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学
教育学独立的标志:赫尔巴特出版的《普通教育学
现代教育派的代表:杜威的“儿童中心”教育就是解放儿童的教育
儿童
活动 经验
我国第一部教育文献。西方古代的第一部教育文献是《论演说家教育》,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由夸美纽斯写出,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布鲁纳发表了他的《教育过程》提倡发现学习。教育的定义: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有目的的增进人们的知识才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德活动。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和人身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进人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的本质特征: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教育影响
人的发展:指个人的发展,即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心理和生理有规律的变化过程。主要包括: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
影响人发展的客观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个人主观能动性(内因)
遗传因素作用:提供物质基础;其差异是个体差异的基础;其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及阶段;具有可塑性,所以不起决定作用。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顺序性——循序渐进 阶段性——有针对性,确立“最近发展区” 不均衡性——抓住“关键期”差异性——因材施教 稳定性、可变性——因势利导、顺应规律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学校之间的纵向、横向衔接关系。
学校教育概念:是由专业人员承担,在专门的机构,进行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终身教育概念:并不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而是指某种思想或原则,即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的总和)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核心是:学生的创新精神或创造能力的培养,根本出发点:是发展学生的个性。特性:全面性,全体性,主体性,和谐性
义务教育概念: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特点:强制性(法律强迫),普遍性(目的是为了普及国民教育),免费性(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1986颁布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
教育目的的概念: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名社会所需的人的总要求,规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是人们预期的受教育者培养的质量规格标准。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规律。
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选择,控制,激励,依据,评价等功能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社会政治制度,生产力,文化,人口。教育的社会功能:经济,政治,文化,人口 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生产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社会生产力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社会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社会经济制度: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制度决定受教育权。制度制约教育目的和思想品德教育等内容
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是劳动生产力的再生产,教育是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教育是发展和创新的科学知识的技术手段
我国现行学制的类型是(分支型学制)。从纵向上看,我国现行学制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四部分。(基础教育)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我国第一部颁布的现代学制是(1902壬演学制钦定学堂章程),我国第一部实施的现代学制是(1904癸卯学制),在解放前,运行时间最长的学制是(1922壬戌学制六三三制)
教师的定义:教师就是学校中承担教育,教学任务,以教书育人为主要职责的教育专业人员。
教师的社会作用:继承,传递和发展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促进个体的发展和完善。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地位:既是权利很大的人,也是最没权利的人,我国社会的教师地位不断提高,但是没有达到理想水平。
教师的劳动特点: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专业性,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 教师的职业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心里素养。职业道德素养: 忠于事业,甘于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团结合作,互勉共进,严于律己,积极进取。
教育能力素养:
高超的教育加工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应变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培养集体的方法:确定班集体的目标。健全组织,确定班级成员的角色位置。建立融洽的班级内外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营造健康的班级文化环境
课程的概念:课程即学科,目标或计划,学习经验。广义的课程: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包括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环境氛围的影响。狭义的课程:实现各级各类的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学课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综合。
影响课程的因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规律等。知识:类型、发展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规定性和可选择性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科和经验
分科课程与整合课程:分科与整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在与潜在 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规定与多元
教学的概念: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指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以课程为媒介,有计划有组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师生互动交往,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教学过程的特点:活动过程的双边性,认识方式的间接性,着眼未来的发展性,教学过程的教育性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反馈调节原则
教学设计步骤: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和资源,学习效果评价。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布置与批改作业
课外辅导 学业成绩评定
教学设计的原则: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最优化原则
好课的基本要求: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恰当,教学结构紧凑,师生积极性高,教学效果显著。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内化、外化机制,促进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发展其品德能力的教育活动。
德育的本质 :就是在其特殊矛盾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从而使受教育者品德不断提高的过程。
德育的功能:(1)社会功能:政治经济文化(2)育人功能:制约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要;激发和促进个体智能的发展;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德育的规律: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能动性的道德活动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学生品德包含了知,情,意,行四要素。德育过程是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德育规则: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疏导原则,长善救失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自我教育法,品德评价法。
15、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
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保证学生获取系统的科学知识。
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
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采用班级授课制,一个教师同时教许多学生,扩大了教育的规模,加快了教育普及的进程,使教育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进入了新纪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局限性: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要适应教师的教学,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受到限制。
不利于学生创造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不能很好地照顾到个别差异。
教学活动缺乏灵活性与新异性。
11、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二者的关系: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智力的发展是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的条件和工具。二者不成正比。
教学中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计划、有目的、自觉地发展学生智力
18、从形式上讲,要写好三个计划:
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
课题(单元)教学计划:包括单元(课题)名称、教学目的、课时计划及各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课的类型、教学方法和必备的教具等。
课时教学计划(教案):可以分为详尽式和提纲式两种。包括班级(年级)、科目、授课时间、课题、教材分析、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步骤等。而教学步骤中包括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教学提纲及板书、板图设计、教学方法及手段和教具的具体运用、师生的双边活动内容以及时间分配等。1,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是主体性的人;学生是具有完整性的人;学生是成长中的人教学活动缺乏灵活性与新异性。
7.教学的意义
是传递知识经验、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 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是进行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8、简答
教学是教育的高级形式。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一切活动的中心。
9、学校的性质决定了教学在整个学校工作中的主体/中心地位。
19、德育过程的规律与特点 知、情、意、行辨证发展规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外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活动与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和源泉,具有社会性和广泛性。4 德育过程的渐进性、反复性规律
20、德育途径: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德育——德育的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
22、班级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 班级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层组织 班级是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基本组织 总: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
28、学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学校如何培养媒介素养)在教师具备相应媒介素养的基础上,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充分利用校园媒介资源,营造良好氛围,使学生资助学习、体验并建立起比较科学的媒介观念,养成媒介使用和传播的技能,成为真正的媒介活动实践主体。
2,、学生的时代特点;主体意识增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信息获取多样化;价值选择多元化;同辈影响较大
3,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中心说:教师主动、权威,学生被动服从。学生中心说:学生主动,教师服务。主导主体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双主体说:师生是对话的关系,都是教育的主体
4.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民主平等。.尊师爱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心理相融 5.5,2001年6月始,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我国课程改革的标志。
10、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中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统一规律 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12、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激发学习动机 领会知识经验 巩固知识经验 运用知识经验 检查反思改进
13、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启发式和注入式
14、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2教师本身的可能性;时间和空间的条件;教学的环境条件(教学设备、教学空间、教学时间等)。
16、备课从内容上讲,要做好三项工作: 深入研究教材:备教材
全面了解学生:备学生
恰当选择教法:备教法
17、教学模式 常见类型:传递——接受式;引导——发现式;自学——辅导式;暗示——领悟式
21、德育评价的内容:;道德认知的评价;道德情感的评价;道德行为的评价
23、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影响和教育班级每个学生
;协调和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评定学生操行。
24、教育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的外在环境的综合。其核心要素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
25、媒介素养:公众面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体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
26、家庭环境及其影响
1、外延:家庭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家庭机构、家庭中人际关系、家庭心理氛围、父母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等。
2、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影响具有奠基性、长远性。
3、良好家庭环境的塑造:
建立和谐、民主、互相尊重的家庭成员关系 家长以身作则
要形成良好的家庭生活方式、文化氛围 家长要注意自己的教养态度
27、大众传媒影响: 1)积极影响:
是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为青少年提供了充足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学习途径。
可以拓展青少年的交往空间,丰富青少年的交往方式,有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主体角色。缩短了青少年与世界之间的距离。
为青少年提供了崇拜的偶像和模仿的对象,影响了他们的个性成长。创新了青少年的娱乐形式,满足了青少年的娱乐愿望,利于缓解其不良情绪。
2)消极影响:(次要)
传播似是而非的知识,导致青少年产生不正确的社会认知,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
使青少年过早地进入了成人世界,造成价值观的扭曲。其低俗化倾向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其过滥的广告宣传对青少年消费的误导。
29、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 父母要具有基本的媒介素养。
家长应知道青少年正确把握娱乐与学习的关系和程度。
经常与孩子谈心,了解他们的烦恼,不要让网络成为孩子逃避难题、释放压力的出口。
家长应坚持指导孩子正确利用媒体资源。30、整合与优化的指导思想
1、整合与优化的原因:教育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
2、指导思想:以培育先进的文化为导向,以建立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为目的,以造就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利用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各自的优势,使三者在教育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成互补,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发挥教育环境的整体育人功能。
31、教育环境的整合与优化的策略:
1整合与优化的内容包含了: 学校内部环境的优化与整合 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整合 学校与社区教育的整合 社区与家庭教育的整合
2学校内部环境优化与整合的策略
整体规划环境,加强学校环境的建设与管理,创设优美的育人环境; 完善校园制度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环境; 培育校园精神;
综合运用各类载体和宣传阵地,巩固校园建设的积极成果,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校环境。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第二篇:教育学复习提纲
简述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致;
2、培养目标的规格要实事求是,切忌偏高或偏低;培养要求应体现层次、规格的差异性,切忌笼统;
3、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国际可比性
简述高校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
1、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
2、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3、群体成员的互动性;
4、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与作用
1、教学与科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
2、科研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科研是发展新学科的基础。
3、科研是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主要渠道。
4、科研是加速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简述高等学校学生学业评价的基本步骤
1、确定和表述所考课程的教学目标
2、编审试题
3、通过随机抽样编制试题
4、实施考试,取得信息
5、阅卷评分
6、考试结果的统计分析与对策
高等学校学制的内涵及其制度的依据:
高等学校学制指各类各层次高等学校的系统,它是一国整个学校教育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一个有时空意义的概念又有相对的稳定性。其制度的依据在于:学制的建立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要适应教育者的年龄特征的发展水平。高等学校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特点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对职业具有持久稳定的兴趣;
2、创造性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成就感;
3、群体性决定了教师的高度协作意识。
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发展速度要适度
2、以内涵发展为主提高规模效益
3、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
4、发展终生教育
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1、教育关系
2、心理关系
3、道德关系 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1、独立性增强;
2、学习的自主性增强;
3、学习的探索增强
高校科研应遵循的原则
1、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
2、以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来支撑基础研究的原则
3、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原则
4、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的原则;
5、支持未成名者,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的原则
6、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广的原则 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1、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点,做到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
2、中央和地方合理分工,突出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的功能;
3、确立新的高等学校级结构,实施不同要求的管理;
4、确立各层次的比例和重点
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必须处理好的诸种关系
1、出人才与出成果的关系
2、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科研的关系
3、学生自主性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4、深入性与广泛性的关系
5、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的关系 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
1、在高校师生教育关系中,学生的主动性明显增强
2、高校师生心理关系建立在平等的民主基础之上
现代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现代高等学校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三项基本职能,这三项基本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其中培养人才始终是高校的根本使命,无论是哪一种类型或层次的高校,培养人才始终居于中心地位。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它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直接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的进一步延伸,否则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的活动就会脱 离社会实际。但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高校,职能发挥的重点是不一样的,任何高校的都 应根据自身特点,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处理好 三者的关系。
高等教育 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 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 会活动。
教学过程 是学生教师的引导下,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发
展智力的体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结合实际,谈谈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
存在哪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教学计划 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高校教师的聘用制度是根据教学和科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研任务的需要,设立何种工作岗位,采取何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种方式聘任教师,并规定受聘者应具备哪些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条件和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的制度。我国高通才教育 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校校教师职务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助教。聘任的方式通常采取契约的方式,它维能自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其实行的是体现了高校与教师之间的法定关系及彼此的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权利与义务。存在问题入解决途径: 冶。
1、宏观上:教师部门所有的局面还没有打破,高等教育目的 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高校人才流动的障碍。社会人才市场体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
系还不够完善,教师的合理流动还缺乏机制高等学校的学制 即指各类层次高等学校的上的保障。主管部门对高校实施直接的指标系统,它是一国整个学校教育制度的一个组控制,高校聘任教师自主权过小。
成部分。
2、微观上:因人设岗的现象比较普遍。工资教学大纲 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与职称挂钩,带来负面效果。任职资格评定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还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高导文件。
校竞争上岗的局面还没有形成,论资排辈的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 是指高等学校直接为现象依然普遍。
社会服务
改革的根本在于打破教师待遇与职称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挂钩的传统作法,实行按聘任职务发放工资、务,教学活动的诸要素如何组合和表现出来,津贴和奖金。对于下岗的教师进行分流,鼓即在教学中如何控制教学活动的规模,安排励校内或向校外流动。成立高校教师权益的教学活动的时间和利用教学活动的场所。仲裁机构,使教师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教育技术 就是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结合实际,谈谈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与教育方法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一个综教学改革的关系。
合完整的过程,它涉及人员、程序、思想、目前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是少数毕业生由设备和组织等各个方面,与人的学习的所有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其制方面都有关系。
度的推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动作课程 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过程中对高层次人力资源要求以市场方式来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的地位和开设顺序配置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的教育的总和。广义的课程则是指学校有计划地为教学改革必需围绕这个原则来进行。引导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付出的综合1、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出性的一切努力。
发点。
2、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贯彻的原则。
3、指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组织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4、加强与社会用教学的科学性是指教学内容应反映当代人部门的联系,为毕业生牵线搭桥。最先进的科学思想,教学的思想性指教师应
掌握马克思的思想观点,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贯彻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本原则要求教师在传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授科学知识的同时,传播科学的思想和价值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个体差观。
异是指学生个体间心理特征及发展水平的不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 同。如个人的智力、气质、兴趣、性格的差(1)不断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异,思考问题的广度、浓度、灵活性、敏捷(2)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
性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的不同。因材施(3)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潜教要求教师能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发移默化的作用 展水平,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要求
进行教学。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结合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谈谈你对高等学校以下几方面: 教师专业化的认识
1、在教学制度上要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让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也就是教师在教育实学生选择,发挥各自特长。必须推选更加灵践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得到了确认,教师的活的学分制,允许学生修满学分后提前或推职业作为社会重要的专业得到确认,教师专迟毕业。
2、在教学中坚持按照大纲的要求和业发展的意义得到了确认的过程。其标准主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不随意迁就学生。
3、要包括:(1)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这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有针对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标准的的根本体现与核性帮助学生找到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形成他们心,是通过一定的专业训练,使教师在专业的智力结构。思想、知识技能和道德人格上符合教育专业
4、充分利用选修课程。指导拔尖的学生在深人员的要求。(2)保证教师专业地位和职能发度和广度上做文章,有条件的还可接授些科挥的客观环境。一种职业能否被称为专业,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5、不歧视学习上暂时有是要在确立一整套专门的制度之后,才会真困难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找到解决困难的关正获得专业地位。教师的专业性表现在:有键,以利于他们能迅速改变学习上被动状态。规定的学历要求,必要的教育知识和能力,特定的职业道德,相应的制度保证等言面。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贯彻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认清实践育教学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公民获得教是从头获取真理的重要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师岗位的法定前提条件。它的全面推行,标唯一标准。使他们善于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志着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中理解和掌握知识,积极地运用所获得的知由此可见,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加识去理解实际问题,以便形成专门具才必备快了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建立教师资格证书的技能和技巧,增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制度是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条件,同时也为教适当的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获取一定的师专业化提供了保障。直接知识,运用和检验书本知识,两者是相 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要求教师具体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要充分认识时间性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 的重要地位,根据本门学科的特点,通过学习、实验等教学环节适当安排学生参加必要 的实践活动。在理论教学中,在讲清基本理
论的同时,也要注意讲清它的实践基础以及它们在实际中有何作用、如何运用。
2、要注意把各种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车理论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实践性和教学环节成为运用和检验理论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以便提高教学质量。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使教学过程能够高效进行的保证,学生的主动探索是学习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两者不可偏废。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引导、点拔等方式发挥的,学生的主动性除了以积极、能动的学习表现外,主要是通过独立、自主地、带有探索性的学习得以实现。要做到这一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主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授课、课外)
2、要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
3、要激励学生的事业心和进取心,从而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从历史的角度阐述高等学校职能的形式和发展过程,并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你对如何处理好高等学校各职能之间关系的认识。一般来说,大学职能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18世纪以前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2、19世纪初德国大学发展科学职能的产生。提出了“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3、19世纪末美国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明确地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使大学成为社会的中心。
现代高等学校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三项基本职能,这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其中培养人才是根本使命,无论是哪一种类型或层次的高校,培养人才始终居于中心地位。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它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直接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的进一步延伸,否则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的活动就会脱离社会实际。但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高校,职能发挥的重点是不一样的,任何高校都应根据自自特点,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处理好三者间的关系。
结合自已所在院校的实际情况,谈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中国高等院校应该如何合理定位
大众高等常以普通教育的普及极为发达和比较开放的高等教育招生制度为前提,以高等教育的层次、科类和形式的多样化为特征。这一阶段的大学主要培养国家所需的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包括未来的国家的管理者。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开发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振兴经济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大学不再是研究不同程度高深学问的机构,而是成为满足逐渐扩大的国民需求不可缺少的设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必然趋势。我国的高教大众化的实现必须要经过一个大发展的过程。
1、发展速度要适度。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速度作好人才需求预测,结构性合理。(我校的专业能及时调整)
2、以内涵发展为主提高规模效益。利用有限的资源,充分挖掘内部潜力,资源优化,提高效益。(我校的联合办学方式)
3、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吸收社会资金投入教育工作,如公立大学里创建民办机制的学院。
4、发展终生教育。促进高等教育多元化,大力发展各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远程教育和成人教育。
第三篇:幼儿教育学2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的是(C)。
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福禄倍尔D.蒙台梭利E.柏拉图
2.坚决反对以教师为中心和儿童中心主义的倾向,提出“活教育”理论的是(C)。
A.张雪门B.陶行知C.陈鹤琴D.杜威E.黄炎培 3.学前教育初创阶段的主要任务是(A)。
A.帮母亲照管儿童 B.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C.发展儿童智力D.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E.促进儿童体制发展
4.(A)是教育目的在学龄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A.学前教育目标B.学前教育手段C.学前教育启蒙D.学前教育内容E.学前教育课程
5.发展适宜性原则是当今幼教界提倡的一种教育理念,提出这一教育原则的是(C)。
A.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B.日本幼儿教育协会c.美国幼儿教育协会D英国幼儿教育协会 E.德国教育研究会 6.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A)。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C尊重儿童原则D实践性原则E保教结合原则 7.儿童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物质基础是(A)。
A个体遗传素质的差异B家长教育能力的差异c家长教育程度的差异D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E家长文化资本积累 8.(B)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
A重点发展B全面发展C局部发展D智力发展E特长发展
9.下列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C)。A.智力游戏B.音乐游戏c.角色游戏 D.体育游戏E.结构游戏
10.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B)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
A.跳舞B.游戏C.唱歌D.识字E.体育
11.实施游戏化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游戏活动的(D)。A.自主化B.社会化C.虚构化D.教育化E.群体化 12.“寓教于乐”实际上就是幼儿教育(D)的体现。A.直接法B.移情法C.生活化方法 D.游戏化方法E.隐喻化
13.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是(A)。
A.游戏B.上课C.读书D.学习E.作业 14.最常见的语言法有两种,它们是(C)。A.观察法和演示法
B.游戏活动教育化和教育活动游戏化 C,故事法和讨论法E.练习法和作业法 D.精神环境体验法和物质环境体验法
15.最益于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是(B)。A.角色扮演法B.行动操作法C.发泄法 D.表扬鼓励法E.诱导法
16.幼儿园课程内容分为(ABCDE)。
A.健康B.语言C.社会D.艺术E.自然科学 17.属于陈鹤琴课程编写十大原则的是(ABDE)。
A.大众性B.儿童性C.娱乐性D.言语性E.适合性 18.儿童的精神需要主要有(ABD)。
A.求知的需要 B.游戏的需要 C.父母的需要 D.交往的需要 E.衣食需要 19.家园联系中最快捷也是最灵活的一种方式是(A)。A.电话联系 B.家长学校 C.咨询活动 D.家长委员会 E.家长手册 20.目前我国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形式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是(C)。
A.家园联系手册 B.家长会 C.开放日
D.家长委员会 E.咨询活动
21.社区教育起源于(C)。A.美国 B.日本 C.丹麦 D.瑞典 E.挪威
22.下列属于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的是(ABCD)。A.创造性 B.全面性 C.细致性 D.灵活性 E.长期性
23.我国幼儿园的教学是(E)。A.教师的活动 B.幼儿的活动 C.个别活动 D.集体活动
E.幼儿和教师的活动
24.教师与幼儿沟通时,不正确的做法是(A)。
A.言语专业化
B.蹲下去与孩子对话 c.用点头肯定孩子的话语 D.注意倾听
E.抚摸、鼓励幼儿
25.教师引导儿童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丰富感性知识,扩大眼界,锻炼感知觉,该教师运用,(D)。
A.示范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D.演示法 E.直观法
26.课上,某幼儿想喝水,老师正确的做法是(A)。A.立即让幼儿离开座位去饮水
B.停止教育活动,敦促所有幼儿喝水 C.批评后再让其喝水 D.让幼儿坚持到下课 E.批评后不让饮水
27.教育科学研究的来源有(ABCD)。A.教育科学实践中的问题 B.对已有教育理论的质疑 c.对教育现状的分析和研究 D.教育科学研究规划 E.随意课题
28.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当具有(ABCDE)。A.慈爱的心胸 B.稳定情绪 C.丰富的感情
D.良好的行为习惯 E.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29.游戏理论生长说的代表人物是(C)。A.霍尔 B.格罗斯 C.阿普利登 D.拜敦代克 E.福禄倍尔
30.我国社区教育活动一般在()的基层社会中进行。(A)
A.街道 B.区 C.市 D.县 E.郊区
二、填空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1.1904年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制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其中的“奏定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第一次将学前教育列入学制系统。2.十八世纪末——出现了有组织的学前教育,这是“社会实施学前教育的思想”的(欧洲)起源。
3.经济的发展对下一代提出要求,也为实现这些要求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
4.洛克提出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
5.对于学前儿童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我国学前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学前教育法所规定的学前儿童教育的任务。
6.(幼儿园质量高低)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7.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等5个领域。
8.我国幼儿园具有为(幼儿)和_(幼儿家长)服务的双重任务。
9.幼儿教师的专职就是(教育幼儿)。
10.托幼机构是为教育幼儿而(专门设立)的社会机构。
11.幼儿——决定了幼儿游戏的水平、幼儿所玩的游戏内容、形式等与其实际身心发展(身心发展的水平)水平是相一致的。
12.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和物质中心是(玩具);在游戏中,幼儿的思想和行动都是围绕这个物质中心展开的。
13.幼儿园教育的评价就是检验(目标)是否达成。14.家庭访问一般分为幼儿人园前家访和人园后家访。入园后家访又可以分为(常规性家访)。(重点家访)。
15.人们对于从事幼儿教师工作的人在行为上的总的期望和要求是教师的(职业角色)。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5分,共25分)
1.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错误。广义的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包括社会教育。
2.活动是幼儿了解环境的主要方式。正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园教育的任务与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幼儿获取大量直接经验。而直接经验的获得离不开具体活动。幼儿主要是通过感官直接接触环境中的事物、通过在环境中与他人共同活动来获得经验的。
3.所谓智育就是要通过教学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错误。智育不仅要促进智力发展,还要培养儿童的求知兴趣和学习习惯。
4.幼儿自发的游戏会打乱教师的正常教学计划,应该加以限制。
错误。幼儿的自发游戏是幼儿的权利,适当的自发游戏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5.幼儿园课程的组织要以幼儿的间接经验为基础。
错误。幼儿主要通过感官来认识周围世界的,,他们的思维方式具体、形象,必须通过感官确切地接触到事物,并操作它们,才会比较容易真正达到理解。幼儿的这种认知特点要求幼儿园在组织和实施课程时应注意给幼儿创设多种多样的活动情景,提供丰富的玩具、材料,通过幼儿自身的操作与探索,掌握一些粗浅的知识和科学原理。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陈鹤琴对我国学前教育学发展的贡献。.答:(1)他指出学前教育对于儿童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1分)(2)他强调学前教育要考虑儿童的特点。幼儿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儿童不是小大人。(1分)(3)他指出要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儿童成为“体魄强壮、品德良好和智力发达”的祖国幼苗。(1分)(4)他提出幼儿教育要注意多样性。(1分)(5)陈鹤琴坚决反对以教师为中心或儿童中心主义的倾向,强调教师要对幼儿加以指导。(0.5分)(6)他指出幼儿园要和家庭紧密配合。(0.5分)
2.三岁儿童的心理有哪些显著特征?
答:3岁儿童心理的显著特征:(1)强烈的好奇心。(1分)(2)好模仿。(1分)(3)同伴关系的发展使他们很愿意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耍。(1分)(4)性格方面的发展:“第一反抗期”是指3岁左右儿童在其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教育不太有利的独立行动与对抗行为,也称“教育危险期”。(1分)(5)认知方面的发展:3岁儿童的思维认知活动,总是由行为和动作引起的,而且思维缺乏可逆性。(1分)
3.简述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原则。
答:幼儿园课程评价总的原则应有利于发挥教师、园长及课程决策人员改进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研究精神。具体表现在:(1)评价应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2分)(2)评价中要发挥教师的主体性;(2分)(3)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1分)
4.简述幼儿园教学的特点。
答: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园教育的任务与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幼儿获取大量的直接经验。因此幼儿园的教学不同于中小学的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1)活动性与参与性;(2分)(2)生活性与启蒙性;(2分)(3)游戏性与情境性。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游戏是幼儿最自然、最有效的学习? .答:游戏是早期教育的最佳方式。幼儿天性活泼好动,游戏恰好能够激发儿童的兴趣,促使儿童情绪兴奋,充分发挥幼儿积极主动性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通过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开拓智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等社会性行为,增强体质。(5分)人们在过去把玩和游戏看做是对立的。其实,游戏的对立面不是学习而是不游戏。在游戏中学是幼儿学习的特
点,游戏的过程就是幼儿学习的过程。(5分)由于游戏为
他们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具有丰富刺激的、能鼓励自己学习的良好环境,使他们获得安全感、自尊和自信,或是对学习的持久热情,从而终身受益。一些家长和老师力图让幼儿提早进入读、写、算的学科学习,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因此,游戏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应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作用。(5分)2.星期一,A老师埋怨说:“萱萱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退步了,不认真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说话,真不知孩子在家时,家长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B老师颇有同感地说:“是啊。如果家长都能按我们的要求去教育萱萱,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A老师接着说:“可这些家长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倒也罢了,还经常给我们提这样那样的意见。好像我们当老师的还不如他们懂得多,真拿这些家长没有办法„„”
请你运用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有关理论,分析和评论A、B老师的教育观点,并具体谈谈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基本理论: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幼儿园与家庭是伙伴关系,家长和教师是平等的教育主体。(3分)在园所与家庭的相互配合中,教师要坚持尊重家长、确立家长主体地位的原则,和家长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从而达到园所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2分)
(2)分析和评论:在A、B两位老师的观点中,教师是教育的权威,家长则是受教育者、受指责者和幼儿园命令的执行者。其实质是否认了园所与家庭的伙伴关系,否认了家长和教师是平等的教育主体。(3分)因此,他们的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1分)
(3)园所与家庭相互配合对应遵循的原则:①尊重家长和他们正确的育儿方式。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教养方式,幼儿教师必须了解这种差异,从而了解家长对幼儿、对幼儿园的态度。(2分)②注意教师与家长及家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家长与教师在教育幼儿的活动中是互动的过程,二者都有相同的目的;家长直接的沟通交流也可能影响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2分)③开拓家长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幼儿教师需要通过一些常规的沟通活动,如通过接送时间与家长的言语交流、家长联系簿等,取得家长的一些认识。同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开放日,请家长来参观和参与教学活动,理解教师的教育努力,取得支持与配合。(2分)
第四篇:学前教育学复习
教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说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广义:是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观念和改变人行为的活动。
狭义: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的活动。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指从出生到六七岁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学龄前儿童教育规律的科学,研究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手段和方法,揭示在学前儿童和教育者的共同活动中怎样在学前儿童施加教育影响,促进他们在各方面主动发展的规律。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机构中的学前教育:托儿所,早教中心,幼儿园(主体)。学前教育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1837年 德国布兰肯堡 福禄贝尔 “幼儿园之父” 我国第一所幼儿园 1903年 湖北武昌 湖北幼稚园 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柏拉图 《理想国》第一次提出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指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亚里士多德 《政治论》提出了胎教思想
我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①重视胎教 ②从小教儿童日常生活的习惯、礼节、常识 ③重视家庭教育
夸美纽斯:教育学鼻祖《大教学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标志。《母育学校》第一本学前教育学著作
《世界图解》学前儿童读物
陈鹤琴:1923年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抗战时期 我国第一所公立的幼稚师范学校——江西省实验幼稚师范学校 幼儿园要注意儿童的健康,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幼稚园应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家校合作,课程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多在户外活动。
陶行知:平民教育家 教育的平民化 中国化 第一所乡村幼儿园 张雪门:香山慈幼院的幼稚师范学校和幼稚园。
把中国的幼稚教育分为四类:培植、培养、发展、改造。《幼稚园教育概论》《新幼稚教育》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
“恩物”
《幼儿园教育学》 ①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②教育是以儿童的自我活动为基础。③游戏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蒙台梭利:儿童之家
重视感官教育 杜威:儿童中心主义 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 学前教育与经济:
①学前教育的产生发展与完善都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并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制约。②学前教育的任务、手段、内容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③学前教育的内容与手段也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④学前教育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学前教育与政治:
1、社会政治对学前教育性质的制约作用:①统治阶级利用其拥有的组织人事权控制教育者的行为导向,使之符合教育目的。②统治阶级利用其拥有的立法权,颁布一系列的教育政策、教育法律和教育规章,以保证学前教育目的的合法实现。③统治阶级通过行政部门控制公职人员的选拔与录用。④统治阶级还通过经济杠杆控制教育方向,并对办学学权利进行严格控制。⑤社会政治制约学前教育目标的制定。2、社会政治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社会的政治不仅对学前教育的性质而且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政府权利机关及职能部门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领导,就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条件。学前教育与文化:
1、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①文化水平与教育:社会文化水平与教育水平具有极高的相关性。
②文化传递与教育:在文化传递的过程中觉一起的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文化传递的前提、动力和重要途径,并在传递过程中起到补充、发展和丰富义化的作用。
③文化选择与教育:是教育选择有社会价值的文化,教育需要选择文化,选择有利于受教育者发展的社会文化。
2、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①文化是政治经济作用与学前教育的中介。即通过文化传递一定的政治、经济要求。②文化主要表现为其主动,相对独立的形态,直接的影响着学前教育。制约:①积极的推动作用,推动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
②消极滞后作用,新、旧文化的交替,文化心理冲击,使一些不良的文化形态与价值观对学前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儿童的发展:是指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其中身体的发展是指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包括形态的增长与功能的成熟。心理的发展,是指儿童的认识过程,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
1、生物因素:①遗传素质为儿童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②胎内环境等先天因素对胎儿发展的影响。③成熟机制在儿童发展中的制约作用。
2、社会因素:①环境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的发展。②家庭环境为儿童发展奠定基础。③教育机构的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3、儿童自身的能动性。学前教育的性质:学前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学前教育的功能:①学前教育具有促进儿童个体发展的功能。②学前教育对家庭幸福、社会稳定与进步具有的社会功能。
任务:保教结合,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学前儿童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同时又为家长参加社会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学前教育的特点:非义务性
保教合一
启蒙性
直接经验性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学前教育的一般原则:①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②发展适宜性原则
③目标性原则
④主体性原则 ⑤科学性原则⑥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坚持开放办学的原则
⑦整合性原则
特殊原则:①保教合一的原则②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原则③教育的活动性和直观性原则④生活化和一日活动整体性原则。
构成学前教育的因素:学前儿童、教师、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
学前儿童是构成学前教育的核心要素,是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游戏和其他各种活动的主体,也是构成师幼等交流活动的基本要素。
1989年联合国进一步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
四个原则: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尊重儿童尊严的原则、尊重儿童的观点和意见的原则、无歧视原则 儿童观: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它涉及儿童的地位与权利,能力与特点,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成因、教育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儿童是独立的人,儿童是独特的人,儿童是发展着的人(儿童是权利的主体,儿童具有自身的价值)《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的基本理念: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专业理念与师德:①对职业的理解与认同②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③对幼儿教育和保育的态度与行为④个人修养与行为
专业知识:①幼儿发展的知识②幼儿教育和保育的知识③通识性知识
专业能力:①环境的创设与利用②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③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④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⑤激励与评价⑥沟通与合作⑦反思与发展
学前教育教师的劳动特点:①全面性和综合性②创造性③示范性④长期性
角色特点:①教师是儿童一日生活的支持者、引导者和组织者②教师是儿童社会沟通中的中介者③教师是社区资源的整合者 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学前儿童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培养学前儿童素质的教育。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学前教育环境:学前教育环境是指影响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外部物质和精神因素所构成的系统。
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直观形象法、游戏化(法)、观察、发现与体验法、语言引导与评价(谈话法)
日常生活活动:是学前教育机构中满足儿童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主要包括:餐饮活动、睡眠活动、盥洗活动、如厕活动、整理活动散步、自由活动等。特点:自在性(生活性)、习惯性、情感性
功能:①使学前儿童尽快适应学前教育机构里的集体生活和学习的环境。②是学前儿童愉快的度过每一天③是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自由活动:自由活动是学前教育机构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由活动有可乘,四组合自选活动让儿童自己决定干什么、怎么干。在自由活动中,儿童自己选择活动内容玩具材料和玩伴,自由地交谈、自由地娱乐和游戏。
功能:①自由活动有利于充分发展儿童的交往能力②自由活动有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③自由活动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探索能力和合作能力。注意事项:
一、要为儿童的自由活动创设条件,提供自由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充足的玩具材料 1、合理划分场地、注重暗示性
2、投放适宜的活动材料(安全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动静交替性)。
二、创设精神环境,引导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 1、以角色身份投入,激发儿童选择的自主性。2、鼓励儿童成为活动的组织者。
3、支持接纳儿童,引导他们自己解决问题。4、儿童餐与环境材料的准备、摆放、整理。
三、充分发掘和利用自由活动中的教育契机。教育的分类:
游戏的功能:①游戏能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和发育,促进动作技能的发展,促进大脑发展②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认知和语言的发展 ③游戏能够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 ④游戏能够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游戏的条件:
一、游戏的时间:①充足的时间是儿童游戏的前提②减少过渡环节提高单位时间内儿童游戏的有效时间
二、游戏的环境与材料
㈠游戏的环境:游戏环境是指为儿童游戏提供的条件,包括游戏的空间环境和心理环境。⒈游戏的空间环境:户外游戏场地和室内游戏环境
⒉游戏的心理环境①教师应建立于儿童民主、亲切、平等、和谐的关系 ②建立互助友爱的伙伴关系
③教师之间的真诚相待、友好合作,是儿童最好的榜样。
㈡游戏的材料:⒈为儿童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 ⒉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提供游戏材料
⒊提供与阶段教育目标、内容相匹配的游戏材料。⒋尽量提供无固定功能的游戏材料
⒌多提供中等熟悉和中等复杂程度的游戏材料
⒍将游戏材料放在可见位置
三、儿童的自主
㈠自主是儿童游戏的重要条件
㈡儿童在自主游戏中得到主动发展 儿童游戏的水平与预设
㈠3岁前:3岁前儿童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四阶段儿童主要一感觉,运动性游戏为主,喜欢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亲子游戏是两岁前儿童游戏的主要形式。㈡幼儿初期(小班):幼儿初期的儿童处于象征性游戏初期。象征性游戏内容和情节都比较简单,常常重复同一动作,而且游戏主题不稳定,常随外部条件和自己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受思维水平的限制,是我控制的水平较低。此阶段角色游戏比较简单,角色的种类不多。有独自游戏向玲和游戏过度。
预设:室内,要以角色区为主。室外,设置运动区、玩沙玩水区等。同种玩具提供多份。㈢幼儿中期(中班):幼儿中期是儿童象征性游戏的高峰期。游戏情节丰富内容多样化游戏兴趣明显增加。儿童的游戏不仅模仿,反应常生活情景,还经常创造性的反映日常生活,能进行主题构造活动,对规则游戏产生了兴趣。预设:在环境的创设中,以象征性游戏和结构游戏环境为主适当增加的结构材料的数量和种类,以满足儿童想象和创造的愿望。㈣幼儿晚期(大班):幼儿晚期的儿童处于象征游戏的高水平阶段,幼儿已摆脱了实物直观相似性的束缚,语言描述和动作表象起主导作用,可以用语言动作代替实物进行游戏。四阶段儿童会自行策划游戏,讨论游戏主题,构思情节,分配角色。合作游戏的特征突出。喜欢规则游戏。
游戏观察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观察儿童游戏主题:是否积极与健康?②观察儿童游戏环境:是否安全、卫生、舒适、便于交往活动?③观察儿童游戏内容:是一般经验还是新近的社会热点?④观察儿童游戏需求:想些什么、需要什么、做些什么、兴趣点与困难又是什么?⑤观察儿童游戏材料,:玩具及游戏的材料是否体现教育功能?游戏中如何反映人与物的交互作用?⑥观察儿童游戏行为:儿童游戏的能力与表现? 游戏观察的方法:扫描观察法、定点观察法、追踪观察法、观察的记录
区域活动:指的是教师以教育目标、儿童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吸引儿童自主选择并在活动区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充分游戏而获得学习与发展的活动。
区域活动的特点:①儿童自选活动内容②儿童的自主性活动③小组和个体活动 活动区的种类及其设置: ⒈命名和归类各个活动区 ⒉对活动区进行合理布局
①布局的策略:干湿分区、动静分区、相对封闭性、就近,方便通畅 ②布局的基本程序:确定活动区的数量和规模、确定各区的空间位置,逐一布置各个活动区
⒊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①安全舒适的心理环境让儿童玩的得轻松自由。②积极创设可以激发儿童自由探索的环境
八大类的区域创设:生活劳动区、语言区、科学区、美工区、文化区、建构区、装扮区、大运动区
教学活动(狭义):学前儿童教学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国家的学前教育目标和任务,结合社会的需求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而专门设计的多种形式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前儿童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学习活动,它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
学前儿童教学活动的特点:主体性、活动性、启蒙性、直观性、整合性和灵活多样性 教学活动的功能:⒈教学活动是对儿童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
⒉教学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⒊教学活动是学前教育改革的重要阵地
儿童的年龄特点分析:①了解儿童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②个体个性发展③实际兴趣和需要④了解具体活动水平
儿童的发展实际分析:①了解儿童的兴趣和需要②分析了解儿童与具体活动相关的发展水平
教学活动内容选择的依据:①学前儿童的兴趣、经验②儿童的教育目标③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内容组织的基本形式:①分领域教学②主题活动和方案教学
学前儿童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①既适合儿童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②既符合儿童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③生成课程与预设课程有机结合 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教学活动中的重难点是指教学内容中比较重要的或者比较难以掌握的知识经验。
三维目标:学前儿童的认知经验、培养情感态度、技能
教学方法中应注意的问题:①应依据教学目标、内容的性质和特征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②选用教学方法要尊重儿童年龄特点和发展差异
③教学活动要满足儿童丰富多彩的教学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做到有主有辅,辩证统一,有机结合,各方面起作用,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教育观念:直接支配和影响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言行,影响教学质量,也直接影响到教育活动对象——儿童的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教师起间接主导作用。首先,要尊重儿童
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儿童诗教学活动的主人再者,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每一个儿童的独特性。教学活动中的儿童:①儿童是教学活动的主人要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获得发展②教学活动要促进每一个儿童的发展
教学活动中的教师:①教师要充分尊重儿童②正确引导,顺利进行角色转换。领域活动:领域活动是按儿童学习领域划分学前教育内容的一种课程类型,它把学科体系改造为儿童的经验体系,使之际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又不失系统性。主题活动:主题活动是指围绕着贴近儿童生活的某一中心内容里主题作为组织课程内容的主线来组织教育教学的活动。
学前儿童班级构成:班级是学前教育机构教育的细胞是学前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基本单位。学前教育机构班级是按儿童的年龄和男女均衡来组建的,儿童年龄越小生活活动、教育教学难度大,且越需要个别和小组活动。
幼儿园按年分班,一般按3-4岁、4-5岁、5-6岁分成小、中、大,3岁以下为托班。学前教育机构班级特点:生活节律性、保教一体化、内外互动性、组织权威性 学前儿童班级的功能:生活功能、教育功能、社会服务功能 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学前教育机构管理的核心工作是指教师与行政人员遵循国家的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按照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保教工作的工作规律采用科学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手段,将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各个要素合理组织起来,为实现国家规定的学前教育目标而进行的保教组织管理活动。内容:生活管理、教育管理、物品管理 物品管理:①必须建立一个班级物品清单,②班级物品的摆放位置和高度要适当③班级物品应由专人保管
班级保教管理的基本要求:主体性、整体性、参与性和高效性
班级保教管理的方法:规则引导法、情感沟通法、互动指导法、榜样激励法、目标指引法 学前教育机构与家长互动沟通的方式:
⒈集体方式:家长了解、熟悉、学习了解学前教育的主要方式。⑴家长会:①全园或年级家长会②班级家长会
⑵家长学校
⑶家长开放日
⑷家长接待日和专家咨询
⑸家园(所)联系栏
⑹小报小刊和学习材料提供
⒉个别方式:进入学前教育机构教师与幼儿家长间一对一的联系和进行工作的方式
⑴家庭访问(新入园、幼儿偶发疾病或意外事故或严重行为问题、教育方法不当或教养态度有严重问题)
⑵个别谈话(最简单、最经常、最及时)⑶家园(所)联系手册或联系卡
⑷书信、便笺(多用于对临时发生的情况和问题)⑸电话、网络联系(最快捷)
⑹接送儿童时的随机交流(便捷灵活)
领导和组织家长参与教育机构的教育
⒈与孩子一起参与班级的活动:⑴亲子活动⑵家长代表参与活动
⒉支持参与与教育机构创设环境的各项活动:⑴支持园(所)环境建设 ⑵支持和参与孩子的活动 ⑶为儿童认识社会创造条件
⒊参与教师的教学
学前教育机构与社区合作的意义:①开阔儿童视野和促进身心和谐发展②学前教育机构是社区建设的支持者为社区提供教育和文化服务 学前教育机构与社区合作的内容和方法:
一、整合社区资源促进儿童发展:⒈大儿童到社区去开展教育活动。⑴散步与玩耍⑵感受社区文化⑶认识和关心周围的人⑷参加社会实践 ⒉把社区的人力资源请进学前教育机构
二、发挥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优势为社区建设出力
学前教育机构与小学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
学前教育机构与小学衔接及其意义:学前教育机构与小学衔接工作是指学前教育机构和小学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规律及儿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做好两个教育阶段的衔接工作,使幼儿尽快的适应新的学习生活,避免或减少因两个学习阶段间存在的差异的幼儿身心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其入小学后的发展及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异: ①学习环境的改变 ②生活制度上的不同 ③师生关系的变化
④儿童的主导活动和学习方式不同 ⑤成人对儿童的教育要求不同
学前儿童入小学不适应的主要表现: ①不适应课堂教学
②不知道如何用好课间休息时间 ③对完成作业的不适应
学前教育机构与小学衔接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㈠ 加强儿童入小学适应所具应备的素质培养:
⒈主动性的培养 ⒉独立性的培养
⒊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⒋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的培养 ⒌发展动作,增强体质 ㈡ 好儿童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⒈缩小与小学差异程度的工作:①调整一日活动作息制度②改变活动室环境的布置
⒉开展适应小学的教育活动:①开展培养儿童小学适应性方面的教育②带领儿童参观
小学,开展联谊活动 ⒊隆重举行毕业典礼
第五篇:教育学知识归纳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考点总结
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
重点:学校教育制度,中国古代教育思想,赫尔巴特与杜威
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的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 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制度:
考点: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 前制度化教育 到 制度化教育 再到 非制度化教育 的过程。
1.前制度化:孔子的教育
2.制度化教育:标志:近代学校系统(体系)的形成中国: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3.非制度化教育:“教育不应再限于学 校的围墙之内”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 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 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系统的学制产生于 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 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简答)(重点)1.加强学前教育,并注视与小学教育的制度。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教育的发展过程: 古代教育 1.古代社会
a。古代中国:在奴隶社会初期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中国:夏----------校;商----------序;周----------痒 到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由六门课组成。礼、乐、射、御、书、数。
隋唐:科举制度 b。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儒家经典,被浓缩为《四书》《五经》。
考点: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考点:古希腊的两大教育体系: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 法比较灵活。
古代教育的特点: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西欧的中世纪:宗教占主要地位,培养僧侣,神学和七艺
古代斯巴达式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强悍的军人,强调军式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2.文艺复兴
3.近代教育
考点: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基础。
近代教育的特点
1.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加强 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考点:二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全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 e。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简答)
2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定义):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 律的科学。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考点: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于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 在论语中。(选择,填空)
考点:孔子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教无类”“克己复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战过后期,《礼记》中的《学记》系统的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 教育思想遗产。《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设计了从基 层到中央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学记》主张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学不邋 等”,即循序渐进。
墨子:兼爱,非功,亲知,闻知,说知。---------推理得到的才是真实的知识
老子:一切回归自然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考点:苏格拉底问答法:第一步成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柏拉图: 《理想国》 理性-------智慧--------哲学家 意志-------勇敢--------军人 情感-------节制--------劳动者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哲学家
亚里士多得德:教育最高目的,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政治学)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一)教育学的建立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梅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
法国的卢梭对自然性的强调到了使之与现代文明对立的程度,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爱米尔》(1762)
康德 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
裴斯泰洛齐 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德智体全面发展。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
(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考点:规范教学的建立通常是以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1835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教育学讲授提纲》,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贡献在于 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在教学上形成了 教师中 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的特点,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 表人物。
杜威作为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在做中学”。他强调儿童在教育中 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针对赫尔巴特的三中心提出新的三 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 凯洛夫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教育学》,在我国产生重大影响。教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将社会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本章重点:教育相对于政治与经济的独立性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信息技术与教育(简答)1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 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教育与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成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宪章”。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 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考点: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教育资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3 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 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经历了三次革命性的突破: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的诞生;第二次是电视机、计算机和人造卫星的发明与应用;第三次是信息技术革命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标志。
4教育与文化
(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考点: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2。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界说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有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2.学校文化的特征
a。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b。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c。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的传统为己任 d。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学校的物质化有二中表达方式:一,学校环境文化 二,设施文化
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表达方式:
一、保障组织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规章制度,三,角色规范
学校的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学校的精神文化可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
一、认知成分;
二、情感成分;
三、价值成分;
四、理想成分
校风: 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三)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的特征:1.过渡性: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学生从儿童迈向成人的一种过渡性的产物。2.非正式性: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它对学生所形成的影响也是非正式的。3.多样性 4.互补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本章重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少年时期的年龄特征 个人身心发展 概念:
1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述,简答)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 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像 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个体身心发展特殊性: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具有能动性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佛洛依德(奥地利)威尔逊、格塞尔(美)。
2.外铄论(考点):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荀子、洛克(英)、华生(美)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重点)
1.顺序性 1.阶段性:表现出的总体特征和主要矛盾 3.不平衡性:两个方面
4.互补性 5.个别差异性 2.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遗传: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做遗传素质。
2.遗传素质的意义: a。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b。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c。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
(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环境的概念: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 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2.环境对个体的影响
a.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b.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c.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四)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其主导作用
学校对个体的特殊功能表现在: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 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既不能超越它所遗存的社会条件,去发挥它的作用,也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去任意决定人的发展。
五)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个人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 三个层次;生理,心理,社会实践 3.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1)对人的价值的发现(2)对人的潜力的发掘
(3)对人的力量的发挥(4)对人个性的发展
人的价值: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特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
4.中学教育的特殊任务
心理断乳期:初中生:
13、14--
16、17岁,处在少年时期,心理学家将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里断乳期”。少年时代和初中教育:危险期和心理断乳期-----------帮助少年起飞 青年时代和高中教育:成熟-------------------------理想与未来
两种误区:一类是过分欣赏自己和苛求社会;另一类是心理失衡,在认识上把社会理想化,对自己缺乏信心。
在价值观上,两种极端一种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只想索取不思奉献;另一种是看不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只求生存适应,不求发展创造。
第四章 教育目的 本章重点
我国教育目的的层次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
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基本精神(简答)素质教育思想(简答)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教育目的:广义: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狭义: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2.意义和作用
考点: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教育目的的作用: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教育目的的层次和依据
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体现了教育思想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教育目的(国家)——培养目标(学校)——教学目标(教师)
2.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普通与特殊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
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互相不能取代。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教育目的体现人们的教育理想)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基础上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3 我国的教育目的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意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意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考点)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五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 意识和体制,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 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质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为什么说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辨析)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本章重点:儿童权利公约等法律法规
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的专业素养(简答,论述)
1、学生的本质属性
①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2)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学生的义务
①遵守法律、法规;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 行为习惯;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④遵守所在学习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第二节:教师
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1.职业的性质:(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2、教师职业的特点
①传道者角色,②授业、解惑者角色,③示范者角色,④管理者角色,⑤朋友者角色
⑥研究者角色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重点)
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条件。(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基础)(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横向)(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纵向)(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深度)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3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
师生关系: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2.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五章 练习
1、简述教师职业的特点
2、简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第六章:课程
本章重点:课程的分类
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的三个基本特征 课程具体的三个表现 第一节:课程概述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课程的: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质某一门学科。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课程分类: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级课程是一级课程。
地方课程: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可安排必修课,也可开设选修课。
学校课程:又称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学校课程开发可分为新编、改编、选择和单项功能设计等
按课程任务分类(重点):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拓展型课程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从教育阶段角度: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社会中心课 程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 第二节: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高度概括,不具体,要具体化,要明确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根据教育目的制定,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结果。
2.课程目标的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第三节: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指那些经过精心计划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设计出各种学程或教育活动方式,并将他们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并以此作为进行教育的方案。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教学计划:我国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教学计划的构成:教学计划设计的知道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构成。
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来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与本文两部分组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第四节: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课程实施的结构:安排课程表;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规划教学单元和课;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第五节:课程评价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基础: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 上形成的。确定目标是最为关键的一步。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提出
评价重点由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①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 ②搜集信息; ③组织材料; ④分析资料; ⑤报告结果。第七章:教学(上)本章重点:
教学的一般任务(简答)教学的过程的结构(简答)教学是一种特殊认识过程(简答)教学原则和方法(论述)
第一节:教育工作的意义和工作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的意义:1.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的一般任务:1 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知识)2 发展学生能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发展能力)3 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培养品德)4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关注个性)第二节: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
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认识的间接性; ②认识的交往性; ③认识的教育性; ④有领导的认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是基础,智力发展是重要条件 3 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教学过程的结构
教学过程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 1 引起学习动机 领会知识(教学的中心环节)3 巩固知识 4 运用知识 5 检查知识 教学原则 概念: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
我国中小学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直观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是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教学原则的要求: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文直观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要求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惟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要求: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中积极巩固。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讲授法可分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
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①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③做好讨论小结。
知识与智力的转化,应注意哪几个条件?
①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②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③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给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④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情感、意志、兴趣)
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不仅学会学习,而且要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理解教材有哪两种思维途径?、一、从具体形象思惟向抽象逻辑思惟过渡;二是从已知到未知,不必都从感知开始。
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①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③学生特点 ④教学时间、设备、条件;⑤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第八章:教学(下)
本章重点:备课,上课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一、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
备课:是教师课前的准备,是教师对教学的策划工作。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a.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b.课题计划 c.课时计划
一个完整的课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项目: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题目、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备注。
二,上课
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一般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种。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5)气氛热烈作业检查与批改
课外辅导
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试题类型:大体有供答题与选答题两大类
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 水平考生的能力。
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和结构。
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
班级上课制: 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程固定的班级,根据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班级授课制是随着大机器生产的发展而出现的。个别教学法:古代的教学法
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梅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背景设立的京师同文馆。直到现在班级授课制仍然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a.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的培养人才 b.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d.班级授课制也有它的缺点: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离;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因材施教。
分组教学制:外部分组:按能力或成绩编班 内部分组:在年龄编班内再按能力和成绩分 第三节: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的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2.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a.综合性 b.可操作性 c.灵活性
二、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可按教学策略的构成因素区分
内容型策略: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 形式化策略: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 方法型策略: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 综合型策略: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
第九章:德育 德育过程规律 德育原则 德育模式
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义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德育的意义(简答)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关系到用什么道德规范、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
1.政治教育 2.思想教育 3.心理健康教育 4.道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
a.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b.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c.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辅导。第二节: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2.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德育过程是教育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发展过程。
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
1.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要素组成的。
2.德育过程的矛盾: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德育过程的规律 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a.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b.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填空)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交往看做德育过程的基础。
a.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简答)b.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c.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d.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加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第三节: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一、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e.因材施教原则
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德育的方法: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总和。
2.德育的基本方法:a.说服法、b.榜样法、c.锻炼法、d.陶冶法、e.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说服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法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
使用说服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 使用陶冶法要注意以下要求: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二、第四节:德育模式 一,认知模式
由皮亚杰提出,由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 道德问题及其设计
认知模式的评论 二,体谅模式
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的创特征
理论假设:教育即学会关心
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 三,社会模仿模式(由班杜拉创立)
第十章:班级管理 本章重点: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简答)怎样建立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简答)设计一个班会(论述)第一节:班级管理的意义
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班级管理的对象: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班级管理的功能:(简答)1 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 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1.常规管理 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平行管理(马卡连柯)是指班主任级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民主管理 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
4.目标管理(德鲁克)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第三节: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性。
2.班级管理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二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第四节:班级集体的形成 班集体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结构 c.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融的氛围
2.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a.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b.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c.有利
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
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1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第五节: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一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方法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怎么协调: a.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 b.协调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 c.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培养和组织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中心环节