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一、教材分析:
“难忘小学生活”分成“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可以激起对六年小学生活的回忆,激发对老师、同学和学校的感情,同时在写讲演稿、给母校老师写信、临别赠言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再提供一些。在五六年级,学生已开展过三次这种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综合性学习,也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这次综合性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成为学生难忘的回忆。
综合性学习要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主。“成长足迹”板块可以以制作“班级纪念册”为中心开展活动。为了制作好“班级纪念册”,可以做以下几件事:(1)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2)回忆和说说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3)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足迹”,写写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最后制作成班级纪念册。“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下面的活动:(1)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2)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3)举行一次毕业联欢会,在联欢会上回忆成长经历,表达惜别之情,互相赠言。
二、教学内容:
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4.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选做)
5.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选做)
三、教学时间:
10~14课时,一般一星期完成一个板块
四、教学过程:
时间
教 学 流 程
学生活动
课前修改
第一板块 成长足迹
一、认真读“阅读材料”中的5篇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鹅怀念,对母校、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二、难忘的回忆:
1、说:想想在小学生活里,曾经发生过哪些让你难忘的人或事?。勾起回忆,引起共鸣。
2、写:难忘的小学生活
难忘的老师
难忘的同学
难忘的一节课
难忘的一次活动
难忘的运动会
难忘的„„ “班级纪念册”
一、教学要求
1.通过制作“班级纪念册”,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珍惜同学情谊的思想感情,培育团队精神。
2.以生活为本位,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选取作文材料;开拓思路,使他们体会到: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写出不同的作文。
3.说写结合,完成两篇作文:
(1)介绍照片中的“我”;
(2)为同学的照片写一份说明(照片中的“他”)。
二、教学安排
1.导语。
2、讨论“班级纪念册”的内容和形式。发挥每一个同学的聪明才智,确定栏目。3.范例及讲评。
围绕一个意思要有具体内容特点介绍清楚 4.练习。5.大组交流。
6.当堂习作。7.相互修改。
8.小结。
第二板块 依依惜别
一、认真读“阅读材料”内容,明确赠言的主要目的及内容。复习建议书和倡议书的格式及内容。
二、学生说说写临别赠言的目的是什么?
三、学生写《毕业赠言》,可在同学录上写,也可自制卡片写。要求短小精悍,情真意切,根据老师和同学的特点写。写好后交流,评一评谁写的最有个性,最风趣,的最幽默最有文采。
四、为母校做点事。可以把对学校的各种建议写成建议书。或写倡议书,号召全体同学为母校做一些事,出一点力。
五、策划一台毕业联欢会。
1、提前一周开讨论会进行策划,2、选好主题,排好节目单,分配任务。„„
1、自读课文,想想作者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再现老师的品格?同学之间的情谊的?
2、每一课的侧重点是什么?
如“师恩难忘”“同学情深”“集体荣誉”“艺术天地”“美好祝愿”等。借助照片,小组互说,指名全班交流
但是,光有照片还不够,建议你们各自为自己的照片写一点说明,附在其中,好不好? 自我介绍
(1)独立思考:这张照片是在什么情况下拍的?其中有什么故事?(2)小组交流,练习口述。
大组交流
限定时间,快速习作。
第一课时:制定计划
一、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1导语:同学们,当我们开始这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时候,你们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六年,并且即将离开小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六年来,你们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其中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这六年,是你们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在即将毕业的时候,让我们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吧。
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123和135页。4.学生自由读“活动建议”。[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 学生谈论哪些活动有可行性,还可以补充什么活动。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2.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四.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1)学生汇报活动内容
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2)师进行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出示课件:
“成长足迹”要做的是(1)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2)回忆和说说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3)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足迹”,写写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最后制作成班级纪念册。
“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下面的活动:(1)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2)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3)举行一次毕业联欢会,在联欢会上回忆成长经历,表达惜别之情,互相赠言,(4)出一期“再见吧,母校”的黑板报,(5)开展“我为母校捐本书”活动。板书: 制定计划 “难忘小学生活”:
“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回顾珍藏)(行动回报)
第二课时:阅读《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
一、出示课件导入
1我看到了这么一首诗歌: 从这两首诗歌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谈。
二、学习《难忘的启蒙》
1、童年的生活是难忘的。童年的启蒙老师更使人难忘,他们更能永远留在每个人的记忆之中。因为是他们打开了我们知识的大门;在我们童稚的心灵播下美好的种子;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使我们能健康地成长。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难忘的启蒙》。(什么叫启蒙?(教你基础知识)
2“我”的启蒙老师为什么难忘呢?他在文中写下了哪几件令他难忘的事情呢? 学生交流后,归纳板书:抗日讲演、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抵制日语课。3体会“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些道理”这句话,在课文中“宽”指的是什么,“严”指的是什么,老师为什么对作文、写字那样严格,而对日语课却那么宽容,从而进一步感悟到老师们的爱国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
4、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的启蒙老师是个怎样的人?出示课件:
(热爱自己的祖国,严格要求学生,写作要实事求是,学习要认真。)。
5、总结课文中心思想。出示课件:
文章回忆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严谨的教学作风,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
三、学习《老师领进门》
1、默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课件:
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田老师教一首小诗,他以诗为内容,编了一段故事,娓娓动听的讲述,有如春雨点点入地,在作者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你对文末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这句话怎样理解?(作者用格言式的语句,说明了教育对人的巨大影响,感谢老师对自己的启蒙教育。)4 能说说你的启蒙老师吗?
四、学习《新来的王老师》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讨论思考你佩服这位老师吗?为什么?
3、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老师?回忆老师帮助、鼓励你进步的点滴往事。学生交流。
五、比较三篇文章的写作特点
1同样是回忆老师的文章,表现的重点是不一样的:有的是赞扬老师满腔的爱国热情和严谨的教学风格(《难忘的启蒙》),有的是回忆老师的才华横溢和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老师领进门》)有的是难忘当年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新来的王老师》.2 都写了具体事例,有的写一件事,有的写多件事。板书: 难忘的启蒙 组织演讲——爱国
启蒙老师老师的批评(两次)——正直诚实勤勉难忘 对日语课的宽容——爱国
老师领进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师恩难忘 新来的王老师 “差生档案 作业:
以《我的启蒙老师》或《难忘小学生活》为题写一篇习作。
第三课时:阅读学习4-5
一、导入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启蒙老师的教诲使我们终身难忘,然而六年来小学同学富有个性的特点相信也深深印在每个同学的脑海中,让我们一同走进《忘不了的笑声》。
二、新授
1、自由朗读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 学生总结。
出示课件:文章围绕“小队的同学都爱笑,各人的笑声不一样”,写出了小队同学别具一格的笑声 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说说自己班上同学的笑声特点。
5、学习《作文上的红双圈》(1)自读课文,提出学习方法。(2)按照学生的提示学习。
(3)从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你想到了什么?(4)文章标的中心是什么? 板书:
忘不了的笑声
难忘 笑声不一样 快乐小队(总 分 总)作文上的红双圈
征文——展出——发表——成为作家——感谢 作业
1、收集描写笑的词语书上的和课外的歌5个。自习观察本班的同学写写他们的特点或用“难忘——”来回忆小学生活。为下面活动作准备。
第四课时:难忘的回忆(小学生活)
活动目标:回忆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增进同学情,师生谊。主持人:学生代表 准备阶段:
1、学生收集六年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人和事或者自己成长的故事写下或者口头准备好。
2、实物准备:照片、奖状等。
3、主持人准备好台词。活动过程:
一、习作指导
1、谈话导入
2、拓展
翻开自己的日记、习作再次进行整理,注意真情实感。
二、学生开始写作。
作业:准备自己成长的故事
第五课时:活动:难忘的——
一、学生主持过程(要求每个学生能上台演讲)
二、老师总结
1、师生共同评选活动中的优秀学生发奖品。2老师总结。作业:预习新课
第六课时:活动课
活动目标:和同学们一起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活动准备:
1、主持人
2、学生继续收集资料 活动过程: 一导语
二、学生主持活动。
三、师生共同总结评出此次活动度的积极分子。作业:
准备好资料制作班级卡
第七课时:“班级纪念册”启动阶段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班级纪念册”,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珍惜同学情谊的思想感情,培育团队精神。2.以生活为本位,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选取作文材料;开拓思路,使他们体会到: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写出不同的作文。3.说写结合,完成两篇作文:(1)介绍照片中的“我”;
(2)为同学的照片写一份说明(照片中的“他”)。
4、活动准备:选好照片
第八课时:依依惜别
一、自学“阅读材料”中5篇文章
1、想想他们都围绕一个怎样的话题,有什么不同指处。(“告别母校”这个话题,但文体各不相同。2自由朗读。(喜欢哪篇读哪篇)结合自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可以是写作方法上的,也可以是感受最深的部分)
4、预设:
《给老师的一封信》是上海市虹口区第三小学学生翁钦露写给她的老师顾家璋的一封信。作者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在华东师范大学读书。在信中,她记下了顾老师曾经给予自己的种种关爱和教诲,赞美了老师的奉献精神。给老师写信,对学生来说也不是陌生的事,阅读时着重要体会作者把叙述、描绘、想象结合在一起,用优美抒情的语句,用对具体事例的回忆,表达对老师真挚的感谢之情。《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是一篇激情昂扬的演讲稿。文中回忆了六年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三件往事──上小学的第一天、三年级时的运动会和六年级的家长会,表达了对母校的留恋,对老师的感激,以及对同学的依依不舍。以情感人,激发共鸣是演讲稿的基本特点。学生可以以此为范本,学写演讲稿。
《给校长的建议》是一位六年级毕业生写给校长的信,侧重于提出建议。信中针对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新开放图书室的建议。不但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办法,言辞恳切,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向母校表达了热爱之情。以这封建议书为范例,可以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发现学校存在的不足,学习本文的写法,向校长写一封建议书。
《同学录》是一首短短的诗。同学录,是种在校园里永远的记忆,是留在岁月中忘不掉的纯真。这首诗也是一个情味浓浓的倡议,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了解同学录的作用,也来做一个自己班级的同学录。
《毕业赠言》中选登了两组赠言,一组是学生写给老师的;一组是老师给学生的。学生临近毕业,有许多话要对同学、老师、母校说,“毕业赠言”为他们提供了一次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机会,一个展示个性、展现才情的平台。虽然毕业赠言人人都能写,但是由于其特殊的纪念意义,毕业赠言应尽量写得精练、形象、富有时代感、饱含感情,能给人以启迪,情真意切,能根据同学和老师的特点写。写好的赠言可以在班内进行交流,评一评谁写的赠言最有个性,谁写的赠言最风趣,谁写的赠言最幽默,谁写的赠言最有文采。要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用比较生动、得体而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祝愿。
二、比较写作的方法 1、1-3篇是说明文。
2第四篇为诗歌,五篇为短小的赠言(相互鼓励,积极上进,给人启迪)作业:
1、写给同学的赠言
2、写给老师的赠言
3、写建议书
第二篇: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一、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二、教学内容: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难忘小学生活
三、单元知识结构:
本组教材是综合实践活动“难忘小学生活”分成“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第一板块阅读材料:《难忘的启蒙》、《新来的王老师》、《忘不了的笑声》、《作文上的红双圈》。第二板块阅读材料:《给王老师的一封信》、《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给校长的建议》、《同学录》、《毕业赠言》
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可以激起对六年小学的回忆,激发对老师、同学和学校的感情。同时在写演讲稿、给母校老师写信,写临别赠言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
四、教学目标:
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感情。
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4.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选做)
5.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 1
动。(选做)
五、教学重难点:
1.通过阅读《同步阅读》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育和同学的帮助。
六、课时划分:
本组教材计划用12课时安排教学。其中,“成长足迹”安排9个课时,“依依惜别”安排3个课时。
《成长足迹》„„„„9课时 《依依惜别》„„„„3课时
七、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开展活动的材料,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
2、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特征。
3、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这次综合性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成为学生难忘的回忆。
《成长足迹》教案
教学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课时:9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成长足迹 教学目标:
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4、通过引导学生分类筛选评语、给相片加小标题、个性化作文,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
5、承前启后,为下阶段的活动做好铺垫。教学重、难点:
重点: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
难点:用心感受老师的辛勤耕耘,在浓浓的师恩中找寻成长的足迹。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班级“成长足迹”的材料。
2、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教材分析:
“成长足迹”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可以激起对六年小学生活的回忆,激发对老师、同学和学校的感情,同时在写讲演稿、给母校老师写信、临别赠言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再提供一些。在五六年级,学生已开展过很多次这种任务活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综合性学习,也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这次综合性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成为学生难忘的回忆。学情分析:
在五、六年级,学生已开展过很多次这种任务,活动贯穿始终的综合性学习,学生也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能在老师的点拨下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相关的活动。教学方法:
以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活动的“自学法”。学生活动:
自主开展活动,分工协作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制定计划、收集资料、自主阅读阅读材料、讨论交流、筹备计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单元整体回顾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时光荏苒,转眼间,你们已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的关怀、帮助,都是值得我们珍藏的美好回忆。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课文中的人和事,去回味那难忘的点点滴滴!
二、主题回顾
在六单元第一板块的学习中,哪些人,哪些事温暖了你的心,值得你久久回味?
课件出示:
《难忘的启蒙》——启蒙 《新来的王老师》——鼓励 《忘不了的笑声》——友情 《作文上的红双圈》——引领
三、阅读概览
在《同步阅读》教材中,也选编了几篇以成长足迹为年主题的文章,我们重点阅读了四篇(课件出示四篇文章题目)。
前几天,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进行了阅读,并填写了《同步阅读卡》请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看看你们阅读后的感受是不是一样的。可以先读一读,再讨论。
四、学习要求
1、通过制作“班级纪念册”,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珍惜同学情谊的思想感情,培育团队精神。
2、以生活为本位,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选取作 5
文材料;开拓思路,使他们体会到: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写出不同的作文。
3、说写结合,完成两篇作文:(1)介绍照片中的“我”;(2)为同学的照片写一份说明。习题设计:
阅读熟悉本单元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课时 制定计划
一、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这六年,是你们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在即将毕业的时候,让我们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吧。
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课件出示:
(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122和134页。
4、学生自由读 “活动建议”。
5、学生谈论哪些活动有可行性,还可以补充什么活动。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四.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学生汇报活动内容 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2)师进行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出示课件:
“成长足迹” 要做的是(1)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2)回忆和说说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3)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足迹”,写写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最后制作成班级纪念册。“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下面的活动:(1)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2)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3)举行一次毕业联欢会,在联欢会上回忆成长经历,表达惜别之情,互相赠言,(4)出一期“再见吧,母校”的黑板报,(5)开展“我为母校捐本书”活动。习题设计:
学习制定计划
第三课时 阅读《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
一、出示课件导入:
1、我看到了这么一首诗歌:
人们把老师比作红烛,照亮别人而把自己燃烧。人们把老师比作园丁,培育桃李开遍天涯海角。教师是太阳底下崇高的事业。老师给了我们理想的阳光和智慧的阳光。老师引导我们走上洒满阳光的人生之路。老师期望我们成为新世纪的太阳。老师的话儿像春雨滋润我的心。老师用知识的雨露浇灌我们成长。无论我们走到哪儿,永远记住你的情;无论我们走到哪儿。永远记住您的话。无论我们走到哪儿,永远记住您的爱;无论我们走到哪儿,永远是您的一朵花。
2、从这两首诗歌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谈。
二、学习《难忘的启蒙》
1、童年的生活是难忘的。童年的启蒙老师更使人难忘,他们更能永远留在每个人的记忆之中。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难忘的启蒙》。什么叫启蒙?
2“我”的启蒙老师为什么难忘呢?他在文中写下了哪几件令他难忘的事情呢? 学生交流后,归纳板书:抗日讲演、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抵制日语课。
3、体会“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些道理”这句话,在课文中“宽”指的是什么,“严”指的是什么,老师为什么对作文、写字那样严格,而对日语课却那么宽容?
4、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的启蒙老师是个怎样的人?(出示课件)
5、总结课文。
文章回忆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严谨的教学作风,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
三、学习《老师领进门》
1、默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课件: 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田老师教一首小诗,他以诗为内容,编了一段故事,娓娓动听的讲述,有如春雨点点入地,在作者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3、你对文末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这句话怎样理解?
4、能说说你的启蒙老师吗?
四、比较两篇文章的写作特点
1、同样是回忆老师的文章,表现的重点是不一样的:有的是赞扬老师满腔的爱国热情和严谨的教学风格(《难忘的启蒙》),有的是回忆老师的才华横溢和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老师领进门》)有的是难忘当年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新来的王老师》。、都写了具体事例,有的写一件事,有的写多件事。习题设计:
以《我的启蒙老师》或《难忘小学生活》为题写一篇习作。
第四课时 阅读《忘不了的笑声》《作文上的红双圈》
一、导入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启蒙老师的教诲使我们终身难忘,然而六年来小学同学富有个性的特点相信也深深 9
印在每个同学的脑海中,让我们一同走进今天的课堂。
二、学习《新来的王老师》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讨论思考你佩服这位老师吗?为什么?
3、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老师?回忆老师帮助、鼓励你进步的点滴往事。学生交流。
4、自由朗读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5、学生总结。
出示课件:文章围绕“小队的同学都爱笑,各人的笑声不一样”,写出了小队同学别具一格的笑声、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7、说说自己班上同学的笑声特点。
三、学习《作文上的红双圈》(1)自读课文,提出学习方法。(2)按照学生的提示学习。
(3)从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你想到了什么?(4)文章标的中心是什么?习题设计:
1、收集描写笑的词语书上的和课外的歌5个。
2、自习观察本班的同学写写他们的特点或用“难忘——”来回忆小学生活。
第五课时 难忘的回忆
一、习作指导
1、谈话导入 课件64出示 六年了我们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与同学一起学习、劳动、游戏。今天就让我们的思绪尽情驰骋,从记忆中搜寻最让你心动的情景,10
唐我们一起分享那一个个印象最深的老师、同学,一件件难以忘怀的事吧。
2、拓展 翻开自己的日记、习作再次进行整理,注意真情实感。
二、学生开始写作。
三、老师指点,学生习作。习题设计:
准备自己成长的故事
第六课时 活动:难忘的——
一、学生主持过程(要求每个学生能上台演讲)
二、老师总结
1、师生共同评选活动中的优秀学生发奖品。
2、老师总结。习题设计:
以“难忘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习作
第七课时 活动课
一、导语
成长的过程中,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欢笑,也有眼泪。但无论酸甜苦辣,都将成为珍贵的回忆。今天就让我们重温那过去的岁月,唤起美好的回忆吧。下面老师将活动交给中队长,让他来给我们主持。
二、学生主持活动。
三、师生共同总结评出此次活动度的积极分子。课件65出示成长足迹习题设计:
准备好资料制作班级卡
第八课时 “班级纪念册”启动阶 第九课时 选制作班级纪念册
一、导入
六年的小学生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让每一个学生都把那些珍贵的回忆留住,那不仅是对过去日子的美好回忆,也将是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激励。许多年后,当一个个同学长大成才,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的时候,班级纪念册将永远连接着小学老师和同学的情谊。
二、讨论活动卡内容
1、分小组讨论
2、集中每小组的建议 课件出示:
回忆,所以形式可以多样。可以是书刊式的纸制班级纪念册,也可以是网页式的多媒体班级纪念册。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班级纪念册,都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努力做到图文并茂,有的还可以用实物。教师要鼓励有创意地制作“班级纪念册”。
三、选取活动卡的制作负责人
1、学生提名美编、资料收集人、文字编辑、审稿人等
2、每个学生要做的:上交一张照片写上自己的特点
3、有特色的照片要配上说明和故事。习题设计:
预习新课
板书设计:
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
成长足迹 《难忘的启蒙》 组织演讲 —— 爱国
启蒙老师 老师的批评(两次)—— 正直 诚实 勤勉
难忘
对日语课的宽容 —— 爱国 老师领进门,十年树木,百
年树人;
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师恩难忘
忘不了的笑声 难忘 笑声不一样 快乐小队(总 分 总)
作文上的红双圈
征文——展出——发表——成为作家——感谢 教学反思:
《依依惜别》教案
教学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依依惜别 教学目标:
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感情。
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4、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选做)
5、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选做)教学重、难点:
1、写好倡议书和建议书。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教学准备:
教师:为联欢会做好准备
学生:收集毕业留言,为联欢会做好准备 教材分析:
在“依依惜别”的板块中,活动建议提出了三方面的活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开展。(1)写临 14
别赠言。临别赠言可以写在同学录上,也可以写在自制的卡片上。(2)为母校做点事。这项活动范围很广,“阅读材料”中提出可以给母校、老师写信,表达自己的心声;可以用演讲方式,向母校告别;可以把对学校的各种建议写成建议书;可以畅想20年后每个同学都是什么样子的。(3)策划一台毕业联欢会。毕业联欢会可以以班级的形式进行,也可以以年级组形式(毕业班)进行。前者准备方便,参与面广;后者气氛热烈,场面隆重。学情分析:
在五、六年级,学生已开展过很多次这种任务,活动贯穿始终的综合性学习,学生也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能在老师的点拨下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相关的活动。
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活动,促使学生全员参与。学生活动:收集毕业留言、自己策划、主持联欢会活动、布置环境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教学中围绕本单元综合性学习,读“阅读材料”,自主、合作、探究,开展自主活动、自己策划、主持、布置环境联欢活动。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学“阅读材料”中5篇文章
1、想想他们都围绕一个怎样的话题,有什么不同指处。(“告别母校”这个话题,但文体各不相同。
2、自由朗读。(喜欢哪篇读哪篇)结合自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可以是写作方法上的,也可以是感受最深的部分)
二、出示课件:
1、不同类型
(1)激励性赠言。“分别后的人生犹如一条街,让我们共同为长街增添美丽的景致。”
(2)祝愿性赠言。“生活如一条长河,愿你是一叶执著的小舟;生活如一叶小舟,愿你是一名风雨无阻的水手。
(3)褒扬性赠言。“你不张扬的个性,让我领略到宁静,感受到宁静里有一颗平静如水的心。”
(4)怀念性赠言。我把缕缕的情思拧成一股长长的红线,让你这即将远飞的风筝时时飞翔在我蓝蓝的天空中。”
(5)鞭策性赠言。“你没有摘到的只是春天里的一朵花,而整个春天还是属于你,朋友,别灰心!”
2、风格独特。
开放热情的学生大都喜爱富有个性的赠言。对此,教师可教给他们一些有鲜明风格的赠言形式。常见的有:(1)诗歌式。如,“阳光会走/花儿会谢/唯有你我的友谊/才是永恒。”(2)抒情式。如,“临行前,我赠你一个美好的理想,让他成为你坚韧的拐杖;我赠你一只智慧的行囊,让他成为你人生的通行证。”(3)格言式。如,“什么是路,路是从荆刺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从没有路的地方踩出来。”(4)对偶式。如,“真诚的友谊无 16
需承诺,永恒的情缘无需约定。”(5)相等式。如,“你的美=严谨的工作作风+热心助人的精神+富有活力的创新能力。”
3、因人而宜。赠言要避免千篇一律,要根据同学的个性、兴趣、爱好、志向、三、比较写作的方法 1、1-3篇是说明文。
2、第四篇为诗歌,五篇为短小的赠言(相互鼓励,积极上进,给人启迪)习题设计:
1、写给同学的赠言
2、写给老师的赠言
3、写建议书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小组内自由地交流。
三、指名说一说。
四、指导写《倡议书》和《建议书》。
1、倡议书的格式。
倡议就是倡导、建议。倡议书是为倡议、发起某项活动而写的号召性的公开建议性的专用书信。如,提议开展抢救国宝大熊猫的倡议书;给希望工程捐款的倡议书。这些号召性的书信或公诸报端,或张贴校园,都是倡议书的范例。
倡议书遵循书信的一般格式,又有自己的特点。一般而言,分为向谁倡议,倡议什么,谁倡议的,以及倡 17
议日期等几个部分,同一般专用书信差不多。特点在于第一行不写称呼,而是写倡议题目,如,“关于抢救国宝大熊猫的倡议”“关于成立学雷锋小组的倡议”。接着在另起一行的顶格处写号召的对象。但称呼不像书信那么实指,而是泛指。有时也可以不写称呼,而直接写正文。
2、怎样写建议书。
建议书是针对某项具体工作或规划向领导或个人提出建议的一种专用书信。它与倡议书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倡议书也有“建议”的内容,这一点与建议书类似。但是倡议书一般是公开宣读、张贴或发表,内容面向公众,属书面号召的性质。所倡议的内容一般为公众所认同。而建议书公开宣读、张贴或发表者较少,因为它的内容只是个人见解的陈述,仅供对方参考。所以,建议书一般取商讨的语气,不像倡议书那么富于鼓动性。
建议书的内容:①摆情况:摆情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对方注意;②讲理由:申述建议的理由,目的是为了引起对方的思考;③提建议:一般用条款形式提出建议,目的是希望对方如何行动。前两部分内容为铺垫,第三部分才是主体。各部分的内容可多可少,可长可短。为清晰醒目,一般取条款式陈述。当然如果建议不多,也可以不列条款。④结尾:一般写些谦虚的话,如,“以上建议仅供参考”。⑤开头和署名等与其他专用书信的格式相同。
五、学生动笔写《倡议书》和《建议书》。
六、指名读一读《倡议书》或《建议书》。习题设计:将《倡议书》和《建议书》交流阅读。
第三课时 告别校园中队活动
一、队仪式
甲:是谁,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点燃一盏最明亮的灯?
乙:是谁,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平凡地做那引路人?
(全体女生):是您,我们敬爱的老师!
丙:是谁,像一棵参天大树,庇护着棵棵幼苗?
丁:是谁,像一艘乘风快船,带领我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全体男生):是您,我们亲爱的母校!
合:在即将扬帆远航的今天,有多少昨天值得我们回忆,当我们又重新翻开过去的点点滴滴,才发现昨天的一切是那么美丽,那么绚烂。
甲:我宣布,《别了,亲爱的母校》六年级六(2)中队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二、过程
甲:又是一个洋槐纷扬的日子,当毕业的最后一天,每个人的心中都饱含深深的留恋。
(一)谢师篇
丙:朦胧的月光,无尽的思念,让我们用点点星光写下难忘年代最动人的诗,丁:把梦留给夜,把爱留给您——母校,请听诗朗诵《谢谢您老师 》
甲:老师,您是大山里涌出的一眼温泉,叮叮咚咚 19
奏响我进取的心音。
乙:为了铸就我们理想的支架,塑造我们拼搏的羽翼 丙:您窗前的那盏小灯常常彻夜不眠。(音乐声起)
(二)离别篇
合:当我们捧起一张张奖状,我们怎能不感谢您,老师!当我们唱起来舞起来弹奏起来,我们怎能不感谢您,老师!
甲:您是那红烛——(场下)为我们献出所有的光和热
乙:您是那园丁——(场下)满园春色是您日夜浇灌
丙:您是那火种——(场下)点燃我们心灵之光 丁:您是那春蚕——(场下)默默耕耘从无炫耀 合:您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您用真心谱写了一首永唱不衰的师之赞歌,如今,我们即将离别校园,即将离别亲爱的老师,心中怎能不无限感慨,怎能不深深怀念。
(三)馈赠篇
乙:假如我能搏击蓝天,是母校给我弄潮的力量 丙:假如我能施展才华,是母校给我丰沃的土壤 合:亲爱的母校,让我们用最真诚的语言,大声告诉您——(场下)我们忘不了您!
合:虽然即将离别,虽然即将远航,但请让我们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把爱心永留在育才这美丽的校园里。
(四)回忆篇
甲:别了,敬爱的老师,您已为我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乙:别了,亲爱的母校,您已为我们鼓足了远航的风帆
丙:我们飞得再高,心总要与您连在一起 丁:我们航行再远,人总要与您遥遥相望。
甲:听,那熟悉的声音开始在耳边回响,听,那悦耳的旋律在会场里激荡。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聆听老师们的声音,聆听他们深情演唱那动听的歌曲,把这悦耳的歌声永远留在我们记忆里。
三、活动结束 音乐起《同一首歌》)习题设计:
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感谢母校,感谢老师。板书设计:
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
依依惜别
1、给老师的一封信
写信的要求
2、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演讲稿的相关要求
3、给校长的建议
《倡议书》与《建议书》的要求
4、同学录
5、毕业赠言
教学反思:
第三篇:六年级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当我们开始这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时候,学生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六年,并且即将离开小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六年来,学生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这六年,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是师生共同的需求。这次综合性学习就是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互相激励,继续前进。
“难忘小学生活”分成“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可以激起对六年小学生活的回忆,激发对老师、同学和学校的感情,同时在写讲演稿、给母校老师写信、临别赠言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再提供一些。在五六年级,学生已开展过三次这种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综合性学习,也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这次综合性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成为学生难忘的回忆。
综合性学习要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主。“成长足迹”板块可以以制作“班级纪念册”为中心开展活动。为了制作好“班级纪念册”,可以做以下几件事:(1)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2)回忆和说说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3)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足迹”,写写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最后制作成班级纪念册。“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下面的活动:(1)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2)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3)举行一次毕业联欢会,在联欢会上回忆成长经历,表达惜别之情,互相赠言。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4课时,一般一星期完成一个板块。开始时可以用1课时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结束时用1~2课时展示、交流学习收获。为了便于开展活动,可以适当调整课时,把几节语文课连在一起,有一些活动,如,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资料、为母校做有纪念意义的事、为准备毕业联欢会排练文艺节目,需要利用课外的时间。
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4.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选做)5.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选做)
(一)基本思路
本次综合性学习与以往的综合性学习单元相比,学生自主活动的比重更大。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教师既要引领学生回忆小学生活,学会表达情感,学会感恩,又要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大致可以采用这样的流程:
1.浏览本组教材,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1课时)主要包括:
(1)阅读单元导语,联系实际,激发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兴趣。(2)阅读“活动建议”,明确可以开展哪些活动。(3)浏览“阅读材料”,了解可以参考哪些材料。
(4)根据“活动建议”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开展哪些活动。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2.“成长足迹”板块,可以以制作“班级纪念册”为中心开展活动。(6~7课时加课外时间)
(1)阅读《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和《忘不了的笑声》《作文上的红双圈》,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学习作者是怎么表达这种情感的。(2课时)
(2)回忆小学生活,写写自己难忘的老师和同学、难忘的校园生活、难忘的一节课或难忘的一次活动等。(2课时)
(3)和同学一起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搜集材料。(1课时加课外时间)
(4)同学合作,制作班级纪念册。(2课时加课外时间)3.“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活动。(4~5课时)
(1)写临别赠言,送上真情与祝福。也可以写好临别赠言,在班级联欢会上相互赠送。(1课时)
(2)在离校之前为母校做点事,如,为学校图书馆修补图书,为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浇水培土,修理课桌椅等;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写倡议书、建议书。(1~2课时加课外时间)
(3)策划一台毕业联欢会,排练节目,进行联欢。(2课时加课外时间)
这次综合性学习要把每一个人都吸纳到活动中来。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个人、小组、全班穿插进行。集体活动要分工合作,使每个学生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二)实施要点
1.浏览本组教材,讨论和制定活动计划。计划要把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活动内容等列清楚。除了教材活动建议中提出的活动形式以外,还可以把本校和本班的一些特色活动也吸纳到计划中来,如,出一期“再见吧,母校”的黑板报,为学校图书馆修补、整理图书,开展“我为母校捐本书”活动。
2.“成长足迹”板块。
活动建议中提出了三方面的活动:认真读一读阅读材料;写难忘的人和事;畅谈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制作班级纪念册。教学中可以以“班级纪念册”为中心,把各项活动有序地穿插在一起。
(1)认识制作“班级纪念册”的意义。六年的小学生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让每一个学生都把那些珍贵的回忆留住,那不仅是对过去日子的美好回忆,也将是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激励。许多年后,当一个个同学长大成才,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的时候,班级纪念册将永远连接着小学老师和同学的情谊。
(2)讨论“班级纪念册”的内容和形式。讨论内容主要是确定栏目,如,“师恩难忘”“同学情深”“集体荣誉”“运动场上”“艺术天地”“美好祝愿”。班级纪念册是为了留下美好回忆,所以形式可以多样。可以是书刊式的纸制班级纪念册,也可以是网页式的多媒体班级纪念册。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班级纪念册,都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努力做到图文并茂,有的还可以用实物。教师要鼓励有创意地制作“班级纪念册”。
(3)阅读材料──迈好制作班级纪念册的第一步。
阅读材料中的5篇文章,是不同时代的作者回忆自己难忘的小学生活。《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和《作文上的红双圈》侧重于回忆老师的教诲,《忘不了的笑声》记录的是班上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同学。
阅读这些文章,要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要了解作者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再现老师的品格。同样是回忆老师的文章,表现的重点是不一样的:有的是赞扬老师满腔的爱国热情和严谨的教学风格(《难忘的启蒙》),有的是回忆老师的才华横溢和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老师领进门》),有的是难忘当年老师对自己的鼓励(《作文上的红双圈》)。这三篇文章的作者后来有的成了作家,有的成了教授,今天他们事业有成,都是小学老师为他们奠定了基础,所以也一直怀念和感谢小学时代的老师。希望学生在阅读别人怀念老师的文章中,联想起自己的老师,回忆起老师教育自己的事,激发起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激发起表达的欲望。阅读回忆同学的文章《忘不了的笑声》,要留意作者写作的切入口──通过笑声写出一个个同学的特点,体会同学间浓浓的情谊,领悟到写同学可以有多种切入口,也可以有多种写法。
(4)搜集和积累班级纪念册的内容。①写难忘的人和事。
在阅读的基础上,勾起学生对往事的回忆。可以借助照片,寻找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开一次交流会,进行“难忘小学生活”为主题的“搜索”活动;可以在校园里漫步,在各个角落里重温童年的梦。这是用习作形式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所以要鼓励学生打开心灵,说真话,诉真情。
为了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挖掘素材,可以用下面的表格帮助学生回忆: 难忘小学生活
类别〖〗内容〖〗难忘的理由难忘的老师难忘的同学难忘的一节课难忘的一次活动难忘的运动会难忘的文艺演出难忘的„„
②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
成长的过程中,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欢笑,也有眼泪。但无论酸甜苦辣,都将成为珍贵的回忆。可以在班里开展一次“我的成长故事”的主题班会,教师要做个良好的倾听者,同时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主题班会后把印象最深的事记下来。
③共同寻找班级的“成长足迹”。
这是材料搜集与整理的最后阶段。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搜集,搜集的内容包括照片、奖状、实物等。搜集到的内容与每个学生提供的材料放在一起。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分类整理了。根据材料确定纪念册的各个栏目名称,做好班级纪念册的策划,并把相应的任务分解到各个小组或每个学生。也可以先确定班级纪念册的栏目,再搜集相应的资料。
(5)制作班级纪念册。
纪念册的制作,关键在于计划要周密,分工要明确。谁负责封面设计,谁负责哪个主题,都要事先确定。老师要即时关注情况,督促、指导学生完成。班级纪念册完成后要展示,有条件的可以打印,发给每位同学和家长,送给曾经任教的老师。
3.“依依惜别”板块。
活动建议中提出了三方面的活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开展。
(1)写临别赠言。阅读材料中《毕业赠言》提供的给老师和给同学的赠言是一些范例,通过阅读,让学生明确赠言的主要目的及内容是:回顾学习生活,抒发惜别之情;感谢老师教导,赞美同学情谊;展望美好未来,表达真诚祝愿。赠言的基本要求是短小精悍,情真意切,能根据同学和老师的特点写。写好的赠言可以在班内进行交流,评一评谁写的赠言最有个性,谁写的赠言最风趣,谁写的赠言最幽默,谁写的赠言最有文采。在评议中要注意杜绝庸俗的倾向,对一些比较消极的赠言,要及时予以引导。学生也会请老师写赠言。给学生题写赠言是老师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如果上好了,会让学生终身难忘,受益匪浅。老师为学生题写毕业赠言要重在鼓励,因人而“言”。
临别赠言可以写在同学录上,也可以写在自制的卡片上。无论是写在同学录上还是贺卡上,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追求豪华时尚,以简单朴素为宜,提倡自己动手制作。
(2)为母校做点事。
这项活动的范围是很广泛的。“阅读材料”中提出可以给母校、老师写封信,表达自己的心声;可以用演讲的方式,向母校告别;可以把对学校的各种建议写成建议书;可以畅想20年后每个同学都是什么样子的。写信,要注意抒发真情实感;演讲,要安排好时间、地点、形式,要调动场内的气氛;写建议书之前要对学校进行调查,针对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议,建议尽可能具体。
除了以上活动,“活动建议”还提出一些实践性活动,如:为学校再搞一次卫生,再给小树浇浇水;写倡议书,号召全体同学为美化校园环境、创建文明校园出点力。
开展“为母校做点事”的活动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是学校所需要的;同时要力所能及,是小学生能做到的。
(3)筹划一台毕业联欢会。
毕业联欢会可以以班级形式进行,也可以以年级组形式(所有的毕业班合在一起搞活动)进行。前者准备方便,参与面广;后者气氛热烈,场面隆重。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联欢会,事先都要进行周密的安排。先要总体设计毕业联欢会的安排,再具体编创和排练节目;也可以让学生自由报名参加表演,再根据报名情况进行编排。要考虑学生的参与面,尽量让班上每一个学生在这次联欢会上都有事做,都发挥参与者的作用,不要只当观众。一台精彩的、人人参与的联欢会,将是学生一生美好的回忆。联欢会尽可能由学生自己策划、主持、布置环境,给每个学生锻炼的机会。
上述这些活动,虽然安排在“依依惜别”板块,但也可以把一些书面的材料和活动照片充实到“班级纪念册”中,让班级纪念册更加丰富多彩。
(三)活动案例
案例1:“班级纪念册”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通过制作“班级纪念册”,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珍惜同学情谊的思想感情,培育团队精神。
2.以生活为本位,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选取作文材料;开拓思路,使他们体会到: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写出不同的作文。
3.说写结合,完成两篇作文:(1)介绍照片中的“我”;
(2)为同学的照片写一份说明(照片中的“他”)。
二、教学安排 1.导语。
你们即将离开生活了多年的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必定有些依依不舍。为了给母校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建议你们每人挑选一张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生活照片,汇集成一本“班级纪念册”送给母校。你们同意吗?
但是,光有照片还不够,建议你们各自为自己的照片写一点说明,附在其中,好不好? 2.范例及讲评。你为什么带这张照片来?它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它能说明什么?先想一想,谁愿意说说?
讲评重点:有无具体内容,是否介绍清楚。板书:
围绕一个意思要有具体内容特点介绍清楚 3.练习。
(1)独立思考:这张照片是在什么情况下拍的?其中有什么故事?(2)小组交流,练习口述。4.大组交流。
请各小组推荐:哪位同学说得较好? 讲评:进一步启发思维,介绍各自的特点。5.当堂习作。限定时间,快速习作。6.相互修改。
找一个朋友,征询意见,自行修改。7.小结。(徐鹄)
案例2:筹划毕业联欢会
毕业即将来临,孩子们早已经欢欣雀跃,叽叽喳喳地凑在一起谈论毕业联欢会的事情──因为此前我曾经答应他们在毕业前夕,和他们一起搞联欢活动。怎样让他们过得快乐而有意义,并且在过程中有所收获?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提前一周,我们开了个讨论会。会上,孩子们踊跃发言,自告奋勇报上了许多游戏和表演项目。
郑煜:横笛独奏 廖文倩:竖笛独奏 朱海磊:说笑话 „„
一下子,节目多达二十多个。
差不多是时候了。我提出了今天的主要话题:“孩子们,你们想过这个问题吗:这么多节目,活动的时候,谁先谁后?该怎么决定?你的理由是什么?”
一“问”激起千层浪。
“我想把成语接龙放在活动最初几分钟,用于稳定情绪。”
“我觉得横笛独奏放在第一个节目比较好,郑煜的横笛吹得挺棒的。一开场肯定技压群芳。”
“我有个建议,把踩气球这个游戏放在最后,大家快快乐乐结束这次活动。” „„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得还挺在理。
排好了节目单,还缺少什么?当然是联欢会的主题喽。来看看孩子们自己取的题目: “瞧我有多棒”毕业联欢会 “记住我”毕业联欢会 “难忘今宵”毕业联欢会 „„ “那么,谁来写晚会的串词呢?”
5个孩子主动请缨。于是,全班一起讨论串词的编写要领。
“这次活动,我们也欢迎其他班级的同学前来观摩。谁愿意向别人介绍我们这次活动,设计一张海报,吸引他们前来观摩?”
4个孩子表示愿意承担此任务,并且保证一定形式新颖。
“这一期的班报,打算把这个活动报道一下,报道稿由谁负责写呢?” 两个孩子接下了这个任务。
剩下来的15个孩子,两个是节目主持人,3个负责出黑板报,4个组成后勤服务组,负责列出所需物品的清单并且做开支预算,还有6个负责教室环境布置。
承担了任务,孩子们各自组成小组,讨论去了。
两天后,所有的方案都送到了我这里。我诧异于孩子们惊人的能力。一周后,联欢活动按时开展,活动非常成功。活动之后,他们写了活动体会。郑煜说:“经历这次活动,想不到我们还有那么大能耐,竟能自导自演这么有趣的活动。”
虞群群说:“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会安排得更有计划性。”
旁观的赵老师和孩子们打趣,说:“嘿,这次活动最大的赢家是郎老师,因为她看似放手,实则精心策划。”
我是最大的赢家吗?孩子们是否看出了我的良苦用心?借这次活动,我抓住了教育的契机,让孩子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既体验了整个过程,又迎来了美好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自己的舞台上释放了激情,找回了自信。
其实,最大的赢家,是孩子们!(郎明仙)
(一)成长足迹
“阅读材料”共选了5篇文章,都是回忆小学生活的。
《难忘的启蒙》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作者沙健孙。文章重点回忆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严谨的教学作风,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课文是按照“我”对启蒙老师的感激和怀念对启蒙老师的回忆启蒙老师对“我”的影响这样的顺序写的,其中回忆部分的三件事是全文的重点。
阅读这一课,先要了解“启蒙”的意思,在此基础上理解“我”的启蒙老师使“我”受到了哪些启蒙教育?如,热爱自己的祖国,严格要求学生,写作要实事求是,学习要认真。要让学生体会“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些道理”这句话,明白在课文中“宽”指的是什么,“严”指的是什么,老师为什么对作文、写字那样严格,而对日语课却那么宽容,从而进一步感悟到老师们的爱国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
《老师领进门》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作品。这是一篇回忆录,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表达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阅读时要体会文章通过哪些具体事例的叙述,表达出对田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文章重点写了田老师教一首小诗,他以诗为内容,编了一段故事,娓娓动听的讲述,让孩子“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在作者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让我们深深感到,启蒙老师对人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文末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用格言式的语句,说明了教育对人的巨大影响,感谢老师对自己的启蒙教育。文章用深情的回忆、具体的事例说明田老师“很有口才,文笔也好”,一个优秀老师的形象跃然纸上。叙述生动,行文简洁,是本文的特色。
《新来的王老师》是一篇小说。写了一位新上任的王老师在第一节语文课上提问“差生”蔡林,引起哄堂大笑,放学后王老师送给蔡林一份“差生档案”,鼓励蔡林好好学习的事。蔡林的想法很有代表性:他认为自己是“差生”,“没人提问我的”,“大家这么认为。我,我自己也承认。”所谓的“差生”首先是失去了自信心。针对蔡林的这种心态,王老师对症下药,送给蔡林一份“差生档案”。其实这个“差生档案”是一个个名人小时候的“缺点”,他们的成就今天已经人所共知,他们是用自己的努力克服了自身的不足。这份“差生档案”激发了蔡林的信心,我们相信他在王老师的教育下一定会有大的进步。很多学生虽然没有像蔡林那样被判为“差生”,但六年的学习和生活中也有不顺利的时候,所以这篇文章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回忆老师帮助、鼓励自己进步的点滴往事。
《忘不了的笑声》是一篇描写同学的文章。文章围绕“小队的同学都爱笑,各人的笑声不一样”,写出了小队同学别具一格的笑声,通过笑声表现出同学的特点。字里行间洋溢着同学之间的亲切情谊,写作角度别出心裁。阅读时要注意文章选择的写作角度,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自己班同学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角度把他们写下来。
《作文上的红双圈》的作者是当代作家黄蓓佳。文中提到的《补考》一文是她的处女作,由于这篇作文的成功,给了作者自信和力量,至此以后陆续发表文学作品,最终成为知名作家。所以作文《补考》可以说是她成长中的一块里程碑,而老师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则开启了她文学创作的大门。有时候,成功就来自于一点小小的鼓励。文章以小见大,从一篇作文上的红双圈,赞颂老师对自己人生的引领作用。阅读时要让学生体悟这一点,同时也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成长故事倾诉出来。
(二)依依惜别
“阅读材料”中有5篇文章,都围绕着“告别母校”这个话题,但文体各不相同。《给老师的一封信》是上海市虹口区第三小学学生翁钦露写给她的老师顾家璋的一封信。作者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在华东师范大学读书。在信中,她记下了顾老师曾经给予自己的种种关爱和教诲,赞美了老师的奉献精神。给老师写信,对学生来说也不是陌生的事,阅读时着重要体会作者把叙述、描绘、想象结合在一起,用优美抒情的语句,用对具体事例的回忆,表达对老师真挚的感谢之情。
《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是一篇激情昂扬的演讲稿。文中回忆了六年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三件往事──上小学的第一天、三年级时的运动会和六年级的家长会,表达了对母校的留恋,对老师的感激,以及对同学的依依不舍。以情感人,激发共鸣是演讲稿的基本特点。学生可以以此为范本,学写演讲稿。
《给校长的建议》是一位六年级毕业生写给校长的信,侧重于提出建议。信中针对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新开放图书室的建议。不但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办法,言辞恳切,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向母校表达了热爱之情。以这封建议书为范例,可以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发现学校存在的不足,学习本文的写法,向校长写一封建议书。
《同学录》是一首短短的诗。同学录,是种在校园里永远的记忆,是留在岁月中忘不掉的纯真。这首诗也是一个情味浓浓的倡议,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了解同学录的作用,也来做一个自己班级的同学录。《毕业赠言》中选登了两组赠言,一组是学生写给老师的;一组是老师给学生的。学生临近毕业,有许多话要对同学、老师、母校说,“毕业赠言”为他们提供了一次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机会,一个展示个性、展现才情的平台。虽然毕业赠言人人都能写,但是由于其特殊的纪念意义,毕业赠言应尽量写得精练、形象、富有时代感、饱含感情,能给人以启迪。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真挚的情感,指导学生能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用比较生动、得体而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祝愿。
(一)“阅读材料”中部分作者简介 1.《难忘的启蒙》作者沙健孙
沙健孙,1934年生,江苏宜兴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授。
2.《老师领进门》作者刘绍棠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北京市通州区儒林村人。1948年参加革命,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13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证书。曾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刘绍棠四十余年文学生涯,历经坎坷,矢志不渝。长期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俗、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是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著有《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现已出版5卷)。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获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敬柳亭说书》获首届中国大众文学奖。《蒲柳人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蛾眉》获全国短篇小说奖,《黄花闺女池塘》获90年代优秀小说奖。中、短篇小说多种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国、孟加拉、阿尔巴尼亚文出版。
3.《作文上的红双圈》作者黄蓓佳
黄蓓佳,1955年6月出生于江苏省如皋县。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4年调入江苏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自1973年发表处女作《补考》,至今已出版各种文集、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集近30部。主要作品有《请和我同行》《这一瞬间如此辉煌》《目光一样透明》《玫瑰房间》《我要做好孩子》《中国童话》等。
每个作家谈到自己文学创作之路时,都会有一个动人的故事。黄蓓佳的文学之路是从98个“红双圈”开始的。当时她还在中学读书,有一次学校开展征文比赛,她的一篇《补考》写了5 000字,后来这篇文章被放在橱窗里,那时老师改作文时习惯把好的句子用红双圈圈起来,黄蓓佳很孩子气地隔着玻璃一个个地数老师圈的红双圈,发现一共是98个,正是这98个红双圈成为她写作的起点。
(二)班级纪念册创意设计 班级纪念册《605童年回忆》 缘起:
歌声响起,毕业的六月季又将来到时,望着这一群和自己同一间教室“奋战”六年的孩子们,片段景象犹如电影剪辑。家长们都说我们班同学间的感情真好,于是灵光一闪,来做个纪念册吧!
有别于我们班平时的班刊和活动光盘,要留做纪念,一定要人人都有,放入值得纪念的东西,应该是一本书,方便学生长久保存,这个念头在脑子里盘旋几天后,心中的轮廓终于逐渐明朗。
实行: 1.公告天下:六月开始,老师便展开做班级纪念册的计划,首先公告天下,告诉全班:“我们要做一本书,属于我们班自己的班书。”预期到的问题来了:“什么?”“我们要去哪里‘搬’书?”“要怎么做?”“老师,我们可不可以„„?”问题各个击破之后,接下来在班上要决定书的名字。
2.脑力激荡:从《605班书》《605纪念册》《我们这一班》《蜜蜂家族》到后来的《快乐童年》《彩色童年》《展翅高飞的605》„„纷纷出现,这时,老师一声令下,投票表决。
3.拍板定案:最后投票决定,书名就叫做《605童年回忆》。
4.招兵买马:为了让小朋友有参与感,也利用机会训练一下孩子的做事能力,在班上聘任几位编辑,两位催稿、五位打字、两位美编,经过激烈的竞争,人选终于产生了。
5.走马上任:原本很担心孩子三分钟热度,到头来老师又得全部一肩扛起,但隔一天,见到负责催稿的小朋友,慎重其事的用计算机打了一张交件表格,把全部的同学姓名座号,分照片、文章和图画列出空格,交件的打勾画记,老师的心中便稍稍放下心,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有时还是需要老师帮助,中午午休轮流由一位同学打字,有时解决学生打字中的问题,比自己打字还花时间,但为了让孩子参与和锻炼,还是让小朋友动手,幸亏班上也有几个打字高手,帮了不少忙。最后的校稿,还是要由老师亲自来,最后三十四位小朋友,完成了三十位,心中的大石头终于放了下来。
6.好事多磨:每班最后总有几个“慢郎中”,我班上也不例外,为了让最后那几位交出这两年来最满意的一篇文章和照片,还是要拖好久,加上进行到这时候,学校的期末考试逼近,事情的进度停顿了下来。(这次的经验告诉我,下次做,要从期中开始做,免得期末忙得晕头转向。)7.大功告成:总算每位小朋友都交齐了一篇文章和生活照,又搜集了一些绘画作品,但觉得还少了些什么,于是再加上每人一页的个人小档案、心情留言、给同学的话,这样终于送交印刷厂。
8.家长支持:出一本书,不对外发行,只印刷三十多本,成本是何其大,故原本打算以黑白影印纸影印装订完成,这样大约每本需75元。不过在告知本班家长会会长之后,在他支持下,由会长自营的印刷公司赞助印制,在不增加预算的情况下,本班的纪念册于是变成彩色精装版了,真像纪念册!
成果:
※活动写真:六年的活动照片。
※老师的话:老师的个人小档案、悄悄话。
※学生小档案:每位小朋友有两页,一页个人小档案和心情留言,一页作文和个人生活照。
※给同学的话:刊登每人一张同学写给同学的话,都是“优点轰炸”喔!※作品欣赏:优良的美术作品欣赏、漫画欣赏。
※签名处:书的最后留了三页,供师生、同学互相签名留念用的空白页。回响:
发《605童年回忆》时,小朋友都很惊讶印刷得这么漂亮,远超过想象,爱不释手地捧在胸前,家长们说这一本比六年级的毕业纪念册还要好,还要有意义。
今年教师节,上届刚升上初一年级,被编班分得支离破碎的旧班级,也就是《605童年回忆》的34位男女主角们,在教师节前夕,全班秘密约好要给老师一个惊喜,于是,当天第二节下课,从前的605又重新聚在一起了,全班聚在教室外,大喊:“祝老师教师节快乐!”当我走出教室外,学生一个接着一个给老师拥抱,送上卡片、小礼物、零食、饮料等,我觉得又惊又喜。没有强制规定,没有多说什么,从前的学生又自动自发、自主性地回来说:“老师我真不想分班”“真不想离开你”,让老师心里觉得很感动,也很欣慰,以前的辛苦都化为支持的力量,鼓励着老师继续用心对待孩子。这不也是一种无形的品格教育吗?制作班级纪念册,除了为孩子留下难忘的回忆外,我想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和学生之间,感情又加深了。
(台湾省台南市国民中小学2005创意教学、评量与班级经营活动设计征选作品,作者是文元国小郭文玉老师。有删改)
(三)毕业之际话赠言
毕业在即,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总免不了要互赠留言。我偶阅学生的留言册,一些灰色赠言让人触目惊心:“人生如梦,梦永伴随着你!”“祝愿你发财时不要忘记哥们──我„„”“祝你笑口常开,笑死活该!”“将来能傍上大款,做上富婆,这是对你的最良好的祝愿。”如此格调低下、消沉悲观、庸俗无聊的赠言直接影响了赠言的价值,也给对方带来负面影响。我觉得有必要帮助同学们分辨什么是健康积极的赠言,什么是低级庸俗的赠言,并对学生创作的赠言作一定的指导。
1.主题健康。赠言要张扬积极向上的主旋律,要给对方以鼓励、鞭策或赞美,让赠言成为他以后人生道路上的“促进剂”。常见的类型有:
(1)激励性赠言。如,“分别后的人生犹如一条街,让我们共同为长街增添美丽的景致。”
(2)祝愿性赠言。如,“生活如一条长河,愿你是一叶执著的小舟;生活如一叶小舟,愿你是一名风雨无阻的水手。”
(3)褒扬性赠言。如,“你不张扬的个性,让我领略到宁静,感受到宁静里有一颗平静如水的心。”
(4)怀念性赠言。如,“我把缕缕的情思拧成一股长长的红线,让你这即将远飞的风筝时时飞翔在我蓝蓝的天空中。”
(5)鞭策性赠言。如,“你没有摘到的只是春天里的一朵花,而整个春天还是属于你,朋友,别灰心!”
2.风格独特。开放热情的学生大都喜爱富有个性的赠言。对此,教师可教给他们一些有鲜明风格的赠言形式。常见的有:
(1)诗歌式。如,“阳光会走/花儿会谢/唯有你我的友谊/才是永恒。”
(2)抒情式。如,“临行前,我赠你一个美好的理想,让他成为你坚韧的拐杖;我赠你一只智慧的行囊,让他成为你人生的通行证。”
(3)格言式。如,“什么是路,路是从荆刺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从没有路的地方踩出来。”
(4)对偶式。如,“真诚的友谊无需承诺,永恒的情缘无需约定。”
(5)相等式。如,“你的美=严谨的工作作风+热心助人的精神+富有活力的创新能力。” 3.因人而宜。赠言要避免千篇一律,要根据同学的个性、兴趣、爱好、志向、特长、属相以至长相的不同而创作出“这一个”。
赠给意志坚强的朋友: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你乃大丈夫也。” 赠给真诚的朋友:如,“我们的情谊如大海,拥有天下最真诚的友谊,在茫茫的人际间拥有无尽的广阔和宽容。”
赠给悲观的同学:如,“生活有时虽不像你所想的那样美好,但是也不会像你所想的如此糟糕,愿你笑对人生,一路走好!”
赠给惰性较强的同学:如,“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衔着春天飞来。” 赠给心胸狭窄的同学:如,“宽容是豁达的人生态度,是和谐的人生色彩,让宽容永远亮丽我们心灵的蓝天。”
赠给缺乏自信的同学:如,“有花自有香,不必大风扬,你的潜能等着你去开发。” 赠给不善言谈的同学:如,“沉默但不可沉没,沉默是金,但有时也会变成废铜。” 赠给意志脆弱的同学:如,“废铁之所以能成为有用的钢,是因为它经得起痛苦的磨炼。”
赠给属马的同学:如,“愿你成为一匹永不停息的千里马,奔向理想的草原。” 赠给班级上的“丑小鸭”:如,“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既是往日欢乐的终结,又是未来幸福的开端。”
(曹茂盛)
(四)教师写给学生的赠言举例
● 勤奋是一只蜜蜂,能帮助你酿造幸福之蜜。● 拼搏的汗水,能浇开理想的花朵。● 衡量一天,不看收获而看播种。● 功夫自难处做去,学问从苦中得来。
● 把表扬看作“加油站”,把批评当成“保健箱”。
● 掉在地上的针,要拾起来,需要低头弯腰;挂在脖子上的饼子,需要用双手捧起,才能送到嘴边;任何成果的获取,都需要辛勤的付出。
● 让我们学习蚯蚓的精神,不屈不挠、锲而不舍;让我们牢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格言,踏踏实实,迎难而进。
● 读书造就未来,知识改变命运,态度决定一切!
● 做人失败,任何成功都不算真正的成功;做人成功,任何失败都不算真正的失败。● 当精神“渴”了,就听听音乐;当精神“饿”了,就读读书吧。● 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虚怀若谷,不断进取,才能成为“赢家”。
(五)怎样写建议书
建议书是针对某项具体工作或规划向领导或个人提出建议的一种专用书信。它与倡议书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倡议书也有“建议”的内容,这一点与建议书类似。但是倡议书一般是公开宣读、张贴或发表,内容面向公众,属书面号召的性质。所倡议的内容一般为公众所认同。而建议书公开宣读、张贴或发表者较少,因为它的内容只是个人见解的陈述,仅供对方参考。所以,建议书一般取商讨的语气,不像倡议书那么富于鼓动性。
建议书的内容:①摆情况:摆情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对方注意;②讲理由:申述建议的理由,目的是为了引起对方的思考;③提建议:一般用条款形式提出建议,目的是希望对方如何行动。前两部分内容为铺垫,第三部分才是主体。各部分的内容可多可少,可长可短。为清晰醒目,一般取条款式陈述。当然如果建议不多,也可以不列条款。④结尾:一般写些谦虚的话,如,“以上建议仅供参考”。⑤开头和署名等与其他专用书信的格式相同。
(六)倡议书的格式
倡议就是倡导、建议。倡议书是为倡议、发起某项活动而写的号召性的公开建议性的专用书信。如,提议开展抢救国宝大熊猫的倡议书;给希望工程捐款的倡议书。这些号召性的书信或公诸报端,或张贴校园,都是倡议书的范例。
倡议书遵循书信的一般格式,又有自己的特点。一般而言,分为向谁倡议,倡议什么,谁倡议的,以及倡议日期等几个部分,同一般专用书信差不多。特点在于第一行不写称呼,而是写倡议题目,如,“关于抢救国宝大熊猫的倡议”“关于成立学雷锋小组的倡议”。接着在另起一行的顶格处写号召的对象。但称呼不像书信那么实指,而是泛指。有时也可以不写称呼,而直接写正文。
“综合复习”使用说明及练习提示
1.“综合复习”是为方便教师组织复习或进行质量检测提供的参考材料,教师可根据本班的教学实际自行取舍,可以全部使用,也可以选用一部分。
2.综合复习材料可在期末总复习时集中使用,也可在全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分散安排。如果分散安排,有的可与课文的教学适当联系。例如,《狱中联欢》一文的学习,可安排在第三组阅读了缅怀革命先辈的课文之后;《智慧之花》一文,则可在学习了《鲁滨孙漂流记》之后引导学生阅读。
3.搞好复习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自学自练,自测自评。每次复习,教师应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并安排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按要求认真读书,完成相关练习(有的练习应笔头作答,有的可在书上勾画批注或列出简单提纲,为交流时的发言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组织适当的交流检查,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4.以下的练习提示,供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自练进行检查时参考,不要把它们当作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以此束缚学生个性化的有创意的理解和表达。
1.《养花》
这是老舍先生的散文,通过写养花的过程,表达了养花的乐趣。第一题,通过查字典理解字词。
这一题是对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特别是从字典中选择字义能力的复习和检查。奇花异草异:奇异,特别。奇花异草,奇异、特别的花草。
大雨倾盆倾:使器物反转或歪斜,尽数倒出里面的东西。大雨倾盆,雨像盆里的水倒下来一样,形容雨非常大。
置之不理置:搁,放。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三年五载载:年。三年五载,三年五年。
秉烛夜游秉:拿着,握着。秉烛夜游,晚上举着蜡烛游玩。第二题,从文中画出能具体说明“如此循环”的一个句子。
这一题是复习和检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应画出的句子在第4自然段:“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
第三题,用课文中的具体事例说说作者从养花中体会到的乐趣。
文章的第3自然段讲养花增长了见识,第4自然段讲养花虽然辛苦但有益身心,第5、6自然段分别叙述养花的快乐与忧伤,最后一段总结了养花的乐趣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在检查交流时,可让学生先总的说说作者养花的乐趣,再每人就一个方面用文中的具体事例说一说。
2.《生活是多么广阔》
这是著名诗人何其芳的诗。诗中抒发了对生活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第一题,用自己的话说说几个含义深刻的诗句的意思。这三个句子都是诗的第3节里的,讲的是正确的生活态度。“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意思是:要留心观察,注意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心灵。
“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意思是:要在生活中满腔热忱地帮助别人。“去以心发现心”,意思是:要真心待人,真诚待人。第二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在第二节后面接着写几句诗。
这首诗的第二节,用11个“去„„”写出了生活的广阔,让学生在后面接着写几句诗,就是要仿照“去„„”这种形式,写出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
3.《中华第一龙》
本文从“中华第一龙”谈起,讲了中华民族的标志──“龙”这一艺术形象的形成过程和象征意义,赞颂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
第一题,借助字典,读准加点字的读音。这一题,既是为了读准一些生字的字音,更是为了复习查字典。对不认识的字,要用部首查字法来查,而《养花》一文要查的都是认识的字,可用音序查字法。这就复习了查字典的两种主要方法。
“濮”“犷”“蜥”“椽”“瞩”要查的部首很明显,读音分别是pú、guǎng、xī、chuán、zhǔ。“弋”是独体字,查“弋”部,读音是yì。
第二题,“中华第一龙”指的是哪一条龙?它有哪些特点?
“中华第一龙”指的是河南濮阳一座五千年前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那条龙。这条龙的特点是:用贝壳砌成,造型粗犷,样子像蜥蜴。
第三题,龙这种艺术形象是怎样形成的?你从这一艺术形象中体会到了什么? 龙这种艺术形象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文章的第4自然段具体讲了我们的祖先创造这一艺术形象的过程。学生可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从龙这一艺术形象,可以体会到我们祖先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体会到我们祖先的理想和希望,体会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学生可联系课文说说自己的体会。
第四题,抄写课文中带“龙”字的词语,再写出几个带“龙”字的词语。
课文中带“龙”字的词语有:望子成龙、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龙凤呈祥、巨龙腾飞。带“龙”字的词语还有很多,如,盘龙卧虎、虎踞龙盘、龙潭虎穴、龙马精神、车水马龙、龙飞凤舞、画龙点晴。通过个人思考,再互相交流,就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
4.《狱中联欢》
这篇课文选自长篇小说《红岩》。“狱中”指的是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设在重庆市郊区歌乐山下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渣滓洞。课文讲的是1949年元旦,被关押在集中营的革命者,巧妙地利用庆祝新年的机会,欢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所取得的伟大胜利,表现了随时面临死亡威胁的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
第一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然后填写狱中联欢的过程。
这一题是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叙述顺序。狱中联欢的过程是:唱歌交换礼品贴对联表演节目。
第二题:挑选课文中的一副对联读一读,体会对联的意思。
文中的五副对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字面看,没有一处革命的词句,没有一处可以被敌人抓住把柄,但在当时当地,大家都能领悟到这些对联中所蕴含的欢呼革命大好形势、赞颂革命者、抨击反动派的意思。学生要领悟到革命者贴的对联的这一特点,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作适当提示,然后再让学生挑选一副,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意思。
第三题,仔细阅读课文中“猩猩来到楼七室门前站定„„猩猩装作没有听见,溜走了”这一部分,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一题实际是上一题的进一步具体化。楼七室的对联:“两个天窗──出气,一扇风门──伸头”,横额“乐在其中”,最能体现革命者乐观、诙谐的情趣,意在挑剔的猩猩看了以后,可能已意识到某些不同寻常的意义,但他抓不住把柄,只能无可奈何地溜走。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互相交流启发,教师适当点拨,然后可以分角色读读这个部分。
5.《名碑荟萃》
本文以西安碑林收藏的石刻为例,介绍了我国书法艺术史上几位有代表性的书法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反映了我国书法艺术的辉煌成就。
第一题,按照课文叙述顺序,写出课文介绍的几位书法家的名字。课文依次介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第二题,这几位书法家的书法各有什么特点?从课文中画出最能表现每个人书法艺术特点的一两个词语。
课文中介绍王羲之的书体“潇洒清秀”;欧阳询的字“骨气劲峭,法度严整”;颜真卿“用笔匀而藏锋,内刚劲而外温润,字的屈折处圆而有力”;柳公权的字“骨力遒劲,结构严谨”。
在学生画出这些词语之后,教师最好出示这几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让学生观摩欣赏,以具体领会从课文中画出的这些词语。以下所附是西安碑林中收藏的唐朝怀仁和尚集王羲之的字而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欧阳询《皇甫诞碑》、颜真卿《颜勤礼碑》和柳公权《玄秘塔碑》,供教师选用。
僧怀仁集王羲之字《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局部)
欧阳询《皇甫诞碑》(局部)颜真卿《颜勤礼碑》(局部)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第三题,模拟担任碑林解说员,联系自己临帖习字的实际,介绍一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
学生学写毛笔字,临的字帖主要有颜体、欧体、柳体,可让学生联系自己习字的实际感受,谈谈某一种书体的特点。
6.《琥珀》
琥珀是古代松树脂的化石。本文通过合理的想象,具体描写了一块琥珀的形成过程。第一题,课文中写的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把最能说明这块琥珀特点的一两个句子画下来。
课文的最后一段讲了这块琥珀的特点。最能说明这块琥珀特点的句子是:“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第二题,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说作者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的。
琥珀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老松树滴下的松脂包住了苍蝇和蜘蛛,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积成了一个松脂球;二是海水淹没了森林,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经过几千年的时间,松脂球变成了化石。课文详细写了前一个阶段,对松脂球变成化石写得很简单,学生容易忽略。在检查交流时,教师要留意这一点,必要时加以提醒。
第三题,具体体会作者这样想象琥珀的形成的依据。
题目中,列举了作者的想象中包含的五个内容。这些想象,都是有依据的,是很合理的。
(1)约摸算来,总有一万年了。由松脂变成松脂球,再由松脂球变成化石,需要这么长时间。
(2)一个夏天,太阳暖暖地照着。必须是夏天,天气很热,老松树才能渗出松脂。(3)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这块琥珀是一个渔民的儿子在海滩上发现的,这是想象海水渐渐逼近森林,最后淹没了森林的依据。
(4)树林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如果没有高大的松树,也就不会有松脂了。(5)蜘蛛刚扑过去,一大滴松脂从松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这样想象的依据,就是那块琥珀的特点。如果不是刚好这么巧,那两个小东西就不会“仍旧好好地躺”在“透明的琥珀里”了。
7.《智慧之花》
本文讲了两个少年儿童的故事,赞扬了她们的机智勇敢。第一题,了解课文讲了哪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维吾尔族小姑娘玛丽亚,她运用学过的关于电的基本知识,在自我保护的前提下救了五个触电的男同学。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东北的小姑娘江雪,她巧妙地向工商管理所商检科举报了卖变质冰棍儿的人,这是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同伴不受伤害。这两个故事都体现了少年儿童要学会自我保护、学会生存的思想。
第二题,从两个故事中选择一个进行缩写,字数不超过150字。
进行缩写,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抓住故事主要内容,把事情讲清楚;二是语句要通顺、连贯;三是不超过规定的字数。学生缩写之前,教师应从这几个方面明确要求。学生缩写以后,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检查评价,并联系学生的练笔实际酌情指导。
第三题,写一写读了这两个故事想到了什么。
这可以作为一次习作来安排。根据题目的提示,学生可以从两个角度自己选定习作内容,一是写读了这两个故事的感想;二是写自己知道的其他自我保护或救助别人的故事。前者侧重于写“感”,是练习写读后感;后者侧重于写人写事,是练习写记实作文。
在学生按照提示完成习作以后,教师要做好讲评,通过师生互评互议,使学生在写读后感和写记实作文方面都有所启发和收获。
8.《看说明书做玩具小台灯》
这篇阅读材料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做玩具小台灯的说明书,二是两个同学看说明书做成的小台灯。
第一题,两个同学做的台灯,哪一个做对了,哪一个做错了?
这一题比较容易,根据对台灯的了解就可以判断,图二的小台灯做对了,图一的小台灯做错了。
第二题,对照做法说明看一看,做错的那位同学是哪一步没有做对?在说明中把他没有做对的那一步画下来。
图一的小台灯,做错的地方是把灯泡装在灯罩的外面了。他没有做对的是说明中的第三步。学生应该画下来的是:(3)把铅丝的另一头插入乒乓球的小洞里。把洞的两边粘牢。铅丝的头上用红橡皮泥做一个小灯泡。
第三题,那位同学做错了,和说明写得不够清楚也有关系。你能把那部分的文字说明修改得更加清楚、明白吗?
对于见过台灯的人,说明书中对做法第三步的说明已经比较清楚了,是不会出现把灯泡装在灯罩外面的错误的。但是对于没有见过台灯的人,这里的说明就还有些不够严密。“把铅丝的另一头插入乒乓球的小洞里”,究竟是从乒乓球的外面插入小洞,还是从乒乓球的里面插入小洞?那位把灯泡装在灯罩外面的同学,正是在这里出现了错误。我们把这句话改成“把铅丝的另一头从乒乓球的外面插入小孔里”,就更加清楚明白了。
9.给外地亲友写封信 这次习作是让学生给远方的亲戚或小伙伴写封信,介绍自己面临小学毕业的一些情况和想法。
这不是虚拟情境的写信练习,而是一次真实的通信活动。这样真实的通信,写的是自己最想告诉对方的话,而且还要寄出去,非常有利于对怎样写信和怎样写信封进行较全面的复习。教师在检查评议时,要注意学生写的信格式是否正确,信中说话的口气是否符合自己的身份,还要注意信封上的地址、邮政编码等写得对不对,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加以具体指导。
第四篇:人教版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案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尝试进行文学创作,初步了解文学鉴赏的一般方法,学会做摘录式读书笔记。
2.组建自己的文学兴趣小组,搭建进行文学交流的平台,尝试进行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培养学生组织策划的能力。
3.通过查找、阅读、交流、编写、合作等形式,培养自主阅读、主动探求的习惯和互助合作精神,激发学生文学阅读与创作的兴趣。
4.搜集整理学习成果,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利用文学角、校园网络和刊物展示成果,交流分享文学带给我们的诗意与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搭建进行文学交流的平台,建设一个发布成果的园地,尝试进行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教学难点:拟定自己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自主阅读、主动探索,互助合作,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交流分享。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
导语:同学们,一个人内在的学识和修养常常可以反应在外在的形象气质上,苏轼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莎士比亚也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可见读书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你们喜欢课外阅读吗?在你的平日生活中,阅读占有怎样的位置呢?“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少年正是读书时啊,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学部落》吧!【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引入本课。
(二)成立文学兴趣小组
1.教师明确本次活动的学习任务:向学生介绍本次综合性学习中需阅读、理解和搜集的资料,活动的目的,学习的程序。
(1)师生共同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包括前言、后记,查找有关作者资料以及本部作品的相关评价。老师要关注同主题、同作家和同时期的相关作品,以及与教材内容的关联。
(2)通过活动,能够结合选材、构思、人物、主题或语言等方面,初步了解文学鉴赏的一般方法,学会做摘录式读书笔记,并且尝试进行剧本、诗歌、对联、评论、仿写、续写等多种样式的文学创作。
(3)学习中由个体自主阅读到分组创作交流,丰富阅读体验,拓展阅读思维。【设计意图】明确阅读任务,指导学生围绕语文素养提升制定具体活动目标和计划。2.有效合理地分组。
分组前,老师可根据所读作品的特点确定相应的组别,也可根据对学生阅读兴趣及问题点的调查了解来确定组别。
(1)组别: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每组4~6人。
(2)小组成员的构成:由师生共同参与决定。学生志愿加入感兴趣的小组,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配。
(3)任务分配:让小组中的每个组员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通过承担互补或互联的任务,使小组成员间形成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
学生在组长的策划、组织下,分工完成内容梳理、小报或PPT制作及讲解词、歌曲选择及歌词改编、剧本创作编演、总结陈词等系列任务。
3.讨论确定活动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为文学部落的搭建做好准备,以便活动开展中的分工合作、个性展现。
(三)读书写作交流会(示例)1.活动主题:苦难的微笑──《青铜葵花》读书写作交流会。
2.活动准备:学生用一周时间课外自由阅读曹文轩的《青铜葵花》,自主进行摘记。【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由阅读,通览全书,了解基本内容和人物,初步感知主题。
3.任务分工:小说组、诗歌组、戏剧组结合初读感受,分别确定小组任务,教师参与过程,提出建议,确定各组的任务单。学生确定本次活动的个人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感受梳理,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完成活动目标的自主设计,确定小组活动任务。
随堂练习
1.分组活动。
小说组──带领大家按照主题中“苦难”“大美”“至爱”三大方面,分别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并制作导图小报(可结合某个学科的图示特点展示)。结合小报解说,评析人物的某方面特点并提炼主题感悟的一句话观点
诗歌组──摘抄了小说中的歌谣;将优美写景片段改写成诗歌;挑选某首自己喜欢的歌曲,结合主题表现,改编歌词。展示演唱后,并解说歌曲选择的意图和改编点。诗歌组至少展示两首歌曲,小说组和戏剧组可配合演唱并感受评价。如:《天天向上》《我的未来不是梦》。
戏剧组──改编小说中的场景片段,并进行小场景剧目排演。小说组就其改编演出进行评价,从情节改编、人物刻画、语言表现等方面提出建议。诗歌组可配合编写主题歌及选择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分组开展相应的阅读写作表演活动,明晰任务,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完成,以个性展示,兴致盎然。
2.展示交流:召开读书交流会,按组进行汇报展示。在展示中进行评价,指导学生制定本次活动的评价要点。
布置作业
七年级综合性学习显性能力目标参照表
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1)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2)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3)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4)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5)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
(6)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在设计评价表的同时,明确标准,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第五篇: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怎样搜集资料》综合性学习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搜集资料的方法,培养他们搜集资料的良好习惯;
2、在搜集资料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和交流与合作 的能力。
3、根据收集资料的内容,写一篇小论文。第一课时 【活动步骤】
一、情境导入:
师问:我们每天都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吸收知识的营养,使自己一天天成长起来。请大家说说,除了课堂学习,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知识?如何能快捷地查找知识?
生答:(看书、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上网查资料、实地调查采访……)
师结:上图书馆查资料与上网查资料,这是我们现在最常用的查资料的方法。(板书,引出课题)
二、活动指导:
(一)搜集信息的基本步骤:
(1)明确主题,确定任务;(2)根据情况,决定渠道;(3)捕捉信息,获取资料;(4)筛选信息,分类整理;(5)综合信息,阐述结果;(6)文字课件,交流互补。
(二)搜集途径:
1、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图书馆,是藏书的场所,是学习的天地,那里高高的书架上林立着密密的书册。走进图书馆,怎么用最短的时间寻找、选择我们所要查阅的资料,怎样整理、利用查阅的资料,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传统的书目卡片借阅方法
了解图书馆的分类体系,搜集资料首先明确其归类,学会使用书目,书目就是图书目录,分类记录着图书的名称、作者、出版情况或内容提要。可以根据其中一项查找所需资料。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卡片式目录。还要配合使用索引,查阅中发现所需资料,及时做好摘录、札记,有条件的还可复印。
(2)小型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借阅方法
小型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一般有如下六个流程:图书编目、图书流通、图书检索、期刊管理、系统管理、退出系统。“借阅图书”记录着书名、著者、分类号、出版社、条码号。知道所需书籍以上任何一项资料,就可输入电脑,直接取“图书检索”流程查找。
2、上网查阅资料(1)大范围扫荡:
如果找的东西范围比较大,需要一大批同类网站供你参考与比较,那么你可以先去专门收集网址的网站。如“5566.org”就能将比较出色的网站分门别类,让你一目了然。当然为了稳定使用,可以安装一个有相同功效的软件在你的硬盘里随时调用,如“仙剑书签”。(2)找准专业搜索站点:
找图片可以去“google”或“baidu”,放音乐下载可以去
“sogua”。“天网搜索”是一个“FTP”共享搜索引擎,通过它可以到开放的FTP服务器中下载大型软件和电影。
(3)百度搜集下载:发现好的文章资料,可以用软盘储存,也可直接存入电脑,或整理打印。
3、实地调查和采访:
(1)明确调查和采访的问题和对象。
(2)设计问题,制作问卷、拟定提纲。
(3)记录工具。
(三)实例导航
1、明确主题——中秋
2、确定栏目——
中秋溯源——今夜月明人尽望
中秋习俗——月中霜里共婵娟
中秋诗文——堂前月色愈清好
3、搜集渠道——网络
4、整理资料——课件
四、作业布置:
请你以课文提供的“三峡”“电脑”任一专题为内容,自主选题,课外搜集相关资料,准备下周展示交流。
第二课时 【活动准备】
1.分小组:学生自愿组合,推选小组长。
2.定主题:以课文提供的“三峡”“电脑”任一专题为内容,由学生自主选题,教师指导设计提纲。
3.提要求:各小组长分配任务,学生根据主题需要,准备工具。
4.定议程:以班级为单位推选主持人,由师生制定课堂议程。【教师点拨】
按我们所学的资料搜集的方法,可搜集以下几方面内容,并打印、装订成册或制成课件。
中秋传说——欢度佳节同相知
(一)走进三峡
1、我眼中的三峡——我的眼里只有您
2、名人眼中的三峡——揭开您的盖头来
3、诗人眼中的三峡——酸酸甜甜就是您
(二)走进电脑
1、了解电脑——世界真奇妙
2、运用电脑——不用不知道
3、评论电脑——让我欢喜让我忧
4、展望电脑——前景无限好 【展示要求】
1、说普通话,做到口齿清楚,态度大方。
2、能围绕中心说话,条理清楚,用语准确。
3、讨论问题时,积极发言,观点明确,表达清楚。
4、讲述见闻,内容具体;描述事物,抓住特点,语言要生动。【成果展示】
1、介绍活动概况:介绍本组成员情况、活动地点、选定的主题、使用的方法。
2、介绍使用方法:较详细的介绍一种方法,可借助实物投影、电脑等手段进行演示。(每组一人)
3、分享一点体会:说说本次活动最大的收获。
主持人结束语: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几种搜集资料的方法,其实,很多情况下是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搜集资料的搜集资料有利于我们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我们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让我们从现在起,做生活的有心人,从搜集开始,积累资料,不断积淀我们的人生阅历,时刻采撷我们的生活美丽。【作业布置】
根据搜集的材料,写一篇关于“中秋”“三峡”或“电脑”的小论文。【佳作看台】
电子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这一名词如今已家喻户晓,随着一批个人电脑的涌现,如苹果机、PC1500等等,电子计算机已进入千家万户。现在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已达每秒亿次以上,而且能歌善画,在某些方面已可以与人脑一比高低了。但是,在30年前,这一切都是不可想像的,因为那时计算机不但体积庞大,性能差,而且操作也极不方便。
电子计算机诞生于硝烟弥漫的第二次大战中,当时英德的“密码战”已白热化,几乎可说是谁先破译了对方的密码,谁就取得了胜利。这时,有个叫图林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能迅速破译敌方密码的机器,取名“图林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分析能力的机器。于是,英军掌握了德军机密,扫清了英吉利海峡中的德国潜艇,为诺曼底登陆创造了条件。
随着诺曼底登陆的成功,军事上需要计算的数据也越来越多。如果让一千名熟练的计算员用手摇式计算机来计算这些数据,起码要两个星期。为了尽快取得数据,科学家们在“图林机”和机械计算机的基础上开始制造电子计算机。这台计算机建成后,体积足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每秒仅能运算几千次,而且要上千名专业人员操纵它,但它已是当时最“聪明”的机器了。
50年过去了,电子计算机经历了四个巨大的飞跃。首先是晶体管计算机代替了电子计算机,使体积缩小了一倍多,性能提高了两个数量级。然后又出现了集成电路计算机,体积又缩小了许多,性能又提高了一二个数量级。再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当上了主角。现在的微型计算机已缩小到笔记本那么大,而且它的中央处理机只有手指甲盖那么大,可单独使用巨型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突破了每秒亿次大关。
电子计算机不但在体积与性能上飞速发展,在操作方法上也是突飞猛进。最初的计算机因部位繁多,必须要有上千名专业人员去操纵它,而且它根本不懂“语言”,要它运行得像电信局的接线员那样把象征着一条条指令的插头插到插座上,真是麻烦极了。晶体管和集成电路计算机的体积比起电子管计算机已小了许多,所以只要几个人来操纵。但它只懂一种语言——代码语言。所谓代码语言是指一种由0和1构成的语言,各个机器都不一样,非常麻烦;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体积更小,一个人便可操作,于是又名“个人电脑”。这种计算机不光懂代码语言,还懂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高级语言是指一种含有英语保留字的语言,不懂计算机而精通英语的人,看了程序也可知道个大概,所以稍加指导,连小学生也能使用这种计算机。这种计算机还能画画、唱歌、设计图纸等等,功能齐全。它的中央处理机还可单独装在炮弹、导弹甚至人体中,让武器百发百中,让残疾人过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和它的中央处理机在工业、农业、医疗、科研、交通等各个领域大显身手,已成为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现在,电子计算机虽已被称为“智能电脑”,但它和人脑相比还相差甚远。相信通过科学家们的努力,计算机会更微型化,性能也会更高,最终成为分子计算机、原子计算机甚至质子计算机,从而成为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忠实朋友。【佳作2】
中秋节风俗
中秋节,传统中最具诗意、最为浪漫的佳节。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或合家团聚,或三五好友,赏月品酒,吃月饼,祝福团圆,其情其景美不胜收。
祭月赏月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间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
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诗人赏月时的真情流露。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中秋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使中秋具有新的时代气息。从2010年开始,我国政府规定每年中秋节放假三天。
中秋佳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今后会越来越体现中国的风俗民情,越来越具有新时代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