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孩子究竟该怎么管教
孩子究竟该怎么管教
管教不是训斥和责备,而是管和教。
管,学生必须要管,那管什么,管的可多了,学生在学校的一切都要管,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了,我们有这份责任也有义务,就想想吧,要管多少。在我们学校有位同事班主任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个学生中午老睡不着觉,这位老师说:“他就是睡不着我能怎么办,我不能在这儿一直盯着他吧”。也许感觉是这个理儿,但其实并没有达到一个合格班主任的要求。记得我在泰山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上班时的李辉校长曾说过:我们对待孩子要做到学生鞋带松了我们要帮着系上,学生上厕所我们帮着提裤子、擦屁股的境界。那么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为什么能乐意去做。上次百家论坛上杨奎老师这样说:对于老师来说孩子有很多,你可以选择教育哪一个,但对于家长来说他们没得选择,孩子是唯一的,我们要对家乡父老负责,要对学校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想到这相信大家明白了,我们的尽心尽力是多么的重要,不要以为孩子这样那样我们没办法解决,我们解决不了,或者跟我们没关系,那都是逃避和推卸责任,我们既然站在这个舞台上了,那就必须把这出戏唱好,没得选择,这是不辱的使命。在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个角色都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你发挥好了么。
再说到教。教就是育,就是教书育人,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就能成功。知识是显性的,是学生成长道路上所必须具备的。而育人则是灵魂,是决定前进方向的。老师在教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将学生向着通往光明的道路上指引。新闻上不止一次的播报:有些老师可能对社会不满对单位不满或者和同事领导有情绪,就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教唆或者散布一些对社会不利的言论,潜意识的给学生造成了心理暗示和影响,不要小看了这点,学生如果中毒很深的话将来学生成才之后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所以教也很重要的,不能玷污了我们这份神圣的职业,我们要给学生一片净土,要在希望的田野上播撒充满活力生机的种子。
第二篇:家长究竟该怎样教育孩子
家长究竟该怎样教育孩子
【编者按】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很累,中国的父母更累。因为他们只有一个孩子,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家长们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为他们设计好了人生。
不幸的是,作为传承性很强的家庭教育,今天的父母并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为孩子设计好的人生计划,很有可能是自以为是的凭空规划。其结果可能是,父母使的力气越大,孩子受的罪越多,偏离正常发展轨迹的可能性也越大。
每个人都曾为人子女,每个人大都会为人父母。为了孩子,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作为父母,我们够格吗?当我们责骂孩子不爱学习时,我们自己是否做好了榜样?当我们指责学校教育有问题时,我们是否意识到很多问题其实出在自己身上? 【现象一】小提琴夺走了我的童年
在许多人眼里,川子是个非常出色的青年。今年28岁的他毕业于国内一所著名高校,但对于自己所受的家庭教育,他有许多话要说。
很难用一个词汇定性我所受的家庭教育。我自小好奇心很强,凡事喜欢究其根底,父亲发现了这一点,从并不宽裕的家庭预算中为我买了很多的书籍。那时候还没有许多的娱乐项目,读书成了我最大的乐趣。
大约从我小学三年级开始,父亲开始了他的育才计划--英语、日语、书法、小提琴„„我的童年从此开始改变。
我出生在一个小城市,那时,各种学习班还没有那么多,所有的讲授均由我父亲完成。其实,有些他也不懂,只是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方面,他跟大多数家长一样,都是那么自以为是。
记得那时我每天早上5点就被揪起来,开始跟他读两个小时的外语,然后才是跟其他孩子一样,背起书包开始一天的学校生活。如果说外语、书法仅仅算是“加码”的话,所谓的业余爱好--小提琴,对我来说则不啻于一场噩梦。之所以这么说,因为它根本就不是我的爱好,完全是他自己的爱好,和很多家长一样,把自己的爱好与梦想强加给孩子,夺走了我童年的欢乐。也是从小学三年级的暑假开始,我的生活中多了一项重要的内容--练琴,教师当然也是他自己。条件所限,那时的我甚至没有一把适合自己的儿童琴,直接用成年人的琴练,这对我的臂力以及下颌是个严峻的考验。记得那年暑假,我每天要练8小时的琴,开学后也是同样,挤掉了我几乎全部的课余时间。
在父亲看来,若是看到我放学后不做点儿什么就是浪费时间。那时,父亲天天挂在嘴边的就是“不能荒废了时间”。随后是参加各种各样的演出,获得这样那样的荣誉,父亲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对拉琴的要求当然是变本加厉,稍有懈怠,随之而来的就是拳脚暴力。与别的孩子相反,那时的我最害怕放学和寒暑假,至少在学校里,我还可以轻松应对,但回到了家,我却要为那个不属于我的“业余爱好”付出我的汗水和眼泪。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6年,直到我进了高中,住了校,才暂时摆脱了家庭。
牺牲了我宝贵的童年,收获又是什么呢?上大学以后,我再也没有碰过小提琴,因为一看到它就会让我回忆起那段痛苦不堪的日子。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与父亲之间的亲情日益淡漠,大学时放假回到家,发现想找点话题都很难。平常给家里打电话,成了一种责任和义务,而不是亲情的需要。最为糟糕的是,长久的暴力和反抗,甚至改变了我的性格,让我在大学以及工作中都遇到了不少的困难。
其实我这样的情况在中国绝不是个案,每当看到寒暑假里父母带着孩子背着电子琴、小提琴等赶场的时候,我的心里就感到深深的悲哀。很多人说父母之爱是无私的,我想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点儿不同看法,有多少孩子学这学那是因为自己真正爱好的呢?又有多少父母真正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呢?
我想对天下的父母说,孩子不是你们的私有物,让孩子做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川子)【现象二】儿子的埋怨让我伤透心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对儿子好,希望把儿子设计成才,结果却适得其反。
我30岁才有儿子,那真是如获至宝,捧到手里怕冻了,含到嘴里怕化了。从小儿子就听话,我决心按照我的计划培养儿子。
上小学时,我为他选择了当地最好的学校,还一口气给他报了3个课外辅导班,我们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
儿子学习成绩很好,五年级时,我已经让儿子把六年级的课程学完了。所以儿子没有上六年级就结束了小学的学习生涯,我决定让儿子直接“跳”到初中去!而且要上全市最好的初中。
于是,我托关系、找门路,好不容易让儿子进了离家百里的市重点初中。儿子从小没有离开过家,我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两间房子,请他外公外婆去做陪读。我和丈夫每个星期天去看望他们,平时晚上我只能通过电话来跟宝贝儿子联系了。
跟儿子通电话是最痛苦的事儿,刚刚开学时,儿子总是在电话里给我哭诉。终于有一天,儿子在电话里说他头痛,以至上课不能听讲了。我赶紧赶到学校,把儿子送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可能是学习压力过大而形成的脑神经紊乱引发头痛。
考高中时,儿子没有跟我们商量就填报了B类高中的志愿,他可能感到自己考不上A类重点高中。后来,儿子果然被B类高中录取,可是我们说什么也不让他去,我想办法把儿子转到重点高中。可是,儿子却老大不愿意,做了许多思想工作才勉强去了重点高中。
不知道什么原因,儿子在重点高中始终提不起精神,学习成绩当然每况愈下。他告诉我说:“我在重点高中,每次考试都排在老末,自信心全没了,都怨你们!”
儿子的埋怨,让我伤透了心。到高二分文理科时,儿子想学文科,我说:“学文科将来就业面太窄,高考录取比例也小,学文是没有前途的。”儿子最终还是听我的话选择了理科。但是,儿子数学、物理两科基础太差,每天放学回来没见他高兴过。结果,高考成绩只上了专科线。
填报志愿时,儿子报了内蒙古的一所专科学校,我嫌学校离家太远,儿子却说:“我就想离你们远远的!”选择专业时,儿子想学工商管理专业,我说:“上专科还是学一门实用技术好,报计算机专业吧?”儿子又听了我一次话,填报了计算机专业。
谁知道这回我又错了,儿子到学校后,对计算机专业极不感兴趣,我在电话里劝他找学校领导改专业,谁知道他竟然对我说:“你就把我当成死人,永远也不要管我的事情!”
现在儿子放假回来,基本上不愿和我说话,我想找机会和儿子好好谈谈,可是儿子却故意躲避我„„(辛愿)【观点】
家庭教育需要创新
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最大原因是中国家庭教育传统的断裂和失承。
其实,家庭教育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继承而不是创新,只要按照父辈教育我们的经验来教育子女,就大致不会出错。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所获得的家庭教育经验在今天已经无法参照。因此,当代中国的每个父母都在摸索。
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由家庭问题造成的,虽然表现在孩子身上,但根子却在成年人身上,在父母身上,要治孩子的“病”,父母得先“吃药”。因此,中国青少年的素质教育问题,不仅是学校和社会必须回答的问题,更是每个家庭必须正视的问题。它需要每一个家庭来回答,需要每一个人来回答!
教育在学校,素质在家长!没有父母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孩子的高素质。这道理就像是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学生素质提高的基础和前提一样。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的学生“减负”问题,我的看法是,学生“减负”不能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减负”只有一条路径可走,那就是教师和父母要“增负”。一方面,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父母不能再靠经验来教孩子,应该学习怎样做个称职的父母,怎样做个优秀的父母。
千万个孩子就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对于成年人来说,没有一种成功能够弥补家庭的失败,而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如果家庭渎职,即使有再多的学校、社区工作站、心理咨询室和劳动教养所,都将无济于事。(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 王东华)
教育孩子方法很重要
是否只有“坏”孩子才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而所谓的好孩子并不需要呢?在接触中我们发现,一些“好”孩子不敢将自己的问题袒露出来,他们不想因此破坏在家长、老师、同学眼中的形象,他们活得很累。所以,很多的“好”孩子都成了两面派,表面上乐观快乐,内心深处却悲观孤独。
然而,上述问题被家长和教师忽视了。有很多高学历的父母,总是自信自己的教育方式没有问题。一个高中生曾在来信中说道:父亲是复旦大学的教授,母亲是某公司的副总经理,从小家庭就给了她一种无形的压力,当她转入一所新的重点高中后,因为一时不能适应学校环境以及长期以来家庭给她的压力,她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然后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直到高考前,她的恐惧达到了极点,最后她想到了自杀„„幸运的是,这个女孩得救了,但女孩的父母仍没有意识到是他们的教育出了问题,他们一直认为是孩子太不懂事了,不懂得珍惜生命,不懂得知恩图报。
天下哪有生来就懂事的孩子呢!孩子不仅需要好的朋友、好的老师,更需要好的父母!从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是要每个父母重视的。(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 陶言)
我们该有什么样的孩子观
教育的背后隐含着社会的孩子观:孩子是什么?应该成为什么?这种观念决定或影响着教育的模式和内容。近代以来,中国居支配地位的孩子观曾经历了一个从“家族本位”到“民族国家本位”再到“家庭—民族国家本位”的过程,我们的近代教育制度也在这种观念脉络中建立起来并逐步演变。
民族国家本位的孩子观,与家族本位的孩子观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孩子是整体目标的手段。孩子的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和家族的利益,个体需求必须让位于整体需求。与这样的孩子观相适应,我国近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传统教育中教化式、被动式的教育模式。
在这种观念和制度支配下,中国孩子的某些社会状况和问题一直遗留了下来。儿童和青少年的一些基本权利缺乏切实的保障,他们的一些基本需求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制度的保证,他们的心理品质养成、性格发展等需要,更为我们的教育所忽略。
如今,社会急速变化的价值多元、信息开放的趋势,越来越个人化的社会对其成员的要求,反衬出既有教育模式对孩子的独立、自由的人格、自主的能力以及自我责任感的培养等的不利。
我们今天缺少的恰恰是“孩子需要的”、“为了孩子的”教育。只有当孩子的基本权利成为社会共识,并得到起码的制度保证,我们才能期望他们身心健康地面对社会、进入社会,并对社会承担起公民义务,对人类承担起道义和责任来。(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陈映芳)【相关链接】
知识之丰富与否,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陈鹤琴
孩子的首席教养者、第一位教师,就是母亲和父亲。
要是不系统进行教育学的教育,不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的话,无论什么样成功的教育工作都是完全不可思议的。--苏霍姆林斯基
家庭生活在儿童生长的每一个时期,不,在人的整个一生中,是无可比拟的重要的。--福禄培尔
母亲是儿童最好的教师,她给孩子的教育比所有的学校教育加起来还多。--克鲁普斯卡娅
第三篇:大学,究竟该怎么读?
大学,究竟该怎么读?
—读《北大批判:中国高等教育有病》有感
“批判”、“有病”多么犀利的字眼,让我骇然的同时也暗暗替作者捏了一把冷汗。中国高等教育存在问题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谁那么不客气,竟拿北大开刀?中国高等教育究竟有什么病?带着疑问我细细地读完了整本书。
《北大批判》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书中可圈可点之处颇多。作者薛涌,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后在耶鲁大学历史系修完博士课程,对于中西方教育都有深刻的理解。作者号称“反智先生”,近年来在国内媒体上颇为活跃,撰写大量评论,许多言论颇富激烈性、争议性。难怪他对北大的批判一针见血。《北大批判》是针对中国教育积弊的力作,也是作者薛涌多年来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书中详细分析西方大学教育的种种先进的理念与实践,从而对比分析出中国高等教育的种种缺失,力图为改正中国高等教育的弊端献计献策,诸如“讨论班制度” “砍掉泛滥成灾的博士课程”“历史文学和精英教育”等等,以图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竞争。
整本书共分六章,因为不是一本学术专著,各部的内容逻辑就不讲究连贯和一致性,读者可以就自己的兴趣,择取读之。书中很多地方都给我很大启发,这里只结合书中给我影响最深的部分谈谈我自己的感受。
当我们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中脱颖而出顺利踏进象牙塔时,真可谓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相信大部分大一新生对于大学生活都是满怀期待的。然而,现在大学生生活现状却让人担忧。在现今的大学校园里,“无聊”“郁闷”成了大学生的口头禅。“大一不知道该干什么,大二知道干什么却不想干,大三想干却没有时间了,大四有时间却毕业了”,流传已久的顺口溜似乎成了大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可见很多人对于大学四年该怎么度过是很迷茫的。大学学什么?郑也夫先生有一篇演讲稿“大学教育教什么?”,归纳为三个方面:读书、写论文和思考,理工科还要加上实验。薛先生对“大学学什么”提供的答案正与郑先生的答案相呼应。
首先是读书。很多大学生认为文学,特别是历史,是“无用的”,而薛先生却认为大学里读写“无用”的书,往往能成为有用的人。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明,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长于思辩。可见一些看似“无用”的书对人的思维及人格完成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如果你在现在的大学校园读中国历史,读白居易,读李白,肯定会有人送你一句话:这人疯了。也难怪,当文学院的人都不读诗了,当历史学院的人连简单的史实都说不上来的时候,你还能要求其他学院的学生去读诗读史吗?我经常去课室或者图书馆自习,很少看见有人阅读除了教科书之外的书,有也是时尚杂志而已。大学四年读下来,除了那几本教科书之外什么书都没看,你的视野能有多广呢?就算你把每一本教科书都读熟读透,你也只不过懂了冰山一角而已,何况你未必有去弄懂它呢?教科书教会你的只是一门技能而已,而那些“没用”的书教给你的是一种批判性思维,让你一辈子受益无穷。
其次是论辩。在薛先生的书中,提到一个观点:“什么是大学的核心?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就是disputation(论辩)。这种“论辩”,并不一定是公开的口头辩论,而更多的是在心灵中默然进行的是非辨析,是一种永无止境的精神努力。”论辩意味着对同一论题形成正面和反面两种观点,通过辩论逼出真理的逻辑。可是论辩的前提是什么?是独立自由的思想和对真理的主动性求知。首先,没有独立自由思想,结论都给限定了,怎么可能进行心灵的是非辨析呢?比如高校的期末考试特别是文科的,考试的时候只要你把书本的内容默写出来就可以了。大部分考生都会写很多,因为老师是按点给分的,错了的部分并不会扣分。也就是说学生根本不知道他写的是什么,对于知识他只是囫囵吞枣,并没有细细咀嚼。这样的学生只是考试的工具而已,他怎么会去论辩呢?如果他不按点写,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天马行空的陈述一番,但老师找不到点给分啊?那怎么办?谁敢冒这个险?其次,追求真理需要主动性。我们都习惯了高中的学习模式:老师在讲台上讲,而我们要做就是把老师讲的内容无条件的装进我们的脑。如果你去高校的教室走一圈,你同样能发现这种情况:在一间阶梯大教室里,老师在上面滔滔不绝的讲,讲台下面坐着一百多个无精打采的学生,偶尔低头抄抄笔记。这就是典型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学生都很怕被老师点到回答问题更别说主动举手跟老师辩论了,所以课堂气氛一般都是死气沉沉的。只是机械的接受,只问“是什么”而不问“为什么”,这样怎么能逼出真理的逻辑呢?只有进行心灵的是非辨析才能触类旁通,否则就只是单单背了几本教材而已。
再次是读和写。在薛先生的书里,读和写是事业成功的关键。通过读和写和世界建立联系。前面已经谈到了“读”,这里不再赘述。薛先生说的很对,什么都写才是什么都想。你在写的过程就是想的过程。但是许多高校却不重视读和写,学生自己也不注重读和写。基本上老师不布置作业,学生是很少写的。就我而言,也是这样的。大一大二两年,写的东西是很少的。大抵写完之后也就忘了,因为没有去思考。看看周围的同学也是没有几个写的,几乎看不到他们动笔。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知道学而不知道思考学了也罔学,做学问需要反刍。写的另一个方面是为了表达自己,与世界建立联系。许多大学生不注重培养自己写的能力,到毕业的时候连求职信都写不好,用人单位又怎么用你呢?
最后是well-rounded person。大学对学生最大的训练是教他或她怎么当一个“君子”,也就是well-rounded person(饱满的全面发展的人格),这样的“君子”所指的,其实就是一种人生的品格:有独立的道德判断和意志,有自己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知道怎么应付挑战,怎么自我发展,怎么创造自己生命的价值。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君子应不屈不挠,增厚美德,容载万物。清华的校训说明教育的第一
使命是人格的完善,而非技能的培养。然而现实中,许多人都把大学当做技校来上,并没有多少人真正的去完善自己的人格。于是大学生道德缺失的事件屡出不穷。闹得沸沸扬扬的“药家鑫事件”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更让人震惊的是他的同门师妹的言论:“我要是他(药家鑫),我也捅„„怎么没想着受害人(药家鑫事件中的死者)当时不要脸来着,记车牌?”太可怕了受害者维护自己的利益怎么成了不要脸的事了?药家鑫师妹的言论让我们再次见识到了不少年轻人对于生命的漠视、对他人生命的轻视和对异类生命的摧残的严重倾向。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在培养社会精英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什么?
孟子曰:“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这句话是说当你确立了对你的心灵而言是最重要的东西后,就不会让那些琐碎之务喧宾夺主地占据你的心胸。所以还在迷茫的朋友们,为自己的人生树立一个方向吧!待你大学四年毕业后,再回首,也就不枉这四年了。
第四篇:究竟该怎么做
究竟该怎么做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影片非常平实,没有波澜壮阔、没有刻意的渲染、抒情,主线讲的是调研,但围绕这条主线呈现给观众的信息量十分庞大,几乎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台词都可以告知上至为政者、下至普通老百姓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去深刻思考。
一、为政者(管理者)该怎么做
影片中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生产力与人民群众物资需求的矛盾,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也许就能得到较好的解决,而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再是简单的生产力落后了,而是集中在社会公平性、社会价值观上,情况更为复杂、矛盾更加尖锐、解决难度更大。因此,为政者(管理者)必须切实加强调研,改进作风,以民为本,实事求是。
(一)究竟什么政策好
影片中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将人民公社推行的集体食堂改为了家庭食堂,这能解决当时自然灾害条件下的人民吃饭问题吗?影片中故事人物告诉我们,不能,都差不多,在大灾荒年生集体食堂饿死人的几率比家庭食堂更小!但为什么总理当时还是要调整呢?因为这是民心所向,不得民心的政策再好都难以执行。
当前,部队的各项改革,大部分都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这诚然是适应现代部队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需要,但是不是部队建设需要、是不是广大官兵需要,需不需要因地制宜、体现一定的差异化,这就需要通过切实的调查研究才能得知。
(二)如何开展调研工作
影片中关于调研,有很多亮点:选取伯延公社这个点,是因为这里是革命老区,与党亲近,老百姓敢说实话;知道公社多少人户、哪些突出的人、汪老师生病等,说明提前工作准备充分;沿途观察草木、树叶,收集信息广泛,不容易偏听偏信;参与群众劳动、与群众零距离、耐心驻点调查,最终取得群众信任,让群众吐露心声;在当权者面前说重话、做承诺,保护反映情况的同志,鼓舞更多的同志说真话;总理亲自记录、总结调查结果,当天调查结果从不过夜,防止信息失真;调查研究后及时向上级汇报,争取政策支持,并及时向群众反馈,调动群众积极性。我们当前的调研工作,与影片中的情形何其相似:开一场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人还精挑细选)、听一场报告(发言的主题还要限定、斟酌)、走一处现场(将最好的场景展现),真实客观的信息被屏蔽调了,调研的价值就大打折扣。影片中刻画总理对调研的态度和做法,是值得深刻思考和学习的。
(三)调研时遇到尖锐的矛盾怎么办
影片中,当二廷反映公社干部、炊事员多吃多占时,现场气氛凝固了,整个场面极其尴尬,这是很多执政者和管理者不愿面对的,也害怕面对的,弄不好不但起不到调研效果,反而会激化矛盾,丧失人心。总理在遇到这个问题时,既没有立刻批评当权者,也没有立刻否定问题的存在,而是用宽
大的胸怀将责任归咎自己,最终让多吃多占的干部主动坦白、承认错误,结果虽然有点戏剧化(在当时那种政治环境下,承认多吃多占是要承担相当大的风险和勇气的),但却是执政责和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即调研时触及了矛盾深处该如何化解?影片中总理的做法也不一定是唯
一、有效的,这是一门需要持续修炼的领导艺术。
(四)情与理的抉择
影片中有三处关于吃的场景:一是公社主任准备了一碗回锅肉和煮鸡蛋,总理伸了半截腿又退回来了;二是炊事员给了总理一个吃了拉不出屎的观音面,总理接下了;三是一个老太拿棺材本换白面,给总理煮了一锅面,总理吃光了。这三个场面刻画出总理既领群众的情,又树立了不搞特殊化、与民同甘苦的理。在我们现实工作中又会是如何呢?我们到基层单位去调研,基层单位总会选择较好的酒楼招待,即便提出不到酒店吃饭,在食堂吃饭,基层单位也总是会变个方法让大家享受美味,吃的地点在食堂,但上的好菜多是酒店送来的特色菜,反而大费一番周折;即便提出不喝高档酒,也有单位将高档酒倒进瓦罐当一般酒拿出来享用。我们究竟该不该吃、该不该喝呢?究竟基层单位的宴请是情深呢还是理重呢?影片想告诉观众的做法非常明确:如果是花公家的,再多也没有情,只有利中的理,不能接受;如果是私人招待,再少也有情,岂能拒人千里。但是,由于基层单位领导干部都有招待费,公私难分,哪怕拒人千里也要坚守作风底线,包括迎来送往。
二、基层单位和群众该怎么做
影片中第一个镜头就是刻画基层单位迎接上级检查、调研的场面,既有人盯梢,又有人布臵会场,还有后勤保障、应急措施、风险防控手段。但在总理的认真、细致、深入调研下,基层单位所做的一切都是徒然。电影情节映射的现实工作,让人心惊。
(一)基层单位为何不说真话
影片是想通过故事映射现实,但我认为影片中公社主任的刻画还不够全面映射现实,他积极隐瞒群众忍饥挨饿的信息,被他自己诠释为不给中央填堵、不丢伯延革命老区的荣誉,从政治上看似乎是一个政治素质好、大局观强、品德高尚的领导,除此之外,看不出他任何私心成分,在当时意识形态压倒一切的历史大环境下,这类人都屈指可数,更别说在当下。在当今的实际工作中,基层单位领导报喜不报忧的心态,固然有大局意识、公转意识存在,但政绩观、仕途观也许才是主要因素,这提醒我们的干部考核制度有待改进:基层单位出了问题,就认定是基层单位的主要责任,就考核,这不利于基层单位真实、大胆的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很多问题就会藏着掖着,酝酿出更严重的问题。这也反映了上级部门不作为的一面:基层单位反映问题后,上级部门不但不积极配合进行指导、解决,一味拿政策压、一味拿大局压,一律不考虑基层实际情况,一竿子将问题打给基层单位自己解决,谁还愿意反映问题、暴露自己的缺陷?这就是为什么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二)人民群众为何不说真话
影片中群众不敢说真话的原因非常明确:有几个敢说真话的人被关了起来,说了真话的人(二廷)害怕总理走后被打击报复,在大庭广众之下都不说话,私底下想说但都很谨慎。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动不动就上纲上线有关,但当今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下,说真话的人又有多少呢?仔细分析一下,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政策原因。整个社会都在变革,部队也在不断调整,政策忽左忽右,让最底层的官兵难分东西。比如推行分岗位梯形训练法时,大家都在找分岗位梯形训练法的理论依据,推行执勤岗位等级达标时,大家都在努力为执勤岗位等级达标营造条件,很难说清楚孰好孰坏,提了反对意见显得自己水平、觉悟不高,认识不到位。二是文化原因。中国人传统的儒家思想,让国人表达情感和问题时,比较含蓄,说话留三分,既不愿意当众揭人短,也不愿意背后放黑枪,如果说真话会伤害到人时,会显得比较谨慎。三是调研者态度。不管是我们迎接上级调研还是到基层调研,被调研者都会有揣摩调研者调研目的的心态,究竟是来调研真实情况、解决问题呢?还是来走走过场、收集有用数据呢?而往往由于很多调研过程简短、流于形式,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和反馈,被调研者得到的回复往往比较“官话”:“我们回去后会好好研究”“这些问题需要统筹考虑”等等,最终结论如何,被调研者不知道,以后就懒得说了。不管是基层单位领导还是群众,总是在患得患失中失语,失语的最终结果就是上级制定的政策与基层实际不符,既害了上级又害了自己,最终受到伤害最大的还是基层,因此,客观公正的反映实际情况,是基层必须尽到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基层维护自身利益的权利。这是一部情节平淡、演员平凡、过程平静的影片,故事中讲述的道理都很简单,但
真要做起来还是非常困难。影片最后群众泪别总理的场景让人感动,也不免让人忧伤,诚如温总理所说“什么时候我们人民群众不感恩于某一个人,而是感恩于制度,我们的社会就成熟和谐了”。
第五篇: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
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
关于管教的一般原则我们已经说完了,现在应该更进一步考虑一下更为详细的管教方法了。我之前一再谈到应该对孩子严加管教,也许大家会认为我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孩子幼小的年龄和娇弱的身体所应得到的对待。不过你们只要再听我说几句,这样的误解就会消除了。因为我也觉得,对孩子进行过分严厉的惩罚没有什么好处,不,或者应该说这样做在教育方面的害处还很大,并且我也相信,受到最严厉惩罚的孩子长大后很少能成为优秀的人才。到目前为止我所主张的只是说,无论需要怎样严格的管教,在孩子越小的时候越应该多用,一旦运用得当,取得了效果,就应该放松,改用比较温和的管教方式。
在子女记事之前,父母如果能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子女的意志变得顺从平和,那就可以让这些品质习惯成自然,成为一种天性,而不会引起子女的反抗和怨恨。唯一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样的管教要尽早开始,中间不能有任何通融,要让他们对父母的敬畏之心形成习惯,对父母言听计从而没有一点勉强。这种心理习惯一旦形成之后(这种心理一定要及早培养,否则,就要付出辛苦,还得通过体罚才能恢复,而且耽误的时间越长就越费力),孩子就不会过分任性,等他们长大成人,比较明白事理之后,只要依靠这种心理,不需要鞭打、责骂以及其他种种使人受到屈辱的惩罚就能约束得住了。
我们只要想想,教育的真正目的以及其关键之处在哪里,这种道理就很容易被人接受了。
第一,凡是不能控制自己的嗜好,不知道听从理智的指导去抵制当下的快乐或痛苦的纠缠的人,就是缺乏德行和勤劳的真正原则,就有陷入一无所能的危险。这种自制的品质与人桀骜不驯的本性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应该及早培养。同时,这种习惯也是未来的能力和幸福的真正基础,所以应尽早,在孩子刚能懂事的时候就灌输到孩子的心里。任何一个对孩子负有教育责任的人,都应想尽一切方法,让孩子养成这种习惯。
第二,另一方面,如果孩子的精神受到过分的压抑,如果由于管教太严而使其精神遭到过多的打击,他们就会失去活力和勤奋,这种情形比前一种情形更糟糕。因为任性放纵的青年通常都是生龙活虎,富有活力,一旦走上正轨,往往会成为能干的、杰出的人物。而心情沮丧的人就不是这样了,他们胆小羞怯、郁郁寡欢,很难振作起来,难以成就事业。要避免上述这两方面的问题,可真需要高超的技巧。在我看来,如果有谁能找到一种方法,既能让孩子的精神保持舒畅、积极、自由,又能使他克制住自己对许多事物的欲望而接近不那么感兴趣的事物,他就能调和这些表面的矛盾,掌握教育的真正秘诀。
一般的老师所知道或想到的管教孩子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惩罚和棍棒,这是人们在惩罚孩子时通常所采用的简单粗暴的方法,但其实是最不适合在教育中采用的方法,因为它存在着两种弊端,正如我们已经表明的那样,这两种弊端会让人们对其进退两难,最终使这种方法失去效用。
第一,我们人类的本性倾向于迷恋肉体的与现实的快乐,而极力避免一切痛苦,但体罚不仅不能控制这种倾向,反而会给予其鼓励,使其增强作用于我们身上的力量,那是产生一切邪恶和罪过的根源。一个孩子本来不喜欢念书,现在因为怕挨打而刻苦攻读;本来爱吃不卫生的水果,现在因为怕挨打也不吃了,这种行为不就是因为贪恋肌体的快乐,害怕受鞭挞而避免遭受痛苦吗?他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肉体快乐,避免更大的肉体痛苦而已。用这样的动机去管束和指导孩子的行为,结果会怎么样呢?要我说,除了在他身上培养起我们本该让他们根除并摧毁的本能之外,还有什么呢?所以我觉得,对于孩子的任何惩罚,如果不能让他为做错了事而感到羞愧,而只是令他感到肉体上的痛苦,那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第二,这种鞭打的惩罚自然会使孩子对教师希望他们爱好的事物产生厌恶的心理。这是显而易见的。孩子们对于某些事物本来是可以接受的,但当他们因为这些事物而受到鞭打和责骂后,就对这些事物产生了痛恨。对于在孩子身上出现的这种情形,这是很自然的,因为即便是成年人,也不能用这种方法来让他们爱好任何事物。无论是哪种正当的娱乐活动,假如他没有兴趣,没有心思去玩,却有人用棍棒去打他,用恶毒的言语去骂他,非要强迫他玩,或者是正在玩的时候,因为一点小事就经常被人这样对待,难道不会让他对那种娱乐感到厌恶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令人不快的情境通常会影响到与其相关的无辜事物,例如有人常用某个杯子喝让人反胃的药水,那么只要一看见那个杯子就会感到恶心,哪怕杯子洗得很干净,样子很漂亮,材质也很名贵,里面的东西也不能让他提起胃口。
第三,这种奴隶式的管教所养成的也只能是一种奴隶式的性情。在棍棒的威逼之下,孩子是会屈服,会假装服从的,可是一旦不用棍棒,没人看见,知道不会受惩罚时,他就会放任自己的天性。这种天性不会由于体罚而有所收敛,有所改变,相反会在他身上不断增长。而且,经过这种约束之后,一旦爆发出来,往往会更加凶猛。
第四,如果这种管教严厉到极点,虽然也能治好目前任性的毛病,但由于它会让人精神颓丧,随之而来的就将会是一种更糟糕更危险的毛病。那时,就等于将一个放荡不羁的青年换成了一个心神沮丧的家伙,他那违反天性的拘谨状态的确可以让那些傻瓜们高兴,因为他们就喜欢训练死板的孩子,因为这种孩子不吵不闹,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麻烦。然而最终,这种孩子可能也不会使朋友们感到舒服,正如他们终其一生也不会对自己和别人有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