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远撑前滚翻说课稿(精选)
前 滚 翻 说 课 稿
尚义县第二中学
闫东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自练、自学能力,旨在增强学生体质和健康,提高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以前滚翻为主教材,这一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是鱼跃前滚翻的基础,这一教学内容的开设,为鱼跃前滚翻的教学打下铺垫,有利于学生克服学习过程的惧怕心理,另结合初中生对竞赛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性,通过把远撑前滚翻技术结合到教学接力中,营造有序、活跃的教学氛围,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并在竞赛过程中体会滚翻在身体失去平衡时缓冲和保护的作用,减少损伤。
三.学情分析
学生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正处在一个快速变化和快速发展时期,在心理上渴望求新、求异、求趣,却又害怕伤害,既希望获得他人的注意与肯定,又缺乏一定的自信心。而且通过了解,大部分学生虽然已学过,但还是有很多学生不自信,尤其是部分女生干脆说不会。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这节课主要要求学生敢于去做,不怎么强调动作规范性!四.教学目标
本课依据新课标水平四设立学习目标
1、运动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基本能完成远撑前滚翻动作,并能相互保护与帮助,同时了解远撑前滚翻与前滚翻的区别。
2、社会适应目标:学生乐意多次重复练习,情绪高,气氛活跃,并能利用已学知识运用到以后的生活中。
3、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及时屈臂缓冲,团身滚翻起立。难点:推手,重心前移。
设置教学重难点的依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难掌握的技术部分。
六.教学法分析
1、本节课主要运用直观示范法、学习卡片法、语言激励法等教学方法,发挥学生所具备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条件,因材施教,启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练习中进行点拨指导。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自我锻炼,共同合作、相互学习的形式完成本课的学习内容。
七、教学过程
教学常规
1分钟
游戏: “跑圈听数字”
徒手操
5分钟
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依据:主要是初中学生对新事物易产生兴趣,而且童心未泯,利用游戏形式,既让游戏充满童趣又在准备活动中,充满欢乐的完成了主教材的辅助练习.前滚翻(新授)
12---15分钟
依据: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动的内在动力.而初一学生求胜欲强,表现欲高,异性间隐性竞争的客观存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语言激励,递度式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等,促使学生主动战胜畏惧心理,遗忘技巧课的枯燥无味。学生跃跃欲试,勇于表现,让每一个学生在技巧练习过程中都感到有进步,都有一种成功的体验。教师在点评中,点出佩服学生的勇气和探索精神。让学生产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从而使学生都能愉快的展示自我,表现出自尊和自信.游戏(障碍接力)
7—8分钟
目的:进行这个游戏时,运动速度加快,可能有教师认为有安全隐患,但我认为,滚翻一类的动作本身就是在出现危险时,例如滑倒、摔倒时的保护动作,安排这个游戏的目的就是要模拟学生失去重心时、如何利用已学动作进行自我保护,体现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创 新 表 演
创编、表演、自评、互评、师评
6—8分钟
目的: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创造空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我认为是最重要的.下课常规: 教师总结、师生交流
(以表扬鼓励为主,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如何应用今日所学技巧,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2—3分钟
第二篇:初中体育说课:远撑前滚翻-说课稿
水平四远 撑 前 滚 翻 说 课 稿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自练、自学能力,旨在增强学生体质和健康,提高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以远撑前滚翻为主教材,这一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是小学教学内容前滚翻的延伸和中学教学内容鱼跃前滚翻的基础,这一教学内容的开设,为鱼跃前滚翻的教学打下铺垫,有利于学生克服学习过程的惧怕心理,另结合初中生对竞赛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性,通过把远撑前滚翻技术结合到教学接力中,营造有序、活跃的教学氛围,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并在竞赛过程中体会滚翻在身体失去平衡时缓冲和保护的作用,减少损伤。
三.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正处在一个快速变化和快速发展时期,在心理上渴望求新、求异、求趣,却又害怕伤害,既希望获得他人的注意与肯定,又缺乏一定的自信心。而小学已学过的前滚翻与初中的鱼跃前滚翻之间存在一个质的飞跃。而且通过了解,大部分学生虽然已学过,但还是有很多学生不自信,尤其是部分女生干脆说不会。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安排了这一节过度性的技巧课——远撑前滚翻。四.教学目标
本课依据新课标水平四设立学习目标
1、运动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基本能完成远撑前滚翻动作,并能相互保护与帮助,同时了解远撑前滚翻与前滚翻的区别。
2、社会适应目标:学生乐意多次重复练习,情绪高,气氛活跃,并能利用已学知识运用到以后的生活中。
3、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及时屈臂缓冲,团身滚翻起立。难点:推手,重心前移。
设置教学重难点的依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难掌握的技术部分。
六.教学法分析
1、本节课主要运用直观示范法、学习卡片法、语言激励法等教学方法,发挥学生所具备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条件,因材施教,启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练习中进行点拨指导。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自我锻炼,共同合作、相互学习的形式完成本课的学习内容。
七、教学过程
教学常规
1分钟
游戏: “兔跳贴背花”
徒手操
5分钟
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使用课前准备好的学习卡片作为贴背花的道具,并参与其中,要求在活动中采用兔跳的移动方式.依据:主要是初一学生对新事物易产生兴趣,而且童心未泯,利用兔跳这一形式,既让游戏充满童趣又在准备活动中,充满欢乐的完成了主教材的辅助练习.前滚翻(复习)
5—8分钟
教师以提问方式展开教学,再请学生示范,教师及时表扬,然后请学生观察一现象,在斜面垫子上用球和正方体分别演示滚动情况,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观察,回答再分
组练习。 依据:在课前我了解到虽然学生都学过前滚翻,可是大部分同学都说翻不好,还不会等等,尤其是女生更是存在畏惧.针对这一学生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现象进行巩固复习,并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内容打下基础.远撑前滚翻(新授)
12---15分钟
依据: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动的内在动力.而初一学生求胜欲强,表现欲高,异性间隐性竞争的客观存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语言激励,递度式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等,促使学生主动战胜畏惧心理,遗忘技巧课的枯燥无味。学生跃跃欲试,勇于表现,让每一个学生在技巧练习过程中都感到有进步,都有一种成功的体验。教师在点评中,点出佩服学生的勇气和探索精神。让学生产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从而使学生都能愉快的展示自我,表现出自尊和自信.游戏(利用滚翻接力跑)
7—8分钟
目的:进行这个游戏时,运动速度加快,可能有教师认为有安全隐患,但我认为,滚翻一类的动作本身就是在出现危险时,例如滑倒、摔倒时的保护动作,安排这个游戏的目的就是要模拟学生失去重心时、如何利用已学动作进行自我保护,体现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创 新 表 演
创编、表演、自评、互评、师评
6—8分钟
目的: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创造空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我认为是最重要的.下课常规: 教师总结、师生交流
(以表扬鼓励为主,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如何应用今日所学技巧,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2—3分钟
附:学习小卡片
动作要领:
双手撑垫比前滚翻远,低头、曲臂、提臀,双腿蹬地,经后脑、肩、背、腰、臀依次着垫向前滚动。
背部着垫时,屈膝、团身、抱腿、跟肩成蹲立。
动作顺口溜:一撑二蹲三低头,向前滚动身似球,双手抱腿蹲立起。
易犯错误:
1、团身不紧;
2、滚翻时两腿分开;
3、未曲臂缓冲,低头团身不及;
4、手撑垫距离过近。 小提示:
做该动作时,跟球的滚动一样,要注意低头,把身体贴紧大腿,使整个身子像球一样蜷起来,才能做到动作流畅、和谐。
第三篇:《复习远撑前滚翻》教学设计
《复习远撑前滚翻》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互换角色,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注重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教学,以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学会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使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且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和发扬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课以远撑前滚翻为主教材,这一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是小学教学内容前滚翻的延伸和中学教学内容鱼跃前滚翻的基础,这一教学内容的开设,为鱼跃前滚翻的教学打下铺垫,有利于学生克服学习过程的惧怕心理,另结合初中生对竞赛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性,通过把远撑前滚翻技术结合到竞赛中,营造有序、活跃的教学氛围,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并在竞赛过程中体会滚翻在身体失去平衡时缓冲和保护的作用,减少损伤。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的男生,他们的身体正处快速发展阶段。在心理上渴望求新、求异、求趣,但又怕伤害,既希望获得他人的注意与肯定,又缺乏一定的自信心。而且该阶段的学生学习兴奋点分散,不喜欢单调的课,所以在安排教材时,要力求新颖,学生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通过了解,大部分学生初一都学过远撑前滚翻、后滚翻,但还是有很多学生不自信、不熟练。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安排了这一节过渡性的技巧课——复习远撑前滚翻、后滚翻。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及年龄特点制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远撑前滚翻的动作技术结构以及在生活中如何运用
滚翻保护自己。
(二)技能目标:使80—9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远撑前滚翻动作,20%的学生完
成动作圆滑优美,具有明显的远撑过程,并学会保护和帮助。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集体的环境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
生仔细观察、积极思维、自我评价能力,提高审美和鉴赏美能
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蹬地有力,手撑远端。难点:撑蹬结合,屈臂缓冲
设置教学重难点是依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难掌握的技术部分。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主要运用直观演示法、语言激励法、竞赛法、评价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观看、模仿其动作技术结构,同时简化技术难点,降低技术规范,使学习更贴近学生实际,使全体学生都有条件参与这项运动。
学法:采用观察法、模仿法、小组讨论学练法、保护与帮助法、自我评价法等,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营造合作探究,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多练习,多思考,不断提高动作质量,体验成功的乐趣。
七、教学程序(完整教案)
第四篇:七年级远撑前滚翻教学反思
远撑前滚翻教学反思
银川十五中
李长安
这次青年教师公开课我所教的内容是七年级远撑前滚翻,所选班级是七年级六班、七班。这次远撑前滚翻是在学习前滚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两次课的教学,做下面几点反思:
第一、从完成课的整体状况来看,课时达成的目标看,效果一般。大部分课前设计的教学步骤基本都顺利进行了。男生对远撑前滚翻的动作通过练习有了初步了解,少数女生在远撑动作方面也有较大的进步,也有部分学生滚翻基础较差,无法完成今天教学任务。我想,是学生心理因素所致,教师没有很好的疏导学生心理练习所导致的。
第二,整节课上完之后,觉得自己存在的问题确实很多。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又有许多课前的准备没有实施。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执教能力、经验、应变、心理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个人专业素养方面有待提高。运动技能表现,在进行示范时出现了2次失误,教师技能在学生印象中就大大打了折扣,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心理层面,感觉从等待上课到结束,一直很紧张,出现好多次的思想断节和空白,心理调控能力需要锻炼;组织语言表达方面,普通话不是很标准,语速控制不好,音准不到位,讲解时带有个人的口头禅,语言重复较多,阐述问题及讲解要点含糊不清,导致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影响课堂学练效果;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练积极性方面缺少应有手段和方法。例如在做远撑前滚翻时,有的不会做的学生在看会做的同学练习,此时的我也没有采取解决措施。自我感觉不好,缺乏课堂突发事件处理经验,这方面经验很少,对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缺少切实有效的应变,我也试图尽力做出相应的变化,但受限自身和外界种种因素,没有让教学效果和教学实效性有更好的体现。
第三,自己对课的最初设计和实际上课情况有偏差。从教学目标来看,技能目标设置过高,达到和完成的学生不多;从教学重难点来看,定位不明确不到位,比较模糊。整堂课重点不突出,时间没把握好,复习前滚翻内容似乎多了点,导致远撑前滚翻练习时间不够,匆匆结束,学生基本上没掌握要领。有些内容在课堂实践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深入拓展不够。比如学生在练习时动作幅度、到位度教师没有让学生明确规范动作要求和采取适当手段去解决问题。远撑前滚翻对学生来讲有一定难度,我想通过有易到难,不断变换练习条件,运用不同的练习,来剌激学生不产生枯燥感,能主动参与课堂练习,但实际的授课过程还是存在内容单一的问题。给人的感觉还是有整节课学生都在被动进行滚翻练习。
第四,有些预先设计的教学环节和辅助教具由于紧张和投入的教学指导,没有进行或忘记使用。例如在安排滚翻练习时,准备的卡片、粉笔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保护与帮助方面,预想让每个学生参入保护帮助,我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说明做法,但没有阐述其应用时机和条件,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很被动,随着课的深入,很少学生能把这一环节坚持到最后,导致不会做的学生就不敢做,会做的学生等待做或一直做,出现了冷场现象,课时参与、技能目标无法达成。
第五、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易引起注意但对教学有明显影响的的问题。例如在准备热身段,我没有检查服装与佩带物,尤其是一些女生头上的发卡之类,会对教学安全产生非常大影响。我想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会十分注意。此外,没有进行点名及安排见生的常规,这造成了常规内容的缺失。这些都属于不当的体育课常规。我会引以诫。
通过这次开课,我对“态度决定成败”深信不疑,课前准备的不是很充分,没有进行适当的试课,没有处理好开课前的各个环节,导致上课心里没底,效果不佳,辜负了领导对我的一片好意。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需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专业素养,认真对待教学,多专研多交流多沟通,做到踏踏实实工作,兢兢业业做事,积极进取,争取进步。
2013-6-8
第五篇:蹲撑前滚翻教案
蹲撑前滚翻体育教案
课的内容:
1、蹲撑前滚翻
2、游戏:攻城
课的目标和任务: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简单了解前滚翻动作技术的作用意义,以及练习方法,技术要领。
2、技能目标:通过学、练,使学生初步掌握前滚翻的正确动作技术,学会用前滚翻动作进行自我保护,发展灵敏、协调、柔韧等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学练、游戏比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竞争,不畏困难,果敢判断,身手敏捷等优良品质,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重点:团身紧,后脑勺着地 难点:动作协调,滚翻圆滑 开始部分:3分钟
1、班长整队报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4、队列队形练习:踏步走(口令对答方式)
四列、八列横队互变练习(动作到位,整齐)
一路纵队,绕摆放好的体操垫蛇形队慢跑,成垫上操形
站好
要求:教师语气激昂,声音洪亮,学生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奋,服装整齐。准备部分:6分钟
1、配合节奏感强烈的音乐做垫上操一套:头部,颈部,肩部,体侧,体转,仰卧举腿,侧举腿,俯卧后仰,俯撑举腿,交替举腿。
2、教学辅助游戏练习:
(1)小皮球,跳跳跳(团身练习)(2)摇小船(团身前后滚动练习)(3)兔跳(支撑,蹬跳练习)基本部分:16分钟 内容一:蹲撑前滚翻 如图所示:
1、教师启发诱导,边师范,边讲解,讲注意事项。师生共同总结前滚翻动作要领。
2、找一同学表演试做,教师师范保护、帮助,师生观察,评价动作对错。加
深印象。
3、二人一组,听口令集体试做,教师提示动作要领。
4、教师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动作。
5、下颌夹海绵包,强化低头练习
6、腹部夹海绵包,强化收腹蜷身练习。
7、分组表演,评比
8、总结学练情况,提出要求。内容二:攻城游戏(12分钟)。方法规则:如图所示,分四个小组,各队每出两人,攻城人在前,守城人在后。各队如图,匍匐争抢弹药,先得到弹药的队得一分,并攻击对方守城人的城门,击着得一分,守成人可以在规定范围内躲闪移动。各队指派一名裁判员,负责装弹药,发令,记分,以积分高的队为胜。
击守成人胸以下部位,裁判记分要公正,准确。
一轮后,教师评价鼓励获胜队,并讨论失败队失败原因。课的结束部分:3分钟
1、圆上逆时针踏步、挥臂放松。绕圆一周走下圆,成四列横队。
2、小结本课。
3、师生再见。
4、收送器材。
所用器材:体操垫40个,红、黄海绵包个10个,自制城堡4个,标志帽4个。强度:40%左右。心率:约115-125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