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节日民俗文化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探讨
节日民俗文化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探讨
摘 要: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节日民俗文化已经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幼儿的全面培养,这样才可以促进幼儿的健康、全面成长,成长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栋梁之材。在幼儿园教育中,可以适当渗透节日民俗文化,丰富幼儿的知识面,扩展幼儿视野,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节日民俗文化;幼儿园教学;渗透
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社会资源的利用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民族文化的丰富与优秀,让幼儿更加热爱祖国。我国具有很多传统节日,并且在节日的时候,有很多传统项目与活动,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节日与活动的引入,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教学气氛,还可以增加幼儿的相关知识,进而使幼儿得到熏陶,实现幼儿身心的健康、全面发展。
一、在幼儿游戏中融入节日民俗文化,促进幼儿成长
创设具有园本特色的区角,让幼儿体会传统节日活动。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地的民俗,开展一些文化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还可以增加幼儿对相关民俗的了解,掌握有关知识。比如,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地的民俗,举办一些“民俗文化一条街”等活动,展现一些当地的特色习俗、文化等,如习俗描述、节日来历、图片、视频等,让幼儿对相应的节日民俗进行了解与学习,进而掌握相应的知识,促进幼儿的健康、全面成长。对于幼儿而言,一些节日民俗文化的学习,只能进行初步的感知,获得的相关知识也是一些比较浅的内容,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幼儿的个人体验。同时,在开展节日民俗活动的时候,可以增加一些动手操作机会,让幼儿亲身体会,这样也可以加深幼儿对有关内容的印象,进而不断丰富自身。
二、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融入节日文化文化,促进幼儿成长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幼儿身心特点与发展规律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分层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充分体现教学的层次性与递进性,进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针对小班而言,可以围绕过年的主体举办一些活动,逐渐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对家乡过年时的一些习俗进行了解,并且说出一些新年祝福语,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针对中班而言,可以围绕元宵节、端午节等节日,举办一些主题活动,让幼儿对元宵节、端午节相关习俗与知识进行了解,并且说出这两个节日需要吃什么,增加幼儿的传统文化知识。针对大班而言,可以围绕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展开主题活动,让幼儿对相关民间故事进行了解,激发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喜爱,进而对相关知识展开学习,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
三、在亲子活动中融入节日民俗文化,促进幼儿成长
亲子活动指的就是以游戏活动为主要教学方法,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同时,提高家长教育水平,为父母与幼儿提供一起游戏和学习的条件与机会,让老师、家长、幼儿三者之间展开良好的互动的游戏活动方式。首先,营造家庭与幼儿园互动合作环境,构建节日民俗教育平台。为了获得家长的支持,幼儿园一定要通过家长讲座的形式,对家庭与幼儿园合作幼儿教育模式进行宣传,并且分析传统节日民俗教育的作用与重要性,并且通过宣传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的含义,结合幼儿的具体情况,利用家庭与幼儿园联系栏、家庭与幼儿园直通车、家长信箱等模式,构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互相郊游的传统节日信息平台,增加幼儿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其次,建设“家长助教团”的资源库,搜索一些节日民俗教育资源。“家长助教团”资源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社会资源。在开学之初,幼儿园可以通过调查表、自主报名等形式,让家长填写相关资源,这样在教育过程中,就可以进行充分的利用。之后,幼儿园可以将调查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利用有效资源展开教学,融入适当的节日民俗文化,提高幼儿的文化内涵。最后,举办节日民俗亲子活动,增加节日民俗教育魅力。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加强节日民俗亲子活动的开展,利用多样化的方式,让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观看幼儿园表现,并且也增加了家长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加深了家长和幼儿的感情,这样也可以让幼儿对节日活动进行深刻的认识,进而充分感受节日的气氛与魅力,实现幼儿的全面成长。
四、在幼儿体验中融入节日民俗文化,促进幼儿成长
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幼儿自创能力的培养。首先,通过美术创作,突出幼儿自我体验。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结合节日民俗文化,让幼儿进行美术创作,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幼儿的知识含量,还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与绘画能力。比如,围绕春节主题,让幼儿画一些生肖与灯笼、制作一些拉花与彩链、剪窗花、欣赏年画等,增加幼儿对春节的了解;又比如,围绕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主题,让幼儿说说这些节日需要吃什么,并且具有哪些特色习俗等,这样就可以有效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对相关节日知识内容进行了解,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其次,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可以利用游戏方式展现民俗节日魅力。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游戏作为幼儿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定要和幼儿学习进行紧密的结合,这样就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展开学习。同时,在进行幼儿教育的时候,通过游戏教育模式的运用,不仅可以充分体现对幼儿权利的尊重,还可以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实现幼儿的健康、全面成长。
结束语:
总而言之,节日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受到了老师与幼儿的欢迎与喜爱。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渗透节日民俗文化,可以增加教学的新鲜血液,为老师的教学内容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在以后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进一步挖掘节日民俗文化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园教育提供良好的服务,促进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全面展开,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启丽.论多元民族文化教育视野下幼儿教师素质的构建――学前多元民族文化课程研究引发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13(03).[2]程五一,杨明欢.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08).[3]李敏娟.节日民俗文化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J].基础教育,2012(01).
第二篇:传统民俗文化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民俗文化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其博大精深、瑰丽灿烂的传统文化为华夏子孙留下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民间传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艺术奇葩,直面现实,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生活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吸收了大量的西方文化,特别是我们的孩子逐渐为外来的新奇事物所吸引,懂得电脑、英文,能熟记广告,喜欢迪斯尼之类的卡通漫画、洋文具、爱吃洋快餐,却对本民族经典文化知之甚少,远离了曾影响了代代优秀人物的经典文学、国粹艺术,现代的家长也认为古典文学古老无用,无视甚至丢弃了我们民族最基本的文化支撑,中国的传统文化将逐渐出现断层现象。据此,根据我们幼儿园的实际,我们选择了适宜我园实际的民间传统文化。
一、我们的目标:
1、架构新课程背景下具有园本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与框架
2、探索民间传统文化与主题活动整合的策略与活动方案,形成园本课程
二、整体框架与实施途径: 具体见下表:
传统民俗文化教学活动时间安排组织形式 家园活动
每学期 1 次
民俗文化整体框架见附件
三、传统民俗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体现:
(一)将传统民俗文化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闲散环节中
这些环节我们主要安排传统民间游戏。幼儿民间游戏的种类非常丰富,在组织 游戏时,我们注意在活动内容上要动静交替,在环节上过渡要自然,减少幼儿等待时 间,主要是选择一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拢的民间游戏,穿 插在零散时间中进行。如:
晨间活动及离园活动等,幼儿在室内玩起了“拾子”
“找
东南西北”“拍大麦”等游戏,户外活动时,让幼儿玩“跳牛筋”、“老狼老狼几 点”、“荷花荷花几月开”、“打宝”、“石榴花儿遍地开”等活动性强的游戏;餐 前饭后幼儿玩了“翻绳”、“手影游戏”、剪纸等活动量较小、较安静的游戏,这样,不仅使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放而不乱;同时很重要的是 锻炼了幼儿的各种能力,使幼儿得到充分地自由和发展。
(二)传统民俗文化和各领域教学的有机衔接
传统民俗文化可以融合到幼儿园的各学科中,如我们结合语言活动向幼儿传授 民间童谣、民间传说,社会领域里我们向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的教育,通过制作、分享传统食品,让幼儿感受浓浓的节日气氛,音乐活动中 我们可以向幼儿进行民间音乐的学习,美术活动中我们通过剪纸、欣赏等,让幼儿领 略民间艺术的绚丽多彩,健康活动中,我们结合民间体育游戏,让幼儿充分体验游戏 的快乐,这样,通过民间游戏在各领域教学中的渗透,让民间游戏和各领域活动有机 地结合在一起。
各年龄段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内容
内容
大班
中班
小班
民间游戏
捉龙尾、老鹰捉小鸡、提提脚、脚尖脚跟脚尖跳、倒缸背缸、编花篮、拍人、跳房子、跳绳、摔标、斗鸡、二人三足、滚铁 环、扔沙包、跳竹竿、跳皮筋 等
荷花荷花几月开、跳房子、抬花 轿、炒黄豆、石头剪刀布、丢手 绢、抽陀螺、和尚摸瞎、三三
三、丢沙包、狡猾的狐狸在哪里、走 高跷、切西瓜、砍白菜等
小老鼠上灯台、猫捉老鼠、捕鱼、点点触触、红灯绿灯、苹果生梨、大饼油条、拉勾上吊、木头人、拉大锯、摇啊摇、买花狗、赶小 猪、老猫睡觉醒不了、点小鸡等
民间文学
老鼠娶亲、神笔马良、仓颉造 字、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百 家姓、夸父追日、咏柳、狐假 虎威
司马光砸缸、嫦娥奔月、尾巴歌、盲人摸象、悯农、静夜思、老鼠 娶媳妇、捉老鼠、数一数
拉大锯、孔融让梨、公鸡头母鸡
头、一望二三里、老鼠和猫、小
老鼠上灯台、萝卜谣、拍大麦
剪纸
春、喜、人、窗花、青蛙、花 瓶、蝴蝶、剪影、我爱吃的蔬 菜、蜻蜓、电话、树林、小麦、树叶、梅花、五角星、雪花、八角星、八角花、向日葵等
苹果、大树、窗花、灯笼、手套、衣服、房子、蝴蝶、蘑菇房、人、酒杯、鱼缸、火锅、剪刀、水罐、坦克、兔、乌龟、栏杆 2、蘑菇、花、云、叶子、花伞等
米饭、面条、薯条、小旗、小花、雪糕、碗、方巾、手帕、石头路、蛇、蜗牛壳、小刺猬、纽扣、栏 杆、索链、卡车、茄子、花瓶等
民间音乐
一起去看戏、顶锅盖、莎莎、化蝶、小老鼠上灯台、墙头草、公鸡头母鸡头、虫虫飞、拍拍胸、城门几丈高、开锁、网小鱼、县官判罚、蚊子叮、打铁、卷 炮仗、炒蚕豆、包饺子、斗鸡、钻山洞、套圈、拍大麦
三轮车、金苹果、三个和尚、炒 盐豆、捉迷藏、稻草人与小鸟、抬花轿、跳绳、打虫子、切西瓜、爆米花、舞狮、对歌调
点点虫、摇啊摇、钻泥巴、顶锅
盖、斗斗虫、逗虫虫、数鸟蛋、五指歌、手指房子、开火车
在向各领域渗透中,我们的策略是以主题内容为基准,把传统民俗文化内容融
入到该主题的综合活动中,这样,既丰富了主题教育的内涵,又保证了传统文化的学习质量。
例:各年龄段主题背景下的民间游戏活动
小班
主题:有趣的动物
学习领域:
语言活动:《公鸡头母鸡头》、《小老鼠上灯台》
健康活动:《小老鼠上灯台》、《猫捉老鼠》
区域活动:
剪纸:蛇、蜗牛、小刺猬
户外活动:
点小鸡、猫捉老鼠
中班
主题:端午节转转转
学习领域:
语言活动:《屈原的故事》
健康活动:《玩陀螺》、《赛龙舟》
社会活动:《粽子香袋》
户外活动: 陀螺陀螺咕噜咕噜转
大班
主题:正月里
学习领域:
语言活动:《十二生肖的传说》、《年的来历》
音乐活动:越歌童谣《大家一起去看戏》、《喜洋洋》
美术活动:《漂亮的中国节》
健康活动:《舞龙》、《舞狮》
区域活动:
剪窗花、编中国节
户外活动: 捉龙尾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做了如下探索:
1、单独将传统民俗文化用于集体教学活动:探索和挖掘传统民俗文化的集体教 学活动的设计以及教学评价。我们以年段组为单位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将收集整理的 资料逐一分析研究,整理出一部分适合进行集体教学的内容,并按年龄特点和领域进 行分类,分析其任务、目的、玩法、规则以及对幼儿发展的价值,集体备课,设计出 适合大中小班幼儿园主题教育的活动方案,由骨干教师多次尝试教学并研讨,形成园 本特色的幼儿民间文化教育内容。如一些民间的体育游戏 《老鹰捉小鸡》、《跳格格》、
第三篇: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江西省吉水中学易华明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由于民俗文化的集体性,说到底,民俗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集体遵从,反复演示,不断实行,这是民俗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民俗文化是指由民间共同创造和享用的生活文化和世代传承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分为四大类:物质民俗,包括饮食起居、交通医保;社会民俗,包括社会组织(血缘、地缘、业缘组织等)、社会制度(人生礼仪,传统习惯等)、岁时节日以及民间娱乐习俗等;精神民俗,它包括古代民间习俗信仰。简要地说,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涵盖着现代民族风情习惯,比如说,过年要吃饺子,小孩子周岁的时候要抓周,见面打招呼的时候习惯性的问一句“吃了吗?”等等。
民俗文化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的民众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了解、吸纳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成为一代有文化有素养之人,成为一代心存文化之“根”的人。
首先,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之时,他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都未真正定型,他们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都很强。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都或多或少的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许多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所侧重的加以点拨,在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方面,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中学生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时侯,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的照本宣科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知识就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这些知识在课文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谚语或一些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欣喜地发现在中学语文许多课文涉及了民俗文化和事项。如:
⑴永和九年,岁在葵丑,暮春之初,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必修五《兰亭集序》)
⑵第二天天一亮,翠翠就同祖父起身了,用溪水洗了脸,把早上说梦的忌讳去掉了,翠翠赶忙同祖父去说昨晚上所梦的事情。
“爷爷,你说唱歌,我昨天就在梦里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缠绵,我象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我睡得真好,梦的真有趣!”
(必修二《边城》)⑶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必修三《鸿门宴》)
由此可见,民俗描写已经成为文学作品有机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材中有大量的人格榜样,在教学时发掘人物形象中蕴含的精神内涵,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在语文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而民俗文化的阐释与渗透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对语文教学产生作用。
1、民俗文化有利于学生词汇的沉积与演变
我们可以通过对某一种语言的结构方式、语义内容的揭示,了解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的贮存在语言里,成为一种历史、或者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它的残迹和影子,有的一直传承下来,有的有了新的发展,形成新的民俗。纷繁的民俗事项,必然会促进汉语言词汇、词义的丰富与发展。
翻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尤其是在古代文学教材中,我们可以采撷到相当多的民俗词汇。这里,仅以“帽”来说明中国的服饰文化对服饰词汇词义的产生和演变带来的影响。
古代表示帽子的词有“冠”、“冕”、“巾”等。“冠”是我们平时在课文中最常见的服饰词之一,“冠”指的就是帽。
由“冠”衍生出来的词也为数不少,比如,我们都知道戴帽子要束带子,由此产生了“冠带”一词;古代贵族男子因为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节,结发加冠,以示成年,可以娶妻的习俗,于是产生了“冠礼”一词;如果与“童子”等表示年龄的词语相对时,“冠”的意思便偏重于成人,如《子路冉有曾皙侍坐》(《论语》)中有“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服饰装扮在古代象征着一种身份。《长江三峡》中有“屈大夫死日,有人在汨罗江畔看见他峨冠博带。” 《西湖七月半》(必修四读本)中有“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峨冠博带是古代士大夫的装束。
另外,“冠”字与其他字搭配,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服饰词汇。《释名·释首饰》说:“士冠,庶人巾。”可见,“冠”和“巾”原本是有等级差别的,士戴的是冠,贫民戴的是巾。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们可以从“朝服衣冠”一句判断出主人公在朝廷中的不俗地位。但是后来随着服饰的演变,冠与巾逐渐结合,“冠巾”一词也随之出现。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必修二)中周瑜“羽扇纶巾”中的“纶”即是“冠”的异体字,在这里表现了古代儒将闲雅的风度
繁复的服饰文化对词汇的丰富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正深刻地印证了这一论述。与此相同,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建筑、音乐、饮食等多种物质、精神在汉语言词汇中散发出来的语言魅力。比如:“五步一楼,十楼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的阿房宫(必修二《阿房宫赋》)揭露的是秦朝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墙壁上挂着“朱拓的大‘寿’字”,几案上堆着《康熙字典》、《近思录集注》和《四书衬》的房间摆设(必修二《祝福》)反衬的是主人家鲁四老爷的道貌岸然。又如,茫茫江水中悲切的“琵琶”流转(必修四《琵琶行》)唤起了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伤感;再如,精美的“樽”(必修二《念奴娇·赤壁怀古》)寄托的则是作者洒酒酬月,慨叹“人生如梦”的情怀。
2.民俗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民族情感和审美趣味。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古诗词的丰富内涵往往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的,例如“月”“柳”“菊”“茱萸”“龙舟”等。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送别的地点多在长亭、桥头或大堤。如《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写酒醒后的心境,也是作者柳永飘泊江湖的感受。了解折柳送别这一习俗,那么学生就更加能体会到词人当时与恋人难分难舍的心境。在讲授这些经典诗歌时,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素材,可以加深学生对文
学作品内涵的理解。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祭祖扫墓的清明节、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节等,都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3.民俗文化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培养。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有关民俗内容,能够使中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民俗与人民的生活相伴而生,反映人民的生活面貌,它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教给人们珍视友谊的挚情;“离乡背井时,怀揣乡井土”教给人们热爱家乡的真情;“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教给人们忠贞不渝的爱情,“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教给人们祈福的美好心愿„„这些都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的生活心态、美好理想,这些并非一时一地的风习,历经千年成为一种美的风范、善的追求、真的指归,这些对学生的熏陶和教育是不可低估的,它能把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髓传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如有涉及到相关的民俗知识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民俗材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比如古代诗文中常常涉及到古代文人的“出世”、“入世”思想。作为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虽然在过去历代都有高人归隐乡里,如庄子、陶渊明等,但是,绝大多数的文人志士仍然是积极入世、爱国务实为国为民的。4.通过民俗文化尤其地域民俗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中学语文的广度。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校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有关民俗内容的课外活动。例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民俗专家或者有关老师给学生举行民俗讲座。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当地有民俗特色的节日庆典、植树活动、登高赏菊、龙舟竞赛等活动,从而使学生亲身感受民俗风情,受到积极的熏陶和感染。学生还可以开展有关民俗风情的研究性学习。参加有关民俗风情活动后,写出有关感受,写出调查报告。也可以结合乡土教材实地考察,开展有益的民俗活动,举行民俗知识大赛等。这样在课堂学习外,以多彩的生活激活学生的民俗知识兴趣,以健康朴素的民俗文化强化学生的知识人格,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例如,对联是民俗文化中的精华,红白喜事,过年过节也都喜欢自己写对联,特别是过春节,在自家门口贴上自己书写的对联,表达出各种含义。这几年,不少地方中考也出现了对联题,因而可以结合语文学习中的对联知识,让学生收集身边或老家的对联,进行对联分析进而学习写简单的对联。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民俗教育可以更好地进行母语教育。从另一方面来看,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及生动多样的民俗教育形式,可以在改善中学知识结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中学生的心理追求和文化追求,有利于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播,从而为中学语文教学开辟出新的教学途径。
第四篇:肖临骏:中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
1.1中学生的特点为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首先,正处于青春懵懂时期的青少年,他们在思维方式,行为举动等方面的思想都没有真正的成熟。所以,他们接受新事物,吸收新知识的能力都比成年人强很多。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容,还有许多展现中华民族优良品德的优秀文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所侧重的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对培养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方面就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其次,处在中学阶段的中学生,他们对于新献的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充满了想一探究竟的欲望。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时侯,对教师的对照教材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授课方式不感兴趣。他们反而更喜欢充满新鲜感的知识,接触自己以前未曾感受过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在授课时通过讲述缤纷多彩的传统民俗文学和劳动创造而来文化知识,不仅能够将课堂教学变得有趣,而且能够满足中学生的求知欲望。此外,教师如果可以创新授课的方式,在引出上次主题之前,用一些我国的传统文化小知识或是一些有趣的民间传说来告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更加投入的学习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了。
1.2中学语文课程特点有利于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提到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样)文化”“开阔学生视野”。中学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具体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鲁迅的《社戏》、《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孙犁的《芦花荡》及朱自清的《背影》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茶馆》、《荷花淀》、《胡同文化》、《我与地坛》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现阶段的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有其可行性,但民间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属于汉语教学的常规内容,这就要求在民间文化的解释和渗透,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寻找有效的方法和分析的具体方法,渗透。
(1)通过突破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大篇幅的内容是涉及到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的,这些内容经过多年的教材编排发展,在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教师如果在讲授过程中对民俗文化的解读不到位或是错误,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进入误区,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教师科学的对这些民俗文化分析,对学生正确理解和领悟民俗文化具有关键的作用。
(2)通过开拓中学语文学习的新渠道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凭借优质的课程资源、创新中学语文学习新方法时,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民俗文化作为载体,对民俗文化进行的有效利用,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还可以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
在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初中的综合性学习、高中的研究性学习是其中最有新意的设置,它们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气象。它们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气象。进行全面的研究和研究性学习,中学语文教师对文本资料中进行有效地使用技术的同时,还可以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学资源的特点,对象,有可见的,无形的,自然的,而且从生命。”民俗文化时的中学语文教材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作为中学语文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中学生每天主要的生活范围就是家庭、学校以及小范围的社会。尽管如此,但是他们学习的内容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许学校不再像学校。也许我们将把整个社区作为学习环境。”而民俗文化存在于中学生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无时无刻的存在,无处不在。所以,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化”教育。中学语文教师课题通过可以联系社会生活、运用贴近生活的材料,结合当地的风俗民情来进行教学,安排一些和民俗有关的活动,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文化感受力。充满民俗文化氛围的授课环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还使学生感受了生活、领悟了人生。
(3)通过发现、领悟中学语文课本中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意向被学生所知,通过总结,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意向都充满了民俗风情。例如“大雁”“兰花”“菊”“竹”“松”等。教师在讲授这些经典诗歌时,教需要充分利用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素材,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
(4)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民俗文化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清明节扫墓敬拜,端午节粽子给屈原,表示国家的好心情。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季节性节日,对中学生进行写作的培养,就可以使学生受到民俗文化的影响。
教室给学生一些特地的写作内容,例如戏剧、传统手工艺、传统的乐器,让学生去感受之后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心得,这是一个从知道到体会再到感悟的过程,学生不仅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写作作业感受到我国传统民俗的魅力,还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5)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思想品德教育也成为中学生语文教育的一部分,教师也可以通过传统的民间小故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得教育,使中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归属感。民俗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人民的生活面貌,是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告诉给人们珍视友谊的挚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教给人们热爱家乡的真情;“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教给人们忠贞不渝的爱情,“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教给人们祈福的美好心愿„„这些都反映了劳动人民积极的生活态度、美好理想,这些并非一时一地的风俗,而是历经千年成为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髓传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如有涉及到相关的民俗知识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民俗材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6)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外实践活动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校可适当安排一些民俗活动对学生进行民俗文化教育。例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在民俗文化方面有研究的老师在学校进行民俗文化讲座。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当地的民间节日、植树活动、龙舟竞赛等活动,使学生体验民俗风情。开展关于民俗文化的研究学习活动,结合当地材料,实地调查,开展有益的民俗活动,举办民族知识竞赛。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民俗文化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上所述,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具有良好的道德文化的形成对学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应当把握的原则
由于民俗文化是一个缺点和优点并存的文化类型,其本身在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也不是非常主要的内容,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民俗文化应当有一个度数原则。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民俗文化相关的,但不是在文本只要牵涉到民间、民俗描写的教师就进行解释,同时,教师在讲解时也不能牵强附会或不讲原则无限制地挖掘教材,应当做到结合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进行民俗文化的教育。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行,不能背道而驰。
我国博大精深民族文化是由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其他文化组合而成的。对学生进行民俗教育的同时更好的对中学生进行汉语言教育。从另一个角度看,内容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形式多样的民俗教育方式,对教材编织着在完善中学知识结构方面有重要启示,进而扩大中学生对文化追求的满意度,有利于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播,从而为中学语文教学开辟出新的教学途径。
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的意义
4.1民俗文化是解读语文课程的助手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单纯地以陈旧的方式分析、解读课文的话,容易导致学生对民俗文化知识的欠缺和误读。使学生在解读经典文本的时候只知其表而不知其源。但是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进行分析,就更够清楚地梳理出文章的渊源、含义和其他内容。例如:鲁迅的作品在常常出现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教师在讲授时大多是围绕着其反传统反封建的内容进行讲解,很多人会忽视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讲解。
4.2民俗文化可促进语文课程的不断创新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初中的综合性学习、是这次课程标准和教材中最有新意的设置。综合性学习以淡化学科界限、加强知识整合为特征,主张课程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有机联系,其内容远远超出了单一学科知识的范围,而且是静态的文科资料所无法涵盖的。开展综合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时,我们不能囿于封闭的文本资料,而应借助于丰富的课程资源的支持。民俗文化的渗透可以消解语文教学中遇到的类似问题,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课外知识的兴趣,可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中国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而促使新课改可以做到与时俱进,让语文课程有声有色,别具风格。
4.3民俗文化可以培养学生深厚的写作兴趣
民俗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果实,蕴含着我们民族传统的优秀品质,学生对这些民俗知识有了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对于他们全面把握写作内容很有帮助。如赏菊的重阳节、赛龙舟的端午等等,都表达出各种美好的民族情感,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灵。在教学期同,我紧扣时令节日,进行相关的作文训练课。初一阶段,可以设置记叙文训练。
第五篇:论节日民俗文化在中学生中的失落及解决对策
论传统节日民俗在中学生中的失落及解决对策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是是承载民族认同感,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载体。它是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有助于增强中学生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传统节日在中学生中的失落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提高中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关键词:传统节日民俗中学生 失落对策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的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是承载民族认同感,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载体,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传统节日已经离今天青少年的生活越来越远。在中学校园中,过“洋节”之风渐盛,而对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却在逐渐流失。这种错位值得我们深思,如果任其发展而不加以引导,显然不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如何重新让学生爱上传统节日,使传统节日在当今社会中得到新生,成为摆在广大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传统德育在中学生德育中的价值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2005年,中宣部等部门明确指出:“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的确,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对于中学生来说,其德育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传统节日能够增强中学生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华传统节日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其中不乏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如端午节,形式上是划龙舟、吃粽子,事实上蕴含着对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忧国忧民情怀的纪念。中秋节以赏月、吃月饼为形式,表达思乡情,也蕴含了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思想内涵。这些,都为我们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素材。
第二,传统节日有助于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青年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一个人确立了人生观,就从根本方向上和态度上决定了他的道德行为和品质,甚至决定了他一生的方向和道路。积极进步的科学人生观是青年成才的巨大动力。那么,中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已经越来越引起教育界以至全社会各方面的重视。我们要认真研究青年学生价值取向及其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引导广大中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 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传统节日民俗对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中学生感恩意识的培育方面。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 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古训。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考察节日文化蕴含时也可以发现从春节祭祀祖先到清明节的寒食习俗从端午节为屈原招魂到重阳节的尊老几乎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感恩”的理念贯穿其中。春节、清明节是有着祭祀严肃性的节日,报天地之恩、感祖宗之德的意识深深植根于国人的心中。其次,传统节日民俗有助于培育中学生崇尚劳动、勤俭节约、积极进取、奋发有为、敬老敬
贤等品质。这些品质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而这些品质在传统节日中都有体现,如腊八节的来源中有“劝勤惩懒”的传说,每逢腊八煮粥喝,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舞狮子则表达了老百姓昂扬向上、威武雄壮的精神面貌。因此,传统节日民俗可以为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提供精神给养,对帮助中学生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
二、传统节日在中学生中的失落及成因
既然传统节日在中学生德育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我们的中学生对于传统节日文化又有怎样的认知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对潍坊几所中学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围绕中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来源、习俗等内容的了解程度等问题展开。调查显示,中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普遍较低。调查显示,对于传统节日的名称,75%的学生不能说出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名称,甚至有的学生连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四大中国传统节日也分不清,还有不少学生混淆了中国传统节日和法定节日的概念,把国庆节、儿童节、劳动节、建军节等列入中国传统节日,同时也有部分学生混淆了中国传统节日和“洋节”的概念,把圣诞节、情人节等也列入中国传统节日。对于每个传统节日的时间,很多学生不甚明确,以小年时间为例,选择腊月二十三的只占60%,而对于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中秋节的时间,甚至有20%的学生不知道是农历八月十五。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绝大多数学生却能准确说出圣诞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的具体时间。对于中国各个传统节日的来源,以端午节和七夕节为例,50%的学生不知道端午节与屈原有关,55%的学生不知道七夕节与牛郎织女有关。对于中国各个传统节日的习俗,还是以中秋节为例,选择中秋节吃月饼、赏月习俗的只占50%。
显而易见,中国传统节日在中学生中的失落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造成这种失落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总起来说,除了受到中学生特定身心发展阶段的限制,更多是来自于社会、学校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从社会来说,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传统文化的文脉已断,这种断裂反映在传统节日上,就是直到2007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才被和春节一样列入法定节假日,这样没有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提供时间上的保证。现在几大传统节日有了休假安排,仍处在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社会习惯。与此相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都市化进程的发展,西方的洋节(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也随之渗入了现代都市生活中,这些导致传统节日备受冷落的主要原因所在。从学校来说,社会上传统文化文脉的断裂对学校的影响就是,就是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学里教育里的缺失。由于种种原因,现在中学里无论是从教育理念上,还是课程设置上,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科目和内容都较为缺乏,学校教材上很少介绍传统民俗、传统节日等方面的内容,直接导致中学生对传统节日缺乏必要的认知。
三、加强中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对策
为了提高中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第一,从社会角度来说,必须高度重视对传统节日的保护与传承。这牵涉到社会上方方面的力量,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首先,政府方面应该承担起对传统文明的传承和维护这一重要使命,加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立法保护、大众教育等问题。2007年四大传统节日被定为法定节假日,这本身就说明了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新重视,在形式上对传统节日进行肯定。同时政府还要创设各种条件,引导民众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使传统节日既不失其文化意蕴,又在新时代下,增添了新的载体,新的方式为青少年所喜爱。其次,新闻媒体作为一种公共产品,辐射率非常的广,通过媒体把历史记忆的宣传,应该说把历史记忆比较普遍化的放入人的心目中去,新闻媒体应就恢复传统节日的重要文化意义及其对民族精神培育、现代化发展的积极影响进行广泛有效的宣传。再次,民俗学家在发掘传统节日文化意蕴,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的转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社会应该重视民俗学家的工作。民俗学是研究本民族民间文化的一门人文学科,民俗学者作为民族一分子,在面临西方冲垮我们自己的文化体系这
一危机面前,有责任、有义务去发现深入挖掘、阐述、传统节日,探究传统节日的传承。
第二,作为学校,有责任将传统节日纳入教育的范畴,向中学生灌输这些节日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传统思想,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传承下去。首先以课程化的思路构建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学体系。所谓课程化就是开设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地方(校本)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通过课内讲授,用生动活泼有趣、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传说、习俗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系统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知识。其次,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内容,将节日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传统节日中体现的传统美德、传统精神等,应当在各学科中以合适的方式呈现出来,体现传承民族节日文化教育的功能。再次,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主题活动,活动形式力求丰富多彩,让学生喜闻乐见,如主题校会、班队会、知识竞赛、文艺演出、歌咏赛、朗诵比赛、传统手工艺作品展览、古诗文颂读活动、经典阅读活动、主题活动方案评比等等。活动主题的确定要着力挖掘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文化元素,如清明节,动手做小白花、花圈,凭吊烈士的纪念活动;端午节举办赛诗朗诵会纪念屈原;春节举行书法(写春联)、剪纸(窗花)展览,元宵节猜灯谜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使学生通过自身参与活动,增强传统节日知识,发扬伟大祖国的节日文化传统。
总之,面对传统节日民俗在中学生中的失落这一事实,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要共同努力,实施对中学生的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教育,增强中学生的传统节日知识,发扬伟大祖国的节日文化传统,实现民族节日文化的复兴。
参考文献:
[1]任文利.首都初中生传统节日文化认识现状调查报告[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7).[2]毛高仙.唤起中小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