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语教学论读书报告(写写帮整理)
A Book Report of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By Yang Min, Class2, 2010
I have recently read the simplified version of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published by Higher Education Press.This book was written by Hu Chundong, the pioneer of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What’s more, Professor Hu always went deep into the front-line of foundation education and helped teachers to develop the teaching 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Therefore, the book of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is the results of hi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The most important topic of this book is only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language bond and human nature bond have organic couple, ability really learns a language well and truly enters the deep language learning.Professor Hu devoted himself to let students experience the wisdom and aesthetic feeling of language teaching power.The main ideas of the book are as follows.Firstly, we should learn to combine the instructional theory with practice.English Teachers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relate to their own experiences and background knowledge in teaching process.Thus, Students are able to study effectively, to experience learning progress, and to gain learning pleasure.Secondly, we should organically combin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intelligence factors and emotional factors in English teaching.English teaching is not only the physical action, but it should be mental action, the latter including cultivating language awareness, the relation between both is supplement each other, they cannot be separated.Thirdly, in the process of English teaching, teachers ought to reasonably utilize and proactively develop curriculum resources for providing students with practical, realistic and healthy curriculum resources.Through the teaching, students already have a certain language and reading ability.Teachers ought to intentionally lead the students to get rid of artificial language style blanks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exercises, and to enter the classic literature reading process, like Gone with the Wind, Jaws, 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and so on.Fourthly,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arouse the students’ emotional resonance in the English learning process.In my opinion, English learning can be summarized as two points: First of all, English learners have to learn grammar, because grammar embodies the rule of internal linguistic development, and the rule of language learning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students’ intelligenc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Second, English learners must learn literature, because literary incarnates human emotions and the beauty of humanity.English teachers should let their students realize the intellectual charm of language learning in English teaching process, also they can taste the aesthetic power of language.For this reason, they will have interest in their study.In a word, I appreciate this book.I’d like to recommend it to learners at my level.It is not too difficult, so we can get the ideas easily and learn something about the author’s English teaching skills at the same time.It is really worth reading.
第二篇:《文学创作论》读书报告
《文学创作论》读书报告
一、作品概述
本书并不是一般的文学理论著作,而是一本创作论,是专门研究作家创作心理以及驾驭形式的特殊规律和技巧的,可以说是一本审美形象本体论专著。《文学创作论》全书共八章,分别为假定论、形象论、智能论、形式论、诗歌审美规范论、散文审美规范论、小说审美规范论、风格论。文学与生活的第一层次的矛盾,就是假定。这是书中作者在理论上基本的出发点。据作者研究,文学形象并不由生活或者由话语一个元素构成的,它是一种三维结构。是由生活的主要特征——以情感为核心的心理特征——文学形式的特征构成的一种复合结构。由此延伸到智能论与形式论。作者追求摆脱哲学认识论的附庸状态,寻求文学理念的独立,始终着重于对形象与生活、作家情感的矛盾作系统的具体分析,从审美形象的感觉、语言、逻辑和一般理性思维的矛盾和错位,全面揭示出形象构成的深层奥秘。书中还有对上百位作家和古今中外100多部经典文本的分析,充满原创性,并且如此将实例与理论并行,使读者较为容易理解作者所表述的理论。
二、作者简况
孙绍振,著名学者、作家。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学术著作《文学创作论》《幽默逻辑探秘》等十余部。散文集有《面对陌生人》《孙绍振幽默文集》(三卷本)等。发表过《炮轰全国统一高考体制》《高考语文试卷批判》等文章,被广为引用。文章结集以《审视中学语文教学》为题出版。现担任教育部实验初中语文教材主编,成为“闽派语文”的领军人物。
三、学术界对其主要评价
孙绍振在《文学创作论》等一系列著作中,基于文体结构分析和文本解读,使文学理论与文学历史实践紧密结合,提出系列理论创见和新的范畴,包括“假定”、“变异”、“真、善、美错位统一”说和“规范形式”说等,他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自己的研究,为文学创作阐释和接受美学做出某些方面的丰富和发展。孙绍振在中西、古今对话中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并结合创作实践和文本解读,独立思考,敢于挑战权威的治学精神值得肯定,孙绍振文艺观虽受过康德、黑格尔美学的影响,但更多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他的文艺观和理论成果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思想解放的产物,也是反思历史正反经验的产物,受到广大读者的重视并非偶然。
四、相关研究、评论文章目录
1.“灰”与“绿”——关于《文学创作论》的自我对话(朱向前)2.孙绍振解读学对理论和实践的多维贡献——从语文教育的视角 3.孙绍振从创作角度解读文本的理论及实践举隅(赖瑞云)4.一个“文学教练”的底气——孙绍振和他的理论批评(王光明)5.孙绍振文学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王一石)6.评孙绍振及其文艺观(张 炯)7.对话:在谋略中展开——论写作主体的空白谋略(王瑛,张海平)8.“闽派批评”与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思潮(曾念长)
五、阅读感想与收获
在本学期的课程当中,有一门“文学概论”课,陈开晟老师任课。陈开晟老师在课上常提及他的博士生导师孙绍振先生与其的《文学创作论》,这让我一直对这本书感到好奇,因此在期末研读时便选择了这本书。阅读了孙绍振老师编写的《文学创作论》一书,对书中的论述印象很深,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本书内容十分丰富,对于我来说阅读这类理论书籍并不是十分顺畅,由于时间关系并未十分详细地读完整本书。因此就谈一谈令我印象最深的部分,本书第三章第四节《作家的感受力》对写作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感受力进行了阐述,揭示了文学创作的普遍规律。
“艺术所要求的感受要敏锐得多,丰富得多。”我们平时阅读文章,吸引我们的也正是作者所呈现出来的独特感受,是属于他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感受,而不是感觉。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样的感受,是诗人用敏锐的心灵捕捉到的细腻情感。同样的秋雨,能在几人心头落下如此深刻的烙印呢?生活中,很多平淡的小事,普通的人物,不起眼的事物,如果缺乏感受力,他们在人眼中只是静止的毫无生命力的,面对他们,也必然写不出什么来。即使面对高山大海这样的美景,也只是贫乏的语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个“美的眼睛”就是人的一种感受力。朱自清发现了父亲的那个背影,沈从文发现了山村女人的独特美,老舍发现了济南冬天的温晴,这些其实本来就存在,如果缺乏感受力,也就难以被表现出来。
孙绍振老师在书中讲道:“感受的多少与深浅不但取决于对象,而且也必取决于自己的心灵。”确实,如果没有丰富的感情,感情没有特点,那么不管多么生动的场景,也使人感受不到。而回顾以往的自己在进行创作时,或许称不上创作,只是简单的写作,当自己心中确实有真情实感的体验,对一个人、一件事有自己的感受时,文章在自己的水平内相对来说就较高。人人都在生活之中,都在观察生活和感受生活。可是,并非人人都能成为文学家。如果一个人要从事文学写作的文学家,他对于生括的观察与感受不仅要比岸人更敏锐,而且还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但若是没有把成为作家当成目标,在我看来如此也应适当培养一下自己的感受力。这样的话,便不会觉得日常生活贫乏,寻找到那不同的“小闪光”与“小确幸”。
拙词讷言,望海涵。
第三篇:君主论读书报告
《君主论》读书报告
这位伟人的名字使任何墓志铭都显得徒废言辞。
——后人书马基雅维利之墓志铭
《君主论》一书,薄薄一册,百来余页,流传百年,是为经典。政界、史学界、军界无不将它奉为必读书目。然而它何以具有如此大的魅力?纵览全书,无非人心险恶,为君之道,当独立,当厚黑而已。然如此,便已道出帝王学的本质。
该书全书有26章,可以分为4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到第十一章,作者主要阐述了君主国的种类及保有它们的手段的手段。作者将君主国分为世袭君主国、混合君主国、全新君主国、市民君主国以及教会君主国等5种,并就不同君主国如何进行巩固和统治提出了建议,如世袭君主国的君主只需遵循传统法律和制度,做到随机应变,即可保住国家;全新君主国的统治者最初也是最大的困难是建立并确保臣民遵守新的规章制度;市民君主国的统治者需要争取人民,安抚贵族;混合君主国的君主为了保有领地,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消灭旧君主血统,不改变原有的法律和赋税,或亲自驻守,或扶植一个傀儡政府,或殖民,或驻军等。
第二部分为第十二章到第十四章,作者讨论了当时的军队种类(包括雇佣军、外国援军、混合军队和国民军),分析了依靠雇佣军和外国援军及混合军队的弊端,最后指出合格的君主应建立一支只忠于自己的军队,并时刻注意学习军事知识,以便在关键时刻发挥领导才能。
第三部分为第十五章到第二十五章,作者对一个合格的君主的言行举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一位合格的君主,应慷他人之慨同时爱惜国库;应学会保持威严同时圆滑处事;应当使其臣
民对其畏惧和爱戴;应在表面上向圣人看齐,但关键时又能及时转变角色;君主应避免对城堡的依赖;应小心避开佞臣;应时刻警示自己;应学会看清并顺应时势等等。按李宗吾的思路来表达,就是一位合格的君主当具有深沉的厚黑功底。
第四部分为第二十六章,作者以发出了激情的呼唤,期望能有一位君主将意大利从分裂战乱中带出来并建立一个统一的意大利。
世人一直在疑惑,马基雅维利到底是君主主义者还是共和主义者,就《君主论》一书来看,马基雅维利无疑是君主主义者,而其另外一部著作《论李维》,又似乎暗示其为共和主义者,而众人就为此争纭不已。或许就如同路易·阿尔都塞所说,一旦提出这样的难题,就等于先接受了一种先在的政府分类,而马基雅维利恰恰是拒绝接受或实践这样的政府类型学的。在我读《君主论》的过程中,我始终将马基雅维利当做一位民族主义者与爱国者来看待,他所提出的所有对君主的劝诫,目的都指向培养一名合格的君主,这君主能抵御所有的压力(不管用什么手段),最终建立一个统一的意大利。
其实,在第一次接触马基雅维利思想的时候,并未觉得有多诧异,其一是因为众多小说和电视剧早已把这些勾心斗角的手段描绘得淋漓尽致。其二是因为中国作为一个有悠久君主专制历史的国家,早在战国时代就产生了类似的思想,即法家思想。法家主张君主将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强大的君主专制统治,其中以“术”“势”驭臣的思想,与《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的主张相似。冯梦龙的《智囊》同被列为禁书,据说被康熙帝称为“国之利器,不可示人”,虽没有马基雅维利的理论框架,但是较之更为入微地描写了权术之道。近代的李宗吾先生也以辛辣讽刺的笔调写过《厚黑学》,道破古往今来成功之人无外乎都因做到了面厚心黑而已之实。虽然对象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一样,即如何在人与人之间的争夺中占据优势。
但不同的是,马基雅维利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这个框架足以使他成为政治科学的奠基人。在以往,政治家研究的基点和归宿都是为了道德目的,如伊拉斯谟就写了《论基督君主的教育》一书,探讨如何对君主进行正确的教育,使君主在所有事情上都表现出德行。而马基雅维利则是力图教导统治者如何攫取权力,并如何维持这权力的。可以说,在马基雅维利看来,现实的政治权力,才是政治问题的一切出发点和归宿。
古典意义上的君主,他们若着手实施一项政策,就会始终如一地贯彻这项政策,不会轻易改变。而马基雅维利的君主所要承担的责任,所要做的事,并非在他们的原则的推动下前进,而是受他们对行动效果的考虑的影响,他们若得到荣耀与财富,这也一定是因为他们审时度势的成功和他们玩弄权术的高超技巧,所以他们并不遵守原则,而是根据时势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行动。这和古典意义上的君主显然不同。
书中以瓦伦蒂诺公爵作为范例,描述了马基雅维利式的君主应该是怎么样的:“有必要争取朋友,依靠武力或者欺诈制胜,使人民对自己又爱戴又畏惧,使军队既服从又尊敬自己,消灭掉那些能够或者势必加害自己的人们,采取新的办法革新旧制度。威严而使人们感恩,宽宏慷慨,并有属于自己的军队。还能保持同各国君主的友好关系。”
马基雅维利认为根本不存在最佳政体,但统治者可以很优秀。基于此,他对君主提出了诸多要求,其中以建议善用残忍、甚至“非人性的残忍”而恶名昭彰。马基雅维利认为,暴政于良好的统治是必要的,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就足以保证良好的法律。既然法律无法证明自身的合理性,因此就需要暴力来强迫人们服从。他认为残酷的刑罚损害的是个别人,而无差别的仁慈只会招致恶果。例如,1501到1502年间,佛罗伦萨统治者对城中两个家族的争权夺利采取容忍态度,最后酿成无法收拾的流血冲突。若统治者能够及时对当时的情况作出反应,并对肇事双方施以惩戒,或许就能避免流血。马基雅维利可能认为,是统治者的仁慈导致了这一悲惨事件的发生。但是,两派之争使得城内贵族的实力都遭到削弱,更不可能联合起来反对君主,这正是佛罗伦萨的统治者容忍的原因吧?这不正是马基雅维利驾驭臣民理论的体现吗?如果说该君主有错,他应是错在能力不足,以致让事态超过了他所能控制的范围而不自知,而不是错在仁慈。
个人认为,仁慈之所以能成为千百年来普遍认同的美德,正是在于它广泛的可受性。仁慈的君主远比残酷的君主更得民心。在残酷的君主的统治下,民众固然会因为畏惧而不敢触犯龙颜,但残酷的度却极不易把握,如何才能确定现行的制度仍然处在民众的忍耐限度之内呢?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法即以严酷著称,然终使人民忍无可忍,揭竿而起,以致二世而亡。众多史实为证,毋庸赘述。英明的君主,应使自己显得仁慈因而深受爱戴,将触犯人民而不得不做的事交由臣下去做。同时要注意,即使可以将大臣作为挡箭牌,触犯人民利益的事还是少做为好,毕竟君主偶尔可以被蒙蔽,时常被蒙蔽就是无能了。一名君主应能做到很好地掌控大臣与掌握民心,使他们甘愿被利用或不会引起他们的察觉。
这便又回到马基雅维利的课题了:作为君主,应时刻使人们有求于自己。如此,才能控制臣下;如此,才能不被人民所抛弃。安抚住贵族,并得到人民爱戴后,还有比这个更稳固的王位吗?
对基于人心险恶而诞生出来种种制人手段,书中有详尽的表述。决不能忽视的还有马基雅维利的另一重要思想,即君主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国民军队。这一见解颇受赞誉,被公认为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其本人也成为倡导成立现代化国家军队的先驱。
在数尽了雇佣军和外国援军的种种弊端之后,马基雅维利得出了以下结论:任何一个没有自己军队的君主国都是不稳固的。
诚然,在当今国际社会,巩固本国国防是头等大事。一个国家,只有在培养出了拥有震慑力的人民军队之后,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独立。但即使拥有人民军队,却不得不接受外国驻军,这样的国家也是难以取得真正的大国地位的。现代国家当以史为鉴,提高自己的国防能力,这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
《君主论》一书,短短百页,但所引起的思考又岂是百页可以道尽的。有人看哲学,有人看政治,有人发现了执行学,有人发现了社会管理学。以我浅薄的知识,不过只做到有感而发,取到一瓢清水罢了。
第四篇:《费尔巴哈论》读书报告
《费尔巴哈论》读书报告
一 有关黑格尔的一些浅见
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思想的全然否定,并不是建立在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之上,而是彻底地弃之不用。然而,黑格尔的思想涵盖了各个现实的领域,精神现象学、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等,对于黑格尔这样一个创造力十足的天才来讲,他试图在各个领域都找到其发展线索,甚至客观规律。所以,无论任何一种所谓的颠覆性的哲学思想,都不能完全摒弃黑格尔的哲学内涵。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抛弃,无疑从一个角度体现了其哲学思想的空想性。一切的一切,依然要从黑格尔谈起。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这是黑格尔的一著名哲学命题,引起了当时政府和自由派这两方截然不同的态度。我认为,这是一个唯物主义的观点,强调了外界客观现实决定内心评价标准这一观点,即物质决定意识。但是,结合真实的现实,也就是社会的实际情况来看,尤其是从社会制度这一方面出发,朝代更替甚至制度的消亡似乎将这一命题带入两难境地,但这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机之地。此刻,黑格尔提出了他真正具有革命性的观点——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不具有最终性质。在此,我将这一观点简化为:不存在绝对的真理。
在前文中我提到过,黑格尔对哲学的探索方式是一种类似总结归纳的方式,他试图找出各个领域的发展规律,以此构建体系,建立哲学的大厦。因此当黑格尔理清了这些发展脉络的时候,在没有变革的情况下,哲学解答了一切他所关心的问题,因此,恩格斯说,哲学就此完结了。
然而,我始终对黑格尔对哲学的这一探索方式上存在某种矛盾的疑问。一方面,我接受了黑格尔对某些领域的归纳概括。另一方面,我又对这种针对现实提纲挈领的研究有一些不解。人何以在所谓合乎理性的现实中发现问题,树立准则,在这个过程中,思辨的作用是否占主导?
在这个时候,费尔巴哈提出的“爱”的观点,用爱化解一切矛盾冲突的理念,尽管我们将它看作泛泛空谈,但它的出现其实是十分有意思的。他企图用人的意识来统治这个大厦的建立(尽管他并非唯心主义者),所以他当然要完全的抛开黑格尔。二 由唯心和唯物所展开的
也许我将问题看得太过简单,但我始终认为哲学需要一个简化的过程。浅入深出再深入浅出。因此我将费尔巴哈与黑格尔立意上的冲突简单地看作是他们用哪种工具来认识模拟这个世界。黑格尔用的是合乎理性的现实,而费尔巴哈用的是爱。这也就引出了近代哲学史上一大重要课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也是哲学发展的奇妙之处,尽管在工具上的使用,黑格尔所持的是现实,但是他却认为现实不过是帮助我们从外界认识到的真理,而他并不扎根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而是一种人意识上的客观存在。
就如我刚接触哲学时所学到的一个定义——哲学是所有自然科学的总和。对这一概念的认同也让我无条件地接受了“真正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并非思想力量的增强,而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日益发展和壮大”,诚然,这就是唯心主义在发展壮大行程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唯物主义的理性力量。费尔巴哈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脱离自己的先驱,而演变成的一种唯物主义。
以我的浅显的判断,绝对的唯心主义是站不住脚的,不仅是因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更多唯心主义无法解释的问题以此“逼迫”唯心主义妥协;更是因为唯心主义本身存在着矛盾——就如黑格尔的绝对真理。
而唯物主义的发展,也并非顺应潮流一帆风顺。首先,据我观察,任何一种哲学都摆脱不了历史环境的制约,所以,唯物主义势必要受到科学发展的制约。第二,哲学必须有除了自然科学支撑外,独立站住脚的东西。就如费尔巴哈所言,自然科学是大厦的基础,而并不是大厦本身。在这里,我的观点是,哲学更多的是对社会历史科学的一种思考,从自然科学中获得借鉴。与这一观点相关的关键词是道德伦理、政治、宗教。三 宗教和道德伦理
从某个角度上来讲,宗教的建立是试图建立一种价值观,通过传播获取广泛的认同而达到一种普世的效果。这里有政治因素,而更外化的是想通过建立一种信仰来规定人的道德伦理标准,其目的就不在这里过多探讨了。对于基督教,费尔巴哈曾从三个角度明确地提出批判。首先,他揭露了基督教的本质,指出,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神,上帝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本质幻想出来的;人对上帝的崇拜,实际上是对人的本质的崇拜。第二,他揭露了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指出宗教产生的基础是人的依赖感和利己主义。第三,揭露了宗教的反动社会作用,指出宗教是科学的死敌。以上三点是无宗教主义者现在普遍认同的。尽管他对宗教提出了如此尖锐的评价,恩格斯认为,他的意图是改善宗教而非推翻,在费尔巴哈的观念中,宗教应该去功利化,它所应传达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关系。在此,费尔巴哈也为这种关系找到了一种表现形式——性爱。诚然,性爱是寄托和表达人与人(尤其是两性)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绝佳形式,但是费尔巴哈无疑是曲解了宗教。他以词源来解释宗教,看成是关系,这无疑是太过荒谬与牵强。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到费尔巴哈缘何提出了“爱”这一空泛的指标。爱可以维持人的关系,但在更宏观的环境下,她不能解决社会的问题。
至此,我觉得费尔巴哈的哲学陷入了一个十分可笑的境地。他将着眼于整个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哲学还原到人内心单纯想法的一个研究。这是他由于在他的思想发展的后期,对于宗教的批判又使他过于看重道德的力量,也过于理想化,以至于不能适应任何一种现实状况。四 哲学探索、理性及尾声
探寻哲学的发展,先驱们无论是在历史、自然、社会、法律等诸多方面都留下了灿烂的遗产。如恩格斯所言,现在无论从哪个领域,都不要再从头脑中想到联系,而要从事实中找到联系。但是哲学最终所馈赠于人的,却仍然是一种思辨方法,一个纯粹的思维领域。
德国是哲学家辈出的国家,他们区分阶级,探求发展的本原,除了告诉我们历史经验以外,最重要的是传达一找理性的精神,一种无私利的纯粹的思维。如同工人运动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精髓一般,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要继承的,是理性和公正。
第五篇:论自由读书报告
《论自由》读书报告
姓名:汤哲凡 学号:180312066 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所著的《论自由》翻阅一遍,说句实话,还真是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半知半解,也许是由于该书是由外文翻译而来,有些语词不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还有就是密尔所表述的观点、其所展现的论证也确有一定的抽象性吧。最后,终在查阅了些相关论文,才大体明白密尔所阐述的自由观体系。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当初本科阅读哲学书籍的情形,例如《西方认识论简史》、《西方哲学史》、《法哲学原理》等著作,真是颇费些脑力,最后亦是不解甚多。在此说点题外话,本人现在对哲学专业的看法有了极大的变化,当初班上的同学大多是被调剂至哲学专业学习的,也包括本人,普通大众的看法就是哲学专业毕业就业前景不好,是个极其冷门的专业,本人也是抱有这样的想法,于是乎,对哲学就没有了兴趣,在哲学院懵懵懂懂的走过四年。现在想想,当初真是年轻,要是本科期间多看点哲学专业的书籍、好好上课对自身真是大有裨益,如果能看懂哲学专业的书籍,法学的书籍自然也就容易看懂些,特别是法理,有着较高的抽象性。当初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学哲学的,是因为与普通大众持那种较低层次的想法,现在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学哲学的,是因为自己本科没有学好哲学,担心与同僚交流起来一问而三不知。好了,回到密尔的《论自由》一书,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重印《论自由》序言中强烈批判了密尔在该书中对有关自由的观点,批判其是为资产阶级服务,是以引诱无产阶级放弃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为目的——“密尔,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只看见了资产阶级的自由,而抹杀了阶级内容,空洞地高唱个人自由、个性发展,实质上只是在鼓吹资产阶级随心所欲地发展经营、进行剥削、扩张政治势力的自由。”然后,坚定地支持马克思的自由观——“自由乃是一种认识并掌握客观规律,进而控制自然、控制社会生活、控制人类历史的实际能力。所以自由对于我们来说,正如民主一样,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它的目的是在于实现人类的无阶级、无剥削的幸福生活。”该序言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该序言写于1959年2月,我想难免是出于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
密尔在《论自由》中主要阐述了两条基本原则,也就是其在第五章《本书教义的应用》中提到的两条格言:第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益,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不必向社会负责;他人对于这个人的行为不得干涉,至多可以进行忠告、规劝或避而不理。第二,只有当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当接受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社会只有在这时,才能裁判个人的行为,对个人施以强制力量。密尔对自由观论述的逻辑起点是个人自由,在《论自由》第一章《引论》部分,密尔开宗明义地宣称他所讨论的自由是“公民自由或称社会自由”,主要是社会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之性质和限度,不受尊重的、不受限制的、不是绝对的自由就不算完全意义上的自由,而完全意义上的自由是按照我们自己选择的道路去追求给我们带来好处的自由。在第二章《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部分,密尔主要论述思想自由与言论自由的关系及对社会的影响。言论自由是思想自由的外在表现。个体自由的主旨在于思想自由,思想自由表现于外成为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或称为表达自由,是一种获得和表达各种意见的自由,包括了收集、了解和发表各种事实意见的自由,其核心内涵在于个人的所思所想能够以某种形式体例表现于外而不受桎梏。言论自由是维持真理的必要条件,言论自由的价值在于其能够维护知识真理、健全民主政治,促进个人价值。但言论自由并非不受约束的自由,而是被法律框定了必要限度的自由,同时法律也为言论自由提供了保证。
在第三章《论个性为人类福祉的因素之一》中,密尔认为,社会进步的原动力由个性自由与个性成长共同构成,人们应该按照自己的个性去生活,这样按照自己理想的样子生活远比别人认为好的生活方式去生活是会更有所获的,一个人保有自己的个人自由不仅有益于个性的自由发展,而且有益于社会的长久发展。首先,个性自由是人追求幸福生活的原动力。为了突出个性自由的重要性,密尔将个性自由与幸福联系起来,真正的幸福是拥有自己的个性,依照自身的个性去追求自身的喜好,这样,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个人的能力不仅得到了发展与提升,人类的生活也变得多样与精彩,富有生机。可见,个性自由是幸福的重要源泉。个性在社会生活中一旦得到充分发展,个人价值便自然而然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对他人而言,也更具有价值。这样一来,社会中的人们都得到幸福的良好体验。其次,个性自由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密尔在指出个性自由对人幸福指数的提高及人的价值的体现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后,将个性自由对民族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亦作了详尽的说明。他强调,一个民族的个性自由是这个民族永葆发展青春的不竭动力,社会进步的可靠源泉是自由。
在我看来,抛开意识形态的需要,密尔的自由观体系是值得我们当今建设法治社会、法治政府可以借鉴和思考的。特别是言论自由方面该如何设立一个合理的限度与超出此限度该如何,比如说今日有人在网上在事实还未查证的情况下发布矿难死亡人数,但是这个死亡人数却少于实际死亡人数,警察却将其拘留。警察是否能将其实施拘留?重庆大巴坠江事件,在事实未查清的情况下,有网友造谣是轿车女司机逆行所致,后众多网友盲目跟风,影响舆论,剑指该轿车女司机,后经查证是大巴突然转向冲入江中,并撞了该轿车,该事件却未见有网友对该谣言负责,这不正是密尔所阐述的“多数人的暴政”吗?该女司机白白承受了一波舆情压力。按照密尔所阐述的原则,是应当有造谣的网友为该女司机承担法律责任的,因为其所行使的言论自由侵害了他人的利益了,是应当受到强制性的惩罚的。上述两个事件的区别对待,是应当值得我们反思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