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学理论教学基本要求(侯钧生)(最终版)

时间:2019-05-15 05:31: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方社会学理论教学基本要求(侯钧生)(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方社会学理论教学基本要求(侯钧生)(最终版)》。

第一篇:西方社会学理论教学基本要求(侯钧生)(最终版)

《西方社会学理论》

教学基本要求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力求系统介绍19世纪30年代以来国外社会学的理论和流派,使学生比较准确地了解国外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基本观点。

本教学基本要求是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等高等院校社会学系的国外社会学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编写成的。由于国外社会学理论内容十分丰富并仍在发展,教学时可根据各校实际情况进行内容上的调整。建议授课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各位思想家的经典之作,关注国外社会学的新观点、新学说、新流派。

一、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一)社会学研究的实证原则与实证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比较法

4.历史法

(二)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

1.社会秩序的构成要素:情感、道德、家庭、语言、宗教、社会分工、政治管理。

2.社会动力:社会进步及其动力;人类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

思考题

1.孔德实证方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孔德划分人类知识发展三阶段的根据是什么?其理论意义和局限性如何? 3.孔德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二、斯宾塞的社会进化有机论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方法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二)社会有机论

1.社会是有机体

2.社会内部的功能系统支持系统;分配系统;调节系统。

(三)社会进化论

1.一般进化论进化的涵义;进化的动力。

2.社会进化过程

社会进化动因;社会进化环节;社会进化结果;社会进化方式;社会进化类 型。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 2.斯宾塞怎样论述社会进化的环节?

三、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

(一)社会学研究的方法

1.社会事实的定义

2.社会事实的特性(外在性、强制性、集体性)

3.社会事实的种类(物质性社会事实、精神性社会事实)

(二)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1.观察社会事实的原则

2.区分常态现象与病态现象的原则

3.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

4.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则

(三)社会团结与分工 1.社会团结的类型

机械团结;有机团结;集体意识。2.社会解组 反常分工。3.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的功能;社会分工的原因。

(四)自杀论

1.自杀的定义

2.影响自杀率的社会原因

3.自杀的社会类型

(五)宗教与知识社会学

1.宗教的涵义与本质

2.宗教的起源

3.宗教的功能

4.知识社会学 思考题

1.迪尔凯姆怎样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迪尔凯姆关于研究社会事实的方法原则是什么? 3.概述迪尔凯姆社会团结理论的基本观点。4.试述《自杀论》的研究方法。

5.迪尔凯姆怎样论述社会团结面临的威胁? 6.概述迪尔凯姆的宗教社会学思想。

四、马克思的社会实践论

(一)马克思的社会现与实践观

1.社会观

2.实践观

实践的定义;实践的形式;实践的特点;实践原则。

(二)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

1.社会构成理论

社会构成要素;社会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

2.社会发展理论

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的过程;社会发展的趋势。

3.异化理论

异化的涵义;异化劳动的表现;异化劳动的原因与克服。

思考题

1.试析马克思的社会观与实践观的联系。2.马克思怎样论述社会结构及其运动变化。3.怎样理解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

4.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理论在西方社会学发展史中的地位。

五、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

(一)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1.哲学社会学

2.纯粹社会学

3.一般社会学

(二)形式社会学

1.社会交往的形式

交换、冲突、统治、社会化等。

2.社会交往的类型

吝啬者、挥霍者、穷人、贵族、冒险家等。

3.社会几何学

群体构成的数量;社会互动的距离。

(三)社会冲突理论

1.冲突的类型

手段性冲突;目的性冲突;群体内冲突;群体间冲突。

2.冲突的社会功能

促进共同规范;推动组织发展;有利于双方和解;促进社会联合。

(四)文化社会学

1.主体文化与客体文化

2.文化的悲剧

3.文化社会学的理论建构

(五)货币哲学

1.货币的社会本质

2.货币的社会作用

3.货币的负面影响

思考题

1.试述齐美尔形式社会学的基本内容。

2.齐美尔怎样论述群体规模与交往形式的关系?

3.为什么齐美尔认为冲突是社会赖以形成的基本形式? 4.试述齐美尔的“文化悲剧”思想。5.试述齐美尔对“货币”的思考。

六、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一)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1.理解与理解的社会学

2.“价值适当”与“因果适当”

3.“价值中立”

4.理想类型

(二)社会行动与理性化过程

1.社会行动的理想类型

情感行动;传统行动;价值合理性行动;目标合理性行动。

2.社会行动的合理化

合理性行动;非理性行动。

(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1.近代资本主义与宗教伦理

2.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路德的“天职观”;加尔文教的“先定论”;清教的禁欲主义。

(四)政治社会学

1.权威的类型

传统权威;感召权威;法理权威。

2.科层制

科层制的涵义;科层制的特征。

3.社会分层

分层的标准(经济、声望、权力);三个标准之间的关系。

思考题

1.简释韦伯社会学的“理解”法。

2.简述“理想类型”的基本含义及其认识论功能。3.评述韦伯“权威类型”思想的基本内容。4.简述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5.韦伯是怎样论述新教伦理同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的?

七、帕累托的非理性实证论

(一)社会学的对象与方法

1.社会学的对象

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二)社会行为理论

1.社会行为的类型

逻辑行为;非逻辑行为。

2.社会行为的支配因素

剩余物;派生物。

(三)精英统治循环论

1.全社会范围的精英循环

上层阶级与下层阶级。

2.统治者精英内部的循环

由“联合的本能”支配的精英和由“群体持续性”支配的精英。思考题

1.试述帕累托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试析帕累托关于社会行为支配因素观点的合理性与局限性。3.评述帕累托的“精英统治循环论”。

八、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

(-)知识社会学的学科理论

1.知识社会学的定义

2.知识社会学的理论形式

3.知识社会学的研究任务

4.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方式

5.知识社会学的研究程序

6.知识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特征

(二)意识形态理论

1.意识形态的定义

2.意识形态虚假性原因

3.虚假性的表现形式

4.意识形态的评价

5.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阶段

(三)政治意识形态

三.政治意识形态的基本问题

2.政治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

3.政治意识形态的超越

(四)计划重建论

1.人类社会的三种危机

人格危机;自由社会制度的崩溃;文化危机。

2.社会计划

社会计划的基本目标;社会计划的制定与推进者。

思考题

1.曼海姆怎样论述知识社会学产生的基础?

2.试述曼海姆关于知识社会学研究方式的基本观点。3.曼海姆关于知识社会学研究程序的论述。4.试述曼海姆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基本观点。5.怎样理解曼海姆的“计划重建论”。

九、功能主义理论

(一)功能主义理论的来源

1.古典社会学家的功能论思想

2.社会人类学的功能分析传统

(二)帕森斯的抽象功能主义

1.社会行动理论

手段—目的框架(单元行动);单元行动的要素。

2.社会系统

3.社会行动的模式变量

普遍性和特殊性;扩散性和专一性;情感性和中立性;先赋性和自获性;私利性和公益性。

4.AGIL功能分析模型

适应、目标获取、整合、模式维持。

5.社会进化理论

进化原因;进化类型;进化共相;进化过程。

(三)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

1.社会学中层理论观

2.功能分析范式

3.结构分析范式

遵从、创新、仪式主义、隐退主义、反叛。

4.科学界的规范结构

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思考题

1.试析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的基本观点。2.解释帕斯森社会行动的模式变量。

3.帕森斯怎样论述社会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试述帕森斯的社会进化理论。

5.试述默顿的中层功能分析范式的主要内容及其方法。6.试过默顿的结构分析方法。

十、社会冲突理论

(一)社会冲突论的思想渊源

1.马克思、韦伯和齐美尔的社会冲突思想

2.现代冲突论与历史遗产的关系

3.米尔斯对社会的批判

(二)科塞的功能冲突论

1.社会冲突的根源

2.社会冲突的类型

外群体冲突与内群体冲突;紧密关系中的冲突;现实冲突与非现实冲突。

3.社会冲突的功能

(三)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

1.两种社会模式

2.辩证冲突论的基本模式

权威和权威结构;强制性协调组合;利益、潜在利益与外显利益;准团体和利益团体。

3.辩证冲突论的重要理论命题

冲突团体形成的命题;团体冲突形成的命题;社会结构变迁的命题。

思考题

1.科塞怎样论述社会冲突的根源及其社会作用? 2.试析科塞关于社会安全阀制度论述的合理性。3.达伦多夫怎样论述社会的两种模式? 4.试述辩证冲突理论的主要观点。

十一、社会交换理论

(一)社会交换理论的思想渊源

1.古典经济学中的交换思想

2.人类学中的交换思想

3.行为主义心理学

(二)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

1.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基本概念

行动、报酬(奖赏)、价值、情感、规范、代价(费用)、资源、利润、公正性期待。

2.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基本命题

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与满足命题;攻击与赞同命题;理性命题。

3.行为交换论对重要社会现象的解释

对群众整合的解释;对权利的解释;对地位分化的解释。

4.霍曼斯的理论缺陷

心理还原主义;经济人假设;同义反复。

(三)布劳的结构主义交换理论

1.微观结构中的社会交换过程

吸引与竞争;分化;整合。

2.宏观结构中的社会交换过程

吸引与竞争;分化;整合;共享价值观;制度化。思考题

1.试述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基本命题。

2.试析行为交换论对社会现象解释的合理性和缺陷。3.试析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

十二、符号互动理论

(一)符合互动论的理论渊源

1.苏格兰伦理学家的影响

2.詹姆斯对习惯、自我与社会我的研究

3.杜威的社会互动思想

(二)符号互动理论的早期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1.库利的“镜中我”

2.托马斯的“情境定义”和“情境分析”

3.乔治·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

生理性冲动和理性选择;“主体我”与“客体我”;自我与他人。

(三)符号互动论

1.布鲁默对符号互动论的总结和发展

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看社会;符号互动论与结构功能论的区别;对符号互动论的归纳。

2.戈夫曼的戏剧分析

戏剧分析要素;印象管理。

3.标签理论

4.布鲁默与M.库恩的方法论之争:芝加哥学派与衣阿华学派。

思考题

1.试述库利“镜中我”观点的基本内容及其合理性。2.怎样理解托马斯的“情境定义”和“情境分析”。3.试述米德“符号互动”思想的基本内容。

4.怎样评价布鲁默对符号互动论的』总结和发展? 5.试过戈夫曼的戏剧理论的基本内容。

十三、现象学社会学

(一)现象学社会学的知识背景

1.韦伯的社会理解论

2.胡塞尔的现象学

(二)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理论

1.意义的起源

2.生活世界

3.目的动机和原因动机

4.理解

5.类型化

6.科学的程序

(三)实在的社会建构

伯格与勒克曼的研究即将现象学社会学的关注对象扩展到社会结构与制度 上。他们企图对社会的二元性格——客观现实与主观意义,进行整合。

1.日常生活

2.社会的客观组成要素

制度化、角色、合法性。思考题

1.舒茨怎样从生活世界出发论述意义问题? 2.舒茨怎样论述科学的程序?

3.伯格与勒克曼怎样论述制度化问题?

4.比较分析舒茨与伯格、勒克曼在现象学社会学观点上的异同。

十四、俗民方法学

(一)俗民方法学的理论渊源

1.现象学与现象学社会学

2.语言学与语言哲学

3.符号互动论

(二)俗民方法学早期的基本思想

1.对传统社会学的挑战

2.俗民方法学对日常生活实践活动的研究

实践行动的可说明性;实践行动的索引性与索引性表达;实践行动的反身 性。

3.俗民方法学的方法论

(三)俗民方法学的发展

俗民方法学发展出三个基本研究路向:

1.制度化环境的俗民方法学研究

2.谈话分析

3.工作研究

(四)俗民方法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关于宏观——微观秩序的关系问题

2.关于能动——结构的关系问题

3.关于与现象学社会学的关系问题

4.关于与符号互动论的关系问题

思考题

1.俗民方法学是怎样挑战传统社会学的?

2.俗民方法学关于日常生活实践有哪些重要观点? 3.试析俗民方法学的方法论准则。

4.试析俗民方法学关于谈话分析的理论与方法。5.俗民方法学中存在哪些问题?

十五、新功能主义

(一)新功能主义及其特征 1.什么是新功能主义

新功能主义既是传统功能主义的发展,又是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它试图在综合不同的理论传统基础上,重建帕森斯的功能主义传统。

2.新功能主义的特征

对以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主义的重构;新功能主义试图接纳或综合不同的观点。3.从后实证主义观点出发,对“经典”的中心地位做新的说明

(二)亚历山大的新功能主义 1.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后实证主义与实证主义在方法论上的对立性;对科学观的更新。2.趋向新的理论综合

战后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亚历山大的理论综合。3.市民社会与文化研究

现代性问题;运用话语分析考察市民社会的文化问题。

(三)卢曼的系统功能主义 1.社会系统论

社会系统的新界定;社会系统的类型。2.社会分化

分化理论的发展;新功能主义的分化理论。

思考题

1.怎样理解新功能主义的特征? 2.如何评价亚历山大的科学观?

3.怎样理解亚历山大新功能主义理论同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4.卢曼的系统功能主义有哪些理论创见? 5.怎样理解卢曼社会分化理论的新发展?

十六、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一)三种认识兴趣 1.认识与兴趣的涵义

“认识”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性的特殊范畴;“兴趣”具有认识的品格与实践的品格。

2.人类认识与兴趣的三种类型与功能

经验——分析的科学与技术的认识兴趣;历史——解释学的研究与实践的认识兴趣;具有批判倾向的科学与解放的认识兴趣。

3.认识与兴趣的关系

兴趣是科学认识的基础;兴趣对认识过程的指导作用。

(二)交往行动理论

1.行动及交往行动概念

“工具行动”与“意义的行动(交往中的表达)”。

2.“社会行动”的类型

3.“交往行动”与语言行动的关系

语言对交往行为的决定性作用;语言运用的三种方式,即“认识式运用”、“表达式运用”与“人际功能”;语言行为的三种功能,即“显示功能”、“表达功能”和“人际功能”。

4.交往行动的结构与发展阶段

以“前操作性思维”为认知前提条件的“不完整的相互作用”;以“具体操作思维”为认知前提条件的“完整的相互作用”;以“规范操作思维”为认知前提条件的“交往行动与辩论”。

5.交往行为的功能与合理性

理解的职能;行为合作化的职能;社会化的职能。

(三)生活世界与社会系统

1.生活世界的结构与解释规范

“生活世界”的结构:文化、社会和人格;“解释性范式”:文化(符号系统)的解释规范;社会(社会制度)的解释规范;人格(自我)的解释规范。

2.社会系统理性化的四个阶段

“卡等式部落社会”;“阶层部落社会”;“政治阶段分层社会”;“经济阶级结构社会”。

思考题

1.哈贝马斯关于认识兴趣理论的社会学意义是如何阐释的? 2.为什么哈贝马斯把交往行动作为重要的问题来研究? 3.哈贝马斯怎样划分社会行动的类型?其理论意义如何? 4.怎样理解哈贝马斯建构的交往理性?

5.哈贝马斯怎样论述生活世界与社会系统的关系?

十七、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与现代性观点

(一)吉登斯思想的来源,批判对象及其基本态度

1.思想来源

解释学、语言哲学、舒茨的现象学及加芬克尔的俗民方法学的影响;戈夫曼的思想;索绪尔和列维一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和德里达的后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和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福柯的后现代主 义理论。

2.批判对象

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对功能主义的批判;对进化理论的批判。

3.基本态度

提倡社会理论与当代哲学;提倡理论的多元趋向;关注现代性及其分裂、扩 散的宏观过程;社会科学的逻辑必然包含着两套意义框架。

(二)结构化理论

1.结构化理论的主要概念

行动;结构;结构二元性。

2.社会本性与日常生活行动的关系

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相互交织关系的心理学基础。

3.对结构概念的讨论及结构化理论的推衍

结构性原则、结构丛和结构性特征;对社会变迁理论的解构。

4.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的总线

“结构与行动者间的二元性”。

5.对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评价

理论的原创性;忽视认识论问题;结构化二元理论与二元论;对批判理论的 理解。

(三)现代性的摧毁性

1.现代性及其后果

现代性的四种基本系统;现代性的三个动力来源。

2.现代性与自我

3.现代性与亲密性

思考题

1.怎样理解吉登斯对实证主义、功能主义进化理论的批判? 2.试析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同一般结构理论的联系与区别。3.评价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意义和局限性。4.吉登斯怎样论述现代性问题?

5.如何理解吉登斯关于现代性与自我的论述?

十八、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

(一)实践、惯习和场域

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出发点就是要摆脱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对立,并要 超越那种必在二者择其一的困境。他构建的是一个关于社会实践的社会理论。

1.实践 2.惯习

惯习的三层涵义;惯习的多样性、持久性和传递性。

3.场域

场域和惯习的关系;场域分析:具体场域与政治场域的关系,场域的客观结 构,占据各种位置所具有的惯习的性质。

(二)发生结构主义

1.发生结构主义公式

(惯习十资本)十场域一实践

2.斗争、策略与游戏

符号资本;对游戏规则的“认识”。

(三)两则实验研究

1.《区分:品味判断的社会学批判》

阶级关系和文化关系;文化资本。

2.《学术人》

对法国科学院的分析。思考题

1.如何理解布迪厄的实践观?

2.试述布迪厄关于“惯了’论述的新见解。

3.试述布迪厄场域理论的基本内容。4.如何评价布迪厄的发生结构主义?

5.怎样理解布迪厄对“品位”和“学术人’哟研究?

十九、理性选择理论

(一)理性选择理论概述

1.理性选择理论的经济学基础

行动发生的可能性;行动追求的价值或利益的最大化。

2.理性选择理论的方法论基础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

(二)科尔曼的理性选择论观点: 1.宏观到微观的转变

2.个人有目的的行动

3.微观到宏观的转变

(三)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

1.行动系统的基本元素

行动者;“资源”或“事件”。

2.行动的结构

3.社会交换

利益、控制、实力和价值;社会地位;社会均衡;社会代化。

(四)法人行动论

1.法人行动者概念

2.法人行动与社会选择

社会规范;集体决策;社会选择;法人行动者的选择程序。

3.现代社会中的法人行动者

人工结构和自然结构。

(五)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的意义

1.科尔曼的贡献

社会理论研究与发展的新方向;理论的综合性。

2.传统社会学家和新制度主义学派对它的批评 思考题

1.怎样理解理性选择理论的经济学基础与方法论基础? 2.科尔曼怎样开展系统行为的内部分析? 3.科尔曼怎样分析行动系统的基本元素? 4.论述科尔曼关于社会交换的基本观点。5.如何理解和评价“法人行动论”?

二十、柯林斯的冲突社会学与互动仪式链理论

(一)宏观社会学的微观基础

1.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之间的关系:社会学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之间的统一性;“微观转变策略”。

2.宏观社会学理论建构的微观策略:纯微观原理与纯宏观变量。

(二)冲突社会学观点

1.理性的冲突理论观:社会生活的基本过程;导致冲突因素:财富、权力、声望及产品的不平等分配。

2.情景社会分层理论

3.年龄分层

4.遵从与举止

5.组织

(三)互动仪式链理论

1.局部情景

2.互动仪式与资源

3.情感能量

4.互动仪式链 思考题

1.柯林斯怎样论述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之间的关系?

2.试述柯林斯关于社会学理论建构的微观策略的基本观点。3.试析柯林斯的冲突理论同传统冲突理论的区别。4.试述情景社会分层理论的基本观点。5论述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基本观点。

参考书目

1.孔德:《论实证精神》,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2.迪尔凯姆:《自杀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3.迪尔凯姆:《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4.迪尔凯姆:《实用主义和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5.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三联书店,2000年版。6.马克思:《关于赛尔巴哈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8.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9.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0.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版。11.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12.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13.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MCGraw-Hin,1949年版。14.帕森斯:《社会系统》,New York,Freed,1951年版。15.默顿:《伦理论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16.米尔斯:《权力精英》,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79年版。17.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18.达伦多夫:《工业社会中的阶级与阶级冲突》,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59年版。19.霍曼斯:《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纽约英文版,1961年版。20.霍曼斯:《社会科学的本质》,台北桂冠出版社,1987年版。21.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22.布劳:《不平等与异质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23.布鲁默:《形象互动论:观点与方法》,普伦梯斯-霍尔出版公司,1969年版。24.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25.舒茨:《社会世界的现象学》,台湾久大、桂冠图书股份公司,1969年版。26.勃格、勒克曼:《社会实体的建构》,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1年版。27.加芬克尔:《俗民方法学研究》,剑桥英文版,1984年版。28.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加州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29.亚历山大等:《微观和宏观的联结》,加利福尼亚大学,1987年版。30.卢曼:《社会分化》,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31.哈贝马斯:《社会科学的逻辑》,台湾结构群文化有限公司,1994年版。32.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33.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34.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35.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36.吉登斯:《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年版。37.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年版。38.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1998年版。39.吉登斯:《超越左与右》,三联书店,2000年版。40.布迪厄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41.布迪厄:《实践的逻辑》,斯坦福大学英文版,1990年版。42.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43.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44.柯林斯:《冲突社会学:走向一种解释的科学》,纽约学术出版社,1975年版。45.科塞:《社会学思想名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46.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47.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48.亚历山大人社会学二十讲》,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49.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50.D.P.约翰逊:《社会学理论》,国际文化出版社,1988年版。51.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52.杨善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53.刘少杰:《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54.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55.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第二篇:西方社会学理论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一)社会学研究的实证原则与实证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

(二)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 社会秩序的构成要素:情感,道德,家庭,语言,宗教,社会分工,政治管理 2 社会动力: 社会进步及其动力,人类认识发展的三阶段;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 思考题: 孔德实证方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孔德划分人类知识发展三阶段的根据是什么?其理论意义和局限性如何? 3 孔德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第二章

斯宾塞的社会进化有机论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方法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二)社会有机论 1 社会是有机体 社会内部的功能系统:支持系统,分配系统,调节系统 思考题:如何理解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 斯宾塞如何论述社会进化的环节 第三章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

(一)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1 社会事实的定义 社会事实的特性(外在性、强制性、集体性)社会事实的种类(物质性社会事实、精神性社会事实)

(二)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1 观察社会事实的原则 区分常态现象与病态现象的原则 3 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 4 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则

(三)社会团结与社会分工 社会团结的类型:机械团结,有机团结,集体意识 2 社会解组:反常分工 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的功能,社会分工的原因

(四)自杀论 1 自杀的定义 影响自杀率的社会原因 3 自杀的社会类型

(五)宗教与知识社会学 1 宗教的含义与本质 2 宗教的起源 3 宗教的功能 4 知识社会学 思考题:

1怎样理解迪尔凯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迪关于研究社会事实的方法原则是什么? 3 概述迪的社会团结理论的基本观点? 4 试述《自杀论》的研究方法 5 迪如何论述社会团结面临的威胁 6 概述迪的宗教社会学思想 第五章

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

(一)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1 哲学社会学 2 纯粹社会学 3 一般社会学

(二)形式社会学 1 社会交往的形式

交换,冲突,统治,社会化等 2 社会交往的类型

吝啬者,挥霍者,穷人,贵族,冒险家 3 社会几何学

群体构成的数量;社会互动的距离

(三)社会冲突理论 1 冲突的类型 手段性冲突 目的性冲突 群体内冲突 群体间冲突 2 冲突的功能

促进共同规范,推动组织发展;有利于双方和解;促进社会联合

(四)文化社会学 1 文化主体与文化客体 2 文化的悲剧 文化社会学的理论建构

(五)货币哲学 1 货币的社会本质 2 货币的社会作用 3 货币的负面影响 思考题: 试述齐美尔形式社会学的基本内容 齐美尔怎样论述群体规模与交往形式的关系 为什么齐美尔认为冲突是社会赖以形成的基本形式 4 试述齐美尔的“文化悲剧”思想 5 试述齐美尔对“货币”的思考 第六章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一)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1 理解与理解的社会学 “价值适当”与“因果适当” 理想类型

(二)社会行动与理性化过程社会行动的理想类型

情感行动;传统行动;价值和理性行动;目的和理性行动 2 社会行动的合理化

合理性行动;非合理性行动

(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1近代资本主义与宗教伦理 2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四)政治社会学 权威的类型:传统权威,感召权威;法理权威 2 科层制:科层制的涵义;科层制的特征 社会分层:分层的标准(经济、声望、权力);三个标准之间的关系 思考题: 阐释韦伯社会学的“理解”法 阐述“理性类型”的基本含义及其认识功能 3 评述韦伯“权威类型”思想的基本内容 4 简述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韦伯是怎样论述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的? 第七章

帕雷托的非理性实证轮

(一)社会学的对象与方法 1 社会学的对象 2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二)社会行为理论 社会行为的类型:逻辑行为,非逻辑行为 2 社会行为的支配因素:剩余物;派生物

(三)精英统治循环论 全社会范围内的精英循环:上层阶级与下层阶级 统治者经营内部的循环:由“联合的本能”支配的精英和由“群体持续性”支配的精英 思考题: 试述帕雷托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试析帕雷托关于社会行为支配因素观点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3 评述帕雷托的“精英统治循环论” 第八章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

(一)知识社会学的学科理论 1 知识社会学的定义 2 知识社会学的理论形式 3 知识社会学的研究任务 4 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方式 5 知识社会学的研究程序 知识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特征

(二)意识形态理论 1 意识形态的定义 2 意识形态虚假性原因 虚假性的表现形式 4 意识形态的评价 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阶段

(三)政治意识形态 政治意识形态的基本问题 2 政治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 3 政治意识形态的超越

(四)计划重建 人类社会的三种危机:

人格危机;自由社会制度的崩溃;文化危机 2 社会计划

社会计划的基本目标;社会计划的制定与推进者 思考题: 曼海姆怎样论述知识社会学产生的基础 试述曼海姆关于知识社会学研究方式的基本观点 3 曼海姆关于知识社会学研究程序的论述 4 试述曼海姆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基本观点 5 怎样理解曼海姆的“计划重建论”。第九章

功能主义理论

(一)功能主义理论的来源 1 古典社会学家的功能论思想 2 社会人类学的功能分析传统

(二)帕森斯的抽象功能主义 1 社会行动理论

手段----目的的框架(单元行动);单元行动的要素 2 社会系统 社会行动的模式变量

普遍性和特殊性;扩散性和专一性;情感性和中立性;先赋性和自致性;私利性与公益性 4 agil功能分析模式

适应,目标获取、整合,模式维持 5 社会进化理论

进化原因:进化类型;进化共相;进化过程。

(三)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 1 社会学中层理论观 2 功能分析范式 3 结构分析范式

遵从,创新,仪式主义,隐退主义,反叛 4 科学界的规范结构

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理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思考题: 试析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 解释帕森斯社会行动的模式变量 帕森斯怎样论述社会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 试述帕森斯的社会进化理论 试述默顿的中层功能分析范式的主要内容及其方法 6 试述默顿的结构分析方法 第十章

社会冲突理论

(一)社会冲突论的思想渊源 马克思、韦伯和齐美尔的社会冲突思想 2 现代冲突论与历史遗产的关系 3 米尔斯对社会的批判

(二)科赛的功能冲突论 1 社会冲突的根源 2 社会冲突的类型

外群体和内群体冲突;紧密关系中的冲突;现实冲突与非现实冲突 3 社会冲突的功能

(三)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 1 两种社会模式 辩证冲突论的基本模式

权威和权威的结构;强制性协调组合;利益、潜在利益与外显利益;准团体和利益团体 3 辩证冲突论的重要理论命题

冲突团体形成的命题;团体冲突形成的命题;社会结构变迁的命题 思考题: 科赛怎样论述社会冲突的根源及其社会作用? 2 试析科赛关于社会安全阀制度论述的合理性 3 达伦多夫怎样论述社会的两种模式? 4 试述辩证冲突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十一章

社会交换理论

(一)社会交换理论的思想渊源 1 古典经济学中的交换思想 2 人类学中的交换思想 3 行为主义心理学

(二)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 1 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基本概念

行动、报酬、价值、情感、规范、代价、资源、利润、公正性期待 2 基本命题;

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攻击与赞同命题;理性命题 3 行为交换论对重要社会现象的解释

对群众整合的解释;对权力的解释;对地位分化的解释 4 霍曼斯的理论缺陷

(三)布劳的结构主义交换理论 1 微观结构中的社会交换过程 吸引与竞争;分化;整合 2 宏观结构中的社会交换过程

吸引与竞争;分化、整合;共享价值观;制度化 思考题: 试述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基本命题 试析行为交换论对社会现象解释的合理性与缺陷 试析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 十二章、符号互动论

(一)符号互动论的理论渊源 1 苏格兰伦理学家的影响 詹姆斯对习惯、自我与社会我的研究 3 杜威的社会互动思想

(二)符号互动论的早期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1 库利的“镜中我” 托马斯的“情境定义”和“情境分析” 3 乔治 米德的符号互动论思想 生理性冲动与理性选择;“主体我”与“客体我”;自我与他人

(三)符号互动论 布鲁默对符号互动论的总结和发展

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看社会;符号互动论与结构功能论的区别;对符号互动论的归纳 2 戈夫曼的戏剧分析 戏剧分析要素;印象管理 3 标签理论 布鲁默与库恩的方法论之争;芝加哥学派与伊啊华学派 思考题: 试论述库利“镜中我”观点的基本内容及其合理性 2 怎样理解托马斯的“情境定义”和“情境分析” 3 试述米德“符号互动论”思想的基本内容 4怎样评价布鲁默对符号互动论的总结和发展? 5 试述戈夫曼的戏剧理论的基本内容

十三、现象学社会学

(一)现象学社会学的知识背景 1 韦伯的社会理解论 2 胡塞尔的现象学

(二)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理论 1 意义的起源 2 生活世界 目的动机和原因动机 4 理解 5 类型化 6科学的程序

(三)实在的社会建构

伯格与勒克曼的研究即将现象学社会学的关注对象扩展到社会结构与制度上。他们企图对社会的二元性格——客观现实与主观意义,进行整合。1 日常生活 社会的客观组成要素:制度化、角色、合法化 思考题: 舒茨怎样从生活世界出发论述意义问题 2 舒茨怎样论述科学的程序 伯格和勒克曼怎样论述制度化问题 比较分析舒茨与伯格、勒克曼在现象学社会学观点上的异同

十四、俗民方法学

(一)理论渊源 现象学与现象学社会学 2 语言学与语言哲学 3 符号互动论

(二)俗民方法学早期的基本思想 1 对传统社会学的挑战 2 对日常实践活动的研究

实践行动的可说明性;实践行动的索引性和索引表达性;实践行动的反身性 3 俗民方法学的方法论

(三)俗民方法学的发展

俗民方法学的三个基本研究出路 1 制度化环境的俗民方法学研究 2 谈话分析 3 工作研究

(四)俗民方法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 关于宏观---微观秩序的关系问题 2 关于能动-----结构的关系问题 3 关于与现象学社会学的关系问题 4 关于与符号互动论的关系问题 思考题: 俗民方法学是怎样挑战传统社会学的? 俗民方法学关于日常社会实践有哪些重要观点 3 试析俗民方法学的方法论准则 试析俗民方法学关于谈话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5 俗民方法学中存在哪些问题

十五、新功能主义

(一)新功能主义及其特征 1 什么是新功能主义

新功能主义即是传统功能主义的发展,又是一种新的理论形态。他试图在综合不同的理论传统的基础上,重建帕森斯的功能主义传统。2新功能主义的特征

对以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主义的重构;新功能主义试图解难或者综合不同的观点 3 从后实证主义的观点出发,对“经典”的中心地位作出新的说明

(二)亚历山大的新功能主义 1 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后实证主义与实证主义方法论上的对立性;对科学观的更新 2 趋向性的理论综合

战后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亚历山大的理论综合 3 市民社会与文化研究

现代性问题;运用话语分析考察市民社会的文化问题

(三)卢曼的系统功能主义 1 社会系统论

社会系统的新界定;社会系统的类型 2 社会分化

分化理论的发展;新功能主义的分化理论 思考题: 怎样理解新功能主义的特征? 2 如何评价亚历山大的科学观? 怎样理解亚历山大新功能主义理论同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4 卢曼的系统功能论有哪些理论创见? 5 怎样理解卢曼社会分化理论的新发展? 十六 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一)三种认识兴趣 1 认识的兴趣与含义

“认识”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性的特殊范畴;“兴趣”具有认识的品格与实践的品格 2 人类认识与兴趣的三种基本类型与功能 经验——分析的科学与技术的认识兴趣;

历史-------解释学的研究与实践的认识兴趣;具有批判的倾向的科学与解放的认识兴趣。3 认识与兴趣的关系

兴趣是科学认识的基础;兴趣对认识过程的指导作用

(二)交往行动理论 1 行动际交往行动的概念

“工具行动”与“意义的行动”(交往中的表达)2 “社会行动”的类型 “交往行动”与语言行动的关系

语言对交往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语言运用的三种方式,即“认识式运用”、“表达式运用”与“人际功能”;语言行为的三种功能,即“显示共功能”、“表达功能”和“人际功能”。4 交往行动的结构与发展阶段 5 交往行动的功能与合理性

理解的职能;行为合作化的职能;社会化的职能。

(三)生活世界与社会系统 1 生活世界的结构与解释规范

“生活世界的”结构:文化、社会、人格;“解释性范式”;文化(符号系统)的解释范式;社会(社会制度)的解释范式;人格(自我)的解释范式。2 社会系统理性化的四个阶段 “平等式部落社会”“阶层部落社会”“政治阶段分层社会”“经济阶级结构社会” 思考题: 哈贝马斯关于认识兴趣理论的社会学意义是如何理解的? 2 为什么哈贝马斯把交往行动作为重要的问题来研究? 3 哈贝马斯怎样划分社会的类型?其理论意义如何? 4 怎样理解哈贝马斯建构的交往理性? 5 怎样论述生活世界与社会系统的关系?

十七、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与现代性观点

(一)吉登斯思想的来源,批判对象及其基本态度 1 思想来源 批判对象: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对功能主义的批判;对进化理论的批判 基本态度:

提倡社会理论与当代哲学;提倡理论的多元趋向;关注现代性及其分裂、扩散的宏观过程;社会科学的逻辑必然包含着两套意义框架

(二)结构化理论 结构化理论的主要概念 行动:结构;结构二元性 社会本性与日常生活行动的关系

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相互交织关系的心理学基础 3 对结构概念的讨论及结构化理论的推衍

结构性原则、结构从和结构性特征;对社会变迁理论的解构 4 吉登斯的解构化理论的总线 结构与行动者间的二元性 5 对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评价

理论的原创性;忽视认识论的问题;结构化二元理论与二元论;对批判理论的理解

(三)现代性的摧毁 1 现代性及其后果

现代性的四纵基本系统;现代性的三个动力来源 2 现大型与自我 3 现代性与亲密性 思考题: 怎样理解吉登斯对实证主义、功能主义进化理论的批判? 2 试析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同一般结构化理论的联系与区别。3 评价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意义与局限 4 吉登斯怎样论述现代性问题 如何理解吉登斯关于现代性与自我的论述? 第十八章

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

(一)实践、惯习和场域 1实践 惯习:惯习的多样性、持久性和传递性 3 场域:

场域和惯习的关系:场域分析:具体场域与政治场域的关系,场域的客观结构,占据各种位置素具有的惯习的性质

(二)发生结构主义 1 发生结构主义公式:(惯习*资本)=实践 2 斗争、策略与游戏

符合资本、对游戏规则的“认识”

(三)两则试验研究 《区分:品位判断的社会学批判》:阶级关系和文化关系:文化资本 2 《学术人》:对法国科学院的分析 思考题: 如何理解布迪厄的实践观 试述布迪厄关于“惯习”论述的新见解 3 试述布迪厄场域理论的基本内容 如何评价布迪厄的发生结构主义? 怎样理解布迪厄对“品位”和“学术人”的研究? 第十九章

理性选择理论

(一)理性选择理论概述 1 理性选择理论的经济学基础

行动发生的可能性;行动追求的价值或利益的最大化 2 理性选择理论的方法论基础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

(二)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观点 1 宏观到微观的转变 2 个人有目的的行动 3 微观到宏观的转变

(三)科尔曼理想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 1 行动系统的基本要素 行动者:“资源”或“事件” 2 行动的结构 社会交换:利益、控制、实力和价值;社会地位;社会均衡;社会优化

(四)法人行动论 1 法人行动者概念 2 法人行动和社会选择

社会规范,集体决策;社会选择;法人行动者的选择程序 3 现代社会中的法人行动者 人工结构和自然结构

(五)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的意义 1 科尔曼的贡献

社会理论研究与发展的新方向;理论的综合性 2 传统社会学家和新制度主义学学派对他的批评 思考题: 怎样理解理性选择理论的经济学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2 科尔曼怎样开展系统行为的内部分析? 3 科尔曼怎样分析行动系统的基本元素? 4 试述科尔曼关于社会交换的节本观点 5 如何理解和评价“法人行动论”

第二十章

科林斯的冲突社会学与互动仪式链理论

(一)宏观社会学的微观基础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之间的关系:社会学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之间的统一性;“微观转变策略” 宏观社会学理论建构的微观策略:纯微观理论与纯宏观理论

(二)冲突社会学观点 理性的冲突理论观:社会生活的基本过程;导致冲突因素: 财富、权力、声望及其产品的分配不均 情景社会分层理论 3 年龄分层 4 遵从与举止 组织

(三)互动仪式链理论 1 局部情景 互动仪式与资源 3 情感能量 4 互动仪式链 思考题: 科林斯怎样论述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之间的关系 试述科林斯关于社会学理论建构的微观策略的基本观点 3 试析科林斯的冲突理论同传统冲突理论的区别 4 试述情景社会分层理论的基本观点 5 试述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三篇: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

《西方社会学理论》

一、概念题(1*5)

1、社会动力学

2、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3、病态社会

4、后工业社会理论

二、简答题(1*6)

1、杜尔克姆提出的社会学方法论原则。

2、布劳提出了哪些借以获取权力的条件?

3、马尔库塞关于美国社会攻击性趋向及其根源的论述。

4、托夫勒指出超工业社会具有哪些多样性的表现?

5、何为权威?权威有哪些特点?

二论述题(每题25分)

1、达伦多夫认为从准群体产生利益群体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试述马林诺斯基的主要社会学思想。

2012年《西方社会学理论》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帕森斯有关模式变项的观点。

2、简述韦伯关于分层标准的观点。

3、简述霍曼斯关于交换理论的基本命题。

4、简述涂尔干关于社会学方法论的“客观原则”的观点。

5、简述吉登斯关于现代性制度的观点。

6、简述布迪厄有关资本类型的观点。

二、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布迪厄的实践、惯习和场域。

2、试用2-3种社会学理论解释中国当前存在的社会问题。

第四篇:西方社会学理论读书笔记

西方社会学理论读书笔记

社会表面下的结构

结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内在秩序。

1、亚里士多德:社会结构是由根据功能及社会财富而形成的各种社会集团。(群体主义)

2、托马斯·霍布斯:通过契约把个人同某个主权国家联结起来,由国家以成文法规保障秩序与和谐。(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的自然状态是和平友善的,但私有财产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不平等导致了社会冲突和利益分歧的发展。

3、乔巴蒂斯塔·维科:社会是一个动态结构,制度与人的关系都是人们行动的产物,社会历史是各种冲突与混乱的个人行为联结起来形成的统一体。

4、孟德斯鸠:社会是一个整体结构,是许多因素平衡的产物。例如法规,不能接受只有立法者制定的。

5、亚当·斯密:社会是一种等级结构。社会分化的基础、权势的本源,是财产。每个人的社会经济活动都受到“利己心”的支配。

6、奥古斯特·孔德:社会是一种有规律的结构。社会现象具有自然的合乎规律的性质,而社会学的任务是发现那些社会现象之间的规律。

孔德最基本的社会学思想——“秩序是基础,进步是目标。”

孔德从生物学中引申出了几个整体性方法论公社(只有研究社会整体本身才能理解社会整体的一个部分):

1、社会是一个整体。

2、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有机体,即社会有机体。

3、社会学要从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体入手展开自己的研究。

4、人类历史也是一个整体。

孔德把人类现实的统一性与历史的统一性作为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

社会秩序的原则

社会整体的和谐性表现为社会秩序,不和谐性则表现为社会冲突。社会秩序是社会最基本的整体性特征。

(青年人由于不被社会所需要,他们不仅在物质方面感到不满,而且在精神上感到痛苦,这种痛苦被称为“世纪病”。他们无法从理论上解释自己的命运,也没有坚定的信念和信仰作为生活的准则。)类似于我国目前的某些现象

社会秩序原则:

1、崇尚科学与自然法则。一旦社会制度符合自然法则,支配人类和社会现象的自然法则就成为社会和政治改革的基础,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社会。

第五篇:西方社会学理论重点总结

社会事实:一种强制力,普遍存在于团体中,不仅有它独立个人固有的存在性,而且做用于个人,使人感受的现象,包括两类,一类是社会比率和集体现象;一类是公众意见、社会心理、社会规范、社会道德和思维模式;解释原则;社会事实只能用社会事实来解释;区分社会事实的功能和原因机械团结:以社会成员的共有的宗教取向和血缘亲情作为社会整合或群体联系的纽带,根本特征是社会成员在情感、意愿和信仰上的高度同质性,存在于分工不发达的传统社会;有机团结:工业社会的社会团结形式,植根于社会高度分化、社会成员充分分工,其联系纽带是基于分工和专业化产生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可超越的相互依赖的关系社会分工:基于人口数量增长和社会密度增加导致的生存竞争的结果;人口和社会密度增加导致同质的有机体竞争,引发淘汰,进一步引发职业的分化,劳动分工是物竞天择的结果;,劳动分工改变了社会团结的基础,提供了有机团结的纽带;分类:失范的分工;强制的分工;不合适的分工社会失范:社会转型期经济生活中道德和法律的解构和重构的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对整体社会的各个方面的综合影响;也包括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自杀:自杀这一术语适用于由受害者本人的积极或消极行动直接或间接引发的—切死亡事件,他清楚地意识到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分类: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失范性自杀,宿命性自杀评价涂尔干的的社会学理论?他的理论贡献:确立了社会学的研究主题;确立了一整套实证主义的研究

方法;提供了实证研究的典范;他的学科贡献:第一个社会学教授;第一个社会学系;第一个社会学讲座教授;创办社会学年鉴杂志;参与创立社会学学会;对他的批评:保守:对冲突和变迁的相对忽视;片面:对现代性的单一的制度性解释:劳动分工以及其所决定的功能关系及其后果;极端:社会事实不是唯一的价值中立:一旦社会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确定了选题,就必须停止使用自己的或他人的价值观念,而必须以客观和中立的态度从事研究,以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此外,研究中必须区分事实领域和价值领域,区分实然和应然。社会行动:行动者以他主观所认为的意义而与他人的行为相关,即以过去的、现在的或将来所期望的他人行为为取向(报复、防御和预防)。四类:目的合理性(以目的、手段和结果作为取向);价值合理性(对纯粹自身行为本身的绝对价值所持的自觉信仰,伦理、美学、宗教);情感或情绪行动;按照约定俗成的习惯所进行的行动。理想类型:韦伯的概念工具和分析手段,作为理智上构造的概念工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高于经验事实;作为考察现实的概念工具,是繁多经验整理归纳的结果,突出了经验事实的共性和规律性。理想类型提供了一种比较研究的方法。三种:历史性的具体特点;社会现实的抽象;具体行动的合理化假设;形式合理性:形式理性是一种客观的合理性,它涉及不同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判断,主要体现为手段(工具)和程序的可计算性,因此又被称为工具理性; 实质合理性:实质理性是

一种主观的合理性,它涉及不同价值之间的逻辑关系判断,主要体现为目的和后果的价值,因此又被称为价值理性。三种统治类型:克里斯玛charisma:领袖人物的人格魅力,它能够激发特定的大众对某个公众人物的忠城或情感。传统权威:建立在对古老传统即实施权威者和发行的坚固信仰之上的权威。法理权威:建立在“对所实施的规则的合法性,以及被椎全权威位置上的人根据这些规则去发号施令购权力的深信无疑”基础上的权威类型。齐美尔:文化的冲突和悲剧:客观文化飞速增长和人们文化制造吸收和控制文化的能力却相对逐渐衰弱。客观文化:人们制造出来的文化产品;主观文化:个人制造、吸收和控制文化元素的能力;表现:客观文化绝对范围增加;组成成分增加;摆脱了主体的控制;根本原因:分工的细化使人们丧失了对整体文化的把控能力货币哲学:在现代都市里,货币经济和金钱的优势,影响并见改造广人际关系的本质,导致了社会生活中的计算性和理性,以及非人格化的冷漠、傲慢、玩世不恭等所谓都市性格。加之分工导致的专业化,更是加速了个人文化的衰退。帕森斯的单元行动理论:行动决策是某些包括规范和情境在内的制约的结果。因此,意志性行动包括了下列因素:行动者。在帕森斯的体系内,1.行动者是个人。2.行动者的行动被看作是为寻求目标的实现。3.行动者具备实现目标的多种手段。4.行动者面临的各种情境条件都会影响目标和手段的选择。5.行动者被各种价值观、规范和其他理念所支配。这些价值观、规范和理念

影响着建立日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6.行动涉及到行动者为选择实现目标的手段而做出的主观决定,所有这些都受到理念和情境条件的限制。“AGIL框架”及其理论功能:行动系统的基本制度化结构是由这一系统必须满足的功能要求决定的。帕森斯提出四个基本范畴来概括这些功能要求。这四项要求是任何行动系统都必须满足的。1适应,系统必须具有通过操纵某些手段来控制环境状态的能力2目标达成,系统必须有能力确定自己的目标次序和调动系统内部的能量以集中实现系统目标3整合,系统将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使各个部分之间协调一致 4维模,完整的保存原有的运行模式下来,保证系统照常运行。每个系统都可以相应的划分为四个子系统,1行为有机体系统 2人格系统 3社会系统 ④文化系统一般行动系统的各个独立的子系统本身也可以看作一个独立系统,因而也面临着同样四项必须满足的的功能要求。而且,当这一子系统达到一定规模时,其内部也会分化出相互区别和相对独立的更低层次的子系统。AGIL却可以作为适用于各个层次行动系统的功能分析框架。冲突的基本类型1.现实冲突与非现实冲突1现实冲突:指追求没有得到满足目标的冲突,现实冲突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指向冲突对象,因而达到这个目标就会消除冲突的根源。2非现实冲突:指冲突一方或多方为释放敌对情绪而发起的冲突。即使各方都实现了具体目标,也难以消除冲突的潜在原因。2初级关系中的冲突与次级关系中的冲突1 初级关系中冲突不易爆发,但一

经爆发就会异常强烈,(2)次级关系中的冲突虽易爆发,但强烈程度一般较低,3.内部冲突与外部冲突1内部冲突是发生在群体内部的冲突2外部冲突是发生在群体之间的冲突4.党派冲突与个人冲突1党派冲突是指作为集体的代表参与、以集体目标为参与动机的社会冲突。2个人冲突是指个人自身参与、以个体目标为参与动机的社会冲突。冲突的功能:1.整合功能:冲突有利于社会或群体的身份和边界的建立和维持,增强群体内部的团结,2.稳定与平衡功能:制度化的冲突能够使社会结构得到调整,拥有一种适应环境变化的稳定机制,进而形成有利于社会延续的力量平衡的社会环境。3.社会冲突能够创造出新的组织:制度与价值不同群体对抗共同的对立面时,一方面将促成新群体的形成,另一方面可能带来暂时的工具性联合。发展各方之间的社会联系从而创造新的制度与价值,进而形成新的制度结构与价值结构。4.“社会安全阀”理论:社会安全阀制度是一种社会安全机制,也是科塞用以证明冲突具有正功能的有力例证。它就像不断推泄过量蒸汽的安全阀,使社会中的敌对情绪不断排解,而维护整个社会结构。科塞主张将这种社会安全机制制度化为安全阀制度,认为它能够通过释放敌对情绪,维护冲突各方之间的关系;能够通过组织或减轻其他方面的冲突,而维持整个社会结构;5.社会冲突的反功能:冲突是具有正功能还是反功能,既取决于冲突的性质,也取决于社会群体或系统的内部结构。柯林斯的情景社会分层理论柯林斯把发展一种新的社会分层理论

作为分析社会冲突的基础。将他的分层冲突方法,与现象学和常人方法学结合。提出了两点假设:⑴人人具有社会的天性,但在其社会关系中都有冲突的倾向,冲突很可能在社会关系中发生,因为在互动的场景中,人们会经常运用“暴力性压制”。⑵人们往往力求“主体地位”的最大值,他们依靠他们的资源和那些与他们有交往的人的资源。他对社会分层研究的冲突思路可以归纳为三个:第一,他相信人们是生活在自我构建的主观世界中。第二,一些人有力量去影响、甚至控制别人的主观经历。第三,一些人总是力图去控制别人,这样就会遇到反抗,结果就会发生人际间的冲突。基于人们具体的工作和消费生活,他从经济方面划分出了七类阶级:金融巨头,投资阶级,企业家阶级,明星,中产阶级或工人阶级,非法获利者,下层或贫困阶级。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定是:1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这些事物对人的意义为基础的;2这些事物的意义来源于个体与其同伴的互动,而不存在于这些事物本身之中;(3)当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他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这些意义。概化他人:个体一普遍化的他人行动,能体味进而理解社会中一般他人的角色或明确的共有态度,个体看来似乎能够对社区或一般信仰、价值观和规范作整体性的透视设定。这意味着人们能同时提高对那些他们必须与之交往之人的反应的恰当性,并将他们可评价的自我形象从特定他人的期望,扩展到更为广阔的社会共同体的标准和观点。这样,随着他人总量的不断扩大,角色

领会的能力也不断提高。戈夫曼的拟剧论:社会就像一个舞台,成员是舞台上扮演各种角色的演员,他用剧场语言来描述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要点1 印象管理:制造情境定义的过程。2 为实现印象管理,需要运用手段、工具来装点门面。3 表演有前台后台之分。④ 成功的印象管理需要整个剧组配合。⑤ 根据表演者目的不同,误解的表演和神秘的表演。⑥ 自我概念分为:表现出来的自我和强加的自我。⑦ 自我如不能让人信服,互动过程可能被破坏。⑧ 互动双方对维持相互身份共同承担责任。破坏试验法:故意干扰和打破人们通常的行为方式,以观察人们的反应。通过这些方法来揭示社会互动中隐含的行为规则,对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做出描述与阐释。布迪厄实践与实践逻辑:布迪厄所说的“实践”,显然不是指马克思常用的“实践”,而是人的“实际活动”,指的是人类一般的日常性活动,包括生产劳动、经济交换、政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活动等,具有复杂性紧迫性总体性模糊性。实践是具有逻辑的,但实践逻辑远远不是关于行动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是隐藏在实践活动中的深层次的生产原则,而不是规范行动的规则。惯习,就是知觉、评价和行动的分类图式构成的系统,它具有一定得稳定性,又可以置换,它来自于社会制度,又寄居在身体(或者说生物性的个体)之中。场域: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场域的基本观点1.场域对影响社会行动者及其实践的外在力量有自主的形塑机制。2.场域

表现为不同类型或不同形式,各种场域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结构或阶层结构中存在的,都具有某种特殊的利益要求。3.场域都是关系系统,而这些关系系统又独立于这些关系所确定的人群。从场域角度研究社会问题和解释社会现象的方法原则:根据场域概念进行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场域的概念形象地概括了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资本的主要类型经济资本:由不同的生产要素、经济财产、各种收入以及各种经济利益组成。文化资本:指借助于各种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物品。具有具体化客观化制度化三种形态。社会资本:指当一个人拥有某种持久性的社会关系网络时,这种社会关系便成为他实际或潜在拥有的资源。符号资本: 现实社会中,人们通过各种感知范畴,认可上述各种资本的占有和存在逻辑,我们就说上述资本就有着符号资本的形式。即上述资本的被认可形式称之为符号资本。符号暴力:它是一种成功的赋予意义的权力,并通过隐藏权力关系而成功地将这种意义赋予合法化,而这种权力关系正是其力量的基础。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转换:1.资本具有基础地位,其他类型的资本都可以从中转化而来。同时,其他类型的资本通过努力也可以转换为经济资本。2.经济资本转换为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具有直接性和透明性,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则表现为间接性和模糊性。3.各类型的资本之间的转换是一种策略性行为。布迪厄资本理论的总结其一,在布迪厄的理论中,资本已经不具有榨取剩

余价值含义。资本变成一种超历史的资源,与特定的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关联。其二,资本不再是单纯经济意义上的资本,而是名目繁多的各种形式的资本。其三,布迪厄将资本与权力联系在一起。吉登斯双重解释:对日常世界已经解说过的现象进行第二个层次上的解说,解释常理世界的解释。及社会学不可避免和作为研究主题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关联,参与到世界建构中去,从而使得社会科学话语自身具有了“实践内涵”,这是区别于自然科学的本质。结构化理论(a)建构结构化理论的目的:试图克服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整体论与个体论、决定论与唯意志论的二元对立,用结构的二重性来说明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b)结构化理论的立场: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既不是个体行动者的经验,也不是任何形式的社会总体,而是在时空维度中得到有序安排的各种社会实践(c)结构化理论的中心议题:结构是外在于时间和空间的,它是以主体的不在场为其特征的。现代性 是指17世纪以来在欧洲出现的社会生活或社会组织的方式,随之蔓延到世界各地,基本特征是断裂、非连续性。时空分离:前现代社会人类活动受到场所支配,现代性的出现改变了人类时空距离的关系,缺场也变得习以为常时空分离造成了社会制度的抽离化,有两种抽离机制:1,象征符号:一套抽象的中介系统,典型是货币。2,专家系统:技术职能或专业性的专家评价体系。

下载西方社会学理论教学基本要求(侯钧生)(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方社会学理论教学基本要求(侯钧生)(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