手的差异、手的作用、手的保护的了解。缺乏细致的比较,深刻地体会“手”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快乐、感动,甚至它还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供人们沟通交流。本课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设计,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用手、热心助人、热爱生活的良好道德品质。
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预设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知道人们学习、生活、活动都离不开手。(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感受勤动手的乐趣。(4)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
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小手,了解手的作用,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说教学方法
根据本教材的特点和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的基本教学方法是:创设情境、启发式、活动式、游戏、欣赏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参与各种活动,在各种活动中让学生用眼睛观察世界,让学生用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世界。
说学习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从中发现知识点,自悟道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想象力,并在教学中对学生给予必要的具体指导。
说教学准备
为了不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准备了常见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百宝箱、筷子、黄豆,制作了《千手观音》《手语: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逗趣》手影等多媒体课件,其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利用多种感官达到有目的的学习新知。
说教学时数
根据教材内容及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本课课时安排为一课时,让学生来了解手的功能。
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课堂教学富有吸引力,调动儿童乐学、愿学、好学情绪,我根据本班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我精心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如下:
一、猜谜导入
激发兴趣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制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的一开始,我采用了一个有趣的谜语导入:十个小兄弟,分成两个家,高矮各不同,做事全靠他!学生很聪明,马上就联系实际猜出谜底是“手”。这种导入方式不但自然地引出了课题,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挖掘生活
开展活动
《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学生有了参与热情后,我紧接着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伸出自己的小手看看,你觉得自己的小手怎么样啊?我们的小手能做什么呢?这个来源于自身生活体验的问题马上就让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手能帮助自己干什么。为了能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手的作用的认识,在这一环节,我创设了4个丰富的教学活动情节,营造开放、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活动
(一)观察体味
认识会做事的小手
活动时,我让学生通过看看小手、说说小手、动动小手,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手,手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的小手很能干,会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比如:写作业、画画、弹琴、洗衣服、擦桌子、拖地、拍球、捶背、开车、吃饭等等,学生会为有这样一双灵巧会做事的手而高兴。同时,针对刚上学的小学生手指发育不太灵活的具体情况,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夹豆子比赛,通过用筷子夹豆子比赛这样一个具体的活动,使学生参与其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活动
(二)亲历触摸
认识会认东西的小手
为了让学生深刻地认识手的用途,我邀请每组的代表上台开展“摸一摸”的游戏,上来摸的同学要先把眼睛蒙上,学生根据物体的形状、大小、长短、软硬程度等来辨认摸到的东西,其他的同学做评判,这样全班同学都参与到了活动之中,教室里的气氛异常热烈。通过这一活动,学生获得了小手还会辨别东西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感受到了自己的手儿巧,对手在生活中的运用又有了进一步的体验。学生思路开始拓展,为下一步的创造活动起到了推动作用。活动
(三)体验快乐
认识会做游戏的小手
为了加深学生的体验,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我播放录像《逗趣》手影游戏,让学生感受手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学生的情绪调动了上来,我见时机成熟,连忙给学生示范了小猫、小兔等手影,教师的亲身参与更加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学生们也开始模仿、创造各种手影,做各种游戏,教室成了一个展现学生个性的舞台,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创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活动
(四)交流合作
认识会说话的小手
在学生对手的作用有了充分的认识之后,我巧妙运用课堂动态生成问题:我们的小手这么能干,我们用什么动作来夸夸小手?学生有的竖起大拇指,有的拍手鼓掌。接着我出示了一组这样的图片,请同学们观看,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图上的小手在做什么。紧接着小组合作、体验手语,师生互动、展示手语,学生从活动中得到一种感悟:原来,手的姿势不一样,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我们的小手真是一双会说话的小手啊!此时,我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播放舞蹈:《千手观音》片段,启发孩子们知道: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一种特殊的人群,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创造着奇迹。这些聋哑演员完全靠手语老师来传递音乐的节奏,然后,我们师生一起随着录像做手语: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把这一活动推向高潮,教育学生:我们要用我们的双手去关心残疾人、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
三、主题延伸
名言结束
在教学活动完成之后,学生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已经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我先让学生围绕“长大以后,你想用这双神奇的小手做些什么呢?”谈谈自己的想法,然后,我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概括了本节课的道德观点。最后,我把大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送给大家,激励大家努力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实我们的大脑,我们这双神奇的小手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它简明扼要,层次清楚,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要点—手的功能。
总之,本课我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巧妙地把多媒体课件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们的学习活动始终围绕着主题,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兴高采烈地实践、创造,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第二篇:说课胖乎乎的小手
《胖乎乎的小手》说课稿
开发区东汪学赵麻村小学郝苏菊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一年级的阅读课怎么上?崔峦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一年级的阅读课最重要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能读出感情。其次是:认字学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依据以上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情境激趣,趣中学字,读中悟意,以读展情。
二、说教材
《胖乎乎的小手》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文中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三、说教法
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讲授法、启发式结合的教法。在教学中采用课文扶、生字半扶半放的教法,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
四、说学法
活动中,让学生大胆、合理想象,体会人物的想法,读出感受。在自学的基础上利用识字比赛、自渎、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来巩固识字。
五、说教学目标 2 根据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及课文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目标:
(1)认识“胖”等13个生字,会写“看”等6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1)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2)培养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
六、说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就用谜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片刻激起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揭示课题,在揭示课题的同时板书手,然后在通过活动,看手、画手、夸手等活动引出胖乎乎的,接着板书胖乎乎的(齐读课题,引入新课)。(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使他们在无意中转入正题;扣题目设置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自主识字
1、黑板上的这双小手是XXX的,我们课文中的小手是谁的呢?全家人为什么会喜欢这双小手呢?请同学们自己轻轻地读 3 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你认为比较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刚才提出的两个小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读准字音,对生字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三)、合作交流
在学生读完课文之后,在进行识字交流,分享成功的喜悦。但传统的卡片抽读式的生字交流往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采用猜字游戏,“摘苹果”游戏,增强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我先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然后去掉拼音读,在进行游戏读,然后再把生字放回到课文中,认真读一读。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里,学生对生字的学习,由词到字,再回到课文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渐建立字形与字音之间的联系。)
(四)、细读课文,揣摩感知
1、为什么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的小手呢?自己读一读3-5段,边读边想。学生汇报、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边读边想,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朗读感悟、教师点拨来解决问题。既教给学生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初步质疑、解疑的能力。)
2、想一想,兰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4
3、分角色朗读课文。谁愿意来扮演爸爸、妈妈、姥姥来读一读他们的话。
(五)、巩固延伸:
出示课后练习:我替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给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帮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为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提升。)
第三篇:《我想》说课
《我想》说课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我想》以诗歌的形式写了“我”的小小的愿望;学习这篇课文,可以激发学生展开想象,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去追求美好的向往。这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充分发挥幻想和想象,写出了“我”的小小的愿望。
全诗共5节,前4个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第l节写我愿变作美丽的桃花,引导欢唱的布谷鸟;第2节写我愿变作扎根大地的柳树。最终长成“绿色的篷帐”;第3节写我愿变作长着眼睛的风筝,在蓝天上学习、认识世界;第4节与我想变作大自然中的小花小草,变作柳絮和蒲公英,飞到“遥远的地方”;最后一节虽然只有两行,却是诗歌的精妙之处,写如果飞到遥远的地方,需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一片童趣跃然纸上。
2、教学内容的要点
1.这首诗通过幻想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要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充满童趣,且琅琅上口,可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3.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3节再编一段。
4.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可想象“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3、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认识生字8个。
2、情感态度: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并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过程方法: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的内容;学会提出问题,学会对资料进行加工、组合,练习想象片段。读写结合,进行模仿想象的写作练习。
4、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二、说设计理念
教学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珍视学生独特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主动探究。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一定的体验。根据新课标精神而设计此教学方案。
三、说教法和学法
1、在生活中学习。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课一开始,我设计“说说自己的想象”这个学生感兴趣的事,作为新课题的切入点,这样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诗歌,联系生活进行想象的练习。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生活中的想象。
2、在阅读中体验。新课程理念主张让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联系阅读教学,就是要提倡自主性阅读、合作性阅读、探究性阅读。“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师要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进行自主性阅读。从此教案中不难看出这一点,设计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读书。这样的话语多了起来:你想了解什么,你想读哪一段,你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吗,你打算怎样解决问题,你读懂了什么等等。多层次地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进行探究性阅读和想象的练习。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讲一个想象的故事之后,同学们,你们喜欢想象吗?谁能把自己的想象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呢?
(这样以学生感兴趣的事——“说自己的想象故事”作为新课的引入,一下子拉近了课文与生活的距离,显得亲切、自然。)
板书课题——我想。(齐读两遍课题。)
(二)整体感知 阅读体验
1、这是一首很有趣的诗歌,你想了解什么,你想读哪一段,你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吗?(指导学生朗读诗歌)
2、你打算怎样解决问题,你读懂了什么?(指导学生交流评议,概括前四节的主要内容)
第l节写我愿变作美丽的桃花,引导欢唱的布谷鸟;第2节写我愿变作扎根大地的柳树。最终长成“绿色的篷帐”;第3节写我愿变作长着眼睛的风筝,在蓝天上学习、认识世界;第4节与我想变作大自然中的小花小草,变作柳絮和蒲公英,飞到“遥远的地方”。
(三)阅读体验 探索新知 1、导读第一节
(1)师:谁能带着自己的感情来朗读第一节呢?
(2)想一想,您在阅读的过程中有哪些体验,能把自己的体验说给大家听听吗?
(给学生自由、宽松的活动和表达的空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3)请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理解和体验。(4)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提示理解?
(选择这些跟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熟悉的场景让学生进行观察,更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小结阅读方法:读→思→议。2、半扶半放 阅读第二节
(1)你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吗,你打算怎样解决问题,你读懂了什么?我们能用上面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第二节吗?
(2)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节,思考、体验。(3)指导学生集体交流阅读体验,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4)小结:看来,我们已经掌握了读→思→议的学习方法。
(四)实践运用 阅读探究
你还想了解什么?你想读哪一段?指导小学生采用读→思→议的学习方式,自由阅读、学习第三、第四两节诗歌。
(五)整合体验 读写想象
1、谁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根据自己的对诗句的理解,展开想象,把诗句的内容用图画的方法表达出来呢?选四个小朋友画画。
2、刚才,我们找了四个小画家来想象作画。大家是否也能想象一下呢?那好,我们就来当一个小诗人,模仿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写一段小诗,好吗?
3、交流、评价创作的诗歌。
4、集体评价小画家的图画。
5、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交流想象:“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六)总结全文 感情朗读
今天,我们又当了小诗人,又当了小画家,大家开心吗?最后,让我们饱含着自己的激情,来朗读一下诗歌好吗?
五、说反思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了体现“全面”和“综合”,无论是“总目标”还是“阶段目标”,都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方法、习惯”这三个维度提出的。过去,我们只考虑到了“知识、能力”这个层面上的目标,让学生学的是教师对文章的解释,而不是文章本身;让学生说的是教师想要他们说的话,而不是他们自己要说的话;让学生做的是教师设计好的方法,而不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此课的阅读教学,本着为学生全面发展为立足点,在教学设计时,就要时时刻刻考虑到这“三个维度”的目标。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此教案中阅读体验感悟的策略是:朗读感受→品味体验→对话追问→美读感悟。让学生读出情感,通过启发想象,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情感积淀,启动情感,学生读起课文来才能找到感觉,读出味道。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全身心地诵读,让语言所抒发的情感溢出纸面,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再加上精妙的设计,如:如果你读到这样的诗句,想象到什么?再如:品读了课文,您体验到了什么,你有话想说吗?你产生了怎样的情感?让学生穿透“语表层”、“内蕴层”,出入“物境”、“意境”、“情境”,体验课文的意蕴,与课文产生共鸣,和课文一起心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当代信息技术导致我们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变革: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阅读,从抽象化的文字扩展为图片、声音、动画、影片,这就是信息时代“超媒体”阅读。此教案则注重了这一点,通过阅读体验、想象作画、模仿创作等,把学生带进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对照课文作画,感受课文,理解课文。通过想象创作,真正有效地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阅读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阅读学习的方式。过去,我们的阅读教学基本上是属于“学习性阅读”,即以学习阅读知识,训练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为主要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联系阅读教学,就是要提倡自主性阅读、合作性阅读、探究性阅读。“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进行自主性阅读。从教案中不难看出这一点,设计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读书。这样的话语多了起来:你想了解什么,你想读哪一段,你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吗,你打算怎样解决问题,你读懂了什么等等。我们还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进行探究性阅读。问题是探究性阅读的起点和归宿,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针对课文的题目和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上课伊始,通过问题,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构建学生已有的认识;接着激学导思,你想了解什么?激发学生走进文本;然后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提出问题。我们的课堂充满了问题才会学趣盎然。在学生探究性阅读中,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性阅读。让学生同桌交流,小组交流,还可以让学生离开座位找自己的好伙伴,让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互相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进学生全面深入地探究问题、理解课文的内容。
4、努力使学生快乐地学习。
生活如源泉,知识如溪水;源泉丰厚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因此,新课程的语文教学应该树立生活的大教学观,努力做到生活语文化,语文生活化,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发现美,体验生活展示美,创新生活创造美。引导学生快乐地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生活的真实感受、真情体验、真正乐趣。本教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语文,积极激发情趣,珍视学生自己独特体验,巧妙地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体验。这样,小学生就能把语文知识融汇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就会把学习语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去想、去做。学生就能从生活中体验到语文的乐趣,从语文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体验语文知识的魅力。
总之,在我们的课堂上,目标尽可能让学生确定,问题尽可能让学生提出,方法尽可能让学生掌握,内容尽可能让学生选择,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只有这样,“以人为本”“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才能得以体现与落实。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是随心所欲的、潇洒自如的,应该不断地生成新的内容,生成新的过程。只有这样,“以人为本”“学生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才能得以体现与落实。本教案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精神。
第四篇:《我和你》说课
《我和你》说课稿
尊敬的给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调兵山市的一名音乐教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和你》,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我和你》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采用bB自然大调,4/4拍子,歌曲共四句歌词,言简意赅却触动了人们心灵深处渴望温馨、友善和友情的情感,表达了21世纪人类共同的“和谐”与“和平”的奥运理念。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我和你》,让学生体会奥运精神,虽然这首歌简单而美丽但是张嘴不难,唱好不易,具有挑战性,所以本节课的重难点就是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表现出歌曲宁静而又蕴含激情的情绪与意境。本课内容在本册书中占有重要地位,能为以后歌曲学习以及歌曲演唱中如何咬字吐字,唱出歌曲的情感打下基础。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唱出歌曲《我和你》宁静而又蕴涵激情的意境。教学目标:
1.学会咬字、吐字把字音、词义表达清楚。
2.学唱歌曲《我和你》,唱出歌曲宁静而又蕴涵激情的意境。3.体会奥运精神以及“和谐”与“和平”的奥运理念。
二、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少的基本乐理常识,所以,本节课中歌曲的曲调、节拍、节奏、旋律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难理解,难点在于学生怎样能够清晰的咬字、吐字以及很好的唱出歌曲的意境、情感。另外,八年级的学生对书本中的歌曲的兴趣不是很浓,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也是十分关键的。
三、说教法学法
音乐教学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将重点采用:激趣诱导、引导感受和体验学习等方法。让学生在观看、聆听、演唱等一系列活动中促进学生音乐感知、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想以音乐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核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探究、发现、创造、表现音乐美和享受音乐的乐趣。讲求音乐课的学科特点,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渗透必要的音乐知识,为学生更好的欣赏、感受、表现音乐作理论上的储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2008年8月8日是什么日子吗?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运动会吉祥物福娃;穿红色裙子的小女孩唱《歌唱中国》„„
师:对,那就是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我们北京开幕的日子。那是一个举世瞩目的日子,更是我们中国人为此骄傲和自豪的日子。
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北京奥运会好吗?
师:在这个百年庆典的时刻,由我国著名歌唱家刘欢与英国的莎拉.布莱曼携手,极其深情地演唱了本届奥运会的主题曲《我和你》,震撼了整个世界!
(三)学唱歌曲《我和你》
1、播放歌曲《我和你》,听后,让学生回答:这首歌的名字仅仅指“我”和“你”两个人吗?他想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
1、把握歌曲风格,体会歌曲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了解歌曲。)
生答后,师小结:这首歌我们听完后感觉很温馨,表达和传递着“和谐、和平”的奥运理念,体现同一个地球上的人们和谐相处,我们是一个地球村里心手相连的一家人,这是人类共同的心灵呼唤。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给全世界带来惊喜与感动的《我和你》吧!
2、师简单歌曲和演唱歌手:
词曲作者:陈其钢(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演唱歌手:
中国 刘欢(中国流行歌坛的领军人物„„)
英国 莎拉.布莱曼(被称为月光女神,她的声音被誉为天籁之音„„)
3、展示歌曲谱例,学生浏览歌曲。
4、教师弹琴,学生随琴用“la”哼唱旋律。
5、师生一起按节奏朗读歌词。
6、教师弹琴,学生填词演唱。
7、再次欣赏由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的《我和你》。
8、全体同学跟伴奏演唱歌曲,力争演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涵义。
9、不同组合演唱歌曲:三人组合、男女二人组合、女生版五人组合、男生版五人组合等。
(五)评价
学生分组自评、互评。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真挚的演唱,投入的表演犹如一股暖流在老师的心底涌动,是呀,我和你,无论肤色,无论种族,我们同住一个地球,同享一片蓝天,因为我们拥有同样的希望和梦想。让我们在《我和你》中结束今天的学习!
作业:能够熟练深情地演唱《我和你》。
第五篇:我的说课
解读课标教材
实现高效课堂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标说教材的题目是:解读课标教材
实现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时下教育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因为这是教学质量提升的不竭动力。而教师精通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给力点。教师只有具备厚实的知识功底,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在课堂上才能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得心应手,才能有真正的“高效课堂”。说课标说教材正是我们积蓄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教育办对“高效课堂”已进行了两年多的实验摸索。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交流。
我向大家汇报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解读”。我将分三部分与大家交流。
第一部分:说课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基本理念出发,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最终以实现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这一目标。
围绕总目标,课程标准又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按年级分为四个学段,在一以贯之的基础上,逐层递进。以二、三、四学段为例,请看:
识字与写字:由“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到“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再到“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
阅读:由“初步学会默读。” 到“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进而“养成默读习惯”;
习作:由“留心周围事物。”到“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最后能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口语交际:由“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最后“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
综合性学习:开始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 接着 “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和总结。”最后达到“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
我们不难看出,这三个学段的目标环环相扣、螺旋上升,既落实了阶段性,又关注了完整性,最终达成总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第三学段语文学习目标,我归结本册教学目标重点为:(1).认识常用汉字200个,累计识字3000,完成小学阶段识字任务。写字150个,累计会写常用汉字2300个。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略读文章,粗知大意。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练写书信,表扬稿及简单的研究报告,注意格式。40分钟完成约400字的习作。(4).听,能抓住要点;说,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乐于交际,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稍作准备,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
(5).积极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进行展示交流中
发挥作用。学习运用获取的资料,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第二部分:说教材
本册教材准确诠释先进的课程理念,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在此基础上,作了一些新的探索。
我将从两方面对本册教材进行解读。
(一)“解读体例,熟知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共有八组,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依次是:“走进西部”、“永远的童年”、“语言的艺术”、“他们让我感动”、“中国古典名著之旅”、“走进信息世界”、“作家笔下的人”、“异域风情”。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例、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五大部分。导语:点明学习专题,提示学习重点。课例包括3~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
上述内容是我对本册教材编排体例和内容结构的横向说明,接下来我就结合教材特点解读教学内容,将本册知识和技能进行立体式整合,并适机将相关学段同类知识进行纵向整合。
(二)结合特点,解读内容。本册教材整合为四大特点。
一、系统设计导学、导练
l.凸现重点,引练贯穿始终。
以第三组“语言的艺术”为例,在“导语”中点明了学习重点:搜集、积累用得精妙的语言,并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在课文学习中,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说的话妙在哪儿;感受剧本、相声的语言特点。在语文实践活动方面。提出日常注意发现、积累不同特点的谚语、歇后语、广告词、提示语、古今笑话等,并鼓励学生试写提示语、广告词。“口语交际”则练习劝说别人,注意说话得体:另外就有争议的话题展开辩论,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习作”是练习写发言稿,发言稿要根据需要,符合情境。在“交流平台”中则引导学生回顾、交流本组学习的收获: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学习明白、简练、得体地进行表达。
2.课后练习,紧扣文本。
引导学生找出表达准确、情感丰富的语句。体会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草原》课后练习二,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在表达上的效果;《再见了,亲人》课后练习二,引导学生体会感叹句、反问句等不同句型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教材中还特别安排了侧重学习表达的专题 ——作家笔下的人,这一组,集中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展示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通过对比阅读,学生会受到很多启发。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发现一些读写的基本方法,逐渐养成不断反思的学习习惯。
3、交流平台注重习惯培养。
重点交流读写方法、习惯。回顾拓展七的“交流平台”重点交流读写方法及习惯。
二、灵活设计专题
1、设置专题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让学生学会用得体的语言进行沟通交流。以第三组“语言的艺术”为例,着眼于引导学生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述,同时增强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揣摩文章写法。本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描写人物的方法(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细节描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难以及的。介绍名著。本册第五组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四篇课文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有的是根据名著改编的,有的则是从名著中节选的。
在学习过程中,同时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培养学生搜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学写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拓宽视野,感受多元文化。
2、教材编排在继承中发展。如“中国古典名著之旅”,让学生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初步感受古代文学、历史名著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从此,喜爱古典名著,开始阅读古典名著的旅程。
三、交际习作类型变化
口语交际内容广泛,技能训练。
本册口语交际的话题主要有:策划一次与远方的小朋友“手拉手”的活动;讲童年趣事;劝说;讲述一件自己感动的事;演课本剧;就怎样正确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讲人物故事;聊聊热门话题。高年段口语交际的安排,不仅内容更加广泛了,而且口语交际技能的训练更全面,兼顾交际和独白两个方面,难度也有所提高。
本册习作大多为实用性作文:(1)记实作文。(2)应用文。(3)材料作文。
在“口语交际·习作”的编定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出发。
四、丰富人文内涵。
1.选编的新课文有时代性和人文内涵。
教材选编了一大批新课文:有表现祖国灿烂历史文化的《丝绸之路》,有充满生活情趣,再现多彩童年生活的《祖父的园子》,有展现多姿多彩异域风情的《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等。
课文编排重视体现文学性。为了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不仅编选了许多名家名篇,而且分别编写了“作家笔下的人”“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等单元。
另外还设置了综合性学习单元。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快速发展,体会信息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明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还可以利用获得的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增加德育内容。
设计相关专题。如,在“走进西部”这组里,编者精心选择四篇有代表性的课文,从中不仅可以感受到祖西部美丽的自然风光、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学习热爱祖国的感情,还可以从一代代中国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经历中,感受到中华民族几千年绵绵不绝的民族情、爱国情。在“他们让我感动”这组里,学生可以感受中朝人民之间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国际主义情谊;学习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学习老支书忠于职守、无私无畏、舍已救人的高尚品质;还能体会到一个普通的孩子爱他人的那颗金子般的心。
新选课文,落实教育内容。如,《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丝绸之路》,这些课文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引导他们做热爱祖国、有公德、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拓宽阅读。编制“资料袋” “课外书屋”“日积月累”“成语故事”等栏目,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拓宽课文的题材体裁 :出现了文言文、近代白话文、剧本、相声、研究性报告等编入本册教材,有些体裁还是第一次进入小学课本。
第三部分: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我们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明确五年级下学期在第三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识字与写字。重点指导难写、易混淆的字。
阅读教学。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引导:练习朗读和默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扩展延伸。
习作教学。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2.学写简单的书信、发言稿、研究报告等应用文。3.注意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口语交际教学。注意从生活实际中提炼话题,拓宽话题范围。
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把握阅读材料的学习要求。按要求安排各项活动。
从语文能力的整体性方面进行考察,阅读教学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工作能力,甚至终身。鉴于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我具体谈谈阅读教学建议:
(1)让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引领全篇的大问题走进教材,继续思考,发现问题,初步解决问题,实现全员参与,思维整体参与。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引导学生选择“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师生共议”的学习方式,结合学段目标和本册教材特点,适时指导朗读和默读,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从而解决问题,提升语文能力。
对于本册读写方法:“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建议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结合“交流平台”中的提示,体会如何在阅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获得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文章的详写和略写”。要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的段落,体会详写和略写的好处,并思考如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文章的叙述顺序”,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地学习、总结。
(3)引导从人文性、工具性两个角度归纳概括,做到授之以渔。
(4)围绕目标,拓展训练。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继续学习,实现学有用的语文。
(二)评价建议:
结合本册教学目标,要力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
1、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
2、综合考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
3、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及获得的方法,修改习作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
4、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谊态度;
5、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要运用发展性评价抓住:参与态度、探究能力、合作精神、社会实践、交往能力、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及评价反思能力采取填写评价量表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这是我设计的评价量表,凸显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与教师评价并重,综合三方面的评价结果,得出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表现,及时反馈,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热情,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及学习的能力。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课堂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汲取资源精华,获得知识。但是课堂教学资源是有限的,它不足以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思维对多元知识的需求,因此我们大力开发如下资源:
1、定期组织学生对中国的民俗如:各种传统节日的由来、民间手艺等补充知识。
2、定期组织学生到消防队、图书馆等社会场所补充知识。
3、结合我市为“泉城”及文化古城等特色,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考察实践,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我们必须立足于课标、教材,认真钻研,积极思索,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解读,从而达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这一最终目标。
至此结束我所有汇报内容,诚望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