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文言归纳

时间:2019-05-15 05:34: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季氏将伐颛臾》文言归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季氏将伐颛臾》文言归纳》。

第一篇:《季氏将伐颛臾》文言归纳

《季氏将伐颛臾》文言归纳※通假字:

1.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表揣测的句末语气词]

※古今异义:

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古义:指有军事行动

今义:有事情

3.不患贫而患不安 古义:社会不安定

今义: ①不安定,不安宁

②客套话,表歉意和感谢

※一词多义: 1.相:

○则将焉用彼相矣 [名词,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动词,辅佐]

2.过:

○无乃尔是过与 [动词,责备] ○且尔言过矣 [形容词,错误] ○是谁之过与

[名词,过错]

3.安:

○不患贫而患不安 [形容词,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 [使动用法,使„„ 安定]

※重点虚词 1.为

○何以伐为 [语气词,呢,放在句子末尾的“为”都是,比如“何辞为?”《鸿门宴》]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动词,担任] ○后世必为子孙忧

[动词,成为]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介词,替]

注意:“为”在文言做动词很宽泛,不用去傻傻记具体的动词词义,根据上下文语境翻译成合适的动词即可。2.且

○且在邦域之中矣 [而且] ○且尔言过矣 [况且] ※词类活用:

1.后世必为子孙忧

[动作名,所忧患的事物] 2.既来之,则安之

[使动用法,使„„来,使„„安]

3、则修文德以来之

[使动用法,使„„来]

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名作动,找借口]

※特殊句式:

1.是谁之过与 [判断句]

2.无乃尔是过与

[宾语前置]

3.何以伐为

[介宾短语,宾语前置] 4.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状语后置] 5.是社稷之臣也

[判断句] 6.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状语后置]

※固定句式

1.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与= 恐怕„„吧] 2.何以伐为

[何(以)„„为 =为什么„„呢?(表反问)]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

※通假字

1.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不过。] 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 [颁,通“斑”,斑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通“途”,道路]

※古今异义词

1.寡人之于国也 [古义: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义:用于形影孤单的人] 2.河内凶 [古义:黄河,今义:泛指河流]

[古义:谷物收成不好,今义:常指人暴躁,心肠狠]

3.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古义:“可”是“可以”,“以”是凭借;

今义: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 4.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跑;今义:常指一般的行走] 5.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6.王无罪岁 [古义:不要归咎;今义:没有犯罪] ※一词多义 1.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数词,几、若干] 《寡人之于国也》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名词,命运] 《六国论》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副词,shuò,屡次] 《陈涉世家》

○数罟不入洿池 [形容词,cù,密、细密] 《寡人之于国也》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动词,shǔ,计算] 《赤壁之战》 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形容词,与“曲”相对,不弯曲]《爱莲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副词,仅、只]《寡人之于国也》 ○玉盘珍羞直万钱 [名词,通“值”,价值] 《行路难》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副词,径直、直接] 《<指南录>后序》 3.发

○百发百中 [动词,发射]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动词,征发、派遣]《陈涉世家》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动词,打开粮仓,赈济灾民]《寡人之于国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动词,花开]《醉翁亭记》 ○主人忘归客不发 [动词,出发] 《琵琶行》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动词,实施]《五人墓碑记》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动词,发出、抒发]《五人墓碑记》 4.兵

○非我也,兵也 [名词,兵器]《寡人之于国也》 ○穷兵黩武 [名词,战争] ○草木皆兵 [名词,士兵]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名词,军队]《廉颇蔺相如列传》 5.胜

○驴不胜怒,蹄之 [动词,承受]《黔之驴》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副词,尽]《寡人之于国也》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形容词,胜利]《邹忌讽齐王纳谏》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动词,超过]《忆江南》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形容词,优美的]《岳阳楼记》 6.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动词,吃;名词,食物] 7.王

○然而不王者 [动词,称王,读“wàng”] ○梁惠王日 [名词,君王,读“wáng”]

※重点虚词 1.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介词,比] ○寡人之于国也 [介词,对]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介词,在] ○移其民于河东 [介词,到] ○移其粟于河内 [介词,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介词,与,和] 注:这样的介词词义不要去死记,体会语境,根据语境翻译成相应的介词即可。下面的介词同理 2.以

○请以战喻 [介词,用、拿] ○可以无饥矣 [介词,凭借] ○以时入山林 [介词,按] ○申之以孝悌之义 [介词,把] 3.之

○填然鼓之[音节助词] 注:“之”这种用法还有几句:怅恨久之《陈涉世家》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王道之始也 [结构助词,“的”] ○申之以孝悌之义 [兼词“于之”,向他们] ○寡人之于国也 [用在介宾短语前,起提宾的作用,表示强调]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鸡豚狗彘之畜 [句子有两种解读,之的意思也就跟着变化。结构助词,提宾的标志。或作复指代词,指代“鸡豚狗彘”]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 [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树之以桑 [名词用作动词,“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名词用作动词,“穿上”] ○王无罪岁 [名词用作动词,“归罪”] ⑤然而不王者 [名词用作动词,“为王“称王”] 2.名词的为动用法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为动用法,“为„„办丧事”] 3.动词当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生:活着的人;死:死去的人] 4.动词的使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使„„迁移,使动用法] 5.形容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认真办好”]

※特殊句式

1.非我也,岁也 [„„也,表判断])

2.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应为“未有之也”]

3.鸡豚狗彘之畜 [宾语前置,一说不是宾语前置,那么“之”译为“的”,“蓄”译为“蓄养”] 4.移其粟于河内 [状语后置])

※固定句式(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作小结)

1.“或„„或”[有的人„„,有的人„„]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2.“直„„耳,是„„也”[只是„„罢了,这也是„„啊]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 [这跟„„有什么不同呢] ○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第二篇:季氏将伐颛臾文言知识整理

季氏将伐颛臾

一.词类活用 1.既来之,则安之(使动用法 使„„来、使„„安定).2.则修文德以来之(使动用法 使„„来).3.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使动用法 使„„来).

二.实词虚词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用兵)..2.是社稷之臣也(指示代词,这).3.且尔言过矣(错).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辞(厌恶)(找托辞,找借口)..5.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表转折)..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辞(表转折).7.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表转折).8.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表转折).9.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表转折).10.固而近于费(连词,表并列).11.不患寡而患不均(连词,表并列).12.是社稷之臣也(助词,的).13.吾恐季孙之忧(助词,的).14.夫子欲之(代词).15.先王以为东蒙主(当作).16.后世必为子孙忧。(动词,成为).17.何以伐为?(语气词,表反问).18.则修文德以来之(表目的 来).19.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介词,对).20.虎兕出于押(介词,从).21.龟玉毁于椟中(介词,在).

三.文言句式

1.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 语气词 1

“也”,表判断)2.求!无乃尔是过与(揣测语气)3.何以伐为(反问句)4.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倒装句 于颛臾有事,介宾短语后置)5.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倒装句 于柙出,介词宾语后置;于椟中毁,介宾短语后置)6.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倒装句 于邦内谋动干戈,介宾短语后置)

四.句子翻译

1.求!无乃尔是过与?

译文:求,恐怕该责备你吧!

2.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做到这样,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去招抚他们,既然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译文:展现才能担任职务,否则就不要去(当那个官)。

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文: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

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译文:不怕人口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第三篇:季氏将伐颛臾文言知识整理

季氏将伐颛臾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表揣测的句末语气词

二、古今异义:

1.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以为: 古义——以+为=把……当作

今义——认为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古义——指有军事行动

今义——有事情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国:古义——诸侯的封地

今义——国家

家:古义——卿大夫的封地

今义——家庭和住所

4、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安:古义——社会不安定 今义—— ①不安定,不安宁 ②客套话,表歉意和感谢 三、一词多义:

为:①语气词,呢

例:何以伐为

②动词,担任

例: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③动词,成为

例:后世必为子孙忧

④介词,替

例: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相:①名词,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则将焉用彼相矣

②动词,辅佐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过:①动词,责备

例:无乃尔是过与

②形容词,错误

例:且尔言过矣

③名词,过错

例:是谁之过与 且:①而且

例:且在邦域之中矣

②况且

例:且尔言过矣

安:①形容词,安定

例:不患贫而患不安

②使动用法,使…… 安定 例:既来之,则安之

四、词类活用:

1、后世必为子孙忧

忧:动作名,所忧患的事物

2、既来之,则安之

来、安:使动用法,使……来,使……安

3、则修文德以来之

来:使动用法,使……来,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辞:名作动,找借口

五、特殊句式: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状语后置(季氏将于颛臾有事)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

状语后置

3、是社稷之臣也

判断句

4、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状语后置(而于邦内谋动干戈)

5、是谁之过与

判断句

6、无乃尔是过与

宾语前置

7、何以伐为

宾语前置、省略句

六、固定句式:

1、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与= 恐怕……吧

2、何以伐为

何(以)……为 =为什么……呢?(表反问)

七、重点词语: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有军事行动

2、无乃尔是过与

过:责备

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陈:摆出,施展

力:才能

就:居,充任

列:职位

止:辞官不做

4、固而近于费

固:坚固

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痛恨

辞:托辞,借口

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患:担心

八、重点翻译:

1、无乃尔是过与

译:恐怕要责备你们吧

2、何以伐为

译: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译:猛虎犀牛从笼子里跑了出来,(占卜用的)龟甲、(祭祀用的)宝玉在匣子里被毁坏

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为此编造借口的做法

5、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译:(财物)平均分配就无所谓贫,(人与人)和睦相处就不会人少,上下相安无事,(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第四篇:《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教学目的:

1.了解孔子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2.学习对话体驳论文的写法。

3.掌握部分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时数: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一部影片名字叫《祸起萧墙》,同学们看过没有?(稍停)同学们可知道这部影片的名字来自哪里?(稍停)来自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季氏将伐颛臾》(多媒体展示)。

二、课文学习

(一)大家看教材,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课文题目下应该是署名孔子,可现在是署名《论语》,显然教材出了错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激烈讨论)

讨论后归纳:很正确,应该是署名《论语》,意思是选自论语。因为(多媒体展示)《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的语录体文集,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明确这么几点:

(1)《论语》的作者不是孔子。(2)《论语》为语录体。(3)《论语》的内容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1.字词句学习。

学生朗读。之后正音(多媒体展示)。颛臾zhuán yú 社稷jì

之后讲析“是”做标志的宾语前置句“无乃尔是过与”;讲析重点字词“是”、“为”,相关例句为(多媒体展示):

(1)A.无乃尔是过与 B.是社稷之臣也(2)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B.何以伐为

之后,请一名学生翻译第一段,翻译完毕,教师订正。2.内容分析

孔子的两个学生冉有、季路都很有出息,在季氏那里做了官。现在,季氏要攻打颛臾,既来之,则安之——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现在多用以表示既然来了,就安下心来。分崩离析——崩,山崩。析,分开。形容国家或集团四分五裂。

祸起萧墙——萧墙,国君宫门内当门的照壁。比喻内部。只祸乱从内部发生。之后强调“疾”、“国”、“家”、“相”的意义(在强调“相”的意义时,和第二段中的“相”联系);指名翻译如下语句(多媒体展示),教师在翻译后和同学们一块订正。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内容分析

冉有在他老师孔子的步步紧逼式批评下,不得不道出了季氏攻打颛臾的真正理由,这就是“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针对冉有所说,孔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多媒体展示)

对内:均、和、安 对外:修文德

如此,季氏何忧之有?可季氏反其道而行之,自然孔子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五)学生质疑,教师解惑。

同学们阅读一遍课文,教师巡回,解答疑惑。

(六)梳理本课所讲内容。

投影上面已经投影过的多义词、难句、成语、结构图,结合投影对本课所讲内容进行梳理。

三、布置作业

1.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汉语。2.运用本文中出现的成语造句。

3.自选话题,运用本文学习的驳论方法,写一篇小驳论文。

第五篇:季氏将伐颛臾答案

学案

(一)答案

曾学过的孔子的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一、字音 lún zhuān jì sì dú rǎn xiá bì xiàng fū fú wãi wâi

二、2.是①助词,前置宾语的标志②代词,这

过 ①责备,动词

②过错,错误,名词

3.①状语后置句 ②宾语前置句 ③省略句 ④判断句 ⑤宾语前置句

三、(一)、①背景事件为季氏将伐颛臾。

③“无乃尔是过与?”一句。特别是“过”字确切而又传神地表达了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的强烈不满,同时也是对作为家臣的冉有、季路未加劝阻、严重失职的极大反感。孔子明确指出了不应攻打颛臾的理由:

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

颛臾是鲁国附庸,不必伐

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 [板书]

这三条理由体现孔子一向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以力服人的思想主张,也再次对冉有、季路提出含蓄的批评。

(二)、①在上文中孔子含蓄地批评了冉有,但他辩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企图推卸责任 ②指出二人没有尽辅佐之责。一是列名言。孔子先列史官名言,指出冉有、季路应在其位,谋其政,据理力争,劝其改邪归正,否则,就应离去,不可一味苟同。二是用比喻。运用比喻阐释深刻道理。

学案

(二)答案

二、3.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4.忧,动词活用为名词。来、安,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三.讨伐颛臾的真正理由是: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先批判冉有找托词,再提出自己的治国安邦的原则,然后批评冉有违背了自己的这些原则,最后,指出季氏之忧,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

四、归纳总结: “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仁”的含义主要有两层,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之仁”(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1、反对攻打颛臾,说明孔子反对武力。

2、引周任的话: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引用两个比喻,说明孔子提倡做事要尽职尽则、忠于职守,要自知、自醒。

3、批评冉有强词夺理,说明孔子提倡为人真诚

4、提出自己的政治观点,说明,孔子提倡以国家为重

5、结尾指出季氏之忧在萧墙,说明孔子提倡要有忧患意识

五、成语:陈力就列

既来之则安之

分崩离析

祸起萧墙

七、课堂巩固训练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一、1.A 2.B 3.①作为 ②语气助词 ③成为 ④替 4.①引进动作对象,不译

②对③从,介 ④在,介 ⑤引出对象⑥在,介

5.B 6.D 【能力提高】 1.A.xǐng B.chuán

2.A.谋划,出主意 B.忠诚,忠实 C.交往 D.讲信用 3.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有没有不忠诚的地方呢?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讲信用的地方呢?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关于朗读的提示:

冉有三句话闪烁其辞,观点含糊,学生应该读出这种感觉。

孔子三次直呼其名“求”,次次各有特点。四次反问句式犹如急风暴雨,劈面打来,使得冉有理屈词穷,毫无招架之力。第三段义正词严地批评冉有态度不端正,批评冉有、季路违背了自己的治国之道,慷慨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

下载《季氏将伐颛臾》文言归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季氏将伐颛臾》文言归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泰州三中高一(9) 2012年春学期 季氏将伐颛臾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及孔子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影响。 2.能够归纳出“是、疾、止、见、过”五个词语的义项;了解......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A.课时安排:2教时。 B.教学目的: 1.了解《论语》语录体散文的特点,积累两种句式:表委婉语气的“无乃„„与”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 2.理清本文在......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2 〔课文分析〕《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篇》,是《论语》中的重要篇章,属于记言散文里的驳论文。文章通过记述孔子同冉有、季路的一次对话,展现了......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保存品,勿失) 班别:姓名:学号:一、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颛臾( )社稷 ( )虎兕 柙 ( ) ......椟 干戈 固而近于费( ) ... 二、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词: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2......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苏教版) 教学案——“我有一个梦想” 专题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论语》语录体散文的特点,积累“是、疾、见、过”四个文......

    季氏将伐颛臾翻译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

    公开课教案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授课班级:高一(4)班(系借班上课) 授课时间:2001年11月14日 教学目的: 1.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2.理解体会孔子的思辩艺术。 3.巩固积累实词,理解句式、难......

    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归纳

    《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归纳 一、字音 颛臾( ) 虎兕( ) 柙( ) 社稷( ) 冉有( ) 萧墙( ) 相夫子( ) 椟( ) ....二、通假字 1.无乃尔是过与 三、古今异义词 1.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古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