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数学活动分树叶
小班数学活动:《分树叶》
活动目标:
1.认识3种树叶,能够按树叶的外部特征进行分类。
2.感受分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3种外形有较大差异的树叶若干片。
2.三棵树。
活动过程:
一、树叶飞飞。
1.师:“秋天到了,秋风把树叶吹到了教室里,吹到了小朋友的手上。(教师随着《秋风》的音乐把树叶送到孩子的手上,每人两片。)
2.请小朋友拿起自己的两片树叶比一比,它们什么地方不同。
二、比比树叶的大小。
1.师:“你的树叶是一样大的吗?”
2.师:(出示大标记):“谁来跟我做朋友?把你的大树叶举起来”(同样,老师再出示小标记邀请幼儿一起游戏)。
三、看看树叶的颜色。
1.师:“你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呢?”
2.师:(出示红颜色标记)“谁的树叶是红色?请把你的树叶举起来。”依次出示黄颜色、绿颜色标记。
四、说说树叶的形状。
1.逐一出示3种树叶,认识并说出其外形特征。
师:这是什么树叶?它像什么?
五、游戏:“树叶找妈妈”
1.师:(出示三棵树)树叶宝宝玩累了要回家了,我们把这些树叶宝宝送回家吧!这棵树是谁的家呢?你的树叶放在哪棵树上最合适呢?谁来试试?
2.请小朋友将树叶粘贴在“树”上。3.师:“为什么你将这片树叶贴在这棵树上?”鼓励幼儿讲出放树叶的依据。
4.小树叶回到了家很开心,大家一起来跳个跳舞吧!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自然界的植物都有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各种各样的树叶纷纷飘落给秋天涂上一种神秘的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我选择了“分树叶”作为活动内容,把孩子们平时最喜欢的树叶作为幼儿操作的材料,来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种以大自然中的“活教材”支持幼儿的学习,引导幼儿开展的探究活动,符合《纲要》“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要求,很好地把数学与生活融合在了一起。
第一环节以音乐游戏“树叶飞飞”导入活动,“秋天到了,小树叶一片一片的飘下来,吹到了教室里,吹到了小朋友的手上。”边说边将树叶送到孩子的手中,提问幼儿,找找树叶宝宝的不同之处,激发幼儿的兴趣,也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初步尝试,能根据大小找朋友,并体验游戏的快乐。幼儿手里的树叶宝宝是否是和教师手里的标记匹配。
第三环节是让幼儿感知颜色的概念,能与老师的颜色卡片匹配。
第四个环节是说说树叶的形状,第五环节是送树叶宝宝回家,按树叶宝宝的外形特征进行分类。
优点:
本次活动情节性很强,环节丝丝紧扣,幼儿都非常投入,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故事情节的设置让幼儿的学习和提高变被动为主动,使幼儿在趣味盎然的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获得有关归类的经验与观察和比较能力的提高。改进:
1.在出示大小标记这一过程中,应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树叶的大小,然后再引出标记。
2.教师的语气可以再夸张些,更能贴近幼儿。
第二篇:小班数学活动《分树叶》
分树叶》小班数学活动
发表日期:2009-07-09 最后修改日期:2009-08-11
作者:江苏省连云港市市辖区东海县幼儿园中二班陈秀梅
活动领域:科学
活动前评析
秋天到了,幼儿园的操场上落叶纷飞。每次户外活动都会发现一部分孩子喜欢追逐捡拾那些飘舞的树叶,孩子们互相讨论着:这片叶子是绿色的,这片叶子是黄色的;我的这片叶子大,你的那片叶子小;我的是圆形的,你的是三角形的,孩子们的讨论激发了我的灵感:我们刚刚认识了各种标记(大小、颜色、形状)孩子们还只能对给出的一个现有标准进行分类,下一阶段将进入多角度分类,何不以分树叶为活动内容,以孩子们熟悉的各种各样的树叶为操作材料,进行多角度的分类活动呢?
分类活动属于数前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为幼儿以后理解数概念作心理准备。如幼儿理解数的实际意义,需要对某数所表示的物体的数目进行抽象,而抽象的基础是能够排除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的干扰。小班幼儿的这种抽象能力相对薄弱,所以分类活动在小班数学活动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幼儿的这种能力是在分类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小班进行分类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操作摆弄形成一定的概括能力。基于孩子对树叶的兴趣,我设计了“分树叶”的科学探索活动,使孩子们根据树叶的颜色、大小和形状的不同特征学习多角度分类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多角度将树叶分类摆放。
2.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分类标准,进一步体验大小、颜色、形状标记的意义。
活动准备
教具:各种标记卡一套。大、小标记头饰,红、黄、绿标记头饰。学具:
1.收集各种树叶若干。
2.各种标记卡人手一套(有大标记、小标记、红颜色标记、绿颜色标记、黄颜色标记、圆形标记、三角形标记、卵形标记)。3.分类盒人手一个,框子若干。
活动过程实录 一 比一比,说特征。
1、树叶飞飞。
教师:“秋天到了,秋风把树叶吹到了教室里,吹到了小朋友的手上。(教师随着《小树叶》的音乐打开电风扇让树叶从风扇上飘落到孩子的手上。)请小朋友捡起一片树叶与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他们有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看哪个小朋友能讲给大家听听?” 幼儿观看,并用小手触摸、感觉。(这个环节的设计,幼儿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了,他们惊喜、惊奇、惊叹的表情,在加上那欢快的音乐,让开始有些紧张的气氛活跃了起来。)
2、比比树叶的大小。
教师:“你的树叶是大的还是小的?你是跟谁比的?”(小朋友拿手中的树叶跟左边的伙伴比比,又跟右边的伙伴比比,边比边说着,特别的投入)教师戴上大标记头饰问:“谁来跟我做朋友?”(手拿大树叶的宝宝跑到老师身边与老师一起游戏做朋友)同样老师再戴上小标记头饰邀请朋友一起游戏。
3、看看树叶的颜色。
教师:“你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呢?”请几个有代表性的幼儿说说树叶颜色。教师戴上红颜色标记头饰问:“谁来跟我做朋友?”依次戴上黄颜色、绿颜色
4、说说树叶的形状。
教师:“你的树叶是什么形状的?”(幼儿仔细观察比较树叶的形状。)教师戴上不同的头饰再次邀请树叶朋友来做客。
二 分一分,送树叶回家。
①教师出示带有大小标记的筐子:树叶玩累了要回家了,我们把这些树叶送回家,请你看看筐子上有什么?它叫什么标记?树叶放在哪个筐子里最合适?谁来试试?
请1~2名幼儿尝试将手中的树叶放在筐子里。
教师:“为什么你将这片树叶放在这个筐里?”鼓励幼儿讲出放树叶的依据。
教师:“小朋友请你再从桌上拿一片树叶放进筐子里,边放边讲你是怎样送树叶回家的。”(教师拿一片大树叶说:大树叶我送你回有大标记的家里)
教师:“你们为什么把大树叶放在有这样标记(大标记)的筐子里呢?”(引导幼儿说出理由:上面有大的人,所以我把大树叶放在里面。)
②教师出示带有颜色标记的筐子:“这是什么树叶的家?谁来送小树叶回家?”
提问:为什么你将这片树叶放在这个筐里?鼓励幼儿讲出放树叶的依据。
教师:“请小朋友每人再从桌上拿一片树叶放进筐子,要边放边讲出送树叶的理由。”(红树叶我送你进红标记的家里,绿树叶我送你进有绿标记的家里。)
教师:“你们为什么把红树叶(绿树叶、黄树叶)放在有这样标记(红标记、绿标记、黄标记)的筐子里呢?”(引导幼儿说出理由:上面有红标记所以我把红树叶放在里面,上面有黄标记所以我把黄树叶放在里面,上面有绿标记所以我把绿树叶放在里面)
③教师出示带有形状标记的筐子:“这是什么树叶的家?谁来送小树叶回家?”
提问:“为什么你将这片树叶放在这个筐里?”鼓励幼儿讲出放树叶的依据。教师:“请小朋友每人再从桌上拿一片树叶放进筐子里,要边放边讲出理由。(椭圆形树叶、扇形树叶、针形树叶)我送你进XX标记的家里。”
教师:“你们为什么把椭圆形树叶(扇形树叶、针形树叶)放在有这样标记(椭圆形标记、扇形标记、针形标记)的筐子里呢?(引导幼儿说出理由)
三 试一试,谁的方法多。
① 认识分类盒。
教师拿起分类盒向幼儿介绍:“这是小树叶住的地方,名字叫分类盒,分类盒的每一个格里可以住不同的小树叶。”
② 幼儿尝试用同一个分类标准,将小树叶分类摆放。
教师巡回检查,并请个别幼儿说出他是按颜色标准给小树叶分类的,还是按大小给小树叶分类的?
③ 幼儿自己选择分类标准尝试多角度给树叶分类。
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幼儿是否按同一个标准将树叶分完,然后再选择另一个分类标准进行操作的。并提醒幼儿要边操作边说出理由。
总结:让幼儿讲一讲用了几种方法送小树叶回“家”的?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自然界的植物都有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各种各样的树叶纷纷飘落给秋天涂上一种神秘的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我选择了“分树叶”作为活动内容,把孩子们平时最喜欢的树叶作为幼儿操作的材料,来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种以大自然中的“活教材”支持幼儿的学习,引导幼儿开展的探究活动,符合《纲要》“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要求,很好地把数学与生活融合在了一起。
本次活动是在幼儿学习了按物体的一个特征标准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为学习多角度的分类树叶,并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分类标准,使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目标难易适度,符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在活动过程中,我贯彻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教育理念,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索、发现学习。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多角度将树叶分类摆放,难点是自己选择分类标准来给树叶分类,并选择相应的标记。对于难点的突破我采取了循序渐进层层推进的方法,具体分三个环节:1.用游戏找朋友的形式让幼儿对树叶的分类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孩子比较容易理解标记所表示的意义与实物的共同特征的联系。2.用送小树叶回家的游戏,比第一个环节稍微抽象概括了一些。3.在有前面的两个游戏环节做为基础的前提下,提出让孩子自己确定分类标准将树叶分类摆放,并选择相应标记,就有水到渠成之效果,过渡自然,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本次活动寓教于乐,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充分调动了幼儿活动的“三性”,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了多角度地分类树叶,教育教学效果好,目标达成度高。
第三篇:数学(分树叶)
数学教案《分树叶》
活动目标
1.学习多角度将树叶分类摆放。
2.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分类标准,进一步体验大小、颜色、形状标记的意义。活动准备
教具:各种标记卡一套。大、小标记头饰,红、黄、绿标记头饰。
学具:
1.收集各种树叶若干。
2.各种标记卡人手一套(有大标记、小标记、红颜色标记、绿颜色标记、黄颜色标记、圆形标记、三角形标记、卵形标记)。
3.分类盒人手一个,框子若干。活动过程
一、比一比,说特征。
1、树叶飞飞。
教师:“秋天到了,秋风把树叶吹到了教室里,吹到了小朋友的手上。(教师随着《小树叶》的音乐打开电风扇让树叶从风扇上飘落到孩子的手上。)请小朋友捡起一片树叶与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他们有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看哪个小朋友能讲给大家听听?” 幼儿观看,并用小手触摸、感觉。
2、比比树叶的大小。
教师:“你的树叶是大的还是小的?你是跟谁比的?”(小朋友拿手中的树叶跟左边的伙伴比比,又跟右边的伙伴比比,边比边说着,特别的投入)教师戴上大标记头饰问:“谁来跟我做朋友?”(手拿大树叶的宝宝跑到老师身边与老师一起游戏做朋友)同样老师再戴上小标记头饰邀请朋友一起游戏。
3、看看树叶的颜色。
教师:“你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呢?”请几个有代表性的幼儿说说树叶颜色。教师戴上红颜色标记头饰问:“谁来跟我做朋友?”依次戴上黄颜色、绿颜色
4、说说树叶的形状。
教师:“你的树叶是什么形状的?”(幼儿仔细观察比较树叶的形状。)教师戴上不同的头饰再次邀请树叶朋友来做客。
二、分一分,送树叶回家。
①教师出示带有大小标记的筐子:树叶玩累了要回家了,我们把这些树叶送回家,请你看看筐子上有什么?它叫什么标记?树叶放在哪个筐子里最合适?谁来试试?
请1~2名幼儿尝试将手中的树叶放在筐子里。
教师:“为什么你将这片树叶放在这个筐里?”鼓励幼儿讲出放树叶的依据。
教师:“小朋友请你再从桌上拿一片树叶放进筐子里,边放边讲你是怎样送树叶回家的。”(教师拿一片大树叶说:大树叶我送你回有大标记的家里)
教师:“你们为什么把大树叶放在有这样标记(大标记)的筐子里呢?”(引导幼儿说出理由:上面有大的人,所以我把大树叶放在里面。)
②教师出示带有颜色标记的筐子:“这是什么树叶的家?谁来送小树叶回家?”
提问:为什么你将这片树叶放在这个筐里?鼓励幼儿讲出放树叶的依据。
教师:“请小朋友每人再从桌上拿一片树叶放进筐子,要边放边讲出送树叶的理由。”(红树叶我送你进红标记的家里,绿树叶我送你进有绿标记的家里。)
教师:“你们为什么把红树叶(绿树叶、黄树叶)放在有这样标记(红标记、绿标记、黄标记)的筐子里呢?”(引导幼儿说出理由:上面有红标记所以我把红树叶放在里面,上面有黄标记所以我把黄树叶放在里面,上面有绿标记所以我把绿树叶放在里面)
③教师出示带有形状标记的筐子:“这是什么树叶的家?谁来送小树叶回家?”
提问:“为什么你将这片树叶放在这个筐里?”鼓励幼儿讲出放树叶的依据。
教师:“请小朋友每人再从桌上拿一片树叶放进筐子里,要边放边讲出理由。(椭圆形树叶、扇形树叶、针形树叶)我送你进XX标记的家里。”
教师:“你们为什么把椭圆形树叶(扇形树叶、针形树叶)放在有这样标记(椭圆形标记、扇形标记、针形标记)的筐子里呢?(引导幼儿说出理由)
三 试一试,谁的方法多。
① 认识分类盒。
教师拿起分类盒向幼儿介绍:“这是小树叶住的地方,名字叫分类盒,分类盒的每一个格里可以住不同的小树叶。”
② 幼儿尝试用同一个分类标准,将小树叶分类摆放。
教师巡回检查,并请个别幼儿说出他是按颜色标准给小树叶分类的,还是按大小给小树叶分类的?
③ 幼儿自己选择分类标准尝试多角度给树叶分类。
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幼儿是否按同一个标准将树叶分完,然后再选择另一个分类标准进行操作的。并提醒幼儿要边操作边说出理由。
总结:让幼儿讲一讲用了几种方法送小树叶回“家”的?
第四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树叶排队》
小一班数学活动《树叶排队》
授课人:刘旺娣
授课时间:2015年1月5号 授课地点:龙南县幼儿园 活动目标:
1、能够按照大小、颜色、形状的顺序对2以内的物体进行有规律的排序,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2、增加幼儿对数学操作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 《树叶排队》的课件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对排列活动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小一班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呀?出示喜洋洋图片,并以喜洋洋的身份向小朋友打招呼。(2)教师:喜洋洋还带来他的好朋友,是谁呢?出示课件一:原来是猴子。提问:这两只猴子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说出一大一小)
2、出示图片和课件(水果),引导幼儿发现排队规律。
(1)、出示课件二:喜洋洋说猴子要排好队和我们一起玩游戏,我们来看看喜洋洋是怎样给猴子排队的?(按大小大小的规律)。(2)、出示汽球的图片。喜洋洋给我们带了礼物,我们来看看那是什么?喜洋洋说我们想得到礼物就要给这些汽球排排队。
提问:我是怎么给这些汽球排序的?(一个红汽球一个绿汽球)引导幼儿说出按颜色不同排序的。
(3)、出示课件三:按形状不同排序。提问:这些水果宝宝是怎样排队的?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排序规律。
(4)、小结:猴子是按大小不同排列的,汽球是按颜色不同排列的,水果娃娃是按形状不同的排列的。
3、幼儿尝试按规律排队。
出示课件四:(一片大树叶一片小树叶,一片绿树叶一片黄树叶)提问:小朋友们,喜洋洋还为你们准备了图片,你们看看这上面的树叶是怎么排队的,谁能接着给树叶排队呢?喜洋洋还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图片,你们可以都来试一试。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重点是让幼儿感知规律,增强观察和思维能力,已基本上完成了活动目标。但在有些环节上还有待改进,如:每按一种规律排好队后可以用实物让幼儿自己尝试排列。还有本次活动缺乏些趣味性,可以在活动中穿插些小游戏如:让幼儿按男女男女的顺序排好队玩吹泡泡的游戏,这样更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第五篇:小班数学活动《分饼干》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分饼干》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正确感知图形的基础上,学习按图形的某一特征(颜色、形状或大小)进行分类。
2、能愉快地参加操作活动,并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
活动准备:
每人手臂上一副袖套(红或绿);图形卡片;分类盒;小货车四辆,分别贴上标记。
活动过程:
一、游戏:进车间。练习按物体的单一特征分类。
教师以厂长的身份交代游戏规则。
师:工人们,今天我们要到饼干厂去工作,这边是“红红饼干厂”,那边是“绿绿饼干厂”,戴绿袖套的工人到“绿绿饼干厂”那里去,那么红袖套的呢?幼儿根据袖套颜色分别找位置,教师检查找位置情况,幼儿互查。
二、游戏:分饼干。引导幼儿排除其他特征干扰,按图形的某一特征分类。
1、引导幼儿指认图形。
师:我们厂的饼干可真多呀,谁来介绍一下,有些什么样的饼干?根据幼儿讲述出示图形。
2、启发幼儿探索分类方法。
师:现在我们要把这些饼干分装到两个盒子里,你们想想看,哪些饼干可以放在一起?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分饼干,先分好的幼儿在下面讲述是怎样分的。
4、个别幼儿讲述分类方法。
师:你是怎么分的?除按颜色分外,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分别再请按形状、大小分类的幼儿讲述。教师提出再次操作要求:这些工人干得都很棒,我们发现,可以按饼干的颜色分、形状分、大小分,现在我们再用别人的方法也来试试看。
5、幼儿再次练习,教师巡视并给动作快的幼儿饼干盒上贴星。
三、游戏:运饼干。学习按物体的两种特征分类。
1、推出小货车,指认标记。
师:饼干包装好了,现在我们要把它分别装到这4辆车上,每辆车上装的饼干是不同的。(教师边指标记边讲述)这辆车上装红盒子上有星的饼干,这辆车上装红盒子没星的饼干,那么这辆车上装什么?(指绿盒子有星的)最后一辆呢?(指绿盒子没星的)
2、幼儿分组来装饼干,教师检查分装情况,小结:表扬工人们能干。
3、(电话铃响)师:“喂,是幼儿园啊,我们已经把饼干装上车了,马上给你们送来,再见!”师生推车出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