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 重复问题案例设计(定稿)

时间:2019-05-15 05:29: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广角 重复问题案例设计(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广角 重复问题案例设计(定稿)》。

第一篇:数学广角 重复问题案例设计(定稿)

数学广角 重复问题案例设计

教学方法及流程

集合问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如何沟通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抽象的问题生活化,在生活化的问题解决中不断感悟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呢?本次设计,我是从矛盾中展开,经历“矛盾——演示——画图——修正图——用算式表示”这个演示和画图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学生思维的难度提高了,但思考的空间增大了,学生能真正自主探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课前交流 猜两个脑筋急转弯题:

①六一节2个爸爸和2个儿子去看电影为什么只买了3张票? 【师板书】外公、爸爸、儿子

②老师排队:昨天老师普超市买东西,从前数起我排排第4,从后数起我排第7,你猜排队一共有几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你能上来用你喜欢的方法解释一下 【学生活动】用画图来表示解释

【学生板书】画画:○○○●○○O○O○ 【设计意图】:结合六一儿童节让孩子先给同学们猜一个电影票急转弯,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出同一个人扮演爸爸和儿子角色,为后面学习重复知识埋下伏笔。

(二)引入新课,激发探究欲望

1、呈现材料

【教师活动】课前老师了解到我们3(2)班的小朋友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运动,有的喜欢看书„„也有的喜欢不只一样。课前我对我们班的同学组织了两次游戏,来看游戏的名单。【教师活动】课件出示表格:

三(1)班第二组参加游戏的同学名单统计表

(以上名单一定要真实,同时必须上下有1个名字重复。)

2、收集数据

【教师活动】看到表格,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活动】参加水果蹲的有5人。【板书:4人】

参加抢椅子的有3人。【板书:3人】

【教师活动】那你能很快说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游戏吗?(结果学生出现分歧:有的说是7人、有的认为是8人,实际上是7人。)【教师活动】:为什么会和实际不符呢? 讨论交流,找出原因:有1人是重复的。师请学生找找重复的是谁。见课件幻灯片4 【设计意图】::事实和老师的推理发生了碰撞,学生陷入了思考,矛盾中引起学生的思考。

(三)进入新课,积极探究体验

1、重新排列,初步体验

【教师活动】看来这份重复的统计表不方便我们数人数,那怎样表示更好呢?怎样才能让别人一看就知道哪些人参加了水果蹲游戏,哪些人参加了抢椅子的游戏,哪些同学两种游戏都得参加都,同时还要方便我们数人数。

【学生活动】说说怎样整理,用呼啦圈上台表演,下面的学生当指挥,学生直接在演示和争辩中逐步产生集合的粗胚。

【教师活动】你们能不能想办法设计一幅图表示出来,看谁的设计又清楚又简洁又有创意。(生画,师巡视)

2、引出集合图,加深理解

【学生活动】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评价。(可能有表格式的、三部分的、符号的、图画的)对比作品,优化方法,并说理由。【教师活动】 课件演示,突出集合图。

【教师活动】同学们真棒,和数学家想到一块了,很多年前英国的一个逻辑学家韦恩就把你们这种想法第一个用这样的图表示出来了(课件出示),后人就把这种图叫韦恩图,如果你们比他早出生,那就叫XX图了。【教师活动】展示韦恩图的相关知识。④、理解韦恩图各部分的含义。

【教师活动】图中红圈里表示什么?蓝圈里的表示什么?中间交叉部分表示什么?

【学生活动】结合图形一一对应来讲清楚讲透。

【教师活动】对比表格与图,你觉的哪种好,为什么? 【学生活动】各抒己见。见课件幻灯片4

3、数形结合,列式计算

【教师活动】 看着这幅图你能列式算出一共有多少人吗?把算式写 在你的设计下边,写完后和同桌交流一下。【学生活动】几名学生板演; 学生汇报说想法。

5、归纳揭题

【教师活动】同学们,这种有重复现象的数学问题就是我们数学广角中的一个内容,数学广角-重复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画一画这样的重复圈,帮助理解,解决问题。【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正是学生在头脑中进行建模的过程,课堂上教师组织的游戏活动正是知识的直观依托,这是在这样直观的基础之上,进行数形结合,再让孩子进行自主列式计算共有多少人参加游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师板书】:数学广角-重复问题

(四)实践运用,发展提高

1、重复问题很多,我们先做一下课本例1的这道题:课件展示。我们再打开课本110页,做一下练习二十四的第一题、第二题。指导学生理解运用重点词语理解题意。(课件展示)

2、拓展提升:想象一下4+9-2,可能会是一个怎样的问题,你能把它画出来或用文字表达出来吗?(时间不够可以作为课后作业)课件展示

(五)总结;找找生活中的重复问题。【设计意图】:针对性的层次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新知识,能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训练学生的思维。

《重复问题》---“反思教学中数形结合之道”

本学期我执教的《数学广角—重复问题》一课中,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经历重复问题的探究过程,利用直观图和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数学课堂活起来了,还在课堂中注意培养了学生审题的习惯,下面结合这节课的一些细节,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开课伊始,结合六一儿童节让孩子先给同学们猜一个电影票急转弯,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出同一个人扮演爸爸和儿子角色,为后面学习重复知识埋下伏笔。接着老师组织了抢椅子的游戏,又通过石头剪刀布活动选出参加抢椅子游戏的选手,此时,教师提出了问题:参加活动的人一共多少人?请参加活动的人站起来!教室有6名学生站起来了,教师又提出了疑问:“不对呀,参加水果蹲的是4个人,参加抢椅子游戏的是3个人,4+3=7。应该是7个人啊!”事实和老师的推理发生了碰撞,学生陷入了思考,矛盾中急需老师的点拨。而老师并未马上揭晓原因,而是拿出了两个呼啦圈,让参加剪刀石头布的4名学生先钻入1号圈中,让参加抢椅子的3名同学再钻入2号圈中,在这个过程中,全体学生发现莫菲同学开始钻入1号圈又钻入2号圈,他既参加了剪刀石头布活动,又参加了抢椅子游戏。老师又提出问题:“那怎么样让莫菲既在1号圈又在2号圈?”学生提出将两个圈重合一部分,莫菲就站在重合的这部分,莫菲的身份是双重的,此时学生对于刚才遇到的矛盾冲突已经有了理性的解释。接着老师请这组同学互相合作又将两个重合一部分的圈画到黑板上,形成了集合圈,并让6名参加游戏的学生上台在合适的位置贴上自己的名片。学生将莫菲的两张名片重合在一起贴在两个圈相交的部分。此时老师引入了重复现象,学生对重复现象有了清晰的认识了。从呼啦圈过度到黑板上的集合圈,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正符合小学的思维特点,也是数学中提倡的“行”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正是学生在头脑中进行建模的过程,课堂上教师组织的游戏活动正是知识的直观依托,这是在这样直观的基础之上,再让孩子进行自主在自己画的图画下面列式计算共有多少人参加游戏?让孩子的计算有了形象的依托,做到了数与形的结合,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其次,在本节课中我还比较注重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这也是我们学校中年级这学期研究的小专题,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着理解题意的能力较差、审题不清的问题,基于年龄上的限制,学生的智力和理解能力还处于发展时期,小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对于题目要求中的文字或题图中隐含的条件等都不能正确理解,造成原则性的错误,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要时时处处不忘进行指正和训练,要求学生在读题目要求时用一些划浪线、点重点号、画圈等作记号,标识出其中的一些重点词、字、句,对题意的理解有所帮助。例如在练习的1、2、3题中我都做了一些针对性的训练。

在评课中,也有一些教师提出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中就提出了一些争议,有的教师提出了4减1加3的方法容易让学生混乱,在课后我一定多加斟酌,在磨练中成长。

第二篇: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案例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教 学 案 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05页的例2。

一、内容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课所学内容就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烙饼知识的认识与经验上并不陌生,但抽象推导理解事物的能力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探索兴趣浓厚,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对于新知的求知欲有很大的兴趣。

三、教学思路

本节内容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的一种体现,为我们教师联系生活进行数学指导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和示范。《烙饼问题》是把生活中发生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并在合作中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烙饼,在整个过程中,体现了烙饼方法的多样化,注重烙饼规律的观察和总结,不仅很好地掌握了课本中的知识,而且能够举一反三,真正实现教学的目的。因此我对学习的内容与目标进行了删改,把“烙饼的数量与时间之间的规律探究,找到最优化方案作为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基于以上原因,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我采用了以生活中的情境图为铺垫,以情境为切入口,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演绎、实践、观察、实验、推理、交流、合作讨论、优化,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烙才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以及归纳出规律使所用时间的总和最少。让学生通过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优方案,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教材情景图中展示的信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2、通过学具模拟烙饼过程,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并能寻找规律。

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1、使学生学会用优化的思想去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各种数学活动,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探究,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带来的喜悦,使学生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培根名言: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学生观看后,老师提问:你是怎么理解这句名言?(学生自由回答)

同学们的思维真是活跃时间,的确我们每一个人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能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从烙饼问题中研究和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探索一张饼、两张饼的最优方案

师: 要把一张饼烙熟,就必须两面都烙好,也就是说一张饼有正反两个面。如果烙一面要3分钟,谁能很快的告诉我,烙一张饼要多少时间?(生答,教具演示)

那烙两张饼呢?(生答:12分钟或6分钟)要求6分钟的同学演示说出理由,6分钟的同学的想法真不错,想到同时烙,这样就节省了时间,饼很快的烙熟了。

2、探索三张饼的最优方案 怎样尽快烙完3张饼呢?

请同学们用圆片模拟烙饼,一个烙饼一个计时,分小组活动,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想的好。

学生汇报各种烙法。

同学们你会选择哪种方法?为什么?(我们在烙饼的时候,发现每次锅里同时有两个饼,烙的次数就少,次数越少花的时间就少)

3、小结

现在我把刚才的烙饼过程用课件演示一遍,让大家看清楚。(教师用课件演示烙饼过程)为了同学们看清楚,我给3个饼编了个序号:第一次,同时烙饼1饼2的正面,用了3分钟,第二次同时烙饼2的反面、饼3的正面,又用了3分钟,这时哪个饼烙熟了?第三次同时烙饼1饼3的反面,又用了3分钟,三张饼都烙好了。结果用了9分钟3张饼烙完了。问题解决了。

刚才我们通过演示、填表格研究的烙饼问题,从而得出最短的烙饼时间,像烙饼这种问题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果我们一次锅里多烙几张饼,怎样才能很快算出烙饼最快的时间呢?所以我们很有必要研究看这个问题是否存在规律,能够让我们很快算出最短的时间。

4、探究规律

这是一张烙饼的数据表,(老师边说边填表格:一张饼有2个面,一次同时烙一面,就要烙2次,每面烙3分钟,总共就要6分钟。(老师边说边填写表格)

那两张饼有几个面?一次同时烙2面,就要分几次烙呢?每面烙3分钟,最快就要多少时间?(指明学生回答,老师填表)

那3张饼有几个面?最多一次烙2面,又要分几次烙呢?每面烙3分钟,最快要几分钟?(指明学生回答,老师填表)

接下来请同学探讨一下4张、5张、6张、9张饼,最快要多少时间呢?小组合作,把表格填写完,并讨论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填表:

汇报小组合作成果,学生汇报老师把数据写在黑板上,引导总结出规律:

总面数÷最多烙的张数×每面烙的时间=最快时间

同学们真是太厉害了,都把规律总结出来了,那我们的这个规律正确吗?我们来验证一下,请你在表格中随便填组数据计算一次,对吗?(集体验证)

三、拓展应用

1、妈妈煎鱼,一次锅里最多能煎3条鱼,每煎一面要4分钟,怎样才能最快煎鱼完9条鱼?(学生独立练习,指明一个学生板书,并说说解答的思路过程)

2、在上题的基础上,把问题改成:怎样才能最快煎鱼完8条鱼?(学生发现总共16个面,16除以3等于5次还余1个面,那怎么办呢?可让学生讨论交流,余下的一个面还要煎一次,也就是5+1=6次,再用6乘4得到最快要24分钟。)当次数出现有余数时,我们采用进一法再加一次,公式还是成立。

四、全课总结

今天的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啊?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实际操作,我有以下的体会及反思:

1、教学内容设计能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出发。烙饼买饼的实例,这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情,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就来源于生活。

2、灵活运用教材,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探究新知中有序的安排探索一张饼,两张饼,三张饼的最优方案,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通过操作、思考、合作、讨论体验方案多样化,初步体会优化思想。为学生提供的数学学习时间比较充分。我让学生用学具小组模拟烙饼过程讨论,动手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相信学生,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

3、注重思想方法及数学素养的培养。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环节中,我设计了一张表格,先引导学生填表,再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现什么规律。这样设计的意图一方面是发散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也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到学生容易知识遗忘,而对于思维性较强的数学广角知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层次上,缺乏系统的归纳、总结、提升的数学技能。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数学能力,特设计了这个环节,让学生体会统筹思想在生活中的运用。在实际课堂教学这个环节时,学生在找出规律后验证时就发现提出了问题,次数有余数怎么办?这也是我在备课时预设到的,我对于这个生成问题抛给了学生自由交流,然后得出采用进一法,公式同样是成立的。

4、缺少体现数学思想的载体,即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它蕴含渗透在知识体系中,是无形的、潜在的线索。教师把数学思想渗透给学生,同时要以数学方法为载体,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学好数学,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5、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用激励性语言来鼓舞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反馈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程序表达地还不够清楚。也没有着重探讨哪些事情可以同时进行。另外一点既是合理安排,讲究效率,可以再进一步提升,把事情符号化,用符号进行表达,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可以省时更加合理。

第三篇: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问题教学设计

创新性成果: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和龙市富兴二小

刘延红

创新性成果:这次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学设计,我认为可以称之为创新性成果。因为初次教学设计时,我是以讲为主,学为辅,学生不易于理解和吸收,单凭教师的讲,学生理解的不够透彻。就是单单就是学会了本堂课的知识,而不能举一反三,遇到自行车呀,船只呀德才等等数学问题,同样是鸡兔同笼问题,学生却不能够灵活运用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来解答。这是教学设计失败的地方。这次我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假设和列方程的一般性。重点放在假设法上,本堂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新身经历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中,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宰,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我觉得假设法更便于学生解决问题。当然教无定法,看学生怎么理解方便,就运用哪种方法。中国不是有句话:别管什么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吗。学会、学通,用哪种方法都可以。让学生参与互动,经过学生的猜想,验证,讨论,分析,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各种类型题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到鸡兔同笼问题的奥秘,从而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学生知道解题思路不是唯一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才是这次教学设计的创新价值所在。

一、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假设举例与列表的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结果。其中第一张表格是常规的逐一举例法,根据鸡与兔共20只的条件,假设鸡只有1只,那么兔就有19只,腿共有78条„„在这样的逐一举例中,直至寻找到所求的答案;第二张表格是先估计鸡与兔数量的可能范围,以减小举例的次数;第三张表格是采用取中列举的方法,由于鸡与兔共20只,所以各取10只,接着在举例中根据实际的数据情况确定举例的方向,这样可以大大缩小举例的范围。课上学生可能会想出画图的方法,先画出20个圆圈,代表20个头,接着假设全部是鸡,共画40条腿,剩余的14条腿只要逐一添上,就能很快地发现鸡与兔的数量。教师可以鼓励这种做法,但并不要求全班学生掌握。教材选“鸡兔同笼”这个题材,主要不是为了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本身,而是要借助“鸡兔同笼”这个载体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在后面相应的练习、复习中,相关的题目也都附上了表格,能够让学生较好地运用这种基本理解。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过程与方法: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

会假设和列方程的一般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现实情境中,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知道解题方法不唯一。

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创新:为了使学生体会到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

为预防禽流感,饲养场要给家禽打疫苗,饲养员将一只笼子提出,只是笼子里面装了鸡和兔,于是兽医问饲养员里面装了多少只兔?多少只鸡?饲养员让大家猜猜看?(出示课题:鸡兔同笼。提示:有30个头,76条腿)你能猜出笼子里有几只鸡?几只兔子吗?

二、展示情境,尝试探究

(一)出示情景,获取信息

1.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题目里的数字改小一点。“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6个头;从下面数,有20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说明:为了便于分析时叙述,把“20只脚”改成了“20条腿”用课件出示)

(创新:做为一名教师,教给学生的应是学习的方法,而这种方法的获得不应是教师所直接给予的,而是学生通过主动求知获取)

我们一起来看看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的鸡和兔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信息?

学生理解:①鸡和兔共6只。②鸡和兔共有20条腿。③鸡有2条腿。④兔有4条腿。(课件出示)

(二)猜想验证,1、我们先来猜猜,笼子中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呢?学生猜测,在猜测时要抓住哪个条件呢?(鸡和兔一共是6只)那是不是抓住了这个条件就一定能猜对呢? 学生猜测,老师板书

2、怎样才能确定同学们猜的对不对?(把鸡的腿和兔的腿加起来看等不等于20。)

3、和学生一起验证,找出正确的答案。(只有这一个正确答案吗?)

4、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列举法。(板书:列表法)

5、你们觉得用猜想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怎么样?(生:麻烦,而且当头和脚的只数越多时,越不容易找出答案。)

6、那我们还有研究新方法的必要。

(三)尝试假设法

1、为了研究老师把所有的可能按顺序列出来了,我们先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6和0是什么意思?(就是有6只鸡和0只兔,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鸡,)那笼子里是不是全是鸡呢?(不是)那就是把里面的兔也看成鸡来计算了,那把一只4条腿的兔当成一只2条腿的鸡来算会有什么结果呢?(就会少算两条腿)(课件出示:把一只兔

当成一只鸡算,就少了两条腿。)

2、假设全是鸡一共就有12条腿。实际有20条腿,这样笼子里就少了8条腿,为什么会少了8条腿呢?(把兔当成鸡再算。一只兔当成一只鸡算少两条腿,那把几只兔当成了鸡算就会少算8条腿呢?即8里面有几个2。就把几兔当成几鸡算,4个2,用四只兔当成了鸡算,这个四就表示应该有4只兔)

3、上面的过程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试试看。(学生试着列算式,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去板演。)

4、假设全是鸡:(板书)

6×2=12(条)(如果把兔全当成鸡一共就有6×2=12条腿)20-12=8(条)(把兔看成鸡来算,4条腿兔有当成两条腿的鸡算,每只兔就少了两条腿,8条腿是少算了兔的腿)

4-2=2(假设全是鸡,是把4条腿的兔有当成两条腿的鸡。所以4-2表示是一只兔当成一只鸡就要少算2条腿。)

8÷2=4(只)兔(那把多少只兔当成鸡算就会少8条腿呢?就看8里面有几个2就是把几只兔当成了鸡来算,所以8÷2=4就是兔的只数。)

6-4=2(只)鸡(用鸡兔的总只数减去兔的只数就是鸡的只数,6-4=2只鸡)

5、算出来后,我们还要检验算的对不对,谁愿意口头检验。生:2×2+4×4=20(只),4+2=8(只)。师:检验对了后,再写上答。

6、假设全是兔

同学们自己分析概括得出同样的答案。由此可见:刚才我们假设都是鸡或都是兔,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就叫做假设法。这是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板书:假设法)

(四)列方程解

(创新:对于列方程解决问题,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既提高了小组合作的热情,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除了假设法外,还有别的方法吗?(方程的方法)

要用列方程的方法就必须找到等量关系式。通过得到到信息能写出哪些等量关系式呢?

(兔的只数+鸡的只数=8;兔的腿+鸡的腿=26条腿)(课件出示)这里我们需要求兔的只数和鸡的只数,共有两个未知数。那我们可以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把另一个表示出来。这道题我们可以设兔的知数为X只,根据兔和鸡共有8只。那鸡的只数就可以表示成:(8-X)只),因为一只鸡有2条腿,所以X只鸡就共有2X条腿。一只兔有4只脚,(8-X)只兔就有4(8-X)只脚。又因为鸡和兔

共有26只脚,所以确2X+4(8-X)=26 ① 解:设鸡有X只,兔有(8-X)只。

则:2X+4(8-X)=26 在解的时候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将减变成加,分别加上4X,再来解。② 解:设兔有X只,鸡有(8-X)只。

则:4X+2(8-X)=26 同样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那种方程好解一点,(设兔的只数为X好解点)所以我们可以设脚数多的兔为X,解题时比较容易一些。

列方程的重点是找出等量关系:设头数,用脚数相等来列出方程;(创新:本节课的内容很多,防止学生一直半解,所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也可以让他们在课下继续探讨,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学内容,敷衍了事,便于学生养成积极探究,勤于思考的良好品质)(小结: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方法?(列表法,假设法和列方程的方法,做题时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来做。)

三、巩固练习(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现在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这些方法来解决《孙子算经》中原题,你会做吗?用你喜欢的一种方法做

课件出示《孙子算经》中原题学生解答并集体讲评

四、拓展延伸、学会应用 1.课件出示“做一做1”

鸡兔同笼问题传到日本时就变成了“龟鹤问题”,你认为“龟鹤问题”与“鸡兔同笼”有什么相似之处?课件出示(龟相当于兔,鹤相当于鸡)展示学生作业,并抽生说说思路。

2强调说明只要是能用到 “鸡兔同笼”问题来解答的应用题,都可以叫做“鸡兔同笼”问题。请你用我们刚才学到的 “鸡兔同笼”方法,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3、课件出示“做一做”第二题。问这道题与“鸡兔同笼”问题有相似的地方吗?有哪些地方相似?(大船相当于“兔”,小船相当于“鸡”)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

五、课后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那你知道早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古人又是怎么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请同学们自学114页的内容。

课后反思:课堂中遇到了一个问题,介绍完列表方法后,一部分学生要介绍自己的方法,也就是假设法。我认为这种假设法很好,也便于学生理解,因此就向学生介绍了这种方法,假设让所有的兔子都站起来,那么每只动物就是两条腿,20个头就有20×2=40条腿,肯定少算了腿,实际有54条腿。那么少算了54-40=14腿,这14条腿是少算的兔子的腿。因为兔子刚站起来了,每只兔子少算了2条腿,共少算了14条腿,那么应该是14÷2=7只兔子少算的,兔是7只,鸡就是20-7=13只。同样,将鸡的两只翅膀也算两条腿,那就每只鸡就有四条腿,20个头就有20×4=80条腿,而实际只有54条腿,那么就多算了80-54=26条腿,这26条腿都是鸡多算出来的腿,由每只鸡多算了2条腿,就可以知道鸡有26÷2=13(只),兔就是20-13=7(只)。由于介绍了此种方法学生解答后面的习题时,都没有采用列表的方法,但后来仔细考虑,实际列表的方法也是一种假设法。但是我觉得没有这种假设法来得直观,本堂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经历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中,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

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我觉得假设法更便于学生解决问题。当然教无定法,看学生怎么理解方便,就运用哪种方法。中国不是有句话:别管什么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吗。学会学通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第四篇:《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间隔的含义

1、上课前我们猜个谜语,好吗?

(课件呈现:一棵小树5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师:谁来说说?

师:(课件出示)你们可真聪明!在我们手上也隐藏了数学奥秘,同学们想知道吗?看着这个手,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数字?

生:5,5个手指。师:很好,还有吗?

生:4,4个空格(缝隙)。

师:观察的很仔细!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空格叫间隔,4就是间隔数。(板书:间隔数)2.师:生活中到处都存在间隔,(课件出示图片)比如人民大会堂前两根柱子间有间隔,栏与栏间有间隔,树与树间也有间隔……

师:数学家把这些间隔现象称为植树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些简单的植树问题。(板书:植树问题)

二.新授

(一)、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师:(课件出示)请看,这是植树要求,谁来说说 “两端”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如果把这根小棒看作是这条小路,在这条小路的两端要种就是在这根小棒的两头要种。)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完成后与同桌相互交流。(学生回答)

师:现在出现了这几种答案,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我们可以通过画图模拟实际种一种。但从图上一棵一棵种到100米,这样做太麻烦其实,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复杂问题简单化。用简单的例子来研究它们的规律,然后用找到的规律来解决原来的问题。大家想用这种方法试吗?

1、我们可以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看一看

A、先种20米,每隔5米种一棵,画图种一种,看种了多少棵?比一比,看谁画得快种的好。(出示课件)

B、跟上面一样,每隔4米种一棵,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出示课件)

C、任意选择一段距离再种一种,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抽生回答)

小结: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植树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那就是:(板书:两端要种:棵树=间隔数+1)

是怎样求出间隔数的呢?(观察课件)我们看20米是什么? 5米又是什么? 板书:间隔数=全长÷间隔距离

师:如果知道间隔数和间隔距离能求出全长吗? 生汇报师板书:全长=间隔数×间隔距离

2、应用规律,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前面例题

问:应用这个规律,前面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了?那个答案是正确的?(2)、解决实际问题(出示课件)A、出示题目

B、相互间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C、班内交流 小结:刚才,我们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两端要种”求棵树用段数+1;如果“两端不种”棵树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

(二)、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

1、猜测“两端不种”的规律。

猜测结果是: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 师:到底同学们的猜测是不是正确呢?我们还是用前面学习的方法,举简单的例子画一画,种一种。

要求:每人先独立画一段路种种看;然后4人一组进行交流。你们组发现了什么规律?

2、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3、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发现规律,验证前面的猜测。小结规律: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种一种(出示课件)。同学们太了不起了,通过举简单的例子,自己又发现了“两端不种”的规律:

板书棵树=段数-1。如果“两端不种”求棵树,你会做了吗?

4、做一做。

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种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问:这里没有告诉两端不种,你是从那里发现的?

(三)、回归生活,实际应用(1)、一根木头长8米,每2米锯一段。一共要锯几次?(学生独立完成)问:为什么要—1?这相当于今天学习的植树问题中的那种情况?(2)、在一条全长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3)、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

(4)、两个房子间的距离是80米,如果每隔4米放一把椅子,一排能摆几把?

师:看来,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生活中很多类似的现象也能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

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植树问题的两种情况。发现了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以后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清是“两端要种”还是“两端不种”。

三、课堂总结 :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的规律,而且还学习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复杂问题先想简单的。植树中的学问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继续研究。比如:关与一端种,一端不种的植树问题。

四、课后探究:

学校有一条长600米的小路,准备在小路的两旁栽树。每隔4米栽一棵(一端种,一端不种)共需要多少棵树?

第五篇:《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104页、105页。

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是教材专门安排来向学生介绍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即“集合”。教材例1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而总人数并不是这两个小组的人数之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时,教材利用直观图(即韦恩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材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学情分析:

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集合理论可以说是数学的基础。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了。例如,学生在学习数数时,就常常把1个人、2朵花、3枝铅笔等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在学习认识三角形等图形时,也常常把各种不同的三角形用一个圈圈起来表示。又如,学生学习过的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且在三年级上册的科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韦恩图。可见我们的孩子已经具备了,知能基础:能认识到求两个“单集”内的对象的总数用加法计算。会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

生活经验:已经知道求有重复的总和需要把重复部分减掉。认知规律:先用直观的方式发现结果,再用尝试的方式探究过程,最后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习障碍:很难直接用算式解决重叠问题,部分学生不能独立画出正确的图示。学习需求:需要有自主尝试和独立探究的空间,需要通过直观图理解并掌握如何用算式解决重叠问题。我们教师只有读懂学生的这些,才能正确把握教学的目标,使课堂教学出更大的生机和和活力。

因此,本节课可以建立在学生对于重叠现象的已有认识上,从生活情境出发,具体感受重叠,并借助韦恩图解决实际问题。本课节需要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通过直观的图示真正理解重叠,掌握基本的解题策略,体验解决方法多样性,将原本粗浅的了解上升为直观、系统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体会集合图的好处,学会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

(2)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利用生活事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树立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要点分析:

教学重点: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改编例题,创设情境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学校教导处发了这样的一则通知:(出示通知,一生读)

二、初步探究,感知重叠

1.查看原始数据,引出重复

(1)按照学校的要求,每班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比赛?11人。怎么算的?

师:我们来看看三(1)班是被老师选上的幸运之星。(课件出示)

师:从这张表格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参加书法比赛的有5人,参加绘画比赛的有6人

(2)师: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比赛?

师:怎么会错了呢?再仔细看看,谁来说说?

(3)师:那到底是多少人呢?我们来数数看。

重复什么意思?指着第二个小明:“他算吗?”为什么不算?

(4)师:刚才你们算出来是11人,可现在我们数出来的怎么只有9人呢?

2.揭示课题

两项都参加的同学我们可以说他们既参加了书法比赛,又参加了绘画比赛。他们的身份是重叠的,生活中像这样有重复现象的问题,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重叠问题(板书课题:重叠问题)。

三、经历过程,建立模型

1.激发欲望,明确要求

师:刚才,我们通过仔细地查看三(1)班参赛的学生名单,发现有2个同学重复了,但是从这份名单中你能一下子就看出是哪2个人重复了吗?有难度是吧?

师:看来我这样记录不够清楚,大家想想办法,怎样重新设计一下这份名单能让我们看得更清楚一些?(课件出示要求:既要能让人很清楚地看出参加书法比赛的是哪5个人,参加绘画比赛的是哪6个人,又要能让人很明显地看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是哪两个人。)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约10秒钟后),大家现在有办法了吗?先不急着说,请把你想到的方法在练习纸上表示出来,行吗?你可以自己画,如果感觉有些困难也可以和你小组内的同学合作完成。

2.独立探究,创生维恩图

学生探究画法,师巡视,从中找出有代表性的作品准备交流。

3.展示交流,感知维恩图

师:我发现咱们班同学的画法很有创意,我从中选了几份,咱们共同来分享一下。我们不让画图的同学自己介绍,只把他们画的图让大家看,我觉得,不用自己介绍就能让别人看懂的方法那才是好方法。

预设:

第一种情况:做记号

师:你是怎么想的?

第二种情况:写在最前面;写在前面并圈出来

师:你是怎么想的?这样整理有什么好处?

师:①哪些同学是两项都参加的?你能上来指一指吗?我们可以给他们圈一圈。

依次圈出:②只参加书法比赛的3人。③只参加绘画比赛的4人。④参加书法比赛的5人。⑤参加绘画比赛的6人。

师:恩,这种方法好不好啊?比我们刚才的好多了。

引导:重复出现的同学用两个名字,我们容易看错。要是用一个名字,也能表示出他们既参加了书法比赛,又参加了绘画比赛,那该多好啊。

第三种情况:两项都参加的同学用一个名字表示(不是写在最前面的)

出示:他把这两个名字写在这合适吗?应该写在哪?

第四种情况:在前面并一个名字来表示

师:你是怎么想的?这样整理有什么好处?

师:哪一部分是参加书法的,你能用手指一下吗?要不用笔来圈一圈,参加绘画比赛的同学该怎么圈?

师:圈的时候,你们有什么发现?为什么?

师:看来,这样调整能清楚地表示重复和不重复的部分。

4.整理画法,理解维恩图

(1)动态演示维恩图产生过程。

师:下面我们把同学们创造出来的韦恩图让电脑再演示一次吧。用一个圈来表示参加书法比赛的同学,再用一个圈来表示参加绘画比赛的同学(师边说边用红色和蓝色画了两个交叉的椭圆),演示形成过程。还是两个圈,不同的是这两个圈不是分开的,而是有一部分重叠在一块的,利用两个圈重叠的这一部分我们恰好可以用来表示什么?

(2)介绍维恩图的历史。

师:这种图最早是英国的数学家韦恩提出的,后人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称之为韦恩图。同学真了不起,你们和伟大的数学家韦恩想到一块去了。

(3)理解维恩图各部分意义。

(课件出示用不同颜色,直观理解各部分意义)

师:仔细观察,你知道韦恩图的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吗?

师:a.红色圈内表示的是什么?(参加书法比赛的5个同学)

b.蓝色圈里表示什么?(参加绘画比赛的6个同学)

c.中间部分的两个表示什么?(既在参加书法比赛又在绘画比赛的同学)

d.左边的“紫色部分”表示什么?(只参加书法比赛的同学)

e.右边的“绿色部分”表示什么?(只参加绘画比赛的同学)

师:对于韦恩图各部分表示的意思你都明白吗?请同位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学生同伴互说)

(4)比较突出维恩图的优势。

我们把这个韦恩图和刚才的表格比较一下,哪个更好一些?好在哪?

韦恩图更简洁、美观,它不仅能清楚地表示出重复的和不重复的部分,而且

也能清楚的表示出这样的5个信息。

(5)数形结合,运用维恩图。

师:现在,你能不能根据韦恩图列算式来解决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这两项比赛?教师巡视,找不同方法的学生进行板演

预设整理算法:

生1:5+6-2=9(人)

生2:3+2+4=9(人)

生3:5-2+6=9(人)

生4:6-2+5=9(人)

①看算式提问题:看第一位学生算式‘就图看算式,你有什么新启发?师:谁给他提问题?(生:你为什么减2?(课件动态演示)5在哪里?圈一圈。)

重点理解为什么-2。课件动态演示

②比较:

3+2+4=9(人)

5+6-2=9(人)

a.两道算式中都有个2,这个2表示什么呢?

圈出+2和-2,为什么(1)中是+2,(2)中是-2?

b.你能在第一个算式里找到5?6?

c.3+2表示什么意思?2+4表示什么意思?这就是(1)算式中隐藏着的信息,你也能在(2)中找到隐藏着的信息吗?(课件演示)

师:现在我们能用这么多的方法算出三(1)班参加比赛的一共是9个人,是谁帮了我们的大忙啊?(韦恩图。)

四、展开变式,深化模型

师:下面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那份学校的通知和我们已经解决的那个问题:每班一共要选多少人参加这两项比赛?我们一开始脱口而出的答案是5+6=11人,后来看到三(1)的参赛名单,发现有2人重复了,实际只有9个人。

我们现在再来思考这个问题,三(1)班是9人,其它班级呢?如三(2)班一定是9人吗?

老师可能派了几个同学?一共有几种可能?你能画图把自己的猜想表示出来吗?

反馈:5人。6人。7人。8人。9人。

课件动态演示:

重点讲解9人和5人的这两种情况。

9人:重叠部分是几?0表示什么?没有重叠部分,这两个圈要怎么变化了?

8人表示重叠部分是?7人呢?6人呢?重叠部分越来越多。

5人:重叠部分是几?这两个圈又该怎么变化了?

提问:最多可能派了几人?是哪种情况?最少呢?

师: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同学们,这样一个我们本来觉得很简单的问题,经过我们深入地思考,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学问

五、回顾总结,延伸模型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什么?

(2)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关于韦恩图和集合问题,你还有新的问题吗?老师更喜欢那些在解决了问题之后还能提出新问题的同学!

师:老师这里有个问题,请看(课件出示下表),这是三年级一班参加课外小组的学生名单,为了研究的方便,我用他们的学号来表示。从这份名单中你发现了什么?

师:重叠现象更复杂了是吧?怎么用韦恩图来表示这三个小组的重叠问题呢?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研究,有兴趣吗?

下载数学广角 重复问题案例设计(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广角 重复问题案例设计(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108例1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受韦恩图的作用。能借助......

    数学广角-搭配问题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搭配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能够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数学广角——对策问题》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对策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第四课时《对策问题》。 设计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

    数学广角——策略问题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策略问题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P106页例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性: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

    数学广角教学案例

    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教学案例 情景说明: 二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增设的内容,目的是向学生渗透数学思......

    《数学广角》 教学案例

    《数学广角》 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在直路上植树的棵数和间隔之间的关系,会利用这个关系解答直路上的植树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索植......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数学广角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学具模拟烙饼过程,让学生感悟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