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摘 要]从让学生“敢问”、引导学生“会问”两方面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应采用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条件和营造氛围,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质疑问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挥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语文教学;质疑问难;敢问;会问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5-0021-02
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有怀疑精神,懂得“疑”才真正会思考,才真正会学习。巴甫洛夫说:“猜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这些名言都说明了质疑问难的重要性。学生有了问题,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就会积极主动去观察、去想象、去思考,调动自己的各种能力去探索,去打开智慧的大门。由此可见,质疑问难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指明灯,是点燃学生探索热情的火种,是开启学生创新之门的钥匙,同时它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有效方法。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一、质疑问难的前提是要“敢问”
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自信的平台,营造“敢问”的氛围,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培养学生敢思敢问的习惯。
1.营造“敢问”的氛围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教学中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质疑问难习惯的重要保证,是学生消除疑虑,拉近师生关系的纽带,是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要放下架子,以平等、民主的态度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和学生一起质疑、问难、探究问题,从而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大胆地质疑问难。如教学《木兰诗》,在范读课文时我把衣裳(cháng)读成平时的衣裳(sháng)了,一个学生给我指出来,并拿着字典让我看,这时我才知道自己这么些年都读成“sháng”是错的。现在学生指出问题,趁势我告诉大家:“老师也有出错的时候,‘三人行,必有我师’。我相信大家一定能提出很多我可能不能立刻回答的问题,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文后提出问题,看谁能把老师难住,这样的学生也是我的老师。”这样给了学生提问的胆量。接下来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在处理好学生的问题后,本课的内容也基本讲完了,收效很好。可见,教师要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营造特定的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
2.及时评价,给学生“敢问”多加鼓励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是简单的、幼稚的,还是复杂的、天马行空的,教师都应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为他们营造良好的质疑问难的氛围,给刚冒起的“敢问”之风加温。教学中教师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置若罔闻,这样不但会挫伤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会压抑他们的思维发展。教师对学生的质疑问难要坚持以表扬为主,多鼓励,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赞美之词。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这种适时、真诚的鼓励,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的支撑点,是加快思维的兴奋剂,是开窍的电火花。”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提出了一些幼稚的,不符合自己意愿的问题就批评训斥学生,要知道,一旦压抑或挫伤了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3.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敢问”的兴趣
课堂上,学生只有对所?W内容有感情、好奇,才会对学习感兴趣,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他们积极进行探究,不断提出疑难。因而,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我问:“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大部分学生说能,我首先表扬了这些学生很大胆,紧接着又问,“请动动脑筋看怎样才能使罗布泊重现往日的生机?”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想提问,还提出了很多办法。再如,在教学《核舟记》一文时,我先从微雕入手,介绍了各种神奇的微雕作品:杨其鹏大师在一片2.1厘米×1.5厘米的象牙片上,雕刻唐诗三百首;书画家金银华把美国历届42位总统的肖像都雕刻在一根11毫米长、直径0.09毫米的头发丝上。学生听了之后惊讶不已,情不自禁地质疑道:这怎么可能!是怎么做到的?可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质疑问难的兴趣也被激发出来了。
4.大胆放手,留给学生“敢问”的时间
教学时,凡是学生想问、敢问、能问的就放手让学生去发问。不管是开始上课、课后练习,还是课中教师讲到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或重点、关键处时,学生要提问,都可以让他们发问,并留给他们时间。学生在课中质疑问难,有助于深入文章,培养其思维深刻性。如我在教学《伟大的悲剧》中,分析句子“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时,就有学生“嗖”地站了起来,表示了对这句话的否定:“我不认同作者的说法,按照他这么说,那我们校运会比赛时,设第二、第三名的奖项来干吗?”此话一出,引起了很多学生的共鸣。由此,一场小型的课堂辩论展开了。这堂课正是由于几个学生的大胆质疑,才引发了一场唇枪舌剑,不仅全班学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而且还产生了一个创新的见解,对斯科特失败后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这些体会如果仅靠教师讲解,学生是很难感受到的。
二、增强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关键是“会问”
“授人以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授之以渔”。学生在质疑问难时,往往不知如何抓住要点提问。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质疑问难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生疑会问的方法,如从已知中去找问题,从自己不清楚、不理解的地方去找问题等,最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质疑问难,久而久之,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1.在预习课文中质疑问难
教师教学课文之前,安排学生自学。自学中要求学生完成一般任务外,还应“不提问题不读书”“读书必发问”,并在课文研学案中的预习部分留出空白,让学生将在初步自主探究课文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待到上课的时候就会因为有准备而积极质疑问难了。
2.在课文题目处质疑问难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许多课文题目能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非常有趣或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在学生接触不少课文后,我常常这样问学生:“同学们,你们一看见这个题目都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呀?”这样发问既使学生主动去理解课题,又为学习课文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探究内容的兴趣。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我问道:“你们从这个题目知道了什么?”他们回答:“知道了阿长与《山海经》。”我又问:“那你们还想知道什么吗?”他们立刻炸开了锅:“阿长是谁?为什么要写她?她跟《山海经》有什么关系?”所问的这些问题正好是学习这篇课文要完成的目标。因此,我立刻趁势表扬鼓励学生:“问得好,问得很精准,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搞懂这些问题吧。”
3.在课文矛盾处质疑问难
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是借助矛盾的对立统一来表达思想感情,突出人物和事物特点的,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引导学生进行发问,往往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有这么一句话“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我就问学生:“这里又‘似乎’又‘确凿’的,是不是矛盾呢?” 等到再学习《孔乙己》时,立马就有学生质疑课文最后一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有矛盾吗?学生能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并进行发问,说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
4.通过自身体验质疑问难
讲《看云识天气》一文时,我让学生把目光投向天空,看看那漂浮的云彩,提问:这大自然的文字,这天气的“招牌”该怎么解读?讲《我的母亲》一文时,让学生想想对母亲了解多少,有感恩之心吗?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比较深,也乐意提出问题,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又如在教学《河中石兽》时,我问道:“石兽到底在哪里??槭裁矗俊焙芏嘌?生因为缺乏自身的体验,又还没有学习物理,所以怎么都不理解。这时有个平常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生说出了他的想法:“这是不是与我打人,不但只是他痛,我也会感觉到痛的道理一样?”其他学生听了有所领悟。然后我再配以简图说明,他们就很清楚明白了。这里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说出自己的感受,并且提出问题,调动了学习的兴趣,达到了教学目的。
质疑问难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它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需要教师的激发引导和训练,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伺机指导,随机应变,不断创新,并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条件和营造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乐于质疑,善于质疑,其质疑问难的能力才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刘显国.激发学习兴趣的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2]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责任编辑 陈剑平)
第二篇: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
摘要: 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的探索
提高全民族素质是21世纪的伟大工程,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是义务教育的主要要求。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甚至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经验或实践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见,提问对于受教者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世纪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爱因斯坦还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显然,怎样让学生“提出问题”是为学生将来的“自我发展”和“创造发明”奠基,是现阶段小学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随着素质教育的步伐,我们的课堂比起以往增色了许多,但我们总是感觉到我们的课堂有些许的不如人意,学生提出的问题太过于肤浅,所谓的没有“深度”。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呢? 本文以让学生“敢问”、使学生“好问”、教学生“会问”等方面结合自身实践谈几点做法。
关键词:
质疑敢问好问会问
提高全民族素质是21世纪的伟大工程,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是义务教育的主要要求。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甚至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经验或实践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见,提问对于受教者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世纪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爱因斯坦还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显然,怎样让学生“提出问题”是为学生将来的“自我发展”和“创造发明”奠基,是现阶段小学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随着素质教育的步伐,我们的课堂比起以往增色了许多,但我们总是感觉到我们的课堂有些许的不如人意,学生提出的问题太过于肤
浅,所谓的没有“深度”。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呢?我作了以下几点探索。
一、让学生“敢问”。
1、营造“敢问”的氛围。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秀的表现和发展。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胆量,学生也是如此。专家分析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要学生敢问,必须营造民主平等的宽松氛围。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置若罔闻,或挖苦斥责,这样会打击学生的学习情绪,挫伤学生生疑发问的积极性压抑学生思维的发展。
a、自觉地把外在的权威转化为内在的权威
一般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法定的权威地位,扮演着不同的权威角色,但这种权威地位和权威角色赋予教师的是一种外在形式的权威。这种外在形式的权威,要想发挥作用,就必须得到学生的认可,就必须转化为学生心悦诚服的内在权威。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使自己适当“稚化”。所谓“稚化”,就是教师注重塑造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为核心的内在的对学生具有亲和力的人格形象。通俗地讲,就是教师积极进行心理位移,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把自己的外在权威隐蔽起来,亲近学生,接近学生,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适当学生化,以与学生同样的好奇心、同样的求知欲、同样的认知兴趣、同样的学习情绪、同样的行为来完成教学的和谐共创。教师“稚化”,能使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自由。
b、实行教学民主
教学民主要求教师不以权威自居,不以自己为中心,要和学生建立一种资源分享的伙伴性师生关系。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说的:“师生关系旨在本着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自主性的发展。”教师惟有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伙伴性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才能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做到真正的教学民主。在教学民主方面,我国许多优秀教师的做法值得学习。如北京宁鸿彬老师对学生提出“三个欢迎”和“三个允许”的教学措施,即欢迎质疑、争辩和发表意见,允许出错、改正和保留意见。天津李鉴惠老师提倡课堂教学七个允许,即:错了
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争论到炽热化时允许学生自由抢接话茬发表意见,不必举手等待老师批准。
由于老师实行教学民主,学生心里感到安全、自由,具有了心理优势,因而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
2、留给“敢问”的时间。
每节课都要设置质疑问难的环节,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随便安排,在课的开头、课的进行中、在讲完新课后做练习之前让学生发问。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留给让学生“质疑问难”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应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摒弃“师问生答”的现象,把“示范性”和“启发性”结合起来,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去问,不要越徂代庖。
二、使学生“好问”。
1、树立“好问”的信心。
小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在课堂中难以“生疑”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a、胆小,紧张。学生害怕提出的问题不得要领,受老师责备,被同学耻笑,因而不敢生疑发问。
同样是30厘米宽的“路”,为什么人们敢于在运动场上骑自行车而不敢在独木桥上骑自行车呢?那是因为在独木桥上骑自行车的人心里感到不安全,怕出错后跌入万丈深渊。联想到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不敢质疑问难,不敢提问题,也是怕问错了惹人笑话,或者挨老师的批评。
贯彻教学的“无错原则”,就是要认识到学生是成长过程中尚不成熟的个体,要从正面引导学生提问和质疑问题,要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要将重点放在弄清出错的原因和如何纠正错误上,要让每个敢于提问的学生不因提问错误而感到遗憾。有位优秀老师说:“课堂提问没有错误!”因为任何一个同学的任何一个提问都是有价值的,其价值就是思考的力量。
b、满足一知半解。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为对知识已经掌握,不再继续深入地思考,不愿生疑发问。所以,教师运用各种方式,通过不同途径引导,让后进生够得着,优生吃得饱,帮助学生树立“好问”的信心。
2、激发“好问”的兴趣。
孩子本身是好学好问的。特别是当孩子遇到他所喜欢的东西时,兴趣更高,问题也更多。“创造就是从问开始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疑是思维的动力,它不仅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相机开展“生疑发问”比赛,比一比看谁提的问题数量多,比一比看谁提的问题质量高。养成学生勤思好问的习惯。
小学苏教版二年级上《识字3》案例: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按照儿歌内容继续编下去,让宁宁成为一个细心的小画家?
生:行。
师:那么先自己想想编编,再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学生很高兴,特别有兴趣,自己编后讨论。)
师:谁来把自己编的儿歌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非常地踊跃,小手举得高高。)
生:我来说说:“宁宁是个小画家,彩色铅笔一大把。画个炉灶有了门,画只鸭子扁嘴巴,画张桌子腿不歪,画匹大马有尾巴。你看看,可是个细心的小画家。”师:小朋友们,他编得怎么样?
生:他编得很好,如果在前面加一句“画画之前先动脑,想好之后再来画”,就让人明白宁宁不是个粗心的孩子了。
生:我来帮他添一句“炉灶、桌子真高兴,鸭子、大马把他夸。”
师:小朋友们,你们编得真好,真爱动脑筋!
让学生自编儿歌,自己发现问题的同时又解决了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创设“好问”的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精心创设使学生“好问”的情境,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狼和鹿》教学案例:
师:《狼和鹿》一课我们学完了,下面的时间留给你们,你们在班级中相互提问。(学生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愿意站起来。)
师:只要你来提问,你就可以叫班中的任意学生来回答。
(学生一听,来劲了!纷纷举手想试一下。)
生:我想给闫璐同学提问“在狼与鹿并存时,鹿是那么的幸福,森林是那么的生机勃勃,而在狼被杀死后,鹿死的死,病的病,森林却闹起了饥荒?”
......就这样有了第一次,也就有了第二、第三次,在提问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注意力比以往都集中,可能是他们从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形式,也可能是人的好胜心在作祟,想把别人难倒,所以提的问题很多都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当然,不同层次的同学提出的问题也是完全不同的,我发现在提问的过程中,一向成绩不怎么样的同学提的问题难度低些,可他们提问的对象也往往是那些与自己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同学,而成绩好的同学更是能提出一些比较有价值的问题。这样,每一个问题对于答问的学生都属于“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学生尝到了甜头,自然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学生不仅不讨厌这样的形式,还特别喜欢这个环节。
三、教学生“会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掌握生疑会问的方法,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众所周知,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重要成分之一,在一定意义上,创新教育是问题教育。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问题是创新教育的开端。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并不在于直接给学生传播现在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让学生的头脑中存在大量的问题,一切知识就成了令人生厌的无病呻吟,学生就不可能有求知的愿望和要求,教学也就不可能取得任何真正的成效;问题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创新教育自始自终都围绕问题而展开。问题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开端,而且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都应存在;问题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而且还是学生理解和再现知识的前提,知识只有围绕问题而展现出来,才能很好赤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进而才真正作为其内在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只有使问题存在于整个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使教育时时处处都有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否则,教学则难以进行。问题是创新教育活动的归宿。创新教育活动不仅以问题为开端和主线,而且以问题为终结。教育的最终结果绝不应当是传播知识而应当是在初不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的新问题,最终把学生引上创新之路,进而成为创造者。
1、学会以题目质疑。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内容,思想重点往往可以从文题看出来。学生学会分析文题的方法,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的内容,还能提高学生作文审题的能力。如教学《花瓣飘香》,请学生想一想,看了题目有什么疑问:这一课是写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香飘万里吗?
2、学会从关键词语质疑。
词语质疑的方法很多,比如换词比较,从比较用词是否准确方面进行质疑。如《李广射虎》中“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生疑:把带点的字换成“拿”“端”“吸”“拽”可以吗?为什么? ..
3、学会从重点句子质疑。
重点句子,包括表现课文中心思想的,含义深刻和感情色彩深厚的,与上下文关系密切的,在篇章结构中起重要作用的,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寻找文中的重点句子生疑发问。如《槐乡五月》中,重点句子“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学生这样生疑: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这句我懂。为什么说五月是孩子们的季节?
4、学会用求异思维质疑。
过去,我们只注意引导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在同一方向思考问题,这样做学生的问题只能肤浅。只有注重求异思维的引导,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立性等才能得到培养和锻炼,学生提的问题才不会过于肤浅。如在教学中,我们向学生提出“多、快、好”三方面的要求:从多角度、看问题,思考问题快,学有创见不同一般。
5、学会想象质疑。
想象以必要的感知材料为依据。提高画面、景物、音乐、文字等条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就物抒情,由情入境,能产生某一事物的新形象。这样,学生有价值的问题就会源源不断。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这就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让这门艺术发扬光大。通过不断的发现及解决,我相信今后的语文教学会越走越好,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走向世界,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心理学教程》
2、《江苏教育》
3、《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第三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质疑问难是教学中不可缺失的环节,那么课堂上什么情况下才是学生讨论的最佳时候?怎样启发学生讨论问题?又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在问题的“结合点”上找问题,也就是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如教学“圆锥”一课,教师出示工地上圆锥形沙堆的模型,问学生:“你们看到这些沙堆想到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后,举手提出许多问题:“沙堆的形状叫什么?”“沙堆的体积有多大?”“这些沙有多重?”“沙堆的占地面积是多少?”等等。这些问题恰恰又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后自己提出来的,他们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注意力特别集中课堂效率也最好。此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圆锥的特征,为下一步学习圆锥的体积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质疑解疑,所以我们鼓励学生的质疑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学中创设情境是学生想质疑;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敢于质疑。教给他们方法,使他们会质疑。创设质疑的条件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机会。
第四篇: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提问的能力
十堰市文锦学校
曾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语文教学应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让学生自由表达,提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但在现实教学中,许多课堂更多关注教师教,教师忙于课前深掘教材,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几乎都围绕着一条规律教学,那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是主宰者,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学生就思考什么样的问题,虽然整堂课达到了预定的效果,但学生的思维,提出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培养出的人才也缺乏创造性的思维和创新意识。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由于他们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课堂上表现出惧怕提问的心理:一怕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教师的批评、指责;二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变成同学们的笑料。因此,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首先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消除害怕提问的心理障碍,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应放下架子,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将自己对课文的各种感受和疑问提出来,并积极保护学生的发言,尤其对那些基础较差而提出比较幼稚问题的学生要满腔热情地给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积极进取的自信心,切忌指责和嘲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异想天开,不唯教材,不唯师,甚至可以“班门弄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更进一步去探索问题,从而敢于提出更多的问题,真正做到让学生带者问题来,又带着问题走出去。
二、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质疑欲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外,还有努力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俗话说思考从疑问开始,对新知识的出现,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以引发学生好奇、期待,积极思考的探究质疑欲望,促使他们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例如,教学《向命运挑战》一文时,教师谈话激趣导入:大家都知道张海迪,从小学起患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觉。但她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疾病和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小学到大学的学业,掌握了好几种外语,翻译、创作了不少作品,成为一代楷模,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位像张海迪这样向命运挑战的英雄人物。(出示课题)他们事迹更使人惊叹,甚至使人不敢相信世上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读题目后,自然很想知道文章写谁?挑战什么?怎样挑战的?通过这样的情景导入自然而然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景即可打开学生的思维,进而促使他们产生探究问题的浓厚兴趣。
三、探寻质疑途径,使学生善于提问
敢问不难,善问不易。学生存在个性差异,思维能力、理解水平各不相同,要使他们能从“平常中看出异常”而善于提问质疑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需要反复训练,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他们总结质疑的方法并从中找寻规律。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提问能力,首先可以从语文教学中找方法:
1、看题目提出疑问。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围绕它大胆质疑,往往可以一下子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尤其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则是培养其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促使其思维向深刻性发展的有效方法。
2.对不懂的词句提出疑问。如“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三味书屋》)“坚定的信念”指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对重复语句提出疑问。如“多么幸福,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泼水节!”(《难忘的泼水节》)为什么要重复说“1961年的泼水节”?
4.对反义词的运用提出疑问。如《温暖》一文中,“深秋的早晨是寒泠的,周总理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为什么是寒冷的,又是温暖的呢?
5.对时代背景提出疑问。如上述《“绿色的办公室”》一文中,列宁为什么要化装成割草工人,当时的社会情况是怎样的?
6、对结构的安排,内容的选择提出疑问。如《五彩石》一文中,为什么第一段要写传说中的瑶池。
7、可针对修辞手法进行质疑、可针对不明白的现象进行质疑、可针对难点处进行质疑等等。
质疑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找原因,找依据,找联系,抓重复处,抓含蓄处等。这样经过方法的指导及训练,才能逐步由“敢问”到“善问”,真正使学生提出富有个性化的疑问。在实践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大胆地、毫不拘束地提问,敢于向权威挑战,不迷信教材、老师,冲破标准答案,这样才可以使学生作为独立的个性,去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路,新方法。
四、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有效提问
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个性,提出问题的空间,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从文本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有效提问。我们倡导学生自由发问,大胆提问,但是更有价值的提问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提问呢?首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对别人提出的问题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要遇到难题就打退堂鼓,期待别人,要懂得深入思考。因为在语文教学中问题的形成是思考的结果,而没有相当的知识支撑,问题就缺乏深度,丧失价值和意义,所以只有正确地思考才能提出深刻的问题。其次,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它要求我们转换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同中求异,思维不局限于一种模式,一个方面,是多向的、变通的。在语文课中要常常用这样一些语言来开启学生发散思维的智慧大门。比如,除此之外你还有那些思考?还有什么新鲜独到的见解?有没有比书上更好的方法?等等,让学生从多角度地去思考,探索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再次,帮助学生树立批判意识,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语文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的本质不断变化,不断地推陈出新,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接受,如果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就会出现盲从,就会人云亦云。长期以来,许多教师都把语文教科书信奉为权威而全盘接受,哪怕对不正确的问题,也不敢置疑,对于现状,我们的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起批判意识,做到有自己的思考,敢于否定前人的观点,挑战权威,不迷信与盲从,才能培养出创新的人才。
由此可见,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就必先让其拥有问题,要使我们的教学具有创新的意义,那就必须由过去“为问题而教”转变为今天的“教而生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而能不能从问题贯穿教学却在教师,教师为了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必须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最佳的问题教学情境,唤起学生提问的欲望,“授学生以渔”,使学生学会提问,并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不仅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并促进学生相互提问,通过学生的问题逐步引导他们完成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问题意识,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第五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途径与方法论文
反思我们的阅读教学,教师究竟该如何引发、疏导、调控学生的课堂质疑,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自主性呢?笔者认为教师引导学生静心研读文本,教给质疑问难的途径与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比较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途径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教师的任务是“让学”——“他得学会让他们学”。阅读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实质上是围绕问题进行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对问题进一步追究,从而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1.生疑——发现问题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亦即“生疑”能力。没有疑惑,也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也就不会有长进。课堂上如
何引导学生“生疑”呢?关键是要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其次,教会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和形式“生疑”,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疑惑.“生疑”应面向全体。课堂上教师要允许学生大胆地假设,允许不同的假设并存,并要求学生能大胆地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生疑”是课堂教学中的基础性工作。
2.择疑——分析问题
阅读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各种学习疑点被激发后.所提的问题往往很乱,很琐碎,甚至很古怪,往往抓不住重点。这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判断、分析、辨别出值得探究的有价值的问题,初步让学生学会提问。然后通过教师的进一步追问、反问,把问题引向纵深与本质。同时教师应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把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的疑点,分清主次,融人教学预案,在课堂上解决主要问题。
事实上,教师的“择疑’’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导学生学会提问,这是“疑’’的量的积累。“择疑”的第二阶段是将学生的提问引向纵深.这是在量的基础上的质的提升。
在这两个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究。教师对学生的各种提问既不能采取否定、批评的态度,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熄灭思维的火花,又不能对学生的问题一味地予以褒扬,而要帮他们学会如何把握课文中本质的东西。通过反复练习,学生的问题慢慢会提到点子上,这就是“择疑”的作用。“择疑,是课堂教学中的关键性环节。
3.追疑——追究问题
追究问题,旨在培养学生不能满足于已有问题的篇决,而要把问题引向文本的深层,去探究事物的本质。通过“追疑”,进一步训练学生探索、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限于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局限.解决了一些初步的问题后,不善于进一步去发现问题。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潜心读书,精思寻疑,启发他们在看似平凡之处,读出曲折波澜;在无疑之处见疑,进而深入质疑。在引导学生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留给他们求
异的机会,发展他们的创见性,鼓励他们发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问题。“追疑”还要分层次迸行,要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对优秀学生更多的是引导,激发其作迸一步地追疑;对学困生,只要发现他们有一点值得肯定的疑问都应该及时地予以赞赏,并在其能力范围内作适度地追问。“追疑’’是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发展、个性张扬的增长点。
二、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方法
1.寻找因果关系质疑
“好问”或“好奇”是人的天性。学生遇到或见到某种现象,问“为什么”,这是想知道事物的原因;问“怎么了”,是想了解事物的结果。至于问“为什么会如此”,是想知其
所以然,要寻找事物发展的规律。找因果,寻规律,这是每个学生认知发展的起始。
如在学习《桂花雨》一课时,文章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学生发现了一个不解的现象:“浸”字一般表示把东西放在水里,而村子怎么会浸在桂花香里呢?经过老师和同学的集体解疑,对事物现象的再探索,明白了:盛开了的桂花香气浓郁(这是“因”),村子里处处都能闻到桂花的香气,村子就像浸浴在香气里面(这是“果”)。
经常进行这样的因果训练,学生独立质疑问难的能力会逐渐提高,对一些自己不理解的事物,也会问“为什么”,从而去寻找它的因果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一些现象开动脑筋,问一问“为什么”“怎么样”,探索事物本身的因果关系和发展规律。
2.发现前后矛盾质疑
疑自矛盾始,有了矛盾也就有了问题。教师要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中看似矛盾处质疑,不但能抓住明显的矛盾来质疑,而且也要学会抓住不那么明显的,要通过前后对照,联系比较才能发现的矛盾之处来质疑。
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一位教师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在让学生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安排了让学生提问的环节。一位学生发话了:“课文第二小节说‘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第五小节又说‘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扭头一看,哎呀啊!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我的问题是,前面说必须‘纹丝不动’,后面怎么能‘扭转头一看’,这样做会不会被敌人发现昵?”
1“你很会提问题。”老师先称赞了这位提问的同学,然后转向全班同学说,“她这叫从上下文联系中发现问题,值得大家学习。谁能回答她的问题?”教师一脚把“皮球”踢给了全班同学。此后,同学们埋头看书,想从书上找到答案。
下面是学生间的对话.
生:“我是这样理解的,野外有风,风一吹草就动。我扭转头一看就相当于风吹草动。”提问者:“风吹草动是自然的动,我扭转头是人为的还是可能被敌人发觉的。”
生:“扭转头一看,动作是很小的,敌人不会发现。”
提问者听了后摇头,表示不满这种看法。
生:“燃烧弹烧着之后有烟雾,在烟雾的掩护下我扭转一下头,敌人是看不到的。”
学生在课文看似矛盾之处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其他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展开合理想象,读懂了课文。我们不禁为提问的学生叫好,也为解答的学生拍手称快,更为老师的课堂教学智慧称道。、3.抓住课文中心质疑
在质疑问难的过程中,抓住主要的或关键性的问题来研讨,便于掌握课文的精神实质。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围绕课文中心,问一词或问一句带全篇.这样才能引导学生集中精力思考文本最基本的内容。
如教学略读课文《一夜的工作》,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一中心句进行质疑问难。
(1)什么叫“劳苦”?课文哪些句子写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理解“劳苦”,整整一夜审阅了“一尺来高”的文件)
(2)什么叫“简朴“?课文哪些句子写了周总理生活的简朴?(让学生读课文,找出相应句子集中
研读)
这样:课堂教学围绕这个概括课文中心的语句展开.牵一发而动全身,脉络清晰,结构简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就不会支离破碎,并且从课文的整体结构上深刻地感知周总理的高尚人格与高贵品质。
4.针对教学目标质疑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阅读教学时让学生针对教学目标进行质疑问难,为学生反思课堂研读所得,深入探究全文,把握文章深层内涵铺设有效路径与通道。如,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文,课始,教师出示了教学目标。
在研读课文时,一个学生对教学目标申的“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质疑。他认为课文中的严监生是一个非常节约的人,而不是吝啬鬼。老师夸赞说:“你真会读书,能对教学目标质疑,不简单!”然后让全班学生畅谈对严监生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大多数学生认为严监生节约,只有少数学生觉得他很吝啬。究竟是节约还是吝啬呢?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对“节约”与“吝啬”这两个词进行了辨析、比较,明确了两者词义的异同点,再引导学生研读课前的导语,细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应语句.并作旁注,写上自己的阅读感悟。然后,全班交流研读心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语段。
交流中,教师适时提示:“严监生的神态在变化,可始终不变的是他的手。学生朗读比较“总不得断气”与“登时就没了气”这两句话,让学生谈阅读感受与体会。再提示学生思考,一般人临死前会挂念什么,严监生却挂念什么?从课前导语中得知,严监生家中十分有钱。这“监生”也是用钱捐来的。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渐渐领悟到作者是借一茎灯草讽刺严监生的吝啬。这位教师根据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质疑展开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明晰了问题,纠正了错误,同时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品析语句,掌握了阅读方法,还让学生认识了讽刺手法,领悟了词义的差别,很好地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当然,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途径和方式还有许多,教学时,要从文本及学生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师应细心研究学生,不仅要潜心钻研文本,而且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研读文本,同时尽力做好课堂教学的宏观调控,依据教学内容,拓展质疑思路,训练学生敢于质疑的习惯,多角度选取最佳切入点,激发学生自主质疑问难,追本溯源。并且做好思维方向的引导和思考范围的控制,从而取得质疑问难的高效优质,为学生的自主性阅读和探究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