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杜甫《春望》教学主线设计
《春望》-杜甫 教学主线设计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积累,学习古诗已经是非常寻常的事了,对于我所教授的两个班级,基础还是不错的,在之前的《陋室铭》、《爱莲说》中已经初步了解了象征等表现手法,并且上学期学过了借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因此对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移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是不难理解的,因此我设计如下教学: 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能准确背诵、默写这首诗。
2.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深切感受诗人热爱祖国、心系人民、思念亲人的思想 感情。
3.通过赏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了解移情于物的写作手法。
4.通过归纳这首诗歌的主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程导入
1、同学们,我们昨天刚刚学习了杜甫的诗《望岳》,通过上一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许多关于作者的信息,大家能给老师说一下吗?
(在此过程中学生肯定会提到:杜甫,字子美,唐代诗人,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誉为“诗史”、他 被后世尊称为“诗圣等零零散散的信息)——由于了解杜甫的相关信息也是一个教学重点,在此学生就复习了课文同时加深的印象
2、嗯,大家说的很好,杜甫是一位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是社会历史现实的一面镜子,在“开元盛世”时写的诗例如《望岳》是满腔激情,壮志凌云表达自己政治抱负的,但《春望》却是在安史之乱期间,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当时作者内心又是怎样的情感呢?我们通过《春望》去了解吧!——社会背景的了解是学习古诗的基础,必须了解。
二、播放朗读课件,欣赏诗文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知诗文的感情基调,感受作者的悲愤、感伤的情绪,体会朗读节奏,并且纠正字音)
三、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1、同学们,现在大家自己自由朗读《春望》,参照注释,展开联想和想像,将诗歌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出来。
现在,同学们给老师讲一下这首诗给你怎样的感受,诗人看到了怎样的场景,诗人抒发的情绪情感又是怎样的?
(学生大致会回答:都城被攻破、草木深深、荒凉、冷清,战祸连绵、诗人思念担心家人安危)
2、3、大家已经能整体上把握这首诗了,现在,我们再来逐字逐句感知一下这首诗,大家先朗读一遍!
教师带领学生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由于学生边远山村的孩子基础差,必须得逐句讲解)
老师:同学们这首诗的体裁呢是一首五言律诗,同学们律诗的每一句分别叫做什么?
同学:(因为 上一首《望岳》中教过,学生会回答:首联-----尾联)老师:同学们诗的题目是《春望》那同学告诉老师从首联中作者看到了什么?看到这些景物后作者心情又如何呢?首联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沦陷的都城,深深的草木;感慨、哀伤
教师:对,诗人春日远眺看到的是破败的、繁华不再长满荒草的都城,满眼的荒凉冷落,作者心情是感伤、悲痛的,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亲人离散。这就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老师:那颔联中写到了什么?
学生:写了流泪的“花”和惊乱的“鸟”。
老师: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把花鸟拟人化了,赋予了花鸟以人的感情,娇艳的花因感时伤别而泪水纵横,无忧的鸟也一改往日动听的歌喉而发出让人惊心的啼叫。这是一种移情于物的写作手法,我们可以有两种理解:①作者为“感、恨”的主体 ②花、鸟为“感、恨”的主体 老师:颈联又给我们叙述了什么内容呢? 学生:战火连绵,家书值万金
老师: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烽火连天,兵荒马乱,“连三月”可见战祸之长;用“万金”比喻家书的珍贵,形象地表达诗人对妻儿的强烈思念。嗯,大家接着继续看尾联又写了什么? 学生:头发花白,插不住发簪了
老师:诗人自己的肖像描写,诗人举手搔头,意欲解愁,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用具体的形象写出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的程度之深!满腔愁绪难以排遣愁白了头。
4、好的现在呢大家详细了解了诗作的具体内容,大家现在朗读一遍课文,读完之后,小组讨论来尝试归纳诗文的主旨.(同学们在讨论的时候要注意从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和诗人抒发的情感上来归纳分析)
(在学生讨论之后,小组派代表陈述意见)
四、教师呈现完整的主旨:
《春望》这首诗描写了都城沦陷后春日远眺中见到的荒凉、冷落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亲的情怀,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
五、诗歌艺术特色?
(同学们,大家认为这首诗写的好吗?你觉得写的好在什么地方?)
(在学生讨论之后,小组派代表陈述意见后教师给以点拨做出归纳)㈠ 借景抒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㈡
移情于物
诗人感叹时事而观花时,好像花儿也在流泪;怨恨别离时,那好像也在悲鸣,在诗人心里,花儿有情感,它会感伤流泪;鸟儿也有感情,它会悲伤鸣啼。这种不正面描写,而采用侧面描写方法——移情的手法,不但把无情之物赋予人的情感,而且推己及物,无生命之物都被感动了,这样更加有助于提高诗歌所蕴含的情感的强烈性,增强诗人情感的悲戚与深沉,更能表现出诗歌意境的高远,提高了诗歌的审美艺术效果。
(三)对偶的表现手法
(诗歌的首联、颔联、颈联都是对偶句,让学生自己去找对偶的对象,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授此课所选取的教学资源:
媒体素材(文本类素材、音频类素材、)教材、课件、网络教学视频
第二篇:春望杜甫教案
《春望》教案
教学目标:
1、在掌握相应的生字生词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把握诗歌整体含义。
2、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感受诗歌中的爱国主义及诗人忧国忧民悲己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诗中的艺术手法,如反衬、对偶、夸张。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爱国主义情怀。难点:读出诗歌的感情 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教学方法:朗诵品读、合作探究。教学手段:媒体课件、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时光隧道图片,让大家回到唐安史之乱时期,体会当时的心情
二、作者介绍
1、幻灯片出示杜甫画像,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回顾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
2、介绍《春望》写作背景,揭示课题。“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在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诗人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后,不顾安危投奔而去,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此时杜甫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三、初读诗篇,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感受朗读的抑扬顿挫。
2、再读诗文,解决生字词音、义问题。如重点字溅()抵()搔()浑()胜()簪()
四、诗文学习
1、生字词解决的情况下,感知全诗内容。
2、逐句剖析诗文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首联作者望见的是什么?为全诗起到了什么作用?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人睹物伤怀,见到开放的鲜花,禁不住悲怆落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通常,诗人们往往用春天的繁花似锦,百鸟齐鸣来衬托心情的愉悦和欢畅,可是在这里,花好似在落泪,鸟仿佛受惊骇。用来表现诗人的悲伤和愁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眼望京城的颓败景象,思念亲人,郁结在心头的苦痛无法排解,只好以手搔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之深。这样,在写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后,又叹息衰老,悲哀更深。结尾这一笔,使满头白发,忧国思家,哀愁衰老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3、合作探究诗文的艺术手法
1)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2)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种注解为:诗人因感伤国事、伤心离别,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还有一种解释是:这是以花、鸟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两种解释的主体不同,但精神是相通的。体会一下作者的感情,说说你的理解。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拟人对偶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夸张
4、整体把握诗文 主题探讨
①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②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诗通过写作者春天望见的长安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眷恋亲人的感情。)
5、试比较《望岳》和《春望》两首诗的风格
五、课后作业
1、假如以“家书抵万金”为题说几句话,你想说些什么?
2、根据老师教的赏析诗歌方法自选一首你最喜欢的写景抒情诗进行赏析。
第三篇:杜甫《春望》教案
《春望》教案
教学目标
1、在掌握相应的生字生词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把握诗歌整体含义。
2、读出诗歌的感情
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3、感受诗歌中的爱国主义及诗人忧国忧民悲己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爱国主义情怀。难点:读出诗歌的感情
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教学方法:朗诵品读、合作探究。教学手段:媒体课件、音乐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是现代诗人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一句话,在那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年代,诗人艾青借助一个鸟的形象表达自己对祖国对民族的爱。就在几千年前,同样是在战乱的环境中,同样有一位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对民族的爱。今天,我们就穿过历史的烟云,回到唐朝,去走进这位诗人,去感知一种苦难,体验一种伤痛。那就是杜甫的《春望》这首诗。
一、作者介绍
1、幻灯片出示杜甫画像,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回顾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先请同学们回答杜甫的文学常识)然后老师简要补充介杜甫生平、思想。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爱国主义诗人,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介绍《春望》写作背景,揭示课题。“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在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诗人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后,不顾安危投奔而去,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此时杜甫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二、初读诗篇,整体感知。
1、老师先泛读一遍,然后出示幻灯片,认读生词 溅()
抵()搔()
浑()胜()簪()
2、个别学生范读,教师正音。
3、齐读
三、合作研读,品味意境,交流感受。
(一)简单讲一下律诗,律诗是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出示幻灯片,逐句翻译诗句)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城:国都指长安
破——形容国都沦陷,城池残破 深——形容荒草丛生,满目凄凉
译文: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引导学生想象:和平年代繁华的国都是一番什么景象?(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街上是比肩接踵,集市上是人声喧哗,一派繁荣的景象。)
对比——而今,叛军占领的长安城只见草木不见人,人到哪去了?(被抓、被杀、逃难)指导学生朗读:语调低沉,语速稍慢。
提问:面对人烟稀少、杂草丛生的长安城,诗人的心情如何?哪句诗最能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感叹 溅泪:落泪 恨:悲伤
惊心:心惊、害怕
译文: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提问:花香鸟语是最美好的事物,能够给人带来愉快的心情,但诗人却为何对花落泪、闻鸟惊心呢?
讨论解疑:关键在于两个词 时——为**时局而感伤
别——为生离死别而激愤,因为作者此时心情感伤、激愤,再美好的事物也不能给作者带来愉悦的心情,所以``````` 提问:在这样动荡的年代,在这样“恨别鸟惊心”的年代,诗人最盼望的是什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战火 连:连续
三——复数,几个月 抵:值,相当
译文:战火连绵,久久不息,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质疑:薄薄的家书怎值万两黄金呢?
答:亲人的平安,亲人的健康比万两黄金还珍贵。
提问:诗人盼啊盼,他多么希望战乱早日平复,他多么希望得到一封报平安的家书啊。他盼到了什么程度?——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头:白头发,搔:抓
短:稀疏
浑:简直
胜:禁不住(“胜”在古代读作shēng)簪:簪子(注意写法)
译文: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明确:老师可以告诉大家,当时杜甫年纪45岁,同学们认为杜甫年纪大吗?没错,不大,45岁正直壮年,可是诗人已经满头白发,这是为什么啊?没错,因为杜甫他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忧国忧民,为祖国,为百姓白了头发,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杜甫是怎样一位人呢?总结:爱国,眷恋亲人。
同学们知道了杜甫是怎样的诗人,那么接下来,同学们回顾全诗,带着杜甫对国家的热爱与担忧之情有感情重读此时,配乐朗诵(男齐读——女齐读——一起读)
四、感情基调
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感情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观点的情感取向,是语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露。如: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闲适、激愤、坚守节操、思念等)这首诗感情基调:忧愁、伤感 找相应的字词来说明。
(破、深、感、花溅泪、恨、鸟惊心、烽火、白头、不胜簪)
五、主题探讨
全诗通过写作者春天望见的长安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眷恋亲人的感情。
七、合作探究——本诗修辞手法
1、反衬手法,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答:“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用反衬的手法突出战乱给祖国,人民带来的伤害。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拟人对偶
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夸张
八、迁移拓展:
杜甫《春望》与其《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诗比较练习。(学生讨论)(课件显示)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一)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喜讯后怎样的心情? ——喜极而泣归心似箭。
(二)一悲一喜,但却表达了作者同样的思想感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呢?
——关心国家命运,忧国忧民,眷念亲人
学生自由朗诵全诗,体会诗歌中所蕴涵的思想情感。学生有感情的齐诵《春望》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配乐朗诵)写一写(可以是作业):这两首诗为什么能千古流传呢?一首是那样的忧伤,忧伤到见花落泪、闻鸟惊心;一首是那样的喜悦,喜悦到放歌纵酒、喜极欲狂。那是因为诗人把自己个人的命运与祖国、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是怀着和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来写这两首诗的。由此可知: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同学们,如果你们也希望能写出像杜甫这样流芳百世的篇章,那就请与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吧!现在老师留一个作业,请同学们怀着对祖国深沉的爱写几句话来表达对祖国的爱吧(最好是用诗歌的形式来写,要求真情实感,不要求格式与押韵。)
第四篇:《春望》杜甫 教案
《 春望 》
唐·杜甫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并准确背诵。
2、体会诗歌意境,感受作者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学习重点】
1.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学习难点】
2.品味诗歌语言,解读诗歌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理解融情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律诗,饱含了作者的爱国、忧国之情,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诗歌语言所传达的内在情感,陶冶性情,并能够当堂成诵。
2、点拨法。这是本课的第二首诗,诗歌的意境、风格以及情感都有明显的变化,在理解这种变化的缘由过程中,教师可对作者的生平背景稍作点拨,引导学生对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唐肃宗至德元年六月,安史叛军攻破京都长安。时年七月,杜甫闻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为的消息,便将家小安顿在朗州 羌村,只身投奔唐肃宗。不料途中被叛军俘虏,带回长安。叛军因杜甫官职卑微,未对他实行囚禁。此时的长安已被焚劫一空,作者环顾所见皆是满城荒凉,不禁悲从中来。于次年三月写下这首饱含深情的诗歌。
二、朗读
1、学生齐读诗歌,教师提示个别字词的读音。
2、教师纠正学生朗读中出现的读音错误,并提示朗读情感;深沉、凝重,学生根据提示再度诗歌。
三、文意解读
诗歌题为”春望“,和上一首诗“望岳”一样都由一个”望“字总起全诗,由此可见本首诗歌的内容,皆是作者春日望中的所见所感。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描述春望所见之景: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山河虽然依旧是原来的样子,然而春临长安,眼前却是一片乱草丛生的荒废景象。“破”字道出了都城之破败,而“深”写出了野草之丰茂。“国破”而“山河在”,“城春”却“草木深”,两两相对,前后相比,无疑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春天本是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时节。然而面对眼前这残破荒凉的景象,不免使人触景生情。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本是娱乐之物,逗人开心的东西,然而作者却说花儿落泪,鸟儿惊心。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作者所表达的究竟是诗人落泪惊心呢还是花鸟落泪惊心?
明确:这两种解释都是合情合理的:一方面诗人感时伤世,看到开放的春花,不禁潸然泪下,听到小鸟的鸣叫,也心惊胆寒。这是促景生情的结果。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作者赋予花鸟以人的感情,以花鸟拟人,看见这遍地衰败之景,鲜花也不免落泪,鸟儿也不免心惊。两种解释虽则不同,但所表达的情感却相通,前一种触景生情,后一种移情于物,都突出了情景交融,感时伤世深刻含蕴。
诗句中,“溅”字可否换做“落”“滴”等词语?
明确:不可以。“溅”意思是液体受冲击向四外飞射。不仅包含了落下的意思,更形象的描述出眼泪飞溅的动态性,突出了作者移情于花鸟,在景中寄予无限的伤感之情,故而更好。
诗歌的前四句,都由”望“字统领。诗人俯仰瞻视,从都城的城池到山河,再由满城景色到花鸟,视线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在这种视线的转换中,诗人的情感由弱变强,不断从心中显现出来,以至于遍及眼之所望的所有景色都染上了诗人此时此刻的情感。在这种情与景的相互变化和交融中,我们不难想象出这样一种画面:诗人站在倾圮坍塌的断壁残垣之上,翘首仰望,为国家和人民的不幸暗自落泪,都城尚且如此,别处又是怎样的一番场景?诗人由此不禁缓缓低下头,陷入沉思,于是,诗歌便很自然的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之乱以来,战乱连绵不息,至今仍然转乱不断。战争阻断了交通,使家书不能送达。奔波在外的游人、战士,他们是多么深切的盼望着得到亲人的音讯和消息。此时的家书,难道不比千金万银还要珍贵么?这一句写出了什么样的心情?这种心情在当时是不是诗人所独有的?
明确:消息隔绝久盼不至的急切心情。虽是说自己,但准确概括了战乱之中亲人盼望平安消息的共同心理,道出了人之常情,郁达夫曾经在他的诗作中写到“一直家书抵万金,少陵此语感人深”,因而后来成为表达人们在乱离中盼望家信的常用语。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眼前的遍地战火,心中对家人的思念和担忧,都让诗人心中充满了难以解除忧愁。想要抓一抓头皮以解烦恼,却不想这一头白发因为忧愁二更显稀疏短浅,几乎差不住发簪。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越是想要搔头解愁,白发越是短不胜簪。前一联写了忧国忧家之愁,这一联写愁之深切,情境悲苦。“白头”因愁而生,“搔”,即抓挠,表示心绪烦乱。“更短”,言愁的程度越来越深。
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无疑更增添一层悲愁。
四、情感把握
总结起来,这首诗歌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明确:本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五、课堂小结
这首诗由望字总领全诗,前两句写望中所见的春城败象,后两句写望中所感的忧国思家。荒凉破败的景色和作者忧国伤时,思亲悲己的感情相互融合,形成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画面。字字句句显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发人深思,引人共鸣,千百年来历久不衰,奉为千古名篇,我想其间还有很多意味值得我们去细品,值得我们的去挖掘。让我们饱含感情的朗诵一遍。
六、板书设计
第五篇:杜甫诗二首《望岳》《春望》的教学设计
杜甫《望岳》《春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诵读诗歌并会背诵和准确默写全诗。
2、能根据诗歌意象的特点、关键词语的品味和对作者人生经历、写作背景的了解,准确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3、能将诗歌思想情感分析的方法运用在课外诗歌鉴赏中。教学重点:
能根据诗歌意象的特点、关键词语的品味和对作者人生经历、写作背景的了解,准确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
能将诗歌思想情感分析的方法运用在课外诗歌鉴赏中。教学步骤:
一、导入: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1400首,这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及衰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历史,历来被称为“诗史”。
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及“三吏”“三别”。
二、学习《望岳》
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和节奏
2、诗人望见了什么?
“齐鲁青未了”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一个“割”字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
3、你觉得诗人当时有着怎样的思想情感?
“决眦入归鸟”中“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写作背景介绍
杜甫20—35岁时曾漫游各地,饱览山川美景,结交知己好友。这首诗就是他24岁时写成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 19
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三、学习《春望》
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和节奏
2、诗人望见了什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
3、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萧瑟凄凉景象?(介绍时代背景)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今陕西蒲城)探亲,不久,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心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
4、你觉得诗人当时有着怎样的心绪?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句历来有两种解释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一个“溅"字,运用了拟人的巧妙手法,把作者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借用花的溅泪表现出来。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国家**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5、简介杜甫的人生历程
杜甫(712-770),20岁开始为时十年以上的壮游,35岁到长安应试,落第后居长安十年。安史乱起,携家逃难。后投奔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长安收复后,他因直言敢谏触怒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关内大旱,他弃官携家西去,千辛万苦跋涉到成都,靠朋友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一座草堂。后来,友人严武镇蜀,保荐他当了检校工部员外郎,这就是后人称他“杜工部”的由来,后因成都战乱,杜甫又迁至夔州,过着贫穷的生活。最后病逝于湘水的一条破船上。
四、诗歌情感把握之“门”(学习方法归纳)
1、景物(意象)的特点;
2、关键词的情感信息;
3、诗人经历及写作背景
五、杜甫诗歌欣赏
结合诗歌的意象特点和关键词的情感信息说说两首诗的不同思想情感。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可惜严武不久病逝,使他失去了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当时他的生活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诗歌
2、课外比较阅读李清照的《如梦令》和《武陵春》,说说两诗不同的思想情感。
板书设计:
望 东岳泰山:雄伟秀丽 抒 热爱自然和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 春日都城:萧瑟破败 感时恨别、思家悲己
意象、关键词、写作背景————情感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