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从素材到写作教学设计 精编版

时间:2019-05-15 05:4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二章第一节从素材到写作教学设计 精编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二章第一节从素材到写作教学设计 精编版》。

第一篇:第二章第一节从素材到写作教学设计 精编版

从素材到写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素材的含义,学会将日常生活中的素材转化为写作内容。

2、理解中心印象的含义及其与使用素材的关系。

3、弄清素材和题材的区别。

4、认识同一素材因不同的人或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处理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会将日常生活中的素材转化为写作内容;重视素材的积累。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文章例析法,讨论探究法

一.导入新课:一条小溪、一碗面条、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的外部形象、一句普通的话语,是我们生活中普通得几乎不会引起注意的事物,它们可以引发富有启迪、令人感慨的文章吗?可以画成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作品吗?如果可以,我们还需要做什么呢?

二、课堂研讨:

1、学生阅读“话题探究”和“知识导引”,思考下列问题:

⑴罗中立的油画《我的父亲》是如何由原始素材转换成作品的?这对我们的写作素材转换教学有什么样的启示?

明确:根据作者自己的介绍,这一素材是作者从“一位守粪的农民”身上发现的,也就是在生活中直接发现的。表面看来,这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偶然发现,受到触动,迸发灵感,创作出杰作。但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就会发现问题并不如此简单。“除了我平常对农民的了解、接触之外”,这话虽然好像不经意地在文章的开头一笔带过,但我们却不能轻易放过去,因为这里很清楚地说出了作者之所以能发现并转换素材的主观原因。试想,一个与农民从不接触,对农民一点也不了解的人,能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和关注农民的兴趣吗?这样的人即使遇到了相同的农民人物素材,也不太可能由此开始继续观察并在观察中不断调整视角,不断发现“意义”,不断使自己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提升。倘若如此,这幅画就没有产生的可能了。所以,这表面的偶然中蕴藏着深层的必然。

这一点,是作者能够敏感地发现素材的至关重要的主观因素,也可以说是作者发现素材必备的心理基础。

具备了这样的心理基础,作者就会带着极大的关爱之心去接触素材,去发掘素材,去发现素材的种种细微之处:“他在雪水中僵硬的动态”,“他呆滞、麻木的神态”,“一双牛羊般的眼睛”,这些就构成了作者对原始素材的“中心印象”;作者“心里一阵猛烈的震动,同情、怜悯、感慨„„一起狂乱地向我袭来,杨白劳、祥林嫂、闰土、阿Q„„生活中的、作品中的人物都乱糟糟地挤到了眼前”,这说明作者已经受到了深深的触动,感情的波澜涌动起来。于是,作者迸发出了“要为他们呐喊”的创作冲动。至此,一部画作即将产生的情感心理基础已经具备了。

但是,“画了守粪农民,以后又画了一个巴山老赤卫队员的农民,最后才画了《我的父亲》”,发现最初素材并受到触动之后,紧接着还需要让自己的原始“触动”不断发酵、蒸馏、过滤,还需要理性认识的不断调整变化,还需要“立意”的不断升华,最后才能创作出理想的作品,才能达到素材转换的完美境界。

正是因为经过了上面所说的这样一种曲折复杂的过程,油画《我的父亲》才如此真切地画出了中国农民“牛羊般的慈善目光”,“皮肤的抖动”,“特有的烟叶味和汗腥味”,“沉重的喘息和暴跳青筋下血液的奔流”,“细小的毛孔里渗出的汗珠”,“干裂焦灼的嘴唇”,“仅剩下的一颗牙齿”等外在形象,才如此深沉地表现出中国农民父亲“淳厚、善良、辛苦”的内在神韵,才具有如此逼视人的魂魄的艺术震撼力

⑵这一典型事例对我们写作素材的转换有什么启示?

明确:其一,作者在受到素材“触动”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其二,作者要善于通过“中心印象”去发现并挖掘素材的内在“意义”。其三,作者心中的“立意”要在不断的调整中,使素材得到不断的深化,让素材表现的“意义”不断升华,最终表现出深刻的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

文章旨意。

三、概念的理解

(一)素材

1、根据例文思考、讨论什么是素材,教师根据教参简单讲解例文中具体的素材。明确:素材——是艺术家在平时和创作准备阶段中收集积累的未经加工提炼的原始材料。原始材料不能直接写入文章,必须经过作者的筛选和提炼。从原始素材到写作内容的过程,就是作者对素材进行筛选、提炼并运用到文章中的过程。

2、区分素材和题材的区别。

明确:题材是经过作家选择、加工、比较、改造、发展、组织成为作品的一个内容因素的生活材料。素材是题材的基础,但题材不是素材的简单堆积。

3、认识导致作者对材料的处理不同。4.选取素材时应注意哪几个标准?

明确:(1)主题标准 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决定材料的取舍、主次和详略。能够表现、突出主题的录用,与主题无关的,无论多新鲜都要舍弃。

(2)真实标准 真实的材料就是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反映客观生活的本质和主流的材料。真实有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符合生活逻辑或客观规律的经过艺术加工后,虚构的材料也能反映生活的本质,也属真实的材料。写作反对脱离实际,扭曲生活,胡编乱造。

(3)典型标准 典型材料是某一类材料中最具代表性的,能够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它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典型材料能以少胜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新颖标准 新颖的材料就是新鲜、生动有趣,鲜为人知或具有时代精神风貌以及有作者独特认识与感受的材料。

5.把素材转化为题材时应注意什么?

明确:(1)要抓住素材给你感觉最强烈的那部分——中心印象,以此为切入点对素材进行提炼和强化,即把素材转化为写作内容——题材。

素材是题材的基础。例如魏巍在《我怎样写〈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创作体会中谈过,他在朝鲜战场搜集了一百多个战斗故事,这就是他积累的生活素材;而经过他的选择和提炼,最后写进《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去的“松骨峰战斗”“马玉祥三次扑进火窟救儿童”“志愿军战士在防空洞的日常生活”三个典型事件,就成为这篇通讯的题材。

(2)素材可从“杂取种种,合成一个”,即可根据文章的需要,几个素材整合在一起,表达相同的主旨或表现一个典型人物。

6、平时需要留心积累各种素材。常用的积累素材的办法有三种:(1)生活卡片积累法。(2)读书卡片积累法。(3)报刊剪贴积累法。

7、中心印象和使用素材的关系。

明确:中心印象就是在所有的印象中给我们感觉最强烈的那部分。中心印象决定了对素材的使用。要提高认识水平可以从捕捉中心印象入手。

(二)材料

材料是作者为某一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摄取并且写入文章的一系列的事实或论据,是作者用来提炼和表达主旨的事物和观念,包括一切被描摹的、被评述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

1.材料的种类和作用 明确:(1)材料的种类

①从材料的特点来划分,有事实性材料和观念性材料。

②从材料存在的形态或表述的方式来划分,有个别性材料和综合性材料。③从材料的性质及其在具体文章中的作用来划分,有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④按获取的途径分,有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2)材料的作用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

①写作前,广博的原始材料的积累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主旨不是凭空确立的,只能是在作者对各式各样的材料进行分析提炼、综合加工而得以确定的。

②写作中,有效地选择、组织材料是正确表达思想的支柱。③材料也影响写作成品的形式。

2.材料的采集——摄取材料的主要途经或方法是观察、体验、阅读和调查。3.材料的选择

A.选材的原则——应选择突出主旨、典型、新颖、真实的材料,要考虑文体特点。B.选材的方法:(1)精于鉴别:鉴别是选材的基础与前提。(2)善于联系。

四、合作探究 学生小组讨论:“例文借鉴”中如何做到从素材到写作内容? [例文一]点评:《汗水中的启迪》,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来布局谋篇,文章劈头就是一连串急促的追问,陡然掀起文章的波澜,发人深省;紧接着总说素材(画面)给自己留下的强烈的印象──“浑身散发着泥土的气息,眉宇间充满着慈爱、温和、淳朴、辛劳”,这已经深深地抓住了素材的“中心印象”。

本文的开头颇有先声夺人之势。接下去的具体联想,同样紧紧抓住素材的中心印象而向外自然地辐射出去,既扣住自己立意的中心,又适当联系生活实际,很好地转换了原始素材,表现了自己文章的立意。而结尾处的“在沉思中皱起了眉头”一语,暗示了作者由眼前的画面而产生的强烈的责任感,足以令人在回味中积极进取。

本文文字练达,富有表现力,尤其值得称道。但是,高要求来看,本文的内容有些单薄,还不够充实。

[例文二]点评:《父亲──油画〈父亲〉评价》一文,是一篇感情充沛、热情洋溢的佳作。

文章首先在一种亲切的询问中引出了油画作品,紧接着在强烈的情感中富有创造性地描述了油画内容,形象地浓缩了油画的精华,为下面的具体赏析作了很好的铺垫。然后从“呼吸”“喘息”“神情”等方面展开深入赏析。在赏析的整个过程中,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感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至于文末所产生的要为这样的“父亲”、这样的祖国而奋斗的决心,因为有前文的激情做基础,不仅没有丝毫的突兀感,反而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本篇文字,激情飞扬,催人振奋,发人深省。作为中学生,实在难得。

不过,如从纯粹评论文章的要求来看,本文似乎有点“热烈的感受有余,冷静的评价不足”(当然,也要考虑到作者写作的年代)。

[例文三]点评:《小丑》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一篇著名讽刺散文诗,写的是一位极其愚蠢而又非常鄙俗的“小丑”,因为别人瞧不起他,于是就想了一条高招,对受大家喜欢的名人名作,统统加以彻底否定,一律进行猛烈抨击。只要有人在他面前称赞什么人,他都对这人给予彻底否定,极尽丑化之能事。最后他竟然成功了,“一个大喊大叫反对过权威的人──自己也成为了一个权威了,而年轻人正在崇拜他,而且害怕他”。

像这种自己毫无建树而专靠否定别人而混出一些名堂的人,古今中外都不乏其人──且都有着各具时代特色、民族特色的不同表现形式。但是,像作品中这位“小丑”这样典型、夸张的真实生活人物,恐怕不大可能确有其人。如此典型、夸张的人物表现,必定是撷取了生活中大量的素材,然后经过作者的集中、加工、提炼,才能塑造出来的。

五、课堂检测

1.阅读下面试题,判断其审题正误。

校园里的玫瑰花开了,真艳真美,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喜。一天早晨,幼儿园的一位4岁的小女孩摘下了一枝玫瑰,从容地往外走,恰好这时校长走来看见了,他很想知道这小女孩为什么摘花,便亲切地问她:“孩子,你为什么要摘花,能告诉我吗?”

小女孩说:“我告诉邻居的老奶奶,学校里开了很美的玫瑰,奶奶很想看,可她病得很重,从素材到写作内容

走不动,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小女孩的话,校长„„

校长会怎么说,怎么做?同学们议论开了。有的说,教育小女孩不能损害公物;有的说,该教她一点植物学知识;有的说,该再摘一朵玫瑰奖励她,因为她是一位有爱心的孩子„„

你认为本则材料审题的重点应该是()A.谴责一些人不爱护公物。B.谴责一些人不懂自然知识。

C.赞扬玫瑰顽强的生命力。D.挖掘“永不凋谢”的深层含义。

解析:A、B两项理解偏颇、肤浅;C项就事论事;D项抓住了话题的中心语。答案:D 2.阅读下面试题,判断其正误。

有位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马上就会倒塌。见有人走过去,她总是善意地提醒别人,别走近高墙,但总有人不听。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没有发生任何危险。从素材到写作内容

如果以对这则材料的感悟为出发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你认为本材料最佳的审题角度应该是()A.由“吕洞宾拒绝学‘点石成金’的法术”来谈“拒绝”,如拒绝名利,拒绝捷径,拒绝安逸等。

B.谈“轻视名利”,让看似飞黄腾达的机会从手心溜走,会在精神上获得真正的人生满足。

C.谈“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决不能将个人的满足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D.赞扬“仁者爱人”,拥有一颗仁爱之心,为他人着想,替他人解忧,才能使自己、使别人飞得更高。

解析:要解读材料的寓意,应该探求吕洞宾“刚一拒绝便成了仙”的原因。A项“拒绝”是由材料中来,但不是问题的关键,仅从此立意就流于浮泛了。B、C两项“轻视名利”“决不能将个人的满足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是吕洞宾的选择,仍非寓意之精髓。D项“仁爱之心”是吕洞宾成仙的最核心因素,且表明拥有“仁爱之心”的结果。此项审题最深入,最到位。

答案:D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阅读下面一则材料的启示。有一次林志玲代言的浪琴表公司邀请她到西安宣传,与当地的100多位经销商一起吃饭,当一个个的经销商走到台上,和林志玲合照、握手时,浪琴表副总经理张正勋注意到,身高174公分又穿高跟鞋的林志玲一定要双腿微弯,蹲到和对方一样的高度,眼神平视才和对方握手。张正勋说:“她就那样总共蹲了八十几次,我从来没有看到任何一个艺人这么做!”就这个细节,当时浪琴表全球总裁也看到了,对林志玲更加赞赏,后来也因此邀请她代表出席瑞士巴塞尔钟表展,也因为那次出席,林志玲有机会在国际媒体前出镜,成为大家注目的焦点。

答案:在一个文明的社会,素质和修养是每个人终身受用的名片,也是获得别人认可的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

和谐社会。

9.2008年8月18日中午,在北京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预赛中发生了令人感到意外的一幕:中国选手刘翔因伤退出比赛,下面这幅摄影作品展现的是刘翔退赛的画面。请你为当时电视节目解说主持人写一段话,描述画面内容,表现对刘翔退赛的理解,不超过100字。

答案:刘翔站起身一瘸一拐地走向运动员通道,把背影留给了鸟巢,留给了期待他的观众。在我们深深婉惜的同时,又不由得由衷地敬佩他的行为,对自己和对未来负责的抉择,让我们看到了刘翔的另一方面。

六、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商业机器公司的部门经理,因工作细节失误损失了1000万美元,沉重的压力使他忐忑不安,精神不振。几天后,董事长约见了这位部门经理,处理“1000万美元损失”事件。处理出人意料,部门经理既没被开除,也没降职,却委以同等重要的新职位。结果是:这位部门经理因工作出色,几年之后,便成了董事长极好的助手。公司因这部门经理吸取了那次失误的教训,且用心经营,前景特别看好。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读材料时筛选出材料中最具表现力的词句进行立意,之后从中选一个最切题、且有话可说的立意。

参考立意:(1)信任和宽容,让人拥有在失败的困境中创造辉煌的机会。(2)要关注细节。(3)经受挫折后勇敢站起来,永不放弃。(4)只有善于总结以往的教训才能达到成功。

附:高 考 典 文

例文1(2006•江苏)人与路

大漠长烟,孤泉冷月,萧萧声,长风千年。我背倚着莫高窟颤抖的身躯。前方,是路——玄奘寂寞半生的信仰之路。敦煌百年耻辱,西行路千年风霜。

史载,玄奘西行,大多孤身一人。《西游记》中的三徒弟,在人们眼中,是玄奘精神的三个侧面:悟空——开路者的勇敢;八戒——行路者的坚持;沙僧——寂寞者的隐忍。

悟空,这个几乎为所有男孩子崇拜的艺术形象,是一个勇敢者的形象。他一路向前,披荆斩棘,敢于与一切挡路者搏杀。开路,总是伴随着牺牲与流血,但是,只要有勇气,只要信念足够坚定,开路者就能如孙悟空那样,有铜臂铁手,有金刚不坏之身。

玄奘就是这种意志如铁、心志如钢的开路人。黄沙千年,吹不去他一个个坚实的足印,便是他勇敢勇气的明证。

八戒,他常常是被嘲笑的吧,可在我眼中,他是最懂得坚持的。没有诱惑,无法显示坚持的可贵;没有犹豫,无法彰显坚持的艰难。西行的八戒,动摇得最多,可他坚持到了最后。这份难得的可贵,是许多行路者坚持的动力。玄奘,贵在坚持。韶华数载,寂寞半生,无数次面临生死绝境。沙漠带给人的恐惧和绝望,在玄奘咬紧的牙关中消散。

沙僧,他总是默默的。小说中,他不善言谈,不苟言笑,老实本分。沙僧在三师兄弟中,道行最浅,可他的步伐却丝毫不慢。这才是行者的生活,也是玄奘西行一路的生命状态。多少个日日夜夜,他拙行在浩瀚沙海,无朋无伴。寂寞,对于一个独行者来说,比自然的灾难更可怕。可玄奘的心中,有他至上的佛,在深沉的目光中,可以看见他不寂寞的心灵。

玄奘,作为师傅,他的生命诠释了信仰的意义。“行路难,多歧路。”信仰是一切勇气和坚持的来源,是与寂寞抗争的力量。唐三藏,是《西游记》中真正的、最后的、也是唯一的强者,他是一切力量与伟大的象征。

烈烈的边塞之风,吹得我生疼,更心疼着流落异国的中华宝藏。今年,距王道士打开敦煌文明宝藏的耻辱之年,恰逢百年。

研究敦煌学的学者们,你们也一定常站在这里,西望玄奘之路吧?是不是在这眼前的路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

上,你们悟得了勇敢和坚持,学会了忍受寂寞?然后,我知道,你们一定会举步行路,追寻着玄奘,去拯救莫高窟,拯救敦煌文化,拯救中国文化。

路漫漫其修远兮。祈祷。如今正在考场上作文奋书的九百五十万考生,明天,也将踏上玄奘的路,踏上敦煌学研究者的路,踏上中国文化复兴的路!

权威解读:此文观点新颖独到,论说分合自如,是一篇情、理、趣、彩天然融合的优秀议论文。作者把悟空、八戒、沙僧作为唐僧性格的三个侧面来写,极其深刻地揭示了“取经之路”所凝聚的人类精神光彩,令人抚卷沉吟。即使放置到《西游记》研究领域,此文也具个性。全文逻辑谨严,一气呵成,时有闪光妙句。语言流畅而简洁,思想有一定深度,这些在广大考场作文中是比较突出的。

例文2(2009•上海)贵在独创

我从小喜欢集邮。只要看见邮票,我就会从信封上剪下来,贴在集邮本上。据说,像我这样的中国集邮迷,已经多达三亿。

在众多的集邮爱好者之中。北京的刘超是特殊的一位。他不是泛泛的收藏邮票,而是把目光投向邮票上的帽子。比如,“中国古代科学家”邮票中李时珍戴的帽子,“八一”纪念邮票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军的帽子,“关汉卿”纪念邮票上关汉卿的帽子,“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归国”纪念邮票上志愿军战士的帽子,“杜甫”纪念邮票上杜甫的帽子,“儿童”特种邮票那12个孩子戴着12种不同式样的帽子„„他专门收藏这些跟帽子有关的邮票,接着去查阅资料,请教历史学家、戏剧家、文学家,深入研究帽子,透过邮票这小小的窗口,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帽子的演变史!他举办了《新中国邮票上的帽子》专题邮展,引起参观者莫大的兴趣。

我所感兴趣的不在于这邮展本身,而在于刘超独创的视角:他展出的邮票,都是普普通通的邮票,然而独具慧眼的他吹响了“帽子”邮票的“集结号”,产生了平中出奇、凡中显异的效果,成为三亿集邮爱好者中唯一的“帽子邮票专家”。他异彩耀人,一举荣获“中华全国邮票展览”银质奖!刘超出奇制胜,给了收藏迷们以深刻的启示,不要忙忙碌碌于收与藏,还要善于思索,善于创新,善于想出与众不同的新点子。

从刘超的“帽子”邮票,我联想起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中国,会拉小提琴的人不计其数,会哼越剧的人也数不胜数,然而青年作曲家何占豪把越剧跟小提琴结合起来,创一代之新,一炮打响,一举成功。

当时,何占豪还只是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的一名学生,从未学过作曲。他从小在浙江一个越剧团中长大,对越剧非常熟悉。他的思想上没有什么框框,大胆地把越剧与小提琴结合起来,与同学陈钢一起写出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当时,这在一般的作曲家看来,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然而,《梁祝》之所以会蜚声中外乐坛,就在于它一新耳目,别具风格。何占豪说:“我的创作,大的风格必须是中国的,小的风格必须是我何占豪个人的。”这句话集中体现了他的独创精神。

其实,就京剧来说,“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他们各自成为一大流派,成功的缘由同样是“独创”二字。在众多画家中,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齐白石的虾,李可染的牛,也是由于富有独创精神,自成一家。独树一帜。

哦,独创可贵,贵在创新!

权威解读:本文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例证法。所举之例涉及集邮、音乐、京剧、绘画等诸多领域,既有典型性、代表性,又有新鲜感。例子的运用做到了点面结合、繁简得当,以例明理、例理相融。结尾处联系自我,现身说理,增强了议论的针对性。举例时若能做到古今中外结合、正反对比展开,就更完美了。

例文3(2010•福建)何妨让思维转个弯

超人脱下他的袍子后也只是个会从马背上摔下导致瘫痪的普通人,然而演员克里斯托福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

里夫懂得在消沉的黑暗中让思维转弯,“‘禁止通行’的路牌不是要你停下,而是在提醒你该转弯了”。

有些事单凭一腔热血和一份坚执是无法完成的,正如格林兄弟永远无法找出那些传说和人类发展史的关系,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适合儿童阅读的童话。这种时候,让思维转个弯,也许你能看得见成功的彼岸草丰水美,风细柳斜。

困厄接踵,无所建树,何妨让思维转个弯。

前路荆刺棘藜、乱石粗砺,何必囿于传统,不肯转圈?你无法知道你是否是在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

第二篇:第二章第一节从素材到写作教学设计 精编版学生

从素材到写作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素材的含义,学会将日常生活中的素材转化为写作内容。

2、理解中心印象的含义及其与使用素材的关系。

3、弄清素材和题材的区别。

4、认识同一素材因不同的人或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处理的道理。

学习重点 学会将日常生活中的素材转化为写作内容;重视素材的积累。

学法:文章例析法,讨论探究法

一.导入新课:一条小溪、一碗面条、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的外部形象、一句普通的话语,是我们生活中普通得几乎不会引起注意的事物,它们可以引发富有启迪、令人感慨的文章吗?可以画成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作品吗?如果可以,我们还需要做什么呢?

二、课堂研讨:

1、学生阅读“话题探究”和“知识导引”,思考下列问题: ⑴罗中立的油画《我的父亲》是如何由原始素材转换成作品的? ⑵这一典型事例对我们写作素材的转换有什么启示?

三、概念的理解

(一)素材

1、根据例文思考、讨论什么是素材,教师根据教参简单讲解例文中具体的素材。

2、区分素材和题材的区别。

3、认识导致作者对材料的处理不同。4.选取素材时应注意哪几个标准?

5.把素材转化为题材时应注意什么?

6、平时需要留心积累各种素材。常用的积累素材的办法有三种:

7、中心印象和使用素材的关系。

(二)材料是作者为某一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摄取并且写入文章的一系列的事实或论据,是作者用来提炼和表达主旨的事物和观念,包括一切被描摹的、被评述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

1.材料的种类和作用

2.材料的采集——摄取材料的主要途经或方法是? 3.材料的选择?

四、学生小组讨论:“例文借鉴”中的例文是如何做到从素材到写作内容?

五、课堂检测

1.校园里的玫瑰花开了,真艳真美,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喜。一天早晨,幼儿园的一位4岁的小女孩摘下了一枝玫瑰,从容地往外走,恰好这时校长走来看见了,他很想知道这小女孩为什么摘花,便亲切地问她:“孩子,你为什么要摘花,能告诉我吗?”

小女孩说:“我告诉邻居的老奶奶,学校里开了很美的玫瑰,奶奶很想看,可她病得很重,走不动,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小女孩的话,校长„„

校长会怎么说,怎么做?同学们议论开了。有的说,教育小女孩不能损害公物;有的说,该教她一点植物学知识;有的说,该再摘一朵玫瑰奖励她,因为她是一位有爱心的孩子„„

你认为本则材料审题的重点应该是()A.谴责一些人不爱护公物。B.谴责一些人不懂自然知识。

C.赞扬玫瑰顽强的生命力。D.挖掘“永不凋谢”的深层含义。

2.有位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马上就会倒塌。见有人走过去,她总是善意地提醒别人,别走近高墙,但总有人不听。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没有发生任何危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

险。从素材到写作内容

中国选手刘翔因伤退出比赛,下面这幅摄影作品展现的是刘翔退赛的画面。请你为当时电视节目解说主持人写一段话,描述画面内容,表现对刘翔退赛的理解,不超过100字。

六、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商业机器公司的部门经理,因工作细节失误损失了1000万美元,沉重的压力使他忐忑不安,精神不振。几天后,董事长约见了这位部门经理,处理“1000万美元损失”事件。处理出人意料,部门经理既没被开除,也没降职,却委以同等重要的新职位。结果是:这位部门经理因工作出色,几年之后,便成了董事长极好的助手。公司因这部门经理吸取了那次失误的教训,且用心经营,前景特别看好。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附:高 考 典 文 例文1(2006•江苏)人与路

大漠长烟,孤泉冷月,萧萧声,长风千年。我背倚着莫高窟颤抖的身躯。前方,是路——玄奘寂寞半生的信仰之路。敦煌百年耻辱,西行路千年风霜。

史载,玄奘西行,大多孤身一人。《西游记》中的三徒弟,在人们眼中,是玄奘精神的三个侧面:悟空——开路者的勇敢;八戒——行路者的坚持;沙僧——寂寞者的隐忍。

悟空,这个几乎为所有男孩子崇拜的艺术形象,是一个勇敢者的形象。他一路向前,披荆斩棘,敢于与一切挡路者搏杀。开路,总是伴随着牺牲与流血,但是,只要有勇气,只要信念足够坚定,开路者就能如孙悟空那样,有铜臂铁手,有金刚不坏之身。

玄奘就是这种意志如铁、心志如钢的开路人。黄沙千年,吹不去他一个个坚实的足印,便是他勇敢勇气的明证。

八戒,他常常是被嘲笑的吧,可在我眼中,他是最懂得坚持的。没有诱惑,无法显示坚持的可贵;没有犹豫,无法彰显坚持的艰难。西行的八戒,动摇得最多,可他坚持到了最后。这份难得的可贵,是许多行路者坚持的动力。玄奘,贵在坚持。韶华数载,寂寞半生,无数次面临生死绝境。沙漠带给人的恐惧和绝望,在玄奘咬紧的牙关中消散。

沙僧,他总是默默的。小说中,他不善言谈,不苟言笑,老实本分。沙僧在三师兄弟中,道行最浅,可他的步伐却丝毫不慢。这才是行者的生活,也是玄奘西行一路的生命状态。多少个日日夜夜,他拙行在浩瀚沙海,无朋无伴。寂寞,对于一个独行者来说,比自然的灾难更可怕。可玄奘的心中,有他至上的佛,在深沉的目光中,可以看见他不寂寞的心灵。

玄奘,作为师傅,他的生命诠释了信仰的意义。“行路难,多歧路。”信仰是一切勇气和坚持的来源,是与寂寞抗争的力量。唐三藏,是《西游记》中真正的、最后的、也是唯一的强者,他是一切力量与伟大的象征。

烈烈的边塞之风,吹得我生疼,更心疼着流落异国的中华宝藏。今年,距王道士打开敦煌文明宝藏的耻辱之年,恰逢百年。

研究敦煌学的学者们,你们也一定常站在这里,西望玄奘之路吧?是不是在这眼前的路上,你们悟得了勇敢和坚持,学会了忍受寂寞?然后,我知道,你们一定会举步行路,追寻着玄奘,去拯救莫高窟,拯救敦煌文化,拯救中国文化。

路漫漫其修远兮。祈祷。如今正在考场上作文奋书的九百五十万考生,明天,也将踏上玄奘的路,踏上敦煌学研究者的路,踏上中国文化复兴的路!

权威解读:此文观点新颖独到,论说分合自如,是一篇情、理、趣、彩天然融合的优秀议论文。作者把悟空、八戒、沙僧作为唐僧性格的三个侧面来写,极其深刻地揭示了“取经之路”所凝聚的人类精神光彩,令人抚卷沉吟。即使放置到《西游记》研究领域,此文也具个性。全文逻辑谨严,一气呵成,时有闪光妙句。语言流畅而简洁,思想有一定深度,这些在广大考场作文中是比较突出的。

例文2(2009•上海)贵在独创

我从小喜欢集邮。只要看见邮票,我就会从信封上剪下来,贴在集邮本上。据说,像我这样的中国集邮迷,已经多达三亿。

在众多的集邮爱好者之中。北京的刘超是特殊的一位。他不是泛泛的收藏邮票,而是把目光投向邮票上的帽子。比如,“中国古代科学家”邮票中李时珍戴的帽子,“八一”纪念邮票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军的帽子,“关汉卿”纪念邮票上关汉卿的帽子,“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归国”纪念邮票上志愿军战士的帽子,“杜甫”纪念邮票上杜甫的帽子,“儿童”特种邮票那12个孩子戴着12种不同式样的帽子„„他专门收藏这些跟帽子有关的邮票,接着去查阅资料,请教历史学家、从素材到写作内容

戏剧家、文学家,深入研究帽子,透过邮票这小小的窗口,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帽子的演变史!他举办了《新中国邮票上的帽子》专题邮展,引起参观者莫大的兴趣。

我所感兴趣的不在于这邮展本身,而在于刘超独创的视角:他展出的邮票,都是普普通通的邮票,然而独具慧眼的他吹响了“帽子”邮票的“集结号”,产生了平中出奇、凡中显异的效果,成为三亿集邮爱好者中唯一的“帽子邮票专家”。他异彩耀人,一举荣获“中华全国邮票展览”银质奖!刘超出奇制胜,给了收藏迷们以深刻的启示,不要忙忙碌碌于收与藏,还要善于思索,善于创新,善于想出与众不同的新点子。

从刘超的“帽子”邮票,我联想起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中国,会拉小提琴的人不计其数,会哼越剧的人也数不胜数,然而青年作曲家何占豪把越剧跟小提琴结合起来,创一代之新,一炮打响,一举成功。

当时,何占豪还只是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的一名学生,从未学过作曲。他从小在浙江一个越剧团中长大,对越剧非常熟悉。他的思想上没有什么框框,大胆地把越剧与小提琴结合起来,与同学陈钢一起写出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当时,这在一般的作曲家看来,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然而,《梁祝》之所以会蜚声中外乐坛,就在于它一新耳目,别具风格。何占豪说:“我的创作,大的风格必须是中国的,小的风格必须是我何占豪个人的。”这句话集中体现了他的独创精神。

其实,就京剧来说,“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他们各自成为一大流派,成功的缘由同样是“独创”二字。在众多画家中,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齐白石的虾,李可染的牛,也是由于富有独创精神,自成一家。独树一帜。

哦,独创可贵,贵在创新!

例文3(2010•福建)何妨让思维转个弯

超人脱下他的袍子后也只是个会从马背上摔下导致瘫痪的普通人,然而演员克里斯托福里夫懂得在消沉的黑暗中让思维转弯,“‘禁止通行’的路牌不是要你停下,而是在提醒你该转弯了”。

有些事单凭一腔热血和一份坚执是无法完成的,正如格林兄弟永远无法找出那些传说和人类发展史的关系,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适合儿童阅读的童话。这种时候,让思维转个弯,也许你能看得见成功的彼岸草丰水美,风细柳斜。

困厄接踵,无所建树,何妨让思维转个弯。

前路荆刺棘藜、乱石粗砺,何必囿于传统,不肯转圈?你无法知道你是否是在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

第三篇:从素材到写作内容案例分析

少教亦可多学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中国自古有之,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而在世界上也有很多教育学家提出类似的教育理念,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明确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近年来很多地区开始探索教育教学的改革,但是大多数学校迫于高考的形式所迫依然采用满堂灌的现象,忽略了学生的感受,老师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想法,课堂上可谓讲解的面面俱到,看似负责任,却剥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利。在这一大背景下我通过学习“少教多学”的教育理论,并对学生进行了研究设计了这一堂写作课。

教材分析:中学生面对写作总是有太多的困惑,其中最大的难题是不知道该写什么。每个人都有多姿多彩的生活和社会经历,只是在写作与生活中间缺乏桥梁。本次教学的内容是高中人教版选修教材《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二章第一节。本章内容主要是训练学生对材料的使用与处理,但前提是必须有丰富的材料。所以如何将生活中的直接经历和间接经验转化为写作的素材至关重要。

案例描述: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贯穿“少教多学”的理念,根据学生写作的现状设计教学流程,在课堂教学中基于导学案,围绕“素材的来源”和“如何积累素材”这两个板块进行,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探究,自己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以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目标。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上一次的写作训练中我听到了很多同学抱怨:“生活太平淡,太枯燥,写不出精彩的内容。”是的我们都是平凡的人,过着平淡的生活。可是又有谁整天活在鲜花与掌声中呢?著名艺术家罗丹曾经告诉我们: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皋我们也具备一双慧眼,从生活中发掘有价值的素材,那么写作就会很容易了。

二、检查预习

师:那同学们什么是素材呢?课前大家读了《两个锦囊成名的李贺》,读完以后大家对素材是怎么认识的呢? 1 生1:素材就是我们在平时生活中的积累。

生2:素材来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是一些零散的材料。生3:素材是未经加工的原始材料。

师:通过刚才大家的回答,我们会发现素材有以下几个特点,源自生活、分散、未经加工、原始材料。

三、合作探究

师:既然素材源自于生活,那么我们就共同来探究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有价值的素材。师:请大家阅读我们印发的材料《迷》《握手》《少年初识悔滋味》三篇文章,并从中任选一篇谈谈作者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值得写的素材。(学生阅读文章,并与小组成员交流)

师:大家看的非常认真,交流的也很热烈。你们一定有很多感想想与大家分享,现在就请小组选派代表来谈一下你所喜欢的文章。

生1:《迷》这一文章写的是自己的奶奶喜欢跳迪斯科,但不好意思让家里人知道,每天的行踪都很神秘,当我们知道这个秘密后都很支持奶奶的爱好。每个人的爱好都应该得到尊重,尤其是在家庭生活中。一个家庭的和谐要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关怀和支持。师:那同学们家中有过类似的事情吗?

生1:我从小就喜欢绘画,但一直画的不太好,在选择学艺术这条道路时,我曾经犹豫过,但爸爸跟我说:“只要你喜欢的爸爸就全力支持你,活在世上快乐最重要,不要害怕失败。”正是爸爸的这番话才鼓励我一直学到现在。

生2:我有个哥哥,由于小时候生病烧坏了大脑所以大家都叫他傻子,可是他在我面前永远都是哥哥的样子。每天下晚自习回家都能看到他在楼下等我,手里还拿个手电筒不停的往远处看。有一次下雨我在同学家呆了很久才回去,走到楼下我依然看见了我的“傻哥哥”,他的整个鞋都湿透了。

师:可见我们温暖的家庭生活是我们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相信我们每个家庭都都有“真善美”的感人故事。

生3:《握手》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校园故事,由于文中的“我”的私心和偏见伤害了一段美好的友谊,最后“我”还是理解了同学的好意。人与人在相处时还应该有一份理解和宽容。

师:那我们班里发生过类似的事吗?

生:高一的时候我曾经做过一件很让我后悔的事情。XXX与XXX同学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放学还一起回家,我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拿他们开玩笑,说他们在谈对象,从那以后他们再也没有说过话。后来才知道他们两个是邻居,从小就在一起学习。我却用自己可恶的想法破坏了他们的友谊。

生4:去年XXX同学生病,而且他是住校生,父母不在身边,我们就轮流在校医室照顾他,有的同学还帮他录了老师上课的内容给他看,那件事让我感到了集体的温暖。

师:学校生活是我们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与关怀让我们这个集体有了强的凝聚力。相信类似的事情我们还会遇到很多。

生5:《少年初识悔滋味》这篇文章中,老人的高尚品质和“我”的自私渺小形成对比。老人用他的行动和语言传递了正能量。

师: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任务构成了我们的社会,但总有那么一些平凡的人令我们感动,你是否有类似的经历呢?

生5:有一次我给一个大爷让座,可他却说“你们上了一天学太辛苦了,我每天没事做,正好站着锻炼一下身体”。

生6:前两天看了一则新闻,一位高速交警用身体顶住一辆被撞变形的车辆,给被困司机更大的生存空间,他整整坚持了三个多小时。看的我热泪盈眶。

师:大家刚才的发言十分精彩,有很多经历让我们产生了心灵的共鸣,这些故事不仅打动了你,如果变成作文的话也会打动无数的读者。师:通过上述讨论归纳写作素材的来源。

生:写作的多数素材来源于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

师:那么我们在平时的随笔和作文中也记录了很多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很多有价值的人和事。请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回忆回忆那些有价值的人和事,根据不同的类型做一份自己的成长记录。(学生思考整理)

师:同学们整理好后与小组成员分享一下你的成长清单。生7:十七年前一个下午妈妈历尽千辛万苦把我带到这个世界。

三岁时的夏天我撞破了脸,妈妈为了不让我留下伤疤,整夜整夜的看着我。

四岁在幼儿园第一次体会到老师想妈妈一样的爱。

五岁时在小区门口卖掉了自己的玩具,并把钱捐给了得了重病的小朋友。

八岁时奶奶去世,第一次看到爸爸的眼泪。

十二岁那年爸妈为我举行了隆重的生日会。

十三岁上初中,第一次和同学打架,后来我们成了很要好的哥们。

十五岁中考失败,爸爸与我彻夜长谈,感觉自己一夜长大了。十六岁参加征文比赛并获得了一等奖。

师:听了很多小组的交流,我惊讶的发现平淡的生活原来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以后大家还会说我们没有写作素材吗? 生:不会。

四、拓展延伸

师:既然我们的生活如此丰富,我们的社会如此多彩。那么我们应该用哪些方法来积累素材呢?请小组讨论,并进行归纳。

生8:首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其次要养成写随笔的好习惯,讲自己的观察到的人和事记录下来,并做评论。

生9:应该大量的阅读,我们的见识是有限的,通过阅读书籍和杂志报刊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增长我们的见识,积累间接的写作素材。

生10:多出门旅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短途还是长途旅行都会让我们看到更多的人和事,懂得更多的历史和人文知识。

师:大家总结的很全面,完全超越了老师的见解,感谢大家给了我这么大的启发。相信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已经知道今后该怎么做。

五、课堂训练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以上我列出了比尔盖茨给青年人的11条忠告,请你自选角度写一段文字谈谈你的感受。(学生自主完成并展示)

生12:“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每个人从出生就有了很大的差距,如果你只是在不停的抱怨命运的不公的话,那你注定是失败的。决定自己成败的不是家庭而是自己,贝多芬在艰苦的童年生活中依然能坚持理想,不断最求,最终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生13:这位同学说的很有道理,人不能总是要求别人。这个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而是要求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有所成就。很多同学在学习中会感到自卑,自卑的根源就是成绩不理想。若要得到自尊,必须有被人尊重的资本。走向社会后更是如此,一位作家曾经说过:“孩子,我让你好好学习并不是为了我的脸面,而是希望你走向社会后有选择的权利和被人尊重的资本”。所以我们必须不停的努力奋斗。师:同学们他们的讲话精彩吗? 生:精彩!

师:他们的短文中出现了很多素材,谁来归纳一下?

生14:各自选取了一条比尔盖茨的忠告,还举贝多芬的事例,并且引用了作家的话来增强说服力。

师:那么他们的小短文就是素材的简单拼接吗? 生:不是。

师:有了素材并不代表有了文章,我们除了要大量的积累素材外,还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加工素材,实现素材的有机转化,才能写出一篇成功的文章。

六、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共同学习,我的收获很大,大家给了老师很多启示。那么你们有哪些收获呢?还存在哪些困惑呢?请进行反思和总结。

生15:我明白了写作其实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神圣,他就源自于我们真实的生活。生16:我感悟到只有真是的素材才会打动人,写文章要写出真情实感。但我还有一个困惑那就是有很多素材的时候应该怎样选择。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好,这可能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疑问,很多同学在写议论文时这一问题更为突出,下节课我们就共同来探究如何实现素材的有机转化。希望大家做好预习工作。

七、布置作业

师:为了检验大家的学习效果并为下一节课做准备,请大家认真完成《导学案》的课后材料作文。

八、教师寄语

师:学完本课,希望大家在生活中感悟写作,用写作改变生活。下课,谢谢大家!

【案例反思】

本次作文教学我在两个班级尝试了不同的教学模式,甲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乙班采用“少教多学”的新课程改革教学模式。以上实录是乙班的教学过程。通过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对比,我发现了“少教多学”理念有着强大的优势。

首先是学生参与度高。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有了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例如对于如何积累素材这一问题,学生畅所欲言,将个人在写作上的检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有很强的实用性。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成果。反之在甲班完全由教师传授经验,有很多并不适合学生自己的写作程度,教学成效不高; 其次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很多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养成了被动接受的习惯,所以对于教师的讲解全盘接受,不假思索,学生的个性被教师的权威地位所压制。而在本堂课中我将写作教学关注的中心由优秀范文的解读转向学生个人生活的体验。以关注个人生活为出发点,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会感到写作离自己很近,不知不觉中就积累了很多写作素材,激发了写作的欲望。但在甲班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以优秀范文的讲解分析为主传授写作经验,多数学生在课后反馈给我的信息是他们认为优秀范文写的太好,自己没有那么丰富的写作素材和很高的写作水平,因此会对写作丧失信心,进而厌倦写作。

第三是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标。传统教学中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结构设计教学,很容易忽略学生的感受。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唱着“独角戏”,学生缺乏活力。这样的教学使得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始终处于静态。而在“少教多学”的新课堂中,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既表现出单个学生的个性又展示了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成果不仅可以启发教师,还可以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进行“反哺”。例如在本堂课中我受启发最大的有两点:一是与教条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模板相比学生对真实生活更感兴趣;第二是积累素材的方法远不是我们在教课本上所看到的几点,学生的个人经验更有价值。如一个学生说到“旅行也可以积累素材增长见识”,这一观点十分新颖。

第四是教师应把握好课堂的课堂的两端。“少教多学”不是教师完全脱离课堂,学生自由散漫,教师要适时掌控教学的方向。笔者认为教师的“少教”应体现在课堂目标的设定和课堂的总结上。设定符合高中新课标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实现目标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在课堂小结上不仅要让学生对个人得失进行总结,教师也要做出合理的评价,对不足的提出改进意见,对积极的方面给予鼓励。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对接下来的课程进行兴趣激发,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做好预习工作,实现课上课下皆高效的目的。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课堂练习的形式来对下一步学习进行激发,学生对《比尔盖茨给青年人的11条忠告》谈了不同的看法,借此教师提出“相同的素材不同的处理”这一课题,并结合课后作文训练让学生进行个人尝试。实现了新旧课程的有效衔接,学生的学习更成体系。

以上是我初次尝试新教学理念的一点浅悟。“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在教学中有了新的开拓领域,在今后的教学中如有感想希望继续与大家探讨。

第四篇:2.1从素材到写作内容教案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教案

一、故 事 导 引

两个锦囊成名的李贺

清晨,一个破落小院的柴门咯吱一声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小厮,只见他背着一个破旧的锦囊,牵着一头又老又瘦的毛驴,毛驴上坐着一个同样瘦瘦弱弱的少年书生。这一主一仆,就这样悠闲地踱向了村外的世界。

一路上,流连于青山秀水,徜徉在繁华街市,穿行过闾巷人家,那少年书生时而悲愁,时而欢愉,时而激昂,还不时地从小厮处取过纸笔,嚓嚓写下几行诗句或片言只语,然后把纸条往锦囊一扔,就又继续前行了。

等到日暮西山,他们才催赶着毛驴,蹬蹬地转回那个破落的小院。这时,一位端庄的妇人迎上来,取过小厮背上的锦囊,看见里面满满的一大堆纸条,她不赞叹反而心疼地说:

“孩儿,你真要写到呕心沥血才罢休吗?”

少年只是笑笑,没有言语,他开始坐下来吃饭。刚放下饭碗,他又跑进书斋,叫小厮拿出锦囊,研好磨,然后就对着那些纸条沉吟琢磨,把白天的奇思妙想、断语残句写成完整的诗篇。

写完后,他把诗篇整理好,投进另外一个锦囊里。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少年一直坚持着四处游历,采诗写诗,从不间断。他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淳朴的风土民情,以及自己的雄心壮志都投注到了笔端,化成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从一个锦囊到另一个锦囊,他的诗越写越妙,越积越多,美名渐渐传开,越传越广,当时的文章巨公韩愈闻听了他的大名,亲自登门来拜访他,这个少年,就是唐朝杰出的诗人——李贺。

李贺的锦囊也是我们大家的锦囊,他苦吟疾写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扩展自己的视野,不断地从实际生活中汲取养料,才能葆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所以我们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二、知 识 梳 理 1.什么是素材?

一般认为,素材就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就是未经总结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素材”一旦进入文章之后就成为“题材”,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从作者得到素材的不同途径来看,素材又可分为直接的事象材料(如生活中的现象)和间接的符号材料(如图文材料)。广义的素材可以泛指大千世界的一切事象,真可称得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选取素材时应注意哪几个标准?(1)主题标准

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决定材料的取舍、主次和详略。能够表现、突出主题的录用,与主题无关的,无论多新鲜都要舍弃。

(2)真实标准

真实的材料就是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反映客观生活的本质和主流的材料。真实有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符合生活逻辑或客观规律的经过艺术加工后,虚构的材料也能反映生活的本质,也属真实的材料。写作反对脱离实际,扭曲生活,胡编乱造。

(3)典型标准

典型材料是某一类材料中最具代表性的,能够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它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典型材料能以少胜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新颖标准

新颖的材料就是新鲜、生动有趣,鲜为人知或具有时代精神风貌以及有作者独特认识与感受的材料。3.把素材转化为题材时应注意什么? 在素材转化为写作内容时应注意:

(1)要抓住素材给你感觉最强烈的那部分——中心印象,以此为切入点对素材进行提炼和强化,即把素材转化为写作内容——题材。

素材是题材的基础。例如魏巍在《我怎样写〈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创作体会中谈过,他在朝鲜战场搜集了一百多个战斗故事,这就是他积累的生活素材;而经过他的选择和提炼,最后写进《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去的“松骨峰战斗”“马玉祥三次扑进火窟救儿童”“志愿军战士在防空洞的日常生活”三个典型事件,就成为这篇通讯的题材。

(2)素材可从“杂取种种,合成一个”,即可根据文章的需要,几个素材整合在一起,表达相同的主旨或表现一个典型人物。

三、技 法 点 拨

(一)、素材的积累 1.从课本中积累

学生的学习主要来源于教材,各科课本和补充材料都可成为写作素材。

例 缤纷成就和谐 三人进商店寻解渴之物,喜甜者偏爱果汁,喜淡者选择矿泉水,喜欢又苦又甜者买下咖啡,三种味道不同,但却因不同而和谐——和而不同方为和谐,若这世上只有一种饮料,则不免单调而索然无味。

缤纷成就和谐,试看暮春三月,鹅柳淡烟的嫩黄,映阶碧草的翠绿,出墙红杏的艳红,卷云时舒的碧空,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但这又有何妨?

“万紫千红总是春”,本来万物都欣然生长的春日就不是由一种色彩来主宰的。不同的是表象,和谐的是本质,缤纷成就的是多彩的丰富,是真正意义的和谐。

轻叩红楼之门,寻那桩百年来曼远悠长的梦,你说《红楼梦》里众相纷纭,钟灵秀丽的女儿如此之多,谁是读者的最爱?从来是众口难调,然而亦从来是雅俗共赏,轻抚着略微卷起的书页,我们仿佛听到,那“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的张扬,那“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忧伤,那“这个妹妹,好像哪里见过”的惊喜,那“爱哥哥,爱哥哥”的呼唤,汇成了一曲和谐的乐章,不绝于耳,味之不尽……

和谐不是一把尺子,硬生生地丈量万物,用同一个标准命令世间万物达成量的一致;和谐是一位总揽全局的决策者,抑或说是指挥家,让万事万物各就其位,让它们演绎真实的自己,成就真正的和谐。

千年之前,春秋战国的战乱年代里却上演了空前而惊世的文化盛宴,诸子百家的争鸣之声穿透史册、书卷,穿越时空仍然在耳畔掷地有声;千年之后,蔡元培先生的“不以自己思想来束缚他人,亦不以他人之思想来束缚自己”这一名言震醒了求索中的多少中国人,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又延续至今,令人感佩。

所以,请尊重不同的看法,不同的选择;请用心去领会并呵护真正的和谐;各个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请给予保护;各个地区的不同生活习性,请给予宽容;尊重商店里买不同饮料的人,尊重音像店里买古典音乐或是流行摇滚音乐的顾客……正是每个人的不同特性构成这变幻的多彩的大千世界,没有不同就没有真正的和谐。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缤纷的色彩。——为何?

——缤纷成就和谐!

作者信手拈来课本中学过的古诗、名篇、作家、历史等有关知识,有理、有据地论证“缤纷成就和谐”这一主题,显示了深厚的文学素养以及扎实的基本功。

2.从生活中积累

要认真观察周围的一切。既可从大自然中寻找生活的真谛,也可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诸如一些“熟悉的陌生人”,即看起来挺熟的,但他们身上依然有你没发现的、给你震撼的一些东西的人。

例 感受乡村

初以为,乡村便是童话的乐园,它褪去了城市的浮华,洗尽了尘世的繁杂。它也许是梵高画布上的阿尔,有明镜般纯粹的蓝天,有油彩般绚烂的花海,那金黄的向日葵在阳光的哺育下长出希望的种子;它也许是陶潜诗中的田园,在雾气迷蒙中演绎着仙侣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轻洒,便是悠然游然。

那只是诗中画中的乡村,当我们真实的走进乡村,用心去感知乡村,便会发现,我们的乡村在经历着苦痛。那里也有阳光,那阳光不是温暖而是毒辣地炙烤着这片土地。远望去,土地上那个佝偻的背影,在朝夕间,在春秋中,在这片土地上耗尽心力。他在这片土地上成长,他的汗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他在这片土地上学会坚强,他的脚步坚实了这片土地;他生于黄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风暴来了,他的心如那田间摇曳的庄稼般颤动,他的泪水在他满是沟壑的脸颊上纵横,如那淹没田间的水,层层漫过他的心田,浸没他的呼息。干旱来了,庄稼如他枯瘦的身体一般摇坠,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丰收,他混沌的眼干涸空洞。

他们也有快乐的时候,只是这种幸福仿佛如此卑微。他们最大的幸福就是丰收,饱满的谷粒仿佛是一粒粒珠宝,他们的眼角笑成了月牙。他们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风调雨顺,他们只想也只要这样平凡的生活。

这样的乡村会不会让我们感到失望,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图景?而其实,乡村正因这份残酷的美丽而更见真实。感受乡村,别总是做一个悠闲的观光者,在体味它的宁静与纯净的同时,给它的苦痛多一点目光,给它的辛苦多一点理解与悲悯。

感受乡村,感受农耕文明最跳动的脉搏,感受中国最浑厚的呐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润的血汗;感受中国农民最纯朴的执著与坚忍,感受中国农民所经历的苦痛与无奈。

当我们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他们,我们是否想过是他们用血汗带给了我们生的希望。

看中国的农民用最卑微的姿势在中国的历史上站成了永恒,也且让我们用心去感受乡村!

本篇文章虽系考场之作,但作者却写出了自己对农村真实而深刻的感受,感受农村的美丽和残酷,感受农民的痛苦与欢乐、纯朴与坚忍,作者从卑微中感受到了伟大与永恒。

3.从课外活动及课外阅读以及时事报道中积累

尽可能多地参加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从中积累素材,还要加强课外阅读,从名著中获取感悟,并关注国际国内的时政大事,关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例 “眼睛贴画”热卖的双重隐忧

在眼皮上画上眼睛,上课打瞌睡,老师也看不出来。这样的场景,以前在“港片”中的恶作剧剧情中看过。然而现在,这种“眼睛贴画”已经在重庆一些校园外热卖。一家文具店的销售人员称,这种“眼睛贴画”非常畅销,每天都能卖出十几版。一版售价为5元,每版有9对“眼睛”,算下来每对只要几角钱。

“眼睛贴画”热卖,说明其有需求有市场。本以为学生购买此类搞怪玩具,只是课余用来开心取乐,没想到,还真有学生“动起真格”,将其投入“实用”,就足以令人担忧了。

撇开少数学生的恶作剧行为,“眼睛贴画”热卖,也反映了学生睡眠的严重不足。据《中国妇女报》报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经历时两年,在10个城市抽取5846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成的小学生、三分之一的初中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学生除了要应对繁重的课业,还要参加名目繁多的兴趣班、特长班,很多学生在晚上不得不靠喝“咖啡”“浓茶”来解困,第二天上课满脸倦容,哈欠连天,心不在焉,也就在所难免。

虽然教育部此前也印发了《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对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用眼时间以及作业时间都作了明确规定,如要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这类规定大多成了软任务,显得孱弱和无力。

生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的生长主要在睡眠时完成。深夜12点到1点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如果错过这一睡眠时段,细胞的新陈代谢将受到影响。对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睡眠不足,正在不可修复地透支他们的青春和健康,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智力、记忆力、判断力和创造力。

“眼睛贴画”的热卖,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和减轻孩子负担的必要性,同时,无序的玩具市场也令人担忧。从隐形作弊笔,到儿童版人民币,从整人玩具,到仿真手铐,一款款搞怪的玩具都把目标锁定在年龄小、自制能力差、辨别是非能力缺乏、心智尚不成熟的学生身上,对此类玩具的无节制使用,很容易引发诚信危机,对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显然不利。因此,对生产销售这类玩具的商家,有关部门也不能等闲视之。

这篇文章从“眼睛贴画”热卖这一现象入手,对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进行分析,从日常生活中捕捉热点材料,使得文章有针对性,有指导意义,显得厚重有份量。

(二)、由素材到题材的转化

1.题材是经过作家选择、加工、比较、改造、发展、组织成为作品的一个内容因素的生活材料。素材是题材的基础,但题材不是素材的简单堆积。

提炼素材时应注意:

从最熟悉的或亲身经历的角度入手提炼素材,以真情感人。

季节

七岁那年,我随着父亲一同来到这座城市。这座城市的冬天好冷啊!我和父亲紧紧裹着破旧的大衣,大街上行人很少,我们就像在穿越一座冰冷的坟墓,寂静得可怕。

终于到了农民工子弟学校。父亲是全国两亿多农民工中的一名,而我和我的同学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农民工子女。其实,我一点也不懂得“农民工”这三个字的含义,我只知道在秋末收完稻谷后,我便跟随父亲来到大城市,家乡的小伙伴们得知这件事,好不羡慕!我也很得意,仿佛看到了大城市一派繁华、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象。

由于一时买不起自行车,爸爸就徒步走上好几公里的路来接我,然后和我一起搭公交车回家。正是下班的高峰期,我和爸爸好不容易挤上了公交车。我很是兴奋,这是我头一回坐城里的公交车。不一会儿,我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人们时不时地回头看我们父子俩,我旁边一位时髦的小姐还用手紧紧捂住她的钱包。当我们经过人群时,他们都像害怕瘟疫似的躲避我们。尽管只有七岁,我全明白了。我望向车外,外面的树枝都干枯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行人都加快脚步想早点回家。然而此时,我却觉得车内比车外更加寒冷,冷得让我发抖,我真想找个缝钻进去。我不敢去看父亲,害怕从他眼中读出心酸的答案。

我不懂,我的爸爸住的是最差的小屋子,吃的是最差的食品,然而他却建造出了这个城市的繁华。他用自己的汗水去搭建高楼大厦,可是为什么还要忍受城里人那如刀割般鄙夷的目光?他们霹雳的目光让我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之中,任凭寒风无情地刮在我的脸上、心中划出一道道的伤口,任其淌血。

我想回家,家里的冬天虽然比这里还寒冷,但我却能和小伙伴一起打雪仗,堆雪人,心里暖和和的,一点也不觉得冷。可在这,无法忘记那个时髦小姐害怕被偷的眼神,无法忍受别人轻蔑地叫我爸爸“臭打工仔”。

然而当我准备将回家的想法告诉父亲时,事情却突然有了转机。市里面的领导带了好多的生活用具、文具来慰问我们。有这么一个伯伯亲切地拉着我的手说:“孩子,要好好学习,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在关心你们。”顷刻间,我的心流过一股暖流,这是这个季节以来第一次感到这般温暖。

看着这些社会上的爱心人士送的东西,我突然觉得原来还有许多好心人在关心着我们。记得有位著名诗人曾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不,有这么多的好心人的帮助,这个城市的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已经到来。

我相信这个城市真正的春天一定会更加温暖,更加美丽,我更以我的父亲是一名农民工而骄傲。此文写身边的事,真事、真情,让人感动。

2.提炼有代表性的情节,发掘素材的内在含义,找到与现实的联系点,力求能反映现实,并富于启迪意义。

疼痛,是青春必须的一步

之前,我并不看好他。他太虚夸,而且带着“八零后”的那种放浪,何况,他辜负了我喜欢的一个女子。可是那天,他感动了我。

他是谢霆锋,一个正如日中天的歌手、演员,之前,我并不喜欢他,因为他看起来有几分轻浮,甚至带着几分浪子的放荡。

可看完那个访谈,我知道:他,应该如此成功。

17岁,他出道,为替父亲还债,开始自己的演艺生涯。第一部片子“古惑仔系列”,他和300多人打打杀杀,因为太过入戏,他不小心踢到了废钢,脚受伤了,血顿时流了出来。

导演立刻喊停,然后要送他去医院。

他知道,这一去医院,势必要换人,他的星路也许从此就断了。

于是,17岁的他对导演说,300多人找来不容易,耽误一天就是好多钱,我能坚持。

于是,他将酒精直接倒在伤口上,再将塑料袋穿进鞋子里面接血,继续拍摄。换了四个塑料袋,倒出四袋血,戏拍完时,他几乎晕倒。

送到医院,大夫说,再晚来一会儿,人就完了;而且,极有可能破伤风。为了给他缝针,大夫让他签生死状。在大夫给他缝针时,他就那样看着,不喊、不叫、不哭,没有打麻药,就那样一针一针地缝着。一个17岁的少年,知道自己面对的会是怎样的人生。他说,哭是没有用的。

最后一针,他对大夫说:我来缝!

大夫看着他,他居然笑了,“没有尝试过的人生,我都想尝试一下。”

这句话多么豪迈,在场的人居然震惊了,因为大夫说,如果熬不过去,他也只有四天的生命了,所以,他愿意尝试生命中不曾尝试的痛,他要给自己缝一针。

那是他的第一部电影,他得了金像奖的新人奖。后来,他一直努力,不停地得奖。

在得到金像奖之后,他曾经很飞扬跋扈地对父亲说:你演了一辈子戏,得过一个奖吗? 父亲黯然。

他一直自认为是骄傲的、成功的,所以,那时的他难免轻狂了些。几年之后,当他恋爱了、结婚了、生子了。他才知道,父亲把他这么麻烦的孩子养大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这一次,他又得了百花奖,当主持人问他想对家人或朋友说什么话时,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哭了。

多少年来,他没有哭过。被臭鸡蛋砸下台没有哭过,折断胳膊腿没有哭过,恋爱失败没有哭过,可是这次他哭了。

他说,如果再有机会得金像奖,他一定把那个奖杯送给父亲,然后谢谢父亲这么多年的爱和宽容。

是从给自己缝那一针开始,他知道,所有的明天全要靠自己拼,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看到彩虹。而他,也由一个少年成为香港的形象大使,历经十年,终成大器。

没有人会轻轻松松就成功,即使是名人的儿子。他付出的努力和艰辛都得到了回报。自己缝的那一针让他明白,疼痛,是青春必须的一步!

本文写谢霆锋的成长经历,突出写他十七岁时一次演戏,因伤而缝针的情节,这个情节的刻画揭示了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付出,这对青少年读者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3.命题作文要围绕主题选材。凡能突出主题、烘托主题的材料,应该选取;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则毫不吝惜地删去。4.对同一素材进行不同角度的审视。客观事物往往具有多元性,对同一事物由于观察者的角度不同,观察者的情感各异,往往会见仁见智。当然我们在利用素材时,一定要明确素材的本质内涵,不能无限扩大素材的外延,否则只能捕捉到素材的表层意义,写出的作品就不会深刻。例如下面一则材料:

美国电影《阿凡达》上映以来,各旅游景区纷纷搭《阿凡达》的顺风车。张家界景区“南天一柱”正式被更名为“哈利路亚山”,该景区已经开通“阿凡达”主题游。

黄山景区网站上出现了“阿凡达哈利路亚山——中国的黄山”的中英文版专题链接。黄山风景区宣传人员表示,《阿凡达》中的许多景致与黄山的西海大峡谷和始信峰景区“不仅形似而且神似”。而且感受《阿凡达》里的仙山——“莘莘学子黄山探秘万人行”等旅游线路也已经开通。

对此材料,批评者认为这是“抱《阿凡达》的大腿”“缺乏文化自信”“漠视传统文化”“崇洋媚外”“炒作”甚至是“闹剧”,但也有人认为,张家界和黄山借用《阿凡达》进行宣传也是正常的市场行为。这些材料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虽然材料没表明作者的观点,但仔细思考一下,借《阿凡达》进行宣传,利用阿凡达的知名度来推广黄山确实让人易于接受,本无可厚非,但“正式更名”似乎过分了,我们几千年的传承因为红极一时的《阿凡达》而更名,《阿凡达》过时之后是否还要更名呢?稍加分析就能准确把握材料的本质内涵。

四、高 考 典 文

例文1(2006·江苏)

人与路

大漠长烟,孤泉冷月,萧萧声,长风千年。我背倚着莫高窟颤抖的身躯。前方,是路——玄奘寂寞半生的信仰之路。敦煌百年耻辱,西行路千年风霜。

史载,玄奘西行,大多孤身一人。《西游记》中的三徒弟,在人们眼中,是玄奘精神的三个侧面:悟空——开路者的勇敢;八戒——行路者的坚持;沙僧——寂寞者的隐忍。

悟空,这个几乎为所有男孩子崇拜的艺术形象,是一个勇敢者的形象。他一路向前,披荆斩棘,敢于与一切挡路者搏杀。开路,总是伴随着牺牲与流血,但是,只要有勇气,只要信念足够坚定,开路者就能如孙悟空那样,有铜臂铁手,有金刚不坏之身。

玄奘就是这种意志如铁、心志如钢的开路人。黄沙千年,吹不去他一个个坚实的足印,便是他勇敢勇气的明证。

八戒,他常常是被嘲笑的吧,可在我眼中,他是最懂得坚持的。没有诱惑,无法显示坚持的可贵;没有犹豫,无法彰显坚持的艰难。西行的八戒,动摇得最多,可他坚持到了最后。这份难得的可贵,是许多行路者坚持的动力。玄奘,贵在坚持。韶华数载,寂寞半生,无数次面临生死绝境。沙漠带给人的恐惧和绝望,在玄奘咬紧的牙关中消散。

沙僧,他总是默默的。小说中,他不善言谈,不苟言笑,老实本分。沙僧在三师兄弟中,道行最浅,可他的步伐却丝毫不慢。这才是行者的生活,也是玄奘西行一路的生命状态。多少个日日夜夜,他拙行在浩瀚沙海,无朋无伴。寂寞,对于一个独行者来说,比自然的灾难更可怕。可玄奘的心中,有他至上的佛,在深沉的目光中,可以看见他不寂寞的心灵。

玄奘,作为师傅,他的生命诠释了信仰的意义。“行路难,多歧路。”信仰是一切勇气和坚持的来源,是与寂寞抗争的力量。唐三藏,是《西游记》中真正的、最后的、也是唯一的强者,他是一切力量与伟大的象征。

烈烈的边塞之风,吹得我生疼,更心疼着流落异国的中华宝藏。今年,距王道士打开敦煌文明宝藏的耻辱之年,恰逢百年。

研究敦煌学的学者们,你们也一定常站在这里,西望玄奘之路吧?是不是在这眼前的路上,你们悟得了勇敢和坚持,学会了忍受寂寞?然后,我知道,你们一定会举步行路,追寻着玄奘,去拯救莫高窟,拯救敦煌文化,拯救中国文化。

路漫漫其修远兮。祈祷。如今正在考场上作文奋书的九百五十万考生,明天,也将踏上玄奘的路,踏上敦煌学研究者的路,踏上中国文化复兴的路!

权威解读:此文观点新颖独到,论说分合自如,是一篇情、理、趣、彩天然融合的优秀议论文。作者把悟空、八戒、沙僧作为唐僧性格的三个侧面来写,极其深刻地揭示了“取经之路”所凝聚的人类精神光彩,令人抚卷沉吟。即使放置到《西游记》研究领域,此文也具个性。全文逻辑谨严,一气呵成,时有闪光妙句。语言流畅而简洁,思想有一定深度,这些在广大考场作文中是比较突出的。

例文2(2009·上海)

贵在独创

我从小喜欢集邮。只要看见邮票,我就会从信封上剪下来,贴在集邮本上。据说,像我这样的中国集邮迷,已经多达三亿。

在众多的集邮爱好者之中。北京的刘超是特殊的一位。他不是泛泛的收藏邮票,而是把目光投向邮票上的帽子。比如,“中国古代科学家”邮票中李时珍戴的帽子,“八一”纪念邮票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军的帽子,“关汉卿”纪念邮票上关汉卿的帽子,“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归国”纪念邮票上志愿军战士的帽子,“杜甫”纪念邮票上杜甫的帽子,“儿童”特种邮票那12个孩子戴着12种不同式样的帽子……他专门收藏这些跟帽子有关的邮票,接着去查阅资料,请教历史学家、戏剧家、文学家,深入研究帽子,透过邮票这小小的窗口,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帽子的演变史!他举办了《新中国邮票上的帽子》专题邮展,引起参观者莫大的兴趣。

我所感兴趣的不在于这邮展本身,而在于刘超独创的视角:他展出的邮票,都是普普通通的邮票,然而独具慧眼的他吹响了“帽子”邮票的“集结号”,产生了平中出奇、凡中显异的效果,成为三亿集邮爱好者中唯一的“帽子邮票专家”。他异彩耀人,一举荣获“中华全国邮票展览”银质奖!刘超出奇制胜,给了收藏迷们以深刻的启示,不要忙忙碌碌于收与藏,还要善于思索,善于创新,善于想出与众不同的新点子。

从刘超的“帽子”邮票,我联想起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中国,会拉小提琴的人不计其数,会哼越剧的人也数不胜数,然而青年作曲家何占豪把越剧跟小提琴结合起来,创一代之新,一炮打响,一举成功。

当时,何占豪还只是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的一名学生,从未学过作曲。他从小在浙江一个越剧团中长大,对越剧非常熟悉。他的思想上没有什么框框,大胆地把越剧与小提琴结合起来,与同学陈钢一起写出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当时,这在一般的作曲家看来,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然而,《梁祝》之所以会蜚声中外乐坛,就在于它一新耳目,别具风格。何占豪说:“我的创作,大的风格必须是中国的,小的风格必须是我何占豪个人的。”这句话集中体现了他的独创精神。

其实,就京剧来说,“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他们各自成为一大流派,成功的缘由同样是“独创”二字。在众多画家中,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齐白石的虾,李可染的牛,也是由于富有独创精神,自成一家。独树一帜。

哦,独创可贵,贵在创新!

权威解读:本文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例证法。所举之例涉及集邮、音乐、京剧、绘画等诸多领域,既有典型性、代表性,又有新鲜感。例子的运用做到了点面结合、繁简得当,以例明理、例理相融。结尾处联系自我,现身说理,增强了议论的针对性。举例时若能做到古今中外结合、正反对比展开,就更完美了。

例文3(2010·福建)

何妨让思维转个弯

超人脱下他的袍子后也只是个会从马背上摔下导致瘫痪的普通人,然而演员克里斯托福里夫懂得在消沉的黑暗中让思维转弯,“‘禁止通行’的路牌不是要你停下,而是在提醒你该转弯了”。

有些事单凭一腔热血和一份坚执是无法完成的,正如格林兄弟永远无法找出那些传说和人类发展史的关系,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适合儿童阅读的童话。这种时候,让思维转个弯,也许你能看得见成功的彼岸草丰水美,风细柳斜。

困厄接踵,无所建树,何妨让思维转个弯。

前路荆刺棘藜、乱石粗砺,何必囿于传统,不肯转圈?你无法知道你是否是在第666次实验中侥幸成功的欧立希,是否是尝试了五百多次而成果寥寥的普利斯特利。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直言索勒“在真理撞上鼻尖时还是没有找到真理”,也许正是由于后者和格林兄弟相同,不愿在原有假设上让步,让思维转个弯,终究把“氯气的发现者”这一称号拱手让人。人生极长又极短,岁月不会容许你做那个徒劳地把巨石重复推到山顶复又使其滚回谷底的西西弗斯。让思维转个弯,无用功只会降低生命机械的输出功率。

郁悒幽囚,悲天悯人,何妨让思维转个弯。

当人人都在“恨不能挂长绳于西天,系此西飞之白日”时,麦克阿瑟一句“幸运的是我们只会失去一次生命”有如木锋醒世。当世人皆叹“风住尘香花已尽”,怨“幽窗冷雨一身孤”之时,偏有人朗声道“肯信来年别有春”,“明年春色倍还人”如清夜鸣钟。事物往往有其好的一面,人生短暂到让人不舍得用郁郁寡欢来把它填满。让思维转个弯,在消逝中找寻美丽,在失去中找寻收获。

于是当道边柳絮吐白,上下纷舞,不妨放下心中执念的“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让思维转个弯,相信“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于是当名缰利锁桎梏了周围的人,不妨放下心中坚信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让思维转个弯,庄周的“知其不可而安之若命”亦不失为一种人性的率真与可爱,意气的豁达与豪迈。

须知道,当把全球奖的“最佳导演将”和世界畅销书排行榜冠军双双揽入怀中之后,“超人”克里斯托福里夫最庆幸(不再是演员)的就是在那场不幸发生之后,让自己的思维转了个弯。

何妨让思维转个弯。

什么叫“转个弯”?怎样“转个弯”?为什么“转个弯”?议论文讲究论述、思辨,在这一点上本文显得高人一筹。权威解读:本文不是以材料写起,而是在第2段中把“格林兄弟”的故事当作事例加以转述。这亦体现了作者避免走进套路的高明、智慧。两个分论点“困厄接踵,无所建树,何妨让思维转个弯”“郁悒幽囚,悲天悯人,何妨让思维转个弯”各单独成段,工整、醒目、概括。引证、例证运用自然、恰当。表达上夹叙夹议,多用长句,增强感染力与说服力。

五、素 材 积 累

(一)、时尚素材

由纯种赛马变为田鼠

土光敏夫 张惠民 译

我一来公司,就看出来本公司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好的。但同时也立刻感觉到这种素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就像纯种赛马那样,在事业顺利时显得很神气,对什么事都应付得很漂亮。

但是,一旦景况变得不顺当,纯种赛马那漂亮的腿就动弹不得了。面对恶劣环境及不利条件,它的腿便萎缩起来了。在这种马的身上,看不到向困难挑战的气概和克服困难的努力,也缺乏那种在任何环境下也要生存下去的生活能力。

为此,我曾呼吁过:大家都应由纯种赛马变为田鼠。田鼠,它总是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之中。它必须自己觅食,四周尽是强敌,也没有谁来保护它。一旦它失去活力,那就意味着死亡。正因为如此,为了生存下去,它的智慧得到了磨炼。

找工作

一个大学毕业生急于寻找工作,几乎是冲进加州一家报馆,对经理说:“你们需要一个好编辑吗?” “不需要。”

“那么记者呢?” “不需要。”

“那么排字工人呢?”

“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 “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这个大学生从公事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 结果,这个年轻人被留下来干该公司的宣传工作。

(二)、寓言智慧 男子和他的两个情人

有个男人已到中年,头发已经花白,可他依然同时恋着两个女人,一个很年轻,另一个年纪大。年老的女人觉得一个比自己年轻的男人爱自己不太相称,于是每次爱人来看自己,她都要拔去男人头上的黑发,以便他看起来老一些。但是年轻的女人可不这么想,相反她觉得自己的爱人就是老头,而要年轻一些,于是拔去男人头上的白发。结果这个男人头上既没有黑发也没有白发,最终成了秃头。

这边拔黑发,那边拔白发,最终成了光头,这就是立场不坚定造成的恶果。当你处在正反对立的双方之间时,面临着选择,要么选这一方,要么站在那一方。如果不想得罪哪一方,在二者之间左右摇摆,很可能事与愿违,两头落空。

奉行中庸之道,常会变得没有立场,没有原则,为人所弃。像那个男人没了头发,那两个女人恐怕都不会爱他了。

六、实 战 演 练

(一)、基础训练

1.下面是漫画《人啊,人!》的主题,你认为比较准确、深刻的一项是()A.讽刺了某些人宁可兜着圈走弯路,也不愿解除小小路障的不良现象。B.讽刺了动口不动手的懒汉思想。

C.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那么多人竟然视而不见,无动于衷,这样的“人”真是可悲。D.讽刺了社会上许多人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漠不关心。E.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F.芸芸众生,虽然表面上是一个“人”字,但骨子里缺乏“人格”——漫画批评那种冷漠、自私、高谈阔论却懒于动手的可悲世相。

解析:A.整体把握不到位,没有注意到大大的人“字”。理解片面肤浅;B.注意到了一些高谈阔论、指手画脚的人物形象的细节,但整体理解不准确;C.观察不仔细,这些人并非“视而不见”,他们指指点点,避开井洞是另有原因。D.看懂了画面的表面内容,但对内蕴的深层含意并未揭示;E.虽然揭示出一定的内涵,但不全面;F.既深刻又准确。

答案:F 2.阅读下面试题,判断其审题正误。

校园里的玫瑰花开了,真艳真美,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喜。一天早晨,幼儿园的一位4岁的小女孩摘下了一枝玫瑰,从容地往外走,恰好这时校长走来看见了,他很想知道这小女孩为什么摘花,便亲切地问她:“孩子,你为什么要摘花,能告诉我吗?”

小女孩说:“我告诉邻居的老奶奶,学校里开了很美的玫瑰,奶奶很想看,可她病得很重,走不动,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小女孩的话,校长…… 校长会怎么说,怎么做?同学们议论开了。有的说,教育小女孩不能损害公物;有的说,该教她一点植物学知识;有的说,该再摘一朵玫瑰奖励她,因为她是一位有爱心的孩子……

你认为本则材料审题的重点应该是()A.谴责一些人不爱护公物。B.谴责一些人不懂自然知识。C.赞扬玫瑰顽强的生命力。

D.挖掘“永不凋谢”的深层含义。

解析:A、B两项理解偏颇、肤浅;C项就事论事;D项抓住了话题的中心语。答案:D 3.阅读下面试题,判断其正误。

有位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马上就会倒塌。见有人走过去,她总是善意地提醒别人,别走近高墙,但总有人不听。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没有发生任何危险。第四天,老太太不由自主地走到墙根,想看个究竟。然而,危险就在此时发生了,高墙倒塌,老太太被……

你认为本则材料的审题重点应该是()A.善意地提醒别人,别走近高墙,但总有人不听。B.揣摩“但总有人不听”这句话的含意。

C.“老太太不由自主地走到墙根,想看个究竟。”(没能坚持下去)D.能做到时刻提醒自己的又有多少人呢?

解析:要善于把握中心印象“一个善良的老太太却死于自己常告诫别人的危险”。答案:D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清代刘蓉小时候在一间小屋读书,屋内有个小凹坑,他踱步时往往失足,时间长了,竟也渐渐习惯了,走到凹坑处就如平地一样。一次,他父亲叫人把坑填平了。刘蓉踱到凹坑处,觉得地面突然隆起,低头一看,地是平的。

(1)如果让你在材料中找一个能体现主旨的关键词,它应该是______________。(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一下你从材料中得到的启示。

答:习惯的力量太大了。它可以让人从“不习惯”到“习惯”,所以要从小养成好的习惯。否则,一旦你对坏习惯习以为常,再改就难了。

5.“水浇沙子,百浇百渗,沙子依然如故;水浸海绵,越浸越沉,海绵吸足了水。”请以“沙子、海绵、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下面几项中,立意最好的一项是()A.要像海绵不懈地吸水那样“求知”,不学沙子湿在表面,“不求甚解”。

B.要发扬沙子的不湿不贪、只渗不沾的精神,鄙视海绵执著占有、中饱私囊的利己主义。C.沙无水,能受高压;人无私,越挤越坚。海绵有水,一挤就瘪;人有私,一摁就软。

D.水能诱惑海绵,使海绵浮肿虚胖,徒有其表;水不能使沙子动心,沙子依然故我,表里一致。

解析:A项提及沙子湿在表面“不求甚解”,离开了原材料规定的物象;C项着眼于两个物象——沙子渗水、海绵吸水后的比较,忽略了“渗”“吸”过程的比较;B、D两项真正把握物象的本质,挖掘了寄寓的哲理,但如果两项相比较,B项更加新颖独到。

答案:B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汉钟离到人间传授法术,指导人们如何“点石成金”。人们蜂拥而来求艺,唯独吕洞宾问道:“点石成金之后,金子还会变回石头吗?”汉钟离答:“会,但那是3000年之后的事情了。”

吕洞宾大惊失色:“如果有人3000年后本想靠着一块金子来度日,但金子却变成了石头,那岂不害了人家!这法术万万学不得!”

吕洞宾拒绝学“点石成金”的法术——他刚一拒绝便成了仙。如果以对这则材料的感悟为出发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你认为本材料最佳的审题角度应该是()A.由“吕洞宾拒绝学„点石成金‟的法术”来谈“拒绝”,如拒绝名利,拒绝捷径,拒绝安逸等。B.谈“轻视名利”,让看似飞黄腾达的机会从手心溜走,会在精神上获得真正的人生满足。C.谈“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决不能将个人的满足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D.赞扬“仁者爱人”,拥有一颗仁爱之心,为他人着想,替他人解忧,才能使自己、使别人飞得更高。解析:要解读材料的寓意,应该探求吕洞宾“刚一拒绝便成了仙”的原因。A项“拒绝”是由材料中来,但不是问题的关键,仅从此立意就流于浮泛了。B、C两项“轻视名利”“决不能将个人的满足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是吕洞宾的选择,仍非寓意之精髓。D项“仁爱之心”是吕洞宾成仙的最核心因素,且表明拥有“仁爱之心”的结果。此项审题最深入,最到位。

答案:D 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阅读下面一则材料的启示。

有一次林志玲代言的浪琴表公司邀请她到西安宣传,与当地的100多位经销商一起吃饭,当一个个的经销商走到台上,和林志玲合照、握手时,浪琴表副总经理张正勋注意到,身高174公分又穿高跟鞋的林志玲一定要双腿微弯,蹲到和对方一样的高度,眼神平视才和对方握手。张正勋说:“她就那样总共蹲了八十几次,我从来没有看到任何一个艺人这么做!”就这个细节,当时浪琴表全球总裁也看到了,对林志玲更加赞赏,后来也因此邀请她代表出席瑞士巴塞尔钟表展,也因为那次出席,林志玲有机会在国际媒体前出镜,成为大家注目的焦点。

答案:在一个文明的社会,素质和修养是每个人终身受用的名片,也是获得别人认可的第一要素。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良好的修养和谦逊的品格,远比靓丽的外表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

8.阅读下面材料,如果让你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谈谈应如何立意。

美国最古老的纳尔逊中学的门口,有两尊黑色大理石雕成的雕塑,左边是一只苍鹰,右边是一匹奔马。左边的苍鹰代表的是一只被饿死的鹰。它为了实现飞遍全世界的远大理想,苦练多种飞行本领,结果却忘了学习觅食的技巧……

右边的一匹马代表的是一匹被剥了皮的马。开始的时候它嫌它的第一位主人——一位磨坊主给的活多,乞求上帝把它换到一位农夫家,仍不满意,最后它到了一位皮匠手里,在那儿什么活也没有,吃的也好,可是没几天,主人就把它的皮剥了下来。

答案:(1)关注鹰的故事:①细节决定成败;②实现理想需要百分之百的人生准备;③失败只在一念之差。(2)关注马的故事:①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和奋斗;②人生不能只是索取;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兼顾两个故事:①生命的悲剧只在一念之差;②要全面规划生命。9.阅读下面一首小诗,展开联想,写一篇作文,可以从哪些角度立意? 在枫叶上

露珠红红地闪烁 在荷花上

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

参考答案:写时先分析露珠的形象,在不同的地方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可立意为:①找准实现自我价值的位置。②人要善于在不同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闪光点,张扬个性,在不同的岗位做出不同的贡献。③借助外物(他人)成就自己。④坚持自己的个性,保持本色,不受环境的影响。⑤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思想、品性,环境影响人的成长。⑥环境改变人生。⑦不同的环境(位置、岗位、角色、生活)表现出不同的人生价值。⑧提供人才成长的土壤,营造和谐社会。

10.2008年8月18日中午,在北京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预赛中发生了令人感到意外的一幕:中国选手刘翔因伤退出比赛,下面这幅摄影作品展现的是刘翔退赛的画面。请你为当时电视节目解说主持人写一段话,描述画面内容,表现对刘翔退赛的理解,不超过100字。

答案:刘翔站起身一瘸一拐地走向运动员通道,把背影留给了鸟巢,留给了期待他的观众。在我们深深婉惜的同时,又不由得由衷地敬佩他的行为,对自己和对未来负责的抉择,让我们看到了刘翔的另一方面。

二、能力提升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商业机器公司的部门经理,因工作细节失误损失了1000万美元,沉重的压力使他忐忑不安,精神不振。几天后,董事长约见了这位部门经理,处理“1000万美元损失”事件。处理出人意料,部门经理既没被开除,也没降职,却委以同等重要的新职位。结果是:这位部门经理因工作出色,几年之后,便成了董事长极好的助手。公司因这部门经理吸取了那次失误的教训,且用心经营,前景特别看好。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读材料时筛选出材料中最具表现力的词句进行立意,之后从中选一个最切题、且有话可说的立意。参考立意:(1)信任和宽容,让人拥有在失败的困境中创造辉煌的机会。(2)要关注细节。(3)经受挫折后勇敢站起来,永不放弃。(4)只有善于总结以往的教训才能达到成功。

第五篇:文章写作与修改4第二章 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一节从素材到写作内容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课

文章写作与修改

第二章 材料的使用与处理

第一节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

关于“话题探究”

本节探究的话题是有关原始素材转换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罗中立的油画《我的父亲》是如何由原始素材转换成作品的?这对我们的写作素材转换教学有什么样的启示?

先探究第一个问题,《我的父亲》是怎样产生的。

根据作者自己的介绍,这一素材是作者从“一位守粪的农民”身上发现的,也就是在生活中直接发现的。表面看来,这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偶然发现,受到触动,迸发灵感,创作出杰作。但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就会发现问题并不如此简单。“除了我平常对农民的了解、接触之外”,这话虽然好像不经意地在文章的开头一笔带过,但我们却不能轻易放过去,因为这里很清楚地说出了作者之所以能发现并转换素材的主观原因。试想,一个与农民从不接触,对农民一点也不了解的人,能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和关注农民的兴趣吗?这样的人即使遇到了相同的农民人物素材,也不太可能由此开始继续观察并在观察中不断调整视角,不断发现“意义”,不断使自己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提升。倘若如此,这幅画就没有产生的可能了。所以,这表面的偶然中蕴藏着深层的必然。

这一点,是作者能够敏感地发现素材的至关重要的主观因素,也可以说是作者发现素材必备的心理基础。

具备了这样的心理基础,作者就会带着极大的关爱之心去接触素材,去发掘素材,去发现素材的种种细微之处:“他在雪水中僵硬的动态”,“他呆滞、麻木的神态”,“一双牛羊般的眼睛”,这些就构成了作者对原始素材的“中心印象”;作者“心里一阵猛烈的震动,同情、怜悯、感慨„„一起狂乱地向我袭来,杨白劳、祥林嫂、闰土、阿Q„„生活中的、作品中的人物都乱糟糟地挤到了眼前”,这说明作者已经受到了深深的触动,感情的波澜涌动起来。于是,作者迸发出了“要为他们呐喊”的创作冲动。至此,一部画作即将产生的情感心理基础已经具备了。

但是,“画了守粪农民,以后又画了一个巴山老赤卫队员的农民,最后才画了《我的父亲》”,发现最初素材并受到触动之后,紧接着还需要让自己的原始“触动”不断发酵、蒸馏、过滤,还需要理性认识的不断调整变化,还需要“立意”的不断升华,最后才能创作出理想的作品,才能达到素材转换的完美境界。

正是因为经过了上面所说的这样一种曲折复杂的过程,油画《我的父亲》才如此真切地画出了中国农民“牛羊般的慈善目光”,“皮肤的抖动”,“特有的烟叶味和汗腥味”,“沉重的喘息和暴跳青筋下血液的奔流”,“细小的毛孔里渗出的汗珠”,“干裂焦灼的嘴唇”,“仅剩下的一颗牙齿”等外在形象,才如此深沉地表现出中国农民父亲“淳厚、善良、辛苦”的内在神韵,才具有如此逼视人的魂魄的艺术震撼力!

结合以上油画创作的事例,引导学生探究第二个问题:这一典型事例对我们写作素材的转换有什么启示?“知识导引”里已有了具体概括,这里再强调几点:其一,作者在受到素材“触动”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其二,作者要善于通过“中心印象”去发现并挖掘素材的内在“意义”。其三,作者心中的“立意”要在不断的调整中,使素材得到不断的深化,让素材表现的“意义”不断升华,最终表现出深刻的文章旨意。

绘画如此,写文章也是如此。

“知识导引”的解读与处理

什么是素材?一般认为,素材就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就是未经总括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素材”一旦进入文章之后就成为“题材”,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从作者得到素材的不同途径来看,素材又可表现为直接的事象材料(如生活中的现象)和间接的符

号材料(如图文资料)。广义的素材可以泛指客观大千世界里的一切事象,真可以称得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但是,从写作过程本身来看,选材是写作的第一道程序。所以,在素材的转换使用问题上,我们应该着重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首先,面对丰富多彩的素材,要善于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善于通过自己的“中心印象”去发现素材的内在“意义”,而且这里的“意义”与自己文章的“立意”应该是和谐相通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由原始“素材”到文中“题材”的转换,才能真正将这些零散破碎的材料引入文章并使之成为文章的有机部分。也正因为这样,素材一旦被作者有目的地纳入文章后,会发生原本难以想象的巨大变化,会产生难以预测的重大作用。这可以说是一条素材转化的基本原则。

比如,发现一位普通“守粪农民”这一素材时,画家罗中立正是通过“守粪农民”那“一双牛羊般的眼睛”这一“中心印象”而发现了中国农民的“淳厚、善良、辛苦”的“意义”,才深受触动;进而产生了“我要为他们呐喊”的“立意”冲动,从而创作了这幅令人震撼的油画。而针对油画《父亲》这一素材,“例文一”和“例文二”之所以会有不同的感触,之所以会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主要原因就在于两位作者各自的视角不同,发现的素材“意义”不同。在引导学生进行“素材”转换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素材”的丰富多彩的“意义”或非同寻常的“亮点”,并以此为“切入点”立出自己要表达的写作之“意”,然后写出自己的文章──而且一定是比较成功的文章。当然,“意义”的发现,“亮点”的寻找,也需要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发现“意义”、寻找“亮点”的能力,也会在不断的变化中得到发展、提高。

其实,与写作教学息息相关的文学创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原始素材经由作者的“意义发现”与创造性转换而成为不朽的文章“题材”,进而创造出不朽名作这样的事例,在古今中外文学史上不胜枚举。一个原本微不足道的生活人物,一旦被艺术家塑造成为典型的艺术形象,一件原本寻常的生活小事,一旦被艺术家纳入他的艺术作品中,常常会产生化腐朽为神奇、变短暂为永恒的艺术魅力。据周遐寿(周作人)先生的《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介绍,鲁迅小说中的许多人物大都有生活原型。

如“孔乙己”的原型是孟夫子,此人当年常去鲁迅绍兴故宅对面新台门所在的东昌坊口的小酒店里喝酒。他曾经偷过书,并说过我们耳熟能详的“理论”:偷书不算偷,叫窃。不过被打断腿的不是他,而是孟夫子的族伯,绰号叫“跛鼓”的。鲁迅是以孟夫子做主要的原型,集中了几个人的特点,塑造了“孔乙己”这一可笑可怜可叹的人物。

当然,“杂取种种,合成一个”,在将原型人物转换为艺术形象的过程中,也倾注了鲁迅先生高超的艺术匠心。鲁迅先生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中就很具体地道出了其中三昧:“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原生态的小人物,经过鲁迅生花的妙笔,便转换成为中国文学人物画廊里不朽的艺术典型,具有了永恒的艺术魅力。这也为我们在如何转换、使用素材的写作教学中提供了经典范本。

以上是原始素材转换的两种基本途径:1.提炼和强化;2.文学意义的典型化。这两种情况在中学生写作里都是可以出现的。我们允许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虚构(事实上很少学生没有在自己作文里虚构过),在技能训练方面则更应该注意前者。

“例文借鉴”的点评与交流

[例文一]点评:

《汗水中的启迪》,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来布局谋篇,文章劈头就是一连串急促的追问,陡然掀起文章的波澜,发人深省;紧接着总说素材(画面)给自己留下的强烈的印象──“浑身散发着泥土的气息,眉宇间充满着慈爱、温和、淳朴、辛劳”,这已经深深

地抓住了素材的“中心印象”。

本文的开头颇有先声夺人之势。接下去的具体联想,同样紧紧抓住素材的中心印象而向外自然地辐射出去,既扣住自己立意的中心,又适当联系生活实际,很好地转换了原始素材,表现了自己文章的立意。而结尾处的“在沉思中皱起了眉头”一语,暗示了作者由眼前的画面而产生的强烈的责任感,足以令人在回味中积极进取。

本文文字练达,富有表现力,尤其值得称道。

但是,高要求来看,本文的内容有些单薄,还不够充实。

[例文二]点评:

《父亲──油画〈父亲〉评价》一文,是一篇感情充沛、热情洋溢的佳作。

文章首先在一种亲切的询问中引出了油画作品,紧接着在强烈的情感中富有创造性地描述了油画内容,形象地浓缩了油画的精华,为下面的具体赏析作了很好的铺垫。然后从“呼吸”“喘息”“神情”等方面展开深入赏析。在赏析的整个过程中,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感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至于文末所产生的要为这样的“父亲”、这样的祖国而奋斗的决心,因为有前文的激情做基础,不仅没有丝毫的突兀感,反而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本篇文字,激情飞扬,催人振奋,发人深省。作为中学生,实在难得。

不过,如从纯粹评论文章的要求来看,本文似乎有点“热烈的感受有余,冷静的评价不足”(当然,也要考虑到作者写作的年代)。

[例文三]点评:

《小丑》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一篇著名讽刺散文诗,写的是一位极其愚蠢而又非常鄙俗的“小丑”,因为别人瞧不起他,于是就想了一条高招,对受大家喜欢的名人名作,统统加以彻底否定,一律进行猛烈抨击。只要有人在他面前称赞什么人,他都对这人给予彻底否定,极尽丑化之能事。最后他竟然成功了,“一个大喊大叫反对过权威的人──自己也成为了一个权威了,而年轻人正在崇拜他,而且害怕他”。

像这种自己毫无建树而专靠否定别人而混出一些名堂的人,古今中外都不乏其人──且都有着各具时代特色、民族特色的不同表现形式。但是,像作品中这位“小丑”这样典型、夸张的真实生活人物,恐怕不大可能确有其人。如此典型、夸张的人物表现,必定是撷取了生活中大量的素材,然后经过作者的集中、加工、提炼,才能塑造出来的。

“写作实践”的具体操作与参考答案

“写作实践”在具体操作上,要紧紧配合着“知识导引”所重点讨论的素材知识和素材转换的特点规律,以其中典型的素材转换事例为借鉴,课前让学生认真预习以后,师生再进行交流。交流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一起讨论所提供的素材给自己留下的“中心印象”,再一起探讨其中与文章“立意”相关的“意义”,然后趁热打铁,让学生任选一个素材(或全选,或就三个素材分三个小组分别来写),在单位时间内(利用平常作文的时间)完成一篇作文,紧跟着教师批阅讲评,最后师生一起总结这次写作实践的经验或教训,力求掌握其中的规律。

第一题,关于读后感的写作

读后感是感想式的议论文,要结合自身体会和现实事例来阐明针对某一文本“读”后悟出的道理。读后感的写作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细细品读原文,把握文章精神。“感”是从读中产生的,不能深刻而全面地领会原文的精神,就无从真正激发出有实在内容的感想。

2.在整体把握原文精神的基础上,找出适合自己的“感触点”,也就是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一点”去深入挖掘,并用这一“点”去统摄全篇,使感触的内容集中紧凑;千万不要“广种博采”,面面俱到;更不要写成原文内容不分轻重缓急的转述或不疼不痒的评述。

对这个“点”的理解也不要过分拘泥,这一“点”可以是原作的主要内容,也可以是原作的次要内容,甚至某一个情节、一个细节、一个人物(也许还只是文中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一句闪光的话等等,都可以;总之,要真正凸显出某一个亮“点”,然后集中挖掘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思考。

3.扣紧自己的“感触点”,展开联想,联系生活实际,万不可出现一些游离于“感触点”之外的枝蔓。

写读后感的重点就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的部分。对生活实际的理解也不必太拘泥,这里的生活实际,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社会的;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历史的;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外的。总之,古今中外,天南地北,都可以;但一定要扣住中心,还要具有时代感。

4.在表达方式上,以议论为主,兼顾与叙述、抒情的有机结合。

[参考例文]

照片的主体部分是一张历尽沧桑受尽苦难的脸,岁月早已冷酷地在上面刻满了皱纹,岁月早已无情地干涸了上面的一切润泽,岁月早已残忍地凝固了上面的一切活力,可是,无论多么漫长的岁月,都没有风干那双早已失神的眼睛──那一双历尽苦难沧桑而依然水汪汪的泪眼!不管这眼神中流露出了多少的无奈、无望、无助,那永远的汪汪的眼泪,却分明在顽强地告诉我们:只要生命还没有结束,我就要向苍天,向大地,向人间,不停地控诉!而下面那双早已经枯干了的嶙嶙的双手,仍在紧紧地合拢着,还在做着最后的祈求:仁慈的上帝呀,请还我青春,还我尊严,还我天理,还我人道!那张被纵横交错的丝网紧紧缠绞封闭的双唇,里面分明有一腔鼓动着奔涌着的无穷的张力,要让那干涩的双唇爆发出岩浆石火一般的呼喊:仁慈的地母啊,请还我生命,还我清白,还我人格,还我公道!„„

望着这张脸,所有的炎黄子孙,无论是谁,都不能不灵魂震颤,因为她浓缩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苦难!因为她浓缩了祖**亲的屈辱!因为她浓缩了一部沧桑中华的百年史!

如果再结合后面血泪横流的文字材料,我们就可以更加了解到许多撕心裂肺的冤魂故事,一腔郁结之气又会跌宕起伏在九曲回肠中,伴着观看照片时的强烈感觉奔突而出,直冲斗牛!

“六十多年过去了,这茫茫20万忍辱负重的女人,她们中的大部分也许已成为永久的冤魂,而活着的,也大多将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深深埋在心底”,一步步地行进着自己“悄无声息的踪迹”。这难言的苦痛,这无以诉说的屈辱,这九曲回肠的冤情,何时是个尽头!

读到这样的文字,任凭你是如何的“太上忘情”,也会泪雨滂沱;任凭你是如何悠然恬淡,也会怒火中烧;任凭你是如何觉远慧能,也会拍案而起;任凭你是如何心如止水,也会血脉贲张!

第二题,这段材料最让我们触目惊心的一点是:“铁丝把孔雀漂亮的羽毛支撑开,孔雀想收也收不起来了。”

那从远古翩翩飞来的神秘的精灵,那从神奇的童话里飞来的美丽的“孔雀公主”,那人们心中永远华贵圣洁的象征,那永远色彩缤纷的孔雀开屏,无论如何都不能与这冰冷的铁丝缠绞在一起!然而活生生的现实就是如此!

以此作为“中心印象”入手,也就抓住了该素材的“牛鼻子”。

这样的素材,可以用来谴责暴殄天物的野蛮行径,可以用来批判见利忘义的奸商恶行,也可以拿来证明“动物保护法”的及时英明,更可以联想到以下两个话题:“关爱生命、敬畏生命”和“人与自然”的话题。学生可以自由发挥。

第三题,这也是一则从材料中挖掘写作素材的写作训练,可让学生自由讨论,然后选择他们最有感触的一点,写一篇议论文。

[参考例文]

酷热的夏天,公共场所提供免费饮用水,每个水桶旁只放了两三个塑料杯,喝水的人把杯子高高举起,离嘴二三十厘米,仰着头让水流进嘴里,这样就不会“污染”水杯,可以让后来者放心喝水。

这段材料给我以很大的震动。我不能不从这件日常小事中看到普通的印度人身上良好的人文素养,不能不为他们良好的社会公德所折服。

表面上看,这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但是,这看似简单,实际上也确实不难做到的小事,要真正持之以恒地实施起来,则未必容易。

不妨对比一下,如果这样的公共饮水设施放在我们的某些地方会怎样呢?恐怕这水桶会不时地“失踪”一些或损坏一些;水杯子不准备一大摞也肯定不行,准备了,恐怕许多人喝水的时候不光不会“离嘴二三十厘米”,而且喝完后会随手一扔,又会增加环境污染。

有一位教育家,曾深有感触地讲了自己在国外受到汽车司机教育的故事:他和我国某校校长在瑞典考察教育,一位外国司机为他们开车,途中该校长口中产生一痰,为了卫生他自以为很文明地将痰拿纸包好后悄悄从窗口抛出,然而这位司机从后视镜看到了,司机立即将车停靠到道边;下车跑步捡回我们的校长扔的痰纸,拿回来后放在自己的脚下,继续开车前行。后来陪同的国外教育大臣讲:“我们的司机是宁可脏自己的汽车,也不污染公路和城市!”司机的行为极大地教育了两位教育专家。

一位在长白山旅游的外国少年,身上背着一个装垃圾的袋子,一边观赏着沿途的风景,一边随手拾拣着地上的塑料袋、饮料瓶、碎纸片„„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他说美丽的长白山在他心中有着童话一般的神奇,他不想让眼前的这些垃圾污染了心中圣洁的童话。

一位国人在澳大利亚,与一位澳籍华人一起到公海上捞虾,每一次拉上网来,澳籍华人总是拣很少的几条大的留下,其余大部分都再放回大海。国人问:这是在公海上,没有人看得见。澳籍华人说:有些事是不需要别人看见的。

上述的这些事,毫无疑问,都是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小事。然而,你又能说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吗?其实,社会无小事,事事现素质。文明、礼貌、公德心之类的文明修养常常就蕴藏在这些日常生活的一件件小事中。

通过这一件件小事,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的社会尚有许多不足。

君不见众人蜂拥而上挤公交车的情景吗?君不见随地抛下的垃圾吗?君不见公共场合有人肆无忌惮地大声喧哗吗?君不见名胜古迹的“某某到此一游”吗?君不见某些“飙车族霸王车”随意闯红灯吗?君不见大街小巷比比皆是的“小广告”吗?君不见盛夏之时的袒胸露背吗?„„

总之,这一则素材引发了我极其丰富的联想。当今的中国,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世界在走向中国,中国也在走向世界。那么,在人类的地球村里,我们中国人将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展现在世界人面前呢?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青年学生必须正视的问题。

“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古人的这一教诲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教学建议

这一节是全章始发章节,后面的章节是本节的发展与深化。任何教学都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学生在本节练习中可能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不要紧,但教师要注意收集一些典型的例子,以备后面的章节使用。学生对自己的语例会感到亲切,而对同一素材的螺旋式思考会给他们留下更深的印象。

下载第二章第一节从素材到写作教学设计 精编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二章第一节从素材到写作教学设计 精编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学设计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学设计 第一步:清楚课程标准的要求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

    《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整体设计 本节内容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生物的第一节课,本课时担负着初高中内容相互衔接、承上启下的重要任务。新课标中对本节的知识点要求较低,所以本节......

    《从种植到收获》教学设计

    《从种植到收获》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从种植到收获》是北师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的第一个主题《人们在土地上耕耘》中的第二课。本单元的宗旨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农业......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学设计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学设计 执教:新郑市辛店镇界牌小学 王新霞 学习目标: 1、了解过去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如烽火台传递、驿站传信等; 2、知道通信发展的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等概念. 2.掌握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 3.培养学生根据问题寻找相等关系、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能力. 4.体验用......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学设计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教学内容。课文中以图......

    从课本出发设计写作教学

    从课本出发设计写作教学 甘肃省岷县第二中学 张继元 关键词:高中;课本;写作教学 高中写作教学几成困局:课时被阅读课挤占,教学研究不像阅读教学深入有效,很少优秀的教学设计范......

    “从生物圈到细胞”的教学设计

    “从生物圈到细胞”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2.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