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纲要》自2002年新学年开始先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施行,以取得经验。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所有普通高校中施行。各地、各校在施行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告我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已经施行《纲要》的学校即不再施行教体〔1992〕11号文件。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发布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在总结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纲要。
本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
一、课程性质
第一条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第二条 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目标
第三条 基本目标
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第四条 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针对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也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独立制订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运动技能目标:积极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运动才能,在某个运动项目上达到或相当于国家等级运动员水平;能参加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
身体健康目标: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
心理健康目标: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社会适应目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关心、积极参加社区体育事务。
三、课程设置
第五条 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
第六条 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四、课程结构
第七条 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
第八条 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第九条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
第十条 应把校运动队及部分确有运动特长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中。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
五、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第十一条 确定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则是:
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同时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
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地域、气候、场馆设施等不同情况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力求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要注意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并注意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
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教学内容应与学科发展相适应,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果。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
充分反映和体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第十二条 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六、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第十三条 体育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学校应当在上级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内,按照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授课、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完成培养优秀体育人才训练的任务,配备相应数量合格的体育教师。
第十四条 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养。学校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定期接受教育培训,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逐步提高学历水平,从而提高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第十五条 体育教师在强化培养人才职能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职能和社会服务(含社区体育)的职能,开展经常性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的研究,不断推广优秀教学成果。
第十六条 学校应当按照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及有关规定进行规划和建设,创造条件满足体育课程的实际需要,采取措施延长体育场馆、设施的开放时间,提高对各项体育设施的利用率。
第十七条 要建立、健全体育课程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教师培养聘任制度;各类教学文件和教师、学生考核资料须归档立案;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系统;建立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管理系统;逐步实现体育课程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计算机网络化。
第十八条 各校应根据本纲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大纲,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改革和试验,加强教学过程控制,防止以改革之名行无政府主义之实的不良现象发生。根据体育课程的实际情况,为确保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班人数一般以30人左右为宜。
第十九条 体育课程教材的审定工作由教育部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规划与组织。本着“一纲多本”的原则,博采众长编写高质量的教材。未经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体育课程教材,各地、各高校均不得选用,以杜绝质量低劣的教材进入课堂。
第二十条 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如:充分利用校内外有体育特长的教师、班主任、校医、家长、学生骨干等,开发人力资源。
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体育场馆设施,合理布局,合理使用有限的物力和财力,开发体育设施资源。
做好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和对新兴、传统体育项目的利用,开发运动项目资源。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等)获取信息,不断充实、更新课程内容。
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和节假日,开展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体育夏(冬)令营、体育节、郊游等各种体育活动,开发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
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环境资源。
七、课程评价
第二十一条 体育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等三个方面。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教师的教学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业务素养(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工作量)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可通过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专家评议等方式进行。课程建设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教材建设、课程管理、师资配备与培训、体育经费、场馆设施以及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等,采用多元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应,重视社会有关方面的评价意见。
第二十二条 体育课程建设的评价由教育部组织进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评价方案,定期表彰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成绩优秀的单位。教育部在四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进行全国性表彰和奖励,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八、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纲要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不适用本纲要。
第二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发布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在总结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纲要。
本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
一、课程性质
第一条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第二条 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目标
第三条 基本目标
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3.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5.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第四条 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针对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也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独立制订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2.运动技能目标:积极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运动才能,在某个运动项目上达到或相当于国家等级运动员水平;能参加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
3.身体健康目标: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5.社会适应目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关心、积极参加社区体育事务。
三、课程设置
第五条 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
第六条 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四、课程结构
第七条 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
第八条 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第九条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
第十条 应把校运动队及部分确有运动特长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中。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
五、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第十一条 确定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则是:
1.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同时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
2.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地域、气候、场馆设施等不同情况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力求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要注意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并注意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
3.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教学内容应与学科发展相适应,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果。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
4.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
5.充分反映和体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第十二条 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六、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第十三条 体育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学校应当在上级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内,按照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授课、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完成培养优秀体育人才训练的任务,配备相应数量合格的体育教师。
第十四条 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养。学校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定期接受教育培训,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逐步提高学历水平,从而提高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第十五条 体育教师在强化培养人才职能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职能和社会服务(含社区体育)的职能,开展经常性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的研究,不断推广优秀教学成果。
第十六条 学校应当按照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及有关规定进行规划和建设,创造条件满足体育课程的实际需要,采取措施延长体育场馆、设施的开放时间,提高对各项体育设施的利用率。
第十七条 要建立、健全体育课程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教师培养聘任制度;各类教学文件和教师、学生考核资料须归档立案;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系统;建立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管理系统;逐步实现体育课程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计算机网络化。
第十八条 各校应根据本纲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大纲,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改革和试验,加强教学过程控制,防止以改革之名行无政府主义之实的不良现象发生。根据体育课程的实际情况,为确保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班人数一般以30人左右为宜。
第十九条 体育课程教材的审定工作由教育部“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规划与组织。本着“一纲多本”的原则,博采众长编写高质量的教材。未经“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体育课程教材,各地、各高校均不得选用,以杜绝质量低劣的教材进入课堂。
第二十条 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如:
1.充分利用校内外有体育特长的教师、班主任、校医、家长、学生骨干等,开发人力资源。
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体育场馆设施,合理布局,合理使用有限的物力和财力,开发体育设施资源。
3.做好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和对新兴、传统体育项目的利用,开发运动项目资源。
4.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等)获取信息,不断充实、更新课程内容。
5.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和节假日,开展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体育夏(冬)令营、体育节、郊游等各种体育活动,开发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
6.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环境资源。
七、课程评价
第二十一条 体育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等三个方面。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教师的教学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业务素养(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工作量)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可通过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专家评议等方式进行。课程建设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教材建设、课程管理、师资配备与培训、体育经费、场馆设施以及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等,采用多元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应,重视社会有关方面的评价意见。
第二十二条 体育课程建设的评价由教育部组织进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评价方案,定期表彰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成绩优秀的单位。教育部在四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进行全国性表彰和奖励,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八、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纲要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不适用本纲要。
第三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附件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
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目录
《绘画基础》课程教学指导纲要〃〃〃〃〃〃〃〃〃〃〃〃〃〃〃〃〃〃〃〃〃〃〃〃〃〃1 《美术表现》课程教学指导纲要〃〃〃〃〃〃〃〃〃〃〃〃〃〃〃〃〃〃〃〃〃〃〃〃〃〃4 《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指导纲要〃〃〃〃〃〃〃〃〃〃〃〃〃〃〃〃〃〃〃〃〃〃〃〃〃〃9 《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指导纲要〃〃〃〃〃〃〃〃〃〃〃〃〃〃〃〃〃〃〃〃〃〃〃〃12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16 《外国美术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19 《美术概论》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2 《美术鉴赏与批评》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5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8 《美术教育实习》课程教学指导纲要〃〃〃〃〃〃〃〃〃〃〃〃〃〃〃〃〃〃〃〃〃〃33 《中国民间美术》课程教学指导纲要〃〃〃〃〃〃〃〃〃〃〃〃〃〃〃〃〃〃〃〃〃〃37 《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纲要〃〃〃〃〃〃〃〃〃〃〃〃〃〃〃〃〃〃〃〃〃〃〃〃〃〃41 《绘画基础》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绘画基础》是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是学习美术各相关课程的基础课程,融知识、技能、创造、艺术为一体,对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发展学生的美术才能具有重要作用,并与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相联系,是培养学生从事美术教育基本工作能力的一门主干课程。
(二)课程目标
1.学习绘画的基本知识,掌握绘画造型的基本方法与技能。2.拓展艺术思维与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与创造力。
3.了解绘画的不同风格与表现形式,能运用所掌握的造型能力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4.掌握绘画基础教学的基本方法,具备绘画课程设计的能力,能胜任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及课外美术活动的辅导工作。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
(一)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原则
(1)把握知识、技能、创造、艺术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2)注重绘画实践、造型基本理论和艺术审美相结合。注意教学内容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融会和渗透。
(3)结合中小学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实际,学习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关注国内外当代绘画的发展,不断充实新的教学内容。
(4)选用教学示范作品注重多样性与经典性相结合。精选艺术品质高、具有基础训练价值的中外名家作品作为课程教学范例。
2.课程基本内容(1)素描 ·素描基础知识 ·素描写生训练 ·速写(2)色彩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写生 ·色彩与表现 ·色彩艺术的形式语言(3)创作思维训练 ·构图与表现 ·写生与创作 ·情感与表现 ·材料与表现 ·插图创作
(二)课程教学
1.强调艺术感觉为先导的原则,绘画基础知识学习与艺术感知能力训练相结合。2.重点培养绘画基本造型能力,基础技能教学的同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创造意识。3.素描、色彩、创作思维训练三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既是递进的,也是交叉的,要注意各学习内容之间相互融合渗透,循序渐进,螺旋式推进。
4.在培养学生绘画造型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作品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绘画技能课教学能力,为胜任中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5.课程作业以短期作业为主,长期作业为辅。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材料与风格,探索新的表现方法。
6.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及时总结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强调教、学互动。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学时、学分
本课程总学时为160学时。学生修完本课程全部内容,成绩合格,可获8学分。建议在第一、第二、第三学期开设本课程。每学期完成2-3学分,全部学程为3个学期。
(二)教学基本条件
1.教师
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和较高的专业素质及教学水平,了解中小学美术教育情况,一般应具备讲师以上职称或本专业硕士以上学位。
2.教学设备
(1)配备专业教室和相关教学设备。(2)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3)配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书、期刊、音像资料、网络资源等。
(三)课程评价 1.对学生能力的评价
(1)绘画表现能力。包括造型技能、绘画表现力、绘画创造力。
(2)语言表达能力。包括作品分析表述能力、学习内容的概括提炼能力等。(3)团队协作能力。包括尊重他人成果,发挥个人特点,在教学讨论、观摩、展览等环节中,展现团队合作的态度与能力。
2.采取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为辅的评价方法。
3.课程学习成绩由绘画表现能力(70%)、语言表达能力(20%)、团队协作能力(10%)三部分构成。学期课程结束时评出阶段成绩,课程总成绩为三个学期阶段成绩相加之和。成绩评定可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也可采用百分制。3 《美术表现》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美术表现》是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要求学生深入掌握几种美术表现的形式、技法,融知识、技能、创造、艺术为一体,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表现力和艺术创造力,培养适应中小学美术教育需要的合格美术教师,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
1.掌握美术表现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技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2.拓展艺术思维与想象力,提高艺术表现力与创造力。
3.掌握美术表现的课程教学设计能力,能胜任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及课外美术活动的辅导工作。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
(一)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原则
(1)把握知识、技能、创造、艺术相结合的原则。(2)坚持艺术表现技能学习与艺术审美素质培养的结合。
(3)各模块教学内容既要注重自身特点,又要注意与其他模块的联系、融会和渗透。
(4)选用教学示范作品应注重多样性与经典性相结合。精选艺术品质高、具有基础训练价值的中外名家作品作为课程教学范例。
2.课程基本内容
由中国画(含书法、篆刻)、油画、水彩、版画、雕塑五个模块组成,中国画(含书法、篆刻)为必修模块,学生可在油画、水彩、版画、雕塑四个模块中选择其中两个修习,完成课程学分。
(1)中国画(含书法、篆刻)·中国画基础知识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中国画的语言特点 ·中国画的风格样式(1-1)人物画
·工笔人物画 ·工笔画的工具材料 ·工笔画的表现方法 ·工笔重彩画 ·工笔淡彩画 ·白描 ·写意人物画 ·写意画的工具材料 ·写意画的艺术表现(1-2)山水画
·山水画的语言特点 ·山水画的艺术表现(1-3)花鸟画
·花鸟画的语言特点 ·花鸟画的艺术表现(1-4)书法
·书法基础知识
·书法艺术语言及艺术表现(1-5)篆刻
·篆刻基础知识 ·篆刻的工具材料
·篆刻的艺术语言及艺术表现(2)油画 ·油画基础知识 ·油画的工具材料
·油画艺术语言与技法 ·油画静物、人像、风景写生 ·油画创作 ·风格与表现研究(3)水彩 ·水彩画基础知识 ·水彩画的工具材料
·水彩画的艺术语言与表现技法·水彩静物、人像、风景写生 ·风格与表现研究(4)版画 ·版画基础知识 ·版画的工具与材料
·版画的版种特点与表现技巧(4-1)木版画
·木版画的工具材料 ·木版画技法及表现方法(4-2)丝网版画
·丝网版画的工具材料 ·丝网版画技法及表现方法(4-3)铜版画
·铜版画的工具材料 ·铜版画技法及表现方法(4-4)石版画
·石版画的工具材料 ·石版画技法及表现方法 ·综合版画的特点与表现技巧 ·电脑技术与版画表现技巧(5)雕塑
·雕塑基础知识 ·雕塑的形式与表现语言
·圆雕 ·浮雕 ·抽象表现 ·具像写实 ·观念表现 ·材料表现
·雕塑头、胸像、人体写生 ·金属工艺 ·陶艺技法与表现 ·雕塑创作
(二)课程教学
1.教学内容分为美术表现基础知识、美术表现技能训练、美术表现与艺术思维训练三个方面,各教学内容相互交叉、渗透,循序渐进。
2.在培养学生掌握美术技能、技巧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在学习中外美术传统技法时,关注当代生活中的艺术现象与创作表达特点,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美术表现手法、材料与风格,探索新的表现方法。
3.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4.注意培养学生的作品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美术技能课教学能力,为胜任中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5.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展览,通过讨论、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欣赏他人成果、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学时、学分
本课程总学时为160学时。学生修完本课程的全部内容,成绩合格,可获8学分。其中必修模块中国画(含书法、篆刻)80学时,4学分。另两个选修模块各40学时,2学分。建议在第四、第五、第六学期开设本课程,全部学程为3个学期。
(二)教学基本条件 1.教师
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及教学水平,了解中小学美术教育情况,一般应具备讲师以上职称或本专业硕士以上学位。
2.教学设备
(1)配备专业教室和相关教学设备。(2)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3)配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书、期刊、音像资料、网络资源等。
(三)课程评价 1.对学生能力的评价
(1)艺术表现能力。包括造型技能、作品表现力、创造力。
(2)语言表达能力。包括作品分析表述能力、学习内容的概括提炼能力等。(3)团队协作能力。包括在教学讨论、观摩、展览、演讲等环节中,尊重他人成果,具有团队合作的态度与能力。
2.采取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为辅的评价方法。
3.课程学习成绩由绘画表现能力(70%)、语言表达能力(20%)、团队协作能力(10%)三部分构成。学期课程结束时评出阶段成绩,课程总成绩为三个学期阶段成绩相加之和。成绩评定可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也可采用百分制。
《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设计基础》是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融知识、技能、创造、艺术为一体,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意能力,提高设计表现力,并与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设计教学相联系,对培养适应中小学美术教育需要的合格美术教师,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
1.掌握平面、立体空间和动态图像等设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学会计算机图像处理基本软件的应用,具有从事设计、教学的基础能力。
2.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设计造型能力和创造力,理解图形创意与形式语言的关系,拓展设计思维,具备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复合的创意设计能力。
3.学会分析、应用设计的形式法则,理解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创意与表现的关系。具备创造性地运用材料、媒介进行创意设计和作品制作的能力。
4.掌握设计基础教学的基本方法,具备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的能力,能胜任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及课外美术活动的辅导工作。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
(一)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选择设计基础作品的同时,重视设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内容比例,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掌握设计方法和基本技能技巧。
(2)吸纳中外设计文化的优秀成果,精选艺术品质高、具有基础训练价值的中外经典设计作品作为教学案例。关注继承与发展、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关注国内外设计基础教育发展的前沿动向,注意引进设计学科的最新成果。
(3)重视选择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
(4)联系中小学美术教学实际,精选在美术教学和社会美术活动中应用价值较高的作品作为教学范例。
2.课程基本内容
9(1)平面设计基础
·平面设计的原理与构成法则 ·构成的基本元素 ·平面形态的遇合
·平面形态的空间与骨骼构成 ·色彩的要素与色立体表示法 ·色彩心理与色调处理 ·色彩对比与调和
·制作二维图像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2)立体空间设计基础
·立体空间设计的原理与构成法则 ·立体形态的切挖与重组 ·材料和空间的综合表现
·制作三维图像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3)动态图像设计基础
·动态媒体设计的原理与构成法则 ·动态元素与动力形态 ·动态构成形式与方法 ·三维动态构成
·制作动态图像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课程教学
1.将设计创新的理念贯穿于课程的全过程。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设计的理论、技能学习与审美鉴赏能力培养有机组合。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集体讲授、个别辅导、设计考察、实践训练等多种授课形式。
3.注意处理设计创意与设计表现、文化观念与科技手段、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手工制作表现等方面的关系。
4.课程作业由平面构成、立体空间构成、动态构成三部分组成,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计算机软件、工具、材料,探索新的制作手法。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学时、学分
本课程总学时为80学时。学生修完本课程全部内容,成绩合格,可获4学分。其中设计基础理论20学时,1学分;设计基础技能训练60学时,3学分。建议在第一、第二学期开设本课程,全部学程为2个学期。
(二)教学基本条件 1.教师
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和较高的专业素质,具有专业理论素养和设计实践经验,一般应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本专业硕士以上学位。
2.教学设备
(1)配备专业教室和设计实践教学计算机设备,新版软件、简易绘图工具和立体作品制作设备等。
(2)配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书、期刊,音像资料、网络资源等。
(三)课程评价
1.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作品是否体现出创造力。
2.学生是否掌握基础表现方法与规范,在创意、形态、色彩、比例、材料、质感等方面是否达到基本要求。
3.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主要包括:创意快题作业与课堂主题作业的评价结合;学习态度、学习效果、解决问题的方式与课内外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结合。
4.课程成绩评定:创意快题作业30%(间断性实施3-6次),课堂主题作业草图过程(方法)设计30%(含设计创意理念的陈述能力),课堂主题作业最终效果40%(含书面总结文字能力)。
5.教学建议:课程教学中组织学习成果汇报和相互观摩活动3次(包括作业讲评、展览观摩、作品鉴赏),并纳入平时考核内容。
《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设计与制作》是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融知识、技能、创造、艺术和应用为一体,对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意能力,提高设计文化素质和设计应用能力,培养适应中小学美术教育需要的合格美术教师,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
1.了解所选学习内容的基本特点、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培养学习兴趣。2.掌握所选学习内容的基本知识、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设计课题。3.提高艺术审美、设计创意和制作表现的综合能力。具有团队合作意识。4.掌握现代设计教学的基本方法,具备课程设计及案例分析的能力,能胜任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及课外美术活动的辅导工作。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
(一)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原则
(1)把握知识、技能、创造、艺术、应用相结合的原则,精选与学生学习进度相适应、艺术品质高、具有创意训练价值的优秀作品作为教学案例,并注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2)注重艺术设计技能训练与审美素质培养的结合。
(3)重视现代设计中对“中国元素”的创意表现,精选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作品作为教学范例。
(4)联系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实际,精选在美术教学和社会活动中应用价值较高的作品为教学范例。
2.课程基本内容
由视觉传达设计、工业产品与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设计、模型制作四个模块组成,学生可在每一模块中任选一个单元内容学习,完成该模块学分。
(1)设计与制作概述
·设计与制作的概念与观念 ·现代设计与制作发展概况 ·设计与制作的分类与特点 ·设计与制作的工具与材料 ·设计与制作的设备与软件(2)设计与制作模块
(2-1)视觉传达设计(可从字体与海报设计、标志与包装设计、机构形象设计等设计项目中任选一项)
·平面创意图形的应用 ·平面版面编排的规律与形式 ·印刷设计的特征与方法
·使用相关软件制作平面设计作品的基本操作方法 ·文本的设计与制作
(2-2)工业产品与环境艺术设计(可从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服饰与时尚产品设计、室内空间设计、景观环境艺术设计、展览展示设计等项目中任选一项)
·工业产品与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工业产品与环境艺术设计创意设计的技能与方法 ·手绘设计效果图快速表现技法
·使用三维软件绘制电脑设计效果图的基本操作方法 ·使用相关软件绘制电脑施工图(三视图)的基本操作方法
(2-3)数字媒体艺术制作(可从二维动态网页制作和三维动态标志制作等项目中任选一项)
·数字媒体艺术概述
·计算机、数码相机、数码摄相机的图像信息采集 ·使用软件制作二维动态网页的基本操作方法 ·使用软件制作三维动态标志的基本操作方法 ·数字媒体艺术的编辑、剪辑、配音、合成
(2-4)模型制作(可从工业产品与建筑景观模型制作等项目中任选一项)
·模型制作概述
·看图、识图、制图的基本方法 ·APS模型材料加工成型的方法
·模型形态、色彩、材质、肌理的表面处理方法 ·模型的声光电和自动控制技术
(二)课程教学
1.注重因材施教。采取集体授课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课题和学生的专业基础,分别采取分组或个体为单位的教学实施方案。
2.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与学生的表现水平相适应的课题。重视设计理论知识的掌握,注意设计表现方法训练与良好的设计工作规范的培养。
3.通过优秀设计作品赏析,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意能力和审美能力。
4.结合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注意学习中华民族、民间美术的手法与风格,提倡在设计作业中体现中国元素。
5.教师讲评与学生讨论相结合,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教学法启迪,使学生对设计实践技能的学习与设计教学方法的体验相互交融,获得设计与制作的教学经验与训练。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学时、学分
本课程总学时为140学时。学生修完本课程学习内容,成绩合格,可获7学分。其中视觉传达设计40学时,2学分;工业产品与环境艺术设计40学时,2学分;数字媒体设计30学时,1-2学分;模型制作30学时,1-2学分。建议在第五、第六学期开设本课程,全部学程为2个学期。
(二)教学基本条件 1.教师
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和较高的专业素质,具有专业理论素养和设计实践经验,一般应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位。
2.教学设备
(1)配备专业教室、手工制作工作室和适应教学要求的计算机、新版软件及相关耗材。
(2)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14(3)配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书、期刊、音像资料、网络资源等。
(4)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师生建立设计工作室,为学生参与社会设计工作实践提供平台。
(三)课程评价
1.是否掌握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方法和规范,在创意、功能、形态、色彩、比例、材料、空间、质感以及艺术表现等方面是否达到课程的要求。
2.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意设计、制作能力的体现。
3.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视平时创意快题作业与课堂主题作业评价的结合,注意学习态度、学习效果、解决问题的方式与课内外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结合。
4.课程成绩评定:创意快题作业30%(间断性实施2-4次)、课堂主题作业过程(方法)设计30%(含口语陈述和书面总结文字能力)、课堂主题作业最终效果40%(含作业展示效果和布展能力)。
5.教学建议:组织学习成果汇报和相互观摩活动2-3次(包括市场考察、作业讲评、展览观摩、作品鉴赏),并纳入平时考核内容。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中国美术史》是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以及中国文化全面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人文科学的中国美术史教学,旨在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美术和传统文化的系统了解和热爱,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培养适应中小学美术教育需要的合格美术教师。
(二)课程目标
1.掌握中国历代美术的重要作品、代表人物、主要流派及突出成就等方面的知识。
2.了解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中国美术发生、发展、演变的线索脉络和内在逻辑。
3.增强对中国历代美术经典作品的分析、解读和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具备良好的学术素养,能胜任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需要。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
(一)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原则
(1)强调知识系统性、内容简明性与作品经典性的结合。立足于美术本体,以中国历代美术作品、美术家、美术现象为主线,系统而简明地展现中国美术发生、发展、演进的内在理路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思想、文化背景。
(2)在重点阐述绘画、雕塑的同时,兼顾工艺、城市与建筑、书法的表述。2.课程基本内容
课程内容共分八个模块:史前美术、先秦美术、秦汉美术、魏晋南北朝美术、隋唐五代美术、宋辽金元美术、明清美术、近现代与当代美术。
(1)史前美术:美术的起源及早期形态、石器、彩陶、陶塑、玉雕、岩画、聚落与居址。
16(2)先秦美术:青铜艺术、帛画、玉石雕、漆木雕、工艺、文字、城市与建筑。(3)秦汉美术:陵墓与苑囿雕塑、帛画、宫殿壁画、墓室壁画、画像砖石、工艺、书法、城市与建筑。
(4)魏晋南北朝美术:画家及传世作品、墓室壁画、陵墓雕塑、石窟壁画与雕塑、砖石与漆木画像、画史与画论、书法、工艺、城市与建筑。
(5)隋唐五代美术:画家及传世作品、墓室壁画、陵墓雕塑、石窟壁画与雕塑、寺观壁画与雕塑、画像石、画史与画论、书法、工艺、城市与建筑。
(6)宋辽金元美术:画家及传世作品、壁画、版画、画史与画论、雕塑、书法、城市与建筑、工艺。
(7)明清美术:画家及传世作品、壁画、版画、年画、画史与画论、雕塑、书法、城市与建筑、工艺。
(8)近现代与当代美术(时间下限截止到1979年):中国画、西画、版画、连环画、漫画、年画、雕塑、美术思潮与美术论争、美术教育、书法、建筑、工艺。
(二)课程教学
1.以课堂讲授和图像演示为主,史论知识和创作实践、课堂教学与实习考察密切结合。
2. 既要重视美术形式风格的分析,也要增强对美术作品内涵和思想性的剖析,同时注意相关历史、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阐述。
3.突出视觉艺术的特殊性和直观性,把口头讲述与图像展示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图片演示、多媒体视频等教学手段强化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4.注重考古新发现、研究新成果和新方法的介绍,及时输送给学生最新信息,拓展学术视野。
5.布置相关参考书,留给学生思考问题、判断问题的空间,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培养学生中国美术鉴赏的教学能力,为胜任中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学时、学分
本课程总学时为60学时。学生修完本课程全部内容,成绩合格,可获3学分。建议在第二学期开设本课程,全部学程为1个学期。
(二)教学基本条件 1.教师
任课教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术素养。一般应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本专业硕士以上学位。
2.教学设备
(1)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2)配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书、期刊、音像资料、网络资源等。
(三)课程评价
1.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综合分析论述能力。
2.考核采用闭卷方式,实行百分制,建议知识性考核内容占70%,能力考核内容占30%。
3.采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外国美术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外国美术史》是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通过了解、学习世界不同地域、民族和国家的美术成就,拓展学生的跨文化视野,构建多元文化价值观。本课程对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思维和艺术实践能力,提高解读世界各国美术作品的能力,培养适应中小学美术教育需要的合格美术教师,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
1.掌握外国美术史的发展脉络,了解外国美术的历史演变及其原因。了解不同地域、国家主要历史阶段的经典美术作品、世界重要美术流派、主要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2.通过对重要的美术大师、经典作品的介绍和分析,提高对外国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3.构建多元文化价值观,培养美术史学习的兴趣。
4.掌握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有关外国美术鉴赏教学的知识,胜任中小学美术鉴赏教学的需要。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
(一)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原则
(1)把握科学性、系统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结合的原则。
(2)关注西方美术杰出成就和基本历史脉络的同时,兼顾对非欧洲国家特别是东方美术的阐释。
(3)重点学习从原始时代到现代的外国绘画、雕塑的同时,兼顾对建筑、工艺经典作品的了解。
(4)注重美术史基础的教学与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通过对美术家、美术现象、美术流派、风格和作品的阐释,建构外国美术史的知识框架和作品鉴赏、分析能力。
2.课程基本内容
课程内容共分七个模块:原始与古代美术、古代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美术、欧洲中世纪及拜占庭美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17、18世纪欧洲美术、19世纪欧洲美术、现代美术。
(1)原始与古代美术:原始美术、古代两河地区美术、古代埃及美术、古代希腊美术、古代罗马美术。
(2)古代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美术:伊朗美术、印度美术、日本美术、朝鲜美术、古代非洲美术、前哥伦比亚美术。
(3)欧洲中世纪及拜占庭美术:早期基督教美术、拜占庭美术、罗马式美术、哥特式美术。
(4)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5)
17、18世纪欧洲美术:
17、18世纪意大利美术、17世纪佛兰德斯美术、17世纪荷兰美术、17、18世纪西班牙美术、17、18世纪法国美术。
(6)19世纪欧洲美术: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法国浪漫主义美术、法国现实主义美术、法国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美术、19世纪德国美术、19世纪英国美术、19世纪俄罗斯美术。
(7)现代美术:野兽派、立体派、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抽象艺术、达达和超现实主义、墨西哥壁画、苏联美术、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极少主义、观念艺术、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
(二)课程教学
1.力求内容丰富性、知识系统性与讲授经典性的结合,将宏观的历史线索描述与具体的作品鉴赏、分析结合起来,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观摩结合起来。
2.在重点讲授美术的形式、风格、流派的同时,注意与美术相关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宗教信仰等背景知识的联系,增强对美术现象发生、演变内涵的剖析。
3.突出视觉艺术学习的形象直观特点,把语言讲述与图像展示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图片演示、多媒体视频播放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作品的认知经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4.注重不同文化与地域之间美术观念和审美趣味的比较,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推荐阅读相关参考书,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调动学习积极性。
5.培养学生外国美术鉴赏的教学能力,为胜任中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学时、学分
本课程总学时为60学时。学生修完本课程的全部内容,成绩合格,可获3学分。建议在第三学期开设本课程,全部学程为1个学期。
(二)教学基本条件 1.教师
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和较高的专业素质,一般应受过外国美术史研究的学术训练,具备讲师以上职称或本专业硕士以上学位。
2.教学设备
(1)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2)配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书,期刊、音像资料、网络资源等。
(三)课程评价
1.平时考核与期终考核相结合。采用课堂讨论、学习笔记等方式作为平时考核;采用闭卷考试作为期终考核。
2.知识性考核与能力性考核相结合。建议知识性常识占60%,分析问题能力占40%。采用闭卷考试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采用课堂主题研讨和课堂提问方式考核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采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美术概论》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美术概论》是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与《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术鉴赏与批评》等课程密切结合,重点讲授美术理论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及其所产生的历史情境和所针对的美术问题与对象,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重点提高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高度主动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中小学美术教育需要的合格美术教师。
(二)课程目标
1.理解和掌握中外美学、美术理论中各种关于美术的不同观点和理论,并能从历史语境、文化背景、美术发展的特定阶段,考察其历史地位和局限,了解与客观美术现象之间的内在关系,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它们对美术发展的影响。
2.具备从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角度思考美术理论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中西美术理论的比较,以及对不同文化传统、价值观的阐释,拓展跨文化视野,认识多元文化并存的意义,培养热爱中国美术和文化的感情。
3.培养学生的方法论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从有机联系的角度,全面地理解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方法、价值和意义。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
(一)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原则
(1)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从中外美学史、美术理论史中精选经典的知识内容,采用在学术界影响大、传播广、引用多并具权威性的理论和观点,与课程体系中的其他课程内容形成有机的联系与互动。
(2)把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选择与中国当代美术创作有密切关联的理论和思想,使课程内容具有当代意义。
2.课程基本内容(1)本质论 ·美术的概念及演变
·几种关于美术本质的理论 ·美术的社会本质(2)门类论
·美术的基本特征及其门类的划分 ·美术的主要门类
·各美术门类之间的相互关系(3)发展论 ·美术的发生 ·美术的发展
·美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4)创作论
·创作主体——美术家 ·美术创作活动
·美术的创作方法、流派与思潮(5)作品论
·美术作品的构成因素 ·美术作品的相关属性 ·美术作品的美术美(6)接受论
·美术接受的性质与特征 ·美术传播与接受的社会环节 ·美术的审美教育
(二)课程教学
1.以课堂讲授为主,系统讲授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阐释美术理论中的主要观点以及所使用的方法和持有的立场,理解其基本内涵、产生的历史背景。
2.美术理论知识学习和相应的美术创作现象认识相结合,在美术现象的丰富多样经验中,认识不同美术理论的研究视角与方法,以及在历史与实践中形成的不同价值、功能和特征。
3.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力求准确而生动地向学生传授美术理论知识。
4.运用课堂讨论、论文写作、个案分析、课外读物辅导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注意联系中小学美术教学实际。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学时、学分
本课程总学时为60学时。学生修完本课程全部内容,成绩合格,可获3学分。建议在第四学期开设本课程,全部学程为1个学期。
(二)教学基本条件 1.教师
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和较高的专业素质,一般应受过美术理论研究的学术训练,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
2.教学设备
(1)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2)配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书、期刊、音像资料、网络资源等。
(三)课程评价
1.美术理论知识掌握水平的评价。主要通过课程考试、课堂提问,重点考察学生对不同理论的基本内容、视角特点以及方法差异的理解与掌握。
2.理论思维能力和方法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逻辑推理的能力。
3.美术理论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评价。主要通过论文写作,检验学生美术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运用的水平。
4.平时考核可采用撰写小论文、课堂讨论等形式。学期、学年考查、考试,可采用论文写作的方式。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各占课程总成绩的50%。
5.教师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
《美术鉴赏与批评》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美术鉴赏与批评》是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与《美术概论》、《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等课程紧密衔接,重点学习从美学、社会、文化角度对美术作品进行解读、比较、鉴赏与批评的方法, 提高对美术文化、美术活动的价值、意义的理解,促使学生把感性的审美体验与理性的批评意识有机结合起来,培养适应中小学美术教育需要的合格美术教师。
(二)课程目标
1.建立美术鉴赏与批评的视角。了解不同美术批评思想产生的历史语境、文化背景和在当代批评实践中的对话与交融,提高多维度、多层面分析美术作品的能力,提高对当代艺术新现象的判断能力。
2.熟悉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学习中国传统书画品鉴方法,学习习近平现代以来美学、社会学、文化研究思想成果在美术鉴赏与批评方面所建构的新理论、新方法,培养在美术鉴赏与批评活动中的方法论意识。
3.具有独立进行美术作品鉴赏与批评的短文写作、演讲等实践能力。4.掌握中小学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步骤和方法,培养策划校园美术活动和参与社会美术活动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
(一)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原则
(1)精选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基本知识内容,采用学术界影响大、传播广、引用多,并具权威性的理论和观点,与课程体系中的其他课程内容形成有机的联系与互动。
(2)侧重选择关于美术鉴赏与批评活动规律、方法的学习内容,以及与当代中国美术创作、批评、教育实践关系密切的材料、案例,建构关于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基本知识框架。
2.课程基本内容(1)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基本特点
·美术理论〃美术史〃美术批评与美术传播 ·作品〃作者〃观者 ·风格〃流派〃思潮 ·鉴赏与批评
(2)中西美术传统与跨文化交流 ·中西美术文化传统的异与同 ·跨文化交流中的互识与误读(3)美术鉴赏与批评的视角和方法 ·中国书画批评传统及经典案例 ·表现—形式论的理论与方法 ·历史—社会论的理论与方法 ·文化—图像观的理论与方法
(4)学校艺术教育中的美术鉴赏与批评 ·鉴赏教学与课程内容开发 ·美术作品分析与批评写作 ·校园美术活动策划与运作
(二)课程教学
1.理论知识学习与鉴赏“眼力”培养互动。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使理论学习与对作品的视觉体验密切结合,使作品分析与相关历史、文化背景资料及相关视觉文本的了解密切结合。注意对美术作品的时代性、民族性、文化性和风格判断的理性分析能力,与视觉经验敏感性、艺术语言感悟能力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思辨能力与感知能力的均衡发展。
2.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互动。将不同鉴赏与批评理论、方法的学习,同经典的鉴赏与批评案例分析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理论、视角与方法的不同价值、功能和特征,建立鉴赏与批评的方法意识。
3.培养跨文化的眼界。通过对美术鉴赏与批评活动背后的文化传统、价值观的阐释、比较学习,培养学生热爱中国美术文化的感情和在多元文化交流中的中国文化身份自觉,培养主动了解世界、尊重人类多元文化的意识。
4.侧重当代性、实践性。组织学生开展美术创作现状的调查、当代美术热点问题的讨论、模拟中小学美术鉴赏课的课堂教学和课外美术活动组织策划,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学时、学分
本课程总学时为60学时。学生修完本课程全部内容,成绩合格,可获3学分。建议在第五学期开设本课程,全部学程为1个学期。
(二)教学基本条件 1.教师
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和较高的人文眼界和专业素质,一般应受过艺术理论研究的学术训练,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
2.教学设备
(1)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2)配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书、期刊、音像资料、网络资源等。
(三)课程评价
1.理论知识掌握水平评价:主要通过课程考试,重点考查学生对不同理论、方法的基本内容、视角特点与方法差异的理解与掌握。
2.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评价:主要通过鉴赏、批评短文写作、课堂讨论、模拟中小学美术鉴赏课教学和举办小型美术鉴赏演讲会等形式,检验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方法进行写作与教学的能力。
3.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平时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的考查与期终考试评价结合起来,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各占课程总成绩的50%。
4.采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自评、互评结合的评价方法。27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是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通过讲授美术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美术教学的理论知识,培养美术教学实践能力,为形成和完善中小学美术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认识美术教学的基本涵义和特点,形成对本课程的认知框架。2.了解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基本内容,形成初步的课程编制能力。
3.学习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基本方法,具备从事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基本能力。4.基于对课程的认识,逐步形成职业意识和终生学习与发展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
(一)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原则
(1)依据课程性质和目标,适应学生的职业和学术发展需求,体现基础性、思想性、时代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2)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体验带动理论学习,以问题引发思考。(3)将案例与原理相结合,以案例印证原理,以原理解释案例,具体与抽象相结合展开课程内容。
(4)在保留本课程中国传统与特色的同时,引入现代先进的美术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现课程的最新发展。
2.课程基本内容
(1)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含义与特征 ·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含义 ·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特征
(2)学生的身心特征和美术能力发展规律 ·中小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身心特征 ·中小学生美术能力发展的规律(3)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 ·价值与目标的关系 ·美术教学目标的分类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的目标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目标(4)中小学的美术课程 ·美术知识与美术课程 ·美术课程标准 ·美术教科书
(5)中小学的美术教学 ·美术教学的特点 ·美术学习行为的发生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编写 ·美术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不同类型的美术教学 ·美术教学模式的建构(6)中小学的美术教学评价 ·评价的概念与观念 ·美术教学评价的意义 ·美术教学评价的策略 ·美术教学评价的方法(7)中小学美术课程资源 ·美术课程资源的概念 ·美术课程资源的分类 ·美术课程的人力资源 ·美术课程的设备与材料资源 ·美术课程的地方资源 ·美术课程的电子与网络资源(8)课外校外美术教学 ·课外校外美术教学的意义 ·课外校外美术教学的特点 ·课外校外美术教育的类别与方法 ·美术兴趣班(小组)的美术教学 ·博物馆(美术馆)美术教学 ·社区中的美术教学
(9)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素质与能力 ·中小学美术教师的职业资质 ·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人格特征与魅力 ·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知识与技能 ·研究型美术教师的基本特征和能力 ·美术教育研究方法
·美术教育论文、教育叙事和调查报告的写作
(二)课程教学
1.以体验活动增强课程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建议通过回忆、交流和虚拟教学活动等方式,唤起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经验,体验美术教学过程,反思以往在认识、方法上的不足。
2.增强互动性,将学习活动变成学生的内在行为。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开放的教学氛围,增加教学活动的互动性,开展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和知识交流,调动学生自主认知和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3.将对基本规律和方法的认知、运用与创新结合起来。熟悉职业规范,鼓励学生独立地进行发现、思考和判断。
4.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注意教学方法的综合性、多样性,采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阅读法、合作学习指导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益。
5.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理论,拓展未来的职业和学术发展空间;掌握基本的美术教育教学方法,形成初步的职业资质和能力。采用微格教学法,形成诊断和反思能力,提高处理教学细节的能力。
6.将课堂教学与开放式教学相结合。鼓励学生进入学校观摩、听课、调研,了解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实际,获取更多的经验。聘请有经验的中小学美术教师担任兼职指导教师或举办讲座、座谈会,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7.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提高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交互性,创设能够展示各种关系的虚拟环境,扩大学生的眼界和认识空间。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学时、学分
本课程总学时为60学时。学生修完本课程全部内容,成绩合格,可获得3个学分。建议在第五或第六学期开设本课程,与教育见习同步,在教育实习之前开设,全部学程用1个学期或1个学年。
(二)教学基本条件 1.教师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也可聘请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美术教研员和中小学美术教师辅助教学。
2.教学设备
(1)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2)配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书、期刊、音像资料、网络资源等。(3)配备微格教室。
(三)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课程目标是本课程评价的依据。应将学生的现实表现和课业成绩与课程目标相对照,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综合的判断和评价。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视课程完成后的考查或考试,同时关注平时的作业、练习和实践表现。
(3)一般标准和创造性表现相结合。关注学生对一般理论和方法认识、运用的正确性,并重视学生在观察、思考和实践中表现出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4)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形成反思能力和判断能力十分必要,应该鼓励学生经常进行自我评价。
2.考查、考试方法:分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采用开卷或闭卷方式,其中客观题占40%,主观题占60%,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部分重点考查学生对常规美术教学方法的认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课程总成绩为两部分成绩相加,理论部分占60%,实践部分占40%。
《美术教育实习》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美术教育实习》是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是教学实践类课程,对引导和指导学生认识美术教育的价值和基本规律,熟悉中小学美术教学环境、特点和过程,掌握美术教学技能、提高美术教学能力及教学研究能力,培养适应中小学美术教育需要的合格美术教师,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
1.了解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与美术教学的现状,提高对中小学教育与美术教学的认识,培养热爱教育的情感,增强责任感,打下做一名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必须具备的思想品质和业务素质的基础。
2.在参与中小学教育与美术教学活动中,掌握美术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辅导的基本技能,获得美术教学的实践能力,增强教学创新意识,学会设计、组织富有创意的美术教学活动的方法。
3.逐步获得美术教学研究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当地美术资源和编写校本课程与教材的能力,独立进行美术教学研究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
(一)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原则
(1)本课程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中小学教育与美术教学实践的机会,选择适合美术教育见习和美术教育实习的学校,是完成课程教学的基本前提。
(2)把握以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原则,在培养美术教学实践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理解、分析、综合与判断,验证或修正美术教学理论,以促成美术教学实践向更完美的方向发展。
(3)注重引导学生在美术教育见习和美术教育实习中既接触现实,同时也对现实加以反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改进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理想方案或将来任教时应遵循的美术教育方向。
2.课程基本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美术教育见习”和“美术教育实习”两部分。(1)美术教育见习
美术教育见习的基本内容包括:参观见习学校;观摩见习学校的美术课堂教学;参与见习学校的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参与见习学校的美术课外活动;参与见习学校举办的各项课外活动;进行美术教育教学的调查研究。
建议美术教育见习分阶段进行。本科第二学年的美术教育见习以教育观察为主,第三学年的美术教育见习在教育观察的基础上,参与课堂教学和美术课外活动,以加深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认识和对美术教学的体验。
(2)美术教育实习
美术教育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听课、备课、上课,担任班主任工作以及参与学校环境布置工作和美术课外辅导工作。教育实习一般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准备阶段:认识美术教育实习的意义,了解美术教育实习的任务,做好美术教育实习的思想准备;制订美术教育实习计划;设计美术教学方案;进行模拟美术教学。
观摩阶段:了解与分析实习学校的美术教学环境;观摩美术教师的美术教学工作;观摩班主任工作;根据实习学校美术教学进度,进行备课并试讲。
教学阶段:认真备课,写好每堂课的详细教案。在课前应把教案交给实习学校的美术教师审阅,经美术教师同意后方能上课。
进行美术课堂教学,课后认真批改美术作业。学生的第一堂课和最后一堂课要在实习小组内进行评议与分析,先由执教的学生自评优缺点,再由其他学生、指导教师评议,并撰写教学评议与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
配合学校的日程安排,进行所带班级的日常管理。同时开展美术教育教学调查研究,或对中小学生的美术学习进行个案研究。
总结阶段:撰写美术教育实习总结,并在实习总结会上进行交流;统计调查研究的数据,整理个案研究的资料,撰写调查报告或专题论文。
美术教育实习的内容还应包括:学校环境布置工作和美术课外辅导工作。根据实习学校的要求,主动参与并认真完成学校的环境布置工作。配合学校的课外活动,参与美术兴趣小组的辅导工作。
(二)课程教学
在美术教育见习与美术教育实习中,指导教师包括:见习学校和实习学校的美术教师,以及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师。
1.见习学校和实习学校美术教师的工作
(1)向学生介绍美术教学工作及所教班级的学生情况。(2)进行美术教学示范。
(3)指导学生备课、撰写美术教案、编制教学课件及组织课前试讲。(4)审阅学生撰写的美术教案、编制的教学课件、课堂听讲及进行课后讲评。(5)评定学生美术教育实习的成绩,并给予评语。2.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师的工作
(1)做好与见习学校和实习学校的联系工作,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业务和生活,及时解决见习和实习时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使之能顺利完成美术教育见习与美术教育实习的任务。
(2)与见习学校和实习学校的美术教师共同审阅学生撰写的美术教案,编制的教学课件,提出修改意见,进行具体辅导。
(3)听学生讲课,课后组织评议,并主动征求学校美术教师和学生对美术教育教学的意见。
(4)了解学生参与学校环境布置及课外美术辅导的情况,并给予辅导。(5)指导学生围绕美术教学问题或其他教育问题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工作,指导他们撰写调查报告或专题论文。
(6)根据实习学校美术教师所评定的成绩、评语及学生的各方面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后,评定美术教育实习的成绩。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学时、学分
本课程总学时为120学时。学生修完本课程全部内容,成绩合格,可获得6学分。其中美术教育见习20学时,1学分;美术教育实习100学时,5学分。建议在第二、第三学年开设美术教育见习课,在第四学年开设美术教育实习课。
(二)教学基本条件 1.教师
担任本课程的见习学校和实习学校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和丰富 35 的美术教学实践经验,一般应具备小学高级和中学一级以上的职称;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和较高的美术教育专业素养,一般应具备讲师以上职称或本专业硕士以上学位,并熟悉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
2.教学设备
实习学校应具有符合国家中小学教育标准的美术教室、教学设备。
(三)课程评价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美术教育见习与美术教育实习结束后,学生应完成并上交《美术教育见习手册》和《美术教育实习手册》。《美术教育见习手册》的内容包括:见习学校美术教育现状观察笔记1篇,听课笔记8篇以上,美术教育见习总结1篇;《美术教育实习手册》的内容包括:美术教案6篇以上(包括教案文稿以及自制的教具、范画和PPT课件等),听课笔记6篇以上、美术教育实习总结1篇。有条件的学生可以结合在见习和实习期间的调查研究,围绕美术教学及其他教育问题撰写调查报告或专题论文。
2.评价主体多元性。学生的自评、互评以及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相结合。根据学生在美术教育实习全过程的表现,结合学生自评、互评的结果以及实习学校美术教师给学生评定的成绩,综合评定学生的美术教育实习的成绩。
3.评分指标。包括:美术教育实习的态度、美术课堂教学和美术课外教学的基本能力、美术教学创新能力、美术教学研究能力的质性和量化评价。其权重分别为:美术教育实习态度(10%),美术教学设计(20%),美术课堂教学(50%),学校环境布置工作及课外美术辅导工作(10%),美术教育教学研究(10%)。成绩可以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也可以采用百分制评定成绩。
4.美术教育实习成绩不及格者不能毕业,须参加下一届美术教育实习并取得及格成绩后方可毕业。
《中国民间美术》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中国民间美术》是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具有中国非物质文化与民间美术传统认知、现状调查及艺术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传授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的基础文化知识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样式与技艺,以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传统的文化认同意识,发展学生对具有文化多样性价值的民族民间美术的审美认知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修养、文化传承意识,培养适应中小学美术教育需要的合格美术教师,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
1.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多样性的基本概念和保护原则,以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的现状和濒危性,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关注,提高作为文化传播者与传承者的文化自觉性。
2.了解并掌握民间美术基本的文化内涵及艺术造型、技艺的传统特征,以适应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需求。
3.通过民间美术的社会调查,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民间美术相关信息的实践能力,以及作为中小学美术教师对本地区文化遗产的课程开发能力。
4.培养学生具备将民间美术与中小学美术教育需求相结合的教学创意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
(一)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原则
(1)把握体现民间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整体性、活态性、实用性特征的内容,了解民间美术研究的学科前沿信息。
(2)关注中国民间美术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特点,关注普遍性与代表性的互补结合。重视教学内容对本地区民间美术资源的吸收和利用。
(3)注意理论、社会调查与艺术实践三方面的融合与互动。
(4)突出对民间美术研究与实践方法的讲授。注意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动作用,鼓励学生对本地区民间文化的学习研究。
2.课程基本内容
课程的基本内容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1)中国民间美术概述;(2)民间美术调查与艺术实践。
(1)中国民间美术概述
·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及其历史渊源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民间美术 ·文化多样性与中国多民族民间美术传统 ·民间美术与民俗文化
·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主要类型和代表传承人 ·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体系及其叙事特征
中国民间美术代表类型的选择原则从两方面因素考虑:①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角度选择,考虑到不同民族的代表类型和传承人;②从其活态文化特性的角度考虑,以不同民族重要节日及重要祭祀时间为文化线索选择代表类型。涵盖以上因素的代表类型包括:民间剪纸、民间年画、民间皮影、民间刺绣、民间面花、民间面具、民间泥玩具、民间雕刻(木、石、砖等材料)、民间染织、民居建筑及其他类型(补充院校所在地区民间美术类型内容)。
(2)民间美术调查与艺术实践
以本地现有民间美术代表类型为调查主题或个案,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同时开展民间美术相关的艺术实践。课程实践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民间美术调查方法的学习与实践。包括民间美术相关类型的实地调查(民俗文化、地域性的艺术传统、代表传承人与代表作品);民间美术调查报告写作(文化信息与图像整理);民间美术品的认知与收集。
·民间美术的艺术实践。可根据学校当地的条件和可利用资源,选择代表性的民间美术类型作为教学内容,学习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体系。民间美术艺术实践的方式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①请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传承人进课堂讲授;②走出校门到民间艺人(民间作坊)中进行实地考察学习。
(二)课程教学
1.教学内容第一部分:重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多样性相关基本概念和文化理念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知与文化传承意识。面对丰富的学习内容,38 要精选好、利用好图像和文献资料,提前为学生提供相关阅读书目。
2.教学内容第二部分:重点了解民间美术调查方法。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建立固定的实习基地。注意调查课学习内容与当地社会生活、民间美术资源、民间美术传承人的紧密联系和互动。
3.鼓励并发挥学生在社会调查、艺术实践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尤其注意对少数民族地区和乡村地区学生的特长和生活习俗的尊重,以及对民间文化信仰和民间传承人的尊重。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学时、学分
本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学生修完本课程全部内容,成绩合格,可获2学分。其中中国民间美术概述20学时,1学分;民间美术调查与艺术实践20学时,1学分。建议在第三学期开设本课程,全部学程为1个学期。
(二)教学基本条件 1.教师
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和比较高的专业素质,一般应具备讲师以上职称或本专业硕士以上学位。
2.教学设备
(1)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2)配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书、期刊、音像资料、网络资源等。
(3)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民间美术实习基地,通过长期、稳定的建设,完善教学、考察、实习条件。
(4)建议推行“一校一坊”的专业实践教学方式。根据不同民族地区学校的特点和可利用资源条件,通过建设专门的民间美术品收藏陈列室与民间艺术实践工作室为一体的“中国民间美术校园工作坊”,形成民间美术图像信息库(数据图像与实物收集),积累民间美术调查成果和学生艺术实践成果,建立具有地方民间文化和校园文化特色的集教学、陈列、收藏、研究为一体的标志性设施,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民间美术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建设作用。
(三)课程评价
1.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采用课堂讨论、阅读与写作、实地调查实 39 践、艺术实践等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采用各单元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终结评价。
2.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由于民间美术教学的开放性,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既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业的质量,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适应、沟通与知识应用方面的能力。
3.评价方法:读书报告或阅读笔记、民间美术调查报告或调查成果展览、艺术实践作品展与教学创意文案。其中,中国民间美术课程作业占总成绩的40%,民间美术调查与艺术实践课程作业占总成绩的60%。
4.采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自评、互评的多样化方法。
《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工艺基础》是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融知识、技能、艺术和应用为一体,对培养学生的工艺美术才能、理解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精华及现代工艺美术的价值,通过实际动手制作体悟工艺的独特魅力,具有重要价值,对培养适应中小学美术教学需要的合格师资,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
1.了解所选学工艺的简况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了解所选用工艺材料的基本特性。
2.初步掌握所选学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技术方法和技能规范,能够正确地进行工艺操作,独立完成与技能水平相当的工艺作品。
3.具备鉴赏、分析普通工艺品审美特点和工艺特点的能力。
4.掌握所选学工艺的基本教学方法,具备课程设计、作品分析能力。能胜任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及课外美术活动的辅导工作。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
(一)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原则
(1)选择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学习条件相适应的工艺技术、材料。(2)精选在中小学美术教学及社会生活中有应用价值的工艺技术。2.课程基本内容
各教学单位可根据教学条件选其中的两种工艺作为课程内容。(1)木浮雕工艺 ·材料和工具的准备 ·画稿的拷贝 ·基本雕刻方法 ·起伏关系的处理 ·肌理的运用
·打磨工艺 ·表面处理工艺
(2)编织工艺(草编、柳编、藤编、高比林编织等工艺)·高比林编织工艺
·编织用木框的制作、工具的准备 ·选色线 ·挂棉经 ·分经
·织作的几个要领(起伏关系的处理、直线编织、斜线编织、弧线编织、线面编织)
·织作
·后期处理工艺(3)陶艺
·泥料和工具的准备
·泥条的制作方法、泥条盘制成型方法 ·泥板的制作方法、泥板成型方法 ·徒手捏制成型方法 ·拉坯成型方法 ·肌理的制作方法
·装饰手法(刻、划、镂、压等)·施釉方法 ·烧制
(4)金属工艺(煅制工艺)·材料和工具的准备
·画稿的拷贝方法(如何把画稿拷贝到铁板或铜板上)·金属材料的剪裁方法 ·金属材料的加热方法 ·起伏关系的煅制方法 ·表面肌理的煅制方法
·镂空的方法 ·焊接的方法 ·铆接的方法 ·表面处理方法(5)蜡染工艺
·材料、工具的准备(织物面料、防染蜡、染料、蜡刀、毛笔)·画稿的拷贝方法 ·蜡绘的方法 ·冰纹的效果及运用 ·浸染 ·除蜡的方法 ·漂洗
(二)课程教学
1.从学生的基础条件和学习条件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在重视掌握传统工艺方法的同时,鼓励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有所创新。
2.加强对优秀工艺作品的介绍、赏析,组织参观有地方特点的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博物馆、作坊。培养学生的工艺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材料美、技艺美的鉴赏水平。
3.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教学法启迪,了解如何进行工艺的技术操作教学。4.教师指导与学生相互观摩、交流相结合;教师讲评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学时、学分
本课程总学时为60学时。学生修完本课程全部内容,成绩合格,可获3学分。建议在第四学期开设本课程,在《设计基础》、《中国民间美术》课程之后开设,全部学程为1个学期。
(二)教学基本条件 1.教师
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较高的专业素质及较强的动手能力,一般应具备讲师、工艺美术师以上职称或本专业硕士以上学位。课程中可聘请当地工艺美术大师举办 43 讲座、进行操作演示。
2.教学设备
(1)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2)配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书、期刊、音像资料、实物资料和网络资源等。(3)配备工艺制作工具和供工艺操作教学用的工作室、工坊。
(三)课程评价
1.工艺操作是否符合基本要求和规范;作业工艺的精良程度;对形式法则、材质美感的理解及运用效果。
2.教师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可在学生间进行互教、互评考核,检查学生对课程教学方法的掌握程度。
3.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主要由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课内外作业完成情况等部分组成,作为平时成绩。终结性评价是课程结束时的作业成绩。课程总成绩中,平时成绩可占40%,作业成绩可占60%。
第四篇:普通物理课程教学纲要
《普通物理》课程教学纲要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学时与学分
课程代码:1403
开课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
开课时间:第三学期。
课程总学时:68学时 [理论课56学时(包括习题课6学时),实验课12学时] 周学时:4学时
学分:4学分。
(二)课程性质
普通物理是研究物质最基本最普通的运动形式及其规律和物质世界基本结构的学科。它是许多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是理工、师范等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三)教学目的1、科学地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质组成的概貌和多种运动形式的转化及其相互联系。
2、正确认识物理学基本理论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物理思想,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初步掌握应用物理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初步掌握基本的物理实验方法和技能,提高物理实验的技能。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1、大学普通物理是在中学物理学的基础上扩展和提高的,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应具备高中物理的知识基础。
2、学习本课程应具备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包括矢量运算、微积分及简单的微分方程。建议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先学完高等数学。
3、本课程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数学理论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一)质点力学16学时(其中2学时习题课)
学习目的与要求
1、确切理解描述质点运动及运动变化的基本物理量;
2、掌握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及性质;
3、掌握质点运动学两类问题,即用微分方法由已知的运动学方程求速度、加速度;用积分方法由已知质点的速度或加速度求质点的运动学方程;
4、理解牛顿运动三定律的内容实质,明确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5、理解功的概念,会计算变力的功;明确动能、势能的定义及功和能的联系与区别;
6、掌握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物理意义和使用条件,并能熟练应用;
7、理解动量、冲量的概念,掌握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并能熟练应用。
(二)钢体力学8学时(其中1学时习题课)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握转动定理、转动惯量的概念;
2、理解力矩的功的概念,掌握动能定理;
3、理解质点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及刚体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三)静电场10学时(其中1学时习题课)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库仑定律及电场强度;
2、掌握静电场中的高斯定理及环路定理;
3、理解电势及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微分关系。
(四)恒定磁场12学时(其中1学时习题课)
学习目的与要求
1、解磁场和磁场强度,掌握毕奥──萨伐尔定律;
2、握磁场中的高斯定理及环路定理;
3、握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及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力;
(五)电磁感应电磁场10学时(其中1学时习题课)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握电磁场感应现象与感应电动势;
2、解动生电动势和感应电动势;
3、掌握自感和互感及自感电动势和互感电动势;
4、掌握磁场的能量;
5、理解位移电流,电磁场基本方程的积分形式。
三、教学方式与方法
(一)理论教学:
针对教学学时少的情况下,采用模块组合式组织教材内容。教学中以应用为目的,必需、够用为度。注重对物理概念发现、发展过程的叙述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在讲述物理理论的基础上,适当介绍物理概念和理论在技术上的应用;注意与中学物理学的衔接和后续课程接口的妥善处理,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经验,使教学具有启发性、生动性、连贯性、表述准确性;引导学生避免过于钻概念解难题,把教育教学目的重点转移到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世界、面对社会、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上;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启发学生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
要求:教师系统而熟练掌握本学科知识,了解物理学史。
(二)实验教学:
物理实验是让学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技能培训、培养其科研能力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物理实验有它自身的一套实验理论、方法和技术,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系统的学习和操作训练,才能逐步掌握其知识和思想,并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1、实验内容:
(1)长度、密度的测量
(2)惠斯登电桥测电阻
(3)密立根油滴实验
(4)牛顿环测气体折射率
2、实验要求:
(1)实验前进行预习,写出预习报告;
(2)实验操作中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如实纪录相关的实验数据;
(3)实验后要对数据及时进行处理,撰写实验报告。
四、课程考核方式与要求
平时考核(出勤、课堂提问、作业等)占10﹪;实验考核(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占20﹪;期中理论考试(随堂测验),占10﹪;期末理论考试采取闭卷考试,占60﹪(卷面100分,折成60分)。
五、课程纲要制定程序
本纲要参照师范学院数学系制定的教学计划,经基础部理化教研室全体同事共同研究决定,由刘春惠副教授撰写,经基础部主任和师范学院领导审批后执行。
六、课程使用的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
(一)教材
《大学物理教程》上、下册作者:夏兆阳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参考资料
1、《大学物理学》上册,作者:黄祝明吴锋化学工业出版社
2、《大学物理学》第二版作者:邓法金科学出版社
3、《基础物理学》作者:梁绍荣管靖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五篇:《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最新修订】
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
(讨论稿)
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以下简称高职高专)体育课程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具有不可替代性。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高职高专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53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纲要。
本纲要是国家对高职高专院校在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高职高专院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和对体育课程建设与评价的主要依据。
一、课程性质
第一条 体育课程是高职高专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达到增强体质(体能)、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促进体育素养与健全人格养成,提高职业准备水平为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高职高专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第二条 体育课程是寓体育知识技能学习掌握与运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教育、职业综合素质养成教育于体育学习活动之中的教育过程,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目标 第三条 基本目标
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至少熟练掌握一项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战术;全面发展体能素质;养成自觉参与锻炼的行为习惯,提高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人格特征、积极的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合作态度。第四条 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针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及高职高专的专业特性制定的。
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知识素养、体育运动技能水平和体育观赏能力,形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与提高终身体育的能力。
结合今后从事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利用体育的手段,掌握发展职业体能的方法,了解常见职业性疾病的成因与预防与体育康复的方法,促进良好职业综合素养的形成。
三、课程设置与结构
第五条 各普通高职高专院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列入课表的必修课教学时数不得少于108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评奖评优的必要条件之一。
第六条 学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打破原有的院(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各校可供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数应不少于8个;学生接受同一项目的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学年。第七条 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应根据学生体育兴趣、专业(群)人才培养实际需求开设体育选修课。对部分因病、因伤、肢体残疾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要学习目标的体育课程。第八条 要强化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体育锻炼工作的管理,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落实。
第九条 应努力将公共体育课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 1 体育锻炼、运动训练与竞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体育社团活动等纳入体育课程化管理,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和具有鲜明职业特点的课程体系。
四、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第十条 选择和确定体育课程内容,应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实现健身性、实效性、科学性、人文性、职业准备性的有机统一。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以身体练习为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载体;根据学生体育兴趣、地域、气候、场馆设施以及专业(群)等特点选择课程内容,强化身体素质练习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内容在课内的体现,提高课程对学生健康的促进作用;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素质结合专业(群)人才培养规格,反映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体能、职业病康复体育处方和职业综合素养。
第十一条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为主的教学形式,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体育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体育理论课时数占体育总课程的比例在10%左右。
第十二条 改革体育教学方法,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创造性。加强教法与对学法的研究,切实加强对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五、课程建设
第十三条 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养。学校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定期接受教育培训,2 完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逐步提高学历水平,体育师资队伍合理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
第十四条 学校应根据本纲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体育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制定体育学习评价标准,加强对体育教学过程控制和评价,提高体育课教学的质量与效益。根据体育课教学的特点,为确保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班人数一般以35人左右为宜。
第十五条 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国家和省市优质、开放共享型课程资源,提升课程信息化、网络化、特色化和精品化的课程建设水平。
第十六条 体育课程教材的审定工作由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统一规划与组织。鼓励各校采用“教指委”推荐的高职高专国家级规划教材;本着“一纲多本”和“保证质量”的原则,教材主编必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各地、各校不得选用未经“教指委”审定通过的体育课程教材;各校自行编写的体育讲义,试用期不得超过一年。
六、组织与保障
第十七条 学校应按核定的生师比配备合格的体育专任教师,外聘体育教师人数不超过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体育教师应享受与校内其它学科老师同等的课酬、工作量补贴等待遇。学校应确保每体育教师服装等其它劳动保障条件。
体育教师应及时准确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汇总、上报工作,并开展结果分析以及促进对策研究,学校应参照每个体育教学班不少于8学时的教学工作量计酬。
第十八条 学校应当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教体艺厅[2004]6号)及有关规定进行场地器材的规划和建设,国家及各省市示范性、骨干类高职院校应达到发展配备类标准。采取措施提高体育场地、器材与设施的利用率,合理延长体育场馆、设施的开放时间,满足体育课程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实际需要。
第十九条 学校应为体育课程提供基本的运行费用,单独设立体育教学专项经费,除体育固定资产、大型运动竞赛投入外,每生均日常体育维护费不少于学校生均经费的4%。
第二十条 学校要逐步实现体育课程的科学化、系统化和网络化管理,建立学校体育综合管理系统,完善学校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体育场馆设施服务等科学管理。
第二十一条 学校应完善学校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后勤处、卫生所(医务室)等部门与体育教学部门共同构建学校在体育课程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群众性体育活动、体育类社团(俱乐部活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以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等的保障机制和协作机制。体育教师人数超过10人的院校应将体育教学部门设置为独立的二级教学部门。
七、课程评价
第二十二条 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育与健康知识、学习态度与运动参与、体能素质与职业体能、运动技能、健全人格与体育素质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书面考核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中应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注重过程评价,将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 4 试成绩及学生参与纳入课程化管理阳光体育活动(课余体育锻炼情况)情况,也应反映评价结果之中。
第二十三条 教师的教学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业务素养(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工作量)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通过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专家评议等方式进行。
第二十四条 课程建设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教材与体育课程资源建设、课程管理、师资配备与培训、体育经费、场馆设施以及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等,采用多元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应,重视社会、专业(群)有关方面的评价意见。
第二十五条 体育课程建设的评价由教育部门组织进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评价方案,定期开展督导评估和表彰奖励工作,以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评价的主要条目应纳入学校工作报告之中,向社会公示。
七、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纲要》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职业(专科)类院校,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及高职高专院校体育类专业不适用于本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