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延敏观看《江雪》课堂实录评课稿
任保平名师工作室第五批跟岗研修学员评课稿
观彭教师《江雪》课堂教学实录评课稿
作者:王延敏 学校:册亨县丫他镇民族中心小学 2016年 10月14日晚,我有幸观看了彭峰老师执教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江雪》课堂教学实录。从彭老师的教学中,让我收获颇多。对古诗的教学我有了全新的认识。下面是我个人的几点收获:
一、独到的导入由浅入深直奔主题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开课,彭老师便出示“渔父”一词并问:有没有谁见过“渔父”?在哪里见过?是什么季节?还想见见“渔父”吗?根据生的回答归纳,紧接着出示图片问;你喜欢图片上的哪一位“渔父”?这样的导入既简洁又直入主题。为诗歌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在读中感悟诗的意境
在教学中,彭老师的设计具有个性化,他首先用自己的小诗阐释了诗句中的“千山”,在他的点拨下,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分别理解了“万径”、“孤舟”、“渔翁”,不仅理解了诗歌大意,更深入地了解渔翁独钓的寂寞之情。这样的设计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其次是彭老师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来延伸文本外的画面,伴随着学生入情入境的读和教师经典的点拨,学生深深地被文本所吸引。
三、在读中走进诗人的世界
在这堂课中,彭老师一直以读贯穿于整个教学,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品味诗的内含,如:彭老师在突破教学难点让生理解诗人当时的处境时,通过配乐呈现诗人怀才不遇的文本资料,师深情并茂的诵读,让生情感得到渲染,在音乐的熏陶下学生动了手中的笔写下自己的感悟。我想每一个孩子的情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释放。从他们的汇报中看出,他们是多么同情诗人的处境。此时,孩子们已经领悟到诗人的无比孤独与寂寞。对当时社会是多么的不满。
总之,彭老师的这堂课,以独到的眼光审视教材,创造性地设计教学,以读贯穿于整个教学,打造高效的诗歌教学模式,为我们教学诗歌的方法树模范作用。
第二篇:孙凯静《江雪》评课稿
《江雪》 评课稿
——读的妙用
册亨县坡妹镇中心小学 孙凯静
有幸聆听彭峰老师执教的《江雪》一课。下面是我听了之后不成熟的看法。
这首诗我也上过,听了彭老师上了之后,我才知道古诗原来这么上学生更喜欢。平时我们对古诗的教学,大多是一句一句的讲解,然后就叫学生去背,去默写就完事了。而彭老师的课堂,打破了传统的逐字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空间,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生动,真正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他整堂课将“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去学,在读中去悟,在读中去背,在读中去想。我反思我的课堂,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读”有这么多妙处。
彭老师的整堂课都以学生为主体,以渔父这个词导入课题,以读准、读好、读出感情层层推进,这样的品读让学生真正地走进了文本。然后出示几幅画,让学生看了之后,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说话能力。在讲解“蓑”和“笠”时,因为现在孩子是没有见到过这些东西,所以彭老师借助了“蓑衣”和“斗笠”的图片加以理解,这样更形象,学生也容易懂,轻轻松松地这些字的字形及意思。这些都是他教学的独特之处。《江雪》这首诗,诗中有花,诗中更有情,彭老师在教学时由理解古诗转到了感悟诗人柳宗元的写作背景,以及当时写作的心境,通过反复诵读,诗人想要表达的孤独、悲愤的情感就显而易见了。但是,我个人不成熟的观点,《江雪》这首古诗中作者一腔的愤懑苦闷、郁结在胸,以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动来发泄他对朝政的不满,表露他对愤世恨时且又孤芳自赏的感情,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不是太深奥了一些,说实话,不仅是学生,就是我们老师,如果不喜欢看课外书,或者上课前不去查阅相关资料的话,可能都难以去体会。
总之,听了彭老师的课后,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也学学彭老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去学习。
第三篇:赵仕芬《江雪》评课稿
任保平名师工作室第五批跟岗研修学员评课稿
《江雪》评课稿标题
作者:一小万峰林校区 赵仕芬
一、彭峰老师和孩子们谈话聊天:说说谁认识“渔父”?谁吃过爷爷钓的鱼?然后出示三幅渔父图,问你喜欢那一幅?为什么?这样孩子们就更能了解“渔父”,更加深入地走进“渔父”,拉近了距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通过朗读来理解诗的大意:
1、自由读,这首诗只有20个字,非常简单,你能不能很快地把它读好,读正确呢?
2、指名学生读,谁来读读给大家听?
3、指名读,两位同学都读得非常好,尤其是这个我们第一次见到的词,出示“蓑笠”,有没有同学见过蓑笠?
5、生再次齐读这首诗。
6、指名读,古诗不仅要读得正确,还得读得有板有眼,很有节奏,有没有同学愿意来试一试?最后老师范读。
通过一系列的读(自由读,齐读,指名读,范读等)让学生在读中自然就理解了诗意诗景。特别是“蓑笠”这首诗的难点。彭老师借助图画来理解“蓑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借助风雪交加的语境来感受“蓑笠”,可以让“蓑笠翁”的形象跃然纸上。
三、学生通过想象写出画面。在这环节,彭峰老师突破了传统古诗教学中的“说诗意”环节,他采取的以“诗”释“诗”方式,让人耳目一新。他首先自己的小诗阐释了古诗中的“千山”,在他的言语图示的启发和感召下,儿童用自己即兴创作的小诗分别理解了“万径”、“孤舟”、“渔翁”,不仅理解了诗意,更深入了渔翁特立独行、卓尔不群的诗境,正体现了他一直倡导的“言语表达品质”教学追求——让语言作品“外化在语言表达者的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中”,使它“具有可视可听的显著特征”,显得十分高妙!
四、通过师生对话:诵出诗情,悟出意境。
师问:同学们,通过我们的写来把我们想象的画面写出来,现在当你走进画面里面,你心中油然而生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师问:
1、感觉到寒冷、寂寞。同学们,这首诗字字都能传递这种感觉,请你默读这首诗,看看哪些字有这种感觉?把它圈出来。(生默读,圈画)
2、这位同学,你先是把第一行的“绝”给大家解释了,一只也没有,你想世界得多么安静啊!渔父得有多么寂寞啊,请你把第一行诗读出来。(指名读。)
3、“鸟飞绝”,这个世界变得寂静无声,生读。
4、还有什么字?
5、请你把这句话读好。同学们,这个“孤”请看黑板,左边是一个什么?它要写得非常窄,右边是一个什么?它要写得略宽。(师边说边板演书写),请记住这条孤独的船,还有那一位孤独的渔翁,一起把这行诗读一读。(生读第三行诗)
6、还有什么字?
7、也就是说这个世界看不见一个人,对不对?那是非常得寂寞。指名学生读“万径人踪灭”。
8、同学们,你们的感觉非常棒,现在谁能把你的感觉放到整首诗中,读给大家听?.......通过这互动问答,潜藏在古诗中的“孤单”、“寒冷”、“寂寞”“凄凉”之情悄然离析,渐渐袭上儿童的心头,使他们在言语环境和人物形象之间的认知中形成了巨大的落差——渔翁为何“孤舟”“独钓”?为什么要在这冰天雪地的“寒江”里“独钓”?此刻,由古诗唤醒的情感成为推动儿童深入理解“蓑笠翁”这个人物的环境烘托和言语背景。
五、了解诗人背景也是学习诗的一种方法,师问:请大家想一想,看一看这个时候的柳宗元他是什么样的遭遇呢?
教师配乐播放柳宗元的遭遇,深情朗读,通过这环节,我们不仅感受到诗里面所说出来的那份情感,我们也体会到了诗讲出来的志向(板书:诗言情 诗言志)。当以诗人的人生境遇再一次回扣古诗时,诗境得到了升华,诗人的高尚已经深深地融入幼小的心田中,于是,古人与今人有了对话,儿童与智者有了对话,读者与作者有了对话。
总之,彭峰老师的《江雪》这节课,在大力提升儿童言语品质的同时,更彰显着他的高品质教学追求。他教学一方面他坚守小学古诗教学传统经验,从诗句走向诗意,从诗意走向诗境,引领儿童的认知和情感层层深入,步步为营,将一首仅仅20个字的小诗通过阅读、对话、表达、互文等方式演绎成一幅结构精致、富有气势、充盈儿童文化的教学大画卷,的确难能可贵。另一方面他勇于突破,敢于对这样的名篇名作进行颠覆性的教学创造。教学伊始,他以“渔父”为入口,引领儿童走进古诗;教学之中,他充分调动文本、图画、声音、文字等诸种资源,将儿童的关注点由景物引向人物——“渔父”,通过制造认知落差,让儿童质疑文本,质疑“渔翁”;教学尾声,他利用互文的方式,将“诗境”与“人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这节课值得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将多看书多学习,争取向名师们靠拢。
第四篇:评课稿刘延红
整本书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评课——侯海燕指教的《汤姆·索亚历险记》
刘延红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讲述的是汤姆和他的小伙伴们五次历险的经历,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无所不能、淘气、向往自由、勇敢机智、有正义感和爱心的一个孩子头儿的形象。这篇文章篇幅比较长,而且文章分为梗概和精彩片段两个部分。根据单元目标和教材特点,侯海燕老师把这课的目标定为:了解梗概内容,初知人物形象;欣赏精彩片断,感悟文章语言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感知人物形象;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认为有几点还是值得夸赞的:1.紧抓题意历险对教材的梗概部分进行梳理:墓地历险、荒岛历险、鬼屋历险、山洞历险,这样梳理内容一目了然。2.精彩片断的赏析中抓住“虚惊一场”这一关键词,把梗概和精彩片断两部分内容联系起来,感受马克吐温文学大师的写作技巧。接着让孩子们谈谈哪部分的描写最吸引你?这时孩子们畅所欲言,无一不感受到作者语言的夸张。可是在教学过程中,侯老师的教学时间没有把握好,在梗概部分的教学中花了太多的时间,总认为孩子会说不出来,所以引的痕迹太重了。因为这时学生已经对本书读了至少一遍,对于故事内容应该比较熟悉,让孩子们概括本书写了几次历险?是很简单的问题,这样在课堂上的时间就可以省出来了。那么后面的设计“成果展示”就不会成为虚设了。这是最遗憾的一件事。第二点也是值得我思考的就是:我们老师在平
时上课前,若布置了学生预习,可能会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那么在分开课时是否也能一样做到呢?比如侯老师的这一节课的教学,如果做到了这一点,教学时间就不会不够了,教学目标当然也能完成,甚至还可能拓展更多的东西。可是往往在公开课上这件事还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老师总担心自己的预设不能及时完成,总担心学生的生成答案与自己的预设不相符,害怕出丑。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在这方面多做努力!
在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让孩子们将文章中的生字新词和四字词进行了梳理和自学。学习梗概的时候,我只为孩子们提出了两个问题:1.通过读梗概,汤姆经历了几次历险?2.在梗概中,你认为汤姆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知道的?孩子们经过自学讨论很快就迫不及待地举手要求交流。于是对教材的梗概部分进行梳理:墓地历险、荒岛历险、鬼屋历险、山洞历险,这样梳理内容一目了然。特别是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阅读的技巧: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列小标题。然后,让学生用自然段的连接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一下子就对文章的内容把握住了。对于第二个问题,孩子们讨论的兴趣很高。侯老师迅速抓住孩子们的某个发言,引导孩子们去有滋有味地朗读句子。3.侯老师归纳读书方法这一环节做得比较好,很直接准确地交给了孩子们最基本的读书方法。
在教学精彩片段的时候,同样侯老师也设置了两个问题:
1、精彩片段描写的是汤姆第几次冒险的事情;
2、从精彩的片段中,你又感受到汤姆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然后再让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片段去细读,在孩子们交流自己喜欢的片段的时候,侯老师给了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去读去悟,让他们去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
遗憾的是,1.侯老师设计的“以竞赛的形式”,将学生分为两组(答题星和闪电组)这一环节,由于题目不搭调,再加之没有强调竞赛规则,致使这个环节十分混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2.感觉这一堂课时间太短了,要交流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了,总感觉像蜻蜓点水般地走过,如果时间能够再充裕一点的话,效果可能会好些。
第五篇:评课--江雪
25、《江雪》评课稿
王建:王老师上的这节古诗这节课,贴近古诗教学要领,符合低年级年龄特点。在这一节课上刘艳老师教的情趣十分浓厚,学生学的积极性很高,所以我认为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古诗教学。
在这节课上王老师首先是以课件引领学生进入雪景,通过让学生见过了雪景把学生引入洁白的,白茫茫的,厚厚的非常美的、充满情景的这样的雪景中,在教学当中刘艳老师为了让学生进入诗境创设了图猜诗题的练习和情景。如:猜一猜课题是什么意思?到引入学生读古诗,同时在这里刘艳老师非常重视学生字词的学习和识字的要求。她让学生找出了课文当中的生字,让学生从前往后读,再从后往前读。这样学生看到有拼音的古诗的内容认识了这些字,又让学生再读一读没有拼音的古诗。这样学生就突破了识字这一关,很快的把古诗通顺的、流畅的读下来。
梁梦雪:在引学生进入诗境的时候,王老师非常重视低年级的学习特点,特别符合低年级课程标准当中学生识字的要求。这一点在低年级教学当中是十分重要的。在引入学生进入诗境的当中,刘艳老师还特别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问学生读完了这首诗以后是不是就算学会了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让学生自己提出了还要读一读诗的内容。这样,使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到了学生手里,学生在自读之后,老师特别指导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老师就实际上再鼓励学生自己独立的解决问题。比如:她让学生提出了“孤舟”“蓑笠”“万径”“翁”是什么意思?其中在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要带着自己不懂的问题提交给老师和同学,实际上这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冯皓月:当学生理解了“孤舟”“蓑笠”“万径”“翁”的意思之后,老师就让学生试着理解是的意思。王老师在这里处理的非常巧妙,她应用媒体教学,出现的第一幅图让学生挑毛病,学生挑出了山上有人,路上有羊的毛病,也就理解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诗意。又挑出了钓鱼的两个人、两只船的毛病,也就理解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思。
张胜利:我觉得在学习古诗中要领是要学生去大量的积累,读书不求胜意。王老师处理的非常到位,学生才能有激情走入课堂,逐渐进入到课文当中去。刘艳老师在学生读的时候还不时给与鼓励,讲解读诗的调式,引导孩子在已经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要把诗境读出来。老师让学生背出来、唱出来让学生读古诗重在感知上,还让学生把学过的生字写出来,教学生怎样记字。
王老师这节古诗教学不仅有声有色,学生掌握的知识也扎扎实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