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全英语教学国际班管理办法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全英语教学国际班管理办法
(试行)
为顺应我国石油工业国际化发展,推进我校国际化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我校于2009年在石油石化主干学科开设了全英语教学国际班,旨在依托我校石油石化特色和学科优势,拓展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深化我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一批既具备扎实的石油、石化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又熟练掌握英语和经济管理、国际化经营等相关知识的高层次国际化创新人才。为进一步规范全英语教学国际班的教学与管理,特制订本办法。
一、管理机构及职责
1.学校成立全英语教学国际班项目管理工作组,组长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各有关院系主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负责人、研究生工作部、人事处、财务处等部门负责人以及研究生院下属各部门负责人(招生办、培养办、学位办主任)组成。工作组主要负责全英语教学国际班学生的选拔、培养方案的审核、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学生奖惩与考核、政策措施的制订等。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为工作组下属执行机构,具体负责全英语国际班日常教学事务的统筹管理与协调工作。
2.各有关院系负责所属学科全英语教学国际班学生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设置与安排、教师(含主讲教师、助教及班主任)的选聘、教师工作量的核算与酬金的发放、外教的接送与接待、教材的选用、教学材料(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PPT课件或讲义、考勤表、试题及答案、学生答卷、成绩单、教学总结等)的收缴与存档等。
3.全英语教学国际班以院系为单位,按一级学科进行分班管理,-
三、教学与管理
1.各有关院系应广泛调研国外高校相同或相近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培养方案要体现国际化、创新性和特色化的特征。
2.培养方案在研究生院培养办初审合格基础上,经各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上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方可正式施行。
3.全英语教学国际班学生按照统一制定的培养方案安排课程学习。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用全英语教学国际班所修课程及学分顶替其培养方案中的相同或相近学位课和任何选修课及学分;如果全英语教学国际班中的课程不能完全覆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生则需修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学位课程。
4.为了适当扩大全英语教学国际班课程的学生受益面,每门课程允许5名左右非全英语教学国际班学生选修,选修学生名单由各院系自行确定。
5.任课教师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课表安排组织教学,遵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任课教师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
6.任课教师因故确需调课时,应填写《研究生课程调整申请表》,并办理相关手续,获得批准后,方可调课。具体参照《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关于研究生课程调整的规定》执行。
7.为了更好地配合外教的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各有关院系应为每门外教课程配备1名校内教师担任助教。助教必须由英语水平较高、具有该门课程或类似课程的教学经历(取得国外博士学位的新教师除外)、业务能力突出的教师担任。助教应承担以下工作职责:
3完成,第一周由校内教师讲授该门课程的基本框架、基础知识;第二周由外教讲授,要结合外教的专长和本课程所反映的前沿知识设计教学内容;第三周由助教对学生的大作业进行检查、批改,深入了解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知识掌握程度,对部分内容进行串讲、答疑;第四周为学生讨论、复习准备考试时间。
11.有关院系要加强对全英语教学国际班课程质量的评价与管理。要求每门课程的教学材料齐全、完备,课程结束后要及时反馈,要借鉴国外高校课程评教体系,结合国内研究生教育实际和特色,制定一套科学的评教指标体系。各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要有任课教师对学生、学生对任课教师评价的完整记录和统计。每学期末,各院系应对本学期每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总结,提交质量分析报告。
12.全英语教学国际班学生若被推荐为硕博连读生或提前攻读博士生,除应按照全英语教学国际班培养方案的要求修完所有课程外,还需按照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培养方案中的要求修完其它课程和相应学分。
四、学籍与学位
1.全英语教学国际班的学籍由研究生院招生办负责管理。全英语教学国际班研究生因公或自费出国留学的,应按照《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办理出国手续。
2.研究生在校学习及论文工作期间(论文开题、写作及答辩),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在思想、科研、生活等方面上对研究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班主任应协助导师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3.有关院系要结合本院系实际,制定全英语教学国际班学生进入论文开题工作后2年的研究、学习计划。学校对全英语教学国际班学生的学位论文开题与答辩工作做出明确规定,即开题报告、学位论-
六、其它
本办法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各院系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院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日
第二篇: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环境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环境工程专业介绍
【专业简介】
A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能够从事石油及化学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噪声和其它污染的控制与治理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B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环境化学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化工原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工程监测、环境质量评价、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等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应用、污染物监测和分析、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外语、物理、计算机、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及化学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控制工程及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具有污染治理工艺、设备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
(3)能使用现代分析仪器及测试仪器,具有较强的实验和环境监测能力,具有HSE管理体系、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和应用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5)了解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C 培养对象:培养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大专生。本科生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D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E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基础外语、无机化学及化学分析、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环境化学、环境工程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环境质量评价、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工程。
F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习、工程制图、金工实习、环境工程监测实验、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水处理工程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实验、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安排41周左右。
G 主要专业实验:环境监测实验(包括污水中COD、BOD、石油类、氨氮、挥发酚、硫化物、悬浮物及大气中SO2、NOx、非甲烷烃等项目的测定)、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包括微生物的观察、微生物染色技术、培氧基制备及灭菌、环境中的微生物、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等实验项目)、水处理实验(包括混凝、过滤、气浮、吸附、曝气、自由沉降、废水可生化性等实验项目)、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包括除尘、吸收、吸附等实验项目)。
H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水污染防治与回用、环境微生物工程、环境监测方法研究及开发等。考研比15%以上。
I 四年内毕业人数:39人(2003届)、63人(2004届)、92人(2005届)、30人(2006届)
需要环境工程真题资料的联系qq173488256
第三篇:自我介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黎丹红,来自马来西亚的一名留学生。我在北京石油大学读本科,学石油工程专业。明年就快要毕业了,好舍不得离开中国!
我是一个普通的人;有普通的爱好和兴趣:看书、上网、听音乐、旅游等。我呢,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让大家容易认识我、记住我!我今年21岁了,个子不高也不胖,爸爸和妈妈一直说我从来不会再长胖,再长高。有时候还会被人家误以为是高中学生呢。哎,好郁闷!
我喜欢中国!我总觉得中国的天空很高,马来西亚的天空比较低,因为中国的云比马来西亚的少。我在中国呆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了。最初的时候觉得很难适应这儿的新环境,但是两年就很快地过去了,我逐渐爱上了这儿!我发现中国人很善良、很热情。作为外国人,也是一名留学生,不管我到哪里去、不管我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他们都会不犹豫地帮我。我在北京昌平区住,很喜欢听本地人的北京腔!有时候故意跟外面的卖家吵架,则是为了想提高我的汉语水平,学他们的北京腔,觉得很怪异。他们的舌头有点儿沉,有质感!说好的很好听;说得不好的,就很寒!
在我们的学校有不少的外国人,尤其是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他们就是咱们学校的‘多数民族’。而像我来自马来西亚的‘少数民族’留学生,结交的朋友更丰富了。我的朋友都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信仰的留学生。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只能用汉语来交流,有时候中国人看了我们觉得很幽默,惊得目瞪口呆,还觉得我们说的汉语很不错、赞不绝口!我很爱我的朋友们。毕业回国以后我打算去他们的国家,也跟他们多联系!
我在中国住得很开心!好了,就写到这里了!希望毕业回国之前我在中国学不少的东西!谢谢老师朋友们的支持!
第四篇:学代会开幕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第二十三次学生代表大会
港
洁(女)斌(回)煜
学生代表名单
第一代表团
(共38人,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
38人 副团长:杨晟颢
尹 力 史梦琪(女)刘士琛 牟琪琪(女)曲泽宁 朱肖天 李懂懂 李博士 杨 旭 杨荟钰(女)谷金成 张祥龙 祝贺暄 高思航(女)郭雪晴(女)梁 帅 蒋 超 韩秋雅(女)
廖珂琰
龙慧慧(女)孙晶波(女)李新晨(蒙)李 晨 杨永森(土)官 伟 高云路(女)曹 轩 赖继锋
地球科学学院 共
团长:高云路 代表:马珍珍(女)刘德龙乔慧丽(女)李书航杨晟颢陈郑 铁 蒋诗宁(女)裴
第二代表团
(共44人,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
石油工程学院 共44人
团长:郭建成 代表:
刁皓玉 于 超 王 正 王 宁
玉美达·艾尼瓦尔(女、维)曲 跃 朱丹阳 李 欢 李佳隆 杨光辉 邱凯旋 张诚恺 张荣达 武晓亚 罗凯云
周靖伟 单晓谦(女)夏 赟(女)翁宇鑫(女)黄宁曼(女)曹 闻 穆紫晗(女)
副团长:乐琴琴(女)
马 欢(女、回)王晓东 代 阳 刘 询 李 晨 张广鹏 张景涛 金科君(女)
胡 元
高 辉 程久辉
马坤鹏 王楠哲 乐琴琴(女)苏雨薇(女)杨 宁 张兆鹏 张麟豪 周 宝 骆奎栋 郭建成 颜同飞(满)
第三代表团
(共48人,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
化学工程学院 共48人
团长:张 强 代表: 丁瑞坤 马桂璇(女)田 林(回)刘天键 孙俊浩 杨钰龙 张无际 张 强 赵艳滨 郝 宸(女)郭笑楠(女)傅达理
于富海 王平司 源(女)刘 聪(女)李明洋 杨 铭 张世强 张婷婷(女)赵颖婕(女)南少帅(满)谈 威 裘晟波(女)副团长:李明洋
万加亿(女)马丽娅(女、回)王尊昱
孔双祝
朱 彤(女、满)任俊杰(满)刘 蕊(女)闫 琦 杨仁杰 杨 欣(女)吴亚龙 何世初 张 昕(女)张妮娜(女)宗国福(回)孟科那生(蒙)赵聪族 赵 鹏 贾 皓 倪 岩(满)龚娅妮(女)韩月明 雷琦玉
褚智敏
第四代表团
(共55人,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共55人
团长:杨 敏代表: 于海德 王志强 王榕腾(畬)付 琳(女)米柏川 孙成威 李戴维 邱 睿(女)张潇婷(女)赵云鹏 钟毓豪 秦继镕 高维蔚(女)韩 嵩
马有玉(回)王 凯 王 蕊(女)冯启凡 江弘远 李学艺 杨晓丽(女)张孟旗 周 游
赵 锋(回)侯 强 袁冬冬 涂胜甲 蔡学洋
副团长:韩 嵩 马博佳儿 王 珩 卞博雅(满)刘志伟 江道伟 李 楠 杨 敏(女)张 晔(女)郑 睿(女)郝 晨 侯 蓉(女)夏 进 陶志杰 熊泽华
王义祥 王博弘 左 腾 闫亚敏(女)兴 达 李意如(女)杨 溢(女)张静宇 郎兴仁(回)胡鑫铭
俎红叶(女)徐锦程 戚硕东
第五代表团
(共45人,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
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共45人
团长:张东明代表: 于祎琳(女)王楚然(女)向伽林(女)刘思航 李大江 杨 威
邹艳雄(女)张东明(满)周 正 赵 瑾(女)徐立达 潘 磊
马成成
孔 波 刘呈瑶(满)许志愿 李月华(女)成平径(女)宋 奔 张 伟 周 杰(回)郝 娜(女)高佳星
副团长:刘 昊
王明文 王琦琛 石 浩 任少洁(女)刘 昊
刘晨昱
孙婷婷(女)阳富芹 李嘉涵(满)杨 柳(女)时 超 谷明宣 肖炎辉 张方南 陈耀东
岳浩阳 周 涵 赵 妮(女)秦 飞 党日鹏
曹梦迪(女)潘张辉
第六代表团
(共34人,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
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共34人
团长:田 泽代表: 马健云(回)王 溯(藏)刘 霜(女)李文亮 李鑫浩 何亚斌 陈 阳(女)钟城明 焦亮亮(回)
马瑞艺(女)田世豪 宋冰冰 李秋真(女)杨颖荟(女)汪 倩(女)罗秉伟 贺雅婷(女)谢马天(女)副团长:张海军
王思宇(女)田 泽(满)杜久鑫 李晓萌(女)肖婷婷(女)张晓铁 赵天娇(女)高健峰
王 斌 冯宇豪 李凤至(女)李 超 吴刘莹(女)张海军 赵 婷(女)梅亚惠(女)
第七代表团
(共36人,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
工商管理学院 共36人
团长:生 晖 代表: 卜子珣 文 杰(女)任晓彤(女)刘海丽(女)孙静霄(女)
何 钤(穿青)陈李生 徐吟芳(女)
黄媛瑛(女)熊若炀(女)
副团长:成平径(女)
刁燕姗(女、藏)王一凡 王宇哲 生 晖(女)成平径(女)朱凌晓 庄金铭(女)刘依灵(女)
刘素晓(女)
刘瑞雪(女)
米日努尔·哈力甫(女、维)
李悦萌(女、满)杨江夏
杨 茜(女)张 鸥(女)张 莉(女)陈一源(女)周彦泽 胡庭楷 索午君(女、回)徐浩洋
高 超 唐 志 崔清淇(女)梁官鹏 翟 柔(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第二十三届
学生委员候选人名单
一、学生委员候选人名单(共45人,以姓氏笔画排序)
刁皓玉 于富海 生 晖 朱丹阳 闫亚敏 杨 威 张东明 张潇婷 赵 瑾 高云路 黄宁曼 褚智敏
马珍珍 王一凡 乐琴琴 刘天键 李凤至 杨 敏 张晓铁 金科君 钟毓豪 索午君 梁 帅
于海德 王思宇 冯启凡 刘 昊 李明洋 杨晟浩 张海军 周 涵 贺雅婷 倪 岩 梁官鹏
于 超 田 泽 成平径 刘 聪 李新晨 杨琦玮 张 强 郎兴仁 秦 飞 郭建成 韩 嵩
第五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志愿者文化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志愿者文化周策划书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志愿者文化周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为了迎接和庆祝这一关于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的神圣的节日的到来,继续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一志愿者精神,进一步提升我校广大志愿者的参与热情和服务质量,扩大志愿者与志愿事业的影响范围,同时也为了加强我校志愿者组织与社会公益组织及其它高校志愿者组织的交流沟通与合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团委决定于2011年12月5日至11日举办“志愿者文化周”。该活动由校团委主办,青年志愿者协会及其各分会、校团委新闻中心、校大学生记者团、校广播台和昌平电视台联合承办。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志愿与微笑”。
在本次“志愿者文化周”期间,拟安排以下活动,形式包括协会及各分会成果展览、长期志愿者招募、志愿服务、志愿者培训及公益讲座等,具体见下表(表1:志愿者文化周活动一览):
表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志愿者文化周活动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