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碘缺乏病的危害与预防》
第七课 碘缺乏病的危害与预防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碘对人体生长发育、智力发育的作用及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教学重点:
碘对人体生长发育、智力发育的作用 教学难点:
掌握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 课前准备:
宣传挂图 碘盐半定量检测试剂瓶 土盐样品 合格碘盐样品(有碘盐标志的包装袋)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缺碘有什么危害?
缺碘能引起大家熟知的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粗脖根、瘿瓜瓜等),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还能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先天性畸形、聋哑,更重要的是胚胎期和婴幼儿缺碘会引起大脑发育障碍。
综上所述,缺碘对健康有很大危害,而最大的危害是影响智力发育。因此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和学龄儿童是防治碘缺乏病的重点对象。
二、如何防治碘缺乏?
1、全民使用碘盐。全民使用碘盐能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这是全世界公认的安全、有效、方便和价格便宜的补碘方法。但购买碘盐后应该注意密封、避光、避风、避免受热和久存,以防止碘的丢失,并且要坚持常年使用。
2、强化补碘。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婴幼儿及儿童、青少年这些人群对碘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应在坚持长期使用碘盐的基础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碘油丸。
3、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些含碘丰富的食品,如海带、海鱼、海虾和紫菜等。
三、如何积极宣传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碘缺乏病是一种古老的营养不良性疾病,大多数人对防治这种病的认识不足,国家将每年5月15日确定为碘缺乏病防治宣传日,通过健康教育活动让大家掌握防治碘缺乏的科学知识。
宣传碘缺乏病知识人人有责,特别是卫生部门、盐业部门、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及各级行政官员。学校的老师、学生要把碘缺乏的防治知识告诉家长,传播给社会,督促家长购买碘盐,使防治碘缺乏病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做到长期坚持食用碘盐,实现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四、碘缺乏病宣传教育核心信息有哪些?
(一)碘缺乏病宣传教育的宣传要点
1、碘缺乏危害在我国是普遍的、长期存在的。
2、人体缺碘不仅影响生长发育,更重要的是影响智力发育。
3、碘缺乏是可以预防的,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措施就是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4、制售、贩卖非碘食盐违反国家法律。
(二)碘缺乏病宣传教育的核心信息 儿童缺碘:
1、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低下;
2、智力低下、体格发育落后。成人缺碘:
甲状腺肿大,无力,易疲劳,劳动能力低下。预防碘缺乏病的主要方法:
1、长期坚持食用合格碘盐,食用合格碘盐是消除碘缺乏病的根本措施;
2、应购买带有防伪标志的碘盐,不购买或不食用非碘盐;
3、炒菜不能用碘盐爆锅,要等菜熟后再放盐;
4、腌菜也要用碘盐。
板书设计:
1、由学生阅读课文与观察图示。
2、讲解碘在人体生长发育、智力的重要作用。
3、讲解使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有效的措施。
第二篇:预防碘缺乏病
“预防碘缺乏病”知识
什么是碘缺乏病
碘(化学符号为I)是一种活泼的具有氧化剂作用的非金属元素。碘除在海水中含量较高(每升海水含50-60微克)以外,在大部分土壤、岩石、水中的含量都很低微。我们把自然环境中碘含量低微到不能满足人体最低需要时称之为环境碘缺乏。同样把人体内碘营养不足称为体内碘缺乏。碘是维系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种微量营养素,与人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关系密切,特别是对大脑的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正常成人,每天只需从外界获得150微克左右的碘就足够了。当人体较长时间生活在缺碘环境中,每天摄入的碘量不足50微克时,就可表现出各种疾病形式,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克汀病及影响生育而出现的不育症、早产儿、死产、先天畸形儿等,这些病统称为“碘缺乏病”。但碘缺乏除表现为以上疾病形式外,更主要和广泛的危害是影响胎儿的脑发育,导致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障碍,造成碘缺乏地区人口的智能损害,影响人群的整体素质。我国是碘缺乏病较严重的国家,此病由于分布广泛、危害严重,已成为全社会关注、国家限期消除的疾病之一。
碘与人体健康
我们知道,在每个人喉头的前下方,有一个分为左右两叶的腺体,即为甲状腺。它和脑垂体、肾上腺等一样,属于内分泌腺体,分泌出来的东西统称为“激素”。甲状腺分泌的激素称甲状腺素,它的量虽然很少,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生理作用有:
1、维持生命活动 一切有生命的机体最根本的标志就是有新陈代谢。甲状腺激素对人的新陈代谢有促进作用,可促进物质分解以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和产热(保持体温)。
2、促进生长发育 调控生长发育期儿童的骨发育、性发育、肌肉发育及身高体重;
3、促进脑发育 在胎儿或婴幼儿脑发育的一定时期内可促进大脑的发育。那么,缺碘缘何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呢?甲状腺激素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作用是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加强细胞内DNA的合成而实现的,它能帮助生长激素发挥作用,如果缺少了它,生长激素的促生长作用便不能很好地发挥。值得强调的是,甲状腺激素对婴幼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的发育尤其重要,甲状腺激素不足不仅使婴幼儿身材矮小,而且脑子发育不全,智力低下,称为“呆小症”。由此可见,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但甲状腺激素的产生必须利用碘作为原料,一旦人们从食物中摄取的碘少了,甲状腺这座“加工厂”就会因为“原料”不足而导致“减产”,也就是使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减少,从而引发人体一系列症状和危害,这便是碘缺乏病的成因所在。
碘缺乏有那些危害?
生活在缺碘环境中的人,长期得不到足够的碘,会导致甲状腺素合成分泌减少,并引起一系列的损伤。
1、在胎儿期及婴幼儿期缺碘,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脑发育落后,影响智力发育。
2、儿童期可致体格发育落后、性发育落后、身材矮小、肌肉无力等。
3、孕妇可致流产、早产、死胎、胎儿先天畸型、先天聋哑等。
4、成人期缺碘,造成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5、危害最大,也最易被人们忽视的是轻微缺碘对胎儿和婴幼儿智力发育的危害。轻微缺碘造成智力低下的人,外表虽和正常人一样,但在儿童时期上学念书特别费劲,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低于同龄儿童,学习再努力也不易得到好成绩,甚至常常留级,长大成人后只能从事简单劳动,不能掌握复杂的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已经证明,碘缺乏病是目前已知的导致人类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因此医学上常常把碘称为“智力元素”、“智能之花”。
脑发育的两个关键时期
人类大脑发育的时间性非常重要。脑神经细胞什么时候进行相应发育,什么时候停止等,都有一个严格的时间表。在整个时间表中都需要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才能按时间正常进行,这个时间段叫做脑发育的“关键期”。如果在此期间内发生缺碘,则可造成脑发育落后。
人脑发育的关键期有两个:
第一个关键期是从妊娠第三个月开始到出生前,叫“宫内期”。此期主要是大脑组织的发育,缺碘会影响胎儿脑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发育,使一些大脑功能发生不可逆性损伤;
第二个关键期是从分娩到2岁,即“生后期”。此期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发育,缺碘会影响脑细胞之间的连接和传递功能的发育,造成智力落后,特别是抽象思维的缺陷。
从脑发育的程度和重要性来讲,宫内期比出生后更重要,因为一个正常、成熟、健全的脑组织主要是在胚胎期发育成熟的。
如何知道自已是否缺碘呢?
最简单的方法是化验小便。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可在婚检、孕检时,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学龄儿童等可在计划免疫接种时请求医生进行小便化验。通过化验小便可及时了解自已是否缺碘。如发现身体缺碘,可在医生指导下,及时采取补碘措施,可避免胎儿智力受到伤害;新婚育龄妇女可在怀孕前补服碘油丸预防缺碘。此外坚持正常食用加碘盐也可有效预防缺碘。
防治碘缺乏病最好的办法——食用加碘食盐
碘缺乏病的病因十分清楚,是碘缺乏造成的,预防是最重要的措施。防治碘缺乏病最安全有效的途径是食用加碘食盐。它是各种补碘办法中最好的方法。因此,只要正确地食用加碘盐,就可以预防碘缺乏病。食用碘盐有如下几个优点:
1、安全、有效 我国规定食盐含碘的标准是35毫克(±15),食用这种碘盐即可保证人体每日对碘的需要量。如果每人每日食用10克的碘盐,每天即可获得100-300微克(平均200微克)的碘,足以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量。这种剂量既不会造成浪费,又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反应。防治实践证明,碘盐防治碘缺乏病是安全有效的,我国自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后,多数地区已经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目标。
2、生活化、长期化 由于外环境缺碘,人类需要长期适量
补碘。而人类无论种族、民族、年龄、性别都必须每日吃适量的盐,所以食盐是补碘的最好载体。通过吃碘盐,能保证补碘的生活化,适量化及长期化。
3、经济、容易推广 把碘混合在盐中,不会改变盐原有的颜色、味道,同时很经济,用钱少,只需花少量的钱即可解决防治疾病的问题,即使对一个十分贫穷的国家也是可以接受的。这种补碘方法易于推广,也容易长期坚持,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碘盐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因为碘元素在高温、潮湿环境,或遇到食醋等酸性物质,就很容易挥发掉,所以家庭在购买、保存和使用碘盐时应该注意下面一些问题:
1、购买碘盐时,应到正规的商场、超市或碘盐零售定点单位购买,千万不要随意购买流动摊贩的私盐或无碘盐。
2、不要存放时间太长,随吃随买。
3、装入有盖的棕色玻璃瓶或瓷缸内,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炉火的地方。
4、炒菜、做汤待快熟出锅时放盐效果好。
5、不要用油炒碘盐。
6、腌制咸菜一定要用碘盐腌制,也不要淘洗碘盐。这样即使到了冬季,我们吃咸菜时,全家人也能吃到足够的碘。
如何识别真假碘盐
1、看包装 精制碘盐用纸塑复合袋包装,印有加碘盐字样,并标明生产单位、出厂日期,字迹清晰,包装袋质量好,印制精美,封口严密整齐;假冒碘盐字迹模糊,包装粗糙。
2、看色泽 精制碘盐外观洁白;假冒碘盐外观淡黄,或暗黑色,不干,易受潮。
3、用手捏、鼻闻、口尝 精制碘盐手抓捏较松散,颗粒均匀,无臭味,咸味纯正;假碘盐手捏成团,易散,口尝有苦涩味,闻之有氨味。
4、显色实验 将碘盐洒在切开的土豆切面上,如显蓝色,是真碘盐;如蓝色浅或无蓝色则不是碘盐。
那些人应重点注意补碘?
从碘缺乏的危害可以知道,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胎儿、婴幼儿、学龄儿童等,是碘缺乏危害的主要受害者,这部分人群处于特殊的生理阶段,在同样的生活环境中,他们最易遭受缺碘的威胁,因而称为“特需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这部份人群尤应注意碘的合理补充。
吃海盐、海产品是否可以补碘?
有人认为沿海地区吃海盐可以补碘。但据检测每公斤海盐的碘含量仅在200微克左右,也就是说1公斤的海盐中的碘含量仅仅相当于1个人一天的碘的需要量,因此仅靠食用海盐是不能起到有效补碘效果的。但海产品(海带、鱼、紫菜等含有丰富的碘,常吃海产品可以收到很好的补碘效果。
各种“强化营养盐”的用途
在积极实施食盐加碘的过程中,为满足一些特殊人群及儿童生长发育的需求,目前市场上还供应一些低钠盐和“强化营养盐”,主要品种有:
1、低钠盐 本品以精制盐为载体,按科学配方,采用先进工艺加工制成,其含钠量低于普通食盐,长期食用,有利于调节人体内钠、钾、镁离子的平衡,男女老幼皆可食用,特别适合于高血压者食用。
2、钙强化营养盐 钙是人体最活跃的元素之一,在人体骨骼、软组织的生长与代谢、神经冲动的传递、心动节律的维持、血液凝固等生理过程中,钙元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品以精制碘盐为载体,添加活性钙强化营养素,按科学配方,采用先进工艺加工制成,食用本品是人体补钙的方法之一。
3、锌强化营养盐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酶蛋白的组成、性腺、胰腺、脑下垂体的活动均离不开锌。本品以精制碘盐为载体,添加锌强化营养素,按科学配方,采用先进的工艺加工制成,食用本品是人体补锌最方便、经济的方法。
4、硒强化营养盐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能增强人体的免疫机能,抵抗砷、铬、汞、铅等元素对人体的伤害。本品以精制碘盐为载体,添加硒强化营养素,按科学配方,用用先进工艺加工制成。食用本品是人体补硒最经济的途径。
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的由来
碘缺乏病是一种世界性疾病,防治前全球有110个国家共16亿人生活在缺碘地区,每年因缺碘造成死胎3万,新生儿智力和身体发育障碍12万,地方性甲状腺肿5.66亿,克汀病人600万以上,脑功能受损病人高达3亿人。而我国
是世界上碘缺乏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原病区人口达4.25亿,约占世界病区人口的40%,亚洲病区人口的60%。
由于碘缺乏病涉及地域广,受害人群众多和后果严重,特别是碘缺乏对人类健康最大的危害是损害大脑发育,导致智力落后或智力残疾,因此,碘缺乏的危害已不单纯是一个病的问题,而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因而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各国政府和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
1990年联合国召开的“世界儿童问题71国首脑会议”上,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及其《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2000年在全球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在文件上签字,承诺中国于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国务院于1993年召开了“中国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动员会”,会上确定全国普遍实施食用盐加碘;1994年国务院先后颁发了《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规划纲要》和《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明确了防治目标,制定了方针、政策;1996年5月国务院又颁发了《食盐专营办法》。至此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为配合全国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实现,我国卫生部于1994年确定,每年5月5日为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后因5月1日至7日全国放长假,改为5月15日),从1994年起每年5月份在全国各地开展防治碘缺乏病宣传日活动。通过持续不断的广泛宣传,有力地促进了全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至2000年全国已在国家层面实现了阶段性消除碘缺乏病目标。但由于自然环境缺碘是不可改变的,因此,全民食盐加碘工作要世世代代坚持下去,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第三篇:预防碘缺乏病教案
《预防碘缺乏病》教案
一、教学目的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碘,什么是碘缺乏病以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什么是碘,什么是碘缺乏病。
难点:知道碘缺乏会出现的状况,如何预防碘缺乏病。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了解碘及缺碘带来的危害
碘——人体的微量元素。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维持正常新陈代谢,保证人体健康必需的微量元素。
碘虽然在人体的含量极低,但作用却很重要,绝对不能少了它,一旦人体缺少了碘,就会发生一系列的病态,也就是所谓的“碘缺乏病”。碘一合成甲状腺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胎儿和青少年的发育与成长,尤其是它对神经系统及智力正常发育的影响更为重要。如果缺乏,对不同生长时期的人群都有影响:(1)胎儿期:先天性畸形发病率高,婴儿期死亡率高;(2)新生儿期:新生儿甲肿,新生儿甲减;(3)儿童和青少年期:青春期甲肿和甲减,智力落后,体格发育落后,单纯聋哑;(4)成人期:甲肿及其并发症,甲减、智力障碍等。
2、什么是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的水、土壤缺乏碘造成植物、粮食中碘含量偏低,使机体碘的摄入不足而导致的一系列损害,是世界上颁布最广泛、侵犯人群最多的一种地方病。在五大洲的154个国家中,至少有130个国家的10亿人生活在碘缺乏的环境中。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一种地方病,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体格发育障碍等。
3、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与危害。
碘缺乏病是人体缺碘后产生一系列生理改变,发生一系列病态的总称。它的主要表现和危害如下:缺碘导致智力低下、呆傻、白痴等智力残疾。缺碘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子病。严重缺碘可导致地方性克汀病,这主要是由于胎儿期及婴儿期严重缺碘,病人呆傻、矮小、聋哑、瘫痪呈现特殊丑陋面容。孕妇缺碘可导致早产、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儿、先天聋哑儿等。缺碘不很严重时,虽未出现典型的克汀病的症状,但仍有智力低下或发育滞后,即所谓的亚克汀病。碘缺乏病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是严重而多方面的,对社会尤其是对人口素质及经济发展的有害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实际上碘缺乏病对人类危害是全球性的。
4、严重缺碘的智力缺陷不能恢复。
缺碘的最大危害是是智力缺陷。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克汀病人的智力缺陷。克汀病多是因母亲妊娠期严重缺碘,胎儿随之缺碘,甲状腺分泌不足,引起胚胎、胎儿、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发育分化不全或有缺陷,成为克汀病。克汀病特有的症状如下:
最突出的症状是智力低下或弱智或白痴;身体矮小,下肢为短,年龄赵大越明显;既聋又哑;面容丑陋;瘫痪。
克汀病病人的智力缺陷是不可恢复的,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甚至不会主动进食,将终生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二)如何防治“碘缺乏病”?
1、补碘可以预防缺碘性智力缺陷
补碘的重点人群是儿童、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和哺乳妇女。其道理很简单,因为新婚妇女、孕妇及哺乳妇女的缺碘不仅危害自身健康,而且危害胎儿和乳儿,对胎儿的危害又远大于对母体自身的危害。
2、食用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
3、购买、存放和食用碘应注意:(1)碘盐必须有包装和碘盐标志。(2)盛放碘盐的器皿应为避光的瓶或有盖的陶瓷罐。(3)碘盐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日光直射和吸潮。(4)碘盐存放的时间不宜过长。(5)炒菜、烧鱼肉和煮汤菜时,宜在食物快熟时放入。(6)不要把碘盐放在锅里炒,更不能放在锅里煎炸。
4、天然含碘较高的食品有:海带、海鱼和紫菜。经常吃海带不但可以补充体内的碘,而且还可以摄入其它微量元素、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海产品是自然界中含碘较高的食品,平时应注意多吃这类食品。
第四篇:艾滋病的危害与预防
艾滋病的危害与预防
管科1101 黄柳
2011111122 艾滋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人员及经费投入惊人,成千上万人命丧于此。据专家介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从感染初期算起,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艾滋病毒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和液体中,其中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含量尤多.如果人体感染了这种病毒,将永久带菌并成为传染源。艾滋病病人因抵抗能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直至因长期消耗,全身衰竭而死亡。
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目前,这种病死率几乎高达100%的“超级癌症”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故此我们把其称为“超级绝症”。
一:艾滋病的危害
艾滋病的主要特点有二:(1)免疫功能的崩溃;(2)卡兰氏肉瘤的发生。由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缺陷,失去对外界感染源的抵抗能力,极易发生各种感染及恶性肿瘤。患者表现为长期不适,持续高热,体重明显下降,持续一月或数月腹泻,恶心呕吐,直至进食困难而无力生还。防治艾滋病的方法:洁身自好,杜绝不洁性交。因为医学上目前为止尚无特效治疗药,只能进行姑息治疗。
艾滋病的危害一:对社会的危害
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强的20-45岁的成年人,而这些成年人是社会的生产者、家庭的抚养者、国家的保卫者。艾滋病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国力减弱。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将许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
艾滋病的危害二:对儿童的影响
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
艾滋病的危害三:对个人的危害
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
心理、社会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
艾滋病的危害四:对家庭的危害
社会上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种种歧视态度会殃及其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也要背负其沉重的心理负担。由此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
因为多数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处于养家糊口的年龄,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当他们本身不能再工作,又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时,其家庭经济状况就会很快恶化。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
二:艾滋病的预防
一)全球性疾病全球性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00年,全球艾滋病毒感染者将上升到4000万左右,而发展中国家的艾滋病感染者将占全球的90%。性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目前占传播率的70%,而2000年可能将占传播的90%。
世界卫生组织为了联合各国共同预防艾滋病,于1987年2月1日成立艾滋病规划处,以制定防治艾滋病的战略方针,协调各国行动,援助受艾滋病威胁的国家。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26日至28日在伦敦召开了有148个国家参加有世界卫生部长艾滋病预防规划最高会议。会上发表的宣言指出:“由于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的全球性问题,因此世界所有国家的政府和人民都必须紧急行动起来,贯彻世界卫生组织所制订的艾滋病全球战略。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全球性战略有三大目标、七项原则。
三大目标是:
1、预防艾滋病毒感染的发生。
2、给感染者以良好的照顾,减少发病率和病死率。
3、,使全球防治工作得以落实。
七项原则是;
1、必须保护公共健康。
2、必须尊重人权,防止对感染者的歧视。
3、目前尚无疫苗,但已有足够方法防止病毒扩散,应充分利用。
4、宣传教育为预防的关键措施,因为病毒的传播可通过对艾滋现毒的了解和负责的行为而得到防止。
5、艾滋病毒的控制需得到社会与政府的持久性支持。
6、所有国家均需制定本国完善的防止计划,纳入国家卫生体系,并与全国网络相联。
7、加强系统监测和评价,以使全球性战略得到改进与完善。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全球性战略,经第42届联合国大会讨论通过并发表了一项决议,敦促世界各国支持该战略,及制定本国有关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和教育方案。世界卫生组织并且规定,每年12月1日为艾滋病宣传日,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内容有重点的进行宣传。
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将艾滋病规划直接归属于联合国,称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以便在更高的层次上,更广泛、更有效地规划和支持全球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二)中国政府重视预防艾滋病
中国政府很重视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已将艾滋病列为国家重点监测防治的传染病之一。1986年中国政府颂布了患艾滋病等传染病的外籍人员不准入境,禁止从国外携带血液、血制品等入境的规定。
1987年10月,国务院、卫生部组建了预防艾滋病工作小组和国家预防控制艾滋病专家委员会,发布了《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措施》,与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艾滋病防治规划部门共同制定了中期防治规划,并立即组织开展了全国的艾滋病监测。与此同时,国家公安和出入境等有关部门还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条款。中国《传染病防治法》及《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指定:各地卫生防疫部门和医疗保健机构,有责任和义务将各地的艾滋病疫情及时提交给中国艾滋病监测中心。对于境内性病患者、暗娼、吸毒者(特别是静脉吸毒者)、同性恋者、外出劳工和涉外人员等12类高危人群加强监测。1989年,中国卫生部、分安部又陪合发出了《关于中国公民出入境提交健康证明的通知》、规定在国外居住3个月以上的中国公民回国以及经批准回国定居之华侨、华人必须向所在地区卫生检疫机构等有关部门提供健康证明书,做艾滋病抗体检测。涉外婚姻体检,要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查。
此外,下列重点人群也应做艾滋病毒检测: 所有供血者;
人工授精术的供精液者(取精液半年后须复查); 器官移植术的供器官者;
接触过高危人群,怀疑自己有可能被艾滋病毒感染者。
座落于中国北京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北京迎新街100号),以及各省市防疫站、各大医院,都可以进行艾滋病血清学检测。
毫无疑问,控制艾滋病的传播,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公务”,也是每个家庭、每个人的事。那么,个人和家庭又该如何防止艾滋病的传播呢?
三)艾滋病的个人及家庭预防
1、无针对性(非特异性)的预防措施
(1)性传播的预防 由于性传播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因此,对艾滋病有个正确的认识,做到洁身自爱,不要有性乱行为,这是防止感染艾滋病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夫妻一方感染了艾滋病毒,提倡安全性生活,使用避孕套。避孕套是预防艾滋病很有铲的措施。提倡使用避孕套后,乌干达孕妇艾滋病毒的感染率由1990~1993年的21%下降至1995年的15%,泰国军人的艾滋病毒感染率原为3.7%,1995年下降至2.4%。
(2)血液传播的预防a.供输血用的血液应经过艾滋病毒抗体检测。B.严禁吸毒、贩毒。C.医院和防疫部门应尽可能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对注射器进行严格消毒。针灸治疗用针也须经严格消毒。医务工作者应注意避免外伤、针刺伤等意外事故,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分泌液等。
(3)母婴传播的预防(1)感染艾滋病的妇女不应怀孕。(2)近年的临床实践发现,在孕妇分娩前3个月给予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二叠氮胸苷,可以预防70%带有艾滋病毒的母亲所生婴儿感染艾滋病毒。
2、有针对性(特异性)的预防措施
种牛痘可以使天花“绝迹”,接种脊灰质炎)的发生……这些都属于有针对性的预防。但是,由于艾滋病很容易发生变异,甚至在同一病人身上,半年内三次分离出的病毒都不相同。一种疫苗只能抵挡一种病毒,是无法控制“千变万化”的病毒的,因而难于得到有铲的疫苗。
是否有可能研究出有效的疫苗呢?如下的事实说明,研制出有效的疫苗是可能的:
(1)少数妓女经常与艾滋病毒感染者有性接触,既查不到抗体,也查不到病毒,但可查到特异性细胞免疫,证明她们感染过病毒,并已清除出病毒。(2)感染了HIV-2型艾滋病毒者可能对HIV-1型艾滋病毒有抵抗力。(3)感染艾滋病毒有长期(超过10年)存活者。
(4)少数儿童在出生时感染了艾滋病毒,但他们后来能自身清除病毒。(5)人工变异的猴艾滋病毒(SIV)感染猴后能保护SIV强毒株的攻击。
3、艾滋病毒感染者应避免艾滋病毒的再传播。
(1)已经感染了艾滋病毒的人,应敢于面对现实,感染者不会立即发病死亡,因此,病人不要悲观失望,甚至绝望。艾滋病的治疗已出现了希望的曙光。(2)要避免艾滋病毒的再感染,并飞可能避免其他细菌、病毒、霉菌等各种感染,因为很多微生物会激活潜伏体内的艾滋病毒。
(3)避免将病毒传给他人。过性生活应使用避孕套。不要献血。不要怀孕。艾滋病抗体阳性的孕妇应中止妊娠。不能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刮胡刀、剃刀、牙刷等。及时、认真地消毒被血液、精液等分泌物污染的物品。
(4)应该戒烟酒、戒毒。过健康的有规律的生活。定期去医院作必要的检查。
4、艾滋病毒污染物的消毒
艾滋病很容易被杀灭,但其一旦进入人体却奈何它不得。因而要严把消毒关。艾滋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人平时不会排出病毒,故对其周围物品或环境不必进行特别的消毒。百当物品被他们的血液或体液污染时,须认真消毒。(1)药剂消毒
含氯消毒剂中常用的为次氯酸钠。其他含氯消毒剂亦可使用。消毒剂含有效氯500~5000/ppm,处理10~30分钟即可达到一般的消毒目的,遇有病人血液体液时可使用含有效氯10000/ppm的溶液。
碘伏消毒剂可用于物品表面的消毒。含有效碘50~150/ppm的溶液作用10~30分钟即可。
75%的乙醇(酒精)可用于手的消毒,作用10分钟即可。戊二醛多用于医疗器械的消毒。(2)热消毒
艾滋病毒对于燥和热敏感,在56摄氏度条件下作用30分钟,或100摄氏度作用(如煮沸)20分钟可以消灭艾滋病毒。
5、艾滋病毒感染者、患者的家庭的预防
家中有艾滋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人,无疑会给家庭带来许多不便。理解、同情、帮助,并积极地采取一些可能的心理痛苦,也有助于缓和家庭内部矛盾。美国一家医院的调查报告证实,没有发现因与艾滋病患者共同生活,但无性交的家庭成员被艾滋病毒感染的例子。类似的报告也强调与患者共同生活、学习、就业、就餐、社交的安全性。
一般说,艾滋病患者没有并发其他感染时,无需住院。艾滋病毒感染者如无不适,也无需住院。但为确保安全,免使家人被染,尚需采取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1)不要与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发生性接触。夫妻间性生活应该使用避免套。(2)被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等污染的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
(3)手上有创伤、皮肤病(包括温疹、皮炎等)时,最好不要去照顾患者或感染者。如确有必要接触沾有他们的他们的分泌物、排泄物等的物品时要戴橡皮手套,发生直接接触时应及时消毒被污染部位。
(4)患者或感染者的衣物勿与家人衣物相混,应分开洗涤。有血液或排泄物污染的衣物应先消毒,再洗涤。
(5)与患者和感染者有性接触者应定期到医院作临床和血清学检查。(6)患者、感染者出现精神失常,不能保持环境卫生、拒绝与家人合作时,应送医院治疗。
6、对感染艾滋病的母亲及所生孩子的几项保护性建议(1)感染艾滋病毒的妇女,最好不要生育。(2)不用母乳哺喂。
(3)尽量争取早期作出诊断,以使感染了艾滋病毒的儿童获得积极治疗。(4)在出生前3个月应用叠氮胸苷(AZT)等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可以减少70%婴儿免受艾滋病毒(HIV)感染。
(5)不接受有危险(如卡介苗等)的免疫,因为某些免疫接种会诱使潜藏的艾滋病毒活跃起来。
(6)带艾滋病毒尚未发病的健康儿童,在日常生活接触中不会传染他人,可以进托儿所或学校。已发病的儿童应该送医院治疗。
上面,我们罗列了艾滋病的种种预防措施,并不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已面临艾滋病的深渊。
第五篇:毒品的危害与预防
毒品的危害与预防
一、什 么是毒品
《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条对毒品作了明确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植物性天然毒品,主要包括鸦片、大麻、可卡因及其衍生物;另一类是人工合成的化学毒品。
(一)、植物性天然毒品
1.鸦片,又名阿片、大烟、阿芙蓉等,是一种麻醉镇痛药,褐色或黑色等,有苦味,内含吗啡、可卡因、蒂巴因等,有镇痛、消炎、止泻等功效,但有成瘾性。鸦片取自罂粟未成熟的荫果。
吗啡是鸦片的主要生物碱,可以使人成瘾,大量长期使用会引起精神失常,出现谵妄的幻觉,过量用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2.可卡因,又名古柯碱,是一种细微、雪白的结晶状粉末生物碱。是局部麻醉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的毒性,可刺激大脑皮层,产生欣快、狂妄、幻觉,使用者很快成瘾,逐渐发生偏执型精神病,大剂量服用刺激脊髓,可引起惊厥乃至呼吸衰竭而死亡。
3.大麻,又称玛丽华纳、印度大麻,中国俗称“火麻”、“大麻叶”,是大麻植物制成的药。吸服大麻后,可产生一种欣快感,有的人会出现幻视、焦虑、妄想等症状。吸服大麻对身体有害无益,可诱发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癌、低血糖等疾病。
(二)人工合成化学毒品
人工合成的化学毒品种类很多,目前,毒品市场上流行的主要有:安非他明:甲基安非他明,又叫去氧麻黄素;安眼酮;基环利定;麦角副酸二乙基酰胺。同植物性天然毒品一样,人工合成化学毒品也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和健康,给社会造成动荡不安和经济损失。
二、毒品的危害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十二个字。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世界上吸食各种毒品的人数已超过2亿,毒品已日益严
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破坏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行秩序,吸毒贩毒已成为全球性公害。
(一)吸毒严重危害个人身心健康
(二)毒品都有使人很快成瘾的特点,人吸食毒品后,就会对毒品产生顽固的精神依赖和生理依赖,使人不断地、反复地、大量地获取和吸食毒品。吸毒者在毒瘾发作时,轻则头晕、耳鸣、呕吐、涕泪交加、大小便失禁、浑身打颤,重则有如万蚁啃骨、万针刺心、求生不得、欲死不能,直至神经系统抑制,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静脉注射毒品也是传染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的途径,危害个人身心健康。
(二)摧残意志,荒废学业
吸毒后,人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失眠易怒,性情暴躁,极不利于学习生活。有的甚至发生人格变态,道德沦丧,形成严重的病态心理,与吸毒前相比判若两人。某校8名学生吸毒成瘾后,经常缺课、旷课、无法继续学习,只好中途辍学。
(三)诱发多种犯罪,严重危害社会安定
吸毒不但全面危害身体健康,严重地摧残人的精神和意志,而且是诱发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吸毒耗资巨大,一般人的正常收入根本承受不了吸毒的开支。为毒瘾所驱使,吸毒者不惜采取不法手段攫取钱财,走上盗窃、抢劫、诈骗、贪污、买淫、杀人等违法犯罪道路。如某校一毕业生毕业后分到外资企业,正当可施展才华之际,因吸毒需要大量钱物,便利用管理资金之便贪污公款22万元,全部用于吸毒,走上了犯罪道路,被判无期徒刑。
三、毒品危害的预防
1.一定要认清毒品的危害性,构筑坚固的思想防线。在思想上要始终坚定远离毒品、拒绝毒品的意志。沾上毒品就会害了自己、害了家人,也危害社会,思想意识上要随时提醒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涉毒。
2.积极参加健康的文娱体育活动。健康的文娱体育活动能使人生活得更充实,身体更健康,结识更多的朋友,防止因生活无聊而导致吸毒。
3.不要结交有吸毒恶习的朋友,也不要进入吸毒的环境,绝不可因好奇而尝试毒品。很多瘾君子是从“试一试”开始而深陷泥坑的。一旦沾上毒品,必须立即向父母、老师报告,尽快接受戒毒及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