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教案 省力的轮子
大班科学活动:省力的轮子
活动目标:
1、知道使用轮子速度快;能省力。
2、了解周围世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轮子,并且对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兴趣。
3、乐意运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带“轮子”的玩具。
活动准备:
教具:推车:2只;两箱子物品。
各种形状的积木块以及斜木板1块。
学具:各种积木块。
笔和纸。
酒瓶盖、盒子、胶水、铜丝和橡皮泥。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1)
教师出示没有轮子的推车,让幼儿拖一拖,感觉一下轻重。
(2)
往推车里装入物品,再让幼儿试一试能不能推动。
教师总结:因为车子里装了物品所以就变得很沉,我们没有办法拖动它。
2、基本活动,探索轮子的形状和功能。
(1)
教师出示有轮子的推车,在把第一个推车里的物品全部装入带有轮子的推车里。
讨论:比较两个推车的不同之处。
总结:因为第二个推车装了轮子,而第一个推车没有装轮子。装了轮子的推车拖起来比较省力。所以,我们能够轻松地拖动它了。
(2)
提出问题:我们看到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轮子为什么是原形的?如果我们用其他的形状做轮子会怎么样?
(3)
幼儿探索用不同的形状做轮子的的不同之处。
3、提供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其他形状在斜板上做实验,观察哪种积木滚得快/
教师总结:原来圆形的物体比其他的物体滚得更快更远,所以轮子就做成圆形的。
4、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5、活动延伸,扩展幼儿的思维。
活动反思:
由于本次活动非常贴近幼儿的生活,所以我选择了这一活动。但是由于幼儿本身缺乏一些应有的生活经验。所以,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不够丰富,导致活动中气氛不够浓烈。此外,我在活动中的一些提问在语言表达方面还有些欠缺,致使幼儿理解有误。因此,在这一点上还需要我(老师)以后多加的注意,争取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来引导幼儿回答问题。
活动评析
第二次活动案例
科目名称:科学
课题名称:省力的轮子
活动目标:
1、道使用轮子速度快;能省力。
2、了解周围世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轮子,并且对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兴趣。
3、乐意运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带“轮子”的玩具。
活动准备:
教具:推车:2只;两箱子物品。
各种形状的积木块以及斜木板1块。
学具:各种积木块。
笔和纸。
酒瓶盖、盒子、胶水、铜丝和橡皮泥。
活动过程:
1、设情境,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没有轮子的推车,并且往推车里装入物品,让幼儿试一试能不能推动。让感觉一下轻重。
教师总结:因为车子里装了物品所以就变得很沉,我们没有办法拖动它。
2、基本活动,探索轮子的形状和功能。
a)教师出示有轮子的推车,在把第一个推车里的物品全部装入带有轮子的推车里。
讨论:比较两个推车的不同之处。
总结:因为第二个推车装了轮子,而第一个推车没有装轮子。装了轮子的推车拖起来比较省力。所以,我们能够轻松地拖动它了。
b)提出问题:我们看到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轮子为什么是原形的?如果我们用其他的形状做轮子会怎么样?
c)幼儿探索用不同的形状做轮子的的不同之处。
3、提供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其他形状在斜板上做实验,观察哪种积木滚得快/
教师总结:原来圆形的物体比其他的物体滚得更快更远,所以轮子就做成圆形的。
4、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5、出示各种图片,丰富幼儿的各种经验。
6、活动延伸,扩展幼儿的思维。
活动反思:
经过上一次的活动我发现在第一环节上有些多余。因此,我把这一环节删除了。结果幼儿很快就能感觉到没有轮子的推车里放有物品是如何的沉重。同时,我根据幼儿在上次活动中实际生活经验的不足,在活动的最后环节中又做了一定的修改。让幼儿通过各种图片来对带有轮子的物品多加的认识从而来拓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使幼儿能够熟练地操作、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第三次活动案例
科目名称:科学
课题名称:省力的轮子
活动目标:
1、使用轮子速度快;能省力。
2、了解周围世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轮子,并且对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兴趣。
3、乐意运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带“轮子”的玩具。
活动准备:
教具:推车:2只;两箱子物品。
各种形状的积木块以及斜木板1块。
学具:各种积木块。
笔和纸。
酒瓶盖、盒子、胶水、铜丝和橡皮泥。
活动过程:
1、设情境,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没有轮子的推车,并且往推车里装入物品,让幼儿试一试能不能推动。让感觉一下轻重。
教师总结:因为车子里装了物品所以就变得很沉,我们没有办法拖动它。
2、基本活动,探索轮子的形状和功能。
a)教师出示有轮子的推车,在把第一个推车里的物品全部装入带有轮子的推车里。
讨论:比较两个推车的不同之处。
总结:因为第二个推车装了轮子,而第一个推车没有装轮子。装了轮子的推车拖起来比较省力。所以,我们能够轻松地拖动它了。
b)提出问题:我们看到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轮子为什么是原形的?如果我们用其他的形状做轮子会怎么样?
c)幼儿探索用不同的形状做轮子的的不同之处。
3、提供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其他形状在斜板上做实验,观察哪种积木滚得快/
教师总结:原来圆形的物体比其他的物体滚得更快更远,所以轮子就做成圆形的。
4、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5、出示各种图片,丰富幼儿的各种经验。
6、活动延伸,扩展幼儿的思维。
大班科学教案:彩色的阳光
活动目标:
1、了解阳光有不同的颜色组成,知道阳光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七种颜色。
2、探索观察七种颜色的方法,并通过涂色表现自己的发现。
3、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小镜子人手一面,多棱镜每组一面。
2、装水的玻璃瓶若干,水盆4~5个。
3、画纸和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看阳光,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阳光是什么颜色吗?我们一起看一看窗外的阳光吧!
师:你们看到的阳光是什么颜色的?(个别幼儿说一说)阳光真的像你们说的是这种颜色吗?
二、了解探索阳光的材料。
师: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材料,看看它们是谁呀?(幼儿说说材料的名称)用这些材料可以干什么呢?(幼儿自由交流)
三、利用材料探索阳光的颜色。
1、教师引导幼儿利用多种材料亲自动手探索发现七彩的阳光。
探索一,将水盆放在阳台上,给每个小朋友一面小镜子,让幼儿将小镜子斜放在水里,玩一玩,看一看能发现什么?随即交流自己的发现。
探索二,让幼儿看一看阳光下的玻璃瓶,还能发现什么?幼儿自由交流后在集中交流。
探索三,引导幼儿利用多棱镜观察阳光,看一看有什么新发现?引导幼儿继续交流自己的发现。
2、教师与幼儿一起得出结论:阳光是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七种颜色组成的。
四、引导幼儿用油画棒记录阳光的颜色。
师:小朋友今天真能干,自己在玩中发现了太阳的光芒是七彩的,我们一起来画个七彩的太阳宝宝吧!
幼儿进行涂色活动,活动完成后,让幼儿自由交流欣赏。
第二篇:小班科学教案.省力的轮子
小班科学教案《省力的轮子》
活动目标:
1.知道轮子是圆的,会滚动。
2.引导幼儿探索轮子能省力且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运用。
3.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积木、推车、报纸、课件。
活动过程:
一、滚一滚
1、教师出示各种积木。
教师:这是什么?盒子里有好多的积木,你们可以选择各种形状的积木在地上玩一玩,滚一滚,看看哪个会滚,哪个不会滚。
2、幼儿自由玩,提问:在玩积木时,你发现了什么呀?
圆形为什么会滚?(圆形没有角,是圆的)
3、小结:刚才我们都发现了圆形积木会滚动,因为它是圆的。
二、搬一搬
(一)实验一
1、教师出示重物,请幼儿搬。
教师:今天,小动物们都要搬家了,可是还留着一大堆的东西,它们想了各种办法还是搬不动,请小朋友来帮小动物们搬家。
2、幼儿尝试,提问:你在搬时感觉怎么样?(很重,比较累)
3、教师小结:用手去搬书很累,很重。
提问:用什么办法才不会这么累?
(二)实验二
1、教师出示推车,幼儿再次尝试。
提问:用什么办法才不会这么累?
教师:这是什么?请你用推车来搬一搬.2、提问:用小推车搬书感觉怎么样?(轻松、省力)直接搬与用手推车搬哪个省力?为什么?
3、教师小结:轮子可以帮我们省力又可以省很多的时间。
三、说一说、看一看。
1、教师:除了小推车有轮子,你还见过什么东西也有轮子的?
2、欣赏图片。
教师:老师这里有很多东西也有轮子,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3、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轮子是圆形的,会滚动,轮子还能省力,给人们生活带来好多方便。
四、活动延伸
现在我们一起到幼儿园里的各个地方去找一找哪里也有轮子。
第三篇:大班科学教案 轮子变 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轮子变、变、变
大班科学教案:轮子变、变、变
作者:魏宁 来源: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设计意图]
幼儿对轮子并不陌生,从咿呀学语时的玩具汽车到幼儿园路上的车水马龙,可以说轮子伴随幼儿成长。但越是熟悉的东西越是容易忽视。种类繁多的轮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以前没有轮子时人们怎么运送物品?轮子是怎样演变来的?幼儿对这些从不注意。因此我设计了《轮子变、变、变》这节教育活动,整节活动都围绕一个 “变”字,幼儿通过玩各种轮子玩具,了解轮子的异同,种类的变化;通过看生动有趣的动画,了解轮子的演变,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通过以前没有轮子到现在种类繁多的轮子这个变化,感受轮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目标]
1、了解轮子的异同,感受轮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轮子的演变,培养幼儿联想、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童车、滑板车、旱冰鞋、玩具车、婴儿车等若干。
2、课件、自制轮胎车。
[活动过程]
一、教师骑自行车进入,引起幼儿对轮子的注意。
教师骑自行车进入,“小朋友,你们好,老师知道今天要和小朋友见面,骑了一辆自行车飞快的赶了过来,小朋友知道自行车为什么跑这么快吗?”
“对,因为它有轮子,轮子在哪儿呢?” 请幼儿找一找自行车的轮子。(提醒幼儿注意脚蹬处的齿轮。)
二、通过和轮子玩具玩游戏,了解轮子的异同感受轮子的作用。
1、轮子玩具,体验轮子带给来的乐趣,知道生活中常见有轮子的物品。
“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好玩的轮子玩具,大家可以尽情去玩。” 幼儿玩玩具。
这些玩具上面都有什么?
你还知道什么东西上面有轮子?
2、二次玩玩具,了解轮子的异同。
“刚才有很多小朋友没有玩够,现在再去玩你刚才没完过的,注意观察这些轮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文档仅供参考
又有什么相同的特点。行动。”
你发现了什么?幼儿尽情发言。
引导幼儿发现轮子的异同。(异:大小不同、材质不同、有的有齿,有的没有齿……同:都是圆的,都能转动。)
3、认识轮子家族的成员——齿轮、滑轮及在生活的应用。
“刚才小朋友发现了有齿的轮子,(出示齿轮)它的名字叫齿轮。”
他藏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幼儿发言。
看课件了解齿轮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样的方法认识滑轮。
4、把能滚动的轮子、有牙齿的轮子、能滑动的轮子送回家。
“轮子玩具在这儿太拥挤了,老师给他们安一个宽敞的家,(出示三张轮子图片)这是辆滚动轮子的家,这是有牙齿的轮子的家,这是能滑动的轮子的家。(依次张贴)小朋友每人拿一件玩具,把它们送回家。” 幼儿按照图示将轮子分类。
三、通过“以前没有轮子”这个问题,了解没有轮子的局限和轮子的演变。
1、推理想象没有轮子的世界,感受没有轮子的局限。
“刚才小朋友见到了很多轮子,假如生活中没有轮子会怎么样?”
让幼儿充分发言。
2、看课件了解轮子的演变。
“看来轮子的作用还真不小,老师告诉你们以前真的没有轮子,那轮子是怎么演变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轮子的故事’。” 看课件了解轮子的演变。
3、教师小结。
[延伸活动]
出示自制轮胎车,开拓幼儿思维,引导幼儿废物利用,用各种废旧轮子做成好玩的玩具。
大班科学活动:拆装圆珠笔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圆珠笔,知道圆珠笔的用处。
2、通过观察、拆装圆珠笔、绘制安装说明书等形式,感知圆珠笔的构造,掌握安装的步骤。
3、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将拆下来的原件、放在筐子里,对拆装活动有兴趣。活动准备:
1、师生提供收集各种圆珠笔
2、幼儿人手一张白纸,一支圆珠笔,人手一个小筐子。
3、在黑板上画一张《圆珠笔统计表》(附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感知圆珠笔的多样性。
——教师:你带来的圆珠笔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不同?(比较圆珠笔的粗细、长短。)
——鼓励幼儿用笔在纸上写一写、画一画、玩一玩、说一说:你有什么新发现?
——与同伴交换玩一玩圆珠笔,说一说:你们的圆珠笔哪些地方一样?哪些地方不一样?
——教师小结:圆珠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文具,它是笔杆、笔芯等部件在材质、形状和色彩上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二、拆一拆——感知圆珠笔的结构。
——教师:你知道圆珠笔的里面是什么吗?
——幼儿拆开圆珠笔,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师出示黑板上的《圆珠笔统计表》,讲述圆珠笔的名称(笔帽、笔杆、弹簧、笔芯等0,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发现,教师在统计表上记录圆珠笔部件的数量。
三、装一装——感知组装圆珠笔的过程。
——鼓励幼儿将零散的圆珠笔部件组装起来。
——教师:你是怎样组装圆珠笔的?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安装圆珠笔的过程。
四、画一画——安装说明书。
——鼓励幼儿用画图的方式,记录自己安装圆珠笔的操作过程。
——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
五、说一说——圆珠笔的用途。
——教师:圆珠笔有什么用?圆珠笔为什么能写字?圆珠笔一直能用吗?
六、游戏活动——拆一拆、装一装。
——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换圆珠笔,重新进行拆装圆珠笔的活动,感知不同构造的圆珠笔进一步巩固对圆珠笔的认识。
——组织幼儿分组开展拆装各种圆珠笔的“擂台赛”,比一比,看谁拆得快、装得快,训练幼儿手部的精细动作。
第四篇:大班教案 省力的圆轮
幼兒園大班科学活动 省力的圓輪
活动要求
1.让幼儿在认识圆的基础上,通过做做、玩玩,让幼儿知道圆形的物体会滚动。
2.知道用轮子能省力。
3.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活动准备
1.室外:
(1)装有圆形轮胎的小三轮车、四轮车、小推车;
(2)装有除圆形以外的各种形状轮胎的小三轮车、四轮车、小推车。
2.室内:各种形状的小积木,幼儿人手一套;装有书籍的箱子一只,圆形的轮子两个,小推车一 辆,大积木一块,每组一只盒子(装有橡皮泥、硬卡纸、彩色纸、剪刀、牙签、胶水、蜡笔)。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尝试:滚动圆形和其他形状构成的物体
在室外供给幼儿装有圆形轮胎的小三轮车、四轮车、小推车以及装着除圆形以外的各种形状轮胎的小三轮车、四轮车、小推车。教师:“这里有许多车子,我们一起来玩一玩、想一想,哪些车子的轮子会滚动?”
二、第二次尝试:圆形的东西会滚动
1.在室内供给每位幼儿各种形状的积木玩。
①你们的桌子上有什么形状的积木?
②请你推动各种积木,你发现了什么?
③为什么圆形的积木轻轻一推会滚,而梯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的积木不会滚动呢?
小结:圆形的东西会滚动,因为它没有角。
2.圆形轮子会滚动。
师:“人是很聪明的,人们利用圆形的东西会滚动的道理,制造出许多圆形东西,你们见过吗?”
出示圆形轮子问:
①“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圆形)
②“轻轻推它会怎样?”(会滚动)
三、了解轮子的功用(第一次尝试:利用圆形轮做事,又快又省力)1.请两名幼儿把一箱书从A处搬到B处,问:“你们搬得动吗?”(搬不动)
2.教师在箱子下,放置了4只万向轮,再请两名幼儿推动。问:“现在能搬动吗?为什么?”
3.请两名幼儿分别将两堆大积木从A处运到B处,一名幼儿用小推车搬,另一名幼儿用手搬,看一看,谁运得又快又省力?
师小结:使用轮子做事,又快又省力。
4.了解轮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师问:“除了这些轮子外,你们在幼儿园和家里还看到过哪些地方有轮子?”(幼儿自由回答:汽车、飞机、火车有轮子,挂窗帘的轨道有滑轮,升国旗的旗杆上有滑轮,沙发下也有轮子等等)
四、幼儿自己动手制作轮子
1.教师向幼儿介绍手工盘里材料,请幼儿给汽车的车厢制作轮子(教师事先给幼儿每人准备一只盒子做车厢,并先在车厢下部打好穿牙签的洞),幼儿把两根牙签穿入洞内。
2.让幼儿利用硬纸、橡皮泥等材料做成轮子装在牙签上,即成一辆汽车,然后,拿着自制的小车到室外玩。
大班科学教案:彩色的阳光
活动目标:
1、了解阳光有不同的颜色组成,知道阳光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七种颜色。
2、探索观察七种颜色的方法,并通过涂色表现自己的发现。
3、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小镜子人手一面,多棱镜每组一面。
2、装水的玻璃瓶若干,水盆4~5个。
3、画纸和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看阳光,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阳光是什么颜色吗?我们一起看一看窗外的阳光吧!
师:你们看到的阳光是什么颜色的?(个别幼儿说一说)阳光真的像你们说的是这种颜色吗?
二、了解探索阳光的材料。
师: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材料,看看它们是谁呀?(幼儿说说材料的名称)用这些材料可以干什么呢?(幼儿自由交流)
三、利用材料探索阳光的颜色。
1、教师引导幼儿利用多种材料亲自动手探索发现七彩的阳光。
探索一,将水盆放在阳台上,给每个小朋友一面小镜子,让幼儿将小镜子斜放在水里,玩一玩,看一看能发现什么?随即交流自己的发现。
探索二,让幼儿看一看阳光下的玻璃瓶,还能发现什么?幼儿自由交流后在集中交流。
探索三,引导幼儿利用多棱镜观察阳光,看一看有什么新发现?引导幼儿继续交流自己的发现。
2、教师与幼儿一起得出结论:阳光是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七种颜色组成的。
四、引导幼儿用油画棒记录阳光的颜色。
师:小朋友今天真能干,自己在玩中发现了太阳的光芒是七彩的,我们一起来画个七彩的太阳宝宝吧!
幼儿进行涂色活动,活动完成后,让幼儿自由交流欣赏。
第五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省力的轮子
(一)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轮子是圆形的,可由各种材料制成,它会滚动。
2、使幼儿注意观察轮子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幼儿思考与探索问题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一筐带有轮子的汽车玩具以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积木各一块。
2、一辆小推车,一件重物。
3、幼儿操作材料画面“请你添上轮子”。
(三)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探索轮子的兴趣。请幼儿玩玩筐子里的各种玩具,并启发幼儿说说发现了什么。(轮子会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积木不会滚。)
2、引导幼儿观察轮子。讨论:轮子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轮子是圆的?如果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做轮子会怎样?你见过什么样的轮子?是什么样的?用什么材料做成?(橡胶做的各种汽车轮子,木头做的小推车轮子等。)轮子有大小,中间有空的、有实的,有的是橡胶做的,论证有各种各样的,但他们有一的地方。(都是圆的)
3、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轮子的作用。用推车做实验,让幼儿知道轮子能省力。
4、引导幼儿讲述轮子的应用,扩展幼儿的知识。活动延伸:幼儿补画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