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曾国藩家训演讲版
曾国藩家训
今天我要讲的《曾国藩家训》,是从百家讲坛郦波老师的讲解中学到的。主要有14部分,分别是谁来拯救笨小孩、无一日不读书、撑起两根穷骨头、养得胸中一种恬静、最败人的两个字、小家里的大智慧、养活一团春意思、人但有恒事无不成、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用人必先治人、用人四部曲、作育人才以图强、无愧于兄弟、自立立人自达达人。
在开始讲《曾国藩家训》前,我想先简短的介绍下他的个人履历。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战略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勇毅侯,谥曰文正。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更多的教育了。6岁时入塾读书,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此后,连考两次会试不中。在道光十八年(1838),虚岁28岁时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 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沿着这条仕途之道,一步一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他一生著述颇多,但以《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光绪五年(1879年),也就是曾国藩死后7年,传忠书局刻印了由李瀚章、李鸿章编校的《曾文正公家书》。本人也善于运用人才,清朝另外一些名臣如左宗棠、李鸿章都与他有密切关系。李鸿章等称呼曾国藩为老师。
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以至他虽已去世一百余年,提起曾国藩,人们仍然津津乐道,对他所撰写的《曾国藩家书》推崇备至。时至今日,民间还流传着‚为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说法,可见《曾国藩家书》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平淡家常的书信集,还是一部蕴含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人生智慧书。有的评论者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这句话从某一角度,概括了曾国藩的个人作用和影响。毛泽东曾说:‚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表达出对这位已故乡人的推崇之情。蒋介石也是这样。蒋介石平生在床头只放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是《曾国藩家训》。不仅蒋介石,整个黄埔军校用的都是曾国藩的治军方略。毛主席写过有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原型就是曾国藩的《爱民歌》。两者内容基本上一致,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对近代中国影响有多大。
下面我先讲下第一部分:谁来拯救笨小孩。
第一章:《谁来拯救笨小孩》
当今社会,教子成才一直是困扰天下父母的最大难题,很多孩子因为成绩不好就会被贴上‚笨小孩‛的标签。就连一百多年前的曾国藩,小时候也被看作是不会读书的‚笨小孩‛。
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考秀才,考了十六次都没考上,就做了私塾先生,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但曾国藩比他父亲还笨,比如说有一年冬天,13岁的曾国藩在卧室里背《岳阳楼记》。现在的小朋友也许20分钟 就背下来了,但曾国藩磕磕巴巴,就是背不下来,刚好这时候,一个小偷来了,看见曾家条件还可以,就趴在房梁上,伺机行窃。小偷心想着等背书的小孩背完上床睡觉,就可动手了。可等来等去,这孩子背了几十遍了还背不熟,贼实在困得不行就睡着了,一觉醒来,小孩还在背。贼不能下来,又接着睡。结果贼睡了几觉,一直天光大亮,这小孩还在背《岳阳楼记》,还没背熟。贼实在忍不住了,‚噌‛的一下从房梁上跳下来,一把抢过小孩手里的书,‚啪‛的往桌上一放,骂道:‚瞧你笨成这样,上什么学,背什么书啊,你说你这篇文章有什么难背的,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一个没文化的贼听了一夜,都会背了。所以这贼背完了之后,一撩门帘,愤然离去,什么东西都不偷,走了。事实上这个贼确实比这个小孩聪明,他听了一夜,居然背会了一篇古文,这个很笨的孩子,背了一夜却背不熟。但这个聪明的贼,最后也不过是个贼而已,而这个很笨的小孩,最后却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人物——曾国藩,他组织了湘军、兴办了洋务运动,让风雨飘摇的清王朝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延长了60年的寿命。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华丽转身,梁启超认为他还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他的家书甚至比《颜氏家训》还要影响深远。
当他19岁时,父亲觉得他真教不出来,就送给朋友汪老师来教。汪老师也觉得他太笨了,甚至有一次指着就骂他:‚天生的蠢货,你要是将来有出息,我给你背伞。‛曾国藩听后一点反应也没有。虽然因为笨没考上科举,但是继续发奋,第二次考中了进士。回乡后,曾国藩去汪老师家谢师时,大晴天的还特意带了伞。老师来迎接时,曾国藩把伞放在身边;老师送出来时,都已经出了大门了,曾国藩一拍脑门,说忘了伞了,要赶快去拿。结果汪老师说我替你去拿,把伞交给曾国藩时,曾笑着说谢谢恩师了,今天你替我背伞了。汪老师哭笑不得。可见,曾国藩这个人胸襟不怎么样,不仅对老师对别人,他对自己气量也不大。
太平军攻下湖北弄昌,林绍璋南下湖南,直逼长沙。当时诏书发了几次,曾国藩实在坐不住了,就带着湘军出发,准备决一死战。曾国藩对自己非常有自信,所以他第一次出战,构想的是直扑林绍璋,但是有 人出主意,说不如分兵去偷袭靖港。曾听着不错,让塔齐步去攻打湘潭,他则率水师去偷袭靖港。等到了靖港后,水师攻城,曾让陆营搭浮桥。结果上了太平军的当,被太平军火烧靖港,曾国藩被杀得大败。一下子,没经验的湘军乱套了,那些新兵全往后跑。曾国藩急了,让亲兵拿着令旗站到浮桥上大喝,过令旗斩。开始,他斩了一个。大家愣了,但马上接着跑。他够不着斩了,气得无可奈何。手下都急了,叫他跑,把他拖上战船。曾国藩看着江水发呆。手下人也不敢说话。他发了一会呆,往前走,想投水自尽。大家好不容易把他救上来了,让他换衣服不肯换,吃饭也不肯吃。大家劝他想开点,他还想不开,写遗嘱,还想去死。俗话说,成大业者不拘小败。这不过小败,至于寻死吗?后来就有人嘲笑他没大将风度。说起来也是他实在没眼光,湘潭那儿才是主战场,那边大败林绍璋,大获全胜。等消息传来,他就不寻死了。从靖港之战看,曾国藩真算不上指挥若定,不能眼有全局。
除了愚昧,性格有缺点,他还有着人生遗憾,最大的遗憾就是天津教案。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当时他在领导洋务运动,特别不想开战,所以处理时态度不是很强硬,没顾及到百姓情绪,从此,天下人都骂他是卖国贼。虽然后来一再声明,但是直到临死前他还是非常后悔。
有人说他是影响中国后代历史第一人,也有人说是他是传统儒学得以延续的关键。谁又知道他是笨小孩,有个性缺陷,甚至有巨大人生遗憾?这么普通的曾国藩怎么就成就了非凡的人生呢?
首先是自我教育。最大的教育正是自我教育。曾国藩虽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有一个平常人不具备的优点,那就是对自己的缺陷和生活中的点滴能够做到切实的反思与学习,以崇高的信仰不断要求自己进步,正是这个优点成就了他。像当年的小偷哪里知道这个笨小孩是因为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笨,所以才通宵地读书,其实这对曾国藩是常态呀。他也时常反思自己的小心眼,想怎么才能做到气量不小,于是胸襟变得越来越博大。像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天津教案,他直到临死前,儿子曾纪泽陪他散步时,他还说这事,让儿子一定要从中吸取教训,要不卑不亢,儿子正是这样成了伟大的外交家,只身入沙俄,谈回了伊犁。所以梁启超 认为正是这种自我教育让他的一生实现了华丽的转身。最难得的是他把这些心得都记下来,记在日记在家书里,其中包括的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梁启超说:‚彼其所言,字字皆得之阅历,而切于实际,故其亲切有味,资吾侪当前之受用者,非唐宋以后儒先之言所能逮也。‛别人说的都是空话,他写的都不是空的,比唐宋来许多人说的话,对后代人来说都让人终身受益。曾国藩不仅是清中兴名臣,也是教育家。我们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重新审视这个家书的内容,他和他的家书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是标准的家训,影响大而深远。
第二章:《无一日不读书》
曾国藩家书中有一句话‚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意思是说读书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可以获得专业技术。我们说曾国藩之所以能成为曾国藩,是和他以儒学作为毕生的信仰和信念分不开的,所以一个人只有精神世界强大,才能在现实世界强大。
事实上曾国藩原来也只是一个资质很普通的孩子,但是为什么非常平常的曾国藩就能培养出自己坚定的人生信念和信仰来呢?这就要从曾国藩的科举说起了。我们知道明、清两朝的科举非常难考,所以最有名的范进中举大家都知道,考了多少年一直考到50多岁,都考疯了,才考上了一个举人,最低级的乡试才算过关。但是有一个人比范进中举还不容易呢,谁呢?就是曾国藩他爹,叫曾麟书。别看这名字起得很雅,麟书,看上去很有学问,但是这个科举考试可要了他的命。不说乡试,考秀才这一级他都整整考了16次都没考上,好不容易考到17次,大概17是他的幸运数字,总算考上了。这时候他已经40多岁了,曾国藩都20多岁了。所以实在是考不动了,路漫漫其修远兮,他不考了,然后把希望都寄托在他儿子身上,就回家了。
曾国藩比他爹强,23岁就考中了秀才,比他爹提早了20年。然后考这个乡试,也不知道他运气怎么那么好,第一次就过关了,一考就考了个举人。这时候以前学习不好、老被人骂的笨小孩,平常考试不咋的,一大考就考得特别好,曾国藩因此信心大增,背起行囊,备足盘缠提前半年就到了北京,准备参加第二年的会试考试。到了北京后,找了特便宜的地方——湖南驻京办。与现在不一样,当时叫会馆,是由当地的商会或者在京的名人出资建的,注重乡谊,但凡有老乡来,收费非常低,曾国藩就住在长沙会馆。可是没想到的是,本来势在必得的会试考试给了他当头一棒,他没考上。按理说没考上就该回家了,因为会试要隔好几年才有一次。要说曾国藩运气好,第二年皇太后60大寿,为了庆贺照例增加恩科一次,不得了,多给了读书人一次机会。曾国藩一看,干脆不回家了,我在北京努力一年、温习一年,不相信第二年还考不上。所以本来只带了半年的钱住北京,这一下节衣缩食又住了一年半。要不是勤俭节约的孩子,那真是做不到的。曾国藩在北京人生地不熟地又住了一年,第二年的恩科觉得势在必得了,想想自己苦也吃过了,难也受过了,会试再一开,好事自然来。要不然老天爷干嘛又把我留在北京一年呢?他觉得这次肯定没问题。结果这次又跟上次一样落榜了。那么再次落榜的曾国藩该怎么办呢?又是什么事情让曾国藩下定决心从此坚持无一日不读书的呢?
身上没钱了,别人肯定痛苦,但是曾国藩痛并快乐着,马上收拾行李,没有回家,云游去了,从天津山东顺运河到江浙,再到湖南,奔着东南去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走了一半,一分钱都没有了。过了徐州,到了睢宁准备借钱。当时睢宁知县易作梅和曾国藩的父亲有交情。曾国藩到那儿,易作梅留他下来,看出他将来有出息,就主动借了一百两银子给他。当时易作梅只是知县,年薪四十两白银,一百两对他来说不是小数目。曾国藩非常高兴,立刻富了,心中底气足了,打算好好游历一下,到南京去游山玩水,结果没过多久就花完了。曾国藩一生勤俭,为什么花得那么快呢?这是因为他唯独在一件事上肯花钱,那就是买书。儒生最爱买书,曾国藩常笑称自己是书痴,晚年甚至读书读到眼瞎的地步。当时在南京游玩时,他发现了一套精装的《二十三史》,非常喜欢,而这套精刻本又刚好一百两银子。虽然非常贵,钱还是借的,居然就买了。身上的钱花光了,无奈只有回家了。到家门口,后悔了。两次没考上,花光了钱,本来没脸见人,现在借了一百两,又花完了。家也不富,借了就要还,怎么说呢?他是近乡情更怯,硬着头皮回家,把一切都交代了,等着父亲臭骂。结果这个爹不一般,听儿子哭诉后,只说了一句话:借钱买书是好事,我乐于偿还,但是希望你不要忘记初衷,细心研读,这样就不白费。这事有三点值得称道。一是两次没考上,这种挫折在曾国藩心中是痛,他只字不提,这是四两拨千斤。二是这不是小数目,要还一百两不容易,他想象父亲不骂也会埋怨,但是没有,还称道这事,连埋怨都没有。这实在是出乎意料,给人心灵造成震撼。后来曾国藩常回忆这事,认为这是他读史书的起点。三是从教育上讲,父亲说了最关键的话,买书的初衷是为了读,要细心读。我们多数人喜欢买书,但不好读。父亲不愧于这名字,树立了儿子读书的习惯。曾国藩仰天发誓,要好好读这套书。从此养成无一日不读书的好习惯,每天没间断地读史书,而且做笔记,认真地用了两年时间读了二十三史。这两年真正过得拮据。两年后要去参加考试,还得借钱去考。一路到北京,奔长沙会馆去了,只剩三吊钱了。但是这坚强的信念,让曾国藩一鸣惊人,成了湖南曾家第一个考中进士的人,也成为洋务运动的第一人。可见,平常一句话,对孩子影响有多大。
曾麟书的父亲曾玉屏,对曾国藩影响也极大。他本是纨绔子弟,被人耻笑无知,但这成了一个契机,让他从此痛改前非,成了当地小富户。他没读过书,虽然有钱可是家也旺不到哪儿去,所以他下决心要耕读传家,重点培养儿子考科举,结果没培养出来,倒是把孙子培养出来了。曾国藩后来说:‚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有钱未必是好事,只求代代有秀才,这是读书的种子。所以曾氏家训中认为读书可以改变人的命运。
晚清最著名外交家曾纪泽参加一次科举考试后,不想考了,跟父亲说不喜欢为科举读书,这在当时是骇人听闻的,几个叔叔都说他疯了。曾国藩是科举的出身,听说儿子这样,问他,想学什么?曾纪泽说想学西学。西学在当时了解的人不多,曾国藩却说‚好呀,支持你。‛正是由 于曾国藩的支持,致使曾纪泽成为早期少数了解西方的人。曾纪鸿也是不喜欢科举,尤其不喜欢文史,喜欢数学,曾国藩也支持。后来曾纪鸿自己努力把圆周率推到了一百多位,这是相当了不起的。所以曾国藩说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绝不止是为了应付科举。他说:‚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就是说,一是进德,可以帮助人树立人生信仰,他处逆境不惊就因为有强大的儒学信仰,培养就得靠读书,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得靠读书;二是要在社会立足,要有特长有专业,得靠读书,才能形成立足根本。这个观点非常有前瞻性。瑞典科学工作者针对与心脏病相关的因素做了大量实验,结果发现,相关的社会因素最大的是受教育程度。凡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心脏病机率要少32%。曾国藩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人气质难改变,只有读书可以改变人的气质。问题是怎么读书呢?
读书的方法内容多,总结起来,他认为有三条:一是要读经典,这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前人的思想与智慧。知识会翻新,但是思想会沉淀。二是一书不尽不读新书,这讲的是精读。要进得去,沉浸的读书法。我们最容易翻翻书,问题是没读通。对智慧的东西得读通透才能读好,否则不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当然这并不要求死记硬背,曾国藩也背不好。他说:‚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偷窃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主张读书要做札记,要动手,要写下所感所想,后来胡适对这个读书法最为推崇。三是一定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和方向。两个儿子都与他不同,他甚至也找来儿子喜欢的相关的书读。他当时身边网罗天下巨才,著名科学家都在他府中。所以,苏东坡说‚可以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曾国藩说‚不可一日不读书‛,这是他唯一骄傲的地方,要做到这一点是需要非常大的毅力的。
第三章:《撑起两根穷骨头》
清朝官员的薪俸是不低的,特别是曾国藩最后已经升任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收入应该很可观。因此曾国藩虽然不至于过多么奢侈的生活,应该也不会过得很清苦,可实际上,曾国藩和他的家人却一直过得异常清苦,而且曾国藩也在给自己的弟弟和子女的家书中告诫他们说‚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可见在曾国藩看来勤俭节约才是兴旺的根本,而骄奢懒惰就是失败的温床,守得住贫苦才能成就一番事业,那么曾国藩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为什么一个‚穷‛字会让他坚持了一辈子?
前些年流行一句话,叫什么呢?叫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那么我们就想问了,做官到底要学曾国藩的什么呢?一般人都以为曾国藩在晚晴政坛始终屹立不到,要学应该学他那个左右逢源的做官技巧。但是,曾国藩的做官技巧到底是什么?说起来有一大堆。但曾国藩他自己认为,做官的根本以及做官最大的技巧就一个字,穷。在给九弟的家书中曾说过,他觉得弟弟们要当官,自己就应该把为官的心得告诉他们。他认为当官最重要的就是:‚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章明鉴临,予不食言。‛我向来认为做官发财是羞耻的,清廉为本,才是好官。我将来遗产里有做官的钱是违背人生信仰的。老天可以作证,我绝不食言。这话说得好,但是有三个蹊跷处,一是清廉是应该的,是人尽皆知的道理,为什么他要发誓呢?二是说‚将来遗产里有做官的钱是可羞的‛,但我们知道他做到了总督工资高的很,遗产里怎么可能没有做官的钱呢?三是客观事实与这段话矛盾。他是湖南湘乡人,在他当官之前,清代没出过大官,后来却有许多,因为他喜欢提拔乡人。这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成了最大的乡绅富户。他说不贪财,不是矛盾吗?是不是放空炮呢?我们先放下一三,先看第二点,他到底有没有留官银为遗产呢?有多少遗产呢?一个例子可以反证,在他的家庭教育下,两个儿子后来当朝为官,也很清廉。曾纪泽一向勤俭持家,不买新衣,做到外交家任英法大使时,也把工资用来工作,弟弟更穷。一次,曾纪泽出使英国,曾纪鸿生病连抓药的钱都没有。怎么办?想跟大哥借,但想想算了,他家也穷,哪有钱借给自己呀?这时,曾国藩也没死多久,怎么没钱看病呢?事实证明他们两个也品节高。左宗棠听说后热泪盈眶,认为曾国藩教子有方,随即慷慨解囊,为他雪中送炭,帮助度过难关。
曾国藩家并不富,但是曾家却是曾氏家族首富,尤其是九弟曾国荃,在军中被称九帅,非常贪婪,带兵凶狠。当时曾家五兄弟如狼似虎,最狠的正是曾国荃。他最丧尽天良的是屠城,纵兵抢钱,还把抢来的钱运回老家。知弟莫若兄,曾国藩想教育好弟弟,给他写信时说要守贫穷,并且拿自身为榜样,希望能让弟弟走上正途。但是几个弟弟都不听。后来曾国藩手下最清廉的一个人彭玉麟实在看不下去了,上了奏折,列了十条罪状,先给曾国藩看,请转递朝廷,他为难了。几个弟弟跟着出来打仗,三弟死于战场,他觉得亏欠弟弟,就护短,给压了下去。曾国荃不光自己大兴土木,还替哥哥出主意,看老屋破旧,替他翻修了一下,还新建了几间。虽然没敢特别搞,但是哥哥果然大怒,还写信骂他,认为由奢入俭难。
曾国藩和家人过得清苦,为什么一定要过穷呢?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他认为官场上穷字是保身之道。当时他是清朝最受重用的汉族官员。清不敢重用汉人,有实权的像兵权不敢放心地交给汉人,他是例外,这是时事所迫。组建湘军时,一开始大捷,趁势兵进湖北,打到武昌城下,收复三镇。咸丰高兴得很,没想到一书生能建此奇功,获此大胜。一高兴,封官许愿,封湖北巡抚。曾国藩一看,非常高兴有实权。但是官场规矩是你得客气一下。于是他写了份奏折,说自己才德不足,客气一番。哪知道这个奏折一上,过了七天,咸丰批复下来了,让他想不到。‚朕料汝必辞,又念及整师东下,署抚空有其名,故已降旨令汝毋庸署理湖北巡抚。‛那就算了,就不要当了。这不是逗你玩吗?咸丰还有一段话,还骂了他一顿。说上次奏折为什么不署湖北巡抚的官衔?曾国藩晕了,莫名其妙,大家都替他鸣不平,曾国藩却早知道是为什么。当时大捷确实高兴,大学士跟咸丰说,‚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身一嗥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想非国家之福也。‛在老家丁忧,不过平民百姓,四方响应,恐怕不是国家之福吧,咸丰一下想起满汉相防的祖训,所以一直小心提防,甚至慈禧也是小心提防,曾国藩心里明镜一样。打下天津后,湘军各级将领建议反了满清,曾国藩不肯,因为他身上有根深蒂固的君臣观,儒家造就了他不可能做反臣。他也知道起兵初满清时刻提防他,所以他在官场上一直如履薄冰,他懂得为官之道,明哲保身根本就是得穷,不贪,就意味着没野心,不会给人把柄。组湘军,就拟口号,不怕死不贪财,这是岳飞的话,说明他是精忠报国,在钱财上没给人抓住过把柄。
二是在人生上,穷也是善身之道。民间有俗话是男人有钱就变坏。其实对于男人来讲危险的是金钱和权力。名利场场场都是危局,提到钱,男人没有不坏身的,所以小人喻于利。曾国藩只好下定决心教育孩子。在写给九岁的曾纪鸿的信中,先是鼓励,说他九岁就懂事很好。然后说自己并不希望他当大官,只希望他当君子。当君子最重要一个条件是勤俭自持。最后说:‚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这是治世之名言。所以我们看现在富二代问题,好像不知道怎么教育,曾家早给出了答案,有钱也得穷着养。
三是穷和人生信仰有关。他是标准的儒生,以理学宗师自命,礼义廉耻是他的最高标准。一次李鸿章请曾家女眷吃饭,两个女儿吵了一架,因为两人只一条漂亮的裤子,还是大嫂留下来的,都抢着要穿。妹妹抢不过就哭了。曾国藩说要是我明年还能做官,就答应给你单独做一条。小女儿高兴极了。真奇怪,为什么要连任才给女儿做一条像样的裤子?完全是他向来也这样要求自己。一辈子也就考中进士时,做过一件马褂,一穿穿了三十年。只在过年过节才穿,三十年了,死时还像新的一样。他有名言说:‚古语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然以吾观之,衣亦不如故也。‛为什么衣服也是旧的好呢?那是因为生活还是俭约为好。他叫一品宰相,每餐只吃一饭一菜。到扬州去视察时,有钱人多,拍马屁备下盛大的宴会来招待。他也不好拒绝,一去看傻了,奢侈到这种地步,他实在吃不下去,只吃了几筷子眼前菜。下来后,跟身边人解释了,一食千金,吾口不忍食,目不忍睹,用这个表明自己的态度做无声的抗议。他有名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这样人生才生机盎然。还说:‚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穷不得,就不可能成就非凡人生。安贫乐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除了穷,有没有哪种说时容易 做得 难的事呢?
第四章:《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静坐可以帮助人内心宁静,但是曾国藩之所以在修身养性、待人处事各个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最终写出备受后人称赞的《曾国藩日记》和《曾国藩家书》,难道仅仅是因为他有静坐的习惯吗?说到曾国藩家训,不得不提的就是《曾国藩日记》。根据史料记载,曾国藩从公元1839年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不懈长达三十余年,直至他去世的前一天。所以《曾国藩日记》不仅包括了修身养性、待人处事和为官之道等各个方面,更是曾国藩内心世界最真实的记录。今天当我们翻开《曾国藩日记》,会发现两百多年前刚刚步入仕途的曾国藩其实是一个满身缺点、举止轻浮,做了不少荒唐事的浪荡公子。但是后来有一个人送给曾国藩一个字,不但帮助他彻底改掉了身上的毛病,从此也变得更事理,办事也更周密。而曾国藩在日记和家书中也反反复复多次提到这个字,告诫子孙只要做到这个字就‚便有几分真学问‛。那么究竟是什么人送给曾国藩哪个字?为什么单凭着一个字就可以改变曾国藩的人生呢?
1838年,他考中进士,做京官了,虽然官职工资不高,只是低级的京官,但京官毕竟有面子,想把父亲接进京风光一下。两年后终于把父亲接来了,可是没住多久,就要回家。曾国藩没办法,只好让他回去。回家后,父亲写信给他,不过是拉拉家常,最后不经意地给他提出一个忠告,要节欲节劳节饮食。他一看,脸红了,立即惭愧得无地自容。说明他的缺点父亲都看不过去了。这三节到底对不对呢?先看第一个节欲,这专指女色。
曾国藩是当世大儒,理学宗师,父亲居然要他节欲,难道他在这方面有问题?看史料,看他自己在日记中记下来的,像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一天,朋友纳了小妾,据说很漂亮。他听说后,坐不住了,就约朋友去他家吃饭,要求看看。朋友不肯,他还要强行见面。朋友拗不过,只好叫出来看。他们甚至还狎亵大不敬,这是不检点的行为,他后来非常后悔。把自己痛骂了一番。没多久,二月一天,去汤鹏家吃饭看到绝色 歌伎,老毛病又犯了,说了些过分的话,不检点。所以父亲要他节欲不是空穴来风,后来他给自己写过戒条,第一条就是戒色。
再来看看节劳与节饮食,其实这两个节与节欲是一回事,也是浮夸等。与朋友们在一起时,天天吃饭东家长西家短,每天在无聊中度过,他自己也说这样也挺累的,但是乐此不疲,后悔却不悔改。一次去同学家聊天,半天才出来,出门看到同学,被拉着一起去菜市口看杀人。路上后悔了,想想自己以理学自命,要做儒士,这是他应该去做的吗?但是不好驳同学面子,也没看过杀人,所以犹豫,徘徊良久,才回来。
看过父亲的信后,不啻当头棒喝,认为父亲说的真不错,原来我有这么多毛病太可怕了,我一定要改掉,否则我是禽兽。他说过‚不为圣人,便是禽兽‛。所以立誓要改掉满身缺点,告别旧我。他接到父亲的‚三节‛后,痛下决心,要做到三戒:一是戒多言,二是戒怒,三是戒忮求。言多必失,不无端发怒,戒嫉妒戒掉贪婪。虽然曾国藩痛下决心改正缺点,也给自己列了很多戒条,但是很多事情说着容易,做起来难,还是常常犯老毛病,身上的轻浮和浮夸一点也没改。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曾国藩根本不可能成为晚清一代儒、理学大家,那么在一百多年前究竟是什么人、什么事改变了曾国藩的人生呢?
他的好学优点体现出来了,找出了缺点,拜了两位老师。一是唐鉴一是倭仁,这两位老师对他的影响非常大。倭仁对他说:人最容易原谅自己,不容易原谅别人,把对的记得清楚,错记得不清楚,过两天就忘了。一个有勇气的人不是面对敌人是面对自己,敢于面对自己,才是真正的勇敢。能把自己的错误一点点记下来,然后每天看,触目惊心,就可以改正自己。于是曾国藩就真的每天记下糗事,坚持一生,死前仍在记,一生反省自励。所以今天我们才能看到他这些糗事,这就是东方的《忏悔录》。倭仁就教他要有慎独,要有敬畏心,在人前要做君子,在人后也要做到君子。人前做到君子容易模样,但一个人的时候就难。君子要慎独,要诚以对天地,诚以对人,天知地知自己知呢,曾国藩于是刻苦勉励自己,遵照执行。问题是敬和慎独,是一种品质性要求,不是具体做法,与写日记不一样,写下错,未必会换来对呀?怎么能做对呢? 他虽然努力,但生活仍是老样,碰到事还不行。他写道:‚自立志自新以来,至今五十余日,未曾改得一过。‛一条毛病没改掉。这一天,发狠说,‚此后直须彻底荡涤,一丝不放松。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从这儿切一刀,之前死了,发誓重做新人。这狠心到决然的地步,十天后,日记又说了:‚忽忽已过两月,自新之志日以不振,愈昏愈颓,以至不如禽兽。昨夜痛自猛省,以为自今日始。当斩然更新,不终小人之归。‛太不像话了,怎么就奔着禽兽去呢?一定要改过呀。这一段他的心情也可以用‚彷徨‛与‚呐喊‛来概括。这时唐鉴送给他一个字,是哪一个字呢?
唐鉴提了一个方法,果然拯救了他。说起来一个字,但是操作性强,就是静。唐鉴说:‚若不静,省身也不密,都是浮的,总是要静……最是静字工夫要紧。‛问题在浮,静不下来,一切都是空的,静下来才有改过的可能。曾国藩说:‚既而自窥所病,只是好动不好静,先生两言,盖对症下药也。务当力求主静,使神明如日之升也。即此以求其,继继续续。‛原来最重要的毛病是好动不好静,果然不多久,他面貌一新。他怎么做的呢?一是他特别主张静坐。不论压力多大,一定要找时间静坐。不论是禅宗,气功,都要求静坐,那讲双盘,这对人的韧带的要求高。曾国藩觉得单盘也可以,甚至不盘,一坐都算。双盘最大作用是身体形式上静下来了,其实脚是最喜欢动的。据说以前审女婿看他脚下的沙子,如果乱,不能要。人像汉字须稳固,这可以引发内心的宁静。二是临事淡泊守志。‚日内不敬不静,常致劳乏,以后须从,心正气顺,四字上体验。‛遇事时,要养成先静下来的好习惯,先淡定从容。他有名言:‚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十七世纪荷兰有个年轻人,家里穷得很,当时家乡市政厅招看门人,但是工资很低,他去应聘了,一直做了四五十年,按当时说法他是不思进取,没人尊重他,还受人侮辱。他却总是淡然,对自己的生活不抱怨。因为他全部心思都在另外一事上。他爱好磨镜片,手工磨,不容易,要安静,最后竟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显微镜,开启了一门学问。他一生中磨出了五百多个显微镜,开辟了微生物研究领域,带领人类第一次看到了细菌等。后来晚年时间英国皇家学会称他为荣誉科 学家,女王亲自去拜访他。静下来不仅有大成就,还能养生,他一直活了九十多岁。他成功的秘诀是一如既往地安静,拿出手来晃一下,安静地打磨,就能创造人生的价值。这说明把简单做到纯粹,自然有人生的成就,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是要能安静下来,这个极端例子最能印证。曾国藩说养得胸中一种恬静,静能使人舒畅,幸福有价值,静下来,心地空灵了,成为人生成就的关键。
第五章:《最败人的两个字》
曾国藩虽然年轻的时候也是满身的毛病,做了不少荒唐事,但是可贵的是他勇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正。然而就在曾国藩修身养性的过程中,他认识到有两个字是最重要的,因为无论是天下古今之庸人,还是天下古今之才人,之所以最后人生一事无成都是因为这两个字,这就是在曾国藩的家训中反复强调的‚最败人的两个字‛。那么这究竟是哪两个字呢?为什么曾国藩认为这简单的两个字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人生呢?为什么简单的两个字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呢?
曾国藩年轻时也为浮夸的毛病苦恼,后来学会静,果然改掉浮夸的毛病,也获得意外的收获,静能生智慧,能思虑空明,看问题看得清楚,能解决不少人生的难题与困扰。他有一句名言:‚败人两字非傲即惰。‛虽然简短但是精辟。拓展开来就是:‚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吾因军事而推之,莫不皆然。‛平庸基本因为惰,原来有才的人无所成就也因为一个字傲。这些道理他也是从带兵打仗的经验得来的,而这也与他和李鸿章的公案有关。李鸿章是安徽人,是曾国藩最器重的学生。后来曾死后,李鸿章常说我老师如何如何,说明二人关系非同一般。李鸿章的父亲与曾国藩是同年进士,他正是以年家子身份投于曾国藩门下。李鸿章年轻时就志气远大,第一次进京时便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被人称颂一时,曾国藩一看就喜欢,但也看出李鸿章与自己年青时一样志大才疏,所以当李鸿章另投他人时,曾国藩也并不阻挠。后来李鸿章办团练时,大败,士兵死的死,逃的逃,实在没办法了就转投曾国藩门 下做幕僚。李鸿章确实聪明,有许多点子都让曾国藩佩服,所以许多公文都交给他处理。这时,年轻的李鸿章感觉不一样,觉得受到器重就傲气了。当时湘军主要是湖南人,李鸿章这么傲,在湖南人群里显得非常独特。但曾国藩有容人之量,也不计较,只有一点不能容忍,就是睡懒觉。李鸿章经常熬夜写东西,早晨就起不来,但问题是曾国藩学习的是戚继光,严格治军,规定所有人包括幕僚早晨五点多就得起,没仗也得操练。但是李鸿章受不了,起不来,也得起,只不过是能拖就拖。一天,冷得很,李鸿章发现过了起床时间,索性不起了,又躺下来,睡个回笼觉,也没有请假。这时有人敲门,谁呀?原来是曾大帅的亲兵,请去吃早饭。曾国藩规定所有幕僚与自己一起吃早饭,一个都不能少。因为自己不请假,就来请了。李鸿章反应快,马上撒谎说自己好像偶感风寒,今天早晨不能和大家一起吃饭了。谁知亲兵走后,他刚准备睡着,又敲门了,曾大帅说了必须等齐才能开饭。李鸿章一听咯噔一下,不去,就不止难堪了。跑到那儿,果然所有人都在等他呢。曾国藩不但治军严谨,而且生平最看不得懒惰之人。李鸿章虽然是他的爱徒,可是这次实在是做得太过分了,再加上他以往的不良表现,大家都以为曾国藩肯定会狠狠地痛骂李鸿章一顿,但是没想到曾国藩不仅没有责骂他,反而平静得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等李鸿章进去,曾国藩什么也没说,一如往常,开始吃饭。但是这顿早饭吃得与往不同,平时曾国藩喜欢聊天说笑,今天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谁也不敢说话,都不敢有动静。李鸿章心想,这都是自己导致的,所以压力非常大,非常紧张。过了很长时间,曾国藩吃完了,站起来对李鸿章说,‚少荃,你既然来我幕中,我就有言相告……就得守一个诚字‛。李鸿章听后呆若木鸡,从此以后再也没睡过懒觉,反而让曾国藩越来越满意。那么,曾国藩为什么不让人睡懒觉呢?为什么只说守诚字呢?
晚清是中国历史上最沉痛的近代史的开端,百姓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社会极其混乱。曾国藩觉得天下败乱成这样子,作为一儒生,要担兴亡之任,正本清源。他认为带头示范的君子最重要的是诚,甚至到血诚的地步,最应该防范的是傲与惰。像李鸿章,在湘军中为幕僚时,因 为被器重而特立独行,是傲,睡懒觉就是惰。要治惰与恃才傲物,就得守一个诚字。李鸿章正是知道这个诚对曾国藩意义有多大,所以才痛改前非,再不睡懒觉了。
这样,曾国藩成功地纠正了李鸿章睡懒觉的毛病,但是根据记载,曾国藩小时候也是一个爱睡懒觉的孩子,那么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他?虽然曾国藩一再强调傲和惰是最败人的两个字,我们也知道如果一个人太骄傲或者太懒惰都不好,但是在生活中偶尔懒惰一下,难道就真的会毁掉我们的人生吗?
惰就是懒惰,但是又不完全相同,懒是什么也不做,而惰是惰性。梁实秋先生说,‚我自己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的一个人……我痛自反省,我发现,除了职务上的必须及人情上所不能免的活动之外,我的时间大部分都浪费了……然而悔之晚矣。‛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时间都被浪费了,知道应该做有意义的事,却总找理由,不是不做事,惰就是做无聊的事。曾国藩就是用勤才不断超越自己的,甚至可以说,他一生成就都建立在这个字上。他是笨,背书背不好,但同样也可以看出他的勤奋。他小时也睡懒觉,被父亲痛骂一顿后,再也不睡懒觉了。他还总结到早起有三条好处:一是时间多了,就算比别人活得长;二是思路清晰,工作有效率;三是勤就能养成一个人优良的品格。
曾国藩为了超越自己身上的惰性,专门以一个‚勤‛字时时严格要求自己。所以他特别重视早起,无论熬夜多晚,第二天也一定早早起来。他在家训中阐述了勤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勤在个人养生和养品。他一生不相信吃药,觉得药能治人也能害人。儿子体弱,他就常写信告诉儿子不要吃药,他的方子是饭后要走千步以上,扫屋清地,沏茶倒水,早起耕作,多种菜蔬。勤能引发其他优良品格的形成,要做到手脚口脑事五勤,多问,多思考,就一定能明白儒家仁义之道。二是勤在家庭。家和万事兴,家勤也能万事兴。他非常看重勤,认为家庭成员都应该勤劳,每个人都有自己应该干的活,包括女眷。他经常嘱咐家人要干活,不要荒废日常生活。除了官服,他的衣服全是女眷自己做的。三是,勤在团队。带兵最看重这个。清末官僚全没骨气,打胜打败无所谓。曾国藩想 树立勤奋的典范,认为他能做到,大家就会跟着做到,就能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所以一生勤奋。他一生的成就也是建立在勤字上。晚年身体不好,休息了三四个月,自悔到什么地步?日记中说:‚人而不勤,则万事俱废,一家俱有衰象,余于三四月内,不治一事,于居家之道,大有所悖,愧悻无已。‛病一好,马上给自己写了工作时间表,上午会客,听工作汇报,写日记,写奏折……下午处理公文……晚上,温诗,写古文等。这一天得干多少事呀?他曾写过名联,‚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之光阴?‛但是我们说,过犹不及,勤与劳常组合在一起,到积劳成疾,就有点过了。他一共活了六十二岁,不算长寿,虽然有患病原因,但也与积劳成疾有关。
第六章:《小家里的大智慧》
谁都渴望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但是再温馨的家也会有俗务琐事、闲言碎语,甚至是小吵小闹。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家庭中,为人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子女?为人子女,又应该怎样孝顺父母?一个家族如何才能绵延兴旺地传承下去?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曾国藩,就通过与家人的书信中,慢慢体悟出很多治家的智慧。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但是曾氏后裔却能历经百余年而不衰,这与其严谨的家训、家教都是紧密相联的。
曾国藩如此重视家训,第一是因为他是一代大儒、理学传人。第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他也是一个非常爱家、非常重家的好男人,可以算是‚我爱我家‛的典型男人。有一个证明,他说过一句名言,‚今人都将学问看错了,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为什么这样说呢?还是从家庭小事来破解一下。33岁时,他发了一笔横财,但是物极必反,引发了他的家庭危机。当时,他在翰林院当翰林,工资不高,再加上他出身一农民家庭,本来就穷。花了血本上了学,端了铁饭碗了,得往家里寄钱,他家人多,兄弟九个呀,欠了一屁股的债,他自己过得也是紧巴巴的。京城居大不易呀,所以他非常拮据。终于时来运转,开心极了,上半年升官了,工资高点;下半年去四川乡试做主考 官,这是肥差,他多年前就盼着呢。这是出公差,另有差旅费与资助,考中的得举办谢师宴呀。这样,一下收入一千几百两呀,真高兴呀,立刻拿出一千两寄回老家,并写了一封长长的家书,汇报一下这个快乐的人生际遇,最后还画蛇添足的提了一下一千两的用法,即拿出六百还债,剩下四百两分给亲戚族人。
按说钱寄给父亲了,应该由父亲决定怎么花,但他一高兴忘了,还郑重地提出了四六分计划。结果,虽然父亲没生气,也没觉得过分,但是弟弟们却意见大得很。六九弟气愤之下,两人写信给大哥强烈抗议,甚至说他是沽名钓誉。主要有三条:一是寄钱回来是曾家的钱,不是来路不明,凭什么给别人?二是要求六百两还债,家里却实际欠债一千两。三是寄钱回来,父亲还在,得他说了算,你这样是不是太不把父亲放在眼里?这几个弟弟是他带大的,曾常训他们,看到信后,没有教训他们,而是写了封更长的家书。‚来书云,‘非有未经审量之处,即似稍有近名之心’,此二语推勘入微,兄不能不内省者也。‛先引用弟弟的话,表明自己当时并不是想作秀,但是仍然感谢弟弟们对自己的鞭策与提醒。然后列举了他听说的亲戚的窘迫生活,认为资助也不是不对。还说,自己确实失察了,没想到家里欠了那么多债,寄回去的钱就听父亲安排吧。最后还有好长,写看到你们的信,好高兴呀,文风与字都有进步,但是还可以再提高一些。然后又给弟弟们上了一堂课说,自己最近的修身养性,可以跟你们交流一下。一封长长的家书,出人意料,而这封家书里是也充分展现了长兄的风采,弟弟们羞愧难当,财务危机安然度过。但是还有两点疑问。
第一,不宽裕时,为什么还要坚持拿出一部分来资助族人?倔强的他为什么如此温良?他是标准的儒生,号称朱熹之后理学唯一传人,修身与平天下间不是断裂的,最现实的是齐家。家国天下,中国人对家非常重视,曾国藩对家自然无与伦比的重视,认为家庭是人生的根据地,他有名言:‚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性,四分由于家教。‛一个人能否有成就,有没有高尚的人格,40%是家庭环境决定的。所以他看得更清楚,决定成败的小环境就是家庭环境,甚至给他们曾家的老屋起了个名字,叫八本堂。现在你去湖南,已经改名叫富厚堂了,这是后来他儿子曾纪泽改的。那么曾国藩为什么给房子取名‚八本堂‛?他认为人生有八件根本:‚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这是从齐家、治国、平天下各方面说的,是人生的八条根本。也就是说,人生有八件根本,但家才是所有根本的根本,失去了这个根本,其他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生难得成就,所以,曾国藩认为家是人生的根据地。
第二,既然家这么重要,怎么维持家庭环境呢?这是曾国藩家庭观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和治家,而最重要的两个字就是孝悌,兄弟间要和睦。尊敬父母容易做到,兄弟间却容易有矛盾。咸丰七年时,他运气不好,打不赢仗,官运差,把他的湘军也让了出去,朝廷也打压他。他心里郁闷,天天训弟弟,几个弟弟都跟他吵过架。第二年时来运转,他复出,六弟率兵冒进,死了。收到噩耗时,对他打击特别大,痛自反省,他觉得是去年跟弟弟吵架导致的,后悔莫及。这些都记在他的日记中,让人看出他心灵超透彻。反思后,他在日记中写道:贵兄弟和睦。跟弟弟妹妹说,要是我有错,你们可以骂我,我保准不翻脸。他认为和是一团气,能感觉到,是吉祥之气,家就会兴盛;不和了,家就会衰败。他有著名的理论:官宦之家,兴旺不过一代;商贾之家,兴旺不过三代;耕读之家,一般兴旺五代;孝友之家,即有孝悌精神的家庭,一般可以兴旺八到十代。我们曾家要想兴旺,一定要维护这团和气。他大女婿袁榆生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让他恼火。后来亲家那边家道衰落,接回女儿,女婿不成才,还是这样。曾国藩在外边带兵,给曾纪泽写信说到袁榆生时说:‚我家内外大小,于袁婿处,礼貌均不可疏忽。‛虽然不成器,但是,一定要提醒家人,不能鄙视他。还分析说,一个人只有在一个和善家庭中才有向善之心,恶劣环境中,本是好的也会滑向恶的方向。所以,一定要和以待他。实在不像话,送来我处,我来请老师教他。后来真去了,到了眼前,更是气歪了鼻子。袁榆生还是不像话,贪污军饷,他也没办法。是不是他的家庭理念错了?不是,他家的人都是品行高洁 的。客观地说,他的理论没错,只是袁榆生不是生活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形成了恶习,终身难改,这也刚好说明教育要从小抓起,从小要生活在有温暖充满温情的家庭中。
第三,勤以持家。有两层意思,一是家庭成员要勤;二是家长要勤,要言传身教。曾国藩在他的治家理论中,还提到了一个‚八宝饭‛的家训,那么这个‚八宝饭‛是指哪八宝?八个字:‚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家里人都得读书;要种菜,自己种;养鱼;养猪;早起床;扫地;考是祭祀祖先,要有敬畏;宝是与领里间亲戚间要和气,家族兴旺家庭才能更兴旺。这八个字是要他们身体力行,才当得起一个勤字。但是第二点,做家长的要带头起,这些他自己全能做得到,除此之外,还表现在他当两江总督时,总能从繁忙的公务中挤出时间来教育孩子,当自己不懂时,只要孩子喜欢也会努力研究,学一点,这更难能可贵。这一点在儿子曾纪泽身上更突出,他是外交家,虽然请了家教,还总是亲自教孩子,练书法,音乐,陪聊天画画,郊游,他说:‚每天只要能抽一点时间来陪家人,陪孩子,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简单但又深刻,家风的传承起了作用,正因为这样的家风,增加才代代皆有英才。
第七章:《养活一团春意思》
在曾国藩家训里有一句名言,叫‚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所谓‚撑起两根穷骨头‛是讲人要有骨气,而‚养活一团春意思‛是说人的心中要有一种生机,要有一种情趣。那么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趣‛字,为什么在曾国藩的眼里会如此重要呢?他所说这种‚春意思‛在人生中、在家庭和事业中又都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我们讲曾国藩家训,讲到这里,相信一个自律勤勉的曾国藩的形象已经在大家心中有了个大概的轮廓。我们讲了能坚持信仰的曾国藩,讲了无一日不读书的曾国藩,讲了青年时代的曾国藩,讲了克勤克俭的曾国藩,讲了能够忍以成事、静以修身的曾国藩。但是,讲了这么多曾国藩之后,我怕在大家心目中,这时候的曾国藩已经是一个‚苦行僧‛的形象了。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人怎么过得这么苦啊?怎么这么每天都受罪 啊?就算是他有成就,那人生像这种过法多没意思啊?事实上,这是个误解,很多人误解许多有成就的人生只有辛苦,没有愉悦,只有含辛茹苦,没有趣味。事实上不是这样,如果我们真的了解这些有成就的人的人生,就会发现他们和我们普通人完全一模一样。就曾国藩而言,如果说他一生的最重要的关键词是自律和自省的话,除了这个之外,一定还有一个关键词,叫什么呢?用一个字说,就是趣,有趣。其实这个人特有趣,你要是真的能了解他的一生,了解他生活的点滴,你就会发现,所谓的理学大师,所谓的儒学传人,所谓的中兴名臣,所谓的湘军统帅曾国藩,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这个评论是当时的共识,曾国藩的同事学生都认为他很有趣,就连李鸿章也说他最有趣。李鸿章还举了个例子,说以前当曾的幕僚时,曾和所有同僚一起吃饭,为了沟通感情,还主张吃完聊聊天,说说好听的段子,他还时常把自己家里的趣事说给大家听。一次,曾国藩说起前一段因为曾纪泽新婚,把老家的家眷都接到总督衙门。曾国藩毕生没买过几件新衣服,多是自己家织布做的。新娶的儿媳妇不错,尊老爱幼、孝敬公婆,很快融入克勤克俭的曾家门风,非常勤劳,常常织布到深夜。对此曾国藩非常满意,但是曾纪泽不满意。刚刚新婚,是最浪漫的时候,结果老婆自觉过头了,不睡觉,老织布。过了一段时间,曾纪泽憋得很,忍不下去了。一天看完书,怎么睡都睡不着,心里烦得很,就发火了。那个时候已经很晚了,非常安静。曾纪泽大喊着朝他妈发火,说吵得他睡不着觉,要把纺车砸了,整个总督府都听见了。曾国藩也没睡着,支起身一听,接着喊了一声,你也把你那部砸了吧,我也睡不着。实际上,新儿媳跟婆婆学的,婆婆没睡,媳妇不敢睡。讲完后,当时所有人都喷了。自曝家底,这胸怀没人可比。
曾国藩有名言,‚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养活一团春意思,就是说心里要有像春天一样的活力,得生机盎然,得有情趣。这里所说的趣,不止是说笑话逗乐,它对人生而言有着重大的意义。一是对个人有重大意义。做人得有志趣,志向为主,趣则是可以调动全身的辅助,在乐观的情趣下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每个儿童,来到世间都 有这种纯真,天性使然,只是成长中,渐渐地成熟,老于世故了,但是曾国藩却一生都保持着这种纯真。十二岁时,他在离家六里的地方读书。由于贪玩,不愿意跟父亲一起走,害怕父亲在路上走着走着就要他背书,喜欢跟同学一起走,觉得六里地足够玩的。在他回家的路上有座土地庙,一天,曾国藩不小心将土地公公碰倒了,其他小朋友们都幸灾乐祸,立即跑回去向他父亲告状。他父亲一听,生气了,当天就把他好好收拾了一顿,因为当地人迷信,觉得碰到了土地公公会倒霉。于是,他恨这个土地公公,觉得不就是撞一下吗,有什么了不起的,还害的他受罚。但是虽然这样想,第二天还是要去扶好,掏钱重塑土地公公,因为他也受当地文化影响怕倒霉,但是心里还是憋得慌,想报复土地公公。于是,两天后,他趁没人的时候,到土地公公那儿,拿一根小朋友常用来当马骑的棍子,假装是他的马,搭在土地肩头上,指着土地要求他帮自己看好马,还说要是走丢了,要找他算账。从这以后,他每天都要来这儿要求土地给他看好马。一个月后,才饶了土地。当时的曾国藩真是天真有趣,惩罚时也留有余地。后来他在家训中说:‚终身有忧处,终身有乐处。‛意思是说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也得终身有乐趣,要有生活的趣味,否则有什么意义?所以说趣对人生意义重大。
第二点,对家庭亲情意义重大。家庭生活中,曾国藩认为除了孝悌忠信之外,还要注重一个趣字。他和同僚一起吃饭时还得一起开开玩笑,营造轻松的氛围。他最小的女儿写回忆时也是满是趣味。后来曾纪泽教育子女,最大方法是陪孩子一起玩,他认为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手段。这种趣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小孩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肯定心智健康。林语堂先生也是幽默大师,他也认为趣是对家庭而言的,对于增进亲情非常重要。他主张,家人吃饭时,不要只顾着吃,应该聊聊天,说说话。虽然可能对健康不好,但是想想现代生活节奏多快,一家人好不容易在一起吃饭,不说话不是典型的因噎废食吗?所以大家要珍惜这种共处的时光。
第三点,也是更重要的,就是对团队有重大意义。他在团队中提倡智趣,有智慧的趣味。认为团队像一个人,既要有组织性也要有生机与活力,领导核心要注重智趣,带给团队一种积极生动的面貌。曾国藩治 军虽严,但生活中也有趣。在当两江总督时,县里的反总李元用移的文体写了份公文送来,但是他没注意的是,移这种文体应该用在相同级别的衙门间,是平行的公文,而这应该用上行公文。曾的秘书吓坏了,心想你一个七品不到的官员竟然对曾这样的一品大员用移,肯定要倒霉了。谁想,曾国藩却当作没看见,秘书要来拿,他在封面上写了词:‚团练反总李,行个平等礼,云何用移封敌体?‛即李元有意思呀,想跟我平起平坐呀?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只调侃了一下,心里特得意。这点,他后来记在在日记里了。外头幕僚见后全部笑翻了,他却坐在屋里装着没听见,真是好玩。往远里说,孔子也是这样,子见南子的故事就体现了这一点。‚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南子是卫灵公夫人,生活作风有问题,名声不好。孔子去见她,子路急了,质问他怎么去见她呢?孔子也急了,赌咒发誓说没什么事,要是有什么错事,天打五雷轰。后世就奇怪,觉得《论语》都是孔子弟子写下的孔子言行,应该维护孔子形象,怎么记下这样的糗事呢?这不可能是报复,谁要是这么想,就是丧失了人生的智趣。作者这样写实际是为了记下充满童趣的有血有肉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做优秀华夏文明的文化符号,这体现儒家生活的生机与活力,所以有趣才有生机活力与智慧,这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第八章:《人但有恒事无不成》
我们知道在曾国藩的家书和日记中,‚自省‛占了很大的篇幅,对于自己的缺点,曾国藩向来都是毫不隐讳直接记录。正因为如此,我们也就有幸看到了曾国藩从一个有着很多缺点的普通人最终成长为一代大儒的心路历程。曾国藩曾在他的家书中说‚人但有恒,事无不成‛,就是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虽然这句话的道理我们都懂,但是要做到却也并非易事。青年时期有一件事情可以说是折磨了他长达十多年的时间,曾国藩费尽心思和它苦苦斗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那么曾国藩最终是怎样战胜自我的呢?为什么看似无关紧要的戒烟行动最终会成为曾国藩人生的转折点? 有个词叫盖棺定论,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意思很简单,就是等一个人生命结束之后,给他一个总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往往具有高度的归纳性和概括性。我觉得如果要对曾国藩盖棺定论的话,只要一个词就够了,那就是自省。这么说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提出这个自省的是谁呢?儒家文化提出自省论的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我们说的四书五经里的《大学》,据说就是他写的。他是孔子与孟子间过渡的重要桥梁。《论语》里头有句话‚吾日三省吾身‛,很多人都以为是孔子说的,其实是曾子说的。意思是我每天都要反复的自省,自律自省。这个‚三‛不是就说三次,是指多次的意思,每天多次的自省。所以说儒家最有名的自省论,就是曾国藩他们曾家两千多年前的老祖宗曾参说的。而反过来在这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儒家文化里儒生去实践这种自省论最最典型、最最突出的可以说就是曾子的这位后代,曾国藩。所以说,从遗传上讲,我们看自省非他莫属。另外一个原因,后代的学者普遍认为,曾国藩是两千多年儒家文化中、儒家知识分子中最具自省精神的一个典范。不说别的,光看他那个日记就知道,他自打29岁开始写日记,终其一生,一直到死基本上没断过。后来一只眼睛瞎了、手抖得握不住笔,还坚持写,就连临死前一天还坚持在写,光就是这个毅力那就不得了,而日记的主要内容就是自我反省。曾国藩他自己不觉得写日记难,他觉得最难的是戒烟。十七岁就染上了烟瘾,本不当回事,觉得没什么,但是二十一岁时,转到涟滨书院读书,山长叫刘元堂,懂得赏识教育,觉得曾不错,常夸奖他,曾就是在刘元堂的赏识教育下,立下人生志向。刘元堂特别欣赏曾,曾也特别佩服刘元堂。有一次,平常和颜悦色的刘元堂看到曾抽烟,非常恼火,一顿痛骂,说我看错人了,本来觉得你有才,没想到染上这种爱好,百害无一利,怎么看得出是有志之青年?被自己一向佩服的刘校长当头棒喝后,他痛定思痛,一下子对自己抽烟深恶痛绝,认为如果连这都改不了,还谈什么志向?于是痛下决心,要戒烟了,还正式宣布戒烟,改名立志,正式改曾子城为国藩,改号居武为涤生。解释为‚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表示要痛下决心,痛改前非,昨天的曾国藩死了,从今天开始,一个新的曾国藩出现了。这份决 心,足可以看出这个人气势有多大。
一开始,坚持了一两个月,实在不容易。因为周围的同学都抽烟,别人瘾不大,不需要戒,但是他瘾大,看见同学有事没事在自己面前抽,对他是致命诱惑,看着都难受。他在日记中回忆说:‚初戒吃烟,如失乳彷徨,食不甘味‛。嘴里难受,浑身没劲。但是既然发誓了,就强忍了两个月,实在忍不住了,后来又戒了一二次,还是反复不已。最后觉得不好意思见老师,于是就转到了湖南长沙岳麓书院读书。他觉得原来戒烟,同学天天在面前抽,诱惑他。现在转学,没人知道他抽烟,就可以洗心革面、励志戒烟。但是想想,还得搞仪式,来督促自己,就找朋友作证,把最喜欢的烟具砸了个精光,气势很足,也跟同学讲,明天起再不碰烟了。但是,把希望寄托在明天上,这是给自己找借口。所以不久,曾国藩不管是考中了举人还是考进士考不上,都难免抽烟。其实他早就意识到抽烟百无一利,但是,观念上否定,习惯上改不了,整整十年都没戒掉。直到三十一岁时,跟唐鉴倭仁学会了克服毛病,修身养性;三十二岁时,深秋,身为翰林院侍读学士,拿出烟具来准备抽即将打火,突然看到烟具,呆了半晌,看完了,默默地起身,出去拿了把锤子,平静地砸了烟具。这是最关键的第三次戒烟,是在书房里默默完成的。
砸完后,曾国藩重新坐下来,写了一篇东西叫‚日课十二条‛。他给自己列了十二条规定:一是主敬——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这是儒家最重要的要求,要有信仰,才能专心。二是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心,如鼎之镇。三是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醒了后不要耗在床上。四是读书不二——书未读完,断不看他书,东看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五是读史——廿三史每日十页,虽有事亦不间断。六是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为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写日记,须端楷,凡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需一一记出。这条是反省自己有哪些错误。七是月无忘所能——每月做诗文数篇。八是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九是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十是保身——谨遵大人手谕,节欲、节劳、节饮食,这 是父亲要求的。十一是作字——早饭后作字,凡笔墨应酬,皆当作功课,不可待明日,愈积愈难清。他也是晚清著名书法家。十二是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十二条规定,他要求自己每天必须做到的。这个毅力不得了,体现了一个字,那就是‚恒‛。
曾国藩也是普通人,并不智慧超群,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他?正是他的自律自省不断发展自我,才使他从平凡走向成功,这点特别有学习的意义。就说他最后一次戒烟吧,晚上平静的就给戒掉了,这实际是认识到恒字的关键意义。守住恒,把恒心变成人生准则,戒烟自然不是问题。前后戒了十一年烟也没戒掉,常常为此痛苦;这次一点动静没有,也没有立下字据,反倒成功了。体会到‚越不说越体现出决心与信心‛这种境界的时候,就能做到质变。回头去看以前,是轻舟已过万重山,内心强大了,反而超越了。他认识到自省的本质,掌握了曾子自省的核心,知道真正的自省不仅是自我要求,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生活习惯,像吃饭一样是生存要求,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动。这种把自省融入了生活变成生活内容,是儒家自省论真正的核心。所以我个人学习曾国藩收获很大,认为人生有三重境界,一是自立。年轻时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实现理想付诸努力。二是自信。不是盲目的自大,不是一句‚我能‛就能包打天下的,而是在阅历丰富后,能自控的能力。三是自省。能达到这个层次,人生才会真正做到生生不息,永不止步。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清醒面对,顺境时不得意忘形,逆境时也不妄自菲薄。
在他的日记中还提到一件事,就是戒棋。曾国藩特别喜欢下围棋,水平不算高,但喜欢下。喜欢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连观棋不语都做不到,看见别人下棋,就大声嚷嚷,想代替别人下,实际上是瘾大水平臭。他自省这太耗时间,应该戒掉这个毛病,日记也经常写到。但是戒棋基本只能戒一晚上,死前都没戒掉。其实他完全没必要较真,围棋和抽烟不是一回事,乱世中需要从容布局落子,事业人生都像棋,下棋对于他放松也有帮助。但是他没认识到这一点,临死前还为没戒掉围棋而苦恼。我觉得没戒掉围棋,倒真显得可爱了。如果所有毛病都戒掉了,那就完美了,就不是人了,就成了神,没有人间的教育意义了。守住自信守住 恒,达到儒家的最高境界,只要修身好,就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九章:《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
现代社会,职场生存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呢?假如曾国藩生活在当下,那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职场达人。时至今日,民间还流传着‚为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说法,可见曾国藩深谙为官之道,很会处理君臣关系。曾国藩在写给弟弟的家书中,就曾经告诫他们,官场上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官场上,你要讲究人事关系,尤其面对领导、面对上级,要学会坚忍,不要那么张狂,不要那么孤傲,否则的话,你就处处寡合,处处不如意。百姓有句话,所有当爷的都是从当孙子过来的。孙子不是辈份,是做人姿态。曾国藩是装孙子的人吗?他一直有终极领导即皇帝,这种君臣关系,也就是上下级关系,就像是打工仔与老板的关系,永远不会变。
曾国藩一生主要面对两个领导,一个是咸丰皇帝,一个是慈禧太后。这个咸丰皇帝说老实话一点都不喜欢曾国藩,为什么呢?主要因为两件事,一是他刚登基时,上台才二十多岁,也想励精图治,做了件冠冕堂皇的事,下诏让大臣们尽可以提意见建议,有些人就顺竿爬,写一堆。年轻人热度不强,烧了一半,没劲头了,刚开始还认真批复,后来就批‚知道了‛,再后来连‚知道了‛也省了。大家一看,皇帝热情没了,就没人提建议。只有一个不开眼的,就是当时官居礼部右侍郎的曾国藩,他也写了几个建议的折子,结果递上去之后石沉大海,没有什么消息,于是非常生气。这一下不得了,他以前是提建议,这会儿是提意见,写了一篇《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的折,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提意见的折子,这简直就是在痛批咸丰皇帝,还害怕皇帝看不到,上朝时,他还把这篇折子背了下来,湖南口音本来就重,怕皇上听不到,还加重音,当着满朝文武骂,大家一听,都呆了。这次,曾国藩获得震撼的演讲效果。他批什么?三条:一是防琐碎之风,上台后,心血来潮,突然想起什么无关紧要事,导致前线战败,责任在你。咸丰很恼火,但因为年轻 不知道该不该发作。大臣们看出咸丰不高兴,有人使眼色给曾国藩,他却怕错背了,根本不看,接着背。第二条是杜文饰之风,不做实际工作,只做表面工作,实例就是大臣提意见,只是回复知道了。这是形式主义,你自己挑起来的,做表面文章,肚量不大,纯属是逗你玩。咸丰很生气,但还是不知道该不该发火,曾国藩又接着背。第三条,防骄矜之风。是说咸丰刚愎自用,骄傲自满,三分钟热度,还浮夸,这更狠,举了更有力的例子,看刚当皇帝没几天,就出个人诗集。说你爹还有像乾隆,诗写了那么多,都到晚年才出个人诗集,你现在才二十出头,你知道诗是什么吗?咸丰实在忍不住了,一拍就站起来了。你才不知天高地厚,居然来埋汰我,狂悖。曾国藩背完了,他傻眼了。咸丰问军机大臣该定他什么罪?许多人求情,祁隽藻也帮忙求情,说‚主圣臣直呀。没唐太宗哪有魏征呀?有您贤明,才有直谏的曾国藩。‛咸丰听得也糊涂了,就没追究了。
咸丰一直防他,没给实权,只是名义上的钦差。曾国藩父亲死的时候,他正在前线,但是得回家奔丧,管不了那么多,向皇帝说明情况就回家了。咸丰很气愤。曾国藩却说,‚我当年在家丁忧时,你不要我回家,现在父亲死了还不要我回家,实在太无情了。要是把江西巡抚给我,我就回来。‛人算不如天算,江西局势立即缓和,咸丰本来就讨厌他,就回复他,不给。咸丰还想损他,挑病句,挑不出,于是就举病理。比如说‚你胜不胜任,是我说的呀,你怎么可以说呢?文理不通呀,以后写文章注意点。‛曾国藩气歪了鼻子,他是文章大家,居然以文章损他,真是气坏了。于是写奏折,表示江西的事,自己不管了。这次咸丰回答,知道了。曾国藩傻了,自己的湘军给了别人,于是憋在家一年。一年后,咸丰指挥不动湘军,成了热锅上的蚂蚁,赶快下圣旨,叫曾国藩去带兵。这次他一句话不说,去了。这是两次有名的碰撞。
那么曾国藩为什么要跟皇帝叫板呢?之所以敢叫板,看起来斗得热闹,但也有别有洞天处。第一件事,给皇帝上奏折时,所有人惊奇。人们都知道他谨慎,连家人都出乎意料。曾国藩上奏折时,亲手抄了一份,送回给父亲看,父亲看到就说糟了,认为皇帝年轻,这不是惹祸吗?其 实他上这篇折子,是因为之前他和湖南知识分子们正在针对做人原则开展辩论,他的立场是做人要诚要贞。有许多人说,就没见你这样做过,这是伪道学。他说,我讲忠诚是讲血诚,是更极端的,忠诚不过是文死谏,武死战。所以他写这篇奏折,写完抄回老家后当地知识分子十分推崇他,铁心跟着他。虽然有被激的成分,本质上还是以忠为根本原则。他后来回忆说,就算没有这个辩论,他也会直接指出来的。第二件事也情有可原。咸丰一直防他,不给实权,他没有实权,怎么带兵?刚好父亲去世,趁机向皇帝要兵权,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两件事,表面与咸丰闹得厉害,实际背后也有原因,也可以看出他对领导的人事艺术,这与他劝弟弟的话不矛盾。至少看得出三点:
一是血诚。曾国藩无比强调这个。像第一件事,跟咸丰叫板,他也不是一激就做出冒险事的人,他这么做就是因为他讲血诚,对朋友对同事对上级更要诚,这是奴才心理吗?封建时代忠君就是爱国,他很难背离这种思想,并且把它推向极致,血诚。江西要权一事,多少有要挟成分,不给权后来立即后悔,险些沦为不忠不孝的败臣,他非常苦恼。所以一年后咸丰叫他来的时候,他一个条件不提了,从此兢兢业业成了模范员工。本质上讲忠诚,就是因为他认为忠君就是爱国。做人要守做人的本分,人的根本就是忠诚,守住了就可以在纷繁的世务中成就自己。
二是讲原则性也要灵活。他的一生讲原则,但是也不乏滑处。细想想,咸丰主动要求批评,他不是没来由地提意见,所以绝对不会杀头,也可以树得忠臣之名。奏折一上,震动朝野,小皇帝刚登基,可以迅速留下深刻印象。后来唐鉴提出推荐他为湖南团练副臣,咸丰一下子想起他来。险中求胜是有心机的,但他还是以原则性为本。晚年给弟弟写信说:‚有时我的权谋还是讲究了一些,我觉得还是不好,再这么讲究对自己的德行有损‛,说出这样的话真不简单。
三是摆正思想位臵与心态。虽然与咸丰有别扭,但是始终把自己摆在臣下的位臵上。不因内心不满而不把领导放在眼中,批皇帝也是出于爱护。后来慈禧杀了八大臣,垂帘听政,曾国藩听说后,非常担心。这时他从两江总督提为直隶总督,很紧张,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慈禧 这么厉害,以前没接触过,但是召见也不能不去呀,于是想好对策进京了。慈禧三次召见,问的都是无关紧要的话,曾国藩非常失望。他这样评价当时极为重要的三个人:慈禧太后才干平常,只会弄权,不会治国;皇上同治年龄小,没说过一句话;恭亲王聪明过度,轻浮不能成大事,早晚会与慈禧斗起来。朝廷没希望了。他的眼光很准,后来不久果然斗了起来了,只留下了一个恭王府。曾国藩晚年时,因为地位高,太后特意让曾国藩去处理天津教案,他讲究忠诚,流泪准备棺材去了,留下一句话:‚大将不辞刀头死,岂因祸福而避趋?‛,从此留下了终身遗憾。知道慈禧居心叵测,但是他仍然坚守忠诚,摆正下级心态,硬着头皮去做这个。这种忠诚成就了他,使他成为同治中兴第一名臣,但也因之背上‚卖国贼‛的骂名。历史回头看,这个忠诚非常重要,是一个知识分子安身立命之所在,团队组织中没了这个,就没了凝聚力。
第十章:《用人必先知人》
曾国藩曾经说过一句话,‚至用人一节,实为万事根本。‛意思就是你但凡想成就一番事业,没有什么比识人、用人更重要的了。所以他说‚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知人之道,总须多见几次,亲加察看,方能得其大概。‛民间传说曾国藩看人看一遍、扫一眼就能把一个人琢磨得八九不离十,明显是夸张了。曾国藩自己说了嘛,见一个人识一个人怎么样,总需多见几次,亲加察看,说明他实践中去了解一个人或鉴别一个人的时候,往往是亲自察看的。另外,还经常反复地琢磨、揣摩,总需多见几次。那么我们就想问了,有哪些人是曾国藩‚多见几次、亲加察看‛挑选出来的人才呢?这里头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人,是谁呢?就是曾国藩曾经三顾茅庐才请出来的一个湘军大将重要的人物——彭玉麟。通过曾国藩请出彭玉麟,我们就可以看出曾国藩的人才观和识人观。
这个彭玉麟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他的历史地位,以便让大家对这个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我们都知道曾国藩号称是晚清中兴名臣之首,那么中兴名臣有哪些呢?当时较为流行的说法有两个版本,分别有两个四大中兴名臣。一个就是曾、胡、左、李,就是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和
李鸿章。还有一个版本就是曾、胡、左、彭,就是把李鸿章换成彭玉麟。而且当时的人还特别喜欢拿李鸿章和彭玉麟比较。当时流行一句话,叫‚李鸿章拼命想做官,彭玉麟拼命想辞官‛。当然大家这么说倒不是要贬李鸿章,事实上在官场绝大多数人都是拼命想做官的,大家这么说,是想突出这个彭玉麟太奇特了,奇特在哪儿呢?就是他拼命辞官。
彭玉麟拼命辞官,可以说在清代政坛甚至在中国古代的政坛都是绝无仅有的。他一生中六次辞官。第一次是曾国藩为两江总督时,推荐他担任相当于省长的巡抚,结果他连续推辞了三次,说自己只是个当兵的不能做官,这实在让朝廷出乎意料,后来就给了他兵部侍郎的虚衔。到了同治四年,朝廷上下只有一个人被交口称赞,那就是彭玉麟,他是真正品行高洁。彭玉麟说过‚三不要‛,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并且做到了。朝廷认为越是像他这样的得就越要给予重任,于是准备给他个肥缺当漕运总督,主管苏浙等八省漕运,这可是所有人都向往的肥缺,但是他坚决推辞了,还是带水军。同治七年,他把兵部侍郎的虚衔辞了,说自己当初本来在家给母亲守丧,得补,于是在家守了四年丧。后来皇上大婚,大典上得有德高望重的人来做弹压大臣,让大家马上想起他,觉得他适合,就请他出来做。他不好拒绝,只好官复兵部侍郎兼弹压大臣。皇帝婚礼刚结束,他立即辞去所有职务,这点连慈禧都感动了,要求吏部想办法让他担任一个官职。吏部决定任命他为长江巡阅使,这是临时创立的,每年只需在长江上巡游一下,他接受了。第五次是光绪七年,两江总督空缺,这是除直隶总督外第二重要的官职,再加上南洋通商大臣,这可是不得了的大官,可见朝廷对他的倚重。可是他还是不愿意上任。朝廷没办法,这个位臵又太重要了,怎么办呢?问左宗棠愿不愿意,左不客气的答应了,于是就把这个重要职务给左宗棠了。
光绪九年,彭玉麟老是以自己是军人为理由拒绝当官,于是皇上就想把军队最高的职务兵部尚书给他。他还是不肯。几次催促,他几次请辞。几个月后,彭玉麟却突然加急上报,说要是兵部尚书职衔没给别人,就给我吧。这就奇怪了。从来不要官,第一次主动要,难道是他晚节不保?还是想通了,或是有其他原因?其实简单的原因是中法战争爆发了,32 军人的信仰是马革裹尸,他听到消息后,虽然六十九了,但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到了前线,创下了镇南关大捷这样少有的军事辉煌,中法战争节节胜利。当时主政的是李鸿章,他主和,彭玉麟明明胜利,朝廷却主张议和。彭玉麟于是上书不可和谈的理由,认为必须一战。但是软弱的清王朝被打怕了,最后还是和谈了。彭玉麟最憋屈了,愤而辞官。他一生六次辞官,用实践践行了三不要的信念,真正做到了爱民爱家爱国。很多人奇怪,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出现在晚清,这还得说到曾国藩的识人。曾国藩请彭玉麟像刘备请诸葛亮一样,真的是三顾茅庐。当时曾国藩是湖南团练大臣,想把团练绿营一起合练,导致绿营兵变,差点要了老命,狼狈的跑到衡阳去了。这时才想明白,要想有所作为,得有自己的队伍,人才最重要,得遍招学生故旧,于是到处访求人才。
有两件事,让他下决心请彭玉麟出山。一是咸丰二年,彭玉麟沦为落第秀才,给杨富商打工。当时湖南耒阳传说有农民起义,商户听说后,都跑了。但是家业在,杨富商怕没人看,也不知道彭玉麟是奇才,就问他能不能帮自己看家?彭玉麟答应了,给他看家看铺子,邻居全部跑了,就他不跑,还说 ‚我没答应就算了,答应了,就坚决不走。‛这次他运气好,起义军没来,于是一下出名了。第二次又传说起义军要来了,杨富商又跑了,只剩下彭玉麟一个人在家看家了。起义军来了之后,彭玉麟把府库的兵器发给当地军民,组织他们自守,凭着一身好功夫和出神入化的剑法,守住了耒阳城,大家惊奇不得了。县令举荐他为当地绿营把总,结果他留下书信一封,回老家了。曾国藩觉得这是人才,得请他出来,决定自己亲自去请。
第一次去彭玉麟家,看见他住的房子真是破旧,家里穷得很,但是见到他本人,曾国藩眼前一亮,简直太帅了,眉清目秀,淡定从容。彭玉麟有外号雪芹,人称雪帅,真是贫贱不能移。曾国藩说明来意后,结果出乎意料,彭玉麟断然拒绝了。当时曾国藩在衡阳是湖南团练大臣,无人能比,亲自来请,居然还一口回绝,真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曾国藩虽然败兴而归,但也有收获。他发现一件奇怪的事,彭玉麟虽然穷,但在屋子里铺满了他自己画的字画,都画的是梅花梅树,他不好意思问,33 一打听,深深的被感动了。原来有一个故事,彭玉麟小时候在外婆家长大,外婆心地善良,救了一个被拐卖的女孩,叫梅小姑。两人同岁,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感情越来越深,心底有了对方。但是长大后,因为辈份不合,外婆也因为算命两人八字不和坚决不同意两人的事。彭玉麟父亲要他回老家,跟梅小姑分别时,发誓绝不负一生情意,一定会回来娶她。但是他父亲死后,母亲坚决不同意,还张罗着让他结婚。他是孝子,没办法,只好结婚。那边梅小姑苦苦等待,相思成疾,被彭玉麟舅舅作主嫁给了别人,两年后病逝了。收到消息后,彭玉麟心中大悔,发誓要尽一生气力画十万梅花,祭奠梅小姑。后来他妻子死了,坚决一生不再娶,最后用尽一生气力画了十万幅梅花,被称为最痴情的高官;把梅花画绝了,被称为兵家梅花,成了清代画坛双绝之一。他写过一首诗:‚生平最薄封侯愿,愿与梅花过一生。‛一生极其节俭,仅一老兵相随,有关梅的诗也是非常多,曾国藩感动得不得了,认为这种血性男儿正是自己要找的人,第二次拜访,还没请出来,理由是守丧。
曾国藩细细琢磨,终于想到法子,认为一定能请他出来。第三次拜访彭玉麟的时候,他讲述了自己用人识人四个基本原则:一要才堪治民,二要不怕死,三不计名利,四是要耐受辛苦,还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大堆:‚大抵有忠义血性者,则四者相从以俱至,无忠义血性,则貌似四者,终不可恃。‛最重要的是要有忠义血性,这是第一标准,在当前乱世中显得更重要。彭玉麟是最典型的儒家传统知识分子,最符合他的识人标准,还说自己也在守孝,非常了解他的痛苦。一番长谈后,他的信仰观打动了彭玉麟,出山了。曾国藩很高兴,因为彭玉麟对水军作战有一套,就让他负责水师。洋务运动起点就是从海军开始,正是彭玉麟帮他组建起最早意义的海军,这是公认中国最代史上中国海军的缔造者。曾国藩用忠义血性请出彭玉麟,用信仰观感动他,实在是太聪明了。
第十一章:《用人四部曲》
我们都知道,曹操有一句名言,唯才是举。意思也很明了,但凡是个人才,我就用他。但问题是,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人才呢?我们平常说,34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你要说两小儿辨日还难倒孔子呢,两小儿算有才吧。要说全才,那谁也不能像诸葛亮那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易卜阴阳、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这样的人,500年才出一个。就算是诸葛亮,那也有短腿的地方啊,是不是?武不能上马征战,谋略虽好但是他没听魏延的,兵出子午谷,而且还挥泪斩了马谡,这说明他用人也有责任。所以就算《三国演义》中的‚状诸葛之智而近妖‛,把诸葛亮说得跟神一样的,那也不能是完人,是不是?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人才呢?什么样的唯才是举才是合理的、科学的唯才是举呢?当然,曹操说这句话,他自己在唯才是举上做得非常好。但是我个人觉得在唯才是举上做得更科学、更有现代社会学意义和人才学意义的,是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曾国藩不仅自己做得非常独特,做得非常有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而且他还特别把这一点当做心得体会,在他的家书、家训里头传授给他的弟弟和他的孩子。
那么他的唯才是举独特在哪里?看两个例子。一是塔齐步的例子。当时他是湖南团练大臣,想将民兵组织与政府军绿营整合训练,训练出自己的队伍,实际有些越权了。幸好,当时湖南巡抚张亮基非常支持他。曾国藩就大张旗鼓地训练两军,问题是绿营也得有人支持呀。他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认为一定要在绿营中培养自己的人才,这样才能令行禁止,于是开始琢磨在绿营中发展自己的亲密的人才队伍来。晚清政治腐败,大家要交际就得吃喝得公关交际,他很少参与,而是天天在绿营的驻营地瞎转悠,微服私访。每天兴冲冲出去,郁闷地回来,几天一无所获。忽然有一天,曾国藩看到一位将官身上穿着军服,脚上却穿着草鞋,于是上前搭话。这人看他是忠厚长者,就跟他说自己是绿营守备,叫塔齐步,曾国藩对这个名字有印象。先前跟张亮基聊天,刚好发现张亮基在看信,还说文理不通。曾国藩就问了一句,知道是建议,可笑的是文理不通。开始张亮基没搭理他,他又写一封,还不如上次的。曾国藩一看,确实是病句一大堆,也没什么特别的建议,但是署名塔齐步,不是汉人,是满人。就劝他,说不定是满人不太会写信呢,不如约见一下,万一这是个人才呢。张亮基于是约见了塔齐步,谈完后,跟曾国藩
说说的还不如写的,这人根本不行,曾国藩就没当回事。曾国藩最看不起的就是花拳绣腿的人,看他光穿草鞋说明他能吃苦,就请他到自己的衙门来两人彻夜长谈。后来绿营叛变,曾国藩到衡阳练兵,新来巡抚骆秉章不把他当回事,他就要求带走塔齐步。这人有眼光,愿意跟着去。靖港大败时,曾国藩特没面子,还受到左宗棠嘲笑,但是塔齐步的陆军却挽回战局,后来曾国藩特别倚重他,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塔齐步战死沙场时,还亲自为他大哭,说自己痛失一臂。
第二个用人的案例,是罗泽南和王增。罗泽南自称罗山,时人称他为罗罗山,这是湖湘名宿,倍受张亮基欣赏。王增是罗泽南的学生,是他学生里头最有才的人。王增有才到什么程度呢?平常上课时谈论大事,但凡他开口,别人无法说话,口才太了得。不仅才思敏捷,还声若洪钟,速度也很快,没人能打断他,每次只有罗老师能插上话,还得蛮横。罗老师没法时总说,你歇口气,让我们也说两句,他才不好意思地让别人说。罗泽南年纪比曾国藩大,资历老。问题是,罗泽南这样高资历的人,为什么甘心成曾国藩的手下呢?王增这人有才,虽然性格张扬,但是非常尊敬曾国藩,以师礼待之。曾国藩把自己最喜欢的当年借一百两银子买的二十三史送给了他,足以看出他多器重王增。但后来两人闹翻了。当时曾在湘练兵,让王增去招兵,说好只招三千,结果他一副热情,一下子招了一万多,回来还很高兴。曾国藩却不高兴,我是统帅,你怎么不听将令?王增口才好呀,一听,不高兴了,认为招多了,不是好事吗?怎么还埋怨我。曾国藩插不进话,不解释,只准七百,其他没编制。王增气得不得了,甚至上书骆秉章,把内部矛盾公开化。左宗棠平生爱挑曾国藩的刺,还写信挖苦他,说你平时不是吹牛唯才是举,我不屑,你表里不一,用不了人才,证据就是王增,一顿穷损。曾回信骆秉章,要让王增在我的队伍里头就得听我的,要么让他自成一军,他是有才,不听命令,你收走吧,两人就闹翻了。
曹操提出的‚唯才是举‛历史上用得最好的是曹操与刘邦。刘邦与项羽争霸,刘邦没文化没知识没长相没力气,出身更不好,项羽是贵族,刘邦是无业流民,什么都不如项羽,但是只有一点比项羽强,这一点让
他打败项羽,这就是肯用人,唯才是举。曹操解释是,只要有才可以治国平天下,推荐给我,我就用。但是不是简单地用,曾国藩用人智慧就可以看出他有体系,他总结过,分四步来做,叫用人四部曲:
一是广收。他常教训弟弟,‚人才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不要觉得没有人才,人才多得是,是你没有看人才的胸襟与眼光,像我,与你不一样,‚凡有一长一技者,兄断不肯轻视‛。确实他能发现其才能。他说过‚为德为才,得一已难,两者兼全,更不数觐。‛人都有私欲,有特长让他发挥出来就行了。
二是慎用。这是他用人论里最关键处。有人才意识就容易发现人才,还要慎用。平生智慧都在怎么用人上,除此没什么,最大本事是用得准与对。比如说重用塔齐步,难道真的只是因为一双草鞋?他能打仗也实在出乎意料。因为征战前,就倚重他了。后来曾国藩说过,他看得远,就因为他是满族将领,满族政权提防汉人,尤其是汉人组建军队,曾国藩得找信得过的心腹来,朝廷就会信任些。随便找,只会破坏人才环境,得有才,还得可堪此任,所以塔齐步最准确。罗泽南也是,因为他有许多学生,只要罗泽南死心塌地,他的学生们也就能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
三是勤教。发现用对人之后,就要培训,不能任意他们自己发展,要不断引导他们按自己的方向发展前进。平时,他们师生相称,手下将领都认可这种关系,为什么呢?因为曾国藩确实像老师一样循循善诱。平时练兵时,他都要先训话,时间都在半个到一个时辰。凡是亲力亲为,该下多大气力呀,真是不容易。
四是严绝。他有明确的人才认识,要成事,得靠一个队伍,组成人才环境,得有序得稳定,人才团队才能良性循环,所以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不用王增这样的大才。曾国藩有两种人不用,一是表现欲极强的人,二是虽有大才但是性格极其激烈的人,像王增,左宗棠也是,所以只是把他当作搭档来对待,这就上升到人才管理的层次上了。像王增这样的人,在团队里容易产生负面影响,使得领导很难领导自己的队伍,所以宁可弃其才不用,也得保证领导核心下人才团队的稳定。他总结时说,‚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得人不外四条:广收、慎用、勤教、严绝。‛
广收,就是发现人才;慎用就是用对人才;勤教就是人才培训;严绝就是人才管理。这个成了体系,就具备了人力资源学的社会学意义了,与他自己经历和善学思考有关,同时也与西学东渐之风渐起有关。两个孩子去学西方社会学与科学,他也会受到影响。如果说林则徐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么曾国藩是第二人,他开辟了洋务运动。
第十二章:《作育人才以图自强》
曾国藩的家训之所以不同于以前的那些很有名的家训,有一个特别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内容特别丰富,从家庭教育到社会教育各个层面,无所不包。此外,他的家训还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也就是超前性。
比如说他在两个儿子的教育方面花费了无穷的心血,但是当两个儿子提出来不愿意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这个通过科举考试熬出头的老爹,居然同意了。大儿子曾纪泽考了一次科举,二儿子索性没考过,两个儿子的要求在当时知识分子看来绝对是非理性的,大多数人很难接受,可曾国藩呢,没二话,居然同意了。他在家书家训里头,都提到与儿子交谈,问他们不参加科举考试,想学什么呢?老大说想学西方社会学,老二说想学习方自然科学,他都支持,还请了许多很有名的人当老师,像李善兰、华衡芳、徐寿、容闳这些人,在中国近代史上都是鼎鼎有名的人物。那曾国藩怎么能请到这些人呢?
这与他和这些人的关系有关,举例子来看,一是容闳,一是李善兰。容闳号称中国留学生之父,广东人,是第一个留学的人。小时父亲经商,把他送到了教会学校,校长叫布朗,是美国人,非常疼爱中国孩子,教学也很用心。后来校长生病了,要回国,但是出于对中国人的教育热心,想带走三个孩子接受美国的西方科技文明的教育,但是这种想法学生家长未必接受。谁愿意送到那么远?当布校长宣布时,只有十三岁年纪最小的容闳站起来说了一句:‚我愿意‛。于是,布校长带着三人一起回了美国。这是最早去美国留学的人,另两人没坚持下来,只有容闳彻底完成了学业。他非常勤奋,考上了耶鲁大学,样样出色,直到现在还能在
校史陈列室里看到他的相片,与克林顿、布什等一起接受学生景仰。
那时,他毕业后本来可以在美国找到好工作,也有人劝他留在美国。但是容闳看到了世界与祖国的差距后,他产生一个最重要的个人理想,教育救国。他想到要让中国学子去西方接受西方教育,缩小差距,认为只要能放开心胸,向西方学习,不过三四代人就可以屹立世界东方。事实证明西学东渐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例子,让我们重新屹立。于是他毅然回国实现自己的理想。《纽约时报》评价他每个细胞都爱国。1855年,他越过一万三千海里,回到了祖国,开始在九江商行做茶叶生意,干得特好。华衡芳、李善兰反复给他写信,催他去见曾国藩。
见曾国藩前,他打定主意不开口,认为封建的理学宗师与自己没有什么共同语言。进了总督府大厅后,朋友们退走了,只他自己尴尬地对着。这个过程非常有趣。曾国藩请他落座,一声不吭地看着容闳,半天不说话,这让他紧张。后来容闳想想,太不像话了,你看我,我也看你,于是也微笑着看曾国藩。二人都不说话,半天,曾国藩哈哈大笑,说先生啊,你到我这里来,想不想带兵呀?想带多少呀?这是问他的第一个问题。容闳反应也快,自然应答。虽然学过各门学科,但我没学过军事学,真不懂带兵。曾国藩一听,不对呀,看你神清气爽,肯定有带兵的天赋。他赶快否定,说真不行。几轮下来,曾国藩一收笑脸,说你行,肯定行,不行也行。容闳一听也火了,你说行也不行。曾国藩哈哈大笑,端茶送客。容闳如坠五里雾中,出来见到朋友,特纳闷。
李善兰听了他的描述,说曾大人一定重用你。为什么这样试探容闳呀?他有重要的用人标准,‚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适用也。吾生平好用,忠实者流。‛用人最重要标准是能把他放在合适的位臵上,前提是一个意志品格出众,这样才能调出才能来。当时是乱世,所有人都求功名而来,他用信仰感召,但是人都有自己的私心,所以曾国藩有名言:‚合众人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有私心没问题,但是通过私心来完成天下的公业。许多知识分子来就得带兵打仗,治世讲文,乱世讲武,他觉得容闳是想谋求功名,反复试探。果然意志坚定,一定有独到的主张。
第二次见时,问容闳想怎么样?他不敢和盘托出,就只说有一个认识,国家之所以落后打不过西方列强是因为他们有兵工厂,我们没有,这是关键。要想振兴国家,得有自己的机械厂。曾国藩一听,觉得很对,就问怎么办?他回答得有母机,有了母机,才有小机,得花六万两白银去美国买这种母机。曾国藩了解不多,但是觉得有道理,立即决定给容闳六万八千两去美国买母机。容闳立即启程,去了。当时不得了,交给他去美国,稍靠不住怎么办?那里引渡都没有,就信他,容闳感动了,买回了一些机械,建立了第一个机械厂——江南制造局。这时,容闳彻底放心了,这只是实业救国。他还提出教育救国,想派出留学生,这更要钱,曾国藩于是上书皇帝,成功派出第一批三十个去留学,这些人回国后大多是各行各业的开创者。要知道,容闳不是帮助腐败的清政府的,他为什么甘心为曾国藩所用呢?
来看李善兰,他喜爱自然科学,研究数学到了微积分的地步,把初等数学发展到高等数学。他无意科举,喜欢数学研究,但家境一般,最大理想是凭一己之力把明代徐光启翻译了一半的《几何原本》翻译完,最后终于翻译完,却因为没钱没法出版,到处找朋友,好不容易出版了,可是不巧战火毁了。他急眼了,没办法了,听说曾国藩海纳百川,就来找了。李善兰当时没名,曾国藩听说过,赶快相迎。李善兰多少有点迂,问他能不能帮忙呀?曾国藩虽然看不懂,但还是自掏了六百两,大量精刻《几何原本》。李善兰感动万分,所以出计出策,建立了安庆内军械所,引进容闳,都费尽心血。
回到刚才的问题,为什么像容闳这样的人才能甘心为曾国藩所用呢?这与曾国藩用人有关了,是因为他重视人才,当时有人评价凡有一技一艺之人,都投之于幕府。当时这是普遍现象,许多地方大员都养,只有曾国藩这儿有大批科学家,除了他有开阔胸襟,还有更独特的原因,我觉得有三点值得学习。
一是面对这些人才时,他不妄自尊大。中国士大夫精神独立,造成了心理膨胀,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因此也容易固步自封。一次,他们看到望远镜,有许多人都在嘲笑与谩骂这种技艺是淫邪技艺,而曾国藩也
看过,在事后的日记中记道,自己看到后,不能明白个中道理,内心悚惕。悚惕紧张,不妄自尊大,这是他从容面对开创洋务运动的原因。
二是切于实际,勇于实践。面对新奇事物,他不只是感叹,还从实际做起,像建立安庆内军械所;他从善如流,听到建议后立即开始组建,还亲自去视察去问询进展情况。像中国蒸汽机试航时,行驶迟钝,他一点都不责怪,还鼓励他们从头再来。经过徐寿这些人多次实践,才造成第一艘蒸汽机轮船。
三是有着长远的规划。他先建安庆内军械所,后来建江南制造局,不要小看这两个厂,这在近代史上地位非常重要,许多第一都在这儿生产,具有划时代意义。他长远目光还体现在‚此无非为自强之计,不使受制于人‛,不用外国工程师,要培养自己的工程师,不只是拿来用用,还建议他们翻译西方科技名著。在江南制造局旁边建造了江南翻译局,还派留学生出国。洋务运动的思路是徐图自强,通过培养自己的人才来强国,他对这些科学家们的态度与其他人根本不同。所以就能理解容闳这引起科学家愿意为他抛头颅洒热血。他感慨到,要是有几千个容闳等人,何愁不能自强?‚作育人才……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人才才是强国之本,每个世纪最重要的都是人才,说明曾国藩有长远的眼光。他的家训体现了超前性与前瞻性,但是也有问题存在,他也在任人唯亲上做得与一般人不一样。
第十三章:《无愧于兄弟》
曾国藩一直非常重视对弟弟们的教育,因为在他看来‚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于是在曾国藩的一千多封家信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写给他的四个弟弟的。在这些家信中,曾国藩或是正言厉色,或是苦口婆心,或是淳淳教导,都无不是费尽心思地在教导弟弟们,希望他们能早日成才,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所以在曾国藩的家训中,他对几个弟弟们的苦心教导,一直被后人所称赞。曾国藩也自认为一生‚无愧于兄弟‛。但是根据史料记载,这几个弟弟和曾国藩相处并不融洽,甚至他们曾经写信指责过曾国藩。又据史料记载,曾
国藩官场得势之后,却曾经一度坚决弃弟不用,这是为什么呢?那么曾国藩究竟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哥?在家训中,他又是如何教导弟弟们的呢?曾氏兄弟的相处之道,到底能给我们现代人哪些有用的启示呢?
与其他家训不同的是,曾国藩的家训独特处在于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的独特。一般家训面对的只是子女,他的家训还面对几个也想建功立业的弟弟。在对弟弟们培养的过程中,他花了不少心血,本应该很有成果吧,可是开始几个弟弟与他的关系并不是很好。
他们兄妹总共九个人,他是男孩中的老大,老二是曾国潢,老三是曾国华,老四是有名的曾国荃,老五是曾国葆。曾国荃号称九帅,在他们曾家排行老九,这是族兄弟中排行。他本受大哥器重,曾国藩当翰林时,带了父亲与九弟去北京,要亲自教导,不久,父亲回家,但是还是把弟弟留下来,要亲自带。不久,老九也要走,他就纳闷,为什么想走呀?是哥哥态度不好?还是什么原因?走了怎么向父亲交代呀?曾国荃就是要走,也不说理由。曾国藩着急了,写信给父亲,‚弟未尝片语违忤,男亦从未加以词色,兄弟极为湛乐,兹忽欲归,男寝食难安,辗转思维,不解何故,男万难辞咎……望父母俯赐惩责。‛弟弟没有对哥哥不礼貌,我也没有指责过他,可是,我觉得我们感情好,不懂他为什么非要回家,我实在不敢瞒着,肯定我没做好,父亲要骂就骂我吧。一边还给弟弟做工作,再住了一段。这样折腾了一年,最后还是不得已把他送回家了。临走时,他还给父亲写信解释。他觉得可能有两个理由,一是年轻人在老家想来京城逛,现在没好玩的了,想家了。二是可能家奴对我与他不一样,我不在时可能对他不尊敬。既然要走,我也不能拦着,让他回家,请父亲亲自教育他。但是曾国荃到底还是没说为什么。
可是曾国荃到家后,立刻发生了一件事,让他跟远在千里外的哥哥叫板了。曾国藩当四川考官时,得了一千两银子,寄回老家,却画蛇添足的把银子做了分配,让六百两改善生活,四百两接济他人。这引起轩然大波。老三老四不干,还写信给大哥指责他,问他知道家里欠多少钱吗?说他是在做秀,把他狠狠的损了一顿。曾国藩一看生气了,老二都比他小九岁,现在这些小家伙竟然都指责他。好在他修身养性到了一定
火候,化解了怒火,写信给他们,春风化雨的劝慰解释交流沟通,把家庭公案很好地解决了。
处理措施虽然很好,但是奇怪的是两个弟弟为什么敢和大哥叫板?这与他的教育有关。他个人认为弟弟的教育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父亲还在,他也要担当。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说:‚至于兄弟之际,吾亦惟爱之以德,姑息之爱,使兄弟惰肢体,长骄气,将来丧德亏行,是我率兄弟以不孝也,吾不敢也。‛中国人一个传统观念正是长兄为父,他的教育原则与父亲不同,不溺爱,不姑息,就算说他不孝,也得严格教育。因为年龄比弟弟大许多,所以对弟弟非常严格,以至晚年回忆都觉得自己不好,觉得可能自己态度有问题。但是,这反过来也可以看出他用心地教育。
曾国藩的家训中重要的观念是‚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兄弟和睦,其力断金,没有不兴的。基于这个认识,教育弟弟就非常用心。可是弟弟却未必领情。他后来自己说,‚大凡做官之人,往往厚于妻子,而薄于兄弟……自问此心,觉无愧于兄弟。‛
这样费心思地培养本来是要帮助他们成就事业,但是他却弃弟弟不用。等他出山时,弟弟看到机会来了,要跟着打天下,但是他一个都不带,几个弟弟不高兴了,父亲也劝他带他们去,曾国藩想了想,就带了小他十七岁的曾国葆。湘潭战役是他人生史上灰暗的一笔,他亲自指挥,败得想自杀。于是痛下决心整军,规定跑掉的士兵不准再回来。别营都是兵不要,弟弟的那个营,因为弟弟率先溃散,所以也要他回家去。弟弟不走,他以军令如山为理由,把他赶回家了。后来,许多湖南籍人都被他任用,就是不用几个弟弟。一直到后来他坐困江西,愁到几个月不写家书,开始几个弟弟也不管他。后来,曾国华曾国荃求到左宗棠、胡林翼等人支持,赶到江西救他,看到弟弟们来,曾国藩流下眼泪,真是及时,这时才开始把几个弟弟分在大将手下做副将。
这么培养弟弟,希望他们成就功业,开始不重用,后来却用到极端,提拔到最核心的位臵让人难以理解。像九弟曾国荃所部二万人,就成了他手下的重要力量。当时曾国藩他们孤军奋进,打到雨花台下,城中兵
力雄厚,他不敢上前线,怕弟弟死得更惨。啃足三年,才打下南京。朝廷命令李鸿章去打,他就是不去。有一个重要原因,老师不愿意他来。曾国藩也一个劲地写信给弟弟,不行就让李鸿章来帮他,曾国荃不要。现在看到的家书中,都是曾国藩苦口婆心地劝他弟弟不要贪功。要知道家书也是他亲自删定的,不能体现他的私心。有些人考证,实际上有一些表明真实心迹的信,要拿头功,就支持你,不让李鸿章来,你不说话,不下这个令。这么熬着,打下了南京,双双封爵。这看出他多护着弟弟。但有一事让弟弟死活想不通,朝廷下令裁军时他马上让弟弟回家去。弟弟想不通,他就努力做工作,总算劝通了,弟弟回家了。那么曾国藩究竟为什么这么做呢?在他这种看似反复无常的态度之下,又蕴含了什么用人的智慧呢?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从人力资源学上讲有三层内涵:一是任人唯亲,二是任人避亲,三是举贤不避贤。培养弟弟,先忌讳任人唯亲,容易想起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为利益,古代知识分子忌讳这个。曾国藩把家国天下当作一种信仰,把修身放在第一位,非常忌讳任人唯亲,他的观点是任人避亲。虽然教育弟弟花心思,但是常说,要凭自己努力成就自己的功业,不会为他们提供官场的方便。他是乡试主考官,弟弟却一个都没考上,出山不带弟弟正是任人避亲,用的都是老乡。亲谊乡谊年谊,亲戚老乡同学,三层关系,中国人最看重,老乡不也是拉帮结派吗?但是并不矛盾,使用几个弟弟时,容易让人看出是求个人利益,所以用乡谊不用亲谊。那么,后来为什么又让弟弟们带兵呢?
还是办团练中受到的磨难与坎坷改变了他的认识。当时,他在长沙城里办团练办得不容易,上下全得罪光了,个个都给他小鞋穿。弄得他灰头土脸。打下武昌后,本来有面子,江西却处处掣肘,没钱什么都干不成,尤其打仗时,他四处求告,没实权,非常艰难。后来,父亲死了,他给咸丰写奏章,要江西巡抚,要实权,两人斗气,他在家急,骂弟弟,还被天下指责为不忠不孝,左宗棠骂得最狠。他内心苦闷,这种磨难给他带来了心理伤害。等咸丰八年,重新出山时,他的认识全变了,给弟
弟写信:‚由天主者,无可如何,只得听之。由人主者,尽得一分算一分,撑得一日算一日。吾兄弟断不可,不洗心涤虑,以力挽家运。‛现在觉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做兄弟一定要团结,重振家业。这时,认识到家才是人生事业的大后方,亲情对于度过难关最重要。认识到这一点,从此再不拒绝弟弟带兵,尤其是弟弟来救援时,感动得不得了。后来三弟跟着李续宾冒进,死在战场,对他打击极大,反思后,从此对老四老五重用,不再让他们跟别人,而是在自己手底下官居要职。所以曾国藩为什么对家训如此花心思,说明他对家族力量的整合非常看重。
第十四章:《自立立人自达达人》
在曾国藩的家训中,一直特别强调识人用人。而曾国藩本人一生爱才,特别喜欢发现人才,也特别爱培养人才。尤其是对自己的得意弟子李鸿章,曾国藩更是费尽心血,不遗余力地培养支持,甚至后来直接让他接替了自己直隶总督的位臵。于是后人就用‚自立立人、自达达人‛来形容他对李鸿章的培养,那么这八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历史上真实的曾国藩到底是怎么培养磨砺李鸿章的?为什么曾国藩在家训中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讲述识人用人呢?在曾国藩的人才观中,又有哪些智慧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呢?
在历代家训中,曾国藩家训最突出,因为他花的心血最多,无人可比。在曾国藩看来,一个人辉煌不算辉煌,家庭的辉煌才算。而且这样才可以持续发展,识人上也是这样。他很有远见,认为‚办大事以多选替手为第一要义‛,只靠一个人,不是有价值的事业,得有人才梯队。所以不遗余力地培养人才。像他的后代上,大儿子曾纪泽是他的骄傲;社会上,最出色的学生是李鸿章。这个培育人才过程被人称道,用八个字概括就是:自立立人,自达达人。
曾国藩有许多学生,最认可的就是李鸿章。李鸿章与曾国藩之间有多次分合,甚至三进三出。
第一次,李鸿章考科举未中,气势豪迈时遇冰冷现实,垂头丧气,经父亲介绍拜到曾国藩门下,成了曾的学生。曾国藩器重他有才,当时
正在编写《经史百家杂钞》,认定他才堪大用。但李鸿章关键时刻反出师门。曾国藩要去湖南办团练,但李鸿章没跟去,他有野心想自己办,在安徽吕贤甚支持下,自己打江山。但是天下谁办团练办得最好?谁办得过曾国藩?李鸿章就办得不得法,越办越差。曾国藩却办得红火。于是李鸿章就写信给老师,曾国藩哈哈一笑,欢迎他回来。李鸿章成了曾府幕僚,这就是二进。
这次回来时,李鸿章就低调了,但他确实有才,曾老师日益欣赏他,二人关系密切。第二次叛出师门就出现了。曾国藩的祁门老营在安徽,地势独特,丢了徽州,祁门就成了瓮中之鳖。曾国藩为此要处罚李元度,二李间本来没多大交情,后来李鸿章也没有帮过李元度,但此时李鸿章却劝他不要处分李元度。曾国藩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必须处罚。李鸿章说:‚果必奏劾,门生不敢拟稿。‛公文本由李元度起草,此时是李鸿章负责。拒绝写这个文章,这种叫板,曾国藩万万没有想到。但胸有城府的曾国藩淡然地说:‚我自属稿‛,并没指责李鸿章。但李鸿章竟然说:‚若此,则门生亦将告辞。‛这成了挤兑了,一说,曾国藩冷冷看了看他,指着门外,‚听君自便‛。李鸿章早有准备,拎着背包就走了。这是二出。
如果说上一次李鸿章反出师门,是为了自立门户,成就一番自己的事业。那李鸿章这次又是因为什么呢?为什么与曾国藩一言不和,他就断然离开呢?而曾国藩一直都很看重李鸿章,视他为自己最得意的门生,但是当李鸿章又要走时,曾国藩又为什么竟然一点都不挽留他呢?
欧阳兆熊记道,当时曾国藩只说了一句,此君难与共患难耳。这是当时形势决定的。徽州一丢,祁门就危险了,是绝地。此前,李鸿章劝过他不要在祁门,说祁门是绝地,但是曾国藩没听。这下丢了,成了绝地了。当地老营许多人人人自危,准备开溜,李鸿章也看出不好了,但是害怕他的开溜会把曾国藩的名声搞臭,所以借李元度一事开溜,想借此脱离危局,装仗义,留足了后路。虽然他是真聪明,但是事情真的有了转机。曾国藩祁门自杀未遂,逃出生天。李鸿章度过了危机后,又从江西回来了,这是三进。那么三出是什么呢?
1861年,李秀成破江南,横扫江浙,兵指上海。当时上海是重要通商口岸,只有绿营把守,但是他们毫无战斗力。于是紧急向安庆曾国藩请求派兵驰援。曾男藩也觉得必须救,想让曾国荃去,但出乎意料的是,曾国荃就是不去,只得思考谁去了,只有心腹大将才行。居然找李鸿章商量,李鸿章觉得机会来了,毛遂自荐,我去。曾国藩说你没兵呀?李鸿章说自募淮军。在当时幕僚要出幕,这可是反出师门,老师可是对他有意见的,他这样要求,曾国藩不仅答应了,而且大力支持。开始李鸿章只召了一批土匪二千五百多人,曾国藩就把自己的亲兵两个营拨给他,组成了十三个营六千五百人兵力,其中四千是原湘军,李鸿章才建成淮军雏形。从此,历史开启了李鸿章时代。
李鸿章频频反出师门,足见他是很精明的一个人。但是面对这样一个怀有私心,精明得有些过头的学生,曾国藩不仅不厌恶,反而是青睐有加,甚至大力扶持,一手成就了李鸿章。那么曾国藩为什么这样对待李鸿章呢?这又体现了曾国藩家训中怎样的人才观呢?这就是家训中反复强调的‚成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替手第一层意思指助手。这是人才管理的常理。领导不可能事必躬亲,只考虑整体发展,得选对专业人才处理专业问题。‚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得有一批得力助手。‚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所以替手第二层意思指的是事业的接班人。团队领袖要选对接班人。曾国藩评论过‚官宦之家,兴旺不过一代;商贾之家,兴旺不过三代,有点创业精神;耕读之家,一般兴旺五代;孝友之家,即有孝悌精神的家庭,一般可以兴旺八到十代。‛一个人的事业不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事业才算是事业,得培养接班人。李鸿章有缺点,精明浮躁少磨炼,不完美但是还得看特长,看发展眼光,所以那么多手下没选,就选了李鸿章做接班人。
曾国藩确实看到了李鸿章的长处,所以才尽心尽力地培养他,而容忍李鸿章屡次反出师门,其实也是对他的考验与磨砺。那么曾国藩之所以特别器重李鸿章,难道仅仅是因为想把李鸿章培养成为事业的接班人吗?为什么说曾国藩对李鸿章的特殊态度,其实和‚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这句话有关呢?
对李鸿章,曾国藩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即人才观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立立人,自达达人。曾国藩说过,‚仁者,即所谓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这话出自《论语》,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联合起来看,更全面。想自己通达,就让别人通达,这是仁者的境界,要做到实在太难了。曾国藩不遗余力地推荐人才,当时他推荐的人才遍布天下,天下督抚半出曾府。甚至像左宗棠这样的人都是他推荐的。对于三进三出的李鸿章,曾国藩不计前嫌,把过失看作是磨砺,还频频写信给他,指导他带兵打仗,后来还推荐他为江西巡抚,成为一方大员。曾国藩看出慈禧怕自己做大,就上奏裁湘军,保留淮军,这是慈禧放心的。正是这样,导致湘淮平起平坐。而天津教案后,他还推荐李鸿章接替自己的直隶总督位臵,这就让李鸿章超越了自己,开启了李鸿章时代。这就是扶上马再送他一程。当然,后来李鸿章以曾国藩的思想为思想,坚持了洋务运动并推行下去,能这样推行发展,说明曾国藩塑造学生的成功。这就是自立立人,自达达人,可持续发展才有生命力。
以上就是《曾国藩家训》十四方面内容。我再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我是通过百家讲坛上郦波教授的讲解才对《曾国藩家训》有所了解的。曾国藩家训中,分门别类的涉及了养心、求学、居家、交往接待等方面。细细读起来,他的每一篇‚家书‛,都有一个哲理,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交往都有教育意义。可以说,现代教育专家的各种教育理论,各种家教方法,他都早已做了精要全面的总结。有了《家训》,所有的家庭教育问题、提升自身修养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虽然我只是很浅显的学习了《家训》,已是感觉受益匪浅。感触较深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读书改变命运。曾国藩出身于农民世家,天资并不聪颖,如何能够成为晚清一代鸿儒呢?读书是一个重要因素。少年时的曾国藩科举落榜,用借来的100两银子买了一套二十三史,可见对书的痴迷程度。他在家书里是这样说的‚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我们知道,曾国藩是个个人信
仰和信念十分强大的人,他之所以能形成这些信仰信念,完全来自于读书。曾国藩总结出的读书方法主要有三条,要读经典;一书不尽,不读新书;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这三条非常值得我们现代人借鉴。
二是自省的力量。曾国藩一生不仅‚无一日不读书‛,他修身养性的功夫更是值得后人称道。32岁的曾国藩,写下了有名的《日课十二条》: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日知其所亡;月无忘所能;谨言;养气;保身;作字;夜不出门;最难能可贵的是,自写下的那夜起一直到生命的最后历程,他几乎是非常完美的做到了,这也是曾国藩最惊人的地方。他自己总结为一个字-----恒。曾国藩有句名言‚人但有恒,事无不成,‛这种恒心和毅力,试问有谁能望其项背?这种自省的精神和毅力,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三是高超的家教水平。曾国藩的治家也很有名,八字格言‚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即是他治家的宝典。曾国藩要求曾家每个子弟,都要身体力行,坚持不辍,他自己就一丝不苟的带头去做,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他更是不惜在繁忙的公务中抽出时间,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陪孩子研究他们感兴趣的学问,哪怕这种学问他自己并不在行,也能尽自己所能去努力学一点,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曾家子弟代代皆有英才,曾国藩的子孙、曾孙、甚至玄孙里,有很多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总能以高尚的人格与品行彰显家庭教育的成就和家族传承的辉煌。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好好学习他的那种努力与实践的精神,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戒骄戒躁,经常自身,及时发现和改正缺点和不足,争取更大的进步。我要说的就这么多,希望大家多指点。同时,作为一个年轻妈妈,我也要好好学习曾国藩的家教,好好陪伴教育儿子,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不求成才,只求健康长大。
第二篇: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家训》 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6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 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为师当严而有恒!
7吃一暂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消极自馁也!
8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
9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
10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11少劳则而老逸犹可,少甘而老苦则难矣。盖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也。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2修身十二款: 1)主敬;2)静坐;3)早起;4)读书不二;5)读史;6)谨言;7)养气;8)保身;9)日知其所亡; 10)月无忘所能; 11)作字; 12)夜不出门
第三篇:《曾国藩家训
行軍——以《不曽國擾藩民家訓為·八本本》。居官以不要錢為本;治家以不晏起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養生以少惱怒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做詩文以聲調為本;讀古書以訓詁為本;
第四篇: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家训: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
曾国藩家训第一看:
看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 曾国藩家训第二看:
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 曾国藩家训第三看:
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畅游史海,可以看到“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家训里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曾国藩家训四条遗嘱: 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
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以行善除恶,这是自己的表现。内心是不是自欺,别人无从知道。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天,下无疚于心,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感到愧疚,可以面对天地,和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
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这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健
在内专一纯净,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崇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聪明智慧,都是从这些敬中产生的。庄重宁静则一天比一天强,安闲敬纵则越来越懒惰,都是自然的征兆验效。如果不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么身体的强健,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 三是追求仁爱则人高兴
读书学习,粗浅地知道了大义所在,就有使后知后觉的人觉悟起来的责任。孔子教育人,莫大于求仁,而其中最要紧的,莫过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这几句话。人有谁不愿意自立自达,如果能够使人自立自达,就可以和万物争辉了。人有不高高兴兴地归附的吗? 四是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
如果一个人每天穿的衣服吃的饮食,与他每天所做的事所出的力相当,则看到的人会赞同他,鬼神也会加以称许,认为他是自食其力的人。倘若农夫织妇终年勤劳,才能收获数担粮食数尺布,而富贵人家终日安逸享乐,不做一事,却每餐必是美味佳肴,穿必锦衣绣袍,高枕而眠,一呼百应,这是天下最不幸的事,鬼神也是不赞同的。这样怎么能长久呢?古代的圣君贤相,无时无刻不以勤劳自勉,为自己打算,则必须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在困境中奋力前行,殚心竭虑,而后可以增加智慧增长见识。诸葛亮曾经写过两封《诫子书》,其一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家训参考
曾国藩家训:曾国藩不愿子孙为大官
如何治家,历来是人们议论甚多的一个话题。家训,对于今人来说,是个比较专业的说法。但在古时,却是常用词,因为“人必有家,家必有训”。家训指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后代的垂诫、训示,更是儒家知识分子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教育后辈的家庭教育读物。古人家风的形成,更多靠的是长辈与子孙的身体力行,而不是背诵“家训”。曾国藩(曾国藩家训)如何教育“官二代”
晚清名臣曾国藩对后代的教育也相当重视。咸丰六年(1856年)九月二十九日,他写信给九岁的儿子曾纪鸿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教育九岁的儿子要成为“读书明理之君子”,这样的期许较之一般的俭朴教育显得境界更高。
而后,曾大人直接教育儿子如何做:“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读书与做人,实质是相容并包的。通观曾国藩的一生,其言传身教对于曾氏家族的儿孙成才,以及家族可持续发展都奠定了扎实基础,值得今人借鉴。诸葛亮曾经写过两封《诫子书》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许多诫子文书,如曹操《戒子植》、曹丕《诫子》、嵇康《家诫》、诸葛亮《诫子书》、羊祜《诫子书》等都是教育子孙的文书。最典型者当数诸葛亮的《诫子书》。诸葛亮曾经写过两封《诫子书》,其一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
他的另篇《诫子书》说:“夫酒之设,合礼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未殚,宾有余倦,可以至醉,无致迷乱。”
这句话是说:摆设酒宴,目的在于合乎礼节和沟通感情,以适应身体和心性的需要为度,尽到礼节便可退出,这就达到和谐的极点了。当主人兴致未尽,客人略有倦意的时候,可以饮酒至醉,但不可到昏迷错乱的程度。这是诸葛亮在具体事情上对子女的训诫。
有人认为,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在他死时才8岁,而上述两封《诫子书》所言内容,不像是对儿童讲话,因而怀疑其系后人伪造。但是,如果我们考虑到诸葛乔过继给诸葛亮为嗣子这件事,就不会对上述两封《诫子书》有怀疑。陶侃退腌鱼
东晋名臣陶侃出身贫寒,年轻时做过县吏,曾利用职务之便给母亲湛氏送去一罐腌鱼。湛氏不肯吃,还责备陶侃说:“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
谢安侄子谢玄,年轻的时候喜欢佩戴紫罗香囊,谢安怕他玩物丧志,“因戏赌取,即焚之”,用这种行为加以教育,自此谢玄停止了佩戴香囊。谢安兄子谢朗,“善言玄理,文义艳发”,小时候一次大病初愈后,在叔父谢安处与僧人支遁谈玄,论争得十分谢安寡居多年的嫂嫂王氏担心儿子过度劳累伤身,两次派人叫谢朗回去。谢安总舍不得让谢朗走,想让他们论出个结果。王氏只好亲自跑到谢安家,说:“新妇少遭艰难,一生所寄惟在此儿”,哭着把谢朗拽走。谢安对支遁说:“家嫂辞情慷慨,恨不使朝士见之。”(《晋书》卷79《谢安传》)表示了对嫂嫂行为的理解和尊重。这两件事反映了谢氏家族重教育、讲礼节的门风。张绪因势利导儿子
南齐人张绪之子张充“不持操行,好逸游”。
一次张绪请假回家,刚到西城郭,便看见儿子到郊外打猎,“左手臂鹰,右手牵狗”。张充也看到父亲的船驶来,便放下猎鹰和猎狗,在岸边拜见。张绪没有责备他,而是一语双关地问:“一身两役,无乃劳乎?”张充面有愧色,回答:“充闻三十而立,今二十九矣,请至来岁而敬易之。”张绪便鼓励他说:“过而能改,颜氏子有焉。”
果然,第二年张充便修身养性,刻苦攻读,后与从叔张稷同有名望。曾国藩家训:郦波谈曾国藩家训
作为国内首位文牍学博士后,郦波一直在课堂上向学生宣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百家讲坛也曾给他提供过更大的讲台。那么,这一次为什么选择了曾国藩家训?
尽管郦波很早就阅读《曾国藩家训》,且常读常新,多有收获,但这次在百家讲坛评说曾国藩家训,最根本的动力是对教育现状的某种忧虑。“公众对教育现状的批评比较多,特别是对高分低能的一些现象很不满意。其实精神境界低更可怕。”郦波认为,当下教育有三大块缺失:一是大众教育缺失,更多的是精英教育、象牙塔教育,教育资源集中且失衡,尤其以中小学最为严重;二是精神教育缺失,素质教育提得很多,但是更侧重能力和技术;三是家庭教育缺失,把孩子推到学校,其实家长才是孩子人生路上第一位老师。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郦波认为,孔子之所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第一位教育家,是因为他将贵族教育引向平民教育、大众教育。“孔子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教改课程家,他把礼、乐、书、数、射、御‘小六艺’,推广为‘大六艺’,即《礼》、《乐》、《书》、《诗》、《易》、《春秋》。《礼》相当于思想道德与公共关系学;《乐》包括所有的优美音乐,是艺术修养学;《书》是尚书,是先王经典,相当于经典作品导读;《诗》是诗经,相当于文学;《易》是宗教,本质是哲学;《春秋》是历史学。”
“中国的父母总想着要给孩子最好的东西,最好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情感,现在中国文化教育土壤贫瘠,家庭教育缺失,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从家庭教育入手,培养情感。”郦波说。
在传统的儒家教育中,首先是家庭教育。中国人自古注重庭训家教,历史上的名臣大儒如宋朝的司马光、欧阳修、朱熹;明朝的王夫之及清朝的郑板桥、曾国藩等等,都留有家训。在这些历朝历代的著名家训家规中,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与美德才得以流传。
郦波曾试图讲颜之推家训,但对于大众来说,颜之推显然不如曾国藩影响大。平常治学养成的习惯,就是做任何课题之前,尽可能地收集研究对象所有的相关内容,这次讲曾国藩,郦波更是集思广议。历史上关于曾国藩的争议很大,学术界认可曾国藩,认为他挽救了儒家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是汉文化的核心,冯友兰认为曾国藩是挽救了汉文化,是大功臣,可是他另一个身份是汉奸,帮助晚清镇压太平天国。章太炎最恨曾国藩,认为曾国藩是奴才。梁启超编过《曾国藩嘉言钞》,蔡锷编过《曾胡治兵语录》,蒋介石则把《曾能治兵语录》作为黄浦军校教材。1945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曾经把《曾胡治兵语录》出成白话解。郦波说,当时的国共两党都拿曾国藩家训中的思想精华作为治兵方法或作为教材。可见这一最受争议的人物,曾国藩家训却最得到一致认可。
在通览了曾国藩的相关图书之后,郦波发现,这些书基本上是编选本,即使是评点解读,其面对的也是有一定接受能力和基础的读者。因此,他在讲解的时候,注重了面对普通大众阅读的情节性和故事性。但恰恰是这一点,引来不同的看法。
有人说,郦波在《百家讲坛》上讲的曾国藩,太通俗,不深刻。郦波解释说,那是大众平台上,作为教师,他不能不考虑大众的接受能力,否则自说自话没意义。这是大家的课堂。他的讲解,总是从一段故事入手。“故事是学术的一种。最早的文学比如希腊神话,就是故事,每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就是靠故事完成的。说我是讲故事,讲得浅显,我不认为是贬低,而是最大的奖赏。”
郦波说,近年来,家教图书受到读者重视,诸如《哈佛女孩》等畅销书动辄销售上百万册,但是鲜有类似的成功案例,就是因为“哈佛女孩”只是个案,并没有在教育规律上进行把握总结,也没有建立在系统的文化基础上,不见得适合所有孩子。而《曾国潘家训》在传统文化上有深厚的传承和积淀,既是个案,又有普适性。
郦波生活中最大的爱好是上课,上课最大的内容则是生活。他深爱着三尺讲坛,想方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用音乐,用古诗。上课前,他会从一首诗讲起,遒劲潇洒的硬笔书法落在黑板上,繁体竖版的诗句很快将学生带入古典文学的意境中。从诗里破解疑问,这是郦波讲课的小技巧,他也乐于陶醉其中。他喜欢读经典,读得最多的老子、庄子、唐宋八大家,又很复古,学的是古典文学,爱的是京剧,又喜欢着长衫,吹洞箫,打打太极拳,写写汉字——他尚不敢称其为书法。他崇尚汉字,因为汉字就是汉文明,华夏文明之所以没有断裂,原因就在于汉字的凝聚力强大,支撑了汉文化的传承。
郦波是如此投入于每一个靠近的历史人物。讲张居正时,除了大量阅读张居正的图书,还跑到湖北荆州张居正的故居实地揣摩,直到感觉张居正的形象在心中鲜活地浮现,有讲他的冲动;他给学生讲《孔子的眼泪》,反复阅读体味孔子,以至于梦见孔子边哭边唱,醒来便把哭的调子记下来。孔子临终前见到子贡,哭问“汝来何其迟也?”他解释说,“孔子的眼泪”不是哭自己,而是着眼在他人,看到不是生死,看到的是理之不存,乐之将崩,他的理想谁来实现?谁能兼济天下?这样有诗意的题目,后来被改成《孔子的教育观》。
2003年,郦波带的第一届学生毕业,他赠诗相送:“„„很多年后,没有了我,也没有了你。我们都在苍穹里,心情都在浩瀚里。精神,是存在的乐趣„„”诗的原句记不清了,但他记着诗的意境,他希望追求永恒的东西,那就是情感、精神、思想。
第五篇:曾国藩家训
研究生课程论文
河南大学
题目:曾国藩家训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论文作者姓名: 何珊珊
作 者 学 号: 104753120051
所 在 学 院: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所 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导师姓名职称: 马进举教授
所学课程名称: 民族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
曾国藩家训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摘要:曾国藩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理学家,经世思想的实践者和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曾国藩一生都非常重视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思想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对曾国藩家训思想的解读,来进一步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曾国藩;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曾国藩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有较系统的家庭教育思想体系,内容非常丰富,成效明显,在中国家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曾国藩提出“八德”、“八本”、“三致祥”、“三不信”等家庭教育理念,在其家庭教育思想熏陶下,曾氏兄弟个个封侯拜相,显赫一时.家庭教育是曾国藩思想中最有进步意义的部分,其家庭教育思想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传统家训思想、湖湘地域文化和曾氏祖训的影响,曾国藩关于教育环境的思想对我们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曾国藩家训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
曾国藩具有深厚的历史功底,对中国传统儒、墨、道三大显学钻研尤深。儒家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积极入世精神以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社会责任感,道家全身保生、避让退守之道,墨家勤劳节俭之学,都是曾国藩家训思想的精神养料。曾国藩要求子弟以儒家态度积极入世,立志高远,自强不息,建功立业。但在激烈的科举和官场竞争中,他又以道家避让退守之道警诫子弟“不忮不求”,力求刚柔相济、进退两宜。他提出的“旧课”四条,其中的“慎独”、“主敬”、“求仁”就是以孔孟儒家义理教育子弟进德修身,完善人格,“习劳”则是以墨家之理教育子弟养成勤俭耐劳品德。“至于作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曾国藩将这些传统哲理运用于家训教化,说理详尽,分析透彻,为其家教思想奠定了深厚的理论根基。
(二)祖传家训遗风
曾国藩祖父曾玉屏个性倔强,由于“早岁失学,壮而引为深耻”,对子弟教督甚严,创立八条家规:书(读书)、蔬(种菜)、鱼(养鱼)、猪(养猪)、早(早起)、扫(打扫)、考(祭祀)、宝(敦族睦邻)。曾国藩对祖父非常敬重,“吾家代代皆有世德明训,惟星冈公之教尤应慎守牢记”,“总以恪守星冈公之绳墨为要”,并继承了祖父“自强、谨慎、威仪”的优秀品质,将其八字诀家规扩展为“八本”家训。曾国藩父亲曾麟书科考不顺,连考17次才中秀才,但他非常勤俭、刚毅、倔强,“发愤教督诸子”,并将祖传家规撰成对联:“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耕半读,但愿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将艰巨付儿曹。”曾国藩将其抄贴堂中,作为家规宗旨。曾国藩深受母亲江太夫人“倔强”个性影响,“ 吾兄弟皆禀母德居多,其好处亦正在倔强。”曾国藩经常劝诫诸弟子侄远绍祖德,牢记先辈嘉言懿行。“我家祖父、父亲、叔父三位大人规矩极严,榜样极好,我辈踵而行之,极易为力”。
二、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修身进德的思想教育
曾国藩非常注意人格修炼,人格修炼对他事业很有帮助,首先是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第二个是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第三个就是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第四个字是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第五个字是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他每天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一直贯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俭、要谦虚、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许多人都认为人格修炼是空虚的东西,认为修身是虚无缥渺的东西,甚至还是迂腐的,但曾国藩一生的事业,修身才是他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原因。这是曾国藩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他对诸弟及子侄的要求。
曾国藩对子女的家庭教育非常严格,虽然他常年在外做官、带兵、打仗,但家信未尝间断,温言细语,言传身教,谆谆诱导,勤劳俭朴,知书达理,不求做官发财,不以优越地位自居。这些的实现,就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品德、心态、价值观和思想境界的高尚。在当今社会,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家庭环境越来越优越,有些家庭对孩子放任自由,好吃懒做,坐享其成,宠惯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之所以曾氏家族子孙很有成就,从家训中对子孙要求必须进德修身,热爱劳动,养成勤奋的品德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有很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二)立志、立业的思想教育
曾国藩认为,立志坚韧是成就事业的基础。他不断地教诲子弟,要立大志,有理想,不可甘居下流。在立业上教诲子弟:“不能勤奋以图自立,则仍无以兴家而立业。”也正是在曾国藩的教育之下,他的四个弟弟和儿子都建立了一定的功业。
(三)持家的思想教育
曾国藩认为,持家应以孝弟、勤俭、倡和、戒骄傲奢侈为主。他大力提倡孝弟,将孝弟看作是修身、齐家的主要内容,孝敬老人,与邻居和睦相处。勤俭是传统美德,曾国藩教诫诸弟及子侄,要“勤俭自持,习苦习劳”,并将勤与俭列居八德的内容。曾国藩30岁时,做了一件青缎绸褂,于庆贺及新年时穿,穿了30年,还如同新的一般。在南京总督府任内,要求夫人及儿媳们,每晚要绩麻纺纱,下厨做饭。要求儿孙们要尊老爱小。在现实生活中,铺张浪费,一些子女对父母不孝敬,甚至有的子女不赡养父母,特别是农村的老人,年轻时积累的财产都为儿子盖房,娶媳妇,年老体弱时,没有生活来源,没钱看病,甚至基本生活都难以保证,老年的生活很凄凉,人都是要老的,自己也是儿女的榜样,自己如何对待老人,儿女也会如何对待自己的;在社会上来说,父母辛辛苦苦把儿女养大,特别是农村的老人,养孩子很苦,一个连父母都不养,不爱的人,还能称其为合格的人吗?谁还愿意和你交往合作呢?但是这类人大有人在,所以曾国藩的孝亲敬长很有现实教育意义。西安协和医院任超院长有一句话说得好“孝顺儿女天照应,孝顺的儿女为人正直、忠诚、善良,事事都有人愿意帮助。”在现实生活中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孝敬老人。
(四)读书治学的思想教育
曾氏家族提倡半耕半读,非常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曾国藩提出了读书可以变化气质的观点,勉励诸弟及子侄奋发读书,愿他们为“读书明理之君子”。曾国藩有读书癖和很强的求知欲。1834年11月,他中举之后,到京都(北京)去考进士,第二年考进士失败,便回湖南,穷困得很,在经过睢(虽)宁时,向易作梅借了一百块钱。易作梅以为他有急用,就借给他,谁知曾国藩路过南京,把这笔款子完全买了书。还不够,便把衣服送进质店当,换出钱来买书。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的读书癖。他认为,学习是一件十分艰苦而又必须长期坚持的事情,非经刻苦努力,持之以恒,不能成功。他的终生学习理念,在现实中仍有很深远的教育意义。
(五)“自概之道”的思想教育
曾国藩的自概之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盈满亏损,极盛至衰的自然法则;二是以史为鉴;三是主张自概。他认为要想使家族及个人永远持盈保泰,就要自觉地做到自概和先概,若被他人所概,一切后悔就来不及了。要做到自概,第一要廉、谦、劳,第二要求缺概盈。“孙所以汲汲馈赠者,盖有二故。一则我家气运太盛,不可不格外小心,以为持盈保泰之道。旧债尽清,则好处太全,恐盈极生亏;留债不清,则好中不足,亦处乐之法也。二则各亲戚家皆贫,而年老者,今不略为资助,则他日不知何如。” 他告诫子孙们,之所以要把自己的债还没有还完,别人帮助,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家气运太全,不能把格外小心,坚持持盈保泰的道理。旧债还清,好运就太全,就会过分满盈,产生不足;留债没有还清,好中就有不足,是处事完满的办法。二是,各家亲戚都贫困,年龄又大了,现在不在资助,以后就没有机会资助了。如同现实生活中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三、曾国藩家训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
(一)讲究修养
曾国藩非常注重以儒家标准进行品德的自我修养实践。例如他常年形成了黎明即起、每日练字、阅读经史书籍、写日记反省自我的习惯。曾国藩在师从倭仁、唐鉴等人学习理学之后,两位老师为他的日课量身制订了十二条规,主要内容就是自我反省式的修身,使他成为一个虔诚的理教教徒或儒教教徒。尽管曾国藩后来由于国事繁忙而不可能按照十二条规的规定那样坚持日课,但他从未放松自我严苛的要求,经常自责和反省身上存在或潜在的与封建道德相悖的思想行为,并将它们记录在书牍或日记中。1858 年曾国藩二度出山后,仿佛已然大彻大悟的他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厉,丝毫不允许自己背离封建统治的要求。可见修养法乃是曾国藩的主要德育方法之一。
(二)树立榜样 曾国藩经常利用榜样的力量来进行德育,他本人就堪称是封建道德遵守的楷模,为他人树立榜样、率先垂范,起着非常明显的教化作用。例如他为了倡导官员们树立廉洁自律之风,大力赞扬、宣传和褒奖廉政官员。仅咸丰八年一年,他就向皇帝数十次上书了以褒赞那些廉政官员为主要内容的奏折,借此树立榜样、教育朝廷上下其他官员。再例如说,为引导广大文人潜心进行作文之道的研究,曾国藩向他们中的一些杰出代表极力推崇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他的《读书录·韩昌黎集》中有言写道:韩愈的作文之道被后世视为金科玉律,但只研究韩愈的文章体例算不上得其精髓,唯有深入研究韩愈文章内容之后才能体悟到其体例的深意。在此,曾国藩建议天下文人以韩愈为榜样,学习他在作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探究文章体例的问题。
(三)注重说服
曾国藩的一生除了以“君子”之身严于律己、垂范他人之外,还时常以做“君子”为目标说服他人。在他一生所写过的大量家书中就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为了教育家人、后人做“君子”。曾氏家书内容杂、数量多、影响大,也是曾国藩采用说服法进行德育的一个主要形式。例如《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这篇家书中,曾国藩谈到:我曾家的兄弟子侄们,应时刻牢记勤敬二字;若曾家既勤又敬,即便在乱世之中也会有兴运旺家之气象;若曾家每个人都既勤又敬,即便天资愚钝也会不时透射出贤智之气质;我本人悔于平日里在此二字上没有下太多功夫,因而今日便想谆谆告诫曾家的兄弟子侄们务必要时时谨记、刻刻遵守;家中若回信给我,望子侄们写出对此二字的领会,也好让我安心。在这封家书中,曾国藩还专门寄语二弟说道:但凡是个读书人最起码要做到三点,一是要有志存高远,二是要博学多才,三是要持之以恒;志存高远就不会甘为下流之人,博学多才就不会学问枯竭、如井底之蛙,持之以恒就没有做不成的事;这三点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当然要做到这三点并非一蹴而就,二弟可以先从博学多才做起,至于志存高远和持之以恒则需要时间的历练,需要你我大家共勉之。再例如《谕纪泽》这篇家书中,曾国藩谈到:俭朴乃是长久居家之道,尤其在乱世之中一定要坚守戒侈的要义,不要添置过多的衣物、装饰过多的家具。可见曾国藩以家书为主要形式、采用说服法告诫家人要勤敬、要勤俭持家。
总而言之,中国自古就有将思想道德作为教育重点内容的传统,历来受到君臣百姓的普遍关注。始终把实现“内圣外王”的人生目标谨记于心的曾国藩将德育视为做人、兴家、成业的关键因素,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以身作则,不仅自觉加强自我道德修养,而且时刻不忘从各方面、采取多种方法对自己的家人进行道德教育,告诫他们要勤俭、要戒骄戒躁、要有优良的言行举止。所以,尽管作为晚清重臣的曾国藩在教育思想上不可避免具有封建思想的历史局限性,但他依然是那个时代少有的真心实意为国、为君解忧解困的贤臣,其家人也大多是与人为善、人见人夸的劳谦君子。
四、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曾国藩孝悌为本、进德修业、和睦第一的为人之道为大学生步入社会提供人际处理良方
在家孝敬父母,敬重长辈,以孝为本; 出门刻苦学习,提升修养,与人为善。曾国藩的为人之道深受儒家“仁”、“礼”思想,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改善同学间的和睦关系,转换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单一主体地位问题等,增加更多互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行之有效。
(二)曾国藩立志、虚心、慎独的为学之道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学习方法
古话说“有志不在年高”,对于大学生而言,应尽早立下远大志向,确定职业生涯目标,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同时,培养虚心、慎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作风,培养自身高尚的品德,主动对自己进行思想政治自教育,在虚心中接受,在慎独中提高,保持良好作风。
(三)曾国藩治家之道和为官之道为大学生将来参加工作、组建家庭提供良好的为事之道
家齐而后国治,只有家庭治理得当,事业才能如日中天。在治家过程中,要注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反对骄奢淫逸的生活,和睦、温馨才是治家之上策。对待事业,要“劳、谦、廉”,勤劳地工作,谦逊的态度,廉洁的行为,用实际行动获得薪酬的提高、官位的升迁,切不可心术不正。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授学生,有利于学生步入社会后生活幸福、事业有成,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7 [2] 王佩良.曾国藩家教思想探源[J].文史博览,2007
[3] 朱明勋.论曾国藩的家训思想[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6)[4] 孙翔.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 [5] 戴素芳.论曾国藩家训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伦理学研究,2003,(7)[6] 孙理兴.曾国藩治家伦理思想探析[J].齐鲁学刊.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